职场薪酬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Sun, 06 Mar 2022 10:54:51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BOSS直聘:2021年女性平均薪酬同比提升2.5% 性别薪酬差异缩小 //www.otias-ub.com/archives/1399219.html Sun, 06 Mar 2022 10:53:50 +0000 //www.otias-ub.com/?p=1399219

BOSS直聘研究院发布《2021年中国职场性别薪酬差异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2021年整体性别薪酬差异较2020年缩小。女性劳动者的平均薪酬较2020年同比提升2.5%,性别薪酬差异较2020年有1.2个百分点的改善。

据了解,自2016年以来,BOSS直聘研究院以中国城镇就业群体为研究对象,持续追踪性别薪酬差异的变化和影响因素。《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终期统计监测报告显示,2020年,女性就业人员占全社会就业人员的比重为43.5%。

报告显示,2021年度,中国城镇就业人群的性别薪酬差异有所收敛,女性劳动者的平均薪酬为7017元,较2020年同比提升2.5%,平均薪酬水平为城镇男性劳动者的77.1%,性别薪酬差异较2020年有1.2个百分点的改善。尽管在中低薪酬区间的岗位中,男性薪酬的水平增幅仍高于女性,但由于中等收入女性劳动者薪酬水平的提升,带动了整体薪酬差异的缩小。

此外,研究团队发现,随着整体宏观环境确定性2021年较2020年有所提升,由性别差异、歧视与外部不可控因素对男女薪酬平等的影响也在降低。

2021年,“职位”依旧是造成职场性别薪酬差异的最主要特征因素,影响权重占比为62.4%,较2020年降低了11个百分点,这种变化与女性从业者在各行各业中的渗透率增长有关,更多人开始走出“女性主导”型职业,探索更多的职业机会,获得收入增长。

报告显示,以高级管理、技术研发、产品开发为代表的高收入职业中,女性从业者占比增长了2.4个百分点;女性从业者比例在40%到60%之间的职业类型增加,女性的职业选择广度得到提升;女性蓝领劳动者的比例提高了3个百分点。

值得关注的是,在互联网技术、研发类等传统印象中“男性主导“的岗位上,出现了更多女性的身影。2021年,互联网/数字技术研发类岗位的从业者中,女性比例上升至19.5%,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男性的平均薪酬优势缩小到了12%。

2021年,数据科学、测试和通信技术是女性工程师渗透率较高的技术领域,渗透率最高的前三个职位中,女性从业者占比均超过半数。同时研究发现,希望在数字技术领域发展的女性求职者更敢于开价,与相似条件的男性求职者差异在7.5%以下。

2021年,女性从业者占比超过60%的教育培训业、专业服务业、制药/医疗业仍然是性别薪酬差异最高的三个行业。同时,在教育培训行业,性别薪酬差异度达到52.7%,较2020年拉大近10个百分点,位居所有行业首位。而女性占比相对较低的汽车行业和机械制造业中,性别薪酬差异则低于20%。

2021年,房地产/建筑、互联网/IT、交通物流、能源化工、制药/医疗、专业服务等多个行业的性别薪酬差异各自有1到12个百分点不等的收缩。特别是在女性占比较低的行业领域中,由于女性从业者规模的提高,性别薪酬差异出现缓和。

报告指出,教育是唯一能够缩小性别薪酬差异的特征因素。BOSS直聘研究院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职场女性的教育回报系数为0.066,即女性每增加一年教育年限,平均薪酬可提高6.6%,较男性高出2个百分点。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各行业间出现了高过往年的性别流动。一方面,更多女性开始进入制造业、建筑业、物流业等传统行业。BOSS直聘研究院数据显示,2021年,第二产业和生活服务业中的女性求职者规模同比增幅达到63%,女性从业者的占比从34%提升至37%。

在BOSS直聘重点关注的超过200个第二产业和生活服务业职业中,八成以上出现女性求职者规模增长超过男性的情况。在这些行业中,女性从事的岗位从一线生产、建设和服务人员到资深工程师。2021年,装修、市政建设、仓储物流等对体力要求较高的职业类型,女性求职者的比例同比增幅都超过了5%。

]]>
BOSS直聘:2021年中国职场性别薪酬差异报告 城镇就业女性平均薪酬是男性的75.9% //www.otias-ub.com/archives/1213189.html Mon, 08 Mar 2021 12:00:28 +0000 //www.otias-ub.com/?p=1213189

3月8日消息,BOSS直聘研究院发布《2021中国职场性别薪酬差异报告》。内容显示,2020年,城镇就业女性的平均薪酬为6847元,是男性平均薪酬的75.9%,薪资差距拉大;薪资水平越高的岗位,男女薪酬差异越大。

BOSS直聘研究院院长常濛指出,大量研究显示,女性和男性的职业能力没有差异,且工作表现更为稳定。但过去几年,女性的薪酬水平始终在男性的八成上下波动,提升女性的职业尊严和就业平等,为女性创造更多晋升机会,充分发挥女性人力资本价值,对企业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报告显示,对男女薪酬水平造成影响的主要有职位(73.4%)、工作经验(54.7%)及行业(18.3%)三大因素,教育年限仍然是唯一能够缩小男女薪酬差异的因素。职位带来的薪酬差异主要来源于不同职位本身的发展特点以及管理岗位女性比例偏低,工作经验带来的差异则源于“玻璃天花板”效应。

与此同时,低学历群体的性别薪酬差异也在拉大。过往男女薪酬差异会随着工作年限与学历水平递增。而在2020年,生活服务业、旅游业等女性从业者比例高的行业受到疫情较大冲击,由于体力和招聘者偏好等种种限制,这些行业中受到影响的女性难以像男性一样快速进入外卖、快递、网约车等领域形成缓冲,从而进一步拉开了男女薪酬差异。

报告指出,自2010年以来,高等教育阶段的女性比例已经超过男性,未来这一趋势也将持续保持。2021年前两个月,活跃的女性求职者中,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比例已经达到41.9%,比男性高出6.7个百分点。

“未来职场女性将呈现学历高、质量高的双‘高’特质”,BOSS直聘研究院院长常濛认为,随着市场岗位与人才供给的信息隔离墙逐渐被打破,女性职业选择增多,薪酬和环境越平等的行业,对女性越有吸引力。

以互联网/IT和电子通信行业为例,这些行业女性从业者占比上涨的同时,女性平均薪酬的增幅也最高,分别达到4.0%和2.7%。报告显示,2020年自动化测试工程师岗位中,女性的平均期望薪资较男性高出18.8%。尽管技术类岗位中女性占比仅为 17.9%,但在一年以下工作经验、应届生和实习生群体中,期望在数字技术领域发展的女性占比超过 25%。在职场新人中,女性的平均期望薪资仅较男性低 7.5%。

常濛表示,随着女性学习 STEM 类专业(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的人数不断增加,数字技术类岗位有望成为女性打破职业壁垒和收入差距的前沿阵地。

自 techwe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