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固醇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Fri, 15 Dec 2023 13:37:24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揭示肠道吸收胆固醇过程中的未知步骤,有望开发出高效降低胆固醇吸收的新药物 //www.otias-ub.com/archives/1663110.html Wed, 11 Jan 2023 08:04:34 +0000 //www.otias-ub.com/?p=1663110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人员描述了膳食中的胆固醇在释放到血液之前在肠道中被处理的复杂过程中一个以前未知的步骤—这可能揭示了胆固醇治疗过程中需要靶向的一种新途径。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23年11月10日的Scienc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Aster-dependent nonvesicular transport facilitates dietary cholesterol uptake”。

尽管现有的一种药物和他汀类药物会影响这一过程的一部分,但是这些作者正在研究的一种实验性药物似乎特异性靶向这种新发现的途径,从而可能会为胆固醇管理工具箱增添一种新方法。

论文通讯作者、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病理学与检验医学和生物化学教授Peter Tontonoz 博士说,“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Aster 家族中的某些蛋白在胆固醇的吸收和摄取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Aster途径似乎是限制肠道吸收胆固醇和降低血浆胆固醇水平的一种潜在诱人靶点。”

食物中的胆固醇被肠道内表面的细胞—肠上皮细胞(enterocyte)—吸收,在那里被加工成液滴,最终进入血液。但这一过程涉及多个步骤。

游离胆固醇被一种名为 NPC1L1 的蛋白吸入到细胞的质膜,即细胞的外部边界。然后,它必须转移到细胞中另一个叫做内质网的膜网络中。在内质网中,一种名为 ACAT2 的酶会对胆固醇进行包装和转运准备,这一过程被称为酯化(esterification)。

科学家们一直不知道胆固醇是如何进入内质网并被 ACAT2 作用的。在这项新的研究中,这些作者对 Aster 蛋白家族进行了调查,众所周知,Aster 蛋白家族能够结合胆固醇,并帮助胆固醇从一个膜移动到另一个膜。

Tontonoz说,“通过NPC1L1进入细胞的胆固醇如何到达内质网进行酯化和调节胆固醇合成一直是个谜。我们通过研究发现,Aster 蛋白家族的两个成员—Aster-B 和Aster-C—提供了 NPC1L1 和 ACAT2 之间的联系,从而解开了这个谜团。通过附着在质膜上,这两种蛋白促进了胆固醇向内质网的运输。”

Asters促进肠上皮细胞内膳食胆固醇的细胞内运动。图片来自Science, 2023, doi:10.1126/science.adf0966。

以前人们认为 NPC1L1 是一个关键的参与者,但这项新的研究将这一过程分成了不同的步骤。当 NPC1L1 将胆固醇从肠道拉入肠上皮细胞时,会触发 Aster 蛋白的招募。

这些作者写道,“我们发现,NPC1L1 和 Aster 蛋白在将膳食胆固醇从肠腔输送到肠上皮细胞中的内质网的过程中先后发挥着非冗余的作用。”

此外,他们还发现,这两种Aster 蛋白可能为控制胆固醇水平提供了新的治疗靶点。当Aster-B和Aster-C的作用被阻断时,细胞中的胆固醇储存就会减少,胆固醇的加工也会受损。

现有的一种药物—依折麦布(ezetimibe)—靶向NPC1L1,抑制 ACAT2 的活性,减少胆固醇的吸收。它有时与他汀类药物联合使用,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但是,依折麦布与 Asters 的结合不足以阻止所有胆固醇的转运。

不过,这些作者发现了作为一种实验性药物,一种名为 AI-3d 的小分子能够强效抑制 Aster-A、Aster-B 和Aster-C。在对小鼠和人类细胞进行的一系列实验中,他们发现AI-3d通过直接靶向 Aster 来抑制胆固醇的吸收。

参考资料:

Alessandra Ferrari et al. Aster-dependent nonvesicular transport facilitates dietary cholesterol uptake. Science, 2023, doi:10.1126/science.adf0966.

Researchers identify previously unknown step in cholesterol absorption in the gut
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3-11-previously-unknown-cholesterol-absorption-gut.html

来自: 生物谷

]]>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研究发现每天吃牛油果可以帮助降低胆固醇 //www.otias-ub.com/archives/1483553.html Thu, 25 Aug 2022 13:22:47 +0000 //www.otias-ub.com/?p=1483553

根据最近的一项研究,连续六个月每天吃一个牛油果对超重或肥胖者的腰围、腹部脂肪或肝脏脂肪没有影响。然而,它确实导致不健康的胆固醇水平略有下降。

包括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研究人员在内的研究小组还发现,在整个研究过程中,食用牛油果的参与者的饮食质量更高。

这是迄今为止对牛油果的健康影响进行的最大和最彻底的研究,包括大量的参与者和研究期的长度。虽然早期较小的研究发现吃牛油果与较低的体重、BMI和腰围之间存在联系,但这项研究涉及的人群要大得多。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营养科学教授Penny Kris-Etherton说:“虽然牛油果没有影响腹部脂肪或体重增加,但这项研究仍然提供证据表明牛油果可以成为均衡饮食的有益补充。这项研究显示,每天食用一个牛油果不会导致体重增加,也会导致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轻微下降,这些都是对改善健康的重要发现。”

据得克萨斯理工大学营养科学副教授Kristina Petersen说,经常吃牛油果使参与者的饮食总体质量在100分中提高了8分。

Petersen说:“在美国,对《美国居民膳食指南》的遵守情况普遍较差,而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每天吃一个牛油果可以大幅提高整体饮食质量。这很重要,因为我们知道较高的饮食质量与一些疾病的低风险有关,包括心脏病、2型糖尿病和一些癌症。”

这项研究是与洛马林达大学、塔夫茨大学和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联合进行的,并得到了维克森林大学的协调支持。该研究最近发表在《美国心脏协会杂志》上。

超过1000名超重或肥胖的参与者参加了该研究的6个月试验,其中一半人被鼓励每天吃一个牛油果,而另一半人则被指示坚持他们的常规饮食,每月食用不超过两个牛油果。在试验前后,用核磁共振成像仔细评估了腹部和周围腹部器官的脂肪。

洛马林达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Joan Sabaté说:“虽然每天吃一个牛油果并没有导致腹部脂肪和其他心脏代谢风险因素的临床显著改善,但每天食用一个牛油果并没有导致体重增加。这是积极的,因为吃牛油果的额外热量不会影响体重或腹部脂肪,而且会略微降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他们还发现,每天吃牛油果会使总胆固醇下降2.9mg/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下降2.5mg/dL。

研究人员说,在未来,他们将继续分析研究的数据。例如,没有指导参与者每天如何吃牛油果,未来的研究可以调查参与者如何将牛油果纳入他们的饮食,以及是否根据参与者吃牛油果的方式观察到结果的任何差异。

自 cnBeta.COM

]]>
《国际肥胖症杂志》:研究显示喝牛奶和胆固醇增加之间没有联系 //www.otias-ub.com/archives/1253418.html Fri, 28 May 2021 12:47:56 +0000 //www.otias-ub.com/?p=1253418

据外媒报道,发表在《国际肥胖症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考察了三项大型人口研究,发现经常喝大量牛奶的人的好胆固醇和坏胆固醇水平都较低,尽管他们的BMI水平比不喝牛奶的人高。对其他大型研究的进一步分析也表明,经常喝牛奶的人患冠心病的风险要低14%。

研究小组通过研究与被称为乳糖的牛奶糖的消化有关的乳糖酶基因的变异,对牛奶消费采取了一种遗传方法。该研究发现,拥有人们能够消化乳糖的基因变异是识别消费更多牛奶的人的一个好方法。

雷丁大学营养遗传学和营养基因组学教授Vimal Karani教授表示:“我们发现,在具有我们与较高牛奶摄入量相关的遗传变异的参与者中,他们有较高的BMI和体脂,但重要的是他们的好胆固醇和坏胆固醇水平较低。我们还发现,那些有遗传变异的人患冠心病的风险明显降低。所有这些都表明,减少牛奶的摄入量可能对预防心血管疾病没有必要。”

这项新研究是在先前调查了较高乳制品摄入量与肥胖和糖尿病等心脏代谢疾病之间的因果关系的几项相互矛盾的研究之后进行的。为了说明取样规模、种族和其他因素的不一致,该团队对多达190万人的数据进行了荟萃分析,并使用遗传方法来避免混杂。

即使英国生物银行的数据显示,那些具有乳糖酶基因变异的人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降低了11%。但该研究并没有表明,有任何强有力的证据表明更多的牛奶摄入量与糖尿病或其相关特征(如葡萄糖和炎症生物标志物)的可能性增加之间存在联系。

Karani教授称:“这项研究当然表明,尽管喝牛奶的人的BMI和体脂有小幅上升,但牛奶消费对心血管疾病风险不是一个重要问题。我们在研究中注意到的是,目前仍不清楚是乳制品中的脂肪含量促成了胆固醇水平的降低,还是由于一种未知的‘牛奶因素’。”

自 cnbeta

]]>
研究显示女人8个部位长得越丑越健康 //www.otias-ub.com/archives/129741.html Fri, 05 Jul 2013 03:33:17 +0000 //www.otias-ub.com/?p=129741

多项科学研究显示,一些身体部位的“缺陷”实际上是对健康非常有益的。

一、屁股大心脑血管好

多项研究显示,臀部大的人体内“坏胆固醇”水平更低,“好胆固醇”水平更高,因而心脑血管硬化的几率较小。臀部脂肪可以中和有害的脂肪酸,而且还包含着防止动脉堵塞的抗炎症素。英国牛津大学研究还发现,大屁股的人患糖尿病的风险也很低。

一项跨国研究报告指出,丰臀配上纤腰可能是避免心脏病发作的最佳保障,腰围与臀围的比例较身体质量指数(bmi)更能预测心脏病发作的几率。最危险的是那些腹部肥胖的人,也就是被称为苹果形身材的人。这部分人的脂肪细胞堆积在腹腔内主要器官周围,影响血糖代谢,容易引起血脂、胆固醇、甘油三酯异常。这些都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二、长痣多老得慢

身上痣多不仅难看,而且会使皮肤癌危险增加10倍。但另一方面,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科学家最新完成的研究表明,与无痣者相比,多痣的人一般比实际年龄年轻6-7岁,而且患心脏病及骨质疏松症等衰老性疾病的几率比较低。

同时他们还发现,身上痣长得较多的人要比皮肤光滑洁白的人年轻好几岁。痣多的人染上衰老性疾病的几率要比同龄人低的原因是:染色体端位上的端粒起着生物钟的作用,身上痣的数量超过100颗的人,他们的端粒通常比痣数量低于25颗的人要长。这种端粒长度上的差异意味着他们之间会有6-7年的年龄差距。

三、乳房小脊柱更挺拔

土耳其研究人员发现,乳房越大,尤其是d罩杯以上的人,越容易出现上背痛及脊柱弯曲,乳房小的人则不会。从性爱角度来说,小乳房对爱抚的敏感度比大乳房更强。

过大的乳房会影响正常的脊柱生理曲度和受力点,“过重”的乳房让脊柱发生变化,因此,胸部大的女性一定要戴合适的胸罩,运动时最好穿束身胸罩,减轻背部负担。

四、鼻子大不易得感冒

美国爱荷华大学研究发现,鼻子越大,吸入灰尘等污染物的几率反而会减少,其抵御有害病菌的能力也更强,因此鼻子大的人很少得感冒或流感。

鼻子大小与呼吸状况大有关系。鼻翼较宽、鼻梁高挺,说明你的呼吸器官发达,能呼吸到足量空气;但在污染严重的地方,你也会吸入过多废气。如果鼻翼娇小,表明你的呼吸功能较弱,不透风的地方会让你气短、胸闷。在办公室待一到两个小时,就应该去楼梯间或窗边呼吸五分钟新鲜空气,以防缺氧。

五、大腿粗心脏好

丹麦一项为期12年、涉及3000名男子的研究显示,大腿周长60厘米以上、腿部肌肉强壮者,早亡和患心脏病风险大大降低。研究人员认为,大腿围的长度可能和心肌的重量成正比;大腿越细,心肌重量也较轻。

大腿的肉是保健肉,当它们被破坏时,这些肥肉会释放出大量细胞因子,导致身体内部炎症,而这些炎症则很有可能引发心血管疾病、胰岛素抗体和糖尿病。、

六、脚趾短跑得快

英国最新研究指出,人类进化过程中脚趾变短是为了跑得更快。 长脚趾牵涉肌肉及骨骼更多,因而跑步费劲,减振效果也差。

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人类学家坎贝尔·罗廉在研究中发现,善于奔跑的动物,其脚趾都非常短。罗廉说,当一只脚腾空,另一只脚落地时,人体重量的1/2-3/4都会落在前面一只脚上。平常走路时,人们并没有什么感觉,但是奔跑时,脚趾就必须承担更大的推进力。脚趾越长,运动时需要的能量就越多,肌肉负荷会更大,既影响爆发力,又影响耐力。

七、耳朵大老了不失聪

生物医学专家拉尔夫-霍尔姆博士表示,人的外耳越大,耳道获得声音就越清晰,因此大耳朵的人很少因衰老而失聪。理论上讲外耳廓大的人听力要好些,是因为它收集声波的面积大。

八、平足腿部受伤少

美国最新研究发现,平足的人脚和腿部受伤少,20%足弓高的人受伤危险比平足者高6倍。足弓弧度太高,难以贴近地面。扁平足的人,应选择鞋底有拱垫、鞋跟较硬的鞋,否则易患足底筋膜炎;高足弓的人应选用更柔软的鞋垫或气垫,减少震荡对脚部的伤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