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汽车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Mon, 05 Sep 2022 12:06:59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Strategic Vision:调查显示超50%的特斯拉车主会“肯定会考虑”购买未来的苹果汽车 //www.otias-ub.com/archives/1488784.html Mon, 05 Sep 2022 12:06:59 +0000 //www.otias-ub.com/?p=1488784

苹果汽车至少还需要几年时间才能推出。虽然 Titan项目被各种争议所包围、高层管理人员离职,但一项调查表明,美国客户更有兴趣购买库比蒂诺公司的汽车而不是购买新的福特或特斯拉。

根据Strategic Vision的20万名新车主调查,在人们会“喜欢”并考虑购买汽车的品牌考虑清单中苹果位列第三。

据悉,苹果占比26%,仅次于丰田(38%)和本田(32%),排在其后的则是福特(21%)和特斯拉(20%)。

这项调查中有趣的是,超50%的特斯拉车主会“肯定会考虑”购买未来的苹果汽车。

Strategic Vision指出,苹果“在看两个关键衡量标准的顶格回答时综合得分最高”,这两个标准是未来考虑和你对质量的印象–26%的人肯定会考虑,24%的人认为他们会喜欢。

虽然距离苹果推出自己的汽车还有几年时间,但该公司正计划对CarPlay进行重大改造,从而从字面上接管其他车辆的屏幕。

苹果对其Titan自动驾驶汽车项目多年来一直在不断发展。据报道,到2021年底,技术副总裁Kevin Lynch在Doug Field离职后接管了该项目。在离开福特之前,他一直跟一个由数百名工程师组成的团队领导Time项目的日常工作。

据称,苹果正在为Titan项目权衡许多不同的选择,不过其雄心勃勃的目标是在2025年之前运送一辆没有方向盘的自动驾驶EV。

自 cnBeta.COM

]]>
TECHnalysis:调查显示约1/3的受访者表示会认真考虑购买一辆苹果/Google汽车 //www.otias-ub.com/archives/517730.html Thu, 15 Sep 2016 08:19:52 +0000 //www.otias-ub.com/?p=517730 1473927504-3333-pgscs26k9gj49fnb
对于任何一桩生意,没有什么比客户的反馈更加重要。从现在起,也许传统汽车制造商应该认真对待来自科技公司的冲击了。

虽然某些汽车制造商一直认为苹果、谷歌这类的科技公司不足为惧,但一项新的市场调查表明,汽车制造商们应该严肃对待那些进入汽车市场的科技公司所带来的威胁,因为消费者们对他们生产的汽车很买账。

TECHnalysis调查:约1/3的受访者表示会认真考虑购买一辆苹果/Google汽车

最近,美国市场调研机构TECHnalysis Research抽取了1000名拥有汽车并打算在未来两年内再购买一辆新车的美国消费者进行调查。调查期间,研究者向受访者询问了包括汽车品牌、功能和技术在内的诸多问题。其中一个主要问题就重点关注了消费者对购买苹果、Google或其他大型科技公司所售车辆的潜在兴趣。

实际上,这个问题只是一个简单的假设,因为这些公司都还没有正式宣布生产或销售自己的汽车(或无人驾驶汽车)。而且他们有可能永远都不会以自己的品牌为名来制造汽车。但是,调查结果却告诉我们:只要他们卖,消费者就会买。

事实上,在TECHnalysis的调查中,有一半受访者表示会适当考虑购买科技公司生产的汽车。特别是苹果和Google的汽车,约1/3的受访者表示会认真考虑是否购买。值得注意的是,有另外 10%的受访者表示自己肯定会购买一辆这些公司生产的汽车(下图)。

当然,在没有实体车、真实功能以及实实在在的价格可供考虑的情况下,这样的购买意向多少有些虚假和笼统。但如此出人意料的调查结果却应该对传统汽车制造商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

下面的图表就显示了有关科技公司汽车潜在购买意向的用户回答情况。

1473927504-7968-0cfbbnwtkuozi4xy

(第一栏:明确会买的用户;第二栏:认真考虑购买的用户;第三栏:适当考虑购买的用户;第四栏:会考虑,但是不一定买;第五栏:不会考虑购买)

Google汽车 VS 苹果汽车,谁更受欢迎?

另一个引人注目的调查结果则是消费者的品牌偏好。尽管大量的投资动向和相关新闻都暗示了苹果制造汽车iCar的可能性,但大多数消费者却表示对Google汽车更感兴趣。

如果对比两个品牌的用户潜在购买力,对Google汽车与苹果汽车有一定兴趣的受访者分别占到总数的59%和52%,而表示会认真考虑购买Google汽车与苹果汽车的受访者则分别占33%和28%。

即使从年龄和性别的角度来看,除18~24岁女性与55~64岁女性这两个年龄组之外,Google汽车的人气也更高。

我们很难确定为什么消费者更喜欢Google汽车,但“Google的自动驾驶汽车正在路测“”这个事实很可能是一大因素。而相比之下,功能完备的苹果原型车可能还没问世,即使真的存在这样一辆原型车,按照苹果公司的“神秘文化策略”,它也很难在短期内进入公众视野。

除此之外,人们对Google汽车的偏爱还可能与价格预期有关。如果以两家公司的其他产品作为参考,很多人认为苹果汽车的成本可能比Google汽车更高。从平均水平来看,受访者们对下一辆车的预期价格约为3.11万美元。这相当于约一半受访者的平均家庭收入,接近一般美国汽车的购买价格。在这一点上,Google汽车可能会更合适一些。

然而,在那些明确表示将购买某一特定科技公司汽车的受访者中,苹果以12%对11%的微弱优势战胜了Google。这很可能反映了男性和女性苹果粉丝群的规模(这些人通常是苹果公司的铁杆粉丝,而且会购买几乎任何带有苹果标志的商品)。

iOS用户与Andtoid用户的购车意向

另外,TECHnalysis对数据进行分析后也发现了另一个问题:人们对科技品牌汽车,尤其是对苹果汽车的看法存在较大差异。接近1/4(24%)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对苹果汽车没有任何兴趣;但同时,有18%的人表示他们对Google汽车不感兴趣。

毫无疑问,iPhone手机用户会对苹果汽车更感兴趣(有69%的iPhone用户表示至少会适当考虑一下),而对苹果汽车感兴趣的Android手机用户不到45%。

但有意思的是,如果仅从手机用户对Google汽车的购买欲望来看,iPhone手机用户竟然比Android手机用户更想拥有一辆Google汽车。有63%的iPhone手机用户表示会适当考虑购买一辆Google汽车,而只有60%的Android设备用户抱有同样的想法。

这其中的部分原因可能是因为iOS设备用户的平均收入更高一些。调查显示,iOS设备用户的平均收入为7.19万美元,而Android设备用户的平均收入则为5.77万美元。拥有较高收入的用户可能更倾向于考虑更昂贵的半自动汽车或全自动汽车(当然,这也可能是因为iPhone用户更倾向于选择以科技为中心的产品)。

总而言之,这项调查至少说明了一个事实:消费者对购买(或者至少认真考虑购买)科技公司汽车的兴趣是切实存在的。如果苹果、Google或其他科技公司最终进入汽车市场,那些被释放的购买欲望可能会像我们所预计的那样,将对汽车行业造成巨大影响。

]]>
摩根士丹利:忘掉iPhone吧 苹果下一个赚钱机器是汽车 //www.otias-ub.com/archives/477499.html Sun, 29 May 2016 12:40:01 +0000 //www.otias-ub.com/?p=477499 不要指望苹果对滴滴出行的10亿美元投资是该公司在汽车领域的最后一笔投资。

据外媒报道,摩根士丹利分析师团队近期对苹果在研发上增加的支出进行了分析,部分结果令人震惊。该分析师团队由凯蒂·休伯蒂(Katy Huberty)和亚当·乔纳斯(Adam Jonas)领导。

分析发现,苹果在汽车或服务上增加的研发支出达到47亿美元,不仅超过了史上最成功产品发布前增加的研发支出,还高于前14大汽车制造商研发支出增长的总和。汽车行业目前正处于深刻变革中。

 

1464525490-4102-34e4e3a5536-size63-w644-h446

苹果在汽车或服务上增加的研发支出高于其它产品

2013年至2015年,苹果在汽车或服务研发上额外花费了近50亿美元。相比之下,目前正向电动汽车转型的主要汽车厂商同期的研发支出增长只有1.92亿美元。特斯拉不在前14大汽车厂商之列,该公司的同期研发支出增长为4.44亿美元。

休伯蒂相信,出行共享是苹果增加支出的主要推动力。“近期对滴滴的投资表明,苹果有意通过进军出行共享领域创造经常性收入来源,而不是拥有自主汽车,”她表示,“苹果在这一领域的支出高于主要OEM汽车厂商,我们相信苹果能够在出行共享市场获得至少16%的份额,与其目前在智能机市场的份额相当。

不过,摩根士丹利无法确认苹果在汽车领域投入的具体研发金额。

 

1464525490-9373-8d3a71f1742-size53-w514-h387

iPhone上一财年为苹果贡献1550.41亿美元营收

摩根士丹利称,出行共享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2.6万亿美元。考虑到这一市场的庞大规模,苹果的潜在营收非常可观。他们预计,到2030年时,出行共享业务将为苹果带来4000亿美元营收和每股16美元收益,这比苹果当前其它任何业务的贡献都要多。iPhone目前占据苹果营收的60%以上,每年为苹果贡献的营收也只略高于1500亿美元。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团队授予苹果股票“跑赢大盘”评级和120美元目标股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