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视频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Fri, 21 Jul 2023 03:38:18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2023年下半年长视频潜力内容推荐 //www.otias-ub.com/archives/1627515.html Wed, 26 Jul 2023 07:35:02 +0000 //www.otias-ub.com/?p=1627515

2023年是重新出发的一年,随着疫情管控政策发生改变,国内大环境有所回暖,线下场景回归。广电总局对长视频内容的监管整体态势平稳,消费者在内容的偏好整体趋势有所延续,平台也继续探索新的内容变现模式。本周的媒介直通车将为您推荐2023年下半年优质剧综资源,把握风向、踩准节奏,帮助提高投资效率和效果。

主要核心观点:

长视频内容市场监管步入常态化,主流价值导向延续。

电影市场:随着政策调整,消费者去线下观看电影场景回归,剧情、认知口碑仍是选择重点,后续可重点关注经典IP的续作或开发内容。

剧目市场:

  • 网剧因切割细分人群优势而占比有所上升,热门赛道地位稳固。
  • 消费者对于现实主义题材剧目的认可逐年加深,优质内容叠加开年春节假期居家场景帮助打造爆款。
  • 我国剧目管理体系进一步延伸至多种内容类型,短剧得到大力扶持,微短剧则受到一体化内容监管。

综艺市场:

  • 网综供应数目缩减,台网两端次头部的热门题材类型有所差异。
  • 热门题材新综艺具有流量优势,借助平台合作与衍生内容探索商业化变现方式。

品牌在进行合作的时候,除去进行内容适配性的筛选、观众与消费者画像的匹配,也需要对不同商业化模式进行甄别与效果评估。

长视频内容市场监管步入常态化,主流价值导向延续

继2022年下半年中共20大召开后,2023年恰逢改革开放45周年,国家对与长视频相关内容的监管与要求规范倡导健康的价值观以及审美导向,对于部分有所越界的内容形式进行修剪与整顿,防止其对公众产生基本价值观的误导。

随着政策调整,消费者去线下观看电影场景回归,剧情、认知口碑仍是选择重点,后续可重点关注经典IP的续作或开发内容

2023年年初,在防疫政策优化的大背景下,线下流动性逐渐增强,消费者走出家门,观影行为得到一定的恢复。作为放开之后的第一个重要档期,2023年春节电影票房(68亿)较上年表现较好,且票房总数高于2019年疫前水平(59亿)。同时,其马太效应依然明显,头部电影牢牢占据票房和舆论焦点:《满江红》与《流浪地球2》票房共占据春节档超七成,共提微博热搜23次。高口碑或高知名度的经典IP系列电影占据消费者认知,因此更容易被消费者所选择,如《流浪地球》系列、《熊出没》系列在我国国产片影史中都在系列电影票房前五占有位置,其续作分别位列春节档第2以及第3。而在高票房与舆论热度的背后,观众对于系列内容的质量依然抱有较高期待,相比前作,即使是硬核科幻题材的《流浪地球》系列,对于剧作的关注度提升超过了制作,系列电影的剧情发展受到观众的高度在意。

从内容分布看,喜剧类电影具有较好的路人缘与较为稳定的表现。春节档的合家欢氛围下,喜剧几乎成为历年标配,而今年五一假期虽然整体恢复不及预期,但首次实现了首次喜剧类电影登顶五一票房冠军,且突破地域分布限制,在华中、华东等地票房占比基本持平。其他题材的分布则进一步呈现多元化趋势。2023春节档票房贡献超过30%的题材中,与过去五年相比共包含2~5个题材相比,包含了喜剧、剧情、悬疑、科幻、冒险、灾难共6个题材,体现档期电影内容进一步多元化的趋势。五一档期票房前十名影片中也包含了剧情、犯罪、喜剧、动画、青春、爱情、奇幻等等多个题材,为观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而后续到来的暑期档中,其作为全年内容供应最丰富的档期之一,国产与进口大片同台角逐的场面复现。今年5月以来,《银河护卫队3》、《速度与激情10》等系列电影的进口片陆续在国内上映,虽然整体不达回暖预期,但暑期档作为年度重要档期,同为IP系列电影的《巨齿鲨2:深渊》、《变形金刚:超能勇士崛起》等进口片在猫眼平台想看人数累计已超过百万,观众期待值较高。国产片中,最受期待的是《八角笼中》以及《长安三万里》,其想看人员中过去分别购买过《你好,李焕英》、《长津湖》以及《铃芽之旅》、《哪吒之魔童降世》,体现观众偏好题材具有一定的延续性。另外还有经典神话传说改编的《封神》第一部,前作拥有票房号召力的香港缉毒题材电影《扫黑3:人在天涯》等多个不同题材的电影受到许多消费者的讨论。

以上相当一部分影片都是系列电影,由于经过了票房和口碑的双重验证,在消费者心智中占领程度更高,因此在电影市场上也更容易成为观众和片方的双向奔赴。

剧目大盘中,网剧因切割细分人群优势而占比有所上升,热门赛道地位稳固

从剧目类型看,相比去年同期,2023年上半年的网剧与央卫视剧的分布有所变化,网剧由于制作成本相对较低,以及目前各大长视频平台工作室模式和外部合作下的自制剧更多深入垂类内容赛道,从而更容易从小颗粒度切割细分人群,因此数量占比有所上升。

分题材类型看,2023年上半年高流量依旧集中在都市、悬疑、古装(玄幻、武侠)等相关题材。其中悬疑题材整体占比与流量较高,由多部剧集贡献而成,呈现小而精的格局;都市爱情也属于多数量高流量的题材,除去具体背景不同以外,其中最高流量占比的剧目多数包含流量明星,但由于时代背景贴合以及场景的多样化,为营销植入提供了更合适的条 件,因此投资收益与风险并存;谍战与涉案类型的剧目由于主旋律价值观及其剧情波折带来的观看体验,因而存在安全且较好的优质内容产出能力;玄幻与武侠类型热门剧则依靠演员自身号召力与IP改编吸引不同圈层的观众,但上半年存在部分剧目临时下架的情况,投资时依然需要注意内容风险。

消费者对于现实主义题材剧目的认可逐年加深,优质内容叠加开年春节假期居家场景帮助打造爆款

现实主义题材剧目由于其天然贴近生活细节、关联社会痛点的特征使观众便于理解,因此更能够通过剧中人物所表现的精神在观众脑海中得到一定的映射,从而引起观众共鸣。自2021年的《觉醒年代》,到2022年的《人世间》,再到2023年的《狂飙》,现实主义题材都拥有了良好口碑,叠加它们播出期间都涵盖春节假期,其亲友团聚的传统导致居家场景的属性更为明显,消费者相比平时也拥有更多的空余时间,这些外部因素都为优质剧目内容进化为爆款剧目提供了条件。且从流量角度看,三个剧目的流量及其占比连年上涨,体现消费者对于该类题材的认知与喜好度不断加深。

我国剧目管理体系进一步延伸至多种内容类型:短剧在生产、传播以及评论端受到政策扶持,或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微短剧加强垃圾题材内容查处,并纳入网络视听一体化管理

2022年底,广电总局颁布了《关于推动短剧创作繁荣发展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了短剧的定义为“单集时长15—30分钟的系列剧、集数在6集内的系列单元剧、20集内的连续剧、周播剧等多种形态”,并提出以下多点后续发展方向的要求,囊括了从内容来源到宣发以及后续评论与管理主体的整个生命周期流程,尤其强调了在题材上和传播上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与对短剧的大力提倡不同,对于微短剧的管控更加趋向严厉,《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微短剧管理,实施创作提升计划有关工作的通知》中提出,聚焦色情低俗、血腥暴力、格调低下、审美恶俗等内容的“小程序”类网络微短剧,开展专项整治,并对网络微短剧创作传播的各主体、各环节,遵循网络视听管理一致性原则,实行一体化管理。

结合以上,品牌可抓住短剧传播途径扩大或优化的机会,多触点进行相关媒介的投资营销,谨慎甄别内容。

综艺市场中网综供应数目缩减,台网两端次头部的热门题材类型有所差异

综艺市场整体供应有所缩减,分综艺类型看,2023上半年台综输出较为稳定,但网综供应数目同比减少较为明显。从两者的题材流量分布看也有所不同,体验与旅行类占绝对大流,从Top2-Top4的题材看,受制作端影响,相对而言台综偏向传统审美的户外竞技与音乐,而网综则更擅长于贴近生活的婚恋交友与访谈&脱口秀。

热门题材新综艺具有流量优势,借助平台合作与衍生内容进一步探索商业化变现方式

与剧目拥有明确的故事线以及情节起伏不同,观众更加注重综艺的现场反应、人员互动等因素,因此真实性在其中扮演较为重要的角色,故而通过特定的场景,综艺的价值观输出更为自然且容易引起消费者的共鸣。上半年虽然综N代依然占据大部分的流量,但台综和网综中已完结的流量最高的节目都来自新综艺,分别是《我们的客栈》与《种地吧》。二者都属于最受消费者欢迎的体验类题材,并且都包含了自然、生活、农场等元素,对观众释放治愈因素。在线下开放与经济复苏进程中的大背景下,他们一定程度上契合了都市消费者的解压需求。叠加多年来《向往的生活》、《中餐厅》等同类型综艺对消费者的教育,以及抛开了观众对于综N代的预设“包袱”,热门题材的新综艺具有一定的流量优势。

在表现形式上,《我们的客栈》由经典电视剧《武林外传》作为加持,以其中主演及其他高国民度明星为主要嘉宾,以情怀自带部分原始流量,同时配合三平台播出与其相应的宣发从而帮助收获观众。《种地吧》则通过“长视频+短视频+沉浸式直播+直播带货”四个维度,创新工厂探班植入玩法,内容上除了衍生Vlog还增加了线下音乐节,在进一步延展了商业化空间的同时增加了观众互动与参与感。目前来看,综艺衍生出的直播带货受到了一些质疑,同时由于自身题材因素可能对带货品类有所限制,因此在这条变现道路上还需要一定的探索,品牌可在后续对类似合作形式进行关注。

综合以上,可以发现长视频赛道作为成熟的媒介,在观众与市场的不断筛选过程中热门题材也不断稳固,从中延申出的不同内容也为品牌合作提供了相比以往更细分的人群以及更多的场景,同时由于平台局限性以及媒体之间的消费者注意力的争夺,长视频平台也在向更加全链路的商业化方向进行探索。品牌在进行合作的时候,除去进行内容适配性的筛选、观众与消费者画像的匹配,也需要对不同商业化模式进行甄别与效果评估。

结合群邑智库长视频内容评估体系,为您提前锁定优质资源

数据来源:国家广电总局,网络公开资料整理,猫眼电影,Data Story,群邑剧目数据库。

来自: 群邑智库

]]>
在线长视频电视观看时间增加,线性电视滞后 //www.otias-ub.com/archives/1474667.html Sun, 07 Aug 2022 01:50:43 +0000 //www.otias-ub.com/?p=1474667 尽管分析师强调,传统的线性电视肯定不会陷入死亡漩涡,但在美国、欧洲和澳大利亚的电视用户的日常观看习惯中,非线性观看和社交媒体视频的力量持续增长。

事实上,分析 Omdia 的《2022 年跨平台电视观看时间报告》可以发现,观看时间的增长超过了前一年的流媒体观看时间。在覆盖的所有市场中,2021 年每人每天的平均总观看时间达到 362 分钟,即 6 小时 2 分钟,比上一年下降 0.5%。线性电视、在线短片和付费电视视频点播 (VOD) 的下降被认为是收视率下降的驱动因素,其中前者的下降幅度最大。

然而,在线长视频和社交媒体视频观看的增长抵消了这些下降,使整体观看仅下降了 2 分钟。相比之下,2021 年所有市场的线性电视观看时间均有所减少;2020 年大部分时间的限制和封锁的结束是主要原因,而不断向点播观看的转变也推动了这一趋势。

研究显示,在线长视频是所有市场的一个关键增长领域,主要受 NetflixAmazon Prime Disney + 等现有在线订阅服务以及 Discovery + 和派拉蒙 + 等几项新 OTT 服务的推出而推动的。总体而言,长视频观看时间增加了 8 分钟,达到 68 分钟,比社交媒体视频观看时间高出 8 分钟。
在所分析的九个市场中,2021 年在社交媒体平台上观看视频内容的时间增加了 9 分钟,达到平均每人每天 60 分钟。TikTok 在这一年视频增长中表现突出,该社交视频平台将在 2022 年首次超过 Facebook

Omdia
电视和在线视频团队的高级分析师罗布 · 墨瑟(RobMoyser)在评论《跨平台电视观看时间报告 – 2022》的调查结果时说:在美国和英国等高度发达的市场,2021 年可能是线性电视压倒非线性电视的最后一年。然而,从各个平台的层面来看,线性电视仍是该市场中最受欢迎的电视观看渠道。

来源:Rapid TV News  * 本文由未来媒体网络编译

]]>
夹在理想与现实中的长视频 //www.otias-ub.com/archives/1358720.html Tue, 14 Dec 2021 10:56:36 +0000 //www.otias-ub.com/?p=1358720

202112月,头部长视频平台被爆大规模裁员,长视频寒冬将至。回溯过往,我国在线长视频行业已历经15年的探索与整合,但从未踏出烧钱的泥沼——曾经有多野心勃勃,现下就有多步履维艰。翘首未来,长视频平台的出路在哪,应如何走出困局?

长视频的盈利难题

作为行业领跑者的爱奇艺,其财务状况可以说是国内长视频行业的缩影。尽管过去几年其营业收入仍然保持缓慢增长的态势,但自赴纳斯达克上市以来,爱奇艺尚未实现盈利。2018年至2021年前三季度,爱奇艺的净利润水平分别为-91亿元、-103亿元、-70亿元和-43亿元,虽然亏损程度得到一定缓解,但距离盈利仍有较大差距。

长视频平台亏损的背后,是内容投入成本、内容产出质量与用户付费意愿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相较于国际领先平台Netflix在荆棘丛中硬刚出一条路,国内长视频平台仍然未能形成稳定盈利的正向现金流循环。

仍待挖掘的用户价值

从收入结构来看,会员付费收入已经逐步成为长视频收入的主阵地。以爱奇艺为例,自2019年开始会员收入就反超广告收入占据50%以上的营收份额,这说明专注提供多元化内容和用户体验的会员策略已逐步显现效果。会员付费收入将是长视频走向盈利的重要支点,当下国内用户付费习惯仍处于初级阶段、付费意愿尚未全面形成,用户价值仍有巨大的待挖掘空间。

目前,爱奇艺、腾讯视频和优酷连续包月的会员费用分别为19/月、15/月元和20/月,平均为18/月,而海外头部平台Netflix的标准会员月费为89/月。据统计,美国头部视频平台的平均会员月度费用为68/月,约为国内爱优腾平均值的4倍。即便此前经历了一波涨价,我国视频会员价格仍处于较低水平,与海外平台存在较大差距。

在提升会员付费意愿方面,国内长视频平台不断探索多元化会员营销方式,刺激用户的付费意愿并实现会员增量。举例而言,腾讯视频推出了联合会员概念,将腾讯视频VIPQQ音乐、喜马拉雅、酷我音乐、京东、Keep等其他类型平台的会员套餐进行捆绑,以激发用户的付费行为。

与此同时,实现存量付费用户的精细运营是进一步释放各类用户价值的有力抓手。2020年,爱奇艺上线星钻VIP会员,价格约为普通会员的2-3倍,并享受免费观看所有超前点播剧集和星钻影院电影的权益,而后续更是推出了联名会员、奇异果会员等不同类型的会员套餐,标志着其由单一的低价收费模式转向阶梯型定价模式。

海外的平台玩家早已有过类似的探索,Netflix按照内容清晰度和可支持终端数提供了3种会员定价模式,价格从8.99美元/-15.99美元/月不等。针对不同付费意愿的用户提供差异化的会员套餐,能够吸引更多高付费意愿度的用户加入,帮助平台最大化挖掘会员价值。

而近年来各平台开始实行的单片付费点播,其本质作为即时刺激性消费,能够激发用户的付费潜力,是对于会员价值灵活挖掘的另一重要实践。虽然目前各大平台已经取消针对剧集的超前点播功能,但针对院线电影的付费点播功能仍被保留,并获得了较为良好的用户反馈。

针对存量会员市场,各平台通过精细化的运营最大化价值获取;而针对增量会员市场,平台则需要从付费习惯培养做起。但归根结底,用户只愿意为优质内容买单,以持续性的优质内容吸引用户,形成用户黏性,才能实现用户价值挖掘的闭环。

依旧稀缺的优质内容

虽然近年来国内各大视频平台深耕自制内容,产出如《隐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和《山河令》等爆款内容,但也仅能维持一段时间热度,热度消失也就面临用户流失的困境。龚宇在股东信中提到,困境的本质在于自身优质内容仍较为匮乏,而目前自制内容的数量和质量都还不能满足需要。对比海外领先平台Netflix频繁出圈的《纸牌屋》、《国王》和《鱿鱼游戏》等自制作品,国内视频平台还不具备稳定的优质内容持续输出能力。

目前,国内长视频平台自制内容投入占比低,内容创作缺乏有力支撑。据财务报表披露,爱奇艺2018年、2019年和2020年自制内容投入成本分别为3.3亿美元、4.3亿美元和6.9亿美元,虽然可以看到对于内容成本投入不断加码,但对比海外巨头Netflix,仍有不小的差距,2020Netflix自制投入成本约为爱奇艺的5倍。

成本结构角度,我国影视行业演员片酬一度占比超过70%,严重挤压制作团队其他环节的成本投入,影响内容制作质量。虽然限薪令的推行一定程度上缓解分配不合理的问题,但依旧无法从根源解决成本结构的矛盾。

与此同时,国内长视频领域影视工业化制作水平也是制约内容产出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国内自制内容团队编剧多以一己之力包揽情节设计、提纲编写、对白设计等多重职责,对品质控制缺乏科学合理的机制,导致内容质量无法得到保障。自制内容通常由投资方根据市场行情进行主题选择,限定主题后寻找编剧进行剧本撰写,整个制片过程中编剧话语权极弱,专业人士对于内容的把控能力较差;而Netflix背靠好莱坞等大型制作公司,已形成流水线作业模式,团队分工明确,编剧对于剧本内容拥有绝对话语权,甚至兼职制作人的部分职责,使得内容质量和连续性得到保障。

蓄势待发的第二曲线

优质内容是长视频平台的竞争基础,会员付费是盈利支点,但寻找新的增长曲线也已迫在眉睫。Netflix以自身极强的内容创作能力积累了一大批优质的影视IP,近期宣布自营电商与游戏功能正式上线,标志着未来将目光更多投向IP商业化的探索,加快优质内容的变现步伐。

2016年,Netflix开始布局IP衍生消费品赛道,今年6月,Netflix宣布开通自营电商平台Netflix.shop,进一步加大对IP开发的布局。目前,该商店在售约100件商品,主要为Netflix旗下IP的各类周边产品,包括《怪奇物语》、《鱿鱼游戏》和《纸牌屋》等热门IP,产品品类覆盖了服饰、家居、零食和配饰等。目前Netflix.shop支持北美洲、欧洲、亚洲等区域约60个国家的用户使用,并仍在持续拓展。

所有周边产品的设计均依托于Netflix优质的IP资源,在直营商城Netflix.shop上仅售卖经过精心挑选的限量版商品,提供给旗下热门IP的超级粉丝们,建立起在影视世界以外内容IP与粉丝之间的联系。除自营销售外,Netflix还持续与沃尔玛、亚马逊、丝芙兰等三方合作伙伴签订周边产品的授权许可协议,拓宽产品售卖渠道,并以此作为更加重要的收入来源。

与此同时,Netflix加强了其在游戏板块的部署。截至目前,Netflix游戏板块共上线5款游戏:《怪奇物语:1984》、《怪奇物语3:游戏》、《ShootingHoops》、《Card Blast》、《Teeter Up》,前2款游戏的 IP 源自 Netflix 自制科幻惊悚美剧《怪奇物语》,用户可以在安卓商店以及Appstore中搜索并下载体验游戏。

未来,游戏板块将定位平台服务辅助工具,助力核心业务吸引用户,提升平台服务价值。NetflixCEO里德·黑斯廷斯也曾表示游戏业务将是优化平台核心服务的工具,不会成为独立利润板块。业务初期重点将放于移动端游戏开发,并引入第三方游戏发行商进行合作,以压缩游戏产品上线周期,加快布局速度。游戏产品设计也将依托自身优质的热门IP,充分挖掘现有IP价值,并探索游戏交互式长视频领域,以通过沉浸式新兴游戏方式,带给用户更好的体验。

结语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前路依旧艰难,探索还在继续。长视频平台始终坚信为下一代娱乐拓展更大造梦舞台和想象空间的远景。也许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来自:罗兰贝格

]]>
eMarketer:长视频和短视频竞争,蔓延至智能手机 //www.otias-ub.com/archives/183544.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183544.html#comments Wed, 01 Jan 2014 23:46:52 +0000 //www.otias-ub.com/?p=183544 长电影/TV节目与短视频一样受欢迎

似乎人们普遍认为,与长视频相比,小屏幕可能更适合看短视频,如手机。但根据研究显示,智能手机视频观众对于长视频、TV节目和新闻短片、电影预告片一样喜欢。

根据Digitalsmiths研究,在北美,超过42%的网民通过他们的智能手机看新闻视频,超过36%的网民看节目或电影预告。

30.9%的被访者表示,他们会用手机看长电影,27%的人会看电视重播。

3

大多数被访者对数字视频内容没有特殊订阅费,但是在那些当中,Netfliix是最受欢迎的,其次是Amazon Prime。

4

eMarketer预测,在美国今年有7210万智能手机用户至少每月都会使用手机看视频,到2014年底,这个数字将会增长至8680万。

]]>
//www.otias-ub.com/archives/183544.html/feed 2
爱奇艺报告:2011年度12月移动终端数据报告 长视频更受移动终端用户青睐 //www.otias-ub.com/archives/28396.html Tue, 20 Mar 2012 15:29:38 +0000 //www.otias-ub.com/?p=28396  

2012年3月20日消息,今天,视频网站爱奇艺发布的2011年度12月移动终端数据报告显示,相比于短视频,不管是在Pad端还是手机端等移动终端,电视剧、动漫、电影等长视频依旧更受用户青睐,是用户观看首选。

数据显示,电视剧、动漫及电影等长视频成为爱奇艺PC端、Pad端、手机端共同的主要VV来源,尤其是电视剧,为三者贡献的VV占比分别达到64.52%、56.90%、49.92%,远超其他所有类型视频,而在Pad端及手机端,电影、动漫等长视频对VV的贡献占比甚至超过PC端。尤其是在手机端,电影对整体VV的贡献占比达15.58%,远超pc端的7.4%。

这意味着,即使在排队、等车、坐地铁等各种只方便看手机的零碎闲暇时间里,用户依旧会选择观看时长较长的电影,对他们而言影响选择的最主要因素依旧是视频内容,而时长则不是太大问题。

]]>
酷6财报:2011年Q4 酷6传媒营收达到442万美元 同比下滑34.7% //www.otias-ub.com/archives/26308.html Thu, 08 Mar 2012 17:08:21 +0000 //www.otias-ub.com/?p=26308 2012年3月8日酷6传媒财报显示,2011年第四季度酷6传媒营收达到442万美元,同比下滑34.7%;净亏损达394万美元,比上年同期收窄74.5%。

在2011年第四季度,酷6传媒首次实现正毛利,且净亏损为酷6传媒自2010年上市以来最低水平。这主要是由于酷6传媒营业成本下降,内容运营战略调整,由长视频转型UGC。

酷6网Q4营收442万美元 同比降35%

图解酷6季报:毛利再次转正 转型UGC是关键

 

酷6网2011年第四季度来在线视频门户网站的广告收入为442万美元,比2011年第三季度的收入423万美元增长4.5%,比2010年第四季度的收入677万美元减少34.7%。

2011年第二季度,公司开始通过AA广告平台运营效果广告产生收入。该广告平台由盛大旗下关联公司运营,第四季度营业收入79.2%来自AA广告平台收入,第三季度该收入比例为72.3%。

酷6传媒CEO施瑜评论说,“酷6传媒2011年第二季度以来战略转型,于2011年8月实施的广告分享计划(VCU),已招募超过5000名的签约拍客,拍客通过视频点击量获得广告收益分成。”

施瑜说:“随着酷6传媒成本及运营费用不断降低,在2011年第四季度,酷6传媒首次实现正毛利,且净亏损为酷6传媒自2010年上市以来最低水平。我们相信这些改善将为酷6传媒的稳定发展及可持续增长打下坚实基础。”

酷6网Q4成本423万美元 同比减66%

 

图解酷6季报:毛利再次转正 转型UGC是关键

 

酷6网2011年第四季度营业成本为423万美元,比2011年第三季度的营业成本 548万美元减少22.8%,比2010年第四季度的营业成本1246万美元减少66.1%。酷6传媒营业成本下降主要原因是因为内容运营战略调整,由长视频转型UGC。为此,酷6传媒第四季度毛利润19万美元,而2011年第三季度毛亏损125万美元,2010年第四季度毛亏损570万美元。

酷6网Q4毛利19万美元 毛利率4%

图解酷6季报:毛利再次转正 转型UGC是关键

 

酷6网2011年第四季度毛利为19万美元,较上一季度亏损125万美元明显提升,毛利也是2年来首次为主,此前一直大幅亏损。酷6网2011年第四季度毛利率为4%,较上一季度明显好转。

酷6网Q4费用438万美元 同比减55%

 

图解酷6季报:毛利再次转正 转型UGC是关键

 

酷6网2011年第四季度运营费用为438万美元,比2011年第三季度运营费用1128万美元减少61.2%,比2010年第四季度的977万美元减少55.2%。

酷6网Q4运营亏损419万美元 运营利润率-95%

图解酷6季报:毛利再次转正 转型UGC是关键

酷6网2011年第四季度经营亏损为419万美元,比2011年第三季度的1253万美元减少66.6%,比2010年第四季度的1546万美元减少72.9%。运营利润率为-95%。

酷6网Q4净亏损394万美元 同比收窄74%

图解酷6季报:毛利再次转正 转型UGC是关键

酷6网2011年第四季度净亏损为394万美元,比2011年第四季度净亏损1298万美元减少69.6%,比2010年第四季度的净亏损1545万美元减少74.5%。

截至2011年12月31日,公司所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2675万美元;截至2011年9月30日,公司所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4163万美元。

2012年1月17日,酷6传媒宣布,已与Youtube达成最终协议,允许酷6传媒海外用户通过Youtube提供的一个新渠道浏览国内的原创视频。2012年3月,酷6传媒与Channel V建立了合作关系,将Channel V的节目提供给酷6传媒的用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