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市场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Mon, 13 Mar 2023 15:49:01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尼尔森IQ:2022年中国零售市场回顾与展望 //www.otias-ub.com/archives/1569809.html Wed, 15 Mar 2023 06:43:44 +0000 //www.otias-ub.com/?p=1569809

受国际政治局势、通货膨胀、极端天气等多重因素影响,2022年世界经济发展遭受严峻挑战,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中国经济顶住下行压力,实现GDP增长3.0%。

消费是稳定经济的关键性力量,尼尔森IQ电商团队根据本公司零售监测数据,通过盘点过去一年线上线下渠道、不同品类的表现,深度挖掘中国快消品市场主要变化趋势,为市场各方参与者提供参考。

一、年末消费者信心环比止跌

呈蓄势回暖趋势

从国家统计局宏观数据表现来看,受疫情大面积反复影响,消费市场明显承压,3月、5月、10月、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负增长。从2022年1-12月整体来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0.2%。随着疫情管控政策逐步放开,在短期冲击之后,12月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8%,降幅相比11月明显收窄。同时,12月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为88.3,比11月的85.5略有回升。综合来看,整体消费市场呈止跌、蓄势回暖趋势。

二、消费者迭代变迁的同时消费需求多向延伸

01、人口是消费端最核心且长期的影响因素。

消费最终是为了满足人的需求,人口总量和结构上的变化会直接影响社会消费总量和消费结构。随着中国人口结构趋于老龄化,可以预见 ,对Z时代核心消费人群方面的争夺将愈加激烈,服务于老龄人的“银发经济”正变成新的增长点。

02、收入影响制约着居民的消费能力。

从数据层面来看,尽管2022年诸多不利因素影响,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仍然保持增长,达到36883元,比上年名义增长5.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9%。老百姓钱袋子的充盈,是中国消费市场持续释放增长潜力和内生活力的基础。

03、消费习惯和需求也是影响消费活力的重要因素。

从尼尔森IQ消费者调研数据来看,消费需求呈多元化、多向延伸的趋势。一方面,消费者在购物选择上更理性,在不同渠道之间积极地寻求折扣和促销,84%的被访者表示购物时会对比价格;同时,随着收入增加而来的是消费实力增长,高端化、品牌化消费趋势也仍在持续,41%的被访者表示在2022年双11期间购买过名牌产品。

因三年疫情影响,在2022年,饮食营养管理愈加受到人们关注,89%的被访者表示将饮食营养作为最高优先级别。此外,人们还关注对环境友好、有利于持续性发展的商品。

新品也是驱动商品购买的重要因素,34%的消费者为及时获得新品信息、抢先体验或抢购新品而加入企业私域流量。

三、全渠道日趋一体化快消品线上线下渠道增长步调渐趋同频 从快消品消费渠道来看

虽然2022年线上线下消费均遭受压力,但从份额上来看,线上消费占比仍在增长,快消品行业消费也保持向线上转移的趋势。

从消费增长曲线来看

快消品行业线上线下增长步调渐趋同频,表明线上线下消费模式的融合加深,全渠道一体化运营、创造线上线下无缝对接的消费体验,正在成为保持竞争壁垒、带动新增长的重要抓手。

四、线下消费小型化、近场化、社区化

趋势延续但增速趋缓

现代渠道的便利店、超市和传统渠道的自选式食杂店,在2022年大环境挑战下,展现更强抗压韧性,继续保持增长,但增速明显放缓。2022年,现代渠道快消品整体销售额比上年同期下降1.4%,其中便利店增幅为7.3%,比2021年增速略有放缓;食杂店2022年销售额比2021年增长4.4%,其中自选式食杂店增长6.9%。

五、渠道稳健扩张和融合

助力线上线下双渠道成长

从消费模式来看,食品品类消费持续向线上渠道转移,通过线上线下各自长处的最大发挥、相互结合,灵活捕捉更多商机,抵消环境变化带来的增长压力。例如即溶咖啡品类,通过线上打造网红产品,线下优先抢占大型渠道完成铺货,带动线下线下双渠道均有增长。

六、直播电商仍具较大成长空间

快消品行业加速直播电商布局

新兴渠道快速发展,根据CNNIC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6月,我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7.16亿,其中,电商直播用户规模为4.69亿,相比2021年6月增长22%,占网购用户的55%,向网购用户渗透方面仍有很大成长空间,增长天花板尚未到来。

快消品行业也正在加速向直播电商布局。根据尼尔森IQ电商零售数据研究显示,2022年,抖音电商快消品销售额在电商中的占比正波动攀升,但618、双11大促期间仍是传统电商更占优势。

七、新兴抖音与传统电商仍有差异

更偏向于中小新兴品牌,但品牌化趋势已显

以内容起家的抖音为例,新兴电商在新品宣发、单品打爆到品牌建设方面天然更具优势,是新品牌的起势的优良土壤。因此,新兴抖音全面电商化后,在品牌格局上,抖音电商 与传统电商仍有明显差异。

从尼尔森IQ线上渠道数据来看,在抖音电商上,多个品类的中小新兴品牌占比高于传统电商。与此同时,头部品牌也正快速向抖音转移,液体奶、即食面等品类在传统电商上销售排名TOP10的品牌,在抖音上的销售额快速增长,增速均在100%以上。

八、O2O各平台强势品类和优势区域截然不同

以小时达、分钟达为特征的即时零售模式,因满足了消费者对时间和空间的多样化场景需求,不仅是消费者购物渠道的重要选项之一,同时也是线下实体店从线上引流、实现增收的有效补充,线上渠道开辟新赛道的重要方向。

相对传统线下渠道,O2O渠道更重视洞察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和用户的精细化运营,选品、区域运营即是其中重要的两个环节。尼尔森IQ零售研究显示,O2O零售占据现代渠道的份额呈上升趋势,各O2O平台的优势品类具有差异性,不同区域对于品类的需求也各不相同,在品类布局和区域运营策略上需要各有侧重,针对性制定精准运营策略。

九、新品数量增长快过效率

在产品创新过程中需着重挖掘长期价值

产品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其重要性已不言而喻。但创新对品牌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创新本身是一项前驱型、探索性工作,充满未知的风险,尽可能规避风险,是为创新护航的必要工作。

尼尔森IQ通过长期数据追踪研究发现,多数品类新品数量增长的速度快于效率的增长速度,这意味着一些新品上市后,并未获得足够的市场空间发展甚至生存下去。例如,在饮料酒水、乳制品两个品类,从MAT2210线下渠道同期对比数据来看,新品数量分别增长18%、17%,但单只新品销售效率分别下降7%、10%,粮油食品单只新品小效率虽然增长10%,但新品数量增幅更快,达到39%。

在研发新品的过程中,重点挖掘真正具有长期价值的创新,才能更好的助力新品把握时代机遇,获得更多生机。尼尔森IQ通过持续观察研究发现,新活省钱、突出品质、顺势平移三个创新方向,在当前及未来可预期的一段时期内市场反响较好,更容易带来创新价值。

市场上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创新趋势,无论创新表现出什么形式,从最核心的底层逻辑来看,市场表现非常好的一种是,既嵌入了新的生活方式,同时提供给消费者的新方式又是一种省钱的选项,并且还是原来的快消品提供商的升级。

例如说不论是大城市的年轻人还是小镇青年,咖啡的普及率都比较高,虽然都希望能到咖啡店喝咖啡,但因为各种原因去不了或不能天天去,从数据可以看到,即饮咖啡、咖啡店用的植物燕麦奶这个市场蓬勃发展,这就是提供给了大家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又不用天天去咖啡馆,同时又是速溶咖啡的提升。

第二个创新的思路是,在整个经济大环境承压比较大的情况下,消费者愿意为产品的核心功能买单,但会把那些不太重要的边缘性功能省掉,注重核心功能的创新,依然是比较有长期价值和机会的。例如说母婴类的婴儿奶粉有个新的国标,所有的产品都有比较好的实实在在的提高品质,销售增长方面也有较好的表现。

第三个创新思路是,在一些特殊的情势下,有些消费是会发生转移的。例如说年轻人结婚生育意愿降低,但情感需求依然在,原来花在感情上的钱会向宠物市场转移,如果此时进入宠物赛道,顺势可以把消费者这一笔开销囊括进自己的品类来。

在消费环境、消费秩序逐步改善的新开局之年,为助力品牌和厂商把握机遇、乘势而上,尼尔森IQ根据当前消费发展趋势,结合数据和能力优势,打造了解码全渠道、捕捉新趋势和新物种、深耕降本增效的运营策略等三套解决方案,从渠道、产品、营销方面,期待与企业同心协力、共同探索生意新增长。

结语

穿过疫情笼罩的三年时光,随着管控放开,其影响正在逐步淡化、消退,叠加当前国家逐渐出台多项措施刺激消费潜力释放,推动消费扩容升级, 2023年零售行业及可选消费有望将逐季改善。不过,消费者在这三年里日积月累养成的消费习惯、产生的心理变化,有待新消费行为形成的过程中逐步替代,这或许需要一段时间。面对这些不确定,中国消费市场未来的增长曲线会如何发展?期待您与我们同行,持续关注,拭目以待。

来自: 尼尔森IQ

]]>
2015-2024年中国零售市场生活方式产品市场规模及增长率(附原数据表) ​​​​ //www.otias-ub.com/archives/1130046.html Mon, 05 Oct 2020 11:25:06 +0000 //www.otias-ub.com/?p=1130046

]]>
CBRE:重新思考COVID-19时代的零售策略之日本 //www.otias-ub.com/archives/1118421.html Mon, 21 Sep 2020 22:00:42 +0000 //www.otias-ub.com/?p=1118421 CBRE发布了新报告“重新思考COVID-19时代的零售策略之日本”。

大流行和实体零售

美国累计新冠肺炎病例总数超过550万例,感染仍在继续蔓延。与此同时,欧洲国家正在遏制这种大流行。中国的病例总数为8.9万例(截至8月20日),远远低于美国或欧洲。每万人口感染率也控制在0.6人,低于日本的4.6人。

大流行与日本零售市场

4月7日-5月27日的紧急状态期间,日本政府要求公众不要外出,并要求商店关门。4月份零售额同比下跌13.9%,5月份下跌12.3%,这是自1980年有可比数据以来,首次出现连续两个月的双位数字跌幅。不过,6月降幅收窄,零售销售同比仅下降1.2%。

4月份百货商店销售额同比下降72.8%,这是自1965年1月以来的最大降幅。5月份出现了改善,同比下降了65.6%;6月份同比下降了19.1%。但是,一直支撑百货商店销售的免税销售额基本上已经消失,由于几乎完全缺乏入境游客,4月份下降了98.5%,5月份下降了97.5%,6月份下降了90.5%。

大流行和商业街商店

1.对日本收益的影响。当被问及大流行是否对日本的收入产生了负面影响时,95.1%的受访者回答说有。

2.要求现有店铺减租。当被问及有否因营业额下降而要求现有店铺的业主减租时,90.9%的受访者表示有。

3.支持减租以外的其他措施。当被问及有否要求减租以外的支援,例如免租或退还保证金时,42%的受访者回答有。

4.更改以前的开店计划。当被问及疫情是否改变了开设新店的计划时,21.8%的受访者回答说,他们已经或打算放弃至少一家现有门店的租约。

5.大流行后的开店策略。受访者被问及一旦疫情得到控制,他们的开店策略,回答最多的是“明年不开新店”(34.2%),其次是“继续积极开新店”(29.1%)。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知识星球,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