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产业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Thu, 07 Oct 2021 15:48:37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RIAA:2021年上半年美国音乐产业营收71亿美元 同比增长27% //www.otias-ub.com/archives/1321530.html Thu, 07 Oct 2021 15:48:37 +0000 //www.otias-ub.com/?p=1321530 近日,美国唱片工业协会(RIAA)发布了 2021 年年中美国音乐产业报告。报告显示,美国录制音乐市场在2021年前六个月迎来了飞速发展,总收入在2021 年上半年达到71亿美元,相较去年同期增长了27%

2021年上半年的录制音乐市场的增长主要受音乐流媒体的推动,包括付费订阅服务、广告支持服务、数字和定制广播,以及Facebook音乐和数字健身应用程序的许可。其中,音乐流媒体的收入增长了26%达到59亿美元,占美国音乐产业全部收入的84%,与去年同期大致持平,依旧是流媒体音乐仍然是音乐产业最大的现金牛。

△美国音乐产业2021上半年收入占比(来源:RIAA)

在流媒体细分领域中,付费订阅延续了多年强劲增长的趋势,在2021年上半年同比增长了26%,产生46亿美元的收入。付费订阅带来的收入不仅占流媒体的78%,还占了总收入的将近2/3。自2019年同期以来,付费订阅的总收入总共增长了40%。

从订阅数量来看,2021年上半年付费订阅的数量同比增长了26%,首次超过8000万,达到了8200 万的记录,同比增长达13%。

△美国实体音乐收入趋势

数字下载曾经是一个主要的收入渠道,不过今年,数字下载的收入下降了6%,营收只有3.19亿美元,占总收入的5%。数字下载的歌曲和专辑的收入分别比上一年同期下降了12%和4%。

值得一提的是,黑胶唱片在2021年上半年继续显著复苏,收入增长了94%,达到4.67亿美元,占实体音乐总收入的2/3以上。当然,考虑到去年疫情对实体音乐销售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一类别的收入增长也是意料之中。

除此之外,今年到目前为止,CD的销售增长了44%,达到2.05亿美元,占实体收入的30%,但这一数额比2019年同期低19%。

来自:音乐财经

]]>
流媒体拯救了一个备受打击的音乐产业 //www.otias-ub.com/archives/1125857.html Fri, 25 Sep 2020 03:56:44 +0000 //www.otias-ub.com/?p=1125857

]]>
高盛:预计2020年全球音乐产业收入下降至多25% //www.otias-ub.com/archives/1052735.html Wed, 20 May 2020 09:07:10 +0000 //www.otias-ub.com/?p=1052735

高盛周三表示,预计2020年全球音乐产业收入将下降至多25%,因新冠病毒疫情对该行业的所有部门都造成了广泛破坏。

高盛在一份研报中说,由于疫情导致演唱会等活动被推迟和取消,现场音乐领域受到的冲击尤为严重,预计全年收入将暴跌75%。

不过,长期而言,高盛预计全球音乐收入将强劲反弹,得益于付费流媒体的长期增长,对音乐内容和现场活动的需求不断增长,新的许可机会和积极的监管发展。

该行预计,到这个十年结束时,全球音乐收入有望达到1420亿美元,较2019年的770亿美元增长84%。

高盛估计,2030年全球在线流媒体市场的付费用户数量将达到12亿,是2019年3.41亿的近四倍。

]]>
音促会:2017中国音乐产业发展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650085.html Sat, 04 Nov 2017 14:44:37 +0000 //www.otias-ub.com/?p=650085

2017年11月3日,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指导下,由中国传媒大学主办,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音乐产业促进工作委员会(简称:音促会)联合承办,中国移动咪咕音乐有限公司、腾讯音乐娱乐(深圳)有限公司、太平洋影音公司、亚歌文化、中国文艺评论基地联合协办的“2017第四届音乐产业高端论坛”在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交流中心举行。

同时,论坛上重磅推出了《2017音乐产业发展报告》(总报告),该《报告》是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指导下,由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音乐产业促进工作委员会组织编写并发布,并由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教授赵志安领衔的中国传媒大学项目与众多行业专家共同撰写完成。

《报告》指出,2016年中国音乐产业总规模达3253.22亿元,在国家、省市一系列产业政策规范、引导、扶持下,2016年音乐产业也实现了稳定的快速增长。产业结构、服务体系进一步优化,版权环境的持续改善激发原创音乐活力,技术升级、用户需求不断推动音乐产业链的重构与商业模式创新,“音乐+”融合业态成为发展新动能,“整合、重构、新生”构成了中国音乐产业发展的主旋律。

2016年是实施我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宏观经济整体运行缓中趋稳、稳中向好。其中文化产业增加值首次突破3万亿元,在提高国民经济的增长质量和效益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国家、省市一系列产业政策规范、引导、扶持下,2016年音乐产业也实现了稳定的快速增长。产业结构、服务体系进一步优化,版权环境的持续改善激发原创音乐活力,技术升级、用户需求不断推动音乐产业链的重构与商业模式创新,“音乐+”融合业态成为发展新动能,“整合、重构、新生”构成了中国音乐产业发展的主旋律。

一、2016年中国音乐产业发展概况

1、音乐图书与音像出版产业

2016年中国音乐图书与音像产业的总体产业规模达到11.05亿元。其中,音像类出版产业规模为8.38亿元,同比略有下降;“互联网+”大数据平台的应用、O2O模式的不断创新、“黑胶唱片”的复兴,成为音乐图书与音像出版产业发展新亮点。

图1-1 2013-2016年中国音乐图书与音像产业总体规模对比图 (单位:亿元)2、音乐演出产业

2016年音乐类演出市场快速增长,总体规模达到了160亿元。同比增长6.7%。票房总收入约为48.13亿元,其中剧院音乐类演出票房收入约12.27亿元,演唱会的票房收入约30.21亿元,音乐节票房收入约4.83亿元,livehouse票房总收入8285万元。演出场次、观演人次、上座率均全面回升。演出行业的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图1-2 2012-2016年中国音乐类演出市场票房对比图(单位:亿元)

 

3、音乐版权经纪与管理

2016年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许可收入达到1.84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2%。中国音像著作权集体管理协会的总收入达到1.8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06%,呈现快速增长的发展态势。全国政协会议上首次提出《音乐产业促进法》提案、国家版权局出台相关政策法规规范版权管理、引导数字音乐独家版权相互授权等举措,都为音乐产业的版权保护营造了良好的整体环境。

图1-3  2014年—2016年音乐版权各项权利收入对比图 (单位:万元)

4、数字音乐

2016年,中国数字音乐的产业规模达到529.26亿,同比增长6.2%。其中PC端与移动端的总产值达到143.26亿元,同比增长39.36%,主要动能来自快速增长的付费用户群体。电信音乐增值业务产值约386.66亿元,同比降低3%,但新增4G音乐的多媒体流量业务、数字音乐平台的多元化盈利模式成为年度亮点。 

图1-4  2012年–2016年中国数字音乐产业市场规模对比图及增长率

5、乐器

2016年中国乐器行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392.33亿元,同比增长7.56%;累计利润总额28.93亿元,同比增长10.67%;累计完成出口交货值116.45亿元,同比下降5.17%。乐器出口继续有微量下滑,但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稳步增长,表明产业结构调整发挥了有效作用。

图1-5 2014—2016年乐器行业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单位:亿元)

 

6、音乐教育培训

2016年音乐教育培训总产值为757亿元,同比增长13.6%。其中,音乐类艺考报名人数约为11.4万人,艺考音乐培训产值57亿元,同比略有下降;音乐考级报名人数达135万人,社会音乐考级培训总值约为700亿元,同比增长16.6%。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金融资本的持续注入带动音乐教育培训市场的新一轮行业洗牌,综合化、多元化的大型连锁经营培训机构成为新趋势。

图1-6 2014—2016年音乐教育培训产业产值对比(单位:亿元)

 

7、专业音响

2016年我国音响产品总产值约为2908.48亿元,同比增长3.57%。受益于音乐产业的快速发展,其中与音乐制作、传播、欣赏环节密切相关的专业音响设备总产值约为463亿元,同比增长10.45%。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

图1-7 2013年—2016年中国专业音响产值规模对比图

8、广播电视音乐

2016年音乐广播广告费约为15.27亿元,同比增长2.1%;2016年音乐类电视综艺节目及视频网站自制音乐类综艺节目持续活跃,数量和类型稳中有增,电视音乐类综艺节目广告总收入超过46亿元,同比增长53.4%。市场潜力巨大,但产业化发展机制尚需完善。

图1-8 2013—2016年广播电视广告收入对比(单位:亿元)

 

9、卡拉OK

2016年卡拉OK行业总营收达869亿元,同比增长2.7%。在传统实体KTV持续萎缩、有待转型和商业模式创新的同时,在线K歌结合综艺选秀、VR/AR直播等形式进入泛娱乐时代,与此同时,线下迷你KTV的兴起,也吸引了大量资本的涌入,带来行业资产价值的重估。

图1-9 2013-2016卡拉OK行业总产值对比图(单位:亿元) 

10、影视剧、游戏、动漫音乐

2016年,我国影视剧、游戏、动漫音乐的总产值约6.64亿元,同比增长17,7%。其中游戏音乐收入在约1.3亿元,动漫音乐收入约1.4亿元,影视剧音乐产业总值约为3.94亿元,同比增长34%。VR、AR等新科技给游戏、动漫产业注入新的活力,而影游联动、游娱联动和动娱联动创新模式的不断涌现,也给产业联动发展带来了广阔空间。

图1-10 2014年–2016年影视剧、游戏、动漫音乐产值对比图 (单位:亿元)

 

11、国家音乐产业基地

2016年国家音乐产业基地的总资产达234.34亿元,同比增长31.37%。营业收入总额119.34亿元,同比增长49.18%。主营业务收入112.72亿元,同比增长57.23%。基地园区主营业务利润达18.46亿元。

2016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台基地园区建设“退出机制”的管理办法,规范、引导国家音乐基地园区的运营与发展。各基地在园区建设中,积极推动“音乐+创意”产业融合和转型升级,加强基地之间的联盟以增强产业集群效应,全方位深层次拓宽音乐产业价值链。从而使2016年国家音乐产业基地园区的营业收入实现了快速增长。

图1-11  2012-2016年国家音乐产业基地总资产、营业收入对比(单位:亿元)

 

二、总体规模分析

根据子报告将2016年相关细分行业的市场规模数据梳理总结如下:

 表1-1 中国音乐产业细分行业的市场规模估算

2016年中国音乐产业总规模约为3253.22亿元,比较2015年增长了7.79%,同比增速高于同期GDP增速1.09%。数据表明以数字音乐产业为代表的新动能成为推动中国音乐产业整体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同时,在政策扶持和资本青睐下,传统音乐产业与新兴音乐产业加快融合,不断重构产业链条、创新商业模式、激发消费活力,推动中国音乐产业在经济新常态下正式进入快速增长的“新时代”。

图1-12 2012年-2016年中国音乐产业年度市场规模对比图 (单位:亿元)

 

三、产业结构分析

图1-13 2016年音乐产业各层次比重

2016年,音乐产业核心层产值规模为703.98亿元,所占比重21.64%,同比有所下降,数据表明以音乐创意为主的核心层行业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节点,传统实体音像业进一步下滑,数字音乐产业因人口红利逐步消退、用户增量变缓而逐步进入存量用户的深耕时代;但音乐现场演出的崛起、数字音乐付费用户的快速增长以及商业模式的创新,都将推动核心层产业进入快速增长的轨道。

图1-14 2014-2016年音乐产业产值规模对比(单位:亿元)

2016年关联层音乐产业产值规模达到1612.33亿元,同比增长10.72%,虽然以实体产品制造、销售为主的关联层产业受到宏观经济影响较大,但受益于音乐产业关联制造装备市场的激增以及中国制造进一步向中国创造的转型,关联层中乐器产业、专业音响产业都实现了两位数增长,企业利润同步稳步增长。

图1-15 2014-2016年音乐产业各层占比情况对比

2016年拓展层音乐产业产值规模达到936.91亿元,同比增长4.5%。拓展层中占比较大的卡拉OK行业仍然处于传统娱乐业与互联网时代娱乐业融合发展的十字路口,在线KTV与线下迷你KTV未来市场潜力巨大,预计将未来可实现产业规模的高速增长。

图1-16 2016年中国音乐产业各细分行业产值与增长对比 (单位:亿元)

从中国音乐产业各细分行业的整体产值、增速对比来看,产业规模前三的数字音乐产业、音乐教育培训产业、卡拉OK市场,全部为直接面向C端用户市场的音乐服务业;可见未来产业规模持续做大做强的方向依然是以用户为核心持续供应优质的音乐产品。产业规模增速在两位数以上的的行业占到整个细分行业的50%,显示出中国音乐产业蓬勃的发展动力。

四、消费市场分析

图1-172013-2016年中国网民及网络音乐用户规模对比图(单位:亿人)

从线下消费市场来看,2016年音乐演出市场持续活跃,演出场次、票房总收入、观演人次都创新高,同比实现快速增长。从线上消费市场来看,2016年互联网音乐用户占互联网总用户的68.8%,用户规模达到5.03亿,较之上年同期增长0.1%,增速已经放缓。但付费用户数量迅速上涨,与2012年相比,音乐付费用户数上涨了113%;流媒体音乐付费逐渐成为新趋势。

图1-18 全球数字音乐产业数据分析(人口和人均消费图)

根据全球数字音乐产业数据分析,2016年,中国人均音乐消费仅0.15美金,是挪威和日本人均音乐消费的0.7%,是美国人均的0.91。面对中国用户的规模优势,如何激发用户的数字音乐消费需求将是产业规模持续做强的主要突破口。

五、年度主要热点和趋势

(一)《关于大力推进我国音乐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出台,助推中国音乐产业发展进入规范、良性持续发展的快车道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大力推进我国音乐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以来,各地、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纷纷制定具体的产业扶持实施细则,支持、推动音乐产业的发展。2016年不仅原有国家音乐产业基地园区的总资产、营业收入总额和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实现31.37%、 49.18%和57.23%的高速增长。全国各地还涌现了 “音乐港”、“音乐城市”、“音乐特色小镇”等新的音乐集聚区的建设高潮。《意见》作为首部音乐产业发展专项指导政策,也激发了音乐产业相关企业和社会资本的创造活力,助推2016年中国音乐产业同比实现7.79%的增长率,成为“新经济”常态下稳增长的新亮点。

 

(二)《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的颁布,指明了“音乐产业”良性发展的目标和方向

2017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在《纲要》中首次将“音乐产业发展”列入到“重大文化产业工程”,从国家顶层设计上明确了音乐产业作为新兴战略文化产业的重要地位。并具体提出音乐产业未来发展的三个主要任务:第一,释放音乐创作活力,二,建设综合性现代音乐产业体系,三,加强音乐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的颁布和实施,为音乐产业未来发展指明了目标和方向。

 

(三)多方积极打造“扶持原创音乐人”平台计划、激发原创音乐内容的生产

原创性内容的生产与消费对于音乐产业产业链的良性循环起到决定性作用。激发创作更多的优质原创音乐、实现原创音乐的产业化和市场化,是推动音乐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持续动力。在政策扶持、引导下,2016年以来各方纷纷推出“扶持原创音乐人”发展的平台计划,聚焦于打造数字音乐时代原创音乐、独立音乐人的成功孵化和培养。国家音乐产业基地各园区均对原创音乐内容的生产加大资金投入与项目扶持,为原创音乐提供制作、宣传、发行、营销、渠道、平台等产业化服务和资金服务。腾讯、阿里、网易云、咪咕、太合音乐集团也纷纷推出“扶持原创音乐人”平台计划,激发优秀原创的音乐内容生产,将成为未来音乐产业发展的潜在爆发增长点。

 

(四)科技创新引领行业变革和模式创新,推动音乐产业融合业态的纵深发展

基于互联网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创新,2016年中国成为世界流媒体音乐市场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大数据和云存储技术的应用,使得会员专享曲库、高品质下载、音乐云盘等特权的有偿服务逐渐被市场接受,数字音乐平台推出的音乐流量包服务成为音乐消费的主导形式之一;AR/VR虚拟现实技术带来的身临其境的沉浸式音乐体验,也正在影响人们观赏音乐会的方式;而人工智能(AI)技术的发展催生了智能音乐作曲以及智能音箱、智能乐器等传统制造业的行业变革。科技创新渗透到音乐产业链中的每一个环节,引领行业变革和商业模式创新,推动音乐产业融合业态的纵深发展。

 

]]>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5年中国音乐产业市场规模3000亿元 //www.otias-ub.com/archives/537897.html Thu, 17 Nov 2016 15:19:19 +0000 //www.otias-ub.com/?p=537897 近日,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指导下,由中国传媒大学主办,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音乐产业促进工作委员会、中国移动咪咕音乐有限公司联合承办的“2016第三届音乐产业高端论坛”在京举行。论坛推出了《2016音乐产业发展报告》。该报告在总结过去一年音乐产业发展概况和主要数据信息的基础上,也指出了当下音乐产业面临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1479395930-4959-daed-4354-a014-55e5d44f4dcd

2012—2015年中国音乐产业年度市场规模对比图(单位:亿元)资料图片

音乐产业核心内容呈现两极分化

去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在中国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达到27235亿元,同比增长11%,在国民经济调结构、稳增长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据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音乐产业市场总规模为3018.19亿元,同比增长5.85%,中国音乐产业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同时,音乐产业规模在国家文化产业总体规模中的比值有所增长,占到文化产业总体市场规模的8%,在文化娱乐行业中继续大于动漫、游戏等行业,已逐步接近广播影视、广告等行业的市场规模,体现出音乐产业在大众文化消费中的重要地位。

与此同时,传统音乐产品或服务也从大众文化消费向高端、小众等细分市场演进,使得音乐产业的核心内容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即音乐演出、音乐图书等与大众消费紧密相关的产业,依靠互联网平台不断去除消费的中间环节,让产品和服务的输出更下沉;而实体唱片等专业音乐消费则向更高端市场发展,产品或服务蕴含更多的品牌价值和文化价值。

另外,从消费群体来看,2015年数字音乐用户达5.01亿,同比增长4.8%,音乐演出产业2015年接待观众2241万人次,同比增长10.26%。现场和数字音乐潜在消费市场依然巨大,这表明改善版权保护环境、提高付费意识仍是刺激潜在消费者、实现巨大产值的重要推手。

“音乐+”发展模式成业界新生态

“从结构比例上讲,中国音乐产业由包括实体唱片、音乐演出、数字音乐、版权管理等核心层,乐器、音响消费等关联层,影视剧游戏动漫音乐、卡拉OK等拓展层三大部分组成。”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教授赵志安介绍说,去年中国音乐产业核心层、关联层和拓展层的产值规模分别为665.32亿元、1456.27亿元和896.6亿元,以实体产品为主的关联层产业受到一定的影响,而以文化服务、技术服务为主的核心层、拓展层则呈现出较强的带动作用。

赵志安认为,拓展层的快速反弹上扬,以及以音乐IP为源头的全产业开发模式的涌现等,都表明以音乐为核心的产业更容易与文化及相关行业实现跨界、融合发展。“以优质原创内容为核心、以突破产业边界为路径、以分享经济为纽带的‘音乐+’发展模式已经是音乐产业发展的新生态。”

2015年以来,在互联网技术和资本的双重催化下,以音乐内容产品为核心的“音乐+”产业融合生态体系已经初步形成。如“音乐演出+艺人经济”的复合型粉丝经济模式,“音乐+旅游”的文化融合发展模式,“音乐+互联网”的在线演出直播模式,“音乐+科技”背景下音乐制造的“智造业”升级模式,以及音乐IP电影改编的“音乐+影视”的融合发展模式等,都表明音乐产业内的各细分行业之间、音乐与其他行业之间的产业边界,正在技术和资本的渗透下不断被突破。

政策保障为产业发展打造“快车道”

2015年,国家版权局《关于责令网络音乐服务商停止未经授权传播音乐作品的通知》《关于开展网络音乐版权重点监管工作的通知》以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大力推进我国音乐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的出台,首次从国家层面对中国音乐产业发展作出了中长期规划,也激发了音乐产业相关企业和社会资本的创造活力。

从2015年起,中国音乐版权环境在持续改善,不仅音著协、音集协两大组织的版权收入再创新高,一度充满乱象的网络数字音乐领域在国家版权局的重拳整治下,秩序明显好转。数字音乐版权从“独家”走向“转授权”的共享新形式;各大音乐服务商兼并整合形成了腾讯海洋系、阿里系两大集团在维权上抱团取暖的态势,也为数字音乐产业实现用户收费业务奠定了基础。

]]>
安信传媒:音乐产业发展机遇的深度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402775.html Sun, 08 Nov 2015 14:01:48 +0000 //www.otias-ub.com/?p=402775 【摘要】

全球市场经历了数字化阵痛。尽管数字音乐市场快速增长,从2009年的44亿美元增至2014年的70亿,仍无法弥补实体音乐市场的萎缩,唱片市场整体规模从2009年的161亿降至2014年的139亿,其中14年数字唱片以70亿首次超过实体唱片(69亿)。从英国和中国的唱片市场数据看,数字化转型阶段唱片发行量也有负增长。

与动漫类似,中国的音乐市场也有衍生市场大、核心市场极小的特点。2013年中国音乐市场整体规模突破2700亿,然而最核心的唱片业规模却仅有6.5亿,在全球市场未能排入Top20,更多依赖无线音乐(彩铃、IVR等)、乐器、音乐培训、KTV等衍生市场贡献。在较为尊重版权的日本和韩国市场,版权收益占整个产值比重的90%,欧美市场版权收益占比也高达70%,而中国市场仅为2%,产业链并不健康。

数字音乐时代,市场化的公司已在自发整合。全球市场,曾经的五大唱片公司,也通过资本整合变成“三大“(索尼音乐、环球音乐和华纳音乐)。国内市场,酷狗、酷我和海洋音乐合并成立海洋音乐集团,太和麦田与海蝶音乐、大石版权成立“太和音乐集团”,BAT也在音乐领域系统布局。

现实很骨感,但理想却变得更加丰满。尽管经历了数字化阵痛,但在移动互联网的大潮下,音乐能够撬动的市场空间更大了。用户对音乐的需求和粘性不降反升,乘坐交通工具、户外运动是最好的手机音乐播放场景。而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演唱会、音乐节和Livehouse规模也迅速增长,拉动周边经济。此外,音乐与各类娱乐元素在深度融合,如电影宣发、游戏、线上直播,以及层出不穷的音乐类综艺节目。在转型与整合之后,数字化的大市场有充分的吸引力。

重点关注目前A股还没有以音乐为主业的上市公司,建议关注互联网综合娱乐平台乐视网和暴风科技,旗下有A8无线音乐和多米音乐的港股公司A8新媒体,以及旗下有音乐子公司的华谊兄弟。衍生市场建议关注从KTV系统向B2C转型的星网锐捷(通信团队覆盖推荐)。此外,建议关注部分非上市龙头公司的资本化进程,如唱吧、摩登天空、海洋音乐集团等。

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此爻为坤卦第六爻,阴爻处于上位且达到了阴的极至,所以阴盛阳生,阴阳开始交战。其血玄黄,形容阴极返阳,二气交互和合,像两条龙在野地相斗,滴下青黄色的血液,表示处境凶险。

“阴阳交战”最好地诠释了音乐产业过去十多年的变化。CD一度垄断用户的音乐付费市场,然而盛极而衰,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2004年推出的iTunes、2005年成立的Pandora和2008年上线的Spotify,代表了数字音乐时代的开启。在盗版和免费的双重压力下,数字化的增长并未有效填补实体音乐市场规模的下滑,反而对产业的价值链产生了负面影响:单曲价格低,付费用户不够多,艺人的分成收入降低。所以能够看到,整个音乐市场,以及唱片发行数量,都呈现了负增长的趋势。

变化的是商业模式,不变的是需求。数据能够验证,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为音乐播放带来了更多的应用场景:57.9%的用户在乘坐交通工具时用手机听音乐,37.8%的用户在户外运动时用手机听音乐。数字化时代,商业模式的变更是阵痛,但用户的需求和使用频次,却受益于互联网有所提升。15%的用户每天使用手机音乐,而高达38%的用户每周4-6天使用。几乎不使用的仅占19%。

黎明之前,产业已经在自发开始整合。酷狗、酷我和海洋音乐合并成立海洋音乐集团,太和麦田与海蝶音乐、大石版权成立“太和音乐集团”,BAT也在音乐领域系统布局。全球市场,曾经的五大唱片公司,也通过资本整合变成“三大“(索尼音乐、环球音乐和华纳音乐),贝塔斯曼(BMG)通过兼并重组,再造了一个音乐版权市场的龙头。

积极的因素持续在酝酿:Spotify的营业收入14年预计已破10亿欧元,苹果公司将于6月底推出流媒体服务Apple Music,音乐节更能够有效拉动整个周边经济。国内市场,户外音乐节和Livehouse仍保持较快速增长,KTV和音乐节等现场娱乐对周边经济拉动明显,而一直持续的剑网行动,在2015年更是以保护音乐版权市场为重心。音乐已在全球市场证明其魅力与价值,有充分的机会重新焕发活力。这便是我们这份深度报告题目的初衷:待到风起时,收拾旧山河。

以上为序。

1 全球市场:全球市场面临数字化转型阵痛 唱片龙头也历经整合

1.1 市场总览:14年全球数字音乐首超实体产业中国未进全球Top 20

音乐是生活中的刚性需求。早在人类还没有产生语言时,就已经知道利用声音的高低、强弱等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和感情。在近现代音乐产业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黑胶唱片、卡带、CD,并于2000年进入数字音乐时代。2010年后,智能手机又为移动音乐的快速普及打下了基础。

0b91aa8dfa221ea98ef1065aab642afb

音乐的播放技术和渠道发展史,在过去几十年里经历了数代的变迁。伴随着技术进步、场景多元和音乐类型的细分,音乐的播放渠道逐渐多元化。

e10bae7c1aaff5ca7e356ccb2a550569
根据国际唱片业协会IFPI提供的数据,2013年全球范围唱片市场规模排名前三的分别是美国、日本和德国,贸易值分别为44.74亿美元、30.12亿美元和13.65亿美元。中国并未进入前二十。在Top 5中,日本的实体唱片占总贸易额的80%,而美国市场中数字发行占比已高达60%。

3fc147a6953d8367567ab9fa3c4454ae

1.1.1 全球市场数字音乐规模首次超过实体音乐

全球市场中,数字音乐首次占比与实体音乐持平,均为46%,而另外8%的市场份额来自表演权和同步。全球的数字音乐收入在过去六年中保持稳健增长,2014年全球数字音乐市场规模达到69亿美元。

0ce65b5569dadc9a5cf4c4c076de13cd

与数字音乐规模不断提升对应的是传统音乐销售的萎缩。从2009年的116亿美元,减少至2014年的69亿美元。凭借70亿美元的规模,2014年数字音乐销售首次超过实体音乐。

d32b318bf34704bbc78c42c4ff7f37ae

目前数字音乐市场的增长还难以弥补传统音乐的衰减。如果将所有市场规模加总,2013年整个音乐市场规模为150.3亿美元,2014年则达到149.7亿美元,同比负增长0.4%。

6ef27a6ae2a3e40e844c4602060d11e3

1.1.2 数字音乐:永久下载已负增长 订阅流媒体和广告支持流媒体仍成长稳健

根据IFPI提供的报告,全球数字音乐市场中53%的收入来自于永久下载,流媒体订阅和广告贡献收入分别为23%和9%。

f0ad19354f17b45a6b13680848016fb6

细分领域增速不一,2014年增速最快的是订阅流媒体和广告支持流媒体,增速分别是39%和38.6%。而永久下载的规模下降了8%。总的数字音乐市场增速为6.9%。

f8fd7e70c997a49bd69e561581bfbc50

国际唱片业协会的报告中指出,2009年,流媒体的订阅收入和广告收入都只有2亿美元上下。但是到了2014年,流媒体的订阅收入以46%的年均增长率涨到了超过16亿美元,而广告收入也超过6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30%左右。

221ec59c4c9403464b2ee3403b3b6695

各国的用户习惯不一。加拿大市场永久下载贡献83%的数字音乐收入,而在瑞典92%的收入来自于订阅流媒体。北欧的瑞典挪威和芬兰均有较高的订阅流媒体收入比重,值得一提的是,全球领先的音乐流媒体龙头Spotify诞生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于08年10月上线。

855d6fd65fc754e2f3f90dc0393bf8c2

数字音乐时代付费结构更加多元。2010年前CD占付费比重的绝大多数,2013年付费订阅、下载等均已形成规模,CD和铃音的占比逐渐减少。

1532857e475fc5683bb536c7841985be

1.2 唱片产业:受流媒体冲击专辑销量下滑 唱片业巨头仍在成长

以英国市场为例,2012年Q1英国专辑总销量达到2300万,而15年Q1为1870万,同比负增长。在结构上,单曲下载14年Q1为4180万,15年Q1下滑至2934万。流媒体保持较高增速,以100:1(100次播放换算为1次下载)计算,流媒体销量从14Q1的3618万增长至15Q1的5324万。

5089300bf4b20d8900908b89bf7159fd
在IFPI全球唱片艺人榜单中,排名前三的分别是Talor Swift、One Direction和Ed Sheeran。2014年TaylorSwift在发布新专辑《1989》的同周宣布,从Spotify撤除其个人的所有音乐作品。

8b9b9f347cd9670dfe3166e1ee5e6cc7

流媒体对整个音乐产业的价值链产生了较大影响,下图中主要为传统音乐零售和iTunes下载的分成比例,艺人分成大部分在50%以上。然而Spotify公布网站每次播放要支付唱片公司和发布公司0.006-0.0084美元,而McCandless的信息图显示,歌手从这份钱里分到的平均为0.001128美元,无论在单价还是艺人分成比重上,均相对前者有所降低。

dfa2500ac087d737714102c67eb8bf7f

根据SNEP的数据,非在线音乐发行平台,艺人+词曲作者/制作人的总分成比例为27%,而在线音乐平台中仅为17%。

f0e0b3afa2848e06ca3f11c73d5de34d

尽管受到了流媒体的冲击,唱片业巨头仍在成长。环球、索尼和华纳三大唱片公司的营业收入仍在增长,以索尼音乐为例,2012年营业收入29亿美元,2014年达到54亿美元,400万的曲库规模也领跑三大唱片公司。

4cd3354fb2998cad80ea660c0e13f746

唱片公司龙头的成长也一直伴随着兼并收购。百代、环球、索尼、华纳和贝塔斯曼常被称为五大唱片公司,然而在2004年之后的一系列整合,百代唱片业务被拆分,先后出售给了环球、索尼和华纳。而索尼回收BMG所持的索尼BMG合资公司股权,最终市场上形成了索尼、环球和华纳三大巨头。


be1eb6bc136d3000fcbd9590f2fe5664

并购整合是不可绕开的途径,音乐的多元性决定了市场有一批独立的优质唱片公司。在2008年将BMG卖给索尼音乐后,贝塔斯曼重新以BMG为名设立了一家版权管理公司。经过不断的并购整合,新的BMG公司已经在音乐版权中位居全球第四,控制200万首歌曲。

1bcd4ca7ad3ad937e843e60bcb0cfc59

1.3 流媒体平台:Spotify引领全球市场关注Apple Music发布

根据AppAnnie提供的数据,美国的畅销榜中Pandora和Spotify位居前两位,排名第三的是苹果公司收购的Beats Music。

a26d1a651558cbf14a859019dfff7adc

1.3.1 Spotify:持续进行版权投入 培育用户付费有所成效

Spotify和Pandora的收入结构有较大不同。根据公开信息,Spotify有88%的收入来自于用户订阅,而Pandora85%的收入来自于广告。在过去几年中,Spotify的收入保持快速增长,根据公开信息2011年公司收入为1.9亿欧元,2014年的收入有望达到10.8亿欧元。但仍未实现盈利。

c985de1df03ecf658963c8d6f7c1f1e6

主要的成本压力来自于版税支出。根据公开信息,Spotify的版税支出2011年为1.83亿美元,2014年增至8.82亿。

5932796f4935eab0643ab7992e51ee5b
用户数仍保持稳健增长。我们统计了公开信息(Spotify未上市,以公司向公众披露数据为准),2012年8月,Spotify拥有1500万总活跃用户,其中400万为付费用户。2015年5月,总活跃用户增长至7500万,其中付费用户2000万。付费用户占比达到26.7%

648ee523a7308b817ac139971d25ec42

伴随着用户量的提升,公司逐渐成长为独角兽公司。在15年5月的最新一轮融资中,根据WSJ披露的信息,Spotify融资5.26亿美元,估值达到85.3亿,在2015年5月15日更新的福布斯新闻专题中,Spotify在全球独角兽公司中位列12位。排名Top 100的还有一家名为Shazam的音乐公司(估值10亿美元,排名82位),这个来自伦敦的团队成立于 2008 年,2014年月活用户已达1亿,核心功能为音乐识别。

3b5427ef187ede00e5360ed559fa2f8e

1.3.2 Apple Music 15年6月底推出 受到用户广泛期待

2014年5月29日,苹果官方正式宣布以3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Beats Music以及Beats Electronics。此外,音乐领域苹果还收购了分析工具Musicmetric。在美国市场永久下载(对应苹果iTunes下载业务)呈现负增长的趋势下,布局音乐流媒体业务异常重要。

6438b172e1f110c7714a678f70a7286b

价值30亿美元的Beats收购也成为苹果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并购。

f7451ac674f0a5c854b8cbef2bc7ddb8

随后流媒体业务Apple Music 整合了 Beats Music,数据可以看出用户对Apple Music服务充满期待。音乐行业分析公司 MIDiAResearch 对此进行调研,15% 的 iOS 用户表示“非常可能”订购该服务。10% 的美国消费者“非常可能”订购 7.99 美元/月的音乐服务,10% 则表示“有可能”购买。分别有 8% 和 12% 的消费者表示“非常可能”和“可能”升级到最新的 iPhone 或 iPad 以换取一个月 5.99 美元的折扣。

08d7f223fa5f0d3a63e04eb4fb6f7755

15年6月9日旧金山Moscone西厅会场举办的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上,CEO Cook提出6月底推出Apple Music。其中Connect和My Music等功能有望搭建新的音乐人社区,而For You强调通过算法加人工推荐的方式给用户推荐他们可能想听到的歌。

938f2d097e023cb7d2c9582cdfb5ed91

1.4 衍生市场:音乐节有明显的经济带动效应

音乐对周边产业有明显的拉动力。根据BPI提供的数据,英国2008-2012年音乐为技术产品销售增加了110亿英镑的销售额,是同期音乐市场价值的近3倍。这些额外的销售额归功于音乐的增值效应,例如MP3播放器和集成音频系统。此外还有84亿英镑的智能手机和25亿英镑的平板电脑销售带动。

全球最大的营销、票务和艺术家管理公司的Live Nation (纽交所上市,代码LYV),2010年营业收入为50.6亿美元,2014年为68.7亿美元,同比13年的64.8亿美元增长了6.02%。

b8961396b8f6162d57a0b47909d03091

音乐节对周边生意的带动非常明显。根据好奇心日报(数据来源福布斯),2014年音乐节为纽约带来超过1800万美元收入,带动食品饮料销售650万,交通150万,娱乐250万,此外还有游客住宿和其他消费,共撬动经济价值3400万美元。

18e8106c3fdc1889bfc0cdebd8a21a10

2 中国市场概况:版权收益仅占2% 剑网行动有望带来改观

音乐产业链的核心环节是音乐制作和唱片发行,除国外的三大龙头公司外,国内的知名公司有英皇娱乐、海蝶和太合麦田等。产业链下游是基于音乐的各类服务,包括直接产品(音乐制品和演唱会、艺人经纪),以及间接产品(版权授权给影视剧等)。

b0b34e1b55664f9d0023b677e7e31ca3

根据国家音乐产业促进工作委员会和中国传媒大学联合完成的《2014中国音乐产业发展报告》的产业链界定,音乐的核心层为实体唱片、版权、数字音乐、音乐演出和图书;关联层为音乐教育培训、乐器和专业音响;拓展层为广播电视音乐、对外交流、产业基地、卡拉OK和音乐评奖与排行榜。

6000b53e81b1a15740963030e06401cc

中国的音乐市场是典型的音乐制作、版权和发行市场极为有限,更多依赖衍生市场经营的行业。报告中披露,核心层的市场规模为596.74亿元,其中数字音乐市场贡献440.70亿元(绝大部分为运营商无线业务)。而唱片行业市场规模仅为6.50亿元。

8fa7657bac3f200553a23b71b50eea7c

数字音乐市场中,流媒体业务快速增长,有望成为未来核心驱动力。2010年市场规模仅为2.8亿元,2013年增至43.6亿元。而无线音乐市场增速较为平缓,2013年市场规模397.1亿元,同比增长6.69%。以中国移动为例,咪咕音乐虽然拥有超过4.3亿用户,但74%的收入来自彩铃收入。未来主要的市场增长点仍在流媒体服务领域。

ac0f749b7eaeff5a71e3cd061898b410

尽管中国音乐整体市场规模突破2700亿,但结构难言健康。音乐版权市场规模仅为2.54亿,唱片行业的规模也仅为6.50亿,全球唱片行业规模超过10亿美元的包括美国、日本、德国和英国四个国家,中国和全球领先国家差距明显。

4c2b03c23520c58984bdc192e6dacb12
在较为尊重版权的日本和韩国市场,版权收益占整个产值比重的90%,欧美市场版权收益占比也高达70%,而中国市场仅为2%。充分的版权保护一定是未来中国产业发展的趋势,15年6月在接受访谈时国家版权局副局长阎晓宏指出,“剑网2015”把音乐作为重点治理领域,将加强对音乐网站的版权执法监管力度,严厉打击未经许可传播音乐作品的侵权盗版行为。同时,国家版权局开展重点网站版权主动监管工作,也将以传播音乐作品为主要内容的网站纳入进来。

eb26d91d34d4308410fc4ebfaee4c7de

3 产业链分析:核心市场酝酿变革 音乐演出带动周边经济

3.1 唱片市场:唱片发行量连年萎缩 已呈现整合趋势

根据腾讯《2014娱乐白皮书-音乐篇》提供的数据,2014年华语唱片发行数量为578张,已连续两年负增长。

54f0d9856b1221c0b3ffd95bf746d6e3

实体音乐唱片产值略有增加。根据《2014中国音乐产业发展报告》提供的数据,2013年实体唱片产值为6.5亿元,同比增长10.17%。

海外的唱片巨头环球、索尼和华纳均已进入中国市场。国内较为知名的有英皇娱乐、海蝶音乐、太合麦田、华谊兄弟音乐等。近期太合麦田与海蝶音乐、大石版权正式携手,组建“新型音乐服务公司”——太合音乐集团。整合后的太合音乐集团,旗下拥有许嵩、戚薇、薛之谦、BY2、MIC男团等15位全约艺人,近10000首原创词曲版权,120余名签约词曲作者,同时为李健、古巨基、张信哲、Rain、张根硕、胡彦斌、刘涛、苏醒、平安等一百余位艺人提供服务,代理中外词曲60余万首。基于强大的资源,未来的太合音乐集团将不断优化音乐服务链,除了传统的音乐宣发、演出经纪、娱乐营销、live house音乐联盟等业务,在粉丝运营、音乐IP生成、数字营销等方向也将全力拓展。

71c6de0184a375537e2b90049a035b93

在音乐上有充分资源积累的豆瓣公司也进入唱片市场。2015年豆瓣成立了“偏北音乐文化有限公司”,是豆瓣的注册子公司,旨在推广“更加独立”的音乐人。旗下有专注于行使唱片公司职能的“大福唱片”和以数字版权业务为重点的“大福音乐”两个部分。

大福唱片签约音乐人有:腰 / 花粥 / MHP / 秘密行动 /nara / Soviet Pop / iimmune / Wanderlust / Late Troubles / 小老虎&SoulSpeak 等,还在不断增加中。而大福音乐专注于数字音乐版权,将会在豆瓣音乐人开展“全球音乐发行计划”后,收入更多的数字音乐版权。合作平台包括并不限于豆瓣FM、豆瓣音乐人、iTunes、Spotify、Google Play、Amazon Music、Rdio、Xbox Music、Deezer、eMusic、Shazam、7Digital等,全球超过140家音乐商店。

72622f4d662a1207f233295ddda54f3a

3.2 流媒体市场:智能手机的发展带来新场景 BAT均已布局播放市场

流媒体市场中国刚刚起步。以美国市场作为参照,780万用户和137.46亿美元的流媒体收入,对应人均年贡献137.46美元音乐流媒体收入。而中国市场人均贡献的流媒体收入仅为1.13元。

5acc74c75497a9fe4dda30060aaa0215

智能手机带来新一轮发展。根据艾媒咨询的统计数据,57.4%的用户最常用手机听音乐,PC电脑和随身听分别以27.5%和6.1%排名二至三位,智能手机已成为听音乐的最大载体。

ade8c309e1d3d7337b3ea7afd3be54ff

手机音乐已有较高的用户渗透。根据艾媒咨询提供的数据,2013Q2手机音乐客户规模为2.72亿,2014Q4增长至3.95亿人。

fab7d4d840ba72f472774f5fa919598d

手机音乐是高频次应用。根据艾媒的数据,15%的用户每天使用手机音乐,而高达38%的用户每周4-6天使用。几乎不使用的仅占19%。在用户使用场景上,乘坐交通工具和在家的占比最高,分别为57.9%和40.8%。

c65e7ace557693059e6fcd14c534b7ad

对应到音乐播放APP上,根据Quest Mobile的数据,2014年12月iOS月活排名前三的音乐软件为酷狗音乐(2548万)、QQ音乐(1498万)和酷我音乐(1544万)。安卓市场排名前三的分别是酷狗音乐(1.32亿)、QQ音乐(9855万)和天天动听(5954万)。

82ce9b767593693fc83c55d5cd48bbeb

除音乐播放客户端外,语言学习、电台收听和听书类音频播放客户端渗透率较高。与音乐相关领域,30.5%的用户安装了电台收听类(如蜻蜓FM等),18.1%的用户安装了K歌社区(如唱吧、全民K歌等),7.3%用户安装了个性音乐社区(如耽美二次元等),5.4%的用户安装了音乐分享社区(如啪啪等)。

3896ac4a86826b2f949ba3d4449554c8

流媒体市场BAT均有充分布局。百度音乐完全整合了千千静听,阿里布局了虾米音乐和天天动听,而腾讯以QQ音乐为支点。值得关注的是,在整合几家音乐版权代理商的同时,海洋音乐与酷我音乐、酷狗音乐完成合并,组成海洋音乐集团,并在14年4月获得上亿美元融资。

f84fc9a2cfb98eae3fa617ddb41d47fd

3.3 音乐现场与KTV:发挥场景价值带动周边经济

3.3.1 音乐现场:户外音乐节快速成长 对周边经济有明显带动作用

音乐现场主要包括演唱会、户外音乐节和Livehouse,其中演唱会占比较高,音乐节和Livehouse基数较小,近几年有较快增长。根据道略提供的数据,2011年演唱会实现票房23.49亿,占整个演出市场的19%。音乐节为1.99亿,占整个演出市场的2%。演唱会2011年有快速增长后保持平淡,2014年市场规模28.54亿,同比仅增长5.66%。

84a955b38874738c0d19f839670bb2d0

户外音乐节数量保持快速增长。根据道略提供的数据,2007年户外音乐节数量仅为24个,2014年提升至148个,同比13年有22.31%。

7389cb25cdc1f24bf97c18e71abe9cf6

尽管基数不高,但户外音乐节票房保持快速增长,2014年户外音乐节票房为3.79亿元,同比增长25.91%,观众规模也达到307.45万人。

f950cdbd01e0d7affa8050754d837511

Livehouse仍是较为小众的娱乐方式。2014年中国Livehouse演出市场票房收入为4953.6万元,同比增长20.8%,演出场次达到7419场,同比增长12.3%。

aa617a349a823a4985b53403890f2dc5

Livehouse仍是小规模演出,5%的Livehouse演出乐队实现3万元及以上的票房收入,而44%的乐队票房收入在2000元以下。

c53b58505047229997ce4dfdf6c499e0

音乐现场对周边经济的带动不可小觑。以英国为例,一项名为Wish YouWere Here(Pink Floyd的经典歌曲)调研显示,2012年英国有650万音乐游客,音乐旅游为英国经济贡献22亿英镑的收入。美国和加拿大也有类似的研究结果。

3effe28f50f7662aa400bd755e25efdb

3.3.2 KTV市场:接近两万家KTV 价值更多在衍生市场

根据《2014中国音乐产业发展报告》披露的数据,2013年中国音像著作权集体管理协会向KTV商家收取版权许可费的门店数约5000家,收入总额大约1.42亿元,超过了音著协的版权许可收入,说明中国的版权保护仍有许多工作要做。

50e5a7bd391768c47ccf42576d8a88da

KTV市场也蕴含大商机。据统计中国KTV企业、酒吧、迪厅娱乐场所的数量以每年约20%的速度在增长。智研数据统计显示,2013年我国KTV数量约19920家。其中,量贩式KTV数量全国有9920家,传统KTV企业数量有下降的趋势,向规模化连锁化发展。其带动的酒水、小吃、消耗品、音响设备等相关市场规模总计达4000亿元。

4d2eda66d3d5f3732d8c3f0a45da38c3

3.4 衍生市场的音乐+:与其他娱乐元素深度融合

音乐作为载体、内容形式或营销元素,和其他娱乐模式有非常多的融合空间。除直播、电影和综艺节目外,音乐类游戏也成为游戏市场的重要品类之一。

3.4.1音乐+直播:推动用户付费 虚拟世界较多新奇

乐视网在14年8月的汪峰演唱会直播,对网站直播演唱会的用户付费有直接带动作用。当日观看汪峰“2014风暴来临”演唱会的人数高达7.5万,带来收入200万。此后QQ音乐也有华晨宇和杨坤的付费演唱会直播,爱奇艺则对陈翔的演唱会进行了付费直播。

8da49cdd76c4733f223cd59d3aa7ecaa

虚拟显示也成为新的交互手段。环球音乐曾与Oculus、三星共同打造围绕其艺人的虚拟现实体验。用户可以虚拟进入The Who乐队的主题游乐场,进入不同的房间与乐队见面、聆听音乐并欣赏标志图片。

1a7dada4e5495c0bc8cc4c65b575f310

2015年全球著名的虚拟歌手初音未来将登陆上海举办演唱会。“初音未来”(初音ミク)原是CRYPTONFUTURE MEDIA研发的歌声合成软件,在此款软件的带动下,大量原创歌曲及艺术作品由虚拟歌姬初音未来演绎出来,并被分享至全球的视频网站。2010年,初音未来以虚拟歌手的身份首次举办了演唱会,之后的几年内先后在新加坡、台湾、印尼、洛杉矶、纽约等国家和地区陆续举办了以初音未来为主题的各种演出活动也大获成功。

25502bb49d91a4c62ab61cccdbbe0493

3.4.2 音乐+电影:创新的宣传方式 优质音乐也可以成为IP

音乐成为电影宣传的重要工具。根据腾讯《2014娱乐白皮书-音乐篇》,2014年公众影响力和网络播放量榜单中,《小苹果》在多个标准中位居Top 3,《平凡之路》也位列公众影响力的影视歌曲第三位,而《匆匆那年》则位居网络播放量的影视歌曲《第三名》。榜单中四首歌曲对电影宣传发行推动明显,尤其是《小苹果》让电影《老男孩》为映先红。

优质的歌曲甚至可以成为IP独立演绎。电影《栀子花开》已定档15年7月10日,世纪百年影业、文投基金、华谊兄弟等联合出品,由何炅执导,李易峰、张慧雯等主演。

60e2cf7845a8be94965a715a9407879c

3.4.3 音乐+综艺:已成就多个现象级综艺节目

在综艺节目时长中,音乐类始终是最大的主题,以音乐为主打的节目层出不穷,《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也逐渐发展为现象级节目。

6da564dda1dd155a3eac2f3adfdafecd

《我是歌手》第二季的冠名费为2.35亿元,而《中国好声音3》冠名费则高达2.5亿元,音乐类的现象级综艺节目,能够获得广告主和观众的广泛青睐。

79b275f6149f82bd88d9f6136414fe57

以《中国好声音2》为例,节目的收视率在4%左右,在国内的综艺节目时长中绝对位居一线。

645018b891227b9307f427323e91225c

3.5 重点非上市公司

部分非上市公司值得关注,未来有望成长为行业龙头。包括打造KTV领域O2O生态的唱吧,草莓音乐节主办方摩登天空、横跨音乐制作出版、音乐节、演唱会、音乐发行等业务的树音乐,以及在流媒体市场和版权市场进行自发整合的海洋音乐和太和音乐集团。

9752bcf0bb29f407ead6edd097f7a06b

4. 重点关注企业

4.1 尚无以音乐为主业上市公司 关注视频娱乐综合平台

目前市场上还没有以音乐为主业的上市公司,建议关注互联网综合娱乐平台乐视网和暴风科技,旗下有音乐子公司的华谊兄弟,以及港股公司A8音乐。衍生品领域建议关注星网锐捷。

4.1.1 乐视音乐:垂直整合音乐产业 有望衍生独立生态

2015年3月26日,乐视在香港正式对外公布:乐视音乐成立,将以“音乐+科技+互联网”的定位垂直纵深于音乐产业垂直发展。乐视音乐CEO由乐视音乐业务核心主创尹亮担任,雷振剑任董事长。与体育产业类似,乐视音乐在线下活动、线上播映平台和智能硬件产品均有布局,未来有望衍生独立生态。

f6278cbef0957862dac832a22abe1df7

4.1.2 A8新媒体:从内容聚合、内容分发延伸至线下演出

而港股上市的A8新媒体集团是一家综合的新媒体公司,旗下包括A8音乐原创互动平台,无线音乐业务包括手机铃声、彩铃服务(RBTS)、交互式语音应答(IVR)等,音乐流媒体软件多米音乐,以及手机游戏发行方指游方寸。

118868d3f123f8812bda1857dc522c3f

4.1.3 星网锐捷 KTV信息化系统龙头 K米拓展B2C市场

星网锐捷旗下星网视易是KTV娱乐行业的领跑者。星网锐捷子公司星网视易从1998年开始研发视频通讯相关产品与解决方案,现有员工人数近700人,技术人员占比70%,市场覆盖全中国及东南亚。公司是国内领先的视频通讯应用系统集成供应商,中国最大的KTV视频应用产品和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连续8年稳坐KTV娱乐点播市场第一,成为KTV娱乐行业的领跑者。星网视易的KTV信息化系统解决方案,包括了KTV视频点播系统、管理系统、外设系统和KTV移动互联产品领域。

d5b547ef7b7001a591f5b9f5dce3f284
0649d2a954b64adc0ed1ab51beeaa2c5

公司积极推动数字娱乐业务向移动互联网领域迈进。星网视易率先推出了同时支持IOS与android系统的K米点歌、K歌助手、爱K歌等APP应用,之后又推出了针对企业级用户的360系列基于iphone/ipad的APP移动管理系统。移动互联网领域的拓展实现了魔云K米平台化产品的全面对接,打造了横跨K场、手机、电视屏的O2O娱乐新平台,实现了“从线下到线上,再从线上到线下”的全新用户体验。

f96846d8fa17e8062704e7942a7219c3

K米O2O平台将实现线下线上娱乐、社交、互动、虚拟消费、第三方合作共赢联盟。对线上用户来说,K米可以实现社交分享,参与活动,订房、点单以及家庭K歌娱乐等创新功能,提升了客户体验。2014年3月,星网视易与全球领先支付平台支付宝签署合作协议,在产品中集成支付宝相关产品接口,推出KTV场所及“K米”平台上进行移动支付,为消费者提供预订、点单、支付等功能。

来源:文浩团队 安信传媒互联网

]]>
2014年中国音乐产业发展报告–(节选) //www.otias-ub.com/archives/290437.html Sat, 08 Nov 2014 17:11:52 +0000 //www.otias-ub.com/?p=290437 【数据】《2014中国音乐产业发展报告》: 2013年总规模突破2000亿元,同比增7.9%

11月6日,首届中国音乐产业高端论坛在中国传媒大学举行,重磅推出了《2014中国音乐产业发展报告》,该报告显示,中国音乐产业市场总规模2013年突破2000亿元,达到2716.56亿元,同比2012年增长7.9%,其中核心层的数字音乐市场规模达到了440.7亿,音乐演出产业规模140亿,内地实体唱片市场规模约6.5亿,音乐图书出版行业约7亿元。远超同年市场规模200亿的电影产业,以及市场规模108亿的电视剧产业。音乐产业已成为拉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

《2014中国音乐产业发展报告》是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指导下,由国家音乐产业促进工作委员会和中国传媒大学联合完成。该报告针对中国音乐产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在对音乐产业全产业链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音乐市场进一步细分和重点分析,提出了大量有价值的参考数据和定性分析,对促进中国音乐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据了解,这是我国首次权威发布音乐产业的年度报告。该报告除了总报告外,还包括实体唱片、音乐演出、数字音乐、音乐版权经纪、音乐图书、乐器行业、音响行业、音乐教育培训、广播电视音乐、卡拉OK音乐市场、音乐评奖与排行榜、音乐产业基地、音乐文化交流等13个分报告。

本届中国音乐产业高端论坛有来自政府机构、产业精英、音乐家、行业协会、国外教授等近200名各界代表齐聚一堂,共同商讨中国音乐产业的现状与未来,为音乐产业的发展献计献策。

中国数字音乐市场规模超440亿内地实体唱片约6.5亿

根据《2014中国音乐产业发展报告》,2013年中国数字音乐市场规模达到了440.7亿元,远高于2012年的392.4亿。数字音乐市场规模增长得如此迅速,为什么从业者们还是怨声载道?要知道形势大好的电影行业,截止到目前为止今年的票房也才刚刚过250亿。这与数字音乐的构成有很大关系,无线音乐市场规模占了397.1亿,在线音乐市场规模仅为43.6亿,而后者才是我们常说的数字音乐市场。

与数字音乐市场相比,实体唱片市场更是堪忧,2013年中国内地实体唱片市场规模约6.5亿,“线上销售唱片模式的兴起,实体唱片市场零售价的逐步提高以及独立唱片成为实体唱片的重要组成部分”等成为实体唱片行业的新生现象。虽然较2012年,实体唱片的总体营收有小幅增加,但整个唱片市场的销售量呈下滑趋势。

6.5亿到底是个什么概念?它仅为2013年中国数字音乐市场的1.5%。这样的比例在全世界都罕见,虽然全球实体唱片市场都在萎缩,但在很多国家,实体唱片所占比例仍然巨大。这点是有数据可循的,根据IFPI(国际唱片业协会)发布的2013年全球20大音乐市场情况,排名第一的美国,实体唱片占数字音乐的一半;排名第二的日本,实体唱片销量是数字音乐的四倍左右;而第三名的德国,实体唱片也超过数字音乐的三倍以上。由此看来,中国数字音乐的构成和实体唱片的发展是非常畸形的。

|音乐演出产业规模达140亿2012年小幅下降

2013年中国音乐演出产业规模达140亿元,其中票房收入43.6亿元,演出总场次1.65万次。与2012年相比,演出票房下降了4.9亿,但整体趋势仍然保持向上。从产业形式来看,演出行业的商业模式和定位日益清晰,整个行业运作日趋规范,细分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这些现象都预示着音乐演出行业正在调整之中寻求突破。

作为核心层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2013年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年许可收入破亿,总额为1.12亿元,比2012年增长了2.13%,继续保持了增长趋势。而2013年音乐图书出版总码洋约为7亿元,占图书市场的1%,环比增长16.67%,也处在稳步上升期。

|音乐版权经纪和管理:音著协2013年许可收入破亿元

截至2013年底,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的登记作品约为31万首,年许可收入破亿,总额约为人民币1.12亿元,比2012年增长2.13%,继续保持增长趋势。

2013年中国音像著作权集体管理协会向KTV商家收取版权许可费的门店数约5000家,收入总额大约1.42亿元。两家主要的音乐版权经纪和管理机构的年收入总规模约为2.54亿元,其实际收益与其应得收益相差悬殊,加强音乐版权保护和经纪管理还任重道远。

|数字音乐行业市场规模达440.7亿元,用户数量4.53亿人

2013年中国数字音乐市场规模达440.7亿元,其中无线音乐市场规模达397.1亿元,在线音乐市场规模达43.6亿元。2013年数字音乐用户达4.53亿人以上。数字音乐的传播、消费、体验模式日新月异,具有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

 

via:音乐财经

]]>
印度数码音乐产业呈强劲发展势头 //www.otias-ub.com/archives/258805.html Thu, 24 Jul 2014 12:28:34 +0000 //www.otias-ub.com/?p=258805 chennaiexpressjuly31_271x181

印度人爱好音乐,音乐产业是印度文化产业的重要支柱之一。近年来,随着印度经济的高速增长及科技进步,印度音乐产业呈现一些新的发展趋势,比较明显的是盒带和CD等实体音乐的销售量直线下滑,数码音乐销售逐渐上升。

据统计,2006年到2010年间,印度电影歌曲以及流行歌曲的CD和盒带的销售量平均下滑了50%。音乐发烧友们大都可以从网上将他们喜欢的歌曲免费下载到电脑上或手机上,从网上下载手机来电铃声、接收音乐铃声及音乐视频已极为便利。印度音像图书销售商“路标”公司市场总监托马斯认为,音乐销售实体店必须做好充足的准备,从网络下载音乐价格非常低廉,甚至免费,经营CD毫无竞争力可言。为了生存,他们在2011年10月至11月开始音乐下载业务。

印度音乐产业中强手如林,如诺基亚Ovi店、电信服务供应商Airtel(他们有音乐增值服务)以及在线音乐调频台如Radio Mirchi和在线音乐供应商如亨嘉玛数码媒体娱乐公司等,这些音乐运营商资金雄厚,且有强大的硬件支撑。这些公司改变了印度音乐产业的经营模式。

从产值上看,目前印度最大的音乐公司是巴哈提音乐公司。为了在竞争中胜出,一些熟知印度市场的公司如T系列、索尼音乐、印度萨瑞嘉马提供了一系列新的音乐产品服务。印度毕马威国际会计公司主营媒体和娱乐合伙人塔卡尔认为:“音乐公司将从产品内容创新、向电视发放播映许可、电影及手机和广告音乐制作及发行等方面寻找利润增长点。不同的公司业务侧重点不同,但内容创新和商业运营模式是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所在。”

 

印度音乐产业面对数码时代的到来采取了以下运营模式和策略:

手机音乐下载量最大化带来利润最大化。2010年,印度人购买了l.5亿部手机,换言之,他们购买了l.5亿个便携式音乐播放器。中、高档音乐手机可以直接从专卖店免费下载音乐,而便宜的手机也能下载各种音乐铃声。这是一个庞大的手机音乐市场,随着时代的进步,老一辈印度人使用手机也许只是接听和拨打电话,但年轻人则不满足简单的手机功能,他们需要听音乐,一首歌可以转换成至少四种产品:可下载MP3音乐、音乐视频、来电铃声、接收铃声。与只用手机接听和拨打电话的老年人相比,下载这些音乐产品的年轻人可谓不计其数。

确保价格灵活且定价合理。根据调查,印度电信行业56%的增值服务来自音乐,随着3G手机的普及,这样的音乐服务将进一步升值,但制定一个消费者能够欣然接受的价格至关重要。

如同其他通信行业一样,音乐增值服务的定价充满竞争。使用Airtel电信服务商下载一首歌价格低至1卢比,而Vodafone提供50至99卢比的套餐可以下载多部音乐专辑。但付费下载歌曲的模式也受到了来自诺基亚Ovi店的威胁,该连锁店号称允许会员无限量免费下载600万首歌曲。

随着营销方式的更新,印度电信业手机增值额度将不断提高。而印度音乐公司普遍对此持积极合作态度,因为它们作为音乐的提供方将从中获取更好的收益。

利用创新与互动式服务争取客源。在网上,乐曲的使用掌握在消费者的手中,电信服务商将乐曲转化为可供移动电话使用的各种用途,消费者可以在线听歌、与朋友共享歌曲、以MP3格式下载歌曲或观看音乐视频,音乐公司所需要做的是想办法让服务价值得到最大体现。

最简单的商业模式是下载收费,但盗版使这一模式实施困难,如果使用者能以非法渠道免费获得他们想下载的音乐,那他们是不会愿意付费的。印度斯里加玛音乐公司网站采取的策略是让用户免费试听完整的乐曲,但若下载一首歌须付费5卢比(相当于人民币7角钱)。该公司可以为用户将喜爱的歌曲汇集在一起并制作成一张CD投送到用户家。业界人士认为只有创新营销模式才能打败盗版。

亨嘉玛公司的做法是联合电信公司、电视公司以及移动宽带网络公司开设在线音乐影视店,这样的平台有利于降低产品价格,便于用户通过不同的数码设备获取储存在“云”计算源的音乐产品,可有效避免盗版。同时,音乐公司与Youtube之类的网站合作,当用户搜索喜爱的音乐或视频时,广告会自动跳出,收益由网站和音影供应商分成。

由于数码音乐供应商所提供的音乐产品来源相同,相互间没有价格优势,只有通过创新音乐产品的包装和互动模式来达到与众不同。以Airtel电信公司为例,该公司让用户自己来选择音乐内容,并在所有平台上分享,如同数码卡拉OK。印度的电信服务商也开始提供“移动手机现场演出”及寺庙音乐产品。他们利用移动手机音乐这一平台进行创新性思考,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改进实体音乐销售。目前,虽然印度音乐产业超过60%的收入来自数码音乐,但音乐公司并没取消实体音乐销售。萨瑞嘉玛公司负责人表示,该公司将根据市场需求更新经营模式,通过兼顾尖端客户和大众需求来促进销售。T系列公司将印地语电影音乐和其他经典音乐以及宗教音乐和其他乐曲捆绑销售以提高销量。该公司总经理库马尔认为,近期流行的印地语电影歌曲应转换为尽可能多的形式包括CD来促销,因为购买一部印地语电影歌曲,制作商要价5000万卢比,且市场推广还需1000至2000万卢比,总费用接近8000万卢比。一家典型的音乐公司一年投资10部电影歌曲,但只有其中的3至4部电影歌曲盈利。

长期以来,印度现代音乐的主要来源和最受欢迎的是印度电影音乐。近年来,印度出现了一批新生代乐队,这些乐队尽管拥有大批粉丝,他们的唱片销量却不尽人意。现在,他们找到了一种新的挣钱方法——举办音乐会。他们的粉丝,尤其是年轻人,喜欢参加各种大大小小的音乐会。据称,举办音乐会是印度现代乐队的唯一可靠收入来源。在其他国家,举办流行音乐会是赚大钱的买卖,而在印度,历史上从未形成过“音乐会文化”。如今情况有了改变,比如印度著名的“硬摇滚咖啡”连锁店每周四都在其全国的分店举办音乐表演。但这些乐队的经营有待改善。在许多国家,乐队的管理、运营和表演人员有各自的分工,印度乐队成员常常得自己处理各种运营和后勤事务。在西方,乐队按票房收入分成,在印度,乐队演出报酬则是定额的,不在于观众数量的多少。目前的情况是,乐队在印度的演出须依靠赞助。

不过,印度的乐队有他们自己联系粉丝的方式,他们将最新乐曲上传到互联网,在社交网站上分享演出信息。另一方面,作为音乐开发的一部分,索尼音乐和其他印度音乐公司一直致力于发现和培养具有才质的音乐人才,他们从《印度偶像》和《未知因素》等电视才艺表演节目中寻觅人才,与他们签约并进行推广和举办演出。

via:道略音乐产业

]]>
英国《金融时报》:美国音乐产业已经失去传统强势地位 //www.otias-ub.com/archives/234600.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234600.html#comments Tue, 03 Jun 2014 10:31:15 +0000 //www.otias-ub.com/?p=234600 91s First Blood Cover Art

英国《金融时报》3日刊登文章称,美国的音乐产业已经失去传统强势地位,且越来越无创意可言,经常拿已故的艺人如迈克尔·杰克逊作为卖点来进行销售和宣传。文章称,从音乐产业可窥斑见豹,美国的企业越来越缺乏创造力,这一现象能解释为何有那么多投资者选择收益率低得可怜的美国国债。

报道称,不久前,5年前就过世的迈克尔·杰克逊(Michael Jackson)“起死回生”,公告牌颁奖之夜的舞台上靠全息图像表演,影像在对口型“假唱”一首杰克逊将近25年前录制、但本月才发布的歌曲。

评论称,那一刻,人们能够悟出重要的宏观经济意义,因为当今音乐业务的经营者是如此无能,当然也包括其他阴暗角落里的美国企业界同行们。这让人们感受到了年利率2.5%的10年期政府债券的魅力。

文章称,这些人实在不如由华盛顿联邦政府“充分信用”所支持的固定收益工具有吸引力,尽管“充分信用”算不了什么(要知道政府的信用已经不多了)。

如今,音乐产业毫无新意,不言自明,它的未来也是一片黯淡。在一年中最为隆重的一个夜晚,音乐产业想到的不过是以高科技灯光表演的方式“重新利用”一个过世之人。这场表演的制作者不是创造者,而是掘墓人。

令投资者伤心欲绝的是,这种创造力匮乏的表现在美国企业界已是司空见惯。一些企业单靠收购扩张以为能让事情变得好转,但随着企业越来越复杂,它们的管理职位越来越多地由律师和金融工程师担当。这就挤走了那些不守成规、能够赏识才华的人。

文章称,当今的美国音乐产业高管只需要熟悉公司账目就行了,正是出于这个原因,他们才想出杰克逊全息图这样的奇怪点子。毕竟,单纯从资产负债表的角度来看,迈克尔·杰克逊管用得多。他不再是晚年的摊销资产,而成了一笔年金。

]]>
//www.otias-ub.com/archives/234600.html/feed 1
Nielsen SoundScan:2014年Q1美国音乐产业数据分析 //www.otias-ub.com/archives/208226.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208226.html#comments Tue, 08 Apr 2014 11:17:11 +0000 //www.otias-ub.com/?p=208226

Q1 At-A-Glance

Digital sales (albums + TEA) Down 13.3% Interactive streaming 34.28 billion streams (vs. 25.44 in Q1 2013) Interactive streaming rate $0.005 (vs. $0.00375 in 2013) Streaming equivalent albums 22.85 million CD sales 31.9 million scanned (vs. 40.1 million in Q1 2013) Number of tracks > 1M scans 16 (vs. 15 in Q1 2013) Electronica 2.7% increase in sales Classical 33.3% decrease in sales Pop 28.6% decrease in sales

8e554ee99045acdd3f9c08ff46cea828

 

Nielsen SoundScan发布美国音乐行业第一季度数据报表,音乐流媒体领域的生态系统有所转变,但整个行业仍未走出困境。

数字音乐的销量(专辑+单曲)在第一季度下降了13.3%,但数字交互式流媒体领域则在收入上弥补了销量缺口,根据SoundScan的统计数据,第一季度交互式音乐和视频的播放量为342.8亿次,相比去年同期增长了90亿次,同时每次播放所支付的费用相比去年同期也有所提高。

CD专辑的销售量为3.19亿张,迄今为止已下跌了20.5%,只有17张专辑达到了20万张的销售量,其中《Frozen》原声带达到了150万张的销售量。在音乐风格方面,电子音乐的销量从132万张增长到了145万张,是唯一销量有所增长的流派,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的销量则分别下降33.3%和28.6%。

在音乐销售方面,环球音乐集团占据了38.8%的市场份额,领先于索尼音乐的28.4%,而与索尼音乐合并的哥伦比亚唱片公司仍是美国第一的厂牌,拥有8.05%的市场份额。

另外,音乐销售商店在近几年内首次受到打击,连锁商店和大型商店的销售量都下降了24.5%左右,音乐下载商店也在经历了十年的繁荣之后遭到逆转,销量的下降幅度达到14.2%。

]]>
//www.otias-ub.com/archives/208226.html/feed 1
econsultancy:2014年数字媒体和音乐产业的六大趋势 //www.otias-ub.com/archives/184052.html Sun, 05 Jan 2014 23:56:25 +0000 //www.otias-ub.com/?p=184052 作为一个专注于某个细分领域的数字营销者而言,一个有趣的事情是你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你的细分领域。

在过去12个月中,我与数百个音乐公司进行了交谈,以理解那些有效,那些不幸,以及他们如何判断行业的趋势。

下面就是我认为2014年影响音乐行业数字营销的关键趋势:

1、内容营销,少即是多,关系是一切

2014年无疑是内容营销之年,但是洪水般的内容所导致的噪声将使得做到成功的内容营销门槛越来越高。因此我们将会看到有经验的音乐公司将会以小博大。

随着内容营销效果评估方法的提升,我认为内容营销的预算将会增长,在分配营销预算方面企业也将变得更加明智。

2、更多的音乐/品牌合作

2013年,品牌花在英国音乐产业上的预算为1.048亿英镑,比2011年增长6%。考虑到不断增加的音乐成功营销案例,以及越来越多关于音乐如何影响用户行为的研究,在2014年我们将会看到越来越多的品牌将会抓住与艺人联合拓展他们品牌的机遇。

3、移动&用户体验将会得到认真对待

音乐网站中目前有20%的网站访问来自移动设备。在不同的音乐流媒体平台这个比例差异甚大,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来自手机或平板设备的访问比例正在增长。

预计移动访问比例将会增至30-35%,同时移动电子商务的转化率也会继续提高。这些因素将不得不让音乐公司认真思考他们的移动战略。

The increasing proportion of mobile (green) and tablet (orange) traffic to a typical music industry website in 2013 vs. 2012.

4、Google抓住音乐窍门之年

在违法下载音乐方面,Google面临着诸多英国政府监管压力。每月超过2500万次音乐搜索发生在Google,没有哪个音乐平台抓住了搜索流量的机会。

所以基本上,Google没能更好地满足用户的搜索诉求。最近Google正在改变,估计会试图做一些动作。

5、更多的工具,更多的质疑,更好的结果

在过去两年,音乐产业充斥着科技创业公司,这些创业公司以帮助艺人和唱片公司更好理解数据,节省时间和提高他们粉丝的忠诚度或规模为任。

由于这个领域的热门程度,围绕着这些新工具的质疑也不断增长。我认为音乐产业在整体上将变得更加智能,这些工具将为艺术家提供更有价值的工具。

6、视觉媒体将变得愈加重要

我们已经知道信息视图平均来看,是音乐行业分享率最好的内容形式。用户短暂的注意力在催生快餐内容,比如信息视图,Vine视频,更有吸引力的Tweets。

我认为用户趋势将会让越来越多的音乐公司去考虑视觉媒体在他们数字营销策略中的地位。

在艺术家角度,我认为他们会越来越多地采用诸如Instagram和Vine这样的平台以分享乐队的更新。

从科技和B2B领域,我认为信息图和基于图像的社交帖子将会继续成为主流,我认为解决方案将围绕视频和众包可视化内容展开。

注:此文虽为英国音乐行业的趋势,但199IT小编私自认为通篇下来除了第4点以外,其他几点对于国内音乐行业还是有一些启发意义的。

via:199it编译econsultancy

]]>
谷歌眼镜将如何彻底改变音乐产业 //www.otias-ub.com/archives/171507.html Mon, 18 Nov 2013 17:06:36 +0000 //www.otias-ub.com/?p=171507 谷歌眼镜将如何彻底改变音乐产业

现在,越来越多的创意诞生于社交媒体,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也不再局限于物理空间,而是更多地发生在网上。虽然在线协同写作等模式越来越成熟,但是音乐和娱乐行业还没有真正拥抱在线协同工作。对于音乐工作者来说,远程录制的协同工作是一个巨大的麻烦。不过,谷歌眼镜将有望解决远程协作的问题。

录音师杨格·古鲁(Young Guru)为许多歌手工作,他曾经参与制作Jay Z的专辑。他指出,远程呈现技术能使音乐工作者之间的协同工作成为可能,比如谷歌眼镜。这些技术可以结合视频、音频和交互式组件,在网络上创建一种独特的“面对面”体验。“我认为,人们会发现协同工作是很有趣的一件事。因为他们可以实时地看到对方的行为,而且可以空出手来做其它事情。”

在制作专辑的过程中,一些繁杂的工作可以通过远程协作来实现,但是,主要的工作部分仍需要面对面来操作,比如录制。通过远程会议的形式(比如Skype)来实现协同工作过于复杂,而且使交流缺乏亲密感——这种感觉对音乐工作者来说事关重要。

杨格·古鲁是谷歌眼镜探索项目的参与者,他说:“想象一下,你坐在那里,能看见对方操作架子鼓或者吉他,那协作起来就很容易了。同时,我们可以利用应用程序来实时录制音乐。相比之下,用电子邮件发送音频的方式不够方便。有了谷歌眼镜,不同的工作者可以进行远程互动。”作为与谷歌合作的一部分,他提供了许多用于控制谷歌眼镜的预设指令。现在,谷歌眼镜的耳机可以分辨用户听到的音乐。

由于互联网的崛起,许多著名的音乐厂牌在发布渠道上遭受巨大的冲击。现在,厂牌的传统音乐录制方式也可能会被互联网协作所取代。有些独立乐队,比如Canopy Climbers,愿意通过互联网来完成音乐制作。但是这些乐队的数量还不是很多。Canopy Climbers乐队的三名成员原本住在一起。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准备录制第二张专辑时,大家却在不同的城市或国家。他们使用云服务,各自录制自己在专辑中的部分,并通过Dropbox分享自己的音轨,最终将三个人的音轨混合在一起。谷歌眼镜可以在录制过程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呢?主唱艾伦·托马斯(Alan Thomas)表示:“合作是几乎总是一件好事。大家可以了解彼此的想法和精力。”

谷歌推出谷歌眼镜的时候为大家带来了广阔的前景,但是目前还缺乏实用的例子。把谷歌眼镜交给杨格·古鲁这样的人,可以让理论得到实践,并衡量谷歌眼镜的实用程度。杨格·古鲁的故事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们可以感受到,音乐工作者是如何通过谷歌眼镜实现更加有效的协同工作。

对于苦苦挣扎中的独立歌手和独立乐队来说,最重要的问题是:作为一种音乐工具的谷歌眼镜是否可以让他们在不同的地方协作录制音乐?这个可能性很大,正如杨格·古鲁指出:“谷歌眼镜能最大化你的所作所为。它把你从远程交流的麻烦中解放出来。”

]]>
IFPI:数字音乐销售已占行业收入三分之一 //www.otias-ub.com/archives/29099.html Sun, 22 Apr 2012 17:21:36 +0000 //www.otias-ub.com/?p=29099 2011年是音乐工业8年来表现最好的一年,因为销量仅下滑了3个百分点。其最大的贡献者是数字音乐,销售额增长了8%,但传统唱片销售进一步下降至8.7%,不过降速减缓。

下面是IFPI的年度唱片业数字报告的一些摘要数据:

  • 物理介质收入份额从2010年的13.8%下降至8.7%(9.72亿美元),但胶片销售增加了29%
  • 数字音乐销售增长8%(3.89亿美元),达53亿美元,已占行业收入的31%(2010年占比为5.6%)
  • 数字单曲和专辑销售量增长19%,达37亿首

但是,唱片业近10年来收入已经流失了40%,音乐业的情况尚未得到根本改善。

编译来自:36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