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利浦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Thu, 17 Oct 2024 12:32:38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RUNTO:2024年Q3中国电视市场品牌整机出货量达811.5万台 同比下滑6.6% //www.otias-ub.com/archives/1722172.html Thu, 17 Oct 2024 12:32:38 +0000 //www.otias-ub.com/?p=1722172 近日消息,根据洛图科技(RUNTO)最新发布的数据,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电视市场的品牌整机出货量达到了811.5万台,同比下滑6.6%。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电视市场的前8大品牌——海信、小米、TCL、创维、长虹、康佳、华为和海尔,以及它们的子品牌,在今年第三季度的合计出货量份额高达惊人的96.1%。

这一数字不仅彰显了国产品牌在市场中的绝对主导地位,更创下了历史新高,预示着市场集中度的进一步提升。

与此同时,外资电视品牌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却日渐低迷。索尼、三星、夏普和飞利浦这四大外资品牌,在第三季度的出货总量甚至不及8大国产品牌中的任意一个。

同比持续大幅下降的趋势,使得它们的市占率不足5%,长期处于市场底部。这一现象不禁让人思考,外资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光环是否正在逐渐褪去?

究其原因,相较于国产电视,外资品牌的电视通常价格更高,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市场普及率。

同时,在本地化适配等方面,外资品牌也存在一定的差距,难以完全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需求。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了外资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地位逐渐被边缘化。

自 快科技

]]>
洛图科技:2024年Q1中国大陆电竞显示器线上市场销量为121万台 同比增长24.7% //www.otias-ub.com/archives/1688898.html Mon, 22 Apr 2024 11:59:19 +0000 //www.otias-ub.com/?p=1688898 洛图科技(RUNTO)最新发布了《中国大陆显示器线上零售市场月度追踪》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大陆电竞显示器线上市场(不含抖快等内容电商)销量为121万台,同比增长24.7%。平均价格为1242元,同比减少181元。在品牌竞争方面,科睿、灵蛇和飞利浦跻身前十名,而LG、小米和三星则跌出了前十。


2024Q1 中国大陆电竞显示器线上市场TOP品牌销量及变化

AOC品牌不仅在整体显示器在线市场中占据领先地位,而且在电竞显示器市场中也位居榜首。

AOC在该季度的零售量超过了18万台,市场份额达到15.2%,领先第二名近3个百分点。在AOC品牌内部,价格区间在1000-1500元的显示器销量几乎占到了一半。

HKC位列电竞显示器在线销量的第二位,其当季的零售量与2023年同期持平。

SANC品牌在当季的销量表现突出,位居在线市场的第三名,同比增长高达382%,是前十名品牌中同比增幅最大的。

KTC排名电竞显示器季度在线销量的第四位,同比增长接近200%,市场份额为9.2%,比去年同期上升了约5个百分点。

第五至第十名分别是泰坦军团、科睿、华硕、灵蛇、飞利浦和雷神,这些品牌在电竞显示器市场上也有不错的表现。

自 快科技

]]>
洛图科技:2023年Q3中国电视出货量869万台 同比下降12.9% //www.otias-ub.com/archives/1654140.html Wed, 18 Oct 2023 11:52:09 +0000 //www.otias-ub.com/?p=1654140 近日消息,洛图科技发布2023年Q3的《中国电视市场品牌出货月度追踪》报告。

数据显示,2023年第三季度,中国电视市场品牌整机出货量达到869万台,较2022年同期下降12.9%。

2023年第三季度,中国电视市场前7大传统主力品牌,即小米、海信、TCL、创维、长虹、康佳、海尔以及子品牌的出货总量达809万台,同比下降10.6%;合计占到全市场出货量的93.1%,比2022年同期提升了2.4个百分点。

具体厂商方面:

小米(含Redmi)Q3出货量接近190万台,同比下降约6%,占据整体市场21.6%的份额,较去年同期增长1.6个百分点。

海信(含子品牌Vidda)的Q3出货量与小米相同,也是近190万台,并列中国市场当季首位。

TCL(含子品牌雷鸟和乐华)的Q3出货量约165万台,今年以来,单月出货量在上半年每个月份均同比上涨,进入第三季度略有衰退,但波动较小。

创维(含子品牌酷开)Q3出货量接近160万台,同比增长4.7%,环比增长12.1%,市场份额较同期增长3个百分点。

长虹、康佳、海尔三大品牌与第一阵营的差距有所拉大,第三季度出货总量为111.5万台,比去年同期减少近50万台,同比降幅扩大至30%左右,合并市场份额下滑3.2个百分点,落至12.8%。

国产电视品牌卖的火热,另一边外资品牌就比较冷清了,索尼、三星、飞利浦和夏普的Q3出货总量约30余万台,同比下降幅度超20%,合并市场份额已在市场底部的不足5%。

自 快科技

]]>
洛图科技:2023年9月中国电视市场出货总量达355万台 环比大涨20.3% //www.otias-ub.com/archives/1652828.html Tue, 10 Oct 2023 11:14:32 +0000 //www.otias-ub.com/?p=1652828 根据洛图科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9月,中国电视市场出货总量达355万台,环比大涨20.3%,但仍不及去年,同比下降13.0%。今年9月,中国电视市场前7大传统主力品牌,即小米、海信、TCL、创维、长虹、康佳、海尔以及含其子品牌的出货总量约为330万台,同比下降11.4%,环比增长19.8%,合并市占率已连续三个月在93%左右。

具体厂商方面,小米(含Redmi)9月出货约80万台,同比增长3.8%,依然蝉联榜首,月度市占率23.1%,环比提升2.8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提升3.7个百分点。

海信(含子品牌Vidda)当月出货约70万台,同比下降超15%,在中国市场与小米出货量份额竞争相当激烈,截至9月,两者差距仅在10余万台。

TCL(含子品牌雷鸟)当月出货量近70万台,同比下降8.0%,其中,雷鸟出货同比持续增长,增幅约达14%。

创维(含子品牌酷开)当月出货量超过60万台,与去年同期大约一致。从2月起至9月,创维的单月出货量持续保持同比上涨或持平。

长虹、康佳、海尔三个品牌在9月的合并出货总量约48万台,同比降幅达29.1%,合并市占率持续在15%以内;年度累计出货总量同比大幅下降27.8%,年度累计市占率较去年同期下降4.2个百分点。

华为9月出货继续大幅下降,年度累计出货不到60万台,同比降幅超40%。

外资四大品牌索尼、三星、飞利浦、夏普9月出货总量不到20万台,同比降幅20%左右,合并市占率不到5%。

自 快科技

]]>
飞利浦:2021年未来健康指数报告–中国版 //www.otias-ub.com/archives/1317547.html Mon, 27 Sep 2021 21:30:20 +0000 //www.otias-ub.com/?p=1317547 报告显示,96%的中国受访者高度认可疫情之下医疗系统所呈现的韧性,这一比例高于其他许多国家。同时,中国抗疫的卓越成效也为健康医疗领域的发展注入一针“强心剂”,90%的中国医疗健康领导者在调查中表示对中国医疗系统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在调查中,有一个数据颇为令人振奋。当被问及有哪些因素会妨碍医院或医疗机构的未来规划时,只有约三分之一(34%)的中国受访者将疫情列为了妨碍其未来规划能力的主要外部因素。这一数据明显低于14个市场平均值(68%),从某种意义上体现了中国健康医疗系统的韧性,以及相关管理者对未来的信心。但与此同时,危机响应也仍然是中国医疗健康领导者们目前的工作重点之一(48%)。

在着手适应疫情防控新常态的过程中,中国医疗机构管理者也继续在用实际行动助力中国医疗系统的完善,全面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国内的医院及医疗机构相继向“价值型”医疗模式迈进,已经采用(22%)或正在推广(19%)“价值型”医疗体系。相较于传统地将接诊量作为重要指标的医疗模式,“价值型医疗”致力于以更低的成本为患者提供更佳的诊疗效果。

疫情或许加速了医疗健康领域的数字化进程。中国医疗健康领导们目前正在大力投入数字化技术,尤其是在人工智能(47%)和远程医疗(47%)两大领域。当下,他们注重人工智能带来的运营效率的提升(36%),期待未来人工智能能在关护结果预测(31%)和整合诊断(32%)方面发挥更大价值。在未来三年,中国医疗健康领导者们的投资重点或将更为明显地向人工智能倾斜(68%),进而充分发挥智能技术的价值,进一步加强医院内信息化程度,从而赋能医院运营管理。

约三分之一的中国医疗健康领导者相信,拓展合作伙伴关系有助于数字健康技术的推行,更有21%的中国医疗健康领导者表达了加大投入战略合作的意愿,以促进其医院或医疗机构的发展,这一比例高于其他许多接受调研的国家。具体而言,他们更倾向与以技术为导向的健康信息技术和信息学公司建立合作(42%),从而加速其医院或医疗机构的数字化发展。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知识星球,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

]]>
飞利浦:2020年未来健康指数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155835.html Wed, 18 Nov 2020 21:41:49 +0000 //www.otias-ub.com/?p=1155835 中国“新生代”医生更加了解“价值型”医疗模式

随着人口增加以及老龄化加剧,全球范围内慢性病患者人数在不断攀升,不仅给疾病管理和医疗服务带来挑战,也导致医疗成本在全球范围呈现增长态势2,并成为目前各国医疗系统向“价值型”医疗模式转型的原因之一。

“2020年未来健康指数报告” 指出,在接受调研的国家中,40% 的中国年轻医疗专业人士对“价值型”医疗模式十分了解,这个比例远远高于许多其他国家。这也意味着,中国年轻医疗专业人士更能推动向 “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的转变。

掌握非临床技能,迎接新型医疗环境

医疗行业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对于医生来说,除了临床技能外,商务、金融、行政管理、数据分析等非临床技能已经成为医生职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知识和技能。调查显示:中国年轻医疗专业人士在非临床技能方面的能力完备,82% 的中国年轻医疗专业人士表示医学教育已让他们为大多数的非临床技能的学习和使用做足了准备,而在其他接受调查的国家中,这个比例只有57%。

同时,中国的医院为大多数关键非临床技能提供继续进修的机会,尤其是在数据分析与解释 (61%)以及集体意识的建立和推动方面(60%),以帮助他们弥补在关键非临床技能领域的差距。相比之下,在大多数接受调研的国家中,只有不到一半的年轻医疗专业人士表示他们的医院提供了上述方面的继续教育。

调研显示,中国的年轻一代医疗专业人士比其他国家的大多数同行更加善于应用包括非临床技能在内的新技术,对于未来的医疗环境准备也更为充分。

更领先的科技力量:科技驱动下的医疗健康转型

在接受调研的国家中,中国在接受新技术的意愿方面排行领先。95%的中国年轻医疗专业人士表示,他们所在的医院非常倾向于采用新的技术,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这种意愿比大多数其他接受调研国家的同行都高。

报告显示,相比于大多数其他国家的同行,更多中国年轻的医疗专业人士认为:远程医疗是未来五年内改善患者医疗护理的关键数字健康技术,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护理并改善治疗效果;36% 的中国年轻医疗专业人士认为,辅助诊断功能的人工智能是最能够提高他们工作满意度的顶级数字健康创新,这一比例明显高于其他接受调查国家的(26%)。

在更加向往新技术的同时,部分中国年轻医疗专业人士也感到,打破各个平台间的壁垒是中国在进一步应用和实践新技术方面面临的挑战。61% 的中国年轻医疗专业人士认为,平台之间的高互通性是确保最大程度地利用医疗健康数据的重要因素。

调研还显示,中国的医疗人士的信息获取依然受限于患者数据数字化不全面的现状,例如有55%的中国年轻医疗人士认为,他们没有足够的数字化患者数据来提升患者体验。这也意味着持续普及数字化患者数据可以为中国医疗带来更多机遇,并为下一步的临床应用提供契机

更开放的医疗环境:为年轻医疗专业人士提供更广阔的发展机遇

对于中国年轻的医疗专业人士而言,相比工作场所的文化 (87%),设备和技术是他们在选择工作所在医院或诊所时所考虑的更为重要的因素(93%)。相较于接受调研的别国同行,他们认为新技术的应用比工作场所文化更为重要。这种情况即使在其他对技术重要性有高度评价的受访国家中也较为罕见。

随着中国向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的目标不断迈进,医疗领域科技水平正在快速提高,善于驾驭新科技的年轻医疗专业人士,正在成为有可能推动中国医疗变革的重要动力。他们希望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促进医疗模式的转型。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知识星球,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