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5月餐饮收入4274亿元,增长5.0%,其中限额以上餐饮收入1215亿元,同比增长2.5%;1-5月份餐饮收入21634亿元,增长8.4%,其中限额以上餐饮收入5858亿元,同比增长5.9%。
数据:国家统计局
制图:中国饭店协会
国家统计局显示,5月份国民经济运行延续回升向好态势。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211亿元,同比增长3.7%,比上月加快1.4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51%。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4111亿元,同比增长3.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100亿元,增长4.1%。全国网上零售额57669亿元,同比增长12.4%。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48280亿元,增长11.5%,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4.7%。
5月餐饮市场有小幅回升主要归功于五一市场,国内2.95亿人次出游,旅游总花费1668.9亿元,同比增长12.7%。接下来的7、8月进入暑期,也是亲子度假、研学旅游等的好时机。
目前餐饮行业正在持续回暖,餐饮企业要坚定行业发展信心,积极了解政策动态,把握政策机遇;强化品牌建设,提升品牌竞争力;坚持守正创新,拥抱数字化发展;提升产品品质,避免低价竞争。在今年国货“潮”品的影响下,文化自信越来越受到年轻消费者甚至青年们的关注,各企业要做好准备,在亲子度假、国货“潮”品等热点上下功夫,注重提升菜品口感和营养价值,满足消费者对美食的追求。通过不断优化产品和服务,赢得消费者的认可和口碑。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7月份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6761亿元,同比增长2.5%;其中餐饮收入为4277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1.63%,同比增长15.8%;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1116亿元,占餐饮总收入的26.09%,同比增长10.9%。1-7月份,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4348亿元,同比增长7.3%;其中餐饮收入28606亿元,同比增长20.5%;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7365亿元,同比增长21.4%。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阶段,宏观政策显效发力,国民经济回升向好,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社会预期持续改善,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餐饮业进入新的机遇期。但同时要看到,世界政治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国内需求仍显不足,经济恢复向好基础仍待加固,再加上市场竞争依然激烈,人工成本持续上升,餐饮市场依然面临一些不确定性因素。下阶段,餐饮业要紧抓发展机遇,认真研究落实新政策、新法规,持续关注监督管理新要求,积极利用智能烹饪、数据技术最新成果,加强安全管理,防范风险隐患,不断提升发展质量与效率,餐饮经济有望持续保持较快增长。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餐饮收入24329亿元,增长21.4%;限额以上餐饮收入6230亿元,同比增长23.5%。6月份,餐饮收入4371亿元,增长16.1%;限额以上餐饮收入1134亿元,同比增长15.4%。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7588亿元,同比增长8.2%。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205178亿元,增长8.3%。6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951亿元,同比增长3.1%。
上半年,全国网上零售额71621亿元,同比增长13.1%。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60623亿元,增长10.8%,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6.6%;在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中,吃类、穿类、用类商品分别增长8.9%、13.3%、10.3%。
国家统计局数据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1-5月份,餐饮收入19958亿元,增长22.6%;限额以上餐饮收入5086亿元,同比增长25.4%。5月份,餐饮收入4070亿元,增长35.1%;限额以上餐饮收入1084亿元,同比增长31.4%。
1—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7636亿元,同比增长9.3%。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169743亿元,增长9.4%。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803亿元,同比增长12.7%。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33875亿元,增长11.5%。
1—5月份,全国网上零售额56906亿元,同比增长13.8%。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48055亿元,增长11.8%,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5.6%;在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中,吃类、穿类、用类商品分别增长8.4%、14.6%、11.5%。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1—11月份,餐饮收入39784亿元,下降5.4%;限额以上餐饮收入9745亿元,同比下降4.6%。11月份,餐饮收入4435亿元,下降8.4%;限额以上餐饮收入889亿元,同比下降7.5%。
1—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9190亿元,同比下降0.1%。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358490亿元,下降0.2%。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615亿元,同比下降5.9%。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34828亿元,下降6.1%。
1—11月份,全国网上零售额124585亿元,同比增长4.2%。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08098亿元,增长6.4%,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7.1%;在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中,吃类、穿类、用类商品分别增长15.1%、3.4%、6.1%。
当前,餐饮业恢复发展进入新阶段,餐饮消费会进一步释放,人们的消费习惯、消费方式渐趋稳定,餐饮市场处于相对可控的发展机遇期。下阶段,餐饮业需要进一步明确发展思路与业态定位,严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重点把握社区餐饮兴起、专精特新时代到来、特色食品拓展、业态细化规律等趋势,抢抓发展机遇,不断提升经营品质与效益,逐步提高风险防范水平与能力,助力实现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1-5月餐饮收入16274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9.47%,同比下降8.5%。其中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3906亿元,同比下降9.1%,低于整体收入0.6个百分点。2022年5月份,餐饮收入3012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97%,同比下降21.1%。其中,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786亿元,同比下降20.8%,高于整体收入0.3个百分点。
当前,中央拉动消费的综合施策相继落地,政策的积极效应正在逐步释放,“稳”有预期、“进”有动能,经济呈现恢复向好态势。但同时应该看到,企业成本与压力依然较大,餐饮业恢复发展存在一定制约,一方面是疫情变化使餐饮消费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是居民线上消费提升,依赖线下场景的餐饮消费受到较大冲击。下阶段,餐饮业要在严格落实防疫要求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发展形势,加快实现转型升级,研究推进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增强抗击风险能力,助力实现行业的恢复性发展。
国家统计局数据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1—5月份,餐饮收入16274亿元,下降8.5%;限额以上餐饮收入3906亿元,同比下降9.1%。5月份,餐饮收入3012亿元,下降21.1%;限额以上餐饮收入786亿元,同比下降20.8%。
1—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1689亿元,同比下降1.5%。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155095亿元,下降0.5%。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547亿元,同比下降6.7%。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30361亿元,下降5.6%。
1—5月份,全国网上零售额49604亿元,同比增长2.9%。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42718亿元,增长5.6%,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4.9%;在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中,吃类、用类商品分别增长16.0%、6.3%,穿类下降1.6%。
2019年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896亿元,同比名义增长7.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6%,以下除特殊说明外均为名义增长);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1772亿元,同比增长2.0%。2019年1-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2179亿元,同比增长8.2%;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93881亿元,同比增长4.3%。
2019年1-8月份,全国网上零售额64393亿元,同比增长16.8%。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50745亿元,增长20.8%,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9.4%;在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中,吃、穿和用类商品分别增长30.6%、19.7%和20.2%。
2019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5210亿元,同比名义增长8.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7%,以下除特殊说明外均为名义增长);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71124亿元,增长4.9%。6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878亿元,同比增长9.8%;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3163亿元,增长9.7%。
2019年上半年,全国网上零售额48161亿元,同比增长17.8%。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38165亿元,增长21.6%,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9.6%;在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中,吃、穿和用类商品分别增长29.3%、21.4%和20.9%。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餐饮收入累计实现25392亿元,同比增长9%。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餐饮收入累计达到8181亿元,同比下降1.8%。
中国饭店协会对2013年全年餐饮市场分析显示,2013年,我国餐饮市场呈现高端餐饮低迷、大众餐饮势头强劲的两极化表现。
大众化餐饮势头强劲
近年来,大众化餐饮的迅猛发展有目共睹。
分析数据显示:2013年高档餐饮企业近九成营业额同比下降,平均幅度40%~50%,较差的达到80%。尽管餐饮企业加快转型,上座率和消费人次上升,但是人均消费大幅下降,利润率下滑明显。
从上市公司来看,全聚德前三季度营收同比下降3.59%;湘鄂情前三季度净亏损3.03亿元,同比下降374.5%,并预计全年业绩亏损3亿~3.8亿元;小南国上半年营收6.77亿元,同比增长4.6%,净利润下滑43.3%。在高端餐饮遭遇“寒冬”的同时,大众餐饮为民生服务作出了积极贡献。
中国饭店协会典型企业调查数据也显示,大众化餐饮企业平均营收增长速度均在10%以上。例如,味千拉面前三季度营业额同比增长12.4%;乡村基预期2013年总营收将会在13.49亿元人民币左右,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幅度在13.5%~14.4%;杭州外婆家、绿茶、南京大牌档、上海南小馆等,天天排队、翻台率居高不下的繁荣景象,都反映了大众市场的旺盛生命力。
对此,中国饭店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种种外力加剧了餐饮业的转型升级和市场结构调整,加快了餐饮业进入大众消费时代的步伐,大众化餐饮市场将成为下一个十年中国餐饮业增长新引擎。
行业转型成效明显
随着百姓消费需求的旺盛及原有部分高端餐饮市场向下调整,大众化餐饮消费需求的迅速增长激活了一批大众化餐饮品牌。
高端餐饮方面,部分高端餐饮企业通过调整产品结构、降低人均消费,开发婚宴、寿宴等百姓中高端消费,发展社区餐饮、便利餐饮,大力发展食品加工,加速进入团膳、自助餐、休闲餐饮等新兴市场,创建绿色饭店、推进绿色转型,打造主题餐厅、丰富文化内涵,加强产业链整合,进军海外市场等方式,全方位、多角度转型。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如全聚德全年开发低、中档菜品合计占创新菜总数的70%;净雅酒店增加家常菜、校鲜,停售高档鱼翅燕窝、单价200元以上菜品,人均消费下降30%,实现了消费人次的增加;山东舜和改革宴会包房,打造海鲜超市,明码标价,加工费单列,上座率增长31%;山东蓝海作为五星级酒店,推出百元以下平价自助餐,上座率达80%以上,90%的消费人群为社区居民;北京全聚德努力做大食品加工和零售市场,现已生产和销售包括生鲜、熟肉制品、面食品、糕点、休闲食品、调味品等8大类360多种,成为餐饮业的新增长点,杭州知味观在2013年大力拓展民生餐饮食品市场,通过新增的粽子、休闲食品、速冻食品营业额的增加,保证了餐饮食品工业营收不减反增;沈阳筷道开发电子商务原材料源头采购、联合采购;天津狗不理并购美国知名连锁咖啡企业,借助收购企业在40多个国家的数百家连锁店,一举打入国际餐饮市场等。
在高端餐饮抢滩大众化餐饮市场的背景下,原有的大众化品牌餐饮也不甘示弱,扩张迅速。
据中国饭店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定位百姓餐饮、人均消费50~100元的外婆家全年新开30多家门店;快餐品牌真功夫全年新开101家门店,直营店达到540家等。
事实上,无论高端餐饮企业,还是大众餐饮企业,信息化都是其2013年经营模式转型的主题词。
据了解,餐饮业一方面加大团购、会员卡、天猫商城等传统电子商务渠道的开拓力度,另一方面加强手机订餐应用和微营销平台的开发,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眉州东坡启动包括400热线电话、网上点餐、APP手机客户端在内的美食速递系统。这种电子商务营销模式的创新将给传统餐饮业向现代服务业的转变带来巨大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