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IPO市场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Thu, 06 Apr 2023 10:37:23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德勤咨询:2023年Q1中国内地及香港IPO市场回顾与前景展望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581248.html Thu, 06 Apr 2023 20:30:54 +0000 //www.otias-ub.com/?p=1581248 报告中,德勤中国资本市场服务部指出,以2023年首季的融资总额计算,在季内完成两宗全球十大新股后,深圳证券交易所(“深交所”)及上海证券交易所(“上交所”)分别成为全球最大与第二大的上市目的地。阿布扎比证券交易所则以完成一家天然气公司上市夺得第三位,该宗上市同时为全球最大新股。纳斯达克及香港交易所分别取得第四位及第五位。

全球银行危机、美国持续加息和俄乌冲突持续令到全球资本市场于2023年首季变得波动。

截至2023年3月31日,A股市场有68只新股融资651亿元人民币,相较2022年首季,市场有85只新股发行上市融资额达1,799亿元人民币, 新股数量下跌20%,而新股融资额下滑64%。北交所的新股数量大幅增加,并获得最多的新股数量,而创业板的融资金额则为最多。

资本市场服务部预期,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后,内地新股活动将于后三季逐趋活跃。在经济及商业活动逐渐恢复、中央政府稳经济增长的政策及措施以及新股常态化发行的支持下,预计A股市场在2023年仍然会获得较2022年多的新股融资额,而2022年为A股市场新股融资额刷下新纪录的一年。

预计2023年全年A股市场将会录得430至510只新股融资大约6,200至6,990亿元人民币,相比2022年为424只新股融资额为5,868亿元人民币。上海科创板可能有120至140只新股融资3,050至3,400亿元人民币;深圳创业板预计可以有150至170只新股融资1,850至2,100亿元人民币;上海和深圳主板会有大约60至80只新股融资1,110至1,250亿元人民币;而北交所有大约100至120只新股融资200至240亿元人民币。

2023年第一季,香港新股市场表现放缓,有18只新股上市融资66亿港元,相较2022年首季为15只新股融资136亿港元,新股数量增加20%,而融资额下滑51%。在2023年首季,所有新股的融资规模都属于小型,并且没有任何中概股回归及医疗及医药公司上市。

资本市场服务部预测香港在2023年将会录得110只新股融资大约2,300亿港元。内地及香港全面再次通关、优化股票互联互通、科技企业分拆上市及全新的特专科技公司上市机制将会为推动因素。由于预期美国加息将会于今年第二季终止,资金将会重新调整投资策略到如中国等在亚洲区内高增长区域中,我们认为香港新股市场的表现将会于今年下半年变得精彩。中央政府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相信会推动科技行业更蓬勃发展、企业上市及分拆上市。随着在港上市的大型海外公司被纳入股票互联互通,更多国际公司将会开始考虑到香港上市。此外还预计有些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将于下半年公布并购交易,令到市场瞩目。

2022年12月中旬,美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公布能够在历史上首次取得在美国注册中国企业的审计底稿,有助中国企业到美国上市的市场在2023年首季明显改善,13家中资企业上市融资5.53亿美元,而2022年第一季则有1家公司上市募集了0.39亿美元。

资本市场服务部对此反弹感到振奋,并对2023年中国企业在美国上市的前景感到乐观,尤其是目前中国经济活动现在恢复当中。


]]>
德勤咨询:2018年Q1中国内地及香港IPO市场回顾与前景展望 //www.otias-ub.com/archives/708033.html Sat, 07 Apr 2018 16:56:11 +0000 //www.otias-ub.com/?p=708033 德勤中国全国上市业务组发布有关中国内地以及香港新股市场的最新洞察分析。2018年首季,在全球新股融资额排行中,上海和香港的证券交易所的新股融资额分别落后于纽约、法兰克福以及纳斯达克,后三大证券交易所均有多只超大型新股上市。但是,预料全球的投资者将更关注中国内地和香港的新股巿场,因两地各自的上巿规则修订或于下半年正式落实后,将迎来包括一些著名的独角兽企业的新经济公司上市。与此同时,美国税改以及加息措施持续令到资金流入美国,而不断升级的中美贸易摩擦,以及正在进行中的英国脱欧谈判,或会影响对全球资本市场的投资情绪。

在GEM的活跃新股活动推动下,今年首季香港巿场的新股数量达到新高。融资额则受惠于三只大型新股,其中一只为中资银行,另外两只为中国地产相关的企业。市场的投资情绪也受到一些香港巿民熟悉品牌的新股上巿而推高。因此纵使伴随美元加息正常化和缩表,以及中美贸易摩擦等事件,香港新股市场在第一季度仍然整体表现强劲。

德勤中国对2018年香港新股市场的预测维持不变,预计2018年全年香港将会有150只至160只新股,募集1,600亿到1,900亿港元资金,其中至少会有5只与医疗保健、互联网金融和科技板块相关的超大型新经济概念新股。新上市制度预计在4月下旬生效后,一些有中国或者海外背景的生物科技公司预计会随后申请上市。而来自东南亚地区以新加坡为首的地产相关企业,为寻求高的估值,将依然会是海外企业来港上巿的重要引擎。最后,从去年9月新的民促法出台后,教育机构将会持续申请上市。

现时香港上巿制度改革,包括全新的主板和GEM上市要求于2月中旬生效,以及即将为容许尚未通过任何主板财务资格测试的生物科技公司、同股不同权公司,以及为便利第二上市开辟通道所作出的上市规则修订,将使香港资本市场更上一层楼。继不同的互联互通计划推出后,计划开放予于海外上市的超大型红筹,以及尚未于境外上巿来自七个创新领域的境内企业发行A股/中国存托凭证(CDR),将会与香港的全新上巿制度互相配合,为中国不同规模和发展阶段的独角兽企业提供全面的上市选择。

A股IPO巿场在2017年刷下出色的表现之后,2018年第一季度A股市场进程缓慢,包括否决率的上升,以及近期有关中国新经济企业IPO或发行CDR公开征求意见,均显示A股市场仍然在进行多项不同变革。与此同时,德勤看到新股平均发行规模,以及企业排队IPO审核的情况已有所改善。因此,与其他已发展的市场的成熟度相比,确信这些变化在长远看来将有助于创造一个更高质量、更健康的资本市场。

过去一年,申请A股新股发行的数量已经大幅回落至300多家企业。然而,鉴于中国内地监管机构对新股审批力度加大,德勤预计,中国内地新股巿场于2018年将放缓,以支持高质量健康发展,预计将有180-240只新股融资约1,700亿-2,000亿元人民币。而按照目前申请上巿的名单,中小型制造和科技公司将会于A股市场即将上市的新股中,在数量上占据主导地位。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交流群,199IT感谢您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