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脂肪饮食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Wed, 10 Jan 2024 12:04:15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加州大学:研究发现高脂肪饮食的影响通过锻炼不一定能消除 //www.otias-ub.com/archives/1670869.html Wed, 10 Jan 2024 12:04:15 +0000 //www.otias-ub.com/?p=1670869 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的一项研究激励你的新年决心:它表明,高脂肪饮食不仅会对与肥胖、结肠癌和肠易激有关的基因产生负面影响,还会对免疫系统、大脑功能和潜在的COVID-19风险产生负面影响。

虽然其他研究已经对高脂肪饮食的影响进行了调查,但这项研究的范围不同寻常。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人员在24周的时间里给老鼠喂了三种不同的食物,其中至少40%的卡路里来自脂肪。然后,他们不仅研究了微生物群,还研究了肠道所有四个部分的基因变化。

一组小鼠吃的是椰子油中的饱和脂肪,另一组吃的是单不饱和的改性大豆油,第三组吃的是富含多不饱和脂肪的未改性大豆油。与低脂控制饮食相比,所有三组都经历了基因表达的变化,基因表达是将遗传信息转化为功能性产品(如蛋白质)的过程。

“坊间传言说植物性饮食对你更好,在很多情况下这是真的。然而,高脂肪饮食,即使是来自植物,也是一个不正确的例子,”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细胞生物学教授、这项新研究的资深作者弗朗西斯·斯莱德克说。

一篇关于这项研究的新科学报告记录了高脂肪饮食的许多影响。一些肠道变化并没有让研究人员感到惊讶,比如与脂肪代谢和肠道细菌组成相关的基因发生了重大变化。例如,他们观察到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增加和有助于保护身体免受病原体侵害的拟杆菌的抑制。

其他观察结果更令人惊讶,比如调节对传染病易感性的基因发生了变化。“我们看到识别传染性细菌的模式识别基因受到了打击。我们发现帮助身体控制炎症的细胞因子信号基因受到了打击。”所以,这是一个双重打击。这些饮食会损害宿主的免疫系统基因,还会创造一个有害肠道细菌滋生的环境。”

该团队之前对大豆油的研究表明,大豆油与肥胖和糖尿病有关,而肥胖和糖尿病都是导致COVID的主要风险因素。这篇论文现在表明,所有三种高脂肪饮食都增加了ACE2和其他宿主蛋白的表达,这些蛋白是COVID刺突蛋白进入体内所使用的。

此外,研究小组观察到,高脂肪食物增加了结肠中干细胞的迹象。“你可能会认为这是一件好事,但实际上它们可能是癌症的前兆,”Sladek说。

在对基因表达的影响方面,椰子油的变化最多,其次是未经改性的大豆油。两种大豆油之间的差异表明,未改性大豆油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是亚油酸,在改变基因表达中起作用。

在这项研究中,饲喂豆油饮食的小鼠对微生物组的负面变化更为明显。这并不奇怪,因为同一个研究小组之前记录了大量食用大豆油对健康的其他负面影响。

2015年,该团队发现大豆油会导致小鼠肥胖、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和脂肪肝。2020年,研究小组证明,这种油还可以影响大脑中与自闭症、阿尔茨海默病、焦虑和抑郁等疾病相关的基因。

有趣的是,在他们目前的工作中,他们还发现一些神经递质基因的表达被高脂肪饮食改变了,这加强了肠-脑轴可能受到饮食影响的概念。

研究人员指出,这些发现只适用于大豆油,而不适用于其他豆制品、豆腐或大豆本身。“大豆确实有一些好处。但是太多的油对你不好,”UCR微生物学家Poonamjot Deol说,他是当前研究的共同第一作者,与UCR博士后研究员Jose Martinez-Lomeli一起。

此外,这些研究是在小鼠身上进行的,而小鼠研究在人类身上并不总是能得到相同的结果。然而,人类和老鼠共享97.5%的工作DNA。因此,研究结果令人担忧,因为大豆油是美国最常食用的油,而且在巴西、中国和印度等其他国家也越来越多地使用大豆油。

据估计,美国人从脂肪中获取的热量接近40%,这与本研究中喂给老鼠的情况相符。“一些脂肪在饮食中是必要的,也许是10%到15%。但大多数人,至少在这个国家,得到的至少是他们所需量的三倍。”

读者不应该为一顿饭而恐慌。正是长期高脂肪的习惯导致了观察到的变化。回想一下,这些老鼠被喂食了24周的这些食物。“就人类而言,这就像从童年开始一直持续到中年。一夜的放纵可不是这些老鼠吃的。这更像是一辈子的食物,”Deol说。

也就是说,研究人员希望这项研究能促使人们仔细审视自己的饮食习惯。

“有些人认为,‘哦,我只要多锻炼就好了。但经常这样吃可能会影响你的免疫系统和大脑的功能,”德尔说。“你可能无法通过锻炼来消除这些影响。”

自 生物通

]]>
管住口从现在开始!cell + cell repors研究表明:高脂肪饮食会影响肠道微生物以及代谢,加剧患癌风险! //www.otias-ub.com/archives/1647724.html Sat, 14 Oct 2023 09:25:28 +0000 //www.otias-ub.com/?p=1647724

美食可以让你暂时忘记很多不开心,也可以给你的开心锦上添花,尤其是那些高脂饮食。工作不顺心、压力山大的时候,亦或是努力终于得到了丰收的时候,来上一点酥脆多汁的炸鸡、滋滋冒着油光的烤肉以及充盈着黄油浓香的烘焙糕点,顿时觉得自己又活力满满了!

正所谓是越吃越香,越香越想吃,这些高脂饮食仿佛有一种魔力,美味到让人忽略了它带来的危害性,尤其是它很可能会明显增加患结直肠癌的风险。

2019年,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团队在cell上发表了研究成果[1],表明了高脂饮食(HFD)会促进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且这主要与BA-FXR轴结相关,采用FXR激动剂可以延缓结直肠癌进展

DOI:10.1016/j.cell.2019.01.036

HFD推动APCmin/+小鼠结肠癌进展

为了解饮食对肿瘤进展的作用,作者探讨了WT小鼠和APCmin/+小鼠喂养正常(ND)饮食或高脂(HFD)饮食后的变化,发现四组小鼠中,经过HFD喂养的APCmin/+小鼠发生的改变最为显著,包括肠腔和邻近组织的增加,小肠和结肠中粪便BA,甘油三酯(TG)和游离脂肪酸(FFA)水平显着增加,肠道形态学发生改变(绒毛长度减少和隐窝变深、内陷,伴随着肠道通透性增加)。此外,CRC恶性肿瘤生物标志物癌胚抗原(CEA)和癌抗原19-9(CA-19)的血清水平显著升高。以上结果表明HFD促进APCmin/+小鼠从腺瘤—腺癌进展的观点。 

DOI:10.1016/j.cell.2019.01.036

T-βMCA驱动APCmin/+小鼠CRC进展

进一步,作者观察了BA的变化,发现APCmin/+小鼠体内BA水平显著升高,尤其是HFD喂养的APCmin/+小鼠。其中增加最多的BA种类是T-βMCA。作者探究了T-βMCA与肠癌之间的关系,通过提高APCmin/+小鼠体内T-βMCA水平观察小鼠体内肿瘤标志物表达,发现CEA和CA-19的水平均增加。除此之外,作者还观察到,肠癌细胞和肠道干细胞的相关标志物的水平也有增加。经过探索,发现T-βMCA是通过抑制下游FXR受体功能来发挥作用的。

综上所述:一种名为T-βMCA的胆汁酸可以通过抑制FXR受体表达来促进结直肠癌发展

DOI:10.1016/j.cell.2019.01.036

FXR调节Lgr5+癌症干细胞扩增和肿瘤进展

作者观察到FXR受体受到抑制后,肠癌细胞和肠道干细胞的相关标志物的水平也有增加,猜测FXR激活后可能抑制癌症细胞的增殖并采用多种结肠癌细胞进行猜想验证。研究发现FXR的激活剂FexD激活FXR之后,肠道干细胞的分裂增殖节奏恢复,肿瘤的生长被大幅限制。对此,作者开展了动物实验来验证细胞实验结果,发现当给予APCmin/+小鼠FexD后显著延长了小鼠生存时间,且T-βMCA表达水平下降,表明FXR激活可以抵消T-βMCA带来的患癌负面影响。

 DOI:10.1016/j.cell.2019.01.036

DOI:10.1016/j.cell.2019.01.036

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近来,该研究团队在cell Reports上发表了进一步研究成果[2],表明了高脂饮食可能是通过影响肠道微生物组和粪便代谢组组成影响结肠癌发展

Doi:org/10.1016/j.celrep.2023.112997

遗传和饮食影响肠道微生物组和粪便代谢组

为了了解遗传学和饮食对结肠癌(CRC)进展的影响,作者比较了野生型(WT)小鼠和APCmin/+小鼠(APCmin/+小鼠容易发生多发性肠道肿瘤,但这些病变很少超过腺瘤阶段。)维持正常饮食(ND)或HFD饮食后的肠道微生物组学以及粪便代谢组学,结果发现遗传与饮食会影响肠道微生物组学以及粪便代谢组学,其中,HFD饮食带来的影响最为显著。

Doi:org/10.1016/j.celrep.2023.112997

饮食变化反映在粪便胆汁酸中

之前研究发现在APCmin/+CRC小鼠中,HFD诱导的继发性胆汁酸(BA)(包括DCA和TβMCA)的增加足以驱动腺瘤进展为腺癌。为进一步了解饮食和遗传因素对微生物衍生的继发性BA的影响,作者检测了WT小鼠和APCmin/+小鼠中的粪便BA。发现HFD和APC突变独立且合作地增加了粪便BA含量。进一步,作者发现在肿瘤负荷增加时,DCA和TβMCA水平降低,而粪便细菌负荷没有重大变化,暗示肠道微生物组的组成变化在继发性BA中产生。

FXR作为BA稳态的主要调节因子,FXR的激活可以降低HFD喂养的WT和APCmin/+中的血清BA水平。对此,作者探索了FXR对粪便BA池的影响,发现肠道FXR活化降低了WT和APCmin/+中的粪便总BA,而相比于NC喂养的小鼠,HFD喂养小鼠的粪便总BA显著升高。表明了HFD饮食可以消除部分FXR活化带来的积极影响,从而加剧结直肠癌进展。

Doi:org/10.1016/j.celrep.2023.112997

以上研究结果表明了HFD饮食会通过肠道微生物组和粪便微生物组来影响结肠癌进展,且这一环节是通过影响粪便胆汁酸带来的,而胆汁酸又会进一步抑制FXR受体激活,环环相扣,导致一系列蝴蝶效应。

小结

病从口入不是空穴来风,是一代一代经验所总结出来的。高脂饮食给你带来的不仅仅是发胖,还可能是癌症。有人可能会说:吃的开心就好,长点肉,到时候运动运动就没了。那增加患癌风险这个负面影响怎么消除呢?

为了我们的健康,还是让我们先学会管住嘴,减少高脂肪的摄入吧!

参考文献:

[1] Fu T, Coulter S, Yoshihara E, et al. FXR Regulates Intestinal Cancer Stem Cell Proliferation. Cell. 2019;176(5):1098-1112.e18. doi:10.1016/j.cell.2019.01.036

[2] Fu, Ting et al. Paired microbiome and metabolome analyses associate bile acid changes with colorectal cancer progression. Cell Reports. doi:org/10.1016/j.celrep.2023.112997

来自: 生物谷

]]>
Nat Commun:高糖和高脂肪饮食为何会诱发肝脏疾病的发生? //www.otias-ub.com/archives/1581996.html Wed, 12 Apr 2023 05:37:31 +0000 //www.otias-ub.com/?p=1581996

西方饮食和肠道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或会驱动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以及进展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然而,导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特定微生物和其代谢介导子目前研究人员并未发现。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题为Western diet contributes to the pathogenesis of 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in male mice via remodeling gut microbiota and increasing production of 2-oleoylglycerol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密苏里大学医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建立了高脂肪和高糖西方饮食与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生之间的关联。

文章中,研究人员识别出了促进肝脏疾病发生的西方饮食诱导的微生物和代谢因素,从而就能推动对肠道肝脏轴的理解,进而就能帮助开发膳食和微生物干预策略从而应对全球人群的健康威胁。研究者Guangfu Li博士说道,我们刚开始理解食物和肠道微生物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来产生促进肝脏疾病发生的特殊代谢产物的,然而目前我们并没有完全理解具体的细菌和代谢产物,以及疾病发生背后的分子机制,本文研究或许就能帮助我们揭开谜题。

科学家揭示高糖和高脂肪饮食如何以及为何会诱发人类肝脏疾病的发生?

图片来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3). DOI:10.1038/s41467-023-35861-1

肠道和肝脏会通过门静脉存在密切的解剖学和功能连接,不健康的饮食会改变肠道微生物,从而导致影响肝脏功能的致病因素的产生,而通过给小鼠喂食高脂肪和糖类的饮食,研究人员发现,小鼠中就会出现称之为Blautia producta的肠道菌群以及引起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的脂质,从而就会促进小鼠患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或脂肪肝,其特征与人类疾病相似。

研究者表示,脂肪肝是一种全球性的健康流行病,其不仅会成为诱发人类肝癌和肝纤维化的主要原因,而且其它癌症患者也会发生脂肪肝,但其甚至都不知道;通常情况下这就会使其不太可能会针对其它癌症来进行潜在的治愈性手术。作为本文研究的一部分,研究人员还测试了通过饮用水来施用的抗生素混合制剂治疗小鼠的效应,结果发现,抗生素疗法能减少小鼠的肝脏炎症和脂质积累,从而导致脂肪肝病症的减轻,相关研究也表明,抗生素所诱导的肠道微生物的改变会抑制机体的炎性反应和肝纤维化。

本文研究是名为“NextGen精准化健康研究计划NextGen Precision Health)的一部分,该计划旨在扩大个体化医疗保健以及跨学科研究转化方面的合作,从而造福整个社会。综上,本文研究结果或有望促进科学家们理解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发病机制,并提供特殊靶点来帮助开发基于微生物组/代谢产物的治疗性策略来抵御人类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原始出处:

Ming Yang,Xiaoqiang Qi,Nan Li, et al. Western diet contributes to the pathogenesis of 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in male mice via remodeling gut microbiota and increasing production of 2-oleoylglycerol,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3). DOI:10.1038/s41467-023-35861-1

来自: 生物谷

]]>
研究发现含高糖和高脂肪的西方饮食可能会助长炎症性肠病 //www.otias-ub.com/archives/1248160.html Wed, 19 May 2021 13:02:33 +0000 //www.otias-ub.com/?p=1248160

据外媒报道,一项新研究称,食用高糖和高脂肪等典型的西方饮食可能会导致肠道免疫细胞的重大变化,为炎症性肠病(IBD)铺平道路,这是一种慢性疾病,可能会引起疼痛并对人的生活产生负面影响。该研究涉及小鼠,包括一些有基因突变的小鼠,这些突变导致它们暴饮暴食。

西方的饮食习惯通常是高盐、高糖、高脂肪,肉类消费过多,加工食品过多。这种饮食对健康的潜在影响已被广泛研究,并与癌症和心脏病风险增加等相关。同样的饮食也可能使人处于患IBD的风险之中。

新的研究来自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发现,摄入高脂肪和高糖饮食的人类和小鼠都有异常的肠道免疫细胞,称为Paneth细胞。这种异常使胃肠道的炎症风险增加,这是炎症性肠病的关键因素。

该研究发现,一个人的身体质量指数(BMI)越高,他们的Paneth细胞受损程度越大。然而,利用小鼠对此进行的进一步探索发现,BMI并不是这种功能障碍背后的驱动因素,而是高脂肪和高糖的饮食,过度摄入这类食物是导致人类肥胖的主要原因。

暴饮暴食的健康饮食并没有导致高BMI的小鼠出现异常的Paneth细胞,但它确实导致了那些被过度喂食的小鼠的细胞受损,其中40%的热量来自糖和脂肪。好消息是,仅在四周后,恢复健康饮食的小鼠的Paneth细胞就恢复了正常。

自 cnbet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