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OLED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Wed, 08 Nov 2023 12:40:26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CINNO:2023年Q3全球AMOLED手机面板出货量约1.8亿片 同比增长29.6% //www.otias-ub.com/archives/1658990.html Wed, 08 Nov 2023 12:40:26 +0000 //www.otias-ub.com/?p=1658990

在旺季效应的带动下,第三季度AMOLED智能手机面板需求明显增长。根据CINNO Research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第三季度全球市场AMOLED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约1.8亿片,同比增长29.6%,环比增长25.1%,同比、环比双增长。其中,柔性AMOLED智能手机面板占比近八成,同比上升4.0个百分点。

2023年第三季度全球AMOLED智能手机面板出货分地区来看,韩国地区份额缩窄至55.0%;国内厂商出货份额占比45.0%,同比增加14.6个百分点,环比增加1.6个百分点,份额持续攀升。

三星显示(SDC)AMOLED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同比增长5.2%,市场份额由去年同期的60.1%缩窄至48.8%,市场份额同比下滑11.3个百分点,三星显示在中国市场的出货量持续锐减;

京东方(BOE)AMOLED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同比大幅增长68.0%,市场份额同比上升3.8个百分点至16.5%,京东方前三季度柔性AMOLED产品出货量超8,000万片,有望达成其全年出货量目标;

维信诺(Visionox)AMOLED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同比增长95.6%,市场份额同比上升3.3个百分点至9.9%,上升一位排名至全球第三,国内第二,其合肥及固安G6产线稼动率水平持续良好;

天马(Tianma)AMOLED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同比大幅增长385.7%,市场份额同比上升5.6个百分点至7.6%,位居全球第四、国内第三,受惠于其健康的客户结构,天马订单量持续稳步上升。

自 智通财经

]]>
Omdia:2022年中小型尺寸(9.0英寸及以下)AMOLED出货量为 7.62 亿 //www.otias-ub.com/archives/1578496.html Tue, 04 Apr 2023 04:27:49 +0000 //www.otias-ub.com/?p=1578496
Omdia 最新研究《中小尺寸型显示器时长追踪报告》显示,2022年,三星在中小型尺寸 AMOLED 佔据 56% 的总市场份额,京东方逐渐追逼三星,佔 12%。

随著全球通胀,由于智能手机需求降温,2022年中小型尺寸(9.0英寸及以下)AMOLED 的整体出货量为 7.62 亿,同比下降 6%。

三星是 AMOLED 市场的领先制造商,在2022年保持了 4.29 亿出货量,但其市场份额从2021年的 61% 降至 2022 年的 56%。乐金显示(LG Display)在 2021 年佔据 10% 市场份额,保持第二名,2022 年已提高到 11%。

不过,京东方进一步增加了出货量,2022年佔 12% 的市场份额,已超过了乐金显示(LG Display),排名第二。新兴的 AMOLED 制造商维信诺 (Visionox) 与和辉光电 (Everdisplay) 是中国第四和第五大 AMOLED 制造商,正在稳步增加出货量,缩小与其领先的韩国对手之间的差距。

根据Omdia的研究经理早濑弘(Hiroshi Hayase)在显示器面板研究实践中的的说法:“尽管与三星相比,AMOLED出货份额的差距仍然很大,但京东方已成功获得苹果公司订购的 iPhone 12 柔性LTPS-AMOLED 订单,并显著提高了其技术能力。京东方预计在未来几年逐渐缩小与三星在中小型 AMOLED 市场上的出货量差距。”

AMOLED 市场正在探索低功耗的 LTPO 技术。三星已增加其 LTPO-AMOLED 的大量生产能力,以确保高端智能手机的订单。相反,京东方和其他掌握传统 LTPS 技术的中国显示器制造商已开始增加 LTPS-AMOLED 的出货量,以满足位于同一地区的中国智能手机品牌生产的中端智能手机的需求。

“韩国 AMOLED 制造商将保持技术优势,而中国 AMOLED 制造商将透过取代 TFT LCD 的需求,降低 AMOLED 的价格,并将提高 AMOLED 在中端智能手机上的出货量。然而,中国 AMOLED 制造商未来仍有增加出货量的空间。”早濑弘总结道。

]]>
Omdia:预计2023年AMOLED显示驱动芯片出货量同比增长14% //www.otias-ub.com/archives/1563878.html Thu, 23 Feb 2023 12:13:49 +0000 //www.otias-ub.com/?p=1563878 近日消息,Omdia 最新报告显示,2022 年 OLED 显示面板出货量仍年同比下降 6%,而 OLED 显示驱动芯片(DDIC)出货量同比下降 5%

报告指出,2023 年,随着智能手机、智能手表、OLED 电视、便携电脑等需求复苏,AMOLED DDIC 出货量有望同比增长 14%,达到 11.6 亿颗

Omdia 预计 2029 年 AMOLED 渗透率将达到显示面板总量的 30%,AMOLED DDIC 出货量将从 2022 年的 10 亿颗增加到 2029 年的 22 亿颗,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 12%

其中,智能手机是 AMOLED DDIC 的最大应用市场。Omdia 数据显示,2022 年智能手机 DDIC 出货量占 AMOLED DDIC 市场的 64%。得益于 AMOLED 智能手机显示面板需求复苏,预计 2023 年 AMOLED 智能手机 DDIC 出货量将同比增长 12%

从 Omdia 报告中得知,智能手表是 AMOLED DDIC 市场的另一个重要领域,预计 2023 年 AMOELD 智能手表 DDIC 出货量将增长 11%,达到 1.64 亿颗

其他方面,预计 OLED 电视 DDIC 出货量将在 2023 年实现 16% 的同比增长,达到 1.44 亿颗。同时,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 OLED DDIC 出货量将达到 3700 万颗和 5800 万颗,分别增长 31% 和 49%

自 IT之家

]]>
CINNO Research:2021年全球AMOLED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约6.68亿片 同比增长36.3% //www.otias-ub.com/archives/1384543.html Thu, 27 Jan 2022 12:39:13 +0000 //www.otias-ub.com/?p=1384543

第三方市调机构CINNO Research发布的报告显示,2021年全球AMOLED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约6.68亿片,同比增长36.3%。分地区看,韩国地区AMOLED智能手机面板出货份额近八成,国内厂商出货份额稳步攀升至20.2%,同比增加3.7个百分点。

三星显示依旧一家独大。报告显示,2021年,三星显示AMOLED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约4.8亿片,同比增长28.8%;对应全球市场份额为72.3%,同比下降4.2个百分点。

报告认为,三星显示的LTPO面板产能快速增长,应用于苹果新一代手机产品iPhone 13 Pro、iPhone 13 Pro Max和三星品牌第三代折叠产品及国内品牌的几个旗舰机型上。

报告显示,2021年,京东方AMOLED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约0.6亿片,同比增长67.2%;对应全球市场份额为8.9%,同比上升1.6个百分点,位居全球第二,稳居国内第一。

报告认为,虽然经历了主力客户华为订单下修的影响,但京东方积极调整战略,持续优化客户结构,且京东方作为首家打入苹果iPhone供应链的国内AMOLED面板厂商,进入发展快车道,其AMOLED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持续增长。

维信诺增长强劲。报告显示,2021年,维信诺AMOLED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约0.3亿片,同比增长111.1%;对应全球市场份额为5.1%,同比上升1.8个百分点,位居全球第四、国内第二。

报告认为,2021年维信诺在新像素、高刷新率和屏下摄像头产品等技术创新领域持续发力。其中,鼎排新像素设计以其优异的显示效果应用于多款终端产品,包含荣耀、华为、中兴、努比亚等多款折叠机、智能机,未来维信诺有望凭借其在华为、荣耀折叠产品上的表现将赢得更多出货。此外,针对LTPO产能维信诺也早有布局,2021年随着维信诺合肥产线的出货,其LTPO产能将快速释放,加速向高端产品出货。

自 中证网

]]>
CINNO Research:2021年11月手机面板价格行情 AMOLED持续维持高位 //www.otias-ub.com/archives/1345820.html Fri, 19 Nov 2021 12:08:07 +0000 //www.otias-ub.com/?p=1345820

进入第四季度,智能手机面板价格延续分化趋势,LCD面板受终端需求疲软影响,价格持续走低,10月a-Si/LTPS面板价格继续下降0.1美金,预计11月和12月将维持跌势;第四季度中高端智能手机面板需求持续旺盛,叠加上游驱动芯片紧缺状况不减,AMOLED面板价格将持续维持高位。

供应端,上游核心零部件驱动芯片在持续多月的供应紧缺后有所缓和,TDDI及外挂IC需求满足度回升,价格趋于稳定,一方面因合肥晶合产线新增晶圆代工产能持续开出,一定程度缓解了芯片紧缺状况;另一方面品牌端对面板库存的控制致使部分产品需求减少。而AMOLED面板驱动芯片紧缺情况或将持续至2022年;

液晶面板新产线情况:惠科(HKC)绵阳G8.6产线作为a-Si手机面板市场的新势力,目前产能仍处于爬坡阶段,但其2022年手机产品产能有望逐步增至近2万片/月;华锐光电(CTO)郑州G5产线自今年初开始试水手机产品,目前手机产能已爬升至3万片/月,预计2022年其手机产能有望增至5万片/月;

荣耀在经历了上半年的调整期之后,其智能手机销量快速增长,CINNO Research数据显示今年7月至9月的第三季度荣耀国内智能手机销量排名连续三个月稳定在第三的位置。预计2022年荣耀对柔性AMOLED面板的需求有望大幅增长超50%;

05CINNO Research预估11月和12月智能手机面板价格将持续两级分化,AMOLED面板价格受芯片紧缺影响将继续持平,a-Si/LTPS产品价格将会继续小幅下降0.1美金。

]]>
2021年Q2三星AMOLED市场份额首次跌破70% 环比下滑了20% //www.otias-ub.com/archives/1299975.html Mon, 23 Aug 2021 12:53:09 +0000 //www.otias-ub.com/?p=1299975

在大尺寸LCD面板领域,国产厂商的份额已经超过50%,超越了韩国三星、LG等公司。现在OLED面板领域,三星等韩国公司同样遭遇国产厂商的激烈竞争,市场份额首次跌破70%。

这几年来智能手机已经完成了从LCD面板到AMOLED面板的转换,除了个别型号,新发布的手机大部分都用上了AMOLED面板。

三星是最早推出AMOLED面板的公司,此前一度垄断了整个市场,苹果的iPhone要用OLED面板也只能跟三星下单,当时三星的份额超过95%,早期甚至达到了98%。

这两年来国内的京东方、维信诺、TCL华星光电、天马微电子等公司也开始量产AMOLED面板了,并打入了手机供应链,华为、小米、OPPO、vivo、Realme、iQOO等都有手机使用国产OLED面板。

在此情况下,三星在AMOLED面板市场上的份额也急剧下滑,最新的Q2季度数据显示,三星AMOLED单季度市场份额首次跌破70%,只有69.5%,出货量只有1.01亿片,环比下滑了20%。

另一家韩国公司LG旗下的LGD面板也不容乐观,二季度出货量只有920万片,环比下滑32%。

与此同时,国内厂商表现亮眼,出货量合计增长36.1%,份额从15.6%提升到了24.2%。

国产品牌中,京东方当季出货量1428万片,环比增长36%,位列国内第一,全球第二,仅次于三星。

维信诺则以980万片的出货量紧随其后,全球第三,国内第二。

自 快科技

]]>
Omdia:预计2021年苹果将购买1.69块屏幕 超三星成最大AMOLED屏幕买家 //www.otias-ub.com/archives/1252309.html Wed, 26 May 2021 13:36:59 +0000 //www.otias-ub.com/?p=1252309

根据外媒 DigiTimes 报道,iPhone 13 系列在今年晚些时候发布之后,柔性 AMOLED 屏幕在苹果手机业务中的采用率将超过 80%,这也意味着苹果将超过三星成为全球智能手机 AMOLED 屏幕的最大买家。iPhone 12 系列全系配备柔性 AMOLED 屏幕,预估 2021 年款也会如此。

在报道中引用了市场研究公司 Omdia 的统计数据,预估苹果今年将会为 iPhone 购买 1.69 亿块屏幕面板,而去年订单数量仅为 1.145 亿。报道中写道:

消息人士援引Omdia的估计数据指出,苹果预计将把用于iPhone的AMOLED面板从2020年的1.145亿块增加到2021年的1.69亿块,而三星的相应采购量估计将从1.523亿块略微上升到1.57亿块。

消息人士称,三星显示预计在 2021 年仍然是 iPhone 用AMOLED面板的最大供应商,估计提供1.1亿片,而LG显示为5000万片,京东方为900万片。

除了iPhone 13系列的柔性AMOLED显示屏外,该系列的高端机型,如Pro和Pro Max,预计将包括LTPO背板技术。LTPO面板不仅有助于降低显示屏的功耗,这可以使iPhone实现永远在线等功能,而且还可以提高刷新率。

一段时间以来,一直有传言称苹果将在其iPhone中加入120Hz的ProMotion刷新率;但是,这些传言都还没有被证明是真的。据报道,苹果公司接近在2020年的iPhone中采用LTPO技术,但很可能决定把重点放在iPhone上引入5G作为主要卖点。而在 iPhone 13 中,120Hz 刷新率极有可能成为新的卖点。

自 cnbeta

]]>
Omdia:2020年AMOLED占智能手机显示屏总出货量的29% //www.otias-ub.com/archives/1202710.html Sun, 07 Feb 2021 08:59:59 +0000 //www.otias-ub.com/?p=1202710

要点

  • 2021年,OLED显示屏有望占到智能手机显示屏的40%,这将使OLED成为智能手机显示屏的主流。LTPS TFT LCD占比将从2020年的37.7%下降到2021年的31.4%a-Si TFT LCD占比将从2020年的33%下降到2021年的28.7%
  • 苹果已经在Apple Watch中使用了LTPO背板的OLED。从2021年开始,苹果可能会要求三星显示和乐金显示等iPhone OLED面板厂商提供LTPO背板的OLED面板。
  • Omdia预测,从2024年起,采用LTPO背板的柔性OLED将超过采用LTPS背板的柔性OLED

根据Omdia的《OLED Display Market Tracker – Pivot – Forecast – 3Q20》报告,2020AMOLED占智能手机显示屏总出货量的29%2020年,在智能手机屏幕中,柔性OLED出货量超过了刚性OLED2019年,刚性OLED占智能手机显示屏总出货量的19.6%,但2020年下降到13.8%。同时,2019年,柔性OLED占智能手机显示屏总出货量的9.9%2020年它上升到15.1%。预计OLED智能手机显示屏的出货量将继续增加。

12018-2027年各技术的智能手机显示屏占比情况

Source: Omdia

2021年,OLED显示屏有望占到智能手机显示屏的40%,这将使OLED成为智能手机显示屏的主流。LTPS TFT LCD将从2020年的37.7%下降到2021年的31.4%a-Si TFT LCD将从2020年的33%下降到2021年的28.7%

LTPS TFT LCD在成本和产品定位上面临着刚性OLED的挑战。LTPS LCD已经从2020秋季发布的iPhone 12系列中消失。这是目前LTPS TFT LCD面临的长期挑战,而智能手机中的a-Si TFT LCD则保留了其低成本的地位和足够的显示性能定位。

长期来看,OLED有望侵蚀a-Si TFT LCDLTPS TFT LCD的份额。另一方面,由于产能的限制和柔性OLED的盛行,刚性OLED的出货量增长将受到很大的制约。柔性OLED最终将成为智能手机显示屏的主流。

2021年起,a-Si TFT LCD在智能手机显示屏市场的占有率将下降到30%以下。

2023年起,LTPS TFT LCD在智能手机显示屏市场的占有率将降至30%以下。

2026年,OLED显示屏预计将占所有智能手机显示屏的45%,而LTPS TFT LCD占比将下降到28.6%a-Si TFT LCD占比将下降到27.1%

LTPSa-Si不会从智能手机显示屏市场上消失。对于许多智能手机OEMODM厂商来说,它们对主要销量驱动机型以及入门级智能手机仍然至关重要。

然而,OLED有望在高端领域占据主导地位,无论是刚性屏幕、曲面边缘外形,还是未来可变形的显示屏,如折叠、卷曲或伸缩类型。OLED的主要优势在于其灵活的外形设计、轻薄的特性,以及相对更好的色彩表现和对比度;这些都将维持OLED在高端智能手机显示屏领域的主导地位。

OLED在智能手机显示屏中的主要驱动力如下:

  • 苹果在iPhone系列上继续采用柔性OLED,尤其是在iPhone12之后。
  • 三星Galaxy系列的持续增长。
  • 凭借着轻薄、轻巧、节省空间的外形设计,许多新推出的5G智能手机都采用了OLED,而且这一趋势还将继续。5GOLED的结合将成为大多数智能手机公司高端机型的必选。
  • 由于OLED具有HDR功能和高对比度,色彩还原度好,OLED的画面表现要优于LCD。更多的5G智能手机将用于观看电影以及查看动态图片,因此,更多的智能手机将配备OLED
  • 中国手机品牌的OLED采用率也越来越高,无论是刚性OLED还是柔性OLED,如OPPOvivo和小米。
  • 中国大陆OLED产能和出货量的持续扩大,将导致OLED价格和成本的下降。
  • 可变形智能手机在不断推出,尤其是折叠、卷曲和伸缩型手机;尽管这些设备目前的发布量很小,但OLED面板的柔性外形设计已经开始出现在消费者心中。这将有助于维持OLED的高端形象。
  • OLED材料和驱动IC的准备,有助于OLED供应的增长。
  • 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生产良率,这对面板的可用性至关重要。
  • 产品差异化,特别是在高端市场,新机型将配备柔性OLED,尤其是中国品牌。
  • LTPO背板的引入,可以进一步降低功耗。LTPO不同于传统的LTPS背板。当5G到来时,更低的功耗将成为智能手机的重要标准,而采用LTPO背板的OLED将具备优势。

另一方面,三星显示从2020年开始量产LTPO背板的柔性OLEDLTPO,或HOPhybrid oxide polysilicon),在光刻工艺上需要更多的步骤,这将影响良率和产量;因此生产成本较高。不过,LTPO可以将OLED显示屏的功耗降低15-20%

苹果已经在Apple Watch中使用了LTPO背板的OLED。从2021年开始,苹果可能会要求三星显示和乐金显示等iPhone OLED面板厂商提供LTPO背板的OLED面板。京东方也在努力测试其LTPO背板产能。Omdia预测,从2024年起,采用LTPO背板的柔性OLED将超过采用LTPS背板的柔性OLED

]]>
Omdia:2021年中国AMOLED产能将显著提升 //www.otias-ub.com/archives/1184469.html Mon, 04 Jan 2021 04:09:43 +0000 //www.otias-ub.com/?p=1184469

要点

  • 按基板计算,2020年中国Gen 6柔性AMOLED的量产能力为每月10.5万片。
  • 7.5万片柔性AMOLED1.5万片刚性AMOLED将加入供应链,玻璃投入计划在2021年初。
  • 中国刚性AMOLED供应商将进入一线品牌的供应链。同时,柔性AMOLED供应商将在2021年面临严重的低成本竞争。

中国五家面板厂在2021年上半年将每月增加9万片Gen 6 AMOLED产能

AMOLED出货量下滑的这一年,中国AMOLED面板厂商并没有放缓产能扩张的步伐。在2020年最后一个季度,五家AMOLED面板厂商均如投资公告中承诺的那样释放了新增产能。以下是9万片产能增加的详细情况。

表一:中国Gen 6 AMOLED产能

Source: Omdia

如何消耗这些产能将是AMOLED厂商面临的一大挑战,因为柔性AMOLED价格太高,无法应用于价格低于3000人民币以下的中端智能手机。在面对非常有限的客户及商机时,柔性AMOLED厂商需要在损失现金流还是提升稼动率之间做出抉择;而客户一再升级的规格需求还要求AMOLED厂商继续投资设备改造产线,但厂商日后很难在产品溢价中回收投资成本,过度竞争将会迫使AMOLED厂商最终陷入囚徒困境的局面。因此,折叠手机或者卷屏手机的商业化需求迫在眉睫,因为只有扩大屏幕面积才有助于提高手机的附加值,并去化产能。

根据OmdiaSmartphone Display Market Tracker – Pivot – History – 3Q20》,2020年受疫情冲击,以及美国政府对华为的半导体禁令限制,AMOLED出货量为4.54亿片,同比下降3.6%YoY)。不过,柔性AMOLED出货量从1.58亿增至2.41亿,主要由Apple和华为贡献。Apple将在2021年继续引领这一转变,但预计国内厂商中只有京东方将从中受益。至于中国其他AMOLED制造商,则需要吸引那些欲将AMOLED用于其智能手机的其他品牌商。新荣耀虽然也积极向柔性AMOLED切换,但20215G套片的供应紧缺使得新荣耀难以达成自身目标。其他品牌明年也会增加柔性AMOLED的需求,但毕竟终端售价有限,因此柔性AMOLED的采购增幅也将受限。

2020年刚性AMOLED的出货量从2019年的3.13亿片下降到2.13亿片,但2021年刚性AMOLED的需求将相当强劲。和辉光电和维信诺将从小米和新荣耀中获得机会,作为继三星显示之后的二供。

由于竞争激烈,2.5D柔性AMOELD的价格将降至30美元。这个价格也将给三星显示的刚性AMOLED和柔性AMOLED带来很大压力,因此三星也无法在激烈的AMOLED竞争中独善其身。明年这些新增的AMOLED产能开始计提折旧后,亏损将是AMOLED厂商未来面临的最大挑战。因此Omdia建议在折叠手机或者更具有吸引力的应用明确到来之前,面板厂商应该暂缓柔性AMOLED的产能投入以维持产业的良性发展。

]]>
TrendForce:预估2020年AMOLED智能手机渗透率达35.6% //www.otias-ub.com/archives/1045210.html Fri, 08 May 2020 08:59:21 +0000 //www.otias-ub.com/?p=1045210 根据集邦咨询光电研究中心(WitsView)最新观察,受到疫情影响,全球智能手机生产规模缩小,连带影响不同显示技术面板的比重分布。由于手机品牌客户仍积极采用AMOLED面板,AMOLED机种的渗透率预计仍可由2019年的31.0%增长至2020年的35.6%,而TFT-LCD机种的渗透率,无论是LTPS面板或是a-Si面板的比重皆下滑。

中国面板厂影响力渐增,2020年AMOLED产能占比提升至35%

集邦咨询研究协理范博毓指出,2020年大部分手机品牌客户的旗舰机种规划都以AMOLED面板为主,包括苹果下半年发表的新机预计全部采用AMOLED面板,因此虽然渗透率从疫情前预估的37.7%下修至35.6%,但仍较2019年的31.0%成长。而AMOLED面板的新增产能仍持续增加,尤其是中国面板厂产能的增幅明显,占全球产能面积比重预计将从2019年的26%跃升至2020年的35%,中国面板厂势必以提升稼动率与产品良率、积极打入一线品牌客户供应链为目标,持续扩大影响力。

LTPS面板过去两年来产能扩充速度放缓,供货相对稳定,但由于价格竞争激烈,加上在窄边框、省电等规格表现不错,逐渐成为智能手机市场的主流,迫使a-Si面板只能往低端市场靠拢。不过随着AMOLED面板供货能力大增,已侵蚀LTPS面板在中高端市场的市占。而疫情对整体手机市场的冲击逐渐发酵,品牌客户更倾向拉长贩售旧机种的时间,或是维持甚至扩大低端机种的数量,也不利于LTPS机种渗透率在中阶市场的维持,预期LTPS机种将从2019年的40.2%下滑至2020年37.8%;a-Si机种则从2019年的28.8%下滑至26.6%,LTPS机种衰退幅度略大于a-Si机种。

长期而言,AMOLED机种势必将持续扩大市场规模,成为智能手机市场的主流,而包括LTPS与a-Si在内的TFT-LCD机种将逐渐下滑。过去以手机为主要产能的LTPS面板厂势必要开始寻找其他出海口,包括笔记本电脑面板、平板电脑面板,或是车用面板等等,以支撑产能稼动率。

]]>
IHS Markit:预计2025年AMOLED电视显示器市场营收达75亿美元 //www.otias-ub.com/archives/946317.html Tue, 08 Oct 2019 06:56:40 +0000 //www.otias-ub.com/?p=946317
受价格下跌因素推动,再加上消费者希望电视机更薄、更轻、色彩更艳丽的需求,电视用有源有机发光二极管(AMOLED)显示器市场营收预计在未来六年内将增长一倍以上,这一预测出自最近加盟Informa Tech旗下的市场研究机构IHS Markit | Technology。

到2025年,全球AMOLED 电视显示器营收将会增至75亿美元,而2019年仅为29亿美元。上述数据出自《IHS Markit | Technology AMOLED & 柔性显示器信息服务》。虽然AMOLED电视在2013年才开始上市,但其市场份额持续快速增长,预计2025年将在360亿美元电视显示市场总营收中占据20.6%,而2019年仅为8.6%。

IHS Markit | Technology分析总监Jerry Kang指出,“尽管AMOLED电视的平均售价(ASP)远高于液晶电视,但由于其外形灵巧、重量轻、色域广,因此非常吸引消费者。预计从2020年开始AMOLED电视的ASP将开始下降,这是因为采用了更先进的生产工艺,推动了制造能力的提高。这将为AMOLED电视的更广泛地应用铺平道路。”

AMOLED电视的ASP目前大约是液晶电视的四倍,这一数据是基于3840×2160分辨率65英寸面板的对比得出。正因为如此,电视品牌商急于降低AMOLED的价格,以便使其能够更加吸引消费者。

预计导致价格大幅下跌的一个因素是在第8代显示器制造厂中采用混切(MMG)基板。MMG能够在单个基板上裁切多种显示尺寸,因此可以提高制造效率,降低产品成本,并有助于产品线的多样化。

LG显示最近在中国广州增建了一家新的8代MMG工厂。这是该公司继2013年在韩国坡州市建立工厂后的第二个8代工厂。LG显示通过MMG增加尖端显示设备投资,旨在加强其在AMOLED电视显示市场的领先地位。

瞄准LG显示先进的白光OLED技术,其他显示器供应商也正在展开竞争。这些公司提供替代性技术,很快也可以用于制造AMOLED电视显示器,包括喷墨打印、RGB OLED和量子点色转换OLED。

]]>
IHS Markit:AMOLED 显示屏驱动芯片发展趋势浅析 //www.otias-ub.com/archives/926783.html Wed, 21 Aug 2019 06:39:30 +0000 //www.otias-ub.com/?p=926783 AMOLED显示屏成长迅速,尤其是柔性AMOLED,这也推动着驱动芯片的快速发展。台湾以及大陆地区的显示驱动芯片业者开始进入AMOLED驱动芯片供应链。

关键要点

○ 继台湾之后,大陆的驱动芯片设计公司也开始量产AMOLED驱动芯片

○从2020起,COP将成为柔性AMOLED的主流规格

○ 智能手机应用领域,柔性AMOLED搭载 TDDI 方案将得以实现

继台湾之后,大陆的驱动芯片设计公司也开始量产AMOLED驱动芯片

智能手机应用领域,AMOLED显示屏正在快速发展,根据IHS Markit的预测,未来AMOLED的成长将主要来自于柔性AMOLED的快速增长。

目前,三星显示主导着AMOLED显示屏的供应,但是它不允许它的驱动芯片供应商三星半导体和MagnaChip释放AMOLED驱动芯片给其他面板厂。因此随着中国AMOLED面板产能成长,非韩系的驱动芯片厂商开始成长。瑞鼎,新思,联咏是中国AMOLED面板厂主要的驱动芯片供应商。例如,2018年开始,BOE搭载新思的驱动芯片供应华为Mate20 pro 机型,今年一季度,BOE搭载联咏的驱动芯片供应华为P30 pro 机型。而瑞鼎则一直在和辉以及维信诺占据很高的比重。

这个月,Nubia发布了Z20机型,双面柔性屏,均由BOE供应,分别为6.42”FHD+和5.1”HD+。其中6.42”FHD+采用了ESWIN的驱动芯片,5.1”HD+采用的是瑞鼎的驱动芯片。ESWIN是一家中国大陆驱动芯片设计公司,BOE参与策略投资,它的核心业务聚焦于半导体以及材料。

除了ESWIN以外,中国大陆还有其他的驱动芯片设计公司也在发展AMOLED的驱动芯片,具有代表性的有集创北方,芯颖,新相微以及云英谷。

从技术的角度出发,AMOLED驱动芯片的发展也很迅速。

从2020起,COP将成为柔性AMOLED的主流规格

显示面板上驱动芯片连接的主要技术有COG(Chip on Glass),COF(Chip on film)和COP(Chip on Plastic) ,其中COP 应用于柔性显示面板。

从2017年开始,三星Galaxy系列开始采用COP连接方式的柔性AMOLED显示屏。驱动芯片连接绑定的制程需要高温, COP 连接的双方是硬的驱动芯片对软的柔性PI基板,PI在高温下会发生翘曲,接触到硬的驱动芯片边缘,容易导致PI基板刮伤以及线路损伤等问题,良率面临挑战。 但是长期来看,COP的优势是不言而喻的,COP设计可以节省COF载带并减少连接点,当良率达到稳定水平,成本优势便会体现出来,同时供应链管理也变得更加简单。面板厂和驱动芯片厂都在致力精进设计提高良率,今年其他面板厂也开始量产COP连接的柔性AMOLED产品,COP正在成为柔性AMOLED的主流连接方式。

今年,苹果新的机型预期仍然采用COF设计,2020年苹果预计将导入COP设计,这将大幅提高柔性AMOLED中COP的比重。据此,IHS Markit预计,2020年采用COP连接的柔性AMOLED显示屏需求将达到2亿片,同比增长超过80%。

智能手机应用领域,柔性AMOLED搭载 TDDI 方案将得以实现

TDDI方案已广泛应用于液晶显示屏。对于AMOLED来讲,智能手表以及类似应用的小尺寸AMOLED也开始采用TDDI方案。其触控功能要求简单,触控层走线比较少和有限,因此incell设计不会对AMOLED的电极结构形成大的影响。目前AUO搭配瑞鼎主导这部分应用的趋势。

但是对于智能手机应用,其需要良好优质的触控功能,为了避免触控层线路对AMOLED的电极造成干扰,触控层不能直接整合成incell设计。由于柔性AMOLED的封装层非常薄,面板厂以及驱动芯片厂开始开发触控层仍保留oncell设计,把触控走线延伸至下层PI基板的外线路区(OLB area: Outer Leading Bonding area),从而实现显示屏驱动芯片和触控芯片整合的TDDI方案, 这一方案预计在2020年得以面市。

其他趋势

高帧率正成为部分高端智能手机产品的一种趋势,而AMOLED显示屏正占领高端智能手机份额。因此AMOLED显示屏搭配高帧率可能将成为标配, 90Hz帧率差不多是必需的,120Hz的必要性还有待考量。

从晶圆制程来看,起初AMOLED驱动芯片设计于80nm制程,现在40nm成为主流。而且对于韩系驱动芯片厂商,MagnaChip已经在今年4月开发出28nm AMOLED驱动芯片。28nm 是目前最先进的制造AMOLED驱动芯片的制程,相比40nm制程,MagnaChip这颗新的28nm AMOLED驱动芯片可以实现尺寸缩小20% 。

]]>
IHS Markit:预测2021年可折叠AMOLED面板出货量超过1700万 //www.otias-ub.com/archives/850998.html Tue, 26 Mar 2019 08:52:37 +0000 //www.otias-ub.com/?p=850998
鉴于三星电子、华为和其他智能手机制造商已经宣布推出具有可折叠外形的新款智能手机,预计到2021年,可折叠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AMOLED)面板的出货量将超过1700万。

据IHS Markit发布的《可折叠显示技术与市场》报告,到2021年,也就是可折叠外形设计引入仅仅3年之后,在AMOLED面板总出货量7.35亿中可折叠AMOLED所占份额预计将达到2.4%。2022年以后,用户体验将会进一步改善,预计可折叠AMOLED面板出货量的增长还将加速提升。

可折叠盖板玻璃和触控传感器是决定折叠耐用度的关键部件,一旦获得改善,预计可折叠显示屏市场的增长将更为快速。

柔宇科技于2018年10月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可折叠屏幕智能手机,而三星电子和华为于2019年2月推出了自己的可折叠智能手机。预计今年晚些时候将有更多的品牌推出他们的可折叠设备,但有些品牌仍然对推出可折叠设备持谨慎态度。

未来几年,市场上预计将出现各种不同尺寸的可折叠显示屏,而不是仅仅局限于目前的7-8英寸屏幕。各个品牌都必须确保他们的产品足够耐用,能够反复折叠和展开。即使配备更大的显示屏和电池,这些产品也必须保持轻薄。

可折叠显示技术与市场-2019年

这份IHS Markit报告包括可折叠显示器直到2025年的市场需求预测,基于三种增长情景(即下行、基准和上行)。其中评估了满足市场需求所要求的制造成本和供应产能。这份报告也专注于近期可折叠显示屏的技术和供应链,包括盖板玻璃、触控传感器和偏光片。

]]>
IHS Markit:未来五年全球AMOLED面板产能将翻两番以上 //www.otias-ub.com/archives/646697.html Wed, 25 Oct 2017 13:58:54 +0000 //www.otias-ub.com/?p=646697

随着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在智能手机和高端平板电视的日益广泛使用,各大面板制造商都加大了新OLED显示器工厂建设的投资。根据IHS Markit(纳斯达克:INFO,一家全球领先的关键信息、分析和解决方案供应商)的最新研究分析表明,全球AMOLED面板的产能——包括红绿蓝(RGB)OLED以及白光OLED(WOLED)在内,预计将从2017年的1190万平米增至2022年的5010万平方米,增幅达到320%。

IHS Markit发布的最新显示器供应需求和设备跟踪报告显示,到2022年,RGB OLED面板的产能将从2017年的890万平方米增至3190万平方米,同时WOLED面板的产能也将从2017年的300万平米增至2022年的1820万平米。

两位市场领导者——三星显示器和乐金显示器——采用了两种不同的发展路径:三星专注于面向移动设备的RGB OLED面板,乐金则专注于面向电视的WOLED领域。为应对在智能手机和其他移动设备领域,液晶显示屏(LCD)逐步被RGB OLED取代的趋势,特别是OLED面板全屏以及柔性的特性,乐金显示器已经于2017年开始生产RGB OLED面板。同时,中国面板制造商,包括京东方(BOE)、华星(ChinaStar)、天马(Tianma)、维信诺(Visionox)、和辉光电(EverDisplay)、信利(Truly)、柔宇(Royole)都在针对移动市场积极扩张RGB OLED面板产能。

“建造一座每月产能达到9万基板的6代柔性OLED工厂需投资超过115亿美元,远远大于建造同样产能的10.5 TFT LCD工厂所需的投资。”IHS Markit显示研究总经理谢勤益表示。“大批量生产柔性OLED面板的学习曲线成本同样非常高。与AMOLED面板相关联的财务和技术风险阻碍了日本和台湾的制造商大举进入该市场,” 谢勤益说道。“换言之,AMOLED的产能扩张,无论是RGB OLED还是WOLED,将仅仅体现在中国和韩国。”

三星显示器将仍然是智能手机RGB OLED面板的主要供应商。IHS Markit表示,三星显示公司RGB OLED面板产能将从2017年的770万平方米增至2022年的1660万平方米。尽管许多中国面板制造商正在建造新的RGB OLED工厂,但其产能将远远低于三星显示器。鉴于两者生产能力的差距,他们将针对不同的客户:三星显示器将主要针对两个主要客户——三星电子(Galaxy系列)和苹果(iPhone系列),而中国制造商将瞄准规模相对较小的中国智能手机制造商。包括华为、小米、Vivo、Oppo、魅族、联想和中兴、以及白牌制造商。

据估计,到2022年,韩国面板制造商在全球AMOLED产能中所占的比重将从2017年的93%下降至71%。中国制造商(京东方,华星(ChinaStar)、天马(Tianma)、维信诺(Visionox)、和辉光电(EverDisplay)、柔宇(Royole))的市场份额则将从2017年的5%增至2022年的26%。

“许多人将中国RGB OLED产能的强劲扩张解读为是对韩国制造商的威胁。这确实是一种威胁。不过韩国公司拥有高效及高产能的工厂,而中国OLED工厂的规模则相对较小并分散在多个地区及公司,”Hsieh表示。“此外,虽然中国制造商可以通过政府补贴扩大工厂规模,但其运营业绩则将完全依赖于面板制造商本身。企业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克服维持业务稳定,突破学习曲线成本,初期较低的收益率及产能利用率等带来的挑战仍然是不可回避的问题。”

IHS Markit发布的显示器供应需求和设备跟踪是针对整个面板供应链的动态、产能、利用率、供应/需求、资本支出、财务信息以及相关新闻分析的综合指南。通过对所有行业参与者的季度报道和关键的分析指标,本报告提供了业界供求双方的最新、最完整的观点。

]]>
IHS Markit:2023年全球AMOLED电视面板出货量将超过1000万台 //www.otias-ub.com/archives/600368.html Wed, 14 Jun 2017 16:24:07 +0000 //www.otias-ub.com/?p=600368 199IT原创编译

面板制造商越来越瞄准高端电视市场,IHS Markit预计到2023年,AMOLED电视面板出货量将超过1000万台,2017年到2023年的复合年增长率约42%。

面板制造商针对高端电视市场不断丰富AMOLED电视面板阵容,提供不同画质和配置的面板产品。IHS Markit分析,AMOLED电视面板高额的制造成本仍然是出货量增长的主要障碍。

LG Display是唯一一个不断提高超高清AMOLED电视面板出货量的供应商。但是,LG Display正计划,2017年停止批量生产全幅高清AMOLED电视面板。

大部分电视机品牌都认识到,AMOLED电视在高端电视市场更有竞争力。2017年,65寸超高清电视面板占AMOLED电视面板出货量的48%。

根据IHS Markit的调查,大多数AMOLED面板厂商正在尝试将喷墨技术应用于AMOLED,以次降低制造成本。

 199IT.com原创编译自: IHS Markit 非授权请勿转载

]]>
IHS Markit:预计2023年AMOLED电视面板出货量I超过1000万片 //www.otias-ub.com/archives/593835.html Tue, 16 May 2017 02:55:22 +0000 //www.otias-ub.com/?p=593835

IHS Markit表示,随着面板制造商日益瞄准优质电视市场,预计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AMOLED)电视面板出货量从2017年开始将以42%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保持增长,到2023年,出货量将超过1000万片。

面板制造商针对优质电视市场正在不断扩展产品阵容,提供具有不同图像质量和价格的AMOLED电视面板。然而,根据IHS Markit分析,AMOLED电视面板的高制造成本仍将是出货量增长的一个阻碍。

IHS Markit显示器研究首席分析师Jerry Kang介绍:“乐金显示是唯一一家持续增加超高清(UHD)AMOLED出货量的AMOLED电视面板供应商,而且同时计划在2017年停止全高清AMOLED电视面板的量产。”

“这表明大多数电视品牌已经认识到AMOLED电视在优质电视市场将更具竞争力,因为AMOLED电视面板的生产成本相对较高,而该市场对价格的敏感度甚至比高端电视市场更小。”2017年,65英寸UHD电视面板将占AMOLED电视面板出货总量的48%。

根据IHS Markit大尺寸AMOLED技术和市场报告,大多数AMOLED面板制造商正尝试开发采用喷墨打印技术的AMOLED面板制造工艺,这被认为是降低生产成本的一个可行方法。然而,该工艺中用到的可溶性发光材料会导致性能降低,这也是制造商们所面临的挑战。

Kang 说道:“面板制造商现在正与一些设备和材料供应商合作开发和优化喷墨打印AMOLED面板制造工艺,计划到2019年,利用喷墨打印技术实现AMOLED电视面板的量产。”

IHS Markit大尺寸AMOLED技术和市场报告内容包括最新的市场趋势、9.7英寸及以上规格AMOLED显示屏的预测、技术分析以及各地区面板制造商策略。

]]>
IHS Markit:预计2017年全球AMOLED特定生产设备采购额达95亿美元 //www.otias-ub.com/archives/563454.html Mon, 13 Feb 2017 12:03:32 +0000 //www.otias-ub.com/?p=563454 平板显示器(FPD)行业正处于建设新工厂以生产AMOLED显示器的历史性浪潮中。据IHS Markit报告显示,这将在2017年带来价值95亿美元的AMOLED特定生产设备采购。

IHS Markit指出,用于生产TFT(薄膜晶体管)底板的设备将占2017年总市场的47%,总营收为44亿美元。有机发光层沉积和封装工具在今年将分别创造22亿美元和12亿美元的营收。

IHS Markit的高级总监Charles Annis表示:“沉积OLED材料有很多方法。然而,用于高分辨率移动显示屏生产的精细金属掩模(FMM)蒸发工具占当前新工厂建设的沉积设备营收的大部分。”

蒸发设备在技术上非常复杂,包括由机器人链接的多个集群真空工具。每个工具包括蒸发源和面罩对接功能,并且需要大量的泵送系统。

这些工具通常非常大,长度可以超过100米,因此这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

Annis说:“高性能AMOLED沉积设备的市场主要由Canon Tokki主导,他们在2016年占了一半以上的市场。至少有五家蒸发设备厂商希望利用此次爆炸性的市场机遇。然而,由于大型面板制造商对Canon Tokki拥有的批量生产经验十分感兴趣,我们预计这家公司在2017年将会获得进一步的市场份额增长。”

AMOLED还需要高性能封装以防止敏感的有机发光材料出现环境降解。封装屏障通常由金属、玻璃或薄膜堆叠制成。然而,目前大部分正在建设中的新AMOLED工厂都把目光瞄准柔性塑料显示器上,而这依赖于成本密集的多层薄膜封装(TFE)。

Annis说:“在过去几年里,柔性AMOLED厂商在简化TFE结构上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即使如此,在封闭环境中沉积高质量无机膜和打印有机层的生产率仍然是一个复杂的挑战。大量的沉积室和辅助工具需求使得TFE生产线成为AMOLED设备市场中最大的业务之一。”

估计在2016年至2018年间,AMOLED生产设备的支出约为230亿美元。设备制造商、特别是提供沉积和封装解决方案的设备制造商将会迎来历史性的营销机会。

]]>
CINNO:2016年全球AMOLED手机面板出货量3.7亿片 //www.otias-ub.com/archives/555604.html Tue, 10 Jan 2017 08:49:24 +0000 //www.otias-ub.com/?p=555604 根据CINNO Research全球季度手机面板出货量监测统计分析报告显示,2016年全球AMOLED手机面板出货量达到3.7亿片,相比2015年大幅增长41.2%,而中国前十大品牌的OPPO、vivo、华为、金立、魅族、联想等即贡献了26%的份额。

2016年99%的AMOLED面板都出自韩国三星,国内面板厂商和辉在小米红米Pro的助攻下,实现了超300万片的出货规模,是国内首家实现百万片出货规模的AMOLED手机面板生产企业。同时,昆山国显、天马集团也顺利达成了进入品牌手机市场的里程碑。CINNOResearch预测,2017年整体AMOLED面板出货量将达5.7亿片,增长幅度高达51.7%。

2016年柔性AMOLED手机面板出货量0.6亿片,占总体AMOLED手机面板出货的9.6%。2017年iPhone针对新款机型的面板采购量中约有半数将采用柔性AMOLED面板,预估将大幅带动整体柔性AMOLED手机面板的出货规模。

根据CINNO Research全球季度手机面板出货量监测统计分析报告显示,2017年柔性AMOLED手机面板出货规模有望翻三番提升至1.6亿片,至2020年柔性AMOLED手机面板的年复合成长率将达88.2%。

]]>
IHS Markit:2016年Q3 AMOLED显示屏出货总量达到1.01亿 //www.otias-ub.com/archives/549510.html Sun, 25 Dec 2016 10:50:30 +0000 //www.otias-ub.com/?p=549510 image007999

IHS Markit(纳斯达克股票代码:INFO,一家全球领先的关键信息、分析和解决方案服务提供商)表示,中国面板制造商2016年第三季度AMOLED(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智能手机显示屏出货量首次超过百万片关卡,达到100万片。虽然按发货量计算,中国制造商仅占AMOLED智能手机面板市场不到2%的份额,但是单季度出货量超百万片仍然显示出了其制造技术的显著提升。

根据IHS Markit智能手机显示屏市场追踪报告,2016年第三季度AMOLED显示屏出货总量达到创纪录的1.01亿。虽然三星显示器依旧凭借9970万片的出货量主宰该市场,但三家中国面板制造商:和辉光电(EDO),天马微电子和国显光电三季度出货量达到了140万片,相较二季度的59万片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

IHS Markit中小显示屏首席分析师于寕寧表示:“来自中国智能手机品牌,尤其是OPPO和Vivo的强劲需求助推了AMOLED面板总体需求的快速增长。许多中国智能手机制造商,包含魅族、金立、联想、华为、小米,都打算在其设备中采用AMOLED面板,其中部分订单将由中国本土面板厂商获得,进而改善其批量生产良率,并提高其产品可靠性。”

根据IHS Markit数据显示,AMOLED显示屏在中国智能手机品牌中的渗透率预计将从2015年的8%上升到2016年的13.6%。然而,由于三星显示器的AMOLED面板供应紧张,很多国内智能手机品牌正转向中国本土的面板制造商。例如,小米未能从三星获得AMOLED面板支援,转而与中国主要AMOLED面板供应商和辉光电(EDO)达成伙伴关系。而华为同样在其10月新机畅享6中选择和辉光电作为第二供应商。和辉光电于2014开始运营其位于上海的4.5代线AMOLED工厂,AMOLED出货量从第一季度的20万片增长到2016年第三季度的100万片。与之类似,天马和昆山国显光电也与中兴达成了商业合作伙伴关系,作为其AMOLED智能手机显示屏的二级供应商。

“中国面板制造商出货量仍然有限,尚无法撼动到三星的统治地位,但他们为中国智能手机品牌AMOLED需求带来了新的选择。此外,随着三星将其投资重心转移至柔性OLED领域,未来中国面板制造商将继续扩大其在刚性OLED面板市场的份额。” 于先生如是说。

]]>
IHS Markit :2016 年AMOLED封装材料市场预期同比增长76 % //www.otias-ub.com/archives/509371.html Mon, 22 Aug 2016 10:03:56 +0000 //www.otias-ub.com/?p=509371 image001

主动矩阵式有机发光显示面板(AMOLED)市场在整体显示器市场的份额持续增长,继2016 年出货量占比达到 11%后,AMOLED出货占比有望于 2020 年攀升至22%。受益于此,2016AMOLED 封装材料预期同比增加 76%,销售额也将达到 1.11 亿美元。

AMOLED 封装技术对于OLED智能手机、OLED电视以及其他 AMOLED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而言极为重要。AMOLED封装层能保护有机发光层避免受潮和氧化,同时对于物理冲击也可起到保护作用。

HIS Markit预估2016AMOLED 封装面积将到达40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 62%。而 2020 年封装面积更有望快速增长至1300 万平方米。

目前 AMOLED 的主要封装技术有:

1.  玻璃封装技术:主要用于智能手机及其他他小型显示面板,玻璃封装技术也将主导 2016 AMOLED封装市场。

2.  金属封装技术:在AMOLED 开发初期,金属封装技术也曾应用于智能手机用 AMOLED显示面板。目前则主要应用于 AMOLED 电视面板。

3.  薄膜封装技术(TFE): 目前,在可穿戴设备及智能手机等采用柔性显示屏的应用中,薄膜封装技术的使用变得日益广泛。

IHS Markit预估2016年玻璃封装市场的销售额将达到6200万美元,占据整体封装市场的56%。但是随AMOLED 电视需求日益增长,其面积占比将得到快速提升。受益于此,金属封装技术的营收占比将于2017年超过玻璃封装技术,达到 53%

]]>
NPD DisplaySearch:预计2013年AMOLED手机面板出货量达2.17亿片 //www.otias-ub.com/archives/156419.html Sun, 29 Sep 2013 04:25:41 +0000 //www.otias-ub.com/?p=156419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NPDDisplaySearch的观察,大屏智能手机市场需求快速发展,成为2013年平面显示器(FPD)产业发展的最积极驱动力;预计AMOLED手机面板出货将从2012年的1.34亿片成长到2.17亿片,加上随着手机荧幕逐步增大,AMOLED面板需求将从2013年第一季的26万3000平方公尺提高到2014年第一季的55万7000平方公尺。

根据NPDDisplaySearch平面显示器供需和支出季报(QuarterlyFPDSupply/DemandandCapitalSpendingReport)指出,2013下半年AMOLED面板供应将较为吃紧,供需比将在第四季下降到1%,这意味着可能出现供应短缺。

「三星显示(Samsung)仍是绝大多数AMOLED面板的生产商,主要应用於智慧手机。最近推出的GalaxyS4为5寸FullHDAMOLED显示器,三星将全面开启AMOLED产能以满足市场需求。」NPDDisplaySearch生产研究总监CharlesAnnis指出。

Annis补充指出:「随着供需比急剧缩小,三星今年重点扩大A25.5代线。此外,三星也可能加快开启A3生产线,这是另一条新的AMOLED产线。」

2013第一季至2014第二季AMOLED供需预测(单位:千平方公尺)

2013第一季至2014第二季AMOLED供需预测(单位:千平方公尺)

NPDDisplaySearch指出,大尺寸FPD,主要为TFTLCD的供应预计在2013全年也都较为吃紧。随着电视机价格进一步下降,消费者转向更大尺寸电视机,从而拉动了大尺寸面板的需求。大尺寸面板的供需比预计从2013年第一季的21.9%下降到第三季的11.8%,而平均产线利用率将很有可能达到85%以上。

2014年TFT产能预计将仅上升4%,而需求则将上升10%,这个情况将一直持续到2014年第三季,供需比进一步缩小到6%。

Annis补充:「智慧型手机和平板电脑快速发展,电视机尺寸加大,驱动FPD产业复苏。2012年第四季营业利润率首次自2010年第三季恢复正数,并将一直保持。此外,产线利用率,设备支出和技术升级将一直得以改善,并持续到2014年。」

价格门槛高AMOLEDTV生存不易

市场研究机构NPDDisplaySearch指出,全世界首台55寸AMOLEDTV已开始销售,其他尺寸预计也会陆续上市;相对於液晶电视而言,AMOLEDTV的高贵价格限制了消费者购买,按DisplaySearch新近发布AMOLED制造成本分析来看,AMOLED制造成本较液晶电视面板足足高出了7倍之多,即使是较小32寸面板,AMOLED面板也较液晶面板高出两倍。

据DisplaySearch材料与元件研究总监TadashiUno表示:「由於生产良率低,今年第一季55寸AMOLED电视面板单片制造成本估计为2,454美元。在韩国面板厂与材料供应厂商不断改进之下,我们预期良率有机会在接下来两年逐步改善并使成本快速下降,但预估仍与液晶电视面板有一段差距。」

由于AMOLED制程尚未成熟,一旦良率过低,材料、折旧、人工等成本相应增加,因此改善良率是AMOLEDTV提高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根据DisplaySearchAMOLED成本模型分析,AMOLED面板成本在今年第一季到明年第一季一年期间预计下滑36%;不过仍将比液晶电视面板成本高出5倍之多。

NPDDisplaySearch指出,AMOLED电视面板最具有竞争力的是32寸产品,成本仅是液晶电视面板2倍;不过由於32寸电视市场竞争激烈,主要是低成本产品的战场,也因此AMOLED电视恐无法在此市场生存。

55寸FHDAMOLED电视面板与TFTLCD面板成本比较

55寸FHDAMOLED电视面板与TFTLCD面板成本比较

需求骤增AMOLED面板2016年供不应求

已经并入IHSInc.的显示器市场专业调查机构Displaybank最新发表的AMOLEDTV开发现况与竞争力分析报告显示,AMOLEDTV用面板市场需求,可望从2014年开始骤增,并在2016年会出现供不应求现象。

Displaybank的报告指出,目前韩厂LGDisplay(LGD)及SamsungMobileDisplay(SMD)目前所拥有与兴建计画中的8.5世代AMOLED产线,仅能满足至2015年下半年为止的市场需求,到2016年起难以满足激增的市场需求,因此届时恐出现大尺寸AMOLED面板供不应求现象。因此目前正需要开始考虑投资2016年启用的8.5世代AMOLED产线。

Displaybank预期AMOLEDTV用面板供应能力将从今年下半年开始缓慢增加,而在2013年下半年大幅成长,使得55寸AMOLED面板的生产成本将下滑到大量生产初期价格的三分之二水准。此外预测2014年上半年开始,厂商将推出除了55寸之外的各种尺寸的AMOLEDTV,使得TV制造商对AMOLED面板的需求随之增加。

最近Sony、Panasonic以及友达(AUO)等大尺寸显示面板厂商纷纷参与AMOLED面板的生产,预计在2014年起,除了LGD与SMD以外会有许多面板厂商会相继尝试生产大尺寸AMOLEDTV用面板。

Displaybank研究员JerryKang表示,LCD面板目前已经成为从外部筹措零组件後,再进行组装的产品,相对的AMOLED仍然是面板制造商在技术、零部件及生产上保有绝对的排他性,属於垂直整合的产品。并且LGD与SMD保有中小型AMOLED大量生产技术,以及拥有将现有LCD制造设备转换为OLED生产的余力,因此相较其他竞争对手在AMOLED面板发展上,仍可维持几年的领先地位。

全球8.5代AMOLED生产线供应能力展望(以55寸面板为基准)

全球8.5代AMOLED生产线供应能力展望(以55寸面板为基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