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Sun, 30 Jul 2023 19:02:30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CTR:2023年Q2移动互联网APP实力排行 //www.otias-ub.com/archives/1632999.html Tue, 01 Aug 2023 06:00:51 +0000 //www.otias-ub.com/?p=1632999

本次发布的《CTR-Xinghan · 2023年Q2中国移动互联网实力榜》基于CTR-Xinghan(星汉)移动用户分析系统2023年Q2数据,通过APP季度活跃用户数这一指标揭晓中国移动互联网50个头部APP、以及50个细分赛道冠军玩家的真实价值。

— 榜单1 —

APP用户规模TOP50玩家榜

 

— 榜单2—

细分行业NO.1APP TOP榜

]]>
元宇宙风口下,虚拟形象社交 App下载量在两年内翻了三倍 //www.otias-ub.com/archives/1439359.html Sun, 22 May 2022 11:15:52 +0000 //www.otias-ub.com/?p=1439359 游戏玩家对元宇宙的概念早已不陌生,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ROBLOX》。这款游戏在 2021 全球移动用户支出榜上名列第一。截至 2022 3 31 日,其应用商店用户支出超过了 45 亿美元,足以证明它的火爆。然而,元宇宙的概念不仅存在于游戏中。虽然在虚拟世界中购物、营销、与他人互动的想法可能还没有成为主流,但像 MetaFacebook)这样的科技巨头似乎正在引领潮流,其他领域的消费者和品牌也在迅速加入进来,我们能从移动市场格局中看到这一点。我们看到人们对元宇宙的兴趣高涨,全球对虚拟形象社交 Appdata.ai App IQ 中一个新的子类别)的需求也在急剧增加。

根据 data.ai 的数据显示,从 2020 年开始,移动应用市场与元宇宙相关的 App 数量持续增长。其中,社交类 App 在众多类别中呈领跑趋势。我们还发现游戏这一关键词在此类应用的简介中出现的频次最多,有近半数社交类 App 在商店简介中提及游戏相关词语。这也在一定程度表明:融合游戏性或是元宇宙社交类 App 的特点。此外,诸如世界”“创建等元宇宙概念特有的词语,朋友”“互动”“一起等社交类应用常见的表达,增强现实等描述,也常出现在元宇宙类 App 的简介中。

值得关注的是,我们看到人们对元宇宙的兴趣高涨的同时,全球对虚拟形象社交 App(data.ai App IQ 中一个新的子类别)的需求也在急剧增加。

随着品牌应用开始在元宇宙中的合作(Chipotle  Nike 都在《Roblox》中开设了商店),消费者的兴趣也正在提升,并延伸到了许多领域,如游戏零售餐厅活动等。

data.ai 移动数据显示,与其他社交媒体类别相比,虚拟形象社交 App(如 ZEPETO  BUD下载量的同比增长率最高,达到 3800 ——同比增长 60%,比两年前增长了 215%


2022 年第一季度全球下载量排名前五的虚拟形象社交 App如下: 
  1. ZEPETO
  2. BUD by bud technologies
  3. Oasis
  4. IMVU 
  5. Makerblox – Create skins 

美国,虚拟形象社交 App 的下载量在 2021 年第二季度达到了 460 的峰值,且在 2022 年第一季度仍保持在 400 ,高于 2020 年第一季度的 240 万。发行商若想获取到这些对元宇宙内容感兴趣的用户,了解他们在哪些地方花费时间、以及不同国家用户品味和习惯是什么非常重要。这将助您识别:哪些合作伙伴应用功能目标受众能为您带来最大的机会。

跨类别亲和度数据可以向您展示:与平均水平相比,用户最有可能使用的其他应用子类别。虽然虚拟形象社交 App 遍布全球,但不同国家的用户使用特征和习惯有很大的区别。在美国,虚拟形象社交 App 的用户使用卡拉 OK 应用的可能性是其他用户的 6.6 ,使用语音聊天应用的可能性是其他用户的 5.5 ,使用占星术应用的可能性是其他用户的 4.8 。在选定分析的市场中(美国英国法国日本澳大利亚韩国),语音聊天应用仅出现在美国亲和度排名的前六名,占星术应用仅出现在美国英国的热门类别里,漫画应用仅在澳大利亚巴西的热门类别中排名靠前,显示出这些市场中虚拟形象社交 App 的微妙特征。我们还看到倾向程度因国家而异,虚拟形象社交 App 的用户在法国使用儿童早期教育应用的可能性是其他用户的 11 ,在日本使用绘画(图画与设计)应用的可能性是其他用户的 8.4 ,而在美国,最高倾向则为 6.6  

这些类别亲和度阐明了用户群体的潜在趋势,尤其是年龄方面。我们发现 世代是这一趋势的推动者,在许多市场中,虚拟形象社交 App 的用户对教育子类别有着很高的亲和度。 

2022 3 美国MAU 排名前三的虚拟形象社交 App 中,这三款应用都严重偏向 Z 世代,其中 Itsme 偏向程度最大,Z 世代使用的可能性比平均水平高 120%

利用跨类别亲和度、年龄和性别数据,您可以更清楚地了解这些用户是谁、是什么在吸引这些用户以及他们是如何在移动设备上花费时间的。 

2022 3月,美国月活跃用户数最多的三款虚拟形象社交 App 分别是 IMVUZEPETO  Itsme(仅支持 iOS)。在 iPhone 上,这三款应用的月活跃用户数都是女性多于男性,其中 Zepoto 的偏斜度最高,女性用户使用它的可能性比平均水平高 54%Itsme 的性别差距最小,但在美国,女性用户使用它的可能性仍高出 20%

深入挖掘

虚拟形象社交 App 越来越受欢迎,也为品牌和明星创造了在移动设备上与消费者互动创造了更多的机会。例如,在 2021 8 月,拉夫·劳伦宣布与 ZEPETO 独家合作,推出了一个虚拟服装系列和三个可供该应用的虚拟化身聚集的社区空间。在其中一个数字空间(拉尔夫·劳伦的虚拟麦德逊大道旗舰店)里,韩国流行音乐组合 Tomorrow X TogetherTXT的成员化身在应用中身穿拉尔夫·劳伦的虚拟服装举办了一场现场活动。

而就在上个月,2022 4 8 日至 24 日,Samsung  ZEPETO 联手为马来西亚的 Galaxy 用户提供了一场专属的虚拟寻宝活动。此活动刺激了每日平均下载量比前两周增加了 80%

鉴于虚拟形象社交 App 在过去两年中的稳步增长,我们可能会看到更多的品牌与这类应用合作以及更多名人的参与。移动发行商可以探索这种独特的合作方式,吸引并留住那些对体验元宇宙内容感兴趣的移动用户。

来自: dataai CN

]]>
Sensor Tower:2021年Q3用户在移动应用上花费近340亿美元 //www.otias-ub.com/archives/1319834.html Sat, 02 Oct 2021 11:18:08 +0000 //www.otias-ub.com/?p=1319834

SensorTower发布的一份新的报告说,在苹果的App Store和Google的Play Store中,客户在2021年第三季度花费了336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5.1%。在报告了2021年上半年App Store支出同比增长22.1%之后,研究发现,它和GooglePlay Store都继续出现大幅增长。

但自从冠状病毒大流行在2020年创造了应用程序使用的激增以来,2021年第三季度新的15.1%的增长与2020年第三季度的32%的同比增长相比已经放缓。

“增长主要由Google Play推动,该公司的消费者支出从102亿美元同比增长18.6%,达到121亿美元,”该公司在一份声明中说。”尽管苹果公司的应用程序商店的增长较为温和,但它的消费者支出与往年一样较高,收入从190亿美元攀升至215亿美元,增长了13.2%。与之前的时期一样,消费者在苹果的市场上的花费是Google的1.8倍。”

TikTok的下载量超过了30亿次,据说这是非Facebook应用程序的第一次。这个总数使它在App Store上名列前茅,在Google Play上排名第三–仅次于Facebook和Instagram。

总体而言,用户首次安装某款应用的次数比去年有所下降。

“202121年第三季度,苹果应用商店的[首次]应用安装量下降了1.2%,从82亿降至81亿,Google的市场从282亿下降到276亿,同比下降了2.1%。

目前,苹果的应用程序商店是全球多国政府反垄断指控的对象,该公司一直在做出改变以应对。不过,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师凯蒂·休伯蒂表示,这些变化不会对苹果公司的应用销售利润造成任何重大损害。

自 cnbeta

]]>
阿里健康与小鹿中医深度融合 推动优质中西医资源有效下沉 //www.otias-ub.com/archives/1299845.html Mon, 23 Aug 2021 03:26:54 +0000 //www.otias-ub.com/?p=1299845 “鹿途遥远,我们在一起吧。”

8月23日,阿里健康以一条官方微博,证实了其牵手小鹿中医的传闻。至此,市场有关“双鹿合体”的猜测拉下帷幕。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把中医药振兴发展和传承创新提升至国家战略,并将此作为“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给予持续的政策推动。在此背景下,国家层面发展中医药的政策文件高频出台。

据了解,阿里健康已在医鹿App+支付宝医疗健康频道搭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医疗健康服务体系 ,小鹿中医的加入,有望使阿里健康成为最完善的互联网中西医协同服务平台,进一步发挥互联网+医疗的力量,推动优质中西医资源下沉到基层地区。

公开资料显示,小鹿中医成立于2015年11月,是一个集医生患者管理、远程复诊、为患者送药到家于一体的全流程中医诊疗服务平台,拥有近6万名医生(其中三级以上医院医生占比48%,高级职称医生占比38%),成立以来累计服务患者740万人次,服务范围覆盖全国。而阿里健康财报显示,该公司已有近6万签约执业医师、执业药师和营养师,日均线上问诊服务量超过18万次。

经历多年积累,阿里健康已建立了一整套覆盖全国的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联手小鹿中医后,该平台有望以更丰富的医疗健康资源供给,为更多的用户提供包括健康知识科普、健康评估、疾病管理、中西药事服务、在线随访在内的全流程在线医疗服务。

在不断提升公共卫生服务的效率,扩大服务的普惠面上,互联网的作用被各界看好。越来越多的基层地区患者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分享到更先进的医疗资源。以小鹿中医为例,2020年的一份对该平台万名主任医师的调查报告显示,除完成本院的日常线下门诊工作外,这些医生总计在线提供了100余万次的额外的诊疗服务,向全社会增加了优质医疗资源的总供给。在平台医生服务的患者中,大部分是三线以下城市患者,有效帮助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地区。该平台通过自主研发的智慧药房系统,将中药煎熬好,送到患者家中,使得偏远地区的居民也能享受到与大城市居民一样优质的中医药服务。

]]>
哪款APP最耗电最占存储空间?100款热门APP大调查 //www.otias-ub.com/archives/1251443.html Tue, 25 May 2021 13:44:57 +0000 //www.otias-ub.com/?p=1251443

智能手机已经成为各项服务的入口,用户只需要安装对应的 APP 就能享受服务。但这些 APP 在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消耗着大量电力,以至于手机的电量更容易耗尽。

一项研究表明,93% 的智能手机用户每天都会使用至少一款 APP,而这也导致很多时候手机无法续航使用一整天时间。那么哪些 APP 耗电最为严重呢?国外科技网站 pcloud 对 100 款最热门 APP 进行了分析,主要从 3 个方面进行打分,试图找出最耗电的“手机杀手 APP”。

最终结果显示 Fitbit 和 Verizon 在耗电方面名列前茅。这两个应用程序允许16个可用功能中的14个在后台运行,特别是包括四个最苛刻的功能:相机、定位、麦克风和Wifi连接。这两款 APP 赢得了研究中的最高评分–92.31%。

在对手机电池要求最高的 20 个应用中,社交媒体应用总共占了 6 个。Facebook、Instagram、Snapchat、Youtube、WhatsApp 和 Linkedin允许 11 个额外的功能在后台运行,如照片、wifi、位置和麦克风。所有这些都需要更多的电力来运行,并最终对你的手机及其电池提出更多要求。

此外,在这六个社交媒体应用程序中,只有 Instagram 允许深色模式,这可以为手机节省多达 30% 的电池寿命。唯一允许这一功能的其他社交媒体应用程序是 Twitter–这可能解释了为什么它没有进入前 20 名。

此外,分析发现约会 APP 也是耗电大户。诸如 Tinder、Bumble 和 Grinder 这样的在线约会应用占了主要耗电 APP 的 15%,平均允许 11 项功能在后台运行。所有这 3 个约会应用程序都没有可用的黑暗模式,因此在使用时需要更多能量,导致电池更快地耗尽。

一般的手机可以容纳 64GB 的内置存储空间,操作系统大概占用 10GB。为了考虑到应用程序需要多少存储空间,pCloud 研究了100个顶级应用程序,并收集了每个应用程序需要多少MB的空间。

美国联合航空公司的应用程序占用了最大的手机存储空间,需要 437.8MB 的空间,其次是Lyft应用程序,需要325.1MB的空间,Uber需要299.6MB。所有这些应用程序都需要充足的空间,因此会降低你的手机速度,并吞噬你的存储空间。

幸运的是,当你不在度假时,像联合航空这样的旅行应用程序应该不会被打开,在考虑如何释放手机存储空间时,应该首先删除。此外,其他航空公司如瑞安航空只需要109.2MB的存储空间,Jet2需要47.3MB的存储空间,你可以使用这两个替代航空 APP。

然而,像 Lyft 和 Uber 这样的应用程序在日常拥有便捷的交通时更像是一种必需品。与其删除它们两个,不如确保只保留一个可靠的交通应用,因此为其他应用腾出空间,让你的手机运行得更快。

随着在家工作和在线会议成为常态,Microsoft Teams 已经成为世界各地众多公司的主打应用。然而,这个视频会议应用程序需要 232.2MB 的空间,相比之下,Zoom 只需要 82.1MB 的空间,Skype则需要 111.2MB。这些简单的替代方案可以帮助减少你的手机空闲空间,也将有助于保持你的手机顺利运行。

Uber Eats、My Mcdonalds和Yelp Food都进入了占用你存储空间的前30个应用程序。为了减少存储空间的使用量,同时提高你的手机速度,试着只坚持使用一个外卖 APP。众多外卖 APP 持有相同或类似的餐厅,因此,一个应该足够或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

自 cnbeta

]]>
2019视频编辑App出海热潮:各国用户偏好及出海状况盘点 //www.otias-ub.com/archives/987265.html Thu, 26 Dec 2019 15:25:15 +0000 //www.otias-ub.com/?p=987265 触宝大数据研究院发现,能够产出个性化的内容进行社交分享是 95 和 00 后用户的一个典型特性,这也让他们在自己的社交圈内可以极快获得共鸣。同时这类应用也是国内应用出海目前的一个亮点,在本次报告中将展示视频精细编辑应用的形态,分类与热点市场。

注:本次统计中,“视频编辑应用”以视频编辑为主要功能的应用,以社群分享为主要功能的视频应用不计入统计。

随着 4G 网络和短视频社区的发展,更多用户习惯用视频来分享自己的生活,而这些追求流行的年轻用户对于视频中所展示出的独特性也有更高的要求,因此对于无门槛视频拍摄编辑工具的需求在逐步攀升。目前,这类工具主要分为视频下载工具、美颜及其他滤镜、视频拼接、视频深度编辑、照片视频编辑等,分布在视频制作过程的各个阶段。而对于大部分用户来说,直接加入滤镜,在拍摄的同时完成编辑是时间成本最低的方式,也是目前最大的需求方向,但是高级编辑工具则可以彰显个性化,展示更独特的视觉效果与内容,用户为此功能付费意愿更高。

和静态图片编辑一样,无论是以 Vlog 为代表的长视频还是短视频,视频的发布者最主要的需求仍为展示自我,则美颜滤镜仍属于最大需求,占头部应用的接近 50%。这类应用在拍摄同时基本完成编辑,上手难度较低,对于要求不高或只对拍摄色调有要求的用户,是性价比较高的选择。但如果要呈现更多新潮和独特的效果,并且并对色调,音乐,节奏等进行个性化的调整,这类高级内容产出者则有着更高的需求,这类应用有多个付费功能,而产出者对支付意愿也较高,目前在滤镜类编辑应用较难做出差异化护城河的情况下,为用户提供深度编辑工具也是不错的选择。

国内出海应用在短视频行业有丰富的技术积累和运营本土化积累,而视频编辑的工具化功能也是国内出海团队擅长的领域。视频编辑类应用的优势在于他们的垂直人群是对于视频质量有更高要求的用户,这类用户更愿意为独家工具(滤镜、变速、效果等)付费,因此性价比更高,同时由于这类应用的使用目的是产出内容,也可以发展成为制作交流社区,提升用户的粘性,增加更多玩法可能。

从地域角度看,网络较为发达和短视频社交方式较为流行的地区对于视频编辑的要求也更高,印度地区智能手机的用户主要为年轻人,他们对于视频呈现方式的潮流追逐更多,因此视频编辑类应用活跃度高。南美地区的短视频行业异军突起,巴西的年轻人口同样较多,他们与印度地区的共同之处就是乐于进行日常生活的分享,对于歌舞结合的视频兴趣较大。不同地区由于用户侧重与分享平台不同,需要在不同地区进行个性化运营。

对于视频编辑类应用来说,产品的属性更偏重于工具,从打开习惯上来看,前 10 应用的用户每周打开不到 20 次,使用时长超过 20 分钟,属于使用次数频繁但停留时长较短的类型,用户对于这类应用更多仍为工具需求,而非内容探索类需求。主要因为大部分用户习惯于在拍摄期间完成编辑,进行直接分享。但对于视频编辑类应用来说,他们又不仅仅是功能性应用,还包含了内容的编辑,输出甚至分享,因此转型视频社区是可行的选择。视频编辑类应用全球活跃度 TOP10 平均每周打开的时长较短,也证明了用户对于视频编辑的意愿花费的时间也较短。

美国的移动互联网发展较快,产品形态新颖,用户对于新技术的探索需求较强,最近兴起的分享日常的 Vlog 也是在 Instagram 上风行的内容传播模式,所以美国用户对各种各样的滤镜,贴纸,背景音等工具都较为熟练,深度编辑应用的活跃度也较高,这类应用所产出的内容受到用户的欢迎后也会进行标准化,从而使拍摄者低学习成本的进行标准化编辑。但他们偏好给出多种选择的个性化处理方式,这类效果可能先在静态摄影当中进行运用,随后被视频编辑爱好者进行应用。

泰国地区的用户对于娱乐相关的应用关注度较高,对于视频拍摄主要以展示自我的娱乐需求为主。他们对于短视频和视频的停留时间较长,较多的女性年轻用户让他们对于美颜视频的拍摄要求较高,颜色鲜亮的美颜滤镜与贴纸是他们的审美主流。多个国内摄影类美颜应用将泰国作为重点的出海领域,这个地区与国内文化相近,人口结构较为年轻,也是热点市场中出海比例最高的地区,可以将类似经验移植到邻近地域的其他市场。相对来说,泰国的年轻用户对深度编辑自己拍摄视频的需求不大,更希望可以用最小的时间成本进行加工。

印度用户目前对于视频编辑主要通过短视频拍摄和社区中的工具进行简单编辑,他们对于深度工具的要求不高,当地的短视频社区也较为发达,能够为用户提供简单的编辑功能,因此对于单独的视频编辑 APP 需求不高。同时,由于当地智能机渗透有限及当地的偏好,相比于拍摄一段长视频,他们对将拍摄的照片编辑成一段带配乐的照片切换视频兴趣浓厚,这类应用将视频制作难度大幅下降,对于网速和手机存储需求要求不高,同时他们对于歌曲添加的偏好在此也可以得到实现,应用在生日,婚礼等节庆场景下都有着较广的应用。

巴西用户是对视频深度编辑较有研究的用户群体,在当地活跃度较高的应用中视频深度编辑占比最多,说明当地用户对于视频编辑都有较为个性化的需求,而不是通过简单的滤镜进行编辑。他们目前对于视频编辑主要的偏好是音乐类方面的挑选,而当地繁多的音乐风格和年轻人对音乐舞蹈的喜好也提升了这类需求。而他们对于视频下载工具依赖性并不强,下载工具与拼接工具用时相差不多,说明产品功能近似,他们会拍摄视频进行复杂剪接。与此同时,巴西视频编辑应用出海比例相对较低,仍有发展空间。
结论

视频编辑类作为视频分享产生的工具,增加用户在平台上的内容的独特性,为用户提供各类深度的服务,将用户编辑视频的成本降到最低,为社群分享提供潮流选择。目前美颜类视频编辑应用仍是用户的最广泛的需求。

短视频出海如火如荼的同时,出海视频编辑应用也占据了头部位置,这类应用为用户提供视频编辑的个性化工具,有工具类属性,但处理的是用户产出的内容,用户在其中可以进行个性化创作,因此可以通过社区来增加留存,而这类应用用户付费意愿也较高文化门槛较低,对于出海开发者而言性价比高。

美国用户相对来说较为成熟,对于深度编辑的应用较为感兴趣,他们习惯探索,对于简单套用滤镜兴趣不大,也因此他们更习惯在应用中对高级功能付费,这也在他们的摄影应用中也有所体现。

泰国用户对于视频拍摄兴趣浓厚,美颜滤镜在当地市场较大,用户希望通过滤镜改变社交网络上的形象。泰国地区还是出海视频编辑应用占比最高的地区,这一地区对摄影和视频编辑很感兴趣,与国内文化差异较低,适合出海开发者尝试。

印度用户视频编辑的深度需求不大,主要为短视频分享端的剪辑应用,这个过程往往会在他们拍摄的同时完成,极大减轻他们剪辑的难度,节省时间。同时当地流行的视频编辑方式为静态照片编辑,通过配乐视频的方式分享照片,

巴西用户对于音乐较为注重,因此在视频编辑配乐方面的关注较多,他们同样热衷于深度编辑,并且对于拼贴视频的关注度较高,手机的智能化程度和视频的质量要求都较高。

]]>
热云数据:2019年旅游类App暑期投放行为洞察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926896.html Wed, 21 Aug 2019 13:46:14 +0000 //www.otias-ub.com/?p=926896

根据热云数据Adinsight产品监测,2019年暑期(7月1日-8月15日)旅游类在投放App数量上相较于之前,并无明显增长;但其投放的素材数量呈现“井喷增长”的现象。其中,8月份的数据周期仅取自8月1日至8月15日,但其投放的素材已接近7月份整体旅游类App的数据。此外,与其它应用App类型横向对比来看,旅游类App在上半年投放素材占比仅排在第11位;而在暑期的旅游类App投放素材占比跃居第5。由此可见,暑期对于旅游类App投放量的增长,起到了明显“催化剂”的作用。

具体来看,旅游类App在7月份投放素材增长率高达155%,比6月份的数据高出100多个百分点。此外,根据暑期(7-8月)期间各应用App类型投放素材增长率的对比,除旅游类App外,网购类、影音类、在线教育以及社交类分别排在2-5位。由此可见,上述5种应用App类型的投放受暑期影响最大。

根据旅游类App在iOS与安卓两种设备上投放的产品数量对比来看,二者的占比与整体应用App投放行业相比,相对持平。尤其是进入暑期以来,随着旅游行业迎来了新的“窗口期”以及潜在消费群体的激增,旅游类App持续加大对于“双设备投放”的力度。因此,暑期内旅游类App在两设备投放产品数量的对比,进一步接近50%。此外,按旅游类App投放素材形式对比的维度,2019年以来投放形式的变化并不明显。其中,旅游类App绝大多数投放素材以“图片形式为主”,视频素材仅占极小的一部分,低于整体应用类App的平均水平(整体应用App投放视频素材的占比平均为8%)。

鉴于暑期旅游行业消费群体数量的激增以及综合资讯类媒体与当下火热的短视频类媒体的广泛用户基数,上述两种媒体是暑期旅游类App投放产品数量最多的类型,共计有46%的旅游类App选择了上述两种媒体类型;其次,垂直资讯与工具类媒体的占比大致相等,排在3-4名。右图是暑期旅游类App投放产品数Top10的媒体名称(Top10媒体排名不分先后)。根据Top10所属分类来看,综合资讯类以及工具类媒体的数量最多,分别有3家媒体入选Top10。

Airbnb爱彼迎、Agoda安可达以及携程旅行是2019年暑期投放素材增长率最高的3款旅游类App。具体来看,Airbnb爱彼迎之所以成为暑期投放素材增长率Top1,主要是来自于8月份投放量的猛增;而Agoda安可达则在7月份的增长更加明显。由此可见,进入下半年以来,酒店\民宿预定类App的投放量明显增高。

以下是旅游类App在上半年以及暑期投放素材量Top10的对比:携程旅行位列两个Top10的榜首;暑期Top10中共有3款新增App入围前十。此外暑期Top10中同样有3款App较之上半年的投放素材量的排名有所上升,分别是Airbnb爱彼迎、途牛旅游以及Agoda安可达。

携程旅行、去哪儿旅行以及马蜂窝旅游在三个假期投放素材Top5中,均榜上有名。暑期中,垂直类酒店/民宿预定App数量提升至2个。此外,根据3个假期Top2与Top5投放素材占比来分析期间的投放头部化特征:春节假期的投放头部化特征很明显,但后续假期中的Top2&Top5的占比逐步下降。这也表明暑期是旅游类App投放头部化程度最低的,买量竞争较之此前的两个长假期,进一步加剧。

以下是针对热门的综合旅游类App——携程旅行、去哪儿旅行、马蜂窝旅游以及途牛旅游的投放素材内容进行的梳理与洞察对比。按4款App在各自投放的素材形式占比来看,马蜂窝旅游是4款App中投放视频素材占比最高的,比例达到66%;其余3款App主要以投放图片素材为主。其中携程旅行以及去哪儿旅行分别是“图片形式”中,投放单图以及多图素材数量占比最高的App。

以下根据4款App的投放文案关键词总结与梳理,以及文案中含有“城市”关键词的寒\暑假投放对比。

]]>
触宝大数据:2019年Q2北美市场APP排行榜 //www.otias-ub.com/archives/917400.html Sun, 04 Aug 2019 17:21:58 +0000 //www.otias-ub.com/?p=917400
北美用户偏好在第二季度保持稳定,接近80%的应用在三个月过去之后依然在榜,说明了头部应用的护城河较高,用户选择已相对固定。墨西哥地区的应用进一步浮现,显示出新兴市场的强大潜力,与美国多元文化的互通之处。触宝(NYSE:CTK)大数据研究院发现,美国用户对于应用内容娱乐化的需求越发明显,社交的多元性与即时互动体验需求将会主导他们的APP选择。

热门领域结论:

北美用户的社交习惯趋向于视频化场景化,Instagram、snapchat与抖音等带有短视频的社交应用仍然牢牢占据前排的位置,而出海直播应用Bigo Live和Hago的上榜说明了用户对于娱乐化社交需求的增长。网络设施与玩法的多样化也说明了社交在娱乐场景下的未来,北美用户也一直处于应用娱乐化多元化玩法的前沿。

视频榜单头部应用竞争力较强,长视频平台拥有大量独家与自制内容,而短视频又充满了社交属性,都让用户的转换成本上升。活跃率Top10中有80%的应用人均使用时长都在增长,一方面这是因为手机性能的增长,另一方面视频带来的娱乐因素也占据了他们手机的更多使用时间,成为碎片时间娱乐的一大方向。

新闻资讯对于用户的吸引力在逐渐下降,榜单Top10中有60%的应用人均使用时长都有所下降,相对于视频时长的增长,可以证明用户在休闲娱乐方面的需求更大,而对于文字资讯的需求下降。

在游戏方面,轻度游戏Helix Jump和Crash the ball下榜,而新上榜的动作冒险类游戏Minecraft涵盖了建造、动作、战斗等多个元素,从玩法和时长上而言属于重度游戏,北美用户总体在游戏时长上仍有延长,且游戏风格向沉浸化深度化发展。

]]>
触宝大数据:2019年Q2东南亚市场APP新洞察 //www.otias-ub.com/archives/917387.html Sun, 04 Aug 2019 17:19:23 +0000 //www.otias-ub.com/?p=917387 触宝大数据研究院认为,东南亚与中国相近的文化及目前正处于智能手机渗透的早期,对于开发者是较好的机遇,有利于占据用户使用时长扩充流量优势。此外,在发展的过程中,用户的个性化、精品化需求将会逐渐增长,在一些视频类,摄影类等娱乐化工具的需求中逐渐显现的趋势。
热门领域结论:
出海视频应用

本季度出海视频应用在东南亚地区依然强势。改名后的 Likee 及巧影(Kinemaster)在榜单上的排名都有大幅度的提升。中国的短视频玩法,迎合了当地占据大部分用户的青年人口的喜好。而 Likee 的视频社区与众多“网红”入驻,也让它们不再是简单的视频编辑应用。工具加入社交元素有利于提升用户粘性,延长产品生命周期。

摄影类应用

东南亚摄影类精品化的趋势仍在进一步深入,以 VSCO 为代表的精品化图片编辑应用,在本季度使用时长、活跃度都有一定的升级。图片编辑应用 InShot 首次入榜,图片编辑应用的普及一方面与手机存储及显示功能的优化有关,另一方面手机能够取代这类内容,如果能与社交或视频元素进行结合,也将会获得用户的更大粘性。

健康健身类应用

健康健身类应用,本季度的使用时长下滑,用户的注意力被其他应用等占据。东南亚用户对于保持身体健康的需求较大,健身应用的活跃度有显著下降。健步走及户外运动仍然是他们运动方式的主流,对于复杂甚至需要器械的应用,他们接受度不高。

游戏类榜单

东南亚地区沉迷于出海动作类游戏,绝地求生的越南版本季度上线,并很快获得了较高的活跃度,与较长的用户市场。东南亚地区游戏活跃度 Top5 都与中国出海开发者有关,且都为动作类重度游戏。这说明当地的竞争环境与文化特色都易接受出海游戏,且当地的青年用户对于动作类游戏这类重度游戏有较高偏好。

]]>
热云数据:2019上半年海外应用App投放报告-美国市场VS日本市场 //www.otias-ub.com/archives/909853.html Sat, 20 Jul 2019 15:20:44 +0000 //www.otias-ub.com/?p=909853

美国作为北美地区第一大互联网市场,根据公开数据表明:2018年互联网网民渗透率达77%;而中国网民的渗透率为59%。相比较于国内,美国的互联网App的市场更为成熟。此外,根据热云数据监测,2019上半年美国应用App投放市场产品投放数量最多的两个类型是生活类与娱乐类App。财务类、工具类与旅游类相继排名3-5位。

作为iOS的“主场”,美国应用App市场在iOS投放的App数量高于安卓,达到55%。其中,iOS设备上投放的教育类、新闻类以及体育类App数量明显高于安卓设备。反观安卓设备上,报刊杂志、个性化以及医药类App则更具有优势。另,摄影与录像、图书类以及社交类App在两设备投放的产品数量是所有应用App类型中最为均衡的三种类型。值得一提的是,图书类App在美国的投放行为与国内阅读类App的情况有所不同:国内阅读类App基于其广泛的用户规模与变现模式,主要以选择安卓设备投放为主。

在投放创意组数量占比维度上,旅游、社交以及新闻类App的素材丰富程度最高,排在美国上半年投放创意组数量的前三位。按各月投放Top排名来看,上述三个类型分别平均占据各月的榜首。其中,美食佳饮类App中排名前列的几乎被“外卖”占据且在最近的5-6月涨势明显。

美国应用App投放素材形式占比情况,与国内的情况既有相同之处也有区隔:视频广告的比例虽比国内有所提高,但总体来讲其占比仍低于手游。此外,多图的广告形式成为美国上半年应用App主流的投放素材形式,且其比例同样远高于国内应用App投放市场“三图”形式的占比。由此可见,美国应用App投放市场的投放偏好主要以多幅、多维度展示产品为主。

以下为2019上半年美国应用App投放创意组数量Top20。新闻类与旅游类App——News Break以及Turo分别领衔Top10且Top10所属分类的分布较为平均。相比之下,国内的Top榜基本被网购与社交类App占据。另,美国版“抖音”排在第六。

以下为美国应用App主要类型的投放创意组Top3的名单以及以下5款No.1 App的上半年累计投放天数最高的三个素材及文案内容。

日本与美国虽同为成熟的App市场,但从投放行为偏好上仍具有明显的差异。2019上半年日本应用App市场投放产品数量最多的类型为财务类App,其次为生活类App。此外,与美国市场相比,社交类App的投放产品占比排在第5,排名高于美国市场。

日本应用App在两设备上投放的产品数量对比,安卓设备上的产品略高于iOS且在安卓设备上通讯类是投放产品最多的应用App类型。摄影与录像、天气类以及图书类在安卓、iOS设备上投放产品数量大致相同。

投放创意组数量占比的维度上,生活类App是投放量最多的品类,旅游类App排名第二。与美国投放创意组Top类型相比来看,日本应用App市场上导航与图书类App的投放量占比超过美国,排在第四、五位。另,根据各月投放量Top3类型来看,生活类与旅游类基本占据各月No.1,而家居类App在Q2的投放量增长较为明显。

上半年日本应用App投放素材类型仍以多图形式为主,与美国市场的分布趋势基本相同。相比之下,日本应用App投放市场的多图形式素材占比接近八成,高于美国市场。

以下为日本上半年应用App投放创意组数量Top10排名。按其所属类型来看,10个App涉及到7个应用App类型。这与美国Top10的类型分布情况相同。其中,娱乐类的Amazon Prime Video与GYAO!排在第1、2名。日本Top10排名中,有两款App同时也是美国Top10——它们是抖音(TikTok)与音乐类App–Spotify。

以下是上述日本Top10中排名前5的App,上半年投放天数最多的3个投放素材文案梳理。

]]>
热云数据:2019年旅游类App投放行为洞察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882010.html Mon, 27 May 2019 05:28:48 +0000 //www.otias-ub.com/?p=882010
摘要

● 旅游类App除在2月的投放量出现下降的情况外,其余月份的投放量均呈现逐月上涨的趋势;

● 携程旅行与去哪儿旅行是投放素材最高的两款旅游App。国外自助游服务开始逐渐受到大家关注;

● 国内4款以及国外3款旅游类App投放行为特征、触达用户画像以及Top投放素材梳理洞察。

正文

根据热云数据对1-4月的旅游类App投放进行监测,旅游类App除在2月的投放出现下降的情况外,其余月份的投放量均呈现逐月上涨的趋势。此外,我们将旅游类App的2019年前4个月的投放行为分别归纳为“春节假期”、“清明假期”以及“五一假期”,三个档期。其中,春节假期的投放素材因包含两个月的投放量,其投放占比最大,达到43%。相比之下,五一假期的投放量相对较为集中,比例为31%。

在经历了春节投放量小幅下降之后,清明假期(监测投放周期为2019年3月)的投放素材增长率提升明显,达到26%;其次是五一假期的增长率,增速达到21%。此外,同程旅游、Agoda以及驴妈妈旅游分别是三个假期当中,投放素材增长率最高的三款旅游类App。

以下是1-4月旅游类App投放素材Top10的具体排名。其中,长隆旅游今年以来的投放量涨势很猛,并一举成为1-4月投放素材平均增长率No.1。此外,结合旅游类App的Top10以及投放素材增长率Top3来看,国外自助游开始逐渐受到大家关注。

携程旅行与去哪儿旅行均为三个假期投放量的Top2。马蜂窝旅游同样在三个假期投放素材Top5中,均榜上有名。此外,酒店预订类旅游App在春节与清明假期前,投放量增长比较明显;而五一假期是长隆旅游的投放旺季。总体来看,携程旅行与去哪儿旅行在春节假期的投放头部化特征很明显,但后续的占比逐月下降;排名Top3-5的App投放量有所增长,尤其是在5月;清明假期是Top5投放素材占比最低的档期。这也表明3月份旅游类App的买量竞争局面,较为激烈。

以下是针对热门的综合旅游类App——携程旅行、去哪儿旅行、马蜂窝旅游以及途牛旅游的投放行为特征以及投放触达用户画像,进行梳理与对比。从4款App的投放素材趋势来看,携程旅行与去哪儿旅行的投放节奏,彼此相对“互补”,往往哪个档期是一方的投放低谷却又是另一方的投放高峰。马蜂窝旅游与携程旅行的投放素材趋势类似,而途牛旅游把相对集中的投放都放在了春节假期(1-2月)。

在4款App的广告触达用户画像中,马蜂窝旅游触达中国电信的用户占比最高,比例接近50%;其余3款App在触达中国移动与联通的比例,较为接近。触达用户设备上,马蜂窝旅游同样是触达安卓用户的比例最高,达到44%;携程旅行则是触达ios用户最高的App,占比接近8成。

在触达用户的设备应用App标签上,社交类app是普遍安装量最高的应用App类型;途牛旅游的No.1应用App类型是网购类。此外,去哪儿旅行的触达用户还比较喜欢在线阅读。

按4款App在各自投放的素材形式占比来看,携程旅行与去哪儿旅行投放单图大图的比例是最高的,但是视频广告的占比明显低于马蜂窝旅游与途牛旅游。

以下是4款App投放Top素材+Top文案的梳理与洞察。

以下是具有“舶来品标签”的3款App投放行为特征以及投放触达用户画像,进行梳理与对比。投放素材趋势上,Airbnb爱彼迎在五一假期的投放量有所下降;相反,TripAdvisor(猫途鹰)却在五一假期的投放量增长明显,且TripAdvisor(猫途鹰)与Booking.com缤客的清明、五一假期的投放量均高于春节假期。

在3款App的广告触达用户画像中,Booking.com缤客触达中国联通的用户占比最高,比例接近四分之一;触达中国电信的用户占比最低。其余2款App在触达用户的运营商分布上,较为接近。触达用户设备上,TripAdvisor(猫途鹰)的安卓用户比例最高,达到58%;Airbnb爱彼迎与Booking.com缤客的触达用户主要以ios为主,且比例较为悬殊。

按投放的素材形式占比来看,TripAdvisor(猫途鹰)投放单图大图的比例最高,高达96%;Booking.com缤客有接近3成的投放素材为视频;相比之下,Airbnb爱彼迎的投放素材分布相对平均且单图小图以及三图的占比要高于其他2款App。

3款App投放素材或文案主要以旅游住宿预定为主。以下是3款App围绕住宿的Top投放素材+文案的梳理与洞察。

]]>
谷歌广告联盟:2019新App各行业趋势新展望 //www.otias-ub.com/archives/876375.html Thu, 16 May 2019 04:35:12 +0000 //www.otias-ub.com/?p=876375
1. 游戏和电竞产业势头不减

2019 年,全球游戏应用市场收入预计将达到 720 亿美元,全球游戏玩家数量将持续上升达到 17 亿。

全球游戏应用市场收入预测

与此同时,电竞产业在 2019 年也会保持快速上升趋势,达到 10 亿美元左右。

全球电竞市场 2019 年有望超过 10 亿

其中亚太地区是全球电竞产业发展的主驱动力。在带动全球产业的发展过程中,腾讯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旗下英雄联盟,使命召唤,魔兽世界等著名电竞都占据着非常大的份额。

亚太地区市场潜力大

2. 移动 AR 进入快速增长期

根据第三方市场调研,预估在 2019 年,Mobile AR 会继续快速增长,下载量将达到 22 亿左右。现在这种技术越来越多地运用在手游中,在未来也会持续受到手游厂商的青睐。另外,一些美妆品牌和拍照软件也在思考如何将自己的 App 和 AR 配合。据估计,到 2020 年,一亿以上的消费者都将运用移动 AR 消费。

3. 移动电商继续乘风而上

据估计,到 2019 年,七成以上的网上销售都将来自移动设备,移动零售销售额预计将高达 2.3 兆。

移动零售销售额预计占比增长(2016 – 2021)

从移动设备的搜索来看,消费者变得越来越好奇,新的“想法”有关的移动搜索增长 55%;有 1/3 的消费者需要个性化建议;同时他们也变得越来越失去耐心,“当日达”相关搜索增长 120%。

电商与移动支付的发展互相促进,相辅相成。亚太地区一直以来都是移动支付的领先者,可以看出,在亚太地区,移动支付市场还会持续扩大,尤其是在大陆,印度和日本快速增长,预计从 2016 年 到 2022 年复合增长率约 35.2%。

亚太支付市场增长预测

对于跨境电商来说,如何快速、便利地为消费者提供服务是一个很大的挑战。Google Pay 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4. 移动 + 视频成为流量主导

到 2019 年,将会有七成以上的手机流量用来观看视频内容。其中七成以上的 YouTube 观看都来自于移动端,平均每人每天观看 YouTube 时常达到一个小时左右,并且还在持续增加中。

YouTube 在移动端增长迅速

2018 年,游戏视频的观看总时长达到了 500 亿小时,并且不断增加,数字还在持续增长。

越来越多的视频内容和游戏相关,尤其是手游

2018年,人们在 YouTube 观看游戏视频时长达到 500 亿小时。人们观看手游的时间越来越长,在手游上的消费也越来越多。

人们越来越喜欢观看直播内容,预计直播时长的年增长率将会达到了 130%,观看时长的年增长率也将达到 80%。

越来越多的人在 YouTube 上观看直播 ⁶

同时,直播会帮助提升频道观看时长和订阅人数,每周有直播的频道会有更高的新用户订阅率,达到 40%,从观看时长来看,也比一般的视频高出 4 倍左右。

5. 订阅收益增长

全球内容类应用数量急剧增加,且从 17 年到 18 年营收增加了 80%。这表明了人们的习惯正在逐渐变化,版权和著作权的重视程度和尊重度正在提升,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为优质内容付费,说明只要用心制作内容,就会得到良好收益。

内容类 App 受益于订阅模式,收益增长

亚太地区的移动应用订阅成本最高,达到 114.81 美元,北美的移动应用安装、订阅率是最高的,在 2019 年预计达到 4.60%。

各地区订阅成本

各地区移动应用安装、订阅率

Apple 在全球拥有 3.6 亿的订阅者,而仅在 2018 年就增加了 1.2 亿,说明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为好的内容付费。预计在 2020 年, 他们的订阅者将会达到 5 亿。

连接移动应用趋势

简单总结,以上五大趋势其实都是环环相扣的。只要你的产品或是应用涵盖更多的可能性、趋势或者新意,就更可能在未来取得成功。

那么如何才能一次获取更多、更好的流量,尽可能完整地涵盖这五大趋势呢?如果从单个渠道入手,来寻找更高质量的流量,人力和时间成本高昂,不甚现实。通过使用 App campaigns,你就可以轻松解决这个问题,通过简单设置,从多渠道获取高质量流量,让你的应用迅速获客,保持玩家高活跃度,从而获得更多的收益。

机器会自动分析各种各种信息的组合,深度了解使用者行为,为应用找到高质量用户

来自: 谷歌广告联盟

]]>
热云数据:2019年第一季度手机工具App投放行业洞察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868317.html Sun, 28 Apr 2019 03:00:12 +0000 //www.otias-ub.com/?p=868317

摘要
  • 一季度手机工具App的投放产品数量占比为6%,与去年Q4保持不变;投放素材占比略有下调至3%;
  • 手机工具App在3月份的投放素材占比增长明显,增幅达215%,其次于汽车类App;
  • 相机类与搜索引擎类手机工具App分别是Q1投放产品与投放素材占比最多的2级分类;
  • 百度与360清理大师是Q1手机工具类投放最多的两个App,搜狗搜索是投放量增长率最大的App;
  • Q1手机工具App主要类型的素材梳理与洞察。
正文

2019Q1手机工具投放产品数量占整体应用App的比例是6%,且与去年Q4持平,这也与1月份苹果App Store加强App上架的审核力度有着一定的关系。因此,根据应用App投放产品数Top6来看,他们与去年Q4的变化量均不大。

Q1新增投放的应用App中,手机工具类app数量排在第三。金融类App虽居首位,但随着“3.15事件”后増势骤减,而社交类App在Q1上架大量一系列热门App后(多闪、Spot等),排在新增榜第二位。最近6个月中,1月份的手机工具App投放新增率最低,大量新增投放的手机工具App集中于春节过后的2-3月份。

按投放素材数量来看,Q1的手机工具App数量有所下降,占整体应用App数量的3%。因此,结合上述手机工具App投放产品新增率的数据上看,手机工具App在春节前的投放,会采取相对谨慎的态度。

手机工具App在春节过后的3月份,迎来了投放素材的“窗口期”。3月份的投放素材增长率达到215%,在所有应用App类型中,排在第二。

相机类App是Q1投放产品数量最多的手机工具App,比例达到四分之一,且相机类App位居Q1手机工具类App各月投放产品数量之首。其中,大量相机类App在迎合着大量用户基本需求的同时,开始突出更为垂直细分的功能。因此相机类App也是手机工具各类型App中,产品替代性较弱的App类型。

搜索引擎类App是投放素材占比最高的手机工具类App,比例达到65%,其次是安全优化类与相机类。但按各月投放素材占比的趋势来看,随着今年以来用户对于手机安全敏感度增强以及国家层面的相关政策出台,安全优化类App在一季度的投放占比增长明显。

以下为2019第一季度各主要手机工具类型投放素材量Top3的App。百度、360清理大师、B612咔叽以及猎豹浏览器极速版,分别成为各主要细分类型投放量最大的App。

从整体应用App的层面看,2月份普遍是App投放的“低谷期”。手机工具类的投放头部化最明显的仍是在2月,Top10所投放的素材量占比约占到9成。搜狗搜索是Q1投放素材增长率最快的手机工具类App。

以下是Q1手机工具App投放素材Top20的具体排名。Top20投放的素材量占整体手机工具类App投放的97%。Top20中,安全优化类的App占比最多达8款,搜索引擎、相机、输入法/浏览器的分布比例相对平均。

根据手机工具类各主要App的1-3月投放素材量走势图来看,搜索类的百度虽整体投放量比搜狗大,但却呈现逐月下降的趋势;相机类的B612咔叽同样延续上述百度的趋势。

“360阵营”中的3款App均呈上升趋势,尤其是3月份的投放增长非常明显,相对而言360手机卫士的增长率略低于其余两款;而“猎豹阵营”中的猎豹清理大师呈现逐月下降趋势,尤其是猎豹浏览器的投放,在3月份的增长明显高于其它两款猎豹的App。

投放媒体数量上看,整体手机工具App平均投放媒体数量约为8家,其中安全优化类App的投放媒体数量最多约达13家,而其它类型的手机工具App平均投放媒体数量均低于整体均值。Top10的平均投放媒体数量约为15家。逐月来看,Top20与手机工具整体App情况不同,Top20在3月的投放媒体数量高于1月份。由此可见,手机工具类App的“3月投放爆发期”也与头部化App开始增大投放媒体数量有关。

《搜狗浏览器》以及《抖音》分别是Q1手机工具App投放素材与产品增长率最高的媒体。

受苹果AppStore的相关审核机制的影响,Q1手机工具App投放仍是以安卓为主,投放比例为66%;其中图片广告的形式占绝大多数,单图大图的比例为58%,视频广告的占比很低且主要以相机类App为主。

以下为Q1手机工具App主要类型的素材梳理与洞察——搜索引擎类、安全优化类以及相机类。

]]>
热云数据:2019年Q1金融类app广告投放行为洞察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862240.html Tue, 16 Apr 2019 14:38:13 +0000 //www.otias-ub.com/?p=862240
  • 金融类App是Q1总体投放产品数以及新增投放产品数占比最多的应用App类型。但在3月中下旬,金融类App受“央视3.15晚会”等影响,投放量下降明显;
  • 互联网借贷、理财以及股票证券是金融类App投放素材与产品数量的Top3类型;
  • 《放心借》与《360借条》是Q1金融类App投放素材数量最多的两款App,按投放素材Top20的所属类型来看,借贷类App占到70%的比例,其次是股票类App;
  • Q1金融类App投放素材中的6成是“单图大图”的形式;
  • 《Q1金融类App投放素材梳理与洞察》
  • ]]>
    App Growing:2019年2月份金融行业 App 移动广告投放分析 //www.otias-ub.com/archives/846155.html Fri, 15 Mar 2019 08:47:47 +0000 //www.otias-ub.com/?p=846155 据工信部公开数据显示,截止2018年12月底,我国市场上监测到App数量总量已达449万款,其中金融类应用增长至约14万款,较2018年初增幅超过20%,互联网金融类App下载量超过千亿次达1067亿次,成为我国下载量超过千亿次的八大类应用之一。

    互联网金融行业经过市场的大浪淘沙从野蛮生长到如今相对理性合规、百业待兴地稳健发展态势,而移动营销市场无疑是互联网金融市场谁主沉浮的兵家必争之地。

    2月份金融行业广告热门投放的流量平台及媒体有哪些?高曝光率的金融行业广告呈现出哪些规律性的经验可借鉴?App Growing以2019年2月1日-2月28日所追踪到的金融移动广告投放为依据,追踪金融行业广告投放广告情报。

    一、金融行业广告投放主流平台概览

    基于AI智能技术对广告情报进行行业分类,并将各主流平台的金融行业广告数排列,梳理出2月份金融行业广告投放Top5如下。

     

    二、金融类广告投放流量媒体洞察

    金融类App广告投放数Top3的流量媒体为QQ、手机百度、腾讯联盟广告。

    三、金融行业广告推广排行榜Top20

    移动营销时代引领着移动商业的全产业的发展与进阶,如今是移动支付的时代,推演着资金移动融通、支付、投资和信息互通的发展与升级。在金融广告推广排行榜Top20中近七成为借贷类App。榜单中排名前三分别是《优借》、《融360》、《省呗》,借贷、融资类APP成为金融类App重点广告主。

    四、金融推广排行榜Top20(按广告投放金额(估算)排行)

    基于App Growing 广告金额算法,估算不同金融类APP的广告投放金额,梳理出2月份广告投放金额(估算)Top20。其中,《几多钱》的广告投放金额(估算)占据榜首。排名前二十的金融类App中,借贷类APP占七成,其他类型包括选股、信用卡管理、支付等。《省呗》在广告投放数量Top20中同样位列第三,可见其强势推广背后也少不了广告素材的持续更新及调整。

    五、头部App投放平台分布洞察

    对2月份投放金额Top1、Top2的应用进行分析发现,《优借》在腾讯广告平台投放的广告数占整体的99%,而《融360》的广告投放更侧重多渠道覆盖,其重点投放的广告平台为搜狗平台,且主要投放在搜狗浏览器这个媒体。这两个App虽然功能相近但是主投媒体各有侧重。

    《优借》的2月份投放量级图如下。春节后第一周呈现明显爆发式投放态势,力争打好节后开年吸睛大法,经过春节后一周的发力,在2月份第三周逐渐回归稳健地推广趋势。而《融360》在春节期间投放态势波动较大,从2月5日开始投放显著增加,在2月7日达到全月的最高峰,节后投放节奏放缓。

    六、主流媒体高曝光素材 盘点

    基于App Growing所追踪的2月份金融行业广告数据,结合算法及机器学习原理,估算单条广告的2月份累计曝光情况,整理出2月份主流媒体高曝光素材Top5盘点如下。其中,借贷类的投放素材依然以数字的突出显示为重点。

     

     

    PS. 以上所提及的移动广告投放素材来源于App Growing所追踪到的移动广告投放情报,版权归原著者所有。

    ]]>
    2018年印度新闻类APP市场浅析 //www.otias-ub.com/archives/845831.html Thu, 14 Mar 2019 03:03:09 +0000 //www.otias-ub.com/?p=845831
    2018年,全球新闻类APP蓬勃发展,下面是全球下载量最高的10款新闻类App。印度 iOS和Android商店下载量综合已经超过了美国。

    从图中看出,2018年全球下载量最高的新闻类App是“今日头条”,总下载量接近4000万次。全球下载量第二高的新闻类App是印度新闻聚合平台Dailyhunt,下载量超过2900万次,其中78.5%的下载量来自印度市场。

    我们再来看看印度市场,根据 AppAnnie 2018 年上半年统计数据,印度 iOS和Android商店下载量综合已经超过了美国。自2016年上半年RelianceJio 4G 网络的开通,印度下载量增长了三倍,Android下载量占据了绝对优势。2018年按月,印度新闻类APP排行如下图。

         2018年1月

     2018年7月

    2018年12月

     2019年2月

    其中传统的新闻类APP长期占据着前十的位置,如Dailyhunt,Twitter,India Times等;也有在2019年跌出前十的产品,如GoogleNews, Newsdog等;也有在2019年新进入排行榜的“新秀”,如LopScoop,Opera News等。

    来自:ALLJOY全和悦

    ]]>
    App国内变现环境全揭秘 //www.otias-ub.com/archives/842662.html Wed, 06 Mar 2019 12:17:07 +0000 //www.otias-ub.com/?p=842662
    App 国内市场背景分析

    1. 中国智能手机渗透率领先全球,使用人数居全球首位

    根据 NewZoo 2018 年 9 月的数据,中国智能手机渗透率和使用人数均排名第一,远超出出海市场中的其它成熟或新兴国家。庞大的用户基数为在国内变现提供可能。

    2. 中国智能手机用户五大特征

    从移动观象台网站所公布的近两年移动互联网行业报告中得出,中国智能手机用户具有五大特征。 熟知应用中的活跃用户属性是实现精准买量和变现的基础。

    • 70% 的智能手机用户在 35 岁以下
    • 63% 的智能手机用户生活在第三线及以下城市
    • 男女用户比例为 53% vs 47%
    • 每人每日平均使用智能手机接近 4 小时
    • 每人每日平均使用移动应用 20 款
    3. 智能手机品牌活跃度排行榜揭示安卓系统是市场主导

    NewZoo 数据表明,安卓系统在中国占据 74.7% 的智能手机市场份额,其中 OPPO 和 VIVO 两大手机品牌的用户人数在 2018 年领先对手。

    4. 00 后用户在手机使用时长方面最为突出

    QuestMobile 2017年中国移动互联网数据报告中提到,00 后用户在一年中使用手机时长最长,同时两年内增幅也最为明显。

    在国内最受欢迎的 App 种类概况

    1. 男性用户与女性用户兴趣点不同

    Technode 网站分析女性用户喜爱摄影修图等手机应用,男性用户则更关注约会、金融、交通购物等类型应用。根据应用类别而作出性别差异的美术风格或新增功能,可能为应用的留存率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2. 随着年龄的增长,App 偏好由娱乐性转向实用性

    同时,25 岁以下用户频繁使用的应用分类相似,偏向于游戏、音乐、视频等。而 26-35 岁用户则经常使用金融和交通类应用。36 岁以上用户多使用工具类应用。

    3. 城市级别影响居民 App 的选择

    从城市级别来看,一线城市的住户多使用购物和交通类别应用。而第四线城市的用户花更多时间在娱乐类应用中,例如游戏和视频。应用喜爱类别与地区居民的生活方式紧密相联。

    中国移动游戏市场概述

    1. 市场规模:中国独占全球 1/3 的游戏市场

    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和伽马数据联合发布的《2018 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2018 年,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到 2144.4 亿人民币,同比增长 5.3%。其中,移动游戏市场销售收入 1339.6 亿人民币,同比增长 15.4%,另外,中国移动游戏的实际销售收入占全球移动游戏收入的 30.8%,接近三分之一。

    2. 移动游戏用户数量:逆势上涨,社交成为新的突破口

    艾瑞咨询 2018 中国移动游戏行业研究报告中指出, 2018 年移动游戏用户规模约 6.59 亿人,在人口红利几近消耗殆尽的情况下,增长率仍高达 9.3%。其中主要因素包括通过社交平台的传播,吸引了大量的非移动游戏用户。

    此外,伽马数据提到 2018 年中国游戏市场女性用户消费规模为 490.4 亿元,同比增长 13.8%。2018 年中国游戏市场女性用户规模为 2.9 亿人,同比增长 11.5%。

    3. 移动游戏用户主力:24 岁以下学生,假期带动游戏频率上升

    轻竞技的崛起和 MMORPG 的强势,正适合有游戏时间、能理解游戏系统、能适应游戏操作的学生用户,再加上社交性带来的传播效应,24 岁以下的用户大幅增加,成为了占比最多的用户群体。在寒暑假和国庆长假时,移动游戏用户月均使用次数明显增高。但同时也需要衡量玩家的实际价值和留存率。

    4. 休闲益智和射击类下载量高,游戏棋牌、MOBA 类游戏用户粘性高

    艾瑞分析认为休闲益智类游戏具有数量大、门槛低,随开随玩、无心理负担等特点,始终保持了较高的用户人数和游戏时长。即便是在大部分手机都有自动更新 App 功能的今天,各个游戏类型的下载人数仍远高于更新人数。但其中唯有 MOBA 类型的更新人数高于下载人数、 棋牌游戏则旗鼓相当,可见该两种类型的用户粘性极高。

    摘自: 谷歌广告联盟

    ]]>
    App Annie:交友类 App 用户支出三年增加 190% //www.otias-ub.com/archives/832848.html Thu, 14 Feb 2019 08:23:41 +0000 //www.otias-ub.com/?p=832848 2019 年情人节,通过约会交友类 App 认识的情侣将占庆祝人群的很大一部分,今年这一比例将比以往任何年份都要高。事实上,2018 年有超过 1/3 的婚姻都是由约会交友类 App 促成,与 2007 年第一部 iPhone 发布时的市场渗透率相当。

    交友 App 越来越受欢迎,其成功配对能力也促进了盈利能力的提升。自 2016 年以来,交友类 App 的用户支出增加了 190%,达到 13 亿美元。2018 年,Tinder 的全球用户支出在约会类 App 中排名第一,在所有非游戏类 App 支出中排名第二,仅次于 Netflix(用户支出排名第二的约会类 App Bumble 在所有非游戏类 App 中排名第 14 位)。

    交友类 App 具也发展出了不同的付费功能。Bumble Boost 可以让您看到谁最先“赞”您,延长通常为 24 小时内有效的配对时间,并重新配对已失效的配对。Tinder Plus 和 Tinder Gold 可提供点赞、倒回和“超赞”功能。Coffee Meets Bagel Premium 的特色功能是可让用户获得有关消息活动的报告,知晓消息被阅读的时间。“神秘消失”现象(聊天中不回复)在约会类 App 中非常普遍,如果用户有高级用户标记,则表明该用户会认真对待可能的配对和约会。

    只有女性可以发起聊天的交友 App Bumble 的用户支出增长迅猛。Bumble 在约会类 App 中的排名从 2016 年的 10 名开外跃升到 2018 年的第 2 位。一些小众约会类 App 在不同的地区和用户群体中非常流行,例如 Farmers Dating、The League 和 WooPlus。但大多数 App 的核心都是将滑动用户资料作为感兴趣的标志。

    交友类 App 未来将如何发展?毋庸置疑,这些平台还将继续赢得寻觅另一半的用户的青睐。但推出这些 App 的公司也会关注其他市场。如果说配对是约会类 App 的首要目的,那么其下一步将扩展到浪漫性质之外的范畴,转移到纯友谊性和业务性关系领域。这将有助于扩大潜在用户群,从而应对所有约会平台普遍存在的困境:每成功促成一对情侣的同时,都会失去两位现有用户。

    为打破这种局面,Bumble (Bumble BFF) 和 Tinder (Tinder Social) 等 App 都扩展了服务范围,帮助用户交友或发掘新的商机。这完全是一项明智之举,因为这些服务可能会抢占目前主要由 Facebook 和LinkedIn 等平台霸占的巨大市场份额。

    来年情人节,您可能不仅能够通过约会类 App 找到爱情,还能找到新的挚友或商业伙伴。尽管人们可能不会下意识想到从约会类 App 寻找新朋友、商业伙伴或潜在同事。

    这些平台的庞大用户群、匹配机制以及在寻找爱情方面的成功案例也为这些新市场的打入提供了巨大的可能性。沿着移动化的方向不断发展——这就是全球的趋势所在。

    ]]>
    沃指数:2019年1月移动应用APP排行榜 //www.otias-ub.com/archives/829714.html Fri, 01 Feb 2019 01:53:18 +0000 //www.otias-ub.com/?p=829714
    年关将至,忙完了一整年的工作总结&明年规划,大家的生活节奏相对放缓,假期出游、年货置办、走亲访友等安排逐步提上日程,这些需求的变化对各类APP产生了哪些影响呢?一起来看看本期沃指数吧!

    榜单亮点解读
    • 电商大促优惠多,不买损失“一个亿”

    双十一的热度延续至12月份,圣诞节、元旦等节假日的到来为大家“买买买”提供了充足理由。在细分购物领域,淘宝依旧排名第一,且从月活人数来看也保持上升趋势,相较上月环比增长达21%。

    • 年底旅行热,出游、导航APP潜力凸显

    “我曾经跨过山和大海,也穿过人山人海”~辛苦了一整年,急需一次出游行程让紧张的神经得到释放。在本期沃指数旅游出行领域,铁路12306、携程、去哪儿、飞猪等APP活跃用户数均有所上升;地图导航分类中,高德地图、百度地图、腾讯地图依旧维持TOP3排名;高德地图更是在总榜中由第13位升至第8位,成绩亮眼。

    • 婚恋交友APP月活大增,找对象是“刚需”

    每到年底,单身贵族们为了应对七大姑八大姨对于“对象”的拷问,不止要“吾日三省吾身:对象在哪?对象来了吗?有对象了吗?”,行动上也不敢懈怠,比如:下载一个或多个婚恋交友APP。世纪佳缘、百合婚恋、珍爱网在婚恋交友细分领域排名靠前,活跃用户数相较上月有大幅提升。

    ]]>
    热云数据:2018年短视频App投放洞察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826178.html Wed, 23 Jan 2019 13:40:10 +0000 //www.otias-ub.com/?p=826178
    开篇

    2018移动互联网年度“新贵”——短视频App,正凭借着其内容浏览的便捷性、海量的原创内容以及日趋庞大的用户规模,成为2018年度重要的流量入口。从产业链的特点上看,除上述需求端的用户数量“爆棚”外,行业供给端(短视频平台)随着互联网“大咖企业”的强势加入与布局、人工智能技术的升级以及各平台PGC/MCN入驻数量的增长,短视频平台的运营模式日渐成熟且头部化效应愈发明显。

    此外,从移动投放市场来看,短视频App既是移动广告TOP投放者,又是受其他行业青睐的投放媒体。本次报告将会从两个层面为您解析2018年短视频App投放行为特点的梳理与洞察,以供参考。

    摘要

    1、《好看视频》是投放素材最多的短视频App,《抖音》位居第二;

    2、短视频平台上投放的素材量占整体移动广告投放素材量的17%;

    3、《西瓜视频》与《抖音》是所有短视频平台上投放的素材量最多的两个媒体;

    4、在短视频平台投放产品数量最多的是手游,比例为66%; 品牌广告占14%。

    结尾

    广告主层面:

    短视频App投放素材数量已经成为整体应用App投放量的第5。短视频App已经成为移动广告投放市场的主流且投放头部化效应的特点非常明显。这也表明2019年是短视频行业由“群雄逐鹿”至“三足鼎立”过渡的至关重要一年。

    投放媒体层面:

    各类移动行业广告主(手游、应用App以及品牌广告)投放的素材数与产品数TOP10中,短视频媒体均榜上有名,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品牌广告投放的个数在短视频媒体占比14%。这也表明:首先短视频媒体中的视频广告正在突破原有以“图片广告”为主的传统局面;其次随着视频广告传递信息的丰富性,加之“智能推荐”技术的成熟,它正在受越来越多品牌广告主的关注。

    ]]>
    热云数据:2018在线教育类App广告投放行为洞察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821755.html Tue, 15 Jan 2019 08:34:40 +0000 //www.otias-ub.com/?p=821755
    开篇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成熟,在线教育类App因其对碎片化时间的效率利用以及使用的便利性,逐渐成为人们进行教育与深造的重要渠道与学习工具。从需求端的宏观背景来看,QuestMobile最新发布的《在线教育行业洞察报告》显示,教育类App的月活跃用户数已经突破2.2亿。同时,全面开放二胎等的相关政策,也被认为是进一步提升在线教育市场需求的利好因素。此外,从实际的消费特点来看,中国家庭非常舍得在教育上为孩子花钱。据《2017中国家庭教育消费白皮书》显示,教育支出占家庭年支出的50%以上。

    由此可见,2018年的在线教育App的发展非常迅速。应对上述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种类繁多的在线教育App在具体市场投放上会呈现出哪些具体特点与趋势?

    摘要

    1、在线教育App四大细分垂直类型中,中小学教育App投放数量占比最多,英语类App次之;

    2、在线教育App在9月份以后的投放量增长明显,尤其以中小学教育App与早教App为主;

    3、《尚德机构》与《英语流利说》是2018年度投放素材最多的两个在线教育App;

    4、“单图大图”是最受在线教育App欢迎的投放形式,而视频广告更多出现在ios设备上,大多数“三图”的广告则更多投在安卓设备;

    5、2018在线教育app投放关键词分析。

    结尾

    综上所述,2018年在线教育App的广告投放市场基本总结为以下三个特点:

    应试教育仍是市场投放刚需

    中小学教育类App的投放数量仍是在线教育App投放市场的重头戏且大多数App主要以“成绩”、“名师”作为重要宣传点。这也是中国在线教育市场总体特点与细化需求的集中反映。

    素质教育“忙占山头”

    除上述主流的在线教育App外,各垂直品类的App正逐渐尝试多样化,扩大所属的“品类边界”。据本次报告来看,钢琴陪练、少儿编程等App正逐渐加大自身投放力度。这也表明在线教育行业垂直领域的“跑马圈地”态势正逐渐形成。

    “师资”成为核心竞争力

    多数在线教育App都有着各自“言之凿凿”的专属“学习(产品)模型”,而师资力量正成为各App之间寻求差异化的重要点。尤其随着如日中天的英语类App以及方兴未艾的素质教育理念盛行,“外教1对1”等宣传语大有蔓延之势。

    ]]>
    App Annie:2018年全球热门APP下载量排行榜 //www.otias-ub.com/archives/811998.html Mon, 24 Dec 2018 08:58:15 +0000 //www.otias-ub.com/?p=811998 2018 年是移动行业高歌猛进的一年。我们通过一些初步数据说明该年度的主要亮点。

    在 2018 年即将结束之际,我们来回顾一下移动行业是如何改变这个世界的,不管是对消费者还是企业都可谓影响巨大。

    2018 年全球 App 下载量、用户支出和使用量都创下新高

    截至 2018 年 12 月 15 日的初步数据,我们预测 2018 年 iOS 和 Google Play 全球下载量将超过 1130 亿次,与 2017 年相比增长 10%。预计用户支出的增长速度更快,同比增长将达到 20%,全球总支出将超过 760 亿美元。这样的成果主要得益于移动游戏 (最热门和最赚钱的游戏形式) 的用户支出增长,以及非游戏类 App 应用内订阅收入的不断增加。

    此外,在 2018 年用户使用时长方面,移动 App 也将占据前所未有的份额。2018 年,美国普通智能手机用户每天会在 App 上花费近 3 个小时的时间,与 2017 年和 2016 年相比分别增加 10% 和 20%。

    2018 年最热门和最赚钱的游戏和 App

    2018 年是移动行业又一个变革之年。我们看到社交视频和超休闲游戏飙升到排行榜首位,大逃杀游戏引领全球风潮,电动滑板车成为流行的交通方式。新颖的风格和类别在移动行业层出不穷,带来新的 App 和新的机会。

    ]]>
    猎豹全球智库:2018年Q3中国App市场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789582.html Wed, 31 Oct 2018 04:33:19 +0000 //www.otias-ub.com/?p=789582 前几天看了一眼热播的电视剧《创业时代》,以中国职场剧以往的尿性,本来就没有什么期待,但看了二十分钟后更让人失望,除了黄轩、AB大宝贝、周一围、宋轶四个主演的四角恋加一场床戏之外,创业嘛,嗯……不存在的。再看下去,别说创业,编剧估计连职场都没有混过。如果真要看《创业时代》,不如锁定猎豹全球智库每季度发布的中国App报告,这里的荣辱浮沉,保证比电视剧更加精彩。

    9月,正值共享单车出现在我们生活两周年,这个在线下获取大量流量的行业曾经被认为是未来移动互联网创业的代表路径,但两年过去,共享单车企业不是卖身成为巨头的线下场景之一,就是倒闭或苦苦支撑。加上无人货架、共享充电宝的沉寂,线下流量似乎成为一个伪命题;今年开发的外卖咖啡赛道却像是又一轮线上获客反哺线下零售的成功案例。

    拼多多的上市再一次掀起了消费降级的讨论,曾经以为消费降级只存在于三四线以下的小城镇和乡村,但拼多多的用户画像告诉我们一线城市的用户对于便宜货也越来越热衷;在房地产交易遇冷的情况下,各找房平台却影响不大,买房人群更多地转向了租房。

    从整个市场来看,虽然有近一半的人一个月也安装不了一个新App,但也有22%的人一个月会安装5个以上的新App,也有更多的人在晚间上网消磨时间。线上流量市场也许并没有一年前那么悲观,你只是没有找到那个赛道。

    宏观数据

    1、玩手机到深夜?App存量市场向晚间延伸

    人均每日手机上网时长5.1小时,每天早6点网民们开始全面苏醒,手机上网的高峰期在午饭时间和晚18点到21点,但仍有9%左右的网民在凌晨1点到4点刷手机。而且在23点到凌晨5点这个时间段,也有8%左右的微信用户使用过微信。

    从全民平均数来看,平均每个手机用户每天会花43.1分钟在通讯及社交上,26.9分钟在看新闻上,看短视频和视频的时间分别为18.2和6.5分钟,看短视频的时长已经远远超过了看长视频的时长。

    从每个细分行业的用户粘性来看,新闻App的用户每天会花74.1分钟看新闻,是唯一一个超过1个小时的分类。

    2、新的市场空间不大?你只是没找到那群人。短视频、社交电商以及新闻仍是风口

    在市场上现有的App中,工具、教育、娱乐类的数量占据前列,发行商对这些类别App开发热情很高。

    从行业竞争程度来看,体育、娱乐、商务等行业现有的App众多,但活跃用户相对较少,行业处于充分竞争的态势;但另一方面也有可能在这些行业中,用户的需求比较多样化,一个用户可能安装好几个功能有差异的App。

    在2018年第三季度,中国移动网民人均一个月仅新安装2.3个App,其中有接近一半的人一个新App也没有安装。但有22.23%的人会比较热爱尝试新鲜事物,一个月会安装5个及以上的App。所以可能从整个市场来看上升空间并不大,但如果能找到那22%的人,也许正是机会点。

    在用户新安装的App中,除了装机必备的工具类之外,视频、购物、新闻类的App都是用户比较乐意“尝鲜”的领域,这也正对应着当下移动互联网的几个热点:短视频、新零售、社交电商以及新闻内容的下沉。

    3、旅行出行靠男性,女性仍是家庭教育主力

    从各行业App的性别比例来看,男主“外”,女主“内”的分工方式仍旧是当今中国社会家庭的主流。在男性占比最多的行业App中,使用汽车、旅行与本地出行的男性比例排在第二和第三位;而在女性占比最多的分类App中,教育和早教类排在第二和第三位。似乎在出行及驾车上,还是以男性为主,在小孩的家庭教育上,还是由母亲担当重任,而且31-40岁之间的母亲最多。

    在女性比例最多的漫画分类中,18到24岁的年轻女性又是漫画App的主要用户。

    4、你在自己的世界里尽情游弋,父母只关注心你是否看天气穿衣

    从各年龄段偏爱的App分类可以看出,18-24岁这个年龄的移动用户更倾向于用手机娱乐,看漫画、听音乐、看视频;40岁以上的人更倾向于用手机看天气、看新闻、阅读。用户越年轻就更注重自我的愉悦,而中老年用户则更关注生活环境及外部世界。

    5、压力山大!上有老、下有小,还要关注自身健康的中年危机

    在31-40岁用户最偏爱的App分类中,早教类位居第一,医疗和健康类也位居前列。在这个年龄段的用户,在家庭中扮演着顶梁柱的角色,既要培养照顾下一代,又要关注父母和自己的身体健康,这种压力从App的使用习惯中也能窥其一斑。

    分行业排名

    1、《延禧攻略》带动爱奇艺,短视频正和视频网站争夺学生们的暑假时间

    爱奇艺因为有爆款《延禧攻略》的加持,在暑假期间的周活跃用户一度与腾讯视频平起平坐,但上涨不明显,而且大结局过后,加上暑期的结束,下降势头明显;而《如懿传》的开播并没给腾讯视频带来太多的流量。可以说单一明星剧集对视频网站的拉动作用已经越来越小,视频网站唯有持续不断地产出优秀的剧集和综艺节目,才有可能维持热度。相反,暑假期间由于在各大电视综艺节目上的广告投放和不断扩大的用户知名度,抖音的上涨势头明显,短视频正与视频网站争夺学生们的暑假时间,而且成效显著。

    腾讯与今日头条的“头腾大战”闹得沸沸扬扬,表面上看是腾讯封锁了抖音的分享渠道,但头条似乎是最大的受益者,抖音的用户体量继续扩大,即使在微信中植入了推广,被腾讯视为对抗抖音利器的微视也没有被“扶起来”。另外视频领域也出现了类“趣头条”的看视频得奖励的app,成为本期的黑马。

    2、创业不易,“爆款”子弹短信如烟花般灿烂而短暂

    三季度,一个以挑战微信姿态出现的App“子弹短信”在它的假想敌微信朋友圈里“爆”了,并且成为了2018年移动互联网的第一个爆款。但很不幸的是,“子弹短信”在新闻上的热度仅仅维持了两周,之后它的活跃用户也迅速下滑。即使在它最巅峰的时候,0.03%的周活跃渗透率也不及通讯社交分类的第10名QQ轻聊版的零头。10月初它更是一度遭遇了下架风波。创业难啊,就算有名人罗永浩背书,产品没有点过硬的本领,也只能如烟花般灿烂而短暂了。通讯社交行业至今格局未变,难有挑战者。

    3、消费降级真的存在,一线城市也不能避免

    7月26日,拼多多在美国高调上市,它的成功在电商平静的一池春水里投下了一颗炸弹,由于拼多多在迅速扩张的用户背后打造的是“社交电商”的概念,由此各种以“社交电商”为包装的平台如潮水般出现,这次上榜的贝店、云集都属于此。社交电商,又一个将被用烂的名词和风口。

    拼多多早已不是想象中的“十八线小镇褥羊毛利器”,广大一二线城市也早已“沦陷”。猎豹大数据显示,在拼多多的用户中,一二线城市占比已经接近一半,而且一线城市的用户比例在上升。

    在无人便利店、无人货架的热潮过后,在咖啡外卖产品的带动下,新零售重新回归到了线上反哺线下的模式。瑞幸咖啡通过线上的营销裂变快速获取用户,并且拉动线下店的设立,这种“重资产+重互联网”良性循环的模式,也许可以给互联网从业者新的启示。

    4、流量下沉、内容下沉、内容生产下沉

    拼多多搞消费降级,成功地让人们认识到互联网流量下沉后的好处,在北上广深搞互联网的人终于认识到,是时候从城市转战农村了。于是趣头条横空出世,其内容定位让今日头条也变得高端了起来。仅仅一年多的时间,趣头条便超越了众多传统门户网站,站在了新闻类App第四的位置。

    随着新闻app搞内容下沉,连带着上游内容生产也开始下沉。8月底,公众号刺猬公社一篇《实地探访山东新媒体村,农妇做自媒体收入破万》的文章打翻了在各媒体劳作的、大多是在新闻学院、中文系苦读了四年写作者们心里的五味瓶。这些诸如《家里喜得千金,外公不远千里来祝贺,送的礼物让人佩服》、《农村花二十万的四合院,宽敞明亮,胜过楼房》的标题,那些连时间地点都没有的正文,都宣示着这不再是遵守5W(传统新闻写作中要求新闻必须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5要素,5W是其英文的缩写)的时代。内容生产不仅不再属于中心化的权威媒体,甚至不再属于“精英”。

    5、共享单车:从王者到青铜

    共享单车的故事,妥妥地可以被分在“以为是个王者,原来是个青铜”系列。从2016年9月摩拜单车开始在上海和北京投放算起,已经整整两年。曾经的共享单车企业们成为资本的宠儿,以潜在独角兽姿态出现,但如今,共享单车企业们不是倒闭、破产,就是委身他人,剩下的少数还在苦苦支撑。互联网下半场开始后,共享单车代表的线下流量便伴随着重资产模式,创业者们似乎还没有搞懂互联网的重资产应该怎么玩,重金投入之后,那只“猪”在哪里。

    6、没有人能动摇滴滴,只有它自己

    7月的事件可以说彻底让滴滴伤筋动骨了一回,但从整个市场占有率来看,至少在一两年的时间里,依旧没有竞争者能够动摇滴滴的江湖地位,迅速上位的曹操专车不会,与滴滴正面叫板的美团也不会。能够动摇滴滴的,只有它自己,如同程维和柳青在道歉信里说的,“一路狂奔”让滴滴甩开了其它竞争对手,也让滴滴失去了“敬畏之心”,而对用户、对市场保有“敬畏”,才是一家公司能够百年长青的基石。

    7、本地生活服务进入双寡头时代

    饿了么兼并百度外卖,美团赴美国上市,中国的本地生活服务从此进入双寡头时代。但美团的赢面似乎更大一些。在今年8月份,由于饿了么+百度外卖合并周活渗透率急剧下跌,致使美团反超,成为外卖类App的第一名。10月,百度外卖更名饿了么星选,不知能否一改颓势,稳步回升。

    8、房地产商高喊“活下去”,找房平台影响有限?

    曾经的房地产老大万科在其内部会上高喊“活下去”为如今中国房地产市场增添了一抹悲情的色彩,楼市转“凉”成为如今市场的共识。但找房平台的热度似乎并没有随着楼市的下滑而下跌,安居客和新出现的贝壳找房都在重金推广下出现了上涨,房天下和链家走势平稳。也许很多买房客户转向了租房,不管什么形式,“住”都将是百姓的刚需,只是更多地从买房“降维”成了租房。

    9、游戏:被锁住命运咽喉的半年

    游戏版号停止审批已经进入第7个月,漫长的等待正在消耗游戏行业的生命力。本季度手游App整体渗透率继续下滑,头部手游无一维持增长,《王者荣耀》周活渗透率已降至顶峰期的一半左右。

    对于游戏公司来说,没有版号就没有新游戏上线,这就意味着必须依靠延长老游戏的生命周期以维持生存,但即便是腾讯这样的大公司,也难以改变旗下爆品手游活跃度腰斩的事实,更何况其他竞争力更弱的公司。

    另一方面,短视频也继续冲击着手游行业。猎豹大数据显示,手游用户中有越来越多的人同时活跃于短视频App,且同时使用两类App的人,游戏时长也要明显短于不使用短视频App的手游用户。这说明,短视频App的确抢走了一部分手游用户的时间,这对于手游行业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10、直播

    11、音乐

    12、音频(知识付费)

    13、K12

    14、早教(包括教育游戏)

    15、体育

    16、运动健身

    2018第三季度Q3Top500

    “猎豹大数据”数据说明:

    1.除特别说明外,本文中标注“cheetah data”的数据来源于“猎豹大数据”(cn.data.cmcm.com)移动数据分析平台;

    2.排行榜的排名依据为周活跃用户渗透率;只适用于安卓平台;

    3.数据为猎豹产品日常功能收集,符合相关法律法规;

    4.数据受到猎豹产品的用户规模、分布影响;

    5.文中各项排名不包括猎豹系各项产品。

    ]]>
    App Annie:2018年9月中国App发行商出海收入排行榜 //www.otias-ub.com/archives/784452.html Wed, 17 Oct 2018 16:17:48 +0000 //www.otias-ub.com/?p=784452

    ]]>
    极光大数据:2018年输入法 app 行业研究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765903.html Thu, 30 Aug 2018 07:08:30 +0000 //www.otias-ub.com/?p=765903

    极光大数据发布《2018年输入法app行业研究报告》,从行业趋势、主流输入法app运营情况、输入法app用户画像及搜狗输入法app用户图鉴等维度分析当前输入法app行业的市场格局。

    数据亮点:

    • 截至18年6月最后一周,输入法app行业用户规模接近7亿人
    • 搜狗输入法、讯飞输入法和百度输入法是仅有的三款MAU量级过亿的输入法app
    • 每10个安装了输入法app的用户中,有7个是搜狗输入法用户
    • 搜狗输入法app的渗透率仅次于微信和QQ,是国内第三大APP

    一、行业趋势

    输入法行业发展历史

    搜狗输入法:于2006年上线,是国内最早上线的主流输入法

    • 输入法作为互联网的入门级工具型软件,从PC端时代就开始在中国网民中渗透,搜狗输入法作为目前主流输入法中上线时间最长的输入法,已经深深扎根中国互联网
    • 2009年以来,移动互联网疾速发展,带来了讯飞等一批新兴的移动输入法,近年来手游大热,更是催生了像66键盘这样的垂直手游输入法app

    输入法行业竞争格局

    头部输入法凭借完善功能制霸市场,中长尾输入法在垂直领域各有千秋

    • 以搜狗为首的头部输入法凭借其强大开发实力不断实现产品迭代,良好的用户体验为其赢得了基数庞大的用户群
    • 66键盘(主打游戏键盘)等第二梯队输入法更聚焦输入法垂直领域

    输入法行业融资情况

    搜狗与腾讯战略合作后,QQ输入法并入搜狗

    • 2013年9月,腾讯入股搜狗,QQ输入法运营开发获得搜狗支持
    • 搜狗和科大讯飞凭借优良的产品和市场潜力,率先完成上市。其他主流输入法公司也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资本青睐

    输入法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以搜狗输入法为代表的新一代输入法解锁人工智能技术,让输入法不仅仅是输入法

    • 以搜狗输入法为代表的新一代输入法融合了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分类器和深度学习方法,在交互体验上对于用户多样的意图表达都有更精准的解读,区别于过去专注文字输入功能的输入法
    • 以搜狗输入法为例,当用户在使用移动输入法的过程中希望分享图片、新闻、视频、音乐等分类信息,通过搜狗输入法的智能分享一键搜索,无需切换app,即可获得需要的信息,开发了输入法作为新一代流量入口的潜力

    输入法app行业用户规模历史趋势

    截至18年6月最后一周,输入法app行业用户规模接近7亿人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输入法app行业过去一年的用户规模表现平稳,截至18年6月最后一周,输入法app行业用户规模达到6.9亿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3.1%

     

    二、主流输入法app 运营情况

    主流输入法app MAU

    搜狗输入法MAU表现一骑绝尘,在月活跃用户量级上占有绝对优势

    • 通过观察极光大数据发现,搜狗输入法、讯飞输入法和百度输入法过去一年的MAU均值分别为:4.6亿、1.1亿和1.0亿,是仅有的三款MAU量级过亿的输入法app,其中搜狗输入法的MAU表现最出色

     

    主流输入法app DAU指数

    搜狗输入法DAU在一众输入法app中表现突出,在过去一年持续领先

    • 通过观察极光大数据发现,搜狗输入法app在一众输入法app中表现突出,在过去一年中的DAU持续领先。以搜狗输入法app的DAU为基准,将搜狗输入法的DAU指数设置为100,百度输入法和讯飞输入法的过去一年的DAU指数均值分别为32.10和22.14,与搜狗输入法有较大的差距

    搜狗输入法app市场占有率

    每10个安装了输入法app的用户中,有7个是搜狗输入法用户

    • 根据极光大数据显示,在已安装输入法app的用户中,70%的用户安装了搜狗输入法app

     

    三、输入法app用户画像

    输入法app用户画像

    输入法app用户:男性用户占比56.0%,85.3%的用户不到35岁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输入法app用户中男性用户占比为56.0%,85.3%的用户不到35岁
    • 极光调研显示,输入法app用户的本科及以上学历用户为29.1%,月收入在5000元以下用户的占比为53.6%

    输入法app用户画像

    学生党是输入法app的主要用户群体,占到总群体的43.6%

    • 根据极光调研数据统计,43.6%的输入法app用户是学生,14.6%的输入法app用户是专业技术人员,还有14.4%是自由职业者或个体户

    输入法app用户画像

    搜狗输入法app的渗透率仅次于微信和QQ,是国内第三大APP

    • 通过观察极光大数据发现,搜狗输入法app在输入法app人群中的渗透率为69.8%,仅次于微信和QQ,用户基数高于支付宝和手淘,名列第三

    头部输入法app用户画像

    55.5%的搜狗输入法用户为女性,讯飞输入法和百度输入法男性用户偏多

    • 极光大数据显示,搜狗输入法和谷歌拼音输入法的女性用户偏多,这两款app的女性用户占比分别为55.5%和51.9%,百度输入法和讯飞输入的男性用户占比明显高于女性

     

    头部输入法app用户画像

    超过九成搜狗输入法app用户不超过35岁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相对于百度输入法、讯飞输入法和谷歌拼音输入法,搜狗输入法的用户更低龄化,超过90.5%的用户年龄不超过35岁

    头部输入法app用户画像

    搜狗输入法、百度输入法和讯飞输入法的学历水平分布相似度高

    • 通过观察极光调研发现,用户基数较大的输入法app搜狗输入法、百度输入法和讯飞输入法的学历分布水平均匀,相似度高,其中搜狗输入法本科及以上学历水平的用户略高于另外两款输入法

    输入法使用场景app分布

    33.1%的输入法app用户在进行搜索时会使用搜狗输入法,另外有33.0%和30.8%的输入法app用户分别在进行浏览新闻网站、社交沟通时选择搜狗输入法

    • 极光调研结果显示,受访的输入法app用户在11个使用场景中均优先使用搜狗输入法,其中33.1%的受访者表示在进行搜索时会使用搜狗输入法,还有33.0%和30.8%的受访者分别表示在浏览门户网站和社交沟通的场景下如需使用输入法,会选择搜狗

     

    四、搜狗输入法app用户图鉴

    本章节选取在输入法app中各项运营指标领先的搜狗输入法进行深度剖析

    搜狗输入法app用户兴趣爱好和社交风格

    搜狗输入法用户喜爱服装饰品,对美食和电影感兴趣

    • 通过观察极光大数据发现,搜狗输入法用户的兴趣点在于服装饰品、美食和电影,他们喜欢通过具有文艺小清新、幽默笑话属性的app或社群交友,对生活品质有较高的追求

    搜狗输入法app用户常用输入法功能

    中文联想、表情斗图和主题皮肤是搜狗输入法app用户最常用的输入法功能

    • 根据极光调研统计,60.5%的搜狗输入法用户表示中文联想是他们最常用的输入法功能,另外分别有37.2%和33.0%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常用表情斗图和主题皮肤功能

    搜狗输入法app用户选择使用搜狗输入法app原因

    它操作方便,界面简洁美观,斗图也给力

    • 根据极光调研统计,在将搜狗输入法app设置为默认输入法的受访者中,51.5%的用户认为搜狗输入法操作方便,31.6%的受访者受它的“颜值”吸引,认为搜狗输入法的界面简洁美观,皮肤简洁丰富,另外还有31.6%的受访者被搜狗输入法丰富的表情、斗图和颜文字功能吸引

     

    来源:极光大数据

     

    ]]>
    热云数据:2018年8月移动阅读APP广告投放洞察 //www.otias-ub.com/archives/763774.html Wed, 22 Aug 2018 14:11:04 +0000 //www.otias-ub.com/?p=763774
    概述:

    1.IP价值爆发、移动阅读行业稳步增长

    2.巨头形成、市场竞争越发激烈

    3.移动阅读行业重点投放安卓平台

    4.视频媒体渠道占据50%以上投放份额

    5.大图和三图成为投放选择最多的广告形式

    6.“小说”成为使用最多的广告创意词汇

    7.广告素材中掺杂大量性暗示内容

    8.针对不同性别用户,广告内容分类明确

    一、市场及用户规模

    随着移动智能设备的普及化,移动阅读市场的活跃度进一步提高,用户规模的增长推动了整体阅读市场的发展。预计2018年中国移动阅读市场规模达到195亿元,同比增长17.4%,预计2018年移动阅读活跃用户规模将达到3.8亿人,同比增长11.8%。在移动阅读领域,一方面随着IP价值的爆发,优质IP已成为各方争夺的焦点,未来IP产业链收入将成为市场规模增长推动的有利因素,也推动着中国移动阅读行业的稳步增长。

    二、行业格局

    在市场不断增长的背后,是移动阅读领域的激烈的竞争。目前,移动阅读市场已经基本形成由腾讯(阅文集团)、阿里巴巴(阿里文学);传统数字阅读品牌中文在线、掌阅科技、塔读文学;完美世界控股的纵横小说、熊猫看书;电信运营商阅读基地咪咕阅读、沃阅读、天翼阅读;电商品牌kindle阅读、当当云阅读、京东阅读等多方竞争的格局。

    三、广告投放概览

    2018年7月,热云数据旗下产品AD Insight共追踪到63家公司的68款移动阅读APP,累计广告投放计划数达8912个,累计广告素材数10689个;

    IOS平台移动阅读APP广告投放计划数为834个,广告素材数为1259个,分别占比9.4%和11.8%;

    安卓平台广告投放计划数为8078个,广告素材数为9430个,分别占比90.6%和88.2%,可见移动阅读APP广告主更愿意选择安卓平台进行广告投放。

    四、广告投放TOP30

    根据AD Insight数据显示,仅有40%的移动阅读APP广告投放超过30天,整体投放持续性不强。在移动阅读APP广告投放排行Top30的产品中,其中有10款产品在7月份首次投放(占比33.3%),买量新入局者占比相对较低;

    连尚读书投放计划数和投放素材数位居榜首,其首要投放渠道则选择了腾讯视频,仅在腾讯视频的投放计划就占到7月投放计划总数的71.8%。

    五、广告投放渠道分析

    7月份,移动阅读APP在投放渠道的选择上首选腾讯视频,占比49.8%。由于目前腾讯视频用户的年龄段在20-39岁偏多,其中男性明显多于女性,说明男性在视频上花的时间较多,生活较女性单调,同时这一类用户也是移动阅读APP的主要面向人群;

    而天天快报和墨迹天气的移动阅读APP广告投放占比相近,分别为19%和15.5%,仅次于腾讯视频 。

    综合数据显示,移动阅读类广告在视频平台投放份额接近60%。

    六、广告素材形式分析

     根据AD Insight数据显示,大图和三图成为移动阅读APP广告投放选择最多的素材类型,两者在7月份投放量级中合计占比91%;

    在广告素材内容方面,大图更多以直观的对话场景展示小说内容,从而吸引用户。视频广告中则展现产品中受用户欢迎的小说目录,并在视频末尾重点强调全本、免费,借此满足用户阅读需求。

    七、广告素材文案分析

    “小说”成为最热门的广告创意词汇,共有54%的文案创意含有上述文字;另外“全本”“免费”这种文案作为产品的重要卖点经常也在广告素材中出现;

    “竟然/竟”这种表示意料之外或者不可思议的词汇也颇受广告主喜爱,而有些广告文案中则出现了“总裁”“保镖”“美女”“小姨”“兵王”“少妇”等文字,重点突出产品中包含的内容。值得一提的是,很多广告中都出现了“50万”这样的广告文案,似乎“50万”是作者和网友所能承担的最大负债金额。

     

    八、广告落地页分析

    根据AD Insight监测到的内容显示,一些移动阅读APP在广告投放素材中掺杂性暗示内容,例如:“邻家姐姐经常让我帮她按摩全身,那天我俩终于”……“酒后被绑,她被当成了甜点送到了那个男人的口中……”而在这些素材链接的落地页面,也充满了打色情擦边球的文字内容,通常是一段描写的极尽夸张的文字,往往在最关键时刻戛然而止,出现“>>> 未完待续,点击继续阅读”的字样,用户点击后,就会进行APP下载。

    九、性别偏好广告分析

    男性用户的偏好在各类型文学中分布较均衡,最青睐历史军事、科幻仙侠题材的作品,但对其余题材作品也有一定程度的喜爱,所以广告主在针对男性用户进行广告投放时多以修仙、科幻、情感内容为主,例如上文中提到的“性暗示广告素材”;

    而女性用户的偏好分布更为集中,主要喜爱现代、古代言情小说及都市现实题材作品,例如总裁文、甜宠文、女强文。所以针对女性的广告素材内容则多是“霸道总裁”“兵王保镖”“华丽变身”等内容。

    通过AD Insight可针对APP广告投放的宏观统计得出未来一段时间内各个APP在不同媒体的投放趋势;随时了解行业或细分行业广告投放素材内容,评估广告素材的投放热度和用户喜好,从而了解竞品在一段时间的投放规模;监测行业或者细分行业移动应用投放趋势,通过任选时间段内的游戏、应用、媒体和品牌的排行和广告素材一览,快速了解当前行业广告投放的量级。

    ]]>
    CAMIA:2018年2季度泰国各类app排行情况 //www.otias-ub.com/archives/745866.html Sat, 07 Jul 2018 10:57:26 +0000 //www.otias-ub.com/?p=745866 本期CAMIA统计了泰国市场今年4月2日至6月30日(将近三个月)移动应用程序免费下载榜排行情况并总结各个应用平均排名,得出该阶段内各类别最受欢迎TOP 5 APP,具体如下:

    (购物类&视频播放与编辑&社交类)

    (通讯类&音乐与音频类)

    1 购物类

    据统计,在4月2日至6月30日这段时间内,《 Lazada》以基本稳定在购物类应用榜单首位的成绩超越了最大直接竞争对手《Shopee》,该现象与上一期的印尼市场正好相反。作为东南亚最大的两大电商巨头,《 Lazada》和《Shopee》在泰国市场的地位似乎没有受到来自其他玩家的影响。

    在购物类的TOP 5排行榜中,除了以上提到的两大玩家,同时还包括了全球速卖通《AliExpress》及泰国本土购物应用《Chilindo》和《Kaidee》。从数据上来看,后三位似乎构成了三角竞争关系。不过总体来说,本土两大应用还算比较稳定,相比之下《AliExpress》的“起起落落”相对明显。

    2 视频播放与编辑类

    同印尼市场一般,短视频应用抖音海外《Tik Tok》稳坐泰国视频播放与编辑类榜单榜首,不同的是该市场该类别的榜单变化相对较大。同是短视频类别的小影国际《VivaVideo》同样也以第三的成绩进入到泰国视频播放与编辑类TOP 5榜单之中。

    3 社交类

    《Facebook》,《Facebook Lite》,《Instagram》和直播应用《BIGO LIVE》也出现在泰国社交类TOP 5榜单中。较印尼市场而言,聚集各大电商的前三者的排位非常稳定,这大概与其庞大而且稳定的用户群有很大的关系。

    4 通讯类

    《 Messenger》《 Messenger Lite》《UC浏览器》也进入泰国TOP 5通讯类榜单之中。从社交类与通讯类来看,该市场的用户似乎对Lite版本的偏好程度相对不高?就如《 Messenger》于《 Messenger Lite》,《Facebook》于《Facebook Lite》。

    5 音乐与音频类

    《JOOX Music》《Spotify Music》《Smule》堪称印尼和泰国市场三大音乐APP。不过在泰国,全民K歌《WeSing》则以稳排第二的成绩超越了《Spotify Music》《Smule》。同印尼市场一般,《JOOX Music》的排位似乎丝毫没有收到影响。榜单第二第三则形成了《WeSing》和《Spotify Music》的直接竞争,而榜单第四第五则为《Smule》和另一款来自印度的《Default Music Player》的竞争。

    来源:CAMIA
    ]]>
    跨境 / 出海电商 App 榜单发布,一窥中国电商的全球市场布局 //www.otias-ub.com/archives/745762.html Thu, 05 Jul 2018 13:33:28 +0000 //www.otias-ub.com/?p=745762 中国出海电商已经在全球市场耕耘多年,而在应用商店和移动支付发展迅速的近几年间,跨境/出海电商的格局也在悄然变化。App Annie 回顾了今年 1 – 5 月在海外市场表现突出的中国跨境出海电商表现,最新发布了下载量最高的十大 App 榜单。

    跨境 / 出海电商在这里主要涵盖向海外消费者直接售卖商品(B2C)的第三方电商平台,不包括售卖自身产品的品牌电商,也不包括进口为主的海淘电商。

    在俄罗斯市场,阿里巴巴的全球速卖通 AliExpress 长期以来占据优势地位。去年11月(双十一购物季),AliExpress 在俄罗斯购物类 App 月活排名中位列第一。

    跨境电商重视中东和印度市场

    在跨境 / 出海电商 App 十大下载量榜单中,有一半 App 以中东或印度市场为主: Club FactorySHEINROMWEJollyChicBanggood。阿拉伯国家的智能机手机普及率高,消费者购买力强,石油工业强大但轻纺工业缺乏,这位服装饰品类电商的出海提供了天然优势。而印度市场人口基数大,经济增长极具潜力,是电商布局的要地。

    杭州嘉云的 Club Factory 今年初完成了 C 轮 1 亿美元融资,在东南亚、中东市场已经耕耘数年;最近在印度市场表现强劲,位列今年前五个月跨境/出海下载量第二。

    SHEIN 成立于 2008 年,以女装为主打,2016 年进入中东市场,现在旗下两款 App 在印度均取得不俗成绩。ROMWESHEIN 收购的竞争对手,同样与女装为主。

    浙江执御旗下的购物 App JollyChic 在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均有上佳表现。位于榜单第十名的Banggood(棒谷科技)最早以 www.banggood.com 网站起家,现在也在移动 App 端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南美市场呈现出潜力 

    LightInTheBoxGearBest 位列榜单第 8 和第 9 名,它们的下载量增长主要来自巴西市场,而Club Factory 在墨西哥市场表现不俗。LightInTheBox 是出海电商的开拓者之一,也已经上市。在巴西、沙特阿拉伯和印度表现不错。

    GearBest 在南美表现不俗。而根据 2017 年财报,GearBest 的 App 和网站收入已经占据跨境通出口业务营业收入比例的三分之一,增幅为旗下业务最大,这足以可见移动平台的潜力所在。

    欧美市场不可忽视

    虽然电商的下载集中在新兴市场,但欧美市场仍然非常重要。根据 LightInTheBox Q1 财报,欧洲和北美市场占据了大部分营业额。前五名的电商均在美国市场有布局,Zaful 的主要市场就是美国、加拿大和法国,这充分说明成熟市场的吸引力所在。

    App 已经成为跨境 / 出海电商的重要载体,跨境电商的运营本地化不仅限于支付和物流体系,更需要对当地智能手机普及率、网络覆盖、移动用户行为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从而在 App 的开发、运营和用户增长方面获得领先优势。如果您对 App Annie 如何帮助移动电商获得成功,欢迎阅读我们的用户案例,或者和我们联系获取更多信息。

    ]]>
    CAMIA:2018年2季度印尼各类app排行情况 //www.otias-ub.com/archives/743665.html Sun, 01 Jul 2018 00:47:22 +0000 //www.otias-ub.com/?p=743665 本期CAMIA统计了印尼市场今年3月28日至6月26日(三个月)移动应用程序免费下载榜排行情况并总结各个应用平均排名,得出该阶段内各类别最受欢迎TOP 5 APP,具体如下:

    (购物类&视频播放与编辑&社交类)

    (通讯类&音乐与音频类)

    1 购物类

    根据统计,过去三个月内,印尼人气最高购物应用为公司总部位于新加坡的《Shopee》。《Shopee》在印尼市场的表现极为突出,从数据上来看,《Shopee》可以称得上是该类别应用榜单榜首常客。其次为前者最强大的竞争对手《 Lazada》。与《Shopee》比较相似的是,《 Lazada》的排位也相对比较稳定。

    值得注意的是,同样进入TOP 5的购物app中的后三位都为印尼本土电商:《Tokopedia》,《Bukalapak》和《Blibli.com 》。

    参考来源:Similarweb

    时间:2018年3月28日-—6月26日

    注:应用类别依据商店类别进行分组

    2 视频播放和编辑类

    视频播放和编辑类应用排行相对比较稳定。其中短视频应用抖音海外《Tik Tok》是该类别榜单榜首最大霸主。同样是短视频类应用的快手国际《Kwai Go》和小影海外《VivaVideo》也以本期第三、第四位的成绩出现在TOP 5榜单中。

    参考来源:Similarweb

    时间:2018年3月28日-—6月26日

    注:应用类别依据商店类别进行分组

    3 社交类

    同是Facebook旗下产品,相对于《Facebook》,用户对Lite版本似乎有更大的偏好。值得注意的是,该类别的TOP 5榜中还出现了一款直播应用《BIGO LIVE》。

    参考来源:Similarweb

    时间:2018年3月28日-—6月26日

    注:应用类别依据商店类别进行分组

    4 通讯类

    通讯类的排位相对来说也比较稳定。与社交类不同的是,通讯类的用户对“轻”版应用的偏爱程度似乎不太高。就如《 Messenger》较《 Messenger Lite》,《UC浏览器》较《UC浏览器迷你版》。

    参考来源:Similarweb

    时间:2018年3月28日-—6月26日

    注:应用类别依据商店类别进行分组

    5 音乐与音频类

    在音乐与音频类别中,获得最高人气app为“卡拉OK”《Smule》,该应用长期以来一直霸占此类应用榜单榜首位置。位列第二的《JOOX Music》一直以来也比较稳定,只不过近期被平时不算太稳定,位列第三的竞争对手《Spotify Music》有所超越。

    参考来源:Similarweb

    来源:camia

    ]]>
    DI Marketing:东南亚网约车使用行为调查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731316.html Sun, 03 Jun 2018 00:47:51 +0000 //www.otias-ub.com/?p=731316

    刚刚完成东南亚 Uber 公司的收购,Grab公司近日就推出了该地区的外卖业务 Grab Food。此前,Grab Food 的测试版已经在包括泰国的一些东南亚国家上线,GrabFood 的服务将与奖励计划 Grab Rewards 连接起来,对用户的忠诚使用进行奖励。

    Grab的最大竞争对手Go-Jek, 印度尼西亚出行领域的独角兽,在占领了摩的市场后,也开始横向拓展业务,送餐、快递、购物,等等。在谷歌和腾讯的支持下,已经有明确计划拓展业务到东南亚地区四个新市场,这一轮扩张 Go-Jek 将投入5亿美元。

    所有的东南亚出行玩家都在马不停蹄地扩大业务范围,那么到底谁才是消费者心中的最爱?DI Marketing近期调查报告似乎给出了答案。

    在Uber被完全收购之前,Grab在东南亚的实力已经表现的非常明显,在三大重要市场(越南、泰国和印尼)中,Grab是大多数消费者的首要选择。由于Go-Jek是印尼本土玩家,属于独角兽级别玩家,所以Grab在印尼市场稍微被Go-Jek超越也是很正常的现象。

    Grab在越南和泰国的受欢迎程度较竞争对手相比非常明显。而相对于外来网约车,印尼消费者更喜欢使用本土网约车,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现象与印尼人对本土app的偏好程度有很大的关系。

    越南消费者用车频率相对其他两个市场更高,其中每天用车1-4次的消费者数量较同地区内的其他市场非常之多。

    消费者选择网约车出行的原因非常多,其中以舒适程度、价格高低等为主。越南消费者最注重的是价格其次为舒适程度。而泰国消费者最注重的是服务质量——舒适程度,价格因素影响不大。印尼消费者与其他市场的消费者有较大的区别,几乎每个因素都能影响到他们对网约车的选择。

    每个市场的消费者对网约车的评价都相对较高,好评指数超高,无一低于80%。

    各个市场的网约车使用场景极为相似,都与工作、学习及娱乐有着很大的关联性。

    泰国和越南市场对网约摩的的偏好程度相对较高。不过越南市场的消费者对网约汽车的偏好程度较其他两个市场相比也是比较高的。而印尼的消费者就比较特别了,喜欢混着用。

    对于网约车每公里怎么收费的问题,非常给明显,泰国消费者确实对价格真的不是特别在意。

    Grab收购Uber实属大事件,不过仍有不少消费者不了解情况,正常。

    没了Uber,越南和泰国的消费者对Grab的偏好飙高。不过还是影响不了Go-Jek在印尼消费者心中的地位。

    来源:camia
    ]]>
    App Annie:2018年3月全球App市场解析 //www.otias-ub.com/archives/711607.html Mon, 16 Apr 2018 10:49:53 +0000 //www.otias-ub.com/?p=711607

    绝地求生全球发力。
    2018 年 3 月,全球 iOS 及 Google Play 综合下载榜变化值得关注,《PUBG Mobile》在全球范围内开始发力,凭借出色的表现成功撼动了 Facebook 旗下 “4 大金刚”的位置,荣升全球第 3 位。同样值得一提的是阿里巴巴旗下的电商 App AliExpress 在 3 月开展了 7 周年促销活动,其在巴西、美国等市场的下载量增长强劲,该款 App 上升 12 位,取得排行榜上第 9 名的成绩。

    iOS 及 Google Play 综合收入榜单方面,《王者荣耀》再次成功登顶,成为 3 月全球收入最高的 App。

    单看全球游戏综合下载量榜单,3 月有 3 款新入榜游戏,包括常青系列《模拟人生》IP 手游新作《The Sims Mobile》、绝地求生最强劲的竞争对手《Fortnite》以及轻手游《Helix Jump》都成功地登上了全球下载综合榜前 10 名。

    全球游戏收入榜单较上月变化不大,唯一一款新上榜的游戏是来自韩国的《黑色沙漠 (Black Desert)》。这也是一款由网游成功移植移动端的人气游戏。

    ]]>
    App Annie:2018 年 3 月中国App市场解析 //www.otias-ub.com/archives/711600.html Mon, 16 Apr 2018 10:48:06 +0000 //www.otias-ub.com/?p=711600

    短视频及吃鸡类手游表现出色。
    2018 年 3 月,中国区 iOS 下载榜首位由话题性短视频 App 抖音夺得,2 月冠军《绝地求生:刺激战场》下降至第 2 位,而与其同时发行的另一款 PUBG 游戏《绝地求生:全军出击》则下滑 7 位,勉强进入下载榜前 10。

    另一方面,电商 App 拼多多依靠 3 月的一系列宣传活动成功收获了海量新用户,于下载榜中上升 12 位,成为榜单中仅次于淘宝的现象级电商 App。根据 App Annie Intelligence 数据,自 3 月 15 日“消费者权益日”之后开始(iOS App 于 19 日通过更新加入了受欢迎的签到团功能),其下载量实现了明显的增长。

    收入榜单方面,《王者荣耀》再次于 iOS 榜单登顶,榜单其它部分则变化不大。新进入榜单的游戏包括老牌手游《大话西游》与腾讯出品的《乱世王者》。

    单看中国 iOS 3 月游戏下载量及收入榜单,腾讯于 3 月新发行的游戏《QQ 炫舞》在发行当月即进入中国区 iOS 游戏下载榜的第 4 位,以及游戏收入榜的第 8 位。

    ]]>
    七麦数据:2018年1月直播答题App数据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685648.html Thu, 01 Feb 2018 06:31:11 +0000 //www.otias-ub.com/?p=685648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交流群,199IT感谢您的支持!

    ]]>
    App Annie:2017年 App发行商收入“52 强”榜单 //www.otias-ub.com/archives/685639.html Thu, 01 Feb 2018 03:08:25 +0000 //www.otias-ub.com/?p=685639 腾讯、网易、Netmarble、动视暴雪和 Supercell 跻身前 5 名;亚太区发行商占据主导地位

    2018 年 2 月 1 日,北京 —— 全球领先的移动应用数据与分析公司 App Annie 于今日公布 2017 年“52 强发行商”榜单,揭晓了 iOS 与 Google Play 商店收入最高的 52 家发行商。

    2017 年新晋入围 App Annie 52 强榜单的发行商包括:NCSoft (韩国) 、巨人网络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 、FunPlus 趣加游戏 (中国) 、任天堂 (日本) 、37 游戏 (中国) 、谷歌 (美国) 、游族网络 (中国) 、龙图游戏 (中国) 和 Kakao Corp (韩国) 。

    来自亚太区的发行商再度统治了今年的榜单——占据了 52 个排名中的 31 个。中国腾讯连续第 2 年荣登榜首;网易 (中国) 上升 1 位,跃居第 2 名;韩国 Netmarble 跃升 6 位,占据第 3 名;日本 mixi 的排名与 2016 年相比没有变化,仍然位居第 6 名。其他表现优异的公司还包括:排名上升 21 位,跃居第 11 名的 Playrix;以及之前未上榜,但此次凭借《天堂 M》游戏 (2017 年 6 月发行) 跃升至第 12 名的 NCSOFT。

    此外,多家 App 发行商连续多年跻身榜单前 10 名,在竞争日趋激烈的 App 行业中始终保持领先。这些发行商包括动视暴雪、Supercell、万代南梦宫 (BANDAI)、NAMCO、MZ 和 LINE。

    App Annie 研究部门高级副总裁 Danielle Levitas 表示:“10 年前 Apple 推出的 App 商店引发了一场移动革命,如今,App 仍然在以前所未有的规模重塑着所有行业。与前些年一样,游戏公司在应用商店的收入中继续占据主导地位。但令人欣喜的是,媒体和娱乐公司的移动应用收入也出现了大幅增长,例如 InterActiveCorp (IAC) 攀升至第 20 名、Netflix 的排名上升 10 位,跃居第 25 名,还有谷歌凭借 YouTube 的强势表现跻身 52 强。”

    作为 App Annie 在东京、首尔和北京举行的 52 强发行商表彰活动的一部分,于 2018 年 1 月 29 日这周对 52 强发行商进行了表彰。

    Levitas 表示:“App Annie 的 52 强榜单是衡量发行商在全球移动市场上所取得成功的黄金标准。无论是新兴公司还是传统企业,App 都在为他们提供着越来越多的业务机会。因此,对于想要通过 App 实现业务转型的公司而言,掌握准确的数据和实用的分析信息变得至关重要。在这里,我们向所有优胜者,尤其是那些新打入全球 52 强榜单的发行商表示祝贺!”

    ]]>
    2017年美国消费者在TOP10订阅类流媒体APP花费高达7.81亿美元 同比增长77% //www.otias-ub.com/archives/682640.html Sat, 27 Jan 2018 10:54:29 +0000 //www.otias-ub.com/?p=682640

    Sensor Tower商店情报Store Intelligence平台数据显示,2017年期间,美国消费者在TOP10领先的订阅类流媒体APP中花费高达7.81亿美元,同比2016年增长约77%。同时,我们的数据也监测到仅在去年第四季度期间,消费者在这些领先的流媒体APP中花费达到约2.42亿美元,同比2016年的1.29亿美元增长了近88%。

    作为全球去年收入最高的非手游类APP,Netflix(中文名奈飞)在美国本地的流水也同样领先于其他同类应用,于2017年全年达2.9亿美元,同比2016年增长约113%。虽然这项涨幅相当出众,奈飞并不是年收入增长最大的APP:美国著名的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推出的流媒体应用CBS同比增长了128%,流行电视台星光为147%同比增幅,而谷歌旗下的YouTube的涨幅更是高达154%。

    以下榜单中所有的TOP10订阅类流媒体APP收入同比增长都超过了10%,而涨幅最小的是威廉·莫理斯奋进娱乐公司(William Morris Endeavor,简称WME)旗下的终极格斗冠军赛(Ultimate Fighting冠名,简称UFC)流媒体应用UFC .UFC去年的流水约870万美元,比2016年的770万美元增长约14%。

    时代华纳旗下HBO NOW去年的美国总收入在第三季度高达约6730万美元,主要由于火热电视剧“权力的游戏”第七季上映,但在Q4下滑至5320万美元左右。至少在初期,HBO比去年保留了更多的主要为了观看“权力的游戏”而注册订阅的观众。

    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推出的订阅类流媒体APP收入同比增长超过了一倍,主要推动因素要属大型原创电视剧“星际迷航:发现号”(Star Trek:Discovery)。第三季度初为CBS的互联网视频服务CBS所有访问了带来大量的新订阅用户 .CBS应用内花费在去年Q3(也是“星际迷航:发现号”首映之际),同比增长了105% ,达到了约410万美元(同比2016年Q3的200万美元)同时,CBS收入从去年Q3到Q4增长了33%,Q4期间达到了540万美元,虽然“星际迷航:发现号”。从11月中旬到2018年1月初都处在暂时停播的状态。

    相比于美国TOP订阅类流媒体APP全年77%的涨幅,美国消费者总体在App Store及Google Play商店的综合花费上升了30%,达到约144亿美元。全球来看,综合应用内收入达到了近600亿美元,同比2016年增长了35%。我们近日也探索了全球范围内所有订阅类APP(包括流媒体在内)的2017年收入榜单,除了冠亚军奈飞及交友应用Tinder ,腾讯视频和爱奇艺分别排名第三和第四,来自中国的用户花费量可见一斑。

    ]]>
    极光大数据:2017年12月浏览器app行业研究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673333.html Tue, 09 Jan 2018 06:38:06 +0000 //www.otias-ub.com/?p=673333 在PC时代,浏览器是最重要的流量入口。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流量逐渐转移到移动端,而浏览器app也就成为了非常重要的流量入口。截至2017年12月,浏览器app的整体渗透率已经达到54.2%,用户规模达到5.5亿人。极光大数据发布《2017年12月浏览器app行业研究报告》,从渗透率、DAU、以及几大主要浏览器的用户画像对浏览器app行业进行分析。

    极光大数据观点:

    • 截至2017年12月最后一周,浏览器app整体市场渗透率为54.2%,每两个中国移动网民就有至少一个安装了浏览器app,用户规模达5.5亿人
    • 目前市场渗透率top2的浏览器app是QQ浏览器和UC浏览器,它们的市场渗透率分别是30.40%和18.76%,拥有庞大的用户基数,同时,这两款app过去半年DAU均值都超过了5000万人
    • 平均每个浏览器app用户安装了1.3款浏览器app
    • 每10个浏览器app用户中有超过8个人不到35岁,他们中至少有6个男性

    一、行业趋势

    浏览器app渗透率及用户规模变化

    截至2017年12月最后一周,浏览器app整体市场渗透率为54.2%,用户规模达5.5亿人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浏览器app整体市场在过去一年的市场渗透率处于稳定的状态,基本维持在50%以上,意味着中国移动网民中有至少一半是浏览器app用户

    主流浏览器app背景

    主流浏览器app普遍靠背上市公司,背景雄厚

    •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主流浏览器app的母公司普遍为上市公司,不乏BAT、Google等大牛

     

     

    部分主流浏览器app上线时间

    移动互联网兴起,浏览器app陆续上线

    • 根据各方公开资料显示,主流浏览器从移动互联网兴起开始,就陆续上线了app版本

    二、竞品分析

    12月浏览器app市场渗透率top10 app

    浏览器市场渗透率top3 app:QQ浏览器、UC浏览器、谷歌浏览器

    • 根据极光大数据显示,截至12月最后一周,QQ浏览器、UC浏览器和谷歌浏览器的市场渗透率分别为30.40%、18.76%和6.24%,成为浏览器app行业市场渗透率前三甲,其他主流浏览器app的市场渗透率均不到5%

     

    渗透率top10 app(日新增用户数量)

    过去半年,平均每天有超过200万人安装UC浏览器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UC浏览器在过去半年的日均新增用户数量为218.1万人,是唯一一款日均新增用户数量超过200万人的浏览器app,QQ浏览器和谷歌浏览器的日均新增用户数量均超过了100万人

     

    渗透率top10 app(30天留存率)

    主流浏览器app的30天留存率普遍低于70%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谷歌浏览器的30天留存率为97.5%,意味着每100个新增用户中有接近98个用户在30天后仍保留了该app

     

    渗透率top10 app(DAU)

    QQ浏览器和UC浏览器过去半年的DAU均值突破五千万人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QQ浏览器过去半年的DAU均值高达7734.8万人,UC浏览器则为5719.5万人,浏览器app中只有这两款应用的DAU达到千万量级

     

    渗透率top10 app(app独占率)

    app独占率top3:谷歌浏览器、QQ浏览器、UC浏览器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谷歌浏览器、QQ浏览器和UC浏览器的app独占率分别为80.1%、70.0%和57.2%,代表未安装任何竞品的忠诚用户在这三款app的整体用户中所占的比例

     

    部分主流浏览器app用户使用习惯

    UC浏览器用户在日均使用时长和频次上表现良好

    • 极光大数据显示,UC浏览器的活跃用户平均每天使用它2.89次,每次使用20.97分钟

     

    用户安装浏览器app数量分布

    逾七成浏览器app用户仅安装一款浏览器app

    • 通过观察极光大数据发现,每个浏览器app用户平均安装1.3款浏览器app,其中74.7%的用户仅安装一款,19.8%的用户会同时安装两款,5.5%的用户会安装三款及以上浏览器app

     

    三、用户画像

    浏览器app用户画像

    浏览器app用户:35岁以内男性用户为主

    • 通过观察极光大数据发现,64.4%的浏览器app用户为男性,82.1%的用户不超过35岁

     

    浏览器app用户app偏好指数

    浏览器app用户app偏好指数top3应用:QQ浏览器、UC浏览器、应用宝

    • 根据极光app偏好指数统计,浏览器app用户偏好指数top10应用以腾讯系app和360系app为主

     

    浏览器app用户画像

    OPPO旗下机型备受浏览器app用户青睐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浏览器app用户使用的安卓机型占比top10中,有7款是OPPO旗下机型,其中R9系列最受欢迎

     

    浏览器app用户画像

    浏览器app用户城市等级分布与中国移动网民高度一致

    • 根据极光大数据显示,浏览器app用户城市等级分布与中国移动网民一致,在每一城市等级的人数分布占比差距基本在1%以内

    浏览器app用户画像

    得益于广深莞的拉动,广东成为浏览器app用户数量占比全国最高的省份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分别是浏览器app用户量占比最高的四个城市,总共占比9.4%

    QQ浏览器用户画像

    QQ浏览器:近九成用户不到35岁,偏爱互联网金融类app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24.3%的QQ浏览器用户年龄段在20-24岁之间,89.4%的用户不到35岁,男性用户超过六成,对融360等互金类app偏好度高

    QQ浏览器用户画像

    QQ浏览器:城市等级结构与全国网民基本一致

    • QQ浏览器用户量top5省份中有4个处于沿海地带,四川是唯一一个进入用户量top5的内陆省份

    UC浏览器用户画像

    UC浏览器:男女比例约为3:2,87.8%用户不到35岁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UC浏览器用户偏好度最高的app是PP助手,他们中超过七成的用户对音乐感兴趣

    UC浏览器用户画像

    UC浏览器:每100个用户有接近17个来自广东

    • UC浏览器中的广东用户占比为16.7%,广深莞进入用户量top5城市

    谷歌浏览器Google Chrome用户画像

    谷歌浏览器:用户年龄相对较高,偏爱谷歌系应用

    • 对比QQ浏览器和UC浏览器,谷歌浏览器的用户年龄段相对较高,年龄在35岁以内的用户占比不到八成,有17.2%的用户年龄段在35-39岁之间

     

    谷歌浏览器Google Chrome用户画像

    谷歌浏览器用户以一线城市和港台地区用户居多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谷歌浏览器用户中来自一线城市的用户占26.2%,来自港台地区的用户分别占10.6%和7.5%

     

    以上为报告节选,完整报告请登录至极光官网下载。

    报告说明

    数据来源

    极光大数据,源于极光云服务平台的行业数据采集及极光iAPP平台针对各类移动应用的长期监测,并结合大样本算法开展的数据挖掘和统计分析

    数据周期

    报告整体时间段:2016.12-2017.12

    具体数据指标请参考各页标注

    数据指标说明

    浏览器app包括QQ浏览器、UC浏览器、谷歌浏览器等1130款app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交流群,199IT感谢您的支持!

    ]]>
    App Annie:2017年11 月全球App市场解析 //www.otias-ub.com/archives/663656.html Fri, 15 Dec 2017 07:08:17 +0000 //www.otias-ub.com/?p=663656

    全球游戏下载任天堂力压网易登顶;美国平价电商 Wish 黑五表现抢眼。

    十一月全球 iOS & Google Play 综合下载公司排行榜上,网易凭借两款吃鸡手游《Knives Out (荒野行动)》和《Rules of Survival (终结者2:审判日)》迅速挤入前十,法国手游发行商 Voodoo 也依靠轻度游戏《Dune!》上榜前十;公司收入排行较上月则变化不大,腾讯、网易、动视暴雪和 Netmarble 继续排在前四的位置。

    下图:2017 年 11 月全球 iOS 及 Google Play 综合下载量最大的发行商

    全球 iOS & Google Play 综合 App 下载排行榜上,最值得注意的是任天堂 10 月底发布的手游《Animal Crossing:Pocket Camp (动物之森:口袋营地)》迅速蹿升到总榜第五名,力压网易同样表现抢眼的《Knives Out (荒野行动)》。同时,本月新上榜的还有美国 ContextLogic 的平价电商 Wish,主要归功于 11 月底的黑五购物节,已成为同类增长最快的 app。全球商店综合收入方面,《王者荣耀》依然排在首位,整体收入排名变化不大。

    下图:2017 年 11 月全球 iOS 及 Google Play 综合下载量最大的 App (包括游戏)

    下图:2017 年 11 月全球 iOS 及 Google Play 综合收入最高的 App (包括游戏)

    游戏趋势:任天堂《动物之森:口袋营地》全球下载第一

    游戏类应用综合下载排行变动较大,数款新晋手游表现强势。任天堂 10 月底发布的《Animal Crossing: Pocket Camp (动物之森:口袋营地)》排名第一,紧随其后的网易两款“吃鸡”手游《Knives Out (荒野行动)》和《Rules of Survival (终结者2:审判日)》均在 11 月上旬发布就上榜前三,增长势头迅猛。同样值得注意的 11 月新上榜的还有 Voodoo 的轻度手游《Dune!》、Nekki 的《Shadow Fight 3 (暗影格斗3)》和 EA 的《FIFA Mobile Soccer》。

    下图:2017 年 11 月全球 iOS 及 Google Play 综合下载量最大的游戏

    非游戏类 App 趋势:Wish 成为黑五最高增长

    非游戏类应用方面,11 月全球综合下载和收入排名整体趋势平稳。美国 ContextLogic 的 Wish 的下载新增表现最为突出,成为本月唯一入榜的电商类应用,这和其在移动广告平台上的持续曝光非常相关。通过 App Annie 广告平台统计发现,单在 11 月 Wish 在美国地区就通过 12家广告平台投放了超过 1000 条广告素材。收入方面,腾讯视频依然占据榜首位置,而快手也延续着其收入的增长趋势,在全球非游戏类应用综合收入排行榜中再次上升两位,排名第四。

    下图:2017 年 11 月全球 iOS 及 Google Play 综合下载量最大的非游戏类 App

    下图:2017 年 11 月全球 iOS 及 Google Play 综合收入最高的非游戏类 App

    ]]>
    App annie:2017 年11月中国App市场解析 //www.otias-ub.com/archives/663646.html Fri, 15 Dec 2017 07:05:40 +0000 //www.otias-ub.com/?p=663646

    网易《荒野行动》登顶;阿里双十一仍实现高增长。

    十一月中国 iOS 下载公司排行榜上,网易凭借两款“吃鸡”手游《Knives Out (荒野行动)》和《Rules of Survival (终结者2:审判日)》再度上升两位,紧靠腾讯排名第二。公司收入方面,快手挤进前三,增长最为明显的是万达院线,这也主要得力于旗下胡莱游戏的营收贡献。

    下图:2017 年 11 月中国 iOS 下载量最大的发行商

    下图:2017 年 11 月中国 iOS 收入最高的发行商

    十一月中国 iOS 下载排行中,《王者荣耀》跌落至第十位,而网易的《Knives Out (荒野行动)》超越了的长期霸榜的微信淘宝支付宝,登顶 11 月下载排行。同时,网易的另外一款射击类手游《Rules of Survival (终结者2:审判者)》也成功进入前十,成功迅速夺取手游市场热点。收入方面,《王者荣耀》仍然排在榜首,快手依旧保持着其收入增长趋势。

    下图:2017 年 11 月中国 iOS 下载量最大的 App (包括游戏)

    下图:2017 年 11 月中国 iOS 收入最高的 App (包括游戏)

    游戏趋势:射击游戏成功接替 MOBA 引领中国手游市场

    十一月中国 iOS 游戏下载排行榜中,多款射击类手游同时上榜。排名前两位的毫无疑问是网易的两款“吃鸡”手游,排在第三的《王者荣耀》之后紧跟着的是腾讯的《CrossFire (穿越火线)》和小米的《小米枪战》。除此之外,乐元素的《Summer Pop (消消乐滨海假日)》仍然表现强势,在 11 月迅速蹿升至第八位。游戏收入方面,网易的《大话西游》再次回到前十,同时新入榜的还有 37 互娱的《大天使之剑 H5》和万达院线的《元气封神》。而吃鸡系列手游的游戏内购刚刚起步,收入情况仍有待关注。

    下图:2017 年 11 月中国 iOS 下载量最大的游戏

    下图:2017 年 11 月中国 iOS 收入最高的游戏

    非游戏类 App 趋势:双十一阿里依旧表现强劲

    十一月中国 iOS 非游戏类下载排行相比之下则变化不大。受“双十一”的刺激影响,淘宝支付宝京东的排名分别在本月上升至二、三、八位,而同属购物类应用的拼多多则跌至第七。非游戏类收入方面,快手在大规模的推广活动之后仍保有持续上涨的应用内收入。同样相比上月收入排名有所提升的还有 QQ 音乐斗鱼直播,分别位列榜单七、八位。

    下图:2017 年 11 月中国 iOS 下载量最大的非游戏类 App

    下图:2017 年 11 月中国 iOS 收入最高的非游戏类 App

    ]]>
    2017年9月沃指数之移动应用APP排行榜 //www.otias-ub.com/archives/636873.html Mon, 25 Sep 2017 08:48:46 +0000 //www.otias-ub.com/?p=636873

    ]]>
    掌淘研究院:2017中国App社交分享全解读 //www.otias-ub.com/archives/612172.html Thu, 13 Jul 2017 08:15:32 +0000 //www.otias-ub.com/?p=612172

    PDF版下载可加入我们小密圈,199IT感谢您的支持!

    ]]>
    App Annie:五年后全球移动应用市场规模或达42万亿 //www.otias-ub.com/archives/607791.html Fri, 30 Jun 2017 04:38:07 +0000 //www.otias-ub.com/?p=607791 近几年来,相信很多人听的最多的就是手游领域竞争激化,已经成为了中小团队活不下去的红海,但分析公司App Annie最近表示,应用市场仍有很大的机会,到2021年,全球移动应用生态市场的规模将达到6.3万亿美元(折合人民币42万亿元),是2016年的3.8倍。

    如果这些数字看起来比较抽象,我们不妨用更具体的数字来对比,2016年中国GDP规模为70万亿元,而同期全球移动应用市场规模为8.8万亿元(1.3万亿美元),其中大多数是手游收入。

    在昨天发布的一份报告里,App Annie预测,由于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拥有智能机和频繁使用移动应用,全球应用市场规模将迎来重大增长。该公司的调研发现,人们在应用里投入的时间越来越多,预计到2021年增加到3.5万亿小时,而2016年这个数据为1.6万亿小时。

    该公司表示,移动电子商务僵尸带动移动和应用生态增长最大的动力,比如人们通过智能机应用购物等等。App Annie表示,越来越多的人会使用自己的智能机进行购物,这方面中国和亚太地区尤为领先,目前是全球移动电子商务最发达的地区。

    报告中说,“和美国人比起来,中国的消费者通过移动设备购买食物和杂物的频率高了三倍,在使用移动应用转账的频率是,中国用户也是美国消费者的两倍,在移动平台大额消费方面中国消费者是美国用户的四倍”。

    另一个比较有趣的预测结果是,苹果的App Store仍是最大的在线软件市场,到2021年增至600亿美元规模,谷歌的Google Play和其他第三方应用商店加起来会在2017年底超过iOS的应用市场规模。

    App Annie预计,苹果的App Store在2017年收入将达到400亿美元,Google Play和其他第三方应用商店加起来将分别达到210亿美元和200亿美元左右。

    本文来源:gamelook

    ]]>
    App广告市场,谷歌如何拔得头筹? //www.otias-ub.com/archives/516697.html Mon, 12 Sep 2016 14:40:27 +0000 //www.otias-ub.com/?p=516697 1473691195-6200-57cf7c4e17b23

    应用下载广告,你不点,大把人点的480亿元市场

    根据最新的数据,谷歌通过应用下载广告(App-install advertising)导入的app安装次数已经达到了30亿次,去年5月份的时候,这个数据也才只有20亿次。在移动广告端,谷歌的App安装广告可以说是目前唯一可能撼动Facebook地位的在线广告。

    1473691195-8468-57cf7c9ef2296

    我们来看下BI Intelligence的预测,截至今年底,美国的App安装广告市场规模将达到55亿美元!并且!预计到2020年,规模会拓展到71亿美元(美国在线广告600亿美元规模)!神马概念?按最新汇价6.68(最近人民币又跌了),App安装广告在美国是个近480亿人民币的市场!有想象力的朋友,请对标咱天朝。

    1473691195-8331-57cf7cfecc24f

    别嫌笔者烦,简单啰嗦几句,应用下载广告(App-install advertising),即手机在线广告形式的一种,目的就是增加用户安装某个app或者游戏的广告。

    具体形式直接上图(依次是Facebook、Twitter、谷歌和YouTube上的App安装广告)

    1473691195-9639-57cf7da24f2ba1473691195-1128-57cf7da25efc11473691195-1817-57cf7da2433971473691196-5842-57cf7da25419b

    | 谷歌应用下载广告之崛起

    目前,谷歌和Facebook在数字广告和应用下载广告上都属于寡头垄断的地位。上面也提到,谷歌的App安装广告增速很快,今年应该能有100%的增长。但是,目前并没有高频数据可以跟踪,所以目前跟踪行业增速是一个较为有效的指标。

    我们所熟知的Facebook,其在应用下载广告上绝对是行业的龙头,2015年,FB依靠该品类的在线广告收入为29亿美元,占总营收17%。从次数角度看,通过FB渠道安装的app次数在去年已经达到了8.7亿次,花旗预测该数字会在17年达到13.3亿次。对于谷歌,今年的成功引流的次数预计会超过10亿次,这个和花旗预测FB今年的11亿次相差不会太大。从广告数量看,谷歌从今年4月开始加速了App安装广告的变现速度:通过谷歌广告安装的app数量今年6月就已经较1月增长了3倍!

    1473691196-3762-57cf7e283e083

    谁的潜力更大

    基于上面数据,仅仅把谷歌和FB的安装次数相加,那么今年的app安装次数肯定超过20亿次算上BI保守估计的16年55亿美金App安装广告市场规模,app安装的获客成本最多只有2.5美金不到。现在不清楚每个公司会安排多少比重的获客成本在应用下载广告, 但是几乎美国的主流网站的获客成本都在100美金以上,那么只拿出3%不到的费用用于吸引用户安装应该是比较低的比例。

    笔者更倾向,目前这个阶段,FB和谷歌在美国的App安装广告市场很可能会是平分秋色的,区别只在于谷歌今年刚开始发力,增速会出现倍数级别的增长,而FB很可能受到冲击导致其广告营收增速放缓。除此之外,谷歌在美国以外的用户数量比FB来得多,所以这个角度看空间更大。

    因此,大家需要注意到,谷歌在应用下载广告上对Facebook造成的威胁是存在的,两个主要的原因是:

    1、App安装广告是手机或者移动终端独有的广告市场而且FB的在线广告增长就是来自于手机端;

    2、笔者预计移动终端的app安装一定会是持续的,以美国市场为例,人均每个月都会安装1.5个app,每台设备上至少有30个app(Forrester的统计是90个,读此文的估计超90个不在少数,因为笔者惊呼自己超200个)。

    1473691196-8554-57cf7f0560a42

    | 最高效应用下载广告平台——谷歌

    根据Appsflyer今年上半年的数据看,谷歌AdWords(谷歌的关键词竞价广告)已经超越Facebook和Twitter 成了在安卓手游用户留存上最高效的平台。

    1473691196-1782-57cf7f5d477d1

    非游戏的软件,谷歌在Android和IOS的用户留存率同样领先于FB。

    1473691197-8559-57cf7f7adb006

    1473691197-7822-57cf7fa1ddddd

    从留存率角度看,广告主肯定更倾向在谷歌生态上放广告(特别是Android端)。从成本角度看,安卓的获客成本也比IOS低出很多,当然这也跟安卓和IOS用户质量不同有关:

    1473691197-3733-57cf7fcc01064

    全球看,app的获客安装成本是低于1美元的,但是对于获取忠诚客户的获客安装成本在2.51美元每人。从这个数据结合Android和IOS的美国的数据猜的话,那么就是安卓端每7个人才会产生一个忠诚客户、IOS端每4个人就可以产生一个忠诚客户。最终用哪个平台导流都取决于广告主的愿景是什么,处于初期的app广告主肯定是希望用效率更高的平台(广撒网),如谷歌AdWords,求质量的很可能会在IOS端多打广告。

    | 一些思考

    个人感知,不论是在强社交或者弱社交的平台,只要涉及到跳转界面的广告,用户都很可能会比较反感。很不幸,这刚好是FB在App安装广告方面的劣势,好比兴致满满的想点进一条有意思的微博,一进去结果是app下载页面,恨不得马上点叉。但是当使用搜索引擎、看视频或者停留在其他非社交页面的时候,这种广告不会给人直接反感体验。

    所以,在App安装广告市场,谷歌AdWords很可能会超过Facebook,并且,很可能就是今年底明年初的事儿。但是在品牌广告和效果广告端(前文《国际投资者如何看阿里巴巴的成长性?》链接),Facebook现阶段是很难受到谷歌的冲击的,因为其现在还没有办法做到抓取用户ID等用户的核心数据,前文《在线广告市场,Facebook为什么能战胜谷歌?》(链接)有介绍过。

    最最最重要的是,现在FB在在线广告的市占率仍然很低,只有14%,最终很多原来谷歌的在线广告场景都需要变成是FB的移动端在线广告。浅显点,谷歌在总体在线广告市场受到FB强烈追赶(当前50%和14%市占),但在在线广告市场的细分领域App安装广告,谷歌强烈威胁FB!

    ]]>
    TalkingData:2016中国境内主流航空公司APP行业分析 //www.otias-ub.com/archives/498492.html Fri, 22 Jul 2016 14:01:21 +0000 //www.otias-ub.com/?p=498492
    1469196037-8601-0xZKE5ePX0SfIiczSCsfJ7pXmhWg

    Part 1

    2016年5月航司APP行业数据

    覆盖及活跃排名

    2016年5月,航司APP用户量呈现如下排名,航司APP分为3个阶梯:

    • 第一阶梯:东航航空及春秋航空;覆盖率及活跃率上表现最好;
    • 第二阶梯:南方航空及中国国航;覆盖率上表现很好,但是在活跃率上有提升空间,可从加强用户的沉淀能力上入手;
    • 第三阶梯:海南航空、深圳航空等五款APP;覆盖率及活跃率均不高;

    1469196037-3651-KurKbpbdnzfHDJ3H3EQAhjjo73EQ

    活跃/覆盖

    APP活跃率/覆盖率能够表现APP的用户沉淀能力;影响沉淀能力比值的因素可能有:

    • 用户匹配度及APP产品及运营能力:如果获得的用户是真正的APP目标用户,并且这些用户对APP产品及运营活动满意,那么用户留下来持续活跃的可能性就更大;
    • 当月新增用户量;因为当月新增用户同时也是当月活跃用户,如果某月新增用户剧增,同样会带来活跃用户的增长,影响活跃量/覆盖量比值;

    在用户沉淀能力上,东航、春秋表现良好,除此之外,用户量级不大的山东航空及深圳航空表现也较好;

    1469196037-4558-DHLMklTYtXTFYtoabWPcoJUly7oA

    整体走势

    在TD数据样本量逐月稳步提升的情况下,从航司APP覆盖率及活跃率的走势可以看出,九大航司APP用户量均保持稳定增长的走势。

    • 东航、春秋、深航、山航均在不同时期有过推广活动,带来覆盖用户和活跃用户当月的增长。可以通过查看停止推广之后的用户量与推广之前的用户量比较来看当次推广效果;

    1469196037-2361-CUslFHMckQztoxFEBUt2ewjQ8bOA

    Part 2

    2016年5月航司APP用户画像

    人均活跃天数

    人均活跃天数=月均DAU/MAU*当月天数;

    • 人均活跃天数体现用户粘性;川航、山航、深航、春秋在人均活跃上5月份平均一个人会活跃3天以上,表现较好;
    • 厦门航空可能因为用户量级过小,造成人均活跃天数过高;南方航空可能受会员日活动影响,吸纳了大批为了免费机票而来的用户,而造成人均活跃天数不高;
    • 影响人均活跃的方式可能有打卡签到、push活动推送频率、用户在APP中可以实现的功能多少等;

    1469196037-4115-nPFtVzSYRpf982aiap3xDm3SvTcg

    设备品牌
    • 航司APP用户设备品牌中,华为手机无疑成为商旅出行用户的代表,九大航司APP的TOP手机品牌均为华为;
    • 除春秋航空外,其他8款航司APP用户设备品牌均为三星;春秋航空因其廉价航空特性,与小米用户喜欢新鲜事物、注重性价比的特性相符合,因此春秋航空用户手机品牌第二名为小米;

    1469196037-3578-JrYX1ehA3FR8GQzVYrQds9zicTIg

    设备机型TOP10

    1469196038-4268-VI5Fl369icpptK9yoW0Tr4ialnjw

    模拟器用户
    • 一般来说,一台设备一个机型;而在TalkingData的统计数据中,发现个别APP的设备总数与机型总数差异较大;这种情况可能是模拟器用户造成的;
    • 设备总数/机型总数值越小,说明机型数据中混杂了越多的模拟器带来的机型数据,有刷量的嫌疑;

    1469196038-2130-owwvdKlFbf1qN0n38BU0NCDofAFQ

    关联APP-航司
    • 在九大航空APP中,九个APP的关联酒店APP中,华住酒店均已明显优势稳居酒店TOP1位置;
    • 掌上如家及锦江之星在不同航司APP用户排名第二/第三;国航、南航、海航、川航用户在两者中相对更喜欢如家酒店,而东航、春秋、深航、山航、厦航用户在两者中更喜欢锦江之星;

    1469196039-9948-LWwHJh7pmrvtTickLsUic5l65f8g

    关联APP-酒店

    关联APP用户指的是某一个APP的用户中,在指定时间段内有多少用户启动过其他APP的情况;

    • 九大航司APP中,除东方航空自身外,其他APP用户的第一非自身的航司APP选择均为东方航空;第二、第三的航司APP选择主要集中在国航、南航、和春秋航空上;

    1469196039-6572-gkQJFjtOFMA9XicOWdOIVCwRK7fg

    关联APP-行程管理&旅游
    • 在行程管理方面,东航、春秋、深航、山航四大航空公司用户比其他五家航空APP用户使用行程管理软件的用户少;很可能的情况是这几款APP本身已经能够满足用户行程管理需求;航旅纵横和飞常准两款APP为民航用户主要的选择,航班管家用户量相对较少;
    • 在旅游及预订需求上,去哪儿网基于巨大的用户量稳居八大航空公司第一旅游选择;携程网及途牛旅游为大部分航空公司的第二及第三选择;东航用户使用去哪儿的用户量较少,可能是受15年年底东航取消与去哪儿合作的影响;

    1469196039-8573-9ib3sXcElF5xnSlJ9fxlWdKp8CQg

    ]]>
    互联网周刊:2016上半年度中国APP分类排行 //www.otias-ub.com/archives/492298.html Wed, 06 Jul 2016 08:54:01 +0000 //www.otias-ub.com/?p=492298 1467795107-1333-r7icK0KTnLHXFiaT2egUAHXiarvA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2016上半年已经悄然过去,移动应用市场风起云涌。在新的风口下,企业级服务、VR/AR、直播、泛娱乐化产业全面开花,一批新秀重写流年。”2016上半年度中国APP分类排行”跟随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分为15大领域的66个分类榜单,既突出变化,又彰显传承,颂扬商业情怀的深沉,续写互联网创新之伟大。

    1467795108-2689-n1N359PVnicCWianDBAyUib3Jubg
    1467795108-4531-WnqUnibiblbfy35P6BUFrzKYqYhg
    1467795108-1351-hIkTgUWMibaJ8scStkM7TcqHUEHw

    1467795108-9895-cibzQHSCw3PHt0bfvWXMuoyNW2DA
    1467795108-2995-9CtdRmnauIhDLyhNztnewrwqX8IA
    1467795109-8357-uuZa3t4gcyBWhUw6dpGjKOEWAWQw
    1467795109-4468-VpFc7DyNntib15hm8lSlL1Ssnrlg
    1467795109-9493-b2cacv3N21tPmRhdC6ol8D7UiagQ
    1467795110-4783-bbXkeGVQ7Xa7wnzClaDauEicdrIw
    1467795110-4178-WbxUeo04FC0c1LY2DLDDUVTZJfMw
    1467795110-1154-jEvW8GkaGwqOCdxRXGgbsDwGiapA
    1467795111-6920-2m35gibylDDcJRcCW1rM9nr0yrhQ
    1467795111-6040-OKib9xTI2CyoOYRP6YRBgicWza7g
    1467795111-8360-YHbT5QnvnvYD6ofF3OxXI2VOvW4w

    在此之前,移动应用市场处于几近饱和的境地。据外媒调查,除了社交和打车软件,美国的用户几乎已经停止下载新的APP。在国内也存在相似的问题,人们越来越崇尚极致简约,生态型APP满足了人们的大部分需求,手机首屏基本上是万年不变的排列。但是,这类挑战所波及的永远不包括那些掌握不变之”理”、不变之”道”的具有深刻人文情怀的创新者。

    企业服务市场的爆发率先给业界带来曙光。企业IT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企业更需要专业的大数据和云计算服务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同样也有很多传统企业希望尽快完成互联网转型,接入优秀的企业级应用,这已诞生一个万亿级的市场。

    年初虚拟现实惊艳开场,手机作为智能硬件入口这个功能越来越深入人心,虽然VR/AR的应用目前为数不多,但未来在各种领域的无限可能,发展空间很大。VR/AR在手游、搜索、阅读、影音这些领域满足了用户立体的泛娱乐化需求,资本市场也愿意追随这样的新概念。

    另一个在风口浪尖上的是直播,它的爆发是社交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不过市场中过多的直播APP必然会面临洗牌的局面,就像前几年的电商、O2O一样,大浪淘沙,最后呈现给用户的一定还是一个良性且健康的模式。

    无论是主流文化还是亚文化,未来移动应用在这些垂直领域必有建树,更加个性的二次元、小清新等应用已经初现端倪。而新生活方式也将带来诸如微店、商超等垂直O2O的繁荣。

    莽莽乾坤可再造,2016年不管是新风口,还是已经发展成熟的领域都可以有更加卓越的产品。星河绚烂,洪波共起,且看2016年底移动应用市场如何焕然一新。

    ]]>
    猎豹全球智库:2016年4月全球App&游戏涨幅榜 //www.otias-ub.com/archives/486236.html Tue, 21 Jun 2016 09:25:53 +0000 //www.otias-ub.com/?p=486236
       一、四月涨幅榜概述    

    进入4月以来,各大App发行商通过第一季度的争夺,不断巩固了自己的业务与市场布局,纵览全球市场,上榜最多的仍是工具类App,工具类App的跨文化地域优势是其广泛成为涨幅榜赢家的关键原因。

    有几款产品尤其值得注意:4 Share Apps作为文件分享型产品继续在印度、印尼和俄罗斯流行;Speed test这款测网速的产品竟然能够同时在美国、德国、印度、印尼、俄罗斯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同时上升;Kika Keyboard、Go Keyboard等键盘输入法类的工具产品尤其受到发达国家用户欢迎。

    本月诞生了一款现象级游戏:slither.io(蛇蛇大作战),不仅在四月美国市场获得了800%以上的增长,并且在本次研究的8个国家地区市场中,在5个市场进入涨幅榜前2名,在美国、德国、印尼、巴西四国以领先第二名数倍的优势位列涨幅榜第一。

    基于app insight数据,猎豹全球智库以美国、中国、巴西、印度、印尼、俄罗斯、日本、韩国8大市场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4月涨幅榜的分析,洞察那些当下最为火热的新生App,预测该国市场下一个爆发点。

       数据说明:本次4月涨幅榜的数据搜集时间为2016.4.8-2016.5.7    
       二、各国App涨幅榜Top10   
       中 国  

    1466500988-1744-8ic0kX2uOXjCHlnibxSxnrdeU5HQ

    ● 直播与香蕉不可兼得,独家网红资源或成下一竞争点

    伴随着第一季度扫黄打非办对映客、花椒、秒拍等平台的几次整治,直播平台得到进一步规范,“直播过程中不得食用香蕉”等具体规范逐渐出台,依靠色情等博眼球的内容大幅减少,全民直播时代从起初的野蛮生长逐渐变得趋于理性健康,用户对直播内容的质量要求更高。

    来疯视频直播秀小米直播等新拥有大平台支持的直播App这一时期逐渐兴起,来疯直播凭借优酷土豆在视频领域的行业领导力,以及在内容上的强大支持以“品牌节目+明星艺人”的模式实现内容差异化。与优酷土豆品牌娱乐节目和自制综艺节目深入打通,先后推出数档综艺直播节目,不仅精品节目频频产生,更培育出多位时尚新星。

    雷军更是为小米直播大方出镜,通过小米直播推销小米Max,创造了10万人送花的记录,坐稳小米第一网红。从这两家高增长直播App的内容特点可以看出,内容的差异化与独家“网红”争夺成为直播App未来一段时间的核心竞争点。

    ● 聊天也要“美美的”小米视频电话持续升温

    小米视频电话是一款免费的跨平台视频电话工具,不仅支持小米手机也支持其它品牌的Android手机以及iOS系统,除了常规的通话功能还拥有自带美颜、多人视频、传情动效、远程桌面协助、弹幕、低流量等亮点功能。

    伴随着小米5手机的上市,经历了3月的过渡期后,小米视频电话在4月取得了745%的超高增长,一方面得益于预装小米5手机,随着发货量的增加带动App活跃度提升,但更重要的是其可以跨平台、跨国、跨洲、不限运营商的强大通话功能。让全球更多的用户尤其是小米外的用户拥有了一个更好的选择。

       美 国   

    1466500988-4244-O3yT36RIDoz1DWIia79tBTPFWzzQ

    ● 美国也有“一部剧带火一个App”的例子

    最受关注的美剧之一,HBO的《权利的游戏第六季》在今年4月24日开播。这部在开播前就让人吊足胃口的火爆美剧获得了美国用户的超高度关注。开播之后更是一路拿下诸多收视冠军。受此影响,HBO的两款App HBO GOHBO NOW市场占有率大增,涨势强劲,双双进入涨幅榜Top10。

    注:HBO GO和HBO NOW同样是HBO官方应用,都支持流媒体播放服务,但有些许不同。HBO GO包含免费以及付费频道,需要在注册并订阅HBO频道才可以使用;而HBO NOW是用户购买的独立流媒体服务。

    ● “保护你的文件,锁住你的心”微软OneDrive云盘布局移动端市场

    Microsoft OneDrive在4月的涨幅榜中在德国、美国等多个国家同时上榜,在国内网盘不断关闭退市之际,国外却由OneDrive掀起了一阵云盘热。OneDrive的火爆并不是偶然,Win10系统在全世界范围普及度不断提升,PC系统中的OneDrive与用户的移动设备无须再经过第三方转存,直接在windows系统上就可以轻松的进行操作。

    月初微软宣布将OneDrive加入Bug赏金项目(BugBounty Program),全世界的安全研究人员都可以提交漏洞(Bug),反馈给微软,从而来获得一笔可观的奖金。对于成功从OneDrive中捕捉到Bug的安全研究人员将会获得 500-15000 美元的奖励。

    网盘空间的安全性是用户最重视的方面,加入Bug项目,一方面可以帮助OneDrive修补漏洞,另一方面也可以以此为素材成为营销话题,让用户更加放心的使用,获取用户信任度提升,一举两得。

    ●  Apple Music上榜,苹果杀到安卓家了

    四月新版的安卓版AppleMusic新增两个重大功能,升级后Apple Music安卓版的用户也可以像iOS用户一样观赏音乐MV,还可以开通家庭套餐。加上诸如学生可以享受半价等一系列优惠措施,苹果成功让自家的AppleMusic安卓版拥有了6成还多的涨幅,大摇大摆的上榜。以后苹果还会有出安卓版的Facetime吗?

       巴 西   

    1466500989-3316-mzOgVtUEaDt22uXOPtO7kuapF6xQ

    ●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 Telegram的红海市场逆袭之路

    巴西移动互联网市场始终处于健康稳定的发展过程中,然而在本月5款VPN工具以疯狂的增长率抢占了榜单Top5,让TelegramFace changer 2 接近800%的增长率相比之下也为之黯然。
    促成这次疯狂的背后原因是因为西塞尔希培州法院法官针对Whatsapp的一纸勒令,由于Whatsapp没有与执法机构合作,拒绝提供被警方调查的黑帮组织的聊天记录。遭到了巴西法院进行的72小时封杀,虽然国会在24小时之后就下令解除了这一封禁,不过依旧对巴西社交App的格局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而这次事件的最大的受益者就是Telegram,Telegram在Twitter上表示,在该禁令生效后,其巴西用户增长了150万以上。
    Telegram Messenger 是一个类似微信、Whatsapp的一款实时通讯应用,区别于其他几款应用,Telegram只专注于聊天功能,其中的私密聊天功能(Set self-destruct timer)更具特色,在聊天界面监测到对方进行截图操作时,会收到提示“xxx took a screenshot!”,并支持调节进度收听语音消息,用户可以调节已发送或已接收语音的进度,选择从第几秒开始听。相比Whatsapp的大而全,Telegram更专注于做一款小而美的聊天应用。

    虽然Whatsapp经历了封杀风波,不过从用户对于VPN工具的疯狂需求来看,Whatsapp的地位依旧不可动摇,一超多强的局面短时间内很难打破。但是在第二集团的竞争中,Telegram凭借更加专注细分的优势,已经突出重围,在经历了短暂的的井喷式增长后,Telegram让更多的人体验了产品,如何吸引这些新增用户留在该平台将成为Telegram在巴西市场下一步的重要工作。
    任何产品均有其生命周期,移动互联的生长环境更是瞬息万变,“大而全”与“小而美”的博弈还将持续,满足用户对于对同一分类App的多元需求也是市场走向健康成熟的表现。
       俄罗斯   
    1466500989-8990-hyB6TIY16TduFQDDsCiauxvyKicg
    ● 俄罗斯青年的崛起

    4月份在俄罗斯App涨幅Top10中,排名较高四款App的MoosicSnapchatFace ChangerMirror Image 这四款用户都多为青年人,而且涨幅都不错。可能是因为俄罗斯青年人的智能手机普及率正在迅速增长,俄罗斯的青年也逐渐具备了人手一机的能力,因此这些青年人爱用的App获得了强势的增长。可以预见,今后的俄罗斯市场,青年人爱用的各种App,诸如娱乐类、社交类、自拍类等App,都有强大的增长潜力与巨大的发展空间。

    ● “战斗民族”的文化课修养

    Top10中,“Поздравления, смси тосты”“Экзамен ПДД 2016- Билеты ГИБДД”两款App的出现,可能会对你心中俄罗斯人就是“战斗民族”的固有观念有所改观。Поздравления, смси тосты是一款类似于节日提醒、祝福语末班、免费祝福群发的应用,而“ЭкзаменПДД 2016- БилетыГИБДД”是一款交规学习、备考驾照的App。在俄罗斯用App进行知识获取、学习已经成为趋势。

       印 度   

    1466500988-8672-Gq3ofGjH3BzDOJdlKdzrEOzyOr4w

    ● 印度人民的板球之魂开始燃烧了

    IPL是印度板球超级联赛的官方应用。用户可以通过《IPL》看到比赛结果、得分、精彩回放、新闻采访等内容。

    印度人民极其热爱板球板球,堪称印度国球,而IPL(印度板球超级联赛)则是印度最大的板球联赛。随着新赛季的开始,印度人民的板球之魂又重新燃烧了起来。

     ● 分享型App继续强劲

    印度网络是出了名的差,因此分享型App经常会出现在涨幅榜之上。

    “Share Apps”可以帮助用户实现手机和手机之间传输文件,无需借助网络,而且全程免费,怪不得印度人民会如此喜欢。其在4月获得了超过6成的涨幅。
       印 尼   

    1466500988-6008-jRn4B3XmAh4Yia9kFoyia74ficLQ

    ● 除了提供流量通讯运营商还能做些什么
    Telkomsel是印尼最大的移动电信运营商,通过下载MyTelkomsel用户可以在手机上进行激活电话卡、查询余额、套餐办理、开通国际漫游等业务。除了电话号码,用户还可以用Facebook或Twitter的账号进行登录注册。
    在App中除了运营商提供的基础服务外,还可以为用户推送相关的咨询,并与运营商的积分关联,为用户提供更加直接便利的服务。
    ●  火遍全球:一个专注被人类调戏机器人
    SimSimi是一款来自韩国的聊天机器人应用,连续几个月占据印尼及一些国家的涨幅榜。Simsimi的形象是一黄色小鸡,和用户的聊天头像一样采用的是韩国插画的风格,可以根据不同的聊天情况显示出不同的表情,凭借可爱的交互界面,深受女生欢迎,幽默对话风格在印尼社交网络上刮起了一阵和SimSimi机器人对话的旋风。
    自从Siri出来后,模仿的后来者举不胜数,Simsimi讨巧地将应用进行了包装,以电子宠物形象俘获用户芳心,纵然得到的只是些无厘头的答案,依旧可以让用户玩的不亦乐乎。
    ● Uber、滴滴印尼上演“摩托专车”大战
    Uber在印尼市场保持了持续的高增长态势,4月,Uber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推出摩托车打车服务——UberMoto。在新业务发布会上,Uber声称,此举是为了缓解新兴市场国家拥堵城市的交通压力,为当地居民提供便宜又可靠的交通出行方式。Uber在印尼的摩的服务,起步价8美分,约合人民币0.5元,用户可以选择用现金或信用卡支付。
    Uber推出这一服务之后,将与滴滴参与融资的打车应用Go-jek产生激烈竞争,在印尼市场将上演更加激烈的全方位专车一哥之争。
       德 国   

    1466500989-8527-z2bSt2Liaf1APrQ61tgedIodcqOw

    ● Applike:免费推荐再升级,深挖用户兴趣点

    AppLike是一款免费应用推荐的应用,并且用户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获得MCoins奖励,如下载推荐的App 或安装推荐的App 或对已安装APP发表评论。

    MCoins可以用在例如:PayPal,亚马逊,Spotify,Netflix等合作平台,通过MCoins获得优惠。通过AppLike平台,用户可以不再盲目的进行搜索,在不断的反馈与下载中Applike也可以更加清晰的了解用户的喜好与需求进行更加精准的推送。同时通过奖励与积分机制充分与用户进行互动,获得了较高的活跃度。

    ● Emoji版权将成为输法开发者下一个竞争点

    Kika是一家成立于中国的创业公司,其业务主攻欧美市场,成为中国公司成功出海的代表。其核心产品Kika Keyboard 是一个全功能输入法,支持全球超过 70 种语言,除了可以输入正常的文字之外,它拥有超过 1600 个 Emoji 表情及海量贴纸和GIF,其中的GIF输入尤其受到西方国家用户的欢迎。相比于传统输入法解决的“功能性”需求,Kika更多的是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丰富文字之外的情感表达。

    Kika Keyboard在欧洲市场取得火爆之前,已经是谷歌应用商店全美排名第一的键盘应用。今年2月Kika获得了2亿的B轮融资后,进一步加大了在欧洲、南美等海外市场的投入,在4月的涨幅中不但在德国市场增长显著,在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同样取得了很高的增长。

       日 本   

    1466500989-4678-DzlejUPMnMF7g96P3FzDl09aMf3Q

    ● 气象灾害多发期,日本工具App的季节性波动

    日本人民的防灾减灾意识在全球都是出了名的好。2016年4月14日,日本熊本发生地震,再次提醒了日本民众关于防灾减灾的必要性,因此“防災速報”上榜也不足为奇。

    加之日本气候属于海洋季风性气候,冬春换季后,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暖风使得日本的降雨降水增多,同时日本还受各种热带气旋的影响,加之台风等因素影响,使得日本现在极易引发强风、暴雨、洪水等灾害,同时目前日本还处在地震多发期。《防災速報》四月在日本获得了接近8成的涨幅。

    ● 视频应用收获逆天增长背后的原因

    AbemaTV是一个视频网站,“AbemaTV”是其免费网络视频应用,免费为用户提供几乎各种类型的视频直播、内容播放服务,用户无需注册即可在线观看视频。

    而“AbemaTV”的巨量增长也和4月日本熊本地震有关。“AbemaTV”与2016年4月11日正式开播,三天后4月14日日本熊本发生地震,“AbemaTV”频道AbemaNews对救灾工作进行了持续数天的24小时不间断报道。4月19日,“AbemaTV”的下载量突破100万。

      三、游戏榜  

    ● 火遍全球的现象级游戏诞生

    本月诞生了一款现象级游戏:slither.io(蛇蛇大作战),不仅在四月美国市场获得了800%以上的增长,并且在本次研究的8个国家地区市场中,在5个市场进入涨幅榜前2名,在美国、德国、印尼、巴西四国以领先第二名数倍的优势位列涨幅榜第一,

     

    令人惊奇的是,slither.io是三月末才上线的游戏,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已经获得了全球范围内获得了超过1000w以上的安装量,而他的开发者Low Tech Studio只是一个位于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一个小游戏工作室。

     

    蛇蛇大作战的成功并非偶然,他的游戏思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世界上第一款手机内置游戏——贪吃蛇。当年那个让美国总统克林顿都玩的不亦乐乎的游戏,至今仍让万千玩家保持着高度的热情。另外,蛇蛇大作战上手简单、无操作门槛,适应各年龄段用户。

     

    在画风上,参照了当下异常火爆的“球球大作战”,球球大作战由巨人网络旗下公司 Superpop Games打造,进入4月再创峰值,DAU突破千万,让史玉柱在微博上乐开了花。

     

    “历史经典”与“时下最火热”的结合让球球大作战一开始就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slither.io可能代表了一个新的游戏趋势,相比于以往的各类游戏,slither.io有着以下特征:

    ● 全球玩家同场竞技

    slither.io是一个纯线上的游戏,并且玩法简单,玩家只要输入姓名就能加入线上游戏。和之前的贪食蛇玩法相似,玩家控制一条小蛇在竞技场内,通过不停地“进食”来增加自己的长度。但和以往不同的是,玩家不能只自顾自的“进食”,还要提防其他玩家的“围捕”,玩家不能撞上其他玩家控制的蛇,否则游戏直接结束。

    1466500989-7499-OMHTw8nPFMfJ8ansbwnze0Ha2nxw

    但不同于之前的网络游戏的在线上分房对决,你只要进入了slither.io的游戏,你就是和全球玩家一起在同一个竞技场内“厮杀”。

     

    全球玩家数百人同时在一个竞技场内厮杀,亲身体验后,笔者发现这却是一种很“魔性”的感觉。一旦上手便很容易上瘾。

    ● PC+移动,多终端联动

    1466500990-2304-qRT2n2PUclA14v8na3L8dhibgqOg

    除了移动端外,slither.io还支持PC网页、客户端等游戏方式。不同平台的玩家也能汇集到同一个竞技场里面相互游戏,这大大的增加了竞技场的玩家数,游戏在任何时候看起来都是一副热火朝天的样子。

    启发

    可能会出现一波多人同时在线同场竞技的游戏,这种模式此前在大型网游中经常出现,轻游戏中运用不是很多。不过看slither.io的效果如此火爆,今后可能会出现一批模仿者,今后可能有很多全球玩家同场竞技的游戏。

     

    多终端相互联动可能会成为未来游戏新趋势。多终端联动的好处是,用户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时间点都能进行游戏,同一个用户在不同的使用环境下也能进行游戏。因此,游戏的在线人数会比单一平台多出很多,游戏时刻会出现热火朝天的样子,聚集效应会越来越明显。

    以下为4月各国游戏涨幅排行榜

     

    1466500990-3488-NeVfoQDqOjZfuS6QPoaD4FsE0nhg

    1466500990-3592-8gZ8KClvicw6PaaMdK8GlGibsuSQ

    1466500990-6973-LjsO07H0x1tSup8jQnADt9sOm6VA

    1466500991-4107-Q4xbcpLbTFNGBZ316RAklodgzCBg

    1466500991-8873-iakf6V56S0diam47zPEFlMmVI8cQ

    1466500991-1493-gliczrnnn6XIk0ic9AZmPmus1OHw

    1466500991-2270-EkFiabib6eicYhrDYf3wk5ZOjl7Q

    1466500991-9208-3GaCsJd6apZqnpXpgLjQn9tQicwA

    ]]>
    你了解你的APP吗? //www.otias-ub.com/archives/481962.html Wed, 08 Jun 2016 10:16:41 +0000 //www.otias-ub.com/?p=481962 移动互联网时代,APP是主要的产品形态,大家用各种各样的APP来处理生活中的各种事情。比如,8点君早上起来会用“网易新闻”和“8点资讯”来看新鲜的资讯,上班路上会用“喜马拉雅”听电台,工作上会用到微信、Evernote、Quora、知乎、百词斩等等,平时生活会用到百度地图、支付宝、云音乐等等众多APP。

    可是,我们是否真的了解我们使用的这些APP呢,我们在安装一款APP的时候,通常会看到提示需要一些权限,我们是否真的清楚到底是些什么权限呢?比如8点君就听到过有同学抱怨说,一个日历产品,需要查看短信、联系人等十多项权限。今天,我们就来掀开这些APP的头盖~

    八点君抓取了几万款Android平台下的APP数据,然后尝试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

    一、带广告的APP多吗?

    广告是互联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产品做流量变现的一个重要途径。可是用户并不喜欢APP里面的广告,除了占据本来就不大的屏幕面积,还影响产品使用体验。那我们来看下,目前APP里面带广告的比例到底有多少?

    1465380907-2374-83fd46812157ece6c8f1dbcf09-b

    可以看出,目前大部分APP都不带广告,看来,用户体验带来的用户增长和黏性,比粗暴的广告变现带来的收益要更大。

     

    二、有多少APP是官方的?

    下图展示的是官方APP占总APP的比例

    1465380907-7392-0a613ccad63a7e1ba1dd8f584d-b

    可以看出,官方APP还是占很大的比例,但是个人开发也不要小觑。不得不说,有些非官方的APP因为优异的使用体验反而更受用户喜欢。

     

    三、APP所需要的最低Android版本?

    1465380907-5440-7d467829392e88852f740e51f7-b

    四、用户对APP的抱怨主要是哪些?

    大部分移动产品提供商,都会在意在各大应用市场上,用户对自家产品的评价如何。围绕这一块,目前有不少做舆情系统的服务和产品,8点君以前也跟着导师研究过一段时间舆情监控。这里我们就来看看用户对APP的抱怨集中在哪些方面?

    把所有APP的差评拿出来,做分词、停用词过滤等操作之后,统计词频,下面的词云图展示的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些词。

    1465380907-7179-d5ce7f879ff9e95b986051dde8-b

    可以看到,“更新”、“下载”、“升级”等涉及APP安装的问题是最被用户反馈的问题,这块可能跟国内复杂的网络环境也有关系。“广告”、“闪退”、“无法退出”等APP本身所导致的问题也被投诉比较多。

    五、你的APP占多大体积?

    我们发现,APP是越来越臃肿,你可以说是功能越来越复杂,所以,我们的手机空间就越来越不够用。

    1465380908-6962-205f1ad2ad03cf6ab7b8b120c3-b

    从我们的分析中,最小的APP有不足10K的,而最大的APP则超过1.40G。但是我们发现,2-10M之内的APP占据很大一部分,而超过90%的APP的安装包在40M之内。下图详细展示了APP安装包大小的分布情况。

    六、你安装的APP需要多少权限?

    从我们的分析发现,平均每个APP需要16.97个权限。

    下图展示的是APP所需权限个数的分布图。从图里面可以看出,所需权限个数在10-30个的APP占了绝大多数。我们同时也发现,有一些APP不需要用户任何权限,简直绿色无公害。

    1465380907-8980-00afbc157600dd9e071dec1f01-b

    七、你安装的APP需要哪些权限?

    前面我们分析得到,大部分APP需要10-30个权限。那么我们来看看,排名权限top-n的都是哪些?

    1465380909-9287-59c8a702062dc865b8b30b2a19-b

    限于篇幅,上图展示的是top-17的权限排名,可以看到,很多权限甚至已经成为各APP的标配,不管APP是什么类别。让人惊讶的是“开机启动”这一项竟然位居第14位。看来都希望自己的产品能够随时在用户的手机中占据一席之位,也难怪手机一启动电量就哗哗的…

    从我们的分析中,甚至有看到最多需要99个权限的APP,简直让人瞠目结舌!更可怕的是,我们还看到有一些APP需要“将系统恢复为出厂设置”、“关闭所有后台应用程序”、“在出厂测试模式下运行”这样的危险权限,更有甚者,需要“请求能够禁用设备”这样的终极权限…简直是把用户的设备当玩具。所以,大家在安装APP的时候,可以认真看下到底需要哪些权限,不相关的权限最好禁用。

     

    八、哪些危险的权限在APP中最流行?

    前面说到APP需要五花八门甚至是危险的权限,那我们来看下危险的权限有哪些是最多被请求的?

    1465380909-6347-7710953802e18d4c9774378ec6-b

    由图看出,跟拨打电话、发送/接收短信、监听和按照程序等相关的权限是最普遍的。超过四分之一的APP需要“拨打电话”的权限,而需要“监听新安装APP/直接安装APP”的APP一共也有将近四分之一。简直细思恐极啊!

     

    九、你安装的APP是怎么样被描述的?

    根据所有APP的详细描述,经过我们的文本处理流程,得到下面的词云图。

    1465380909-1344-d53054e60b49ee4fb4e656824d-b

    可以看到,“游戏”占很重要的一部分,除了游戏APP之外,还有很多学习和工具类的APP也包含游戏的元素,毕竟,游戏是人类的天性。“服务”、“体验”、“应用”、“平台”、“分享”、“免费”等词也有极高的频率,也说明,解决用户的需求是一款产品最重要的目标,毕竟,获得足够用户的青睐,才是一款成功的产品。

    作者:clone
    链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21311664
    来源:知乎

    ]]>
    美国App购物快速普及 正重塑零售销售手法 //www.otias-ub.com/archives/466792.html Tue, 26 Apr 2016 15:07:58 +0000 //www.otias-ub.com/?p=466792 1211271134452382-600x400

    美国人购物习惯的改变持续迫使整个零售业及其它行业也跟着转变。不久前,在一个小屏幕上选购商品是件痛苦的事。但随着消费者越来越倚赖智能手机且使用时间越来越长时,零售商也更加善用应用程序(App),使之轻松浏览、提供奖励、建议合适的产品,并将订购流程简化至“一键式”操作。
    据《华尔街日报》报导,消费者使用App采购的购物习惯已从根本上改变零售行业,使之重塑销售手法,从而看出哪家零售业者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现在人们很少在一台电脑前慎重其事地采买一列清单,人们越来越常在手机上随手订购一些小商品。这现象零售商戏称之为“吃零食”。

    近年来行动装置销售异常火爆,特别是与台式电脑的销售相比。据comScore统计,2015年美国经由移动装置下单的销售额增长了56%至492亿美元,增长率比上年翻了一番。尽管去年全年经由台式电脑购物的销量仍高达2,561亿美元,但增速放缓至8.1%,上年为12.5%。

    那些成功的零售商正训练顾客将智能手机做为整天都可以逛的商场。应用程序能够捕捉到手机上的数据,当消费者空闲时就向他们推销商品,无论是早晨在排队等咖啡时,或是年轻妈妈在看顾小孩时。

    不过,据商家表示,许多消费者仍会避免用手机购买像沙发之类的大件物品。消费者还是倾向用台式电脑观看大点的商品照片、查阅先前购买人的评价和产品说明,以及比较价格。

    男士时装零售商JackThreads营销长麦金太尔(Ryan McIntyre)也认为,人们在线购物仍大多倚赖台式电脑。他说,平均在他公司网站的单笔购买金额比在公司App购买的高出约5美元,约多10%。

    零售商还是得小心,尝试各项销售手法的同时,不要让消费者感觉受到侵犯。在线零售巨擘亚马逊旗下Zappos.com,正依据手机操作系统进行不同产品的测试技术。塔吉特(Target)公司向在其店里打开App的顾客提供优惠券。时装零售商ModCloth根据顾客所处的位置提议商品选购。

    亚马逊将其势力范围从Web延伸到移动装置。根据苹果统计,亚马逊的App下载率名列前茅。在苹果和安卓(Android)系统上排名第一的App有两种,即年轻手机族青睐的线上商场OfferUp和ContextLogic公司的Wish。去年投资者估计市值分别为8亿和30亿美元。

    comScore公司副总裁、研究移动购物专家利普斯曼(Andrew Lipsman)表示:“移动装置正在驱动需求”,它们整天跟着你,就在你的包里或口袋里,可于一天内任何一个时间点制造一个购物的冲动。

    不过,靠智能手机销售商品的模式仍有挑战性。消费者方便购买单件商品,而不用一次采买整个购物车,但增加了零售商的运送成本。而消费者更多时间只是逛逛,但不一定买。

    ]]>
    APP界面设计之页面布局的22条基本原则 //www.otias-ub.com/archives/452397.html Mon, 21 Mar 2016 15:14:06 +0000 //www.otias-ub.com/?p=452397 移动APP页面布局(Layout)是我们设计app界面的时候,最主要的设计任务。一个app的好与不好,很大部分取决于移动APP页面布局的合理性。

    下图为APP最原始的布局模型。

    1458573222-2541-1009

    页面布局顾名思义就是对页面的文字、图形或表格进行排布、设计。优秀的布局,需要对页面信息进行完整的考虑。即要考虑用户需求、用户行为,也要考虑信息发布者的目的、目标。

    对用户行为的迎合和引导,有一些既有原则和方法,比如下面的22条基本原则:

    1、公司/组织的图标(Logo)在所有页面都处于同一位置。

    2、用户所需的所有数据内容均按先后次序合理显示。

    3、所有的重要选项都要在主页显示。

    4、重要条目要始终显示。

    5、重要条目要显示在页面的顶端中间位置。

    6、必要的信息要一直显示。

    7、消息、提示、通知等信息均出现在屏幕上目光容易找到的地方。

    8、确保主页看起来像主页(使主页有别于其它二三级页面)。

    9、主页的长度不宜过长。

    10、APP的导航尽量采用底部导航的方式。菜单数目4-5个最佳。

    1458573222-4255-1009

    11、每个APP页面长度要适当。

    12、在长网页上使用可点击的“内容列表”。

    13、专门的导航页面要短小(避免滚屏,以便用户一眼能浏览到所有的导航信息,有全局观)。

    14、优先使用分页(而非滚屏)。

    15、滚屏不宜太多(最长4个整屏)。

    16、需要仔细阅读理解文字时,应使用滚屏(而非分页)。

    17、为框架提供标题。

    18、注意主页中面板块的宽度。

    19、将一级导航放置在左侧面板。

    20、避免水平滚屏。

    21、文本区域的周围是否有足够的间隔。

    22、各条目是否合理分类于各逻辑区,并运用标题将各区域进行清晰划分。

    这些APP界面布局原则可以保证页面在布局方面最基本的可用性。是非常适合app设计新手来掌握。

     

    【APP布局案例的欣赏与解读】

    以上22条页面布局的原则是与用户的眼动轨迹研究有关系的。可以说是依据来源。

    眼动研究是随着用户体验的兴起与技术设备的进步,而兴起的一种用户研究方法。它是眼动技术与研究方法的二合一,通过眼动研究观察被试者对移动应用页面的注视轨迹,辅助完成用户体验设计。

    通过眼动研究,不但可以完整地还原被试者在各个页面的注视轨迹,还可以通过划分兴趣区分析被试者在各区域内容的关注度。

    眼动研究提供的信息不只是人们是怎样“看”东西的这么简单,眼动反映了人脑的信息处理过程,眼动模式的特点与脑的信息处理都有密切的关系。

    作者:25学堂
    ]]>
    ASO100:2016年2月电商 App 竞争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448794.html Tue, 15 Mar 2016 05:46:36 +0000 //www.otias-ub.com/?p=448794 前言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也将人们购物的场所从商场、超市、传统PC 端引向了移动设备。层出不穷的电商App 不仅满足了女人们随时随地购物的欲望,也将男士们从”陪女友、老婆逛街“这门必修课中解放了出来。而热衷于国外商品的“海购族”也不必再为不懂外语、找不到代购等问题担心了,因为通过各种电商App,将全球好货收入囊中已经是分分钟的事情。随着指尖购物被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企图进军移动互联网电商领域的人也多了起来——淘宝、京东等老牌电商逐渐转战移动端;国美、苏宁等在维护线下业务的同时也开始拓展掌上经济;嗅觉敏锐的创业公司更是不愿错过这个挣钱的好机会,纷纷发力各个垂直细分领域。

    综合+ 垂直+ 海淘+ 导购

    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以及市场需求不断增多,电商App 的类型也出现了多样化现象。按App 涉及的领域以及内容的不同,电商App 的类型大致可分为囊括服饰、母婴、食品、家电等等所有领域的综合类、专注某一细分领域的垂直类、着眼海外市场和国外商品的海淘类以及依托于各大电商,向用户推荐质优价廉商品的导购类。

    目前,在综合类电商App 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主打“C2C”模式的淘宝,以及主打“B2C”模式的京东。虽然在京东将手从电子产品伸向各个领域的过程中,“淘宝”两个字早已在广大中国人民的心中根深蒂固,但是京东以“闪电到货“、“保证正品”等特色还是闯出了自己的市场。当然,淘宝也不甘示弱。2012 年,淘宝将淘宝商城正式更名为“天猫”,并打出了“保证正品”的口号。从此,每年“双十一”电商领域都会上演一轮“猫狗大战”。

    在淘宝、京东、苏宁易购等实力强劲的综合电商纷纷发力移动端的大背景下,为避免和它们抗衡,觊觎移动电商领域的开发者们开始向细分领域进军,且纷纷走上了差异化道路。例如,唯品会和蘑菇街分别将自己定位为“一家专门做特卖的网站”以及“我的买手街”;美丽说喊出了“只做正确流行款”这个响亮的口号。

    在“国外的月亮越来越圆“之时,海淘类电商App 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目前,海淘类App 围绕的人群主要是女性和婴幼儿,经营的内容以美妆护肤、母婴保健、食品、服饰等为主,其中美容护肤占比最高。在此类App 中,除了小红书、洋码头等网罗全世界好货的App 受到用户的极大欢迎之外,专注于某个国家的App,例如,主打韩国市场的蜜淘,以及深耕日本市场的豌豆公主等也同样受到了用户的关注。

    除了以上三种类型之外,通过筛选各大电商平台的优质资源,来向用户推荐质美价廉商品的导购类App也在移动电商领域占据着一定的份额,例如,折800、半糖、51返利等。虽然此类App 更像是一个电商搜索工具,但是它们在为合作电商平台提升用户购买力以及转化率方面的价值还是不容忽视的,且“导购”本来就是人们购物时的一个需求点,而此类App 在虚拟场景中恰好满足了用户的这个需求。

    1458020673-4502-mp63320983-1457935367002-2

    牵手明星、“社交+ 电商”等方式受到追捧

    为了迅速俘获目标用户群、打响品牌,与明星扯上关系也成为了各家App 常用的手段。“洋码头”成功牵手Angelababy,“Yoho!Buy有货”高价请来wuli吴亦凡做代言等等都曾让这些 App 火爆一时。而其中非常有代表性的当属以年轻女性为目标用户群的“达令”邀请鹿晗做股东。此举不仅一夜之间打响了“达令”这个品牌,还帮达令迅速俘获了90 后这个年轻的群体。此外,电商类App 也加强了与“社交”的关系,除了通过微信分享、微博转发及论坛互动等常规方式来吸引目标用户之外,蘑菇街、美丽说等还将兴趣社区、达人分享等作为了黏住用户、沉淀用户的必需品。京东更是与腾讯玩起了联姻,直接将自己推向了微信的“购物”版块。

    垂直电商持续发力,海淘及导购类表现不凡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在人们纷纷投掷豪金准备年货、购买新衣的2 月,移动互联网电商领域出现了欣欣向荣的场面。ASO100 从多个维度对2016 年2 月份移动互联网电商领域进行了剖析解读。据统计的数据结果显示,在iOS 平台,电商类App 综合指数TOP10 的排名中,万能的淘宝以综合指数89.68 分稳坐冠军宝座, 唯品会以及京东分别排在了第2 和第3 的位置

    1458020673-4276-mp63320983-1457935367002-3

    近几年,垂直类电商App 以其满足个性化需求等特有的优势开始受到用户的喜爱。在2 月份综合指数Top10 的排行榜中,我们可以看到,垂直类电商App 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其中打着“2.28 春季美妆节”口号的唯品会以及贴着“3.1 六周年庆”宣传条幅的聚美优品更是表现不俗,纷纷挤进了前5。此外,海淘类App 小红书以及导购类App 折800也力压强敌,挤进了前10,这也再一次向我们证明了海淘以及导购类App 的巨大发展前景。

    1458020673-8473-mp63320983-1457935367002-4

    融资异常活跃,但痛点仍不容忽视

    据Visa 最近发布的《2015 电子商务消费者行为调查》显示,有77% 的中国购物者曾使用智能手机浏览网购信息,并有68% 的人曾使用手机进行购买。在巨大的市场前景刺激下,移动互联网电商领域引来了众多投资者的目光。

    1458020673-1125-mp63320983-1457935367002-5

    虽然电商类App 的前景表现出了一批大好的场面,但是有些问题还是需要我们去解决的。与垂直类电商App 相比,综合类电商App 虽然在用户覆盖上占有绝对优势,但是在用户粘性方面却表现出了不足。而导购类App 过分依赖淘宝等大电商平台的特点也恰恰成为了它们最严重的问题。此外,海淘类App 也暴露出了假货、伪装大牌等伤害用户信任度的问题。在未来,若想获得长足的发展,解决这些自身问题是必经的途径。

    结 论

    据艾瑞咨询最新数据显示,2015 年中国移动端网购交易规模达2.1 万亿元,占比达到55%,比去年增长21.3 个百分点,移动端已经超过PC端成为网络购物市场的主流选择。 基于此数据,并结合2015 年各家电商App 的融资动态,我们不难推断,2016 年移动互联网电商领域必将会迎来一场恶战。在激烈的竞争中,若想取得胜利,解决上述痛点,并贴近用户、深挖需求、重视产品等才是最佳战术。

    ]]>
    App的战国时代 15%寿命只有1周 //www.otias-ub.com/archives/447122.html Sat, 12 Mar 2016 11:38:34 +0000 //www.otias-ub.com/?p=447122 Snip20160312_1

    行动装置日趋多元化,App发展进入战国时代,百花齐放之中,能正确紧抓消费者的App却是少之又少。根据flurry data统计,大部分App三个月未使用就会被删除,更有超过15%的App在一周内就遭到移除,且每人一周平均只使用九个App。
    分享行动装置日趋多元化,App发展进入战国时代,百花齐放之中,能正确紧抓消费者的App却是少之又少。根据flurry data统计,大部分App三个月未使用就会被删除,更有超过15%的App在一周内就遭到移除,且每人一周平均只使用九个App。
    Yahoo台湾暨香港电子商务事业群副总裁王志仁表示,发展行动市场已经成为趋势,且未来10年内发展空间仍相当大,以拍卖App来看,虽然目前行动装置上有许多拍卖App,但能真的赚到钱的不多,未来应增加互动性,靠“平台化”才能在市场站得久。业者若只用赠送贴图来刺激App下载率,很快就会被淘汰。

    根据资策会调查,手机用户平均每天会主动开启6个行动App,其中有四个是自己下载非内建,一周内平均会使用九个行动App。而手机用户每日使用App的总时间,约以30分钟~1小时的占比最高,整体人均单日使用时间为91分钟。

    App百家争鸣,同一类型的App就有好多选择,也让App的存活增添难度。目前高频且使用时间长的App为社交通讯、行动游戏类,中频且使用时间长的是影音媒体,至于低频且使用时间长的则是网路购物App。当使用者遇到空间不足,需要删除App的优先顺序前三名为行动游戏、婚恋交友、书籍漫画。

    资策会MIC产业分析师刘佳苹分析,未来App若要在市场取得一席之地,必须朝“紧贴用户生活习惯”,以及“综合性整合入口”发展。最大关键应是重点合作串连其他平台,除核心功能以外,不能只有单一功能,可与其他App合作,就可进一步刺激App被开启的频率。刘佳苹举例,不少叫车系统App,不只与音乐平台合作,只要登入在坐车的同时,也可以打开音乐App听音乐,同时也跨进物流,不只载人也载货物,“合作联盟与社群化”将是未来App发展长久的重要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