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20日去年10月,BuzzFeed报告称,月内容观看量已突破50亿次。这既包括来自网站和应用的数据,也覆盖了发布至Snapchat和Facebook等社交平台的内容。
这带来了问题,即BuzzFeed“内容观看量”的定义是什么,与传统流量统计方式,例如页面浏览量和独立用户访问量相比有何不同。
本周四,BuzzFeed发行人阮陶聿在一篇文章中解释了这一指标的定义,以及自一年前转向分布式发行战略以来,BuzzFeed的数据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她表示:“我们的CEO乔纳·佩莱蒂(Jonah Peretti)于2015年1月在公司内公布了分布式战略。我们不再仅仅专注于网站和应用,以及利用社交网络给网站和应用带来流量。我们开始积极在YouTube、Facebook和Snapchat等平台上直接发布内容。这意味着,在日、周和月流量报告中,独立访问用户数和页面浏览量变得不再有意义。类似YouTube和Facebook的平台不会定期向发行商提供独立访问用户数数据,因此我们需要新的数据来衡量内容的触达,以及公司的影响力。”
在当前媒体行业中,探索如何以最佳方式测算媒体的触达能力并非易事。阮陶聿指出,作为业内关键的数据提供商,comScore的方式已无法准确统计发行商的读者量。她表示:“按照comScore的统计方式,我们估计当前的独立用户访问量约为8000万。基于合作伙伴提供的临时数据,这不到我们实际水平的1/5。”
BuzzFeed倾向于通过“内容观看量”来测算读者数。这一指标统计了BuzzFeed内容被阅读的次数,无论读者来自Facebook还是BuzzFeed应用。数据显示,早在去年秋季,BuzzFeed的内容观看量就已超过了50亿次。
月度内容观看次数
不过,衡量不同平台内容观看量的方式有很大不同。这导致外界很难判断,BuzzFeed的内容究竟有多么吸引读者。因此,阮陶聿还给出了另一项数据,即BuzzFeed读者每月观看其内容超过1亿小时。
阅读观看小时数
她公布的数据还显示,内容观看量和和观看小时数之间的关系随着平台的不同而不同。在Facebook消息流中播放的3秒钟BuzzFeed视频也被视为一次内容观看,即使用户实际上并未关注这段视频。相比之下,YouTube平台的内容观看量较少,但每次观看时间较长。这意味着用户更有可能实际观看了这些视频。
在阮陶聿公布这些数据的不到1小时时间里,Facebook就宣布,将升级通过Page Insights面板提供的视频数据统计。其中将包括发行商最关心的一项数据:视频观看分钟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