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FF50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Thu, 04 Jan 2024 12:13:28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CAFF50:2023年中国养老金融调查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669683.html Thu, 04 Jan 2024 20:30:07 +0000 //www.otias-ub.com/?p=1669683 随着年龄的增加,调查对象的基础金融知识回答正确率呈现出下降 的趋势,尤其是在通货膨胀计算的正确率方面差异最为明显,不同年龄组对通货膨胀计算的正确率分别为62.83%、60.29%、 51.86%、40.78%、37.54%。基础金融知识是诸多老年人参与养老金融市场的短板,也是相应的风险点。

调查结果显示,14.14%的调查对象在金融投资中有过上当受骗的经历。与2017年(30.30%)、2020年(21.47%) 2021年(15.60%)、2022年(11.45%)的养老金融调查结果相比,受骗人数比重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且降幅显著。这反映 出近年来居民的金融安全意识在不断提升,也得益于国家在反诈领域推出的强有力措施。但值得注意的是,超过10%的上当受 骗的比重仍1旧不低,还需要进一步做好金融反诈工作,提高居民的反诈意识。

调查结果显示,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上当受骗的风险最大,达到23.87%,50-59岁的群体上当受骗的比重也较大,表明当前 中老年人群反诈骗和防范意识不足,仍然遭受较高的诈骗风险,需要针对中老年群体加大反诈知识的宣传和教育。

不同受教育程度的调查对象在金融活动中有上当受骗经历的占比存在差异,其中高中及以下受教育程度的群体有过上当 受骗经历的比重相对较高,大专、本科及以上学历的调查对象的受骗比例相对较低。这可能是由于高中及以下学历群体受教 育程度相对偏低,不能更好地理解金融投资活动的相关知识,因而更容易被诈骗迷惑。因此,有必要针对不同受教育程度的 群体制定差异化的策略推进金融知识宣讲和诈骗风险防范。


]]>
CAFF50:2022年中国农村养老金融调查研究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596729.html Thu, 11 May 2023 20:00:21 +0000 //www.otias-ub.com/?p=1596729 我国自从2000年正式步入老龄社会以来,人口老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并且速度不断加快。与此同时,我们还面临着未富先老、未备先老的严峻局面,严重影响着我国养老金体系安全以及老年群体的经济保障。在人口老龄化的压力和挑战下,利用金融工具和技术的媒介作用提高老年收入保障,是适应传统养老模式转变、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的必由之路。在此背景下,大力发展养老金融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事关社会稳定和谐与国民养老福祉。

然而,当大家都将“养老金融”与“城市”自动挂钩时,我们还应该看到更缺乏养老保障的农村老年人群的现实需要,应进一步关注农村养老金融的现状与发展。当前,农村人口老龄化挑战更为突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截止2020年11月1日,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达到2.64亿人,占总人口的18.7%,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达到1.91亿人,占总人口的13.5%。其中农村60岁及以上老年人占比高达23.81%,高于城市的15.82%,差距达到7.99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农村养老面临着更复杂的困境,如养老保险覆盖率、待遇水平等远不及城镇,传统家庭养老模式挑战重重等等。农村养老已成为影响乡村振兴和城乡和谐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

在此背景下,作为长期关注中国养老金融发展的智库,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的指导下,于2022年联合中国农业大学、腾讯金融研究院等利用各种调研渠道首次开展中国农村养老金融调查,从农村居民金融基础知识与风险认知、养老金融知识与教育认知、养老金融行为与偏好等不同视角出发,了解当前农村居民养老金融知识及需求,为政策制定提供决策依据,为科学研究提供高质量微观数据,为金融产品开发提供数据支持。

本次调查通过探究农村居民对养老金融素养与风险认知、养老金融参与情况及未来意愿、基本养老保险认知及参与情况等,试图描绘出我国农村养老金融的发展情况和市场现状。该项目主要从需求方的角度,找出当前养老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探寻提高居民养老保障广度和深度的可行方法,为今后我国养老金融的进一步发展和改革提供客观的决策依据和科学的政策建议。


]]>
CAFF50:中国养老金融调查报告(2021) //www.otias-ub.com/archives/1316530.html Fri, 24 Sep 2021 20:30:49 +0000 //www.otias-ub.com/?p=1316530 中国养老金融调查报告(2021)调查结果显示:

15.6%的调查对象在金融投资中有过上当受骗的经历,84.4%的调查对象没有上当受骗经历。根据2017、2020和2021三年的养老金融调查结果,调查对象在金融投资中上当受骗的比重呈下降趋势:

2017年调查对象的受骗比例为30.3%,2020年调查对象的受骗比例为21.47%。这反映出居民的反诈骗意识在提升,同时也反映出国家在打击金融诈骗犯罪活动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在有上当受骗经历的调查对象中,接近八成调查对象的受骗金额在1万元以内,其中,41.56%的调查对象受骗金额在3000元以下。总体来看,大多数调查对象在金融投资中上当受骗的金额较低,这可能是由于小额诈骗更易使人放松警惕。同时,仍有9.21%的调查对象上当受骗金额超过了2万元及以上。这反映了广大居民的防范金融诈骗的意识还存在不足,还需继续提升居民的防骗意识、加强反诈骗措施。

调查结果显示,有46.78%的人选择了向公安部门报警,是调查对象的首选。其他的主要反馈途径包括与商家直接交涉(20.86%)、向消费者协会投诉请求调解(20.44%)、向相关部门提起仲裁或向法院提起诉讼(12.45%)等。这反映出居民已经具有一定的维权意识。但也有20.28%的人选择自认倒霉,这可能是受骗金额较小,以及当前的维权知识宣传普及不足,维权渠道不够畅通。

具体来看,有50.81%的调查对象养老投资/理财的主要偏好是银行存款,其次是商业养老保险(27.98%)、银行理财(26.27%)、房产(21.69%)、基金(15.59%)。此外,有一些调查对象还参加了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也有一些调查对象通过购买股票、信托产品、国债等进行了养老财富储备,但仍有15.92%的调查对象尚未进行任何养老财富储备。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知识星球,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