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信息官(CIO)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Mon, 15 Aug 2022 09:51:00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数百位知名CIO欢聚一堂,CGCA2022中国消费品行业CIO大会圆满闭幕! //www.otias-ub.com/archives/1478634.html Mon, 15 Aug 2022 09:51:00 +0000 //www.otias-ub.com/?p=1478634 2022年8月4-5日,由数字精英俱乐部、CIOValue、CGCA CIO等多个知名组织联合主办的CGCA 2022中国消费品行业CIO大会在希尔顿酒店隆重召开,几百位知名CIO来自全国各地欢聚一堂,会场600位左右嘉宾共同探索“洞察数字、预见未来”的企业数字化转型和变革。

百位知名CIO等发言嘉宾

本次大会有上百位知名CIO发言分享和互动嘉宾,包括宝洁大中华区VP兼CIO沈峰,伊利集团数字化中心总经理尚直虎,来伊份集团科技中心VP兼CIO周晨君,华润雪花啤酒CIO郭华,飞鹤乳业CIO冯海龙,天邦食品CIO姚凯,绝味食品CIO葛舟,古井贡酒CIO徐朝升,隆力奇集团CIO刘志强,汉堡王大中华区CIO张天,菲仕兰大中华区CIO陆玮,良品铺子集团CIO罗轶群,金徽酒集团CIO郑飞,孩子王 VP兼CTO何辉,千叶珠宝 VP 兼CIO关健,影儿时尚 VP兼CIO孔令军,贝发集团CIO沈刚,卓尚集团CIO桂益龙等嘉宾出席大会并带来精彩演讲。高峰对话一:盛景嘉成基金合伙人颜艳春、嘉士伯中国区CIO姚靖、徽酒集团CIO谈伟、喜之郎CIO徐志诚、中饮巴比食品CIO周伟、奥康集团CIO林丐建、香飘飘CIO宋汝瑶、杜康控股CIO邵博、红蜻蜓CIO姚跃朋、利群CIO庄亮等嘉宾参与圆桌讨论“后疫情时期数字化建设的重点”;高峰对话二:由双鸽食品CIO于二年主持,妙可蓝多CIO杨琨、李宁CIO李飞、六桂福CIO冯良波、农夫山泉信息总监叶信钦、安正时尚集团CIO黄珧、水星家纺CIO刘峰、九牧王IT总监吴培华、维达国际CIO王金保、浙江同心CIO左敬东作为讨论嘉宾,共同探讨“消费品数字化转型的难点”。此外,还有王老吉CIO李总、梦洁家纺CIO刘总、煌上煌CIO段总、煌上煌CTO王总、巴克斯酒业CIO范总、绝味食品副总裁张总、伊利数字化中心技术总监程总、一鸣食品CIO王总、百草味CIO刘总 、仟吉食品CIO刘总、粒上皇CIO蔡总、新希望乳业CIO胡总、新希望乳业CTO刘总、认养一头牛CIO黄总、斯凯奇VP兼CIO刘总、中哲慕尚信息技术部总监颜总、君乐宝CIO赵总、利和味道CIO李总、林清轩数字信息中心总经理范总、七匹狼副总裁陈总、七匹狼总监吴总、波司登信息总监朱总、爱唯服饰CIO王总、准者体育CIO蔡总、太平鸟集团信息技术总监付总、九豫全食品CIO熊总、豫园文化饮食集团数字化总经理施总、禹王集团CIO刘总、中国黄金集团科技信息部总经理周总、广州医药科技总经理黄总、三福百货CIO唐总、日播时尚IT总监沈总、盈投控股集团CIO兼安吉尔净水集团IT总经理吴总、万生堂CIO王总、爱婴室CIO孙总、第六空间家居集团 CIO高总,狮王日化CIO于总、上美化妆品IT总监李总、普灵仕集团CIO薛总、361°信息总监胡总、紫燕食品副总裁周总、五粮液消费者运营部副部长田总、 漾美家居CIO魏总、哈尔斯信息中心总监周总、东阿阿胶智数部副总经理林总、百亚股份部长肖总、非凡中国集团IT总监林总、蒙牛PLM项目负责人陈总、扬子江药业龙凤堂中药信息部负责人蒋总、硕腾中国大中华区CIO陶总、贵人鸟IT负责人薛总、才子服饰IT中心总监胡总、婵之云信息总监王总、意尔康体育CIO余总、贝贝熊 CIO汪总、酷乐潮玩信息部副总戴总、双汇信息总监王总、劲霸男装CIO 耿总、山东福瑞达CTO刘总、熹茗茶业信息负责人黄总、顾家家居副总经理徐总、百雀羚 IT总监董总等数百位知名企业CIO、IT总监、信息化负责人莅临现场和互动嘉宾。36家优秀信息化解决方案服务商精彩亮相和分享,展示了他们的最新技术、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吸引众多参会嘉宾学习和合作交流。

8月4日上午CGCA2022中国消费品行业CIO大会盛大开幕,邀请杭州电视台主持人,

第一位演讲嘉宾来自宝洁大中华区VP兼CIO沈锋,分享主题《CIO如何沟通数字化价值》;

云徙科技副总裁兼COO毛健分享主题《数字化增长》;

伊利数字化中心总经理尚直虎分享主题《乳业数字化技术创新实践》;

PingCAP 解决方案事业部总经理余军分享主题《TiDB 助力数据价值实时变现》;

达索系统消费品行业技术总监雷霆分享《虚实融合赋能消费品行业高质量转型》;

来伊份科技中心VP兼CIO 周晨君分享《社区店的AI赋能和运用》;

杉数科技高级副总裁钟华坤《vuca时代如何构建供应链弹性 – 决策智能案例》;

上海望繁信科技有限公司 CEO 索强分享《消费品企业流程管理的进阶之路》;

华润雪花啤酒CIO郭华分享《传统企业不传统—华润雪花数字化转型之路》;

飞鹤乳业CIO冯海龙分享《飞鹤数字化介绍》;

玄武科技产品总监韦明江《消费品后疫情时代下的营销数字化布局》;

影刀RPA创始人兼CTO石开《影刀从0-1的黑客式增长》;

天邦食品CIO姚凯《CIO如何布局数字化转型》;

元年科技创新业务事业部总经理龚慧分享《数据驱动零售快消行业智慧运营》;

绝味食品CIO葛舟分享《绝味的供应链的数字化》;

微盟集团智慧零售解决方案负责人杨怡斌分享《消费品行业的数字化之路》;

甄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快消行业总监罗俊杰分享《疫情解封甄云SRM助力企业快速恢复采购供应链秩序》;

古井贡酒CIO徐朝升分享《企业数字化的自主研发探索》;

等行业大咖分享嘉宾。

8月4日下午第一场圆桌讨论“后疫情时期数字化建设的重点”

主持嘉宾:盛景嘉成基金合伙人颜艳春

参与嘉宾:

嘉士伯中国区CIO姚靖、

徽酒集团CIO谈伟、

喜之郎CIO徐志诚、

中饮巴比食品CIO周伟、

奥康集团CIO林丐建、

香飘飘CIO宋汝瑶、

杜康控股CIO邵博、

红蜻蜓CIO姚跃朋、

利群CIO庄亮、

Techsun GM左海良、

8月4号晚,《CIO之夜、颁奖晚会》

2022年七夕之夜,CGCA2022中国消费品行业CIO大会相约美丽的西子湖畔,感谢今世缘、来伊份、先胜业财、玖壹堂对晚会的倾情赞助。进入最万众瞩目的颁奖环节,数智时代,作为企业信息化的领导和负责人,他们在运营与变革的角色中跨越,不仅推动企业信息化转型与变革,同时肩负助力科技创新成果落地。CIO是数智化时代的见证者,是数字化转型有力的推动者。颁奖盛典表彰那些敢为人先、走在创新创造前列的优秀CIO。“2022年度数字化领军人物奖 ”,由盛景嘉成基金合伙人颜艳春、商业评论主编颜杰华为CIO们颁奖。(名单不分先后)

沈锋  宝洁  大中华区VP兼CIO

姚凯  天邦食品  CIO

冯海龙 飞鹤乳业  CIO

徐朝升 古井贡酒  CIO

尚直虎 伊利  数字化中心总经理

周晨君 来伊份  科技中心VP兼CIO

郭华   华润啤酒  CIO

葛舟   绝味食品  CIO

刘志强 隆力奇  CIO

张天   汉堡王大中华区  CIO

罗轶群 良品铺子  CIO

陈玮   江苏和府餐饮 大中华区CIO

赵小忠 君乐宝  CIO

孙琳芸 爱婴室  CIO

邵博   杜康控股  CIO

庄亮   利群集团  CIO

于二年 双鸽食品集团  CIO

李飞   李宁  CIO

黄珧   安正时尚集团  CIO

刘峰   水星家纺  CIO

杨锟   妙可蓝多  CIO

刘凯廷 百草味  CIO

王金保 维达国际  CIO

吴培华 九牧王  IT总监

施一晨 豫园文化饮食集团  CIO

王燕   快鱼服饰  CIO

肖仁才 百亚股份  CIO

王剑亮 上海日立家用电器  CIO

胡立军 才子服饰  CIO

耿超   劲霸男装  CIO

吴助强 七匹狼  CIO

熊鹏   九豫全食品  CIO

宋光辉 康奈  CIO

刘尹   梦洁家纺  CIO

赵玉丹 江苏共创人造草坪  CIO

吴涵生 保沣实业  CIO

阙妙峰 达利(中国) CIO

董贞彤 百雀羚  CIO

邓润辉 乐肴居食品  CIO

史承锋 杉杉集团  CIO

余文发 意尔康体育  CIO

胡柳通 新希望乳业  CIO

沈雪华 日播时尚集团  CIO

段建明 煌上煌  CIO

朱荣伦 八马茶业股份  CIO

何辉   孩子王  VP兼CIO

孔令军 影儿时尚  VP兼CIO

郑飞   金徽酒  CIO

宋汝瑶 香飘飘  CIO

关健   千叶珠宝  VP兼CIO

沈刚   贝发集团  CIO

桂益龙 卓尚服饰  CIO

叶信钦 农夫山泉  IT总监

周伟   中饮巴比食品  CIO

姚跃朋 红蜻蜓  CIO

林丐建 奥康  CIO

谈伟   徽酒集团  CIO

冯良波 六桂福  CIO

姚靖   嘉士伯  中国区CIO

左敬东 浙江同心  CIO

徐志诚 喜之郎  CIO

钟晓珍 一二三三国际供应链 CIO

刘珍宏 万事利  CIO

于亮   狮王日化  CIO

蒋军   扬子江龙凤堂  CIO

李钒   亚厦股份  CIO

蔡艺铭 粒上皇  CIO

朱爱国 波司登  IT总监

王星辉 一鸣食品  CIO

薛灵敏 贵人鸟  CIO

陆玮   荷兰皇家菲仕兰  CIO

唐浩   三福百货  CIO

郭国庆 家家悦  CIO

杨敦赋 中乔体育  CIO

衣明永 神威大药房  CIO

付强   太平鸟集团  CIO

陈志勇 七匹狼 VP

黄赞铭 广州医药  CIO

王天刚 乖宝宠物食品  CIO

刘希伟 禹王集团  CIO

王云涛 万生堂  CIO

陈莉   娃哈哈  CIO

范佐松 林清轩  CIO

刘勇   仟吉食品  CIO

侯潇健 红豆股份  CIO

奚峰   红豆集团  CIO

吴剑  安吉尔净水集团 IT部总经理

陶振华 硕腾中国   大中华区CIO

高燚   第六空间家居 信息总经理

黄俊   认养一头牛  CIO

颁奖盛典结束后,主办方准备精彩的表演节目、超100份礼品抽奖送给现场嘉宾,搭建行业交流平台,在思想的碰撞中获得合作共赢。

8月5日上午由隆力奇集团CIO刘志强,担任今天的主持嘉宾。

第一位分享嘉宾来自汉堡王大中华区CIO张天分享《后疫情时代零售数字化的策略与落地》;

美云智数日化短流程行业总监严峰分享《Z世代”新消费时代下的消费品E2E全价值链拉通和创新》;

用友网络数字营销事业部副总经理狄保卫分享《数智驱动 开源破局—全链路营销数智化与商业创新》;

菲仕兰大中华区CIO陆玮分享《疫情之下的数字化内循环》;

Centric解决方案专家肖翔分享《数字技术如何可持续赋能消费品新品开发和创新》;

群脉联合创始人车传利分享《私域3.0-从企业级私域到产业级私域》;

良品铺子CIO罗轶群分享《数字化转型实践分享》;

观远数据联合创始人&COO鲁伊莎分享《让业务用起来的数字化实践》;

金徽酒CIO郑飞分享《红海博弈之数字化战略破局的思考》;

等行业大咖分享嘉宾。

8月5日下午第一位发言嘉宾来自孩子王VP兼CTO何辉分享《存量时代数据驱动下的私域会员运营》;

滴滴企业版客户发展部负责人张利丹分享《从出行合规看降本增效,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

上海慧程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销售总监李庆欢分享《消费品行业数字化转型的体会》;

千叶珠宝VP 兼CIO关健分享《零售行业趋势下的大智慧》 ;

影儿时尚VP兼CIO孔令军分享《数字化会员运营体系建设》;

贝发CIO沈刚分享《亚洲笔王”的数字转型之路》;

卓尚CIO 桂益龙分享《躬身入局 服务行业》;

等行业大咖分享嘉宾。

最后一个压轴环节圆桌对话,由双鸽食品CIO于二年主持,妙可蓝多CIO杨琨、李宁CIO李飞、六桂福CIO冯良波、农夫山泉信息总监叶信钦、安正时尚集团CIO黄珧、水星家纺CIO刘峰、九牧王IT总监吴培华、维达国际CIO王金保、浙江同心CIO左敬东等10位CIO围绕从“消费品数字化转型的难点”展开了精彩的对话。

感谢本次大会合作伙伴:今世缘、来伊份、云徙科技、PingCAP、达索系统、上海望繁信科技有限公司、杉数科技、玄武科技、影刀RPA、元年科技、微盟集团、甄云科技、用友、杭州观远数据有限公司、Centric中国、美云智数、群脉、先胜业财、上海慧程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滴滴企业版、Techsun、有信云、企企通、东集技术、施耐德电气(中国)有限公司、杭州光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精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轻流、新钛云服、帆软软件有限公司、江苏千米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互联科技、卓尔数科、云账户(天津)庄闲游戏app官网 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苏州盖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述信科技、谷云科技等以上企业对活动的关注与支持。

重要活动预告:

CCGA 2022中国消费品行业CIO年会  2022年11月

www.cioclub.org.cn  

jack     13616279604

jack@cioclub.org.cn

 

]]>
红杉中国:《2021企业数字化年度指南》 创投圈第一份面向CIO群体全景数字化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326515.html Thu, 14 Oct 2021 16:50:10 +0000 //www.otias-ub.com/?p=1326515 日前,红杉中国发布了一份《2021企业数字化年度指南》,引起企业服务领域从业者的广泛关注。据红杉中国介绍,该指南深度调研了16个细分行业的222家受访企业的CIO(首席信息官)等企业数字化管理者,整个过程为期9个月,受访企业遍布中国37个城市。

企业迈向数字化已经是不可逆转的趋势。数字化工具和系统不仅能帮助企业实现消费者、客户和企业之间的高效连接,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而且能打破传统部门间的信息隔阂,连通上下游产业链的数据孤岛,积累的海量数据还为管理者敏锐感知内外部变化提供了决策基础,为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提升。

因此,拥抱数字化越来越成为企业战略转型的必经之路,而作为企业数字化的“舵手”,CIO群体在这一重大转型中碰到了一系列全新挑战,同时留下了大量值得思考和研究的话题。红杉的这份《企业数字化指南》以“FromCIO、To CIO、For CIO”为理念,从宏观的战略制定到实践中的数据治理、技术实现、组织协同等各个维度对企业数字化进行了全面梳理,为CEO、CIO和其他企业数字化管理者提供了一份系统的操作指南。

这份指南是创投圈发起的第一份面向CIO群体的全景数字化报告,融合了红杉多年科技服务和产业赋能经验的总结。红杉中国表示,这将是红杉助力推进国家数字化发展的一个新起点,而且“这份报告,我们希望至少做20年,以此记录中国企业数字化的成长。”

以下是这份《指南》中的核心洞察。

战略篇

核心洞察1:

报告显示,数字化已经成为企业的“必修课”,96%的受访企业表示已开展了数字化实践,并且超过六成的受访者希望增加数字化投入。从数字化的动因来看,客户消费习惯与需求变化成为企业进行数字化的直接外因,而提升自身核心竞争优势则成为了企业进行数字化的核心驱动力。

核心洞察2:

数字原生企业的数字化核心在于掌握挖掘数字资产的核心技术并打造数字化生态;而非数字原生企业的数字化第一步,则是形成数字化思维,从数字化特征的角度去审视并重构企业的所有流程。无论何种企业,其数字化的原则都是以数据为核心去打造或重构企业的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CEO和CIO作为企业核心的数字化管理者,需分别站在企业战略以及专业领域的角度,共同促进企业数字化实践与企业发展目标保持高度一致。

核心洞察3:

数字化发展的前期,大型企业是主要参与者,其更偏好自上而下地系统改革,基于业务流程梳理进行全面的数字化部署,因此其对于企业级数字化战略的制定也更为迫切。随着数字化进一步发展,中小企业逐步从观望者转化为参与者,但他们往往不具备足够的资源与技术进行全面改进,因此他们更多选择从业务部门出发,针对明确的需求和痛点,利用数字技术解决问题。

在受访企业中,业务协调式与科技协调式是应用较为广泛的模式,分别占比31%与57%。业务协调式主要是由业务部门牵头进行数字化的开展,其数字化实践出发点也更偏业务导向;科技协调式主要是由企业的技术或数据部门牵头开展数字化实践,其数字化实践重点也会更具技术专业性。这两种模式的便利性在于对于现有的组织架构变动相对较少。而集中式的推动方式对于企业组织架构调整与人才能力要求相对较高。企业需要根据自身实际发展情况“量体裁衣”,选择适合不同发展阶段和业务模式下的数字化推动模式。

实践篇

从战略到实战,企业还需要解决一系列的现实问题。在实践中,不同的数字化能力对企业的业务价值和重要性不同,因而企业选择构建数字化能力的优先级也会不同。数字化能力需要统筹部署,才能为企业提供更大的投资回报,发挥其最大价值。

核心洞察4:

在数字化实践初期,企业切忌盲目全面推广数字化实践,而应首先识别数字化机会与场景,找准数字化切入点,以点及面,以防资源浪费及打击内部数字化信心。切入点的选择可以是企业的发展痛点、业务潜在价值点,也可以是企业的优势点。在本次调研中,受访企业希望优先开展数字化实践的四大领域分别是数据驱动的洞察与决策、数字化运营与供应链、以客户体验为中心、产品与服务创新。企业数字化成功又有哪些关键因素?

1.供应链一体化、运营流程再造数字化运营与供应链同传统模式存在较大差异,其架构更加柔性化和扁平化,效率更高;其次,通过利用各个环节产生的海量数据可以帮助企业对消费者需求进行预测,同时打通跨企业实体之间的数据,形成共享与交易机制,提升沟通的效率。无疑,企业数字化管理者应高度关注如何开展线上线下一体化整合。

2.品牌与体验策略、客户旅程设计数字化时代下,商业活动更加强调“以客户为中心”。在一切都变得越来越难以确定的情况下,客户需求相对而言是企业更抓得住的东西,而数字化提供了企业更快更好理解和服务客户的有效手段。因此,企业依托数字化洞察客户的全面需求,实现客户精准触达,提升客户体验,最终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全渠道、无缝式、定制化服务转型。

3.业务与技术融合、敏捷交付方式数字化不但增强了企业内部研发、生产、供应链、市场营销等环节的联动,同时也强化了不同企业之间及企业与市场之间的互连互通,从而提升企业创新效率,拓展其创新空间。利用数字化技术,企业可以更精准掌握市场需求的变化,洞察客户潜在需求,促进更多创新和创意的涌现,甚至让客户参与产品与服务的创新进程,实现企业产品服务与客户需求的深度融合。为此,企业通过对创新流程、创新工具、组织结构等方面进行革新,从而快速形成新的产品与服务模式。

数据篇

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以数据技术为“核心资产”正成为整体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然而,数据治理能力不足导致的问题成为受访企业面临的最主要问题。企业如何对数据形成有效治理?又如何在实践中保证数据安全?

核心洞察5:

数据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近七成的受访者表示如何通过数据驱动业务洞察与决策是其未来的数字化重点。然而数据治理能力不足已成为阻碍企业数据应用的主要因素。因此,如何建立科学开放的数据资产管理与运营体系是所有企业都需要考虑的问题。此外,数据安全是构建客户信任的基础,相应安全保障工作也需同步开展。

技术篇

以人工智能、庄闲网络娱乐平台进入 、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为代表的新兴技术的出现和普及,进一步加速了万物互联的超大规模产业互联网的形成。但技术归根到底还是为了业务而服务,需要在业务场景中体现其具体价值。面对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应用场景的企业数字化需求,数字化领导者们应该为自己的企业匹配什么样的数字技术?

核心洞察6:

企业引入技术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服务于业务,所以技术需要在业务场景中体现其具体价值。因此,企业在拥抱新兴技术时应当综合考虑技术与业务的适配性、技术的前瞻性和成熟度,以及自身的研发与应用能力,不必过分追求高端、全新的技术,而应选择最适合自己的。

●云服务本次调查显示,超过七成的企业已使用了云服务,47%的企业正在大规模推广并应用,29%的企业已开展小规模试点。对于业务量变化较大、经常有短期项目、正在快速增长的创业型公司,因为云服务本身具有一定的弹性特质以及按需付费的模式,故而成为较佳的选择。

●SaaS软件服务化(SaaS)市场平台是仅次云服务的最大赢家。据调查统计,有33%的企业已经大规模推广并应用SaaS服务,并且有35%的企业已开展小规模的试点。

●大数据大数据市场依旧热门,虽然只有25%的企业大规模推广并应用了大数据技术,但其在“局部试点”中占比最高,有40%的企业已开展大数据的小规模试点。与此同时,企业主要将其应用于数据驱动的洞察与决策。

组织篇

在数字化时代,企业为加速孵化数字化实践成效,对于内部组织结构模式需要进行一定创新性变革,使之与数字化发展进程更为契合。企业应如何选择适合的组织创新模式,如何吸引人才,并最大限度地利用外部资源,促成数字化战略的成功实现?

核心洞察7:

随着企业数字化进程的推进,数字化管理者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技术所发挥的影响力也逐步提升。数字化需要业务与技术双方的深入参与,如何通过更“敏捷”的组织模式和配套机制使业务和技术目标一致,实现高效协同是企业需要解决的一大问题。同时,数字化文化是培育企业数字化的土壤,也是构建企业协同组织必不可少的一环。

核心洞察8:借用外部能力

企业的数字化往往受限于数字化人才与技术能力的短缺,这一点对于中小企业尤为明显。因此,巧借外力,利用供应商快速构建自身的业务、数据、技术能力已成为中小企业的较佳选择。企业应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企业数字化合作体系,注重知识的转移,确保核心数字资产的自主可控。

以上摘取自红杉中国《2021企业数字化年度指南》。

目前,数字化已成为驱动企业增长的核心源动力之一,这样的趋势开始变得尤为明显。近年来,企业内生发展需求和客户数字化行为加速了数字化转型,到了国家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的2021年,企业数字化转型则进一步驶入快车道。

过去十年,红杉中国一直积极参与和推动中国的数字化浪潮。一方面通过在数字科技领域的大量投资,推动数字科技的创新和应用,洞察各行各业的数字化实践,另一方面积极推动红杉投资的企业拥抱数字化,在各自的业务中积极应用数字科技,并于2020年成立了全职的红杉数字化赋能团队,构建以“战略合作体系、产品赋能、点对点赋能”为核心的金字塔式三层数字化赋能架构,全面赋能企业。

]]>
【ECS 2020】第二届中国电子通信与半导体CIO峰会圆满落幕! //www.otias-ub.com/archives/1109206.html Fri, 28 Aug 2020 04:40:44 +0000 //www.otias-ub.com/?p=1109206
圆满落幕!

2020年8月14日下午,由勤哲文化主办的第二届中国电子通信与半导体CIO峰会在上海中谷小南国酒店圆满落幕!

本届峰会现场汇集400+来自电子通信与半导体行业等知名企业高管、CIO、信息化与数字化负责人、电子通信与半导体领域信息化解决方案供应商。会期两天,39场精彩主题演讲+2场圆桌对话,展示了众多优秀的企业数字化建设成果与解决方案。

ECS 2020以“数智提升效率  转型驱动变革”为主题,聚焦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智能制造、供应链、AI、庄闲网络娱乐平台进入 、5G等前沿技术,从CIO需求出发,共商后疫情时期企业数字化变革新路径,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涅槃重生!

盛况回顾

峰会议程

8月13日上午:主论坛

主题:疫情后,电子通信与半导体行业数字化转型洞察

8月13日下午:A论坛专场

主题:数字化运营和智慧企业与智慧供应链

8月13日下午: B论坛专场

主题:数字化设计与智能制造

8月14日上午

主题:电子通信与半导体行业IT布局的“道、法、术、器”

8月14日下午

联想凌拓私享会

主论坛

8月13日上午,ECS 2020第二届中国电子通信与半导体CIO峰会正式开幕!江苏亨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首席信息官沈建春先生担任主持嘉宾。

演讲开始

首场演讲的是TCL通讯科技控股有限公司全球IT总监郭晓健。郭总以“数字化赋能全球企业”为主题,分享了TCL通讯在面临全球化运营时挑战时做出的数字化建设,从前端到中台再到后台,TCL通讯通过系统助力业务提升,通过数据挖掘商业价值。

华为中国政企智能制造业务部解决方案总监邝继双博士向与会嘉宾讲述了5G、AI等新基建内容的重要性,聚焦“新ICT使能半导体电子智能制造”,助力更多半导体电子企业走向智能制造。

江苏亨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首席信息官沈建春围绕如何数据化运营进行演讲,从我国新增人工智能企业开篇,指出了国家对于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的相关举措,展示了亨通光电的数字化转型效果,以及企业现有的数据化模型对数据化运营的帮助。

联想凌拓华东区副总经理卫珂演讲主题是“数据改变芯片产业”。卫总从公司统一数据管理一站化出发,向与会嘉宾展示了统一FAS/DM产品组合,诠释了联想凌拓企业致力于“建设一个由数据智能驱动的未来”的美好企业愿景。

联软科技副总裁张建耀从现今中美对抗的国际环境引题,向与会嘉宾讲述了数据泄密的几种通道,通过分享了几大重要企业数据安全保护的案例,向大家阐述了企业数据安全保护的解决方案。

SAP大中华区数字平台与智能技术事业部总监金江重点阐述了高科技企业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推动力,提出了高科技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四个战场,以成功落地的国际大企业建设大数据平台实际案例为参考,展示了SAP业务技术平台对加速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强有力支撑。

AVEVA剑维软件大中华区技术总监孙承武以“从自控时代迈进数字智能时代,AVEVA剑维软件与您共筑未来”为演讲主题,从电子半导体行业的特性及现在所面临的挑战为引,由此向与会嘉宾介绍了数字化工厂的专业特征,展示了剑维软件最新的如数字化交付系统、FMCS、能源管理系统等优秀系统,帮助企业更好的进行数字化转型,稳步从自控时代迈进数字智能时代。

菲尼克斯电气中国公司副总裁江世民向与会嘉宾重点阐述了智能工厂在成为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载体时所遇到的系统性问题,并指出智能工厂的价值链依托于数字供应链。菲尼克斯依托自身中国领先的绿色、精益、和智能示范工厂,在数字供应链实践中取得了优异成果。

A专场

中天科技集团 CIO 时宗胜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ET CTO 姜宇

LLamasoft智模软件 大中华及东南亚地区解决方案总监 丁平

指掌易 解决方案总监 徐靖雄

索能达集团 大中华区CIO 许景阳

天彩集团 资讯管理部经理 谈耀龙

海信集团 IT与数据部供应链系统总监 许效军

广州兴森快捷电路科技有限公司 流程与IT部高级经理 丁毅

成都中电熊猫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技术部部长 仇善海

A论坛专场聚焦数字化运营和智慧企业与智慧供应链,由利亚德光电股份有限公司集团供应链总监常子超先生开场主持。

开场演讲的中天科技集团CIO时宗胜就“工业互联网标识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进行演讲,时总从具体实践出发,向大家讲述企业数字化的重要性和工业互联网标识的实际应用与展示。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ET CTO姜宇阐述了BOE对中台的理解,同时还向大家展示了BOE中台系统的实践内容。

LLamasoft智模软件大中华及东南亚地区解决方案总监丁平主要分享了企业供应链决策的发展历程,展示了智模软件在AI赋能企业供应链方面的成果。

指掌易解决方案总监徐靖雄重点分享了5G+互联网时代,制造业移动如何防止泄密以及指掌易在防泄密方面的尝试。

索能达集团大中华区CIO许景阳重点围绕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实践进行了演讲。

天彩集团资讯管理部经理谈耀龙围绕供应链的基本内容,向大家浅谈了关于构建智慧供应链的制约因素。

海信集团IT与数据部供应链系统总监许效军向与会嘉宾分享了后疫情时代,海信集团的数字化转型实践之路。

广州兴森快捷电路科技有限公司流程与IT部高级经理丁毅重点分享了流程在驱动业务创新方面的运用,以及企业在实施智能制造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成都中电熊猫显示科技有限公司信息技术部部长仇善海向大家详细说明了大数据的发展历程,并通过实际案例,向与会嘉宾展示了中电熊猫在半导体显示领域的成果。

圆桌对话

几轮精彩的演讲过后,A专场的圆桌对话拉开帷幕。利亚德光电股份有限公司集团供应链总监常子超、胜宏科技(惠州)股份有限公司IT部门经理程勇兵、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流程与信息化管理中心总经理郭雄猛、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信息安全总监赵超针对“新基建”对疫情后重建可能会带来的新机遇和挑战进行热烈讨论,并就供应链管理如何与现代技术融合,从根本上改变制造业的运作流程,提高管理和生产效率进行了精彩有趣的分享。

B专场

友达光电(苏州)有限公司 智能制造总监 赵丽娜

英飞凌半导体(无锡)有限公司 信息技术总监 曹翃

SmartX CMO 库依楠

达索系统 高科技行业顾问 何雅威

深圳优矽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 王路业

中环领先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 IT与流程信息中心副总经理 陈健华

Fortinet 华东区技术经理 卜婵敏

上海景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咨询总监 钟洪

深圳市艾比森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IT总监 秦中华

A专场的演讲高潮迭起,B专场同样精彩纷呈。B专场聚焦数字化设计与智能制造,由紫光展锐(上海)科技有限公司资深IT总监潘文彬担任主持人。

首场开讲的是友达光电(苏州)有限公司智能制造总监赵丽娜。赵总以“工业互联下的新智造体系”为演讲主题,向与会嘉宾分享了新制造体系的连接问题及如何更好的利用它。

英飞凌半导体(无锡)有限公司信息技术总监曹翃讲述了英飞凌在工业4.0框架中的具体行动领域,同时日趋演变到智能工厂和全球虚拟工厂的集成路径。

SmartX CMO库依楠重点分享了超融合市场的现今发展趋势与竞争格局,同时提出了超融合在企业数据中心的具体落地场景。

达索系统高科技行业顾问何雅威针对仿真一体化的问题提出了具体解决方案,展示了SIMULIA在高科技行业的创新应用。

深圳优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路业围绕芯片敏捷设计方法学的演进,向与会嘉宾分享了产业链在协同创新中的数字化实践内容。

中环领先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IT与流程信息中心副总经理陈健华分享了CIM在半导体行业的实际应用案例。

Fortinet华东区技术经理卜婵敏讲述了在智能制造可能遇到的网络威胁时,Fortinet是如何应对,安全护航网络安全问题。

上海景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咨询总监钟洪针对智造4.0的时代趋势,提出了电子半导体行业可能会面对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深圳市艾比森光电股份有限公司IT总监秦中华分享了艾比森在数字化工厂方面所进行的变革内容。

圆桌对话

几轮精彩的演讲过后,B专场圆桌对话拉开帷幕。紫光展锐(上海)科技有限公司资深IT总监潘文彬、维信诺集团智能IT中心总经理孙海涛、中微半导体设备有限公司IT总监董祥国、深圳市深联电路集团CIO刘才林向大家分享了本公司在数字化设计与数字化研发中的成功案例,并就如何实现智能制造与工业互联网的新融合等问题展开精彩讨论。

8月14日上午论坛

歌尔股份 CIO 韩杰

杭州士兰微电子 半导体制造事业中心总部IT中心总监 姚武奇

龙祥世纪 总经理 王洪峰

深圳金信诺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T总监 高华樑

扬杰科技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资讯部总监 邓建国

万马联合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信息部副总监 吴兴伟

法尔胜泓昇集团 IT规划与实施总监 陈超

河南许继仪表有限公司 总经理助理 陈淘

8月14日上午论坛聚焦电子通信与半导体行业IT布局的“道、法、术、器”。由万马联合信息部副总监吴兴伟担任主持人。

首场开讲的是歌尔股份CIO韩杰。韩总分享了歌尔股份现今的业务发展内容与IT规划。

杭州士兰微电子半导体制造事业中心总部IT中心总监姚武奇针对信息化建设的“道”与数字化转型的“法”进行了演讲,他还向与会嘉宾分享了自己在信息化路途中的心得体会。

龙祥世纪总经理王洪峰提出工业互联网安全的问题至关重要,讲述了OT风险管理的内容与实际应用的必要性。

深圳金信诺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IT总监高华樑重点分享了现今集团的IT战略与未来3-5年的IT工作规划。

扬杰科技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资讯部总监邓建国针对IT战略规划的几个大致方向进行了分享,提出了在IT战略规划中选择与行动&结果保持一致性的关键。

万马联合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信息部副总监吴兴伟围绕智造的难点痛点进行了演讲,并向与会嘉宾分享了从哪几个方面着手解决智造之难的问题。

法尔胜泓昇集团IT规划与实施总监陈超针对法尔胜泓昇集团的信息化规划方法做出了分享。

河南许继仪表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陈淘向与会嘉宾全面的讲述了许继集团全面质量管理数字化系统建设探索的内容。

联想凌拓企业私享会

联想凌拓 资深技术顾问 何勇

紫光展锐(上海)有限公司 资深IT总监 潘文彬

联想凌拓 资深技术顾问 李彪

上海燧原科技有限公司 IT总监 曹凌志

联想凌拓 制造业方案架构师 龚骏

下午为大家带来的是联想凌拓企业私享会。主持嘉宾是来自联想凌拓的华东区副总经理卫珂。

首场开讲的是联想凌拓资深技术顾问何勇。何总针对ONTAP数据管理的具体内容,详细向大家阐述了数据弹性扩展的优点,同时向与会嘉宾介绍了联想凌拓在数据弹性扩展方面的众多优势。

紫光展锐(上海)有限公司资深IT总监潘文彬围绕芯片研发场景中的数据容量提出了管理策略。

联想凌拓资深技术顾问李彪同样也针对ONTAP数据管理的内容进行了讲述,他关注的是EDA性能保障,系统的向与会嘉宾阐述了EDA的不同阶段工作内容。

上海燧原科技有限公司IT总监曹凌志重点分享了初创型企业在选择EDA存储平台时的选择维度,他还风趣的向大家讲述了他们在选型时所踩过的坑。

联想凌拓制造业方案架构师龚骏首先强调了ONTAP Data Fabric致力于EDA混合云数据生命周期管理,随后向与会嘉宾介绍了联想凌拓帮助EDA企业数据快速上云的公有云上产品,佐证了联想凌拓助力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信心和其背后的强有力支撑。

创新展区

茶歇进行中,与会嘉宾在创新展区驻足流连。

几十家精品展位,全方位展示最新科技发明与创新成果,为与会嘉宾提供科技创新和智慧企业交流与合作平台,推动电子通信与半导体企业数字化运营与智慧管理,携手共绘数字化蓝图!

欢迎晚宴

8月13日晚18:30,组委会在酒店举办ECS 2020欢迎晚宴。晚宴不仅准备了丰盛的美食盛宴,还有精彩的节目表演。现场气氛热烈,交流融洽。

致谢

ECS 2020第二届中国电子通信与半导体CIO峰会为期两天,众多电子通信与半导体行业企业高管与优秀技术服务商奉献了精彩的演讲分享,干货满满,亮点层出。与会嘉宾积极交流学习、合作互动,现场气氛热烈,高潮迭起!在此,对各位嘉宾的支持和分享表示感谢和赞扬!

本次大会的成功举办,离不开众多合作伙伴的支持。特此感谢龙祥世纪,致远互联,联软科技,哥瑞利,汉得科技,志凌海纳、锐制软件、华为、联想凌拓、智模软件、Fortinet、达索系统、SAP、指掌易、景同信息、斯铂格、福昕、云智慧、Teamviewer、QAD、中望、卫实康、中企通信、博科资讯、华讯网络、杉岩数据、Splunk等优秀企业的支持与陪伴!

勤以立身,哲而笃行

作为一流的会展服务商

我们始终坚持走在创新路上!

两天的峰会伴随着企业私享会的结束圆满落幕!39场演讲精彩绝伦,演讲嘉宾频出金句,与会嘉宾反响热烈!感谢大家的积极参与,我们ECS 2021再会!

]]>
Gartner:60%的CIO将在三年内采用庄闲网络娱乐平台进入 //www.otias-ub.com/archives/938694.html Mon, 23 Sep 2019 17:28:25 +0000 //www.otias-ub.com/?p=938694 Gartner的分析显示,庄闲网络娱乐平台进入 将在未来5到10年内对大多数行业产生革命性影响。

重点行业

银行和投资服务行业继续受到创新者的极大关注,他们寻求改善几十年来的运营和流程,但只有7.6%的CIO(首席信息官)认为庄闲网络娱乐平台进入 是一项改变游戏规则的技术。近18%的银行和投资服务CIO表示,他们已经或将在未来12个月内采用某种形式的庄闲网络娱乐平台进入 技术,还有15%的受访者将在2年内采用庄闲网络娱乐平台进入 技术。

游戏中的庄闲网络娱乐平台进入 。在快速增长的电子竞技行业,庄闲网络娱乐平台进入 原生公司正在推出解决方案,允许用户创建自己的令牌来支持设计竞争以及虚拟商品交易。令牌让玩家更好地控制游戏内的物品,使其更易于跨平台移植。

在零售业,庄闲网络娱乐平台进入 正被考虑用于“跟踪”服务、防伪、库存管理和审计,所有这些都可以用于提高产品质量或食品安全。虽然这些例子很有价值,但庄闲网络娱乐平台进入 对零售业的真正影响将取决于支持新的思想,例如使用庄闲网络娱乐平台进入 来改造或增强会员计划。庄闲网络娱乐平台进入 一旦与物联网(IoT)和人工智能(AI)相结合,就有可能永远改变零售业务模式,同时影响数据流和资金流,避免市场势力集中。

Gartner认为庄闲网络娱乐平台进入 具有改变所有行业商业模式的潜力,但这些机会要求企业采用完整的庄闲网络娱乐平台进入 生态系统。没有标记化和分散化,大多数行业将无法看到其真正的商业价值。

199IT.com原创编译自:Gartner 非授权请勿转载

]]>
PCS 2019第二届中国医药CIO峰会正式启动,6大亮点抢先看 //www.otias-ub.com/archives/887556.html Wed, 05 Jun 2019 07:13:23 +0000 //www.otias-ub.com/?p=887556 2019年,数字经济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医药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我国也是全球最大的原料药生产国和出口国,更是信息化应用的大户,虽药企转型之旅早已“扬帆起航”,但依旧“任重道远”。随着新一代ICT技术的高频迭代,整个医药行业都面临着巨大挑战,但同时也伴随着颠覆性的机会,药企数字化转型路在何方?

为了更好的应对数字化转型的趋势,组织数字化能力的重构是数字化转型的当务之急!

应此趋势,PCS 2019第二届中国医药CIO峰会以“重构组织数字化能力,开启数字医药新时代”为主题,集结行业大咖为我们深度揭晓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庄闲网络娱乐平台进入 、5G、IOT、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医药行业的实际应用,全方位的洞悉医药行业的信息化发展,携手行业翘楚共赢数字化转型的未来!

 

PCS 2018往届回顾

2018年10月25-26日,PCS 2018第二届中国医药CIO峰会在上海圆满落幕。论坛主题为“未来已来——CIO如何为智慧医药创新赋能”,得到120+知名医药企业CEO、VP、CIO、CTO、IT负责人的大力支持,吸引260+高层决策者与26+展商参与。来自医药行业CIO、信息化负责人、CTO、企业领袖共话跨界、融合创新思维与实现路径,展望新时代下的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和CIO新的使命,会议在业内获得了非常好的反响。

(了解更多请戳:PCS2018中国医药CIO峰会圆满落幕!大咖发声,论道医药数字化转型

PCS 2019百家助阵

本届PCS 2019峰会将邀请广药集团、修正药业集团、上药集团、石药控股、山东步长药业、康美药业、山东齐鲁制药、上海复星医药、江苏恒瑞医药、太极集团、哈药集团、正大天晴药业集团、四川科伦药业、华润三九医药、华北制药、云南白药集团、丽珠医药、瑞阳制药等百家知名医药企业信息化负责人助阵,汇聚优秀企业代表、IT互联网及信息化资深专家以及信息化相关解决方案供应商和优质行业媒体。

PCS 2019亮点环节:

PCS 2019 第二届中国医药CIO峰会将于2019年8月22-23日在上海举行。

参加本届峰会,你可以:

接触190+行业领袖人物,进行顶尖资源精准对接;

聆听30+医药行业高层领袖和信息化技术行业高管的干货演讲和圆桌讨论;

参加“企业专题会前会”与“企业专题私享会”同期活动;

参加高层闭门会议,与40位医药企业高管进行私享讨论;

参与“智鹤杯–中国医药行业信息化评选”,共享颁奖晚宴;

PCS 2019将携MCS 2019中国医疗器械CIO峰会同期同地举办,“一次参与,两场盛会”!

PCS 2019优选议题:

医药行业如何跨越数字化鸿沟?

医药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诉求与挑战是什么?

CIO与CXO能否同心合力?

组织数字化能力如何重构?

我们将在第二届中国医药CIO峰会中与您一同寻找答案!

PCS 2019即刻报名

报名方式很简单,您需要:

1.微信公众号搜索关注“CIO信息化圈”

2.点击自动回复中【PCS 2019 我要报名】,进入活动登记界面

*已关注用户请点击公众号底部【会议专区】-【报名参会】,进入活动登记界面

组委会审核通过后,您就可以参加本届峰会以及相关活动!期待您的参与!

 联系人:鲜先生
电   话:021-80319958
手   机: 18654141727(微信同号)
邮   箱:bob.xian@qzevents.com

]]>
Gartner:只有1%的CIO正在使用庄闲网络娱乐平台进入 //www.otias-ub.com/archives/721677.html Mon, 14 May 2018 16:32:59 +0000 //www.otias-ub.com/?p=721677 199IT原创编译

Gartner的2018年首席信息官(CIO)调查显示,只有1%的CIO表示其企业采用了某种形式的庄闲网络娱乐平台进入 ,只有8%的CIO正在进行短期规划或积极尝试庄闲网络娱乐平台进入 。此外,77%的CIO表示,他们的企业对这项技术没有计划或对其没有兴趣。

在短期规划或已投资庄闲网络娱乐平台进入 举措的293个CIO中,23%表示庄闲网络娱乐平台进入 需要最先进的技术来实施,18%认为庄闲网络娱乐平台进入 技能是最困难的,另有14%的受访者表示,庄闲网络娱乐平台进入 需要IT部门文化发生重大改变,13%认为IT部门的结构必须改变才能实施庄闲网络娱乐平台进入 。

对于CIO来说,挑战不仅仅在于找到并留住合格的工程师,而是随着庄闲网络娱乐平台进入 发展的增长找到足够的资源以适应增长。由于庄闲网络娱乐平台进入 开发者社区历来的自由主义和独特的本质,合格的工程师可能会更谨慎。

CIO们也认识到庄闲网络娱乐平台进入 的实施将改变企业的运营和业务模式,而在准备好并能够满足这一要求方面面临着诸多挑战。庄闲网络娱乐平台进入 技术需要从根本上了解安全、法律、价值交换、分散治理、流程和商业架构等。这意味着传统的业务流程和企业结构不能继续运行。

金融服务和保险公司引领潮流

从行业角度来看,来自电信、保险和金融服务的CIO比其他行业的CIO更积极地参与庄闲网络娱乐平台进入 规划和实验。

虽然金融服务和保险公司处于这一活动的前沿,但由于高度重视流程效率、供应链和物流机遇,运输、政府和公用事业部门更加投入。

199IT.com原创编译自:Gartner 非授权请勿转载

]]>
Gartner:业务价值或收益实现是IT成本优化的首要事项 //www.otias-ub.com/archives/701577.html Mon, 26 Mar 2018 16:26:58 +0000 //www.otias-ub.com/?p=701577 199IT原创编译

根据Gartner最近的一项调查,大多数企业的IT成本优化主要集中在业务优化而不是消减成本上。受访者表示,他们选择成本优化的首要标准是业务价值或收益实现,而不是最大或最快的降低成本。

Gartner研究副总裁Stewart Buchanan表示:“调查结果强调了成本优化已经成为业务的核心,不断推动支出和降低成本,同时最大限度提高业务价值。简单地减少IT支出是不够的,CIO(首席信息官)必须对增长和转型进行再投资,以创造更多价值。那些未能参与优化的人将会面临着风险。”

调查显示,规模更大、更成功的企业计划为业务提供更多的预算控制。这样企业在节约数字解决方案开发成本方面获得更多控制权。Buchanan补充说:“企业领袖重新投资IT显示出业务决策的成熟度和对IT业务关系的信心。”

另一方面,调查还发现CIO们正在更多地控制数字业务成本优化。Gartner调查近年来IT部门对IT和数字技术支出的空置情况,发现IT部门获得财务控制的比例是失去的两倍半。

199IT.com原创编译自:Gartner 非授权请勿转载

]]>
Laserfiche:2017年高等教育信息技术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690681.html Thu, 01 Mar 2018 16:50:19 +0000 //www.otias-ub.com/?p=690681 199IT原创编译

Laserfiche发布“2017年高等教育信息技术报告”,调查了高校的首席信息官(CIO)。高校CIO面临着多种多样的挑战,Laserfiche的报告希望为CIO提供一些见解并借鉴IT机构同行的经验,以满足在财力和人力资源有限的前提下提供服务和支持的需求。

正规高等教育的最低目标是保护机构的诚信,以及学生、员工和教师的人身安全。对高校CIO来说,安全仍然是关注的主要问题。CIO保护和处理来自全球各地的攻击。有些攻击的目的是获利,例如勒索和钓鱼,另一些攻击则试图破坏机构的诚信,包括个人隐私、成绩、评估、研究以及课堂讨论等。毫无疑问,很多CIO因为担心安全问题夜不能寐。

长期以来,安全问题一直是CIO最担心的问题。1984年安全已经成为IT主管最担心的问题,目前仍然是教育领域最令人担忧的十大问题之一。每一个进入校园的创新技术都必须是安全的,并支持高校的使命和诚信。同时,CIO有义务提供一个开放的环境,任何设备在学校的任何角落都能联通世界。显然,没有行业像高校一样,一方面要求开放的环境,同时确保信息资源的安全性。这种保护不仅指个人,更多的是对整个机构的保护。即使一个学校消失了,所有学生的成绩单仍然存在,而且需要保护。因此,安全依然是高校CIO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

高校CIO正在处理大量的技术和文化改革。云计算一直在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投资云基础的行政应用。但是,将行政应用和个人信息迁移到云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很多高校CIO担心云服务垄断带来的负面影响。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交流群,199IT感谢您的支持!

]]>
网易云:2017年北上广深杭企业CIO职业发展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691639.html Tue, 13 Feb 2018 01:39:00 +0000 //www.otias-ub.com/?p=691639 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升级,是当前信息化时代最重要的课题。这其中包括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技术、人工智能技术革新基础设施,也包括各类互联网+的创新业态。在如今竞争更多依赖数字化力量的商业环境中,CIO已经成为企业的标配,被赋予更多的使命。

市场调研机构IDC的报告指出,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所有企业应对挑战的主要战略,预计到2018年,全球1000强企业中的67%、中国1000强企业中的50%都将把数字化转型作为企业的战略核心。

由此,网易云(网易旗下云计算和大数据品牌)借2017年在各城市举行云创沙龙之际,在国内数字化发展走在前列的北上广深杭五地发起调查问卷,并最终以报告形式呈现了企业数字化发展的相关数据,以及CIO职业发展情况,给更多企业和CIO以启迪。

]]>
Gartner:调查显示12%的首席信息官投资数字化和网络营销 //www.otias-ub.com/archives/647992.html Mon, 06 Nov 2017 16:48:31 +0000 //www.otias-ub.com/?p=647992 199IT原创编译

Gartner调查了全球98个国家3,160名首席信息官(CIO),其中包括247名高等教育CIO。从总体来看,高等教育CIO已经认识到机构的首要事项是招生和学生成功,但是在通过科技来提高竞争力方面仍然落后。59%的高等教育CIO认为,数字变革将改变业务模式。

高等教育CIO认为数字业务或数字变革是第五大策略业务首要事项。但是,投资顶尖科技提高竞争力方面,数字化和网络营销则排在第八位。但是,从整体来看,CIO受访者们则将网络营销排在第二位。

首要业务目标

1/3的高等教育CIO认为招生是最重要的业务目标,领先于其他选项。确保学术质量和学生成功排在第二位(22%)。这两点都和市场份额有关,但是,只有14%的受访者将这一点作为首要业务目标,仅排在第三位。

提高竞争力的顶尖科技

什么科技最有助于提高竞争力方面,BI/分析在高等教育CIO中响应率最高,其次是企业资源规划(ERP)、客户关系管理(CRM)和学习管理系统(LMS)。

投资新科技

高等教育CIO投资的新兴科技方面,没有特别领先的。网络和信息安全排在第一位(18%),紧随其后的是ERP(16%)。

相比之下,所有CIO的调查结果显示,12%的受访者选择数字化和网络营销,而这个选项在高等教育CIO中仅排在第五位。

199IT.com原创编译自:Gartner 非授权请勿转载

]]>
Korn Ferry:首席营销官是企业高层任期最短的职位 //www.otias-ub.com/archives/573790.html Tue, 21 Mar 2017 16:46:22 +0000 //www.otias-ub.com/?p=573790         199IT原创编译


        Korn Ferry调查发现CEO是高管层年龄最大、任期最长的职务;相反,首席营销官和首席信息官则是最年轻、任期最短的职务。

        Korn Ferry调查了美国收入最高的1000家企业,并收集了高管的年龄和任期,包括首席执行官、首席财务官、首席人力资源官、首席营销官和首席信息官。调查覆盖的行业包括消费、能源、金融服务、工业、生命科学、专业服务和高科技。

        从整体来看,高管层平均年龄是54岁,平均任期是5.3年。

        首席执行官CEO——年龄最大、任期最长

        首席执行官的平均年龄是58岁,金融服务业CEO平均年龄达到60岁,高科技行业CEO平均年龄也有55。

        任期方面,CEO平均任期是8年,金融服务业CEO任期最长(9.7年),能源行业CEO任期最短(6.1年)。

        在大企业,CEO是领导层的最高职位,需要丰富的经验,所以年龄较高、任期较长。

        首席财务官CFO——除CEO之外任期最长

        首席财务官的平均年龄是53岁,各行业的情况都十分接近。

        任期方面,首席财务官仅次于CEO,平均任期5.1年,生命科学行业CFO任期最长(6年),高科技和工业CFO任期最短(4.9年)。

        首席人力资源官CHRO——除CEO外年纪最大

        首席人力资源官的平均年龄是55岁,仅次于CEO。生命科学和能源领域CHRO平均年龄达到56岁,而中介服务行业CHRO平均年龄最低(54岁)。

        CHRO的平均任期是5.0年,能源行业CHRO任期是最长的(5.3年),工业CHRO任期只有4.6年。

        首席营销官CMO——高管层任期最短的职位

        首席营销官的平均年龄是52岁,生命科学和中介服务行业CMO平均年龄最高(54岁),消费领域CMO平均年龄最低(50岁)。

        首席营销官平均任期只有4.1年,是高管层任期最短的职位。金融服务行业CMO任期最长(5.1年),生命科学领域CMO平均任期只有3.1年。

        首席信息官CIO——高管层最年轻的职位

        首席信息官平均年龄51岁,是高管层最年轻的。其中,消费行业CIO平均年龄只有47岁,CIO平均年龄最高的是工业(54岁)。

        首席信息官平均任期是4.3年。消费、能源和中介服务行业CIO平均任期4.5年,工业CIO平均任期最短(4.0年)。

        199IT.com原创编译自:Korn Ferry 非授权请勿转载

]]>
CIO:来自数字时代的十项洞察 //www.otias-ub.com/archives/369703.html Sun, 26 Jul 2015 08:28:33 +0000 //www.otias-ub.com/?p=369703 digi-age

作为管理者,思考和了解未来的趋势至关重要,因为这是一个趋势超越优势的年代。1972年,柯达总裁预言终有一天数字技术将会取代胶片,因为它拥有当年的优势—世界上第一家掌握数码摄影的CCD(电荷耦合装置)核心技术的优势。但是由于未能跟上数字化与互联网的趋势,40年后柯达倒闭了,败给了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在数字化年代,谁能占领科技创新的先机,谁能率先部署创新链,谁才能获得久盛不衰的竞争优势。企业仅有优势还不够,持续进行科技创新与模式创新,洞悉未来商业趋势,精准把握创新机遇,您的企业就是下一个成功者。

互联网时代,一切商业规则都在改变,失败者创造的是网页,胜利者创建的是生机勃勃的社区。失败者在公司内部创新,胜利者则是和用户共创。新常态的特点也许是分散、不稳定、不明确,但是,不可预测的是未来的精确图景,而可预见的则是未来发展的大趋势。数字时代,人们要掌握的十大商业趋势会是什么呢?

1.大数据—从碎片化数据到大数据

业界曾经将大数据的特点归纳为数据体量大、类型繁多、商业价值高以及处理速度快,但在互联网时代,大数据因其应用方式的改变而创造价值,由于具有在线、实时、全貌的特点,人们只要用PC或手机浏览信息,便能够在网上留下年龄、爱好、踪迹、信用、性别的特征,成为数字透明人,而数据采集的方式也从以往征求数据提供者意见的主动采集变成人们无意识留下的数据足迹;从数据的单向获取变成共同创建新数据;从事后数据处理变成高速同步处理。这样的结果便是消费者走到一地,智能手机便能实时获取附近的优惠信息,经过数据挖掘的个性化餐饮、旅游、购车等信息更是引来忠诚的消费者。

2014年时,阿里集团数据平台已经积累下超过100PB的数据,相当于4万个西雅图中央图书馆580亿本的藏书量,也奠定了DT(datatechnology,数据技术)时代的基础。大数据战略不仅仅是技术的升级,更是思想意识的变革。阿里从2010年起做小微企业的贷款正是基于卖家9方面的数据:销售数据、平台认证和注册信息、心理测试结果、信用评级、历史交易记录、婚姻状况、海关进出口信息、客户交互行为、水电缴纳信息。阿里小贷放贷方式也是按日计息、网络还贷、无须担保,至2014年2月,累计放贷70万家,超1700亿元,不良率小于1%,弥补了银行因高昂的风控成本而不能涉足的领域。Netflix的《纸牌屋》第二季播出前也根据第一季用户的海量反馈,分析观众的偏好,甚至因此而更改了剧情的走向,造就了观众对第二季剧本的追捧。

需要注意的是,任何一种大数据方案都得扎根于特定行业,了解行业也了解技术的数据科学家将成为最紧缺的人才。

2.云计算—从离线计算到云计算

云计算包含三个关键词:“通过互联网”、“可分配的资源共享池”、“根据需要”。云计算的DNA是服务,把原本在本地安装的软件放在云端运行,在任何可上网的地方,客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按订购的服务多少和时间长短为厂商提供的应用软件服务付费,低成本地共享计算服务、存储服务和应用服务而无需维护软件。

3.平台—从单边市场到单边市场+双边市场

相对于单边市场,平台需要通过促进双边(多边)群体互动才能以分成、佣金、广告费用等形式实现自身价值。平台的成长与收益基于用户规模的扩张和活跃的瓶颈。平台规模越大,用户数量越多,每个用户分摊的平均成本越低,平台的盈利就越高。当双边多边用户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会引发对配套服务和延伸服务的需求。像奇虎360用免费策略赢得了每月超过3亿的活跃用户后,便通过广告和与其他搜索引擎的分成获得了巨大的利润。

4.移动互联网——从PC互联到移动互联

移动互联时代,大量碎片化的时间得以充分利用,信息得以快速广泛的传播。以移动互联为基础的各种创新应运而生,地图应用、商务办公、电子商务、影音媒体、读书学习、生活工具等等。在移动互联时代才有了滴滴打车、手机近场支付这样的创新。近两年,又进入了一个多屏合一的世界:PC、手机、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品、智能电视、车载设备,通过云端组合,很多内容可在云端实现自由切换。而未来可穿戴设备将成为新一轮的智能硬件设备,将引来众多的投资,这个产业将呈现“智能+云端数据+APP应用”的商业模式,产业链的融合也更为紧密。手机制造商要进入互联网市场,消费电子厂商聚焦移动终端,传统互联网公司涉足移动业务,移动运营商则开始搭建内容平台。

5.软件定义一切—从软件定义硬件到软件定义一切

软件起先是作为硬件的附加而出现:随着硬件性能的提高,要求相应的软件进行匹配。但是现在硬件的生产进入到相对容易的阶段,此时软件的体验便成为产品差异化的核心所在。智能手机推出之前,人们的注意力还在屏幕分辨率、电池寿命,但自从苹果手机推出,谷歌发布Android开源系统,人们的关注点开始转向软件。正是基于软件和操作系统,手机由通信终端变成了手持智能终端。

软件定义硬件的本质是硬件的生产能力是固定的,但是人的需求是无止境的,软件定义硬件便显得顺理成章。如今软件为包括交通、工业过程控制、机器人、建筑设计、金融服务等在内的几乎所有的领域提供服务。而软件定义一切的背景是市场进入了由消费者定义的阶段。在未来,软件定义一切也会进一步加速云计算、物联网与大数据发展。

6.外包和众包—从小而全、大而全到外包、众包

这是生产组织方式的变革,众包之下的创造者未必是自己的员工,连管理方式都要发生改变。在这一趋势之下,地图制作(Waze)、软件测试(Appaluse)、知识(维基百科)、劳动力(Mechanical Turk)、研发(宝洁)、资本(Kickstarter)都可以众包。最近出现的创客(Maker),则努力把各种创意变成现实。在互联网时代流行定制化生产,创客的存在把原来的市场调研-需求论证-设计产品-量产销售转化为需求产生-需求分析-产品生产-产品销售的C2B模式。在这个新模式里“想要什么就做什么”,创客只对自己的目标负责,一个人将点子变成现实,其他的像募集资金、整合资源、寻求专业支持,生产制造等都不再是难题,让个人成为新想法的源头,进而变成有思想价值,为社会接受的产品。

7.需求驱动—从供应驱动到需求驱动

谁不了解需求,谁就会退出市场。传统供应链关注的是产品供给,其模式为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消费者,需求链则以顾客需求为核心。去哪儿网在用户渴望买到最便宜机票的年代以此为主业,而当用户在酒店预订中显示出对相关点评信息的热衷时,它又建立了全球最大的酒店点评系统;跟团游价格疯长,自由行操心太多时,去哪儿又推出了深度游,满足专属旅行需求。去哪儿的商业模式是没有模式,只有需求,这是需求驱动的典型代表。

小米手机的成功也是先制作出简单的MIUI系统,根据用户的意见进行改进,每周更新,当用户和需求都成熟后开始生产硬件。用产品原型做测试,由于不需要修改硬件,所以MIUI的改进成本低,迭代速度快,还能积累大量忠诚用户。

8.长尾市场—从规模经济到长尾市场

传统的“二八理论”说的是20%的产品或客户带来80%的销量,这是因为传统销售大多受制于货架、员工、地点,而冷门产品或服务在每个细分市场的需求十分有限且过于零散,如果销量无法覆盖相关成本将很难满足。而互联网时代在固定初始投入的条件下,不需要实体店面,销售不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才能够实现长尾,正如亚马逊有过一半的销量来自于排行榜上位于13万名开外的图书。

长尾是一种个性化的需求,因此需要更多的发现渠道,除了搜索引擎,还有通过大数据挖掘精准推荐以及消费者的评分推荐让那些原本被忽略的商品脱颖而出。

9.数字金融—从传统金融到数字化与互联网金融

比尔·盖茨曾说,如果传统银行不改变,就会成为21世纪一群将要灭亡的恐龙。传统银行总是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对利润贡献度大的客户和业务领域,而互联网则为小微金融的崛起提供了便利。从个人理财到供应链金融,支付领域的创新,乃至P2P网络融资平台的崛起,数字金融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形成一个生态圈,也成为实现普惠金融的有效途径,大大降低业务运营成本,同时借助大数据实现更为精准的金融服务。

10.O2O模式——从纯线下、全线上到O2O模式

实体店遇到天花板,这是线下企业不得不正视的现实。优衣库是目前服装企业中较为成熟的一家企业,2013年推出自己的APP,帮助用户获得商品优惠信息。购物环节则与天猫打通,根据线上用户反馈的数据,确定用户的地理位置、消费需求,为实体店铺选址和建设进度提供参考。

在以上十大趋势中,需要记住的一个核心点就是,交易费用最小化是市场经济的核心。在数字化时代,我们必须要考虑让交易费用减少的手段是什么。幸运的是,数字化可以改变信息不对称,从而成本得以降低,在此基础上人们就会拥有新的竞争优势,趋势和优势之间不断转换,让原本没有金融背景的马云抓住趋势,创造了“蚂蚁金服”,也让马斯克造出了电动车特斯拉。

来源:CIO时代网

]]>
Gartner:调查显示女性CIO爱网购 花钱更大方 //www.otias-ub.com/archives/359503.html Sun, 28 Jun 2015 10:32:54 +0000 //www.otias-ub.com/?p=359503 cio

网上购物,女性网民是绝对的主力,这是大家都公认的。可花钱去建网络,你可能没想到,依然是女性更舍得花钱。不知道这些肯花钱建网络的女性,是不是为了以后网上购物更方便。

全球知名咨询机构Gartner最近在全球选取了84个国家的2810名首席信息官(CIO)进行了一项调查,这些首席信息官在全球掌握着3970多亿美元的今年的IT预算,决定网络建设的速度与方向。调查显示,女性首席信息官预计2015年的IT预算将增加2.4%,而男性首席信息官认同的平均增幅仅为0.8%。女性首席信息官今年在IT领域的花钱意愿,明显高于男性。

Gartner院士兼副总裁蒂娜·诺恩说:“在我们的调查中,女性所期望的预算增幅连续第二年高于男性。虽然尚不完全清楚这种差异的原因,但更详细的调查数据表明,相对于男性首席信息官,女性首席信息官更为关切风险管理中的投资不足问题。风险数据,加上预算数目,可能表明女性首席信息官比其男性同行更加重视数字等式中的资源一面,因此申请并累积了更多的IT预算资金。”

尽管绝大部分的男、女首席信息官都认为数字世界为其IT环境带来了越来越多的新风险,但是女性首席信息官显然比男性首席信息官更加倾向于用更多投入来应对这些新风险。此外,女性首席信息官比男性首席信息官对社交信息和多媒体等新型信息技术更加敏感,更认同社交信息和多媒体的重要性正在逐步上升,不知道这是不是她们更愿意投入的另一个原因。

]]>
SSI-SEARCH:2014医疗行业CIO薪酬调查 //www.otias-ub.com/archives/338425.html Tue, 07 Apr 2015 14:39:53 +0000 //www.otias-ub.com/?p=338425 猎头公司SSI-SEARCH年度调查结果显示,医疗行业CIO首席信息官的作用正在迅速转变,女性CIO的数量开始增长,高学历人群增多,薪酬也在发生变化。此次研究的目的有两个方面,一是跟踪CIO的角色变化趋势,二是分析影响因素。

2014年您涨工资了吗?

2013年,年度CIO白皮书的副标题为“医疗界身价百万的男人”,阐述了HITECH法案出台给CIO的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为何他们身价百万呢?题目所指的不是他们的报酬,而是说CIO掌控着巨额预算和大规模电子病历部署的投资。调查还显示,绝大部分的CIO为男性,因此标题定为“医疗界身价百万的男人”。

今年的调查显示,情况发生了变化。

2013-2014医疗行业CIO薪酬对比

8d799eb2213d2e7d63141470442884cb

引人注目的是,2014年调查显示,女性受访者的数量增加。虽然我们不确定其中的原因,但是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值得肯定的迹象。我们还看到,高学历人数所占比例从61%增长到73%。

SSi-SEARCH 年度CIO的调查并不是专门针对薪酬进行调查,但薪酬是角色发生全面变化的主要因素。最近的W-2报税表格显示,在薪酬方面,2014年只比2013年略微增长(2,000美元)。从性别、教育程度等不同角度看,我们可以有很多重要的发现。

根据性别划分,男性CIO受访者的年薪比女性高16%。

2014医疗行业男女CIO薪酬对比

17e67b095a266ddb82de84543ecd265e

是性别决定医疗行业CIO的收入吗?先别基于下结论。

学历高则薪酬高

按照教育程度划分,拥有博士学位的CIO(我们的样本中有十位)薪酬要比拥有硕士学位的CIO高42%,比本科学位的高68%。拥有研究生学位的首席信息官平均薪酬为286,000美元,比没有该学位的人高18%。

医疗行业CIO学历与薪酬关系

75c1eeef1e8338c12356d0d5e5ab205c

我们注意到,教育程度方面存在性别差异:参与调查的66%的女性拥有研究生学历,76%的男性受访者拥有研究生学历。

医疗圈的CIO也是“老来俏”

按照任期划分的薪酬:2013年至2014年首席信息官的平均任期为10年,拥有10年以上行业经验的CIO平均薪酬高18%。其中男性和女性CIO的平均任职年限一致,更换工作的频率也相近:男性为18%,女性为16%。

医疗行业CIO资历与薪酬关系

9d7789a9abba091d91ae5f0c14a015f1

总结:女性CIO更具社交天赋

分析上述调查结果我们发现:男性比女性收入高16%,男性拥有研究生学位的比例比女性高15%。观察男性和女性的数据,拥有研究生学历的比没有该学历的收入高约18%。根据这个信息,我们可以合理推断,女性首席信息官的较低薪酬不存在人为偏见,教育程度才是所有男性女性首席信息官薪酬的决定因素。

虽然该研究报告指出最影响薪酬的因素为教育程度,但是我们还注意到,只有7%的男性和女性首席信息官认为“高学历将帮助他们应对未来的挑战。”

我们期望未来将有更多女性担任CIO的职位,薪酬差距迅速缩小。13%的女性受访者表示,他们目前正在攻读其它学历或高学历,或者计划一年内攻读。这些趋势都是积极的,我们期待这CIO们未来有更加强大丰富的发展方向。

今年初,Kyle Johnson加入了缅因州东部卫生保健系统,担任副总裁和CIO的职务。对于想要从事首席信息官的女性,他这样建议:“关注发展的潜力至关重要。如果你想找到正确的岗位,我建议不要等待。女性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方面具有优势。2020年以后,拥有强大的人际关系管理能力、重塑人们对于医疗的信任将成为医疗行业CIO的首要任务。”

Johnson在2011年获得了医疗信息学硕士学位。他说:“在我的职业生涯中多次遇到发展极限问题,我认为通过高学历和丰富的经验可以应对。”

亨利·福特医疗系统高级副总裁兼首席信息官Mary Alice Annecharico拥有注册护士职称和外科硕士的学位,他指出:“女性应该相信她们天生就具有激励他人实现职业目标的能力。作为首席信息官,我个人的目标之一是培养管理人员和战略思想家,激励他人引导改革。我认为,高层管理者不再拥有特权。高学历将是想要晋级的女性和男性的重要筛选条件,商业学位很重要,过去我们通过影响力和经验来提出要求,现在我们以数据驱动战略制定。数据的有效性将提高CIO对管理层的影响力,帮助管理层利用数据转变医疗机构的商业模式。”

]]>
SSI-SEARCH:2014医疗行业CIO薪酬调查 //www.otias-ub.com/archives/323399.html Wed, 21 Jan 2015 15:55:35 +0000 //www.otias-ub.com/?p=323399 猎头公司SSI-SEARCH年度调查结果显示,医疗行业CIO首席信息官的作用正在迅速转变,女性CIO的数量开始增长,高学历人群增多,薪酬也在发生变化。此次研究的目的有两个方面,一是跟踪CIO的角色变化趋势,二是分析影响因素。

2014年您涨工资了吗?

2013年,年度CIO白皮书的副标题为“医疗界身价百万的男人”,阐述了HITECH法案出台给CIO的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为何他们身价百万呢?题目所指的不是他们的报酬,而是说CIO掌控着巨额预算和大规模电子病历部署的投资。调查还显示,绝大部分的CIO为男性,因此标题定为“医疗界身价百万的男人”。

今年的调查显示,情况发生了变化。

2013-2014医疗行业CIO薪酬对比

2015012111005827

引人注目的是,2014年调查显示,女性受访者的数量增加。虽然我们不确定其中的原因,但是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值得肯定的迹象。我们还看到,高学历人数所占比例从61%增长到73%。

SSi-SEARCH 年度CIO的调查并不是专门针对薪酬进行调查,但薪酬是角色发生全面变化的主要因素。最近的W-2报税表格显示,在薪酬方面,2014年只比2013年略微增长(2,000美元)。从性别、教育程度等不同角度看,我们可以有很多重要的发现。

根据性别划分,男性CIO受访者的年薪比女性高16%。

2014医疗行业男女CIO薪酬对比

2015012111013976

是性别决定医疗行业CIO的收入吗?先别基于下结论。

学历高则薪酬高

按照教育程度划分,拥有博士学位的CIO(我们的样本中有十位)薪酬要比拥有硕士学位的CIO高42%,比本科学位的高68%。拥有研究生学位的首席信息官平均薪酬为286,000美元,比没有该学位的人高18%。

医疗行业CIO学历与薪酬关系

2015012111020689

我们注意到,教育程度方面存在性别差异:参与调查的66%的女性拥有研究生学历,76%的男性受访者拥有研究生学历。

医疗圈的CIO也是“老来俏”

按照任期划分的薪酬:2013年至2014年首席信息官的平均任期为10年,拥有10年以上行业经验的CIO平均薪酬高18%。其中男性和女性CIO的平均任职年限一致,更换工作的频率也相近:男性为18%,女性为16%。

医疗行业CIO资历与薪酬关系

2015012111025679

总结:女性CIO更具社交天赋

分析上述调查结果我们发现:男性比女性收入高16%,男性拥有研究生学位的比例比女性高15%。观察男性和女性的数据,拥有研究生学历的比没有该学历的收入高约18%。根据这个信息,我们可以合理推断,女性首席信息官的较低薪酬不存在人为偏见,教育程度才是所有男性女性首席信息官薪酬的决定因素。

虽然该研究报告指出最影响薪酬的因素为教育程度,但是我们还注意到,只有7%的男性和女性首席信息官认为“高学历将帮助他们应对未来的挑战。”

我们期望未来将有更多女性担任CIO的职位,薪酬差距迅速缩小。13%的女性受访者表示,他们目前正在攻读其它学历或高学历,或者计划一年内攻读。这些趋势都是积极的,我们期待这CIO们未来有更加强大丰富的发展方向。

今年初,Kyle Johnson加入了缅因州东部卫生保健系统,担任副总裁和CIO的职务。对于想要从事首席信息官的女性,他这样建议:“关注发展的潜力至关重要。如果你想找到正确的岗位,我建议不要等待。女性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方面具有优势。2020年以后,拥有强大的人际关系管理能力、重塑人们对于医疗的信任将成为医疗行业CIO的首要任务。”

Johnson在2011年获得了医疗信息学硕士学位。他说:“在我的职业生涯中多次遇到发展极限问题,我认为通过高学历和丰富的经验可以应对。”

亨利·福特医疗系统高级副总裁兼首席信息官Mary Alice Annecharico拥有注册护士职称和外科硕士的学位,他指出:“女性应该相信她们天生就具有激励他人实现职业目标的能力。作为首席信息官,我个人的目标之一是培养管理人员和战略思想家,激励他人引导改革。我认为,高层管理者不再拥有特权。高学历将是想要晋级的女性和男性的重要筛选条件,商业学位很重要,过去我们通过影响力和经验来提出要求,现在我们以数据驱动战略制定。数据的有效性将提高CIO对管理层的影响力,帮助管理层利用数据转变医疗机构的商业模式。”

via:生物谷

]]>
Gartner:CIO们最应该消除的八个大数据神话 //www.otias-ub.com/archives/285067.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285067.html#comments Wed, 22 Oct 2014 09:17:01 +0000 //www.otias-ub.com/?p=285067

让十位首席信息官去定义大数据,你会得到十个不同的答案。 Gartner分析师Mark Beyer说,这是因为大数据对企业的IT专业人员来说仍然并不规范。

Beyer在今年Gartner的Symposium / ITxpo会议上说。“当事情变得很常见,那它就开始正常化了,我们的工作,作为IT专业人士,就是在2020年前使大数据变得正常化。”

首席信息官们可以通过从大数据谎言中区分出事实,来帮助他们的企业一步步走向正常。 “神话有助于缓解焦虑,而无益于实际情况,”他说。

这里是Beyer提出的八个大数据神话:

1.大数据起始于100 TB。

不要再去寻觅大数据标准尺寸了,因其并没有标准尺寸。 “大数据是对数据的处理,而不是数据的大小,”Beyer说。

2.想要大数据就必须更换基础设施。 

“如果我因为有新的需求就决定改变整个基础架构,那我是把之前所有的东西都当做了赌注,”Beyer说。他的经验教训是什么? “你要搞清楚,(基础设施)成熟度牺牲的风险是否值得。”

3.百分之八十的数据是非结构化的。

这可能是最经常被引用的大数据统计了,但根据Beyer所说,其并不准确。 “世界上最大的信息资产是机器数据。因为其并未相互关联就说它们非结构化绝对是个谎言。机器数据是结构化的数据。” 顺便说一句,这些大量的机器数据,往往是重复的信息,确认了一切的正常。“这就是机器数据通常所表达的,”他说。

4.工具将取代数据科学家。

放心,所有花在吸引,拉拢,获取数据科学家上的钱都不会白花,Beyer说。“工具是一种工程,工程是对已经发现的事实的重复利用。而科学是去发现新的事实。”工具不会取代数据科学家 – 至少在工具可以自行复制和发展之前不会。

5.更多的数据就可以解决数据质量的问题。 

“数据质量越低,答案质量就越低,”Beyer说。首席信息官们应该关注数据质量。以通过手机收集的气质地理定位数据为例,有些人把手机等同于真实的个人,他说。然而,手机可以被不小心留在办公室,或者GPS功能可以在任何时间点被关闭。“手机不是人,”Beyer说。

6.实时只是速度更快而已。

实时操作,并不意味着加快了当前数据的摄入清理和分析过程,Beyer说。而是“确保数据收集和决策之间的间隔越短越好,”他说。此外,大多数企业数据是不需要实时操作的。

7.数据量优于专业知识。

那些认为可以简单地不再管业务流程的人,请再想一想。这是因为,“一位好的数据科学家必须在某一时刻被叫停”,Beyer说。如果没有业务流程,数据科学家将不断不断不断的进行下去而不能提供商业价值。需要有人帮忙划清界线。

8.数据模型没有用。

这一论断很绝对。不过,Beyer澄清说,任何数字资产里的东西都有其数字模型。“我们不会因为大数据就舍弃模型,”他说。

 

]]>
//www.otias-ub.com/archives/285067.html/feed 1
CIO面临大数据架构的选择 困境 //www.otias-ub.com/archives/265360.html Tue, 12 Aug 2014 15:02:49 +0000 //www.otias-ub.com/?p=265360    big_data_ocean

      对于大数据的架构,CIO面临着一个存在已久的选择困境:买入还是自建?新的业务问题、厂商方案的稀缺和大量新技术的涌现,都加大了决策的困难。而且,相关的名词是如此的模糊不清,比如大数据等。

  随着特斯拉宣称将在2017年推出廉价的电动汽车,这种感觉愈发强烈。但是,在IT圈内,CIO们更关注Elon Musk(特斯拉的CEO和产品架构师)是如何让其CIO去应对这个挑战的:构建自己的企业资源规划系统(ERP),而不是基于SAP来进行升级改造。

  这不仅仅是ERP方面的工作,而是开创了一种潮流。在MIT斯隆CIO论坛上,参会者对特斯拉的决策赋予了更为深远的意义,正如同Facobook计划构建自己的CRM系统一样。这类决策背后蕴含的意义是,市场已经无法完全满足客户的定制需求,天平已经从传统厂商向特定的优化方案倾斜,尤其是在大数据逐渐渗透进业务战略的趋势下。对CIO来说,最关键的东西应该就如Babson College(位于马萨诸塞Wellesley)信息技术和管理教授Tom Davenport所说的那样。

  “我不知道特斯拉的系统是否能胜过SAP或者Oracle的产品。真正让我震惊的是,决定自行开发一切的举措。但是,为了业务的差异化构建战略性的系统,永远都是有意义的。”在主持大数据相关研讨时Davenport表示。

  要确定你最关键的技术需求,即那些很少能通过现有厂商获得的技术,以及那些和业务问题关联最紧密的技术。

  当CIO们构建大数据系统时,可能会面对一个存在已久的IT决策困境:自建还是买入?如今,那些统治市场多年的标准化方案,已经无法彻底应对大数据基础架构所存在的瓶颈。更多的选择开始进入人们的视线,内存计算、NoSQL数据库、云计算、开源软件以及如Facebook和特斯拉那样自行开发。但是,无论如何,CIO首先要消除“大数据”这个词带来的各种混沌和疑惑,在大潮之下看清企业所面临的的技术痛点。最终,CIO们采用的很可能是那种具有较强针对性的点式方案,而不是涵盖各个方面的大一统的方案。

  首先,什么是大数据?

  大数据这个词问世已经不止一年了,但是其含义至今仍混淆不清。“大数据是一个无所不包的营销术语,你对什么感兴趣,都能将其囊括其中。”Monash Research(位于马萨诸塞Acton)的创始人Curt Monash表示。

  Monash在其2011年的一篇博客中认为,更糟糕的情况是大数据的定义(包括Gartner的3V定义)本身就通常是具有误导性的,导致了市场的混乱。Monash认为,那种希望有一个技术栈可以解决所有新IT问题的想法,是极其幼稚的。

  Fidelity Investments专业服务集团的首席信息官Darrell Fernandes认为,大数据这个词的滥用可能会对厂商的销售有所提升,但是,同时也给潜在的买家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在本次MIT论坛的大数据研讨会上,Fernandes认为这将给业界带来伤害,尤其是当技术投资和业务回报之间的联系含糊不清时。1990年代时,你可以明确指出CRM技术所带来的业务价值,而大数据的涵盖面太广,缺乏明确的指向,只能徒劳地带来业务和IT两端的渴望和焦虑。

  持有如此的论调,并非仅仅只有Fernandes一人。比如,在其最新的报告《Reset on Big Data》中,Forrester公司(总部位于马萨诸塞Cambridge的咨询公司)就特意避免将大数据定义成一种技术或一个技术问题,否则可能导致技术人员视野过窄而错过趋势。相反,根据Forrester分析师Brian Hopkins(该报告的作者之一)的看法,大数据是“填补你的能力与已有数据之间的鸿沟,从而让信息真正转化为对业务的洞察,这将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在一开始,你需要知道从何入手。Forrester的建议是,在构建或买入之前,业务和IT领导共同对实用场景进行研究。有些时候,实现应用场景需要进行投资。但是,有时要求进行企业文化上的转变,即基于数据来做出决策。大数据意味着业务模型是数据驱动的。这方面的转型需要一定的能力,即CIO要在做出任何投资之前对企业当前处境有清晰的认知。

  单一厂商可能无法应对

  当大数据技术投资不可避免时,Hopkins提醒CIO们不要被某些名词所局限住(比如Hadoop,近来很多时候被用为大数据的代名词),而是应该回归本质,关注实际的功能。他建议关注在Hadoop所提供的“高弹性、成本可接受的数据存储和分析方法”上。

  基本可以确定的是,能够解决当前企业所面临的数据问题的技术栈,不会来自单个厂商。“你不可能得到一站式的解决方案。”Hopkins说。Monash认为,从单一厂商买入将是非常昂贵的:“高昂的投入不仅仅来自于金钱,还包括管理成本等。”

  Hopkins所指的厂商包括IBM、微软和Oracle等,这些巨头拥有完整的解决方案栈:“但是我并不认为其产品如厂商们所宣传的那么适用,潜在的客户也应该明白这一点。”如果选择开源软件,Hopkins认为也会面临麻烦。诸如Cloudera、MapR和Hortonworks等厂商都选择了不同的开源版本来构建自己的产品。有些时候,这些厂商开发的新功能与开源社区有重合。于是客户可能不得不在功能模块的层面进行取舍。

  对此,Monash有自己的原则:“找到自己最急迫的技术需求,即很少有厂商能满足的功能,以及那些和当前业务问题关系最紧密的技术。”

  当然,对于业务问题或产出的考量也不能过分夸大。正如Fernandes所解释的,其所在公司是这样逐渐让大数据的概念变得清晰具体的:“我们这几年来一直着眼于具体的假设、具体的应用场景和具体的产出。由于关注点非常聚焦,才能持续的获得进展。”

via:TechTarget中国

]]>
eMarketer:市场总监和财务总监的合作情况 //www.otias-ub.com/archives/235433.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235433.html#comments Fri, 06 Jun 2014 00:28:06 +0000 //www.otias-ub.com/?p=235433         金融业专家认识到社交媒体对商业的价值。绝大多数的市场总监和财务总监称和睦相处很重要,他们也是这样做的。

        他们的工作职能需要他们有更多的交往,大多数市场总监和财务总监已经认识到和睦相处很重要,至少根据2014年3月由Market Measurement为Active International做的调查显示是这样的。这项调查发现四分之三的美国市场总监和财务总监认为在做重大决定时,和睦相处的重要程度是高或非常高。

173125

        不管信不信,他们在工作中是和睦相处的,80%的财务总监称在做重大业务决定时,他们经常或总是与市场总监保持一致意见;74%的市场总监称他们同意市场总监的观点。

        市场总监和财务总监也许为了有利于企业而和睦相处。当问及在做重大业务决定时他们相处情况时,两组都把企业总体战略方向排在第一位。

173126

        当然了,仍然存在困难,Active International注意到当制定未来营销计划和优先级,及未来财务计划时,考虑到这些是每个部门的专业领域,其他部门可能无法理解其重要性。

        财务总监不是市场总监需要面对的唯一高级管理层,他们还要与信息总监合作。PricewaterhouseCoopers2013年秋季研究,询问世界各行业企业领导人:信息总监和市场总监之间的合作关系是否坚固。研究发现两组相处情况不如市场总监和财务总监那么好。在电力和公共事业、酒店和休闲行业,信息总监和市场总监的关系更好,两组61%的受访者都是这样表示的。但是技术和工业产品专业没这么乐观了,两组分别是46%和43%。

]]>
//www.otias-ub.com/archives/235433.html/feed 2
Gartner:调查显示绝大多数CIO还没有为数字化做好准备 //www.otias-ub.com/archives/187607.html Wed, 15 Jan 2014 15:31:26 +0000 //www.otias-ub.com/?p=187607

根据全球技术研究和咨询公司Gartner首席信息官执行计划(EXP)所做的全球CIO最新调查,企业IT的第三时代——数字化已起航,但绝大多数CIO没有为进入这一全新时代做好准备。调查显示,许多CIO面对建设数字化领导,同时针对数字未来革新IT基础设施核心和能力的前景感到无所适从。调查数据表明,51%的CIO担心数字洪流到来的迅猛之势要比其所能应付的速度更快,且42%的CIO感觉他们没有所需的人才来面对这一未来。

Gartner副总裁及资深研究员DaveAron先生表示:“在日益数字化世界,如果CIO要帮助他们的企业与公共机构保持紧密联系,那么2014年将是发生显著变化的一年。”

全球CIO调查于2013年第四季度进行,涵盖77个国家的2,339名CIO,这些CIO代表了超过3,000亿美元的IT预算。GartnerEXP的调查报告全面反映了企业的业务重点和CIO战略。

企业IT的第一时代侧重于IT如何帮助完成新的、看似神奇的事情——如自动化操作以大规模地提升速度并扩大规模,并为企业领袖提供他们前所未有的管理信息。过去的十年代表企业IT的第二时代,企业IT的工业化时代,更可靠、可预测、开放并透明。然而,第二时代是必要且强盛的,紧缩的预算和不愿冒险使创新缺乏可施展的空间。

现在进入了企业IT的第三时代,即技术和社交化趋势的时代,例如,力量的汇聚和物联网正在改变一切,不仅让企业利用技术实现更快速、更便宜及更具扩展性,而且凭借信息和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企业,改变了竞争的基础,并在某些情况下创造了新的产业。

Aron先生表示:“2014年拥有双重目标,不但要对效率和增长的持续需求作出响应,而且要开发一种根本不同的数字模式,忽略任何一点都不正确。”

Gartner副总裁及GartnerEXP执行合伙人GrahamWaller先生表示:“对待同事有如客户这种企业IT第二时代的行为极大阻碍了数字化的开发。在2014年,CIO必须面对从第二时代到第三时代带来的挑战。他们必须建立数字领导和双模式能力,与此同时,针对数字未来更新IT基础设施的核心和能力。”

Aron先生表示:“CIO正面临着其多年来就有的挑战,以及巨大的数字机遇和威胁。数字化在战略、领导力、组织结构、人才、财务等几乎所有方面都提出了问题。所有地区的所有行业正在经历数字化变革。CIO的梦想因此得以实现,同时也面临着职业变化所带来的领导力挑战。”

大多数企业已经建立了IT领导力、战略和治理,但在数字领导力上却处于真空地带。为了开发新的数字机遇,确保IT服务的核心已准备就绪,必须有明确的数字领导力、战略和治理,以及所有的管理人员必须拥有数字技能。事实上,2014年的CIO调查显示,CEO对数字化的理解是IT和企业绩效最好的指标之一。

Aron先生表示:“必须对IT支出、资产组合平衡、技术的选择、人才、采购、领导力、结构和治理进行设计以使企业获得成功。然而,企业尽管需要成长,但在IT预算上有压力。调查显示,CIO预计2014年的IT预算保持基本持平(平均增长0.2%)由于需要革新IT系统和服务的核心同时开发新技术,使得保持IT预算基本持平特别具有挑战。”

CIO调查表明,2014年IT支出的四分之一将来自于IT预算之外,这是他们所了解的支出。现实也许更高。这是与客户及员工经验交织在一起的新数字机遇的直接结果。而且,也许在某些情况下,反映出对IT部门响应速度不够快,或对更多的数字机遇没有做好准备的担心。

在中国,IT预算增长强劲,与去年相比,平均增长为13%。至少40%的IT支出来自于IT预算之外,高于全球平均水平。IT支出的优先选择依次为云、移动、基础设施和数据中心、BI/分析和ERP。中国61%的CIO已经在云上进行了显著的投资。

Waller先生又表示:“做正确的IT和做快速的IT之间,做安全的IT和做创新的IT之间有内在的张力,要进行规划并适应。企业IT的第二时代都是关乎正确地规划IT和做正确的IT,是可预测的并且能创造价值同时进行最大化控制及保持最小化风险。然而,为捕捉到第三时代所创造的数字机遇,CIO需要应对速度、IT创新和不确定性。这需要双模式能力,即操作两种模式的企业IT——传统或“安全且稳定”的IT,以及一个更快、更灵活、非线性的模式。”

为了实现双模式未来,CIO正在为2014年及以后的显著性变化进行规划:

• 四分之一的公司已经在公共云上进行了显著的投资,而大多数公司预计,到2020

年,其公司一半的业务将运行在公共云上。

• 70%的CIO计划在未来的2-3年内改变他们的技术和采购关系,许多CIO正在寻求与

小公司及初创公司结成合作伙伴关系。

• 45%的公司已经为其部分投资组合实施敏捷的方法,尽管大多数公司需要进一步创建

独立、多职能团队,采用轻量治理、全新数字技能和可供选择的采购模式。

Aron先生表示:“如果转型成功,CIO及其公司能’驯服数字龙,’为企业带来大量新

价值,有了新价值,CIO及其IT部门就拥有了一个更新的角色和更大的可信度。然而,如果这条龙没被驯服,企业可能会失败,其IT部门几乎可能会消失。”

]]>
Vanson Bourne:CIO企业应用移动化三大阻力:成本、交互方式变革和人才 //www.otias-ub.com/archives/142696.html Wed, 21 Aug 2013 15:10:52 +0000 //www.otias-ub.com/?p=142696 CIO调查:企业应用移动化阻力重重

市场研究公司Vanson Bourne在调查了300位CIO后发现:CIO们在企业应用移动化方面还面临成本、交互方式变革和人才匮乏三大阻力。

受调查CIO所在企业平均拥有400个定制化和打包应用,其中有53%的企业应用都属于web应用,似乎这部分应用移动化难度理应不大,但让人感到吃惊的是,但只有22%的企业应用可以通过移动设备访问。

调查显示,企业应用移动化最大的障碍来自成本,有65%的CIO表示,由于移动平台市场的高度碎片化(尤其是越来越多的员工偏好Android手机),企业应用移动化的开发成本居高不下。

此外,将传统的面向PC大屏幕显示器和鼠标键盘操作的传统应用界面转化成触摸屏界面的移动应用的难度非常大。(编者按:即使你采用VDI虚拟桌面架构技术将传统应用界面输出到移动设备上,依然无法解决PC到手机的交互方式“不兼容”问题,例如iPad医疗应用中的两大难题)。

另外,人才市场上目前很难招募到优秀的原生移动应用开发人员。而完成过原生移动应用开发的CIO们有半数表示考虑到原生移动开发的成本、周期和复杂性,不会再考虑采用原生移动应用的方式实现企业应用的移动化。

最后,虽然企业应用移动化面临重重阻力,但是90%的受访CIO表示已经或者即将开发企业移动应用,这也表明企业应用的移动化大潮无可阻挡。CIO们面临的问题是如何选择最优的企业应用移动化策略。

]]>
美国商务部CIO:有效管理大数据的五大策略 //www.otias-ub.com/archives/120404.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120404.html#comments Mon, 03 Jun 2013 16:52:17 +0000 //www.otias-ub.com/?p=120404

据悉,Gartner最近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企业数据年平均增长速度大约在40%到60%。而美国政府在即将到来的大数据项目中将面临重重挑战,其中之一就是生成数据量不足。一些生成大量数据机构(包括国家天气服务局、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主管政府部门,美国商务部的这一数字甚至更低。

美国商务部CIOSimonSzykman在最近的FOSE大会上表示:“我们不存在挑战的领域之一就是我们生成数据的能力。我们生成数据的基本能力提升很大,从很大程度上讲,这一能力已超越了我们处理数据、管理数据和转移数据的能力。”

如何管理数据,并将数据从一点转移到另一点,将是美国政府面临的一大挑战。Szykman还提到了商务部在大数据中遇到的其他一些重要问题,主要为以下五个方面:

数据的真实性

大数据的重要性不仅是在于数据所生成的记录,更大的价值在于根据这些数据得出科研结果的“复制能力”。而从学术层面来看,这正是你证实所做工作价值的时候:其他人也可以对结果进行复制。另一方面,如果你丢失了得出科研结果的那些数据,这会降低结果的合理性。

数据工程师

研究领域的很多科学家正在研究大数据的精密使用,比如在预防医学、药品设计和胎儿检查领域如何开发基因数据。但Szykman担心的是,真正了都大数据技术构架的人太少。我们需要好好想想大数据及我们如何利用它,特别是在一些特殊领域。无论是政府的直接应用还是由政府出资科研,政府都在推动大数据这一前沿技术的发展。

大思路,早规划

在向开放数据转移的过程中,尽早搞清楚系统生命周期的要求显得越来越重要。在过去,没有做的一件事就是尽早研究开放数据在生命周期上的要求。数据模型、分享和信息的情况会越来越普遍,而系统性的战略会越来越多。在生命周期的早期,当我们成功安装新的系统或应用程序后,就应该尽早考虑该问题。

保密性vs.完整性

对于那些有科研基础的机构而言,大数据安全不仅仅是一个保密问题。数据的长期完整性也是企业更大的担忧。这是IT界一直为之努力的议题。有时候,我们过分关注结果而忽视了安全。人们有时会问:‘我们最终都要和公众分享这一数据,那安全有什么重要呢?’

这一问题的最佳答案来自科研机构,如NOAA。他们收集的基准数据正巧是美国气候变化政策备受争议所在。不管这些政策的政治倾向性如何,它们都对经济有重大影响。如果我们放弃了这些长期气候记录数据的安全性,那将造成严重后果。我们的确得好好想想大数据的问题。

制定基准线

由于很少存在类似的应用程序,难以获取相关信息或进行比照,因此有时候很难评定大数据以及其他高科技项目的开支和风险。出台开支和风险的基线,对大数据和数据中心来说都是一大挑战,因为还没有相关标准。操作一些简单事情有时候充满挑战,如计算数据中心的能耗。大数据基线不仅在基础设施层面,还包括数据包,都需要对未来资源进行更优规划。

]]>
//www.otias-ub.com/archives/120404.html/feed 1237
Vanson Bourne:CIO吐槽内部团队开发商业移动应用缓慢 //www.otias-ub.com/archives/115891.html Tue, 21 May 2013 02:16:43 +0000 //www.otias-ub.com/?p=115891 Vanson Bourne针对全球590位CIO调研发现,CIO们预计未来3年商业移动应用的数量将增长50%,但他们的移动应用开发团队却无法如期产出良好的结果。

images (1)

CIO表示他们的团队行动缓慢,而且对现有应用的升级平均需要5个月的时间。研究还发现CIO普遍将Android作为其主要的移动操作系统,78%的组织针对该平台开发了移动APP。然后是苹果的iOS,65%的企业有做开发,windows phone则为52%(via:199it@Vanson Bourne)

 

]]>
CIO:2020年十大CIO角色预测 //www.otias-ub.com/archives/43919.html Fri, 18 May 2012 03:26:48 +0000 //www.otias-ub.com/?p=43919 2020年的CIO该是什么样?在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行业这听上去有些遥远,信息技术的变化实在太快,我们无法预测十年后CIO将如何处理诸如云计算安全和虚拟化问题。但有些事情又是可以预测的,例如八年后IT领导依然会是很多公司的核心,他们将领导高度专业的IT人员,与业务经理紧密配合,制定未来的技术战略方向。CIO岗位依然会对分析预测能力和管理能力方面的综合能力提出要求。

以下是CIO.com采访多位行业领袖、分析师和CIO后给出的2020年信息技术发展与CIO职责的十大预测:

一、微软的统治或将终结

2020年最戏剧性的变化也许是微软的边缘化。身份访问管理服务商Okta公司的首席执行官Todd McKinnon认为:iOS和Android的崛起已经动摇了微软的根基,虽然很多公司还在使用Windows Server,但是移动时代的到来将终结微软的霸权。2020年员工、客户和合作伙伴将需要通过多种设备访问应用,如果此前CIO没有为此做好准备,就会面临很严重的安全问题。

二、IT部门将虚拟化

企业正在朝云计算迅猛迁移,但今天我们还会知道谁在IT部门工作,IT部门的办公室具体位置和员工数量。到2020年IT部门将变成IT服务提供商。换句话说,IT部门本身将融入云计算,IT部门将从管理云计算的部门进化成一种云服务。

Windows桌面管理软件供应商RES的首席技术官Bob Janssen认为,今天的最终用户是最后一批能亲眼看见IT部门运作的企业员工。下一代知识工人将不会听说企业还有IT部门,新一代知识工人将是”模拟化成长,数字化学习。“

三、超紧密(Hyper-Kinetc)业务协作将在云计算中出现

高清晰视频会议已经是一个巨大的推动,但更多的会议依然会以真人现场的方式进行。到2020年,Mckinnon认为,基于云计算的协作将取代防火墙后的企业协同。而CIO的角色将强调战略业务领导力——寻找与业务伙伴更好协作的方式。但云协作也意味着CIO需要直面将数据从防火墙后移到云端的安全问题。

四、CIO将管理更少的人,尤其是安全方面

到2020年,CIO的工作重点将不再是管理众多IT部门人员,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将大幅提高,将大大减少对人工干预的依赖。SecureExpert的首席执行官认为,安全系统搭建、身份管理甚至应急响应都将有电脑人工智能控制。第一反应和情况信息收集工作一开始都将由无人系统来完成、例如机器人、监控无人机以及其他具备音视频能力的无人飞行器系统。

五、最终用户将不再是部门而是个体员工

Janssen认为最终用户将不再是业务部门,这对于CIO来说是个极大的挑战。IT部门将成为企业员工个人的IT服务提供商,确保他们的设备、软件和系统正常工作。Janssen认为”数字一代“将拥有15000个业务联系(有些不是个人),2020年高度关联的社交平台意味着员工与朋友“热乎”的时间比跟同事多得多,CIO需要跟未来的Facebook竞争,通过部署类似Facebook的企业社交网络来提高社会化企业网络的协作效率。

六、网络战争将把CIO变成将军

应对网络攻击已经成为当代CIO的家常便饭。但是企业安全公司Axway的首席安全官John Thielens认为,网络战争将进一步升级,这要求CIO进入一种准军事化状态。随着网络攻击的升级,互联网的中立性原则将土崩瓦解,CIO将在诸多ISP之间扮演列国游说者,促成盟约。Thielens认为国家防火墙将如雨后春笋,保护跨境关系,但全球大的商业实体间的互联性将变得越来越有挑战性。

七、BYOD成为常态

今天,很多企业依然向员工提供企业级办公设备,BYOD(消费电子商用)今天还存在一些争议。但是在未来的IT部门,员工将理所当然地要求IT部门接纳并保护他们的个人电子设备。

八、人工智能AI将介入外包

CIO面对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外包将从管理物理团队如客服或技术支持向需要借助人工智能的更加复杂的角色进化。企业咨询公司Tribridge的首席云计算策略官Greg Pierce认为呼叫中心就是一个例子,他们为2020年的呼叫中心将大量采用语音识别和人工智能应答技术,这意味着CIO管理的不再是真人而是”机器人军团“和机器使用的”决策树图“。

九、CIO将影响业务方向

今天很多CIO都与业务部门领导沟通并未公司的总体发展方向献计献策。但未来CIO的角色不仅仅是贡献者,而是公司重要的思想领袖,从顾问角色朝着创新者方向发展。CIO将成为所有重要业务决策的参与者,从市场到产品设计到物流,因为技术在这些领域已经成为核心枢纽。

十、数据分析将变得更加重要

好的决策依赖好的数据,大多数CIO都知道这一点。SAP执行副总裁兼CIO Oliver T. Bussmann认为,未来的CIO将需要提供更加深入的分析,包括预测未来技术趋势。Bussmann认为未来的CIO在C级别管理层中拥有一席之地,对企业业务方向做出预测,并制定正确的技术路线支撑新的业务模式,提升企业利润,帮助企业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很多情况下,这意味着需要利用内存计算和数据分析来对趋势进行实时分析和汇报。在云计算时代,运行大规模的内部计算设施不再是CIO的第一选择,但是数据安全问题将越发重要。

Via CIO IT经理网

]]>
ITValue:2012年企业IT战略目标调研分析 //www.otias-ub.com/archives/34175.html Tue, 24 Apr 2012 02:07:55 +0000 //www.otias-ub.com/?p=34175 新的基础项目和系统建设仍是2012年CIO们IT目标的首要选择。尾随其后的IT目标是原有系统的巩固优化和业务流程优化。

一年之计在于春。2012新年伊始,IT战略目标的设定成了CIO们关注的热点话题。ITValue特别面向CIO展开“你的2012年IT目标是什么?”的调研。根据结果显示:2012年企业IT目标重点在于新的基础项目和系统建设,基础硬件、基础核心软件如ERP、PDM等基础项目仍然是CIO们承担的最主要任务。尾随其后的IT目标是原有系统的巩固优化和业务流程优化。

 

透过此次IT目标的调研,我们还发现:虽然现阶段新技术变革不断,云计算、移动化、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云涌,但在做IT规划时,保持企业业务战略与IT战略的一致性则是CIO们最先考虑的要素。

德国舍弗勒投资(中国)有限公司亚太区首席信息和流程执行官高峻就指出,“2012年首先要完成一些ERP项目,主要是为了保证舍弗勒的新工厂投产。然后统一亚太区的系统支持平台,保证每个国家和地区使用同样的衡量标准。”

日月光集团副总经理陆佳2012年的首要任务,也吻合了新的基础项目和系统建设仍是首选:完成PDM专案、完成FA(工厂自动化)3期项目、与日本厂合并与之带来的基础系统和项目的建设与整合。

位居第二的是:原有系统巩固、优化。持续应用、持续优化是CIO们的2012年主题词。京西重工全球IT总监赵琨表示,“公司(全球几个工厂和分部)去年上了SAP,投资非常大,因此2012年的主要目标是稳定运营。当然,稳定运营也要分清什么是核心业务、什么是非核心业务,腾出精力致力于为公司创造更多附加价值的行动。像一般性的系统维护、优化可以让外包或云服务公司去做。”而广东中迅农科股份有限公司信息部部长黄山2012年的原有系统优化则是ERP服务器速度优化项目,增加ERP应用服务器、数据库调优,因子公司分散在各地,迫切需要优化和解决速度问题。

位居第三的是:业务流程优化。要做好IT,先做流程的观点已经深入人心。流程优化是企业变革和组织优化的前提,超过半数的CIO将流程优化作为今年的重点工作。

2012年企业IT规划中,也不乏看到一些创新思路和项目。有40%的CIO的精力也放在了类似电子商务平台建设、BI商务智能分析、移动商务等等的创新项目上。

艾美特电器(深圳)有限公司电脑资讯部资讯长陈镛生的创新目标是,“将研发设计数字化、生产自动化、产品智能化、管理网络化和商务电子化,融合信息化与工业化,实现由传统工业化道路向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努力做好向创新驱动、绿色低碳、智能制造、服务化、内需主导消费驱动五个方面的转型。”山东大海集团信息中心主任伦知华的创新项目是移动办公信息化——实现公司领导层出差或不在办公室时,通过智能手机和智能终端设备平板电脑实时处理集团OA流程、ERP审批管理流程。

]]>
埃森哲:CIO应关注的六大技术趋势:基于情境服务居首 //www.otias-ub.com/archives/28373.html Tue, 20 Mar 2012 14:57:22 +0000 //www.otias-ub.com/?p=28373 基于情境的服务、融合型数据架构、产业化数据服务、社交驱动IT、平台即服务创造的灵活性、统筹分析型安全,是未来CIO需要关注的六大趋势性信息技术。

全球经济和技术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CIO也正面临着众多技术力量所带来的压力,例如计算能力和容量过剩以及消费者、员工甚至CEO不断攀升的技术期望。

技术对业务成功的重要性已经毋庸置疑,即将发生的技术变革将对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潜移默化的改变:消费者与企业级应用技术之间的界限进一步淡化,内部和外部技术的融合将提速业务流程并更快地实现更好的绩效。新技术和新架构所具有的高度灵活性,迫使我们重新思考IT技术应用的方式,促进企业组织推进创新。

在《埃森哲2012年技术展望》报告中,埃森哲发布了6大主要技术发展趋势:基于情境的服务、融合型数据架构、产业化数据服务、社交驱动IT、平台即服务创造的灵活性、统筹分析型安全。报告在揭示这些新兴技术趋势的同时,还预测了这些技术将会对商业产生的重大影响。报告同时建议CIO必须立即采取行动,与业务部门携手并肩,带领所在企业安全度过技术变革。

基于情境的服务

情境——地理位置和活动记录催生新一轮数字服务。

抛开广为讨论的物联网,新的数据源与快速收集并分析数据的支持技术结合,将为用户提供新的洞察力,使用户无论在网络还是现实生活中都能感受到更高价值的浸入式体验。

现在,消费者不满足于仅仅了解最近的星巴克或加油站位置等提醒服务,因为这些服务不“懂”客户的真正需求,它们不了解客户知道这些信息后会做什么。什么样的服务才能够吸引用户?显然是能够提供现实世界实时信号以及地理位置、在线活动、社交媒体并支持众多其他类型情境的综合服务。

情境可以让企业组织关注重心从分析能力(例如商务旅行者在选择汽车租赁公司时看中便捷的沟通)转移到可执行的分析结果(规范化的汽车租赁过程,可以帮助老顾客省去排队的麻烦,从而提升顾客忠诚度),到即时即地分析能力(例如汽车租赁公司自动探测到车辆发生意外后主动提供必要的应急服务,并为客户指派替换车辆,从而赢得客户的长期忠诚)。报告指出,“意识到情境联系重要性的CIO和其他IT高管能够增强自身及所在企业组织的战略意识,从而迅速提升分析能力,确保优于对手的竞争力。”

融合型数据架构

无关“大数据”之“大”——数据架构必须解决新旧数据的整合问题。

传统数据方式得以保留的原因在于IT高管认为结构化数据格式的可控性较高。然而,新的非结构化数据管理方式可以提供一种全新的控制管理概念——将数据转变成新的价值来源。混合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数据并成功构建平衡的数据架构,这是挖掘数据隐含价值的关键。

遗憾的是,众多CIO都以数据“持有者”自居,而非管理者。着眼长期发展,CIO必须考虑重新构建其企业组织。大多数企业需要从构建更强的数据架构技能开始。CIO同样需要考虑技能再造的问题。如果IT团队只有关系数据库方面的专家(“榔头”),他们看见的也只有结构型数据(“钉子”)。CIO需要扮演乐队指挥的角色,熟练管理离散数据源和不同数据形式,协调各类新的业务机会。

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正在快速融合。报告指出:“数据架构的重新平衡是一个缓慢的演变过程,将随着IT部门使用连接技术淘汰应用程序以及在云和移动设备中重新构建平台的进程而逐步实现。面向客户的业务流程等领域可望获得最大收益,从而推动重新平衡的进程。”

产业化数据服务

自由分享数据可以提升数据价值——前提是改变现有管理方式。

如今,数据间的绑定逐渐减少,无形中扩大了企业对数据的使用范围,并发掘其潜在价值。同时,企业也积极搜寻其他有用的内部或外部数据,并密切关注可以共享数据的机会。但大部分早期数据共享活动都没经过系统规划,未来需要全新的数据管理方式。

数据可以自由漫游,这是一个好消息。数据脱离应用程序的束缚后人,企业可以移动、与联盟伙伴或供应商共享、拆分或使用任意方式分析数据,或者与其他数据混合。总之,可以应用所有方式尽可能发掘数据的潜在价值,这是许多前瞻型企业组织目前正在做的。

例如,亚马逊(微博)的服务导向模式依赖于灵活的数据服务架构。首席执行官杰夫·贝佐斯表示,亚马逊工程师开发了数据管理架构,该架构的进一步发展催生了Amazon WebServices(亚马逊网络服务)云存储和数据管理服务。亚马逊首席技术官沃纳·威格尔则指出,亚马逊宽松耦合的服务模式可以让企业快速响应新的理念。

社交驱动IT

社交媒体不是简单地增强营销渠道,它将引发企业交互方式的变革。

Facebook、LinkedIn和Twitter以及其他形式的社交媒体不仅为客户提供了新的沟通渠道,更推动了一场变革,它们改变了企业与客户、雇主与雇员,合作伙伴间应用技术进行互动的方式。

社交媒体带来了新的机遇,可支持企业组织采集、衡量、分析并探索新的交互方式,这意味着社交媒体不仅是新的渠道“增强剂”,更是“催化剂”,它将改变与客户以及其他利益相关社区的交流方式。社交媒体已成为企业的必需——尽管目前大多数情况下仍被视为一个附加的营销工具。然而,越来越多的实例证明,在线论坛和Twitter反馈正在成为重要的信息来源,可以让营销人员和产品开发人员了解客户的真实想法。

如果企业不能积极参与社交媒体,其竞争对手可能凭借更受用户青睐的交流方式赢得潜在客户。更糟糕的是,既有客户关系也将“岌岌可危”,企业只能眼睁睁看着业绩下滑,却无法对客户行为做出预测性分析。但大多数企业尚未意识到这一点,极少数组织能够发挥社会媒体的影响力。

平台即服务创造的灵活性

平台即服务市场的逐步成熟将使重心从削减成本转移至业务创新。

如今,企业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它们必须能够快速应对市场变化。支持此类灵活性的IT能力是众多CIO一直以来的渴望。IT高管必须超越局限于云计算热点话题的争论,敏锐发现对所在企业组织最重要、最适合平台即服务(PaaS)模式的业务流程和应用程序。PaaS不仅是一个可以缩减IT成本的工具,它可以为不断演变的核心业务流程提供一个快速发展的环境。

报告表明,该平台对于灵活应对市场发展至关重要,同时供应商还将专注于提供其他各项补充性业务服务。例如,呼叫中心可以与一个客户服务小组协作,快速测试一个可能的新流程,标记并优先接听与最新产品发布相关的客户呼叫。如果客户满意度上升,则将新试验流程纳入标准流程;反之,企业可以快速迭代或废止试验。

但是,企业需要确定是否已做好了应用平台即服务的准备,包括IT部门和整个企业。这一点十分重要,因为它要求企业明确最重要的业务流程(潜在和当前),以便快速确定哪个平台最适用于哪些领域的业务需求。

统筹分析型安全

同以往相比,网络和移动设备以及其他非传统沟通途径使如今的企业更加“密不可分”。重视数据安全的IT高管致力帮助其所在企业组织拥有新信息能力的同时,还需管理随之而来的风险,这中间喜忧参半。坏消息是:机构遭受攻击的频率增加,部分攻击可能突破防御;好消息是:新兴技术可支持企业组织恰当应对防御被突破的威胁。

报告指出:“非传统系统间的关联为企业组织带来了新的风险。企业组织虽然无法改变当前的安全实际情况,但可以准备第二道防线(即数据平台)来减轻攻击造成的损害。”因此,一旦黑客突破防火墙来盗用客户的信用卡,企业需要确保有第二道防御可用。企业可以监控信用卡数据的异常使用。例如,复制或下载所有信用卡数据将触发安全减损计划,以便及时发现并及早中止非法行为。同时,系统和数据快照可用于日后分析。信用卡公司可以在信用卡号被盗后及时收到通知,客服人员可以立即联系受影响的持卡人。

]]>
CIO关注:未来五大关键技术 //www.otias-ub.com/archives/26191.html Wed, 07 Mar 2012 12:38:36 +0000 //www.otias-ub.com/?p=26191 根据市场研究资料的整合,对中国未来5年的IT市场进行了预测。伴随经济的发展,中国IT市场将会持续两位数的增长,尤其在新兴的科技领域,包括业务的自动化、智能化,企业的信息化服务,互联网领域的业务新模式应用都会成为未来IT市场发展的带动力。而对于CIO来说,大数据、移动化、云计算、电子商务、绿色IT将成为未来5年迫切需要的五个关键技术。


关键技术之一:大数据

在上一个五年,商业智能得到了大范围的部署,其对于商业运营和决策的价值也得到了企业决策层的认可。然而,在现有的系统平台下,大部分企业的商业智能平台似乎都遇到了瓶颈——商业智能确实可以帮助企业很好地了解现状,但是在洞察商业未来方面却颇为乏力。
造成这一瓶颈的重要原因就是传统的商业智能系统中用以分析的数据,大都是企业自身信息系统中产生的运营数据,这些数据大都是标准化、结构化的。事实上,这些数据只占到了企业所能获取的数据中很小的一部分——不到15%!
通常情况下,企业的数据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其中85%的数据属于广泛存在于社交网络、物联网、电子商务等之中的非结构化数据。这些非结构化数据的产生往往伴随着社交网络、移动计算和传感器等新的渠道和技术的不断涌现和应用。
企业的用以分析的数据越全面,分析的结果就越接近于真实。于是,大数据分析被越来越多的CIO提上日程,他们希望利用大数据相关的技术和系统从这些新的数据中获取新的洞察力,并将其与已知业务的各个细节相融合。


过去三年里产生的数据量比以往四万年的数据量还要多,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已经毋庸置疑。我们即将面临一场变革,新兴大数据将成为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而常规技术已经难以应对PB(1024TB)级的大规模数据量。这一变化所带来的挑战是成功的企业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必须要面对的。只有那些能够运用这些新数据形态的企业,方能打造可持续的重要竞争优势。
IBM发布的“全球CIO调查之CIO重要启示”也指出,已经有83%的CIO拥有涵盖商业智能和分析的远期计划,并且CIO们开始更多地关注数据,而非应用。
在未来五年,大数据将逐渐成为越来越多CIO工作中的一部分。一方面,商业智能的普及,让企业对数据的重要性已经有了充分认识;另一方面,社交媒体、电子商务、物联网等新应用的兴起,打破了企业原有价值链的围墙,仅对原有价值链各个环节的数据进行分析,已经不能满足需求,他们需要借助大数据战略打破数据边界,了解更为全面的运营及运营环境的全景图。
既然大数据关乎企业智商,那么,驾驭大数据的能力也自然成为了企业的核心能力,这种能力将帮助企业寻找最优的模式支持商业决策,并确保做出的商业决策最接近于最优。
或许,领军企业与其他企业之间最大的显著差别在于新数据类型的引入,那些没有引入新的分析技术和新的数据类型的企业不太可能成为其行业的领军者。


关键技术之二:移动化

来自ITValue的调查数据显示,未来将有73%的企业CIO看好移动化应用(包括移动互联网和在线服务的应用)。这一比例远高于排在第二、第三位的云计算/SaaS解决方案(55%)、消费IT与企业IT的融合(55%)。由此可见,企业正在进入移动化时代,智能终端将逐渐取代PC成为个人应用和信息收集的终端,企业变革也由此开始。
消费类电子产品也正在迅速成为一种商务工具。越来越多的企业高管在使用智能手机或者平板电脑,他们需要IT部门提供更多的支持。与此同时,随着Iphone/iPad和androidphone/tablet的热门,企业里越来越多的员工会带着自己的智能移动终端上班,并希望接入公司的网络。ZogbyInternational最近进行的一次民意调查显示,美国消费者使用苹果iPad的首要理由就是他们可以在路途中工作。而来自Gartner的研究报告则表明,目前已经有43%的企业员工在使用无线网络,而且该数字预计到2014年将上升到58%。
CIO们也已经认识到,需要将移动平台作为拓展公司业务的新渠道。“移动办公的确能提升企业的运行效率。”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CTO廖亚滨说道。移动化的趋势代表着智能终端将会逐步替代PC成为个人计算中心,同时,IT系统的应用终端也将逐渐从PC过渡到智能终端上。
尽管企业CIO们对移动化深信不疑,但这并不意味着企业级移动部署和应用将会一帆风顺。福州总医院从2002年开始推行移动应用,一开始主要是医生查房,后来逐步扩展到移动护理、物资条形码管理,正在开发全流程的药品管理和固定资产管理等应用。“移动应用对优化流程、提高效率和质量都非常有意义,但做好不容易。”福州总医院计算机应用与管理科主任、高工陈金雄说道。
来自ITValue的调查显示,50%的CIO在企业级移动终端和服务部署方面的主要困惑在于成本和管理两个方面。即参与调查的CIO中,有25%的人认为“移动终端不断增多,资费昂贵、成本压力大”,另有25%的困惑在于“多终端管理接入和管理问题”。
在实现移动化的过程中,企业将面临额外的压力,这也触动了企业向云基础设施的投资,CIO也必须为此而做好准备。事实上,IT部门扮演着两个角色:一是确保这些移动终端的部署不会引发安全问题;二是充分释放移动终端的部署为业务带来的创新能量。前者体现的是CIO作为“业务赋能者”的传统角色,后者则充分体现了CIO逐渐成为企业“创新赋能者”的新角色。


关键技术之三:云计算

“云计算”已经不再是一个新鲜词。在2011年初Gartner预测的2011年10大技术趋势中,云计算技术位列三甲。在2011年8月ITValue以近百位中国优秀企业的CIO作为样本调查,对未来10年的技术趋势进行预测,其中有55%的CIO看好云计算/SaaS解决方案。
尽管云计算曾被广泛诟病为“IT厂商‘旧瓶装新酒’的集体概念炒作”,但云计算的发展的确风生水起。在国家政策和投资的共同拉动下,中国的云计算产业园区和数据中心遍地开花,仅发改委设立的云计算专项基金在2011年就已经投入约8亿元人民币,用于支持北京、上海等大型云计算示范城市的示范项目。重庆市政府也在打造“云端重庆”,在城市的方方面面应用云服务的同时,发展“在岸云”和“离岸云”服务,把重庆规划为国际数据交换枢纽和基地。
在2011年初,美国联邦政府也发布了《联邦云计算战略》,宣布将2012年的800亿美元的联邦IT预算的25%放在云计算领域,用于把政府的IT应用方式转移至云计算的方式。
事实上,在过去一年中,全球只有3%的CIO将企业的IT系统主要应用在云端。在中国,将IT系统放入云端的企业也渐渐多起来。而随着IT消费化和以客户为中心时代的到来,以及云计算标准的健全和云计算整个生态环境的完善,未来云计算将无处不在,将会有更多的企业将IT系统放入云端。


关键技术四:电子商务

随着电子商务时代的到来,未来5年,电子商务已成为企业和CIO不可忽视的一种关键技术,它不仅帮助各行各业的企业变革渠道,还催生了不少创新的商业模式。
2011年,传统企业进入电子商务的步伐明显加快,甚至连房地产这种大宗商品都开始进行网上销售,电子商务成为传统企业开始新一轮竞争的庞大战场。有CIO提出,“传统企业的未来在电子商务,电子商务的未来在传统企业”的观点。但与2010年的积极态度相比,2011年涉及电商的企业开始处于观望学习状态,李宁公司电子商务部总经理离职,美特斯邦威停止电商业务等事件的发生,以及其他一些企业在电子商务渠道做大后对传统渠道产生很大冲击的情况的发生,都使得中国企业在2011年对电子商务的发展采取更谨慎务实的态度。
从电子商务这种商业技术和业务模式本身的发展来讲,2011年电子商务也已进入系统化运营的阶段,无论是垂直电商还是传统企业电子商务,都需要更多专业化的人才来运营,解决因这种特殊技术带来的新商业模式和物流供应链管理问题。尤其淘宝商城在“双11”促销活动时一天销售额达33.6亿元,同时也带动淘宝网的销售过50亿元,但也引发了淘宝物流体系供应不足的问题,有些商家甚至动用了像联邦快递等高成本快递商来应急,这些现象都值得电商运营者思考。
未来5年,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仍然继续,CIO需要在这股浪潮和变革趋势中重新定位自己的价值。“IT总监能做电子商务总监吗?”这也成为2011年ITValue社区中CIO们热烈讨论的话题,这是电子商务时代很多CIO面临的转型困惑。有CIO说IT与电子商务,“一个来自于金星,一个来自于火星”,也有CIO将两者的管理融合都做得风生水起。也有人认为CIO在电商领域的发展因阶段而异,比如在春秋航空,最终便由CIO来发展电子商务,而当电子商务的业务量到了一定规模后,则被交付给专门的电商部门和电子商务人才来经营。春秋航空IT总监郑连刚认为,CIO做电子商务,要看企业的市场发展阶段、个人能力和兴趣而定。
随着电子商务的日益普及,电子商务的神秘光环将逐渐褪去,还以商业的本色。有CIO认为,电子商务对于CIO来说,永远是一个转型机会,这个机会对于一些高标准、高数据化的行业的CIO更加有利,比如内容、软件、游戏、音乐等。并且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会促使CIO补上自己在人际关系中最缺乏的一环,就是与最终用户的关系,这正是CIO进行转型的关键一环,了解用户的需求和体验。


关键技术五:绿色模式

统计数据显示,美国在2005年统计出来全美发电量有12%用在数据中心。再看英国统计,英国家庭里面50%的用电量用在跟IT相关的产品,这50%里面甚至有一半以上电脑开着不运行。
全世界企业IT数据中心消耗的电量到底占全公司电量百分之多少?综合统计来看是20%左右,这还仅仅只是CIO们直接掌控的设备。如果更广泛的看待CIO的责任,绿色IT和绿色模式已经日益成为CIO肩负的责任之一。
CIO能够实现的绿色模式已经越来越多元,信手拈来就有无纸化、远程视频会议、绿色数据中心、虚拟化等等。2007年Gartner研究出三个绿色IT的标准:第一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以及企业社会责任;第二是减少能耗以及不断的优化技术;第三个是采取和促进绿色政策,尤其是政府有越来越多绿色的政策出台。
在很多优秀的企业中,绿色IT已经应用的很广泛了,绿色已经深入到企业的实际运营中。加拿大最大的信贷银行Vancity就是实现绿色IT的一个典范企业。他们早已不用纸来发传真了,大家用电脑网络来相互发送信息,并且减少了20%的纸质资料打印。除此之外Vancity还实现服务器的虚拟化,实现减少94%的电消耗。因为服务器的虚拟化让Vancity的耗电量减少57万千瓦时,每年能够节省超过3600万美元。而且Vancity的数据中心使用绿色技术使得数据中心能源消耗节省了10%。Vancity还推出了一些绿色的创意,譬如电子垃圾每个月都会处理。每年有很多退役的技术设备,他们还会对退役的一些设备进行回收,再修复。在Vancity有很多小小的垃圾回收箱,这些箱子放在员工易接触的地方,这样鼓励员工更好的回收。
香港铁路有限公司也在过去3年中把全集团的打印机的数量从1100台减少到770台,每年能够节省25万千瓦时的电量。而且,香港铁路有限公司还采取了措施开始减少晚间的电脑使用。更为重要一点就是员工对于环保的意识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环境不断恶化的今天,保护我们的地球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每个人的使命。作为CIO肩负的责任就更多了。绿色不仅仅应该贯穿在绿色数据中心、绿色大楼等硬件设施里,更重要的是对系统的管理和系统的运行中实现绿色的理念,能够实现绿色的硬件、软件一体化全生命周期管理,智能分析提高设备的利用效率。

来自:ileader

]]>
Robert Half :2012年越来越多的CIO计划发布移动应用 //www.otias-ub.com/archives/24734.html Wed, 22 Feb 2012 02:00:54 +0000 //www.otias-ub.com/?p=24734 根据 Robert Half Technology发布于2012年2月份的调查显示,27%的CIOS透露他们公司已经提供一个移动应用,同时有22%的公司计划今年发布一个移动应用。 Robert Half Technology调查的CIO来自于全美雇员超过100人的公司。这意味着被调查CIO中有49%预计到年底他们公司将有一个移动应用,而只有其中的43%现在没有并今年内也没有计划发布移动应用。

 

招聘人才面临挑战

当被问到对于IT团队为他们的业务开发移动应用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什么时,雇佣上有必要专业技能的IT专家被28%的cio排在最大的挑战因素之一,仅仅位于夸部门协调之后。其他的重要挑战包括保持应用跟上系统更新和在应用商店或市场上获得推荐。

工作岗位在增加

获得有经验移动应用开发人才的困难部分是因为对这些开发者的需求多。事实上根据2012年2月份TechNet 的分析,在美国从2007至今因对应用的需求已经推动增加466,000个工作岗位。这个数字包括应用开发公司的311,000个工作岗位,并包括了由乘数效应增加的155,000非应用公司工作岗位。据此估算,从2011年12月底之后的90天了,“应用经济”产生的311,000工作岗位(不包括增加的周边工作岗位)规模已经超过了拥有巨大工作岗位的软件出版业。

根据福布斯公布的Crittercism 公司(提供移动应用崩溃报告)的数据,应用开发者要尽可能跟上IOS和Android众多版本操作系统的更新。新操作系统的数量以及伴随他们的所有的更新,意味着开发者需要在大量的操作系统上测试他们的应用。也许这是应用程序崩溃的关键因素。

这正好证明,就这点而言IOS应用开发者可能没有Android开发者表现好。根据Crittercism的数据还表明,由排名前四分之一的Android应用引发的崩溃时间为0.15%,而ISO的为051%。这个情况在其他的4等分应用也是保持一致的。在应用的第二个和第三个四分点,IOS应用崩溃频率比Android的更多,分别是1.47% vs. 0.73%、3.66% vs. 2.97%。

其他的发现:

*IPone崩溃占IOS应用崩溃的绝大部分(74.4%),同时Ipad占很小的部分 (10.7%)

*根据广告需求的地域数据判断,TechNet 的研究判定纽约市区占应用经济岗位需求的9.2%,随后的是the San Francisco区(8.5) 和San Jose 区(6.3%).其他的但不包括纽约和硅谷有明显用人需求的地区包括 Seattle (5.7%), LA (5.1%), Washington DC (4.8%), Chicago, 和 Boston (总共3.5%).

关于这些调查数据:The Robert Half Technology调查是由独立研究的公司指导。这些调查结论是基于电话访谈全美超过1400个公司的CIO得出的,这些公司雇员均超过100人。

Tech Net的研究用了HWOL国外峰会的数据,用每日更新的在线求助广告汇集的数据作为其评估的基础。为了评估在”应用经济”里工作的数量,报告显示:验证了一系列描述为计算机app的广告需求和数据获得(科技工作)的关键词。用历史性的关系去评估科技获得的需求广告数量和科技雇佣的实际水平两者之间的比率;检验一个第三方app开发者的样品,以此来评估在”应用经济”里科技工作和非科技工作的比率;从文学里吸收,来寻找到关于宏观经济溢出的影响的保守评估;利用国外峰会数据库的定点数据,在城区和州的数据来评估”应用经济”的工作。 Crittercism分析在2011年11月到12月期间共有总计超过2亿1千4百万的app分支用过它的服务。

编译者:Lan,酷卡网

]]>
Wikibon:CIO角色的转变–数据信息视图 //www.otias-ub.com/archives/24508.html Mon, 20 Feb 2012 01:06:17 +0000 //www.otias-ub.com/?p=24508 ]]> 在缩减成本的压力下,CIO必须保证组织的运作效率和灵活性;为了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营CIO还必须关注风险。同基金经理相似的是,CIO实现的是应用程序,技术,人力和流程的完美组合。通过以上四者的组合实现1)商业运营2)企业发展3)企业转型的目的。

CIO最重要的角色就是协助企业实现战略转型和通过技术应用来实现商务目标。

优秀CIO必备的三个最重要的品质:勇气,影响力,机敏。

CIO最重要的三个任务:降低成本,促进企业增长速度,吸引并保留客户。

3个最新的技术:云计算,虚拟化技术,移动技术。

5个CIO关注的领域:融合式基础架构,信息优化,信息安全,云,应用程序现代化。

编译者:逍遥横峰

]]>
Janco Associates:2010年美国CIO年薪排名Top10榜单 //www.otias-ub.com/archives/16522.html Tue, 04 Oct 2011 16:02:44 +0000 //www.otias-ub.com/?p=16522 2011年10月4日根据美国咨询公司Janco Associates的数据,去年的财富500强企业中共有10%的CIO(首席信息官)为女性,十大薪水最高的CIO中则有半数女性。

全美薪水最高的CIO去年的总薪酬在250万至511万美元之间,包括工资、奖金、股票、期权、养老金和津贴。他们的平均工资达到53.71万美元,与2009年持平,但股票和期权的价值却较2009年出现了大幅度波动。去年全美CIO整体年工资约为17.5363万美元。

2010年全年薪酬排名第一的是美国安泰(Aetna)保险公司CIO玛格丽特·麦卡锡(Margaret M. McCarthy),总薪酬为511万美元。

  以下为全美年薪排名前10的CIO榜单:

1、玛格丽特·麦卡锡

公司:安泰保险公司

年薪:511万美元

2、劳里·比尔(Lori A. Beer)

公司:Wellpoint医疗保险公司

年薪:447万美元

3、格伦·萨罗(Glen Salow)

公司:Ameriprise Financial金融服务公司

年薪:415万美元

4、罗伯特·卡特(Robert Carter)

公司:联邦快递:

年薪:321万美元

5、黛博拉·布特勒(Deborah Butler)

公司:Norfolk Southern铁路公司

年薪:316万美元

6、马修·卡莉(Matthew Carey)

公司:家得宝

年薪:286万美元

7、安娜·尤因(Anna M. Ewing)

公司:纳斯达克OMX集团

年薪:277万美元

8、格雷戈里·弗雷姆克(Gregory Framke)

公司:ETrade证券公司

年薪:276万美元

9、丽莎·巴赫曼(Lisa Bachmann)

公司:零售商Big Lots

年薪:261万美元

10、大卫·巴尼斯(David A. Barnes)

公司:UPS

年薪:253万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