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N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Thu, 14 Apr 2022 09:55:58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CNBC:CNN+每日吸引的观众人数不到1万
//www.otias-ub.com/archives/1420065.html Thu, 14 Apr 2022 09:55:58 +0000 //www.otias-ub.com/?p=1420065

据CNBC的一份报告称,CNN+在推出仅两周的时间里正在努力争取观众。不过据熟悉此事的人士披露,该平台每天只收获了不到1万名观众。正如CNBC所指出的,这跟CNN有线电视网的每日收视率相比有很大的差距,去年CNN有线电视网的每日平均收视率为77.3万。

但很明显,CNN+仍是一个新平台,而CNN的电视频道已经存在多年,再加上它通常对任何拥有有线电视或卫星服务的人都是免费的。

而Insider最近的一份报告并没有让这些数字看起来更好。通过使用SensorTower汇编的数据,Insider发现CNN应用(用户必须下载以使用CNN+)在流媒体服务推出的当天仅获得18,000个新安装。6天后,CNN应用的安装量增加了7万,但正如Insider所指出的,很难说其中有多少下载是针对CNN本身或CNN+。该服务周一刚刚登陆Roku,但这也可能不足以大幅提高收视率。

“我们仍对仅两周后的发布及其进展感到满意,”CNN发言人在给CNBC的一份声明中说道。

低收视率加上缺乏娱乐性的内容给人以严重的Quibi的感觉。据悉,Quibi这个短命的服务持续了不到六个月。Quibi在其三个月的免费试用期结束后明显失去了90%的用户,并且在推出三个月后只报告了560万次下载。CNN+还没有透露其用户数量,但这些早期数字并不是最令人鼓舞的。作为参考,Disney+在2021年底前净增了近1.3亿用户。

CNN+于3月29日推出,费用为5.99美元/月或59.99美元/年。它包含一个重磅新闻阵容,另外它还提供互动问答环节以使该服务不仅仅是关于直接的新闻。

CNN的母公司WarnerMedia本月早些时候刚刚完成了跟Discovery的重大合并,此举最终将把HBO Max和Discovery Plus合并成一个应用。在CNN+推出前不久,CNN总裁Jeff Zucker辞职,而就在上周,华纳传媒首席执行官Jason Kilar离开公司。

自 cnBeta.COM

]]>
CNN:调查显示超过76%受访者认为Facebook让美国更糟糕
//www.otias-ub.com/archives/1342238.html Fri, 12 Nov 2021 12:34:12 +0000 //www.otias-ub.com/?p=1342238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10日公布的最新民调显示,超过3/4(76%)的美国人认为,美国社交媒体巨头脸书正在让美国变得更糟糕,而非更好。近半数受访者(49%)表示,他们认识的人会因为脸书提供的内容而相信阴谋论,尤其是在年轻人当中。

调查结果显示,即使是经常使用脸书的用户,也有70%的受访者认为脸书伤害而不是帮助美国社会。每月多次使用脸书的美国人中,有54%表示该平台向他们推荐了令人反感的帖子。35岁以下的用户中有65%认为,他们看到过该平台推荐令人反感的内容。美国两党中的大多数人认为,脸书弊大于利。82%的共和党受访者认为脸书有害。总体而言,约1/3的美国公众表示,脸书正在使美国社会变得更糟,而且脸书本身的责任比用户更大。

53%的受访者表示,美国联邦政府应该加强对脸书的监管。实际上,美国人对大型科技公司所谓的良好意图也表示不信任,38%的美国人表示,他们不相信谷歌、脸书或亚马逊等公司会为用户做最好的事情,这一比例高于2019年3月的29%。CNN称,脸书目前正面临新一轮审查。此前,该公司前雇员豪根在国会作证时,曾揭批脸书及其旗下多款社交媒体产品运作存在严重问题,并刻意隐瞒。对此,脸书予以否认。

自 环球时报

]]>
CNN:数据驱动大选,开启大选新模式
//www.otias-ub.com/archives/471451.html Thu, 12 May 2016 14:21:46 +0000 //www.otias-ub.com/?p=471451
首款政治类数据驱动App
4月28日,随着美国大选的进行,CNN正式推出了首款政治类数据驱动App——CNN Politics。CNN Politics原本只是CNN新闻网下的政治新闻版块的名称,每天实时更新国内政治要闻,而作为APP出现的CNN Politics没有了大段枯燥无味的文字报道,全部以可视化数据的形式为用户提供2016美国大选中的热门话题、新闻。
1463062806-3266-brc7LI4g7bhkpGgATiccDjLB2icg
为了打造这款为用户带来全新体验的以数据为中心的应用程序,CNN联手数据分析平台CA Technologies,通过移动分析软件及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库)管理系统,实时跟踪2016大选的最新投票、民意、候选人及筹款数据。CNN技术开发副总裁Matthew Drooker认为,这款全新的数据App能够帮助用户解读大选中引人注意的新闻内容,通过数据分析提供一种内容丰富、浸没式的本土化移动体验。
这款数据驱动App采用每日更新的方式,选取当天发生或是长期热议的大选议题进行数据分析,最终以数据新闻的方式呈现在CNN Politics上。
1463062806-7771-lcjbicLbDD6scpJ99bmiaibjYlcQ
例如,5月9日CNN Politics呈现的三则数字新闻分别是针对4月初川普提出的国债政策、副总统的紧缺现象,以及当天有最新动向的美国跨性别者“中性厕所”议题。5月10日则围绕当天在弗吉尼亚进行的民主党初选进行了一系列的民调数据呈现。App的首页将呈现当日的所有数字新闻话题,通过左右滑动切换话题,上下滑动则可以浏览针对话题的相关数据呈现。
1463062806-7656-cHdIstTibhHUwcgUiaeYLgJeWfuA
 
5月9日针对川普之前提出的大胆的国债政策,CNN Politics以“令经济学家惊恐的川普国债政策”为当日的首则数据新闻。通过三种数据简单明了的展示美国当今的国债问题。 
“$19T”,川普提出的大胆言论,如果自己当上了美国总统,将在两届任期内将美国高达19兆的国家债务还清。虽然19兆听起来是一个极大的数字,但用户并不了解对于一个国家而言19兆到底有多少。于是对比川普的设想CNN Politics呈现了奥巴马再任期间美国国债的变化情况。八年间,债务增加近9兆美元。如果真的要解决债务问题,应该找谁呢?5大美国国债持有国成为这一话题关注的对象。
1463062806-4878-augufG8IprmWmU1GxXrgSJ2iarVQ
与专业的数据新闻不同,CNN Politics中的数据更多的是基于客观事实呈现的原生数据,而不对各类数据进行深入的关联分析。由于CNN Politics的定位是服务于2016大选,它的主要功能在于:
  1. 呈现独家数据驱动的故事和可视化,帮助选民了解谁将赢得大选;
  2. 提供全面的选举结果,最新的大选新闻和企业等视频报道;
  3. 支持个性化提醒与通知,使用户能够获得所关心大选议题的最新动向。

因此,在对议题的呈现上,往往只是从民主党、共和党两派,或是主要候选人的角度提供数据。类似,在针对跨性别“中性厕所”议题的呈现中,就仅提供了对这一观点的社会总支持及反对率,与民主党、共和党两党派中对议题的支持与反对率。这样简短明了的数据呈现,能够使用户直观的了解两党及各候选人的政治观点,并快速的使用户将自身观点与候选人观点进行配对,了解自己的支持意愿。

1463062806-4673-GLm37ShKBpgWq9DddfhwhLOibN5w

为了获得更多的选民,在实用经济的驱动的下大选越来越多的在各类媒体的移动端及社交媒体上被讨论,这使得网络中存在有大量用户希望快速了解大选中正在发生什么,CNN Politics App正是希望通过简单的数字图标去满足大量选民的这一需求。
                       
民调能够成功预测下一届总统吗?
美国大选不仅受到表面上的各州选举的影响,候选人背后是否有财团的支持,筹款能力的强弱也是历次大选中候选人竞选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大选的最终结果时常并不会按照各种民调数据的预测发展。针对这一有趣的现象,CNN又结合数据公司Pivit推出了大选预测游戏——Political Prediction Market(ppm)。
1463062807-3233-sDK9oaMItLiaTAaPSKewtWI3L7wQ
游戏采用与股票软件类似的模式,用户注册后可以对market中的各种大选事件进行“支持”或“反对”的下注。就好比在股市中的买入,只是ppm用分数代替了股市中的资金。
1463062808-6667-vbFrzZKHwYBvp5ia3Tj40AbKqzwQ
例如,民调对于希拉里在民主党大选中胜出的概率在5月8日为82%,用户对这一概率之后将上升或是下降进行下注,下注的同时也会使游戏中支持的一方支持率提高一点。如果market中数据的趋势符合用户下的注,则用户能够得分。由于market中的数据每天都会发生变化,用户想要更改已经下过的注时,如果market中没有人“买入”,下注将不能更改。对market中的事件的成功预测越多,用户分数越高,CNN目前计划为分数较高的用户提供免费参与最终大选的机会。
在CNN看来,ppm的最终目标并不是应用于金融市场,而是为网络用户提供一种全新的媒体参与方式。
Social Media 向 Data Media的转型?
不论是数据驱动App,还是民调预测游戏,CNN通过与专业数据平台合作,以数据作为2016大选的切入点,是一种媒体与用户互动的全新方式。
1463062808-3328-YfNpuUuTaETPdLVpsYKQWvJBjrMw
尽管与12年相比,16年不论候选人或是各类媒体都十分关注社交媒体上的民调情况,但CNN其实早在2009年就与Facebook等社交媒体针对大选进行了合作。
2009年1月,在奥巴马的就职宣誓典礼上,CNN与Facebook合作,使用户在观看典礼的过程中能够实时与Facbook好友进行交流,发表自己的即时点评。2012年更是率先与Facebook合作推出了大选实时分析工具,并使用户通过Facebook评论插件实时参与到对大选的讨论中,以“点赞”的方式直接支持自己喜爱的候选人。
1463062808-5707-bVRUYXj87XMzUM6xYehYaknE4PAQ
作为一个老牌的传统媒体,如果不能与新兴的网络媒体进行正面的交锋,通过开辟全新的渠道、应用吸引用户,并以此来巩固传统媒体原有的优势也不乏是一种创新的手段。因此针对2016年的大选,CNN没有把中心放在社交平台上,仅仅是在页面中加入了各大社交媒体的链接插件,转而主攻数据平台。
CNN Politics App通过对大选中的原生数据加以可视化的展现,一方面减少了用户在获取信息时受到的多重数据干扰,另一方面提高了用户的数据获取速度。
1463062807-3492-icrqrzNqiaVmgRicCCtSkK8heWSg
同时,区别于CNN官网提供的实时民调数据,App中的数据所服务的另一对象是社会中的热点议题,简单的通过大选民调,用户只能了解到支持率,但无法真正知晓该获选人是否符合自己对总统的期望标准,而CNN Politics App将数据与事件相结合,使用户更易判断候选人的政治立场与态度。
CNN Politics App使得大选数据具有了叙事性,而作为游戏的ppm则体现了数据与社交的结合。ppm基于一种双向思维,CNN和Pivit通过ppm能够获得大量的用户原生数据,便于对大选走势的分析,ppm成为一个用户大数据的获取平台;同时CNN对于用户免费提供的数据报以的回报则是,能够参与到ppm的最终大奖的竞争中。在这个模拟股票的游戏平台中,用户能够看到自己的实时排名及最高分数保持者的游戏积分,并通过Facebook进行交流。数据不仅仅只是用以读取的一个结果,参与者同时主宰了数据的走向。
1463062809-5778-4k7xbiagATyrZPiaP4FvWPW3De1w
仅仅依靠社交媒体中观点的碰撞,用户往往会迷失在不同的意见中,或是受到多数派的影响,而改变对候选人的支持。通过数据驱动平台,用户能够得到客观的数据呈现,形成自己的分析,同时与社交网络的链接又能使用户了解他人对于事件的看法。
1463062808-1047-bvB1WhkE5MEicnr0n5Pcg9G1mShQ
尽管数字看上去远比文字要客观真实的多,但在数据驱动下,议程设置与政治导向仍然十分明显。CNN尽管是传统的左派媒体,但在此次大选中的政治立场却异常明显。
CNN Politics App中除了当天全部的推送内容涉及到民主党外,所有的推送配图都以川普为背景。这与CNN官网对美国大选的报道态度一致,不到万不得已一定不改动川普的头条位置。同时,开发ppm民调游戏一方面在为用户提供全新的媒体参与方式,另一方面,大量的后台民调数据,对候选人的竞选策略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当然,对于想要使用CNN Politics App和Political Prediction market 的用户而言,政治偏见还是次要的,毕竟它们目前都只支持IOS系统。
作者:李昭颖
]]>
美国昆尼皮亚克大学:调查显示美国人最信赖的新闻频道为福克斯和CNN
//www.otias-ub.com/archives/332538.html Thu, 12 Mar 2015 12:27:40 +0000 //www.otias-ub.com/?p=332538 cnn

美国昆尼皮亚克大学日前公布的一项全国调查显示,支持福克斯电视台(Fox News)和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的美国选民比例几乎相同。

但报道称,在另外一种衡量方式下,Fox News落后于CNN。约20%的受访者称“非常”信赖Fox News,35%的受访者称“有些”信赖Fox News,合计55%;18%的受访者“非常”信赖CNN,43%的受访者“有些”信赖CNN,合计61%。  据报道,受访的近1300名登记选民中,当被要求选择一个最可信的新闻网时,29%的人选择了Fox News,22%选择了CNN。

据进行本次民调的助理总监马罗伊(Tim Malloy)表示,考虑到此次调查的误差为2.7个百分点,“这(两家媒体)几乎是不分胜负。”

]]>
CNN 到底值多少钱?
//www.otias-ub.com/archives/265193.html Tue, 12 Aug 2014 10:46:06 +0000 //www.otias-ub.com/?p=265193

CNN 的命运,在时代华纳公司拒绝 21世纪福克斯 800 亿美元收购的时候就已经成为舆论热点。要知道,如果默多克最终办成了这件事,这家新公司将拿下全美主要的电视频道和娱乐市场,还将在体育运动转播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其年收入预计将达到 650 亿美元──目前默多克已经拥有了 CNN 的主要竞争对手之一、美国有线电视收视冠军 FOX,收购如果成功,受到美国管理部门的垄断调查在所难免。

CNN 成立于1980年。创始人 Ted Turner 在 1980 年代创造了二十四小时新闻频道的新格局,其目前所能覆盖到的 9900 万户美国观众,以及海外的数百万潜在用户,对于像 CBS、迪士尼和 Google 这样希望在媒体领域进一步拓展的公司,都具有很强的诱惑力。而考虑到其遍布全球的分站及在国际新闻上的影响力,机构对其估值也依然乐观,并希望能吸引到美国之外的投资者。

1991年,CNN 报道因海湾战争名声大噪,但近些年在与 FOX 的收视大战中却一直处于劣势。根据尼尔森公司的统计,在过去十年内,FOX 一直稳居美国有线电视市场收视率冠军,而 CNN 上一次季报超越 FOX,还是在 2001年 的 911 事件时期。重大国际新闻领域的报道深度和速度,可能是 CNN 目前尚能抗衡以新闻评论为主导的 FOX 和 MSNBC 的唯一办法。

Jeff Zucker 是 CNN 的现任主席,自1年前上任以来,便大刀阔斧削弱实时新闻,主张“更多的秀,更少的新闻播报”来挽回因为随着新闻环境变化而流失的观众,“我认为未来在新闻和信息领域会有3个巨头品牌,ESPN 占领体育,气象频道占领天气,而我希望 CNN 占领全球数字视频新闻的空间。”Jeff Zucker 说。

但他这一系列做法让 CNN 饱受争议。2014 年 1 月 23 日,CNN 裁去新闻搜集运作中心的40 名资深记者,包括 1 名制片人。

在默多克出价之后,目前至少有 3 家机构在最近对 CNN 给出了估值,分别是:

  •  Mediatech Capital 合伙人Porter Bibb,200 亿美元。他在 7 月 16 日接受 Bloomberg TV 采访时表示,虽然 CNN 在美国本土表现不尽人意,但考虑到其国际影响力,CNN 的价值依旧可以占到时代华纳总价的 1/3 到 1/4──时代华纳值 800 亿美元的价格计算。
  • Gabelli & Co 分析师 Brett Harriss,80亿美元。他通过近期几个类似的媒体交易活动,如 Discovery Communications 获得 Eurosport International 控股权,AMC Networks 收购 Chellomedia 发现,被收购方的估值一般为其“年度估计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EBITDA)的 10.5 至 11 倍。根据时代华纳目前 4.5 亿美元的 EBITDA 计算,CNN的市值最高可达80亿美元。
  • Morgan Stanley 分析师 Benjamin Swinburne,100亿美元,但此人并没有透露估值依据。这一说法最早出现在Business Insider网站的报道中。

CNN 向来以报道突发新闻为人所称道,我们在整理这家公司资料的时候也发现了这一点。尽管如此,这家老牌电视网还是面临重重挑战,默多克以擅长制造娱乐和舆论的 FOX 让特纳胸闷不已,而这个情况,按照我们收集的数据来看,还在继续。CNN 值多少钱,很大程度上也需要看与竞争对手角力的情况。

根据尼尔森公司的统计,在过去 50 个季度里,FOX 的观众数都要高过 CNN,在最近的几个季度里,FOX 的观众数达到了 158万,几乎是 CNN 46 万观众数的 3 倍。三家的收入结构大约是这样的:

更多的基本数据比较:

而所谓千人广告成本,是指按照广告排期表送达1000人所需的成本。近年以来,CNN 在这个指标上一直高居不下。但从目标受众来看,CNN 的广告受众可能是含金量最高的一家,也就是传说中金字塔尖的阶层。

新媒体的表现可圈可点:

成立于 2013 年的 Scanvine 是一个可以随时追踪及衡量新闻媒体的内容在 Facebook、Twitter、Google+ 和 LinkedIn 等社交媒体上被分享情况的网站。

据其统计,CNN 在新媒体领域极为活跃,迄今为止在网络上的单篇文章分享数平均在 6000 左右,排名第四。单篇文章分享量居首的迪士尼新媒体网站 Oh My Disney 则高达 15301 次。

CNN 的突发报道优势在全媒体结合的情况下显得尤为突出,它不仅可以用密集的报道频率覆盖信息,基本上还能引导舆论走势。在信息高度不对称的媒体环境下,所有的信息转发来源都来自于此。

但是你不能说 CNN 输给了 FOX,就是严肃输给了调侃,对于广告商来说,绝对收视率是有意义的。

近期的乌克兰坠机事件及以色列地区冲突,使得 CNN 于本周二晚间黄金档在 25-54 岁观众群体中以较大优势击败 MSNBC。晚间 8-11 点,CNN 的每小时观众均数在 21 万,几乎是 MSNBC11.4 万观众的两倍。但是,FOX 的观众均数达到了 40.1 万,又几乎是 CNN 的两倍。我们比较了两起突发事件上三家的表现。

最后来看一下母公司时代华纳的表现:

制图 王世威   题图来自:voidobjects

作者:许冰清  来源:好奇心日报

]]>
CNN:智能手机时代将终结 可穿戴设备兴起
//www.otias-ub.com/archives/203991.html Sun, 23 Mar 2014 08:58:59 +0000 //www.otias-ub.com/?p=203991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3月20日刊文称,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技术革命高潮正在衰退,行业急需弄明白接下来的技术发展走向是什么。目前,世界主要技术公司正在把精力放在小型可穿戴设备上。

可穿戴设备包括广泛的品种,如健康追踪器、智能眼镜、智能手表,内置感应器的衣服,甚至能搜集身体小肠蠕动数据的智能药丸。文章称,可穿戴设备是一场豪赌——可能会有许多早期失败实验品。例如,谷歌眼镜刚上市时被看作是令人兴奋的新潮产品,而现在却由于存在公关问题而成为言过其实的小玩意儿,目前还处于测试阶段。

大多数可穿戴设备并不能取代智能手机的地位。相反,它们只是作为附属设备,收集有用的信息或者通过原始手机传递通知消息。对于带屏幕的可穿戴设备来说,它们还可以显示简化版的手机应用程序。

大型公司和新公司现在都忙于开发属于自己的可穿戴设备。比如谷歌公司,它在3月18日发布了一款只针对可穿戴设备的新型Android操作系统——Android Wear。这个操作系统将首先应用于智能手表中,最后将成为谷歌公司开发其他类型可穿戴设备的平台。Android Wear的发布,使谷歌领先了苹果公司一步。谷歌公司称自己正在和三星、韩国LG和摩托罗拉等设备制造商合作开发使用Android软件的智能手表。

与智能眼镜相比,人们对像三星Gear 2那样的智能手表应用争议较少。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对智能手表和其他可穿戴设备有很大的需求。

弗雷斯特研究公司的分析师J.P.Gownder说,“目前可穿戴设备市场存在炒作的泡沫。”他预测,目前80-90%的可穿戴产品都将以失败告终,但是从长远来看,可穿戴设备将会取得成功。最终成功的产品可能会与我们目前看到的早期试验品有很大差别。如智能眼镜可能会在企业中获得成功,它将把注意力放在逼真的显示屏上;而像谷歌眼镜那样以消费者为目标的智能眼镜将会逐渐减少。

据ABI研究公司预计,2014年世界可穿戴设备的出货量将达到9000万。随着卫生保健技术的发展,早期成功的可穿戴设备将是运动类健身设备。ABI的分析师Joshua Flood解释说,与运动相关的可穿戴设备之所以会成为最先发展的对象,是因为它们的功能和好处很明显。

但是,目前智能手表的实用性和市场前景还不明朗。如果配上合适的感应器,传统手表就可以成为加强版的身体健康追踪器。假如手表再有一个显示屏的话,佩戴者就可以在艰难旅程中省去从口袋掏出智能手机获得数据的麻烦了。另外,麦克风和谷歌语音控制技术还可以使手表变成类似于语音助手Siri的袖珍版设备。

由于消费者对手表已经很熟悉了,所以手表可以会成为从奇异的计步器过渡到一些更奇怪的可穿戴设备之间的桥梁。弗雷斯特研究公司分析师Gownder说,“有一部分可穿戴设备会要求社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后才能流行开来。”

在未来的某一天可能会出现一种可穿戴设备,它能确认你独特的走路方式或心跳速率,成为一种类似于指纹识别感应器的身份认证形式。当你走进一家商店时,它可以把你的尺寸和对衣服的偏好等信息传送到一种信号装置上;当你离开时,它会自动地向你收取费用。

总之,可穿戴设备有可能成为未来一项重大技术浪潮。而现在的智能手表将会迈出这次技术浪潮的第一步。

]]>
CNN:Facebook需推出应用商店而非手机
//www.otias-ub.com/archives/103847.html Thu, 04 Apr 2013 14:08:24 +0000 //www.otias-ub.com/?p=103847

Facebook将于周四举行与Android有关的新闻发布会,这一消息已经在网上炸开了锅。这是否与传说中的Facebook手机有关?

虽然现在还无法确定,但最近18个月来,有关Facebook手机——由HTC生产,搭载Facebook定制版Android系统——的消息早已甚嚣尘上。与此同时,Facebook也已经多次公开否认自主开发手机的消息。

去年9月的TechCrunch Disrupt大会上,Facebook联合创始人兼CEO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专门就此做出了阐述:“从理论上讲,假如我们做手机,大概会有1000万人用它,也有可能是2000万。但我们不会做手机,这对我们没有多大意义。”

“我们的战略与其他科技公司不同,我们不会像苹果那样开发自己的硬件系统,而是会采用相反的模式。”他补充道。

当然,即使Facebook果真推出手机,扎克伯格也绝非第一个言行不一的CEO。在苹果,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就经常先否定某款产品(iPod视频)或某个行业(手机),但随后的行为却推翻了自己的说法。

所以,还是假设Facebook的确会推出手机,而且会采用高度定制的Android系统。那么,考虑到当前的市场现状和竞争格局,Facebook手机是否还有意义?恐怕没有。

  发布时机不对

当Facebook手机的消息最早传出时,这个想法的确有意义——至少从商业角度来看。Facebook当时还没有上市,而且正在努力开拓移动业务。

手机开发计划之所以有意义,一定程度上源于当时的Facebook原生移动应用体验非常糟糕。不仅旧版Android和iOS版Facebook应用运行缓慢,该公司当时还没有开始为移动应用探索盈利道路,更没有发布移动广告。

与此同时,虽然Android已经占据全球移动行业的主导份额,但三星当时尚未在该阵营奠定领头羊的地位。另外,2011年末和2012年初,多数Android手机都使用Android 2.3姜饼系统。由于Android本身仍然缺乏一些优秀的核心功能,因此围绕Facebook定制的Android系统将很有吸引力。

但时过境迁,Android每次升级都会改善界面,提升性能。Android 2.3果冻豆是目前最好的版本,预计今年5月的Google I/O还将推出新版系统。

另外,Android的脸面已经不再是谷歌,变成了三星。Galaxy品牌的影响力无与伦比,仅Galaxy S3自去年6月以来就已经卖出了5000万部。

况且,Facebook也在改善移动业务。该公司已经推出了不错的原生应用,还成立了移动广告部门,而且在对News Feed等核心产品进行调整,以便着重发展移动业务,并实现合理的盈利。

  市场竞争激烈

Facebook在桌面平台上拥有10亿多用户,但该公司的手机生态系统却无法一夜之间成长起来。

即使以Android为基础,该公司也势必会加强对手机的控制,而不甘于成为谷歌“开放手机联盟”的一员。这种模式可能是好事,也可能是坏事,但无疑都需要Facebook自立门户。

苹果和Android已经拿下了绝大多数的手机市场份额,市场第三的争夺者不只是Windows Phone和黑莓10,实力稍弱的Tizen、Ubuntu和Firefox OS也在觊觎这一位置。

这些企业已经进军了新兴市场,那里更容易颠覆iOS和Android的双寡头垄断格局。Facebook的竞争对手不只是iOS和谷歌版Android——还要与各路运营商竞争。

微软在移动行业有着更长、更光辉的历史,但却一直受困于运营商的问题。直到现在,经过了两年多的鏖战后,该公司终于在几个市场的销量超过了iOS。如果Facebook认为自己可以轻而易举地拿到运营商的销售合同,那就大错特错了。

华为和中兴等公司在美国的进展同样不佳,迟迟未能拿到美国主流运营商的大单,他们同样采用了Android系统。

Facebook的困难不仅是让运营商签约销售Facebook手机,还要促使他们推广这款手机,要知道,现在市面上有无数的Android设备,还有好几款Windows Phone 8机型,甚至还有一款黑莓Z10。

另外,如果Facebook果真推出自有品牌的手机,它也依旧不能忽视其他平台。该公司还需要兼容所有平台,以便服务于各类用户。既然如此,Facebook还有什么必要投入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继续加大手机市场的碎片化呢?

  独立应用商店

虽然Facebook手机似乎没有多大意义,但该公司的确有必要深耕移动领域。

扎克伯格说的没错,要让Facebook手机真正实现价值,区区一两千万用户显然不够,必须要实现庞大的规模。Facebook很难凭借自己的手机和操作系统实现这一规模,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其他路可走。

Facebook不应该自主开发手机并定制自己的Android系统,而应当效仿亚马逊的做法,针对Android设备开发自己的Facebook应用商店。

这里所说的应用商店,不只是简单的复制Google Play,或是提供一个提交应用的场所,而是开发一种模式,让移动开发者可以在更深的层面开发与原生Facebook接口相配合的应用。这些应用可以更加流畅地与原生Facebook应用配合,还有可能允许开发者将他们的传统Facebook应用引入Android系统,但却不必受制于传统的Android应用规则。

另外,应用商店还将成为一个试验台,帮助Facebook了解市场需求。毕竟,吸引了大量移动应用的支持,并实现了深度的整合后,再要发布手机就会变得容易很多。

总之,Facebook手机或许曾经很有意义,但现在的格局已经发生了变化,这样一款产品已经再也没有意义了。

via:tech.sina.com

]]>
CNN:数据解读:苹果iPhone业务到底有多大?比整个微软更大
//www.otias-ub.com/archives/67993.html Sun, 09 Sep 2012 14:45:56 +0000 //www.otias-ub.com/?p=67993 在备受期待的iPhone 5即将到来之际,CNN网站对苹果iPhone业务进行了一些比较分析。CNN发现,如果将苹果的iPhone业务独立出来,它将成为《财富》杂志全球排名前50强的公司,其规模甚至比整个微软的产品线都更大。苹果iPhone业务到底有多大?比整个微软更大

苹果iPhone业务与整个微软公司营收对比

在过去的四个季度,iPhone为苹果创造的营收比Windows和Office等所有微软产品线的营收都更高。

在智能手机赛跑中,微软首先是被苹果击败,随后又落后于谷歌(微博)。从那以后,微软就只能在智能手机市场扮演着追赶者的角色,而到目前为止尚未取得成功。

如果微软5年前更好地抓住机会,现在会不会已经拥有两倍的规模了?苹果会不会只有现在规模的一半?看起来并不太可能,但可以确信的是,iPhone是苹果历史上最重要的产品。

苹果iPhone业务到底有多大?比整个微软更大

iPhone占苹果营收的比例逐年增大

iPhone如今是苹果过半营收的来源。将所有Mac电脑、iPad、iPod、iTunes和App Store的营收加在一起,仍然无法与iPhone相匹敌。

今年前六个月,苹果共售出了价值3890亿美元的iPhone和价值3530亿美元的其他产品与服务。

iPhone 成为苹果营收贡献主力的时间并不长:在2008年,即iPhone上市后第一个完整的年头里,iPhone占苹果总营收的比例不足9%。自从那时 起,iPhone的重要性一直在迅速增长,即便是在苹果2010年开始出售iPad之后。iPad是苹果又一项规模达数十亿美元的业务。

苹果iPhone业务到底有多大?比整个微软更大

iPhone销量与Mac销量对比

在苹果35年历史中的绝大多数年头里,Macintosh都是业务规模最大且最重要的产品。即便是十多年前苹果每季度出售上千万部iPod时,iPod仍然主要被看作是一款“光晕”产品,能够吸引新的苹果消费者购买Mac电脑。

但任何人都不会将iPhone看作非核心产品。在iPhone 4S问世的那个季度里,苹果售出的iPhone数量比以往所有的iPod销量还多两倍。在那个季度,iPhone销售收入比Mac多7倍。

去年,苹果在全球出售的iPhone数量几乎与全美国所有家庭的数量一样多。

苹果iPhone业务到底有多大?比整个微软更大

苹果App Store应用下载量在迅速增长

苹果最初并不允许第三方应用运行于iPhone。但如今,根据iSuppli的统计,苹果iTunes App Store今年将为开发者带来45亿美元的营收。苹果从这些营收中收取30%的分成费。

事实证明,将操作系统向应用开发者开放是一个好主意。

在短短几年间,第三方应用的模式已经发展得非常繁荣。在苹果2008年首次向第三方应用开放iPhone时,全年用户下载应用次数仅为1000万次。但下载次数从此开始不断攀升。从iPhone推出App Store至今,应用下载量已经累计达到300亿次。

苹果App Store目前拥有65万个应用,是所有移动平台中应用最多的。

]]>
CNN:Bing一个季度损失近10亿美元
//www.otias-ub.com/archives/16015.html Wed, 21 Sep 2011 15:01:49 +0000 //www.otias-ub.com/?p=16015

根据CNN,自从2009年推出搜索引擎Bing以来,微软已经损失了55亿美元,从上图可以看出,现在Bing一季度损失将近10亿美元。

微软自豪地称他们在过去27个月与Google的竞争中,他们每个月的市场份额都在增长。根据comScore,Bing现在占整个搜索市场14.7%的份额,Google占64.8%,但实际上,Bing推出后,Google的份额总共才下降了0.2%(Bing推出时Google占65%),Bing所获得的市场份额大都是来自雅虎,Ask和AOL。

很奇怪的事情,Google赢利的核心就在搜索引擎,而Bing在市场份额逐渐增长的情况下,损失去越越来越大。

转自:36k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