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1日上午消息,市场研究公司IHS iSuppli周四发布了对Apple Watch智能手表的拆解报告。报告显示,相对于IHS此前拆解过的苹果产品,Apple Watch的硬件成本最低。
IHS估计,38毫米表盘Apple Watch Sport的元件成本为81.20美元。其中,采用OLED面板和Ion-X表面玻璃的显示屏成本最高,估计为20.50美元。S1处理器的成本估计为10.20美元。除元件成本之外,IHS估计的制造成本为2.50美元,因此总的原始成本为83.70美元。IHS并未对不锈钢版和黄金版Apple Watch进行拆解。这两类Apple Watch都采用了蓝宝石玻璃和不同材质的金属外壳。
IHS指出,83.70美元的原始成本仅为Apple Watch Sport建议零售价349美元的约24%。此前IHS拆解的苹果其他产品这一比例通常为29%至38%。这意味着Apple Watch应当有着更高的利润率。然而,在本周的财报电话会议上,苹果表示,Apple Watch的利润率要低于公司平均水平,至少在开售的首个季度如此。
IHS高级分析师凯文·凯勒(Kevin Keller)表示:“第一代产品在推出之初的零售价远高于硬件成本,这很正常。由于零售价总是随时间逐渐下降,而Apple Watch的这一比例要低于iPhone 6 Plus和其他产品,因此如果Apple Watch的销量与用户对这款产品的兴趣保持一致,那么将非常有利于苹果的利润。”
3天前,苹果CEO蒂姆·库克(Tim Cook)曾表示,通过拆解来估计苹果的产品成本并不准确。“通过拆解来估计产品成本与实际情况有很大差异。我从未见过这类估计是准确的。”
这样的拆解仅关注了元件成本,但并未考虑与产品相关的其他大笔费用,例如研发、广告、软件和渠道分销费用。因此,使用元件成本来研究利润率并不可行。
IHS的报告显示,Apple Watch Sport采用了来自东芝的8GB闪存、来自美光的512MB RAM,以及其他由博通、意法半导体、Maxim、恩智浦半导体和Analog Device制造的元件。此外,这款产品采用了来自意法半导体,而不是应美盛的加速计和陀螺仪。
2014年23日市场研究机构IHS iSuppli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013年三星电子半导体销售额同比增长8.2%,达到338.22亿美元,其全球市场份额同比增长0.3个百分点,达到10.6%,稳居全球第二位。美国英特尔公司依旧领衔全球半导体市场,但三星和英特尔的市场份额差距迅速缩小。
三星电子半导体的销售额连续两年突破300亿美元大关。2012年三星电子半导体销售额首次超过300亿美元,达到312.64亿美元,其全球市场份额也首破两位数。据分析,由于全球智能手机销量剧增,三星电子的移动DRAM、闪记忆体等主打产品的销量迅速增加,这是三星电子半导体销售额猛增的主要原因。
相反,2013年英特尔公司的半导体销售额同比减少0.9%,为469.81亿美元,其全球市场份额也从2012年的15.6%降至2013年的14.8%。由此,英特尔公司和三星电子的市场份额差距从2012年的5.3个百分点缩小至2013年的4.2个百分点。
另一方面,得益于PC用DRAM价格不断上升,2013年SK海力士的半导体销售额同比剧增42.8%,达到128.09亿美元,其全球市场份额从3.0%提高至4.0%,排名从第七升至第五。
苹果iPad Air自问世以来便取得非常不错的销售成绩,而这款平板的零件成本自然也成了媒体和大众关注的内容。日前,专业拆解公司IHS iSuppli最新提交的报告为我们揭晓了答案。根据他们的公布的信息显示,苹果iPad Air最低成本为274美元,相比第三代苹果iPad零件成本低了大约40美元左右。
成本约低40美元
尽管苹果iPad Air在硬件规格上有不少的升级,但似乎该机的零件成本却要比过去略低一些。根据专业拆解机构IHS iSuppli最新公布的报告称,16GB容量Wi-Fi版本的iPad Air的零部件成本为274美元,约合人民币1671元左右;而顶级配置的128GB容量Wi-Fi+LTE版本的零部件成本则为361美元,约合人民币2199元左右。
而目前苹果iPad Air各个版本的零售价则在499至929美元之间,这意味着苹果每售出一台iPad Air都将获利颇丰。不仅如此,苹果iPad Air的零部件成本甚至还要比过去的第三代iPad还要低出约42美元,这主要得益于部分零部件的价格下跌。
触控屏成本最高
而在各个零件的具体成本方面,根据iSuppli拆解后得出的结论,触控屏是苹果iPad Air整个零部件中成本最高的。尽管该机的触控屏分辨率与 过去相比并无变化,但由于采用了新技术并变得更薄,以及具备省电功效等因素的缘故,所以其成本达到了90 美元,约合人民币548元上下(仅指屏幕,而不包括触摸板)。
除此之外,苹果iPad Air的触摸套件以及大猩猩玻璃成本为43美元,但三星提供A7芯片较之过去的A5处理器的成本降低了18美元。至于由高通提供的4G芯片成本则为32美元,由SK海力士以及三星提供的RAM成本为10美元。此外,苹果 iPad Air中的闪存由SK海力士、东芝以及三星供货,根据其容量不同成本在9至60美元之间。
大容量版本更受欢迎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苹果产品向来利润丰厚,但包括研发,代工以及营销等多个环节也同样是产品成本的构成部分。目前,苹果iPad Air的销量一路飙升,其销售成绩可能会超出预期的30%。
同时在苹果iPad Air各个版本中,大容量型号更加受消费者欢迎,其中Wi-Fi版本的销量已经达到4G版本的5倍之多。而在国内市场,iPad Air行货版本提供了16GB/32GB/64GB/128GB四种容量可选,而售价分别为3588/4288/4988/5688元人民币。
IHS表示,随着越来越多的汽车导入安全系统,在汽车中使用这些类型的传感器也正快速增加中。去年,这一类传感器市场成长了大约338%,达到9,200万美元的市场规模,较2011年的1,000万美元更大幅提升。
复合式惯性传感器是指整合加速度计、陀螺仪于单一封装中的多传感器元件,为汽车中的电子稳定控制系统(ESC)供惯性输入,以避免或减少打滑的情况发生。
“在北美、欧洲以及法规成熟的其它地方,如澳洲、日本、加拿大与南韩,都强制要求汽车采用ESC系统,”IHS公司MEMS与传感器首席分析师 Richard Dixon指出,然而,“在一些未开发的领域还存在庞大的商机,如中国提供了一个更大规模的市场,这将会明显影响到ESC在全球的渗透率。然而,从另一个 角度来看,它也将为整体车用复合式传感器带来巨大的成长驱动力与动能。”
全球复合MEMS传感器市场营收预测(单位:百万美元)
IHS 表示,汽车用复合式惯性传感器的主要供应商包括德国博世(Bosch)和日本村田(Murata,原VTI公司);另外还有两家潜在的制造商──日本松下 (Panasonic)以及总部位于美国麻州的亚德诺公司(ADI),都还需要发展出类似的解决方案,才能成功掌握这一市场机会。
目前汽车用的ESC系统包括三种架构:第一种是像独立式ESC引擎控制单元(ECU)一样置于电路板上。第二种架构则连接到煞车调变器,以节省布线。第三种类型的ESC系统则与汽车安全气囊ECU共同配置。
在这三种不同的配置中,目前的趋势较向于采用将ESC系统置于安全气囊ECU的方式,以实现更小占位体积与更高效率,特别是在车内ECU位置的空间十分有限,因而采用减少空间的架构更有利。
相较于独立式的传感器配置,专为组合式传感器ESC系统架构所制造的传感器(如Continentail公司开发的产品)能够缩减多达五倍的空 间,IHS强调。而非组合式的解决方案也以单独安装在电路板上的形式存在。IHS表示,以复合的方式部署传感器不只能减少封装成本,而且由于复合封装中的两款传感器可共用相同的ASIC,因而能尽量节省使用昂贵的半导体元件。
ESC系统中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成本,IHS解释说,这是因为ESC过去被认为是汽车中的选购配备;然而,自从政府强制采用ESC系统后,现在它已经成为像安全带一样的汽车必备配件了。
因此,在整个供应链和定价结构中,车用复合式传感器历经来自汽车制造商到下游施加的巨大压力。一线厂商则将这种压力转嫁给供应商,要求加速为ESC系统的惯性传感器提供高效率的复合式传感器解决方案。
IHS强调,在此压力下,部分一线业者认为,未来只剩下传统的业务才会采用在PCB搭配独立式传感器的传统配置方案。因此,未来所有的新车款都将使用复合式传感器方案。
IHS的分析师Fang Zhang预计传统硬盘仍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统治市场,毕竟机械硬盘容量大而且价格更低。他说:“自去年HDD机械硬盘的表现低于预期之后,今年下半年HDD的出货量得益于用户对Windows 8和超级本的需求,今年下半年仍将持续增长。”
而且市场上出现了许多新产品,像是混合型硬盘,将SSD和HDD组合到一起,兼顾了SSD快速与HDD容量大的优势。所以虽然SSD的销量一直在持续增长,但机械硬盘仍会在市场上停留很长时间。
2013年5月17日市场研究公司IHS iSuppli预测,未来5年健身电子产品销量将突破2.5亿台。
IHS iSuppli估计,健身电子产品出货量将由今年的4380万台增长至2017年的5620万台,未来5年将达到约2.5亿台。
去年,带有腕带的健身和心率监视仪在健身电子产品市场营收中的占比为23%。但是,随着支持GPS(全球定位系统)的监视仪快速增长,2017年这一数字将下降到19%。
2017年底前,腕带式心率监视仪每年增幅将达到9.5%。专门的电子计步器将逐步被淘汰,被“活动监视仪”和智能手机所取代,例如带有计步器功能的三星Galaxy S4。
活动监视仪得到耐克、安德玛和阿迪达斯等大牌公司的大力支持。市场研究公司InMedica预测,未来5年这类产品销售将增长3倍。
美洲和欧洲在全球健身和体育监视仪市场上的份额相当,都是约42%,亚洲地区的份额将由17%上升至21%,主要原因是人口的增长。
203年4月30日市场研究公司IHS iSuppli的数据显示,就去年PC出货量来说,中国首次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PC市场。
2011年,美国为全球最大PC市场,但去年,中国的PC出货量达到了6900万台,超过美国6600万台的PC出货量。
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PC市场,而且市场本身也具有许多特色。在全球,台式电脑出货量仅占PC总出货量的36%,而在中国,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的出货比为一比一。同样在全球,个人PC出货量占到了PC总出货量的65%,而中国的个人PC和企业PC的出货比也为一比一。
据IHS的数据显示,中国农村人口并没有把注意力放到便携设备上,这是中国市场呈现这两大特色的主要原因。
IHS高级分析师彼得•林(Peter Lin)表示:“中国市场这种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的出货占比相等的情况非常少见,因为目前大多数地区的消费者都倾向于购买更加灵巧的移动PC,而不是体积大、固定使用的台式电脑。在中国,台式电脑的出货量占比相对大的原因是中国农村地区的巨大市场需求,中国农村人口在中国13.4亿人口中占大多数,这些消费者更加喜欢台式电脑。”
IHS的数据还显示,在中国,14英寸笔记本电脑是最受消费者欢迎的笔记本电脑,占到了笔记本电脑总出货量的70%,而在全球其他市场,14英寸笔记本电脑的出货量仅占笔记本电脑总出货量的30%。
另外,中国市场销售的PC中预装操作系统的不到一半,而全球预装操作系统PC的比例却高达90%。不预装操作系统的PC通常价格较低。
尽管如此,中国市场上的许多消费者已经开始更多选择手机或平板电脑,而不是PC, 使用PC上网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但是中国人口基数大,已发展成全球最大的PC市场。
就未来增长来说,IHS预计,2013年中国市场的PC出货量将仅增长3%到4%,原因是消费者开始转向使用移动设备,这导致市场对PC需求疲软。
据易观国际去年的统计数据,苹果业已主宰了中国的平板电脑市场,销售份额高达70%。该公司估计,2012年第三季度,中国平板电脑销量为260万台,同比增长65%,环比增长11.3%。
与全球其他市场一样,中国市场的平板电脑和移动设备正在兴起。
据市场研究公司IHS iSuppli最新发表的研究报告称,上网本产品将在两年之内完全灭亡。苹果的iPad是造成上网本销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上网本曾经要成为连接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和传统PC之间的桥梁。这类产品在2010年的出货量达到了最高点的3214万台。就在这一年,苹果iPad Mini平板电脑开始上市。从此以后,上网本类产品销量开始迅速下滑。
IHS iSuppli的报告预测,2013年上网本的出货量为397万台,仅是2010年上网本出货量的10%。这个数字比2012年的出货量减少72%。到2014年,上网本出货量将减少到26.4万台。到2015年,上网本产品将灭亡,没有出货量。
IHS iSuppli分析师克雷格·斯蒂斯(Craig Stice)在声明中称,上网本在上市之后立即流行起来,因为上网本是为低价格优化的,提供了许多消费者可以接受的计算性能。然而,随着苹果的iPad在2010年推出,上网本开始成为过时的产品。
预计今年第一季度,排名前五的电脑原始设计制造商的笔记本电脑的出货量将达到3520万,与去年第四季度的4140万台相比下降了15个百分点。
IHS的计算机平台资深分析师Peter Lin指出:“经济发展不稳定,超薄笔记本销售也不如人意,在今年上半年,原始设计制造商发展令人堪忧。全球经济仍然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消费者因而变得更为审慎。值得一提的是,欧洲市场发展缓慢的同时,中国与美国市场也在日益萎缩。更重要的是,智能机和平板电脑的销量已经超过了笔记本电脑,消费者对于超薄本的需求低于预期。值得欣慰的是,人们对于超薄笔记本等产品的需求将逐渐回升,这也将在今年的下半年个人电脑的销量上有所体现。”
台湾制造的笔记本电脑为主流产品
位列前五的笔记本原始设计制造商均来自台湾,它们由原始设备制造商运营。原始设备制造商通过外包或是合同的方式与原始设计制造商合作,从而确保能够贴标进行售卖。台湾笔记本原始设计制造商的优势包括低廉的制造成本、良好的灵活性、快速响应能力以及高垂直的整合性,拥有这些优良品质的原始设备制造商们便可以得心应手的平衡设计与制造的关系,生产出自有商标的产品。
去年,美国惠普公司将自己的笔记本业务外包给一些台湾公司,包括广达、仁宝、纬创资通、英业达、硕联合和鸿海。联想公司也是如此,将其业务外包给了广达、仁宝、纬创资通和硕联合。
同时,台湾广达的全部业务就是处理来自于电脑生产商的订单,包括惠普、联想、戴尔、宏碁、华硕、东芝、苹果、索尼和富士通。
在今年的第一季度,广达公司的头名地位将不会受到威胁,但其订单量将下降10%。相比之下,第二名的仁宝将会下降5%到10%,位列第三的纬创资通也将下降5%。
超薄产品拯救低迷的个人电脑市场
IHS iSuppli认为,经过上半年的颓势,笔记本原始设计制造商们将在下半年将逐渐恢复元气。
去年,超薄产品的市场表现不佳,但以新面貌登场的超薄本仍然会在2013年创下销售新高。超薄本的新特色包括更为持久的电池续航能力、可拆卸为平板电脑的外形设计、配有Haswell芯片的中央处理器以及新发布的Windows 8操作系统。
IHS iSuppli预测,原始设计制造商市场将于今年的后半年焕发生机。今年年底,经由原始设计制造商投向市场的笔记本的出货量将由2012年的1.57亿台增至1.65亿台。
希捷的Momentus XT混合硬盘采用了少量的Flash闪存作为只读的高速缓存,因此它比整合了传统硬盘和独立缓存的SSD有着更多一些的限制。
研究分析师Ryan Chien认为,”SSD业务的命运与使用缓存驱动器(cache drives)的UltraBook和其它超薄电脑紧密联系在一起”。但他也指出,尽管2012年SSD的出货量增长了124%,其还是低于预期了。超级本糟糕的销量拖了它的后腿。
虽然固态存储的确是超级本和其它超薄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猜测NAND芯片的成本下降会对SSD的整体采用有着更多的影响。IHS iSuppli的新闻稿指出,降低SSD的价格,不仅能吸引消费者升级他们的系统,也能刺激电脑厂商在机器里预装。
SSD的价格在2012年间下降了约38%,转移到下一代NAND芯片之后,它应该会继续稳步下降。
来自IHS iSuppli的最新数据,全球电子书阅读器的出货量将从2011年的最高峰的2320万台,下降到2016年的710万台。应该说,从未来几年内电子书阅读器的全球出货量下降速度较快。该数据可能还需要深入思考,虽然整体出货量在下降,但也应该看一些新增市场的机会。过去几年的市场发展,可能已经让部分领先国家和地区市场趋于饱和,如果未来的出货量更多来自新增市场,还应该对这个市场有更多持续关注。
via:internet2share
在过去14年,诺基亚一直是全球手机王者,今年将退居其次。IHS iSuppli今天公布了2012年全年的手机销售报告预测,三星今年将成为第一大手机商,拥有总出货量的29%,比上年增长24%。三星替代了诺基亚排第一位,诺基亚的份额从之前的30%降为24%。
具体来看:三星2011年占出货量份额24%,今年增至29%;诺基亚2011年为30%,今年降为24%;苹果去年为7%,今年增为10%;中兴通讯去年份额为6%,今年依然为6%;LG去年份额为6%,今年降为4%。
今年将是三星首次占据年手机出货第一名宝座。高级分析师韦恩·莱姆(Wayne Lam)在报告中说:“2012年手机市场的竞争现实是:兴也智能手机,败也智能手机。智能手机是全球移动市场的快速增长领域,占了2012年全球手机出 货约一半。今年三星成功、诺基亚处境困难,正是由两家企业在智能手机领域不同的命运决定的。”
今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同比增长35.5%,整个手机出货大约增长1%。智能手机的增长,使得2012年智能手机普及率达47%,2011年为35%。
三星的成功得益于“快速跟随”战略和制造。它每年推出几十款新智能手机,覆盖所有细分市场,从高端到低端。三星密切关注智能手机设计大趋势、用户需求、未满足市场机会,然后推出产品快速而有效的占据市场。
同时,诺基亚陷入向Windows Phone系统的转型之中,导致出货量下降。旧款Symbian智能手机的销售大降,新的Windows 7手机无法弥补损失。
在2012年的五大智能手机品牌中,三星预期会是表现最好的,它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达28%,2011年为20%。相反,诺基亚大滑坡, 从2011年的16%降为2012年的5%。三星2012年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为28%,苹果排第二,为20%,诺基亚以5%居第三。HTC 2011年份额为9%,今年以5%排第四。RIM 2011年份额11%,今年5%排第五。
2011年,三星和苹果智能手机份额旗鼓相当,相差不到1%的份额。不过,2012年,三星不断发展,推出大量智能手机。三星通过Galaxy明显抢占了大量高端机和低端机市场。不同的市场策略使得三星获得许多目标用户,比苹果高价iPhone获得的多。
智能手机市场由苹果和三星双寡头控制,两家企业占了2012年智能手机出货的49%,2011年份额为39%。诺基亚和RIM在2011年时的份额都达两位数,但到了2012年,份额在两位数以上的只有三星和苹果。
2012年全年,HTC和RIM的处境都挺困难。HTC面临三星的激烈竞争,2011年时,HTC智能手机份额为9%,2012年降为5%。RIM由于操作系统陈旧,传统企业消费者离开RIM平台,转向苹果和Android,RIM的份额下降。
IHS iSuppli今天公布了2012年度全球半导体行业统计报告,而在其中的半导体企业20强排行榜上,除了Intel继续稳居榜首之外,状态热得发烫的高通成为最大亮点,排名从第六直接跃升到第三位,这也是高通历史上首次达到如此高度。
11月初,高通的市值首次超过Intel,被认为是行业发展趋势的必然(无线和移动),也逼迫Intel加速转型,而这份以收入论英雄的排行榜上,高通同样表现不俗,年收入从101.98亿美元来到129.76亿美元,挤掉德州仪器、东芝、瑞萨电子而上升了三位,占据全球4.3%的份额,27.2%的增幅更是冠绝群雄、无可比拟。
不过“瘦死的骆驼比马大”,Intel虽然年收入减少了2.4%,但依然有475.43亿美元,接近高通的四倍,市场份额也高达15.7%。位列第二的三星电子也表现不错,因为收购了三星机电手中三星LED 50%的股份,年收入增长6.7%而获得304.74亿美元(首次突破300亿美元大关),份额10.1%。
索尼虽然和其它日本电子巨头一样深陷泥潭,但年收入其实猛增了20.1%,60.25亿美元排名第11,比去年还高了两位。
高通、NVIDIA、NXP的表现同样可圈可点,收入增幅分别为9.5%、8.7%、6.9%,排名也都略有上升,占据第9、第15、第14。
最惨的是AMD,年收入锐减17.1%而仅有53.0亿美元,排名下跌一位来到第12。其它跌幅达到两位数的还有飞思卡尔14.4%、德州仪器14.0%、东芝13.6%、意法半导体13.2%、尔必达12.2%、瑞萨电子11.4%。被高通超越的三家都很凄凉哪。
凭借智能手机芯片方案的崛起,联发科在消失了一年之后重返榜单,排名第17,罗姆半导体也跻身第19名,而被挤出去的是松下。
2012年全球半导体行业总收入303.019亿美元,同比减少2.3%,前20大厂商年度收入合计1962.51亿美元,比去年也少了2.3%。这20家厂商就占了整个市场的64.8%。
虽然经济状况不是很乐观,但是IHS数据显示消费手持设备、平板、蜂窝网络设备销售今年依然增长了13%,到2014年将增长18%,达到4440亿美金的规模,而增长的关键是LTE技术的大量普及。
LTE市场规模2011年为4亿美金,2012年为8亿美金,但LTE经济圈将发挥其长尾影响,直到2014年的大规模普及。
Via gigaom
据IHS公司内部分析员透露《IHS iSuppli公司分析移动市场闪存技术发展趋势报告》的内容显示,大约有7.92亿智能手机闪存芯片将于2013年推出,这其中包括NOR和NAND闪 存芯片,而适用于非智能手的闪存芯片只有7.03亿。然而今年总计有7.9亿闪存芯片适用于非智能手,6.13亿款闪存芯片适用于智能手机,适用于智能手 机的闪存芯片数量仍比非智能手机少。
事实上,这就意味着2012至2013年间,适用于智能手机的闪存芯片数量将会增加29%,但是适用于非智能手机的闪存芯片数量会降低11%。
IHS公司研究闪存技术和储存技术方面的分析员Ryan Chien表示,“截止到2012年,因为非智能手机在全球移动电话市场仍旧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所以制造商仍能售出大量适用于非智能手机的闪存芯片。业 内分析师表示,明年将会是具有转折性意义的时刻,适用于智能手机的闪存芯片销售数量将会超过非智能手机。同时,这也充分说明了智能手机对技术市场的影响力 正在日益增大。”
非智能手机仍旧意义非凡
虽然非智能手机已失去手机市场的主导地位,但今年年初适用于非智能手机闪存芯片的销量仍将保持一定水平。预计到2016年,非智能手机闪存芯片的销售数量将滑落到500,000,000。
在这样一个不断发展的市场,消费者也越来越依赖手机。从总体上看,闪存技术的密集度呈持续走高态势,但非智能手机也在不但改善自身功能来迎合消费者日益 变化的需求。高密集型NOR闪存芯片安装在非智能手机上表现平平是因为其执行代码储存速度太快,然而,由于便于控制操作系统和媒体文件的储存,主流的非智 能手机一般配置128MB的NAND闪存芯片。
非智能手机频频采用闪存芯片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首先,现在手机的像素普遍从2兆像素 升级到了3兆像素,今年这类非智能手机的销量数量为4亿部。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一部分消费者将非智能手机当做便携式音乐播放器使用,那么这就要求手机的存储 容量大。第三种情况非智能手机内置3G无线网络设置,安装了更多的常用手机应用软件。
非智能机继续热销
据最新调查数据显示,非智能手机能够为各大手机品牌拉拢忠诚的手机用户,尤其像是拉丁美洲、中东、非洲以及部分亚洲地区,由于这些地区仍旧处于推广、普及手机阶段并未饱和,手机销量远比北美和欧洲市场好。
这种销售政策对于诺基亚和RIM公司来说,将是一笔收益不菲的的生意。虽然,这两大手机制造商在发达国家销售智能手机的业绩不甚理想,推出的手机已经被 剔除高端设备行列。但在许多新兴国家的销售业绩仍相当可观。往日的辉煌能够让其公司新推出的产品在新崛起的市场受到追捧,尤其是消费者易于追求潮流。
IHS iSuppli公司认为,非智能手机依然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可以满足许多快速发展和人口众多国家对手机的需求,这有利于闪存技术的发展。这对于智能手机的销售计划来说,真的是致命一击。
除元件成本(或称物料成本)之外,拆解还曝光了iPad mini一些关键元件的供应商。其中7.9英寸触摸屏的元件来自LG Display和友达光电。这一显示屏的成本为80美元,占总物料成本的43%。这块显示屏使用了名为GF2的新技术,使屏幕厚度大幅下降。
IHS iSuppli分析师、拆解团队的负责人安德鲁·拉斯维勒(Andrew Rassweiler)表示,新技术给生产带来了问题,导致了显示屏成本的上升。不过随着生产工艺的逐渐成熟,成本也将下降。
三星仍是苹果A5处理器的代工商。不过在其他元件方面,苹果已开始转向另一些供应商。例如三星此前还为苹果iOS设备提供存储芯片和显示屏,但 在此次拆解中,iPad mini的闪存芯片来自海力士,而DRAM芯片则来自尔必达。IHS iSuppli估计,iPad mini中存储芯片的成本为15.50美元。
拉斯维勒表示,其他元件的供应商基本没有变化。例如,音频芯片仍来自Cirrus Logic,加速计仍来自意法半导体,而博通提供了无线芯片,整个无线模块则来自日本田村。
今年4月到6月,苹果iPad平板电脑出货量达1700万台,市占率为69.6%,高于第一季度的58%。同时,这一数据也是自苹果自去年第一季度在平板电脑市占率高达70%之后的最高点。
iSuppli的数据没有包括谷歌新推出的Nexus 7平板电脑。Nexus 7是谷歌推出的一款廉价平板,刚推出就被预订一空。但iSuppli指出,尽管有良好的开局,但Nexus 7还不能对iPad构成威胁。此外,即将上市的微软Surface平板电脑也无法撼动iPad的主导地位。
除了iSuppli看好iPad外,另一家研究机构IDC也看好iPad的表现。IDC预测,截至今年年底,苹果iPad的市占率将达到62.5%,高于去年年底的58.2%。
总体而言,全球平板电脑市场今年第二季度表现良好,总出货量达到2440万台,高于第一季度的2030万台。
从iSuppli发布的第二季度数据来看,全球五大平板电脑厂商分别为苹果、三星、亚马逊、华硕和巴诺(Barnes & Noble)。
2012年10月16日市场研究公司iHS iSuppli今天发布的报告显示,云存储服务持续迅猛增长,当前用户总量约为3.75亿。该机构的分析师预计,到今年年底,该数字可能将攀升至5亿。
iHS iSuppli还称,预计到2013年全球云存储服务用户量将达6.25亿。
该机构承认很难得出云存储服务的确切用户量,因此理应对这些数据持保留态度。iHS iSuppli还指出,它没有得出2011年的用户量数据,因为当时云存储服务还相对较为新颖,而且未经测试。不过按照该机构最合理的估计,去年该类服务的用户量约为1.5亿。
iHS iSuppli消费与通讯主管贾迪什·里贝罗(Jagdish Rebello)在今天发布的声明中表示,“云服务在近乎无所不在的移动宽带的时代是游戏规则的颠覆者,可为消费者和云服务提供商带来益处。”
iHS iSuppli今天的报告还指出,不管是微软、谷歌、苹果等科技巨头,还是Dropbox、SugarSync、Mozy等初创公司,提供云存储服务的成本仍非常高昂。iHS iSuppli的分析师们认为,单一的云产品将持续亏损,独立提供商将发现保持财务健康会变得非常困难。
由于谷歌、微软等经营多项业务的公司能够不计成本地兜售其产品,初创公司们被迫向用户提供相对较多的免费存储空间。不过iHS iSuppli的报告称,这为这些单一业务公司提供了诸如与移动网络运营商合作的机遇。
虽然下降的幅度小,但这种下滑现象还是2001年以来首次出现,当时刚好处在网络泡沫破灭期。今年,PC制造商希望超级本会拉动销售。但超级本吸引力不够,无法击败智能手机、平板。移动设备普及降低了消费者、企业购买新PC的需求。
现在,PC产业将希望放在即将推出的Windows 8操作系统上。不过,新系统可能没有足够的力量让PC产业避免紧缩命运。
“Ultrabook在全球出货量远远低于预期”,该研究公司在一份新闻报告中指出。该公司还调整了2012年度Ultrabook出货量,从2200万台减为1030万台,另外对2013年的出货量预测也从6100万台降到4400万台,削减了近2000万台。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困局?IHS首席高级分析师Craig Stice说:“到目前为止,PC行业尚未发掘到让消费者足够兴奋的创新点,来推动Ultrabook成为主流,特别是在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肆虐的今天。”
另外,居高不下的价格对大多数Ultrabook来说也是一个主要问题,仅有联想和索尼几家厂商试图推行低价Ultrabook,大多数都在1000美元之上。而目前严峻的经济环境使得它并没有竞争力,特别是在它面临iPad、iPhone、Kindle Fire HD和微软Surface的时候,因为这些产品仅需要几百美金即可搞定。
最后,英特尔为展示自家处理器在节能方面的进步,对超级本实施了严格的监管把控标准(如续航能力,省电,超薄等),这也让一些制造商吃不消,他们只能放弃官方“Ultrabook”的图标去支持不受监管的“超薄”称号。惠普甚至把Intel的处理器换成了AMD的处理器,推出了HP Envy Sleekbook 6z产品。
当然Ultrabook也不是一点前途都没有。随着Windows 8的来临及触控屏等技术的加入,混合型超极本将会到来,它们将会搭载英特尔的改进技术,销量也会随之而起。IHS iSuppli预计接下来的3个月的超极本销量会达到2012全年的一半,而到2016年出货量更有可能达到9500万台。
via:雷锋网
同时,该机构还预测称这一波硬盘需求的增长将会持续到2016年。届时,全球针对PC市场的硬盘年出货量将会达到5.75亿块。
对于硬盘价格问题,该机构指出,在截至2014年前的这段时间里,全球的硬盘产品价格将会保持目前的水平。而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多样的,其中由于泰国洪水所带来的工厂重建以及产能恢复的巨大资金开支将是硬盘价格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对此,有业内人士发表了不同看法,在他们看来,目前包括东芝、希捷以及西数在内的全球主要硬盘厂商都已从泰国洪水的阴影中走了出来,其产能也恢复到了灾难发生之前的水平。因此,目前的硬盘价格在理论上已经存在一定的降价空间,至于价格为什么迟迟降不下来,那么只有到市场中去寻找答案了。
IHS iSuppli的发布的具体报告内容如下:
地图应用和Passbook将推进苹果应用商店在2012年的发展
与iOS 6系统一同发布的地图平台和Passbook应用,象征着苹果将其智能手机和平板生态系统扩张到现实世界。这一策略必将帮助苹果应用商店在今年的收益增长多达70%。
2012年,全球苹果应用商店收益已增长至49亿美元规模,在2011年这个数字还只是29亿美元。这意味着仅今年一年所获得的收益就相当于过去五年受益的一半左右。带着这样的强势增长,苹果今年将拿下全球应用商店65%的市场份额。
“到现在为止,苹果iOS生态系统都主要集中于虚拟服务,比如应用、数字音乐电影等等。”IHS机构的高级市场分析师Fogg说道,“不过,iOS 6发布后,苹果似乎正打算把触角伸到真实世界中,涉及地理位置服务和金融交易服务。新款的苹果地图和Passbook应用,以及随之而来的为开发者提供的地理位置平台,应当是苹果向真实世界扩张的关键所在,必将刺激苹果应用商店在2012年的成长。”
可能初期苹果的地图应用会相较谷歌地图或是诺基亚的Windows Phone地理位置服务,力有不及。但苹果地图本身也有许多独一无二的特性功能。
比如其路线规划导航功能就受到许多司机的青睐。相对欧洲用户,这对美国用户来说可能更有意义,美国的市场空间更大一些。因为比如,美国人均驾车的距离是英国的10倍左右。
迅速便捷的升级服务
iOS 6的新特性很快就会影响到大部分iPhone用户和iOS开发者,这主要得益于苹果对iOS系统灵活便捷的升级机制。与Android和Windows Phone不同,iOS用户更愿意将系统升级到最新版本。今年苹果6月份的WWDC大会上,苹果发布报告称当时已有超过80%的iOS用户将他们的系统升级到最新的iOS 5。
Fogg表示:“我也希望看到iOS6的用户接受度更快更迅速。这也意味着苹果的应用开发者可以使用iOS 6的新特性发掘潜在市场,创造更多有价值的内容,例如基于新版苹果地图的位置平台、Passbook以及高度集成的Facebook等等。苹果对建造高效的生态系统很有心得,苹果需要用户将系统全线更新至最新版本。苹果的用户一直以来也都习惯将iOS系统升级至最新版本,这正是苹果的高明之处。”
这一策略将苹果和Android智能手机彻底区分开来。尽管谷歌也希望用户可以使用最新版本的Android系统,但其升级进度受限于Android设备碎片化的问题,Android设备太多太杂,所支持的制造商和运营商又很多,导致谷歌无法像苹果那样把升级服务做到最优。
不只是在做硬件
苹果远不止是一家硬件公司,从其线上云服务的用户规模就能看出来。目前苹果绑定信用卡的iTunes账号数目已经达到了4.35亿,2011年6月这个数字还仅是2.25亿。
这样的增长速度与屡创佳绩的iPhone销售成绩以及其他iOS设备有很大的关系。去年iOS系统鼓励用户使用Apple ID登陆进行iOS应用的下载、iCloud备份以及参与到Game Center中来。使用同一个Apple ID将苹果所有的线上服务如iTunes音乐商店等全部聚合在一起,令苹果设备的体验更佳,为成千上万的用户提供引人入胜的新特性。
iOS也很注重数字内容以及虚拟数字服务,如iCloud。这项服务现在非常成功,根据苹果WWDC公布的数据,目前在苹果的云端服务器里有1.25亿iCloud用户、1.3亿Game Center用户以及超过1.4亿iMessage用户。
iOS 6将令苹果无往不利
“苹果不仅会成为一家计算机公司或是一家移动硬件设备制造商,更将成为消费者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从娱乐、沟通到交易,为人们的旅行、娱乐活动、日常事件处理甚至购物,将服务扩展至现实世界。”Fogg继续说道,“iOS 6只是这场盛宴的开始而已。虽然苹果的地图应用解决方案仍落于人后,但苹果依然有强大的力量获得最终胜利。”
今年上半年和下半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预期
今 年第二季度,苹果iPhone的出货量较第一季度的3500万部环比下降了26%至2600万部。IHS无线通讯市场高级分析师韦恩•拉姆(Wayne Lam)指出:“在每次发布新款iPhone机型的前一个季度,苹果智能手机的出货量都会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消费者都习惯性地推迟新手机购买计划,目的 就是等待新款iPhone上市。一旦开售,他们就会蜂拥抢购iPhone的最新机型,进而导致市场需求高涨。IHS预计,iPhone 5上市也会出现同样的情况。”
苹果iPhone销量的下滑导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较第一季度的1.37亿部环比下滑了1%至 1.35亿部。但iPhone 5的上市有望使全球智能手机市场重返增长轨道,并使下半年的出货量达到此前3.465亿部的预期水平。今年上半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仅为2.723亿 部。
iPhone 5屏幕更大
包括iPhone 4S在内的以往机型的屏幕仅为3.5英寸,而iPhone 5的屏幕预计会达到4约英寸;屏幕像素也有可能从iPhone 4S的960×640提升至1136×640,这样就保持每英寸326像素密度不变。
IHS 中小型屏幕研究主管维尼塔•亚坎瓦尔(Vinita Jakhanwal)表示:“iPhone 5很可能将采用内嵌(in-cell)触控技术,该技术能够将触控传感器直接嵌入到LCD中,取代苹果此前一直使用的在LCD面板上增加独立触控图层的做 法,从而有助于大大降低了屏幕厚度。这同时也将改善图片清晰度,并延长电池使用寿命。”
苹果iPhone 5屏幕的潜在供应商包括LG Display、夏普以及Japan Display Inc.,这几家企业都掌握了内嵌触控技术。然而,使用内嵌触控技术生产的屏幕收益率却有可能低于传统LCD的收益率,这一情况可能会导致供应商的产能无 法达到苹果的订单需求。
IHS移动业务首席分析师伊恩•福格(Ian Fogg)表示:“如果苹果采用16:9的宽屏图像纵横比,那么大屏幕将更适合视频回放。苹果的新款iPhone又将再次给手机内容市场带来巨大变革。这次,苹果将有望重新激活手机电视和视频的按需定制市场。”
随着iOS 6系统的发布,苹果将用自己的定位和导航软件Maps取代谷歌地图。Maps支持全程导航语音指令、基于矢量的引擎和倾斜旋转界面。
近场通信存疑问
在iPhone 5是否拥有能够提供电子移动支付服务的近场通信(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芯片这一问题上,各家媒体的观点也相互矛盾。尽管苹果过去一直都在回避该技术,但谷歌Android阵营的智能手机厂商却对这一技术非常感兴趣, 并且在2011年售出了1.06亿部NFC功能手机。
全球NFC功能手机出货量增势预期
IHS 移动业务高级分析师杰克•肯特(Jack Kent)表示:“iOS 6将支持苹果新Passbook应用,允许用户通过iPhone 5兑现优惠券、电影票、登机牌和会员卡,以及完成其他支付交易。由于拥有捆绑购物能力,Passbook将成为管理移动交易、移动资金服务和移动商务的有 效工具。如果能够将其与新的定位平台进行整合,苹果将开辟新的收入来源以及与谷歌竞争的新战场。”
苹果可能会选择将Passbook与 iPhone5新硬件支持捆绑起来,比如NFC芯片。IHS消费者和通信主管杰格迪什•雷贝洛(Jagdish Rebello)博士指出:“如果iPhone 5真的包含NFC功能,苹果将帮助全球NFC功能手机2012年出货量增长118%至2.33亿部,而2011年的增长率为94%,而2013年的出货量 更是将预计增长81%至4.2亿部。如果iPhone 5不支持NFC,预计NFC功能手机的出货量在2012年和2013年的增长率都将显著降低。”
推动LTE网络建设
由于2012年早些时候推出的新iPad具备4G LTE(长期演进)功能,IHS预计新款iPhone也将首次提供LTE支持。这将大大推动全球LTE用户的增长,不过这还要取决于无线频谱和所支持的服务提供商。
福 格指出:“在美国市场,苹果新iPad目前支持Verizon无线和AT&T的LTE网络。然而,该款产品却并不支持其他地区的LTE网络,包括 欧洲在内。如果iPhone 5提供全球LTE网络频谱支持功能,那么届时将能够促进全球LTE用户群增长,并提高LTE网络服务提供商所获得的利润。”
半导体市场
苹 果成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采购原始设备制造商(OEM),至少部分是由于iPhone业务。该公司还在以超过其他顶级制造商的速度采购半导体,巩固其在芯片 市场的地位。IHS iSuppli OEM半导体支出分析报告(Semiconductor Spend Analysis)显示,预计苹果今年将采购近280亿美元的半导体,比2011年的240亿美元增长15%。
由于苹果对半导体供应链有着重大影响,iPhone 5有助于重新激活NAND闪存需求市场。
IHS内存和存储器首席高级分析师迈克尔•杨(Michael Yang)表示:“今年NAND闪存市场一直呈现出动荡态势,多个应用的需求未达预期。iPhone 5的强劲销售可让NAND市场走出困境。
IHS iSuppli的数据显示,去年泰国洪水导致工厂生产暂停,西部数据第一大硬盘供应商的位置被希捷夺走,但今年二季度,西数重新回到第一位。报告显示,二季度,西数出货7100万块硬盘,同比增长10%,份额达45%。希捷出货6590万块,同比增长7.9%,份额42%。东芝硬盘出货2100万块,占有13%的份额。
分析师在报告中称:“2012年四季度时,西部数据失去第一名的位置,主要是因为泰国洪水给西数工厂造成损失。现在西数已经从灾难中完全恢复,可以大幅增加硬盘出货,提供给消费笔记本PC。三季度,西数将继续保持出货第一、营收第一。”
在企业市场,西部数据也是第一大硬盘出货商,这块市场利润率更高。去年,西部数据以48亿美元收购日立硬盘业务。
2012年,西数股价增长了28%,希捷增长了52%。
2012年8月24日上午消息,市场研究机构IHS iSuppli周四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由于欧美经济疲软以及中国制造业增速放缓,今年第二季度全球芯片销售额为770亿美元,同比下降3%。
IHS iSuppli报告还称,由于芯片厂商仍然面临不少问题,今后几个季度全球芯片市场状况会进一步恶化。在全球十大芯片厂商中,有六家的销售出现滑坡,而日本和欧洲芯片厂商受到的冲击最为严重。
IHS iSuppli电子产品与半导体研究部门高级主管戴尔·福特(Dale Ford)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今年下半年,由于市场对全球经济的担忧,芯片厂商的状况会继续恶化。IHS iSuppli预计,2012年全球芯片销售额增速将低于去年1.4%的水平。最新研究表明,PC需求疲软令内存等相关零部件的市场需求低迷,进而又对芯片销售带来冲击。
IHS iSuppli数据显示,第二季度英特尔仍然是全球第一大芯片厂商,当季销售额达到120.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1%,市场份额达到16%;三星位居第二,销售额为75.7亿美元,同比增长5.8%,市场份额为10.1%;德州仪器以31.3亿美元的销售额位列第三,同比下降13%;高通以28.7亿美元的销售额排名第四,同比增长23.7%。高通芯片主要用于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等移动产品。
IHS iSuppli表示,就地区而言,东芝、Renesas等日本芯片厂商的销售额都出现两位数的下滑,而日本整个芯片市场的销售额同比下滑4.6%。IC Insights和其他市场研究机构实施的调查也表明,日本芯片厂商正陷入困境,这一方面是因为行业兼并,比如尔必达被美国的美光科技收购,另一方面则是由于NAND闪存需求低迷,使东芝的业绩受到冲击。
IHS iSuppli数据显示,欧洲地区芯片销售额下滑了8.3%,其中,意法半导体和英飞凌等芯片厂商的销售额出现了两位数的同比下滑。
这是苹果第二次获得如此高的市场份额。第一次是在2011年第一季度,当时的市场份额也达到了70%。
IHS平板电脑和显示器研究负责人Rhoda Alexander称:“苹果正在尽全力重新树立其在平板电脑领域中的主导地位。该公司正利用新iPad推进视觉功效的界限,同时为价值导向用户提供廉价 产品iPad 2。7英寸版本的iPad预计将在9月份上市,苹果公司将借此向外发出信号,表明其计划长期占据平板电脑市场的主导地位。目前,苹果公司在平板电脑领域的 主要竞争对手是谷歌和微软,这两家公司有望在今年下半年推出新产品以挑战苹果,但他们均会面临巨大的风险。因为迹象表明,统领市场的苹果公司会一直在平板 电脑市场的保持积极的态度。”
新的参与者带来新的竞争
Alexander还提到:“苹果公司能取得今日的巨大成功主要得益于该公司在进入市场前就已发展健全的生态系统,包括产品内容和应用的发展,以及其对硬 件、软件和操作系统的完全控制。消费者购买平板电脑的真正原因不是为了硬件产品,而是为了能够进入其生态系统。”
因此,很多竞争对手发现他们很难模仿苹果的方法。然而,这却为新的市场参与者开辟了新的门路:谷歌和微软公司相继推出了它们的平板电脑,分别是Nexus 7和Surface平板电脑。
在过去的几年里,谷歌和微软都不惜巨资,投资建设、健全其产品的生态系统。虽然这些资金让安卓和Windows系统的原始设备制造商从中获益,但鉴于苹果在这一快速增长的市场的长期占领统治地位,谷歌和微软公司的积极试水举动也不足为奇。
Alexander说:“这些公司进军平板电脑市场都希望能够处于领先地位,而不是为了成为品牌平板电脑的竞争对手。然而,即使他们最初的目的仅仅是想证 明自己在平板电脑领域也能有所发展,但他们最终都有可能成为主要的市场参与者。尤其是微软公司,该公司旗下的Xbox游戏社区在消费者中口碑良好,以及其 操作系统在商业市场都处于主导地位。”
未来的发展不在硬件设施而在用户体验
自2010年4月苹果发布iPad以来,其销量在今年7月已达到850万。
IHS公司平板电脑消费者研究报告显示,如果用户满意其购买的产品,该用户下一次购买产品时会选择同一种品牌。苹果已建立起一个坚实的潜在消费者基础,因而将有很多消费者会购买其新产品。
相反,苹果的另一个竞争对手三星公司推出的平板电脑,其出货量也将近1300万。三星是继苹果公司之后第二个进军平板电脑市场的公司,该公司于2010年 第四季度推出了其第一款Galaxy Tab平板电脑。但三星公司产品的累计销量还未及苹果公司2010年圣诞节期间的产品销量。
除苹果公司之外,其他公司在平板电脑市场所面临的困难之一就是要建立起自己的鲜明的品牌身份。没有一个鲜明的品牌身份,竞争者只有在价格上做文章,因此, 未来产品和生态系统的开发就缺少充裕的资金。谷歌推出的价值仅199美元的平板电脑无疑给安卓系统平板电脑市场雪上加霜,亚马逊在2012年第四季度推出 的产品价格也是如此。现在就要看微软平板电脑的价格是多少了。
Alexander还补充道:“平板电脑已是消费者持有的电子产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销售者必须清楚,消费者购买产品不是为了硬件,而是为了享受用户体验。与此同时,用户还希望在更多的设备上享受此种体验,这样一来为许多销售者提供了从中获利的机会。”
苹果、微软和谷歌公司都深谙此道。基本上说,平板电脑主要的目的是为消费者服务,但在未来的发展中该商业领域必将会不断的爆发大的战争,而未来的这些竞争必将是科技商业巨头公司之间的诸神大战。
2012年7月29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市场研究公司IHS iSuppli发表报告称,无线通信可能是推动今年全球芯片产业增长的最大因素。如果不是无线设备出货量大幅增长,芯片产业将陷入困境。
预计今年无线设备用芯片销售额将增长10.9%至726亿美元,是增幅最大的芯片种类。工业电子设备用芯片销售额将增长7.7%。
除此之外,其他类型芯片销售额基本没有增长,例如汽车和有线电子设备用芯片。数据处理和多芯片模块用芯片销售额将分别下降1.9%和17.9%。
IHS iSuppli预计,今年全球芯片销售额将在去年3122亿美元的基础上增长3%至3208亿美元。
IHS iSuppli芯片制造业务首席分析师伦·杰林尼克(Len Jelinek)在报告中称,今年无线设备用芯片的增速远高于其他类型芯片,主要原因是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销售强劲,“因此,今年芯片市场的增长并非全面开花,而是无线设备一枝独秀”。
杰林尼克警告称,芯片厂商应当对开发任何不支持下一代无线应用的产品持谨慎态度。
报告称,这一数据表明苹果将继续拉开与三星在购买半导体产品上的差距,也将继续巩固其在这一领域的统治地位.
IHS iSuppli指出,业界并购造成硬盘厂商数量减少是价格坚挺的一个原因。另外,PC厂商第二季度与硬盘厂商签订长期供货协议,协议价格比洪灾前高约20%。与需求有关的问题是造成今、明两年硬盘价格高企的另外一个原因。
报告指出,“即使今年年底前所有PC厂商都不再签订长期协议,硬盘平均售价每个季度下降6%,也需要4个季度才能恢复到去年洪灾前的水平”,这种可能性相当遥远。
IHS iSuppli表示,今年第一季度硬盘出货量增长18%至1.45亿块,第二季度将增长10%至1.59亿块,第三季度将再次增长10%至1.76亿块。IHS iSuppli分析师张方(Fang Zhang,音译)称,今年第三季度将标志着洪灾后硬盘发货量首次超过去年。去年第三季度硬盘发货量为1.73亿块。
张方说,“目前,硬盘厂商的定价权大于去年,有能力保持硬盘平均售价的稳定。”希捷收购三星硬盘业务,西部数据收购Hitachi GST,使得今年第一季度两大硬盘厂商的市场份额达到85%,并购前它们的市场份额为62%。
随着更多智能机和平板电脑产品需要跟高记忆存储量,2012年移动存储数量将增长9%,营收达162亿美元,2015年则将达到179亿美元。
移动存储增长最快的是NAND闪存,预计今年营收达到105亿美元,较去年92亿美元上涨14%。其中移动NAND闪存本年营收将占据NAND闪存总体营收50%。智能机是NAND闪存主要消费,尤其是安卓设备,其操作系统比苹果iPhone的iOS系统闪存需求量更大。安卓设备预计将消费智能机闪存整体的54%,而iPhone则仅消费18%。
NAND闪存中的嵌入多媒体存储卡(eMMC)营收占据37亿美元,而去年为28亿美元。且eMMC已成为要求大存储与低能耗兼备的高端市场主要移动存储选择。
移动存储营收增长第二大因素是移动DRAM存储,随着苹果iPad等设备拉动消费,移动DRAM存储本年度营收将达到66亿美元,较去年59亿美元营收增长12%。
移动DRAM存储预计将在2015年占据DRAM整体营收32%以上,而在2009年仅占6.2%。2GB与4GB已占据最大数量,8GB移动DRAM存储则将主要应用于最新的安卓Ice Cream Sandwich系统。
移动存储第三大部分是NOR闪存,因无法满足高存储量需求,是今年唯一将出现营收下降的板块,预计营收为15亿美元,而去年为18亿美元。
目前,NAND闪存主要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以及超极本使用的固态硬盘等三大主要市场。今后数年,全球NAND闪存营收将会继续保持增长的态势,到2016年将会达到309亿美元左右。
2011年,全球NAND闪存营收低于预期,主要是因为去年第四季度消费者对平板电脑的购买热情不及预期。尽管市场对苹果iPad的热情不减,但是其他厂商的平板电脑并没有取得如苹果iPad同样的成功。
IHS负责内存及存储行业分析的首席分析师迈克尔?杨(Michael Yang)表示:“去年平板电脑市场不尽如人意的表现影响到了今年NAND闪存的销售。不过,今年NAND闪存制造商已经计划提高新建工厂的产能,从而降低资本支出,并适当增加供应,以满足市场需求。这种策略避免了过度生产造成产品价格大幅下滑的局面,也是业界分析师看好2012年NAND闪存市场的原因之一。”
今年,超极本可能会给NAND行业带来新的希望。NAND闪存供应商一直努力在超极本中使用固态硬盘。
由于重量轻、电池续航时间长,以及启动速度快,超极本将会受到企业和个人用户的青睐。这将促进PC市场对NAND闪存的需求占到NAND闪存市场供应总量的15%以上。今年固态硬盘消费的NAND闪存容量将从2011年的17亿GB,增加到33亿GB。
促进NAND行业增长的另一个市场将是手机市场,特别是智能手机市场。今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将达6.26亿部,每部智能手机消费的NAND闪存容量平均为9GB。到2016年,智能手机消费的NAND闪存容量平均将达18.9GB,智能手机所消费的NAND闪存容量将占到市场供应的NAND闪存总容量的16%。预计,今年全球智能手机消费的NAND闪存容量将从2011年的31亿GB,增加到57亿GB。
智能手机市场对NAND闪存的需求将超过NAND业界的预期,而平板电脑市场对NAND闪存的需求则不如预期。
除iPad外,目前在市场上取得最大成功的平板电脑当属低端平板电脑,如亚马逊的Kindle Fire。不过,Kindle Fire仅使用8GB的NAND闪存,相比之下,iPad的最大存储容量达64GB。即便是其他平板电脑消费的NAND闪存容量与iPad相当,平板电脑业对NAND闪存容量的整体消费水平依然较低。
今年,全球平板电脑消费的NAND闪存容量将占市场供应的NAND闪存总容量的12%,消费的NAND闪存容量将从2011年的16亿GB,增加到36亿GB。
苹果今年将消费约25%的NAND闪存供应,消费的存储容量相当于80亿GB。今年,iPad对NAND闪存的需求将占到平板电脑市场整体需求的74%,相当于消费平板电脑市场总计36亿GB闪存容量中的28亿GB。iPhone消费的NAND闪存容量是其他智能手机的两倍多,今年将消费超过32亿GB的NAND闪存容量。苹果其他大量使用NAND闪存的产品还包括Mac Book Air和iPod Touch。
据悉,在美国,视频网站一般有三种商业模式,广告模式、按次付费和包月付费。其中,按次付费的亚马逊、苹果和按包月付费的Netflix相对来说效益可观。然而,一直效仿美国互联网发展并获益颇丰的中国互联网市场,到了视频网站这一领域,为何始终没有一家能够实现盈利呢?
在国内,近乎所有的视频网站均采取广告模式,即视频网站通过购买内容版权,然后通过销售广告的模式覆盖成本。这一模式直接导致视频网站为了提高入行门槛,而在过去几年中上演了残酷的版权价格战,最终引发了影视剧版权泡沫。虽然这一动作对视频行业进行了大规模洗牌,国内视频网站从2008年前后的几百家减少到目前的十几家,但高昂的版权价格也给视频网站推进了万劫不复的亏损深渊。再加上国内高昂的带宽压力,国内视频网站至今无一实现盈利,甚至出现了营收越高亏损越多的奇怪现象。
到底如何才能拯救这些网络视频企业呢?也许,必须试试美国的用户付费模式。
事实上,国内只有极少数网站采取付费模式,但均以失败告终。最早做付费视频的优朋普乐,2006年公司成立时即试水PC视频付费服务,但随即被免费视频网站大军击败,一度陷入困境。此后,该公司依赖与电信运营商合作,提供付费视频点播服务,实现了盈利。据此前该公司CEO邵以丁在公开场合透露的信息,该公司已有付费用户超50万,公司已连续两年实现盈利。
除了与电信运营商合作付费视频点播,据了解,优朋普乐在去年年初与南方传媒成立合资公司,联合发展互联网电视业务之后,该公司已经与创维、TCL、海尔等电视机厂商合作,欲将付费视频点播服务继续推广。然而,数年前折戟的付费视频服务能否翻身依然是个问号。
无独有偶,有着巨大用户群基础的搜狐视频和百度旗下奇艺等视频公司,过去几年来也无法将广告营收抵消内容成本和宽带成本,这两家企业去年年底不约而同地开始尝试付费模式,虽然至今尚未立竿见影,但这一尝试并未被中止。可见,美国的付费视频服务创收正成为国内视频网站的榜样,不管可行性多高,至少已经有部分企业开始试水。
在国内,网民一直习惯于免费模式,对内容付费尚未成为习惯。然而,随着三网融合不断推进,对网络视频、互联网电视、IPTV等未来可盈利商业模式的讨论逐渐增多。业内著名专家侯自强此前在其微博上发表观点表示,对电视台而言,IPTV为其增加了除广告以外的内容收费渠道,但是随着OTT模式的互联网电视的发展,IPTV业务将受到影响,因此,对于电视台而言,发展形成统一的内容收费政策,建立互联网电视的健康生态系统是至关重要的。可见,与电视台同样性质的还有重金购买了内容版权的网络视频公司,依靠广告模式运行多年但无法摆脱亏损问题已经成为魔咒,而建立“统一的内容收费政策”看起来已经刻不容缓。
在液晶显示电视 (LCD) 业界里,平板电视所占比率较大,其次为电浆电视,以及濒临绝灭的雷射式背投 (Rear Projection) 电视 。而在去年,液晶电视在美国的销量已经触顶,接下来估计直到至少 2015 年前,销售成绩将持续放缓。
IHS 电视研究分析师 Lisa Hatamiya 声称:“美国平板电视即使在 2008-09 年的经济衰退高峰期,也从未显现出颓势,今年开始走下坡代表需求减退,市场臻于成熟。目前美国平板电视买家,多属汰旧换新的消费者,和开发中国家大相迳庭,後者市场买家多为初次购买平板电视。”
去年期间市场的非理性繁荣风潮,也让今年业绩相对更显不理想。
电视品牌商家先前过度乐观,认为消费者终于愿意解囊购买产品,并在去年第 1 季期间提高产量,但结果却以销量不如预期收场。负面连锁反应持续整年,第 3-4 季期间业者大幅降价促销,对获利造成严重冲击。
图为2011全球25大半导体供应商
2012年3月26日晚间消息,调研公司IHS iSuppli数据显示,受PC处理器市场需求的推动,2011年英特尔全球半导体市场份额增至15.6%,至少创下10年来的最高纪录。
iSuppli数据显示,英特尔2010年全球半导体市场份额为13.1%,而2011年增长2.5个百分点至15.6%。英特尔市场份额曾于2001年创下14.9%的最高纪录,而在过去的5年中一直徘徊在11.9%至13.9%之间。
英特尔今年1月发布了2011财年第四季度财报,净利润同比增长5.7%,营收同比增长21%,主要受PC处理器业务的推动。当前,英特尔在全球PC处理器市场的份额超过80%。
iSuppli电子及半导体调研主管德尔·福特(Dale Ford)称:“英特尔的强劲增长经受住了三星的严峻挑战。”三星是全球第二大半导体厂商,2011年市场份额为9.2%,基本保持不变。德仪位居第三,市场份额为4.5%。
iSuppli现预计,今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将增长3.3%至3128亿美元。
IHS iSuppli的数据显示,2011年实体媒介播放次数是26亿次,付费网络电影播放次数为14亿次。付费网络电影播放次数将增长135%,IHS iSuppli预计这一趋势会加速发展。
IHS iSuppli宽带和数字媒体业务资深首席分析师丹·克莱恩(Dan Cryan)在报告中称,“今年,消费者不接受付费网络电影的陈旧观念将遭到致命一击。”
Netflix、亚马逊等公司提供的付费流视频服务推动了网络视频的发展,占到全部付费网络视频市场的94%。
但是,今年实体媒介视频观看时间将达到43亿小时,远高于网络视频的32亿小时。按营收计算,DVD等实体媒介更是远远超过网络视频。今年实体媒介视频业务营收将达到111亿美元,网络视频业务营收将只有17亿美元。IHS iSuppli指出,原因就在于观众为每部网络电影支付的费用平均为51美分,实体媒介为4.72美元。
IHS iSuppli预测,网络视频和实体媒介视频的价格差距将继续存在。到2016年,网络视频将占到视频产业营收的17%,实体媒介视频将占到75%,付费视频点播将占到8%。
目前关于二者将走向合并的传言甚嚣尘上。如果合并,则所形成的新企业将在全球DRAM市场排名第二,合计晶圆月产能(WSPM)将达37.4万片。它将占全球DRAM产能的28%,仅次于目前排名第一的的韩国三星电子。目前三星的晶圆月产能是43.3万片,占全球产能的33%,如图4所示。尔必达和美光的各自排名通常是第三和第四。
DRAM版图重新划分之后,韩国海力士半导体的排名将从目前的第二降到第三,其晶圆月产能是30万片,占全球产能的23%。
IHS公司认为,美光与尔必达合并将形成三星最强大的竞争对手。三星电子通常领先于最近它的对手10个百分点,但这次合并将把三星市场份额的领先优势削弱一半至5个百分点。
媒体与业内臆测提出了一个诱人的可能性,或者是美光收购尔必达,或者是尔必达与其同业采取某种安排。但在其成功联姻之前,美光与尔必达都必须面对诸多重大挑战。
第一个也是最大的挑战,是尔必达的债务。在去年第三季度度,尔必达的未偿债务为40亿美元。由于工厂建造费用可能极其高昂而且经常需要债务融资,所以DRAM产业对于巨额负债并不陌生。尽管如此,美光绝对不愿意背上更多负债。
第二个可怕挑战是坚挺的晶圆。尔必达在日本的晶圆产量约占60%,都以日圆计价。日圆坚挺使得在日本生产与在其它亚洲地区生产相比缺乏竞争力,比如台湾和韩国。多数DRAM都在台湾与韩国生产。
第三个可能的挑战,是美光仍与台湾南亚科技保持合作,共同进行开发工作。美光与南亚之间的协议可能有相关的约定,也许会妨碍美光与尔必达之间的潜在交易。但目前这点并不明朗,而且也一直未得到最后确定。
另外,美光首席执行官Steve Appleton在2月3日因飞机失事意外去世,可能导致事情复杂化并推迟潜在的整合,尤其是Apple¬ton提倡整合,而且可能是任何潜在交易的背后推手。
这宗合并的其它可能好处
二者合并可以提高产能,进而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但好处不只这些。实际上,美光和尔必达也可以从中获得各自的好处。
对于尔必达来说,一个关键好处是可以接触美光所服务的高端客户领域。第三季度,尔必达的DRAM平均销售价格是每0.70美元/GB,而美光的平均销售价格是1.34美元,几乎是尔必达的两倍。IHS公司认为,尔必达显然渴望染指美光的客户群。
与此同时,合并也可以使美光接触尔必达的移动DRAM买家。尔必达第三季度移动DRAM出货量份额为18.4%,而美光只有5.3%。目前移动DRAM约占总体DRAM市场的15%,这对于美光显然是一个好处,有助于扩大其总体营业收入。
对于双方的客户来说,二者合并有利有弊。合并将导致市场中少一个供应商,使得DRAM市场中剩下的其它供应商对于客户享有更大的优势。但二者合并也非常必要,可以平衡三星的庞大规模与影响力,抵消其在DRAM市场中的巨大优势。
IHS公司认为,总之,合并会带来一个更加稳定的市场,这方面的好处可能盖过少一个供应商带来的弊端。
IHS iSuppli定义的移动通讯设备市场的厂商销售收入包括把设备销售给渠道的收入。移动通讯设备包括智能手机和其它手机,还包括路由器等无线基础设施设备。
2012年4G手机市场将占整个移动设备市场销售收入中的217亿美元。然而,2012年的4G手机销售收入将比2011年的46亿美元增长372%。相比之下,3G手机的销售收入增长率只有17%,尽管3G手机的销售收入为1800亿美元,仍占主导地位。
除了手机之外,媒体平板电脑将是推动今年移动通讯设备市场继续增长的另一种设备。在苹果iPad的推动下,2012年平板电脑的销售将比2100年增长70%以上。
这个市场向4G技术过渡的受益者还有整个无线基础设施市场。无线基础设施市场2012年的销售收入将达到430亿美元。
虽然3G和3.5G无线基础设施在2011年占厂商销售收入的大约350亿美元,但是,从2013年开始,4G将开始占更大的市场份额并且在2015年为这个市场贡献大约360亿美元的销售收入。
IHS iSuppli称,今年半导体营收预计将增长至3128亿美元。相比去年的1.3%增幅,今年的增长率得到进一步提升。
不过IHS iSuppli认为,如果全球经济能在明年恢复,那么半导体产业长期营收将得到大幅提升,2013年至2015年的平均增长率将达到6.6%至7.9%。
IHS iSuppli称,由于消费者在去年购物季期间的流行电子品上的支出降低和业界需求在去年晚些时候放缓,芯片需求在二季度前依旧疲软。
存储芯片的需求将会更加糟糕,这一点在DRAM内存芯片领域体现的更为明显。IHS iSuppli称,今年存储芯片营收今年将下降16%,低于去年的近27%跌幅。
IHS iSuppli主管Jérémie Bouchaud表示苹果在iPhone 4上市之后就开始大量采购这类麦克风,而iPad 2则是将其购买量推上顶峰超过三星的关键。
每个iPhone 4以及iPhone 4S使用3个类MEMS麦克风,其中一个用于耳机,另外两个在设备内部(其中一个用于消除噪音)。而显然iPad使用的是数字版的麦克风,与iPhone的类MEMS麦克风不同。
Jérémie Bouchaud认为“目前智能手机越来越多地使用麦克风来降低噪音,特别是像iPhone 4S那样具有Siri语音识别功能的设备”。
iPhone 4S使用这类可以降低噪音的麦克风有利于提高Siri输入的准确性。至于平板方面,iPad 3可能会带有Siri语音识别功能,因此 苹果下一代很有可能使用这类麦克风。因此在2012年我们有望看到苹果购买麦克风的数量再次飙高。目前发布的数据可能也是iPad 3已经投产的一个暗 示。
艾瑞咨询根据IHS iSuppli2011年12月的数据整理发现,2011年全球电子阅读器出货量较2010年增长了108%,达到了2710万台的规模。据预测,该数据在2012年将达到3710台,但是增长率放缓,约为37%。
艾瑞分析认为,电子阅读器出货量在三年中保持持续增长,但增长趋势在未来将会进一步减缓。首先,固有用户数量在前两年阅读器出货量的持续增长中已经被大量消化,预期电子阅读器用户覆盖量将逐步达到饱和;其次,各个阅读器生产商往往各自为战,在电子书格式上没有达成有效的统一规范,导致用户难以实现跨平台的应用;同时,后续的回馈反应,许多用户抱怨电子阅读器的用户体验不佳,产品设计也有待改进;最后,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的持续热销,也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电子阅读器的市场份额。艾瑞咨询认为,电子阅读器功能的单一性有利有弊,如果不能在用户体验上进行完善,那么其发展势必会遭遇瓶颈。
全球无线基础设施设备市场预计将在2011年增长9.1%,收入从2010年的389.8亿美元上升至425亿美元。在此之前,该市场曾在2009年出现7.2%的降幅,而2010年的收入则与上年基本持平。IHS公司预测,全球无线运营商针对无线基础设施设备的支出将在2015年前保持低速增长,届时全球移动基础设施市场容量将超过451亿美元。
IHS公司通信和消费类电子产品负责人杰狄士·里贝罗(JagdishRebello)博士称:“整个世界——从北美、欧洲和北亚地区的发达经济体到拉丁美洲、非洲和南亚的发展中地区——运营商们都发现了升级其无线网络的价值。尽管外部经济局势不利,但对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的需求驱使运营商投资购买新设备,推动基础设施设备销售在2011年及以后的数年内持续增长。”
升级至下一代技术
无线基础设施市场在2011年的扩张受到世界各地的运营商向3.5G/3.75G网络升级大举投资推动,同时也受益于欧洲、日本、美国和韩国的部分运营商向4G长期演进(LTE)的迁移。
所有发达国家的运营商目前都专注于向升级至3.5G、3.75G和3.9G技术的增量网络技术进行投资。与此同时,部分运营商已经先行一步,开始4GLTE的试验、部署和商业化运作。
升级计划
同时,许多新兴市场的运营商也正在升级其2.5G网络至3.5G技术,并为旗下用户提供新的数据服务。可以肯定的是,拉丁美洲、南亚和非洲等新兴市场的运营商都无法避开全球经济衰退的影响,向网络基础设施投资的步伐已经较前几年大幅放缓。但随着其网络上的数据流量的增加,许多运营商已经开始推出3G/3.5G网络。IHS公司预计,这些地区的电信运营商将在未来几年内将其网络转型至3.75G/3.9G技术。
这种增量技术转移的战略已经帮助运营商跟上其网络上的宽带增长速度,而无需广泛部署基于LTE的正交频分多址接入(OFDMA)技术。在数据流量很高地区——受用户越来越多通过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使用移动宽带所致——运营商都在大举向信道卡升级、集成在现有的基站信道卡投资。他们也有选择性地部署新的3.75G/3.9G基站,以便通过指令支持更高的数据要求。
在大多数情况下,发达国家的运营商已经建好了3.5G网络,因此,在扩大地理覆盖范围方面的投资已经很小。
LTE呈上升趋势
虽然3.5G/3.75G技术仍然在移动基础设施市场的空中接口技术中占主导地位,但4GLTE移动基础设施市场目前正蓄势待发。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欧洲、北美、日本和韩国的部分无线运营商开始部署4GLTE技术。LTE技术的部署在2010年开始发力,约有160家移动网络运营商(MNO)宣布计划在年底推出、试运行、部署LTE技术或开始商业化运作。
到目前为止,全球进行4GLTE网络试运行、部署或商业化运行的运营商已经接近200家。大部分早期的运营商活动主要集中在欧洲和亚太地区,其次是北美、中东/非洲和拉丁美洲。相比较而言,截止到2011年,4GLTE网络的商业部署主要都集中在欧洲、北美、韩国和日本。随着运营商加速迁移至4GLTE,无线价值链也在不断发展,4G LTE设备的推出和芯片组的发展也在加速。
IHS公司预计,LTE技术将很快成为最重要的4G技术。LTE为运营商带来了诸多优势,如数据高达每秒100Mbit的传输速率、减少延迟、灵活的带宽配置、电池容量增加、基于Flat-IP的网络架构、降低每bit传输成本等。但LTE将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资本投资,原因在于现有的3G基站将不兼容LTE或需要进行重大修改。
2011年,3G和3.5G基础设备的全球收入将达到顶峰。从2012年开始,工厂源自于3G/3.5G无线技术的收入将开始下降,这是因为运营商开始准备升级至4GLTE。IHS公司预计,从2013年开始,4G将成为全球无线基础设施市场的最大部分,并在2015年增至361亿美元左右。
上述产品绝大部分都是黑白显示。
电子阅读器厂商的强力促销,无疑是造就这股强劲增长的主因;面对来自 iPad、Kindle Fire 等彩色平板电脑来势汹汹的威胁,电子阅读器未来几年增长势必走弱。
IHS iSuppli 中小尺寸屏幕产品资深经理 Vinita Jakhanwal 认为,接下来电子阅读器制造商必须开劈新市场,并且通过搭配彩色屏幕等方式为商品开创新意。
IHS iSuppli 指出,未来电子阅读器的增长将由各别领域带动,例如设计出专供教育用途的产品,这些专有产品甚至会比多功能的平板电脑更受欢迎。
然而,该研究机构也点明,真正的困难点是上述具有利基的应用领域,不是还没被发现就是发展尚未完备。
不过也千万别忽略电子阅读器难以取代的优点,不但轻薄,而且拥有长达数周的电池续航力。
到2011年底,全球4G LTE用户预计将达到1160万,相比2010年的30万飙升4062%。预计2012年4G LTE用户仍将保持这种惊人增长,数量激增442%,达到6280万。在2012年之后的三年里,4G LTE用户增长将会有所放慢,但数量仍然会保持稳定:2013年增长215%,2014年增长105%,2015年增长84%。
到2015年,也就是推出短短5年之后,全球4G LTE用户总数将达到7.442亿,占全球73亿手机用户的10%。IHS iSuppli数据显示,尽管到2015年LTE用户数量仍将少于旧有无线技术,如2G用户总数为38亿,3G用户总数为28亿,但LTE的扩张速度仍然是最快的,尤其是旧有无线标准的用户数量增长开始放缓的背景下。
IHS iSuppli无线通信首席分析师弗朗西斯·西德克(Francis Sideco)说:“4G LTE技术可以满足下一代移动服务所需的带宽需要,从快速音乐音乐、高清流媒体视频播放到多玩家游戏等。由于得到全行业的普遍支持,4G LET技术将成为提供上述服务和其他优质内容产品的标准选择。”
4G被定义为下一代高速、低延时无线技术,号称传输速度高达每秒100Mb,延时只有数十毫秒,在理论上讲,这种技术的平均速度可以达到当前广泛使用的3G技术的10倍。4G技术尤其适合于数据量庞大、实时应用,比如流媒体视频播放和多人游戏。这些应用会迅速消耗掉大量带宽和容量,相比于旧有无线标准,导致图像和声音数据更难顺畅传输。
IHS iSuppli称,受益于企业对PC需求稳定及Sandy Bridge处理器销售保持强劲,英特尔在第二季度继续扩大其在全球处理器市场的领先优势,市场份额达到81.8%。IHS iSuppli分析师在报告中称,英特尔第二季度市场份额增加了1.1%,同时AMD份额下降了1.1%,至10.4%。
英特尔和AMD公司高层此前均表示,最新一代处理器是各自公司历史上处理速度最快的处理器之一。今年7月,英特尔总裁兼CEO保罗·欧德宁(Paul Otellini)预计,该公司今年销售的三分之二处理器都采用Sandy Bridge架构。几天后,AMD CFO托玛斯·塞弗特(Thomas Seifert)透露,今年一季度Brazos Fusion处理器的销量达到300万,预计第二季度将达到600万。
塞弗特当时曾表示:“Fusion处理器的成功表明我们的战略是正确的。”IHS iSuppli首席分析师马修·威尔金斯(Matthew Wilkins)表示,受益于PC需求复苏以及Sandy Bridge处理器出货量增长强劲,英特尔第二季度业绩表现抢眼:“PC销售在企业市场的表现要好于个人消费市场,而企业市场尤其能让英特尔受益。”
PC市场在整体上出现了滑坡,IDC和Gartner等市场研究机构由此纷纷下调对2011年和2012年出货量预期。IHS iSuppli分析师称,由于寻求对系统进行全面升级,企业IT部门正在推动PC销量增长。这有助于英特尔进一步扩大同竞争对手的领先优势。英特尔处理器业务营收大部分来自于商用市场。
IHS iSuppli在报告中称,虽然全球PC市场在今年第一季度一度陷入困境,但在第二季度重新恢复增长,出货量从去年同期的8260万台增至8560万台,同比增长3.7%。与此同时,PC销量增长使得第二季度全球处理器销售额同比上升10%,从去年同期的98亿美元增至109亿美元。
报告数据显示,联想今年第一季度820万台出货量,二季度环比增长25.6%至1020万台,较去年同期增长23%。苹果和三星PC出货量较2010年也增长了两位数,分别增长13.6%和31.3%。所有PC厂商总出货量同比增长3.7%,环比增长5%。
Acer无法扭转PC业务的低迷状态,并逐渐转向移动设备发展,其表现在修地区有位明显,PC出货量环比下降4%,同比下降20%,制造商排名跌至第四位。而另一台湾PC制造商Asus华硕则超越日本东芝跻身第五位。虽然Samsung 第二季度与去年(240年)同比增长33%(310万),但出货量仍低于其他PC厂商。IHS本次报告中没有出现苹果,仅列出了PC出货量全球排名前五的PC制造商,包括笔记本电脑和台式机,但平板电脑和移动设备均不列入参考数据。
总体而言,本次调查显示了整个PC行业经过需求萎缩和负增长的时期后,整体呈现积极趋势。所有PC厂商在第二季度共出货8560万台,较去年同期8260万台增长了3.7%,而且第一季度同比增长也有近6%,共出货8080万台。
IHS表示,他们坚信企业市场对Lenovo PC需求相当旺盛,并看淡一直保持全球前二的两大PC厂商HP和Dell,惠普第二季度出货量环比增长仅有0.02%,而戴尔较上季度增长了6.1%。
报告称,6月份全球中小型面板(尺寸在1.0-9.x英寸)出货量微幅上涨至1.885亿片,相比5月份的1.866亿片增长1%,这也是中小型面板出货量自3月份以来实现的首次环比增长。
IHS iSuppli中小型显示屏研究主管维尼塔·捷克纳瓦尔(Vinita Jakhanwal)表示:“受到智能机和平板电脑面板买家强势需求的持续拉动,6月份全球中小型面板出货量实现微幅上涨。”
其中,平板电脑所用中小型面板的价格依旧很高。今年三季度7英寸、9.7英寸平板电脑面板价格分别为53美元和65美元。相比之下,随着需求的下降,数码相机和个人导航设备所用面板价格一直在下降。
在所有中小型面板制造商中,台湾制造商三季度的平均产能利用率为61%,高于6月底的55%。韩国制造商的利用率更高,LG Display目前的产能利用率依旧为100%,三星移动显示(SMD)为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