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Mobi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Tue, 30 Oct 2018 10:31:40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Inmobi:2018年美国移动视频广告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787278.html Tue, 30 Oct 2018 16:59:06 +0000 //www.otias-ub.com/?p=787278 Inmobi发布了“2018年美国移动视频广告报告”,2018年美国移动广告支出将达到700亿美元,是2008年的200倍。到2021年,这个数字将达到1020亿美元,比2018年增长46%。总而言之,到2021年美国广告商和营销商将媒体预算的40%用于移动广告。

各种移动设备上的视频消费指数都在上升,特别是智能手机。五年前,美国人在PC上花费的时间是移动设备的2倍。现在,这个数字得到逆转,人们在移动设备上花费的时间比PC多1.5倍。因此,移动视频广告对广告商和广告客户都变的越来越重要。

美国占视频支出和收视的50%,对视频的需求增长了176%。人们在应用内花费的时间份额正在增长,应用内视频收视也如此。网络视频观众的数量在2016-2020年间将增长10%,达到2.359亿人。2017年美国网络视频收视量增长176%,移动视频广告支出增长150%。

美国广告客户视频可见率为94%。各国品牌广告客户可以追踪和衡量全球可见度,以确保最大限度地减少浪费资源。

美国正在推进广告程序化购买。91%的品牌广告客户在2017年使用过广告程序化购买渠道,主要是由于其超高的效率和透明度。因此可以理解为什么美国广告程序化购买支出增长136%。

SDK级整合带来更好的点击率和可见度测量。那些拥有SDK级整合库存的品牌广告享有预缓存视频,其加载更快,提供更好的体验,带来更高的点击率。

零售、移动电子商务和食品饮料广告客户更依赖移动视频。视觉、听觉和移动性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一张图顶千言万语,现在则是一个视频顶千张图。因此,各行业广告客户投资移动视频广告合情合理。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交流群,支持我们发展可加入!

]]>
InMobi:2017旅游行业移动营销洞察 //www.otias-ub.com/archives/657323.html Mon, 27 Nov 2017 14:44:42 +0000 //www.otias-ub.com/?p=657323 随着消费的升级,旅游行业迎来爆发式的增长,特别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在线旅游也迈入了2.0时代。近日,InMobi也特别发布了一份《旅游行业移动营销洞察报告》,为帮助旅游行业真正“移动”起来提供了大量切实可行的干货。

据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在线旅游市场的交易规模已达到了5903.6亿元,预计2017年全年将超过7100亿元,5年间增长了超过400%。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竞争也在不断加剧,要从这片红海中突围,必须做好移动营销。

报告总结得出了旅游移动营销的三部曲亮点,用互联网将目的地资源进行整合。第一步从订购机票出发,了解受众本质,深入目标人群的兴趣点,找到突破口,借助“双十一”等节气实施促销策略;第二步进入酒店预订,在这个环节,除了获得准确的目标受众外,应更看重通过转化得到的直观销售量、APP下载量和新用户数等;第三步便是旅游景点攻略,旅游的内容营销需要渗透到受众的生活,基于受众的偏好内容投其所好,曝光品牌形象。

]]>
InMobi:2017年应用效果营销调查 //www.otias-ub.com/archives/639680.html Sat, 30 Sep 2017 02:26:56 +0000 //www.otias-ub.com/?p=639680 根据InMobi的调查,应用程序营销人员更愿意将获得用户作为目标,而非保留现有用户,分别占70%和35%。但是,营销人员可能忽略了最重要的挑战:用户保留。

事实上,用户保留和参与是应用程序营销人员面临的最大挑战,有55%的受访者这么表示。63%的应用程序用户在下载应用后30天内就不再积极使用了。另一个挑战是应用安装不能变成有价值的用户。

当然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获得新用户仍然非常困难。半数受访者表示发现应用比过去更难了,而且41%的受访者表示获得用户的成本更高了。

应用营销人员继续使用应用内广告这种盈利模式(61%),远超过应用内购买(45%)。

在获取用户方面,营销人员往往最依赖于横幅广告和原生广告,但是,视频广告正在快速增长。当然应用内广告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例如归因列表(48%)、广告流量欺诈(41%)和广告拦截(36%)等。

广告流量欺诈方面,70%的受访者认为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广告网络必须努力解决。61%的营销人员认为广告行业在这方面还没有尽全力。

近半数营销人员的再营销预算份额不到5%。成本是最大的阻碍,半数营销人员表示再营销成本太高。

但是,有迹象表明再营销正在上升。目前,只有1/3的营销人员使用应用内再营销(32%),有39%的营销人员计划使用这种营销方式。

关于再营销的其他洞察:

近3/4的营销人员认为再营销至少有些成功;

每个用户的平均收入(ARPU)和广告支出回报率(ROAS)是用于衡量效果的最受欢迎的KPI;

点击率(33%)以及点击并浏览(31%)是最常用的再营销归因方法。

199IT.com原创编译自:InMobi 非授权请勿转载

]]>
InMobi:2017化妆品移动营销洞察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632155.html Mon, 11 Sep 2017 16:32:00 +0000 //www.otias-ub.com/?p=632155 近日,全球最大的独立移动广告平台InMobi发布了《2017化妆品行业移动营销洞察报告》,深入分析了移动互联网浪潮为传统化妆品行业带来的巨变,并对数字时代下如何做好化妆品行业的移动营销作了详尽解读。

该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化妆品零售交易规模达到了5830亿元,增长率达到了20.4%,而预计到2018年,这一规模将超过8000亿元,我国的化妆品市场已稳步进入成熟期。

同时,在移动互联网的助推下,用户的消费方式也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在目前我国7.31亿网民中,手机网民占比达到了95.1%,为6.95亿。随着移动支付技术的成熟,手机逐渐成为人们最重要的支付工具之一,这个庞大的用户群体的巨大消费需求也因此得到了释放。InMobi该报告显示,手机网民中有67.5%使用手机网上支付,50.3%在线下实体店购物使用手机支付,手机支付已成为习惯。

化妆品需求也因此得到了极大的带动,目前用户在移动端搜索化妆品日均就已达到了148万次,其中来自手机的搜索量每季度就要增长11%,在搜索渠道中占据了主导。

在线上购买渠道的选择上,69.7%的用户偏好大型综合电商,其次是垂直电商,占到了40.9%,品牌自营官方网站和海淘个人代购分别占到了35.5%和29.4%。

除此之外,用户线上消费倾向也十分明显,他们特别关注化妆品品牌以及产品本身的质量、功效,同时口碑的影响也在逐渐提升。而他们在做决策时,则主要以自身需求为主导,更加重视朋友推荐。

该报告也对化妆品用户的人群画像进行了描摹,这个群体以18-35岁的80、90后为主,占比达到88%,涵盖了拥有稳定收入、追求新鲜时尚、爱美的白领学生人群。不过,收入情况也直接影响着他们对于化妆品的投入以及选择。作为主体的白领学生人群,有近1/3的女性护肤品的年消费金额集中在1000-3000元,有35.2%彩妆年消费金额在1000元以内。而高阶人群则依靠高收入,消费也更高,同时也更注重品牌,在购买渠道和品牌产品国的选择上也更多元化。从护肤品来看,50%的高阶女性年消费金额在10000万以上,以国产和欧美品牌为主,其中面膜、面霜、眼霜的关注较高,祛斑、保湿、抗衰老和防晒的关注度明显提升。从彩妆来看,31.5%的高阶女性年消费金额在10000元以上,超过九成使用欧美品牌,主要关注面部、唇部和眼部彩妆,这三个品牌的搜索量占比之和接近90%。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消费者更多地选择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进行购买、支付以及互动分享。通过这种模式,化妆品用户能获得便捷高效的服务,减少购物时间,更直接地感受到时尚讯息,同时也能增加对品牌的认知度,降低购物风险,更为重要的是用户可以在自己的兴趣喜好上得到更专业的推荐。

可以看出,市场消费需求正在不断苏醒,建立一套”化妆品服务价值系统”已经变得刻不容缓。在这套系统中,大数据价值至关重要。它能为用户提供美妆信息和社区交流价值,同时为化妆品客户提供决策支持价值,为行业提供趋势导向价值,在整个化妆品广告价值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面对这种需求,InMobi也在积极地探索”互联网+”的新模式,致力于建立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桥梁。他们首先做的便是通过与第三方数据合作伙伴如Nielson、comScore共同认证,获取高维数据信号,从而丰富目标人群画像,包括人口数据、品牌及设备使用情况、用户意图、历史行为轨迹等,做到真正对受众进行细分。

在精准的受众细分之后,便能进行精准地目标人群触达,为化妆品广告主找到优质的用户群,实现资源全面覆盖,打造整合化、全面化、深入化的营销方式。

此外,InMobi还将利用庞大的媒体矩阵,进行移动媒体优势产品组合,为用户提供差异化、高度定制的沟通内容,从而更有效地影响化妆品用户,提升移动整合营销传播结果。同时,从移动设备中抓取有即时需求的关键字搜索人群进行投放,满足其即时需求,促进转化。

化妆品广告主还可以利用移动设备LBS优势,以用户手机GPS定位、Wi-Fi、IP为基础,对用户地理位置历史轨迹及周期频次进行分析,筛选目标消费群。基于这一技术,化妆品广告主便可以在指定地区周边范围进行定向投放,或者判断潜在受众地理位置,根据品牌推广需求进行引导。如羽西1月新品上市时,因该产品具有防霾成分,所以采用了目标人群LBS集中地精准投放,定位不同地理位置投放素材,反复刺激需求。这次投放最终收获了1300多万的曝光,总点击超过270万,点击率达到了3.37%。

作为行业内可视化的先锋,InMobi也提供了最完整的数据监测,确保效果一览无遗。除了自我监测之外,他们也与MOAT、IAS等世界顶尖的监测机构合作进行广告可见度的监测,而这些所有监测都只需要集成一个SDK便可以实现。

获取PDF版微信扫描下面二维码

199IT知识星球(原小密圈)已有1400+资深用户、3000+份最新最好的行业文档,欢迎您的加入!

]]>
eMarketer:59%的营销人员认为广告流量欺诈亟待解决 //www.otias-ub.com/archives/625569.html Wed, 30 Aug 2017 16:50:10 +0000 //www.otias-ub.com/?p=625569         199IT原创编译

        根据InMobi在7月进行的一项调查,广告流量欺诈已经成为全球大多数应用程序营销人员的主要关注焦点。InMobi的调查发现,59%的营销人员认为广告流量欺诈是广告平台需要解决的严重问题。

        此外,调查显示,40%的应用程序营销人员认为,他们已经掌握了广告流量欺诈行为的发生情况及其广告活动的潜在影响。但是,还有44%的受访者虽然知道什么是广告流量欺诈行为,但是想了解更多信息;或者了解这个概念,但不知道它是如何影响网络广告的。

        近一半(48%)的受访者发现机器人和脚本的无效流量是他们遇到的最常见的广告流量欺诈类型。其次是未经授权的重新定向(13%),点击量欺诈(13%)和广告堆栈(10%)。

        另一方面,InMobi的调查显示,广告客户正在采取各种措施打击广告流量欺诈问题,但是,并没有依靠技术方案。InMobi发现,58%的受访者与更可靠的广告平台进行合作,以确保他们不会成为流量欺诈的受害者。

        但是,其他技术并没有被营销人员广泛采用,只有1/3的受访者使用IP地址黑名单来遏制流量欺诈,27%的营销人员直接利用与发布商的合作伙伴关系来虚弱中间商带来的流量欺诈。还有27%的企业将其广告系统与独立的防欺诈工具相结合,约1/4的营销人员要求广告平台提供全面的透明度和报告。

        199IT.com原创编译自:eMarketer 非授权请勿转载

]]>
Google为何计划收购InMobi? //www.otias-ub.com/archives/333233.html Tue, 17 Mar 2015 14:25:22 +0000 //www.otias-ub.com/?p=333233 近日,全球移动互联网领域的一大热点新闻,非“外媒曝谷歌正洽谈收购移动广告平台InMobi­”莫属。随着媒体的不断爆料和澄清,局外人开始关注这个正在与巨头谷歌“肉搏­”的“新人­”;局内人则纷纷看起门道:如果消息属实,谷歌为何选择InMobi?又为何选在此时谈收购?

要拨开层层疑云,首先要了解InMobi。这家成立仅第8个年头的“小公司”发展速度之快令人咋舌。今年2月,InMobi宣布已成为迄今为止全球唯一一家月活跃用户达10亿的独立移动广告平台,虽然还未上市,但已被美国华尔街分析师估值25亿美元,被媒体誉为专注于移动广告领域的最大黑马,也是最有希望站在巨人谷歌肩膀上的挑战者。

移动搜索广告谷歌光环褪色

毫无疑问,传统搜索市场的沉淀使得谷歌在移动搜索领域仍是主导。然而,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在不同使用场景下的多元性选择,促使移动搜寻走向分裂,搜索引擎已不再如桌面或笔电搜寻那般是用户上网第一目的地,取而代之的Yelp、Indeed、Amazon、Shazam等各类匹配不同搜索需求的App。受此影响,根据eMarketer的相关资料显示,谷歌2012年移动搜索广告占有率82.8%,2013年降到68.5%,2014年预计再次降至历史新低65.7%。王者光环逐渐褪去,屋漏又偏逢连夜雨,苹果Safari默认搜索引擎协议今年将到期,如不再续签,意味着谷歌将失去一大部分iPhone和iPad的移动搜索流量。要挽回颓势,除了遏制搜索广告下滑,注入新鲜血液以拓展其他移动广告业务是比较明智的选择。专注于移动展示广告并已有8年积累的InMobi,几乎是谷歌迅速翻盘的不二之选。

移动展示广告谷歌四面楚歌

根据eMarketer的最新数据,虽然2014年谷歌仍占据全球移动广告市场份额第一,然而移动搜索广告疲软,加之移动展示广告不尽如人意,让第一的宝座危机四伏。2014年谷歌在移动广告市场的增速仅排名第11位,市场份额也较2013年下降了6%。反观其最大的竞争对手Facebook,增速仅次于Twitter排名第二,市场份额上升2个百分点,虽说与谷歌仍有不小的差距,但第二的位置十分稳固。而如果单说移动展示广告,Facebook 2012年和2013年在美国的市场份额分别是18.4%和25.29%,Google仅为17%和19.6%,证明Google的移动广告第一仅仅是依靠移动搜索一条腿走路,在移动展示广告领域,Facebook已经超越了Google。此外,Google的后方不仅只有Facebook步步为营,更有中国企业穷追猛赶。2014年,阿里巴巴和百度的移动广告(含搜索)市场份额紧随Facebook之后排名第三和第四,增速惊人。考虑到中国庞大的人口红利和快速发展的移动生态环境,中国企业必将势如破竹。

危机临近、优势缩小,迫使谷歌不得不正面迎战。当年,谷歌正是通过收购AdMob来占领移动展示广告市场的先机,而InMobi作为目前全球最大的独立移动广告平台,其10亿月活跃用户、每月1380亿次的有效广告展示显示了强大的实力,谷歌会如法炮制设法将其收入麾下也在情理之中。可以想见,假设收购成功,谷歌将以一种不可战胜的方式巩固自己在移动广告领域未来几年的统治地位,这种其他竞争对手无法超越的绝对优势,正是谷歌所追求的昔日王者之梦。

移动广告形式谷歌鲜有创新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用户也变得越来越聪明,传统­横幅、插屏等比较影响用户体验的广告形式,广告效果着实难复当年之勇。氤氲而生的原生广告有着更好的用户体验和更优的广告效果,已为越来越多广告主青睐。对于广告平台来说,原生广告盈利的关键在于规模化、程序化,难点在于如何聚合全球数百万App对于原生广告个性化的需求,并使其标准化、规模化地在平台上运作,开发几种原生广告的形式很简单,但如何让不同App内尺寸千差万别的原生广告被广告主轻松地进行规模化的广告投放,是全球性的技术难题。遗憾的是,没有明显的证据表明谷歌能在原生广告领域有所突破并获得优势。恰恰相反,使谷歌称霸搜索广告市场的算法、竞拍系统和机器学习,非但不会成就其原生广告内容的吸引力,反而将其困于众多条条框框之中。至今,谷歌的移动广告平台仍然没有推出任何针对App开发者的原生广告相关产品。

而放眼此次收购传闻的另一个主角InMobi,早在去年1月已发布原生广告平台,并迅速跃居全球最大的独立移动原生广告平台和全球最大的移动原生广告程序化交易平台。据业内人士分析,InMobi全球领先的原生广告产品,技术上保守估计已领先谷歌一年以上,视频广告、试玩广告等突破性的移动广告产品也昭示着其无穷的创新能力和激情,这正是处于尴尬期、原地不前的谷歌所急需的,而成熟且领先的产品注入也会为其带来源源不断的活力和利润来源。

24235858.jpg.450

中国市场巨大谷歌处于弱势

在中国,谷歌似乎一直不太走运。2010年底,因内容审查问题,谷歌关闭在华网页搜索服务,将巨大的中国网页搜索市场拱手让给百度。而虽然目前恰逢中国飞速向移动互联网转型的最佳时机,谷歌却仍未振作,根据中国最大的移动广告聚合平台芒果的数据显示,谷歌在国内移动广告平台排行中仅排列第七,即使在鲜有竞争的国外榜中也长期落后InMobi,几乎从未翻身。巧合的是,在谷歌宣布退出中国的第二年,InMobi宣布正式进入中国。5年让这家国外移动广告平台从适应市场到领导市场,目前在芒果的国内移动广告平台监测排行榜中,InMobi与国内巨头百度长期处于争夺第一、第二位的拉锯战,国外榜中毫无悬念的领先,如此佳绩实属难得。

另一方面,eMarketer预测2015年中国移动广告支出将达到64亿美元,比2014年增长600%,超过英国和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移动广告市场。即便是全球老大谷歌,面对如此诱人的巨大蛋糕,垂涎欲滴也是人之常情。尽管有消息称谷歌即将重回中国,但商机不等人,收购在华业务稳定高速发展的InMobi以进一步抢占先机,再逐步培养AdMob,双管齐下最终从国内巨头手中夺回中国市场,也许是谷歌能够采用的最安全稳健的策略。

尽管谷歌的股票因此次事件有所波动,但投资人自去年第三季度起就对其显示出盛极而衰的担忧使得股价一路下探,却是不争的事实。随着InMobi CEO纳文·泰瓦里(Naveen Tewari)迅速做出回应,用“只卖艺,不卖身­”这种极其风趣的说法辟谣,收购事件似乎画上了休止符。然而移动互联网时代,谷歌面临来自自身以及各个竞争对手的压力却愈发显现。

]]>
InMobi:移动广告对消费者的购买决定影响高达80% //www.otias-ub.com/archives/330132.html Mon, 02 Mar 2015 00:25:50 +0000 //www.otias-ub.com/?p=330132         199IT原创编译

        移动设备购买意向在下降,但是还有大量消费者为升级设备而消费。根据2014年10月YouGov为InMobi实施的研究,想买新智能手机或平板的用户会用手机搜索适合的商品。

185663-1

        在美国智能手机消费者中,即计划未来三个月购买智能设备的人,手机是搜索商品最受欢迎的信息源,有51%的受访者选择。PC排在第二位,但是和手机比落后20个百分点。平板紧随其后排在第三位,有1/4的受访者选择。

        平板消费者也热衷于使用手机搜索商品信息。4/10的受访者将手机作为信息源。分别有超过3/10的平板消费者选择PC和实体店作为信息源。

185666-1

        消费者用手机搜索商品时,给广告商提供了接触他们的机会。受访者表示智能设备手机广告给他们提供更好的选择,向他们介绍了新事物,或提供了更好的交易。超过8/10的受访者表示智能设备手机广告影响了他们的购买决定。但是,手机广告对动摇他们的品牌选择作用更小,约6/10的受访者表示智能设备手机广告影响他们改变品牌,这是最低的回应。

        交易和促销是最吸引移动网民的移动广告类型,有56%的消费者选择。包括商品信息(38%)、富媒体展示(37%)的移动广告和包括保存供以后收看的广告 (25%)也很受欢迎。消费者对本地搜索很感兴趣,但是只有1/4的受访者用商店定位搜索移动广告。只有1/5的受访者认为有分享功能的移动广告很有趣,原生广告最不受欢迎,只有17%的受访者选择。

        编译自:eMarketer 译者:孙莹

]]>
InMobi:2014 Q3数据显示移动用户更愿意点击应用内广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315434.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315434.html#comments Mon, 22 Dec 2014 01:00:00 +0000 //www.otias-ub.com/?p=315434         199IT原创编译

        移动用户更愿意点击应用里提供的广告,而非浏览器,2014年第三季度InMobi的数据支持了这一说法。纵观广告数据,上个季度应用内提供广告展现量占80%,平均点击率比移动浏览器高2.8x。同时,应用内广告有效的每千次展示费用(eCPM)比移动网站广告高2.5x。

182768-20

        当考虑到移动用户在应用上花更多时间这些数据就有道理了,2014年6月,来自comScore的数据显示美国智能手机用户使用手机88%的时间都花在应用上,只有12%的时间在使用浏览器;平板也差不多,应用和浏览器使用时间分别占82%和18%。

        消费者使用不同设备时怎么与应用内广告互动呢?InMobi发现绝大多数应用内广告展现率发生在智能手机上(85%),而平板的平均CTR和eCPM更高。平板CTR比智能手机高55.4%;在eCPM方面,平板应用内广告比智能手机高35%。

182762-20

        操作系统方面,iOS的CTR和eCPM领先于Android,Apple操作系统应用内广告CTR比Android高21%;iOS的eCPM比Android高出50%。

        编译自:eMarketer的译者:孙莹

]]>
//www.otias-ub.com/archives/315434.html/feed 12
Socintel360:2014年美国原生广告支出达到32亿美元 //www.otias-ub.com/archives/313128.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313128.html#comments Thu, 18 Dec 2014 01:50:26 +0000 //www.otias-ub.com/?p=313128         199IT原创编译

        营销人员期待原生广告支出能够增长,来自产业内的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2014年9月,Socintel360预测2014年美国原生广告支出将增长46.7%,达到32亿美元。这种两位数的增长率将持续到2018年,届时,美国原生广告支出将达到88亿美元,年增长23.9%。

181780-10

        营销人员强调了移动世界原生广告的价值,在这里屏幕很小,内容是通过“feeds”共享的。2014年10月,Rubicon Project 和 InMobi的调查发现大部分数字广告买家都在利用原生广告。全球57%的数字广告买家表示他们正计划或运行移动原生广告战略。

        为这么这些人对原生广告感兴趣?数字广告买家强调了移动原生广告不会打扰其用户,55.2%的受访者表示他们运行移动原生广告战略是因为广告和内容混合在一起,这样就不惹人厌恶了。计划或正在运行移动原生广告战略的数字买家也希望有更高的转化率和参与率。

181779-10

        当然我们也不能忽略43%的数字广告买家没有开发移动原生广告。这些没用移动原生广告的营销人员主要是因为缺少内部资源和认知,当然还有些外部原因,如缺少全球统一标准。

        Rubicon 和 InMobi 调查没有使用移动原生广告用户“怎么才能改变他们的想法?”。调查结果显示没有执行移动原生广告战略的数字广告买家更愿意测试移动原生广告,如果他们确定这将有利于其品牌实现目标(47.2%)或易于发布其手头资源(44.4%)。

        像一般消费者一样,B2B最终用户买家在线采购时也需要:良好的跨设备媒体组合和广泛的信息(包括价格和功能)。eMarketer预测今年全球移动广告支出将飞涨91.7%,达到364.6亿美元;到2018年,将达到1250亿美元。根据Rubicon 和 InMobi的发现,原生广告将得益于移动广告支出的膨胀。

        编译自:eMarketer 译者:孙莹

]]>
//www.otias-ub.com/archives/313128.html/feed 1
InMobi:周二周五移动应用广告CPM最高 //www.otias-ub.com/archives/299995.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299995.html#comments Thu, 04 Dec 2014 14:40:02 +0000 //www.otias-ub.com/?p=299995 根据InMobi针对其广告网络Q3的数据分析,美国移动应用周一和周二的曝光量最高,但点击率和CPM最高的时间点则出现在周二和周五

InMobi-Mobile-App-Monetization-by-Day-of-Week-in-Q3-Dec2014

全球来看,移动应用内嵌广告的CPM较移动网页广告高2.5倍

]]>
//www.otias-ub.com/archives/299995.html/feed 1
InMobi:44%的智能手机用户喜欢用聊天应用交流 //www.otias-ub.com/archives/287384.html Thu, 30 Oct 2014 01:30:29 +0000 //www.otias-ub.com/?p=287384         199IT原创编译

        Facebook推出独立应用来实现信息功能,美国为主的高科技媒体抱怨应用许可,为什么需要第二个Facebook应用。但是许多发展中市场的移动网民,特别是亚太地区,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180677-28

        近十分之六的菲律宾移动网民使用Facebook Messenger,只比印度少一些。近半数的马来西亚和越南移动网民使用Facebook Messenger,印度尼西亚普及率达到40%。

        其他Facebook Messenger领先市场也是发展中市场,讯息类应用刚刚开始受欢迎。英国是最发达的互联网市场之一,但是英国移动网民中的Facebook Messenger users比例较低,占40%,排在倒数第四位。

179680-28

        同时,在印度讯息和聊天类应用是智能手机用户最喜欢的交流方式。2014年6月,InMobi的研究发现44%的智能手机用户喜欢用聊天应用交流,只有10%的人喜欢用传统的SMS和MMS。

        编译自:eMarketer 译者:孙莹

]]>
InMobi:2014年东南亚国家每100个用户移动应用下载量超过美国 //www.otias-ub.com/archives/285799.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285799.html#comments Fri, 24 Oct 2014 00:40:52 +0000 //www.otias-ub.com/?p=285799         199IT原创编译

        根据2014年第二季度InMobi的调查,应用整体下载量是美国领先,但是每个用户的下载量方面,东南亚国家领先。

180213-23

        基于InMobi网络的活动,马来西亚每100个用户就有近5个应用的下载量,在印度尼西亚每100个用户有超过4个应用的下载量。这个比率是排在第三位的菲律宾的近两倍,韩国和台湾都不在前五位。美国降到第八位,每100个用户只有1.25个应用的下载量。

        但是美国智能手机普及广泛,这意味着即使是小比率也占InMobi网络移动应用下载量的18%,中国占10%,印度尼西亚占8%。

180212-23

        应用下载率排在前五位的国家的下载量加在一起仅占InMobi网络的不足四分之一。

        eMarketer预测在亚太地区,今年23.9%的人口拥有或每个月使用智能手机。这个比例在北美是51.3%,唯一大多数人口拥有智能手机的地区。

        编译自:eMarketer 译者:孙莹

]]>
//www.otias-ub.com/archives/285799.html/feed 1
inMobi:中美韩玩家下载游戏的渠道差异性 //www.otias-ub.com/archives/217481.html Wed, 30 Apr 2014 17:41:03 +0000 //www.otias-ub.com/?p=217481  

       inMobi最近报告分析了不同市场的玩家喜好和消费习惯,并指出中国和韩国玩家更喜欢RPG/冒险游戏,而美国人更喜欢谜题游戏。开发者应该考虑不同市场的用户特点来设计盈利方案。

  美国人、中国人和韩国人都喜欢下载免费游戏,但他们发现应用的习惯却大不相同。

  美国人发现应用的两大渠道是检索应用商店,以及口头推荐。三分之一美国人是通过移动广告或其他应用、网站发现游戏应用,四分之一美国受访者则是通过社交媒体发现游戏。中国iOS游戏玩家主要通过检索应用商店发现游戏。但仅有三分之一的中国Android玩家通过应用商店检索应用,他们主要通过手机应用和网站评价、推荐来发现应用。

  有趣的是,许多韩国人是通过Kakao游戏平台发现游戏,该国Google Play和App Store前十大畅销游戏中有9款均是针对Kakao平台打造的游戏。

  中国玩家每月所玩的游戏数量最多,他们的下载意愿也最高,预计在未来30天中会下载7.5款游戏,比美国和韩国玩家的下载意愿高20%。

  但中国玩家体验免费应用的意愿比美国人高31%,而后者混合体验免费与付费应用的意愿则比中国玩家高36%。

]]>
InMobi :2014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行为洞察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86546.html Fri, 10 Jan 2014 10:03:11 +0000 //www.otias-ub.com/?p=186546 一、移动互联网已成为绝对主导的第一媒体

146分钟——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平均每天的有效媒体接触时间为5.8小时。其中,利用手机和平板上网时间总计达到146分钟,占42%。 远远超越PC互联网(100分钟,29%)和电视(60分钟,17%),并且已经接近PC互联网与电视媒体的总和。手机凭借104分钟的使用时间成为最受欢迎的移动媒体(因用户电话和收发短信的时间不属于媒体时间范畴,所以这部分并未被纳入统计)。移动互联是大势所趋。

1389334982图片1

二、移动电商将成2014全新增长点,移动互联网有望全面超越PC互联网

1.更多移动互联网用户将手机作为他们首选或唯一的上网工具
报告显示,9%的中国移动互联网覆盖人群将手机作为唯一的上网工具,35%的移动互联网覆盖人群主要通过手机上网。而随着移动互联网在全国的铺开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目前三、四线城市88%的移动互联网覆盖人群已经将手机作为首选或常用的上网工具,其中将手机作为唯一上网工具的比例更达到13%,远超一、二线城市的5%。移动互联网在颠覆PC互联网方面呈现“农村包围城市”的态势,除了已经覆盖传统的PC互联网用户之外,移动互联网还显示了更强的包容性、覆盖了更多三四线以下城市不便于使用PC或笔记本电脑上网的人群,因此总体覆盖用户数已经超过了PC互联网覆盖的用户数。相信随着网络条件进一步成熟以及手机价格逐步降低,三、四线城市手机上网的市场仍有巨大潜力。

1389335048图片2

2.移动互联网已经在娱乐、信息获取和沟通三大应用领域超越了PC互联网,手机购物、移动金融等或将成为2014年爆发性的增长点:

1389335070图片3

其中,移动购物的增长情况最为乐观,从用户有效使用时间来说,预计在2014年,用户移动互联网主要行为分布中移动购物部分增长率将达35%以上。另外,91%的移动互联网用户表达了在2014年将会进行移动端购买或支付的意愿,预计2014年移动电商和移动金融将迎来井喷。

1389335103图片4

三、移动营销成广告市场蓝海

1.从用户对于移动广告的接受度看:
55%的用户表示相对电视和传统网络广告,他们更欢迎移动广告。其中22%的用户认为移动广告的内容对他们是非常有用的,仅有不到15%的用户表示会经常误点移动广告。表明用户对移动广告已经有较好的接受度,并且认同了广告内容具有一定价值。InMobi表示,用户对新媒体广告的出现都有一定的适应期,该适应期现象同样会比较明显地出现在营销者这一侧,移动互联网广告的出现时日尚浅,相信未来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1389335135图片5

2.从发布渠道看:
45%的移动互联网用户会注意到App内的移动广告,位居榜首。移动媒体上展现的搜索引擎和视频网站类广告注意力排在其后,分别为40%和34%。未来,移动广告行业的争夺战将是平台资源和技术创意的竞争,随着智能广告、原生广告、插屏广告等广告形式的进一步普及以及广告定向技术的进一步优化和发展,移动广告的接受程度和受欢迎度相信还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1389335158图片6

四、移动广告全面占领消费者购买决策路径

1.移动广告的影响力正在扩大:
影响消费者消费行为的三大主流广告渠道中,移动互联网以43%的影响力超越电视31%,并正在逐步向PC互联网61%进一步靠拢。而移动广告的效果也已经超出广告主预期,APP广告已不仅仅能够驱动用户下载一个新的APP,在调查中,有77%的用户表示可能会受到吸引而点击访问广告主的网站,47%的用户可能会受到吸引而向广告主拨打咨询电话,更有62%的用户表示可能会在点击移动广告后直接进行移动端的购买。

1389335178图片7

2.移动广告已经全面占领购买决策路径
在CDP(Consumer Decision Process)模型的各层级上,移动广告均能够施以影响。一般购买决策分为引起需求、收集信息、评价方案、决定购买和购买行为五个阶段。《洞察报告》显示,79%的用户表示移动广告能够吸引其成为潜在消费者,63%的用户会通过移动广告了解深入信息,60%左右的用户会进一步决定购买或者调整购买计划,这进一步验证了移动广告对于用户购买和消费行为的巨大影响力。

1389335202图片8

via:天下网商

]]>
InMobi:如何为你的APP下载打广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62635.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162635.html#comments Mon, 21 Oct 2013 23:37:22 +0000 //www.otias-ub.com/?p=162635 根据Juniper Research的预测,2017年全球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应用的下载量将超过1600亿。APP下载是一个竞争激烈的市场,这里为开发者提供InMobi的数据,以供开发者参考如何通过广告推广应用。

根据InMobi,2013年通过其移动广告网络有超过5000万的APP被下载,其中游戏占64%。

几乎所有的站点上面,游戏的下载都最高,说明手机游戏在不同的人群中都非常流行。体育,健康类站点社交应用的下载量则最高,而沟通类的站点娱乐应用的下载量最高。

在各种不同形式的移动广告中,哪种广告样式能带来最好的APP转化率?

在推广手机游戏时,插屏广告以25%的点击率和10%的转化率位于第一位,在android上面,插屏广告的转化率几乎是其他广告样式的两倍。

在PC互联网中,插屏广告曾被视作是最烦人的广告样式,但在移动上面表现似乎不错。插屏广告很好地捕捉了用户的注意力,但这么高的点击率也有可能属于误点击的行为。

不仅游戏开发者有这么高的转化率,漫画应用也有8%的转化率,健康类应用的转化率则有5.6%。而Banner广告对于非游戏类的应用转化率也非常理想。InMobi建议使用轮换广告样式这样可以减低用户对同样素材的疲劳。

根据Pew的研究,平板电脑用户的互动程度更高,他们更乐意接受平板电脑上的广告。平板电脑也是app开发者不容易错过的市场。

 

平板上的banner广告跟智能手机上的广告表现不一样,了解的你的目标平板电脑用户,以及他们喜欢的广告样式在设计平板电脑应用时是非常重要的。

对比平板电脑的CTR和广告网络的CTR发现,文字链广告在平板电脑上表现并不理论,但是平板插屏广告能够拥有比一般水平高46%的CTR表现。

下面是InMobi推荐的平板电脑营销方案:

  • 针对平板电脑优化广告尺寸,优化后的广告能够带来高达3倍以上的转化率和ROI提升
  • 使用728×90, 300×250 和 468×60尺寸的广告以实现最佳的表现
  • 使用轮换广告样式,帮助到达更多的用户

via:199it编译自iNMobi&econsultancy

]]>
//www.otias-ub.com/archives/162635.html/feed 1
InMobi:移动设备已成为移动用户消费媒体内容的首要平台 //www.otias-ub.com/archives/117230.html Sun, 26 May 2013 04:00:48 +0000 //www.otias-ub.com/?p=117230 移动广告平台InMobi最近针对14个市场的1.5万名移动网络用户调查显示,移动设备已成为这些用户消费媒体内容的首要平台。这些用户平均每天消费7小时的媒体内容,其中移动内容达108分钟。

multitasking(from app4spying)

62%受访者会一边看电话一边玩移动设备,48%一边看电视一边访问社交媒体。46%会在看电视时收发即时信息,30%一边看电视一边玩游戏或听音乐,18%则一边看电视一边用移动设备检索产品。

有这种习惯的20-34岁用户占比69%;75%受访者表示自己通过移动设备发现新产品信息,45%表示移动设备已经对自己的购物习惯产生影响。

文章来自:游戏邦

]]>
IAB:移动支付增长之余,浮夸风依然 //www.otias-ub.com/archives/114880.html Wed, 15 May 2013 02:37:45 +0000 //www.otias-ub.com/?p=114880 移动支付,指在实体店消费时使用移动电子设备进行支付,这种方式的普及如今看来仍然需要几年的时间。两周前,IAB 和InMobi 共同发布了一份关于移动支付行业覆盖范围以及金融相关行为的报告。

这份报告覆盖了约1200名美国成年受访者,针对2013年第一季度的情况进行了访问。报告表明,移动支付在一些移动金融服务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比如电子优惠券、购买虚拟物品、使用智能手机进行账单支付等。但是,在实体店面进行近场支付这一形式,仍有很长的路要走(3年甚至更久)。

相比之下,移动金融服务的另一种形式——手机银行的发展速度,则快于金融机构的预期。但是手机银行服务,其实只是网上银行在手机终端的延伸,用户通过平板电脑或者智能手机访问网上银行以取得他们在传统电脑上已经获得的信息。所以说,手机银行服务并没有核心业务的创新,除了尚未得到广泛推广的手机存款业务。

你了解你的发卡行提供哪些手机金融服务吗?

 图标1

收集及兑换优惠券在被访者使用最多的手机金融类服务,使用率达到了57%。这个数字并不算惊喜,用户对移动端的电子优惠券需求非常旺盛。

使用手机支付账单(很可能是支付信用卡账单)的比率也值得注意,这一数字达到了46%,支付手机账单的比率也占到了42%。

再来看实体店或者说线下的移动支付情况,34%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使用过这类的交易。如果可以看到全美的手机用户调查数据,34%这一数字应该较真实数字高出不少。作者怀疑真实数据应该在10%到15%之间(除非他们谈论的是星巴克这类用户忠诚度非常高的应用)。

您使用过您的手机进行支付吗?

 图标2

进一步了解“购买实物商品或服务”传达的内容会是件非常有价值的事情,但可惜的是这份调查没有为我们提供更多的信息。比如,这是使用PayPal的数据吗?是类似于预付费卡的受理形式?或是使用Square的终端进行的受理?又或是像上面提到过的,是用户忠诚度高的应用?

在金融支付类的应用中,PayPal毫无疑问占据了头把交椅的位置(PayPal正在通过和Discover Network的合作,在终端实体店高速推广其近场支付应用)。通过图表可以看出,约37%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的手机上装有PayPal的客户端。这项调查中提出的问题是用户是否“下载”了该应用而不是活跃使用状态,所以用户的真实使用情况暂时无法得知。

您下载过以下任何手机应用以进行支付或记录交易情况吗?

图标3

Square是另一个被用户广泛了解的移动支付品牌,其产品占据了8%的受访用户,这里指的是其手机应用产品,而不是Square的终端刷卡设备,“Pay with Square”应用支持近场非接触式支付,这需要首付款双方都具备Square账号(“购买实物商品或服务”这一选项很可疑已经包括了Square硬件终端的使用)。

Google Wallet的迷失导致其在受访者中的保有率下降到了7%。Android和Windows Phone手机的NFC功能具有很强的功能性和通用性,但是NFC很难通过其自身的力量使NFC支付在北美得到广泛使用,如果iPhone 5S增加了NFC功能的话,这一现状有望改善。

上图中的数据展现了移动金融服务、移动支付行业在美国用户中的进步趋势。随着越来越多的金融服务迁移到移动终端上,以及用户对使用移动设备进行金融交易的接受度越来越高,这种增长态势还将持续下去。

但是不得不说,人人都在手机上安装电子钱包并且进店使用手机进行消费这一理想中的情景,距离我们来说还是长远了一些,略显浮夸。

译者微博:@开耳山今

http://www.datatmt.com/archives/40368.html

]]>
Inmobi:用户越来越适应移动广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98038.html Tue, 05 Mar 2013 01:11:17 +0000 //www.otias-ub.com/?p=98038 虽然移动广告还没到到跟用户甜甜蜜蜜的时候,但移动广告算是逐渐得到用户认可了。根据Inmobi的数据,6/10的用户现在对移动广告习以为常。

尽管存在胖拇指的问题,但Inmobi的数据显示移动广告的误点击占比不到15%。在受众者中,移动广告甚至影响了46%的人通过移动设备进行购买。

手机已经成为用户无处不在的设备,48%的人在跟家人一起的时间也在上网,45%的人在社交聚会也是如此,上下班期间更是高达60%,在购物期间的使用率也有43%。这为广告主提供了和传统的印刷和电视广告完全不一样的机遇。

数据还发现平均每个移动互联网用户日消费媒体的时长达7小时,移动设备在其中占26%,而且仍在增长

InMobi Mobile Media Consumption Global 0 copy Mobile Web Users Increasingly Comfortable with Mobile Ads

199it编译自via:http://www.datatmt.com/archives/38857.html

]]>
InMobi:调查显示59%移动用户已不再抗拒移动广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97429.html Thu, 28 Feb 2013 16:13:56 +0000 //www.otias-ub.com/?p=97429 2013年2月27日 手机广告市场研究公司InMobi最近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有59%的移动网页用户已经习惯了移动广告,67%的人表示,移动广告可以为他们提供更好的购物选择。

( 4 )

在这份调查报告中,InMobi选取了全球14个市场,超过1.5万移动用户作为调研对象。调查结果显示,移动媒体方兴未艾,移动设备目前不光是消费者一种最基本通信需求,同时也成为连接在线品牌和消费者的重要平台。

  1)移动广告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越来越大

有超过50%的全球移动网页用户表示,他们使用移动设备作为其主要或者唯一上网工具。移动设备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购物工具和渠道,而移动广告在整个购物过程重发挥着重要作用。

调查显示,75%的人承认,他们通过移动设备获得新事物;67%的人表示,移动广告可以为他们提供更好的购物选择;46%的人表示,他们曾通过移动设备做过网上购买;45%的人表示,移动广告影响过他们的应用内购买。

  2)应用软件成品牌上触及消费者很好平台

移动应用软件可以为品牌上提供触及消费者很好机会。调查结果显示,移动应用软件的渗透速度非常加快。调查显示,在30天内,平均每个消费者频繁使用过6.5个应用软件。54%的人表示,他们在应用内注意过移动广告。而事实上,80%的表示,他们受这些广告的影响下载过应用软件。移动广告不光带动了应用下载数量,同时还增加忘了流量。67%的人表示,他们在看了移动广告后曾立即访问过品牌商网站。

  3)移动广告的渗透

在调查中,59%的移动用户表示,他们已经习惯了移动广告,如同看电视或者在线广告一样。其中应用内的移动广告最受到关注。在全球范围内,54%的用户通过应用软件发现广告,40%的用户通过搜索引擎,27%的通过零售商网站,而23%则是通过视频网站。

  4)移动电子商务的崛起

66%的消费者表示,他们此前通过移动设备进行过电子商务活动,而80%的人表示,他们计划在12个月之内进行移动电子商务。

]]>
InMobi&IAB:2012年Q3美国移动用户数据显示:移动设备对许多电影迷至关重要 //www.otias-ub.com/archives/74970.html Fri, 26 Oct 2012 02:30:56 +0000 //www.otias-ub.com/?p=74970         使用移动设备的小屏幕获取电影信息

根据互动广告局(IAB)的报告“手机电影”显示智能手机正在逐步占据影迷们的研究和决策过程,调查方为InMobi。这项研究调查了2012年第3季度美国移动用户的数据,发现移动设备对许多电影迷至关重要,帮助他们研究电影,并观看电影预告片。

男性是电影营销人的主要推广对象,男性比女性更频繁使用智能手机来选择电影。两性之间的最大区别在于使用智能手机观看电影预告片方面,有40%的男性和27%的女性使用智能手机观看电影预告片。不同年龄层智能手机用户在电影调查功能使用方面相似,但是年轻人更频繁使用社交网络功能。

IAB把“固定”影迷定义每月至少看一次电影的观众,他们比较少看电影的观众更倾向于使用移动设备。大约三分之二的固定影迷们使用移动网络或应用程序,来确定看哪部电影,而较少看电影的观众中只有40%的人这样做。

固定影迷也明显更倾向于使用自己的智能手机购买电影票,登录社交网络,或撰写电影评论。有趣的是,较少看电影的观众更愿意在手机上用虚拟电影票代替纸质电影票。

令人吃惊的是,61%的智能手机用户表示自己为了在移动设备上观看电影预告片,甚至看完了整段广告,在这方面男性比女性的可能性更大。

]]>
InMobi:70%美国人在看电视的同时使用手机和平板电脑 //www.otias-ub.com/archives/64256.html Tue, 21 Aug 2012 15:07:53 +0000 //www.otias-ub.com/?p=64256 移动广告网站InMobi最新报告指出,今年第二季度美国人每天在手机媒体内容上的平均投入时间达2.4小时,超过了在电视(2.35小时)和PC(1.6小时)上投入的时间。

还有70%美国人在看电视的同时使用手机和平板电脑,三分之二用户表示自己偏爱手机的原因是这种设备更易使用,56%受访者称自己总是随身携带手机。

71%用户通过手机搜索内容,64%使用手机上网,77%在床上使用手机,65%在等待的时候使用手机打发时间。

报告指出女性用户比男性更常使用手机,常在床上使用手机的男性用户比例为70%,女性则高达84%;常在购物时使用手机的男女用户比例分别是26%和40%。

]]>
InMobi:手机影响用户购买 //www.otias-ub.com/archives/63829.html Sun, 19 Aug 2012 03:37:58 +0000 //www.otias-ub.com/?p=63829 来自InMobi 2012年Q2针对英国手机消费的调查报告发现手机广告跟桌面广告对用户购买决策的影响一样高。

48%的受访者称手机和PC广告对他们的购买决策有影响,而电视广告为55%。

这个影响对线上和线下都有影响。1/5的受访者称移动广告影响他们的店内购买,21%则表示会影响他们在手机上的购买。

下面这张信息视图解读了手机如何在五个方面影响用户消费者:【手机改变生活的五个方面】1、时间消费,超过网络,逼近电视;2、移动设备天天相伴;3、移动消费活动多样;4、移动广告影响购买决策;5、手机影响消费行为

]]>
InMobi:2012年Q2英国人每天在移动设备上平均时间达2.5小时 //www.otias-ub.com/archives/63314.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63314.html#comments Wed, 15 Aug 2012 16:50:20 +0000 //www.otias-ub.com/?p=63314 移动广告网站InMobi第二季度报告显示,英国人每天在移动设备上平均投入时间达2.5小时,48%用户反映移动广告会影响其消费决策,这一比例与PC广告相同,仅次于电视广告(55%)。

71%尚未通过移动设备购物的用户有意在未来12个月中采用这种购物方式,有五分之一用户愿意为手机网购投入20英磅以上费用。而最早采用手机购物方式的用户这一比例则高达26%,他们愿意在手机和平板电脑网购中消费50英磅左右。

mobile-shopping(from gomonews.com)

mobile-shopping(from gomonews.com)

第二季度有63%英国用户使用移动设备购物,比2011年第四季度增长9%,主要消费内容包括:

*数字商品(47%)

*实体商品(34%)

*分期付款(26%)

]]>
//www.otias-ub.com/archives/63314.html/feed 1
InMobi&Mobext:调查显示60%的平板电脑用户现在每天使用的时间超过30分钟 //www.otias-ub.com/archives/54985.html Mon, 02 Jul 2012 14:08:06 +0000 //www.otias-ub.com/?p=54985 据移动广告网站InMobi的最新数据,目前,有10%以上的美国人所有平板电脑,而有3000万美元人因此改变了其媒体消费的习惯。

InMobi称,平板电脑的影响力远远不止是游戏的习惯,因为29%的人声称已经不再阅读纸质图书,而另有29%的人现在使用平板电脑而不是笔记本电脑或台式机上网。

平板电脑作用越来越大

上述的数据是InMobi与移动市场营销机构Mobext联合举行的一项针对9600人的调查所得出的。

调查的结果显示,60%的平板电脑用户现在每天使用的时间超过30分钟,52%的用户将平板电脑用在“无所事事的时间”。

平板电脑的接纳程度改变了美国人消费的模式。55%的平板电脑用户平均每个月会通过平板电脑购物,而22%的人称在用过平板电脑购物后,去实体店购物的次数减少了。

手机的覆盖面

“我们发现其他媒体渠道转向移动渠道的速度急剧而平稳——而这种趋势是由于与相关设备的体验出现转变,并由此产生的移动消费者。”InMobi副总裁兼北美执行董事Anne Fiisbie说道。

“手机作为新的渠道,在家上网或离开电脑时,需要以创新的方式来吸引用消费者,因为移动设备可以继续改变媒体消费和购物方式。对此,我们需要持续关注。”

]]>
InMobi:2011年Q4香港移动广告展示数量为10亿次 80%来自智能手机 //www.otias-ub.com/archives/32741.html Fri, 20 Apr 2012 00:28:23 +0000 //www.otias-ub.com/?p=32741

在香港市场,InMobi于2011年第四季度的广告展示数量为10亿次,是去年同期的八倍之多,其中高达80%的广告展示都来自智能手机。

就广告展示数量的市场占比来看,三星以36.1%的份额拔得头筹。一年前,其占比只有9.7%。苹果的市场份额由39.1%跌至23.1%,从首位下滑至第二位。诺基亚的市场份额则由17.6%下降到10.6%,位居第三位。

就操作系统来看,Android的市场份额由20.2%劲涨至57%,远远领先iOS——市场占比由39.2%滑落至23.1%。

InMobi东南亚营销主管Sally Wuu预测说:“在HTC和三星的激烈角逐下,Android操作系统将继续保持在大中华区市场的主导地位。”

InMobi在报告中称,移动手机用户已经超过电视用户。InMobi计划开展专门调查,探究消费者投入传统媒介和互联网媒介的时间。

平均来说,香港移动用户每天用于移动平台的时间为6小时。60%的用户在等待过程中使用移动设备,48%的用户在通勤途中使用移动设备——在亚洲市场中占比最高。

毫不奇怪,方便、便利是用户使用移动设备的第一动因,25%的用户通常在无聊时玩手机游戏和自娱自乐。

移动平台在整个购买过程中对消费者行为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39%的移动用户通过移动广告了解到商家推介的新品,21%的移动用户通过定位服务找到相关的产品和服务。

InMobi东南亚、香港和台湾区域总监兼总经理Phalgun Raju表示: “移动平台在消费者购物周期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随着移动设备更加智能、移动内容更加丰富、移动服务更加新颖,这一作用将更加举足轻重。”

via:campaignchina

]]>
InMobi:如何更好地运用用户数据去使广告个性化 //www.otias-ub.com/archives/27775.html Wed, 14 Mar 2012 00:30:14 +0000 //www.otias-ub.com/?p=27775 随着网络的迅速普及,广告的随时展现已经不是一个难题。我们常讲到要做精确营销,要准确定位用户。但你知道,过度地运用用户数据,会让你的广告看起来很恐怖吗?

举一个“恐怖”广告的例子,有一天我打开邮箱,发现自己的大名赫然出现在侧边栏的广告里。心里在嘀咕:“他怎么知道是我?他从哪里得到我的信息的?他们有没有顺手拿走我的隐私数据呢?”

其实对大多数用户而言,“侵犯隐私”可能只是一个名词、一种感觉。至于具体是哪些信息和数据,没有一点点技术背景的用户是搞不清楚的。因此会有一种矛盾心理:既喜欢个性化服务带来的便利,又担心隐私被侵犯。也因此有很多不明就里的人一味地反对提取用户数据的行为。其实如果你将用户数据运用得恰到好处,消费者会欣赏你为他们提供的服务。

所以说,要利用用户数据的关键点就是:把我们正在做的事摆到台面上,就像现在很多餐厅把厨房的墙用玻璃代替一样。这是InMobi的一篇文章《How to Personalize Without Being Creepy》(如何更好地运用用户数据去使广告个性化,而不让用户觉得恐怖)给出的第一条建议:坦率承认数据的来源,不要隐藏任何东西。刚开始接触用户数据的广告商往往很痴迷于让广告看起来像变魔术一样。其实这样做并不能得到预期的效果。个性化广告可以做得像服务一样,而不要看起来好像你掌握了很多“隐私”。应该公开地告诉用户为什么要让广告个性化、用到的数据是从什么渠道获取的。

InMobi这篇文章还对个性化广告提出了其他几条建议:

在已定制的条件下加入个性化广告。(如用户登录后才能看到的内容。)这时用户不会有受到侵犯的感觉,因为他本身就处于已经定制的环境当中,而广告也会有更好的效果。例如LinkedIn提供的职位推荐、Facebook提供的赞助商故事、Groupon的个性化折扣信息等。消费者明白并且期待这种广告的展现。

确保用户随时有权“退出游戏”。Hunch的首席科学家Hugo Liu说,个性化服务如果不给用户退出的权利,就像建一栋没有防火梯的大楼(中国的房子都没有防火梯……汗……不过大家可以想象成一栋50层的大厦只有电梯没有步梯)。给用户自由选择是否要“个性化体验”的权利,反而可能留住更多的用户。因为信任是建立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的。

只用最新数据。避免利用历史数据,不但可以得到最好的结果,还能防止吓坏用户。令人惊奇的是,个性化服务最有价值的数据经常是那些公开数据。获取购买历史、评价等等可能看上去是挺不错的,但其实那些数据已经过时了,经常跟用户的现状不是很相关。信息时代数据很快就变得陈腐,所以用历史数据很少能得到有价值的信息。

对于个性化广告最有价值的数据是下面这些:

1)设备类型、操作系统和软件开发工具包。为不同的设备提供个性化体验是让广告吸引用户的关键。有时我们把这叫做“定位目标”(targeting),其实这就是一个个性化定制的方式。如果识别到用户在使用Android 2.3.6系统,那就不要用动画效果;如果识别到用户在使用iOS 5.1系统,那可以增加一个itunes的一键购买按钮。

2)位置信息。用户在哪里?他/她的周围在发生什么?她在购物还是在听音乐会?她在医院还是博物馆?附近有什么?位置信息可以让广告的效果非常显著。GPS数据在HTML5里是可用的。广告商要敢于要求用户分享这些数据。

3)用户意愿。用户在搜索什么?4S店还是汽车零件?咖啡还是茶?他们放弃了购物车吗?倾听微妙的线索非常重要,尤其是“重新定位”(re-targeting)用户的时候。数据管理平台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综上所述,要让个性化广告达到最好的效果,请不要卖弄技术、不要让人觉得你掌握了太多信息、要勇于建议用户主动分享那些不太私密的信息。不要过于追求和迷恋那些很难到手的用户习惯数据,而先利用好手头上能轻易取得的信息。

本文来源:雷锋网

]]>
InMobi:调查显示30%美国移动网络用户有意购买iPad 3 //www.otias-ub.com/archives/25873.html Sat, 03 Mar 2012 12:21:55 +0000 //www.otias-ub.com/?p=25873 2012年3月2日据国外媒体报道,据知名独立移动广告网络InMobi调查显示,有三分之一的移动网络用户表示自己有意购买即将推出的新一代iPad平板电脑。

在接受InMobi问卷调查的移动网络用户当中,有三分之一用户表示他们计划购买苹果的下一代iPad,44%的用户表示如果他们要购买平板电脑的话,将只会选择iPad系列产品。

而在决定购买iPad 3的用户中,超过50%的人都没有拥有过平板电脑,65%的人表示会选择购买打折的iPad 2或者iPad。InMobi分析认为这意味着iPad 3的推出,将有助于老一代iPad产品的销售并大大提升其普及率。

在接受采访的人群当中,大约50%的用户表示自己对于iPad 3的心理价位在500美元以上,但如果新一代iPad的价格超过了599美元,有57%的用户表示会偏向于选择价格更优惠的老版本iPad。

在决定购买其他品牌平板电脑的人群当中,27%的人表示会选择三星Galaxy Tab,有14%的用户表示将购买亚马逊的Kindle Fire。

新一代iPad吸引度调查

在这方面的调查中,57%的用户选择了其搭载更高速的处理器,排名第一。第二则是拥有更长的电池续航时间,第三是高分辨率屏幕,第四是支持4G接入。此外,有近一半的用户表示,他们购买新款iPad的主要目的是娱乐,而非办公或者学习。

InMobi的此次调查共访问了美国的689名移动网络用户。目前,外界普遍预计新一代iPad将搭载Retina触摸屏、更高速的处理器、支持4G LTE以及其他新功能。市场调研机构Sterne Agee分析师肖恩•吴(Shaw Wu)预计该产品将支持Siri,但4G才是这款产品的核心所在。

预计苹果将于3月7日发布下一代iPad。

]]>
InMobi:2012年1月份苹果iOS北美广告印象份额增加至35.3% //www.otias-ub.com/archives/25361.html Mon, 27 Feb 2012 15:14:45 +0000 //www.otias-ub.com/?p=25361 2012年2月25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最大独立移动广告网络InMobi当地时间周五发表报告称,苹果iOS在北美广告印象中的份额由去年10月份的23.2%增长至今年1月份的35.3%。

谷歌Android在广告印象份额由35.9%下滑至32.7%。在2011年的大部分时间里,Android都是第一大移动广告平台。

同期内RIM黑莓移动操作系统的广告印象份额下滑了8.9个百分点至11.6%,排在第三位。

InMobi北美区副总裁兼总经理安妮·福瑞斯比(Anne Frisbie)说,“iOS广告印象份额的增长与iPhone 4S和iPad的巨大成功有关。我们对我们网络上北美地区移动广告印象数量超过550亿次感到激动,预计今年将继续高速增长。”

研究还发现,InMobi网络上带来广告印象数量最多的三款设备都是由苹果生产的,其中iPhone 4的份额为9%,其次是第一代iPad(6.3%)和第四代iPod touch(6.1%)。

]]>
InMobi:2011年智能手机广告增长488% 平板电脑广告增长771% //www.otias-ub.com/archives/22663.html Thu, 19 Jan 2012 01:10:09 +0000 //www.otias-ub.com/?p=22663

全球最大的独立移动广告网络、仅次于Google AdMob的广告商InMobi近日发布了移动市场广告2011统计报告,其中InMobi的移动广告业务增长251%。全球智能手机广告增长了488%,而平板电脑广告增长更快,高达771%,收入12亿美元。

根据InMobi的广告业务统计,iOS系统和Android系统增幅相差不多。去年第四季度,Android系统广告市场份额占21.2%,而苹果占16.7%。在北美地区,苹果的市场份额从23.4%增长到33.1%,而Android系统的市场份额从3.3%增长到32.5%。

从全球来看,Android的广告份额超过了Nokia,居于榜首。诺基亚广告市场份额位18.8%,超过了苹果系统,但不敌Android系统。在地区统计上,北美增长最快,增幅高达366%,其中智能手机去年增长了625%。全球地区统计分为非洲、亚太地区、欧洲、中东、北美和南美地区。

关于移动广告的具体数据,InMobi的统计报告称,2011年第四季度广告曝光次数为2000亿次。共来自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12月份的广告投放超过1000万个。

下面是全球移动广告的统计图表(左边为2010年第四季度数据,右边为2011年第四季度数据):

 

文章来自36氪

]]>
InMobi:52%黑莓用户和27%Android智能手机用户有意转投iPhone5 //www.otias-ub.com/archives/16414.html Thu, 29 Sep 2011 15:27:22 +0000 //www.otias-ub.com/?p=16414 移动广告网络InMobi今天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苹果借iPhone 5将蚕食竞争对手相当可能的市场份额,其中52%的黑莓用户和27%的Android智能手机用户有意转投iPhone阵营。

iPhone 5还是苹果促使现有iPhone用户升级的一次良机。InMobi的调查显示,51%的现有iPhone用户计划购买iPhone 5。但是,iPhone 5对现有iPhone用户和其他智能手机用户的吸引力,与其是一款全新的手机密切相关,受访者对iPhone 4S(与当前的iPhone 4相比稍加改进)的兴趣要低得多。

吸引消费者购买iPhone 5的因素包括更长的电池续航时间、更高的处理能力、分辨率更高的显示屏和更强大的电话服务。

消费者非常喜欢新款iPhone并不是秘密,InMobi的调查结果表明,苹果可以给竞争对手造成重大损失。但是有一点也是非常明确的,消费者对iPhone 5期望很高,这可能与升级周期延长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