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lout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Wed, 17 Jun 2015 17:15:22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Mention:9个意见领袖调查工具
//www.otias-ub.com/archives/357048.html Wed, 17 Jun 2015 17:15:22 +0000 //www.otias-ub.com/?p=357048         199IT原创编译

        和意见领袖合作是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精明的专业人士在保证工作质量的前提下依靠强大的工具帮助营销人员节省时间。

        Mention

        Mention的意见领袖评分在建设意见领袖营销策略中十分有效。不是调查意见领袖列表、查找适合的受众,Mention是通过其他方式运行的。Mention是一个社交媒体监听工具,用户可以追踪意见领袖的活动,创建报告总结效果。

1

        Topsy

        Topsy是一个社交搜索工具,类似于Twitter的高级搜索,但是更棒。它还有一个搜索滤镜显示结果,用户可以根据推特种类过滤结果,如链接、照片、视频等。如果用户要查找摄影师或明星就特别有用了。

        Klout

        Klout不是提供意见领袖的社交工具,而是一个专业工具。现在,Klout仍是社交评分的首选。它调查多个社交网和庞大的数据点,因此评分值得信赖。而且,Klout还给企业和广告代理商提供解决方案,因此可以在其平台上运行企业广告。

        BuzzSumo

2

        BuzzSumo的意见领袖搜索工具可基于特定关键词或分享内容的网站进行搜索。例如,如果需要查找讨论内容营销的意见领袖,可以通过BuzzSumo
进行搜索。BuzzSumo还能细分每个人的影响力,显示权威领域,追随者的数量,以及推特更新频率。这些内容能缩小范围,还能看到分享链接的追随者,这样可以查询相关链接确定内容是否和广告讯息一致。

        Little Bird

        Little Bird是另一个根据主题细分意见领袖列表的工具,它还能提供大量其他信息。如果在其平台上建立列表,就可以看到意见领袖可能产生的影响力洞察信息。还可以运行快速报告来了解已经连接和接触的意见领袖。

        MozBar

        MozBar是为Moz用户提供的Chrome的插件,能让用户轻松了解网站SEO状态,如果全文显示能看到诸如关键字难度评分、网页反向链接等信息。如果最小化内容,就只能看到当前网站上权威领域。如果查询有利于SEO的意见领袖,MozBar就是必备的工具,而且Google的算法也值得信赖。但是有些人轻易就能得到很多追随者,因此很难建立强大的SEO轮廓。综观评级和潜在意见领袖权威能向用户展现其网站上运行的广告如何增加影响力。

        Followerwonk

3

        Followerwonk是一个强大的Twitter搜索工具,能轻松搜索有大量追随者的用户,比较不同用户或过滤已经追随品牌的意见领袖等。

        Inkybee

        Inkybee是一个博主推广平台,覆盖全部意见领袖营销战略,尤其是搜索功能特别强大。Inkybee有内置搜索,因此可以显示完全相关的博主或意见领袖。还能建立意见领袖列表,并用Inkybee过滤和整合这些意见领袖。

        Twitter Lists

4

        Twitter Lists既是一个研究工具,又是一个监控工具。为了将Twitter lists应用于意见领袖调查中,需要有相关意见领袖列表,将这些意见领袖放入私人Twitter列表,然后真正的“侦察”就开始了。这个列表将为与广告相关意见领袖当前的思想和生活动向建立提要,了解这些有助于增强针对性,了解每个人的推特还能更好的分辨他们的内容策略和受众。

        在建立意见领袖工具包之前,需要考虑一下自己的需求。如果SEO是目标之一,MozBar更适合。如果希望获得更先进的洞察,那么Inkybee 或 Little Bird能够满足需求。根据需要,整合、匹配相应的工具。

199IT大数据导航(http://hao.199it.com),覆盖1000多款数据工具!

        编译自:mention.com 译者:孙莹

]]>
根据你在Klout上的影响力评估提供差异化服务 是否是行业发展趋势
//www.otias-ub.com/archives/36115.html Thu, 26 Apr 2012 16:40:15 +0000 //www.otias-ub.com/?p=36115

社交网站崛起之后,连带崛起了几个影响力评估网站,Klout就是其中之一。你也许并不清楚Klout是个什么性质的网站,但是,在大洋彼岸,Klou已经掀起一阵不小的漩涡。

在今年的二月份,企业软件巨头Salesforce引入了一个服务:让客户公司可以根据投诉客户的Klout打分来灵活处理投诉。那些打分越高的客户的投诉事件将受到越快处理,而且公司的态度和服务也会更加周到。在今年的三月份,奢侈品购物网站Gilt Groupe也开始根据顾客的Klout的打分为其提供不同的折扣。

除此之外,一些大型的航空公司,零售商店还有酒店品牌,都在讨论如何最好地利用客户的Klout打分。根据Klout的平台经理预测,未来,那些有影响力的人将可以免费使用机场的贵宾休息室,住更好的酒店客房,并从各大品牌活动中获得更高的折扣。

Klout的数据可能对诸多行业产生深远影响。从企业的角度来说,上述的一系列做法和政策符合企业利益最大化的考虑。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一定程度上,那些更有影响力的人往往在事业上更加成功,而这部分人往往是诸如航空,奢侈品等行业的重要客户。所以,企业通过向这部分人示好,可以更好地拉拢这部分客户,刺激他们再次消费。就算这些人既没钱又没权,起码他们还有很多“粉丝”。假如企业得罪了这部分客户,他们的一个负面评论可能会传达给更多的人,对公司品牌的影响也更大。

反过来,这种差异化的服务和待遇自然会导致另一部分客户的不满,这些公司显然也会想到这一点。但是,因为这部分客户的实际影响力比较小,所以,这部分客户对公司品牌的影响或许还会小于上面的少数“特权派”。同时,一些高端的品牌原本就是面向一小部分高端的客户,所以他们或许也并不担心潜在的客户流失。

但是,不得不承认,Klout的数据像是赤裸裸地给不同的用户贴了标签,而上述企业的做法也似乎有“势利眼”的嫌疑。所以,自从Klout数据的使用被曝光以来,社会上也不乏各种批评之声。这里面就有一个价值导向问题。我们不禁要问,这些企业有没有权利,该不该根据客户的影响力来差别服务呢?这个问题很难回答。首先,这种差异化的服务一直都存在,比如

登机时商务舱会有专门的排队通道,各种公司也会给他们的VIP客户,白金客户提供各种额外的服务或者是优惠。这些同样也属于企业的差异化服务,并且已经被大众所接受。但不同的是,以上的种种例子,实际上都是基于客户实际对企业业务的消费力和贡献率,而且,它是作为一种额外的奖励机制。而在先前的例子中,企业参照的是客户的Klout分数,这个指标本身并不等于客户对业务的实际贡献。而且,我们不知道用户是否为上述服务支付相同的费用。假如如此,那么就会给人这样的印象:即其他客户的服务是被“打了折扣”的,而不是这些人获得了额外的“优待”。

再者,我们可能也会有这样的疑问,即Klout的数据在多大程度上是可靠的呢?企业对这些数据的参考又应该占到他们决策多大的权重呢?

首先,让我们看看Klout的算法。假如你拥有一个Twitter或者其他社交网络的账号,而且你的消息能被其他人看到,你就已经获得一定的分数。在这个基础上,Klout会根据你的粉丝数,信息更新的频率,你的朋友和粉丝的Klout分数,你的东西被多少人喜欢,回复,转发等指标来给你打分。

且不论Klout算法的科学性,有一点是肯定的:即Klout实际计算的只是用户在虚拟的社交网络的影响力,而并非他们实际的影响力。两者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但是我们也不能排除,有一部分用户实际在行业,公司,生活中都很有影响力,但他们就是不怎么喜欢玩Twitter,刷Facebook,或者他们压根没有时间。实际上,在Twitter这样的平台上,一些有影响力的活跃用户往往是在IT,媒体,娱乐等行业工作的人,而这部分人一部分也是因为工作需要所以才成为了活跃用户。

而现在,已经有些公司将工作申请者的Klout打分作为参考之一。让我们来看一个例子:Sam Fiorella去年应聘多伦多一家大的媒体公司的VP职务。先前,他曾为AOL,Ford等大型公司提供咨询,有15年的行业作经验。在面试中途,当面试官问及他的Klout分数时,Fiorella防不胜防答不上来,最终落选。

当然,你可能会说,首先,Sam Fiorella面试的是一家媒体机构的重要职位。现在新媒体是如此大热的一个趋势,而Sam Fiorella作为一名资深媒体人却不关心也不知道自己的Klout分数,确实有点说不过去。然后,面试官可能也是综合考量了Sam Fiorella的能力,才淘汰他的。

这些考虑有一定的道理。我们看看事情在后来是怎么发展的。Klout在面试后查看了自己的Klout分数,是34分。在接下来的六个月内,Sam Fiorella拼命地尝试提高自己的Klout,并最终获得了72分,这已经是个不错的成绩。随着他的Klout分数的增高,他也收到越来越多的工作offer。最后,Sam Fiorella不得不感叹,“15年的工作经验都比不上一个Klout分数。”

我们不去深究Sam Fiorella这个故事的一些细节,但是起码在一定程度上,这个故事让我们思考,假如这些公司一味根据客户的Klout打分来猜测他们的影响力和能力,是否就会有问题?

via wired

文章来自36氪
]]>
Klout:2011年社交媒体影响力评估
//www.otias-ub.com/archives/21596.html Sat, 31 Dec 2011 17:42:01 +0000 //www.otias-ub.com/?p=21596

140字导读

我的文章的一些主要观点回顾:
1)比起线下的真实影响力评估,社交媒体影响力评估更可能实现,在营销上的利用层面更广。
2)社会化媒体影响力评估让你找到真正的意见领袖在哪里。他们可以不是名人,但是在某个话题,关键词里具有影响力。
3)以意见领袖为主体的营销活动是多社交媒体,跨平台的。你聚焦的不是社交媒体的平台,而是人。意见领袖在哪里,粉丝就在哪里。
4)找到意见领袖,把你的产品真正实惠到每一个需要的人。

写在前面的话

据TechWeb的报道,2011年13家最受VC追捧的科技创业公司,排名第九的社交网站影响力评估服务的Klout。我想,对于社交影响力评估这么绕口并且具有争议性的名词,大家一定很头疼。我举一个我认为非常蹩脚但是大家应该都见过的例子来说,新浪微博上有很多乱七八糟的应用,我相信你在你的时间轴TL上一定在哪里见过一些关系测试与影响力评估的微博。大家抱着一次性娱乐的心态看看自己在微博上的影响力。

但是,为什么大家对于Klout的关注不是一次性的呢?为什么有大量的投资涌入Klout呢?Klout的潜力在哪里?

通过这篇文章,我将用我的理解回答两个问题。

1)我假设您对Klout不是很了解,我走马观花的介绍一下什么是Klout,什么是社交影响力评估力。
2)通过一些我通过文章的参考与实际的Klout操作体验,谈一下Klout在营销角度上的价值与重要性。它将如何改变我们对口碑营销的认识。

最后会有一个实际的应用来简单描述一下怎么通过Klout来宣传你的产品,给你一个大概的印象。

这篇文章的定位仍然处于对社交影响力评估的分析与摸索比较表面的阶段,缺乏一些技术上的专业知识理解与挖掘,以关于社交影响力评估的观点延伸与社会化媒体营销的探讨为主。并且这次将专注与Klout,并不涉及国内一些Klout-like 的应用。

关于Klout— What is Klout Anyway!?

Klout是美国的一家社交影响力评估服务的公司,建立与2008年。Klout相信在社会化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具有影响力。通过Klout,你可以看出你自己在社交媒体上的影响力,你都影响力了哪些人,在哪些话题里你具有影响力。它通过0-100的分数,来测试你在社交媒体上的影响力指数。

如下是一些关于Klout的数据:

Klout指数主要通过三个指标来评估你的影响力。

1)你真正影响到的人数(True Reach),它算出当你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一条信息,你的关注者的一些行为,他们的评论与转发。这里它可以自动过滤掉机器人(类似僵尸粉),而是真正的活人的行为。
2)你的二次传播力(Amplification),当你在社交媒体上发一条信息后,你的信息被二次,三次分享与评论的数字。
3)你的社交网络(Network),你在网上的社交网络也在评估的范围。你在Facebook,Twitter,Foursquare等等你参与到的社交媒体都会被评估在你的综合影响力-Kout指数里。换言之,Klout评估的是你网上的影响力。

社交影响力评估—Why Social Influence matters?

为什么社交媒体影响力评估是重要的?这个问题其实非常难回答,你从不同的角度,营销学,社会学,心理学等都可以有不同的观点。

首先我的一个问题,影响力评估,可能吗?

这里先谈传统的影响力评估,换言之,线下真实生活的影响力评估可能吗?我的答案是不可能。在线下生活,你的影响力很难真实客观的评估,大家认识,初步评估你最简单的方式是通过你的简历,名片与成绩来判断你的影响力。可想而知,现实生活中大忽悠很多,名头很大的人也很多。线下影响力之所以难以评估是因为你可以涉及的非网络信息是有限的,硬性的,不被记录的。我们可以把握个人的硬性信息,比如他的在职公司,职位,取得的成绩,奖项。在中性客观一点,你可以把我他的圈子,他的朋友,朋友的朋友。在软性一点,则是他在公开与私下场合的发言。而这些所有的信息综合性的汇总评估,是非常高成本,不现实的做法。

这也是为什么社交媒体,如微博在职场这么备受欢迎的一个原因,大家乐意把自己的个人网站或者微博地址放在名片上。这可以更中性客观的评估个人。

没错,社交媒体影响,Klout他评估的你在社交网络上的影响力。我认为这个数字的高低其实不重要。他重要的是你在的话题(Topics)里你拥有的影响力与你的发言都传播,影响了哪些人。虽然Klout仍然有不成熟的地方,或者社交媒体影响力评估这项服务仍然是不成熟的,但是这块领域我认为随着社交媒体用户的成熟,社交媒体影响力评估,是可能的。

 

再回到最初的问题,为什么社交媒体影响力评估是重要的。在这里,我想谈两点,社交媒体影响力评估在营销,特别是口碑营销上的对于企业的绝对重要性和应用。

社交媒体影响力评估将掀起口碑营销革命?

社会化媒体营销的一个Output层面也是口碑营销。通过互联网,你如何把你的产品信息用多样的方式传递给消费者,让他们了解喜欢你的产品非常重要。所以对于个人的营销,Target Marketing的要求会更高。因为社会化媒体给你一个绝好的环境接触到个人,一个你设计的产品适用群体。而你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病毒视频,内容营销,活动营销,与口碑营销)接触(Reach)到你的消费者群体。

可是这里的问题是,你到底要把信息传达给谁

你怎么知道你在社会化媒体是对牛弹琴的喊话,还是在与真正需要你的产品的消费者对话?在微博上企业做的所有活动,基本是喊话,但是和在电视上的喊话的区别是,它更软性,人性,回应的人更实时更看得见。但是还是在喊话,你很少能看见消费者代替企业在那里喊话,说SocaiBeta真好,之类的。它们存在,但是一是稀少,而是很那被关注。

这也是为什么我在过去的文章里提倡利用小众媒体的内容营销。简单说,就是聚焦一个主题圈子,大概的扫射一下用户。举个例子,你把你的用户从豆瓣,聚焦到XX小组,这样就算扫射也能打下一票“鸟”。还有一个原因是小众媒体的用户们,活跃度一般都很高,都是部落,划圈,具有自主性。比如女孩子们爱时尚,自然会主动发时尚的照片,你不用去喊话,你只要提供很好的素材就行了,适时的温柔附和几句。

言归正传,社会化媒体的企业主导的内容营销效果比传统影响好(没有绝对),利用小众社交媒体的营销,比在大流社交媒体上的内容营销效果好(这也没有绝对)。但是,口碑营销后时代,如何通过社会化媒体来强化消费者,让消费者成为你的品牌代言而不是遥不可及的代言明星。口碑的传播是一种现象,它有天然也有被操控的,但是通过意见领袖来操控口碑营销,传递产品真实的信息给真正关心的人,这个过程的价值是存在的。

没错,把信息传递给真正关心的,具有影响力的人。

社交媒体影响力评估可以告诉你哪些人在什么领域是具有影响力的。换言之,我们不找“林子”,我们找林子里的鸟老大—意见领袖。他们在话题里有影响力,他们是真实的,他们分析你的产品的好与坏,让消费者真正了解你的产品,同时也引起共鸣,让消费者真正理解他们需要的。

所有产品都有优点和劣点,没有完美的产品。但是以往的广告模式是传递给消费者完美信息,也是“错误”信息,搞了半天消费者不知道她们需要什么。从一个单一观点看,消费者需要知道的不是这个产品,而是跟他们类似的一群人在用的体验,有时候只要他在用,我觉得我和他有共鸣,相似的地方,我也会用。

举个例子,@puting 在微博上推荐一本书。他不用硬性推荐,就说他在读这本书,谈一下感想,自然很多人会点击看这是什么书,也会有人随手购买。

所以,从营销的角度上,社交媒体影响力我认为是非常重要,非常有价值的。通过挖掘有效意见领袖,品牌个人形象代言在营销上是非常有意义和价值的。Klout关注的是影响力是聚焦在这个真实的人做在的主题的影响力,这个可以是跨社交媒体平台的。而通过找到这些人,你可以通过影响意见领袖来观测你的产品相关信息二次,三次评论与传播,达到理想的口碑营销的效果。也就是说,企业可以找到,谁是真正对我产品有影响力的,他们说的这句话都影响到谁。

Klout Perk—把实惠给需要的人

Klout Perk就是这么一个我很看好的延伸产品。Klout Perk的理念是我的理解,用中文诠释就是把实惠给每一个需要的人。这是一个企业Happy,个人也Happy的理想方式。我们都有送或者得到试用品的经验,Klout Perk把实惠信息提供给真正需要的人。

比如这个饮品的Perk,用户得到了免费的试用品。商家得到了很好的回馈,并且能看到这些个人都影响了谁(这个层面还只是二次传播)。

在Klout Perk上有很多不同项目的Perk,从娱乐,饮食到服务等不同。企业通过给出优惠,免费试用品,免费门票,优惠券等让基层的普通草根用户得到实惠,企业也可以得到一个宣传自己的平台。这些意见领袖会表达你的产品的亲身使用体验给他们的亲人,朋友,或者被关注的人。

写在最后的话:

关于Klout还有很多我感兴趣的地方因为篇幅限制,这里没来得及讨论。它们包括,Klout的一些具体评估都有哪些,Klout针对个人用户的整体游戏化框架设计,他的一些应用案例,国内的一些类似Klout的服务,社交媒体评估在个人与企业的应用想象等,以后有机会再和大家探讨。

关于社交媒体影响力评估能否掀起口碑营销革命,在美国一些大品牌正在应用中,如星巴克,迪士尼,耐克等。我个人比较看好类似Klout一样的服务。美国其他公司也出了几个不同焦点的影响力评估服务。我个人认为这个领域有很多未知性与想象空间,值得继续关注。

一些参考资料:

Klout http://klout.com/corp/about

Via:socialbeta

]]>
EyeTrackShop:国外社交网站个人首页(Profile Page)眼动热点图研究
//www.otias-ub.com/archives/19477.html Mon, 05 Dec 2011 07:00:10 +0000 //www.otias-ub.com/?p=19477 EyeTrackShop近日发布了一份分析报告,显示了在各大社交网站中,个人信息页面(Profile Page)被浏览时候的热点分部情况。

这项研究使用网络摄像头记录下了30个参与者在浏览各个社交网站个人信息页面时候的眼动情况(进入页面后10秒内的数据)。记录下的数据包括:页面上的哪些内容被重点“关照”到,以及用户浏览页面各主要区域的先后顺序。被调查的社交网站包括:Facebook,Google+,LinkedIn,Flickr,Youtube,Klout,Reddit,Digg,Tumblr,Twitter,StumbleUpon和Pinterest。

尽管由于采样的数量还不够多,实验结果很难说完美。不过从现有的数据中,研究人员发现:

  • 个人信息页面的头像很重要。 在Facebook,Klout和StunbleUpon中,头像是该页面最吸引浏览者注意的地方
  • 你认识的朋友的头像也会获得相当的关注度。浏览者会查看该页面上你朋友的小头像图片。
  • 内容越靠上,获得的关注度越大。这一点在Pinterest,Digg和Facebook上有很明显的反映。但是在Twitter和Youtube上则稍好一点。

下面是各个网站的eyetracking热度图:

个人头像和顶端第一条更新的信息获得了最大的关注度。

这里显示的是测试者对于不同区域的浏览顺序,通常都是从中间的信息流开始。

Google+

尽管测试者在Google+页面的停留时间比其他社交网站都稍长,但是其个人头像图片却没有收获太大的注意力。

测试者在Google+信息流的平均停留时间为5.9秒,比Facebook和LinkedIn都稍长

LinkedIn

在LinkedIn的页面上,网站标志获得了最大的关注

Flickr

同LinkedIn一样,Flickr的Logo比该页的其他图片更加吸引浏览者的注意

Youtube

可以看到有一个视频获得了比其他视频高得多的关注度…

Klout

右下的小分数竟然比顶部显眼的大号分数获得了更高的关注度?这是神马情况…

Reddit

Reddit顶部的post明显比底部的要首关注的多

Digg

Digg顶部的“大盒子”并没有如预期那样吸引浏览者的注意力。第一条更新仍然是最热点。

Tumblr

只能说帅哥养眼

Twitter

终于到Twitter了。在Twitte的个人页面中,顶部和底部的关注度差距不大。这点优于其他社交网站。

 

StumbleUpon

尽管StumbleUpon的个人头像在右侧 — 同大部分社交网站都不一样,但是这并不能阻止它成为该页面的最热点。

Pinterest

底部和顶部的关注度差距仍然很大。

(更多详细和深入的数据,大家可以再仔细观察下热度图。)

文章来自36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