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Mon, 07 Jul 2014 03:09:29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EnfoDesk:2014年Q1 中国手机浏览器市场监测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252890.html Mon, 07 Jul 2014 03:09:29 +0000 //www.otias-ub.com/?p=252890         近日,EnfoDesk易观智库产业数据库发布了《中国第三方手机浏览器市场季度监测报告(2014年第一季度)》。报告显示,截止2014年3月底,中国第三方手机浏览器市场累计账户规模达10亿,较上季度环比增长7.1%。数据显示,2014年第一季度,在累计账户份额和活跃账户覆盖率方面,QQ手机浏览器、UC浏览器及百度手机浏览器占据了中国第三方手机浏览器市场前三甲。相比2013年第四季度,UC、腾讯的累计账户份份额均有所下降,百度增长明显,其活跃账户覆盖率更是猛增7.7%,增幅超过50%。尽管如此,腾讯仍以38.6%的累计用户量超越UC,持续稳坐市场头把交椅。

ori_53b8adf29966b

        在经历了独立及超级APP的影响后,手机浏览器依然以其强大的入口地位成为大型互联网企业抢占移动互联网入口的重要布局。在网民使用移动互联网场景化、碎片化以及多内容需求的背景下,手机浏览器的平台化属性和内置的搜索等功能可以拉动用户的持续增长,厂商们也可通过浏览器的平台化合作以及搜索等业务的布局来产生广告及流量分成等收入。

ori_53b8adee19c02

        数据显示,2014年第一季度,QQ手机浏览器、UC浏览器及百度手机浏览器的累计用户量总和占到整个市场份额的79.2%,而活跃用户量则占到整个市场规模的86%,远远超过包括360手机浏览器在内的其他浏览器,该行业第一梯队的格局近年来始终保持稳定。

        在领先的三驾马车中,QQ手机浏览器以38.6%的累计用户量,36.6%的活跃用户量继续占据榜首。易观国际分析认为,QQ浏览器最新发布的5.1播霸版,主打视频搜索和播放功能,并聚合多家视频网站内容,提供热播剧的快速链接和更新提示,赢得了大批用户的青睐。虽然市场份额相比去年Q3略有下降,但随着自主研发能力的提升以及产品交互设计和功能方面的创新,QQ手机浏览器将在基础体验方面赢得更多用户认可。

        位居次位的UC浏览器的累计用户份额为26.6%,相比2013年Q4下降了0.9%;活跃用户份额为31.6%,相比2013年Q4下降了3.2%。分析人士认为,UC累计用户和活跃用户的流失可能与其在手机浏览器产品方面不明朗的战略转型相关。首先,UC在是否被收购这个问题上一直举棋不定。一方面是俞永福之前标榜UC是非卖品,不好轻易食言;另一方面,在腾讯和百度的夹击之下,UC独立发展恐怕已经走不远,而且很难做大。因此,在战略问题上的左右摇摆,直接反映就是忽略产品的研发和投入;其次,UC在第一季度逆生长进军PC浏览器市场,并发布针对智能电视的UC浏览器TV正式版,多路出击的市场策略也分散了部分产品创新和升级的精力,最终导致一季度市场份额的下降。

        目前,百度手机浏览器以14%的累计用户量, 17.8%的活跃用户量居市场第三位。据易观国际2013年Q4报告,百度手机浏览器的累计用户量和活跃用户量相比上一季度都出现了大幅度增长,其中累计用户量从12.4%增长到14%,其活跃用户量从10.1%增加到17.8%,活跃用户量增长比例超过50%。易观国际分析认为,活跃用户的猛增或与春节期间百度手机浏览器推出并大受网友欢迎的抢票功能相关。同时,百度手机浏览器继续提升产品性能,持续发力视频和阅读等垂直领域,也促进了累计用户的份额的增长。

        EnfoDesk易观智库分析认为,手机浏览器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用户规模和使用粘性,作为移动互联网典型的入口级平台应用,手机浏览器可以搭载众多内容,与众多合作伙伴进行合作,并把流量导给合作者,为合作方带来更多的用户,从而体现手机浏览器的价值。而在流量导入与资源整合方面,大型互联网企业更具优势,可以预计,未来手机浏览器市场的品牌和用户集中度将有所上升。

转自:凤凰科技

]]>
原生应用更受青睐 手机浏览器正渐成鸡肋 //www.otias-ub.com/archives/206904.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206904.html#comments Wed, 02 Apr 2014 09:57:50 +0000 //www.otias-ub.com/?p=206904

2014年4月2日市场研究公司Flurry称,在美国消费者使用移动设备的时间中,原生应用占约86%,是移动Web的约6倍。

Flurry表示,美国消费者平均每天使用移动设备的时间已经由一年前的2小时38分钟延长至2小时42分钟,其中原生应用占2小时19分钟,移动Web仅占23分钟。

数年前,原生应用曾被认为只是“昙花一现”,但现在已经主导了移动设备使用时间,浏览器在移动设备应用中仅是“沧海一粟”而已。

Flurry称,“目前要预测今年应用的发展轨迹还为时过早,但有一件事是清楚的:在移动设备上应用已经完胜移动Web。目前,包括Google在内的所有公司都在适应这一情况。”这意味着在移动设备上,HTML5等Web技术在性能上不敌原生应用。

游戏占到移动设备使用时间的32%,社交和消息应用的占比由24%上升至28%,娱乐和实用工具仍然各维持在8%,办公软件占比由2%上升至4%。

美国人每天使用移动设备的平均时间比一年前延长了4分钟,增长2.5%;使用原生应用的时间由一年前的2小时7分钟延长至2小时19分钟,增长9.5%。

在美国消费者使用移动设备的时间中,Google和Facebook占不到25%,前十大移动应用厂商占不到40%。这意味着,在已经进行了6年的移动革命大潮中,新秀还有大量脱颖而出的机会。

厂商的移动广告营收与消费者的使用时间成正比。市场研究公司eMarketer称,2013年底,Facebook在移动广告市场上的份额为17.5%,与它在消费者移动设备使用时间中的占比相当。但Google在移动广告市场上的占比为49.3%,远高于在消费者移动设备使用时间中的占比。“其他”应用占到消费者使用移动设备时间的65.3%,但只收获了32%的广告收入,这意味着游戏和其他应用在移动广告创收方面还大有可为。eMarketer估计今年移动广告市场将增长75%。

]]>
//www.otias-ub.com/archives/206904.html/feed 1
Adobe:APP对品牌更具价值,但同样不能忽略移动网页 //www.otias-ub.com/archives/168922.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168922.html#comments Mon, 11 Nov 2013 02:00:06 +0000 //www.otias-ub.com/?p=168922 营销者总在犹豫不知道是该把宝押在移动APP还是移动网页上面,而来自Adobe Dig­i­tal Index的数据给出了一些答案,使用移动APP的用户相比访问移动站点的用户对品牌更加忠诚。

APP使用更加久而频繁

平板用户的一次APP会话平均时长为24分钟,智能手机为13分钟,与浏览网页相比,app会话的时间要长3-4倍。用户对智能手机应用的使用是他们访问特定移动站点的2倍还多。总体来看,每个月app使用超过移动网页访问时长100分钟。尽管移动网页能够提供更多有用的功能,但诸如位置,查找电话号码等网页浏览访问的互动率都较低,尽管它仍然能为企业带来销售机会。

TimeSpentbyPlatform

FrequencybyPlatform

APP使用更频繁的应用为金融,而使用最久的为旅行

在用户打开频次方面,移动金融应用拨得头筹,新的银行和投资应用比网站更加安全和易用。用户对这些应用的使用时长比其他应用高30%。旅游应用则满足了很多担心找不到路和旅游的用户的需求,他们虽然不常使用这些应用,但单次使用的会话时间都较一般应用要长。

媒体应用也同样拥有较长的会话时长,数字杂志尤甚。

FrequencybyAppType

TimeSpentbyAppType

DigitalReadership

Android VS IOS

Android用户下载应用的次数比IOS用户多,但在使用时长方面,IOS的会话时间是Android用户的两倍。Android用户下载了更多的应用,但他们在第一次使用后就抛弃了他们。从时间时段的对比可以发现,windows Phone的用户夜晚使用的时间份额高于其他平台,这可能是年轻用户更偏向Windows平台所致。

TimeSpentbyOS

LaunchTimebyOS

网页和APP不能非此即彼

尽管数据说明APP对营销者更加有价值,但移动优化的站点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网站的忠诚和重复用户而言,为他们打造一个APP是一个好注意,但对于那些长尾,平时不怎么使用你的内容,偶尔会使用的用户而言,提供移动优化的站点能够帮助他们快速获取到想要的信息。199IT认为这也是国内诸如百度,UC仍然在努力围绕WEB生态打造轻应用的原因所在。对于多数不频繁的内容消费需求,移动浏览器仍然是一个最轻量级的用户获取信息的入口。

via:199it编译自Adobe

]]>
//www.otias-ub.com/archives/168922.html/feed 2
Steve Souders:移动网站速度一年提升30% //www.otias-ub.com/archives/114090.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114090.html#comments Sat, 11 May 2013 15:58:06 +0000 //www.otias-ub.com/?p=114090 谷歌首席网络性能工程师史蒂夫·苏德斯(Steve Souders)称,根据谷歌分析(Google Analytics)服务追踪的数据,移动浏览器的网页加载速度比一年前快了30%。苏德斯还称,对桌面浏览器用户来说,网页加载速度比一年前也快了3.5%。苏德斯表示,宽带和无线连接服务的网络速度正在稳步提高,但并非网络性能改善的主要因素。他指出:“在我看来,浏览器的改进是网速提高的主要动力。”

Mobile sites are faster this year, and Google's performance chief Steve Souders says browsers are the main reason.
移动网络性能经常会因网页过大、网络速度较慢和处理器有限等因素而受损,而网页的响应速度越慢,就意味着用户使用量越小,这对谷歌等依靠网络活动来创造利润的公司来说是个重大问题。
谷歌将在几天后召开I/O开发者大会,而网络性能正是开发者担心的问题之一。多种因素都会对网页加载速度造成影响,如网络速度、网络服务器软件、网站设计和浏览器等。谷歌尝试在所有这些领域中都进行改良,从而为自己创造更多收入。

 

]]>
//www.otias-ub.com/archives/114090.html/feed 1
Frost & Sullivan:预计2012年中国手机浏览器活跃用户数有望突破 3.78亿 //www.otias-ub.com/archives/91187.html Thu, 17 Jan 2013 15:50:04 +0000 //www.otias-ub.com/?p=91187

2012年1月17日市场调研机构Frost & Sullivan(弗若斯特·沙利文,简称沙利文)日前那发布了2012年度《中国手机浏览器市场分析报告》。 报告显示,UC浏览器在第三方浏览器市场份额中占64.7%,手机QQ浏览器以27.5%位列第二、Opera Mini浏览器则以3.6%紧随其后。

Frost & Sullivan预计,2012年中国手机浏览器活跃用户数有望突破 3.78亿,市场规模将达到11.9亿元,随着广告、电子商务、游戏等模式在移动互联网上日渐成熟,手机浏览器的商业化将进一步提速。

同时,报告中还指出,第三方浏览器份额已经远超手机内置浏览器,用户占比从上半年的74.8%增长到了78.3%,而第三方浏览器的份额之所以会上升,是因为其相比内置浏览器拥有更好的用户体验。

Frost & Sullivan认为,未来三年,手机浏览器将会集成更多的系统和网络应用,以满足消费者日益膨胀的移动互联网需求,只有那些对用户体验有充分理解的技术研发团队才能脱颖而出。

据悉,总部位于美国硅谷的Frost & Sullivan(沙利文)公司创建于1961年,截至目前已经在全球六大洲21个国家拥有31家分支机构。在中国,Frost & Sullivan公司专注于电信和互联网企业的运营研究,为运营商、设备商、软件商、增值业务提供商及集成商提供中国市场战略、专业管理咨询及市场营销咨询等服务。

]]>
CNNIC:2012年中国手机浏览器用户行为研究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69365.html Tue, 18 Sep 2012 13:51:53 +0000 //www.otias-ub.com/?p=69365

]]>
CNNIC:2012年中国手机浏览器用户规模2.78亿 //www.otias-ub.com/archives/69314.html Mon, 17 Sep 2012 16:35:52 +0000 //www.otias-ub.com/?p=69314 手机网民与手机浏览器用户学历结构比较

手机网民与手机浏览器用户学历结构比较 中国手机浏览器市场各品牌用户使用率比较

中国手机浏览器市场各品牌用户使用率比较

2012年9月17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中国手机浏览器用户规模为2.78亿,在手机网民中的渗透率为71.7%。这部分用户60%为男性,收入区间段在3000元以下的占34%。

以下是这份报告的内容概要:

手机浏览器用户属性分析:

手机浏览器整体用户以男性为主,年轻化、低学历化明显;相对整体手机网民而言,手机浏览器用户更年轻,学历更高,收入更高。

手机浏览器用户以男性为主,占比60.5%,显著高于女性用户比例。

青少年、青年和中年用户是手机浏览器的核心用户群,其中,20-29岁年龄段用户比例最高,为39.6%。

初中和高中学历人群是手机浏览器的主要用户群,比例分别为33.0%和34.2%。

手机浏览器用户在500元以下、2001-3000元和3001-5000元收入段分布最多,比例分别为17.0%、17.0%和16.5%。

手机浏览器用户以城镇人口为主,比例为76.4%。

手机浏览器用户在学生和中高端用户群体(比如企业/公司一般职工,管理人员等)中的比例更高。

手机浏览器用户规模:

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手机浏览器用户规模为2.78亿,在手机网民中的渗透率为71.7%。

中国手机浏览器市场集中度较高。根据调查,UC浏览器为54.1%,手机自带浏览器为47.2%,手机QQ自带浏览器功能为34.4%,手机QQ浏览器为33.2%。

手机浏览器用户行为分析:

手机浏览器目前是移动互联网的主要入口,用户对其使用频率较高,接近70%的用户每天都使用,其中51.2%用户每天使用多次。

搜索引擎对于手机浏览器上的网站访问作用巨大。在手机浏览器访问网站的方式上,通过搜索访问网站的比例最高,其中使用搜索引擎进入的比例为80.5%,使用搜索框进入的比例为54.7%。

手机浏览器功能并不限于网页浏览,平台作用明显。接近一半的用户使用了手机浏览器除网页浏览以外的功能,如手机浏览器看小说(51.0%)、手机浏览器自带的应用中心下载软件和游戏(48.5%)、进行天气查询、电影信息查询和话费等功能(45.0%)。

用户体验成为吸引手机浏览器用户的关键因素,在选择手机浏览器的因素上,操作便捷(62.6%)和网页速度(42.4%)是用户最为关注的两个指标。此外,安全性这一因素的比例也较高,为31.6%。

手机浏览器忠诚度较高,小型浏览器厂商竞争难度较大。最近半年39.7%用户只使用过1个手机浏览器,31.2%用户使用过2个手机浏览器。64.5%的用户多数情况下,只使用一个手机浏览器。

手机浏览器用户大都有其经常访问的网站,对手机应用程序产生一定替代,但数量相对较少。最近一周用户使用手机浏览器经常浏览的网站数量大都集中在1-3个,比例为52.8%,其次为4-6个,比例为17.4%。

手机浏览器用户在信息类网站上访问较多,在游戏社交等交互类网站上访问较少。手机浏览器用户浏览最多的网站类型为新闻资讯网站,比例为61.8%;其次为搜索网站和小说等文学作品网站,比例分别为45.6%和44.3%,对游戏、视频网站及社交网站的使用和浏览则相对较少,比例分别为26.3%、21.8%和19.3%。

]]>
百度数据:2012年Q2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63021.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63021.html#comments Tue, 14 Aug 2012 08:51:51 +0000 //www.otias-ub.com/?p=63021

百度移动发布2012年Q2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报告。报告显示,在运营商接入上,中国移动仍以62.4%的市场份额稳居运营商首位,但份额同比下降16%;在移动终端方面,诺基亚、山寨机、三星、苹果占据移动亏联网用户手机品牌的前四位;在操作系统方面,Android平台增长迅猛,同比增长890%;而报告数据还显示,UC浏览器仍以30.3%的市场份额占据手机浏览器榜首位置。

以下为报告综述内容摘要:

运营商接入的变化趋势

•移动互联网用户分布及接入网络习惯

地域分布:广东和江苏省移动互联网用户流量占比最高,占总流量的21.4%。Android、iOS用户更多分布在经济发达的城市,江苏、浙江、北京、福建、上海的Android、iOS用户流量占比明显高亍全网用户流量占比。

运营商:中国移动仍以62.4%的市场份额稳居运营商首位,份额持续下降,环比下降1.4%,同比下降16%,中国电信不中国联通的份额持续增长。Android、iOS用户份额方面,中国移动优势已经不明显(41%),中国电信依靠在3G端的发力以32.1%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二位。

网络分布:目前绝大多数用户选择2G网络接入移动互联网,占比持续下降。Android、iOS用户更倾向于高速网络接入,2012Q2超过73.7%的Android、iOS用户选择3G 4或WIFI接入移动互联网。

•移动互联网终端品牌

移动终端的品牌分布

终端品牌:诺基亚、山寨机、三星、苹果占据移动互联网用户手机品牌的前四位,诺基亚和山寨机的市场份额持续下降,三星、苹果的市场份额持续上升。Android手机品牌中三星、HTC、华为排名前三。

Top机型:2012Q2 TOP20机型中,诺基亚品牌手机仍占据5席位置,iPhone手机在不区分型号的情况下占据TOP机型第一位,其余十四款为Android机型。Android TOP 20机型占Android机型总流量的37.7%。

•移动互联网终端平台

非智能平台:目前非智能平台占据36.3%的市场份额,呈下降趋势,环比下降5.8%,同比下降16.4%;其中基于MTK开发的非智能手机下降趋势最为明显。

智能平台:Android平台增长迅猛,同比增长890%(其中2.x版本占据Android平台84.3%的份额)。iOS平台也在稳步增长(其中5.x版本占据iOS平台69.7%的份额)。S60的市场份额持续下滑。

•手机浏览器

手机浏览器市场份额分布

自带浏览器:与WebKit的逐步扩张相反,MTK自带浏览器和诺基亚自带浏览器都呈现下降趋势。

第三方浏览器:UC浏览器仍以30.3%的市场份额雄踞榜首。QQ浏览器增幅明显,环比增长2.5%,同比增长7%。

]]>
//www.otias-ub.com/archives/63021.html/feed 1
Frost & Sullivan:2012年中国手机浏览器活跃用户数有望达到 3.6亿 //www.otias-ub.com/archives/61964.html Wed, 08 Aug 2012 07:03:45 +0000 //www.otias-ub.com/?p=61964 近日,全球知名市场调研机构Frost & Sullivan(下称沙利文)发布了《2011-2012年中国手机浏览器市场分析报告》。报告预计2012年中国手机浏览器活跃用户数有望达到 3.6亿,市场规模将达到11.1亿元。

同时指出,第三方浏览器用户已经远超手机内置浏览器,用户占比达到了74.8%。而在第三方浏览器市场中,UC浏览器以65.7%的份额排名第一,手机QQ浏览器和Opera Mini分列二、三位。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手机浏览器的重要入口地位受到整个行业的重视。除了老牌厂商UC、Opera,近几年,腾讯、3G门户先后都推出自己的手机浏览器产品,同时,百度、360等厂商也陆续进入了手机浏览器市场。随着越来越多的竞争者加入,当下的手机浏览器场竞争异常激烈,经形成手机终端(操作系统)厂商(如苹果、Google)、互联网企业(如百度 、腾讯)、专业浏览器厂商(如UC、Opera)三大阵营。

沙利文的报告指出,第三方浏览器因为其更好的用户体验和渲染模式,再加上相对内置浏览器省流量的优势,越来越受手机浏览器用户的青睐。数据显示,老牌手机浏览器厂商UC优视在第三方浏览器市场仍有最高的用户渗透率。具体市场份额方面,UC浏览器以65.3%的份额排名第一,全面领先市场。手机QQ浏览器以27.9%位列第二、Opera Mini和Go浏览器则3.4%、1.7%的份额紧随其后。

而最近CNNIC发布的《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38亿,其中手机网民达到3.88亿。手机已经成为最活跃的网络终端。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也指出:

“中国的移动终端将是PC终端的3倍,而移动终端在消费者身边的时长是PC终端的5倍,以此计算,中国移动终端在消费者身边时长是PC终端的15倍”。

随着手机成为最活跃的网络终端,手机浏览器作为接入移动互联网的入口,其战略地位就突显了。未来用户对手机浏览器的需求将会更高更全面,手机浏览器的市场将迎来快速增长,市场蛋糕将会进入快速膨胀期。《2011-2012年中国手机浏览器市场分析报告》显示2011年中国手机浏览器市场规模达到6.8亿元,同比增长63.1%,今年这一数字将达到11.1亿元。

Frost & Sullivan信息与通讯科技部资深分析师胡浩泳认为: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深入发展,手机浏览器作为入口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从最近业内各方竞合关系来看,可以发现各参与者的思路日益开阔,已经由单纯的产品竞争上升到市场战略竞争,各主要玩家在渠道推广、支付创新等方面,都做得非常的出色,这很重要。另一方面,产品的根本,在于用户体验。只有在把握技术方向的同时,不断的推出用户认可的功能,才能在这个市场脱颖而出。”

Frost & Sullivan公司创建于1961年,总部位于美国硅谷的,截至目前已经在全球21个国家拥有31家分支机构。在中国,Frost & Sullivan公司主要为运营商、设备商、软件商、增值业务提供商及集成商提供中国市场战略、专业管理咨询及市场营销咨询等服务。

via:雷锋网

]]>
Nielsen:前50大APP占用户APP使用时长的58% //www.otias-ub.com/archives/54745.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54745.html#comments Sun, 01 Jul 2012 03:00:39 +0000 //www.otias-ub.com/?p=54745 APP和浏览器就如同两条并行的高速公路,有他们自己的规则和景象,自身的拥堵和混乱。HTML5成熟的那天将会让浏览器和APP的体验差异变小,但是当人们只是关注于技术本身时,却忽视了真正导致APP流行的原因。

APP用户是被提升的统一内容封装体验和充分挖掘智能设备的硬件潜力的功能所吸引。用户对APP使用的热度本身证明了这点。

根据Nielsen,美国安卓和iOS app用户2012年3月花费1010亿分钟在App上面,是一年前的2倍。相比之下,用户花在移动网站的时间却只增长了44%。

Time Spent with Mobile Apps vs. Mobile Web Among US Android and iOS Users, March 2011-March 2012 (billions of minutes per month)

但是App和其他媒体并没有什么不同,可选性继续增加,但用户每天的时间仍然是一定的。结果,用户的注意力在分散,他们对特定APP分配的时间更多。总体上看,前50大APP的消费时长占美国用户APP消费时间的58%,这个数据已经比一年前的74%下降,意味着新的APP仍有获取用户注意力的机会。

Time Spent with Mobile Apps Among US Android and iOS Users, by App Ranking*, March 2012 (% of total)

对于希望通过移动网站或app来与用户互动的营销者而言,根本的问题在于App在他们更广泛的营销生态和用户与品牌互动中能扮演什么角色。

最终,一切带浏览器的移动设备都能够访问互联网,意味着移动网站,或者是基于web的移动app都有到达广大受众的潜力。这意味着移动网站和app应该是互补而不应该是隔离的平台。

]]>
//www.otias-ub.com/archives/54745.html/feed 1
comScore:主流移动站点的APP客户端和浏览器访问差异 //www.otias-ub.com/archives/46843.html Thu, 31 May 2012 07:02:46 +0000 //www.otias-ub.com/?p=46843 comScore 2012年3月的数据发现,尽管智能手机用户使用浏览器和APP的比例差不多,但在时长方面,App占据了4/5的份额。

通过分析不同的移动类型发现浏览器和app在用户连接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在Facebook上面,用户80%的时间来自APP访问,而只有20%来自浏览器,Twitter通过APP客户端访问的比例更高,达到96.5%,相比之下,微软网站浏览器的访问时长比例最高,高达82.1%

Mobile Metrix 2.0 Insights: Share of Time Spent by Mobile Browser and App

]]>
Net Applicaitons:2012年3月,全球浏览器市场份额 //www.otias-ub.com/archives/29580.html Tue, 03 Apr 2012 02:41:37 +0000 //www.otias-ub.com/?p=29580 最新的数据报告显示,微软的IE浏览器市场份额在2012年的前三个月里都在不断增长,从2月的52.8%增长到三月的53.8%。看起来IE已经止住去年的颓势,正逐步夺回被侵蚀的市场份额。

与此同时,另外四大浏览器市场份额,与2月相比均有所下降。Firefox由20.9%跌至20.6%;Chrome由18.9%跌至18.6%;Safari由5.2%跌至5.1%;Opera由1.7%跌至1.6%。

IE浏览器在个人电脑领域有着众所周知的优势,但微软对此似乎有所改变。当前的IE9与即将到来的IE10都将与Windows 8绑定,但新的浏览器无论从性能、特点还是与网络标准相符等方面,都不再是Web开发者的笑柄。

IE9继续逐步取代此前的版本,截至去年12月,它已占个人电脑市场11.4%的市场份额。今年前三个月所占市场份额分别为11.6%、12.6%、15.7%,我们可以从中看出这一进程正在加快。


在而移动浏览器领域,微软远远落后于竞争对手,目前只占0.5%的市场份额。虽然Safari市场份额从2月份的61.2%下降到三月的60.5%,但它仍然占据移动浏览器市场主导。同时Android浏览器由18.6%下跌至18.3%,Opera由14.4%上升至15.4%。

此外,移动浏览器与桌面浏览器所占比例,在过去的两个月里没有明显变化。桌面浏览器仍然占据绝对优势,不过总的来看,移动浏览器的使用率还是在上升。

文章来自:36氪
]]>
comScore:2012年移动未来聚焦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25088.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25088.html#comments Sun, 26 Feb 2012 02:38:54 +0000 //www.otias-ub.com/?p=25088 comScore发布了2012年移动未来聚焦报告,该年度报告审视了移动和联网设备产业,覆盖comScore监测的几个移动市场,探视了2011年推动智能手机普及、移动媒体使用的几大领域如社会化网络、零售、移动生态变迁和多终端数字媒体消费生态。报告主要分析了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英国、日本和加拿大市场

comScore的移动高级副总裁Mark Donovan指出:2011年是移动产业突破式发展的一年,智能手机进入主流,平板电脑兴起成为第四屏,用户不断将移动行为融入他们的生活形态中。随着产业继续演进,以及越来越多的用户通过多终端和平台消费数字内容,我们预计移动和联网设备格局在2012年将继续重构深化。随着移动渠道带给用户的个性、社交和无处不在的体验,广告主和发布商面临着更好的定向受众的机遇。

下面是该报告的关键发现:

  • 智能手机在早期大众中获得采用,促进移动媒体消费
    将近42%的美国手机用户现在拥有智能手机,44%的欧洲5国(法德意西英)手机用户拥有智能手机;移动媒体使用-如浏览移动网页,使用应用程序或下载内容因此获得高速增长,在多数市场获得超过50%的使用,这也得益于高速网络和公共wifi网络的普及
  • 智能手机平台大战加剧,Android和苹果在多数市场占主导地位
    2011年Google的Android和苹果的IOS智能手机平台是美国智能手机市场的领导者,Android平台占了将近一半的市场,而IOS占据了近30%。在欧洲5国,Android的市场份额类似,取代了塞班在5个欧洲市场中3个市场地位。
  • 移动APP使用高速增长形成双移动浏览体验,驱动各领域增长
    2011年美国和欧洲5国均见证了移动APP的使用超过了移动浏览器使用的增长,导致这些市场中出现了同样高比例的同时使用app和浏览器获取移动媒体内容的用户。2011年,健康信息是美国移动媒体消费中增长最快的领域,随后是零售、和商务相关的领域如电子支付和拍卖网站。
  • 移动零售信息引发智能手机购物行为的出现
    2011年,超过一半的美国智能手机用户在商店时使用智能手机进行购物研究,显示出老道的智能手机购物群体将网上的行为带到线下商铺,该趋势在其它市场也同样存在。2011年底,将近1/5的智能手机用户扫描产品二维码,将近1/8的人在商店购物时使用手机比价。
  • 移动设备引发行走中的社交网络,实时互动兴起
    2011年12月,6420万美国智能手机用户和4840万欧洲5国智能手机用户在手机上至少访问一次社交网站或博客。超过一半的移动社交网络用户几乎每天都使用社会化媒体。当移动社交网络用户显示出他们对好友发表的内容的阅读热情时,超过一半的美国用户和将近一半的欧洲5国用户也阅读来自品牌、组织和事件的信息。
  • 数字多栖用户-移动连接和联网设备推动跨平台数字媒体消费
    2011年,平板迅速走红,不到两年在美国就有4000万用户,而智能手机需要7年才达到同等的使用规模。2011年底,将近15%的手机用户拥有平板,该趋势在其他地区也是类似。

]]>
//www.otias-ub.com/archives/25088.html/feed 24
Opera:数据显示手机浏览器Opera Mini全球用户超1.5亿 //www.otias-ub.com/archives/23232.html Tue, 31 Jan 2012 15:48:17 +0000 //www.otias-ub.com/?p=23232 浏览器厂商Opera发布的最新全球互联网状态报告显示,Opera Mini全球范围内活跃用户数量达到1.526亿。同时,12月全球用户通过Opera Mini浏览网页数量比2010年同期增长一倍以上。据了解,自2010年12月以来,Opera Mini全球范围内活跃用户的数量实现了78.45%的增长。

另外,2011年12月,Opera Mini用户的网页访问数量共计超过1031亿。相比2010年12月,网页访问量已经增长了120.7%。

2011年12月,全球的Opera Mini用户通过Opera Mini访问互联网共产生了16.63亿兆的数据。这个数字比2011 年11月增长了17%,比去年增长了135.5 %。

]]>
Net Applications:2011年底IE6美国市场仅剩1% //www.otias-ub.com/archives/21687.html Wed, 04 Jan 2012 08:28:17 +0000 //www.otias-ub.com/?p=21687 来自 Net Applications的数据显示,不到1%的美国互联网用户选择IE6作为他们的浏览器。而在移动浏览器/平板浏览器市场,连IE浏览器的份额也只有0.14%。目前,IOS设备主要是预装的Safari浏览器,占据了移动浏览器53.3%的市场份额,Opere Mini和Android浏览器分别占到21.66%和15.87%。

而在1年前,IE6还是全球第三大浏览器,很显然,大家都应该升级了。有趣的是IE6在中国的份额仍然比较坚挺,达25%左右。

]]>
百度数据:2011年Q3百度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8447.html Wed, 16 Nov 2011 17:38:41 +0000 //www.otias-ub.com/?p=18447 在最新发布的《百度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报告2011 年 Q3》中,百度无线和易观国际依托百度移动搜索数据,结合易观智库的应用数据补充,从用户分布及网 络接入、移动终端竞争格局及趋势、移动终端平台变化趋势、手机浏览器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 应用商店现状及发展趋势五个方面,对当前国内移动互联网格局和发展趋势做了研究分析,以下是报告要点。

用户分布及接入网络习惯

1、从地区分布上看,广东、江苏两省的移动互联网用户 PV占比最高,而且一直处于增长态势。广东、北京、浙江、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也是Android、iOS两大平台用户集中局域。

\" width=

\" width=

2、从运营商接入分布来看,中国移动的PV 占比依然稳居运营商排名的第一位,不过份额在逐渐下滑,而随着3G 网络的发展,中国联通、中国电信 的 PV 占比在逐渐增加,中国移动一家独大的格局正在被打破。在 Android、iOS 用户领域的竞争上,呈现三足鼎立局面,中国联通 以 37.1%的 PV 占比在运营商中排名第一。

\" width=

3、2G依然是用户主要接入方式,3G、WIFI 接入的 PV 占比在逐渐增加。Android、iOS 用户明显更倾向使用3G 和 WIFI 接 入。与Q2报告相比,在上网时间上和习惯上并没有太大变化,节假日依然是高峰期,休闲时段的使用量是学习、工作时的一倍。早八点到第二天凌晨1点是稳定时 间段,晚8点使用量上升,10到11点是高峰期。

\" width=

移动终端竞争格局及变化趋势

2011Q3 移动互联网手机品牌前三分别是诺基亚、山寨机和三星。不过,诺基亚的 PV 占比在持续下降,而随着智能手机性价比的逐步提高,山寨机 PV 占比也在逐步下降,与前两者形成对比的是三星的 PV 占比在持续提升。其他终端 厂商中,HTC、苹果、摩托罗拉 PV 占比保持稳定的增长,其中 HTC 增长最为显著。在Android 系统手机中,三星、HTC、摩托 的 PV 占比位列前三位。

\" width=

\" width=

\" width=

移动互联网终端平台变化趋势

整体上终端平台方面仍然表现为低端非智能平台 PV 占比降低,智能平台 PV 占比快速上升的趋 势。目前非智能平台仍然占据卉数以上的 PV 占 比,但基于MTK 开发的非智能平台、Feature Phone 平台和 S40 平台的 PV 占比均呈现下滑趋势;智能平台方 面,Android 平台的爆炸性增长趋势已经非常明显,成为现阶段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发展的“主推手”(其中 v2.x 占据 Android 平 台 84%的 PV 占比)。不此同旪 iOS 平台 PV 占比也稳步增长(其中 v4.x 占据 iOS 平台 89%的 PV 占比)。 相 反 Windows 和 Blackberry 稳定维持着较低平台 PV 占比。S60 的 PV 占比呈降低趋势,但在智能平台中仍然占据最高 的 PV 占比。

\" width=

\" width=

\" width=

手机浏览器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

2011Q3UCweb、MTK 内置浏览器、QQ 浏览器、Webkit 内置浏览器依次占据移劢互联网手 机浏览器 PV 占比的前四位。内置浏览 器方面,由亍诺基亚和 MTK 终端销量的颓势以及第三方浏览 器带来的冲击,MTK 内置浏览器和诺基亚内置浏览器的 PV 占比持续降低。但是随 着 Android、 iPhone、诺基亚高端机在市场上的成功,Webkit 内置浏览器的 PV 占比持续增长。第三方浏览 器 中,UCweb 和 QQ 浏览器通过抢夺中、低端手机内置浏览器市场,PV 占比一直增加;本季度 QQ 浏览器 PV 占比增长率高 亍 UCweb,对 UCweb 形成了一定的威胁。

\" width=

\" width=

应用商店现状及发展趋势

2011Q3 应用商店第一阵营和第二阵营继续拉开距离。苹果 App store 在 41 万应用的基础上 继续保持 5 %以上的增速, 而 Android market 凭借系统的开放,应用数量增速也达到了 8.4%,应 用数量增长至 22 万。运营商应用商店应用数量均呈现快速增 长趋势,同旪,除去电信天翼空间以外, 移动 MM 和联通沃商店仍然以付费应用为主,从这三家的应用增速来看,中国联通沃商店增速更加明显,增速达 到 45.9%。

\" width=

\" width=

\" width=

\" width=

\" width=

报告来源:百度无线、易观国际

]]>
CNNIC:截至2011年6月中国手机浏览器用户规模为2.15亿 //www.otias-ub.com/archives/16388.html Wed, 28 Sep 2011 17:18:57 +0000 //www.otias-ub.com/?p=16388 2011年9月28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今日发布手机浏览器专项报告。报告称,今年上半年新增手机浏览器用户770万。截至2011年6月底,手机浏览器用户规模为2.15亿,67.6%的手机网民安装了手机浏览器。

按照使用率划分,QQ手机浏览器占据68.1%的市场份额,手机自带浏览器为52.8%,UC浏览器46.3%,这三家远远领先于其他手机浏览器。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使用QQ手机浏览器的用户中,56.7%使用的是手机QQ内置的浏览器。

QQ与UC手机浏览器占据市场份额过半

  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QQ浏览器在初中学历用户中34.1%渗透率明显高于UC浏览器的21.2%,而UC浏览器在20-29岁网民群里的渗透率最高,达到49%。“由于20-29岁用户占据手机浏览器用户的最大比例,这说明UC浏览器用户的活跃度会相对高一些。”CNNIC分析师李兵解释说。

报告称,先入为主对于手机浏览器的市场格局非常重要,38.6%的手机浏览器用户只使用一种浏览器。另外,手机浏览器用户的转移成本较低,用户使用过半年之后,有更多的人会尝试使用其他浏览器。

在用户结构上,20-29岁手机浏览器用户占据最大比例为42.6%,10-19岁的用户位居第2位,比例为30.1%。在学历结构上,初中和高中学历人群是最主要的用户群体,大学及本科以上的手机浏览器用户仅占15.7%。

按照用户职业结构划分,学生群体占据第1位,比例为36.2%;中高端用户群体(如企业员工、管理人员等)的比例略高于整体网民。

报告认为,电信运营商3G发展较为缓慢,截至2011年6月,全国3G用户规模达到8051万,在移动用户中的渗透率仅为9.09%。大多数网民仍在使用理论带宽为384kbps的EDGE网络。

报告称,目前国外iPhone用户使用的数据流量每月平均273MB,黑莓每月平均52MB,而目前中国移动150MB/月和500MB/月的无线流量套餐价格分别为20元和50元,与中国移动上半年的ARPU值相比,无线流量的价格仍然偏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