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G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Mon, 31 Jul 2023 08:42:48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OAG:2023年7月份全球航空运力预计达到5.12亿个座位数 //www.otias-ub.com/archives/1633013.html Mon, 07 Aug 2023 06:14:29 +0000 //www.otias-ub.com/?p=1633013 夏季旅游需求将在接下来的几周达到高峰,报复性消费的势头与旅游业复苏初期时一样强劲。

OAG的数据显示,7月份全球航空运力预计达到5.12亿个座位数,相比2019年7月的5.24亿个座位数,仅有1200万的差距,降幅仅为2.3%。但是,这也意味着,2019年7月至今,全球运力没有实现增长,而本该有5000万个座位数的增长。不过,这不是今天讨论的重点。我们需要了解的是,在市场环境不断变化、低成本航司市场份额增长、模式转变、中亚等小型市场快速崛起的背景下,这1200万个座位去了哪里,差距体现在哪些方面,以及是否有可能填补这一空缺。

01、日韩德运力相比2019年同期

仍有较大差距

我们首先需要关注的是主要市场。2019年7月,全球Top 20市场的运力占比为75%,而如今的占比接近86%,这似乎符合“强者愈强”的理论,而且在市场复苏的进程中再次印证了这一点。但实际情况并不尽然。根据OAG的数据,美国当前的运力水平依然位居榜首,中国排名第二,有一定的差距,而OAG早前预计中国在今年能够拔得头筹。与此同时,印度当前的运力水平已经超过日本,排名第三,日本排在第四位,西班牙超过英国,排名第五。

过去几年,每个地区和国家都经历了变化,即使到现在,主要市场的运力复苏情况也有较大差异。以中国为例,航班运力分布发生了巨大变化,国际航班一度停运,而本月中国国际航班运力占比将达到总运力的5%,相当于440万个座位数,是去年的十倍,但这仅相当于2019年同期的一半,足以见得其中的变化之大。

从日本(-11%)和韩国(-23%)的情况来看,要实现进一步复苏,需要继续恢复连接中国的航班。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短期内可能很难看到明显的变化。此外,俄罗斯对一些航司关闭领空也会对这两个国家的运力复苏造成一定影响,不仅会导致航程时间延长,也会增加运营成本。印度运力排名上升至第三位,反映了印度国内航班运力的迅速增长,印度航空也拓展了连接英国、北美和澳大利亚的航线,并计划在德里建立一个枢纽。

德国航空运力的下降(-20%)是一系列因素影响的结果。德国汉莎航空的运力复苏速度落后于许多航司,在竞争中处于劣势。由于德国鼓励旅客乘坐火车,其国内航班运力目前也仅相当于2019年同期一半的水平。此外,德国今年夏季面临诸多空中管制问题,航班运营变得比以往更加困难。

单独观察每个国家的运力情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夏季的形势,而深入的分析可以更直观地揭示真正的运力缺口所在。可以看出,中国市场的运力复苏仍需要较长时间。

02、中国国际航班运力实现4倍增长

仍不足以实现全面复苏

大家曾经期待今年1月份开始,中国的国际航班运力能够大幅回升,然而实际情况是,运力确实在复苏,但仍不及预期。

自今年1月份以来,中国的国际航班运力增长了四倍,达到450万个座位。无论从哪个维度来看,都是令人瞩目的增长,但这一速度对于潜力庞大的中国市场而言仍不够快。

尽管中国市场运力复苏强劲,但很多与中国紧密相连的市场的运力水平仍低于之前。在中国Top 20出境目的地中,各个市场的运力复苏情况有较大差异。例如,中国-英国市场7月份的运力相比2019年同期的差距不到1%,而中国-俄罗斯市场的运力差距高达60.3%。中国-法国市场的运力降幅甚至达到了63.5%。英国市场在这个时期往往会有很高比例的留学和探亲访友需求,而且大部分航班由中国航司运营,而法国市场的学生客流占比则较小。

地缘关系对于中国市场的运力复苏也有一定的影响,有关机构对于批准恢复航班运营的市场也有调整。而目前中美航空市场还有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

03、中美航班运力复苏缓慢

受多重因素影响,中美航班运力的复苏面临着较大挑战。对于美国航司来说,尽管欧洲航线扩张,但是运力占比依然很低,而对于中国航司来说,旅客需求依然低迷,部分原因是票价走高。值得注意的是,美国三大航(美国航空、美联航、达美航空)现在只飞上海,足以见得上海的客运航班需求之大。

OAG表示,今年夏季,中国与美国之间的单程航班座位数预计仅为26.6万,而2019年同期的单程运力达到300万个座位数。作为全球两个最大的航空市场,中国和美国今年夏季的运力相比2019年同期有如此大的差距,说明市场离真正的复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当你排队过安检,通过卫星图了解天气情况以及随之而来的航班延误将如何影响你的假期时,可以想想,在过去十八个月里,运力复苏情况如何,旅客需求似乎与以往一样强劲。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思考全球关系、环境要求和旅客需求给航空运力带来的影响,并意识到,我们与全面复苏还有相当远的距离。

参考资料:

Peak Summer Airline Capacity but Mind the Gaps! (OAG)

编译来自: 环球旅讯

]]>
OAG:新冠病毒打击中国航空业 //www.otias-ub.com/archives/1011480.html Wed, 26 Feb 2020 19:00:23 +0000 //www.otias-ub.com/?p=1011480 几周前,中国还是世界第三大国际航空市场;当前,它排在第25位,略高于越南。这一切就发生在短短几周内。

国际航空继续下降

最新数据显示,中国每周的国际运力减少了27万个座位。自1月20日以来的整体运力减少了约170万个座位,降幅接近80%。日本、泰国和中国台北每周的运力损失最大;就日本而言,预定的座位比一周前减少了约47700个,减少了约36%。

虽然国际运力的调整令人感兴趣,并可能受到更多关注,但中国国内市场的运营座位比1月20日当周减少约1040万个。在此背景下,每失去一个国际座位,就有大约6个国内座位被从市场上撤下。例如,中国东方航空公司比五周前减少190万个座位,相当于每天减少近27.1万个座位。

日本和泰国进一步受到影响

日本航班每周减少约245000个座位,泰国航班减少约236000个座位。以百分比计算,中国台北(-90%)和中国香港的运力损失超过85%,来自中国内地的座位加起来比五周前减少25万个。

中国航空公司全球排名下降

从国际角度来看,东航和南航是受影响最严重的航空公司。由于冠状病毒的影响,这两家航空公司每周的运力都减少了20多万个座位。南航现在每周运营的国际座位比阿斯塔纳航空公司多800个左右,东航在全球排名降至第113位。

预计中国国内产能将进一步削减

从国内角度来看,有专家预测运力将在下周反弹;但OAG的观点是运力将进一步削减。

OAG预计目前与3月底相比不会有任何重大变化。

199IT.com原创编译自:OAG 非授权请勿转载

]]>
OAG:未来旅游预订支付调查 //www.otias-ub.com/archives/738668.html Sat, 16 Jun 2018 11:00:58 +0000 //www.otias-ub.com/?p=738668 电商平台发展旅游预订服务,这个想法并不违和,却一直没有想象中的简单:亚马逊2015年曾在其平台上推出由美国当地旅行社供应的旅游打包产品服务,但仅仅6个月后该服务便戛然而止。

业界人士曾对电商平台在旅游业遇到的挑战做过深入分析,然而不少人仍在猜测亚马逊将再次进军旅游行业。最近,航空旅行数据公司OAG问卷调查了2164名美国游客,针对非传统预订及支付方式撰写了相关报告《旅行预订和支付的未来》,报告显示:44%的受访旅客愿意使用亚马逊作旅游预订和支付。其次为Facebook,仅占14%。

语音交互界面也是受访者考虑的因素。25%的受访者愿意用Siri或Google Assistant助手来进行预订,18%的人选择了亚马逊Echo或Google Home等智能音箱。

此外,与大众游客群体相比,商务旅行者更倾向于非传统的预订方式。

OAG首席技术官Mike Benjamin表示: “便利、速度和客户体验是旅游业的三大法宝,预订和支付流程也不例外。旅行者已经开始依赖Twitter和Facebook等社交媒体平台获取相关服务。尽管旅游预订市场不会在一夜之间发生重大变化,但初创企业和主要科技公司正从根本上简化或改变传统方式,这种威胁不容小觑。”

在支付方面,近一半(49%)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会使用PayPal支付旅游和旅游相关服务的费用,其次则是使用Apple pay,占比42%。

比特币在旅游支付的榜单中几乎垫底,尽管在千禧一代中拥有14%的受众,但在所有年龄段的受访者中只有6%的占比。

生物识别技术目前主要用于加快乘客登机的速度,但它也可作为一种支付方式,57%的旅客愿意通过面部或指纹扫描进行支付。

Benjamin称如今的消费者在预订时有更多的渠道、技术和平台可供选择。

“这个行业不会马上改变,但传统航空公司和预订平台需要继续创新并提供更好的客户体验以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抵御新入局者。”

本文由环球旅讯编译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交流群,支持我们发展可加入!

]]>
OAG:2018年全球航空准点率综合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672578.html Sun, 07 Jan 2018 16:56:41 +0000 //www.otias-ub.com/?p=672578 航空数据公司OAG最新发布的《2018年准点率综合报告》(The OAG Punctuality League 2018),香港航空的准点率居亚太区榜首,全球排名第二位,仅次于波罗的海航空。不过,内地的航空公司无一家进入前20强。

报告汇总了2017年全年近5700万条航班数据,评估了全球最大型的航空公司和机场的准点率情况。OAG的“准点”定义为航班到达时间在航班时刻的15分钟之内。

报告显示,香港航空成为亚太区最准时及全球第二准时的航空公司,其准点率达88.83%(超过2016年的74.46%)。

根据OAG的报告,在全球超大型航空公司类别中,日本航空以85.27%的准点率排名第一,在所有航空公司榜单中名列第六;全日空航空居亚太第七,全球第14位。此外,跻身全球前20家最准点航空公司之列的还包括澳洲航空(第五名)和新加坡航空(第13名)。

“中国最准点航空公司前十名榜单”中,香港航空居首位(准点率为88.83%),紧随其后的分别为春秋航空(73.37%)、国泰航空(73.04%)和天津航空(68.39%)。

中国四大航空公司中,海南航空名列第六(64.59%),南方航空名列第七(64.19%),东方航空名列第八(61.80%),中国国航名列第九(60.14%)。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交流群,199IT感谢您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