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dia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Mon, 10 Feb 2025 12:04:52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Omdia: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12.23亿部 同比增长7.1% //www.otias-ub.com/archives/1740153.html Mon, 10 Feb 2025 12:04:52 +0000 //www.otias-ub.com/?p=1740153 近日消息,市场调研机构Omdia最新发布了智能手机初步出货量报告,2024年第四季度全球出货量达到3.28亿部,同比增长2.8%。

目前为止,智能手机市场已连续五个季度实现同比增长。

2024年全年的总出货量攀升至12.23亿部,与2023年的11.42亿部相比增长了7.1%,标志着该行业正在稳步复苏。

具体厂商来看,小米在全球前五中表现最为亮眼,稳坐全球前三的排名,保持了强劲的全球增长势头,出货量达到1.69亿部,比2023年增加了2000多万部智能手机。

Omdia称,小米整个2024年的表现超出预期。

小米15系列和红米K80系列均于2024年第四季度推出,在中国市场大获成功,同时还在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尤其是非洲和拉丁美洲。

强势增长!小米手机2024年出货量1.69亿部:稳坐全球第三

iPhone 16系列推动iPhone在第四季度的全球出货量达到7710万部,但整体出货量仍比上年同期有所下降,比2023年第四季度的7810万部减少了100万部。

苹果2024年全年出货量为2.25亿部,比2023年的2.29亿部下降了1.4%,不过目前还是领先三星,摘得全球第一的桂冠。

三星在2024年第四季度的出货量为5190万部,全年总出货量达到2.23亿部,比2023年下降了1.1%。

此外,传音以1.07亿出货量位居第四,vivo以1.01亿的出货量位居第五。

自 快科技

]]>
Omdia:2024年AI软件市场规模将达970亿美元 年增长率32% //www.otias-ub.com/archives/1739085.html Wed, 29 Jan 2025 08:07:51 +0000 //www.otias-ub.com/?p=1739085 人工智能(AI)产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各个领域。根据著名市场研究公司Omdia最近的一份报告,人工智能软件市场将在未来几年大幅扩张。

该报告强调,人工智能软件市场预计将在2024年增长到970亿美元,比2023年增长32%;预计到2029年,其市场规模将达到2180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8%。

人工智能软件不仅包括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应用,还涉及神经网络、生成对抗网络(GAN)、变分自编码器(VAE)和自然语言处理(NLP)等先进技术。

这种大幅增长是由企业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强劲需求推动的,特别是在工作流自动化和个性化客户服务方面。

此外,该报告还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市场进行了深入分析,预测它将在2024年增长到150亿美元,到2029年将进一步扩大到730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达到38%。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文本和图像生成中的广泛应用为企业提供了更高效的内容创建方法。目前,人工智能写作工具正在被许多公司采用,以提高内容生产效率;而图像生成工具正在彻底改变艺术创作。

企业对人工智能技术的需求激增,预计将吸引大量投资,推动该领域的持续创新。

大型科技公司正在大力投资人工智能,知名的人工智能公司更是受到了大量资本的关注。例如,Meta的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宣布,计划今年拨出600亿至650亿美元的资本支出,专注于人工智能,并称今年是“人工智能的决定性一年”。

]]>
Omdia:2024年微软成全球最大GPU买主 采购48.5万块英伟达Hopper芯片 //www.otias-ub.com/archives/1732846.html Thu, 19 Dec 2024 11:56:57 +0000 //www.otias-ub.com/?p=1732846 2024年英伟达GPU全球最大买家,竟是微软?购买总量将近50万块,超所有竞争对手近两倍。xAI已开心晒出首批发货的GB200 NVL72,喜滋滋的像是提前过年了。囤的GPU越多,模型就会越好吗?来不及解释了,赶紧上车,车门焊死!谁是今年英伟达GPU的最大买家?就在刚刚,答案曝光——TOP 1竟是微软。今天,这张对比图在网上被转疯了。

根据各公司公开披露的资本支出、服务器出货量和供应链情报,Omdia估计了大致数额

根据技术咨询公司Omdia的分析师估计,微软今年购买了48.5万块英伟达Hopper芯片,位列全球GPU买家的TOP 1。

这就使微软远远领先于英伟达的第二大美国客户——购买了22.4万块Hopper芯片的Meta。

在Meta之后的,就是xAI、亚马逊(19.6万块)和Google(16.9万块)。

而且,Hopper的下一代GPU Blackwell马上就要来了,英伟达还能大赚一波。

总之,随着全球大科技公司疯狂囤GPU,争相组装越来越大的GPU集群,英伟达的市值今年已经飙涨至3万亿美元。

这不,xAI已经开心晒出了首批发货的英伟达GB200 NVL72,Colossus这个世界上最大的超算集群,会变成更大的庞然巨物。

感觉xAI都要笑出声来了:“xAI的Colossus提前过圣诞啰”

可以看到,11月18日,戴尔创始人兼CEO Michael Dell就表示:世界上第一个英伟达GB200 NVL72服务器机架现已发货。 AI火箭要起飞了!

不过,只要有最好的芯片,就一定能构建最好的AI基础设施呢?其实未必。

微软Azure全球基础设施高级总监Alistair Speirs表示,除此之外,还需要搭配合适的存储组件、基础设施、软件层、主机管理层、错误纠正功能,以及构建完整系统所需的各项组件。

比如坐拥全球最强超算的Grok——虽然有不少测试指出它的表现十分出色,但依然经常被网友泼冷水说: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的GPU,并不意味着你的模型就更好。

但是来不及解释了,全世界的GPU购买潮已经到了最高峰,所有巨头心里想的只有一句话——快上 车!

微软,全球最大英伟达GPU买家

过去两年里,英伟达最先进的GPU一直供不应求,而在CEO纳德拉的指示下,微软可谓是卯足了全力!

从Omdia的数据中可以看出,微软今年买了将近50万块GPU,数量是竞争对手的2倍之多。与此同时,也坐稳了投资金额榜一的位置。

为了扩建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微软已向OpenAI投资130亿美元。这些设施既用于运行Copilot等自身的AI服务,也会通过Azure租给客户。

OpenAI最新的o1模型,就是用微软的Azure云基础设施训练的。联手的这两方,正在和强势回归的Google、Anthropic、xAI等公司,激烈争夺着下一代计算技术的制高点。

ChatGPT的成功,让英伟达连夜加紧扩大Hopper芯片的生产。

而相比2023年购入的同代英伟达 AI处理器,微软这次订购的数量增加了两倍多。

根据微软Azure全球基础设施高级总监Alistair Speirs的说法,如今高质量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已经变成了极其复杂的“资本密集型项目”。

这需要多年规划。因此,准确预测增长需求并保持适当的缓冲余量至关重要。

的确,现在英伟达GPU已经成为硅谷最热门的硬通货,引发了前所未有的AI投资大暴增。

据Omdia预计,2024年服务器支出中,约有43%投向了英伟达。

其中,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前十大买家(现包括新晋的xAI和CoreWeave在内),占据了全球计算能力投资的60%。

而全球科技公司在服务器上的支出,则将达到2,290亿美元这一惊人数字——微软为310亿美元,亚马逊为260亿美元。

Omdia云计算和数据中心研究主管Vlad Galabov表示:“英伟达GPU在服务器资本支出中占据了极高份额,已接近峰值水平。”

异军突起,挑战英伟达霸主

不过,英伟达也不能笑得太早。

虽然目前它仍主导着AI芯片市场,但它的老对手AMD也一直在对这块市场虎视眈眈。

目前,AMD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据Omdia统计,Meta今年采购了17.3万块AMD MI300芯片,微软也购入了9.6万块。

更值得注意的是,各大科技巨头纷纷极速布局自研AI芯片,降低对英伟达的依赖程度。

作为先行者,Google潜心研发十年TPU;Meta在去年首次推出第一代训推加速器芯片。

他们分别部署了约150块自研芯片。

另有,全球最大云计算服务巨头亚马逊,在 AI芯片领域的动作引人注目。

目前,亚马逊自研的Trainium和Inferentia芯片,今年已经部署约130万块。

几周前,他们官宣将使用数十万块最新Trainium芯片搭建超算集群,主要是向投资了80亿美金的Anthropic提供算力支持,用来训练下一代模型。

相较之下,微软在AI加速器研发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一共部署了20万块Maia芯片。

在这之中,针对GoogleTPU芯片的需求,增长最快。甚至,强劲到足以撼动英伟达GPU的主导市场地位。

在Broadcom第三季度业绩报告中,提供了一些重要的线索。

作为Google、Meta等多家科技巨头的供应商,Broadcom为他们提供了半导体解决方案,其内部数据揭示了一些鲜为人知的采购趋势和信息。

比如,Google购买了多少块定制处理器等等。

Broadcom CEO陈福阳多次上调了半导体收入,并将今年目标设定在120亿美金。

基于此,GoogleTPU带来的收入预计在60亿-90亿美元之间,具体还得取决于计算设备和网络设备的配比。

Omdia首席分析师Alexander Harrowell指出,“尽管计算设备和网络设备的具体比例存在一些不确定性,但即使按照较低的60亿美元估计,TPU出货量的增长速度也足以首次从英伟达手中抢占市场份额”。

他继续道,“Google云业务在总收入中占比持续增长,盈利也在不断提升”。

这背后,很可能就是TPU加速实例和基于TPU的 AI产品在发挥作用。

除了Google,Broadcom还在为Meta、字节这三个主要客户开发定制AI芯片(ASIC)。并且,它还与与另外两个客户合作开发下一代AIXPU。

从这点可以看出,许多云服务提供商青睐ASIC,而非英伟达GPU,主要是因为前者在成本效益上更具优势,能够以更高性价比优化内部工作负载。

摩根士丹利估计,在云服务提供商推动下,定制AI芯片市场规模将从2024年的1200亿美元,增长到2027年的3000亿美元,增速将超过GPU市场。

TPU、定制芯片的崛起,让激烈的AI芯片市场的竞争格局正发生深刻变化。

自 新智元

]]>
Omdia:2024年量化电信运营商在消费者市场上的商机 //www.otias-ub.com/archives/1713174.html Mon, 18 Nov 2024 07:22:30 +0000 //www.otias-ub.com/?p=1713174
引言

固网宽带和移动数据仍然是为电信运营商创造最多收入的服务。不过,这两个领域在成熟市场,尤其是在较发达市场上的增长都在放缓。因此,运营商必须跳出数据业务,投资其它毗邻的数字市场来促进消费者业务继续增长。许多运营商已经对电视和在线视频娱乐服务进行了投资,但还可以探索其它快速增长的市场。以适宜的商业模式进入每个领域至关重要,因为这样才能在确保取得成功的同时减轻财务风险。

Omdia观点: 

  • 尽管规模比移动数据、付费电视和宽带业务要小,但数字游戏、在线视频、智能家居和数字音乐等非传统服务都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增长潜力。到2028年,这些快速增长型市场的总体规模将达到4940亿美元,其中最大的两个市场是数字游戏和在线视频。

  • 从电信运营商的角度来看,付费电视将在未来五年继续创造最多的数字服务收入,占运营商在数字媒体和智能家居领域潜在总收入的65%。智能家居服务包括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智能家居安防产品。
  • 未来将为运营商提供良好创收商机的还包括电子健康和金融服务,一些主要参与者已经开始在这些领域展开投资。西班牙电信(巴西)的 Vivo 正在利用结构化的用户数据进一步发展其金融服务。电子健康包括通过智能手表为老年人提供照护服务,如Telus(加拿大)和西班牙电信(西班牙)正在开展的业务。
  • 不过,运营商在所有增长型领域都将面临来自超大规模科技公司的激烈竞争,例如谷歌、亚马逊、Meta和苹果这些全球性大型科技公司。运营商在许多领域都需要接受一个事实:正面竞争并不现实,与这些参与者建立合作关系才更加可行,而且有助于加强自己的产品与品牌。不过,Omdia的对标分析显示,总体而言,运营商在某个领域的投资越多(即使是通过合作),它们的市场影响力就越大,进而也处于更有利的地位来斩获更大的收入份额。

建议


  • 继续投资核心业务。固网宽带和移动数据业务的增长速度可能正在放缓,但远未停止。鉴于现代宽带接入网(固定或移动技术) 发展成为能够确保应用体验质量的智能、灵活、动态的网络并且消费者重视质量,运营商并没有沦落为“哑管道提供商” 。
  • 谨慎投资。Omdia的《 Digital Consumer Operator Strategies Benchmark – 2H23》报告表明,总体而言,那些在市场上更积极主动的运营商会斩获更大的市场份额。然而,这并不是说运营商一定要全面投资一个新服务领域,基于自己的品牌自主创建一个解决方案。创新型运营商也会与第三方品牌合作,明智地利用这些合作关系提升自己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 知己、知彼。大多数OTT公司也乐于与电信运营商合作,因为后者拥有现成的用户群。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合作关系也会给运营商带来好处——有助于提升其基础服务的价值,同时增强品牌知名度。不过,运营商必须充分了解第三方的长期战略,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第三方可能会侵蚀运营商未来的潜在收入。因此,运营商必须充分认识到未来的竞争挑战(这些挑战甚至有可能来自合作伙伴),了解如何逐步发展自己的内部资产来维持自身价值与相关性。
]]>
Omdia:2024年上半年iPhone 15 Pro Max以2180万台销量居首 //www.otias-ub.com/archives/1719105.html Tue, 24 Sep 2024 13:11:13 +0000 //www.otias-ub.com/?p=1719105 全球知名市场分析机构Omdia刚刚发布了2024年上半年全球十大畅销手机排行榜,结果再次印证了苹果与三星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领导地位。

此次榜单中,苹果占据了榜单的半数席位,而三星则以四款热销产品紧随其后。

值得注意的是,在众多国产品牌中,仅有小米的Redmi 13C成功跻身前十,位列第八。

苹果方面,iPhone 15 Pro Max以2180万台销量独占鳌头,彰显了其在高端市场的强劲实力。

尽管与去年同期iPhone 14 Pro Max的2650万台销量相比略有下滑,但苹果在高端市场的统治地位依然稳固。

紧随其后的是标准版iPhone 15,销量达到1780万台,进一步巩固了苹果在榜单上的领先地位,iPhone 13和iPhone 14的稳定销量也证明了用户对于苹果旧款机型的持续青睐。

三星方面,Galaxy A15成为此次榜单的一大亮点,以1730万台的销量意外地占据了第三名的位置,这一成绩甚至超越了iPhone 15 Pro和自家的高端旗舰Galaxy S24 Ultra。

这充分展示了三星在中低端市场的深厚底蕴和强大竞争力,此外,Galaxy S24 Ultra作为榜单上唯一的高端安卓智能手机,也体现了三星在高端市场的持续努力和显著成果。

在国产手机品牌中,小米的Redmi 13C凭借1180万台的销量成为唯 一上榜的国产机型。这一成绩不仅展示了小米在中低端市场的强劲实力,也体现了小米在全球市场中的持续竞争力。

虽然与苹果和三星相比,小米在销量上仍有一定差距,但其在产品创新、性价比等方面的不懈追求,无疑为其在全球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自 泡泡网

]]>
Omdia:2024年上半年iPhone 15 Pro Max出货量达到2180万台 位居榜首 //www.otias-ub.com/archives/1718703.html Mon, 23 Sep 2024 12:22:58 +0000 //www.otias-ub.com/?p=1718703 近日消息,根据市场研究机构Omdia发布的报告,iPhone 15 Pro Max成为2024年上半年全球出货量最大的智能手机,出货量达2180万台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上半年最畅销的机型是iPhone 14 Pro Max,出货量是2650万台。

在iPhone 15 Pro Max之后,前9位畅销机型分别是iPhone 15、三星Galaxy A15、iPhone 15 Pro、三星Galaxy S24 Ultra、iPhone 13、三星Galaxy A15 5G、Redmi 13C、iPhone 14和三星Gallery A05等。

其中iPhone 15出货量1780万台,三星Galaxy A15出货量1730万台,iPhone 15 Pro出货量1690万台,三星Galaxy S24 Ultra出货量1260万台。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iPhone 16系列的上市,iPhone 15 Pro和iPhone 15 Pro Max已在苹果官网下架,如果想购买这两款Pro系列机型的话只能到第三方授权店。

分析师表示,随着新技术的引入和消费者对新品的期待,苹果往往会通过下架旧款机型来为新品的发布和销售创造空间。

随着iPhone 16系列的到来,15 Pro系列的价格会与16系列发生冲突,如果继续销售iPhone 15 Pro和15 Pro Max,其性能配置与相对较低的价格可能会对新机型的销售构成威胁,导致内部竞争和消费者选择困难。

自 快科技

]]>
Omdia:研究显示大尺寸电视面板将推动显示面积需求增长8% //www.otias-ub.com/archives/1713140.html Mon, 09 Sep 2024 06:05:51 +0000 //www.otias-ub.com/?p=1713140
2024年全球显示面积需求预计比去年将增长8%。尽管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和价格上涨预计将减缓基于单位需求的增长率,但大尺寸显示面板的需求有望激增,导致基于面积的需求显著回升。

来源:Omdia

过去两年,显示面板面积需求在平板显示面板历史上首次出现负增长。这一下滑主要是由于新冠疫情期间需求急剧增长所带来的需求悬崖效应,以及能源危机、全球通货膨胀、供应链中断和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的消费者信心下降。

2024年,显示面板单位数量需求增长率预计将与上一年相近,约为1%。然而,由于生产效率的提升和显示面板技术的不断进步,大尺寸显示面板面临的需求预计将稳步增长。

Omdia显示研究高级首席分析师Ricky Park表示:“80英寸及以上尺寸的电视市场最初主要关注提升面板厂商的盈利能力和运营率,但今年市场正在朝着显著扩大消费者需求的方向转变。由于生产效率的提升和良品率的改进,面板的供应价格正逐渐走低。预计在今年下半年的旺季,这些面板将以更具吸引力的价格投放市场。”

Omdia预测显示,面板厂商今年计划出货780万块80英寸或更大尺寸的电视面板,比去年增长35%。今年,在整个显示面板市场中,80英寸以上尺寸的显示面板预计占据的面积比例约为7%,到2030年,这一比例预计将增长至11%。鉴于投资大于第10代线(Gen10)的工厂不再具有挑战性,面板厂商将充分利用现有的第8代(Gen8)或第10代线工厂。随着需求的增加,这些工厂的运营率预计将显著提升。

]]>
Omdia:2024上半年全球电视面板出货达到1.23亿片 //www.otias-ub.com/archives/1713177.html Wed, 04 Sep 2024 07:24:19 +0000 //www.otias-ub.com/?p=1713177

大尺寸面板出货6月出货略超5月,达到7,578万片,相较2023年6月的7,414万片出货成长2%。大尺寸面板出货在6月尽管仍然处在面板厂控产策略之下,出货水平仍然维持在较好的水平。

来源:Omdia

而分应用来看,各应用上半年出货水平也保持在较高水准,尤其是IT类面板出货亮眼。液晶电视面板出货量6月达到2,043万片,虽然较5月略有下降,但也仍然保持在较高水平,且65寸及以上尺寸面板出货量达到448万片,自3月503万片、4月472万片历史出货高点以来仍然维持在高位,使6月全球液晶电视面板平均尺寸也达到51.3寸。

来源:Omdia

2024年上半年,液晶电视面板出货量达到1.23亿片,与2023年上半年出货水平基本一致。若今年维持2023年电视面板上下半年出货布局,今年电视面板整体出货仍将保持在2.4亿片上下,对面板厂来说也是不错的结果。而去年同期电视面板平均尺寸仅约49.4寸,今年上半年电视面板平均尺寸则达到了51.3寸,这也使得尽管出货量差不多,但出货面积以及产线稼动率都较去年同期有更好表现。出货面积上,去年同期,液晶电视面板出货面积为8,228万平米,而今年上半年则达到了8,714万平米,年同比成长达到6%。

而IT面板2024年上半年出货表现亮眼。显示器面板出货达到7,950万片,远高于2023年上半年的7,113万片。

来源:Omdia

笔记本电脑面板的情况也与显示器面板出货表现差不多。2024年上半年,笔记本电脑面板出货达到9,480万片,也远高于2023年上半年的8,745万片,成长明显。

来源:Omdia

出货面积上,显示器面板今年上半年出货面积达到1,392万平米,2023年上半年则仅为1,231万平米,年同比大幅成长13%;笔记本电脑面板2024年上半年出货面积达到568万平米,而2023年上半年出货面积则仅为521万平米,年同比成长9%。

而若IT面板需求维持2023年上下半年分布态势,大概率2024年全年显示器面板出货有望接近1.6亿片,而笔记本电脑面板全年出货则有望超过2亿片,下半年IT面板需求有望出现较去年下半年更好的态势。IT设备换机需求,AI PC带来的新增需求,都可能是当前IT面板需求维持相对强势的重要原因。

电视面板大尺寸化继续快速发展,IT面板需求相对旺盛,对于面板厂来说,2024年上半年的出货成绩毫无疑问称得上亮眼。若面板厂继续坚决贯彻控产稳价的策略,其2024年全年TFT LCD业务毫无疑问也会因此获得不错的结果。

]]>
Omdia:预测2024年大尺寸OLED出货量同比增长124.6% //www.otias-ub.com/archives/1713121.html Mon, 02 Sep 2024 07:53:30 +0000 //www.otias-ub.com/?p=1713121
摘要

据Omdia最新发布的《2024年第一季度大尺寸显示面板市场跟踪报告》,2024年9英寸以上的大尺寸OLED出货量预计将同比增长124.6%。

来源:Omdia

受全球经济衰退影响,高端显示面板需求下滑,导致大尺寸OLED出货量在2023年同比下降了 25.7%。唯一的例外是OLED显示器,这为面板制造商提供了一个机会,使其能够转移重心,弥补OLED电视显示面板业务的亏损,从而在2023年实现了出货量增长。

针对市场变化,Omdia 显示研究高级首席分析师苏锦冠(Peter Su)指出:“如图所示,除了‘其他’类别,所有大尺寸 OLED应用的出货量预计都将在2024年实现增长。这一增长将受到OLED的移动PC应用的推动,例如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平板电脑OLED出货量预计将同比增长294.0%,这主要得益于新款Apple iPad Pro OLED版本的推出。OLED制造商还计划在同一时期内将笔记本电脑OLED的出货量同比提高152.6%。

“ 随着AI PC需求的不断增长,预计高端笔记本电脑的需求也将增加。此外,计划建设第8.6代IT OLED工厂的OLED制造商正在增加今年的笔记本电脑OLED出货目标,为工厂大规模生产做准备。预计2024年OLED显示器的出货量也将同比增长139.9%。尽管2024年OLED电视显示面板出货量预计将同比增长34.8%,但这一数字仍低于2022年的水平。因此,面板制造商需要提高OLED显示器的产量,以最大限度地利用他们的第8.5代OLED工厂的产能。”

来源:Omdia

预计在2024年,三星显示将占据大尺寸OLED面板出货量的最大份额(52.5%),其次是LG 显示(33.1%)和和辉光电(10.1%)。韩国制造商预计今年将以85.6%的份额主导大尺寸OLED出货量,低于2023年的88.2%。造成这种下降的原因是中国大陆面板厂商的崛起,预计其市场份额将从2023年的11.8%增长到2024年的14.4%。中国大陆面板厂商正专注于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OLED出货量,并计划在不久的将来建立第8.6代IT OLED工厂。

]]>
Omdia:预测2030年NB-IoT 和 LoRaWAN 将推动 LPWAN 连接超过 35 亿次 //www.otias-ub.com/archives/1713137.html Tue, 27 Aug 2024 06:03:54 +0000 //www.otias-ub.com/?p=1713137
引言

Omdia的最新研究发现,低功耗广域网(LPWAN)物联网连接领域绝大多数由NB-IoT和LoRa主导,它们在2023年的连接总数中占87%。预计到 2030 年,这两项技术将继续占据所有 LPWAN 连接的 86%。

NB-IoT在中国的普及推动了其显著增长,而LoRaWAN则在大多数其他地区处于领先地位。这两种技术都非常适合目前需求旺盛的中端物联网应用,从而确保了它们在 LPWAN 市场上的持续领先地位。

预计 LoRa 仍将是私人物联网连接的首选,而 NB-IoT 将通过具有成本效益的实施来扩大规模,这两种技术都有望在 2030 年之前继续取得成功。

在谈到 LPWAN 连接的增长时,Omdia 高级首席分析师 Shobhit Srivastava 说:“虽然 NB-IoT 是领先的 LPWAN 技术,但其 90% 以上的连接都在中国。在中国之外,LoRaWAN 仍然是领先的 LPWAN 连接技术。在中国以外的地区,LoRaWAN 仍然是领先的 LPWAN 连接技术。LoRaWAN 采用联盟驱动的方法,拥有一个成熟的生态系统,客户可以从一系列合作伙伴和特定应用专家中进行选择。其差异化产品确保了未来的成功。Wi-SUN 和 Mioty 等较新的 LPWAN 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壮大,它们采用了 LoRa 最初倡导的成功联盟模式来发展生态系统。”

虽然 LoRaWAN 和 NB-IoT 可能会在当今市场上(以及在预测期内)展开激烈竞争,但这两种协议都有足够的成功空间。LoRaWAN 目前已将重点放在智能建筑、智能家居和资产跟踪等高增长领域。

Srivastava 进一步指出:“随着一些服务提供商部署基于卫星的 NB-IoT 连接,以解决偏远地区的覆盖缺口问题,NB-IoT 将于 2023 年开始在欧洲获得增长势头。这一点以及某些政府法规将促进该地区 NB-IoT 的发展。”

“到 2023 年底,中国仍占全球 NB-IoT 连接的近 90%。中国政府和三大国家移动运营商将继续倡导在中国芯片组供应商的支持下广泛采用 NB-IoT。随着中国供应商在欧洲和南美推出价格合理的模块,该技术将迎来进一步增长。NB-IoT 用例仍主要局限于固定应用,其中最受欢迎的是智能电表和公用事业(水/气/电)以及互联空间(智慧城市)”。

]]>
Omdia:预计2027年预制模块化和微模块数据中心市场规模达117亿美元 //www.otias-ub.com/archives/1713184.html Fri, 23 Aug 2024 07:27:21 +0000 //www.otias-ub.com/?p=1713184
Omdia 的最新研究显示,预制模块化和微模块数据中心的市场规模到 2027 年将达到 117 亿美元,增长高峰将出现在 2023 年和 2024 年。

预制模块化数据中心(PMDC)市场包括单模块和多模块结构,这些结构可以具有一种功能(如供电、制冷)或所有数据中心功能(如一体化)。Omdia 预计,2027 年 PMDC 的销售额将达到 86 亿美元。在 Omdia 跟踪的所有模块类型中,预制电源模块是市场中最大的类别,增长速度最快,因为它既可用于新建数据中心,也可用于扩大现有数据中心的电源容量。

微型模块化数据中心(micro-DC)包括单模块和多模块设计,由供应商预集成后发货。Omdia 预计,2027 年微模块数据中心的销售额将达到 31 亿美元。Omdia 云计算和数据中心研究总监 Vlad Galabov 强调指出:”微模块数据中对云服务提供商和企业都很有吸引力。超大规模云厂商是多机架微模块数据中心的早期采用者。异地预集成加快了现场安装。在我最近于 2018 年访问中国天津的腾讯数据中心之后,团队已经大规模部署了多机架微型模块化数据中心,并渴望分享他们在未来增加使用预制模块化和微型模块化数据中心解决方案的打算。”

华为是全球预制模块化数据中心市场的领导者,施耐德电气和 Vertiv 紧随其后。江森自控、施耐德电气和 M.C.Dean 是北美最大的三家供应商。Vertiv 和威图是西欧最大的两家供应商,而华为则是亚洲和大洋洲以及欧洲、中东和非洲其他地区最大的供应商。由于进入门槛较低,微模块数据中心市场的多样性明显更高。华为是市场领导者,但 Vertiv 和 DTCT 紧随其后。 

研究分析师 Siraj Aziz 强调指出:”我们预计预制模块化和微型模块化数据中心的创新将持续进行,重点是高功率密度,以支持针对人工智能工作负载进行优化的高配置服务器。集成液体冷却和电池是我们预计的两个关键创新领域。”

]]>
Omdia:企业表示生成式人工智能提高了生产力、投资回报率和客户参与度 //www.otias-ub.com/archives/1713152.html Thu, 22 Aug 2024 07:11:42 +0000 //www.otias-ub.com/?p=1713152

随着企业越来越多地采用人工智能,根据 Omdia 最新的《人工智能业务绩效指标数据库》所跟踪的使用案例,他们衡量生成型人工智能和预测型(非生成型)人工智能成功与否的指标也有所不同。与传统的预测式人工智能相比,部署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的企业更注重提高生产力、投资回报率和客户参与度,这一点在人工智能部署案例研究数据库中有所体现。

自 2022 年末以来,GenAI 解决方案开始进入市场。随着采用时间的推移,供应商越来越多地发布GenAI “客户成功 ”研究报告,其中包括测量结果(指标或KPI),用于市场推广。在人工智能业务绩效指标数据库的最新更新中,Omdia 重点汇编了 GenAI 案例研究,目前占 700 条记录的 9%。在 67 个新案例研究中,52 个侧重于 GenAI。这让我们初步了解了企业如何评估其生成型和预测型(非生成型)人工智能部署的成功与否。

在各项指标中,将生成型人工智能与预测型人工智能进行比较后发现,生产率是生成型部署最受青睐的指标,占 17%,几乎是预测型案例研究 9% 的两倍。生产率最高的应用包括自动代码开发和虚拟助手。投资回报率在 GenAI 研究中也更受重视(9% 对 6%),尤其是在写作助理方面。参与度是另一个相对受青睐的指标,在 22% 的生成型案例中被引用,而在预测型案例中仅占 17%,主要应用案例包括虚拟助理和数字体验营销。

预测性人工智能在提高收入、准确性和降低成本等指标方面仍然受到普遍青睐。

Omdia首席预测师Neil Dunay表示:“最近的案例研究证实,企业确实在采用GenAI,并密切关注该技术对其业务成果的影响。随着对该技术的大量投资,供应商和企业都急于向客户和投资者证明GenAI正在实现承诺的结果。这可能意味着GenAI失败的案例研究可能不会被报道。” 

Omdia 的人工智能业务绩效指标数据库最初发布于 2021 年,每年更新两次,该数据库监测来自人工智能供应商和最终用户的案例研究,以记录衡量人工智能业务影响的关键绩效指标。该资源解决了人工智能客户最看重哪些指标、这些指标在不同行业和应用中的差异以及量化这些指标的方法等问题。该数据库专门跟踪已完成项目的案例研究,这些案例研究提供了成果的具体数字指标。

]]>
Omdia:预测2028年全球音乐销售额达到530亿美元 //www.otias-ub.com/archives/1713125.html Tue, 20 Aug 2024 07:55:40 +0000 //www.otias-ub.com/?p=1713125

Omdia的最新预测显示,全球音乐零售额将持续增长,标志着连续增长的第十个年度。到预测期结束时,销售额增长年数将与21世纪初下降的总年数持平。预计到2024年底,全球销售额将达到439亿美元,2027年将突破500亿美元,在2028年将达到534亿美元。 

Omdia的数据包括消费者在实体和数字音乐及服务上的支出额,以及来自广告、演出权和影音同步权的交易收入。来自Spotify、Apple Music和YouTube Music等平台的订阅收入预计将对销售额增长起主要推动作用,从2023年的243亿美元增至268亿美元,增幅达10.4%。订阅收入预计将在2028年超过344亿美元,预测期内的复合年增长率为7.2%。

在未来五年内,广告收入的增长速度将高于实体销售(复合年增长率分别为5.7%和2%),但实体销售仍将是录制音乐的第二大收入来源。尽管销售额预计在未来五年间会保持增长,但年度增长率将放缓,到2028年仅为0.2%,届时实体销售额将达到73亿美元。今年,音视频广告的总收入预计将增长8.1%,从2023年的49亿美元增至53亿美元,到2028年将达到65亿美元。

Omdia预计,由于中国市场的复合年增长率显著高于欧洲两大主要市场(英国和德国),未来五年,中国在全球排名中将会上升。预计中国将在2026年超过德国,在2027年超过英国。尽管到2028年底,日本仍将是亚洲最大、全球第二大录制音乐市场,但预计最早将在2029年被中国超越。Omdia预测,中国的音乐零售额将在今年超过20亿美元,增长幅度为22.1%,从2023年的19.7亿美元增至24亿美元。预计销售额将在2026年达到30亿美元,到2028年将达到40亿美元。

据Omdia高级首席分析师Simon Dyson称,“Omdia的最新数据应该会让音乐公司感到振奋。到2028年底,全球音乐零售额将连续14年增长。每年都会创下新纪录,而先前受盗版影响的国家如今也为录制音乐收入做出了贡献。” Dyson补充道:“中国市场值得我们关注,预计该国的销售额有望在短短五年内翻一番以上。”

]]>
Omdia:2024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总计2.903亿台 //www.otias-ub.com/archives/1713166.html Fri, 16 Aug 2024 07:17:23 +0000 //www.otias-ub.com/?p=1713166

摘要

根据最新的Omdia智能手机出货预调研报告,2024年第二季度出货量总计2.903亿台。与上一年相比,同比增长9.3%,环比下降了3.2%。此前两个季度的同比增长率分别是11.5%和9.3%在1Q24和4Q23。

缓慢的增长表明智能手机出货量在经历了正趋于稳定可持续水平,这个市场趋势是在经历了4Q20到3Q21的高增长和2022年的连续下滑之后产生的。许多智能手机品牌在本季度获得了两位数的增长,如小米,vivo,摩托罗拉和华为。传音和Apple增长温和,传音在此前实现了3位数的增长,现在增长率仅为4.1%。

三星仍然是24年第二季度出货量最大的手机公司,出货量为5370万台。这比去年第2季度增长了0.7%,但由于季节性因素,比第一季度下降了11.2%。三星正面临挑战,尤其是在250-600美元的中端价格领域,这部分的出货量在三星智能手机中占比很大。

继今年第一季度的下跌之后,苹果在第二季度恢复到5.6%的同比增长率。它的出货量为4560万台,高于2023年第二季度的4320万台,但低于2024年第一季度的5070万台。第二季度通常是一年中最小的一个季度,因此这种下降不应被解释为苹果在苦苦挣扎。尽管苹果的整体出货量同比增长,但与去年同期相比,中国的出货量有所下降。

Omdia智能手机研究团队高级研究经理 Jusy Hong表示:“最近的智能手机市场正在经历加速两极分化,中端市场正在萎缩,而低端和高端市场的比例正在增加。因此,虽然低端和高端智能手机比例较高的品牌正在增加出货量,但中端智能手机出货占比较高的品牌却在苦苦挣扎。”

小米同比增长27.4%,从去年第二季度的3320万部增长到今年第二季度的4230万部。这比上一季度小幅增长3.7%。总体而言,小米似乎正在从长期的市场份额下降中迅速复苏—全球份额从2021年的14.2%下滑到了2022年和2023年的12.6%。然而,今年小米开局良好,在2024年上半年占据了14.1%的全球出货份额。

vivo在全球出货量排名中从第六位上升到第四位,与上一季度相比发生了重大变化。在第二季度,vivo的出货量为2600万,比第一季度增加了300万,即13%,领先于传音和OPPO。这比23年第2季度的2230万增长了16.6%。

传音控股的出货量保持相对稳定,从23年第二季度的2450万微升至2024年第二季的2550万。这比2023年第4季度3010万的峰值有所下降,表明传音的出货量在大幅增长后趋于稳定,自2022年以来翻了一番。长期保持这些水平将取决于低端市场的发展。

Omdia电子消费研究首席分析师李泽刚(Zaker Li)表示:“Transsion在2023年经历了显著增长,预计2024年出货量将首次超过1亿部,因为它在新兴市场进一步建立了智能手机品牌(iTel、Infinix和Tecno)。Transsion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低端设备市场的蓬勃发展以及向更多的新兴国际市场积极扩张的结果。”

OPPO在第二季度的出货量为2520万部,比第二季度增长了1%, 但环比下降了5.7%。OPPO智能手机出货量虽然在国内市场面临挑战,但海外出货量的稳定增加,使得全球出货量实现增长。

在2024年第二季度,荣耀的出货量为1550万部,比23年第二季度的1410万出货量增长了9.9%。这标志着荣耀连续第四个季度实现同比增长。但本季度环比有所下滑。

摩托罗拉保持了1350万部的强劲表现,比第二季度增长了29.2%。这种持续的增长推动摩托罗拉将智能手机出货量排名从第九位上升到第八位,从华为手中夺回了这一地位。

Realme的出货量在24年第二季度增加到1230万。这比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的10.1增长了21.8%,即220万。新兴市场销售的复苏导致整体出货量增加。

尽管排名略有下降,华为仍处于良好的增长态势。在2024年第二季度,华为的出货量总计1170万台,比上一季度有所下降。然而,与去年同期相比,这一数字增长了58.1%,是十大智能手厂商中增长最快的。从2021年的下滑中显著复苏是由连续的季度增长以及Mate 60 Pro和Pura 70系列的推出推动的。

来源:Omdia

]]>
Omdia:预测在2028年台式游戏显示器销量将增长至2470万台 //www.otias-ub.com/archives/1713134.html Thu, 15 Aug 2024 07:01:33 +0000 //www.otias-ub.com/?p=1713134

《Omdia台式显示器情报服务》(Omdia’s Desktop Monitor Intelligence Service)的最新洞察,刷新率超过120Hz的游戏显示器市场预计将在2024年同比增长9%,达到2470万台。与此同时,配备操作系统和流媒体服务门户的智能显示器市场预计将同比增长63%,达到120万台。

在2024年第一季度,台式显示器出货量同比增长了5%,达到3070万台。自2023年第三季度以来,该行业克服了疫情后的物流中断问题,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值得注意的是,游戏显示器市场和智能显示器市场正在迅速扩张。这种增长主要得益于附加价值和高功能性的提升,尤其是在这两大显示器类别中。其中,刷新率超过120Hz的游戏显示器市场以及配备操作系统和电视等流媒体服务门户应用程序的智能显示器市场正在迅速扩大。

Omdia显示研究高级首席分析师Hidetoshi Himuro表示:“显示器正沿着与电视相同的智能化发展轨迹前进。重点是在游戏和智能显示器的B2C市场上实现处理内容能力的最大化,并扩展用户体验。”

韩国三星和LG目前主导着智能显示器的出货量。 宏碁紧随其后,来自中国台湾、美国和中国大陆其他品牌预计也将很快进入该市场。在游戏显示器领域,刷新率超过120Hz的非游戏显示器也有可能问世。因此,以最大刷新率定义的游戏显示器的出货表现预计将会提升。

Omdia预测,到2028年,游戏显示器市场将扩大至2740万台,而包括B2B应用需求在内的智能显示器市场将增长到210万台。到2024年,智能显示器市场预计将达到120万台。这一增长主要归因于电视系统芯片的集成操作系统,这使得智能显示器从传统台式显示器中脱颖而出。联发科技、Novatek和瑞昱是2023年领先的电视系统级芯片(TV SoC)供应商。这些品牌的联合市场份额预计将在2024年从2023年的83%上升到84%。Himuro总结道:“智能显示器市场的问题因供应商类型而异。我们预计,在2024年至2025年,Tizen、WebOS、AOSP China和谷歌将成为主要操作系统。此外,Wi-Fi体验和新的用户界面(如遥控)也是这个不断发展的市场中的关键因素。”

 

]]>
Omdia:MediaTek在5G智能手机市场超越Qualcomm Snapdragon //www.otias-ub.com/archives/1713102.html Tue, 13 Aug 2024 07:40:32 +0000 //www.otias-ub.com/?p=1713102
要点

根据最新的《Omdia智能手机型号市场跟踪报告》,搭载MediaTek芯片组的5G智能手机实现了强劲增长,从2023年第一季度的3470万部增至2024年第一季度的5300万部,增幅达53%。相比之下,Snapdragon驱动设备的出货量保持相对稳定,从2023年第一季度的4720万部小幅增长至2024年同期的4830万部。

MediaTek在5G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从2023年第一季度的22.8%上升至2024年第一季度的29.2%,而Qualcomm Snapdragon的份额同期从31.2%下降至26.5%。图1显示MediaTek位居市场首位,其次是Apple和Snapdragon。

其他芯片组制造商,如Exynos、Google、Kirin和UniSoC,合计占出货量的17%。在Kirin芯片增长推动下,这部分市场份额在过去一年有所增长,特别是Huawei Mate 60 Pro和Nova 12系列。由于华为与美国之间的贸易关系持续紧张,HiSilicon宣布于2020年9月15日停止Kirin芯片组的生产,Kirin 9000s芯片组最终于2023年8月停产。

MediaTek在5G智能手机市场份额超过Snapdragon的主要原因是,搭载5G芯片组、售价低于250美元的手机日益普及,而MediaTek在这一细分领域占主导地位。图2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价格低于250美元的5G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激增62%,从2023年同期的3870万部增至6280万部。这对MediaTek尤为有利,因为它是该价格区间内5G手机的首选,而Snapdragon在中端5G手机市场处于领先地位,Apple则主导高端市场。

过去三年中,随着大多数芯片组制造商从生产4G芯片组转向5G芯片组,UniSoC利用这一机会增加了其在不断萎缩的4G市场中的份额。UniSoC目前是MediaTek在这一领域的主要竞争对手。在此期间,Apple、Exynos和Snapdragon的芯片组组合经历了重大转型,重点关注5G技术。例如,Exynos对4G芯片组的依赖程度大幅降低,其搭载4G芯片组的智能手机的出货量从2021年第一季度的77%降至2024年第一季度的仅1%。相比之下,MediaTek的出货量中仍有超过50%使用4G芯片组。

Omdia智能手机部门高级分析师Aaron West解释道:“智能手机芯片组行业主要受两大趋势影响:5G的广泛应用和低端市场的扩大。随着5G技术的价格更加亲民,并集成到售价低于250美元的智能手机中,MediaTek将成为最大受益者。相反,设备端人工智能功能对智能手机原始设备制造商来说正变得日益重要,Snapdragon已成为该领域的关键创新者和高端设备的首选。”

]]>
Omdia:中国面板制造商主导98和100英寸电视面板市场 ,推动中国电视行业发展 //www.otias-ub.com/archives/1713099.html Tue, 13 Aug 2024 06:37:05 +0000 //www.otias-ub.com/?p=1713099

要点

Omdia最新分析显示,LCD电视显示屏目前已成为由京东方、华星和惠科等少数几家实力雄厚的中国面板制造商控制的少数寡头行业。根据Omdia的《电视显示屏和OEM信息服务》,这些公司在65英寸、75英寸和85英寸LCD电视面板市场上的份额达到了70%至85%,在超大尺寸LCD电视(90至115英寸)市场上几乎占据了100%的份额。 

2024年1月至5月,TCL和Hisense等中国领先品牌的面板采购市场份额增至28%。他们早期采用并从中国面板制造商采购超大尺寸面板(98英寸和100英寸)的做法尤为引人注目。这一战略不仅帮助面板制造商高效利用其显示屏产能,而且支持中国电视品牌成为超大尺寸LCD电视市场的全球领导者。

韩国面板制造商迅速转向OLED电视显示屏,而中国面板制造商则专注于提升超大尺寸LCD电视显示屏的产量。他们的目标是生产98至100英寸的面板,并最终生产100至115英寸的面板,以更加优化利用其8.5代、8.6代和10.5代TFT LCD产能,并计划使用10.5代生产线来生产超过115英寸的面板。2023年,中国面板制造商推动超大尺寸显示屏出货量同比增长63%,预计2024年将同比增长35%。 

Deborah Yang,Omdia显示屏研究总监表示:“自2023年第二季度以来,超大尺寸电视的需求上升,尤其是来自于Hisense和TCL等与中国面板制造商关系密切的中国一线电视制造商。自2024年第一季度以来,中国和北美一直是超大尺寸电视的最大市场,这些品牌正以更高的产品规格引领超大尺寸电视的推广。”

“Hisense也开始在欧洲推广100英寸LCD电视,以响应2024年欧洲杯。2023年,TCL的超大尺寸LCD电视出货量遥遥领先,Hisense、创维、小米和三星紧随其后。Hisense的目标是在2024年实现85英寸电视的出货量同比增长26%,98英寸和100英寸电视的出货量增长505%。同时,三星和LG Electronics计划在2025年的出货量中使用来自中国供应商的100英寸面板。”

2023年第四季度,中国的价格战蔓延至98英寸和100英寸的电视,其中100英寸LCD电视价格低于人民币10,000元。最初,超大尺寸电视是有利可图的,但如今中国品牌的目标是通过降低价格来提高出货量,以提升其全球市场份额。Omdia认为:2024年第四季度,100英寸LCD电视有可能以人民币6,999元的价格促销,这可能会导致亏损。面板制造商的战略支持对于提高超大尺寸电视的采用率至关重要。

]]>
Omdia:2023年全球可运营智能电视的数量接近13亿台 //www.otias-ub.com/archives/1713095.html Mon, 12 Aug 2024 06:33:38 +0000 //www.otias-ub.com/?p=1713095

在全球每年出货的基本盘中,具备从开放互联网获取流媒体内容的所谓智能电视的渗透率到2023年末已经超过93%,算上可运营的存量智能电视数量。到2023年末,全球可运营智能电视的数量接近13亿台。相对全球在线视频广告营收2000亿美金而言,智能电视广告营收规模为329亿美金,占比16%。其中,免费流媒体服务频道(FAST)收入为62亿美金。如果以2023年作为参考基准,平均每台智能电视创造的广告收入达每年26美金(如下)。

2023 Online Video-Ads Revenue ($200B), $US Billions

来源:Omdia

特别地,在全球智能电视广告收入区域分布上,北美收入高达246亿美金,占比接近75%。北美也因此成为智能电视运营的主战场,流媒体内容,操作系统OS,品牌和渠道之间也发展成了不同形式的商业联盟,随着以沃尔玛并购Vizio CastOS案之后,它们之间的联盟关系未来还将持续演进。

相对于处于成长通道的智能电视广告收入而言,传统直播电视广告收入则在全球主要区域面临巨大的压力。尽管直播电视广告收入在2020年COVID-19疫情后有所反弹,但2022年下半年和2023年上半年,主要品牌支出出现下滑。这导致预算重新分配至更容易获得回报的流媒体终端设备。大多数传统广播公司已经开始动作提供更多的数字流媒体服务来留住他们的广告客户。

同时,带广告支持的免费流媒体电视频道(FAST)的成功激发了消费者对直播电视的持续需求,这也为频道所有者提供了进入不断增长的在线视频广告市场的新途径。Omdia预计高端在线视频领域将在2024年占据美国在线视频广告收入的25%。预计在2024年之后,高端广告支持的在线视频增长将加速,因为Netflix和Disney+扩大其广告业务,同时引领其他广播公司,尤其是西欧和拉丁美洲地区,转向类似战略。

纯粹从消费者视角而言,根据Omdia在全球主要市场超过4万名消费者调查结果来看,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重点考虑的因素中,智能电视功能,即操作系统(OS),在我们所调研的几个区域和国家市场中,整体上排名在第一位(如下图)。而更为有趣的是,电视品牌在重要性上下滑到第五位,落后于4K高清和能效这两个因素,这对相当多的电视硬件品牌厂商造成了很大的挑战。因为智能电视操作系统由于生态相对较为封闭,各家品牌厂商在智能电视OS上采取了不尽相同的策略,有的完全采用自有OS为主(Tizen,WebOS,VIDAA等),有的采用全球开放的第三方OS(Google TV,Android,Roku,FireTV等),有的采用区域性OS(Xumo,TIVO等)),有的兼而有之。无论采用那种策略,电视OS几乎无法在零售店里充分展示,尤其是在线上销售渠道;即使在BestBuy,他们也没有准备为OS进行面向消费者提供充分的演示或对比。这给了其他流媒体设备(如Roku或FireTV电视棒)一定的优势,可以在购买电视之前以低廉的价格尝试不同的操作系统。同时,SMD还提供了一种方式:让消费者保留品牌厂商提供的硬件,但放弃品牌厂商内置的操作系统,但坏处是,品牌厂商失去了通过内建的OS获取后期内容运营的机会。

来源:Omdia

从消费者调查可以观察到,消费者对于硬件的关注度,似乎只剩下大尺寸话,以及能效的持续成长的机会,其他影响购买决策的因素基本上都被弱化。特别地,在100英寸级别的市场,在以中国和美国为主的市场提供了很大的想象空间。

]]>
Omdia:2024年Q2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总计2.903亿台 //www.otias-ub.com/archives/1711784.html Tue, 06 Aug 2024 14:07:08 +0000 //www.otias-ub.com/?p=1711784 根据最新的Omdia智能手机出货预调研报告,2024年第二季度出货量总计2.903亿台。

与上一年相比,同比实现了9.3%的增长,而环比则出现了3.2%的小幅下滑,但这一数据依然透露出智能手机市场在经历波动后所展现出的增长态势。

数据显示,三星、苹果等传统巨头依然稳居前列,凭借其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技术实力持续巩固市场地位。

三星在全球市场的广泛布局和多样化的产品线,以5370万台的出货量位居榜首,这比去年第2季度增长了0.7%,但由于季节性因素,比第一季度下降了11.2%,其中250-600美元的中端价格的出货量占比较大。

苹果则以4560万台的出货量紧随其后,市场份额为16%,高于2023年第二季度的4320万台,但低于2024年第一季度的5070万台。尽管苹果的整体出货量同比增长,但与去年同期相比,大中华地区的出货量有所下降。

根据苹果公布的2024财年第三财季财报数据显示,苹果第三财季总净销售额为857.77亿美元,较上年同期817.97亿美元增长5%,创历史新高,净利润为214.48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198.81亿美元增长8%。

其中iPhone的营收为392.96亿美元,同比下滑0.9%,但仍高于分析师预期。iPad的营收大增23.7%,达到71.62亿美元。Mac的营收为70.09亿美元,同比增长2.4%。

尽管苹果的整体出货量同比增长,但是苹果在大中华区的市场表现却令人失望。苹果大中华区第三财季营收为147.28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157.58亿美元下降了6.5%。

尽管苹果在国内市场频繁降价以刺激需求,但出货量仍未能摆脱同比下降的困境。再有IDC数据补充显示,2024年第二季度苹果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排名第六,出货量同比下降,首次跌出前五的位置。

有分析师认为,由于国内品牌的竞争力持续增大以及苹果自身渠道调整等因素导致了这一结果。

再说回Omdia的数据,国内手机厂商在全球市场中的表现也非常抢眼,小米、vivo等品牌在出货量上取得了显著增长,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据重要地位,也在海外市场积极拓展。

小米凭借其在性价比等优势,出货量从去年第二季度的3320万部增长到今年第二季度的4230万部,比上一季度小幅增长3.7%,在2024年上半年占据了14.1%的全球出货份额。

vivo则通过产品创新和市场拓展,出货量从2023年第二季度的2450万微升至2024年第二季的2600万台。OPPO在第二季度的出货量为2520万部,比第二季度增长了1%,海外出货量的稳定增加,使得全球出货量实现增长。

荣耀的出货量为1550万部,比23年第二季度的1410万出货量增长了9.9%,这是荣耀连续第四个季度实现同比增长。

摩托罗拉和Realme的出货量同样保持增长状态。而华为的出货量总计1170万台,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58.1%,是十大智能手厂商中增长最快的。

根据市场趋势显示,智能手机市场正在经历加速两极分化,低端和高端市场的比例正在增加,而中端市场正在萎缩,不同品牌表现各异,有的实现大幅增长,有的则面临挑战。但整体而言市场格局两极分化加剧。

自 天极网

]]>
Omdia:中国面板制造商主导98和100英寸电视面板市场 //www.otias-ub.com/archives/1709972.html Tue, 23 Jul 2024 13:32:04 +0000 //www.otias-ub.com/?p=1709972 Omdia最新分析显示,LCD电视显示屏目前已成为由京东方、华星和惠科等少数几家实力雄厚的中国面板制造商控制的少数寡头行业。 根据Omdia的《电视显示屏和OEM信息服务》,这些公司在65英寸、75英寸和85英寸LCD电视面板市场上的份额达到了70%至85%,在超大尺寸LCD电视(90至115英寸)市场上几乎占据了100%的份额。

Chinese panel makers’ concentration in LCD TV panels by size and in percentage

中国面板制造商在LCD电视面板市场的集中度分析(按尺寸和占比分列)

2024年1月至5月,TCL和Hisense等中国领先品牌的面板采购市场份额增至28%。 他们早期采用并从中国面板制造商采购超大尺寸面板(98英寸和100英寸)的做法尤为引人注目。 这一战略不仅帮助面板制造商高效利用其显示屏产能,而且支持中国电视品牌成为超大尺寸LCD电视市场的全球领导者。

韩国面板制造商迅速转向OLED电视显示屏,而中国面板制造商则专注于提升超大尺寸LCD电视显示屏的产量。 他们的目标是生产98至100英寸的面板,并最终生产100至115英寸的面板,以更加优化利用其8.5代、8.6代和10.5代TFT LCD产能,并计划使用10.5代生产线来生产超过115英寸的面板。 2023年,中国面板制造商推动超大尺寸显示屏出货量同比增长63%,预计2024年将同比增长35%。

“自2023年第二季度以来,超大尺寸电视的需求上升,尤其是来自于Hisense和TCL等与中国面板制造商关系密切的中国一线电视制造商。 自2024年第一季度以来,中国和北美一直是超大尺寸电视的最大市场,这些品牌正以更高的产品规格引领超大尺寸电视的推广。”Deborah Yang,Omdia显示研究总监表示。

“Hisense也开始在欧洲推广100英寸LCD电视,以响应2024年欧洲杯。 2023年,TCL的超大尺寸LCD电视出货量遥遥领先,Hisense、创维、小米和三星紧随其后。 Hisense的目标是在2024年实现85英寸电视的出货量同比增长26%,98英寸和100英寸电视的出货量增长505%。同时,三星和LG Electronics计划在2025年的出货量中使用来自中国供应商的100英寸面板。”

2023年第四季度,中国的价格战蔓延至98英寸和100英寸的电视,其中100英寸LCD电视价格低于人民币10,000元。 最初,超大尺寸电视是有利可图的,但如今中国品牌的目标是通过降低价格来提高出货量,以提升其全球市场份额。 Omdia认为:2024年第四季度,100英寸LCD电视有可能以人民币6,999元的价格促销,这可能会导致亏损。 面板制造商的战略支持对于提高超大尺寸电视的采用率至关重要。

]]>
Omdia:2024年Q1联发科5G芯片出货量达5300万颗 同比增长52.7% //www.otias-ub.com/archives/1707549.html Fri, 12 Jul 2024 16:03:17 +0000 //www.otias-ub.com/?p=1707549

调研机构Omdia给出的最新报告显示,联发科5G智能手机芯片出货量已经超越高通,拿下了第一的宝座。联发科的5G芯片在2024年第1季度出货量为5300万颗,相比较2023年第1 季度(3470万颗)同比增长了52.7%。

作为对比,高通骁龙本季度出货量为4830万颗,相比较2023年第1季度(4720万颗)保持平稳,同比增长2.3%。

联发科之所以能在5G智能手机市场超越骁龙,主要是因为配备5G芯片组的价格低于250美元的手机越来越多。

值得一提的是,华为的麒麟系列也在缓步提升(妥妥的逆袭),没有高通骁龙5G处理器的情况,他们靠自己重新在5G手机上站起来,这期间Mate 60系列热卖功不可没。

此外,另外一家国产厂商展锐出货量和市场份额也在提升,虽然整体占比还是太小。

自 快科技

]]>
Omdia :预计到 2030年全球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管理(DCIM)市场价值达63 亿美元 //www.otias-ub.com/archives/1704639.html Thu, 11 Jul 2024 07:01:57 +0000 //www.otias-ub.com/?p=1704639

引言

Omdia 的最新研究显示,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管理(DCIM)将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预计到 2030 年市场价值将达到 63 亿美元。从监管远程机柜中的基础设施设备到庞大的超大规模数据中心,DCIM 解决方案提供了一种全面的监控和测量方法。

管理电力和冷却通常是运营团队(OT)而非 IT 部门的职责,其主要目标是保持基础设施的弹性/可用性。然而,随着这一范围的日益突出,IT 和 OT 之间的变革性融合正在各组织中发生。

Omdia 对 DCIM 在 IT 和 OT 融合中的作用中对这一领域进行了跟踪。Omdia 的《IT 企业洞察:2024 年 IT 支出与采购》调查揭示了企业今年如何为 IT 需求编制预算。数据显示,大多数(65%)IT 预算将用于维护现有系统和服务,18% 用于扩展现有服务,17% 用于 2024 年的转型计划。这一数字反映了过去几年的趋势,反映了劳动力和能源成本不断增加的持续挑战。Omdia 预计,在未来五年内,企业将越来越多地转向自动化、人工智能优化和 “即服务 ”模式来管理成本,并推动更多投资用于转型项目。

能源价格的持续波动是影响全球 IT 预算的一个关键因素,因为不同国家和国家内部的能源价格各不相同。尽管市场动态、燃料类型、法规、天气模式和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会导致能源价格持续波动,但近期内几乎没有迹象表明能源价格会趋于稳定。

图 1 显示了 Omdia 的 DCIM 模型,我们认为该模型由六个关键能力领域组成:仪表、监测、控制、管理、优化和预测。Omdia 将这些能力分为三个不同的 DCIM 产品类别:基础型、运营型和战略型。

继 2021 年和 2022 年两个特殊年份之后,2023 年的服务器产量出现下滑。下滑的原因有多种,包括 COVID-19 疫情、供应链问题和持续的全球地缘政治不确定性。不过,根据 Omdia 的预测,2024 年及以后的前景乐观。IT 设备,尤其是服务器(部分用于满足 GenAI 的需求)和网络设备(用于满足更快的网络连接需求)预计将逐年增长。基础设施的增加需要强有力的监控,这将推动 DCIM 收入的增长。

Omdia 的首席分析师 Roy Illsley 认为:“在可持续发展和数据中心效率优化需求的双重推动下,DCIM 到 2030 年将成为一个价值 63 亿美元的市场,因为 GenAI 浪潮会对企业客户产生影响。”

来自:Omdia

]]>
Omdia:预计2024年全球智能手表显示面板出货量达到3.59亿片 //www.otias-ub.com/archives/1704642.html Wed, 10 Jul 2024 07:04:19 +0000 //www.otias-ub.com/?p=1704642

要点

智能手表在新冠肺炎疫情后获得了越发广泛的关注,其功能包括语音、健康检查、运动和活动追踪、GPS、通信和个人数据监控。全球智能手表显示面板的出货量已从2022年的2.59亿片增长到2023年的3.51亿片。到 2024年,Omdia预测智能手表显示面板的出货量将达到3.59亿片,其中TFT LCD占63%,OLED占37%。

智能手表OLED凭借其卓越的可视性、更高的对比度、轻薄的外形以及较低的能耗占据了中高端市场。中国OLED制造商始终专注于智能手表OLED市场,在不断扩大客户群的同时,提高自身的制造能力。

《Omdia中小型显示面板市场跟踪报告》,LG 显示在智能手表OLED市场处于领先地位,主要供货给苹果手表(Apple Watch),而自2023年以来,中国OLED制造商占据的市场份额一直在扩大。2024年上半年,预计LG 显示、和辉光电(EDO)和天马合计占2024年上半年出货量的53%,中国OLED制造商预计占比64%。

来源:Omdia

LG 显示和日本显示(Japan Display)为苹果手表提供具有LTPO背板的高端柔性OLED面板,而三星显示为Samsung Galaxy Watch提供OLED。然而,得益于Fitbit、Garmin、BBK、Honor、OPPO、小米和谷歌等智能手表设备品牌的设计选用,和辉光电、天马、维信诺、京东方和信利等中国OLED制造商正在扩大其OLED面板的出货量。与此同时,在非品牌基础版智能手表中,OLED面板的采用率越来越高。

“得益于丰富的资源和成功的客户设计选用,京东方等中国TFT LCD制造商在智能手表TFT LCD领域占据了主导地位。与此同时,中国OLED制造商正在智能手表OLED市场发挥自己的影响力。随着AI功能的集成,智能手表的电源效率显著提高,OLED有望在智能手表供应链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点尤其重要,因为一些领先的智能手表品牌由于其高成本和生产挑战而推迟采用微型LED显示面板。”Omdia显示研究总经理谢勤益(David Hsieh)评论道。

“此外,我们看到智能手表OLED制造商不断更新其技术路线图,以进一步降低功耗,提高可视性和耐用性。中国OLED制造商在这些先进规格路线图的发展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来自: Omdia

]]>
Omdia:2024年第一季度移动用户和收入预测 //www.otias-ub.com/archives/1704635.html Tue, 09 Jul 2024 07:59:55 +0000 //www.otias-ub.com/?p=1704635

引言

于大多数非物联网 (IoT) 移动用户均采用的是智能手机和联网便携设备(如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等终端,因此该移动用户预测可作为各类数字服务目标市场总体规模的参考。

由于全球许多市场的移动用户都在增长或接近饱和状态,了解这些用户在不同技术(2G、3G、4G 和 5G)中的分布情况以及各地区推动或阻碍某些行为的因素非常重要。

本报告还将概述移动服务收入和 ARPU 的表现,并分析各地区的收入划分情况(语音和数据)。例如,随着移动数据使用量继续保持强劲的上升势头,所有地区都在面临语音通话业务下降的情况。传统的语音通话正迅速被VoIP服务所取代,后者依赖于Wi-Fi连接或4G/5G移动连接。

新冠疫情的许多长期影响都与消费者行为的改变有关,包括消费者在遭受重大经济影响后转而采用价格较低的移动资费、人们向居家办公模式转变以及升级家庭娱乐系统和服务。最近,俄乌冲突继续对许多市场产生各类经济影响。这两个国家是钯、氖气和铝的出口大国,因此技术和软件组件的价格可能会上涨。

随着 5G 的快速普及,更快的移动互联网速度和更低的时延将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并将成为改变消费者行为的关键驱动力。

Omdia观点: 

预计 2023 年用户总数增长 6.9%,较上一年的 6.8% 略有提升。从长远来看(2022-28 年),复合年增长率预计为 4.5%,到2028 年用户数将达到 141 亿。

预计增长仍将主要集中在非洲、大洋洲以及东亚和东南亚地区,这些地区的消费者正日益实现联网并向 4G 迁移。

在预测期内,北美和中国的物联网用户预计将强劲增长。印度和沙特阿拉伯等国的物联网服务预计将出现大幅增长。例如,沙特阿拉伯正在大力投资其智慧城市项目。

预计 2023 年服务收入增长 5.2%,并将在预测期内持续增长,到 2028 年拥有2.8%的增长率。Omdia 预测,到 2028 年,移动服务收入将达到 9690 亿美元(本次预测中的所有收入均按 2023 年四季度的美元汇率进行了调整),复合年增长率为 3.7%。

建议

网络必须提供新的产品来提振收入:5G 的功能(尤其是在企业领域)可以成为运营商收入增长的关键来源,并可以通过直播内容(如体育)、增强现实/虚拟现实(AR/VR)体验和 4K 超高清(UHD)视频为消费者提供全新体验。网络与内容提供商之间良好的合作关系将创造出良好的 5G 服务,从而加快 5G 的普及。

5G 的附加费可能会在短期内提振收入,但从长远来看会损害网络运营商的利益:与任何刚推出的新技术一样,尤其是相关资本支出成本较高的技术,运营商显然会考虑对其收取附加费,以快速获得投资回报。然而,这样做可能会破坏长期收入,因为其它不收取附加费的运营商可以利用较低的定价来吸引客户。由于 5G 降低了运营商的相关数据传输成本,因此可以在不提高价格、不危及用户数量的情况下提高利润率。

主导技术仍然是 4G,这一点不容忽视:在 3G 用户仍然占据较大比例的市场,应继续关注 4G 基础设施的扩展,以充分利用资源,加快消费者迁移,然后再将焦点转向 5G。

 来自:Omdia

]]>
Omdia:预计到2024年底全球音乐零售市场销售额将达439亿美元 //www.otias-ub.com/archives/1706808.html Mon, 08 Jul 2024 12:38:00 +0000 //www.otias-ub.com/?p=1706808

近日消息,市场研究机构Omdia最新报告显示,全球音乐零售市场销售额将持续增长,其中订阅服务将成为主要增长动力。Omdia预计,至2024年底,全球音乐零售市场销售额将达到439亿美元,并有望在2027年突破500亿美元大关,至2028年更将进一步增长至534亿美元。

Omdia分析师表示,订阅服务,包括Spotify、Apple Music和YouTube Music等平台,将是推动市场增长的主要力量。这些平台的订阅收入预计将从2023年的243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的268亿美元,增幅达10.4%。至2028年,订阅收入预计将超过344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预计为7.2%。

同时,Omdia还称,在未来五年中,广告收入的增长速度将超过实体销售,尽管实体销售仍将是第二大收入来源。广告收入的年复合增长率预计为5.7%,而实体销售的年复合增长率则为2%。

对于中国市场,Omdia的预测尤为乐观。该机构预计,中国音乐市场销售额有望在五年内翻番,成为亚洲第一大、世界第二大音乐市场。

业内人士认为,全球音乐零售市场正迎来持续增长的新阶段,其中订阅服务和中国市场将成为主要的增长引擎。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消费者需求的日益多样化,全球音乐市场有望在未来几年内实现更加蓬勃的发展。

自 环球科技

]]>
Omdia:研究发现半导体市场因需求疲软而出现季度下滑 //www.otias-ub.com/archives/1704597.html Mon, 08 Jul 2024 06:43:16 +0000 //www.otias-ub.com/?p=1704597

根据Omdia的最新的半导体总体竞争工具(Competitive Landscaping Tool)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半导体市场经历了大约2%的下滑,降至1515亿美元。通常情况下,每年第一季度都会出现下滑,市场收入下降4.4%,这主要归因于第四季度的季节性需求旺盛推动了市场。然而,在本季度,半导体市场内的大多数细分市场都面临下滑趋势。消费类产品受到的打击最大,相较于2023年第四季度下降了10.4%,而工业领域则由于库存调整下降了8.5%。即便是近年来一直稳步增长的汽车领域,也在2024年第一季度出现了5.1%的负增长。

然而,这些细分市场的下降被数据中心强劲需求带来的半导体相关器件增长相抵消,整个数据中心相关的半导体细分领域增长了3.7%。增长主要是以英伟达GPU为代表的相关AI产品高需求,高单价所推动。

来源:Omdia

英伟达保持了其强劲的增长势头,市场份额提升了2%,占整个半导体市场收入的14.5%。并超过了传统半导体领头羊三星和英特尔(三星+Intel合计为18.6%)并且,英伟达的市占率还在不断攀升。此外,随着存储器增长的复苏,SK海力士和美光在市场份额排名中上升。

智能化电动化转型以及疫情带来的供应链的整合,在前些年触发了车载半导体的高增长,但是由于整体增长趋势放缓,车载领域最终也未能幸免于下滑。从2020年第三季度开始,车载领域连续13个季度实现收入增长,但在2023年第四季度出现了0.6%的轻微下滑。2024年第一季度的下降幅度更大,比上一季度下降了5.1%。这一下降趋势反映了对车载需求的广泛减速。最近几个季度,电动车的增长率有所放缓,导致了半导体需求的重新调整。尽管面临这些挑战,车载半导体市场仍是一个有望在未来五年内保持长期增长的领域。

《Omdia的全球半导体制造市场跟踪报告》(GMMT)和《专业化晶圆厂跟踪报告-2023年第四季度报告显示,综合工厂利用率(IDM + 晶圆厂)反映了半导体行业的总体趋势。在2022年新冠疫情初期,半导体需求达到顶峰,但在该年的下半年,这一需求显著放缓,与此同时,创纪录的高库存水平也对市场产生了重大影响,从而导致其利用率急剧下降。尽管半导体收入在2023年持续增长,但制造工厂的利用率仍然维持在80%左右的较低水平。

Omdia半导体研究首席分析师 Craig Stice 表示:“2023年下半年,利用率开始略有回升,市场开始寻求平衡。但是传统的应用领域的需求尚未完全恢,预计2024年下半年需求将有明显的逐步改善。这应该会导致库存调整,从而再次推动工厂利用率上升。”

来自:Omdia

 

]]>
Omdia:预测2024年全球OLED材料收入超过20亿美元 //www.otias-ub.com/archives/1704631.html Fri, 05 Jul 2024 07:57:04 +0000 //www.otias-ub.com/?p=1704631

要点

据Omdia最新报告,全球OLED材料市场在经历了近年的低迷之后,即将迎来复苏。Omdia 6月最新发布的《2024年第二季度OLED材料市场追踪报告》 (OLED Materials Market Tracker – 2Q24)表明,该行业的轨迹出现了显著的转变。尽管OLED材料市场在2021年之前由于OLED在显示市场的快速扩展而持续增长,但在2022年首次出现了下滑。然而,Omdia最新的分析表明,OLED材料的增长呈现复苏态势,预示着该行业的光明前景。

Omdia显示研究高级首席分析师Jimmy Kim博士解释道,“下滑主要是由于OLED电视的终端市场销售疲软所致。与其他OLED应用相比,OLED电视的单位面积更大,导致制造过程中的材料消耗更高。尽管OLED电视出货量相对较低,但其在OLED材料总消耗中所占的比例很大。”

图表显示WOLED/QD OLED的收入显著下降,而FMM RGB OLED的收入仍然相对稳定。

来源:Omdia

2023年,OLED材料收入略有增长,但仅达到与2021年相似的水平。Kim指出,“ 对OLED电视终端市场的需求尚未完全从去年的低迷中恢复。”

今年WOLED工厂的利用率似乎有所提高。据Omdia《2023年第四季度OLED及LCD供应需求和设备追踪报告》(OLED and LCD Supply Demand & Equipment Tracker – 4Q23),LGD在韩国坡州(Paju) E4生产线的利用率在2024年第一季度回升至60%以上,而在2022年底曾降至33%。LGD位于中国广州的WOLED生产线的利用率也上升至50%以上。此外,三星显示计划在2024年上半年将其QD OLED工厂的运营维持在70%以上。“因此,我们预计今年WOLED/QD OLED的OLED材料收入将大幅增加。” Kim指出。

相比之下,自2023年以来,FMM RGB OLED的材料收入呈现了强劲增长。这一增长源于对苹果最新iPad型号材料需求的增加,以及传统iPhone显示屏持续带来的收入。此外,中国制造商也在增加OLED材料的消耗,以满足当地显示面板市场的需求。这一趋势预计将防止整体OLED材料消耗的下降,并推动未来几年的强劲增长。根据Omdia的预测,今年OLED材料年度收入(不包括掺杂剂收入)预计将超过20亿美元,到2028年将达到26亿美元。

来源:Omdia

]]>
Omdia:研究强调了在规范高风险人工智能场景方面的全球共识 //www.otias-ub.com/archives/1704622.html Thu, 04 Jul 2024 07:51:13 +0000 //www.otias-ub.com/?p=1704622
Omdia 的新报告《人工智能监管:全球政策和监管框架比较》的分析表明,一些国家已经开始通过公众咨询、市场审查、全球讨论、法律草案和政策等方式对人工智能进行监管。总体而言,对于在医疗保健等高风险环境中规范使用人工智能的必要性已开始形成某种形式的共识。

Omdia公司监管部门首席分析师 Sarah McBride在接受采访时提到:”新技术的采用往往会引发争论,但人工智能的争论尤其迅速,讨论迅速成为公众的主流”,事实证明,人工智能技术是如此具有争议性,以至于连人工智能公司自己都在呼吁制定法规,为它们提供明确的工作界限。Sarah McBride 指出:”某种形式的监管是不可避免的,但在缺乏指导方针的情况下,企业正在创建自己的标准框架,用于开发、评估和部署负责任的人工智能。然而,由于不知道未来的法规到底会是什么样子,这些公司现在有可能做出错误的选择,这在未来可能很难扭转”。

新加坡已经发布了第二份《国家人工智能战略》,而欧盟委员会则是第一个在 2021 年 4 月发布人工智能监管框架草案的监管机构。它采用了基于风险的方法,根据安全风险等级对人工智能系统实施禁止,而英国等其他一些国家的监管行动计划则规定了针对特定行业的人工智能监管方法。同时,在美国,人工智能监管的初步方法侧重于特定的人工智能用例,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一直在制定人工智能技术的设计、测试和部署标准。中国在人工智能监管框架方面也取得了进展,在涉及人工智能开发、部署和安全时,优先考虑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方面,并关注主权问题。

Omdia 的报告指出了监管机构必须应对的七大挑战,以确保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的众多机遇得以实现,其中包括:安全性、隐私、道德、可控性、透明度和问责制、安全性以及版权和知识产权法。监管机构已经开始着手解决其中的一些问题,迄今为止发布的大多数指导方针都非常关注与人工智能实施相关的道德和法律问题,但预计明年这一进程只会加快,因为监管机构将重点关注特定行业的法律以及人工智能应用与现有监管政策之间可能存在利益冲突的领域,如数据保护法、版权法、过时的用户同意方法、许可协议或许可证以及特定行业的法律。

McBride 说:”第一步应该是确定哪些部门或用例由于不适当的立法而严重阻碍了人工智能的采用,并修订其中几项现行甚至过时的法规,以避免扼杀创新。该行业面临的另一个挑战是,在直接监管人工智能的领域(如欧盟《人工智能法》)与通过其他现有立法和新立法(如欧盟《DSA》和《DMA》)监管人工智能的领域之间可能存在争议。”

人工智能的广泛性给监管和保护最终用户免受伤害带来了问题。它不仅模糊了市场的传统定义,给执法带来挑战;而且还超越了国际行政边界。人工智能还对监管机构预测人工智能服务的特定结果何时会是恶意的提出了挑战。McBride说:”这促使世界各国政府和监管机构加快努力,评估需要多大程度的监管参与。”

来自:Omdia

]]>
Omdia:预测 2028 年数据中心冷却市场规模将达 168.7 亿美元 //www.otias-ub.com/archives/1704628.html Wed, 03 Jul 2024 07:55:26 +0000 //www.otias-ub.com/?p=1704628

引言

根据 Omdia 的最新研究,2023年数据中心热管理市场的规模已飙升至 76.7 亿美元,超过了之前的预测。这一空前增长势头预计将持续至2028年,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8.4%。这一增长浪潮在很大程度上将是受到人工智能驱动的需求和高密度基础设施创新的推动,标志着该行业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随着人工智能计算的普及,对液体冷却的需求已急剧上升。主要趋势包括后门热交换器(RDHx)与单项直接芯片冷却技术相结合的快速应用,实现了令人瞩目的65%的同比增长,并开始与热回收应用相结合。这一时期还见证了空气冷却和液体冷却技术的融合,创造出一种平衡且高效的热管理方案。

Omdia首席分析师王珅表示:“2023年,全球数据中心冷却市场经历了进一步的整合,前五名和前十名的市场集中度较前一年上升了5%。Omdia在其报告中扩大了供应商覆盖范围,涵盖的公司数量从40家增加到49家,新增了中国的原始设备制造商(OEM)以及直接液体冷却组件的供应商。Vertiv、Johnson Controls和Stulz保持了其前三甲地位,其中Vertiv尤其显著,增加了6%的市场份额,这得益于北美市场的强劲需求和云服务合作伙伴关系。”

数据中心冷却市场的增长主要受制于生产能力,尤其是冷却分配单元(CDU)等组件的生产能力,而非需求不足。众多供应链参与者难以满足不断飙升的市场需求,这导致了组件供应的短缺现象。不过,预计 2024 年有望释放上一年因供应链瓶颈而延迟的订单。在此期间,液冷技术的应用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尤其是在北美和中国,新的供应商纷纷涌入,跟踪公司也呈现出显著的扩张态势。在这个近 10 亿美元的液冷市场中,直接芯片冷却系统供应商CoolIT仍然是液冷市场的领军企业,浸入式冷却领军企业曙光(Sugon)和服务器厂商联想(Lenovo)紧随其后。

数据中心热管理技术正因人工智能日益增长的影响力和可持续性需求而不断进步。展望未来,人工智能优化冷却系统的集成、战略性供应商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以及对节能和环保解决方案的持续推动,都将影响行业的发展。成功应对这些挑战将确保行业的发展,并将热管理确立为可持续和高效数据中心运营的基石,使技术发展与环境管理相得益彰。

“预计到2028年,数据中心冷却市场将达到168亿美元的规模,这一增长主要受到数字化、高功率容量需求以及向环保基础设施转变的推动,而液体冷却技术将成为该领域最大的技术类型。”王珅总结道。

来自: Omdia

 

]]>
Omdia:预计2024年UTG出货量将增长至2,460万片,同比增长36.9% //www.otias-ub.com/archives/1704625.html Tue, 02 Jul 2024 08:53:37 +0000 //www.otias-ub.com/?p=1704625

要点

大多数智能手机品牌更倾向于采用平整度更高的超薄柔性玻璃(UTG)作为可折叠盖板材料。

如今,各种UTG解决方案层出不穷,大多数中国品牌都选择使用减薄法。

大多数智能手机品牌更倾向于采用平整度更高的UTG作为可折叠盖板材料

可折叠盖板玻璃必须符合以下所有标准:透明、可折叠、坚固、平整和轻薄,这些基本要素缺一不可。其中,硬度和厚度是一对矛盾体,坚固和轻薄很难兼得。迄今为止,该行业尚未找到完美的可折叠盖板材料。无色聚酰亚胺(CPI)和UTG是两种可用的可折叠盖板玻璃解决方案,但都仍有瑕疵。

相比之下,大多数智能手机品牌更倾向于采用平整度更高的UTG。目前,除了华为和荣耀仍在使用CPI外,其他品牌(包括三星、谷歌、小米、OPPO、vivo、Moto和传音)均采用UTG作为可折叠盖板材料。Omdia研究发现,华为和荣耀也在积极研发UTG解决方案,并有望在旗下新一代上下折叠手机上使用这种材料。

因此,Omdia预计2024年UTG出货量将增长至2,460万片,同比增长36.9%,2025年将攀升至3,370万片,同比增长36.7%。未来几年,UTG出货量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将保持良好增长势头。

图1:UTG出货量预测

来源:Omdia

如今,各种UTG解决方案层出不穷,大多数中国品牌都选择使用减薄法

如今,各种UTG解决方案层出不穷,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

第一种由Samsung Display(SDC)主导供应链。肖特负责供应母玻璃;SDC控股的Dowooinsys负责盖板玻璃精加工;然后,SDC负责UTG与可折叠显示面板的贴合工艺。

第二种与第一种类似,但由SEC主导供应链。康宁负责供应UTG母玻璃,不过为了区别于肖特UTG,康宁将其命名为康宁可弯曲玻璃(CBG)。SEC选择eCONY负责盖板玻璃精加工。贴合工艺仍由SDC负责。Galaxy Z Flip3、Flip4和Flip5三款上下折叠手机均采用这一解决方案。

第三种解决方法是减薄法:一些盖板玻璃精加工厂家在加工UTG时,会根据客户要求将较厚的玻璃从100µm减薄至30µm(或40-50µm)。该解决方案已被用于Moto Razr 2022、Moto Razr 40系列、vivo X Flip、OPPO Find N3系列和传音Tecno Phantom V系列折叠手机。使用这一解决方案的品牌可自由选择母玻璃的供应商,进而提升供应链的自由度。但缺点是由于多了一道减薄工序,精加工工艺流程变得更为复杂。此外,中国大陆的玻璃厂商也在积极研发30µm超薄母玻璃,预计2024年底投入量产。

来源:Omdia

]]>
Omdia:2024年Q1 AMOLED屏幕出货量增至1.82亿片 //www.otias-ub.com/archives/1704709.html Thu, 27 Jun 2024 12:58:05 +0000 //www.otias-ub.com/?p=1704709

根据研究机构Omdia最新发布的报告,2024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OLED面板出货量历史上首次超过了LCD液晶屏。报告显示,2023年智能手机显示屏年出货量达到14.5亿片,同比增长5%,而到了2024年上半年,预计出货量将达到7.15亿片,同比增长9%。

其中,AMOLED屏幕出货量在2024年第一季度增至1.82亿片,同比增长39%,相比之下,TFT LCD出货量降至1.72亿片,同比下降10%。

Omdia的分析师指出,中国显示面板制造商正以更具竞争力的价格向国内智能手机品牌供应高品质AMOLED显示屏,这在中高端市场迅速取代了TFT LCD。

预计在第二季度,AMOLED的市场份额将进一步增长至53%,在第三季度将扩大至56%。

此外机构还预计,iPhone 16系列的推出将大幅推动AMOLED手机屏的出货量,这将带动2024年全年AMOLED对TFT LCD的超越。

从今年起,OLED有望在智能手机显示屏市场占据主导地位,这也意味着LCD在智能手机领域的大势已去。

自 快科技

]]>
Omdia:售价低于150美元的低端智能手机需求激增 //www.otias-ub.com/archives/1704593.html Thu, 27 Jun 2024 07:41:32 +0000 //www.otias-ub.com/?p=1704593

低端价格区间产品在所有类别的智能手机中增长速度最快。售价低于150美元的手机同比增长3000万台,从2023年第一季度的9000万台增至2024年第一季度的1.2亿台,涨幅达33%。值得注意的是,售价为90美元或更低的超低成本手机展现出令人瞩目的同比增长势头,从2023年第一季度的1800万台增至2024年第一季度的3400万台,涨幅达87%。

推动这种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中端手机购买者的趋势:要么升级到更高端的型号,要么降级到更实惠的低端手机。Omdia的消费者调查显示,新兴市场的智能手机更换周期短于发达国家。Omdia智能手机研究团队高级分析师Aaron West解释说:“这是因为廉价智能手机性能表现不佳,而且它们的安全和操作系统支持周期较短。随着OEM厂商在印度等国家推出新的低价机型,不断扩大的新兴市场对于低端智能手机的需求也稳步增加。”

2023年初,售价在151美元到600美元之间的中端手机需求显著下降,至今尚未恢复。在2024年第一季度,该类手机的出货量为1.07亿台,比2023年第一季度的1.09亿台减少了200万台。如图1所示,这一长期趋势显示,近年来中端领域呈现同比负增长趋势,而低端领域自2023年第一季度以来呈现正增长的趋势,高端领域自2023年第三季度以来也有所增长。

来源:Omdia

包括售价高于600美元的手机在内的高端领域也呈现了同比增长的趋势。在2024年第一季度,这一领域相较2023年第一季度增加了300万台,从7000万台增长到7300万台。这种增长趋势在全新三星Galaxy S24系列中表现明显,该系列于2024年1月24日发布,其本年第一季度的总出货量达到了1430万台。该数字与去年的S23系列相比有所增加,S23系列在2023年第一季度的出货量为1180万台。

三星Galaxy S24 Ultra在2023年第一季度的出货量比S23 Ultra增长了30%。这种增长主要归功于高端手机需求的攀升,特别是顶级机型。iPhone 15 Pro Max就是一个显著的示例,这款机型是2024年第一季度最受欢迎的手机,出货量达到1150万台。这一趋势表明,比起基础版的iPhone 15和三星Galaxy S24手机型号,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新发布的Pro或Ultra机型。

所有这些迹象表明,智能手机市场日益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一方面是主要集中在新兴市场的低端消费者,另一方面则是发达市场的高端智能手机消费者。

来源:Omdia

]]>
Omdia:预计2028 年蜂窝物联网数据流量将占蜂窝数据总流量的 4.2% //www.otias-ub.com/archives/1701271.html Tue, 18 Jun 2024 07:17:04 +0000 //www.otias-ub.com/?p=1701271

引言

根据 Omdia 的最新研究,到 2028 年,来自蜂窝物联网连接的数据流量预计将增至 110.8 EB。这一激增的原因是对可分析数据的需求增加,旨在提高运营效率,为公司创造新的收入来源。

研究发现,大多数蜂窝物联网数据流量将来自汽车垂直行业,其中最大的用例是信息娱乐,如流媒体视频和音频以及固件无线更新。在 2023 年至 2028 年期间,汽车数据流量预计将从 18.6 EB 上升到 59.4 EB,这主要得益于信息娱乐系统集成到更新的汽车中,而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将使用 5G 连接来享受这些服务。报告称,2024 年后,运输和物流将成为蜂窝物联网数据流量的下一个重要垂直领域,而所有其他垂直领域合计占总流量的 25% 以下。

Omdia物联网高级分析师 Alexander Thompson 表示:“少数使用案例占据了蜂窝物联网数据流量的大部分。很明显,视频用例,尤其是那些具有移动性的用例,如城市和零售环境中的视频屏幕,将产生最高的流量”。

“蜂窝物联网数据流量的指数级增长是由特定用例和超大规模物联网增长共同推动的,超大规模物联网的特点是大量低功耗设备的连接不断增加。尽管如此,蜂窝物联网数据流量仍然只占整个蜂窝数据流量的一小部分。”Alexander 强调道。

此外,研究强调亚洲和大洋洲将成为数据流量最大的地区,2023 年将占全球数据流量的 60.6%。这一趋势归因于大量安装的摄像机,特别是该地区智慧城市计划中安装的摄像机。 

]]>
Omdia:面板供应商将汽车显示面板系统业务视为重要营收来源 //www.otias-ub.com/archives/1701266.html Mon, 17 Jun 2024 08:15:19 +0000 //www.otias-ub.com/?p=1701266

要点

面板供应商越来越依赖汽车行业作为主要营收来源。2023年,汽车行业成为多家主要面板供应商的重要营收支柱:友达光电(16%)、群创光电(23%)、天马(25%)、日本显示器公司(55%)和LG Display(9%)。

友达光电、群创光电和天马是全显示模块业务的先驱企业,尽管出货量增长甚微,但营收已开始实现大幅增长。

由于轻型汽车产量陷入停滞状态,外加汽车显示面板的出货量保持稳定,汽车厂商和面板供应商正积极寻求增长,重点聚焦技术创新、增强功能和应用,以及采用新的业务模式和供应链战略。为了应对日益增长的仪表盘和中控屏需求,并谋求成本削减和显示面板技术创新,自2016年以来,包括通用、福特、宝马、大众和Stellantis在内的主要汽车制造商开始直接与面板供应商建立业务往来。

传统的汽车显示面板制造商不仅要承受汽车厂商所提出的价格和性能要求的压力,同时还面临着来自京东方、华星光电和惠科等行业新军的激烈竞争。这些市场新进者以极具竞争力的价格和FOG(柔性线路板与玻璃电路板接装,即不带背光源但包含驱动IC单元)模式出货,极大地扰乱了市场。

例如,京东方在2016年收购精电后进入了汽车显示面板市场。华星光电于2018年开始生产车载领域的低温多晶硅(LTPS)液晶面板FOG,而惠科则于2019年底进入该市场。为了应对价格暴跌和利润萎缩,群创光电、夏普、友达光电和天马等老牌面板供应商自2019年以来纷纷拓展到一级业务,并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功。新进者的涌入不仅加剧了竞争,还刺激了创新,迫使传统企业进行调整并扩大产品范围。

表1:2024年上半年面板供应商的汽车一级供应商业务情况

来源:Omdia

在大幅改进技术和扩大业务覆盖范围后,2023年,汽车业务成为友达光电(16%)、群创光电(23%)、天马(25%)和日本显示器公司(55%)的重要营收支柱。2019年,群创光电成立了一家100%控股的子公司CarUX,并将其成功转变为一家拥有多个大型综合显示面板项目的一级公司。2023年,友达光电与BHTC合并,旨在完善智慧出行的业务矩阵,并推动其朝着智能座舱解决方案提供商的方向转型。2022年,天马成立了江苏天华汽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和芜湖天马汽车电子有限公司,以拓展一级显示模块组装业务。综上所述,尽管这三家面板供应商在2023年的出货量增长率较低,但营收增长率仍然达到了双位数。

表2:2023年主要面板供应商的汽车业务业绩

来源:各公司财务报告和Omdia

]]>
Omdia:预测平板显示面板工厂利用率有望从2024 年下半年迎来复苏和增长 //www.otias-ub.com/archives/1700081.html Thu, 13 Jun 2024 07:08:47 +0000 //www.otias-ub.com/?p=1700081
要点

纵观平板显示面板 (FPD) 行业的历史,工厂利用率通常约为 84%。但是,从 2022 年第三季度到 2023 年第四季度,由于 FPD 市场难以从疫情后的供应过剩中艰难恢复,整个行业的负荷大幅下降至 70.7%。

来源:Omdia

据 Omdia 最近发布的 《OLED、LCD 供需和设备追踪报告》 (OLED and LCD Supply Demand and Equipment Tracker),随着需求增长最终超过产能扩张,大尺寸显示面板工厂的利用率在 2024 年第三季度提高到近 90%,并在未来几年将保持健康发展态势。

利用率与面板需求、材料、面板价格和盈利能力密切相关,因此是分析FPD行业的重要指标。详尽的供应链调查可生成准确的实际利用率和短期预测。但由于材料交货时间短,有必要将长期使用率作为供需函数进行建模。

“大尺寸显示面板工厂在 2022 年和 2023 年的利用率平均约为 74%。预计到 2024 年,面板面积需求将增长 11%,得益于消费者在更换老式设备时将继续购买更大尺寸的显示器和电视。2023年,液晶电视的加权平均尺寸的增长了令人难以置信的 2.9 英寸。预计从 2024 年起,液晶电视的尺寸将再次增大 1.6 英寸,到 2025 年将再增大 1.1 英寸。更大的面板加上7%的单位需求回升,将支持 2024 年平均工厂利用率保持在 82% 以上。利用供需分析情景,对利用率进行建模,预计利用率将每年逐步增长,到 2026 年将接近 89%。” Omdia 显示研究总监 Charles Annis 评论道。

夏普最近宣布计划关闭其位于日本堺市的 SDP 10 代液晶显示面板工厂的计划,这将大幅减少可用产能。这将促使供需关系更加均衡,并使得大尺寸显示面板利用率在多个季度中上升至90%或更高。

“90% 的利用率是一个理想的平衡点,支撑更坚挺的面板价格,并鼓励适度的产能扩张。找到产能、利用率、增长和价格之间的最佳平衡,最大化盈利,在行业成熟过程中既是FPD供应链公司的目标亦是挑战。” Annis 总结道。

]]>
Omdia:2024 年中东和北非地区的流媒体视频收入将超过 12 亿美元 //www.otias-ub.com/archives/1701259.html Thu, 13 Jun 2024 05:07:05 +0000 //www.otias-ub.com/?p=1701259 2023 年,OTT 市场的显著增长凸显了该地区对数字娱乐日益增长的需求,其收入将超过 10 亿美元。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和捆绑产品是这一成功的关键,提高了可访问性和内容多样性。Omdia 预测,2024 年的收入将达到 12 亿美元,并将继续取得积极成果。

全年的内容制作缓解了中东和北非地区的季节性订阅波动,从而提高了订阅率,减少了斋月后的流失。尽管如此,斋月仍然是电视剧的高峰期,ADTV 和 Watch IT 等平台因满足地区需求而大受欢迎。

Omdia 的研究表明,MBC 旗下的 Shahid 以 22% 的市场份额领跑中东和北非地区的流媒体视频市场,到 2023 年底,订阅用户将达到 360 万。Shahid 的优势在于其丰富的阿拉伯语本地内容,尤其是在斋月期间,深受地区观众的喜爱。

StarzPlay 紧随其后,拥有 18% 的市场份额和 300 万用户。StarzPlay 发现并填补了该地区在内容方面的空白,从而加强了自己的竞争优势:

  • AVOD 推出: 2023 年 11 月试运行,2024 年 2 月全面推出。
  • 独家内容: 备受期待的剧集,如《行尸走肉:死城》将于 2024 年 3 月首播。
  • 体育内容: 亚洲板球杯(2023 年 9 月)、板球世界杯(2023 年 10 月)、IPL(2024 年 5 月)、橄榄球世界杯(2023 年 10 月)、Six Nations(2024 年 3 月)和 UFC(2024 年 3 月)等大型体育赛事的独家版权。

在迪拜举行的 CABSAT 2024 上,Omdia 高级研究总监 Maria Rua Aguete 说道:“中东和北非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增长地区。前三大运营商–Shahid、StarzPlay 和 Netflix–都拥有独特的战略和互补的产品。在广告领域,FAST(免费广告支持的流媒体电视)目前在该地区还很有限,但随着三星等全球企业进入该市场,我们预计未来四年该领域将出现大幅增长。”

在线视频广告带来了最重要的增长机会,而中东和北非地区付费电视的扩张则展示了捆绑销售如何打击盗版。2023 年,中东和北非地区的 FAST 频道收入将达到 720 万美元,并有望实现快速增长。中东和北非地区流媒体视频服务的前景非常广阔,Shahid 和 StarzPlay 处于创新和增长的前沿。预计市场将继续保持上升趋势,提供更广泛的本地化内容,以迎合中东观众不断变化的喜好。

]]>
Omdia:预计虚拟制作行业产值将在2028年达到11亿美元 //www.otias-ub.com/archives/1700093.html Wed, 12 Jun 2024 07:18:03 +0000 //www.otias-ub.com/?p=1700093

要点

根据Omdia最新的《ProAV垂直解决方案-虚拟制作2024报告》分析,由于在电影制作中的广泛使用以及企业和教育行业中的新应用,与虚拟制作(包括硬件,软件和云处理)市场相关的业务预计将在2028年达到11亿美元以上,远高于2023年的1.4亿美元。

Omdia电子消费研究首席分析师Matthew Rubin表示:“随着技术的发展,虚拟制作的重要性显著提高,其可利用性也在迅速提高。新冠肺炎大流行等全球事件也加速了这一技术的市场化。”

虚拟制作是一种创新性的电影制作技术,它巧妙地,实时地无缝地融合了物理条件和数字元素,使电影制作人能够在片场创造身临其境的动态环境。通过集成高分辨率LED显示器、运动跟踪和虚拟相机等先进技术,可以在数字背景下拍摄真人场景,使导演和摄影师能够在拍摄过程中通过可视化设备实时调整完成创作。

众所周知,虚拟制作在电影行业,与传统的绿色幕布相比有着明显的优势;在企业和教育行业当中也在不断发展。在企业环境中,SmartStage和Vú等公司率先使用这项技术,为用户提供简化的方案和服务订阅,使用户在培训、营销活动和日常办公当中获得更高效的服务体验。同样的,许多项目方案已经在高等教育机构落地,其为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提供未来创业机会提供了一个变革性工具。

來源:Omdia

尽管虚拟制作当中LED显示屏产品的产值目前只占整体LED显示屏市场的一小部分,但对于LED显示屏的供应商来说,从长期看其增长机会是巨大的。因为市场需求不仅来自于电影或电视制作工作室,而且来自高等教育机构和企业部门。Omdia预计应用于高教和企业市场的虚拟制作的LED显示屏产品销售收入2023-2028年的复合年增长率将分别为130%和111%。这将有助于用于虚拟制作的LED显示产品的收入从2023年的7350万美元提高到2028年的5.1亿美元。

虚拟制作领域的早期领先者包括ROE Visual和AOTO等LED显示屏供应商(就销量而言,这两家公司在2023年的市场份额合计超过一半),但随着InfiLED、Sony和SiliconCore等公司在这一领域的积极布局,其竞争力正在逐步增强。

在技术要素方面,整个市场的标准化程度正在不断提高,例如在主显示墙的选择上,点间距2.6mm和1.5mm采用率正在增长,显示屏表面处理技术的加强;在地板显示屏,模组支撑性和耐用性要求在提升。随着虚拟制作的市场应用范畴逐渐清晰,LED显示屏逐渐形成标准化趋势,这将有助于市场竞争和产品迭代。然而,在更广泛的硬件和虚拟制作软件市场仍然非常复杂,许多类型的产品和技术供应商都参与到了这一工作流程。随着软件/平台主导的供应商(如Disguise和Pixera)专注于工作流程的有效性——端到端管理,这种复杂性正在慢慢改善,但这仍然是未来5年虚拟制作行业的一个关键发展领域。

尽管仍处于早期阶段,但人工智能可能是未来几年改变复杂的虚拟制作工作流程的一个契机。通过优化渲染、动画和后期制作任务的算法来实现,从而提高效率,缩短制作时间。此外,机器学习也有助于预测分析,以便在生产规划过程中做出更好的决策。

人工智能、最先进的ProAV技术和创意产业的结合将推动虚拟制作从传统电影制作到新的垂直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有效地创造新型市场。目前未参与的供应商应寻求在相邻技术方面的合作伙伴关系,为未来的增长做好最佳定位。了解这个复杂而快速发展的市场中的众多技术和流程是虚拟制作领域至关重要的第一步。

]]>
Omdia:移动宽带资费创新——2024 年 //www.otias-ub.com/archives/1700078.html Tue, 11 Jun 2024 07:06:33 +0000 //www.otias-ub.com/?p=1700078 Omdia观点

创新型定价与应用是助力运营商保持 5G 移动服务营收势头的重要因素。在 Omdia 跟踪调研的 30 家运营商中,有 19 家的移动服务营收增幅不足 5%。

中国、日本和韩国等 5G 渗透率超过 50% 的成熟 5G 市场预计会面临低增长。残酷的现实是,5G 渗透率更低(20–40% 左右)的市场面临着不足 2–2.5% 的低营收增长。目前加拿大、法国、沙特阿拉伯和美国都面临这一情况。这一水平的 5G 渗透率无法保证实现强劲的 5G 客户增长,这给运营商造成了巨大负担:多数运营商现在需要思考“除了提供包含更多数据的更昂贵套餐之外,还能做什么?” ,从而避免提早步入停滞期。

为了促进追加销售(不仅仅是推动4G用户升级,还包括推动现有 5G 客户购买更多服务)以及避免客户在生活成本压力下不愿为5G 而购买新手机,运营商应聚焦定价和应用创新。

中国大陆和中国香港拥有成熟的 5G 市场,因而对于解决此类困境先行一步,运营商针对户外直播(例如需要快速将视频上传至社交媒体的视频博主等)推出了上行链路数据优先服务。

作为新兴市场的泰国也出现了引人注目的创新。AIS 不仅推出了面向网络红人和音乐会达人的上行链路优先服务,还面向游戏玩家推出了低时延流量包,并面向一般消费者推出了提速服务。

主要信息

运营商推出多合一附加包。泰国AIS的Living Network附加包包括三种模式(上行链路优先、提速和优先低时延),这是运营商首次提供多合一附加包。Omdia 认为保证低时延是一种市场优先策略。Living Network 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如果运营商希望消费者在 QoS 和提速上支付更多费用,那么展示针对游戏与视频播放的实时网络性能图、甚至是服务性能指标必不可少。

上行链路 QoS 的发展势头持续增强。电信运营商HKT近期针对社交媒体用户生成内容推出了视频上行链路流量 VIP 服务。HKT的用户可以先购买用于日常语音和数据通信的中端 5G 套餐,然后再增购每月 40GB 的优先上行链路额度。该运营商在商业模式方面已经领先其它电信运营商一步,提供适合用户生成内容创作者的 GoPro 等各类设备。营销上行链路 QoS 还有其它方法,例如中国联通在一款套餐中提供大量数据额度,这些额度可以用于 VIP 上行链路数据,也可以用于普通数据。

个性化服务重新流行起来。高端品牌和专属忠诚度服务包括私人助手、专门的零售渠道、旅行保险和折扣、营养师咨询、机场贵宾室使用权,甚至是消费者专属客户经理。

个性化服务涵盖专属设备。设备成为高端个性化服务策略的关键部分,包括面向中国游戏玩家的云手机;Vive Flow VR 眼镜;包含免费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游戏设备和固定无线网路由器的捆绑包;以及面向 iPhone 用户的特别服务(例如 Apple One 应用)和折扣。

个性化服务涵盖灵活选项。例如,Verizon 的后付费不限量套餐用户能够以每个应用 10 美元的价格获取自己选择的 OTT 应用。

个性化服务涵盖捆绑包。STC Kuwait 和 3 Hong Kong面向高端消费者提供涵盖智能手机、5G 固定无线接入 (FWA) 以及大数据流量包和专属高端忠诚度服务(包括专属客服)的捆绑包。STC 提供适用于智能手机、5G FWA、游戏和平板电脑的 6TB 数据流量。

客户细分是个性化服务的重要一环。例如,为维持 30 岁以下的预付费客户,中国移动每年为这类客户增加 2GB 数据流量,而 Movistar Mexico 在预付费服务中纳入了云游戏,并借此机会创收。

建议

提供关于 QoS 的更多证明。4G 的数据优先服务之前效果不佳,原因在于其没有提供任何计量或衡量手段,来向消费者证明他们通过花费额外费用获得了更快的下载速度。这一直是移动 QoS 面临的一大难题。但泰国 AIS 推出的 Network Living 会显示一些简单的网络和应用性能指标(例如用彩色圆点来表明网络/信号指标)。我们认为这属业界首创。其它电信运营商正在寻求增添类似的证明指标,例如显示 VIP 速度与普通速度差距的上行链路速度条。

不要吝啬上行链路 QoS 数据流量。成功的专业 YouTube 博主(或类似人士)需要足够的数据流量用于视频的上行链路优先服务。Omdia 认为流量低于 500MB (例如3 Hong Kong的套餐)并不足以支持这种需求,而广东联通每月为 VIP 上行链路和一般数据使用提供高达 250GB 的流量则更切合实际。我们还建议电信运营商谨慎提供针对VIP上行链路的附加包(而是更建议提供包含所有数据用量的套餐),因为让消费者支付更多费用可能具有挑战性,在新兴市场中尤为如此。

可以针对高端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报告中总结了一些主要专属套餐和忠诚度计划的目标受众,有些锁定的是购买最昂贵的后付费套餐的用户,也有些锁定的是所有后付费套餐用户。高端消费者希望获得满足其所有设备需求(智能手机、5G FWA、游戏等)的一站式数据包,这是一种新需求,并且可能是值得运营商考虑的良好策略,对于有线业务蚕食风险较低的的挑战型运营商而言尤为如此。吸引高端消费者将有助于通过新服务、设备和专属忠诚度服务实现追加销售。另一方面,还有一些简单又经济高效的方式来维持用户,例如中国移动面向 30 岁以下人士提供的 4G 服务,在六年期间该服务每年为预付费客户增加 2GB 流量(直至 20GB 套餐的数据流量达到 30GB 的上限)。

个性化服务将需要投资。面向高端客户提供套餐和专属服务将需要额外投资或重新调整当前投资的优先级。这可能需要巨额资金,特别是要考虑投资针对高端客户的专属零售渠道和/或安排客户服务专员等专享礼宾服务。但电信运营商也不能过度开支。已经设立成熟且丰富的忠诚度计划的运营商将有望通过投资面向富有客户或小众消费者(游戏玩家)的高端套餐来获取投资回报。

个性化服务将需要合作。涵盖连接之外更多礼遇的高端用户忠诚度激励计划将需要电信运营商广泛开展合作,包括与保险公司、酒店和智能锁公司等各方建立新的合作伙伴关系。

]]>
Omdia:人工智能将加速 RISC-V 的应用 //www.otias-ub.com/archives/1700084.html Fri, 07 Jun 2024 07:10:47 +0000 //www.otias-ub.com/?p=1700084

引言

根据 Omdia 公司的最新研究,到 2030 年,RISC-V 处理器将占据全球市场近四分之一的份额。据预测,开放标准指令集架构(ISA)将在汽车领域实现最强劲的增长,尽管工业领域仍将是该技术的最大应用领域。此外,人工智能(AI)的兴起也有助于 RISC-V 的持续崛起。

RISC-V 的显著特点是开源,任何人都可以使用该架构开发硬件,甚至可以根据设计需要定制指令集。由于最早的 RISC-V 处理器往往是简单的微控制器,因此该架构长期以来一直与深度嵌入式技术有关,特别是在物联网领域。然而,近年来最重要的发展是该技术在其他应用领域的推广,包括那些需要高级计算和智能的应用领域。

“RISC-V在新型应用中最有意义,因为在这些应用中,开发人员还没有现有的Arm产品。” Omdia 物联网高级首席分析师 Edward Wilford 说:”人工智能的兴起、用例和功能的增加,意味着许多新领域正在显现,而所有这些领域都有 RISC-V 的潜力。“RISC-V的发展与人工智能,尤其是边缘人工智能的兴起同步进行,这将为指令集架构 (ISA) 提供巨大的机遇。”

据 Omdia 预测,在 2024 年至 2030 年期间,基于 RISC-V 的处理器出货量将以每年近 50% 的速度增长,到 2030 年出货量将达到 170 亿颗。其中 46% 的处理器预计将用于工业应用,但预测期内最大的增长将出现在汽车领域。

Omdia 预测,汽车应用中的 RISC-V 处理器数量将以每年 66% 的速度增长。Wilford 说:”汽车行业正在经历一场快速变革,而半导体对于这场变革的每一个要素都至关重要。“RISC-V对于汽车行业来说具有独特的、可取的方面,你可以在RISC-V中拥有自己的设计,而使用许可的指令集架构 (ISA) 则无法做到这一点,在行业对话中,这确实被强调为一个重要因素。

与此同时,Omdia 还预测人工智能在汽车应用中的使用将大幅增加,自动驾驶、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和车载信息娱乐系统(IVI)都将利用人工智能来提高每个系统的能力。Wilford 表示:“毫无疑问,人工智能将成为许多领域采用 RISC-V 的最大驱动力之一,RISC-V 的效率和可扩展性非常适合开发用于执行人工智能操作的处理器。”

]]>
Omdia:预测:到 2031 年移动 PC 市场OLED显示屏年均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 37% //www.otias-ub.com/archives/1699123.html Thu, 06 Jun 2024 08:16:06 +0000 //www.otias-ub.com/?p=1699123
要点

据 Omdia 的《显示面板长期需求预测跟踪报告》,预计 2023 年到 2031 年期间,移动 PC 市场对 OLED 显示屏的需求将以 37% 的年复合增长率 (CAGR) 增长。这一激增显示了越来越多的品牌选择在其高端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上采用 OLED 面板的趋势。

来源:Omdia

受新冠疫情和通货膨胀的影响,2022 年和 2023 年笔记本和平板电脑对 OLED 的需求增长出现了放缓。然而,随着支持人工智能的个人电脑的出现和人工智能性能的进步,PC 厂商正在准备自2024年开始陆续推出相关新产品。此外,预计2025 年下半年停止对 Windows 10的支持将刺激笔记本和平板电脑市场 需求的复苏。

在这种市场环境中,苹果迈出了重要的一步,首次在其 iPad Pro 系列产品中引入 OLED 屏幕。随着对这些 iPad Pro 型号年销量的预期,2024 年平板电脑 OLED 的需求预计将是去年的三倍。此外,有强烈的猜测认为,苹果最终将把 OLED 技术推广于其整个平板产品系列产品,包括 iPad Air 和 iPad mini。这一战略举措可能会影响竞争对手的 OLED 采用策略,有可能在 2029 年之前将平板电脑 OLED 面板的需求量推动至逾 3000 万台。

据 Omdia 显示研究高级首席分析师 Ricky Park 的说法,“苹果极有可能在 2026 年早期将 OLED 引入其 MacBook Pro 机型。此举可能会引发笔记本电脑市场对 OLED面板 需求的大幅增长,需求量到 2031 年可能达到 6000 万以上。”

随着对 OLED 显示屏的需求持续激增,主流显示面厂商正在进行战略定位调整与跟进,以迎合这一趋势。2023年,三星显示和京东方均正式宣布投资 G8.6 OLED 工厂,计划采购新设备,为大规模生产打下基础。与此同时,中国的维信诺也准备投资这一世代产线。预计批量生产日期始于 2026 年或 2027 年,这将对满足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对 OLED 显示屏日益增长的需求至关重要。

]]>
Omdia:2024 年大尺寸面板出货量预计将同比增长 7.4% //www.otias-ub.com/archives/1700097.html Wed, 05 Jun 2024 07:19:41 +0000 //www.otias-ub.com/?p=1700097
要点

Omdia 最新发布的《2023 年第四季度大尺寸面板器市场追踪报告 (Large Area Display Market Tracker 4Q23)》研究表明,2024 年大尺寸面板(所有尺寸大于 9 英寸,包括 LCD 和 OLED 屏幕)的出货量预计将同比增长 7.4%,尺寸同比增加 11.1%。

“尽管价格涨幅较小,但 2023 年对便携式 PC 和显示器等 IT 显示产品的需求疲弱。”Omdia 高级首席分析师 Peter Su 指出:“尽管对电视面板的需求也有所下降,但 LCD 电视面板价格在 2023 年呈现上涨趋势,尤其是受到面板制造商按订单生产政策的影响。”

Omdia预计,2024年大尺寸面板的供需将在年内保持平衡,尤其是在下半年。Su 补充道:“在 2020 年和 2021 年疫情期间,IT 和电视面板的需求被提前拉动,随后在 2022 年和 2023 年冻结。面板制造商现在预计,2024 年需求将出现复苏。2024 年年中的体育赛事将成为经济复苏的又一催化剂。” 

预计在 2024 年,由于液晶电视面板尺寸迁移,电视面板将主导大尺寸面板的面积出货量,占其总量的 77.1%。预计 2024 年,98 英寸及以上的液晶面板出货量将达到 117 万台,较2023 年的 65 万台增长 81.6%。

由于需求放缓和 IT 显示器价格回升,2023 年大尺寸面板收入为 611 亿美元,同比下降 7.2%。在截至 23 年第三季度的价格上涨的推动下,仅有电视面板收入同比增长了 12.3%。受到出货量和价格回升的驱动,预计 2024 年大尺寸面板的收入将达到 742 亿美元,同比增长 21.4%。

2023 年,BOE 以 33% 的份额在大尺寸面板单元出货量方面领先市场,其次是 Innolux (14.1%) 和 AUO (11.2%)。预计到 2024 年,BOE 将保持 31.1%的市场份额领先地位,其次是 Innolux (12.5%) 和 China Star (12.2%)。

]]>
Omdia:预计2028年全球游戏市场规模达到 3,040 亿美元 //www.otias-ub.com/archives/1698555.html Fri, 31 May 2024 08:16:06 +0000 //www.otias-ub.com/?p=1698555

Omdia 最新研究预测,2024 年将充满挑战,游戏产业在软件、硬件和广告的总收入将持平于 2,490 亿美元。尽管如此,Omdia 仍对该行业的长期前景持乐观态度,预计从 2025 年起该行业将重新恢复增长。

2024 年的平稳期与近年来由疫情引发的爆炸性增长形成鲜明对比。不过,这也与游戏产业在经历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后重新调整的预期调整期相吻合。根据Omdia游戏市场总价值仪表板汇总的预测数据,全球游戏市场规模预计 2028 年将达到 3,040 亿美元。

2024 年的增长预期不高可归因于多种因素,包括缺乏高价值的大片发布、专用游戏硬件的销售逐渐减少(随着 PS5 和 Xbox 系列进入其生命周期的衰退阶段)以及影响消费者支出的总体通胀压力。

2024 年,移动游戏内广告将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防止市场整体下滑。在整个预测期内,它将继续推动整个市场的发展,预计将实现两位数的强劲同比增长。广告在整个市场中所占的份额预计将从 2024 年的 18% 上升到 2028 年的 27%,这凸显了其日益增长的重要性。

在此期间,游戏订阅将占消费者游戏总支出的 10%左右,并有望逐步增长。不过,预计游戏订阅不会像音乐和视频那样主导整个行业。此外,虽然完整游戏的销售收入会根据主要游戏的发布和游戏机的推出而大幅波动,但微额交易和 DLC 收入预计会稳定增长,尽管增长速度较慢。

Omdia 高级首席分析师 George Jijiashvili 评论说:“展望未来,我们预计从 2025 年起,主要得益于一系列大片(包括《GTA VI》)的重振、任天堂开始新一轮游戏机周期以及游戏内广告的持续强劲增长,游戏收入将恢复增长。同时,移动游戏恢复到大流行前的增长趋势,加上宏观经济前景的改善,也将推动移动游戏的增长。”

]]>
Omdia:低压变频器在电机驱动设备细分市场的区域分析 //www.otias-ub.com/archives/1698552.html Thu, 30 May 2024 08:13:43 +0000 //www.otias-ub.com/?p=1698552 Omdia观点

在美洲、欧洲、中东和非洲(EMEA)以及亚洲和大洋洲地区,低压变频器市场在不同的电机驱动设备(MDE)细分市场中表现参差不齐。

值得注意的是,仅有超过一半的市场规模集中在如泵和风扇这类稳定且不太活跃的应用领域中,这些应用领域一般要求标准化设计。虽然某些细分市场可能因为固定的设计和应用成熟而持续增长或保持稳定,但其他细分市场则可能由于更严格的环境法规、市场需求或诸如与物联网(IoT)平台集成等技术创新的推动,而经历更快速的变化。

美洲地区实现了强劲增长,这主要得益于能源效率高的设计和建筑项目的重大投资推动。另一个推动的趋势是投资从亚洲和大洋洲向美国本土的转移,其中考虑到《通货膨胀削减法案(IRA)》,提供了投资和激励措施,为美国带来了新建项目的机会。这推动了对更高能效的电机驱动设备的需求增加,因此对低压变频器的需求也随之增加,这些变频器在更高能效的设计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尽管EMEA地区由于信贷条件收紧和经济增长疲软导致非住宅建筑投资下降而增长受阻,但该市场中的某些应用却显示出可喜的迹象。电梯行业的低压变频器(LVD)领域就是一个例子。电梯细分市场中与智能楼宇系统和物联网(IoT)平台集成以及无机房电梯的普及相关的领域正经历着一个日益增长的趋势。这些电梯通常配备低压驱动电机和再生变频器,提高能效并降低运营成本。东欧是亮点地区,预计欧盟资金将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在该行业中使用低压变频器,从而在短期内为低压变频器市场塑造更乐观的市场前景。 

在亚洲,通过持续扩大国内需求,进行一系列降低中美地缘政治风险的相关活动,可以看到该地区市场的韧性增长。这些包括美国公司将其供应链多样化作为一种缓解战略,比如将其业务转移到东南亚等地区。印度正在成为一个极具吸引力的新市场,得益于政府促进能源效率和可持续发展的举措为其带来了活力。在这个充满活力的市场中,低压变频器在优化所有电机驱动设备的性能和效率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用于物料搬运、提升和定位任务的绞车在该地区的建筑活动中被广泛使用。同样,挤出机也是许多行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有助于生产各种产品,如塑料薄膜、管材和药品。作为工业4.0革命的一部分,挤出机正越来越多地与数字技术和数据分析相结合,以增强操作能力并提高效率。这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应用促进了低压变频器在该地区电机驱动设备市场的渗透。

电机驱动设备市场的主要驱动力是环境和监管方面的相关的可持续性倡议。投资于正确的地域、终端用户行业和技术创新,以迎合总体趋势,是保持竞争力的关键。

]]>
Omdia:2023年四季度蜂窝数据流量预测 //www.otias-ub.com/archives/1698215.html Fri, 24 May 2024 05:10:37 +0000 //www.otias-ub.com/?p=1698215

随着全球逐渐摆脱新冠疫情的阴影,我们需要了解消费者在过去两年加速消费数字内容并采用新办公方式将对未来蜂窝数据流量产生怎样的影响。 

在许多市场上,网络基础设施得到改善,这推动了世界各地对 OTT 服务、在线游戏、医疗保健、教育内容和增强现实/虚拟现实 (AR/VR) 的采用。了解当前和未来的蜂窝数据流量模式以及运营商能够如何应对这一需求至关重要。 

5G 用户将成为驱动蜂窝数据流量增长的主要动力。速度更快的移动互联网和更低的时延将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促进数据消费行为增加。5G固定无线接入(FWA)技术有望满足服务不足地区的高带宽需求,预计也将推动5G整体流量增长。 

政府的一系列数字化举措,包括管理公共服务门户、电子支付和数据钱包,以及通过网络安全和人工智能应对数字欺诈等举措,将对数据消费模式以及运营商面向客户的服务产生重大影响。 

Omdia观点:

Omdia 预计,未来五年蜂窝数据流量将增至原本的三倍以上,这得益于更快的 5G 迁移速度——到 2028 年,全球 5G 移动和 FWA 服务的总体渗透率将达到 52%。 

2022 年, 由于进一步的数字化促进数据消费增加,数据流量增长了 22%。Omdia 预计这一趋势将持续下去,到 2028 年,数据流量将达到每年3350 艾字节。 

Omdia 预测,全球每用户月平均数据流量将在 2023-2028 年间增长一倍以上。 

建议

扩大 5G 网络覆盖范围,这有助于显著提升数据流量。经济实惠的 5G 终端、在线游戏、4K 视频和 AR/VR等所有这些高带宽服务都会对当前的 4G 和 5G 网络提出前所未有的流量需求。早期开通的 5G 网络仅限部署在城市的密集城区,一旦用户离开 5G 网络服务区就无法获得良好的网络体验。为提供更好的沉浸式体验,运营商需要扩大 5G 网络覆盖范围并加大投入。

在农村地区普及固定无线接入(FWA)服务。运营商应将FWA 5G/4G技术作为以较低成本满足农村地区数据流量需求的途径,同时利用FWA将网络渗透到农村地区。举例来说,在韩国等发达市场,运营商已同意在农村地区共享5G网络,并且到2024年提供全面服务。该计划覆盖韩国131个偏远地区,主要涉及沿海和农村地区。

设法通过沉浸式娱乐、在线教育资源和游戏平台来丰富数据捆绑包。运营商应探索如何令 5G 数据捆绑包对消费者更具吸引力,从而使其 5G 产品脱颖而出。

]]>
Omdia:2023年消费者VR头显销量下降24% //www.otias-ub.com/archives/1668654.html Mon, 01 Jan 2024 18:00:39 +0000 //www.otias-ub.com/?p=1668654 Omdia的一项新研究表明,消费者VR市场出现严重下滑。2023年,头显销量下降了24%,从2022年的1010万部暴跌至770万部。预计2024年和2025年将进一步下降13%,这标志着VR行业在2026年复苏之前将面临一个充满挑战的时期。

2023年,全球活跃的VR头显安装基数稳定在2360万部,预计到2028年仅会略有增长,这意味着市场趋于稳定。根据Omdia最新的预测,2023年VR内容支出将从去年的9.34亿美元下降至8.44亿美元。预计从2024年开始逐步复苏,到2028年,内容收入将增长到23亿美元。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苹果头显的推动,它将为VR市场注入巨大的动力。

一系列因素导致了2023年的惨淡表现。通胀压力影响了消费者支出,加之从2021年大流行引发的峰值逐渐下降。此外,三款关键的头显,即Meta Quest 3、索尼PlayStation VR2和Pico 4的表现不佳,加剧了2023年的低迷。

Meta有限的AR内容和Quest 3 500美元的价格阻碍了升级,也未能吸引新的用户。PSVR2缺乏引人注目的发布,导致其采用速度比前代慢,索尼将重点转向扩展PS5外围设备,这使情况更加恶化。与此同时,尽管Pico 4的硬件很受欢迎,但字节跳动缩小了VR野心,严重影响了Pico,导致项目被取消,缺乏有竞争力的VR内容。

]]>
Omdia:2023年Q3荣耀以28%份额占据中国市场可折叠手机品类头名 //www.otias-ub.com/archives/1663507.html Wed, 29 Nov 2023 12:09:26 +0000 //www.otias-ub.com/?p=1663507

根据 Omdia 的最新报告,7 月至 9 月期间,荣耀在中国可折叠智能手机出货量方面遥遥领先。在第三季度,荣耀的市场份额攀升至令人印象深刻的28%,超过了华为,后者以26%的份额位居第二。

荣耀 Magic V2 是这一时期荣耀可折叠手机总出货量达到 170 万台的主要推动力,单品市场份额就达到 25%。据 Omdia 估计,自 7 月底发布以来,荣耀 Magic V2 在中国的出货量已超过 80 万台。

三星(19%)和OPPO(11%)分列可折叠手机市场份额前四名,vivo(10%)、小米(5%)和摩托罗拉(1%)分列前七名。据传,荣耀将于 2024 年第一季度推出一款翻盖式折叠手机,如果再加上诱人的起售价,将进一步扩大该品牌在中国折叠手机市场的统治地位。

]]>
Omdia:2023年Q3中国折叠智能手机市场出货荣耀以28%的市场份额夺得第一名 //www.otias-ub.com/archives/1662890.html Mon, 27 Nov 2023 12:30:08 +0000 //www.otias-ub.com/?p=1662890 近日消息,市场调研机构Omdia发布的智能手机市场监测报告显示,今年三季度,荣耀以28%的市场份额夺得中国折叠智能手机市场出货的第一名。

数据显示,三季度折叠屏手机在中国的出货规模超过170万台,其中荣耀以28%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一,与其去年同期的折叠屏手机出货量相比,增长了17倍。

其中荣耀Magic V2以25%的市场份额,成为了中国折叠屏手机市场排名第一的单品。

Omdia表示,目前中国折叠手机市场依然呈高速增长态势,不过作为智能手机的新形态,折叠手机的研发和设计具有很高技术创新性要求。

总体而言,在保证产品稳定性前提下,做到产品极致的轻薄化和成本低,对于厂商来说是个不小的考验。

而荣耀在7月中旬发布的全新折叠产品Magic V2,则凭借极致轻薄的尺寸参数,获得市场高度认可,这也使得其仅用4个多月时间突破了80万台的销量。

紧随着荣耀之后的则是华为,华为以26%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二,简单相加的话,这两者的市场份额就达到了54%,占据了国内折叠屏市场的半壁江山。

该机构最后还表示,随着中国品牌的产品体验逐步升级和国际市场的拓展,未来中国厂商在全球折叠屏市场的份额也将会快速增加。

自 快科技

]]>
Omdia:预计2030年全球微型LED显示面板市场规模5170万台 //www.otias-ub.com/archives/1658317.html Tue, 14 Nov 2023 07:10:50 +0000 //www.otias-ub.com/?p=1658317
Omdia的一项新研究发现,到2030年,微型发光二极管(Micro LED)显示面板的出货量预计将增长到5170万台。然而,在预测期内,由于该技术仅在有限的应用中具有竞争力,Micro LED显示面板的出货量份额将仅占整个显示器市场的1.2%左右。

来源:Omdia

Micro LED显示面板市场预计将从2025年开始真正增长,主要是由于对扩展现实(XR)设备和智能手表等通常用于户外的小型显示设备的需求。到2030年,在Micro LED的总出货量中,应用于XR设备中的Micro LED显示面板份额预计将达到53.5%,而应用于智能手表的份额将达到41.6%。

Omdia显示产业研究经理Jerry Kang表示:“XR设备和智能手表在阳光下需要较高的户外可读性。Micro LED显示面板在自发光亮度和对比度方面具有卓越的性能,通常比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面板高得多。”

最近,多家显示面板厂商纷纷推出其Micro LED显示面板原型,会应用到原本带有LCD和OLED显示面板的设备上。  Omdia发现,到2023年,只有少数几家公司能够批量生产用于消费设备的微型LED显示面板,这意味着在量产Micro LED显示面板之前还有很多障碍。

2023年7月,三星电子发布了一款89英寸4.5k分辨率的 Micro LED电视,采用LTPS背板,价格约为10万美元。这比三星的98英寸8k Neo QLED电视(3.9万美元)贵了两倍以上。

Jerry 表示:“89英寸的4.5k Micro LED电视在玻璃衬底上有超过3300万个微型LED芯片,它们是不可能毫无缺陷地制造出来的。为了降低出现缺陷的风险,在未来几年内,这种大尺寸Micro LED显示面板只能通过组装多个较小尺寸的模块来制造,直到大规模转移技术成熟为止。”

]]>
Omdia:2023 年消费者人工智能调查 //www.otias-ub.com/archives/1658314.html Mon, 13 Nov 2023 07:09:29 +0000 //www.otias-ub.com/?p=1658314 调查结果显示,GAI 应用程序的常规使用率仍然很低,在三个市场中总体使用率为 10%。考虑到炒作火热的供应方活动、服务/产品发布和广泛的媒体报道,这些结果可能看起来令人惊讶。但热点和推广并不自动等同于消费者的信赖和使用。

对于服务提供商来说,令人鼓舞的消息是,另外 17% 的调查受访者有立即采用 GAI 的计划(即几周内),理论上,调查样本用户群应该会在短期内上升到 27%。

在采用 GAI 应用程序的受访用户中,当前的使用水平很健康,并且预计会增加。1/4 的受访者每天使用一次 GAI 应用程序 (10%) 或多次 (15%),而另外1/4的受访者每周至少使用一次 GAI 应用程序,而 29% 的受访者每周使用此类应用程序几次。更令人欣喜的是,现有 GAI 用户预计他们的消费量将在未来 12 个月内增加,并且 37% 的受访者预计增幅显著。

但调查中有很大一部分消费者对 GAI 持抵制态度:41% 听说过 GAI 应用程序的受访者没有计划使用它们。 

Omdia 消费者人工智能首席分析师兼研究负责人Eden Zoller表示:“这些消费者可能会因为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负面影响而望而却步,而调查显示,这些负面影响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  

调查受访者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担心生成人工智能如何扰乱工作职能、被用来实施欺诈和/或操纵人们和传播错误信息等等,Zoller认为:“这需要向消费者表明生成式AI 具有价值并且值得信赖。”

]]>
Omdia:2023年5G在美国的发展情况 //www.otias-ub.com/archives/1658309.html Wed, 08 Nov 2023 07:06:52 +0000 //www.otias-ub.com/?p=1658309

要点

2019年4月,首个搭载于兼容智能手机的商用5G网络在美国推出。美国市场在过去四年发生了很多事情,进行了几次频谱拍卖,为5G部署了各种频谱,并且正在开发各种应用来体验5G功能。然而,5G的发展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在5G SA部署更充分的情况下,5G所能提供的完整体验才能实现。 

本报告阐述了5G移动通信在美国的最新进展,并且我们计划在2023年二季度发布另一份报告,重点关注美国的5G固定无线接入(FWA)服务。在美国,FWA是第一个超越传统移动通信范畴的5G用例。在宽带市场上,这项技术的用户数及重要性日渐增长,值得我们撰写相关报告。 

Omdia 观点

美国这几年已经落实了推动5G普及的要素: 低频段5G覆盖全国,推出的5G服务套餐与4G无异,同时市面上推出了各种价位的5G智能手机且运营商也提供终端促销活动。 

尽管如此,要发展这项技术并实现其潜力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美国运营商在用中频段5G频谱覆盖美国人口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这有助于改善5G体验。由于运营商仍在等待监管机构批准将一些中频频谱用于5G部署,同时航空干扰问题尚未得到解决,因此这项工作仍在进行之中。对于5G SA,美国运营商也处于不同的部署阶段。5G SA将凭借更快的速度、更低的时延以及大规模连接发挥出5G的真正潜力。美国的大部分5G仍旧依赖非独立组网架构,导致面向消费者的5G应用部署速度相当缓慢。一旦5G SA变得更普及、更发达,运营商就会更乐意展示AR/VR以及云游戏等5G体验。 

主要信息

  • 近期的中频段频谱拍卖活动使得Verizon和AT&T开始在中频段5G覆盖上追赶T-Mobile。T-Mobile在收购Sprint时获得了大量2.5GHz频谱,因此占据了先机。在2023年底第二批C波段频谱释放后,Verizon有望在中频段5G覆盖方面取得最大进步。
  • T-Mobile在构建5G SA方面取得了极大进展,但Verizon和AT&T也开始了相关部署。对于5G,独立组网架构带来的潜力远远超过非独立组网架构。
  • 美国运营商提供的5G智能手机型号不断增加,并且涉及低档、中档、高档等各种价位。运营商提供大量不同价位的终端以及开展促销活动有助于推动采用5G。相比人们对5G的需求,这种自然升级到下一代终端的行为更能推动5G普及。
  • 5G应用是美国运营商表现不足的一个领域,因为他们可能会等到5G SA进一步发展后再提供5G应用程序。AT&T是唯一一家向消费者提供此类应用的大型运营商,同时提供云游戏和AR应用。尽管AT&T提供这些应用,但并未在AT&T不限量套餐中纳入这些应用。
  • 到2025年,5G有望成为美国的主要移动技术。在主要运营商关闭2G和3G网络后(除了T-Mobile会将2G网络保留至2024年初),美国市场主要由4G和5G构成。

建议

  • 运营商应在服务套餐中包含、展示5G应用。5G应用应与套餐中已包含的流媒体服务和其它娱乐附加组件一起,帮助运营商的服务从同行中脱颖而出。5G应用还可以展示客户现在可以用5G做什么,从而推动消费者采用5G。
  • 运营商应面向新老客户开展5G智能手机促销活动。目前,5G智能手机促销活动绝大多数只与新的服务线路有关。AT&T是个例外。运营商也应该借鉴AT&T的策略,为现有客户提供5G智能手机优惠。这有助于推动5G普及,特别是在当前的经济困难时期。
  • 由于围绕最佳网络的角逐仍在继续,运营商应继续快速推出中频段服务。运营商必须拥有高质量的网络来匹配5G提供的服务。归根结底,网络质量是决定客户继续采用运营商服务还是转投竞争对手怀抱的重要因素。

市场现状

截至2022年四季度,美国的5G用户达到1.151亿,较2022年三季度的1.032亿增长12%,较2021年四季度末的6540万增长76%(参见图1)。 

Figure 1: 5G subscriptions by operator, US, 2Q19 – 4Q22 

截至2022年四季度末,Verizon在5G用户上领先,拥有4370万用户,占有38.0%的市场份额。T-Mobile紧随其后,拥有3830万用户,市场份额为33.3%;AT&T拥有3200万用户,市场份额为27.8%。 

早些时候,T-Mobile凭借迅速实现全国性5G覆盖而在5G用户上领先。在三家公司之中,Verizon实现全国覆盖的速度最慢,这使得该公司在早前几个季度的5G用户处于低位。2020年四季度,Verizon取得的进展足以超过AT&T; 到2022年一季度,在该公司推进C波段频谱部署的情况下,它的用户超过了T-Mobile,占据了榜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