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Mon, 27 Jun 2022 10:31:24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Oclarkston:2022年美容和个人护理趋势 //www.otias-ub.com/archives/1454304.html Mon, 27 Jun 2022 18:00:40 +0000 //www.otias-ub.com/?p=1454304 美容和个人护理行业不断发展,每年都有新的创新趋势充斥市场。例如,K-Beauty (韩式美妆)继续看到巨大的增长。其年轻的审美和独特的成分令消费者着迷。零售合作和不断扩大的全渠道业务在直接面向消费者的选择中保持突出地位。Target的Ulta Beauty 和Kohl的Sephora等合作伙伴致力于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并正在改变美容消费格局。社交销售也是美容品牌接触消费者的一种方式,TikTok 等平台是直销的催化剂。而且,最重要的是消费者仍在寻求美容品牌的可持续性和透明度。从回收包装到环保成分,消费者对品牌的环保承诺有着更高的渴望。虽然其中一些美容和个人护理趋势并不新鲜,但它们已经发展起来,预计它们将在来年继续发展。

2022年美容及个人护理行业趋势

以下是企业应考虑的四大美容和个人护理行业趋势:

1、K-Beauty 继续向西方扩张。

K-Beauty 运动继续向西扩展,预计到2027年市场价值将达到139亿美元。由于该运动对美容行业的创新,消费者对 K-Beauty 表现出持续的迷恋。 K-Beauty 为消费者提供了一种自然、简约和年轻的美学,这种美学在美国继续占据着更强大的地位。K-Beauty 的重点从护肤开始。甚至在化妆之前,这项运动就开始促进健康和清洁的皮肤。为了适应这种外观,该行业在创建其产品时会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测试。这种对纯天然彩妆产品的强调确保了保持清洁皮肤的主要目标。

2、品牌宣布零售合作,通过全渠道来提升消费者体验。

3、社交销售和增强个性化满足新消费者。52%的用户现在表示他们在 TikTok 上发现了新产品。

4、消费者继续倾向于可持续和透明的品牌。

]]>
零食现状:2020全球消费者研究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174329.html Thu, 17 Dec 2020 22:00:28 +0000 //www.otias-ub.com/?p=1174329 报告显示,疫情期间,全球绝大部分(88%)消费者的零食消费增长或持平,其中接近半数(46%)消费者的零食消费显著提高。

值得关注的是,哪些消费者养成了吃更多零食的习惯。报告显示,在零食消费提高(46%)的消费者中,具有居家工作(62%)、千禧一代(56%)、发展中国家(56%)、重视健康(53%)标签的消费者,在疫情期间吃掉了更多的零食,是推动全球零食消费显著增长的主力军。

通过分析报告数据,我们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结论:零食消费提高的群体,与零食正餐化的群体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合。

报告显示,千禧一代(70%)、居家工作者(67%)、发展中国家消费者(67%)、重视健康的消费者(63%),更倾向于每天吃多次零食,而不是固定的吃一日三餐。年轻消费者显然更爱零食,73%的千禧一代表示“无法想象没有零食的生活”。

这意味着,疫情期间,年轻消费者养成的零食正餐化的这一习惯,对全球零食消费增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疫情加速了全社会零食正餐化的习惯养成,并将成为零食消费新常态。

全球范围内的疫情尚未结束,大部分消费者(64%)仍然计划继续每天吃多顿零食来代替正餐。即使疫情结束后,也有超过半数消费者(58%)表示,零食代餐将成为他们生活“新常态”的一部分。三分之二的消费者(65%)认为,疫情将对我们整个社会消费零食的方式造成深刻且长期影响。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知识星球,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

]]>
中国互联网协会:2020年中国互联网企业综合实力研究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145262.html Mon, 02 Nov 2020 20:24:53 +0000 //www.otias-ub.com/?p=1145262 在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浪潮中,作为将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典型场景,互联网产业表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一是新基建将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持续激发消费潜力。

二是加速产业互联网布局,跨界融合程度将进一步加深。

三是平台化产业新生态迅速崛起,信息技术有效提升互联网服务质量。四是互联网为疫情防控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助力经济社会快速复苏。

2020年中国互联网综合实力前百家企业和中国互联网成长型前20家企业名单。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美团公司、百度公司、京东集团、网易集团、上海寻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腾讯2020年中国互联网综合实力企业前十名。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知识星球,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

]]>
蚂蚁研究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142978.html Wed, 28 Oct 2020 08:37:31 +0000 //www.otias-ub.com/?p=1142978 1    成长印迹:从蚂蚁到大象

1.1  发展历程:支付起家、颠覆金融、技术输出三步走

支付起家(2004-2011):以解决信任痛点切入,流量为王,独占鳌头。蚂蚁集团前身是服务于淘宝网的支付结算部门,2003年淘宝网上线后,为解决线上交易支付的信任问题,担保交易应运而生。随着交易量逐渐扩大,支付业务从淘宝拆分并独立运行,2004年底支付宝正式成立。为扩大用户范围,在C端,支付宝先后推出全额赔付、快捷支付,给当时普遍使用网上银行、U盾转账的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支付体验;在B端,支付宝以免费甚至补贴的形式吸引商户,迅速占领市场,2007-2009年间,支付宝全年交易额从476亿元翻五倍,达到2871亿元,占整个电子支付市场49.8%的份额。2010年,央行发布《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实行牌照制度,要求境内主体方可申请,支付宝被从已在海外上市的阿里巴巴体系下分拆出来,2011年顺利获得国内首批第三方支付牌照。这一阶段,蚂蚁将支付宝单一产品做到极致,商业模式处于扩流量、冲规模的早期阶段。

颠覆金融(2012-2016):以普惠金融切入,牌照为王,流量变现。凭借庞大的阿里电商生态与早期流量积累,蚂蚁开始将业务延伸至信贷、理财、保险等传统金融领域。理财:20125月支付宝获得基金销售支付牌照,20136月支付宝与天弘基金合作推出余额宝,同年10月支付宝以11.8亿元认购了天弘基金51%的股份;信贷:20146月蚂蚁金服正式成立,20149月浙江网商银行获批,主营小微信贷、供应链金融等业务;2015年蚂蚁花呗和蚂蚁借呗等爆款产品先后上线,芝麻信用正式投入使用,拓宽了互联网信贷领域的布局;保险:2016年蚂蚁金服向国泰产险增资,持股51%2017年成立信美人寿相互保险社,保险业务开始在蚂蚁金服的版图中落地开花。这一阶段,蚂蚁金服渗透到传统金融领域,获取银行、保险、保险经纪、公募、基金销售、私募、保理、小贷等共8类牌照,旗下有超过20家金融机构

技术输出(2017至今):去金融化,技术为王,为金融机构和政府赋能。2017年后,金融监管趋严,受P2P爆雷影响,蚂蚁金服部分产品受到监管。此后蚂蚁金服宣布从FinTechTechFin战略转型,一方面向金融机构开放产品和技术能力,并提出以BASIC技术为核心的战略发展方向,密切关注应用场景落地;另一方面向政府机构贡献算力,2017年承接数字雄安庄闲网络娱乐平台进入 基础设施平台建设,协助央行开展数字人民币体系的研发等。20207月蚂蚁金服更名为蚂蚁集团,标志其战略转向科技领域。这一阶段,蚂蚁找准定位,发挥数据和技术优势,业绩和估值飞速提升,连续两年登顶全球金融科技百强榜。

1.2  估值演变:从蚂蚁到大象,五年五倍

蚂蚁共经历三轮大型的融资,另有五次小型的融资。20156-8月,蚂蚁集团A轮融资共募集资金18.5亿美元,市场估值超过2600亿元,引入战略投资者多为保险相关,包括全国社保基金会、中国人寿、太平洋人寿、人保资本等,另有上海金融发展投资基金、国开金融等实力雄厚的机构;B轮融资在20165月,本轮共募集资金45亿美元,投后估值达到3900亿元,本轮引入建信信托、中金甲子等机构;Pre-IPO轮融资以引入境外资金为主,共募得境外资金103亿美元,境内资金37亿美元,美国红杉、凯雷、贝莱德、新加坡GIC、淡马锡、加拿大养老基金、马来西亚国库投资等著名投资机构均在列,投后估值高达9600亿元,成为全球最有价值的独角兽。

蚂蚁集团上市后其股权架构将发生变化,但不影响集团控制权。上市前杭州君瀚和杭州君澳分别持股29.86%、20.66%,股权追溯至马云、井贤栋、胡晓明、蒋芳等个人投资者持股;2019年9月阿里巴巴集团通过其境内间接全资子公司杭州阿里巴巴取得了蚂蚁集团33%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另外,在Pre-IPO轮引入的境外投资者持有的C类股份将被Taobao Holding Limited和蚂蚁国际赎回,上市后两个主体分别持股3.86%和6.98%,其他股东持有份额将由16.84%扩大到23.33%。
2    业务透视:蚂蚁本质是金融还是科技?
蚂蚁与金融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但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金融机构。表面上看,蚂蚁旗下拥有银行、基金、财险、小贷等牌照,涉足支付、理财、借贷、保险服务,分别贡献收入36%、16%、39%、8%,因借贷产生的技术服务费已经成为蚂蚁最大的收入来源,看似已经成为金融公司。但从业务模式深扒,蚂蚁核心竞争力是技术和数据,通过引流、助贷、联合贷款等方式提供金融服务,不直接承担利率风险、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与赚取存贷差的传统金融业务有本质区别。蚂蚁的技术以金融服务为根基,没有金融服务场景,技术将失去用武之地,如果没有技术和数据核心竞争力,蚂蚁便会沦为P2P一样的伪金融公司。
2.1  财务表现:轻资产,盈利强,增长迅速
轻资产运营。截至2020年上半年,蚂蚁集团总资产达到3159亿元,在全部A股上市公司中排名第79位,2017-2019年复合增长率高达42.5%;集团保持轻资产运营,2017年后确立“去金融化”的战略路径后,资产负债率从2017年51%降至2020年6月32%,大幅降低负债压力。
业绩大跨步迈进。尽管2017年前没有披露业绩,但根据蚂蚁和阿里巴巴技术服务费分成协议,2014-2016年的税前利润分别为56.56、42.54、29.06亿元。前期主要受销售推广拖累,利润表现一般,随着护城河壁垒形成,商业模式日渐成熟,业绩开始大跨步迈进。根据招股说明书,2017-2019年蚂蚁营业收入从653.96亿元升至1206.18亿元,年化增长率为35.81%;净利润从82.05亿元升至180.72亿元,年化增速48%。截至2020年上半年,蚂蚁营业收入725.28亿元,净利润219.23亿元,仅仅半年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利润。

2.2  业务版图:支付板块贡献流量,金融服务贡献收入,技术创新贡献增长点

当前蚂蚁集团着力布局三大战略板块,数字支付与商家服务、数字金融科技平台、创新及其他业务。

数字支付与商家服务板块贡献收入36%,逐年下降。此板块以支付宝为平台开展,集成境内外支付、生活场景、多元金融服务等端口,是一个综合性的流量入口,盈利模式以收取交易手续费为主。2017-2020年上半年分别产生营业收入358.9亿元、443.6亿元、510.1亿元、260.1亿元,占比从54.9%逐渐下降至35.9%。支付宝的运营主体是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和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前者是蚂蚁集团内利润贡献最大的子公司,2019年和2020年上半年分别创造净利润97亿元、86.5亿元,占比53.7%39.4%

数字金融科技平台贡献收入64%,网络借贷占比高。此板块为多元金融服务,以交易佣金、利息收入、投资收益等作为主要收入,2017-2020上半年营业收入分别289.9406.2677.8459.7亿元,占比从44.3%增长至64.4%,是蚂蚁最大的收入来源。下设微贷科技平台、理财科技平台和保险科技平台,2020年上半年收入占比分别为39%16%8%

从具体利源看,小微贷款经营主体包括重庆蚂蚁小微小额贷款、重庆蚂蚁商诚小额贷款,分别运营蚂蚁花呗和蚂蚁借呗两个产品,2019年贡献净利润15.8亿元和12.0亿元,占比8.7%6.6%;网商银行贡献净利润12.56亿元,占比6.9%2018年后蚂蚁集团调整网络借贷经营模式,从自营转向联合贷款,提供微贷技术支持子公司盈利大增,蚂蚁智信(杭州)主要职能是为借呗、花呗产品提供信贷额度测算、大数据风控、机构联营、精准营销、实时授信等技术服务,2019年、2020上半年分别贡献净利润32.81473.084亿元,占比高达18.2%33.3%;重庆万塘则主要负责金融机构的渠道接入、核对系统、资产转让、资产后台管理系统等,2019年、2020上半年分别贡献净利润12.42028.606亿元,占比6.9%13.0%

理财业务的经营主体主要是天弘基金和蚂蚁(杭州)基金销售。其中,天弘基金2019年和2020年上半年贡献净利润21.6亿元、12.9亿元,占比11.9%5.9%

保险业务的经营主体是蚂蚁胜信(上海)信息技术和国泰财产保险,截至20206月底,蚂蚁集团负债中保险合同准备金达到15.4亿元,是2017年的1.3倍,2020年上半年蚂蚁胜信贡献净利润14.1亿元,占比6.4%

创新及其他业务贡献营收不到1%,增长潜力大。该板块是目前集团转型的方向,以技术开发为金融机构、政府机关等合作伙伴提供综合性的技术解决方案,知识产权及技术服务费是主要的收入来源。创新业务板块2017-2020年上半年贡献营业收入5.1、7.5、9.3、5.4亿元,占比0.79%、0.87%、0.77%、0.75%。经营主体包括蚂蚁双链(上海)、蚂蚁庄闲网络娱乐平台进入 科技(上海)、恒生电子等,成型产品包括蚂蚁金融云、蚂蚁链等,2019 年蚂蚁链开始取得收入,未来将对外输出解决方案,成为新增长点。

 

3    模式剖析:产品、平台、生态环环相扣

蚂蚁以互联网思维切入金融科技产业链条,爆款产品、开放平台、打造生态三步环环相扣,客户从传统的C端消费者、B端商家,延伸到F端金融机构和G端政府部门,积累的数据、技术、运营管理经验内化为护城河。

1.0做产品:以爆款产品吸引流量,通过流量运营挖掘深层需求,赚C端和B端的钱。蚂蚁善于深挖客户需求,最初以支付宝解决交易信任问题,后以普惠金融名义相继推出余额宝、花呗、借呗、相互宝等爆款产品,在短期内聚集大量用户,培养用户习惯,同时积累信用、交易等宝贵数据和算法,目前支付宝APP已有超过10亿用户和超过8000万商家。

2.0做平台:蚂蚁2017年以来实施平台开放战略,为F端金融机构助力赋能。凭借消费者和商家的巨大流量和场景,以及前期积累的风控能力、营销能力等,进一步挖掘理财、借贷、保险等金融服务需求,余额宝、花呗、借呗、相互宝接入外部金融机构,采用助贷、联合贷款、销售引流等方式向金融机构输送客户流量并输出技术服务,赚金融机构的技术服务费,目前已有约100家银行、170家资管公司以及约90家保险机构与蚂蚁开展合作。

3.0做生态:蚂蚁集团将这套模式横向复制到海外、越做越大,掌握的数据和技术成为护城河,如数据库、庄闲网络娱乐平台进入 、云计算、金融智能可直接与政府部门接轨,最终成为全国层面的金融科技领域基础设施,发力技术输出,将自身打造为金融科技大生态,建立起服务G端政府和国家战略的基础设施。

3.1  做产品:爆款属性、用户体验、流量运营

传统金融机构的产品设计往往是从自身能力、监管政策等约束性条件出发,“先有产品,再找客户”,而蚂蚁所拥有的互联网基因恰恰相反,以客户需求为立足点打造产品,突破传统束缚,再依托阿里多元交易场景,降低金融服务门槛,高度重视用户体验和产品运营,打造出支付宝、余额宝、花呗、借呗、相互宝等爆款产品。

3.1.1   支付宝:首创担保交易模式,解决交易信任问题,缔造流量入口

支付宝是第一个爆款产品,作为综合性的流量入口,叠加高频的支付场景为其他金融业务导流,以手续费及客户备付金利息收入为盈利方式。

打法:1)抓住需求痛点。支付宝的诞生之初,彼时主流交易方式有货到付款、银行转账等,但都是买卖双方直接支付,存在卖家不发货、买家违约的风险,支付宝首创担保交易模式,买家下单后,先把资金打入淘宝网对公账户,确认收货后再由淘宝把钱打入卖家账户,由此解决了信任问题。

2)依托阿里生态场景,提高客户粘性。支付宝脱胎于阿里巴巴生态体系,截至20206月阿里巴巴国内零售市场移动月活用户数达8.74亿,线上线下、国内国际具有丰富的应用场景,包括C2C电商淘宝、B2C电商天猫、B2B电商1688O2O新零售盒马等,生活服务包括公共事业缴费、饿了么、飞猪等,国际业务包括天猫国际、速卖通等,支付业务具有高频的特点,丰富的场景导流加大了客户的粘性。

3)高度重视客户体验。最初支付宝的担保交易效率低下、出错率高,且用户在使用时要在多个页面跳转,支付成功率也只有60%2010年开始,支付宝狠抓用户体验,推出快捷支付,在开通环节免去持卡人与银行的签约,在支付环节银行无需对每一笔支付进行验证,真正实现跨系统、跨终端、跨浏览器的支付方式,支付成功率大幅升至90%

4)快速迭代,试错前行。2013年微信依托移动端社交导流,财付通异军突起,蚕食支付宝市场份额,支付宝尝试弥补社交短板,例如推出生活圈功能,发起春节集五福活动等,但收效甚微,此后支付宝重新定位生活服务平台,市占率稳定在55%左右,2019年支付宝月活用户数反超QQ,成为国内第三大移动APP

效果:显性收益来自交易服务费和客户备付金利息收入,较为微薄。一是C端针对个人取现、信用卡还款超过免费额度后收取0.1%费用;二是B端针对商户收取交易服务费,费率0.6%-1.2%;三是沉淀备付金利息收入,20201月央行宣布将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备付金以0.35%的年利率按季结息。这种显性收益模式简单,随着国内互联网用户渗透率见顶,传统手续费模式面临天花板。更重要的隐性收益在于打造金融科技服务入口聚拢流量。截至20206月,支付宝月活用户达7.11亿,总支付交易规模为118万亿元,无形中积累了大量客户、信用、交易数据,客户粘性增强,活跃率持续提升,成为日常生活和数字金融的引流入口,实现向高利润金融服务二次引流。

3.1.2   余额宝:首创支付+理财功能,解决碎片化理财需求

余额宝于2013613日上线,是国内首只互联网基金,结合消费和理财需求,一经推出广受追捧,余额宝用户数从2013年底的4303万人,到2018年突破6亿人,规模突破1.2万亿。

打法:1)洞察需求,产品创新。支付业务发展导致的客户资金沉淀,衍生出现金管理需求,蚂蚁抓住这个需求,将货币基金打造成为余额宝,创造性利用闲置资金小额投资,产生收益的同时可用于日常消费。2)降低投资门槛。余额宝的投资门槛低至1元,定位于广阔的长尾市场,降低投资门槛以笼络更大规模的用户,逐步培养用户利用沉淀资金理财的意识。3)踩点钱荒。20136月余额宝上线,正赶上钱荒,7日银行间同业拆借加权利率峰值达到12.3%,余额宝7日年化收益率高达6.3%,远高于银行存款,笼络大量客群,迅速完成余额宝上线的冷启动。

收益:1)显性收益来自为天弘基金等提供直销平台的手续费。余额宝按照促成金融机构合作伙伴实现资产管理规模的一定百分比收取技术服务费,成立当月规模达到42.4亿元,至20206月末,余额宝规模翻了近三百倍达到12238.1亿元。2)打开与金融机构合作前景。天弘余额宝基金支付的关联人报酬费用从2013年的1.04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31.49亿元,巨大潜力吸引其他金融机构参与,为平台开放奠定基础。3)拉开互联网金融序幕。余额宝的诞生唤醒了客户的理财意识,掀起存款搬家浪潮,实现居民资产向理财引流的重要一步,推动理财线上化。

3.1.3   花呗、借呗:普惠金融,聚焦长尾市场

蚂蚁集团的互联网贷款包括2B和2C端,2B主要是网商银行的小微贷和助农贷等,2C端为消费贷蚂蚁花呗和现金贷蚂蚁借呗。截至2020年6月底,蚂蚁集团消费信贷余额为17320亿元,小微经营信贷余额为4217亿元,总计21356亿元,服务约5亿用户及超过2000万小微经营者。

打法:1)抓普惠金融痛点,聚焦长尾,逆袭银行。长期以来,我国普惠金融不发达,小额借贷长尾用户潜力巨大,截至20206月,我国短期个人消费贷款余额达到8.08万亿,2009-2019年的复合增长率高达32%,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到40.7万亿元,同比增长14.2%。但由于大量长尾客户征信记录难以获取,传统银行的信贷成本高、覆盖少,根据奥纬咨询的研究,201915岁以上的中国人口中75%没有信用卡,63%以上的中国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尚未被满足。蚂蚁切入这一商业痛点,深耕普惠金融,花呗用户通常为年轻人,但因为没有信用卡或信用额度较低而存在未满足的消费需求,平均余额约为2000元,与传统金融实现错位竞争。

2)模式创新,降低门槛。早期蚂蚁曾尝试与银行合作试水小额信贷产品,但由于大量商家不符合银行信贷资质,双方合作折戟。2010年蚂蚁自建小贷公司,2015年开设网商银行,从事自营放贷。在流程上,客户只需3分钟线上申请,1秒自动化审核放款,小微贷款的运营成本低至2.3/笔,而传统小微贷款平均的人力成本就达到2000元。小贷公司放贷后,通过发行ABS产品,降低资金占用。

3)电商基因,交易大数据为风控保驾护航。对于长尾客群,央行征信系统作用有限,2015年芝麻信用分上线,基于用户的消费行为大数据,多方位综合性地对用户信用进行评级,20185月百行征信成立,是目前国内唯一获得个人征信牌照的机构,蚂蚁集团持股8%,加强了个人征信信息的共享。2019年网商银行的不良率为1.3%,低于招行信用卡1.35%不良率,更远低于其他互联网金融公司。

效果:借贷业务贡献收入和利润。一方面来自于助贷、联合贷款模式中为银行提供客户导流,按照金融机构获得利息收入的一定百分比收取技术服务费;另一方面来自于自有资金或ABS融资用于借贷的利息收入,2020上半年蚂蚁集团利息收入10.3亿元。2019年蚂蚁小微和蚂蚁商诚实现营业收入30.5亿元、24.4亿元,营业利润18.6亿元、14.1亿元,ROE高达11.01%、7.04%;至2020年6月网商银行实现营业收入38亿元,其中利息净收入29.1亿元,占比76.6%。

3.1.4   相互宝:低门槛揽客,重在培养客户保险意识

相互宝于201810月上线,是目前全球最大的互助社区。根据202092期最新公示,参与分摊人数达到1.05亿人,分摊总额为4.9亿元,人均分摊成本4.7元。

打法:相互宝基于支付宝的广域流量开展互助计划,通过低门槛或公益性质保险揽客201810月,蚂蚁保险、芝麻信用和信美相互保险推出相互宝,客户加入时无需付费,加入后如有成员遭遇参保范围内的重大疾病,可享受10-30万不等的保障金,参与计划的人一起分担出险人的理赔款,符合年龄和芝麻信用分的条件即可参保,相比市面上的重疾险,相互宝参保流程简单、核查条件少、保费便宜且出入自由,支付宝上巨大的客户流量成为制胜的关键因素。从最初的大病互助计划逐渐拓展,推出老年防癌计划、慢性病人群防癌计划等,进一步增加覆盖的年龄群体。

效果:引流保险产品。保险产品素以条款复杂著称,普及程度较低。相互宝的推出,简化条款,精准定位客群,提高客户转化率,为蚂蚁保险商城引流:《金融时报》的调查显示,1/3的相互宝用户受访者表示非常有可能在未来6个月中购买重疾险;蚂蚁集团的招股说明书披露,许多相互宝的会员也购买了好医保健康险的产品。

3.2  做平台:向金融机构开放

蚂蚁转型技术公司,既有外部监管导向压力,也有商业模式优劣考量。蚂蚁具有数据优势和技术优势,金融机构具有牌照优势、资金优势,重新定位金融机构合作伙伴关系,实现优势和能力互补。

3.2.1   业务开放:蚂蚁仅收取技术服务费,不承担金融产品本身风险

支付宝拥有超过十亿的年度活跃用户,通过多样化的生活场景增加客户粘性,实现交叉销售,为金融机构导流,蚂蚁仅收取技术服务费,不再承担金融产品本身风险。2018年同时使用三种以上蚂蚁集团产品的客户比重达到70%,同时使用五种以上产品的比重达到30%2019年该比例分别提升至80%40%,市场渗透率进一步提升。

蚂蚁将爆款产品和业务向金融机构开放,截至20206月,蚂蚁合作的金融机构超过350家,含100家银行、170家资产管理公司以及约 90家保险机构。蚂蚁不对理财、信贷和保险产品承担风险。具体来看:

1)财富管理方面,三分之二由天弘以外基金管理。根据招股说明书披露,截至20206月,余额宝已经向24家第三方公募基金开放,理财平台促成的资产管理规模达到40986亿元,其中27460亿元由天弘以外的其他基金公司管理。

2)互联网信贷方面,探索助贷和联合贷款模式,98%贷款由金融机构提供。20185月,蚂蚁集团宣布探索开放花呗、借呗业务,尝试与金融机构合作,支付宝在其中主要充当撮合交易的平台角色,独立风控、向用户放贷并收取利息的是背后的银行等持牌金融机构。根据招股说明书披露,截至20206月蚂蚁集团共2.1万亿信贷规模,其中98%的资金来自合作银行和发行ABS,自营贷款余额仅占1.68%;当前蚂蚁小微和蚂蚁商诚存续ABS规模为4121.1亿元、2622.6亿元,由此估算来自合作银行的资金约为13836.3亿元,占外部融资的64.6%

3)保险方面主营合作普惠定制产品。蚂蚁保险商城以营销与保险公司合作定制产品为主,2018年,蚂蚁与中国人保合作推出全民保好医保2019年与国华人寿推出健康福等,产品均体现出低门槛、出入灵活且简单易懂的普惠特点。根据招股说明书,截至20206月,蚂蚁已经同约90家保险机构合作开展业务,促成保费收入及互助分摊总额超过518亿元,仅9%由国泰保险承保。

3.2.2   能力开放:从前端获客到后端风控,蚂蚁赋能金融全链条

20168月,蚂蚁集团开放平台上线,宣布向合作伙伴全面开放12大分类能力,包括基础的支付能力,独家的数据、安全、信用、理财、融资等能力。

1)帮助金融机构获客转化。例如,蚂蚁财富财富号,继承阿里的店铺思维,每家基金的财富号如同自营店铺,产品供应者直接对接客户。根据2019蚂蚁金服财富伙伴大会发布的数据,2018年入住财富号的机构达到107家,入驻机构的平均交易金额是同期未入驻机构的62倍,资产管理规模前者是后者的68倍。再如,蚂蚁研发智能商业决策解决方案,对借款人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用户接受产品推荐的概率以及针对单个用户的产品特征和定价适当性进行评估,实现精准匹配。

2)提供风控解决方案。蚂蚁研发动态风险管理解决方案,帮助金融机构更好地应对关键业务风险,如客户身份识别、欺诈风险、反洗钱、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运营风险、安全及数据隐私风险等,向金融机构合作伙伴提供技术支持,使他们能安全、高效、大规模地服务客户。

3)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效率。根据《中国基金业金融科技发展白皮书2019》,基金公司通过蚂蚁财富平均用户运营成本下降70%1年全行业运营成本节省 2000万元,服务效率提升70%,服务渗透人群1亿。

3.3  做生态:输出技术方案,向海外移植成功模式

3.3.1   技术输出:提供完整的金融科技解决方案

投入:蚂蚁集团不断加大金融技术创新投入,根据招股说明书披露,2019年集团研发费用高达106.0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3.6%,占总营业收入比重达到8.8%,截至20206月,蚂蚁集团技术人员共10646人,占总员工比重64%

产出:蚂蚁集团提供三大类产品,包括数字金融、庄闲网络娱乐平台进入 和监管科技。蚂蚁围绕“BASIC”核心技术能力进行布局(即Blockchain庄闲网络娱乐平台进入 、AI人工智能、Security安全、IoT物联网和Cloud Computing云计算),以连接”“风控信用为三大立足点。

1)数字金融主要是定制化的云计算服务,具体包括金融分布式架构SOFAStack、移动开发平台mPaaS、分布式关系数据库OceanBase等模块,2015 9月蚂蚁金融云正式发布,面向金融机构提供深度定制的行业云计算服务。2017双十一蚂蚁数据库处理达到4200万次/秒,至2019年蚂蚁自研的金融级分布式关系数据库OceanBase创造了6100万次/秒的处理峰值新记录,根据国际事务处理性能委员会(TPC)披露, OceanBase数据库在被誉为数据库领域世界杯TPC-C基准测试中,打破了由美国公司Oracle(甲骨文)保持了9年之久的世界记录,成为首个登顶该榜单的中国数据库产品。

2)庄闲网络娱乐平台进入 方面,包括蚂蚁链BaaS平台、开放联盟链、蚂蚁摩斯多方安全计算平台等模块,蚂蚁链业务自2019年度开始商业化并产生收入。2019年和2020年上半年阿里巴巴(支付宝)申请公开的全球庄闲网络娱乐平台进入 发明专利数量分别为1505项、1457项,全球位列第一;20186月全球首个基于庄闲网络娱乐平台进入 技术的电子钱包跨境汇款服务上线,以香港和菲律宾的个人转账业务试水,20191月实现马来西亚和巴基斯坦之间的跨境汇款,这是南亚首个庄闲网络娱乐平台进入 跨境汇款项目;

3)监管科技主要包括大数据安全平台、企业债券评级预警、企业财务造假识别等。蚂蚁自研的智能风控引擎Alpha Risk实时监控交易高达每秒25.6万笔,对每笔交易进行8个维度的风险监测,2019年支付宝实现低于千万分之0.64的资损率,而同比国外竞争对手Paypal的资损率为千分之1.52019年,上交所与蚂蚁集团合作开发鹰眼产品,利用大数据围绕财务、股权、关联关系等信息对科创板企业风险进行扫描,实现风险的实时分析与处理。

3.3.2   海外延伸:1+9布局,贡献营收约5%

蚂蚁集团的海外布局开始于2015年,目前已在中国大陆、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韩国、中国香港等全球1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本地电子钱包,形成“1+9”的布局模式,覆盖全球共12亿用户,境外用户近3亿。根据蚂蚁集团招股说明书,截至2020年6月止的12个月内,通过公司平台处理的国际总支付交易规模达6219亿元,2017-2020上半年境外地区营业收入分别为34.2、43.1、65.86、32.1亿元,占比5.23%、5.03%、5.46%、4.42%。

一是路径选择,蚂蚁集团遵循“一带一路”倡议,首先以亚洲作为拓展区域,逐渐向非洲、欧洲等渗透。蚂蚁集团以韩国、印度等亚洲国家为海外业务的首发地,2015年11月蚂蚁集团参与发起设立韩国第一家互联网银行K-Bank,但持股比例仅为2%,直至2016年底,K-Bank才获得执业牌照;与初入韩国遇冷不同,同年蚂蚁集团入股印度Paytm,至2017年,Paytm的用户从2000多万跃升到2.2亿,一跃成为全球世界第四大电子钱包 ;2016-2018年间蚂蚁集团加快在南亚和东南亚的布局,与印尼、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等国的电子支付企业或银行合作开展业务。

二是合作参股,蚂蚁集团的海外业务多采用多国本土化战略,少数股权投资,以技术输出为主,充分利用当地企业优势。蚂蚁集团海外金融业务布局除2019年全资收购英国跨境支付平台WorldFirst之外,其他投资均为不超过49%的少数持股。由于支付及其他金融业务都属于强监管业务,各国多采用牌照管理,并配套复杂严格的监管规则,非本国企业投资面临比较大的监管风险;蚂蚁集团通过参股或者战略合作的方式,和本地具有金融牌照的公司共同开展支付业务,蚂蚁集团主要贡献支付业务解决方案及技术开发平台,有利于降低进入门槛,充分利用当地企业的政府及市场资源,有效防范政策和法律风险。

三是由点及面,蚂蚁集团依托以支付业务为先导,跟随阿里巴巴集团生态战略布局出海,延伸多元金融业态。蚂蚁集团海外布局试图复制支付宝在国内开创的“从场景到支付到金融”的发展路径,与阿里巴巴集团的国际化战略高度协同,例如2016年4月,阿里巴巴以10.2亿美元收购Lazada约54%的股权,同期蚂蚁金服宣布与Lazada旗下的在线支付工具HelloPay合并,后者将改名为“支付宝”,由此通过与阿里巴巴的应用场景绑定输出支付技术;2019年后蚂蚁集团开始从支付业务向多元金融转化,海外业务的深度进一步提升,例如2019年1月投资印尼消费分期公司Akulaku,2019年11月印度布局消费借贷产品Paytm Postpaid,2020年1月投资印度餐饮020企业Zomato等,开始从支付业务向零售行业及消费金融领域拓展。

4    展望:客观看待蚂蚁模式对市场和监管挑战

蚂蚁的成功,是新旧经济交替的产物。展望未来,以蚂蚁为代表的未来新经济,正在向传统机构和监管发起挑战。

4.1  监管挑战:新金融呼吁新监管,保持创新活力,防止监管失效

传统金融监管难以适应蚂蚁模式。传统金融体系是基于传统金融模式搭建的,例如《巴塞尔协议》针对全球银行稳健经营制订资本要求和资本风险等级等标准,每有大规模系统性金融危机发生,该协议均会被修缮补漏,对各国银行资本监管拟定了统一的框架,为普惠金融服务提供了有效保护。而蚂蚁模式不从事高资本消耗的存贷业务,也不承担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3000亿左右的总资产,与工商银行30万亿资产规模相比,如九牛一毛,逻辑上并不适用这套监管框架,如果一刀切式仿照银行征收资本准备金,将大量耗费资本金,掣肘在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

新金融呼吁新监管。蚂蚁模式由于其业务模式新、体量庞大,对金融体系的影响不亚于银行、保险等传统金融机构,蚂蚁在投资者适当性、与传统机构利益分成、消费者权益等重大问题上,如果没有适当监管,难免会产生利益冲突。新金融呼吁新监管,目前我国金融体系仍是以银行为主的间接融资体系,传统监管重视结果导向,分业监管”“机构监管等均是设计明确的监管指标、指向明确的主体,确保不出风险。新监管将是行为过程监管,功能监管,针对业务过程和行为,利用大数据提高监察能力,及时发现和管控市场风险,鼓励资金流入新经济领域的同时防止发生系统性风险。创新与监管并非水火不容,在相互适应的过程中方能更好服务于实体经济,金融科技也只有在完善金融监管制度建设的基础上才能做大做强。

4.2  行业层面:新旧金融体系变革,产业换代,竞争加剧

蚂蚁模式发挥鲶鱼效应,传统机构利润份额压缩。以往金融机构凭借牌照优势,利润稳固,当互联网思维碰撞传统金融,形成巨大鲶鱼效应,牌照优势被技术优势颠覆,在各条金融业务线上,蚂蚁均实现后发赶超,分得银行利润和市场份额。以蚂蚁代表的小贷公司信用支付的兴盛在一定程度上蚕食了银行业务,从20186月后,银行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的发卡量增速持续下滑。

蚂蚁模式与传统模式孰是孰非,关键是能否更好满足人们金融需求,兼顾效率与公平。蚂蚁坚持普惠、绿色、可持续战略,蚂蚁花呗等互联网金融产品凭借对支付业务的把控,以消费场景引流,庞大的流量和生活化的场景,使客户粘性更高,门槛更低、体验更好,凭借大数据和科技服务优势,着眼传统金融忽视的大量的长尾客群,降低信贷风险。

4.3  自身发展:市场广阔、场景丰富但合规风险仍较高

展望未来,蚂蚁这头飞奔的大象机遇依然广阔,但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层出不穷。科技企业入局金融,一方面拓宽了金融服务的覆盖客群,以科技手段提高金融服务效率,消费者有更佳的服务体验,在传统金融系统中融资受挫的中小微企业获得发展资金,大数据的应用同时高效地控制了信用风险;另一方面,科技企业对金融业变革式的创新加速了行业更迭,加剧业内竞争,对监管的与时俱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总之,互联网金融为普惠金融做出的贡献功不可没,但金融系统风险管控事关行业健康发展与国家经济安全,不容小视,不管Fintech还是Techfin都应当遵守金融行业规则在合法合规的框架内运行,兼顾支持创新与稳经济、防风险,是我国金融市场监管的重要课题。

机遇方面,一是新基建上升为国家战略,高科技、数据要素发展赛道广阔。未来自主研发核心技术将成为大国竞争的制高点,2020新基建写入政府工作报告,4月《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将数据作为一种新型生产要素写入文件,强调要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蚂蚁集团深耕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庄闲网络娱乐平台进入 等底层应用技术,掌握十亿用户底层数据,被赋予更高战略意义。

二是疫情加速金融科技发展。2020年疫情爆发阻断线下正常活动,但催生出线上金融服务和生活服务广阔前景。以封城、居家隔离等手段促进了阿里巴巴集团旗下在线办公、物流、新零售等新应用场景火爆,由此催生了线上业务管理、客户服务、供应链金融等金融服务的需求,为蚂蚁集团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三是零售竞争加剧,抢滩2B先机。2019年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达到11.3亿,C端逐渐接近流量天花板,开拓B端商户市场成为新的出路,根据艾瑞咨询的统计,2019年第三方产业支付规模达到120亿元,同比增长13.2%2B市场容量广阔,增长迅速,蚂蚁集团自多元的消费场景中积累大量商业客户具有先发优势,从获取的商户信息中提取需求痛点具有数据优势,针对性地为各行业商户提供支付、融资、理财等服务具有经验优势。

风险方面,一是金融业务监管趋严,最高贷款利率限制,告别金融高光时刻。821日,最高法发布关于修改民间借贷利率上限的决定,要求以每月最新发布的一年期LPR4倍为标准,确定民间借贷利率的司法保护上限,以最新921日发布的市场报价计算,当前民间借贷利率司法保护上限为15.4%,相较于过去的24%上限有较大幅度的下降。蚂蚁集团是目前中国最大的消费贷款公司,新的上限监管要求可能会迫使贷款定价调整,放贷资金来源收缩等,从而降低企业盈利。

二是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成为难点。今年以来,网络个人信息保护问题更为受到重视,724日,工信部通报了58家存在侵害用户权益行为APP企业的名单,要求整改或下家处理。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蚂蚁集团在交易中获取了海量的用户行为及隐私数据,但同时为其保障用户数据安全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数据的采集、分析、利用等各个方面均应设置严格的条件和专业的技术防火墙。

来自: 泽平宏观

]]>
中国信通院:城市数字化治理研究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123578.html Tue, 22 Sep 2020 06:39:25 +0000 //www.otias-ub.com/?p=1123578 十九届四中全会指明现代化治理方向,数据与信息技术将成为重要着力点,新冠疫情“大考”加速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全国各地全力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本次报告全面分析了城市治理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集约化治理、协同化治理、精细化治理、融合智能治理及数据市场化配置等新型治理理念,构架了以“数据资源高效治理”为要素支撑、“城市中枢智能治理”为技术支撑、“跨层级综合治理”“跨部门联合治理”“基层精细化治理”为重要模式的城市数字化治理体系。最后,报告从“新机制”“新要素”“新空间”“新技术”与“新基建”等角度研判了未来城市数字化治理趋势。

报告内容详见发布PPT:

]]>
德勤中国&中国连锁经营协会:2019年网络零售百强研究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101061.html Fri, 14 Aug 2020 21:53:20 +0000 //www.otias-ub.com/?p=1101061 德勤中国和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联合发布的《零时差消费重塑网络零售新格局暨网络零售百强报告》(下称“报告”)显示,疫后中国消费市场在政策及新基建推动下将于复苏中迎来新增长,零售企业需要进一步加强全渠道发展,并提升数据驱动的消费者洞察和触达能力,在数字化引领的“零时差消费”时代中争夺市场份额。报告同时剖析2020中国网络销售TOP100榜单,从销售业绩、地域分布、业态种类等多个维度揭示中国零售数字化的未来发展态势。

随着中国疫情防控态势逐渐好转,消费品和零售业加快复工复产的步伐,零售总额亦实现V型复苏。线上消费展现出强大的韧性並继续拉动整体消费,而实体零售和餐饮消费也逐渐恢复,反映疫情的短期影响已近乎消退。然而,由于疫情存在反复的可能,对于以线下为主导的传统零售和消费品企业而言,行业发展仍将长期面临疫情的挑战。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知识星球,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

]]>
新晴天气:2020年天气应用研究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090682.html Mon, 27 Jul 2020 21:05:14 +0000 //www.otias-ub.com/?p=1090682 近日,新晴天气发布了《2020年天气应用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基于移动互联网生态发展,结合新晴天气大数据,对天气应用人群、中国南北城市显著气象差异以及天气APP的特色功能等内容进行深度探索。

报告引用CNNIC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3月,中国移动网民达到8.09亿人,增速为4.71%,移动网民的增长带动移动端各类应用的飞速增长。

在移动应用方面,报告引用易观千帆数据显示,2020年5月移动端各类应用服务中,实用工具累积月度活跃用户达3.93亿人。其中,天气位居第一为2.34亿人,占比高达59.54%,远远超过实用工具其他类型总和。

天气用户男性约占六成,普通工薪族为主

根据新晴天气APP数据显示,天气应用用户主要以男性为主,用户占比为57%,男女比例接近6:4。在年龄分布中,25岁以上用户占比接近85%,为主要用户群体,其中25岁~34岁用户占比最高达到25.87%,其次是35岁~44岁用户占比为23.76%。

天气应用的用户主要以普通工薪族为主,普通工人、自由职业者、普通职员占比合计为37.03%;个人月收入主要分布在3000-8000元;同时,月收入超过8000元的用户接近五分之一,总占比18.00%。

而在用户的使用习惯上,天气应用呈现出较有规律的特征。早上6点至8点是使用天气应用最高峰,该特征在工作日更为明显。此外,工作日中午12点至13点及晚上20点,休息日晚上20点也是用户关注天气状况较多的时段。报告还显示,通勤出行是用户使用天气APP较多的一个场景。

全国天气差异大 南方多雨北方多霾

新晴天气APP抽取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中国广州的气象数据显示,该城市多云天气和雨水较多,雨水占全年时间的五分之二,并且主要降雨出现在5~8月,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而抽取中国北京气象数据显示,该城市雨天较少,霾天较多,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夏季多雨,冬季少雨,属于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北京从10月中旬~3月开始供暖,烧煤供暖产生的废气也增加了霾天气的出现概率。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知识星球,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

]]>
互链脉搏&猎聘:2020年中国庄闲网络娱乐平台进入 人才发展研究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024243.html Sun, 22 Mar 2020 19:01:58 +0000 //www.otias-ub.com/?p=1024243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交流群,支持我们发展可加入!

]]>
君迪&58汽车:中国汽车保值率研究报告–2020年3月 //www.otias-ub.com/archives/1019916.html Fri, 13 Mar 2020 19:17:33 +0000 //www.otias-ub.com/?p=1019916 由J.D. Power(君迪)、58汽车和优信联合制作的《中国汽车保值率研究报告》2020年首期正式发布。报告显示,虽然2019年七成汽车品牌销量下跌,但保值率排名前五的品牌销量反而逆势上扬,由此可见,在存量市场下,保值率对新车销售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2020年以来,受疫情影响,新车销量和二手车交易量均大幅下滑,汽车行业急需复苏动力。J.D. Power、58汽车和优信此时联合发布《中国汽车保值率研究报告》,希望为推动新车和二手车销售提供具有实效性和洞察力的市场分析,助力汽车市场平稳度过寒冬。未来,三方还将继续合作推出保值率研究报告,及时反映市场变化。

三方强强联合,以科学模型和海量数据打造权威保值率报告

《中国汽车保值率研究报告》的保值率以58同城·58汽车和优信平台过去一年(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的二手车交易数据为基础,经由J.D. Power在美国实践多年、成熟的保值率模型评估计算和本地化校验后得出。

报告指出,受疫情影响,2月新车销量同比下滑近80%,二手车交易量同比下降90%以上,新车和二手车车市均不容乐观。目前,抗疫取得阶段性胜利,主机厂逐步复工,推出VR看车、直播看车等线上营销方式,二手车电商平台也继续服务升级,支持用户线上看车的趋势变化。

90后为二手车交易主力,七成交易价格在十万以内

报告显示,二手车交易主力以90后为主,其中女性交易用户占比超七成。超七成二手车交易的成交价格在10万以内,且交易价格整体低于挂牌价格,互联网二手车普遍存在10%至20%的议价空间。

车龄方面,三至五年车龄的二手车最受欢迎,在三年车龄的二手车中,年均行驶里程在三万公里左右的车辆平均交易价格最高(11.75万元)。这是因为适度使用的二手车更具稳定性,磨合度更好,因而更加保值。

直辖市领跑保值率排行,高保值率成车企销量保障

报告显示,保值率从中国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逐步递增,其中,上海、北京、天津和重庆四个直辖市位列保值率省级排名前四位。进口车型因车型稀缺,议价能力强,三年保值率最高(51.1%),而自主品牌车型三年保值率仍有一定差距(44.3%)。值得注意的是,保值率排名前五的车企(广汽本田、广汽丰田、一汽丰田、东风本田和北京奔驰)2019年新车销量均实现逆势上扬。由此可见存量市场下保值率对于销量具有重大意义。

日系霸榜,自主品牌局部突破

报告还对十个车型级别分别进行了详尽解读,并评选出各级别保值率排名前十位的车型。紧凑型车作为轿车领域二手车交易占比最高的车型,前十名保值率差距甚小,竞争尤为激烈。其中,日系车优势明显,占据了该细分领域的前8名。同为紧凑型的SUV领域,日系车同样以霸榜之势占据了该细分领域的前9名。

作为高保值率的代表,豪华轿车排行榜中,进口车占据7席,前部多为丰田、奔驰等服务体系更为完善的品牌车型。奔驰更是有5款车型上榜,成为入围该榜车型最多的品牌。自主品牌仅在MPV细分领域稍显竞争力,宝骏730、瑞风M3和五菱宏光进入前十。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交流群,支持我们发展可加入!

]]>
游戏玩家动机研究报告:来自中美游戏市场的核心洞察 //www.otias-ub.com/archives/1015259.html Tue, 03 Mar 2020 21:07:28 +0000 //www.otias-ub.com/?p=1015259 玩家游戏动机有大有不同:美国玩家是为逃避现实,中国玩家则更被挑战性所吸引

报告中所覆盖的两个市场的玩家群体都比之前更爱玩游戏了, 48%的美国玩家和34%的中国玩家现在玩的游戏比过去三年更多。这很能说明问题,因为这不仅代表着游戏商业开始变得主流,并且也说明现在的游戏内容是多么的多样及富有吸引力。

然而,对两个市场的玩家来说,玩游戏的动机却不尽相同。从下图中可以看出,富含竞技性、探索性和策略性的游戏更直接地吸引中国玩家。

另一方面,逃离现实则是美国玩家玩游戏的主要驱动力。有意思的是,在两个市场中,都有大比重的玩家——47%的美国玩家和37%的中国玩家,将游戏当做打发时间的手段。

玩游戏的动机上性别差异相对较小,特别体现在中国。然而,也有一些差别能帮助我们分析游戏对于男性和女性的不同吸引力。

就像我们在Newzoo’s Gamer Segmentation™中看到的那样,中国市场中占比最大的玩家类别是终极玩家 (占据中国玩家的23%)。与此同时,美国市场占比最大的玩家类别是时间填充者。

驱使中美玩家观看游戏相关内容的动机也不尽相同

与美国玩家相比,中国玩家更希望通过观看拥有高水平玩法展示的视频,以及紧跟游戏市场的咨询及潮流。而美国玩家主要是希望提高他们自己的游戏水平。

这两个市场的玩家也有动机重合之处,34%的美国玩家和35%的中国玩家观看游戏内容是为向其他玩家学习。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交流群,支持我们发展可加入!

]]>
特斯拉研究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005477.html Sat, 08 Feb 2020 05:21:24 +0000 //www.otias-ub.com/?p=1005477 1   特斯拉发展简史

2003年,硅谷工程师艾伯哈德和塔本宁创立电动汽车制造公司,为致敬交流电发明者尼古拉·特斯拉,公司取名为特斯拉(Tesla Motors)。2004年,硅谷新贵马斯克在特斯拉A轮融资中领投650万美元,成为特斯拉最大股东和董事长,并在2006年8月提出贯穿特斯拉发展的路线图“Master Plan”,即“三步走”战略:

一、打造一台昂贵、小众的跑车(Roadster);

二、用挣到的钱,打造一台更便宜、销量中等的车(Model S/X);

三、用挣到的钱,打造一台更具经济性的畅销车型(Model 3);

四、在做到上述各项的同时,还提供零排放发电选项。

1.1 2003-2008年:Roadster艰难诞生

特斯拉以高端小众电动跑车切入汽车行业。汽车是典型的技术密集与资本密集型行业,也是初创企业存活几率最低的行业之一。无论生产制造工艺、供应链管理或是企业品牌,特斯拉初期都无法比拟有着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积淀的传统车企。况且在当时高达$1000/KWh的电池成本与产业链配套尚不成熟的客观环境下,不论造一辆跑车还是经济实用型轿车的成本都相当昂贵。特斯拉的思路非常清楚:既然第一款车注定亏钱,不如先针对高收入群体推出高端电动跑车,高举高打,彻底颠覆人们对于电动车续航里程短、性能差的认知。

 

2006年7月特斯拉正式推出Roadster跑车,Roadster为特斯拉与英国莲花汽车共同打造,起步售价9.8万美元,该款超跑百公里加速度约3.7秒,最高续航达到约400公里,起步阶段的推背感甚至超越法拉利等传统跑车。作为第一款采用锂电池技术的超跑,Roadster一经推出便受到诸多好莱坞明星和硅谷高管等社会名流青睐。

然而,受制于供应链和核心零部件技术瓶颈,Roadster生产成本失控、量产艰难。当时在CEO艾伯哈德的领导下,特斯拉团队过于注重技术研发和性能提升,忽视了生产安排和产品管控,大大拖延了成品进度。2007年6月,距离Roadster正式投产只剩2个月时,特斯拉依然没有完成核心零部件两档变速箱的研制。此外,由于供应链采购缺乏规模效应,最初50辆Roadster的研制成本从平均6.5万美元上涨超过10万美元,1000名预定用户中有30多名因为交付延期而取消订单。

创始人出走、高层动荡,马斯克出任CEO力挽狂澜。因为管理失误和费用失控,2007年8月创始人艾伯哈德被罢免了CEO职务,最后由马斯克亲自担任。为实现Roadster正常上市,特斯拉团队决定优化一档变速箱来替代研发全新的二档变速箱,并开始削减不必要的开支。2008年2月,第一辆Roadster终于正式交付。

因为产品定位和受众的局限性,Roadster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有限。从2008年2月上市到2012年停产,Roadster销往30多个国家,全球销量约2450辆。按照9.8万美元售价计算,特斯拉也仅通过Roadster回笼现金流2.4亿美元,对于第二代车型Model S的研发和生产来说杯水车薪。2008年年末,金融危机令特斯拉的财务状况雪上加霜,特斯拉处于破产边缘。

1.2 2009-2015年:绝处逢生,打造爆款

1.2.1   化解危机,成功上市

奔驰和丰田的战略投资使特斯拉获得资金与品牌双重背书。2009年1月底特律车展之后,戴姆勒向特斯拉订购了4000颗电池组用于奔驰A-Class车辆测试,并且以5000万美元取得了特斯拉10%的股份,形成了合作伙伴关系。2010年5月特斯拉获得丰田5000万美元投资,取得3%股份。与两家传统车企巨头的战略合作不仅解决了特斯拉资金方面的燃眉之急,更让特斯拉快速学习到生产、管理经验和模式的know-how。此外,特斯拉还以4200万美元低价收购原丰田与通用合资、年产能50万辆的工厂NUMMI,为大规模量产打下基础。

美国政府大力支持,特斯拉现金流危机暂缓并成功上市。2008年金融危机后,为促进经济发展,美国国会出台一系列政策帮扶各行各业,其中包括美国能源部的250亿美元先进技术汽车制造贷款项目,通过补贴和低息贷款支持当地先进汽车技术和零部件研发。2009年6月,特斯拉成功获得4.65亿美元贷款。在加州零排放(ZEV)政策背景下,特斯拉车主还可以获得最多7500美元联邦税务抵免(2019年降至3750美元)。2010年6月特斯拉成功于纳斯达克上市,共募集资金2.26亿美元,这也是继1956年福特汽车上市以后第一家美国汽车企业成功上市。

1.2.2        四年磨一剑,Model S成为爆款

Model S定位中大型豪华轿车,是特斯拉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量产车型,于2012年6月正式交付,当时共推出三款,配备电池40kWh、60kWh、85kWh,售价5.74万美元-8.74万美元,对应百公里加速度最快达4.4秒,续航里程最高可达483公里。Model S首次引入了17寸中控触摸屏,集成车辆信息查询、导航、音乐等多种功能,同时配备4GLTE无线网络使车主可以免费享受系统OTA空中升级服务,例如2014年推出的Autopilot自动辅助驾驶功能。2019年1月,Model S不再提供电池75kWh选项,目前仅剩100D与P100D两款。

作为首款高端电动车,ModelS一经推出便大受好评。2012年年末,Model S预定量从推出时的520辆上升至15000辆。2013年Model S在美国中大型豪华轿车市场的市占率超过奔驰S系、宝马7系等老牌豪车品牌,排名第一。2015年第四季度Model S销量一度达到17192辆,目前全球销量超过26万辆。Model S曾荣获著名汽车杂志《Motor Trend》“2013年度车型”、时代杂志“2012年25项最佳发明之一”、美国权威消费者测评《Consumer Reports》“2017年度10款车主最满意车型之首”等荣誉。

务实、注重长远规划和成本管控,特斯拉盈利性和生产效率大幅上升。随着Model S交付,特斯拉收入成倍增长,也于2013年第一季度扭亏为盈净利润1125万美元,并且同年成为第一个还清能源部低息贷款的汽车制造公司。此外,为了ModelS生产和Model X项目推进,除了改造加州Fremont工厂外,2014年7月特斯拉与松下达成合作协议,在美国内达华州投资超50亿美元建造超级工厂Gigafactory1,以应对未来5-10年生产计划。

超级工厂Gigafactory1主要负责特斯拉所有动力系统,包括Model系列车型配套锂电池、太阳能蓄电池Powerwall和Powerback,以满足2020年50万辆特斯拉汽车配套的35GWh动力电池年产能。松下负责生产制造,特斯拉负责电池组装和进一步加工。目前,Gigafactory1每天生产约350万个2170动力电池。

2015年第三季度,搭载鹰翼门豪华SUV Model X正式交付。相较Model S,Model X在性能上并没有太多的创新,两者的用户定位与价格也相仿,均属“Master Plan”第二阶段计划。Model X主要为满足需求更大的豪华SUV市场,并丰富产品线。较ModelS销量呈稳定趋势,ModelX依旧保持增长,目前全球总销量超12万辆,在美国大中型豪华SUV市场占有率与奔驰GLE、宝马X5等竞品接近。

同时特斯拉进行了一系列行业垂直整合,除Gigafactory 1外,还在全球范围大量修建超级快充Supercharger和目的地充电桩Destination Charger,并在全球范围内增加门店展区和服务中心的数量。

1.3   2016年至今:走向大规模量产

中型轿车是规模最大最具性价比的细分市场。根据汽车轴距、车长、价格和功能,汽车市场可以分成微型、小型、紧凑型、中型、中大型和大型这六大细分市场。而汽车价格每下降5000美元,潜在买家数量便会翻倍的行业定律决定了中型市场在所有细分市场中的重要性。对于特斯拉而言,中型汽车不仅是第三阶段发展目标的关键,更决定了特斯拉能否真正成为一家主流车企,战略意义重大。

Model 3继Model S后,成为特斯拉成功开拓市场的标志性产品。Model 3于2016年3月公布、2017年年底交付,标准版起步价3.5万美元、续航里程354公里,极具性价比。随着产能爬坡,Model 3在美国的销量超越同类型的宝马5系、奔驰E级、奥迪A6等传统豪华燃油车型,2019年全美销量超过16万辆,成为2019年美国中型豪华轿车市场冠军。

Model 3的大获成功,令特斯拉的营收更上台阶。2018年全年特斯拉收入达214.6亿美元,净利润从2017年亏损19.6亿美元缩窄至亏损9.8亿美元;2019年前三季度收入达171.9亿美元,净利润小幅降至9.7亿美元。分项目来看,2018年全年汽车销售收入达176.3亿美元,占整体营收的82.2%,是特斯拉的主要收入来源。分国家和地区来看,美国依然是特斯拉的主要市场,占比近70%,中国大陆市场占比达到8.4%。

国产Model 3以低价策略搅动内地新能源汽车市场。作为国际化的重要战略之一,特斯拉高度重视内地新能源汽车市场,并于上海自建超级工厂,由于国内人工费用、固定资产费用较低,且上海市政府以贷款优惠政策吸引,特斯拉上海工厂的资本开支较美国工厂低65%。国产特斯拉将降价切入中高端市场,入门级Model 3价格低于30万元,并于2019年底完成首批员工交付。此次调价由三方面组成,第一方面,1月3日特斯拉官方宣布准续航升级版从35.58万元下调至32.38万元,降价幅度高达3.2万元。第二方面,于2019年12月6月入选第11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享受补贴24,750元/每辆。第三方面,于12月27日入选第29批《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享受购置税减免。三方面因素促成Model3入门价格从35.58万元下降至29.9万元,对比2019年4月进口版本,降价幅度高达38.8%。

Model3可能对中国中高端传统汽车以及新能源汽车市场造成巨大冲击。从传统汽车市场来看,2019年1-11月中国传统中高端汽车(28-42万元区间)销量为136.1万辆,占传统汽车销量5.9%,主要以奥迪A4L、奔驰C系、别克GL8、宝马3系等ABB车系为主。从新能源汽车市场来看,2019年1-11月销量为104.3辆,其中纯电动汽车销量为83.2万辆,主要以中低端车型为主,因此Model 3竞争目标主要为比亚迪唐、蔚来ES6等。目前,特斯拉上海工厂产能为15万辆/年,预计2020年Model 3将占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12%以上份额。

为实现向可持续能源转型,特斯拉加速从电力生产到能源存储运输的新能源产业链布局,包括在全球主要市场建造工厂、储能网络和充电网络。制造工厂方面,出于降低关税影响以致降低生产成本来提高产品价格竞争力的考虑,同时也为长期市场战略铺垫,特斯拉在荷兰建造Tilburg组装工厂,为欧洲客户组装检测Model S/X;在上海投建Gigafactory 3,为中国与亚洲客户生产制造Model 3/Y。

储能方面,利用太阳能发电覆盖家庭储能和大型光伏储能系统。家庭储能产品为Powerwall电池和太阳能屋顶Solar Roof,Solar Roof白天收集太阳能并转化为电能储存于Powerwall内,Powerwall可以在家庭有用电需求时再进行放电,形成“存储-充放”的有机循环。大型储能系统产品为Powerpack,主要针对商用和工业能源存储利用。为更好深入储能领域,除在Gigafactory 1生产Powerwall和Powerpack电池外,特斯拉于2016年11月以2.6亿美元收购光伏公司SolarCity22%股权,并在纽约州水牛城建造Gigafactory 2生产太阳能面板。

充电网络方面,特斯拉的主要产品为超级快充SuperCharger、目的地充电Destination Charging和家庭充电。家庭充电即上述利用太阳能+储能进行汽车充电,充满耗时约10-14小时。超级快充针对公里沿线,第三代超级快充充电功率最高可达250kW,Model 3长续航版在峰值功率环境中,5分钟所充电量可行驶约120公里,较第二代充电时间降低50%。目的地充电针对停车场、商场等地,充电速度与家庭充电相同。目前,特斯拉全球拥有超过12000个超级充电桩和21000个目的地充电桩。

2      特斯拉有坚固的护城河吗?

作为第一性原理(FirstPrinciple)的忠实信徒,马斯克倾向于回归事物的本质分析和解决问题,而非采用类比和改良的方式。他认为后者属于线性思维,只能对技术或产品产生较小的升级和迭代,而只有从事物本质出发,才能产生颠覆性创新。这种思维方式在马斯克的另一家初创企业SpaceX上取得巨大成功,在特斯拉身上也有着第一性原理的烙印。它使得特斯拉有时候能够独辟蹊径,做出让人惊叹的设计和产品,有时候过于激进却适得其反,常常导致批评和争议。

2.1   研发设计:业界最先进的三电技术

美国专利分析公司Relecura数据显示,截止2018年,特斯拉共计专利/专利族408件。从历年情况来看,2009年后,专利申请数量与授权数量开始激增,主要与Model S的研发准备有关,申请数量于2012年到达顶峰,授权数量于2013年到达顶峰。从申请国家来看,美国申请数量保持领先,近年来欧洲与中国申请数量急速增加,这与特斯拉全球化的市场战略分不开。

与传统车企相比,特斯拉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专利数量并不算突出,例如丰田相关专利数超14000多件,约为特斯拉专利数量的50倍。从专利申请前十关键字来看,“电池”“热量管理”“冷却”等是特斯拉主攻目标。通过调动有限资源集中攻坚,特斯拉希望在三电系统领域与传统车企形成差异化竞争。

2.1.1        电池系统

电池技术是特斯拉最引以为傲的优势领域之一。从专利数据显示,电池系统相关专利占比超60%。特斯拉电池动力系统包括电池单体、电池管理系统(BMS)、热量管理系统、冷却管理等,其中电池单体占电池动力系统成本70%以上。特斯拉前后应用过18650和2170两款电池,目前最新款2170圆柱电池采用镍钴铝NCA配备硅碳负极,单体电池容量在3~4.8Ah之间,单体能量密度可达300Wh/kg,性能较上一代18650提高约20%。

特斯拉使用的松下圆柱电芯在消费电子市场有成熟的应用历史,拥有能量密度高、工艺成熟、生产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然而面对要求更为严格的汽车行业,温度敏感性高、成组管理难度大、易爆炸等则局限了其广泛使用。为此,特斯拉提出包括更优的两极材料、模组结构、电池管理系统和热管理四大主要解决办法。

一、不断寻找最优材料,降低成本、提升性能。电池单体化学物质成分和比例的不同将直接影响电池性能表现,三元材料中,镍主要作用为提高材料整体能量密度,钴主要作用为稳定材料层状结构,提高整体循环性能。然而,过高的镍含量会导致化学成分不稳定,过高的钴含量会降低能量和容量,并且由于矿产稀缺性,钴价一直居高不下。为此,特斯拉不断攻克电池材料配比,试图找到最优方案。横向来看,当竞争对手2013年做磷酸铁锂电池与NCM111时,特斯拉已经开始在Model S上应用高能量密度NCA三元电池;当竞争对手2017年开始由低镍材料过渡到NCM622/NCM811高镍正极材料时,特斯拉已经探索更高能量密度的硅碳负极应用,特斯拉在电池技术的积累使其电池能量密度和整车续航里程能领先竞争对手数个身位。纵向来看,特斯拉一直坚持使用NCA作为电芯正极材料,并不断提高镍含量、降低钴含量。对比最新Model 3与Roadster两款汽车,特斯拉平均每款车钴含量降低约60%。根据特斯拉2018年一季度报告,Model 3的电芯能量密度超过其他任何一款竞品所使用的电芯,其钴含量低于主流电芯制造厂即将量产的下一代NCM811电芯产品。

二、串并联组合、分层管理模式优化模组结构,提高电池充放电能力。特斯拉电池采用特有的串并联方式,按照“单体电池-brick-sheet-pack”顺序进行分层管理。例如,特斯拉将Roadster电池系统的6831节电池分成不同的子单元(4个模组中2个为23Brick/module,另外2个为25Brick/module,即2*23*31+2*25*31)进行并联和串联,多组串联和平板的设计,极大增加电池铺设数量和使用效率,从而提高整车动力性能和续航里程。

三、高精度的电池管理系统保障电池安全、提高循环寿命。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BMS)是特斯拉最核心的几项技术之一。不同于铅酸电池,锂电池由于具有非线性的充放电曲线,造成不论是电芯或是电池包层面,监测、预估和管理的难度都大大增加。如果管理不当,个别电芯的过度充放电将引起永久性的电池损伤,造成整个电池系统电压、温度不稳定,严重的将导致热失控事件。因此电池管理系统对电池容量、循环寿命和安全性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从Model S开始,特斯拉就采用了NCA为正极材料的电芯,与业界更加主流的高镍NCM材料相比,NCA虽然能量密度更高,但是循环寿命更短,稳定性也更差,因此对BMS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特斯拉的BMS主要由主控模块和从控模块组成。其中主控模块相当于BMS系统的“大脑”,负责电压电流控制、接触器控制、对外部通信等功能;从控模块连接了各路传感器,主要负责实时监测电池包里的电压、电流和温度等各种参数,并上报主控模块。

特斯拉的BMS具有两个特点。一、高精度。根据Sandy Munro和Jack Rickard等人对Model 3的拆解,Model 3的BMS可以将23-25个独立电池组的电压差控制在2-3mV,远低于其他普通电动车的水平;二、高集成度。特斯拉BMS模块集成了高压控制器、直流转换器和多个传感器,由此可以减少内部通信所需的高压线束,最终减轻总重量并降低成本。

四、热管理系统温差设计合理,冷却路线丰富流畅,均温和能量管控能力突出。新能源汽车的热管理系统主要包括整车、座舱、电池三方面,进行整车温度控制、客舱空调加热制冷、电池过热散热过冷加热等。目前,主流热管理包括自然冷却、液冷和直冷三种方案,特斯拉采取50%水和50%乙二醇为冷却液的液冷方案,由四通阀实现的电机和电池冷却循环串并联结构。由系统芯片算法控制,当电池温度超过设定目标值时,电池循环与电机循环相互独立,采用并联;电池温度低于设定目标值时,电池循环与电机循环采取串联,利用电机余热为电池和座舱加热,多余热量将由进气口的热量交换器排放出去。此方案充分利用车内所有部件热量,使热量有效循环游走,极大提高电池单体散热性和电池单体间温度一致性。因此,无论冬季还是夏季所对应的极端气候,特斯拉车辆温差控制保持在2℃内,体现强大的温度管控能力。

此外,由于电池单体材料升级、体积增大,电芯容量和密度大幅提高,导致电池化学热敏感性提升,可燃点从18650电池的约175℃降低为2170电池的约65-82℃,对电池冷却系统提出更高要求。对比旧版Model S 85、新版Model S P100与Model 3可以发现,电池冷却系统阶段性升级,从早期的单条冷却带到如今的每层独立冷却带,为新版2170电池提供更好的温度管控,极大提高电池冷却运行效率。

2.1.2        电机电控

目前,电动汽车行业主要采用交流感应电机、永磁同步电机和开关磁阻电机三种,乘用车主要采用前两种。电机主要由定子和转子两个部件构成,定子固定不动产生磁场,转子在磁场中受力转动。从工作原理来看,感应电机的定子绕组形成的旋转磁场,与转子绕组感应磁场驱动转子旋转,定子转子不同步;永磁电机定子产生电磁转矩来推动转子的磁场围绕轴心线进行旋转,定子与转子的磁场同步。从原材料来看,两者主要区别在于感应电机的转子主要采用铝或铜,成本较低;永磁电机的转子主要采用永磁体,涉及到钕铁硼等稀土材料,成本高昂。从性能来看,感应电机承受温差范围大、无退磁风险、高速区间效率好等;永磁电机输出扭矩调整范围大、同等条件下输出功率高体积小等。总体来说,永磁电机效率更高,感应电机性能更强。

一、感应电机是特斯拉创立之初的“最优”选择。上世纪90年代,通用汽车EV1系列首先将感应电机与逆变器结合应用于电动汽车,该系统可以将电池组输出的直流电转为电机所需的交流电。此后,T-zero跑车也使用了改进版本的感应电机。该技术被特斯拉创始人艾伯哈德和塔本宁接纳吸收。在设计Roadster时,出于成本(全球稀土资本基本集中在东亚,尤其是中国和日本)、退磁风险、技艺成熟(当时制造环节合作商AC Propulsion即是感应电机领域技术领头者)等综合因素考虑,特斯拉选择了感应电机作为驱动电机。

为提高传统感应电机功率和运作效率,特斯拉采取一系列包括设计对应冲片、提高扭矩、冷却系统等手段,其中,最为创新的是感应电机铜芯转子专利技术(专利号US20130069476)。

铜较铝带来更高的电导效率。从各项金属不同温度下的电导率来看,在相同温度下,铜的电导率远高于铝。如果将电机转子结构原材料换成铜,电机工作效率将大大提高。

熔点高、大尺寸制造难度等制约铜芯电机发展。对比铝(熔点660.3℃),铜(熔点1083.4℃)过高熔点增加制造难度,AC Propulsion与MIT的一项实验表明,一旦电机体积过大,采用铜材料的电机成品极易造成气泡过多、难以镶嵌等问题。

镀银铜插片有别传统电机转子结构,在低焊接要求条件下完成低成本、高性能改造。传统感应电机如果使用金属铜,主要分为铜条插入转子槽和两端封环两个步骤,铸造过程由于高焊接标准,往往导致制造难度大、成本高。特斯拉使用镀银铜插片填满铜条转子槽间隙,再加固两端,封上禁锢环片的方法,降低铸造难度的同时提升电机运行效率,完成特斯拉特殊动力改造。

二、用算法解决控制难题,Model3应用永磁开关磁阻电机。在成本、性能和效率的多重约束下,特斯拉大胆尝试了永磁开关磁阻电机(Permanent Magnet Switched Reluctance Motor)。传统开关磁阻电机通过在定子中加入电磁铁和钢铁制成的转子,仅产生磁吸引力进而带动电机转子运动,具有成本低、结构简单、可靠性高、转子热损耗低等优点。然而传统开关磁阻电机存在功率输出时扭矩波动问题,需要非常精细的电流控制策略和算法,这也造成其迟迟没有得到大规模应用。

Model 3对传统开关磁阻电机做了一定的改良:在定子加入少量稀土,并设计了控制算法来平滑扭矩波动,最终提高了电机输出功率。Model 3的永磁开关磁阻电机具有体积小、成本低(稀土使用量非常少,而且无需使用铜芯,降低铸造成本)、功率高等优点。相比于Model S/X感应电机83%的能量转化效率,Model3的能量转化效率提升至89%,即89%的电能可以最终转化为驱动力,这样便进一步降低了电耗,提高了续航里程。

2.2   软件与架构:汽车将成为移动的计算机

2.2.1        系统软件

2018年美国知名杂志《消费者报告》指出特斯拉Model 3存在刹车距离过长的问题,因此没有对其进行推荐。放在传统车企,解决类似问题的方案大概率是大规模的召回,或是通过4S店对零部件进行更换,无论哪一者都需要浪费车主漫长的等待时间。然而特斯拉的工程师通过OTA(Over-the-Air)的方式对系统进行了升级,在几天之内便解决了这一问题。

这就是特斯拉与传统车企最根本的不同——特斯拉可以像智能手机一样进行系统升级(OTA),传统车企的OTA只局限于车载信息娱乐系统(infotainment system)中地图等功能,却无法像特斯拉一样对车内温度、刹车、充电等涉及车辆零部件的功能进行远程控制或升级。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两者底层的电子电气架构(Electrical/Electronic Architecture)完全不同。

随着现代汽车的电子电气功能越来越复杂,整车上的电子控制单元(Electronic Control Units, ECUs)也随之增多。当前一辆普通汽车的ECU多达70-80个,代码约1亿行,其复杂度已经远远超过Linux系统内核和Android。在传统的汽车供应链中,OEM高度依赖博世、德尔福(现为安波福)等一级供应商提供的ECU。但不同的ECU来自不同的一级供应商,有着不同的嵌入式软件和底层代码。这种分布式的架构在整车层面造成了相当大的冗余,而且整车企业并没有权限去维护和更新ECU。在这种关系下,一级供应商的研发周期与2-3年的车型研发周期相匹配,传统汽车的软件更新几乎与汽车生命周期同步,极大地影响了用户体验。

与传统造车不同的是,特斯拉采取了集中式的电子电气架构,即通过自主研发底层操作系统,并使用中央处理器对不同的域处理器和ECU进行统一管理。这种架构与智能手机和PC非常相似。特斯拉Model3的电子电气架构分为三部分——CCM(中央计算模块)、BCM LH(左车身控制模块)和BCM RH(右车身控制模块),其中CCM由IVI(信息娱乐系统)、ADAS/Autopilot(辅助驾驶系统)和车内外通信三部分组成,CCM上运行着X86 Linux系统。BCM LH和BCM RH则负责车身与便利系统、底盘与安全系统以及动力系统的功能。

这样做的最大好处在于:

一、软硬件解耦、算力集中化。可以真正地实现硬件标准化和软件开发重复利用,既实现供应商可替代,也可以大大缩短软件迭代周期,同时为日后第三方软件开发扫清了障碍。车辆将成为移动的智能终端,同时大量计算工作可以集中至车载中央处理器甚至云端,减少了内部冗余同时车联网协同成为可能。

二、内部结构简化、制造自动化。车载以太网开始取代CAN总线结构,半导体集成使得特斯拉可以精简内部线束结构。Model S内部线束长度长达3千米,Model 3只有1.5千米,未来Model Y上特斯拉的计划是将线束长度控制在100米。Model 3的线束自动化组装问题曾使得特斯拉一度陷入“产能地狱”,最终不得不切换为人工组装。线束结构的精简可以使特斯拉的生产效率进一步提高。

三、提升服务附加值。实现整车OTA功能后,特斯拉可以通过系统升级持续地改进车辆功能,软件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传统4S店的功能,可以持续地为提供车辆交付后的运营和服务。传统汽车产品交付就意味着损耗和折旧的开始,但软件OTA赋予汽车更多生命力,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自2012年Model S上市以来,特斯拉软件系统至今一共进行过9次大更新,平均几个月一次小更新,已经累计新增和改进功能超过50项,包括自动辅助驾驶、电池预热、自动泊车等功能。如果说三电系统领域特斯拉还只是与传统车企在同一维度上竞争,那么整车OTA属于特斯拉对传统车企甚至传统汽车一级供应商的一次降维打击。

传统车企虽然开始智能化转型,但是未必能够追上特斯拉的步伐。按照博世对EEA的定义,大众等传统车企仍处于从“Modular”(模块化)向“Integration”(集成化)的过渡阶段,而特斯拉已经是一台“Vehicle Computer”(车载中央计算机)了。在2018年年报媒体发布会上,大众CEO迪斯明确提出要打造vw.OS操作系统,并且逐渐把整车的70多个ECU集成到3-5个高性能处理器上。大众成为传统车企中第一个明确提出智能化转型的公司,但是与特斯拉相比,软件并不是大众的强项。若想转型成功,大众不仅需要培养大量相关的软件开发人才,形成内生的软件开发能力,更需要调整相应的组织人员架构。股东的支持、管理层的远见、极强的执行力缺一不可。此外,现有一级供应商未来势必在ECU软硬件开发的主导权上与车企展开激烈博弈,车企转型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2.2.2        应用软件

Autopilot是特斯拉目前最重要的应用软件。传统车与智能汽车最大区别在于驾驶系统,目前主流智能化汽车基本配备L2级别辅助驾驶系统,尚无企业实现完全自动化驾驶系统。

汽车辅助驾驶系统由软硬件组合构成,从结构框架来看,主要分为感知模块、地图模块、驾驶行为决策模块。从流程来看,感知模块通过雷达、传感器、摄像头等硬件,收集周围环境探测到的物体数据,地图模块提供定位和全局路径规划,数据共同传输到驾驶行为模块,为驾驶方案提供信息支持,最后决策模块控制车体转向、加速等实施行为。

从技术路径来看,目前主要分为两大流派,一是以特斯拉为代表,以摄像头为主导方案;另一是以谷歌、百度为代表,以激光雷达为主导方案。摄像头是最接近人眼获取环境习惯的传感器,有较稳定的图像处理能力,但在例如下雨、起雾等恶劣环境中分辨率下降。激光雷达通过发射激光束来探测物体,具有抗干扰能力强、探测精准等优点。但多束精准度高的激光雷达成本和技术门槛远远高于摄像头。

特斯拉Autopilot的主要成就在于率先实现大规模商用。

一、Autopilot辅助驾驶商用化性能突出。出险率可以一定程度判断该车体和自动驾驶系统的安全程度。根据美国保险赔款条例,可以分为六项类,分别为Collision(车辆碰撞,由过错方造成的对过错方车辆赔理)、Property Damage(车辆碰撞,由过错方造成的对对方车辆理赔)、Comprehensive(其他非碰撞事故)三项车险和Personal Injury(双方各自赔付)、Medical Payment(车辆碰撞,由过错方造成的对过错方人身赔理)、Bodily Injury(车辆碰撞,由过错方造成的对对方人身赔理)三项人险。

对比同等大型豪华轿车的出险率,从三项车体保护险来看,特斯拉与其他豪华轿车类似,表现较差,且数据远远高于其他同类型轿车,说明特斯拉单车平均碰撞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这也暗示由于系统误判或者驾驶员忽视容易造成更多碰撞。但从三项人体保护险来看,特斯拉Model S低于平均、基本处于优秀水平,说明Model S对自身车主和对方车主有良好的人身保护。

从车道保持情况来看,根据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IHS数据,在直径1300-2000英尺(396-617米)不同的空旷道路测试环境下,对比宝马5系、奔驰E、Model 3/S和沃尔沃S90五辆同类别轿车,设定3种情况各6种测试的共18次测试条件,Autopilot8.1辅助驾驶系统在弯道和坡道的车辆保持能力最为突出,仅在坡道表现过一次压线。

二、Autopilot拥有数据优势。作为最早搭载自动辅助驾驶系统的电动车品牌,同时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辅助驾驶车队,截止2019年1月,特斯拉Autopilot行驶里程超过17.3亿公里,远超其他竞争对手,并且车队规模保守估计以每年约40万辆递增(Model S/X 10万辆/年+Model 3 30万辆/年)。作为对比,根据加州车辆管理局《2018年自动驾驶脱离报告》的数据,激光雷达路线的领头羊Waymo在2017年12月至2018年11月期间的路测车队规模为110辆,路测里程数约200万公里。

庞大的数据量使得特斯拉在高精度地图、障碍物识别等方面的数据积累显著领先于竞争对手。此外,与大多数自动驾驶初创公司大量采用模拟数据进行算法学习不同,特斯拉车队采集的全部为现实数据,数据质量更高,更加有利于算法迭代更新。

三、特斯拉自研自动驾驶芯片来满足完全无人驾驶算力需求。根据特斯拉4月23日自动驾驶日披露的信息,历时3年秘密研发,特斯拉已经完成车载AI芯片的设计生产(由三星代工),SOC算力超过了应用于AP2.0的英伟达Drive PX2,并已经实现装车。从原理来看,无论哪条自动驾驶技术路径,对海量数据的处理和学习能力都至关重要,因此,汽车AI的实现需要底层软件到硬件的全方位变革。此前,自动驾驶芯片基本被英伟达和Mobileye(已被Intel收购)两大巨头垄断,此次自研车载芯片是特斯拉近几年来最重要的硬件创新,将使特斯拉成为唯一一家具有自动驾驶芯片研发设计能力的汽车制造商,进一步扩大在智能化和无人驾驶领域的领先优势。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特斯拉和马斯克在Autopilot驾驶系统的宣传上一直存在过度承诺和夸大。大多消费者在没有深度了解的背景下,或存在被“自动转向、自动泊车”等字眼所欺骗现象,导致驾驶过程中放松对车辆控制,进而造成数件安全事故。此外,由于摄像头主导的视觉方案对物体探测数据体量要求非常高,但Autopilot无法100%将现实生活存在的每样实物都传输进数据库,从而又导致部分因为系统误判造成的交通事件。

2.3   生产制造:高度垂直一体化

特斯拉自行生产组装众多核心部件,包括电池包、BMS系统、充电接口和设备、电机等。该模式的最大特征为产业链高度垂直整合,在核心技术和零部件上不容易被供应商“卡脖子”。但掌握大量核心技术必然带来前期的大量研发投入,因此必须通过打造精品和爆款,通过规模效应摊薄研发、开模等前期投入。

动力总成集成优化内部结构,有利缩减车型降低成本,形成价格竞争力。特斯拉一直保持包括电池包、BMS、冷却系统、电机等动力总成高度集成的特点。例如,无论是感应电机还是永磁开关磁阻电机,基本结构都为变速箱、逆变器和电机三体合一的结构。对比来看,每次推出新款车型,特斯拉都尽可能在原基础上集成升级。对比Model S/X,Model 3的车体减小约20%、价格降低约50%,为保证整车性能,特斯拉加入更多系统芯片来控制部件协调运作,并且将例如Model3的冷水机、电动阀、液冷罐等零部件集成为冷却液储阀罐,即Super Bottle,通过算法调节内部线路串并联结构,减少例如PTC加热器等零部件。

2.4   销售、品牌与服务:直营与全生命周期交互

销售方面,有别传统车企的多层经销模式,特斯拉效法苹果,选择自建展示厅和体验店,选址从2012年的加州、纽约、华盛顿等美国主要城市扩增为全球378个城市,销售网络范围不断扩张。直营模式虽然有助于提高品牌形象、解决因为经销环节而产生的价格不一、体验感差等问题,但实际上直营店的运营成本并不低,而且直营模式并非特斯拉特有,不存在实际门槛,新造车势力例如蔚来小鹏等,大多也采用该模式。

特斯拉具有非常高的品牌价值,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CEO马斯克的个人魅力和独特光环。马斯克初期打造现实版钢铁侠形象,个人影响力高涨,“网红效应”使得特斯拉自带流量和媒体曝光度。例如在Model 3发布会后利用社交网络上各路媒体及自媒体进行话题讨论,首周预定量便超过30万,传播效果远超传统广告渠道。根据全球品牌评估平台BrandZ数据,特斯拉自2016年起位列全球汽车品牌前十,品牌价值也从2016年的44亿美元涨至2018年的94亿美元,甚至超过保时捷等老牌豪车品牌。

服务方面,由于特斯拉通过OTA进行软件更新,可以极大地提升产品附加值,并且由于不少问题可以通过远程“在线诊断”,能够省去用户维修时间,进而降低成本。此外,马斯克作为“Twitter大V”,经常在社交网络上与用户进行互动,在产品和软件更新时听取用户意见,这种近距离沟通也赢得了不少用户的好感,使得多数用户对产品存在的部分瑕疵表示理解和支持。

3      特斯拉的下一个十年:挑战与前景

3.1   挑战

第一性原理是天使也是魔鬼。特斯拉习惯于在快速发展中解决问题,但随着时间推移,某些问题却越积越深,成为日后隐患:

一、产能问题。特斯拉的产能一直备受诟病,由于产能不足而导致的生产能力与产品预定量不匹配、交付延迟严重等。由于Model 3订单与实际产量偏离程度最高,特斯拉2017年年底以来暴露的产能问题愈加严重。2017年第三季度Model 3实际产量仅260台,远低于1500台预期,主要因为早期电池超级工厂Gigafactory 1还未正式量产,人工组装电池包速度慢。电池量产问题得到解决后,Model3产能问题依然未得到解决,主要因为产线过于高度自动化。针对生产组装的GA3产线自动化程度高达90%以上,生产一台汽车匹配数百条机器设备,产线过于密集,机器设备过多导致作业时间冲突、效率和灵活性下降,激增的维护成本抵消掉自动化带来的成本优势。因此,特斯拉曾于2018年2月、4月停产维护GA3产线,降低自动化程度并加入更多人手,此外还开设帐篷产线GA4增加生产速度。2018年6月Model 3达到目标周产能5000辆,目前周产量约7000辆。即便如此,特斯拉按时完成交付任务依然艰难,按照2017年年底Model 3约45.5万订单、2018年实际交付14.7万计算,不考虑新增订单,剩余订单还需1年左右时间完成。

二、质量与做工问题。一方面,Model3车身质量可靠性存在瑕疵。从原材料来看,铝和钢使用率最高。对比两者物理性能,大多情况中,同等质量下,铝合金强度大于高强度钢;同等体积下,高强度钢强度大于铝合金。为此,大多新能源车企纷纷转战铝车身,便是为了降低整车重量。从化学性能来看,由于铝合金的低熔点,对温度的敏感性更高,因此传统焊接等升温手段并不适用,往往采用铆接、胶联等技术,增加制造成本。此外,由于铝的特殊性,车体事故后难以用传统手段维修,根据事故严重程度进行部分或整片替换,增加事后修复成本、降低用户使用感。Model S/X便是高比例铝车身代表。

为压缩成本,Model 3车身选择钢铝混合。根据Munro & Associates的拆解报告和车身模型结构图可以发现,Model 3采用铝合金、软钢、高强度钢和超高强度钢这4种材料。由于单电机Model 3为后置电机,为平衡重量,后车身大部分使用质量更轻的铝合金。大部分的纵梁、底板等则采用超高强度钢,增加车身坚固程度以提高安全性。然而,过多的不同类型材料增加连接难度,Model 3车身连接方式便高达5种,且并没有简化不必要配件,反而增加了整车制造成本。

另一方面,自Model S上市以来特斯拉的做工问题一直饱受诟病,这种情况可能体现在钥匙扣字迹模糊、过多的塑料内饰、车门劣质等等。作为定位于豪华轿车的品牌,特斯拉在内饰和做工方面根本无法与同类的德系和日系车相提并论。这主要是由于一方面特斯拉缺少大规模量产经验,对汽车制造工艺和供应链管理还缺少足够的积累,另一方面特斯拉过于追求自动化生产,最终不得不采用“帐篷工厂”的方式进行返工,反而影响了质量。此外,由于缺乏传统车企的国际化经验,Model系列并没有对不同市场进行座舱调整,往往导致适用于欧美体型的内座,却对亚洲消费者来说过于空旷和不适。

三、安全问题。即便对产品经过多次升级、采取各种安全措施,特斯拉汽车事故频率依然呈上升趋势,2013年因频发的汽车起火事件导致特斯拉股价跌幅最高达20%。根据已披露报道,从2013年至2019年3月特斯拉共发生36起汽车安全事故,47.2%为车辆碰撞导致,其中包括因为酒驾、操作不当、路障等而造成的碰撞。然而,不同于燃油车,58.8%车辆碰撞引发电池燃烧,且由于动力电池高燃烧时长,对驾驶员造成不同程度伤害。此外,事故伤亡程度深,36起事故中有9起事故造成人员死亡。

四、现金流问题。作为一家初创型高端制造企业,由于其重资产、重研发属性,特斯拉在长达10-20年的时间内现金流基本为负。尽管通过Model S与Model 3等爆款车型占据中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然而2010年第二季度至2018年第四季度期间,特斯拉企业自由现金流仅2个季度为正。为进军欧洲和中国市场,2017年第二季度以来特斯拉企业自由现金流更加恶化,2018年第四季度企业自由现金流达到负13.8亿美元。因此,2019年特斯拉将大幅度关闭门店和展示厅,并将销售模式转向线上,以削减成本开支。2019年Model 3的热销,一度令特斯拉现金流有所好转,2019年第三季度现金流降低为负1.7亿美元,但是随着美国和中国工厂Model Y加速投运、欧洲工厂Model 3/Y提速,未来现金流依然是重要的考虑点。

五、高层震荡频繁。特斯拉高层离职率呈增长趋势,仅2018年全年,离职高管超过40人。除正常的人员调动和行政方面高管离职,特斯拉核心团队的技术、财务、研发、法务管理人员均发生过离职,例如2016年5月离职的生产制造副总裁Greg Reichow与Josh Ensign、2017年4月离职的首席财务官JasonWheeler、2017年7月离职的电池技术总监Kurt Kelty、2018年9月离职的首席人事官Gabrielle Toledano等。即便高管离职跳槽在硅谷科创企业非常普遍,但是管理层频繁变动仍不利于特斯拉稳健发展。

3.2   前景

回头来看,2006年马斯克在“Master Plan”中提出的十年计划、四大任务已经基本完成。2016年马斯克又提出了新的“Master Plan Part Deux”,包括四方面任务:

一、制造太阳能屋顶并整合储能电池;

二、扩大特斯拉新能源汽车产品线至所有主要细分市场;

三、积极开发无人驾驶技术,通过大规模车队实现快速迭代;

四、推出汽车共享分时租赁。

如果说2006-2016年属于特斯拉的关键词是“电动化”,那么2016年开始特斯拉将更多地在智能网联、共享化、清洁能源生产和储存上发力。随着垂直整合程度的加深,特斯拉正不断开拓业务边界,但也面临产能、产品安全与质量、现金流等方面的问题与争议。特斯拉未来所面临的竞争对手不仅仅是大众、丰田等传统OEM,更有谷歌、英伟达、Uber等高科技企业,还有石油巨头、中国传统与新造车势力。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格局仍存变数。

一、特斯拉将成为一家全球化车企。Model 3在美国市场已经成为现象级的产品,当务之急在于凭借自建工厂和低价政策将成功复制到中国市场,快速抢占市场,并着手推进Model Y以满足SUV用户的需求。此后特斯拉还将推出电动卡车Tesla Semi、电动皮卡Cybertruck。我们预测2030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将达到3500万辆,特斯拉年销量将达到300万辆,海外市场营收占比将超过50%。

二、未来特斯拉在电动化领域的领先优势可能被逐步缩小,核心竞争力在于智能化、无人驾驶技术、数据和品牌。从智能手机发展史来看,外观和供应链都极易被模仿借鉴,但苹果的利润却超过所有竞争对手总和,核心在于自研A系列芯片、iOS系统,并打造应用生态和高端品牌。特斯拉通过自研自动驾驶芯片和人工智能算法,并配合数量最大的车队不断提供用于深度学习的真实路况数据,特斯拉将拥有比其他竞争对手更高的算法迭代效率。未来一旦特斯拉的摄像头路线被证明可行性,相对于激光雷达路线将体现出极大的成本优势。

三、长期来看,汽车服务和能源服务将成为特斯拉新的增长点。特斯拉已经建立了全球范围的直营店和充电网络,通过OTA不断向用户推送新的软件与功能,特斯拉正持续构建线上+线下、汽车+能源的服务闭环。全自动驾驶成熟以后,特斯拉还将自建车队提供出租车服务。

来自: 泽平宏观 

]]>
进取的00后!《2019腾讯00后研究报告》发布 https://mp.weixin.qq.com/s/3jOpTobRjlBj1j75oaRsHQ#new_tab Wed, 30 Oct 2019 05:57:16 +0000 //www.otias-ub.com/?p=958662

来到2019年,00后集体进入了青春期,也将陆续经历他们的成人礼。

正如惊讶于第一批90后即将步入30岁,在去年,我们也突然发现00后已开始年满18。作为逐渐拥有话语权的新世代,他们成为了社会和各行业重点关注与深入分析的对象。

腾讯广告TMI腾讯营销洞察携腾讯用户研究与体验设计部(CDC),于2018年发布了第一期00后研究报告,其中分享了对00后六大价值观的洞察。今年的研究,试图对00后的价值观做一次深入的基础性研究。调研团队走访9个城市、60所中小学校,深度访谈9700后学生和家长,收集超过2.6万份调查问卷,基于Schwartz理论分析00后的价值观结构,一探00后学习、家庭、消费和追星的秘密,为你带来一份全面、普适和严谨的00后研究报告。

是哪些原因让他们成为了进取的新世代?

00后在2000年至2009年间出生,他们的成长伴随着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00后在城市中出生和成长,物质生活更加富足。更安定的社会环境、更优越的生活条件,使00后整体上更有安全感。

基于Schwartz价值观理论体系及量表进行测量,发现在19个一级价值观指标中,00后的TOP5价值观分别是博爱大自然、行动自主、博爱关注、社会安全、友善关怀。

相比70/80/90后,00后表现出更为明显的对大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的关注。他们拥有着世界公民的胸襟,不止关心自己的国家,也关心世界上其他地方正在发生的事情,关注世界上不平等的情况。

互联网和科技应用塑造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他们也切身感受着科技创新带来的颠覆力量。在变化不断加剧的环境里,他们成为了自我行动的决定者。他们不给自己设边界,而是去探索不断成长的更多可能。

00后的成长与中国入世、北京申奥、载人航天等多个重要事件重叠。国产动漫及影视作品蓬勃发展,敦煌、故宫等文化IP兴起,让他们拥有了更强的文化自信。

受益于义务教育的普及和大学的扩招,00后父母的教育水平相比过往代际有普遍提升。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提升,也让00后父母的教育观念及教育行为发生变化。

在全员关注教育的氛围里,学习成为了00后现阶段的生活重心和最大投入所在,校外辅导成为了重要的补充。在课外,00后每天花费时间最长的是写作业,其次是上与学科相关的辅导班。两项累加,上学日平均有4.6个小时,周末有5.3个小时。

45.6%的家长将孩子的态度视作选择校外辅导班的最重要因素。不同地域的00后在上校外辅导班的原因上存在一定差异。例如一线城市的00后相对更看重培养兴趣特长结识朋友。城市线级越低的00后,则有更多比例是自己主动要求担心落后于他人。但无论身处哪个城市,提高学习成绩是00后和家长的首要共识动因。

学习生活虽然紧凑,但00后们并没有陷进学习里。在数字时代里,影音娱乐类成为了他们共同选择最多的兴趣爱好。小学生更喜爱运动类的活动、初高中生则是阅读和电子游戏。

集体进入青春期的他们有哪些话想说?

家庭是孩子成长和社会化的首要渠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也是终生教师。00后的原生家庭条件普遍都更优于过往代际,民主型是主流家庭教育方式。尤其社会经济地位越高的家长,与孩子的日常亲子互动更加密切。

孩子们普遍希望家长在关注自己学习的同时,也能给予更多亲子互动和有效陪伴,不希望总是看见唠叨的妈妈隐形的爸爸或是被手机占领的爸妈

有趣的是,孩子和家长之间在亲子互动、表扬频率、日常沟通上均存在认知差异。例如有51.2%的家长认为自己经常会表扬孩子,远高于00后认为家长经常表扬自己的比例[27.5%]。孩子可能选择性地过滤了家长的表扬,更多记住的是家长的唠叨。

相比父母,孩子对家庭的日常沟通或许焦虑更少。37.8%的孩子认为自己与父母日常沟通会出现问题,远低于家长认为自己与小孩的日常沟通会出现问题的比例[62.2%]

对金钱的获得和支配,00后有自己的想法。他们会交流如何从家长那赚取更多的零花钱,也会利用自己的兴趣爱好赚钱。零食饮料、书籍和学习用品是00后日常自主消费的主要品类。

他们乐于为所爱买单。加入与动漫/漫画、学习/升学、游戏等方面内容及元素的产品,更容易获得他们的关注和欢心。00后还展现了对国货和创新科技产品的关心。绝大多数00后在选择商品时,会优先选择[48%]或不排斥国货。46%00后男生和40%00后女生表示,他们会优先选择采用AI等先进科技的产品。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加速了信息的传递和娱乐方式的更新,基于用户关系的内容极大地生产和交换。00后的娱乐方式选择更丰富、更多元,他们在社交互动中寻找圈子,也从追星、动漫、游戏等多样方式中汲取能量。

64.3%00后通过QQ来获取明星的动态信息,68.7%00后在追星时最主要关注明星的作品。他们认为追星能够带来精神鼓舞,能够给他们提供人生目标和价值观念的正向引导。相比广告代言,明星的公益行为更能对00后产生消费影响。

拥抱价值理念触发不一样的新世代热情

00后已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特点。未来10年,他们将成为各领域消费的核心人群。了解00后的特点和喜好,拥抱他们的价值理念,对进一步释放他们的消费势能、做好消费领域的针对性布局具有重要意义。

在价值观上普遍更加看重开放自主和自我超越,关心社会、关注成长的00后们,是进取的新世代。属于他们的独特时代风貌也塑造出不同于其他代际的行为选择。

相比任何代际都更关注社会公正平等、关心自然环境保护的00后们,会因品牌结合了实际的公益事业和公益活动,增加对品牌的好感度。

00后逐渐在家庭中拥有更多话语权,也具备了一定的自主消费能力。他们的价值理念正影响着父母的选择和家庭的消费。这种影响不止体现在日常的基础消费中,更逐渐渗透进家庭的重大消费抉择中。

对于他们来说,自由选择、自主决定很重要。品牌需创造机会引导00后用户通过不同形式参与到产品的设计和营销等环节。面对追求独立思想、反感平庸与山寨的他们,品牌应立足于自身的独创理念和特色,向00后用户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

品牌在进行营销的时候,要牢记营销火爆的背后是创新的形式和多元的内容载体。品牌切忌盲目跟风、强势打扰,而是需要结合00后喜好的内容和渠道进行大胆创新

每一个代际都会表现出共性的特质,这种特质又与一定时期的大环境相关联。中国在新时代的崛起和发展,反映在00后的成长轨迹中。不一样的新时代烙印,触发不一样的新世代热情。

企业和品牌更需认识到00后即将释放的消费势能,在与00后衣食住行紧密相关的领域及时行动,在00后即将入场的行业提前布局。这一份《2019腾讯00后研究报告》,我们希望能助力品牌早一步赢得00后的偏爱与信任,开启未来的无限商机

博爱关怀、关注成长、积极进取的00后,未来可期!

想要更多了解00后的秘密?

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获取完整版《2019腾讯00后研究报告》

]]>
任泽平:比特币研究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957783.html Mon, 28 Oct 2019 03:42:57 +0000 //www.otias-ub.com/?p=957783

文:恒大研究院  任泽平 甘源 石玲玲

实习生李欣怡对本文亦有贡献

导读

10月24日会议强调,庄闲网络娱乐平台进入 技术的集成应用在新的技术革新和产业变革中起着重要作用。要把庄闲网络娱乐平台进入 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庄闲网络娱乐平台进入 技术应用已延伸到数字金融、物联网、智能制造、供应链管理、数字资产交易等多个领域。

比特币开创了庄闲网络娱乐平台进入 技术,将庄闲网络娱乐平台进入 技术推向大众视野。未来庄闲网络娱乐平台进入 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会极大地推动数字货币等领域的应用。

截止2019年10月25日,比特币收盘价为8675.6125美元/个,流通总量为1784.5万个,流通市值为1548.2亿美元,约占主流数字货币总市值的70%。根据《全球比特币发展研究报告》,中国的比特币交易占全球比特币交易量的80%。该报告对火币网的用户抽样调查显示,80.77%的比特币投资者以短期盈利为目的,仅13.81%的用户选择长期持有。

比特币为什么迅猛发展?是否有长期投资价值?是数字黄金、货币革命还是割韭菜的投机泡沫?继《庄闲网络娱乐平台进入 研究报告》《Libra研究报告》之后,本文将教科书级地介绍比特币的技术基础、历史发展、市场现状、国内外监管政策,分析比特币暴涨原因、投资价值与风险。

摘要

比特币是去中心化虚拟货币的典型代表,开创了庄闲网络娱乐平台进入 技术,具备去中心化、总量有限、交易安全、信息公开的超前时代的特点。比特币产生于2008年的金融危机,源于对中心式银行的担心、对通胀式货币的不信任。2009年10月第一个公布的比特币兑换汇率为1美元兑换1309.03个比特币,其计算方法是产生一枚比特币所需消耗的电量。随着投机资金涌入、监管放松、各国陆续认定为数字货币和支付手段等,比特币在2017年一度涨至19187.78美元/个。问世10年以来暴涨暴跌,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分叉币和山寨币。

投机需求是主导比特币价格疯涨的内在原因,包括变相换汇、ICO融资等交易活动。而美国等发达经济体对比特币相对宽松的监管态度是比特币的资产泡沫持续膨胀的重要外部因素。对比实物货币的四个特征发现,比特币在普遍接受性和价值稳定两方面尚不能媲美黄金等实物货币,但可以满足价值均匀可分性,在轻便和易携带性上具备实物货币难以比拟的优势。比特币替代信用货币的最大障碍正是去中心化的特性,没有信用基础的比特币不能很好地行使货币的职能。借鉴比特币相关技术,研发央行数字货币的首要出发点是补充与替代传统实物货币。

在认可比特币技术创新的同时,应注意其自身运行机制而产生的风险。对于新生事物应多观察多借鉴,同时防范风险。为了保障中国投资者的资金安全和维护金融市场稳定,我国政府对比特币交易活动的监管逐步趋严,预计私有加密货币的发展将受到限制。同时中国央行正加强对数字货币的研发。比特币等虚拟货币已经被各国纳入自身的监管体系中,在认识到虚拟货币本身风险的同时,我们不能否定庄闲网络娱乐平台进入 技术的创新性和发展潜力。央行数字货币的研发顺应时代发展需求,以国家信用为保证,坚持中心化管理的原则,在提供高效服务的同时维护国家货币主权。

风险提示:监管过严导致比特币无法交易;网络黑客带来大量的风险事件;比特币价格的剧烈波动导致难以稳定行使货币职能

正文

一、 背景介绍

1、 虚拟货币:互联网普及的产物

虚拟货币是指广泛存在于互联网世界中的,区别于现实中以实体作为媒介的非实体货币,其通常存在形式是某个网络账户上记载的一串数字。随着个人计算机的普及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网络活动呈现爆发式增长。作为网络世界中一类交易媒介的虚拟货币在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等领域中广泛流通,为网络使用者带来了便捷的交易、支付体验。

根据虚拟货币的发行方式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腾讯公司的Q币、盛大公司的点券、各种论坛币、游戏币为代表的,有发行中心的类法定虚拟货币,其如信用货币一样,往往是信用货币,其发行受中心化机构决定。一类是以比特币等数字货币为代表的去中心化类金属虚拟货币,正如同现实生活中贵金属产量有限一样,类金属虚拟货币的货币发行数量往往受到算法严格限制。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如下:

2、 比特币:去中心化数字货币的代表

比特币的概念最初由中本聪在2009年提出,是一种P2P形式的数字货币,其生产和交易依托于中本聪设计发布的开源软件以及建构其上的P2P网络。作为去中心化虚拟货币的代表,比特币近年来发展迅猛,已成为全球市场上影响力最大的虚拟货币。

比特币开创了庄闲网络娱乐平台进入 技术,即利用块链式数据结构来验证与存储数据,利用分布式节点共识算法来生成和更新数据,利用密码学的方式保证数据传输和访问的安全,利用由自动化脚本代码组成的智能合约来编程和操作数据的一种全新的分布式基础架构与计算范式。

我们可以简单定义比特币是由计算机产生的、总数量受严格限制的、交易安全性高的、数据难以丢失和损坏的,历史交易记录分布式储存在比特币网络中的数字。与中央政府发行的信用货币不同,比特币的价值取决于人们对比特币系统算法而非对政府的信任。比特币的交易基于点对点技术实现的电子现金系统,它允许交易双方直接进行在线支付,不需要中间的权威机构的清算和结算环节,提高了交易和结算的效率,节省了跨境交易的成本。

比特币主要具有四大特征:系统设定发行方式,不存在中央发行机构;年发行数量每四年减半,最终总量有限;余额信息难以篡改,交易安全有保障,系统整体稳健性强;历史交易记录公开。

3、 比特币的生产方式

比特币的生产具有算力决定产出,合作平滑收益的特点。比特币的生产过程是通过大量计算寻找一个随机数,通过特定函数使区块中的一个值满足系统的要求,新的区块由此产生,成功计算出满足要求的随机数的用户获得系统奖励。为了增加自身成功的概率,参与者通过提高自身挖矿芯片性能、扩大挖矿设备规模的方式,尽量扩大自身在全网算力中所占份额。

矿池模式已逐渐成为挖矿的主流。假设1000个人参与挖矿,每次赠送比特币50个,那么单个矿工成功挖到矿的期望时间是1000个10分钟,即期望收益为7天左右获取50个比特币,但真实时间可能更长或更短,矿工的收益波动性很大。倘若这1000个参与者联合起来组成“矿池”,所有挖矿所得由所有参与者平分,每个矿工的实际收益将会被平滑至每10分钟0.05个比特币,收益的稳定性将大幅提高。

投资者既可以将自有挖矿设备接入矿池参与计算,也可以直接用资金租用矿池算力来分享矿池收益。目前,全球比特币矿池集中度较高,前十大矿池的算力占比已达80%,国内较为著名的比特币商业矿池有F2Pool、BTCCPool、AntPool、BWPool等,在全球范围内有较强的竞争优势。矿场用电量巨大,一般建在电力充沛、电价低廉的地区。

比特币交易市场集中度很高。海外市场上,主流交易所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新生交易所通过差异化定位以获取客户。国内市场上,2017年之前比特币交易平台呈现火币网、OKcoin和比特币中国三足鼎立的态势,2017年9月央行联合七部委发布《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要求各类ICO立即停止,各大交易平台相继停止运营。

4、 比特币百转千回的发展路径

比特币问世10年以来,从最初程序员们自娱自乐式的游戏,到如今全世界瞩目的数字资产,其间不断经历着人们的质疑。在这10年中,比特币的价值在剧烈波动中实现了累计惊人的涨幅。截至2019年10月25日,比特币已被开采数量达1784.5万枚,区块总数达60.09万个,价格达8675.61美元,总市值已超过1548亿美元,成为全球资产配置中令人瞩目的一环。作为一种饱受争议的新型资产,比特币既受国际经济、货币政策、外汇政策等宏观条件的影响,也与交易平台监管、灰色产业刚需、庄闲网络娱乐平台进入 技术发展等因素密切相关。比特币的发展历程,可总结为如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8.10-2011.6新生事物的崛起

比特币产生于2008年的金融危机,源于对中心式银行的担心、对通涨式货币的不信任。2009年10月第一个公布的比特币兑换汇率为1美元兑换1309.03个比特币,其计算方法是产生一枚比特币所需消耗的电量。2010年的5月,比特币第一次被赋予了“货币”的支付手段属性:美国佛罗里达州的一位程序员用一万枚比特币交换了价值25美元的披萨券,由此诞生了比特币第一个公允汇率:0.25美分/比特币。同年7月比特币客户端发布的消息被著名新闻网站Slashdot提及,为比特币带来了大量新用户,此后5天比特币的价格升至0.08美元。随着《时代周刊》、《福布斯》等舆论关注度的不断提升以及比特币可兑换种类的上升,其价格一路飙升。

第二阶段:2011.6-2013.12两次泡沫的破裂

2011年6月19日,承载超过七成比特币交易的MT.Gox网站遭到黑客攻击,造成6万名用户的数据被泄漏,部分黑客获得网站管理员的登录权,出售大量的假比特币,一时间使得比特币的价格从17.51美元跌至0.01美元。此后的半年中多家平台被黑,Bitconinica平台更是因两次遭受攻击而永久性关闭,这些灾难令比特币交易平台及比特币的投资者们充分意识到了黑客所带来的安全性风险。

恶性事件过后,2012年成为比特币恢复市场信心的一年。在这一年中,首个比特币杂志诞生,首个只针对比特币的信用违约互换交易发生,也陆续开始有商品和服务供应商接受比特币支付。比特币的价格在2012年年末回至13.41美元价位。2013年随着市场回温、大量中国投资者的涌入及短期事件所带来的波动,比特币价格在四月升至100美元水平,直到10月始终在60-140美元的范围内震荡。

2013年12月5日,央行发布通告,禁止中国的银行和支付机构直接或间接参与比特币的兑换交易。该禁令只适用于由政府拥有的银行和政府认可的付款处理,普通的中国公民依然可以交易自由比特币作为一种商品。2013年12月18日,比特币价格在中国降到了2011元人民币(约330美元)。这一次泡沫的破裂反映出对比特币监管态度的差异所导致的市场风险。

第三阶段:2014.03-2016.11疲软下行后反弹

2014-2016年比特币的价格整体呈现“U”型。这三年中,曾经红极一时的MT.Gox网站不敌黑客攻击、走向破产;越来越多的企业接受比特币支付;比特币市场涌现出一批如马克·安德森、杨致远、李嘉诚的资深投资人,而红杉、光速、软银等多家投资机构也都在比特币行业有所布局。

第四阶段:2017-2018疯狂牛市之后的再次幻灭

在这一阶段,大量投机客和机构投资者的涌入,市场接受度提升及技术升级带来的消息面刺激助推比特币进入疯狂牛市。然而比特币的火热行情没有持续太久,价格达到高点之后迅速回落,巨大的跌幅让高位进场的投机客血本无归,对比特币的争议也越发升温。

第五阶段:2018-2019比特币市场的修复之年

全球市场出现了新一波追逐风险的反弹趋势,带给比特币以及其他被视为追逐风险的数字资产一轮资金流入。庄闲网络娱乐平台进入 技术的大力发展与政策支持,也为比特币行情提供了乐观环境。

5、 乱象初现:分叉币和山寨币

比特币的交易者都使用一套统一的规则(数据结构),这是保证比特币交易和流通的关键,而比特币钱包则是通过识别区块上的交易记录来确定每一笔交易的有效性。那么比特币为什么会出现分叉呢?

比特币的区块大小限制使得挖矿收益降低,挖矿成本居高不下。为了防止比特币网络的超载风险并鼓励全网算力参与挖矿,中本聪最初将比特币的区块大小限制为1M。但是随着比特币的接受程度提高,挖矿和交易需求的提升,1M的区块大小限制使得网络容易发生拥堵。全网算力的提升造成比特币的挖矿难度和成本增大,矿工的收益也受制于挖矿难度增加而减少。根据BTC公布数据,截止2019年10月24日,比特币全网周平均算力为98.87EH/s,而2018年10月19日数据仅为51.41EH/s,增长幅度达92.3%,挖矿难度也迅速提高,从去年同期的7.18T达到目前的13.69T。

比特币集中于少数利益群体,新进者寻求新的参与方式。比特币诞生的10年时间中,目前约有1784万比特币被开采出来,而大部分的比特币都集中在比特币的开发团队和少数大矿场主手中,因此新进的虚拟货币交易者在寻找有升值潜力的虚拟币种。

在这样的背景下,目前市场上提出了两种主流的升级改进策略:硬分叉和软分叉。硬分叉简单的来讲就是挖矿过程中在庄闲网络娱乐平台进入 上形成了新的节点,由于矿工的挖矿行为相对独立,部分算力可能会在新的节点上继续挖矿而形成分叉的一条新的规范。新规范往往会发布出来,只有当多数节点同意后才会正式发布。这时如果旧的节点不接受升级而继续维持原本的庄闲网络娱乐平台进入 ,那么新节点产生的区块无法被旧区块识别,这种分歧就造成了硬分叉的发生。而软分叉是一种双向兼容的规范设计,新规范下产生的区块可以被旧的节点识别,而旧节点产生的区块也同样可以被新的节点识别,这样的升级方式并不会产生真正的分叉,适用于对比特币数据结构进行细微修改的情况。

比特币的技术升级已经箭在弦上,但是开发团队提出的改进方案各有不同,使得市场上出现了BCH、BTG、B2X、BCD、SBTC、BCHC这样种类繁多的分叉币。

在比特币迅速发展的同时,一些开发团队受到比特币的设计启发,通过对比特币的算法进行改进,创造了种类繁多的其他虚拟货币,其中比较活跃的是莱特币(Litecoin)。莱特币的诞生受到比特币的启发,技术上具有相同的实现原理,旨在改进比特币。与比特币相比有三种显著差异:第一,莱特币网络每2.5分钟(而不是10分钟)就可以处理一个区块,因此可以提供更快的交易确认。第二,预期产出8400万个莱特币,是比特币网络发行货币量的四倍之多。第三,工作量证明算法所使用的加密算法的计算量略低于比特币,降低了挖矿的难度。

类似于莱特币的虚拟货币以比特币的实现方式为基础,或多或少地进行一些改动,从技术上来讲难度并不大,却会造成市场的混乱。无论是比特币的分叉币还是山寨币,这些所谓的改进或升级并没有脱离比特币的实现原理。但是这些币种的出现,不仅会分流比特币的算力,同时缺乏权威机构来规范这些货币的发行和流通,短时间内涌现出数百种虚拟货币,很难通过监管确保投资者的资金安全。

二、 比特币暴涨背后:投机需求和监管不足

2013年以来比特币交易不断活跃,价格一度呈现爆发式上涨趋势。从2013年的最低价格66.34美元/个到历史最高价格19187.78美元/个,升值近300倍。到底是什么原因造就了比特币的造富神话?我们认为需要从投机需求和监管层面来讨论比特币疯狂上涨的原因。

1、 比特币投机需求主导价格上涨

比特币作为交易品种拥有诸多优势:开户便捷,交易门槛低、手续费低、24小时交易以及不受地域限制,这些优势使得比特币交易量迅速上升,日成交额从最低点286万美元,2017年12月21日一度达到218亿美元。

比特币在主流数字货币中处于主导地位,中国投资者多关注短期盈利。截止2019年10月25日,比特币收盘价为8675.6125美元/个,流通总量为1784.5万个,流通市值为1548.2亿美元,约占主流数字货币总市值的70%。根据《全球比特币发展研究报告》数据显示,中国的比特币交易占全球比特币交易量的80%。该报告对火币网的用户抽样调查显示,比特币的投资者年龄多为30-39岁,具备高中及其以上学历的投资者占比超过80%,IT从业者是占总用户数的比例约为35.45%,80.77%的比特币投资者以短期盈利为目的,仅13.81%的用户选择长期持有。

比特币可能被部分资金利用作为绕过外汇管制的通道。中国有每人每年最高5万美元的外汇额度管制,2016年人民币贬值幅度较大,部分国内投资者寻求黄金以外的投资渠道,或绕过资本管制将资金转移至海外。他们通过在国内交易所购买比特币,然后把这些比特币转移到一家海外交易所,最终通过出售这些比特币以获得美元或者其他外币。据2016年11月7日华尔街日报报道,中国投资者在人民币下跌之际大举买入比特币。比特币的全球总交易量在2016年10月24日当周达到4700万个,国内三大比特币交易所的交易量在2016年7月-10月占全球交易量的98%。

ICO成为庄闲网络娱乐平台进入 领域新的融资方式。ICO(Initial Coin Offering)是指通过发行加密代币的方式进行融资,并快速主导庄闲网络娱乐平台进入 初创企业融资。与IPO融资方式相比,ICO具有受监管限制小,融资速度快,不受跨境融资法律限制等特点。2018年3月19日,美国众议院通过了“RegA+条例修订法案”,将企业进行证券发行的上限增加了50%,达到7500万美元,并可应用于ICO发行。2017年9月Filecoin融资规模达到2.57亿美元,而2018年俄罗斯的Telegram截止目前累计融资规模17亿美元,创造了ICO项目融资的新纪录。但是ICO项目对投资者与庄闲网络娱乐平台进入 相关的知识要求较高,国际社会目前对ICO融资模式的监管尚不完善,并没有成熟的法律机制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2、 监管不足为炒作提供宽松环境

监管不足是催生比特币价格泡沫的重要外部因素。由于世界各国金融市场发育程度、中央政府力量、投资者保守程度等因素具有较大差异,因此各国对于比特币的监管态度各不相同。目前,对比特币完全采取严厉禁止态度的只有俄罗斯、冰岛、玻利维亚、厄瓜多尔、吉尔吉斯斯坦和越南这几个国家。而美国、德国、瑞士、澳大利亚等发达经济体对比特币的监管相对宽松,仅将其纳入自身的监管框架。

对比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监管政策可以看出,美国和新加坡等国对比特币的监管相对宽松,明确比特币不具有信用货币地位,但可作为金融资产进行投资。中国、法国、日本以及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对比特币出台了比较严格的监管措施,比特币被认定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货币,不能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但是仍未制定相关法律政策维护投资者利益。我们认为监管的相对宽松和立法的相对迟滞是比特币泡沫持续膨胀的重要外部因素。

三、 比特币投资:本质上不是货币,投资仍需客观看待

根据货币的表现形式,我们可以将货币分为实物货币和信用货币两大类:实物货币主要用于作为商品交换的一般等价物,金属货币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上世纪30年代,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引起全球性的恐慌和金融混乱,迫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脱离金本位和银本位,由国家提供信用背书的货币应运而生,即所谓的信用货币。

1、 比特币与实物货币

实物货币是在商品交换过程中产生的最初货币形式,是作为商品交易媒介的一般价值表现形态,是以其作为商品的本身价值为基础的。能充当实物货币的商品具有以下特征:①普遍接受性;②价值稳定;②价值均值可分性;④轻便和易携带性。金属货币是最具代表性的实物货币,其中黄金作为实物货币至今仍在经济活动中发挥作用,接下来我们将根据实物货币的四个特征来对比黄金和比特币的异同,进而探讨比特币替代实物货币的可能性。

从普遍接受性的角度,黄金具备商品和货币的双重属性,胡恩同(2005)认为这两种属性在历史发展中同时发挥作用,只不过在不同时期两种属性的凸现程度并不相同。商品属性角度,黄金和其他一般商品一样在现实生活中发挥使用价值,如在首饰、电子工业等领域的使用,同时黄金的开采也体现着人类的劳动价值。货币属性角度,王素珍(2014)认为,货币的本质特性是一般授受性。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前,黄金是最广为接受的货币,被作为一般等价物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即便在当前信用货币体系下,黄金仍然是所有信用货币的价值基础,可以在世界范围内作为结算手段。黄金的历史几乎和人类的历史一样漫长,从最初的狂热崇拜到成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发挥交易媒介的作用,黄金在人类交易活动中的地位难以替代。古典金本位体系下,黄金与一国的货币相挂钩,各币种的价值都用一定数量的黄金衡量。甚至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一个国家的黄金储备依然被用以平衡国际收支,维持或影响汇率水平,在稳定国民经济、抑制通货膨胀、提高国际资信等方面发挥着特殊的作用。

对于比特币,首先从本质上讲比特币是计算机技术发展的产物,作为一串记录在载体上的数字,在生活中不具备使用价值。有观点认为比特币的开采过程消耗电力,耗电量可以体现比特币的内在价值,这是一种片面的理解。比特币的开采是计算机通过解决数学难题而获得的奖励,这个过程并不是人类参与的价值创造活动,而是开发者和参与者认可的一种数学游戏。因此比特币不具备使用价值,其开采过程不能体现劳动价值,并没有与黄金类似的商品属性。其次,从货币属性的角度来看,比特币的接受范围相当有限,目前接受比特币作为交易手段的企业数量并不多,且受到全球监管趋严和比特币价格波动剧烈的影响,主要社交媒体平台也开始拒绝比特币等虚拟货币。推特(Twitter)于2018年3月26日发布广告禁令,为避免潜在的欺诈行为使公众损失大量资金,平台将禁止出现虚拟货币ICO及销售广告。Facebook和Google此前已经做出了类似的决定以禁止虚拟货币的广告投放。知名论坛和社交网站红迪网(Reddit)也宣布停止接受比特币支付。

从价值稳定的角度,黄金的价格受到多种因素影响,蒋先玲(2017)的研究表明长周期下伦敦黄金现货价格周期与经济发展周期相反;中周期表现出与大宗商品价格周期相一致的特征;短周期黄金价格受到突发因素影响较大,投资者情绪和预期为波动主要原因。但是黄金的内在价值即作为商品包含的劳动时间价值是长期不变的,因为黄金开采技术多年来并未出现重大突破。比特币自诞生以来,对其内在价值的争论就从未停止,主要是因为比特币本身不包含劳动时间价值且不与任何实物资产挂钩,这也造成比特币的价格波动异常剧烈。我们取2013年1月30日至2019年10月25日的COMEX黄金价格和比特币价格进行计算,两者的标准差分别为104.16和3677.84,比特币在同期的价格波动远大于黄金,在价值稳定这一点上比特币无法和黄金媲美。

从价值均匀可分性的角度,比特币的最小单位是聪,一比特币等于一亿聪,理论上和黄金一样是价值均匀可分的。

从轻便和易携带性的角度,在人类社会早期交易额不大的背景下,各国的商业活动都可以金币、金条的形式进行结算,黄金相对于其他金属货币具备轻便和易携带的特性,这是因为同等质量的黄金可以代表更多的价值。而随着社会发展,黄金无法适应交易额的迅速增长而逐渐被代用货币和信用货币取代。在这一方面,比特币具备黄金等实物货币无法比拟的优势,比特币的存储和交易都依赖于比特币钱包和互联网环境,只需将自己的账户接入网络,就可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转账和交易,因此便捷性也常被认为是比特币的巨大优势。

2、 比特币与信用货币

信用货币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强制流通不以任何贵金属为基础的独立发挥货币职能的货币,其本身价值远远低于其货币价值。目前世界各国发行的货币,基本都属于信用货币。信用货币的表现形式包括辅币、现金或纸币、银行存款和电子货币。

凯恩斯的《货币论》中指出,记账货币(money of account)是表示债务、物价与一般购买力的货币,这种货币是货币理论中的原始概念。褚俊虹(2002)的研究表明,货币的本质是信用,而货币发展的本质规律是交易成本递减。信用货币本质上是由国家主体赋予法偿性的一种债务,其流通能力是法律赋予强制执行的,这是信用货币具备一般授受性的保证。一般来讲,信用货币具有以下特征:①价值符号;②债务货币;②强制性和法偿性;④国家主体可以对信用货币的发行进行调控。

比特币替代信用货币的最大障碍正是去中心化的特性。这一特性意味着比特币缺乏发行主体,具备开发能力的团队都有可能开发新的数字货币,分叉币,山寨币理论上都可以具备与比特币相同的功能。那么我们应该用何种虚拟货币进行交易就成了无法达成共识的问题,因为目前还没有法律赋予比特币等虚拟货币强制流通能力。缺少具有公信力的国家或组织为其背书,也没有和任何实物资产挂钩,比特币作为货币的信用基础就不存在,自然不能很好地行使货币的职能。甚至当主权国家宣布比特币非法时,比特币可能会一文不值。

比特币不能取代信用货币,而与实物货币相比,比特币在价值均匀可分性方面理论上可行,而其在轻便和易携带性的巨大优势不容忽视。因此我们认为,对比特币相关技术的借鉴是必要的,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姚前在《央行数字货币的技术考量》一文中也指出现阶段我国研发央行数字货币的首要出发点是补充与替代传统实物货币。但是比特币的本质不是货币,对其投资仍需客观看待。

四、 比特币的未来:限制私有加密货币发展,加快研发央行数字货币

1、 比特币的风险:自身运行机制而产生的固有风险

比特币的造富神话背后,隐藏着诸多潜在风险。比特币的设计机制导致它不同于以往的货币,存在许多特质问题。——市场风险,市场过浅问题,储存交易风险,操作风险,隐私相关风险,以及法律法规风险等

市场风险:首先,无论是将比特币作为资产投资还是作为交易媒介,任何比特币的持有者都会面临比特币价格波动带来的市场风险。缺乏发行主体的比特币几乎是不受控的,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缺乏价值基础使比特币内在价值的判定非常困难,这样的不确定性可能会对投资者带来损失。不稳定的币值可能会降低投资者持有比特币的动机,并且让商户难以使用比特币标价,这种波动性对比特币流通范围进一步扩大产生了阻碍。

储存风险:持有者通过挖矿和购买的比特币,必须储存在各种电子钱包中。线上平台的电子钱包自身安全系数往往不足,容易遭受黑客攻击导致比特币被窃。而线下钱包则存在丢失或损坏的隐患。如果电脑没有备份而发生损坏,同样可能永久性的失去比特币。

交易风险:比特币支付的不可逆转性也增加了交易风险。如果比特币是由于失误或被欺诈而发送的,比特币系统没有内置的机制来解决这种问题。虽然买卖双方可以自愿地同意改正错误,但是比特币协议没有任何机制能够强行取回资金。不可逆转性使得比特币在交易方式的竞争中处于劣势:所有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消费者应该倾向于使用一个能够避免错误支付的支付系统。

隐私相关风险:比特币同样也为投资者的隐私带来了潜在风险。比特币交易实际上是非实名系统,每个账户的交易信息都是完全公开,只是账户的真实持有人是未知的。然而,使用比特币进行商品购买和线上支付往往会需要邮寄地址和真实姓名,原则上可以从这些来源获得比特币用户的身份,这就为用户带来了隐私泄露的风险。

政策风险:最后,比特币系统在不同国家面对着不同法律和监管。各个国家关于比特币收益的税收、比特币资产的保护等方面的立法都比较薄弱,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可能难以获得有效保护。目前在我国,比特币监管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比特币法律界定模糊。目前我国“虚拟货币”的内涵外延并无明文规定或者解释说明,它自己本身就是一个模糊概念。法律监管方面存在漏洞与空白,在具体案件或实践中,法律无法发挥指引作用。2)比特币价值认定困难。比特币价格波动剧烈,导致比特币价值判断不准,当比特币交易者利益受损时难以得到妥善处理,有可能会出现因比特币价值而定罪量刑的某些犯罪摇摆不定的情况,有损法律威严,并影响后续司法救济。3)管辖权不明、准据法无从选择。在比特币侵权违法案件中,管辖权的拥有国、管辖法院、侵权行为地等一系列的法律争端成为了现今司法领域的一大焦点问题。当比特币跨境犯罪时,如何确定司法权,这更是缺乏国家间统一的国家条约或规则,增加了解决国际性案件的难度。

2、 中国对比特币的监管

随着比特币在世界范围内的兴起,中国的投资者也开始涌入比特币市场,成为比特币交易中的重要力量。2011年6月,比特币中国交易平台上线,主要作为比特币买卖、交易的服务提供场所,国内的比特币开始被关注。2013年5月,中国央视《经济半小时》比较客观地向中国观众第一次介绍比特币这个新生事物,这是中国政府官方媒体第一次介绍比特币,被认为是一种积极的信号,中国市场的比特币交易量跃居世界第一。然而,随着比特币的快速发展,中国出现了许多山寨币交易和非法ICO融资项目。为了保障中国投资者的资金安全和维护金融市场稳定,我国政府对比特币交易活动的监管逐步趋严。

2013年12月,央行等五部委下发《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认为比特币为虚拟商品,要求金融机构和支付机构不得以比特币为产品或者定价单位,不得直接从事比特币的买卖服务,同时也不得为比特币交易提供清算、结算等服务。从而在比特币与金融行业间架设栅栏,以防比特币的风险扩展到金融行业从而导致更为严重的系统性风险。各大银行也很快响应规章的要求,纷纷禁止为比特币提供服务。通知下发后市场剧烈震动,比特币价格遭遇重挫,此后一年比特币价格从高峰8000元左右大幅下跌70%,一度跌破2000元。

2014年3月,央行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比特币风险防范工作的通知》,禁止国内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机构提供比特币交易平台的开户、充值、支付、提现等服务。

叫停非法ICO活动,清退相关交易所。截至2017年上半年,中国ICO市场已初具规模,募资金额达到26亿元人民币。但与此同时,缺少政府监管的ICO活动催生了大量良莠不齐的ICO项目,存在发行方缺乏明晰的规范、投资者缺乏适当性管理、投资者非理性行为引发市场泡沫和不法之徒借机诈骗洗钱等隐患。2017年9月,央行联合七部委发布《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要求各类ICO立即停止,相关交易平台停止运营。至此,比特币在中国被明确限制发展。

2018年1月12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布《关于防范变相ICO活动的风险提示》,指出一种名为“以矿机为核心发行虚拟数字资产”(IMO)的模式值得警惕,存在风险隐患。

2018年3月28日,央行副行长范一飞在2018年全国货币金银工作电视电话会上表示,2018年将从严加强内部管理和外部监管,开展对各类虚拟货币的整顿清理。

2018年8月24日,银保监会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防范以“虚拟货币”“庄闲网络娱乐平台进入 ”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的风险提示》,声明此类活动以“金融创新”为噱头,实质是“借新还旧”的庞氏骗局,资金运转难以长期维系。

2019年2月21日,在人民银行2019年全国货币金银工作会议上,央行副行长范一飞表示,2019年要深入推进央行数字货币研发,加强虚拟货币监测监管。

3、 央行数字货币:中国正走在世界前列

央行信用货币以国家信用背书作为支撑,具有法定强制流通能力。而比特币等加密货币则以密码学原理为基础,因为缺乏信用背书,也没有发行主体,币值易受外界政策变化以及投机行为影响,接受范围也相对有限。随着比特币和庄闲网络娱乐平台进入 技术的兴起,央行数字货币成为各国的重点研究领域,英国、加拿大等多国央行都表示将涉足该领域,但尚无一家中央银行拿出落地的实际应用。盛松成(2016)认为数字货币的技术创新无法取代央行货币发行和货币政策,有望在降低发行成本、确保资金安全和提高交易效率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在法定数字货币的研发上起步较早,发展较快。我国央行在2014年就已经成立专门研究小组,论证央行发行法定数字货币的可行性;2016年9月,票据交易平台筹备组会同数字货币研究所筹备组成立了数字票据交易平台筹备组,启动数字票据交易平台的封闭开发工作。2017年1月25日,数字票据交易平台实验性生产系统成功上线试运行,顺利完成基于庄闲网络娱乐平台进入 技术的数字票据签发、承兑、贴现和转贴现业务,实现了数字票据业务的突破性进展,对于将庄闲网络娱乐平台进入 技术应用于金融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

法定数字货币的运行框架有两种模式:一是由中央银行直接面向公众发行数字货币;二是遵循传统的“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二元模式。央行副行长范一飞的署名文章《关于央行数字货币的几点考虑》一文认为第二种模式(双层投放体系)更符合我国的国情。这种模式仍采用现行纸币发行流通模式,由中央银行将数字货币发行至商业银行业务库,商业银行受央行委托向公众提供法定数字货币存取等服务,并与中央银行一起维护法定数字货币发行、流通体系的正常运行。“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二元模式的优势在于由中央银行信用担保,具有无限法偿性;有利于充分调动市场资源促进创新、竞争选优;有利于分散化解风险;避免央行直接发行数字货币的“挤压效应”影响商业银行的投资贷款能力。

比特币等虚拟货币已经被各国纳入自身的监管体系中,在认识到虚拟货币本身风险的同时,我们不能否定庄闲网络娱乐平台进入 技术的创新性和发展潜力。央行数字货币的研发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但是必须以国家信用为保证,坚持中心化管理的原则,才能在提供高效服务的同时维护国家货币主权。

]]>
博鳌亚洲论坛:“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案例研究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943047.html Thu, 26 Sep 2019 21:10:02 +0000 //www.otias-ub.com/?p=943047 这份报告是首份从中国企业角度分析“一带一路”可再生能源合作的机遇和挑战的报告。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高级顾问杨富强表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潜力巨大,中国政府及企业应发挥其在新能源制造业、项目设计施工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帮助沿线国家发展可再生能源。在这些国家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将不仅有利于减少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保护环境和民众身体健康,加速能源结构转型,还有利于中国打造“一带一路”良好的国际形象。

此外,报告还分析了中国参与“一带一路”可再生能源合作面临的诸多问题,主要障碍包括项目融资成本过高、中国标准的国际认可度不高、沿线国家可再生能源扶持力度不足及存在相关法律和政策风险等。

以中国风电企业海外投资为例,中国企业的设备相比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具有一定的价格优势,但后者在海外项目的融资利率约为3%,而中国企业普遍高达6%-7%,中国企业设备成本低的优势被融资成本高的劣势所抵消。另外,中国企业之间恶性竞争,在多种形式的国际联合体项目竞标中,相互压低价格的行为损害了中方利益,困扰中国参与“一带一路”可再生能源国际项目的开拓。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交流群,支持我们发展可加入!

]]>
CEVE:2019年动力电池安全性研究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929672.html Tue, 27 Aug 2019 13:30:22 +0000 //www.otias-ub.com/?p=929672

 

]]>
百度地图慧眼:2019年第二季度中国城市活力研究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920467.html Fri, 09 Aug 2019 18:35:56 +0000 //www.otias-ub.com/?p=920467 本报告选取了中国100个主要城市,通过大数据客观反映城市人口吸引力。我国城市化已进入新阶段,人口已成为城市发展的核心资源,本报告中的常住人口是指在一个城市驻留超过2个月的人口,报告采用城市常住人口吸引力指数作为评估城市吸引力的核心指标,即该城市新流入常住人口与全国所有城市新流入常住人口均值的比值。

2019第二季度已经过去,哪些城市挤进了前十?全国100个主要城市人口吸引力如何?东莞吸引力如何?哪些城市酒吧夜生活吸引力最强?哪个城市酒吧最多?城市酒吧都喜欢开在哪些区域?……以上这些问题,统统可以在本报告中找到答案。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交流群,支持我们发展可加入!

]]>
他经济下,“精装修男性”生存图鉴研究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918976.html Wed, 07 Aug 2019 03:41:11 +0000 //www.otias-ub.com/?p=918976 儿童>少妇>老人>狗>男人” 的消费市场价值排序,「他不如它」已成为历史,而支撑他经济迅速发展的核心人群非“精装修男性”莫属。]]>

是时候,仔细审阅一下这届男同胞了。

在如今,被吹捧的“颜值时代”,他经济逆流而上,早已颠覆“少女>儿童>少妇>老人>狗>男人” 的消费市场价值排序,「他不如它」已成为历史,而支撑他经济迅速发展的核心人群非“精装修男性”莫属。

精装修男性把帅气“画”在了脸上,“装”在了身上,并逐渐内化成了一种与众不同的气质。
为还原社会经济发展下诞生的新物种“精装修男性”的真实面貌,神策数据·用户行为洞察研究院和聚美优品联手推出《他经济下,“精装修男性”生存图鉴》研究报告。

为你剖析他们是谁?“社会人”如何看待他们?他们有什么特征与消费偏好?“精装修”诞生的源头是什么?如何成为“精装修男性”?以及未来“精装修化”在 TA 经济下的演进趋势?

1、他们是谁


2、“社会人”眼中的精装修男性

眼中……

眼中……
自己眼中……
还有,精装修男性不为人知的一面……

……

更多未知,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神策数据公众号回复“精致男”下载《他经济下,“精装修男性”生存图鉴》报告探秘哦~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交流群,支持我们发展可加入!

]]>
PPRO&Amadeus:2019年旅游支付研究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916975.html Sun, 04 Aug 2019 23:00:50 +0000 //www.otias-ub.com/?p=916975 根据PPRO和Amadeus最近的旅游支付研究报告,在全球十大经济体中,有7个国家的电子钱包销售额至少占电子商务总销售额的五分之一。然而,全球第三大经济体日本的电子钱包仅占电子商务总量的2%。

荷兰、德国和马来西亚的消费者可能是为了避免陷入信用卡债务,或者只是更愿意用现有银行账户中的现金支付,他们是电子购物的银行转账支付的主要用户。另一个使用现金支付的因素,或许与支付卡高昂的获取和交换费用有关。

iDEAL是荷兰广受欢迎的本地支付方式,由荷兰银行牵头的协会Currence运营。在德国,人们更喜欢的另一种支付方式是Sofort,它在网上购物时提供即时的银行转账服务。2014年,瑞典Klarna银行收购了Sofort。

根据PPRO和Amadeus的一项研究,使用银行转账进行在线购物的做法只在少数几个国家流行。在大多数其他国家,渗透率从个位数(如巴西的4%和美国的8%)到比利时的11%和印度的17%不等。

在电商购物中更广泛地采用银行转账的一个主要挑战是,世界上有很大一部分人口没有银行账户。

根据世界银行的全球Findex数据库,截至2017年,全球近三分之一的成年人没有银行账户。从全球来看,这意味着17亿人没有来自金融机构或受监管的移动货币提供商的银行账户。

虽然没有银行账户的消费者数量仍然很大,但在过去几年里该占比已经大幅下降。2017年,拥有银行账户的消费者比例达到69%,高于2014年的62%和2011年的51%。

另外,男女之间以及高收入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在帐户所有权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平等。全球72%的男性和65%的女性都有银行账户。在高收入经济体,94%的成年人拥有银行账户,而在发展中国家,这一比例仅为63%。

拥有银行的成年人数量不断增加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移动货币账户的普及,尤其是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像M-Pesa这样的服务提供商已经在肯尼亚、坦桑尼亚和南非等国家获得了大量的账户持有人。

在一些国家,网上购物通常需要去便利店、汇款代理机构、邮局或银行存钱来完成交易。根据PPRO和Amadeus的研究,在菲律宾和沙特阿拉伯等国家,近一半的电商采购是用现金完成的。

在巴西,政府创建了一种名为Boleto Bancario的特殊现金支付方法,几乎任何人都可以用现金支付网上购物。当巴西人在数字商店进行在线购物时,他们除了使用信用卡外,还可以选择使用Boleto Bancario支付方式。当选择此选项时,客户将获得预先填写的Boleto Bancario付款单。顾客可以在任何一家银行分行或授权的加工商(如药店、超市、彩票机构和邮局)打印账单并支付现金。

尽管许多国家采用了其他支付方式,信用卡和借记卡在网上购物方面仍然保持着强大的地位。根据PPRO和Amadeus的研究,加拿大人和韩国人近四分之三的网上购物都使用支付卡。

在美国美国消费者金融保护局(Consumer Financial Protection Bureau)报告称,2017年美国共有6.59亿人开立信用卡账户,信用卡开放额度超过4万亿美元,其中支付卡(包括借记卡)占据了互联网购买量的57%。在信用卡拥有率同样很高的美国,支付卡只占据电子商务交易额的50%。

文字编译来自:雨果网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交流群,支持我们发展可加入!

]]>
UPS:2019年亚太地区网购消费者行为调查研究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917015.html Sun, 04 Aug 2019 22:00:05 +0000 //www.otias-ub.com/?p=917015 亚太地区的全球网络零售占比超过 50%,是世界电子商务变革的核心。 但是随着网上购物的流行,客户需求日渐细化,期望值不断上升,企业需要变得灵活并快速适应,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UPS《网购消费者行为调查》研究报告提供对网购消费者从购买前到发货后的日常购买习惯洞察。他们在哪些地区进行此项调研?他们愿意接受多久的递送时间?他们对零售商的退货政策有何期待?以及如何才能将一名生客转变为常客?

2019 亚太地区调研精要

2019 UPS《网购消费者行为调查》研究报告关注网购消费者的购买习惯,他们来自亚太地区的四大关键市场 – 澳大利亚、中国、中国香港、韩国。 除企业对客户 (B2C) 趋势之外,2019 年的研究报告还首次针对企业对企业 (B2B) 消费者的网购习惯提供了独特见解。

该研究报告深入分析了塑造当下网络零售格局的三大方面以及它们如何影响您的业务:

·  可视性: 客户期望能够轻松便捷地了解产品详情、寄件费用、递送时间或退货政策,让整体购买路径清晰可见。

·  激励机制: 消费者并不一定仅因为某件特定产品而购买,还有许多促使其购买产品的因素或方式。

·  定制化: 由于现代生活的压力和紧凑的时间安排,客户希望零售商能提供端到端的服务,想其所想、供其所需。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交流群,支持我们发展可加入!

]]>
自动驾驶研究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895884.html Sun, 23 Jun 2019 09:11:44 +0000 //www.otias-ub.com/?p=895884 2018年3月31日,由轰动一时的Uber公司全球首例无人驾驶汽车致死案最终达成了双方和解。 近年来,各大科技及汽车厂商都在大力推动着自动驾驶的实现,而 Uber 仅用几秒钟的一次致死事故,就将自动驾驶推上风口浪尖,这条新闻也使得背靠人工智能的自动驾驶系统又一次引发了人们的关注。
2018年3月31日,由轰动一时的Uber公司全球首例无人驾驶汽车致死案最终达成了双方和解。

近年来,各大科技及汽车厂商都在大力推动着自动驾驶的实现,而 Uber 仅用几秒钟的一次致死事故,就将自动驾驶推上风口浪尖,这条新闻也使得背靠人工智能的自动驾驶系统又一次引发了人们的关注。

1 人 工 智 能 发 展 路 线

随着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高速发展与应用,计算机技术已经进入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信息技术时代——智能技术时代。近两年来,人工智能已经被提升到了关乎我国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第三次人工智能研究热潮在中国愈演愈烈。

相比于世界发达国家人工智能的发展,我国的人工智能研究起步晚,发展道路曲折,甚至一度受到打压。

但是在进入21世纪后,许多人工智能研究项目获得各类国家科研基金支持,各大高校培养了大批科技人员从事人工智能学科的研究。近两年来,人工智能研究在中国甚至已经被提升到了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

图   人工智能技术源头河流图

AMiner在统计人工智能所有子领域共18107专家学者后发现,在全球人工智能专家中,目前占比最多的前三名是美国(39.71%)、中国(14.77%)和英国(6.3%),这三个国家的人工智能专家数量对比其他国家和地区具有绝对优势。

然而在全球资深人工智能专家和领军人工智能专家数目上,美国(分别为54.13%和68%)占比多于全球其他所有地区专家数目的总和。

中国的人工智能科研现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第一名美国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

2 中 国 AI 领 域 面 面 观

人工智能既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又是计算机科学、控制论、信息论、语言学、神经生理学、心理学、数学、哲学等多种学科相互渗透而发展起来的综合性学科。

AMiner根据前期采样的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数据,并基于ACM计算分类系统CCS2012,重新构建了中国人工智能领域分类树。

图   中国人工智能领域分类树

此外,我们统计了中国的四个权威机构的数据,包括中国电子学会,中国中文信息学会,中国自动化学会和中国计算机学会,分析了中国人工智能学者的分布及研究现状。

中国人工智能学者主要分布在以下领域:数据挖掘、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数据库、自然语言处理、图像处理、计算机图形学、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人机交互、信息检索以及社交网络等。其中,数据挖掘(230人)、机器学习(207人)、计算机视觉(193人)和数据库(171人)领域的人才充足,而在机器人、跨学科计算与机器学习应用等领域稍显薄弱。

在中国,人工智能学者数量最多的三个单位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分别有72名,66名,51名人工智能专家。这三个单位的人工智能学者数远多于其他单位。

在此次发布的报告中,AMiner还统计了近2年人工智能领域发表的国际顶级会议论文,得到了5573篇论文,其中有1554位中国学者。

按照人工智能领域的分类树,将每篇论文归类至相关的领域,含50位中国学者以上的(一级)领域有:机器学习(796人,占总数的51.22%)、计算机视觉(334人,占总数的21.49%)、自然语言处理(204人,占总数的13.13%)、社交网络(84人,占总数的5.41%)、多代理系统(61人,占总数的3.93%)、知识工程(59人,占总数的3.80%)、知识表示(54人,占总数的3.47%)和推荐系统(53人,占总数的3.41%)。中国学者发表的顶级论文涉及的这些领域也是人工智能在国际上比较活跃的子领域。

3 中 国 AI 专 利 在 哪 里

AMiner在随机抽取2015年1月1日至今覆盖各个AI领域的 15222个AI相关的专利并统计分析后发现,AI专利41.47%来源于计算机领域,其次是电子通信(13.64%)、控制(5%)等领域,并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

本次发布的报告基于国家专利局的相关数据,覆盖了AI研究的各个方向,其中在数据库(38038)、机器学习(13877)、人机交互(9969)、大物联网(8929)、大数据(5055)、语音技术(4835)、虚拟现实(3577)、数据挖掘(1422)、深度学习(786)、自然语言处理(819)、机器人学(1547)等领域尤为活跃。

另外在AI的实践应用中,无人机(9356)、人脸识别(3207)、社交网络(710)、自动驾驶(647)等AI具体应用方向专利数量可观。

以深度学习专利来看,在2012年暂无深度学习相关的专利,2013年有31个,2014年为80,2015年为237,到2016年则有465个。通过拟合可以看出,中国在深度学习方面的专利基本以增指数的趋势增长。

图   中国深度学习专利数量

在中国AI专利申请前20的机构中,企业占11名,高校占9名,而且企业的名次相对更高。整体数据上,AI专利的主力军还是企业。作为IT产业最为密集的三个城市,专利申请单位也多分布在北京、上海、深圳。

在指纹验证处轻按,手机便可以自动识别完成付款程序——由于人工智能的发展,许多在过去看来不可置信的事如今已成为广泛使用的生活常识。

以BAT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在人工智能特定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应用实践成果。这些成果目前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比如交通、银行、电子商务、安保(包括指纹识别、语音识别、人脸识别、虹膜识别和步态识别等)、机器人视觉和导航等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4 交 叉 热 点 分 析

过去十年内,AI领域与汽车领域的交叉运用主要集中在Control Methods、Neural Networking、Genomics与 Control Strategy、Control System、Real Time的交叉运用,其中Control Methods(AI)& Control System(Vehicle)与Genomics(AI)& Real Time(Vehicle)在短短十年之内实现了飞速的发展。

而在未来三年内,AI与汽车领域的交叉运用主要集中在Genomics、Control Methods与Control Strategy、Control System、Real Time的交叉运用。Genomics(AI)& RealTime(Vehicle)将继续成为研究的重点。

无论是Control Methods(AI)& ControlStrategy(Vehicle)、Control Methods(AI)& Control System(Vehicle)还是Genomics(AI)& RealTime(Vehicle),都使用AI进行汽车的数据收集与驾驶决策。未来的研究热点集中在这三个领域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未来自动驾驶将热度不减。

作为行业的代表,特斯拉、Uber和Google这三个力量结合在一起,推动了产品和需求的跨越式发展,整个行业进入了新的变革点。人工智能的发展为汽车的变革注入了更具想象力的未来。

来自:AMiner官网

]]>
中物联冷链委:2018跨境冷链物流研究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883957.html Wed, 29 May 2019 06:59:00 +0000 //www.otias-ub.com/?p=883957

“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1997年至2017年,中国农产品进口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3.5%。其中食品进口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4.6%。
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食品进口国,2017年,中国18112家进口商进口了616亿美元的食品。2018年以来,我国与有关国家签订了超过30个农产品检验检疫准入议定书。

近年来,我国食品进出口规模逐年扩大。在消费升级的当下,国民对于食品种类和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进口食品也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其中也包括大量的进口生鲜产品。

据美国食品协会预测, 中国进口食品消费量年均增速将维持在15%以上,预测到2018年底,中国将成为最大的食品进口国。根据中物联冷链委的测算,2017年我国食品进口冷链物流费用约为24.23亿美元。

根据海关总署统计,截止2017年底我国已经和主要贸易伙伴签订了44个进出口食品安全合作协议,累计完成140个国家(地区)肉类、乳品、水产品、粮谷类等19种产品卫生证书、植物检疫证书、原产地证书等官方证书确认。

2018年,全年累计与31个国家或地区签订36项检验检疫议定书,明确了55种食品准入要求,确保源头安全。

严厉处罚违法违规行为,退运或销毁来自64个国家或地区的1413批不合格食品化妆品,暂停17家涉事企业产品输华资格,撤销1家企业在华注册资格。

新增7个进口肉类指定口岸、8个进口肉类指定查验场和1个冰鲜水产品指定口岸。全年共抽样检验进口食品化妆品样品43603个,出口食品化妆品样品18951个。

2018年中国的对外贸易有了长足发展,概括起来有几个特点:

第一,进出口稳中有进,中国继续保持货物贸易第一大国的地位。

第二,“一带一路”取得重大进展,过去的一年,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贸易总值增长速度高于全国进出口增速3.6个百分点。

第三,国际贸易的新业态蓬勃发展。

第四,跨境贸易的营商环境大幅度改善,通关时间大幅缩短。

——2019年3月5日全国两会“部长通道”海关总署署长倪岳峰的讲话

不同于普品的跨境,跨境冷链难度很大,跨境冷链运行的每一环节,如境外采购、运输、通关、商检、税务、仓储、法律等所涉专业众多,对相关知识、经验、文化和语言等具有较高要求,再加上冷链在仓储、转运、分拣、合单等环节还具有全程温度一致要求,全程可监控、可追溯要求,以及运输时间方面要求等等。难度的叠加,使得跨境冷链供应链管理更为复杂。

生鲜产品业务因涉及产品的加工、分类、仓储、冷链物流、终端配送等多个环节,环环相扣,风险较大。且跨境生鲜商品主要来源以欧美、澳大利亚、西班牙等距离中国较远的发达国家为主,因此对时效、品质、成本控制等就有了更高的要求。

整个物流配送中既有境外出口仓储,又有跨境海运和航运、进口保税仓储、食品检验等多个环节,所以跨境生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常常出现“断链”的情况。

2018年中国进口了价值148.6亿美元的水产品。同比增长35.16亿美元,增幅31.0%水产品进口增幅高于其他任何进口食品。中国水产品出口额同比增长5.6%,至223.3亿美元。贸易顺差74.6亿美元,减23.9%。

2018年我国水果出口71.6亿美元,同比增长1.2%;进口额为84.2亿美元,同比增长34.5%;贸易逆差12.6亿美元,上年同期为顺差8.2亿美元。 

我国是世界上的蔬菜出口大国。2018年我国蔬菜出口152.4亿美元,同比降低1.8%;进口8.3亿美元,同比增长50.0%;贸易顺差144.1亿美元,降低3.7%。

2018年我国畜产品进口285.2亿美元,同比增长11.3%;出口68.6亿美元,同比增长7.9%;贸易逆差216.6亿美元,增加12.5%。

其中,猪肉进口119.3万吨,同比降低2.0%;猪杂碎进口96.1万吨,减25.1%;牛肉进口103.9万吨,增49.5%;羊肉进口31.9万吨,增28.1%;奶粉进口115.3万吨,增11.0%。

2017年自一带一路沿线前三位进食品口国家分别是印度尼西亚、泰国、越南,金额分别是43.88亿美元、31.17亿美元、23.95亿美元。

自一带一路沿线进口食品前三类分别是植物油、粮食及制品和水海产品,金额分别是54.4亿美元、37.8亿美元和28.5亿美元。

据海关统计,2017年进口食品总额排名前十的口岸分别为上海口岸、深圳口岸、天津口岸、青岛口岸、南京口岸、大连口岸、广州口岸、黄埔口岸、宁波口岸、厦门口岸。

]]>
NoxInfluencer&白鲸出海:2018年度海外网红营销研究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816874.html Sun, 06 Jan 2019 16:38:49 +0000 //www.otias-ub.com/?p=816874 由NoxInfluencer联合白鲸出海《2018年度海外网红营销研究报告》新鲜出炉,围绕海外网红营销现状与发展,出海企业网红营销投放偏好与面临难题,海外网红投放的方法洞察与分享,将为您拨开海外网红营销层层云雾,预见2019年海外网红营销趋势!

处于风口的网红(海外)营销,真容若隐若现,为了让行业近距离了解网红营销的行业生态,Nox基于从业经验、大数据技术以及多方行业资料的调研与分析,以报告的形式与行业进行结果共享。

本报告有哪些内容?

本报告从海外网红营销的起源、现状、问题及发展等诸多维度,对海外网红营销之于品牌、产品推广的价值进行分享与洞察。帮助国内出海企业(跨境电商、移动开发者、游戏开发商等)快速了解海外网红发展轨迹及趋势,科学判定与预测海外网红营销所面临的机遇、挑战及中长期战略价值。

本报告有哪些特色? 

和目前市场上的报告和资料相比,本报告结合了更多的实例与从业经验反映海外网红营销产业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其次,本报告以平实的语言及其结构撰写,可以满足初级从业读者的需求,从基本概念到存在问题、行业趋势都进行了细致讲解,力求干货!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交流群,支持我们发展可加入!

]]>
极光大数据:2018年电商行业研究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813454.html Wed, 26 Dec 2018 08:27:57 +0000 //www.otias-ub.com/?p=813454

极光大数据(NASDAQ:JG)发布《2018年电商行业研究报告》,结合电商大数据以及电商用户调研数据,从行业运营情况、用户评价、用户粘性、用户价值、双十一情况、用户画像等多个方面综合分析电商行业的情况。本报告定义的电商是狭义的电商概念,即消费者通过互联网进行一手商品购买的平台,不含B2B和二手交易。

电商行业的概念与范畴

本报告定义的电商是狭义的电商概念,即消费者通过互联网进行一手商品购买的平台,不含B2B和二手交易

  • 本报告将结合电商大数据以及电商用户调研的数据,从行业运营情况、用户评价、用户粘性、用户价值、双十一情况、用户画像等多个方面综合分析电商行业的情况

核心观点

  • 移动购物行业用户规模和渗透率在过去一年内快速增长,截至11月,移动购物行业用户规模接近8亿,渗透率71.1%
  • 淘宝在各项运营指标上均占据龙头地位,11月app渗透率达52.5%,月均DAU近2亿;拼多多在过去一年内增长迅速,各项运营指标已达到行业第二
  • 京东、淘宝和天猫的用户评价最高,净推荐值均超20%;淘宝、拼多多和京东的用户粘性更强,忠诚度均在7成以上
  • 极光用户价值分层模型的结果显示,淘宝和天猫在用户维系方面做得较好,贡献消费金额的核心VIP客户占比较高,流失用户占比较低
  • 从DAU和日新增用户提升的相对幅度来看,天猫和苏宁易购的双十一促销效果最好;用户评价方面,天猫和淘宝在双十一的净推荐值有明显提高


一、行业运营情况

移动购物行业规模与渗透率

移动购物行业用户规模近8亿

  • 移动购物行业用户规模和渗透率在过去一年内快速增长,用户规模增长2亿至7.83亿,渗透率增长超过10个百分点,已超过7成

电商子行业规模与渗透率

综合商城规模庞大,其它电商子行业规模小但发展迅速

  • 综合商城渗透率过去一年增长近9个百分点,达67.7%,用户规模达到7.45亿,是电商行业中发展最早、规模最大的子行业
  • 其它电商子行业在过去一年迅速发展,社交电商渗透率和用户规模增长一倍,生鲜电商的用户规模甚至增长两倍

主要app渗透率

手机淘宝的渗透率最高,小红书增速最快

  • 手机淘宝渗透率达52.5%,拼多多渗透率为27.4%,京东渗透率为23.9%
  • 多数电商app的渗透率在过去一年内都有所增长,其中小红书同比增速最高,增长达两倍,拼多多也取得较大增幅,增长68.5%

主要app DAU

手机淘宝月均DAU接近2亿

  • 拼多多和小红书的月均DAU在过去一年持续增长,11月同比增长均为两倍左右,拼多多11月DAU超6千万,小红书突破1千万

主要app MAU

手机淘宝MAU最高

  • 手机淘宝11月MAU最高,达5.4亿,拼多多和京东以2.8亿和2.6亿分列二三
  • 拼多多和小红书同比增速最高,分别增长2倍和1.5倍左右,而淘宝基本跟去年持平

主要app日新增用户数

小红书、天猫和苏宁易购的同比增速较快

  • 手机淘宝11月平均日新增用户数达268万,虽然双十一峰值超过去年,但节后新增用户数下降明显,因此11月均值低于去年同期
  • 小红书、天猫和苏宁易购的同比增速较快,小红书同比增长2倍左右,天猫和苏宁易购同比增长1倍左右

主要app新增用户留存率

拼多多新增用户7天留存率最高

  • 电商主要app新增用户7天留存率均在六七成左右,其中拼多多最高,为77.3%,蘑菇街和天猫次之,分别为75.2%和75%

二、用户评价与粘性

电商平台的净推荐值(NPS)

京东、手机淘宝、天猫的净推荐值最高

  • 京东、手机淘宝、天猫的净推荐值最高,均达20%以上,说明这三个平台的用户口碑最好,苏宁易购紧随其后,净推荐值为18.9%

电商平台形象与品类评价

在用户眼中,淘宝和拼多多是品类齐全的大众化品牌

  • 平台形象方面,用户认为淘宝和拼多多是大众化的,京东和天猫是值得信赖的大品牌/领导品牌,而其它主流电商平台如小红书等是时尚的、有个性的
  • 产品和品类方面,用户认为淘宝和拼多多是品类齐全的,京东、天猫、当当、苏宁易购的产品品质好、有正品保障,而唯品会、蘑菇街和小红书的海外品牌选择多

电商平台功能与价格评价

拼多多的商品最便宜,京东相对较贵

  • 功能设计方面,用户认为京东、天猫和蘑菇街的产品介绍详尽、界面清晰好看,而聚美优品、苏宁易购、唯品会、小红书在产品推荐方面更符合其心意
  • 价格感知方面,用户认为拼多多的商品最便宜,天猫价格合理、物有所值,当当和淘宝的促销类活动比较多,京东价格较贵

电商平台物流与售后评价

用户对物流快递不放心

  • 物流快递方面,没有任何一家电商平台的物流快递能使用户感到完全放心,用户认为京东、唯品会、拼多多、当当的物流速度较快,而淘宝、天猫、蘑菇街的快递员服务和态度好
  • 客服售后方面,用户认为京东、唯品会、聚美优品和天猫的理赔机制完善,淘宝、拼多多的客服能解决问题,当当和蘑菇街的客服态度好

用户忠诚度

淘宝用户忠诚度高达85.7%

  • 电商平台间的用户忠诚度差距较大,其中淘宝用户的忠诚度最高,超过8成,拼多多、京东和天猫用户的忠诚度在7成以上
  • 三四线城市用户在拼多多、当当、聚美优品的忠诚度显著高于一二线用户,其它电商平台的用户忠诚度没有城市等级上的差异

最常用的电商平台

淘宝和拼多多是用户最常用的电商平台

  • 淘宝和拼多多处于第一梯队,41.8%的用户最常用淘宝,33.2%的用户最常用拼多多
  • 天猫和京东处于第二梯队,11.1%的用户最常用天猫,8.9%的用户最常用京东

主要app使用频率

拼多多和手机淘宝用户日均使用超过4次

  • 用户使用拼多多和手机淘宝最为频繁,日均使用频次超过4次
  • 京东和天猫用户日均使用3次左右,其它app使用频次均不到3次

主要app使用时长

手机淘宝和拼多多的用户日均使用时长超过20分钟

  • 主要电商app的用户日均使用时长差异较大,手机淘宝、拼多多的使用时长较长,超过20分钟,小红书、蘑菇街、聚美优品和天猫的使用时长中等,为15-16分钟,其它app的使用时长较短,为10分钟或以下

三、用户价值分层

电商用户收支消费情况

电商用户月均花费1138元,占家庭支出的21.9%

  • 电商用户家庭每月在电商上的花费占家庭总支出的21.9%,电商购物已成家庭日常消费的重要一环
  • 在主要电商平台的花费上,淘宝占比最高,达28.4%,天猫和京东占比为17%左右,分列二三,拼多多以13.9%的占比排在第四位

极光用户价值分层模型

根据用户价值进行分层

  • 极光用户价值分层模型根据电商用户最近一次的使用时间、月均使用频次、月均下单次数、月均消费金额进行建模,将用户群体进行分层,最终得到六类主要用户,以反映电商平台用户的价值以及健康程度
  • 核心VIP用户是用户群体中消费力和粘性最强的群体,需精心呵护;低价值活跃用户虽然消费不高,却是贡献app活跃度的主要群体;高价值不活跃用户应重点提高其活跃程度;而高价值流失用户需要挽回

用户价值分层

淘宝的核心VIP用户占比最高

  • 淘宝和天猫在用户维系方面做得较好,贡献主要消费金额的核心VIP用户占比较高,同时,高价值流失用户占比较低
  • 拼多多的低价值用户占比较高,其中低价值活跃用户占比三成

淘宝用户分层分析

淘宝的核心VIP用户花费金额高,使用频繁,对淘宝的评价高

  • 淘宝的核心VIP用户占比达24.4%,为主要电商app中最高,此部分用户人均月均花费达875元,同时,低价值活跃用户比例达21.9%,表明淘宝在客户维护上做得较好
  • 淘宝处于流失状态的客户占比较低,仅为13.3%

天猫用户分层分析

天猫核心VIP用户人均月均花费771元

  • 与淘宝的情况类似,天猫对客户的维护做得比较好,高价值流失用户和低价值流失用户的占比较低,因此重点应该放在提升高价值不活跃用户的评价和活跃度,以及提升低价值活跃用户的花费金额

京东用户分层分析

高价值用户对京东评价较高,但活跃度不够

  • 高价值用户对京东的净推荐值较高,但其中不活跃用户占比达19.6%,流失用户占比达9.4%,京东的重点应该放在这块用户的维护上
  • 低价值用户中,不活跃用户和流失用户占比也较大

拼多多用户分层分析

拼多多高价值用户占比少,VIP用户人均花费相对其它电商平台也较低

  • 拼多多高价值用户总共占比仅略高于2成,其人均花费也低于其它电商平台
  • 拼多多用户中,低价值活跃用户和低价值不活跃用户的占比均为3成,且低价值不活跃年龄较大,主要由70后和60后组成,对拼多多的净推荐值很低

四、双十一分析

双十一分析框架

将双十一活动分解为各环节,评估每个环节的效果

  • 将双十一活动及其前后时期分解为活动前、预热期、大促期、双十一正日、返场期、活动后六个部分
  • 选取活动前的10.1-10.19计算日均基准线,然后计算活动各环节相对基准线的增幅,以评估各环节的效果

双十一活动日均DAU增幅

天猫在双十一期间日均DAU增幅最高

  • 天猫在双十一的大促期、正日和返场期的日均DAU增幅均最高,表明天猫的双十一运营做得较好;苏宁在大促期和双十一正日的增幅排第二,但在返场期增幅较低
  • 当当和唯品会在双十一正日和返场期做得不错,但大促期表现一般
  • 手机淘宝在各环节增幅均中规中矩,可能与其DAU基数较大有关

双十一活动日均新增用户增幅

天猫在双十一当天日均新增用户数增长5倍

  • 与对DAU的影响不同,双十一的拉新作用从预热期就开始,而活动后大多数电商app均有不同程度的拉新下滑
  • 天猫在双十一正日表现最好,苏宁易购在大促期表现最好,京东和当当次之
  • 部分app在双十一期间没有明显的拉新效果,甚至有一定的下滑,可能是受竞品强势拉新的影响

双十一电商平台净推荐值(NPS)

双十一期间天猫和淘宝的净推荐值有所提高

  • 用户对各电商平台的净推荐值在双十一期间有向天猫和淘宝集中的趋势,其它电商平台的净推荐值变化不大,少数电商平台的净推荐值有所下降

双十一用户平均下单次数&优惠力度

淘宝用户双十一平均下单次数高达5次

  • 淘宝用户平均下单次数最高,超过5次,拼多多、当当和天猫用户平均下单次数超过4次
  • 4成用户认为今年双十一折扣优惠力度跟去年差不多,超1/3的用户认为比去年优惠力度大

双十一用户花费

双十一期间用户在淘宝和天猫的花费接近主要电商总花费的一半

  • 用户双十一期间在淘宝的花费比重达26.0%,在天猫的花费比重达21.3%,两者合计接近5成,在京东的花费紧随其后,占比为18.2%
  • 苏宁易购用户在双十一期间的人均花费最高,达727元,京东用户的人均花费为651元,其客单价高可能与平台的家电、3C品类较为强势有关

双十一花费情况与参与原因

近半数用户双十一期间花费比去年多

  • 总体来看,今年双十一期间电商用户花费高于去年,其中近5成用户表示其花费比去年多,3成用户花费跟去年差不多
  • 用户参与双十一主要原因就是折扣优惠,占比65.8%,其次是原本就计划买东西,占比53.6%

双十一选品习惯

用户主要花时间在挑选产品上

  • 超6成用户将时间和心思主要用于挑选产品,近5成用户花时间和心思比较价格,4成用户研究折扣/优惠规则,愿意花时间去凑单的人仅为3成

双十一用户吐槽

用户主要抱怨物流太慢和东西难抢

  • 近4成用户吐槽物流太慢和东西难抢,35.6%的用户吐槽折扣/优惠规则复杂
  • 3成用户抱怨抢购时页面打不开,近3成用户觉得折扣/优惠力度不大

节后行为

继续买东西和交流双十一战果是用户最主要的节后行为

  • 近6成用户在双十一过后又下单购买商品,5成用户与亲戚朋友交流双十一的战果,1/4的用户会减少日常支出来弥补双十一的支出
  • 不到1成的用户在双十一过后主动取消了订单或者退货,主要原因有:商品不符合预期、觉得买了没必要、发现价格并不优惠

五、用户画像

行业用户画像

电商用户性别比例较为平衡,以16-35岁为主

  • 电商用户16-35岁占比达85.1%,最爱用华为手机,OPPO和vivo也受到相当程度的欢迎

行业用户app偏好与兴趣爱好

电商用户偏好美团、新浪微博和优酷

  • 电商用户最主要的兴趣爱好是音乐,占比达93.3%,美食占比55.3%
  • 电商用户的社交风格主要为二次元和流行时尚,占比为6成左右

行业用户地理位置分布

电商用户三线及以上城市占比略高于全体网民

  • 省区方面:广东省一枝独秀,江苏省、河南省和山东省的电商用户占比紧随其后
  • 城市方面:北上广深重庆占比略为领先
  • 区域方面:华东地区占比达3成,今年华东、华南和西南的占比略有上升

手机淘宝用户画像

女性用户占比略高,略为年轻

  • 与行业用户整体相比,手机淘宝用户在女性用户、16-25岁年轻用户、一线城市用户等方面占比相对较高

天猫用户画像

近2/3为女性用户,年龄略高,学历更高

  • 天猫用户以女性为主,占比近2/3,用户年龄略高于行业整体
  • 天猫用户学历较高,本科及以上占比达33.7%,显著高于行业整体,一线城市的占比也明显更高

拼多多用户画像

学历较低,四五线城市占比略高

  • 拼多多用户男女占比较为接近,年龄分布与行业整体相比略为年轻
  • 拼多多用户学历相对行业整体要更低,在四五线城市的占比也略高于行业整体

京东用户画像

男性高学历用户居多,半数用户26-35岁

  • 京东男性用户占比较多,半数用户年龄在26-35岁
  • 京东用户学历较高,本科及以上学历的用户占比显著高于行业整体
  • 京东用户集中在一线和新一线城市,两者占比超过4成

唯品会用户画像

女性用户占比多,学历较高

  • 唯品会女性用户超过6成,学历较高,本科及以上用户占比达36.2%
  • 年龄分布和城市等级分布与行业整体较为类似,16-35岁用户占比达85%,各城市等级分布较为平均

报告说明

1.数据来源

极光大数据,源于极光云服务平台的行业数据采集及极光iAPP平台针对各类移动应用的长期监测,并结合大样本算法开展的数据挖掘和统计分析;调研数据,通过极光调研平台进行网络调研,共回收电商用户的问卷1032份

2.数据周期

报告整体时间段:2017.11-2018.11

3.数据指标说明

具体数据指标请参考各页标注

4.法律声明

极光大数据所提供的数据信息系依据大样本数据抽样采集、小样本调研、数据模型预测及其他研究方法估算、分析得出,由于方法本身存在局限性,极光大数据依据上述方法所估算、分析得出的数据信息仅供参考,极光大数据不对上述数据信息的精确性、完整性、适用性和非侵权性做任何保证。任何机构或个人援引或基于上述数据信息所采取的任何行动所造成的法律后果均与极光大数据无关,由此引发的相关争议或法律责任皆由行为人承担

5.报告其他说明

极光数据研究院后续将利用自身的大数据能力,对各领域进行更详尽的分析解读和商业洞察,敬请期待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交流群,支持我们发展可加入!

]]>
MobData:2018医美行业研究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798315.html Tue, 20 Nov 2018 16:32:18 +0000 //www.otias-ub.com/?p=798315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交流群,支持我们发展可加入!

]]>
维恩咨询:2018年双十一研究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796386.html Thu, 15 Nov 2018 05:59:27 +0000 //www.otias-ub.com/?p=796386

]]>
极光大数据:2018年输入法 app 行业研究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765903.html Thu, 30 Aug 2018 07:08:30 +0000 //www.otias-ub.com/?p=765903

极光大数据发布《2018年输入法app行业研究报告》,从行业趋势、主流输入法app运营情况、输入法app用户画像及搜狗输入法app用户图鉴等维度分析当前输入法app行业的市场格局。

数据亮点:

  • 截至18年6月最后一周,输入法app行业用户规模接近7亿人
  • 搜狗输入法、讯飞输入法和百度输入法是仅有的三款MAU量级过亿的输入法app
  • 每10个安装了输入法app的用户中,有7个是搜狗输入法用户
  • 搜狗输入法app的渗透率仅次于微信和QQ,是国内第三大APP

一、行业趋势

输入法行业发展历史

搜狗输入法:于2006年上线,是国内最早上线的主流输入法

  • 输入法作为互联网的入门级工具型软件,从PC端时代就开始在中国网民中渗透,搜狗输入法作为目前主流输入法中上线时间最长的输入法,已经深深扎根中国互联网
  • 2009年以来,移动互联网疾速发展,带来了讯飞等一批新兴的移动输入法,近年来手游大热,更是催生了像66键盘这样的垂直手游输入法app

输入法行业竞争格局

头部输入法凭借完善功能制霸市场,中长尾输入法在垂直领域各有千秋

  • 以搜狗为首的头部输入法凭借其强大开发实力不断实现产品迭代,良好的用户体验为其赢得了基数庞大的用户群
  • 66键盘(主打游戏键盘)等第二梯队输入法更聚焦输入法垂直领域

输入法行业融资情况

搜狗与腾讯战略合作后,QQ输入法并入搜狗

  • 2013年9月,腾讯入股搜狗,QQ输入法运营开发获得搜狗支持
  • 搜狗和科大讯飞凭借优良的产品和市场潜力,率先完成上市。其他主流输入法公司也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资本青睐

输入法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以搜狗输入法为代表的新一代输入法解锁人工智能技术,让输入法不仅仅是输入法

  • 以搜狗输入法为代表的新一代输入法融合了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分类器和深度学习方法,在交互体验上对于用户多样的意图表达都有更精准的解读,区别于过去专注文字输入功能的输入法
  • 以搜狗输入法为例,当用户在使用移动输入法的过程中希望分享图片、新闻、视频、音乐等分类信息,通过搜狗输入法的智能分享一键搜索,无需切换app,即可获得需要的信息,开发了输入法作为新一代流量入口的潜力

输入法app行业用户规模历史趋势

截至18年6月最后一周,输入法app行业用户规模接近7亿人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输入法app行业过去一年的用户规模表现平稳,截至18年6月最后一周,输入法app行业用户规模达到6.9亿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3.1%

 

二、主流输入法app 运营情况

主流输入法app MAU

搜狗输入法MAU表现一骑绝尘,在月活跃用户量级上占有绝对优势

  • 通过观察极光大数据发现,搜狗输入法、讯飞输入法和百度输入法过去一年的MAU均值分别为:4.6亿、1.1亿和1.0亿,是仅有的三款MAU量级过亿的输入法app,其中搜狗输入法的MAU表现最出色

 

主流输入法app DAU指数

搜狗输入法DAU在一众输入法app中表现突出,在过去一年持续领先

  • 通过观察极光大数据发现,搜狗输入法app在一众输入法app中表现突出,在过去一年中的DAU持续领先。以搜狗输入法app的DAU为基准,将搜狗输入法的DAU指数设置为100,百度输入法和讯飞输入法的过去一年的DAU指数均值分别为32.10和22.14,与搜狗输入法有较大的差距

搜狗输入法app市场占有率

每10个安装了输入法app的用户中,有7个是搜狗输入法用户

  • 根据极光大数据显示,在已安装输入法app的用户中,70%的用户安装了搜狗输入法app

 

三、输入法app用户画像

输入法app用户画像

输入法app用户:男性用户占比56.0%,85.3%的用户不到35岁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输入法app用户中男性用户占比为56.0%,85.3%的用户不到35岁
  • 极光调研显示,输入法app用户的本科及以上学历用户为29.1%,月收入在5000元以下用户的占比为53.6%

输入法app用户画像

学生党是输入法app的主要用户群体,占到总群体的43.6%

  • 根据极光调研数据统计,43.6%的输入法app用户是学生,14.6%的输入法app用户是专业技术人员,还有14.4%是自由职业者或个体户

输入法app用户画像

搜狗输入法app的渗透率仅次于微信和QQ,是国内第三大APP

  • 通过观察极光大数据发现,搜狗输入法app在输入法app人群中的渗透率为69.8%,仅次于微信和QQ,用户基数高于支付宝和手淘,名列第三

头部输入法app用户画像

55.5%的搜狗输入法用户为女性,讯飞输入法和百度输入法男性用户偏多

  • 极光大数据显示,搜狗输入法和谷歌拼音输入法的女性用户偏多,这两款app的女性用户占比分别为55.5%和51.9%,百度输入法和讯飞输入的男性用户占比明显高于女性

 

头部输入法app用户画像

超过九成搜狗输入法app用户不超过35岁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相对于百度输入法、讯飞输入法和谷歌拼音输入法,搜狗输入法的用户更低龄化,超过90.5%的用户年龄不超过35岁

头部输入法app用户画像

搜狗输入法、百度输入法和讯飞输入法的学历水平分布相似度高

  • 通过观察极光调研发现,用户基数较大的输入法app搜狗输入法、百度输入法和讯飞输入法的学历分布水平均匀,相似度高,其中搜狗输入法本科及以上学历水平的用户略高于另外两款输入法

输入法使用场景app分布

33.1%的输入法app用户在进行搜索时会使用搜狗输入法,另外有33.0%和30.8%的输入法app用户分别在进行浏览新闻网站、社交沟通时选择搜狗输入法

  • 极光调研结果显示,受访的输入法app用户在11个使用场景中均优先使用搜狗输入法,其中33.1%的受访者表示在进行搜索时会使用搜狗输入法,还有33.0%和30.8%的受访者分别表示在浏览门户网站和社交沟通的场景下如需使用输入法,会选择搜狗

 

四、搜狗输入法app用户图鉴

本章节选取在输入法app中各项运营指标领先的搜狗输入法进行深度剖析

搜狗输入法app用户兴趣爱好和社交风格

搜狗输入法用户喜爱服装饰品,对美食和电影感兴趣

  • 通过观察极光大数据发现,搜狗输入法用户的兴趣点在于服装饰品、美食和电影,他们喜欢通过具有文艺小清新、幽默笑话属性的app或社群交友,对生活品质有较高的追求

搜狗输入法app用户常用输入法功能

中文联想、表情斗图和主题皮肤是搜狗输入法app用户最常用的输入法功能

  • 根据极光调研统计,60.5%的搜狗输入法用户表示中文联想是他们最常用的输入法功能,另外分别有37.2%和33.0%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常用表情斗图和主题皮肤功能

搜狗输入法app用户选择使用搜狗输入法app原因

它操作方便,界面简洁美观,斗图也给力

  • 根据极光调研统计,在将搜狗输入法app设置为默认输入法的受访者中,51.5%的用户认为搜狗输入法操作方便,31.6%的受访者受它的“颜值”吸引,认为搜狗输入法的界面简洁美观,皮肤简洁丰富,另外还有31.6%的受访者被搜狗输入法丰富的表情、斗图和颜文字功能吸引

 

来源:极光大数据

 

]]>
创丰研究:综合医院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766397.html Wed, 29 Aug 2018 12:04:03 +0000 //www.otias-ub.com/?p=766397
「2010年至2018年,全国公立医院数不断减少,民营医院数不断增加。2017年底民营医院数量为1.8万家,公立医院为1.2万家。这一数字的背后,是民营资本进入医院市场的直接反应。」

在目前国有下属企业医疗资产剥离的大背景下,综合性医院是否值得投资?

创丰资本为国内领先的私募创投机构,目前管理资金规模超过100亿元人民币,在医疗领域以天使期的投资为主,重点关注医疗器械和移动医疗方向,成功投资案例包括:运怡医疗、柏为医疗、爱思唯医疗、固圣生物、康健德科技等一系列明星项目。

创丰资本投资经理郑亮自2016年进入创丰资本以来,持续关注医疗领域投资机会,目前专注于山西省省属企业职工医院的剥离。

今天,我们邀请到郑亮,来谈谈医疗健康产业的投资机会,并带你了解你所不知道的医院秘密。

什么是综合性医院

我国地广人多,医疗体系也较为庞杂,而其中医疗机构的分类方式较多且口径不一,如以《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卫生机构(组织)类别代码表》、《卫计委年鉴》分类均有不同,又或者按登记注册类型、主办单位、分类管理、行政机构等分类。再加上医疗体系的专业性和封闭性,导致我们对医疗机构、医院的认识存在较大的偏差。以下我们以《卫计委年鉴》中的分类为基础并加以补充说明。

医疗机构,是指依法定程序设立的从事疾病诊断、治疗活动的卫生机构的总称。其中医院、卫生院是我国医疗机构的主要形式,此外,还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等。

医院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较多的医疗机构,医院除了医疗外,还要担负教育培训、开展科研、预防和社会医疗服务的任务。再把医院从类型、等级、股权等进行划分的话,从类型分包括:综合医院、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院、各类专科医院和护理院,其中综合性医院和各类专科医院占比超八成,2015年全国共有2.76万家医院,其中综合医院占比63.18%,专科医院占比21.83%。从医院等级分,医院共分了三级十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三甲、三乙、二甲等指标,是反映医院规模和医疗水平的综合指标。

表:我国医院分级说明

医院涉及的监管部门较多,主要为国家卫计委及各地方卫生局,除此之外,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医保部门、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以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也对医疗机构履行部分监管职能。

医院产业链

医院由于其特殊的话语权使其在整个医疗产业链中处于核心位置,上游主要是三大部分:药企、器械厂和患者。在实施“药品零加成”以前,药企所供应的药品占到了医院成本的30%以上,医院的药品收入往往占总收入的50%以上,有的甚至高达70%,药品对我国医院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我国的药品供应主要分为两大类:国有药企和外企药企。国有药企由于生产的绝大部分均为仿制药,致使其药品的同质化较为严重,竞争也较为激烈。为了增加药品的销售,在药品的整个流通环节过程中会涉及到多个公司,这些公司存在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药品分销、提现和避税,我们称之为“过票公司”。

“两票制”的实施致使中间流通环节公司数量减少,但是否真正起到了降低药品价格的作用?就创丰资本的访谈结果来看,中间的流通公司确实减少了,但大部分药品的返利并没有受到太多的影响。因为原来过票公司的作用往上游进行了转移,由药企或一级、二级经销商直接完成。

郑亮结合“药品零加成”、“两票制”、“药品一致性评价”、“医院信息化系统建设”判断,药品流通环节的费用会在2~3年内被极度压缩,未来会诞生几家大型的仿制药企,仿制药品的价格会逐步降低:

首先,“两票制”。“两票制”导致“提现”功能需要由一级、二级或药企完成,一级、二级经销商发货给医院时随货附票,包括:进货票及出货票,这就使得医院能够直接看到经销商的进价及出货价,如果价格差异过高将导致经销商公众舆论风险的增加。所以,由药企来完成“提现”是较为稳妥的操作。

其次,“药品一致性评价”。“药品一致性评价”是强制实施政策,而做一次“药品一致性评价”的花费在近千万,这将导致很多小的药企无力承担这笔费用。就这点,我们判断,未来几年会死掉一大批的小药企而诞生几家大型仿制药企。那大型仿制药企是否会承担“提现”这个任务呢?我们的判断是“不会”。因为未来为数不多的大型仿制药企的出路集中在IPO,如果不走IPO那将在未来竞争中逐步失掉竞争力,那在IPO审核中“提现”所导致的某项费用过高证监会是不会通过的。

再次,“医院信息化系统建设”。目前由于采购信息的非公开使得同一种药品在不同省市采购价有所不同,随着医院信息化系统的建设,未来会使得药品采购价更为公开,在为数不多的大型仿制药企的前提下,公开的药品价格使得各家的竞争更为激励。就此我们判断,未来仿制药品的价格会持续走低。

综合医院市场

2010年至2015年全国诊疗人次出现了稳步持续的上涨,到2015年诊疗人次达到30.8亿人次,入院人次达到1.6亿人次,两者的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7.13%和9.13%。两者增长率的不同也说明了病种结构的改变。

从卫计委统计年鉴中可以得出2015年综合性医院市场规模为1.6万亿,保守估计到2022年市场规模将达到4.1万亿。

市场增长的首要原因在于中国老龄化加剧及治疗手段的革新。截至2014年,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总数达2.12亿人,占总人口比重15.5%。预计到2020年,我国60岁以上老人将达到2.48亿,占比为17.5%。预计到2025年,我国60岁以上老人将达到3亿,占比21%,65岁以上老年人比例也将达到13.7%,接近深度老龄化社会。同时由于治疗手段的革新,更多的疾病得到治愈,人们寿命逐步延长。2010年平均预期寿命74.8岁,2015年达到76.3岁,预计2020年将达到77.3岁。

虽然综合性医院为医疗体系中的中坚力量,每年承担了74%左右的诊疗任务和77%左右的住院任务,但在过去几年间专科医院出现了大幅增长,到2015年专科医院数量已达到6,023家,势必会造成专科医院对综合医院客源的分流。同时,分级诊疗的逐步实施也会减少综合医院的客源。

 

综合性医院如何判断其价值

2018年山西省省属企业下属医疗资产剥离共涉及126家医疗机构,包括5家三级医院,遍布于山西省各个市区。在众多的医疗资产中,创丰资本如何判断其商业价值?

 

综合性医院的商业价值在于其未来的盈利,而综合性医院营利能力简单来说由表及里分为四个层次:评估估值、过去经营三大指标、财务指标和一些非量化指标。

评估估值,即由评估机构给出得一个估值价格水平,是医院交易中最终价格的一个直接体现。另外,我们在统计了19个交易案例后发现,对于13家建院超过三年的综合性医院采用收益法进行估值,对于建院不超过3年的综合医院采用资产基础法进行估值,这也说明医院在未来创造现金流入的能力与其积淀有很大关系。

过去经营三大指标,包括:门诊量、年住院人次及手术台次。由于我国医院诊疗价格大部分都按指导价实施,所以在同一区域内单次门诊费用和人均住院费用相差并不大,通过门诊量、住院人次可大致估算出一个医院的收入水平。而手术台次是一个综合医院的医疗实力的体现。

综合医院的财务指标与企业的不同,综合医院的财务指标主要看药品、器械、医疗服务的收入及各自的占比。在实施“药品零加成”以前,普遍药品收入占医院收入50%以上,而医疗服务的占比则普遍低于40%甚至30%。最直接的体现即“以药养医”,医院成了药品的分销。而综合性医院的竞争实力在于其提供医疗服务的水平,而非药品销售的水平,所以,医疗服务收入占比间接体现了医院综合实力水平。

影响综合医院收入、各个收入占比、门诊量的深层因素在于医院本身的实力,具体体现在:特色科室、特殊牌照、专家人数、学科建设、医务人员水平等,这也是一家医院竞争力的核心所在。

投资机会

2010年至2018年,全国公立医院数不断减少,民营医院数不断增加,2015年民营医院数量首次超过公立医院,2017年底民营医院数量1.8万家,公立医院1.2万家。这一数字的背后是民营资本进入医院市场的直接反应,而民营资本进入的方式主要为两种:新建或收购。考虑新建医院品牌建设周期长导致投入资金量大、回收周期长等原因,直接收购医疗资产为较好的办法。

在目前国有下属企业医疗资产剥离的大背景下,综合性医院是否值得投资?创丰资本的判断是,由于剥离的综合性医院存在人员庞杂、土地确权、部分医院设备和管理较为落后等历史原因,同时受制于收入结构的改变、收入的单一性、改变营业性质使得税费的增加等因素导致综合性医院收入净利润偏低,目前剥离出的综合性医院需要结合自身资源谨慎投资。

通过对收购案例的统计分析,综合性医院的收购价格为上一整年度营业收入的0.8~1.58倍,而综合医院的净利率普遍在8~12%,有的甚至略有盈利或处于亏损。而且综合性医院的收入往往较为稳定,通过对20家三级、二级综合医院近三年的营业收入统计,15家综合医院的年复合营业收入为3.29%,即使考虑通过优秀管理团队、品牌等的注入来提升医院的综合实力,这也会需要较长的周期。所以,在已经不考虑资金成本的情况下,要想通过医院自身的营业收入和未来的增长来实现投入资金的回收往往需要较长时间。

根据普华永道公布的数据,2014年涉及公立医院并购金额为0,到2016年涉及公立医院并购达到74亿元,而收购者多数为医疗集团和药企。所以,收购综合性医院需要结合收购方本身的资源,考虑可以通过为综合性医院提供配套服务实现收入,或是通过二级市场来实现资本的溢价收入。

来自: 上海创丰资本

]]>
韦莱韬悦:2018年全球养老金资产研究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758827.html Tue, 07 Aug 2018 16:50:01 +0000 //www.otias-ub.com/?p=758827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交流群,支持我们发展可加入!

]]>
腾讯电脑管家:2018上半年互联网黑产研究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754583.html Mon, 30 Jul 2018 09:37:53 +0000 //www.otias-ub.com/?p=754583

目录

序言

一、移动端黑产规模宏大,恶意推广日均影响用户超千万

1.四大主流黑产链条

1.1暗扣话费黑产:日掠夺千万的“抢钱”产业链

1.2广告流量变现:九大家族控制数百万广告流量牟取暴利

1.3手机应用分发黑产:沉默但不简单的地下软件分发渠道

1.4 App刷量产业链:作弊手段骗取开发者推广费 12

2.三大新兴攻击手段

2.1黑产利用加固技术进程在加速

2.2黑产超级武器云加载进入3.0时代

2.3黑产渗透更多的供应链,供应链安全风险加剧

二、PC端黑色产业链日趋成熟,攻击更加精准化

1.勒索病毒解密产业链,对企业及公共机构造成严重威胁

2.控制肉鸡挖矿产业链,游戏外挂成挖矿木马“重灾区”

3.DDoS攻击技术不断演进,团伙作案趋势明显

三、互联网黑产对抗的技术趋势与实践

1.人工智能成移动端黑产对抗技术突破口

2.化被动为主动的PC端黑产对抗技术

四、2018年下半年的安全趋势分析

1.MAPT攻击威胁持续上升,移动设备或成重大安全隐患

2.恶意应用的检测和反检测对抗将愈发激烈,安全攻防进入焦灼局势

3.黑产团伙拓宽安卓挖矿平台市场,移动挖矿应用或迎来爆发

4.勒索病毒攻击更加趋向于精准化的定向打击

5.挖矿病毒比重明显增大,手段更加隐蔽

6.高级可持续性APT攻击威胁距离普通人越来越近

7.刷量刷单类灰色产业依然严重

序言

病毒木马的演变史,就是一部互联网黑产演变史。病毒木马从最初的以炫技为目的,逐步过渡到与利益相关:哪里有流量,哪里能够获利,哪里便会有黑产聚集。

2018年,伴随移动应用的影响力超过电脑应用,主要互联网黑产也迁移到手机平台。腾讯安全反诈骗实验室观测数据表明,以持续多年的暗扣费黑产、恶意移动广告黑产、手机应用分发黑产、App推广刷量黑产为典型,这些移动端的互联网黑产,给用户和软件开发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同时,2018年是庄闲网络娱乐平台进入 大年,几乎所有的庄闲游戏在哪 ,都绕不开庄闲网络娱乐平台进入 这个关键词。与之相应,2017年下半年至今,互联网病毒木马的主流也都围绕庄闲网络娱乐平台进入 、比特币、以太坊、门罗币而来。由于比特币具备交易不便于警方追查的特性,全球范围内的黑市交易,大多选择比特币充当交易货币。由比特币等数字货币引发的网络犯罪活动继续流行,挖矿木马成为了2018年影响面最广的恶意程序。对于挖矿而言,除了大规模投入资本购买矿机自建矿场,黑产的作法是控制尽可能多的肉鸡电脑组建僵尸网络进行挖矿。而僵尸网络除了可以挖矿牟利,控制肉鸡电脑执行DDoS攻击也是历史悠久的黑产赢利模式之一。

为此,腾讯安全联合实验室整理了2018年上半年互联网黑产攻击数据和发展现状,分别从移动端和PC端两个方面详细解读黑色产业链的具体特征、攻防技术和发展态势,为大家揭开互联网黑产的面纱。

一、移动端黑产规模宏大,恶意推广日均影响用户超千万

2018年上半年,手机病毒类型多达几十种,大部分病毒都属于资费消耗、恶意扣费和隐私获取这三种类型,占比分别为32.26%、28.29%和20.40%。此外,手机病毒的功能日益复杂化,一款病毒往往兼具多种特性和恶意行为。4月初腾讯TRP-AI反病毒引擎曾捕获一款名为“银行节日提款机”的恶意木马,伪装成正常的支付插件,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私自发送订购短信,同时上传用户手机固件信息和隐私,给用户造成资费损耗和隐私泄露。

1.四大主流黑产链条

1.1暗扣话费黑产:日掠夺千万的“抢钱”产业链

暗扣话费是非常古老的互联网黑产。大部分用户会预充值一些话费用于支付套餐的消耗,平时也很少再关注话费,实际上,这些预存的话费余额还可以用来订阅各种增值服务。移动黑产正是利用这一点,串通利益共同体一起窃取用户话费余额并牟取暴利。

据腾讯安全反诈骗实验室数据显示,每天互联网上约新增2750个左右的新病毒变种,伪装成各种打色情擦边球的游戏、聊天交友等应用诱导用户下载安装。此类手机恶意应用每天影响数百万用户,按人均消耗几十元话费估算,日掠夺话费金额数千万,可谓掘金机器。受暗扣话费影响的最多的省份有广东、河南、江苏等地。

腾讯安全反诈骗实验室研究发现,此类黑产以稀缺的SP提供商为上游,SDK根据掌握的不同SP资源开发相应的SDK,并将这些SDK植入到伪装成色情、游戏、交友等容易吸引网民的应用中。实现暗扣话费变现后,利润通过分成的方式被整个产业链瓜分。此类黑产核心的扣费SDK开发团队大概有20家左右,主要分布在北京、深圳、杭州等地。

据腾讯安全反诈骗实验室观测,暗扣话费的手机恶意软件的影响近期又呈增长之势。

1.2广告流量变现:九大家族控制数百万广告流量牟取暴利

当前中国网民对手机应用中广告的态度整体较为宽容,国内消费者为应用付费的习惯尚待养成,正规的软件开发者同样需要通过广告流量来获利收益。然而,某些内置于各类应用中的恶意广告联盟,主要通过恶意推送广告进行流量变现的形式来牟利,平均每天新增广告病毒变种257个,影响大约676万的巨大用户群。这些恶意广告联盟推送的广告,内容更加无底线,在某些时候突然推送出色情擦边球应用、博彩甚至手机病毒也不足为奇。

腾讯安全反诈骗实验室的监测数据表明,越是经济发达的地区,恶意广告流量变现的情况也越发严重。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遭受恶意广告流量的影响远大于全国其他区域。

1.3手机应用分发黑产:沉默但不简单的地下软件分发渠道

在应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软件推广的成本也在升高。一些初创公司较难在软件推广上投入大量成本,部分厂商便找到了相对便宜的软件推广渠道:通过手机应用分发黑产,采用类似病毒的手法在用户手机上安装软件。据腾讯安全反诈骗实验室监测数据显示,软件恶意推广地下暗流整体规模在千万级上下,主要影响中低端手机用户。例如部分用户使用的手机系统并非官方版本,经常会发现手机里莫名其妙冒出来一些应用,这就是地下软件黑产的杰作。

通过手机恶意软件后台下载推广应用,是手机黑产的重要变现途径。腾讯安全反诈骗实验室的研究数据表明,手机恶意推广的病毒变种每天新增超过2200个,每天受影响的网民超过1000万。

1.4 App刷量产业链:作弊手段骗取开发者推广费

为了将自己开发的手机应用安装在用户手机上,软件开发者会寻找推广渠道并为此付费。一部分掌握网络流量的人,又动起歪脑筋:利用种种作弊手段去虚报推广业绩,欺骗软件开发者。根据腾讯安全反诈骗实验室对App刷量产业链的研究,该产业链主要有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机刷时代(模拟刷、群控)

前期通过模拟器模拟出大量手机设备伪装真实用户,随着对抗后期则主要通过购买部分真实手机设备通过群控系统来实现。模拟器易被检测,群控规模有限,加上开发商对抗技术的升级,该模式逐渐没落,刷量产业和开发者也处于长器的博弈之中。

第二阶段:众筹肉刷

常常以手机做任务就可以轻松赚钱为噱头吸引用户入驻平台,用户可以通过APP提供的各种任务来获取报酬,比如安装某个应用玩十分钟可以获取一块钱。然而这些平台由于失信太多,骗用户做任务又不愿意付费,导致愿意参与此类游戏的网友数量越来越少,模式已逐渐消亡。

第三阶段:木马技术自动刷量

人工刷量需要大量的真实用户帐号,或者较多的设备,还得人肉操作,导致效率较低。2018年有一批聪明的开发商已经开始布局木马自动刷量平台。木马SDK通过合作的方式植入到一些用户刚需应用中进行传播,然后通过云端控制系统下发任务到用户设备中自动执行刷量操作。

2.三大新兴攻击手段

2.1黑产利用加固技术进程在加速

加固技术开发的本来目的是用于保护应用核心源代码不被窃取,随着病毒对抗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病毒应用开始采用加固来保护自己的恶意代码不被安全软件发现。

目前国内外有很多成熟的加固方案解决厂商,这些厂商存在很多先进的加固技术和较完善的兼容性解决方案,但是这些方案解决商的这些优点正成为黑产很好的保护伞。根据腾讯安全反诈骗实验室的数据显示,进入2018年以后利用这些知名加固解决方案的病毒应用正在快速增加。

从病毒家族的维度看,社工欺诈类、恶意广告类、色情类、勒索类等对抗更激烈的病毒家族更喜欢使用加固技术来保护自己。

2.2黑产超级武器云加载进入3.0时代

随着恶意应用开发商与安全厂商的攻防日趋激烈和深入,恶意软件的开发者倾向于使用将恶意代码隐藏在云服务器并采用云端控制的方式下发恶意功能,最终通过本地框架进行动态加载来达到最佳隐藏恶意行为的效果,云加载技术是目前对抗传统安全软件最好的对抗手段。

根据腾讯安全反诈骗实验室大数据显示,目前使用动态加载技术的应用中,接近一半都是病毒。云加载技术正在成为病毒开发者最喜欢的攻击手段,色情、恶意应用分发、游戏暗扣等最赚钱的病毒家族,普遍标配云加载攻击技术来实现利益最大化。

该技术在病毒黑产中的作恶特点是:剥离恶意代码封装成payload,客户端上传特定的信息流交由云服务器控制是否下发执行payload功能,下发的代码最终在内存中加载执行,恶意代码可及时清理并保证恶意文件不落地,防止传统安全客户端感知。腾讯安全专家把这种利用技术成为“云加载”技术。

近年来,随着开发人员对Android系统架构和动态加载技术的理解的深入,各种代码热更新方案和插件化框架被发明并且免费开源,为病毒技术开发者实施云控作恶提供了技术基础,云控技术已经成为绝大多数高危木马的标配,腾讯安全反诈骗实验室近期也发现了若干使用云控技术的病毒家族。

云加载技术目前已经更新到3.0版本,该版本框架病毒开发者不仅可以通过地域、运营商、机型、设备等维度限制感染用户群,还能利用VA等虚拟加载技术彻底剥离恶意代码,通过一个白框架来按需加载扩展各种恶意功能,普通安全厂商很难再捕获到病毒的恶意行为。

2.3黑产渗透更多的供应链,供应链安全风险加剧

回顾整个Android应用供应链相关的重大安全事件可以发现,针对供应链攻击的安全事件在用户影响、危害程度上绝不低于传统的恶意应用和针对操作系统的0day漏洞攻击,腾讯安全专家研究发现针对Android应用供应链的攻击的呈现以下趋势:

1)针对供应链下游(分发环节)攻击的安全事件占据了供应链攻击的大头,受影响用户数多在百万级别,且层出不穷。类似于XcodeGhost这类污染开发工具针对软件供应链上游(开发环境)进行攻击的安全事件较少,但攻击一旦成功,却可能影响上亿用户。

2)第三方SDK安全事件和厂商预留后门也是Android供应链中频发的安全事件,这类攻击大多采用了白签名绕过查杀体系的机制,其行为也介于黑白之间,从影响用户数来说远超一般的漏洞利用类攻击。

3)从攻击的隐蔽性来讲,基于供应链各环节的攻击较传统的恶意应用来说,隐蔽性更强,潜伏周期更久,攻击的发现和清理也都比较复杂。

4)针对供应链各环节被揭露出来的攻击在近几年都呈上升趋势,在趋于更加复杂化的互联网环境下,软件供应链所暴露给攻击者的攻击面越来越多,并且越来越多的攻击者也发现针对供应链的攻击相对针对应用本身或系统的漏洞攻击可能更加容易,成本更低。

二、PC端黑色产业链日趋成熟,攻击更加精准化

1.勒索病毒解密产业链,对企业及公共机构造成严重威胁

2018年,大量企业、政府机关和公共服务机构由于遭遇勒索病毒,生产系统数据被加密破坏,重要业务系统陷入崩溃。勒索病毒攻击者利用各种手段尝试入侵重要机构网络系统,例如通过弱口令漏洞入侵企业网站,再将企业Web服务器作为跳板,渗透到内网,然后利用强大的局域网漏洞攻击工具将勒索病毒分发到内网关键服务器,将企业核心业务服务器、备份服务器数据加密。

病毒一旦得手,企业日常业务立刻陷于崩溃状态,关键业务因此停摆。如果企业网管发现连备份系统也一样被破坏了。那基本只剩下一条路:缴纳赎金。众所周知,勒索病毒的加密技术是高强度的非对称加密,除非得到密钥,解密在理论上都是不可能的。正因为如此,腾讯御见威胁情报中心监测发现了这个不为人知的奇葩产业链:勒索病毒解密产业链。

该产业链的从业者甚至通过购买搜索引擎关键字广告来拓展业务。

当受害企业寻求解决办法时,正规的安全厂商往往会回复,“没有备份数据就找不回来了”。而受害企业通过互联网上的方法寻找到的解密服务商,这些人充当了受害企业联系勒索病毒传播者的中介,相对受害企业,更熟悉虚拟数字币的交易,在一番讨价还价之后,代理受害企业买回解密密钥,从而解密数据。某些情况下,亦不能排除负责解密的中介机构,是否和勒索病毒传播者之间存在某些联系。

除此之外,勒索病毒传播链本身也有专业分工,有人负责制作勒索病毒生成器,交给有网站资源的人分发,各方参与利益分成。

2.控制肉鸡挖矿产业链,游戏外挂成挖矿木马“重灾区”

去年年底,温州市区一家公司的网站被恶意攻击,网警梳理线索时,发现犯罪嫌疑人徐某有重大嫌疑,经过调查,警方果然发现一个利用漏洞安装挖矿木马的犯罪团伙。该团伙有12名成员,利用漏洞攻击别人电脑,获利控制权之后,植入挖矿木马。专案组查明,这一团伙共租赁20余台服务器远程控制了5000余台“肉鸡”,非法挖矿1000余枚门罗币等数字货币(价值约60余万元)。

无独有偶,2017年底,腾讯电脑管家通过安全大数据监测发现,一款名为“tlMiner”的挖矿木马在2017年12月20日的传播量达到峰值,当天有近20万台机器受到该挖矿木马影响。此次发现的“tlMiner”挖矿木马,植入在“吃鸡”游戏(steam版绝地求生)外挂“吃鸡小程序”中。由于“吃鸡”游戏对电脑性能要求较高,黑产团伙瞄准“吃鸡”玩家、网吧的高配电脑,搭建挖矿集群。

腾讯电脑管家团队立即配合守护者计划将该案线索提供给警方,协助山东警方于2018年3月初立案打击“tlMiner”木马黑产。据分析,“tlMiner”木马作者在“吃鸡”游戏外挂、海豚加速器(修改版)、高仿盗版腾讯视频网站(dy600.com)、酷艺影视网吧VIP等程序中植入“tlminer”挖矿木马,通过网吧联盟、QQ群、论坛、下载站和云盘等渠道传播。

腾讯电脑管家安全团队继续加深对挖矿木马黑产链条的研究,协助警方深挖,进一步分析挖掘到木马作者上游:一个公司化运营的大型挖矿木马黑色产业链。4月11日,警方在辽宁大连一举查封该挖矿木马黑产公司。

该公司为大连当地高新技术企业,为非法牟利,搭建木马平台,招募发展下级代理商近3500个,通过网吧渠道、吃鸡外挂、盗版视频软件传播投放木马,非法控制用户电脑终端389万台,进行数字加密货币挖矿、强制广告等非法业务,合计挖掘DGB(极特币)、HSR(红烧肉币)、XMR(门罗币)、SHR(超级现金币)、BCD(比特币钻石)、SIA(云储币)等各类数字货币超过2000万枚,非法获利1500余万元。

3.DDoS攻击技术不断演进,团伙作案趋势明显

DDoS攻击在分工上由工具开发者向人员多维化发展,也出现了技术、销售、渠道等分工,在DDoS攻击产业链中一般称为接发单人、担保商、肉鸡商、攻击软件开发人员等。随着DDoS的新技术不断的被挖掘出来,DDoS攻击正在规模化、自动化、平台化的发展。由于DDoS在技术与平台上始终是站在互联网的最前沿,往往我们看到一个峰值的出现,便是互联网的一场灾难。

每一个攻击类型的出现或每一个攻击类型的技术的更新,都是一场攻击者的狂欢,例如今年的Memcached反射放大攻击,不仅仅在技术上达到了5万倍的反射放大效果,而且在流量上更是达到了1.7Tbps的峰值效果。

1)DDoS的攻击类型

SYN Flood做为早期的攻击类型,占比近20%,主要原因是其攻击效果有良好的穿透力,无论是在攻击服务器,还是中间的基础网络设施上,都能在到良好的效果。

同样UDP Flood以其数据包构造灵活的特点仍占有大量比重。占比最大的是排名第一的反射放大攻击(占比60%),反射放大以其攻击成本小、构造发包简单、反射倍数高、在自动化平台后端调用方便等特点,成为流量攻击中的首选。

在流行的DDoS攻击类型占比统计中,以IoT设备为反射源的SSDP反射放大已连续几年都占比最高,今年的一支新秀Memcached反射也没有盖过其占比的锋芒。

因为攻击手法的增多,DDoS攻击效果立竿见影,利用DDoS进行勒索、攻击竞争对手的情况越来越普及;催生了DDoS黑色产业链越来越细化,除发单人、担保商、黑客软件作者外,又增加了肉鸡商、接单人、资源提供者、接发单平台几个维度。

在巨大经济利益面前,DDoS攻击黑产在多个环节逐渐完成自动化,使整个链条无需人工参与,发单人直接在DDoS平台下单,我们称这样的平台为“页端DDoS攻击平台”。

“页端DDoS攻击平台”包括用户注册、套餐付费、攻击发起等一系列操作,且在用户侧都可以完成,不需要其他人员参与。页端DDoS攻击平台在发起攻击时,是以API形式调用发包机或支持API的C2服务器进行攻击,延迟时间一般小于10秒;对比传统DDoS 攻击来看,已完成了全自动的无人值守攻击方式。页端DDoS攻击平台其高度集成管理,在成单率、响应时长、攻击效果等方面都得到了可行的解决。

在平台化外,DDoS攻击类型也有长足的发展。例如IoT(物联网)僵尸网络的典型代表mirai针对互联网基础架构服务提供商Dyn DNS(如今的Oracle DYN)进行功击。今年3月份的Memcached反射更是一剂强心针,以5万的反射放大倍数、1.7Tbps的流量峰值再一次刷新了DDoS的认知。

2)DDoS攻击典型案例–“暗夜”攻击团伙案

DDoS攻击黑产会严重影响企业线上业务开展,腾讯云鼎实验室曾配合公安机关破获暗夜DDoS攻击团伙案,该团伙攻击对某客户的游戏业务产生严重影响,玩家访问缓慢,登录掉线,甚至完全没有响应。

腾讯云鼎实验室根据系统日志判断为大流量持续DDoS攻击,单日攻击流量峰会达462G,该团伙掌握的DDoS攻击资源十分庞大。腾讯云鼎实验室通过努力,最终在该团伙控制的其中一台C2服务器发现可疑线索,通过流量、日志、关联等多维度的数据分析,最终定位到证据所在,公安机关根据这些信息在境外将暗夜DDoS黑产团伙一网打尽。

三、互联网黑产对抗的技术趋势与实践

1.人工智能成移动端黑产对抗技术突破口

移动黑产以趋利为目的,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黑产从业人员会想尽一切办法来隐藏自己,与安全厂商之间的对抗也愈发激烈。根据多年积累的对抗经验,腾讯安全团队认为移动黑产对抗技术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向:

1)立体式安全检测体系

从应用传播、应用安装、应用运行、应用变现等维度,将各种安全检测手段融入到应用的不同生命周期。如接入URL安装检测引擎可以在下载阶段即可阻断恶意行为继续,又如行为检测引擎可以在病毒执行敏感操作时候及时阻止避免进一步破坏操作。

2)用户端侧的主动防御

安全厂商使用的传统静态引擎由于缺乏真实的行为数据,黑产团伙很容易就可以突破其防线。不管黑产采用多少种先进的对抗手段,其最终的目的还是通过执行恶意行为来实现牟利的目的,手机厂商通过系统层原生集成应用敏感行为检测点,真实的捕获到恶意行为。数据脱敏以后可以辅助深度学习等方法实现更快,更准确的检测效果。

3)引入人工智能算法,智能识别未知样本

传统杀毒引擎从病毒的发现到检出会存在一段时间的空窗期(比如样本的收集)。安全研究人员可以将丰富的人工经验,通过深度学习技术,泛化成通用的病毒检测模型,提升未知病毒的检出能力。

腾讯安全团队基于第三种思路研发的腾讯TRP-AI反病毒引擎已经在腾讯手机管家云引擎中得到应用,并且该技术通过深入集成的方式在魅族Flyme7系统中率先全面应用。集成TRP反病毒引擎的系统新病毒发现能力提升8.3%,新检出病毒中使用云加载技术的占比60.1%,使用加固加壳技术的占比12.%,并且病毒平均潜伏期为35min。

2.化被动为主动的PC端黑产对抗技术

伴随互联网产业的加速发展,PC端黑产技术也在不断进化。为了最大限度获利,黑产会尽可能在用户电脑驻留存活更长时间。同时,2018年庄闲网络娱乐平台进入 的火爆令加密山寨币迅速成为黑色产业地下流通的硬通货,通过挖矿获取山寨虚拟加密币,使得黑产变现链条更加直接。为了更好地狙击PC端黑产,安全厂商的对抗技术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更快速的安全漏洞响应机制

安全漏洞始终是网络攻击的绝佳通道,0day漏洞往往被应用在高价值目标的精准攻击上。2018年“永恒之蓝”漏洞攻击包被经常提起,这个武器级的漏洞攻击包在被黑客完全公开后,一度被黑产广泛使用,成为入侵企业网络、传播勒索病毒,植入挖矿木马的利器。

网络黑产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将Windows已经发布补丁的高危漏洞迅速利用起来,然而,目前仍有大部分的网民因为使用盗版系统等种种原因,补丁安装率普遍不高。这种现状使得漏洞攻击工具在补丁发布之后很长时间,都大有用武之地。杀毒软件更新补丁修复功能,对于帮助这类用户排除干扰,修补系统漏洞起到了关键作用。

对于一些突然爆发的0day漏洞,也需要安全软件进行提前防御。2018年,Office公式编辑器漏洞和Flash 0day漏洞是黑产利用最广泛的攻击武器,利用此类漏洞进行攻击,用户打开一个Office文档或浏览一个网页也可能立即中毒。腾讯电脑管家针对攻击者的这一特性集成“女娲石”防御技术,可以让电脑在即使遭遇部分0day攻击时,也能够实现有效拦截。补丁修复方案的升级,让腾讯电脑管家用户电脑的漏洞修复率大幅上升,黑产作案的技术成本也明显提升。

2)对抗勒索病毒破坏的数据备份机制

2017年,以WannaCry为首的勒索病毒采取相对盲目的广撒网式破坏,却并未因勒索病毒的广泛传播而取得足够的经济回报:绝大多数的普通用户在遭遇勒索病毒攻击之后,放弃了缴纳赎金解锁数据,而是选择重装系统。对于网络黑产来说,这类广撒网式攻击损人不利己,攻击者开始转向针对高价值目标的精确打击。通过系统漏洞、社会工程学欺骗、精心设计的钓鱼邮件来诱使目标用户运行危险程序。

然而,勒索病毒的感染量下降了,勒索病毒造成的损失却依然严重:许多重要信息系统被勒索病毒破坏,受害者被迫支付赎金。面对勒索病毒越来越精准的打击,高价值用户需要更加完善的数据保护方案,腾讯电脑管家迅速升级“文档守护者”功能,通过充分利用用户电脑冗余的磁盘空间自动备份数据文档,既使电脑不幸染毒,数据文档被加密,也能通过文档守护者来恢复文档,尽最大可能减小损失。

3)能够揭示黑产全貌的威胁情报系统

为逃避杀毒软件的查杀,病毒木马的行为变得更加隐蔽,病毒样本的更新、木马控制服务器的变化的速度都比以往更快,部分攻击者甚至会限制恶意程序扩散的范围,黑产的攻击正在变得愈发难以捕捉和缺少规律性。

腾讯御见威胁情报系统基于安全大数据分析的处理系统,通过分析成千上万个恶意软件的行为并创建一系列的规则库,再利用这些规则去匹配每个新发现的网络威胁,像完成一幅拼图一样,将一个个分散的病毒木马行为完整拼接,从中发现木马病毒的活动规律,追溯病毒木马传播的源头。2018年,腾讯御见威胁情报系统已成功协助警方破获多起网络黑产大案,成为打击黑产的有力武器。

四、2018年下半年的安全趋势分析

1.MAPT攻击威胁持续上升,移动设备或成重大安全隐患

2018年随着互联网+进程的不断推进,通过智能设备我们可以享受到非常便捷的移动互联网服务,如移动医疗服务,社保服务,电子身份证,电子驾照等政府贴心的民生服务。同时也有大量的企业和政府部门开始习惯通过智能终端来管理内部工作,这些基于智能手机的服务方便大众的同时,也暴露出巨大的安全隐患: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智能手机承载着全面而巨量的个人和组织的隐私数据,一旦个人智能手机被操控,黑客团伙通过这个设备获取到各种敏感数据,从而导致不可估量的损失。

虽然目前主流关于APT的讨论仍集中于PC电脑,但是趋势表明APT攻击组织正在往网络军火库中添加MAPT(Mobile Advanced Persistent Threat)武器以获得精准而全面的信息。比如APT-C-27组织从2015年开始更新维护基于安卓的RAT工具,利用这些工具来收集用户手机上的文档、图片、短信、GPS位置等情报信息。Skygofree会监控上传录制的amr音频数据,并尝试root用户设备以获取用户whatsapp.facebook等社交软件的数据。Pallas则全球部署试图攻击包括政府、军队、公用事业、金融机构、制造公司和国防承包商的各类目标。

全平台覆盖加上国家级黑客团队攻击技术的加持,无边界智能办公时代被忽视的移动智能设备正在成为重大安全隐患,MAPT正在威胁企业,重点机构乃至政府部门。它们需要拥有移动/PC一体化反APT安全解决方案。

2.恶意应用的检测和反检测对抗将愈发激烈,安全攻防进入焦灼局势

黑产团伙对抗技术日趋完善,安全攻防进入焦灼局势,并且传统安全监测方案正在逐渐处于劣势的一方。一方面在巨大利益的驱使下企业化运作的黑产团伙有更多的财力开发基于云加载技术的恶意应用(恶意代码变得很难捕获),并且有充沛的人力进行免杀对抗(传统引擎基于特征检测,很容易被免杀绕过)。另一方面一些供应链的厂商也在知情或不知情的情况下成为黑产团伙的保护伞,在自己的框架中引入包含恶意功能的SDK,导致有大量的恶意应用潜伏一年甚至数年才被新技术手段发现。

3.黑产团伙拓宽安卓挖矿平台市场,移动挖矿应用或迎来爆发

相比电脑平台,移动智能设备普及率高,使用频率极高,但是移动设备受限于电池容量和处理器能力,而且挖矿容易导致设备卡顿、发热、电池寿命下降,甚至出现手机电池爆浆等物理损坏,移动平台似乎并不是一个可用于可持续挖矿的平台。

随着移动设备性能不断提升,2018年黑产团伙还在尝试利用手机平台生产电子货币。比如HiddenMiner潜伏于三方应用市场诱导用户下载,然后控制用户手机设备窃取Monero,又如ADB.Miner通过端口扫描的方式发现基于安卓的TV设备进行挖矿,还发现过多起Google play官方应用市场应用包含挖矿恶意代码的事件,这些事件的不断发生预示这黑产团伙正在拓宽安卓挖矿平台市场。

4.勒索病毒攻击更加趋向于精准化的定向打击

御见威胁情报中心监测发现,勒索病毒正在抛弃过去无差别的广撒网式盲目攻击,而是转向高价值的攻击目标进行精确打击。攻击者利用系统漏洞或精心构造的钓鱼邮件入侵企业网络,渗透到企业内网之后,选择最有可能敲诈成功的高价值数据来加密勒索

2018年上半年较多的教育机构、医疗机构、进出口贸易企业、制造业等高价值目标的计算机系统被勒索病毒攻击,这一趋势正变得日益明显。同时,这意味着高价值目标需要加强安全防护,特别重要的是做好系统漏洞修补和关键业务数据的备份。

5.挖矿病毒比重明显增大,手段更加隐蔽

挖矿病毒正在成为最常见的病毒类型,因为庄闲网络娱乐平台进入 相关产业的火爆,各种流行的虚拟加密货币可以在交易所直接获利。除非庄闲网络娱乐平台进入 相关的空气币泡沫破灭,否则挖矿病毒都将是最直接的黑产赢利模式,远超前几年流行的盗号木马。

比特币挖矿需要高性能的矿机运行,成本高昂,对控制肉鸡挖矿来说,性价比太低。挖矿病毒大多利用受害电脑的CPU资源挖山寨币,而且为了避免被受害者发现,很多挖矿病毒对系统资源的消耗控制更严。

监测发现,大量挖矿病毒会限制CPU资源消耗的上限,当用户在运行高资源消耗的程序时,暂时退出挖矿;在用户系统闲置时全速挖矿等等。挖矿病毒也基本限于三种形式:普通客户端木马挖矿、网页挖矿(入侵网站,植入挖矿代码,打开网页就挖矿),入侵控制企业服务器挖矿。

6.高级可持续性APT攻击威胁距离普通人越来越近

高级可持续性威胁(简称APT),是利用先进的攻击手段对特定目标进行长期持续性网络攻击的攻击形式。安全厂商近期披露的跨国APT组织,利用高价值安全漏洞,构造精准欺诈邮件,利用所有可能的方式入侵目标网络,窃取情报,破坏目标系统。

除了以上高价值目标,腾讯御见威胁情报中心发现,部分商业化的黑客组织,可能正在使用APT攻击的方式针对普通企业,目标是获得商业情报,出售给特定买家。使得比较接近高价值目标的商业机构,也成为下一个APT攻击的领域。而普通企业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远弱于国家、政府、大型企业网络,更容易成为APT攻击的受害者。

7.刷量刷单类灰色产业依然严重

互联网创新企业容易遭遇羊毛党的攻击,国家实行实名制对网络服务帐号严格管理,但随着物联网的兴起,大量未实行实名制的物联网卡流入市场。羊毛党大量买入物联网卡,注册大量帐号待价而沽。这些虚假帐号在刷单刷量的薅羊毛产业中普通使用,打造虚假繁荣,给相关企业造成严重损失。

]]>
Forbes:2018全球最具影响力CMO研究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743312.html Fri, 29 Jun 2018 16:56:05 +0000 //www.otias-ub.com/?p=743312 该报告从“品牌表现”、“个人对品牌知名度的贡献”以及“行业及公司内影响力”三大方面对全球顶尖公司CMO(首席营销官)的影响力进行评估,发布50强榜单。

该报告在评估CMO的同时,也从社交网络、消费者使用体验和人性化品牌塑造等方面解析了企业及市场营销人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应对这些挑战最有效的方法。

值得一提的是,领英CMO Shannon Brayton荣登今年50强榜单第24位,较去年上升4位。Shannon近年来成功向外界展示了领英为用户提供洞察和信息的强大能力,极大推动了领英相关业务的增长。

趋势一:消费者口碑权重提高,数字化转型成CMO发展方向

顶尖的CMO深知消费者口碑是品牌声誉的关键决定力量。

IBM的CMO Michelle Peluso认为:“社交媒体以以往难以想象的方式赋能于消费者,并将消费者与品牌的关系平等化。”正因如此,乐高的CMO Julia Goldin发布了“LEGO Life”——一个让孩子可以分享自己作品的少年儿童网络社区。这个在2017年建立的平台已经被来自26个国家的六百万儿童使用。

数字化转型可以说是很多CMO正在努力推进的发展方向。通过灵活使用社交媒体,CMO可以直接与消费者对话,进行深度交流,让大众更容易了解到品牌背后的故事。值得注意的是,越来越多的CMO都在关于性别平等、社会包容性和可持续性发展等社会、文化议题上发表自己的看法,让企业声誉和个人声誉有机结合。

同时,社交媒体也成为舆论发展的催化剂,某些话题可能几分钟内就会在互联网上引起讨论。因此,企业的CMO需要时刻把握舆论的脉搏,做好在必要时快速反应的准备。

趋势二:消费者使用体验成为CMO核心职责

根据Gartner的数据,89%的企业已在消费者使用体验上展开激烈角逐。可以说,打造消费者使用体验已经成为CMO职责中的核心部分之一。

作为连接品牌和消费者的关键,CMO在洞察消费者需求及期望上有着显著优势。这也促使CMO引领着企业决策的制定并推动行业的发展。CMO需要从消费者的角度去为品牌创造价值,同时也需要在企业中成为消费者的代言人。

比如三星的CMO Marc Mathieu就同Arianna Huffington(现为Thrive Global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合作发布了一款鼓励智能手机用户减少手机使用时间的应用程序Thrive。

当三星Galaxy用户开启Thrive模式时,手机会在一段指定的时间内停止向用户推送消息,避免用户分散注意力。同时,在开启Thrive模式的这段时间里,如果有其他用户联系该使用者,手机会自动告知对方再次上线的时间。

这听起来有悖于常理,为何三星要鼓励人们减少使用自己的产品呢?顶尖CMO Mathieu明白,创造更好的消费者使用体验对于品牌至关重要。

趋势三:消费者需求改变, “人情味”成品牌新关注点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30亿人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相互连接,实时分享着自己喜欢的、不喜欢的东西­。消费者的需求与期望已经发生了变化。

更具“人情味”的品牌才能深入人心。值得关注的是,越来越多的CMO开始为消费者发声,并通过以消费者关怀为主导的市场营销,抢占新一轮营销大战先机。

SAP的Alicia Tillman和联合国妇女署(UN Women)合作,鼓励女性科技企业家;The North Face的Tom Herbst提倡建设便于弱势群体使用的户外运动场所。报告指出,顶尖的CMO不只是在本行业内有影响力,他们也会关注社会问题,表明自己的看法和立场。

在积极表达自己的心声和观点时,企业的CMO并不畏惧,也正是因为这样坦率的方式,他们可以与消费者良性沟通,并建立信任。上榜的CMO之所以成功,并不是因为他们谨慎行事,而是因为他们愿意让自己的企业更加人性化,让消费者成为品牌策略的中心。

文字来自Morketing:http://tinyurl.com/y73rjhcu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交流群,支持我们发展可加入!

]]>
极光大数据:2018年5月网络综艺观众研究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732790.html Mon, 04 Jun 2018 16:50:34 +0000 //www.otias-ub.com/?p=732790

从《中国有嘻哈》、《这!就是街舞》、《偶像练习生》、《创造101》等先后成为现象级综艺,到“Freestyle”“Pickme”“C位出道” “菊外人”等流行词的爆火,动辄破亿次的播放量,昭示了网综已经进入了全民话题带流量的时代。各视频平台对网综的持续发力,开启了IP体系化运营和网综生态营销的新模式;网综节目的受众也由浅层互动到深度参与,发生了从观众到用户的变迁。强娱乐、重垂直、深互动、年轻态……网综一路乘风破浪、高歌猛进的同时,能否深挖广拓,真正进入主流话语渠道?极光大数据发布《2018年网络综艺观众研究报告》,从行业概况、观众行为、观众态度、明星及节目、社群等多个维度带你全面了解网综的方方面面。

极光观点:

  • 超过四成的网综观众每天观看网综节目在1次及以上;
  • 搞笑是最吸引网综观众的节目元素,其次是高颜值和美食;
  • 观众对网综的最大槽点是广告太多,刻意炒作CP名列第二;
  • 截止2018年5月底,网综点击量的冠亚军为选秀类节目《偶像练习生》与《创造101》;
  • 吸金力超强,43.8%的《创造101》观众购买了视频网站会员;
  • 《偶像练习生》、《创造101》、《热血街舞团》及《这!就是街舞》的观众均是年轻女性居多。

一、行业概况

以网络平台为首播渠道是网综与台综的重要区别

网络综艺产生发展的基础

  • 网络综艺的产生和发展,主要原因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终端的普及,大众视频观看习惯变化,对网络综艺的需求增长。为满足观众需求,资本、内容生产者不断向网络综艺聚集,网络视频平台进一步推动了网络综艺市场的发展壮大

网络综艺发展可根据其数量和质量划分为萌芽期、发展期和稳健期

  • 2014年以前,中国网络综艺发展处于萌芽期,这一时期网络综艺发展未有大量资本流入,以个体或小团队形式进行制作,数量较少
  • 2014-2016年,网络综艺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资本涌入,各视频平台将之视为新的观众增长点,发力自制综艺,网综数量和质量均得到较大提升,各平台竞争激烈
  • 2017年至今,依托于经验积累和观众审美水平的提升,网综制作进入稳健期,更加追求精品化,运营上追求IP化多维度长期运营

网综节目数量持续增多,竞争激烈

  • 2015至2017年,网络综艺节目数量从96部上升到197部,数量上翻了一倍不止,各主流视频网站均推出网络综艺节目,加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网络综艺流量迅速提升

  • 2015年播放量top10的网络综艺总播放量为74.2亿,2017年此数据已上升至264亿,网络综艺节目对于观众的吸引力迅速提升,成为网络视频平台的重要流量来源

视频网站纷纷采用“超级网综+常规网综”立体化节目矩阵

  • 超级网综攻城略地强力引流,常规垂直化网综满足受众多元化需求,2018年,视频网站纷纷建立有重点、目标观众覆盖面广的网综节目矩阵

网综运营走向IP化运营、全产业链布局

  • 2018年初,各视频平台均提出将发挥自身特色,在网综运营上采取“IP化”策略,进一步提升网综IP价值

二、行为篇

视频播放平台引流能力强大

  • 极光调研数据显示,56.6%的观众通过视频播放平台的宣传了解到网综节目信息,此外,微信群/朋友圈/公众号等也是重要的网综节目宣传渠道

节目质量好才是硬道理

  • 超七成观众表示观看某网综节目是因为觉得节目好看/有意思
  • 也有四成观众表示因为某节目是自己喜欢的类型所以会观看

观看网综已成为部分观众打发时间的重要方式

  • 极光调研显示,约三成观众每周观看1-2次网综节目
  • 超四成观众每天观看网综节目次数在1次及以上,观看网综已成为此部分观众打发时间的重要方式

三成观众会在节目发布当天观看

  • 极光调研显示,超半数的网综节目观众会在节目发布两天内进行观看,还有接近一半的观众却并不这么热情追更

节假日和睡前是网综节目播出的“黄金时间”

  • 四成观众会在周末和节假日观看网综节目,超过三成观众习惯在睡前观看网综节目
  • 工作/学习间隙、午间、晚饭也是观看网综节目的重要时间段

网综节目已经成为观众人际交流的重要话题

  • 极光调研显示,44.4%的网综观众会向身边人推荐正在观看的网综节目,35.4%会与家人/朋友/同事讨论该节目
  • 弹幕功能比评论区更加重要,22.7%的网综观众会发送弹幕进行实时评价,而仅9.8%的观众会参与评论区的讨论

现象级网综节目可带动同类型网综节目发展

  • 近四成网综观众表示,会在观看某网综后寻找同类型网综节目观看,三成观众表示会希望了解嘉宾在网综节目之外的其他八卦

 三、态度篇

做人嘛,最重要的就是开心啦

  • 超六成观众表示相对于电影、电视剧等视频形式,网综节奏欢快、易于调节心情是他们更为偏爱网综的最重要原因,其次,轻松不烧脑也是网综相对电影、电视剧等对观众更友好的地方

 

搞笑和高颜值的节目深得朕心

  • 搞笑成为网综观众最为喜爱的节目元素,高颜值和美食等要素也吸引不少观众的目光
  • 明明可以看脸,非要看才华,三成网综观众关注网综节目中的“才华”要素

汉子钟情运动,妹子拥护颜值

  • 运动、竞争和机械是男性网综观众更喜欢的节目元素,可谓非常酷帅了
  • 女性观众则钟情高颜值和反差萌要素,对萌娃更是完全没有抵抗力

请不要在广告中插播综艺

  • 无处不在的广告植入是观众最为不满的地方,此外刻意炒CP也让观众觉得十分尴尬,节目组之间、节目组和嘉宾之间、嘉宾和嘉宾之间翻来覆去的撕逼更是让观众觉得十分心累

如果一定要插入广告,我希望是道具形式

  • 网综观众最能接受的广告形式为道具植入,其次为场景植入,传统的悬浮广告和贴片广告形式观众接受度最低

 

七成观众选择跟着喜欢的节目走

  • 约七成观众表示,选择目前所使用的视频平台最重要的原因是喜欢的节目在此平台独播,观众对于某一平台的忠诚度和依赖性还有待提升,视频平台需要不断为观众提供优质内容才能留住观众的心
  • 节目丰富/选择多也影响到观众对视频播放平台的选择,能够在一个平台看到所有想看的内容对观众而言方便又快捷

四、明星及节目篇

节目与明星嘉宾互相成全,偶练大火,张PD狂吸粉

  • 《偶像练习生》大火,不止新人练习生俘获不少观众的芳心,张艺兴作为节目导演(program director,简称PD)也登顶网综观众最喜爱的明星嘉宾
  • 手握《拜托了冰箱第四季》等节目的何炅也具有非常不错的观众缘
  • 在《创造101 》中担任嘉宾的罗志祥、张杰,在《这!就是街舞》中担任导师的易烊千玺,均收获不少网综观众的喜爱

男性观众更爱罗志祥,女性观众钟情易烊千玺

  • 男性网综观众相对整体网综观众,更喜欢罗志祥、李荣浩和娄艺潇,而易烊千玺、何炅、吴磊等明星则更招女性观众喜欢

观众不光看颜值,还在乎明星嘉宾专业能力

  • 颜值和性格是明星嘉宾圈粉的重要因素,超过四成的网综观众认为自己喜欢的明星嘉宾颜值高,暖心、呆萌和耿直也是受到网综观众青睐的重要性格特质
  • 专业能力强也会吸引大量网综观众的关注和喜爱

不喜欢的人各有各的不同,而喜欢的人都是相似的

  • 约四成网综观众表示如果明星卖的人设恰好对自己胃口的话,会更为关注这个明星

选秀类节目观众覆盖度最高,每100个网综观众中就有47个看过选秀类的网综节目

  • 2018年以来,《偶像练习生》和《创造101》先后掀起选秀类网综节目浪潮,约一半的网综观众看过选秀类网综节目
  • 《吐槽大会第二季》、《奇葩大会第二季》等优质网综节目续集播出,脱口秀类网综吸引超过三成网综观众观看

 

偶像练习生播放量超30亿,创造101强势追击

  • 截至2018年5月底,由爱奇艺打造的男团选秀节目《偶像练习生》狂揽31.4亿播放量,腾讯视频打造的女团选秀节目《创造101》播出仅六期,已达到28.4亿播放量
  • 脱口秀《吐槽大会第二季》、街舞类节目《热血街舞团》和《这!就是街舞》播放量也均在15亿以上

明星网综“吸金力”强

  • 43.8%的《创造101》观众购买了视频网站会员,此占比高于其他网综节目
  • 20%以上喜欢《偶像练习生》的观众购买过节目内广告的产品,14.1%喜欢《创造101》的观众下载过广告中的app

 偶像练习生观众画像

  • 《偶像练习生》观众以19-24岁、女性为主,约三成观众为本科及以上学历,因受访者中学生及年轻未婚白领较多,仅23.3%月收入超过一万元

 

创造101观众画像

  • 《创造101》观众中30.9%为本科及以上学历,25-34岁观众占比最多,其次为19-24岁观众

 

吐槽大会第二季观众画像

  • 《吐槽大会第二季》观众多为19-34岁、男性观众占比较高,本科及以上学历观众占比超过40%

 

热血街舞团观众画像

  • 超过三成《热血街舞团》观众为19-24岁观众,家庭月收入过万的观众占比为23.3%

 

这就是街舞观众画像

  • 《这!就是街舞》观众主要为高学历、女性观众,本科及以上学历观众占比达到37.9%

网综观众的期待

  • 网综市场发展,离不开对于观众的把握,观众并非被动地观看网综,对于明星嘉宾、节目类型等,也有自己的期待

五、社群篇

微博、微信、QQ等为粉丝聚集平台

  • 微博、微信、QQ等是粉丝关注喜欢的网综节目和艺人,甚至参与网综节目的重要平台,粉丝可在这些平台上了解节目、艺人最新动向,表达自己的关注和喜爱

 

从打榜到推广代言,粉丝经济一条龙

  • 从打榜送出道,到支持出道后各种推广代言,从吃喝到穿戴,粉丝经济已渗透到各个方面

报告说明

1.数据来源

调研数据,通过极光调研平台进行网络调研,共回收有效问卷1038份,执行周期为2018年5月

2.数据周期

报告整体时间段:2018.05

具体数据指标请参考各页标注

3.数据指标说明

此报告中网络综艺观众定义为2018年以来观看过网络综艺节目的观众

4.法律声明

极光大数据所提供的数据信息系依据大样本数据抽样采集、小样本调研、数据模型预测及其他研究方法估算、分析得出,由于方法本身存在局限性,极光大数据依据上述方法所估算、分析得出的数据信息仅供参考,极光大数据不对上述数据信息的精确性、完整性、适用性和非侵权性做任何保证。任何机构或个人援引或基于上述数据信息所采取的任何行动所造成的法律后果均与极光大数据无关,由此引发的相关争议或法律责任皆由行为人承担

5.报告其他说明

极光数据研究院后续将利用自身的大数据能力,对各领域进行更详尽的分析解读和商业洞察,敬请期待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交流群,支持我们发展可加入!

]]>
阿里妈妈:零食行业口味图谱研究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731759.html Fri, 01 Jun 2018 04:23:38 +0000 //www.otias-ub.com/?p=731759 儿时的小幸福总是来得特别容易,不用上课或者吃吃零食那都是可以让我们开开心心一整天的。正所谓“只要吃对了零食,儿童节每天都过!”在此儿童节前夕,阿里妈妈用户研究团队为大家带来了最新的零食行业口味图谱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祝各位大小朋友们节日快乐,“味”口大开!

你知道酸甜咸辣哪个味道最让人着迷,四季轮换哪个味道唱主角?什么味道叫醒嘴巴,凌晨熬夜又偏爱什么味?传统行业渴望突破,报告打破了以往按照行业内各细分类目划分下钻研究的视角,创新探索、尝试延展零食行业下不同味道的消费洞察信号与潜在商业机会。

从阿里巴巴大数据出发,“以‘数’寻‘味’”:以零食行业存量和增量两个维度,聚焦六大潜力味道(辣味、甜味、酸味、咸(鲜)味、臭味、芝士味);同时“由‘味’出发,勾勒不同潜力味道的人群画像、定义不同潜力味道的产品分布,以及提纯不同潜力味道的消费时机; 最终还原零食行业口味图谱,并提出”’造‘味场”概念。

以味聚人,年轻学生偏爱辣臭,高知中产钟情芝士

“辣味”一马当先,“臭味”相投不少,“芝士”榜上有名;行业占比较大,同时年度增速较快的六大潜力味道依次为“辣味、甜味、酸味、咸(鲜)味、臭味、芝士味”。

研究发现,年轻学生偏爱辣、喜好臭;而高知中产更钟情咸鲜和芝士。在地域上,偏好芝士口味的人集中在上海、北京、江苏、浙江、天津。

勾勒“芝士人群”画像,发现在做消费决策时,芝士人群品牌忠诚度最高。重度品牌导向,并且注重品质感。同时这群人的消费能力也更强,并且在乎家庭,也更容易被节日气氛所感染。

有趣的是,倘若以各味道人群重合度分析为轴,发现“芝士人群”与其它六种口味族群的重合度最高,芝士口味与其他五种味道搭配度也最高,说明芝士口味最具张力!

由味寻时“造味场”,抓住沟通最佳时机和场景

研究围绕着“R-ASMP消费者营销策略沟通法则,对不同口味偏好人群,找到沟通的最佳时机(Right-moment),营造对味的沟通场景(Right-Situation)。

以一天24个小时为轴,早晨爱酸醒神、午后爱咸鲜、夜间爱重口(辣、臭、甜、酸);晚间22:00是零食行业与消费者沟通的黄金时间。以一年四季为轴,春秋换季爱酸、冬天甜蜜、夏天热烈重口齐聚。

以芝士口味为例,零食品牌与“芝士人群”沟通的最佳时机为夏天或者秋季,策略上建议夏天预热,秋天引爆。

在沟通场景的选择上,想要打动芝士人群,优先考虑办公室及健身场景,其次这群人在旅行、家庭、校园场景下也会想念芝士味。

芝士这个高潜能零食口味,背后是一群正能量满格的“高知人群”,带有“渴望创新,自带张力”的属性,抓住时机营造一个 “等待创新、具有张力的高级正能量时髦场”!

此次推出《零食行业口味图谱报告》,为零食行业产品口味研发、以及营销方式提供价值。未来,运用大数据洞察能力与更多品牌生产研发团队共建,为行业带来更大的想象空间。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交流群,支持我们发展可加入!

]]>
美世:2018年全球人才趋势研究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722035.html Wed, 09 May 2018 16:57:36 +0000 //www.otias-ub.com/?p=722035 报告显示,今年几乎所有中国公司都将创新列为他们的工作重心,纷纷着手组织设计的变革,范围之广令人震惊。与此同时,员工也在寻求工作与生活之间的平衡,一半以上(56%)的员工希望拥有更灵活的工作方式。当变革能力成为在全球竞争环境下取胜的关键利器时,组织面临与员工在变革之路上共同发展的挑战,尤其是当员工迫切需要能为他们指明发展方向的领导者时。

美世职业发展业务领导人Ilya Bonic表示:“今年我们明显感到管理者们跃跃欲试想要打开全新的工作局面。他们正在制订持续发展的议程 —— 取代片段式转型 —— 以保持竞争力。他们意识到只有将人员技能和先进的数字化技术结合起来,企业才能蓬勃向前发展。”在追求新技术的同时,管理者们也必须注重“人工操作系统”,以使企业充满动力。美世《2018年全球人才趋势研究》总结出2018年五大人才趋势:快速变革、工作中的使命感、弹性制度、人才平台以及彻底的数字化。

快速变革

公司能否自如应对工作前景取决于其颠覆程度。那些期望彻底颠覆以往模式的公司正在为他们的组织模式增添更多敏捷性,并采取扁平式互联结构(48%正在形成全体共治的工作团队)。公司若想尽早培养能力和准备就绪,则必须赋权于每个人。但是,比起重新培训现有员工(69%对此有自信),更多的HR主管们(73%)认为不如从外部重新招聘。58%的管理者预测未来五年内其组织中每五个职位至少有一个将不复存在,所以,如果企业想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做好裁员和重新培训的准备。然而,只有三分之一(33%)的中国公司在增加他们的线上课程学习途径,而仅有27%的公司在其组织内积极开展人才轮岗制度。

工作中的使命感

在中国,超过四分之三(81%)干劲十足的员工,即那些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工作上都感到满意的员工, 认为他们的公司拥有强烈的使命感。员工希望通过不断发展、学习与尝试找到工作的使命感。如果未能如愿,他们就会到别处寻找 —— 54%的中国员工对现有工作虽无抱怨,但是由于缺乏明确的职业发展机会,他们仍怀有离职打算。除了使命感,新的价值主张还包括健康和财务幸福感。员工每周平均有几乎12个小时的工作时间在担心其财务问题,但是仅有23%的公司拥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政策。令人欣慰的是,74%的中国员工表示其所在公司会确保报酬与晋升的公平性,远远高于平均水平的53%。Bonic先生说:“如果组织努力为员工减少对基本安全需求的担忧,加大对员工职业抱负的投资,那么他们就会收获一支充满激情、自豪感与使命感的员工团队。”

弹性制度

员工明确表示他们希望获得能使其在个人与职业生活之间保持良好平衡的工作安排,他们想要更加灵活的工作方式,而企业也开始关注这一点 —— 80%的管理者将弹性工作视为其价值主张的核心部分。然而,仅有2%的中国公司管理者认为他们在实行弹性工作方面是行业的领导者。每三位员工中就有一位担心选择弹性工作安排后会影响他们的晋升机会。Bonic说:“缺乏弹性工作安排对女性和年老员工的伤害尤为明显,通常会导致旷工、工作热情低和过度劳累。当今的技能差距在扩大,人员能力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因此,无论从企业还是社会角度来看,我们都必须建立一个多样化的人才库,让他们在生活的各个阶段都能积极参与到工作中。”

人才平台

鉴于88%的管理者认为人才竞争将变得日益激烈,组织意识到在数字时代他们必须扩展其人才生态系统和更新HR模式。变革时代已经来临 —— 2018年每五家公司中有两家计划“借用”更多人才,而高达92%的中国员工希望能按自由职业的方式开展工作,远远高于78%的全球平均水平。美世职业发展业务全球实践负责人Kate Bravery称:“通过更广阔的生态系统更轻松地获得人才是解决之道的一部分。公司也需要更加快速地部署人才,精准释放其员工团队的巨大潜能。建立人才平台需要企业彻底转变心态,接受如下理念:人才是为全体利益而服务的,并非“专属于”某一经理、部门、职能甚或组织。”管理者们同意上述观点,并称人才投资在于提高“工作到人”与“人到工作”的转变能力,这会对今年的业务绩效产生重大影响。

彻底的数字化

尽管去年有所改善,中国公司在实行消费级体验上仍相对落后 —— 只有8%(仅为全球水平的一半)的公司认为他们在当今时代属于数字化组织。尽管76%的员工表示先进工具是制胜的关键所在,但仅有67%称他们拥有开展工作所需的数字化工具,仅57%拥有与HR部门交流的数字化工具。企业领导者对其HR部门的能力充满信心,认为他们是铺设未来之路的有力战略助手,64%的中国管理者称HR部门会根据企业的战略重点调整人才策略。Bravery女士说:“在动荡多变的时代,人们会本能地想要抓住求生之筏。我们凭直觉知道若想成功,就必须站在变革的最前沿,具有适当的冒险精神,愿意打破和重建人才模式。当我们采用数字化工具,实行弹性工作制度,获得前所未有的丰厚回报时,我们在人才时代的发展潜力将变得无可限量。”

美世职业发展业务成长市场负责人Puneet Swani补充道:“今年我们针对最高管理层的调查证实五年后许多现有职位将不复存在。我们需要接纳‘人才平台’的理念,尤其是在成长型经济体中。实现这一点要求我们在以下方面做出根本性转变:当企业向数字化转型时我们应如何获取与部署人才,以及如何在HR部门和业务团队中扩大分享人才策略与流程的所有权。”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交流群,支持我们发展可加入!

]]>
极光大数据:2018年Q1智能手机研究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721600.html Tue, 08 May 2018 07:51:32 +0000 //www.otias-ub.com/?p=721600

2018年,国产手机的崛起仍然在继续且显得势不可挡。华为在连续数个季度夺得国内手机销量第一的宝座之后,终于在2018年1月与OPPO联袂超越了苹果,夺下了国内手机保有量冠亚军。小米的销量份额连续3个季度保持增长,让其冲击港股显得更加游刃有余。极光大数据发布《2018年Q1智能手机行业研究报告》,从手机市场的保有量、销量、忠诚度、用户画像、app安装情况及运营商研究等几个方面分析当前智能手机市场格局。以下为报告节选,完整报告请赴极光官网下载。

极光观点:

1.    华为与OPPO双双首次PK掉苹果,联袂登上国内手机保有量冠亚军;

2.    iPhone换代加速,17年Q4发布的三款新机型在其用户中占比达到13.6%;

3.    华为销量份额达到25.4%,每卖出4台新机就有一台是华为;

4.    小米的销量及用户忠诚度连续三个季度升温;

5.    中国电信市场份额超过中国联通;

一、智能手机保有率分析

2018年Q1国内主流手机品牌保有率

华为是2018年Q1国内保有率最高的手机品牌,每五个中国移动网民就有一个华为手机用户

  • 极光大数据显示,2018年Q1国内保有率前五的手机品牌分别为华为、OPPO、iPhone、vivo和小米,其中华为和OPPO分别以20.8%和18.5%的保有率超过iPhone,名列第一和第二位

 

Q1主流手机品牌保有率变化趋势

华为保有率在过去五个季度稳步攀升,于18年1月超过iPhone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华为和OPPO的保有率在过去五个季度持续上升,它们的市场保有率均在18年Q1超过iPhone

 

Q1各主流手机品牌城市等级分布

OV有超过六成用户来自三线及以下城市

  • 极光大数据显示,iPhone用户近五成来自一线及新一线城市,OV的主要用户群位于三线及以下城市,而华为和小米的用户城市等级分布则相对均匀

 

Q1主流手机品牌型号分布

OV的明星机型对其保有率的拉动作用显著

 

iPhone机型分布变化趋势

截至18年Q1,iPhone X在iPhone用户中的占比为6.9%

  • 极光大数据显示,17年Q4发布的新机型iPhone X、iPhone 8 Plus和iPhone 8在iPhone用户中的占比分别为6.9%、4.4%和2.3%,旧机型占比正在下降

 

 

二、智能手机销量分析

2018年Q1国内手机品牌销量份额

2018年Q1每卖出4台手机,就有一台来自华为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2018年Q1国内手机品牌销量份额top 5分别是华为、OV、小米和iPhone,其中华为的销量份额为25.4%,超过1/4

 

Q1主流手机品牌销量份额变化趋势

OPPO销量超过vivo,小米销量份额连续三个季度保持增长

  • 极光大数据显示,华为的销量在18年Q1达到过去五个季度的最高点,OV销量你追我赶,OPPO的18年Q1销量份额比vivo领先0.5%,小米销量份额连续三个季度保持增长

 

Q1主流手机品牌销量价格分布

千元机占Q1国内整体手机销量份额的三成

  • 通过观察极光大数据发现,千元以内的低端机型为Q1国内手机市场贡献了30.9%的销量,华为和小米的千元机销量占比分别为38.5%和54.6%,而OV和iPhone则分别聚焦中端机型和高端机型

 

Q1销量top 10手机机型

“万元机”iPhone X进入18年Q1销量top 10机型

  • 极光大数据显示,分别于17年10月、11月和12月发布的vivo X20 Plus、 OPPO R11s和华为 nova 2s进入了18年销量top 10,苹果史上最贵的iPhone X也进入了销量top 10之列

 

 

三、主流手机品牌用户忠诚度分析

主流手机品牌用户忠诚度——华为

华为的换机用户忠诚度为38.6%,是过去五个季度的最高水平

  • 极光大数据显示,iPhone和OV在18年Q1对华为换机用户的吸引力较17年Q4有所下降,其中华为换机用户对vivo的购买意愿较兄弟品牌OPPO更强

 

主流手机品牌用户忠诚度—— OPPO

OPPO换机用户中有31.4%的人选择OPPO,还有21.0%选择了vivo

  • 通过观察极光大数据发现,iPhone对OPPO换机用户的吸引力在这一季度有所削弱,但选择vivo、华为和小米的用户占比有所增加

 

主流手机品牌用户忠诚度—— iPhone

63.4%的iPhone换机用户在Q1选择继续购买iPhone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iPhone的换机用户忠诚度为63.4%,意味着在18年Q1换手机的iPhone用户中,有超过六成的用户继续使用iPhone

 

主流手机品牌用户忠诚度—— vivo

54.9%的vivo换机用户入手了OV

  • 极光大数据显示,35.2%的vivo换机用户选择继续使用vivo,另外有19.7%的用户转向使用兄弟品牌OPPO

 

主流手机品牌用户忠诚度——小米

小米用户忠诚度持续升温

  • 极光大数据显示,小米的用户忠诚度连续三个季度升温,从去年同期22.3%增加至今年Q1的31.4%

 

四、主流安卓手机品牌用户画像

主流安卓手机品牌用户画像——华为

华为:近七成用户是男性,爱看电影,旅游和听音乐

  • 通过观察极光大数据发现,69.4%的华为用户为男性,44.8%的用户年龄在30-39岁之间,他们倾向通过具有知识青年、文艺小清新和爱宠社区属性的渠道交友

 

主流安卓手机品牌用户画像——OPPO

OPPO用户:年轻女性用户为主,53.1%的用户性别为女性,近七成用户不到30岁

  • 根据极光大数据显示,OPPO用户对服装饰品的兴趣表现明显,最爱通过具有文艺小清新属性的渠道交友

 

主流安卓手机品牌用户画像—— vivo

vivo用户:69.6%的用户不到而立之年,其中42.5%的用户年龄在25-29岁之间

  • 通过观察极光大数据发现,vivo的主要用户群是年轻男性,vivo用户中有53.6%的男性,69.6%的用户不到30岁

 

主流安卓手机品牌用户画像——小米

小米用户:66.8%的用户为男性,用户年龄结构比华为年轻,比vivo年长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小米的用户中有66.8%为男性,其中49.7%的用户不到30岁,44.3%的用户年龄在30-39岁之间,爱好运动、动漫和电影

 

五、手机app安装情况

高中低端手机app安装概况

平均每台高端机安装48.3款app

  • 通过观察极光大数据发现,平均每台高中低端手机中安装的app分别为48.3款、45.5款和34.4款,低端机用户安装的app数量与高中端机有一定的差距,或受运存和内存等因素的影响

 

高中低端手机偏好指数

高端机用户最偏爱的app是携程旅行

  • 通过观察极光大数据发现,高中低端手机最偏爱的app分别是携程旅行、QQ邮箱和小米视频,其中高中端手机都偏爱的app有携程旅行、新浪微博和美团

 

主流安卓手机偏好指数

华为和OPPO用户最偏爱的app是输入法,vivo和小米则青睐视频类app

  • 极光大数据显示,华为、OV和小米用户最偏爱的app分别是百度输入法、搜狗输入法、腾讯视频和小米视频,其中快手同时受到OV用户的偏爱

 

六、运营商专题研究

三大运营商市场份额

73.7%的中国移动网民是移动的用户

  • 根据极光大数据显示,移动、电信和联通的市场份额分别为73.7%、14.4%和11.9%,意味着每100个中国移动网民中,有接近74个移动用户,其余26个为电信和联通用户

 

三大运营商在主流手机品牌中的市场份额

iPhone的移动用户占比为63.0%,比整体市场占比低10.7%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OV、小米和华为拉动了移动用户在整体市场中的占比,其中华为的电信用户占比较整体市场高1.4%,小米的联通用户占比较整体市场高0.2%

 

三大运营商市场份额变化趋势

电信在18年Q1逆袭,市场份额超过联通

 

报告说明

1.数据来源

极光大数据,源于极光云服务平台的行业数据采集及极光iAPP平台针对各类移动应用的长期监测,并结合大样本算法开展的数据挖掘和统计分析

2.数据周期

报告整体时间段:2017年1月~2018年3月

具体数据指标请参考各页标注

3.数据指标说明

保有率:根据极光大数据在指定时间段内监测到的至少有一次数据上报的活跃手机数量推算的全国活跃手机总量

销量:根据极光大数据在指定时间段内监测到的手机数量增量推算的全国手机销量

用户忠诚度:某手机品牌的用户在更换手机时选择原品牌所占的比例,比例越高,则认为用户忠诚度越高

4.法律声明

极光大数据所提供的数据信息系依据大样本数据抽样采集、小样本调研、数据模型预测及其他研究方法估算、分析得出,由于方法本身存在局限性,极光大数据依据上述方法所估算、分析得出的数据信息仅供参考,极光大数据不对上述数据信息的精确性、完整性、适用性和非侵权性做任何保证。任何机构或个人援引或基于上述数据信息所采取的任何行动所造成的法律后果均与极光大数据无关,由此引发的相关争议或法律责任皆由行为人承担

5.报告其他说明

极光数据研究院后续将利用自身的大数据能力,对各领域进行更详尽的分析解读和商业洞察,敬请期待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交流群,支持我们发展可加入!

]]>
极光大数据:2018年4月大学生群体app行为研究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720894.html Sun, 06 May 2018 16:42:08 +0000 //www.otias-ub.com/?p=720894 PDF版下载可加入我们小密圈,199IT感谢您的支持!

不知不觉,第一批00后已经到了踏入大学校园的年龄。十年前,被称为“互联网的原生居民”的90后的成长,让人看到了互联网对社会的巨大影响。时至今日,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在校大学生又有哪些特征?而作为“移动互联网的原生居民”的00后与他们的95后在校师兄师姐们又有哪些不同?极光大数据发布《2018年4月大学生群体app行为研究报告》,通过对在校大学生移动互联网行为的调研,深入分析不同年龄、性别、院校、城市等级的大学生们的移动互联网偏好,让你了解他们的社交、购物、学习、出行、生活与娱乐的习惯。

 

极光观点:

  • 当代大学生“爱学习,学习使他们快乐”,超级课程表是最受大学生偏爱的app,在极光app偏好指数中名列第一,其次是学习通app
  • 一线城市大学生最爱用知乎,其次是网易系的网易云音乐和网易有道词典
  • 男大学生课余生活被游戏“征服”,爱玩绝地求生:刺激战场,到游戏分享app TapTap交流游戏心得,没事还上斗鱼直播、熊猫直播和虎牙直播看看游戏直播

一、大学生移动生活概况

大学生人群app偏好

大学生:“我爱学习,学习使我快乐”,超级课程表是大学生最偏爱的app

  • 根据极光app偏好指数统计,进入大学生人群app偏好指数top 10的应用中,有五款app与学业息息相关,它们是超级课程表、学习通、百词斩、网易有道词典和蓝墨云班课

大学生人群兴趣爱好

大学生兴趣爱好广泛,最爱看动漫,买买买和运动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大学生在各项兴趣爱好标签中的TGI普遍大于1,他们兴趣爱好广泛,课余生活丰富多彩,最爱看动漫,对服装饰品“买买买”和运动也很感兴趣

 

大学生人群社交风格

“烂GAG王”:幽默到没朋友,在大学生中恐面临社交危机

  • 极光大数据显示,知识青年的社交风格标签在大学生人群中的TGI为3.84,意味着相对于整体移动网民,大学生更倾向在带有知识青年调性的社区交友,对知识青年相关话题更感兴趣,而幽默笑话标签TGI则在大学生人群中垫底

 

二、大学生细分群体app偏好

985院校大学生app偏好

除了超级课程表之外,985院校大学生最爱用知乎

  • 通过观察极光大数据发现,无论是985院校还是非985院校的大学生,偏好指数最高的的app都是超级课程表,而在985院校中偏好度排名第二的知乎,在非985院校中则没那么受欢迎,偏好度名列第八

不同性别大学生app偏好

男大学生:课余生活玩游戏,看游戏直播,上游戏分享社区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绝地求生:刺激战场这款游戏进入男大学生app偏好指数top 10,此外,他们还偏爱斗鱼直播、熊猫直播和虎牙直播三个游戏直播app,以及游戏分享社区TapTap和游戏资讯app掌上英雄联盟

不同年龄大学生app偏好

00后大学生的学习热情似乎比师兄师姐强烈

  • 通过观察极光大数据发现,00后大学生app偏好度top 3应用与学习有直接关系,而95后大学生则更偏爱百度网盘、网易云音乐和哔哩哔哩

 

不同城市等级大学生app偏好

网易云音乐和网易有道词典受到不同城市等级大学生的青睐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在一线城市大学生中app偏好度最高的应用是知乎,新一线城市大学生最爱超级课程表,二线城市、三线及以下城市大学生则最青睐学习通

 

三、大学生app偏好一览表

最受大学生偏爱的社交网络app

百度贴吧是在大学生中偏好度最高的社交网络app

  • 通过观察极光大数据发现,陌生人社交app探探,以及游戏社交app同桌游戏、玩吧崭露头角,进入大学生人群社交网络app偏好top 10

最受大学生偏爱的网络购物app

大学生喜欢通过小红书“标记我的生活”

  • 极光大数据显示,在大学生人群中偏好度最高的网络购物app是做购物分享社区起家的小红书,其次是二手电商闲鱼

最受大学生偏爱的教育学习app

10款最受大学生偏爱的教育学习app中,有6款是外语学习app

  • 通过观察极光大数据发现,在大学生人群app偏好指数top 10教育学习类应用中有6款外语学习app,它们是百词斩、网易有道词典、扇贝单词、金山词霸、英语流利说和沪江开心词场

最受大学生偏爱的旅游出行app

大学生出行依赖公共交通

  • 通过观察大学生人群旅游出行app偏好指数top 10应用发现,大学生或会更多地选择火车、高铁、巴士、公交等公共交通解决远距离出行需求,并结合共享单车解决短距离的出行需求

 

最受大学生偏爱的摄影图像app

B612咔叽是最受大学生偏爱的摄影图像app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B612咔叽、无他相机和VSCO Cam进入大学生摄影图像app偏好指数top 3

 

最受大学生偏爱的直播app

游戏直播app受到大学生追捧

  • 进入大学生人群直播app偏好指数top 5的应用均为游戏直播类app,它们是斗鱼直播、熊猫直播、虎牙直播、龙珠直播和企鹅电竞

 

最受大学生偏爱的数字音乐app

网易云音乐:最能戳中大学生的数字音乐app

  • 通过观察极光大数据发现,网易云音乐在一众数字音乐app中脱颖而出,以74.2的偏好度与其余进入数字音乐app偏好指数top 5的应用拉开距离

 

最受大学生偏爱的新闻资讯app

腾讯体育是最受大学生青睐的新闻资讯app

  • 通过观察极光大数据发现,大学生对体育类新闻资讯app腾讯体育表现出较强的兴趣,同时偏爱“量身定制”的小众精品新闻资讯app即刻

 

最受大学生偏爱的短视频app

抖音、小影和VUE占据了大学生的碎片时间

  • 在短视频app偏好指数排名中,抖音短视频、小影和VUE分别名列前三名,占据了大学生的碎片时间

 

最受大学生偏爱的求职招聘app

大学生求职更倾向直接跟Boss切磋

  • 通过观察极光大数据发现,大学生最偏爱的求职招聘app分别是Boss直聘、前程无忧51Job、智联招聘和LinkedIn领英

 

报告说明

1.数据来源

极光大数据,源于极光云服务平台的行业数据采集及极光iApp平台针对各类移动应用的长期监测,并结合大样本算法开展的数据挖掘和统计分析

2.数据周期

报告整体时间段:2018年3月

具体数据指标请参考各页标注

3.数据指标说明

极光app偏好指数:极光基于app大数据挖掘建立的评价指标,用于评估大学生群体相对中国整体移动网民而言,对某款app的偏好度

4.法律声明

极光大数据所提供的数据信息系依据大样本数据抽样采集、小样本调研、数据模型预测及其他研究方法估算、分析得出,由于方法本身存在局限性,极光大数据依据上述方法所估算、分析得出的数据信息仅供参考,极光大数据不对上述数据信息的精确性、完整性、适用性和非侵权性做任何保证。任何机构或个人援引或基于上述数据信息所采取的任何行动所造成的法律后果均与极光大数据无关,由此引发的相关争议或法律责任皆由行为人承担

5.报告其他说明

极光大数据后续将利用自身的大数据能力,对各领域进行更详尽的分析解读和商业洞察,敬请期待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交流群,支持我们发展可加入!

]]>
极光大数据:2018年中国程序员研究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704604.html Thu, 29 Mar 2018 02:30:09 +0000 //www.otias-ub.com/?p=704604

提到程序员,你会想到比尔盖茨还是扎克伯格?你认为他们一定很会修电脑?还是“宅、性格木讷而没有情趣”?去掉这些或真或假的标签,他们是一群伟大的人,因为程序员改变了世界;他们也是一群普通的人,普通到也许就是你隔壁那个早出晚归的邻居。为了还原一个真实的程序员群体,极光大数据在10多个城市进行了一次程序员现状调查,通过回收的1684份有效问卷,得出了这份《2018年中国程序员研究报告》,从生活、工作、现状与未来规划、移动互联网行为等四个维度带你走进程序员的世界,仔细看,你会惊讶,哇哦,原来你是这样的程序员!

一、生活中的程序员

居住篇

在主要职业群体中,程序员更倾向于租房

  • 20.9%的受访程序员目前自己有房,此比例明显低于其他职业。大概是因为程序员大部分还比较年轻,传说中的超高薪水并不能让很多人拥有自己的房子;而更长的工作时间,使得很多程序员倾向于租房在公司附近
  • 超六成受访程序员处于租房状态,35.6%的程序员目前一个人租房住,30.9%的程序员目前与别人合租

 

居住篇

一线城市超七成程序员还在过着“苦逼”的租房生活

  • 在有房这件事上,新一线城市程序员赢了。得益于不低的薪水和明显低于一线城市的房价,新一线城市受访程序员住房自有率达27.7%,二线城市程序员为22.2%,一线城市程序员则只有13.3%
  • 一线城市程序员住房较为“苦逼”,超七成依然租房住,37.3%选择与别人合租

 

 

居住篇

北京程序员爱群租,深圳程序员爱独租

  • 成都程序员以32.4%的自有住房率傲视北上广深杭的同行们
  • 受访程序员住房自有率仅9.1%的深圳,79.2%受访程序员选择租房住,54.5%选择一个人租房住
  • 接近一半的北京程序员选择跟人合租,深圳则有超过一半的程序员独自租房,反映出两地房屋租赁环境存在较大差异

 

 

通勤篇

程序员更倾向于绿色出行

  • 61.6%的受访程序员目前主要的通勤方式为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方式,即使早晚高峰的公交地铁会把程序猿变成沙丁鱼
  • 9.7%的程序员目前主要的通勤方式为共享单车,仅7.4%程序员开私家车上下班

 

买车篇

大多数程序员既没有车也不打算买车

  • 倾向于绿色出行的受访程序员中57.8%认为短期不需要买车,22.3%的受访程序员近期有购车计划

 

买车篇

成都程序员私家车拥有率最高,生活过得巴适

  • 不光住房自有率最高,成都程序员29.7%的私家车拥有率也力压北上广深杭
  • 25.3%的上海受访程序员表示,虽然我现在没有私家车,但我有一颗想买的心
  • 广州程序员荣膺最不想买车群体第一名

 

 

婚恋篇

七成程序员未婚,其中四成程序员依然是单身狗

  • 22-30岁的程序员中,19.3%已完成结婚生子的人生大事,在主要职业群体中比例最低
  • 42%的22-30岁受访程序员目前仍处于单身状态,世界这么大,适合他们的另一半大概是迷路了

 

 

婚恋篇

周围都是男生反而会更挑剔?女性程序员已婚比例低于男性

  • 过年过节,43.1%的适龄男性程序员最怕听到的那句话大概是“有女朋友了吗”
  • 39%的受访女性程序员目前处于恋爱状态,这一比例高于男性

 

 

婚恋篇

相比女性程序员,男性程序员更期望在短时间内结婚

  • 20.7%男性程序员期望未来一年内结婚,仅8.2%女性程序员持同样意见
  • 35.1%女性程序员则专注自我、无惧逼婚,认为五年以内结婚就好

 

 

婚恋篇

一线城市程序员期望姻缘来的更快一些

  • 一线城市程序员,比较着急,23.4%期望未来一年内结婚
  • 二线城市程序员,不着急,30%认为五年之内都可以
  • 新一线城市程序员,佛系,20.5%认为随缘吧,都可以

 

 

婚恋篇

“颜值、才华和教育更能打动我”

  • 相比整体受访者,受访程序员更为关注颜值、兴趣爱好和学历水平,但不太在乎对方的经济水平、家庭背景、工作性质、身高和户口

 

 

消费篇

相比其他群体,程序员有更多的支出放在住房上

  • 程序员头顶新三座大山之首:住房,程序员每月在房贷/房租上的支出占总支出的21.1%,显著高于吃饭等其他开销
  • 不光会挣钱,还让钱生钱,受访程序员每月用于理财的部分占月消费支出15.8%,此占比仅低于企业中高层管理者

 

 

消费篇

买房比例高,导致新一线城市程序员住房支出高

  • 一线城市程序员会赚,每月16.9%支出用于理财,并且21.2%支出用于一线城市高昂的房屋开销
  • 二线城市程序员会花,每月25.4%支出用于购物或娱乐社交
  • 自有住房率更高的新一线城市程序员更是将22.1%的支出用于支付房贷/房租

 

 

烦恼篇

程序员群体对涨工资和买房压力更为担忧

  • 程序员群体特别“愁”,除了养老和教育,受访程序员在多项事件上的担忧占比均高于整体受访者
  • 41.4%的程序员担忧工资待遇难以提升,41.1%程序员认为买房有压力,38.5%程序员担心个人能力在工作中无法得到提升

 

 

烦恼篇

买房靠自己,超过半数女性程序员最担心买房压力

  • 51.1%的受访女性程序员担心买房压力,同时对个人能力的提升、老人养老以及工资待遇都表现出比男性程序员更大的压力
  • 受访的男性程序员中34.5%在个人健康问题上表示担心,同时对恋爱婚姻问题表现出比女性程序员更多的担忧

 

烦恼篇

一线城市程序员更事业,其他城市想安居

  • 相比整体受访程序员,一线城市程序员更为担忧个人能力跟不上岗位发展要求,新一线最关注买房压力,二线城市程序员更为担心恋爱和婚姻问题

 

 

健康篇

相比其他职业群体,程序员的身体健康状况并不乐观

  • 63.3%的受访程序员目前存在部分亚健康症状,仅35.1%程序员认为自己身体健康无任何疾病困扰,相比其他职业,程序员可谓是不折不扣的“健康难民”

 

健康篇

北京程序员对健康最自信,深圳程序员对健康最担忧

  • 45%的北京被访程序员认为自己身体非常健康
  • 深圳程序员健康状况最令人忧心,70.1%的受访程序员表示存在部分亚健康症状

 

 

健康篇

经常性疲倦为程序员最为普遍的健康问题

  • 经常性疲倦、颈椎病、体重超标是困扰程序员群体的重要健康问题
  • 超过10%的受访程序员有失眠、脱发等问题

 

 

运动篇

程序员是宅男集中地,约1/4的程序员每月运动次数不到一次,比例高于其他职业群体

  • 身体是工作的本钱,44.4%的受访企业中高层管理者每周运动2次及以上
  • 58.3%的程序员每周运动1次及以上,23.5%的程序员每月运动次数不足1次

 

运动篇

首都程序员最不爱运动?北京程序员运动频率在所调查城市中最低

  • 上海、广州和成都程序员:经常运动,这三个城市均有约四成的程序员每周运动次数在2次及以上
  • 杭州、深圳程序员:有时动一动,25.8%的杭州程序员每周运动1次,27.3%的深圳程序员每周运动1次,24.7%的深圳程序员每月运动1-3次
  • 北京程序员:不怎么动,31.6%的北京程序员每月运动次数不到1次

 

 

运动篇

宅与勤奋并存,女性程序员运动频率呈现两极分化

  • 女性程序员中,40.4%每周运动2次以上,但也有31.9%每月运动不到1次
  • 男性程序员中,34.9%每周运动2次以上,23%每周运动1次

 

 

娱乐篇

程序员上网更加关注网络科技方面的内容

  • 紧跟科技潮流,走在技术前端,77.2%的程序员上网关注网络科技内容
  • 相对整体受访者,受访程序员更为关注网络科技、游戏电竞等内容

 

 

娱乐篇

补充工作知识和玩游戏是程序员群体在业余生活安排上区别于其他群体的特征

  • 时刻为工作做准备型,42.5%的程序员选择在业余时间补充工作知识
  • 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在长时间工作之余,47.7%的程序员选择在家睡觉追剧等,40.7%的程序员选择玩游戏,也有部分程序员选择与朋友聚会、健身运动、外出游玩等

 

 

二、工作中的程序员

工作时长篇

工作辛苦不是传说,每周工作时间不到40小时的比例最低,超三成程序员每周工作50小时以上

  • 受访程序员平均每周工作时长约47.5小时,仅低于企业中高层管理者和产品、运营类岗位工作人员
  • 44%程序员每周工作时长为41-50小时,33.5%的程序员每周工作50小时以上,5.7%的程序员每周工作70小时以上

 

 

工作时长篇

男性程序员比女性工作时间更长,近八成每周工作时间超过40小时

  • 男性程序员平均每周工作时长约为47.7小时,女性程序员则为45.9小时
  • 男女程序员中,工作时长在50小时以上的人群占比较为相当
  • 36.2%的受访女性程序员每周工作时长低于40小时,仅有21.5%的受访男性程序员工作时长低于40小时

 

工作时长篇

上海程序员最辛苦,平均每周工作时间最长

  • 上海程序员最忙,平均每周工作时长为48.9小时
  • 深圳程序员较闲,平均每周工作时长为47.0小时,28.6%每周工作时长在40小时及以内
  • 广州程序员,有的很忙有的很闲,41%广州程序员每周工作50小时以上,但也有24.6%每周工作40小时及以内

 

工作压力篇

在各职业群体中,程序员自我评估的工作压力并不突出

  • 匆忙但从容,虽然工作时间较长,但仅23%受访程序员认为目前的工作压力较大或难以应对,此占比低于商务、销售、市场类岗位工作者,以及企业中高层管理者、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 52.2%程序员认为目前的工作略有压力,需要进一步提升自我

 

 

工作压力篇

女性程序员自我评估比男性程序员面临更大的工作压力

  • 男性程序员面对工作更加从容有信心,25.8%的受访男性程序员认为对目前的工作得心应手,仅10.6%女性程序员这么认为
  • 21.8%的受访男性程序员认为目前的工作压力较大,17%的受访女性程序员持同样态度

 

 

工作压力篇

广州、北京的程序员工作压力相对较大

  • 上海程序员压力较小,28.9%上海程序员认为目前的工作处理起来得心应手
  • 如果压力有重量,27.9%的广州程序员和24.3%的北京程序员可能已经被压弯了腰

 

工作压力篇

程序员中,项目经理认为目前的工作压力最大

  • 处于中间层的项目经理压力最大,38.4%的受访项目经理认为目前的工作压力较大甚至难以应对
  • 部门经理/资深技术专家及以上最为从容,42.3%认为目前的工作得心应手

 

 

工作内容篇

项目经理的技术开发工作占比最低

  • 对于管理专业等级的程序员,内外部沟通协调工作更重,内外部会议和沟通在项目经理工作中占比30.3%,在部门经理/资深技术专家及以上中占32.5%

 

 

三、现状与未来规划

收入篇

高薪不是传说,程序员薪酬水平仅次于企业中高层管理者

  • 近半程序员税前收入过万
  • 本次调查中,受访程序员整体收入水平仅次于受访企业中高层管理者

 

收入篇

魔都待遇高,上海程序员总体收入水平最高

  • 受访的上海程序员总体收入水平最高,16.9%上海程序员月入2万及以上
  • 广州和成都的程序员超半数月收入在一万元以下

 

 

收入篇

相比其他群体,程序员对目前行业薪酬情况大多持较为中庸的态度,非常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比例都较低

  • 30.3%的受访程序员认为,相对于不同行业的同龄人,自己对本行业普遍薪酬较为满意,14.9%的程序员则表示比较不满意或非常不满意

 

 

收入篇

架构师/系统分析师专业等级程序员对目前的行业薪酬满意度较高

  • 50%的架构师/系统分析师专业等级程序员满意目前的行业薪酬,此满意度高于其他专业等级程序员
  • 项目经理对目前的行业薪酬满意度最低,只有不到两成满意自己的薪酬

 

收入篇

女性程序员对行业薪酬非常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比例都高于男性

  • 38.3%的受访女性程序员对本行业普遍薪酬较为满意或非常满意,21.3%的女性程序员则持相反态度
  • 男程序员中约半数态度中庸,觉得谈不上满意或不满意

 

 

收入篇

同为非一线城市,杭州程序员薪酬满意度较高,成都则较低

  • 43%的杭州程序员对目前的行业薪酬比较满意或非常满意
  • 深圳程序员对目前的行业薪酬满意度较低,18.2%表示不满意

 

 

城市评价篇

程序员群体对魔都的发展前景最为看好

  • 受访程序员群体认为,各主要城市发展前景排序为:上海-北京-深圳-杭州-广州-成都
  • 程序员群体对上海、北京、深圳、杭州四城市评价高于整体受访者评价水平

 

 

未来规划篇

在各职业群体中,程序员希望在当前城市扎根的比例并不高

  • 学好代码,走遍天下也不怕, 21.1%的受访程序员考虑去其他城市发展,此占比明显高于其他职业
  • 仅有17.6%的程序员考虑回到家乡(出生地)生活发展

 

未来规划篇

“长安米贵,居大不易”一线城市程序员希望扎根当地的比例最低

  • 想说爱你不容易,仅49.1%的一线城市程序员计划在当前城市扎根生活,而74%的新一线城市程序员和65.1%的二线城市程序员有同样规划
  • 逃离北上广深,28%的受访程序员规划去其他城市生活发展

 

 

未来规划篇

目前主要从事一线技术开发工作的程序员未来依然希望从事一线技术开发

  • 项目经理和部门经理/资深技术专家中,超半数计划继续从事相关管理工作
  • 转行要趁早,19.2%的受访程序员/软件工程师计划转型与现职业相关的其他职业,而19.2%的项目经理表示要转行去其他行业

 

 

印象篇

46.1%的程序员认为外行总误解他们很会修电脑

  • “我不是,我没有,别胡说”:很会修电脑、可以轻易开发出任何软件、性格木讷没有情趣,程序员认为这是外行对他们的严重误解

 

 

印象篇

外行眼中的程序员“很会修电脑”

  • 在非程序员群体眼中,程序员群体很宅、很会修电脑、没事的时候喜欢玩游戏,但并不认为他们性格木讷没有情趣

 

 

四、移动互联网行为

App行为篇

一线城市程序员平均安装app个数最多

  • 巨能装:一线城市程序员平均安装81.2个app,明显多于新一线和二线城市程序员
  • 30.1%的一线城市程序员安装app为61-80个,23.3%安装app在100个及以上

 

 

App行为篇

一线和新一线城市程序员都偏好京东

  • 征服一线和新一线程序员的不止京东,还有铁路12306
  • 二线城市程序员最偏好QQ邮箱,其次是滴滴出行

 

设备篇

一线城市程序员爱荣耀,新一线城市程序员爱小米

  • 一线城市程序员最青睐的手机品牌为荣耀、小米和三星,新一线城市程序员则最喜欢小米,二线城市程序员最喜欢OPPO

 

 

设备篇

华为旗下机型征服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程序员

  • 使用安卓的一线城市程序员中,6.85%使用荣耀8,新一线城市程序员中7.08%使用华为 Mate 8,二线城市程序员中2.55%使用华为 Mate 9

 

报告说明

1.数据来源

调研数据,通过极光调研平台进行网络调研,共回收有效问卷1684份,执行周期为2018年3月

2.数据周期

报告整体时间段:2018年3月

具体数据指标请参考各页标注

3.数据指标说明

城市等级:一线城市包括北上广深;新一线城市包括杭州、成都等15个城市;二线城市包括厦门、合肥、佛山等30个城市

4.法律声明

极光大数据所提供的数据信息系依据大样本数据抽样采集、小样本调研、数据模型预测及其他研究方法估算、分析得出,由于方法本身存在局限性,极光大数据依据上述方法所估算、分析得出的数据信息仅供参考,极光大数据不对上述数据信息的精确性、完整性、适用性和非侵权性做任何保证。任何机构或个人援引或基于上述数据信息所采取的任何行动所造成的法律后果均与极光大数据无关,由此引发的相关争议或法律责任皆由行为人承担

5.报告其他说明

极光数据研究院后续将利用自身的大数据能力,对各领域进行更详尽的分析解读和商业洞察,敬请期待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交流群,199IT感谢您的支持!

]]>
【报告】庄闲网络娱乐平台进入 研究报告和颠覆性思考 //www.otias-ub.com/archives/689679.html Fri, 09 Feb 2018 05:44:47 +0000 //www.otias-ub.com/?p=689679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交流群,199IT感谢您的支持!

]]>
好莱坞研究所:2017全球电影产业研究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688327.html Tue, 06 Feb 2018 14:16:10 +0000 //www.otias-ub.com/?p=688327 2018年2月5日,好莱坞研究所数据中心联合钜亨国际金融集团共同发布了《2017全球电影产业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以2017年1月-2017年12月好莱坞研究所、MPAA(美国电影协会)、NATO(美国影院协会)、Box Office Mojo、IMDB、为主要数据源,对2017年全球电影产业(主要以北美和中国为研究对象)各领域进行逐一分析,洞察全球电影市场概况、票房走势、上中下游发展趋势、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好莱坞研究所《报告》将全球电影产业市场主要分为北美和中国两大类。从整体来看,全球电影市场发展保持逐年增长趋势,2017年全球电影票房达399.2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较去年增长了3%。2017年中国电影总票房为559.11亿元,和去年相比总体票房增长了13.45%。从全球票房总数据来看,海外市场票房占比进一步提高,占总票房比例的73%。中国市场成为票房主力,但分账比例依旧是最大分歧,从一定程度上为国产电影争取了成长时间。

此外,好莱坞研究所《报告》还指出奥斯卡评委越来越倾向独立制片公司的电影,对五大制片公司的高成本影片兴趣下降;2017年9部获得最佳影片影片的电影中有8部来自于独立制片。而2017年的各大电影续集在中国电影市场的表现也是喜忧参半。值得一提的是,《欢乐好声音》和《寻梦环游记》的大热,让业内人士再次看到动画电影的魅力。另外,《摔跤吧爸爸》和《英伦对决》的横空出世,标志着合拍片和批判正在成为中国电影市场重要的组成部分。

迪士尼蝉联全球票房冠军,Netflix成为好莱坞最大竞争对手

好莱坞研究所《报告》显示,对比2017与2016北美票房数据,北美票房略有减少,暑期档票房仅38.24亿美元,创下近十年来最惨淡暑期档。

2017年伊始,好莱坞六大制片厂高层频繁变动。12月14日,迪士尼收购20世纪福克斯,此举也改变了北美电影市场格局,传统六大电影公司正式变成五大。

迪士尼以21.8%的票房占比高居北美市场首位,与此同时,2017年,Netflix营收116.9亿美元,同比增加36%,Netflix全球用户高达1.09亿,2018年预计推出80部原创电影,成为好莱坞最大竞争对手。

中国票房增速重回两位数,银幕总数达世界第一

根据好莱坞研究所《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内地分账票房最终以523.7亿元的成绩收官,历年来首次突破500亿。相较2016年的457.12亿,2017年内地票房增幅为13.45%。票房增速重回两位数。另外,全国新增电影银幕9597块,银幕总数达到50776块,稳居世界第一位。

2017年,中国共生产电影970部,其中在院线上映376部,产出票房301.04亿,在年度票房中占比53.84%。中国电影市场全年共引进进口片98部,产出票房258.07亿,在年度票房中占比46.16%。国产片年度票房依旧超过进口片,但领先优势有逐步缩小的势头。

其中,引进的98部进口片里,有40部为分账大片(其中32部出自好莱坞“六大”),共收获票房192.9亿,占比75%;引进批片有58部,总票房为65.17亿,占比25%。

IP电影续集持续发力,独立电影备受奥斯卡青睐

尽管“IP电影”各集票房波动大,但无可厚非的是,它依旧是好莱坞屹立不倒的摇钱树,根据好莱坞研究所《报告》显示,自1977年开始的星球大战延续至今,全球总票房高达77亿美元,截至2015年底,周边产品销售额高达350亿美元。可谓是IP电影续集最大受益者。此外,已公布的2018年好莱坞上映片单显示,IP电影续集依然是各大制片公司开发主力,《复仇者联盟3》、《神奇动物在哪里2》、《环太平洋2》、《X战警》等片成为2018年备受瞩目的电影。

另一方面,2017年共有9部电影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奖,其中8部出自独立制片,最终拿下这一奖项是独立电影——《月光男孩》(制片公司:Plan B Entertainment)。值得一提的是,预算仅500万美元,却几乎提名北美所有的电影颁奖礼,并相继摘夺了金球奖最佳剧情片和奥斯卡最佳影片。独立制片公司从最开始“抱”大型制片厂的“大腿”,到成为奥斯卡的常客。凭借的不单只是他们自己的影响力,还有独到的眼光和对奥斯卡的精准把握。从而也成为2018年资本所青睐的对象。

中国资本相继出海,好莱坞公司相继来华

2017年,在强力的政策监管下,中国资本相继出海受挫。从海外公司投资成为新的方向。根据好莱坞研究所《报告》显示,2017年参与好莱坞电影的中国公司包括中影、万达在内共9家,其中钜亨国际则是以美国子公司身份参投《变形金刚5》。

根据好莱坞研究所《报告》显示,随着中国政策的利好、票房的攀高以及雄厚的资本,合拍片已经成为“香饽饽”。《敢问路在何方》、《巨齿鲨》、《他是龙2》成为2018年度备受关注合拍片。

关于2018年全球电影市场前景预测,最后好莱坞《报告》给出了全球电影市场发展趋势的三个关键词:IP、周边开发与独立制片公司。IP电影成为2018年电影重头戏,IP电影对于制片公司的风险把控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各大制片公司对于衍生品开发力度加强,衍生品成为影片收入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独立制片公司成为奥斯卡新宠,以小博大的票房纪录以及名利双收的市场表现,让独立制片公司亦备受资本青睐。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交流群,199IT感谢您的支持!

]]>
Google&淡马锡:2017年东南亚网络经济研究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663042.html Wed, 13 Dec 2017 16:59:37 +0000 //www.otias-ub.com/?p=663042 谷歌和新加坡主权财富基金淡马锡联合发布的一份最新报告显示,东南亚数字经济的规模越来越不能忽视。

作为印尼和菲律宾等高速增长经济体的所在地,东南亚拥有庞大的互联网用户群,其中主要集中在移动领域。报告称,这将推动该地区的互联网经济规模在今年将达500亿美元,到2025年达到2000亿美元,占地区GDP总值的比例也将由目前的2%攀升至2025年的6%。

“东南亚的互联网用户非常活跃,每天在移动终端上平均花费3.6个小时,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地区的用户都要多。这一令人难以置信的参与度,为该地区的互联网企业带来巨大的市场机遇。”

移动平台驱动电商发展

报告发现,今年东南亚地区的电商销售总额将达到109亿美元,远高于2015年的55亿美元。增量主要是由诸如Lazada和Tokopedia等电商平台驱动的,中小企业习惯于在这些电商平台向消费者销售产品。

移动打车需求急剧增长

该报告称,今年东南亚地区移动打车服务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51亿美元,与2015年的25亿美元相比近乎翻倍,到2025年这一市场更将达到201亿美元。

该报告称,像Grab和go-jek这样的公司已经将他们的产品扩展到消费者以外的领域,包括支付和生活方式服务,这也增加了他们对客户的吸引力。

互联网领域风险资本投资呈几何式增长

报告指出,从2016年到今年第三季度,东南亚互联网公司的吸引风投资本总额超过120亿美元,而2015年全年仅有10亿美元。

2016年这些公司的风险资本投资总额占到东南亚GDP的0.18%,与印度比例持平,缩小了与中国0.30%的差距。

 

PDF版本将同步到199IT交流群,199IT感谢您的支持!

]]>
Travelport:2017年亚太地区数字游客研究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653316.html Tue, 14 Nov 2017 16:50:40 +0000 //www.otias-ub.com/?p=653316 不同地区旅行者的行为习惯不一样,但亚太区旅行者的行为习惯相较于全球其他地区的差异,则尤为显著。

位居榜单前三的国家都来自亚太地区,分别为印度、中国和印尼。

澳大利亚、英国、日本和德国分别位居第16、第17、第18和第19名。

87%的日本旅行者和80%的澳洲旅行者相比智能手机更倾向于使用电脑进行预订。

亚太区旅行者在做旅行计划研究时,有82%首先访问点评分享网站来解决疑惑;86%使用旅游预订网站进行研究;46%使用类似包括基于以往旅行个性化推荐信息的网站。

尽管如此,仍有80%的亚太区旅行者将旅游专业人士视作旅行计划的依靠之一;88%的中国旅行者依靠代理商作为预订和旅行安排的第一联系人。

中国、印度和印尼旅行者中近90%使用朋友发布的视频和照片作为旅行研究的一部分。

对于排名第一的数字旅游国家——印度,智能手机是首选的数字设备,消费者会从预订到登机的整个旅行期间使用它们;82%的印度旅行者认为手机登机牌使旅行更简单。

中国在使用语音搜索方面位居世界第一,72%的中国旅行者在可以使用的地方都使用语音搜索。

而相比英国旅行者,只有33%的人会这样做。截至2016年底,中国现有的语音助理已达4300万。

但Travelport称,语音搜索是亚太旅行者所有消息来源中影响最小的,因为这还是一项较新的技术。

中国旅行者也热衷于收集旅游App,平均每次旅行使用20个不同类别的App。

46%的中国旅行者表示对无法与人交谈感到沮丧。

Travelport表示,这个问题通过人机混合的聊天机器人可以解决。

由于数字化习惯的缘故,亚太旅行者会根据是否提供Wi-Fi来判断旅行服务提供商的质量,这并不出奇。61%的受访者不愿选择提供收费Wi-Fi的酒店。

PDF版本将同步到199IT交流群,199IT感谢您的支持!

]]>
iProspect:2017年Q3付费搜索研究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648343.html Tue, 31 Oct 2017 16:56:03 +0000 //www.otias-ub.com/?p=648343 本次报告显示,CPC在2017Q3季度呈现出人意料地下降趋势,这也是自2016年Q2季度以来,CPC首次出现下滑。影响本次CPC下滑有多方面的因素,如移动端的投放力度加大(移动端CPC低于PC端)、谷歌5月份的推广算法更新等。

安布思沛(iProspect)数据还显示,尽管CPC呈现季度性的下滑趋势,但是由于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广告主不得不出更高的价格竞价,再加上广告预算有限,所以同比上来看,CPC仍然呈现逐年上涨趋势。

本报告数据统计了安布思沛现有的2500多个谷歌AdWords和必应账户以及22000个在线campaign(包括搜索、购物广告),旨在帮助广告主最大化搜索投放价值。

以下为本报告摘要:

  • 谷歌购物广告投放、点击量持续上升

数据显示,2017年Q3谷歌购物展示量同比增长79%,点击数同比增长42%,CPC同比上涨15%。

  • 必应广告投放量呈增长趋势

自2014年以来,基于所有客户投放数据,安布思沛每季度发布付费搜索报告。自2016年Q3以来,必应广告投放量持续稳定增长。2017年Q3,必应广告投放量同比增长22%。

  • 移动CPC环比下降7%

上一季度,移动CPC达到峰值,Q3季度,环比CPC明显下降,但同比来看,移动CPC仍然呈现上升趋势,同比上涨31%,主要由于用户不断向移动端倾向,广告主也就自然增加移动端预算。

  • 2017年Q4季度,CPC环比下降趋势将扭转,购物广告投放加大,CPC价格上涨

虽然,Q3季度呈下降趋势,万圣节、圣诞节、黑色星期五等大型节日都在11月、12月,无疑会刺激购买力,广告投放必定会加大,自然CPC价格也就水涨船高。

PDF版本将同步到199IT交流群,199IT感谢您的支持!

]]>
万卓•睿桥:品牌动能研究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637145.html Mon, 25 Sep 2017 16:48:52 +0000 //www.otias-ub.com/?p=637145 万卓•睿桥首度发布品牌动能(Brand in Motion)研究报告,发现中国消费者要求品牌在社会事务上采取积极行动。该研究揭示了当今商业环境中品牌面临的四大现实要素以及帮助品牌应对各种挑战的管理方法。

该报告揭示的四大核心现实要素分别是:

1、稳定是变化的表现形式之一。

尽管环境瞬息万变,相当一部分消费者相信品牌在动荡时仍可保持稳定:90%的中国受访者表示,他们对品牌保持稳定充满了信心 —— 这为品牌自我发展及向消费者提供新价值方面创造了不可估量的机遇。

2、前瞻的品牌印象非常重要。

被喜欢还是被厌恶,被视作热心公益还是危害社会,在商务合作时被认为是令人愉悦的还是叫人痛苦的。这种关联强烈表明,成为一个前瞻的品牌——无论是为技术所驱动或被技术所激发,都将对品牌本身产生积极的影响,特别是产品革新方面。

3、联合利华效应。

这六个国家中,有超过一半的受访者(其中中国占49%)表示,他们对品牌是否提供强效、功能性出色的产品以及服务,以及是否在长远的社会价值建设方面有活跃的表现同样非常看重。消费者越来越希望品牌在重要事务上秉持自己的立场——特别是与其核心价值相冲突的情况下,这在消费者购买决策时几乎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4、今日彼之所爱,明日令人蒙羞。

6大市场所有8个品类的调查结果显示,三分之二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热爱这个行业;但90%的受访者表示,如果该行业在运营或操作过程中逾矩,他们也十分愿意参与针对品牌的抗议活动。品牌必须与消费者建立更强的情感联结,才能确保消费忠诚度,特别是在面临危机时。

获取PDF版微信扫描下面二维码

199IT知识星球(原小密圈)已有1400+资深用户、3000+份最新最好的行业文档,欢迎您的加入!

]]>
TalkingData&宜人贷:中国消费金融发展模式研究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626731.html Thu, 24 Aug 2017 16:52:03 +0000 //www.otias-ub.com/?p=626731 近日,TalkingData与宜人智库联合发布《中国消费金融发展模式研究报告》,以消费金融信贷为侧重,探索大数据在该领域的风险定价能力,探讨在新金融领域以信贷形式为主的狭义消费金融。消费金融指金促进消费需求的目的。广义上包括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所从事的消费金融。

本报告研究范围包括以消费金融信用贷款为侧重,探索大数据在该领域的风险定价能力。本报告将探讨在新金融领域通过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的技术将资金提供给消费者购买、使用商品或服务,以信用贷款形式为主的狭义消费金融,包括消费贷款(分期、预授信)及现金贷款两种类型。

获取PDF版微信扫描上面二维码

199IT小密圈已有1400+资深用户、3000+份最新最好的行业文档,欢迎您的加入!

]]>
今日头条:2017汽车内容趋势研究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609346.html Wed, 05 Jul 2017 16:34:11 +0000 //www.otias-ub.com/?p=609346 移动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也对内容本身提出了新的要求。什么样的汽车内容能打动新一代消费者?汽车兴趣用户还对哪些内容感兴趣?作为潜力巨大的新兴消费群体,95后的阅读习惯又有哪些特色?

今日头条算数中心发布《2017汽车内容趋势报告》,通过深入研究今日头条上的汽车内容及汽车兴趣用户的其他偏好,试图回答上述问题,为汽车内容创作及内容营销提供参考。

手机颠覆阅读习惯,汽车广告投放渠道转向移动端

据CNNIC发布的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6年12月,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95亿,其中手机网络新闻用户规模达到5.71亿,占手机网民的82.2%,年增长率为18.6%。

与此同时,今日头条的用户数和阅读量也在飞速增长,三年间,汽车资讯的阅读量同比增长452.75%,且增速在加快。

网民阅读习惯的变化也推动了广告投放渠道的转移,据Admaster数据,2016年,50%的数字广告投在了移动端,且87%的广告主表示2017年将进一步增加移动营销预算,了解移动端网民的特征和阅读习惯成为营销界必修课。

视频成资讯新增长极

与图文相比,视频是一种更具穿透力的资讯形式。2017年,今日头条各类汽车资讯的阅读量均保持增长,其中视频类资讯的阅读量较去年同期增长2449.53%,成为第二大汽车资讯载体。受视频资讯份额上升影响,图文类资讯份额下降幅度较大。

报告还对各类资讯的传播度和沉浸度进行了评估,研究发现,2017年,汽车类视频在传播度上超越组图,成为最易被网友分享的资讯类别。

用车资讯最受欢迎,1000字以下文章更易分享

报告对2017年1月1日至6月1日期间阅读量最高的8000篇汽车资讯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介绍驾驶技巧和配件的用车资讯是最受欢迎的资讯类别,其次是SUV和国产车的相关资讯。汽车自媒体头条号TOP10中,介绍驾驶和养车、用车技巧的居多,其次是买车相关的内容。

而从篇幅上看,1000字以下汽车资讯更易于传播,但由于篇幅较短,沉浸度较低。

报告还对视频类资讯进行了深入研究。

爱车的95后还爱娱乐和游戏

跨界可以让汽车营销擦出新的火花。报告对汽车兴趣用户关注的娱乐、体育、科技和旅游资讯进行了深度分析,发现旅游类资讯在四类资讯中传播度最高,更易被汽车兴趣用户分享,但沉浸度最低;娱乐类资讯的单篇阅读量和沉浸度最高,但相比之下不易被分享。

作为极具潜力的新兴消费群体,95后成为热门研究话题。报告显示,95后更爱阅读和分享1000字以下资讯;喜爱汽车的95后,还喜爱娱乐、搞笑等资讯,对游戏的关注成为热点。

对比汽车兴趣用户的前1000兴趣关键词发现,95后对游戏、动漫、小鲜肉的兴趣更加浓厚,如游戏关键词穿越火线、英雄联盟(盲僧、Faker等)、GTA5;明星中,鹿晗、陈伟霆最受欢迎;火影忍者、海贼王是他们喜欢的动漫。

PDF版下载可加入我们小密圈,199IT感谢您的支持!

]]>
2017年人工智能研究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602756.html Sat, 17 Jun 2017 02:25:17 +0000 //www.otias-ub.com/?p=602756 要点:

  • 81%的IT公司正在或者计划投资人工智能(AI)。
  • Cowen预测人工智能将会将人类的生产力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而微软会冲在最前面。
  • 数字化市场或市场自动化、Salesforce自动化(CRM)和数据分析将成为人工智能最为成熟的三大应用领域。
  • 据angel.co的数据显示,目前有2200多家人工智能初创公司,其中超过50%的初创公司是在最近两年成立的。
  • Cowen从Salesforce($CRM)、Adobe($ADBE)和ServiceNow($NOW)这三家公司身上看到了他们交付人工智能服务并从中获益的实力。

以上观点来自Cowen公司的一份关于人工智能的研究报告——“人工智能:数据科学的黄金时期”。

这份报告是基于对146个人工智能研究员、企业家和风险投资人的采访而得出的,报告中附带了大致的调查方法。这份报告并不能代表全球的人工智能、数据工程和机器学习(ML)的采用趋势,不过,它确实能够反映这些领域在当今以及未来的方向。Cowen认为人工智能市场仍然处于初始阶段,很多CIO在迫不及待地投资人工智能相关的初创项目。上市时机、用户反馈、产品定位和价值定位是人工智能解决方案赢得市场先机最为关键的因素。

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如下几点。

  • 数字化市场或市场自动化、Salesforce自动化(CRM)和数据分析将成为人工智能最为成熟的三大应用领域。用户自助服务、EPR、人力资源管理(HRM)和电子商务是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潜在的应用领域。下图显示了软件行业在采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方面具有最大潜力的一些领域。

  • 81%的IT公司正在或者计划投资人工智能。报告显示,CIO们得到授权,要求将人工智能集成到IT系统里。其中有43%正在进行评估和POC,有38%已经进行了投资,并计划追加投资。下图显示了为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项目做好投资准备的公司的概况。

  • 各种市场预测有所差异,但爆发式增长的趋势是不会改变的。 IDC预测认知系统和人工智能市场(包括硬件和服务)将会从2016年的80亿美元增长到2020年的470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CAGR)达到了55%。其中软件应用占180亿美元,软件平台占50亿美元,服务和硬件占240亿美元。IBM声称,认知计算拥有2万亿美元的市场,其中健康科学就占了2000亿美元。Tractica则预测直接和非直接的人工智能应用将会从2016年的14亿美元增长到2025年的598亿美元,CAGR为52%。

  • 据CBInsights的报道,人工智能初创公司的财务交易数量在过去六年有了10倍的增长,从2011年的67增长到2016年的698。埃森哲宣称人工智能初创公司自2011年以来翻了20倍,主要领域包括FinTech、健康、交通和零售电商。下图显示了从2011年到2016年各年人工智能公司的成立情况。

  • 据预测,到2025年,基于算法的交易、图像识别和病人数据处理也将成为主要的人工智能应用领域。 Tractica预测,在未来8年,社交媒体的预见性维护和内容分发将会成为人工智能应用的第四大或第五大利润来源。下图对全球利润排名前十的应用领域进行了对比。

  • 预测机器学习将会产生最多的利润,吸引了众多资本涌入人工智能的各个领域。 Venture Scanner的数据显示,机器学习到目前为止增长了35亿美元(来自400多家公司),远远超过了自然语言处理的增长,后者只有10亿美元的增长(200多家公司)。Venture Scanner相信,机器学习应用和机器学习平台是两个相对年轻的市场,在未来将会有很大的突破。

  • Cowen预测,企业将会大规模采用智能应用栈,因为IT部门正在从记录系统向智能应用系统。今天的智能应用正在一步步地定义企业软件的未来,而且速度会越来越快。Cowen预测,在企业应用中加入机器学习算法以便为企业的整体价值链提供预测洞见将成为一种常态。企业应用有可能会基于实时数据优化折扣、价格和购买建议,从而改变销售和购买行为。

  • 据angel.co的数据显示,目前有2200多家人工智能初创公司,其中有超过50%的初创公司是在最近两年成立的。基于机器学习的应用和深度学习神经网络正吸引着大量的企业资本涌入。
  • 埃森哲的40%分析应用使用了机器学习,而这一数字可能会上升到80%。 Cowen认为埃森哲正在为它的企业客户采用人工智能,而且仍然处于早期阶段。埃森哲预测人工智能市场将会有指数级的增长,到2020年将会达到4000亿规模。他们的客户正在尝试使用人工智能重新定义他们的业务策略和模型。

来自:Infoq

]]>
RET意睿德:2016中国停车场研究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554825.html Sat, 07 Jan 2017 12:19:07 +0000 //www.otias-ub.com/?p=554825 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车位充足,泊位规划合理和高效管理的停车场,已经成为购物中心提升和稳定客流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RET睿意德中国商业地产研究中心统计,近三年修建的购物中心车位配比已达到1.41个/ 100平方米。更新技术和规划理念不断涌现,停车场的规划,也不再是单一遵循百平方米建筑面积1个停车位的简单指标满足,便利性,易识别,融入趣味等可以提升客群体验的停车场规划越来越受到关注。

一,购物中心停车场车位配比分析

从土地利用及技术发展状态,结合实际案例,研究我国目前停车场类型及配比现状。

购物中心停车场根据其结构特征分类,可分为同层停车场,屋顶停车场,地面停车场,地下停车场,机械停车场等类型。其中,地下停车场是目前国内购物中心采用较多一种类型,不少购物中心为了增加停车场使用效率,也会增设机械式立体停车设备。

  • 同层停车场 – 每层停车均与购物中心相连,立体人流,成本相对地下停车低。如:苏州印象城,深圳华润万象城
  • 屋顶停车场 – 一般适用于单层面积较大,楼层不高的项目。如:西郊百联购物中心
  • 地面停车场 – 一般为郊区型购物中心常用模式。如:天津佛罗伦萨小镇,郑州杉杉奥特莱斯
  • 地下停车场 – 是目前国内主流常见模式。如:北京来福士广场
  • 机械停车场 – 节约空间,前期投入较高,后期运营和维护成本高于一般车库。如:西直门凯德MALL

按照国际惯例,每100平方米商业建筑面积提供1个停车位比较合理。然而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目前我国各省市对于商业物业停车位的要求也有不同。各开发商会将充足的停车位和便利的停车服务作为购物中心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影响车位配比标准的几个因素:

区位因素:一般越靠近市中心位置,规划车位标准越低;越靠近郊区规划指标相对越高。

交通因素:公共交通越发达的位置,停车位规划指标相对降低。

物业因素​​:综合性商业物业<超市,大卖场<批发市场。

(目前国内主要城市的停车配比情况示意图)

二,建造条件

从购物中心停车场车位尺寸,层高,消防设计,坡道设计,标识系统等多个方面深入研究停车位的建造条件。

  • 车位尺寸

目前国家对标准停车位尺寸,分车位停车位尺寸和中巴及大车停车位尺寸区域:标准停车场设施车位尺寸,小车位2.5米宽,5.0-5.5米长,中巴大车3.0米宽,6-7米长。而按照建筑设计规范一般车位尺寸是:2.5米宽,6.0米长。

(标准车位尺寸示意图)

  • 层高设置

根据不同的停车场类型对层高设置有不同的需求。在停车场内非立体和立体停车场也有着不同的层高要求。通常来说非立体停车位层高3.3M,而立体停车位层高5.0M。

(停车位层高设置示意图)

地下室停车场作为国家最主流的购物中心停车模式,地下室层高直接影响工程造价,有统计显示,降低层高10cm,约降低工程造价1%-2%。有效降低层高的几点要素如下:

1)地下室与塔楼的连接方式,若与塔楼脱离独立建造,则可考虑无梁顶盖,有效降低层高;

2)减低设备用房层高,设备用房与车库在同一层,可采用该手段;

3)风道宽度控制在1.2米以内,使风道下面不设淋流;点桥架与设备管线尽量与风道平行设置,风道下方不设管线;管线尽量错开布置,防止较差,喷淋管道穿梁布置。

  • 消防设计 –

(1)面积要求

按规定地下车库不设自动灭火系统时,其防火分区最大建筑面积为2000㎡,设防自动灭火系统时,其防火分区最大建筑面积可增加一倍,为4000㎡。

(停车位面积要求示意图)

(2)门窗要求

各防火分区以防火墙进行分隔,当必须在防火墙上开设门,窗,洞口时,应设置甲级防火门,窗或耐火极限不低于3.00小时的防火卷帘。

  • 坡道设计

特别是地下停车场的汽车坡道,是连接地上地下的重要枢纽,也是地下停车场重要组成部分。

(停车位坡道设计示意图)

  • 标识系统

(1)导视系统

是结合环境与人之间的关系的信息界面系统。很多情况下,它体现为标识的个体造型,导现系统现在已经被广泛应用,在现代商业场所,公共设施,城市交通,社区等公共空间中,是整合品牌形象,建筑景观,交通节点,信息功能甚至媒体界面的系统化设计。

(导示系统分类示意图)

导视系统

一级导视:指户外部分,在外围主干道附近;

二级导视:指限高牌,停车场内部墙面的涂装,停车场区域地图以及停车场柱面涂装;

三级导视:包含物业类,警示类和设备牌。设备牌编号比较重要,运营过程中物业公司检修设备多,可以第一时间知道哪个设备出了问题。

(2)各转弯,路口处的标识系统

(各类转弯,路口标识示意图)

  • 造价分析

通过假设案例,分析普通停车与机械停车成本投入,使用情况对比,得出最优车位安排和最佳车位总造价的建议。

1,车位造价成本及组成分析

不同类型的车位有不同的造价,也各有优劣势。但是目前立体车位以其节省面积,相对造价低,智能化高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2,项目模拟分析

假设一个购物中心+塔楼体量21万平方米,按照1:1的车位配比,需要车位2100个,通过不同位置和类型的车位设置,我们来看一下不同方案的造价情况。

从以上四个车位设置方案可以看出,从造价方面考虑,机械车位,尤其是三层机械车位,具有明显优势。可以,机械车位优势明显,为何普及速度如此之慢?

机械车位发展制约三大因素:

排队:取车时间大于普通车位,机械运转需时间;若有人不按设定好的位置停车,则会造成大面积拥堵;

停运:停运停运,故障停运等,运转稳定性较低;

嗓声大:机械车库噪音为85〜88分贝,已经超过破坏耳蜗细胞下限85分贝。

  • 运营收益分析

通过假设案例,分析普通停车与机械停车成本投入,使用情况对比,得出最佳建议。

1,停车场规划设计

(1)停车场大小

停车场要根据每个车场的立柱宽度及面积做好车位大小规划,将停车位数量规划出最多。这完全是一个数学组合搭配问题,只要将不同大小标准车位的数值放在平面图上不断推算即可确定。

(2)停车场设计

规划这些车位的时候,必须考虑到车道的宽度,除去其他品质及现场因素。一般来说主要考虑的是横向规划车道还是纵向规划,一般来说,占据车位数量最少的车道规划较为可取。同时常规的建议是除去主通道外,车道尽可能设计成单行道会更有利于车位数量的提升。

(3)客群细分

客户群其实更多的关注客户特性,即客户来这里的目的,停留时间和习惯。和酒店客房产品一样,车位有着不可储藏的特性,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并存,当日未消费的车位就有可能丧失其商业价值,所以必须尽可能让所有车位能最大化的产生收益。

2,停车场客群细分

停车场最合理的规划设计是分区设计,分区的理想应遵循满足项目主要客群需求及特点来划分。停车场主要客群类型细分为:购物消费者,餐饮消费者,公司员工,临时办公,住宅客群。

客群细分举例:临时性办公客户

因为偶尔来的客户对停车场的整体环境熟悉程度不高,所以经常会出现迷路等情形,而且其行车的路径越远出现这种情形的频率越高,所以必须减少这部分客户的行车路径。为此应将停车场区域划分为ABC三类或者两类。

将A类即环境良好进出方便的车位留给偶尔来客户进行停留,对常驻该停车场的客户车辆则应进行引导,让其停止到相对来说比较偏远的位置。因为这些车辆停留时间较长,如果占据较好位置的停车位会让这部分车位流动性降低,影响收益。

实现的方式可以将该区域通过道闸单独隔离起来用于月卡客户专场出入,或者是在价格体系上有所倾斜,吸引长时间停留的客户主动将车停到位置较为偏远的地方。车辆应该进行停放位置的限制,以保证优质车位最大化。

  • 停车场错峰运营

(1)因为人们工作生活作息的因素,形成了停车场不同的高峰时段,主要分为两种:

周末高峰 – 受购物消费时间特性影响,购物中心车位使用时间差别明显,车位使用高峰多集中在周五晚上,双休日和节假日。

用餐高峰 – 在同日时段,用餐时段是车位使用的高峰,车辆停放时间也会相应增加。针对以上特点,购物中心推出了相应的运营策略。

(2)停车场错峰运营的四大策略:

平时通过价格杠杆 – 针对时差,利用价格杠杆,如采取错时停车,分时收费,缩短起步时长等调节车流量,以提高车位周转率。

假期减少停车优惠 – 在节假日购物高峰期,购物中心应提高消费额度,或缩短停车时间限制,加速停车场的周转率,缓解停车压力。

住宅 – 白天住宅楼可以将多余车位供给附近写字楼上班的车辆停放,缓解白天停车压力。

写字楼 – 晚上写字楼可以将多余的车位供给给附近的住宅住户停放,缓解夜间停车压力。

  • 如何合理利用错峰经营增加收益?

我们假定有200个车位,75%的车位,晚上开放给住户,而25%作为VIP车位永久占用。通过换算,我们可以清楚的得出比原来的收入要提高了。

  • 停车场寄生业态 – 优质商家汽车美容

随着停车场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停车场的需求不仅仅满足于停车,有了更多的附加需求,汽车美容,汽车装饰等行业也就应运而生。

  • 快速发展 – 车主观念

随着城市管理日趋完善,随着车族对汽车美容知识的普及和提高,以及汽车美容业的成熟发展,人们的消费意识的不断提高,上述现象会得到极大的改善,各种问题也会迎刃而解,并促使汽车美容业向着健康,快速发展的轨道上前进。

  • 服务细致 – 服务项目全面化

最早的汽车美容服务仅限于洗车,打蜡等比较简单的维护项目,而今,单单洗车和打蜡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汽车爱好者的需求,一些针对汽车性能提升和改善驾驶环境的项目正成为美容行业的利润来源。

  • 注塑品牌

由于汽车美容行业的进入门槛比较低,在这几年里,商家数量不断增加,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一些汽车美容商家不得不开始改变经营策略,通过提升自身的形象,提高服务质量等手段来获得良好的口碑,赢得更多客户。

  • 停车场广告 – 内容承载平面广告

停车场广告目标主要针对城市人口20%的尖端消费人群 – 有车一族。他们也是购物中心高档,时尚消费品的主要消费活跃人群。未来购物中心停车场广告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目前停车场广告主要有如下四种:

入口大牌 – 是车主到达一个楼宇时第一眼看到的媒体,在停车场入口处附近,高度恰好在车主视线范围内,画面多垂直于车主视线,更加有利于收视。

道闸横杆灯箱 – 位于停车场入口处,每个车主进入停车场时都必须在此停止等候,并且关注着横杆起落,所以横杆上的广告对受众来说强制接收力强,重复率高,记忆更加深刻。

立柱中牌 – 位于停车场中立柱上,密集覆盖停车和走向电梯的整个路程,可在每个立柱上放置不同画面,做连环画发布或讲述品牌故事等。

电梯灯箱 – 位于电梯等候区,高度恰好与视线平行,利用广告信息丰富了车主在等候电梯时间的空闲时间。电梯厅灯箱为超薄导光板灯箱,媒体平均到达率高达80%,平均接触时间为174秒。

出口大牌 – 位于停车场出口处附近,在车主离开前恰当提示,高度恰好在车主视线范围内,具有强制收视效果,平均到达率高达92%,平均接触时间48秒中。

  • 停车与优惠活动 – 运营联动电子优惠券

在运营中最佳的联动伙伴就是电子优惠券,电子优惠券目的是帮助商家在一定的短时期内,对消费者(或购买者)以让利形式进行促销。目前购物中心将其与停车联合运用较多,它具有两个优势:

绿色环保 – 相比于普通纸制优惠券,电子券既能让用户得到优惠,又能够培养用户手机支付习惯,大大减轻了商场停车难问题,并且电子卡券易管理,不污染环境。

智能便捷 – 在消费者养成了良好的手机支付习惯后,商场购物券也将以电子卡券的形式发放,车辆进场后,系统会自动推送消息,车主领取电子购物优惠卡券,便能够享受购物优惠。

  • 智能化发展

研究自助缴费,智能找车,停车辅助,停车场大数据采集等多个维度,了解购物中心停车现状及趋势。

(1)自动缴费系统的优点和功能:

实现无人智能收费,完全代替人工收费,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支持纸币,硬币接收模式

支持纸币,硬币找零,实现自动找零功能;

支持纸票扫描,票据打印功能;

自助收费机设备配备液晶显示,方便用户操作;

具有循环播放广告功能;

支持IC,ID,纸票临时卡,月临卡中央缴费和超时缴费;

支持月卡延期功能,延期收费方案可由管理员设定;

支持储值卡自助充值;

支持在联网模式下管理中心能够及时了解自助机工作状态,方便出现故障后得到及时维护;

提示报警功能:钱箱满,钱箱空报警,票据打印机缺纸报警,系统故障报警,异常震动冲击,防抱报警。

(2)智能找车系统的优点和功能:

更好的购物体验 –

智能寻车系统就是通过在每个停车位上装探头及超声波探测器,利用车牌识别系统对停车位的图像信息进行抓拍,视频监控终端将抓拍的图像通过网络传输给视频处理器进行车辆车牌的识别,其中就利用了图像流技术。通过网络交换机或类似功能设备,将车位状态和识别的车牌号,停车时间,停止位置等信息,反馈到中央处理机(中控机),并将信息自动存储数据库统一管理。

购物数据采集 –

中央处理机在接收视讯终端的发送的信息数据进行处理后,通过交换机设备将信息发送到停车场内的LED屏,及时更新指令及车位信息,车主可以LED屏幕获知整个停车场各区域的车位情况,从而实现车位引导功能。

(3)衍生的停车智能化辅助设备

停车辅助设备以app或微信公众号作为载体,将停车辅助,购物资讯,折扣信息等线上线下服务推送给消费者,同时更便利的采集消费者消费数据。

不断的城市化带来车辆数量的激增,所以消费者刚性的需要面对很大量的「停车」问题;其次,传统的停车场分布不均且彼此分裂(没有形成统一的网络),导致关于停车的服务信息很不畅通,车位的利用很低效,因此需要相应的服务来解决这些问题。

目前停车智能化辅助设备的三大功能:

代客泊车 – 主要是借助App,通过人的服务来给客户免去时间和精力的消耗。

进场前服务 – 主要是提供各类和停车有关的信息,以帮助司机寻找和选择停车点。

进场后服务 – 主要是通过硬件本身去构建智能的停车场(位)以形成一个融通的停车场网络。

(4)衍生的停车智能化辅助设备

收取数据 – 包括出入场时间及费用,可获得整个停车场的使用率情况。其中,固定用户的停车信息可进行长期数据的分析,挖掘更加有价值的应用,提供针对性的差异化服务中。

车位检测数据 – 这是反向寻车系统的基础条件。通过车位检测数据,可以对大型停车场的停车区域划分和动线规划进行验证和分析,发现规划中的不足,给予整改建议。

车标及车型数据 – 通过图像识别,车主登记以及人工甄别等方式,掌握到出入车辆的品牌和型号,可以为大数’据分析提供一个更好的数据维度。

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车位充足,泊位规划合理和高效管理的停车场,已经成为购物中心提升和稳定客流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RET睿意德中国商业地产研究中心统计,近三年修建的购物中心车位配比已达到1.41个/ 100平方米。更新技术和规划理念不断涌现,停车场的规划,也不再是单一遵循百平方米建筑面积1个停车位的简单指标满足,便利性,易识别,融入趣味等可以提升客群体验的停车场规划越来越受到关注。

]]>
2016中国跨界书店研究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553954.html Wed, 04 Jan 2017 14:07:49 +0000 //www.otias-ub.com/?p=553954 书店越来越像现代人的寺庙,但你不一定从中带走什么。

古代的书店叫书肆,最早始于汉代。书店一名,最早见于清明乾隆年间。在中国近代史上,书店也叫书局。

书店是作者、编者跟广大读者联系的纽带。书店也是普及和推广科学文化知识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现在的书店维系和团结了一大批的忠实读者,它可以将读者的需要、意见以及对书的评论,及时反馈给出版部门,并将出书信息及其出版意图介绍给读者。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书店也经历了起起落落。书店在人类发展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是人们精神食量的发散地,随着时代不断变迁,书店也有了更新的意义和作用。鉴于此,记者特别针对跨界书店业态发展趋势及细分人群特征进行了专题研究。

一、研究背景

纸质书vs电子书

电子书没能成功颠覆纸质书,还给实体书店留了点喘息的空间,亦为实体书店转型、跨界书店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目前全球销售额最高的图书市场在美国。而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的调查数据显示,实体书店在 2015年有了小幅回暖的迹象。

初步统计数据显示,过去一年的实体书店销售额达到了111.7亿美元,相比2014年增长了2.5%。这是实体书店销售额在过去8年来的首次增长;

2014年实体书店图书零售市场一改前两年的负增长态势,实现了3.26%的正增长,2015年继续保持正向增长,同比增长0.3%。

二、历史追溯

1、书店起源

书肆,最早始于汉代,是我国古代民间图书交易场所的称谓,旧时汉族民间出售书籍的店铺或市场,亦指售书行业集中的店铺和街市,此外各朝代还有书林、书铺、书棚、书堂、书屋、书籍铺、书经籍铺等名称。

杨雄在其所著《法言·吾子》中说,“好书,而不要诸仲尼,书肆也”,最早提书肆这一名词。

《后汉书·王充传》: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阅所卖书,一见辄能诵忆,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记录了王充关于书肆的故事。

旧时代的北京有过很多书肆,如邃雅斋书肆、松筠阁书肆、文明斋书肆、公文斋书肆、荣华堂书肆、善成堂书肆、镜古堂书肆、通学斋书肆、文奎堂书肆、文友堂书肆、修绠堂书肆等。

2、书店发展历程

书肆的出现,使其在完成流通图书的本质使命的同时,也成为贫寒读书人增长知识、踏上仕途的阶梯,促进了历史长河中文化的发展。

书肆——是我国古代民间图书交易场所的称谓。

贵族教育“述而不作”的主张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典籍的丰富与发展。书肆却为贫寒之士照亮前程。汉代造纸术的改良和唐代雕版印刷术的发明,为书肆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随时代的发展,书肆的名称不断变化,出现了书林、书铺、书棚、书堂、书屋、书籍铺、书经籍铺等名称。

书坊——既是书店又是“出版社”,不仅卖书还刻书。

宋以后,书坊逐渐取代书肆,成为书店的新代名词。随着商品经济发展,书坊不仅集中在大都市,还广泛分散各地,销售的书籍品种丰富,经营方法灵活多样。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与改良,使书籍在宋代从抄本时代真正走向了刻本时代。书坊成为引领时代文化的潮流。

书店——最早见于清明乾隆年间。

20世纪初救亡图存的大背景,衍生以宣传民主革命图书为主业的现代化书店。1912年元旦,中华书局在上海成立,成为全国出版中心。

跨界书店——传统书店遇到电商等新竞争环境之后的书店时代。

时代在更新,书店也开始了现代化的步伐。既承续传统,又与时俱进。互联网飞速发展,网上书店日益壮大。生活节奏的加快,在人们慨叹挤不出时间看书的时候,24小时不打烊书店同时产生。

在新技术的不断打击下,集售卖场所、文化地标和精神家园为一体新型实体书店应运而生。跨界书店开启实体书店新章程。

3、跨界书店的应运而生

跨界书店:在电商冲击、商业客群不断细分的大背景下,跨界书店应运而生,作为一种具有复合功能的新模式,跨界书店不仅满足多样化需求,也是城市和商业的文化空间,集合书店、茶艺咖啡、服饰、画廊、手作、插花等生活美学元素。

现在,在书店中不仅开有咖啡厅,陶艺课堂等,并且定期举行读者沙龙和夜间观影会,培养起一大批需缴纳会费的会员,并向他们提供更私人化的“VIP阅读体验”。

三、跨界书店现状

跨界书店十大品牌分布——通过研究最具代表性,开店数相对较多的十大连锁品牌,来分析跨界书店特性。

2011年11月25日,由例外创始人毛继鸿一手打造的方所,在广州太古汇商场开业。首家方所占地1800平米,集书店、美学生活、咖啡、展览空间与服饰时尚等混业经营为一体。

该品牌经营范围:主营人文、艺术、设计、建筑类书籍,店内设有“方所推荐”“媒体推荐”“网络意见领袖推荐”等特色书架。

2014年6月,第一家言几又门店——北京中关村创业大街店正式开业。

言几又是一家极富想象力和创造力,展现自我和个性的创意生活体验一体店,它有书、有咖啡、有文创产品、有食品、有画,言几又是融合了多元素的设计空间,汇聚了当下最具代表性的时尚品牌。

创立于1996年,创立以来探索出以“学术、文化沙龙、咖啡、艺术画廊、电影、音乐、创意、生活、时尚”为主题的文化创意品牌书店经营模式,搭建起一座可供开放、探讨、分享的公共性平台。

为读者打造建筑之元素、宗教之情结、人文之关怀的阅读空间,吸引国内外读者的聚集,使其成为南京重要的文化地标。

文华书城是广东省成立最早的民营书店之一,其在大力开展书店连锁经营的基础上,不断开发文化产业相关业务。

文华书城已配套学术交流中心、古玩、画廊、琴行、摄影店、餐厅、咖啡厅、3C专卖等项目,形成了以图书、音像、文具为主线,包含文化、娱乐等多种元素的文化产业服务链,全面的满足了人民群众精神生活享受的需要。

2009年7月,“猫的天空之城” 诞生在苏州平江路上,书店很小,但那份对原创的执着,对插画的热爱,渐渐感染到了大家。

时至今日,“猫空”已经发展为连锁书店,店里经营着四类书籍:旅行、艺术、绘本、文学,另外“猫空” 一大特色就是可以在选定的日子寄明信片,“寄给未来”是猫空的专利。

1989年由台北仁爱路圆环创办第一家开始,本着人文、艺术、创意、生活的初衷,发展为今日以文化创意为核心的复合式经营模式。创始之初,诚品以书店为品牌核心,营运范畴已逐步扩展至画廊、出版、展演活动、艺文空间和课程、文创商品,以及捷运站、医院、学校等各类型特殊通路之经营,并延伸至商场开发经营和专业物流中心建置等专业。

始创于1983年的新加坡,当时的“Page One”还是一间坐落于某购物商场专营美术及设计书籍的小店。经过努力经营,终发展成现在具相当认同的书店。

“Page One”专门提供中英文艺术及设计书籍,且具备各类书籍小说以及精品。而“Page One”的店铺装潢年轻时尚及极具个性,好让顾客享受轻松舒适的购物环境。

字里行间面向现代都市年轻人(18-40岁),贩售图书及相关文化生活百货用品。结合咖啡休闲与人文分享空间的经营,打造最具人文与生活之美,助益心灵提升的复合式文化休闲空间。

MUJI BOOKS的自我定位是生活商品与书店的综合体,而不是单纯意义上的书店。卖书的目的仍旧是传递MUJI式的生活方式和理念。MUJI BOOKS售卖的书籍除了自家的各类图书,绝大部分也都是和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相关的书籍,各类畅销书真的很难看到。

“西西弗书店”的名称源于《希腊神话》中的西西弗斯,于1993年8月8日诞生于遵义。

长期以来西西弗秉承“参与构成本地精神生活”的价值理念,以“引导推动大众精品阅读”的经营理念,发展连锁书店,目前已发展为拥有近30家图书零售店、20余家意式咖啡馆、超过700名员工、60万活跃会员的连锁文化企业,连锁店辐射上海、深圳、重庆、成都、贵州、福州等省市。

十大品牌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以及川渝地区的一二线城市,但不同品牌因发源地不同,在地域分布上呈现一定差异。

从地域看,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以及川渝地区;

从城市级别来看,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以及省会城市,说明品牌选址依旧较为谨慎,多选择发达地区以及人口密度高的城市。

不同品牌由于其发源地不同、拓展区域不同,在地域上各自呈现一定集中度,如诚品主要集中在台湾、西西弗主要集中在渝贵川地区、字里行间集中在北京、先锋书店集中在江苏。

跨界书店十大品牌物业选择——不同品牌经营策略不同,选址有所差异,但购物中心、街铺/步行街为跨界书店的主要物业选择。

从物业类型看,购物中心成为跨界书店最青睐的场所,其次为街铺/步行街;百货由于其经营压力以及物业条件限制,仅有9%的店铺选择;另外跨界书店选址不局限于传统商业,古迹/博物馆、医院/学校/车站等均有开店。

不同品牌因其定位、经营策略等不同,选址出现差异,如猫的天空之城多在景点、文创街区开店,街铺店多于购物中心店;PAGE ONE提供大量外文书籍,多选在高知客群集中的品质感高、体验感好的购物中心;先锋书店致力于为读者打造的建筑之元素、宗教之情结、人文之关怀的阅读空间,因此多选在古迹/博物馆/风景区等具有特色的场所。

跨界书店十大品牌进驻商业品牌

跨界书店主要选择知名品牌开发商合作,表明对其项目价值以及经营管理能力的认可;同时也说明一线品牌开发商的经营思路超前,勇于创新,愿意尝试新兴业态。

华润、龙湖、中粮、太古、凯德等品牌商业项目入驻较多,但同样布点较多的万达、银泰、红星等商业品牌目前入驻较少。

跨界书店十大品牌开店面积

跨界书店因地域不同、物业不同,规划的功能业态不同,使得单店面积浮动范围较大,除诚品及猫空外,开店规划面积主要集中在500-4,000平方米。

诚品书店在台湾选址范围较宽,购物中心、百货、街铺以及学校车站医院等均有布点,因此店铺面积范围较宽。

同时诚品书店商业模式不同于其他书店,其租赁大面积物业后,会作为“二房东”将部分面积出租,除自营图书、文创零售收入外,通过收取物业租金收入,因此店铺面积多大于其他书店。

跨界书店十大品牌图书面积占比

同为跨界书店,但因其经营策略不同,图书面积占比各有不同,主要可分为三类:

跨界类型一:以书为魂 代表品牌:PAGE ONE、西西弗

PAGE ONE以提供原版、英文书籍等图书类别,形成差异化策略,而西西弗以“引导推动大众精品阅读”为经营理念,这两个品牌以为消费者提供丰富的阅读体验为核心,因此图书面积始终保持在75%以上。

跨界类型二:文创为核 代表品牌:诚品

诚品书店是以文化创意为核心的复合式经营模式,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丰富全面的人文、艺术、创意、生活体验,因其不拘泥于书籍阅读的单一形式,因此图书零售面积只占到不足30%。

跨界类型三:平分秋色 代表品牌:方所

方所在广州开出的1,800平方米首店,其图书面积占比不足30%,随后开出的成都店、重庆店单店增加到3,000-4,000平方米,功能有所增加,但是图书面积增大到50%以上,说明方所始终秉承着以阅读为核心的文化体验,同时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文化艺术生活方式。

跨界书店十大品牌跨界功能

咖啡饮品是书店跨界的必备选择,其次会增加美学/艺术/文创产品零售以及餐食/红酒吧,部分书店还会搭售具有文艺性、设计感的服饰、数码、家居产品;跨界幅度更大的甚至会提供摄影、美发/SPA/瑜伽等服务。

跨界书店十大品牌经营情况

从其中方所、诚品、言几又三家来看,图书销售收入占比在50%以内,图书以外的跨界业态对销售收入贡献更大;通过跨界、业态复合,三家品牌书店整体销售收入得到增长,业绩取得较好表现。

四、跨界书店业态趋势研究

趋势一:变身人文生活美学体验空间

综合性能取代单一功能

随着互联网、电商的冲击,传统实体书店较为单一的零售功能已无法吸引城市消费者。而具有社交化、体验化和复合化的跨界书店让越来越多的人脱离互联网,走向线下,书店跨界转型的综合性和百货特征已是趋势。

书籍本位,多元跨界

跨界书店在保证书籍为本位的同时,将一切可能的文化产业元素都融入其中,如文化创意、咖啡、文艺活动等,实现跨界的多元化。

激活文化空间,注重人文、艺术营造

这种新型实体书店与商业和地产结合,激活了城市文化空间,使城市拥有了更具美学的人文生活体验空间,这种空间的打造需要特别注重人文特色、文化氛围和艺术体验空间的营造。

书店不再是书店,而是一种文化理念的空间

如今,书店其实变成了一种“文化理念”,它可以进行多种形式的文化跨界;相对于互联网,它的未来将是更多现代人非常渴望的生活美学体验空间。

趋势二:跨界的精细化经营是根本

先锋书店:几乎没有任何两家书店是相同的

跨界书店有一个特点,就是几乎没有任何两家书店是相同的。每一家书店都会根据所在城市或区域的特性,设置不一样的功能品类,以及设计不同的建筑空间。

例如先锋书店,它的不同在于积极融入不同的文化社区,通过孕育一些有主题特色的小书店,把书店融入社会的各个角落,如历史文化街区、旅游景点、乡村、大学等不同社区。

这样就出现了立志复兴诗歌文化的永丰诗舍,出现了回归大学人文的南审润泽书局,彰显民国风范的总统府民国书院,重塑民国书店旧貌的南博新生活书局等等。

方所:用现代技术、工匠精神践行每一件具体的小事

方所的初心就没将其定位于经营图书的场所,而是打造城市文化圣殿。因此方所在用心做整合设计、用现代技术、工匠精神践行每一件具体的小事。

比如方所成都太古里店,团队对空间设计投入了巨大的心力,毛继鸿也不例外。小到方所店内的咖啡馆黑色钢材涂面要刷出怎样的纹理感,到整体的空间规划,他都要一一过问。方所文化西南区运营总监李骏曾表示,单是空间平面图就改了100多版,至今回想起来仍然“心有余悸”,“毛总还亲自走了一趟杜甫草堂找灵感。最后他倒是找到灵感了,但陪同的个个都累趴了……”

趋势三:连锁品牌具有较大发展空间,向二三线城市拓展

连锁品牌跨界书店发展空间较大

北、上、广、深、蓉、汉、杭、宁八个城市共有2781个书店品牌,其中连锁品牌117个,占比仅4.2%,只有1-2家门店的独立书店品牌占比95.8%。

跨界书店目前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及部分二三线城市,随着连锁品牌书店扩张,未来二三线城市将涌现更多独具特色的跨界书店。

五、大数据客群洞察

大数据研究

以跨界书店的代表品牌(门店)苏州诚品、成都方所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大数据研究监测模型,洞察其客群画像,对比研究到访客群特征。

大数据核心价值

苏州诚品客群到访

以190,873条(到访人数)到访数据反推其“常住地”可以看出,苏州诚品作为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核心商业项目之一,到访客群苏州本地约53%,上海、无锡南京等长三角占比月37%,非长三角客群中京津冀到访客群占比约43%。

成都方所客群来源

以到访成都方所的335,340条数据,反推其常住地可以看出,成都方所到访者中82%为成都本地客群,18%为造访成都的旅游商务客群,其中京津冀到访客群比例最高,占非本地客群的58%。

到访客群画像

女性偏好方所的程度强于诚品,诚品到访者中未婚比例较方所高17%,且其消费客群年轻化程度高于成都方所,其中处在大学年龄段的19-25岁客群比例比成都方所到访客群高9%。

成都方所到访客群中女性占比为64%,高于苏州诚品到访女性57%的占比;苏州诚品到访者中61%为未婚一族,远高于成都方所到访可群中44%的未婚比例;到访苏州诚品的消费客群年轻化程度高于成都方所,其中处在大学年龄段的19-25岁客群比例比成都方所到访客群高9%。

手机品牌及价格对比分析

以手机作为样本,窥测苏州诚品、成都方所到访客群消费特征,可以看出,苏州诚品到访客群消费偏重实用性,小米和华为手机使用占比为39%,成都方所到访客群苹果手机使用率明显高于苏州诚品,消费注重科技体验,且尝新尝鲜意愿较高。

成都方所到访客群使用4000元以上手机占比为49%,远高于苏州诚品的32%,以手机价格窥探区域消费力可以看出,成都方所到访客群消费力明显高于苏州诚品。

线上搜索偏好

成都方所到访客群特征“品质小资”特征明显,苏州诚品以“潮流文青”型客群为主。

到访客群经常到访目的地

成都方所到访客群日常最经常到访的商业为成都远洋太古里,苏州诚品书店到访者惯常消费到访的目的地为观前街、月光码头,观前街超高到访亦反证到访客群中外地旅游客群的较高比例。

到访客群关联消费门店/品牌

星巴克、苹果及凯宾斯基等品牌与方所到访者关联程度较高,到访苏州诚品书店的客群则偏爱ZARA、萨莉亚、优衣库等品牌。

成都方所、苏州诚品客群画像

成都方所到访客群特征“品质小资”特征明显,苏州诚品以“潮流文青”型客群为主。

●注重身体保养,关注自身健康;

●爱阅读,随时为事业生活充电;

●出游旅游,酒店需求大;

●爱车一族比例高,随时关注财经、金融资讯,理财指数高;

●成都方所到访客群日常最经常到访的商业为成都远洋太古里,关联消费品牌:星巴克、苹果、GUCCI等。

●苏州诚品书店到访者惯常消费到访的目的地为观前街、月光码头,观前街超高到访亦反证到访客群中外地旅游客群的较高比例,关联消费品牌:ZARA、萨莉亚、优衣库等;

●积极运动健身,活力一族比例高;

●音乐影视、动漫艺术,样样关注,休闲娱乐随时自嗨,同时关注教育培训,提升自我;

●关注求职、创业,购物喜欢代购,也爱团购,明智购物;

●餐饮美食指数更高, 尤爱吃火锅;

书店首先作为一种文化的标志,它的身上带有非常浓烈的时代色彩。书店,不论在哪个年代,都对人有一种别样的吸引力,不管你是不是所谓的读书人,你都能在这个地方找到自己专属的感受。但随着时代的变迁,人的需求再也不满足于简简单单的提供书就可以。现在都说世界多样化了,事实上是人的需求多样化了,当代的书店也应该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

书店要生存,需要继续思考生存方向,跨界书店是一种新兴形式,但仍需要不断的被动思考进行经营种类的不断扩充,才能活得更好,并继续向前行。作为读者书店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最后以诚品书店创始人林怀民先生的一段话供大家共勉。

“我把诚品当做忏悔的地方。每当有歉疚感的时候,只要从诚品带回两包书就会很开心。结果,我家满壁的书全代表了我的欲望,而不是学问。” ——诚品书店创始人 林怀民

(来源:RET睿意德)

]]>
尚扬媒介:2016年时尚中国研究报告–信息图 //www.otias-ub.com/archives/522605.html Sat, 01 Oct 2016 14:03:14 +0000 //www.otias-ub.com/?p=522605 近日,尚扬媒介发布一份关于当今中国时尚产业以及消费者需求的研究报告《时尚中国研究报告》,采用深度访谈、小组讨论和在线调研的方式了解中国人的时尚观念和消费需求,通过聚类分析模型,找出五类细分群体。

在上述的洞察基础上,尚扬媒介为品牌提出四点建议,以赢得中国时尚消费者的心。

2016.9-尚扬媒介-时尚中国研究报告

]]>
G20国家互联网发展研究报告–八大看点 //www.otias-ub.com/archives/513275.html Thu, 01 Sep 2016 16:25:07 +0000 //www.otias-ub.com/?p=513275 报告从互联网普及率、网络社交、零售电商、移动互联网创新、互联网发展与网络空间战略等多个方面和领域对G20国家和地区的互联网发展历程和经验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总结,深入研究了各国互联网治理的实践和理念主张、互联网发展面临的问题以及未来趋势。旨在希望以此作为洞察和把握全球互联网发展动态和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为中国制定互联网治理的国家战略和国际战略、参与全球网络空间博弈、开展更多国际合作与交流提供重要的决策参考。

★ 看点一:G20发达国家互联网普及率遇瓶颈  新兴国家潜力巨大

1472746785-3789-VsN9gE41MQ16OBPJk5icKZeFftRQ

注:数据来源Internet Live Stats,2016.07.01,《G20国家互联网发展研究报告》

报告显示,G20国家互联网普及率平均值达到69%,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发达国家已遇到普及率上升瓶颈,新兴国家仍具有较大的上升空间。其中印度网民增速的后发优势显现,成为G20国家中网民增速最快的国家,市场潜力巨大。

★ 看点二:网络社交差异化明显  中国需要突破上升阻力

G20网络社交平均水平为48%,高于31%的全球平均水平。其中韩国拥有全球最快的平均网速,为网民使用社交网络提供了重要基础。印度虽然作为Facebook、Whatsapp等全球社交媒体的重要市场,但其本土社交平台的应用市场较小。中国网络社交水平高于全球,但略低于G20平均水平,已接近互联网普及率,需要突破上升阻力。

★ 看点三:美国“领跑”零售电商  中日竞争明显

1472746785-4756-rqJH5ibAX1Vyfah8QV97RPUrk7Ww

注:数据来源Internet Retailer《全球1000强:全球零售电商的革新》,《G20国家互联网发展研究报告》

在零售电商领域,报告显示2015年全球零售电商交易总额达到了1.74万亿美元,并在过去三年平均保持每年20%的增速。G20电子商务发展水平分化明显,但在全球占据垄断优势的超级电商平台暂未出现。中美日三国的电商企业占据全球十强,总交易额达到全球的54.8%。美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额以绝对优势处于领先地位,其中B2B市场占9成以上。中国和日本的电子商务交易总额相近,竞争明显且各有优势。日本的B2B交易规模高于中国,但中国B2C优势明显。同时,印尼、阿根廷以及沙特等国家,由于网民消费习惯转变和对电子商务缺乏安全感等因素影响,电商发展水平较低。

★ 看点四:互联网经济成为经济发展“洪荒之力” 中国超发达国家均线

互联网经济方面,G20发达国家市场的互联网经济占GDP比重平均水平为5.5%,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为4.9%,中国互联网经济占GDP比重为6.9%,超过发达国家均线。英国一直保持领先优势,互联网经济对GDP的贡献率超过美国和中国。互联网经济GDP占比综合反映一个国家互联网产业发展的重要指标,互联网经济已经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新动力。

★ 看点五:G20国家对美国互联网企业依赖严重

G20各国互联网流量TOP10服务当中,仅中美两国完全由本土企业供应服务,韩国、俄罗斯、印度尼西亚、土耳其的本土与美国互联网企业各占据半壁江山,本土企业提供博客、新闻门户服务,其它国家基本依赖美国企业服务进口。德国和加拿大,全部依赖于美国互联网公司,没有本土进入TOP10。除巴西新闻门户基于地缘位置辐射阿根廷与墨西哥外,G20的TOP10互联网服务几乎均依赖于美国互联网企业进口。

★ 看点六:美中互联网巨头企业市值差距正在拉大

1472746785-2285-8WibR5tOutxAhLwmzRBSynsBw7bQ

注:蓝色代表美国,红色代表中国。数据来源各上市公司2016.8市值,《G20国家互联网发展研究报告》

全球TOP20互联网市值企业中,美中企业市值总和差距由2014年的2倍上升至2016年的3.4倍。

★ 看点七:中美互联网应用创新依然是最活跃区  移动互联网正牵引新兴国家互联网创新动能

在互联网应用创新领域,中美依然是互联网应用创新的最活跃地区,估值超过十亿美元的美国企业估值总和超过680亿美元,中国超过1500亿美元。而移动互联网正在牵引新兴国家互联网创新动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西等国的电商、互联网金融、O2O服务正在不断涌现,未来,他们将不仅仅是网络大国们的目标市场,更会成为全球网络经济蓬勃发展的主动脉之一。

★ 看点八:G20国家共同面临网络空间安全挑战

1472746785-6675-FfZt3YVPznBlBWr9QmfZ4ZZV9uGw

注:涉及到的G20国家相关发展战略计划并未完全展现,选取代表性示意

报告认为,G20各国的互联网发展战略正在按照从网络基础设施到以信息技术发展为核心的互联网发展与安全战略,再到信息技术与工业技术深度融合的未来工业战略方向进行演进。G20国家共同面临着网络空间安全挑战,集中于物理主权与网络主权的匹配度问题,恐怖主义、极端宗教主义的网络渗透,跨境数据流动问题。发展中国家的数字鸿沟问题依然是焦点问题。发达国家共同面临商业与人工成本较高挑战,发展中国家依然要应对市场效率底下,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互联网发展面临开放与网络安全威胁平衡难点等挑战。

]]>
ZDC:2016年1月中国镜头市场研究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441451.html Wed, 24 Feb 2016 13:04:21 +0000 //www.otias-ub.com/?p=441451 2016年1月中国的镜头市场上,佳能和尼康大比例领跑品牌榜并包揽了十大热门镜头产品;全画幅镜头受欢迎,超过六成用户关注变焦镜头,单反镜头为目前市场的绝对主流产品;价格方面,消费者对于相机镜头各个价位产品的关注度较为平均,77mm滤镜市场关注度最高;镜头的最大光圈范围在F/2.1-F/2.8的产品最受消费者青睐;镜头的防抖功能受重视。

1. 品牌关注格局

佳能、尼康大比例领跑品牌榜

ChMkJ1bKcNKIUXLCAAIRUHZUevkAALDuAKTOI4AAhFo021
2016年1月中国镜头市场上,品牌关注十分集中,佳能和尼康两个品牌共吸引了市场72.74%的关注比例,前十关注度总占比为99.18%;适马、腾龙、索尼和卡尔·蔡司排名第三位到第六位,它们的市场关注度占比分别为9.01%、6.25%、4.81%和2.25%;其他品牌的市场关注比例都在1%以下。

2. 产品关注格局

佳能尼康包揽前十热门产品

ChMkJ1bKcNKIVUFLAAJ6DNSNxBgAALDuAKgKsQAAnok527

在镜头的十大热门产品中,佳能 EF 24-70mm f/2.8L II USM以4.77%的关注比例独占鳌头,成为最受欢迎产品;尼康 AF-S Nikkor 24-70mm f/2.8G ED和佳能 EF 70-200mm f/2.8L IS II USM排名第二位和第三位,他们的关注比例分别是2.30%和2.24%;其他热门产品的市场关注比例都在1.42%-1.89%之间。从整体上看,前十热门产品全部由佳能和尼康两个品牌所包揽,其中佳能有七款产品上榜,优势明显,尼康有三款产品上榜。

3. 相机镜头定位情况

全画幅镜头最受关注

ChMkJlbKcNKIZ67YAAFuWX-rX98AALDuAKnnREAAW5x439
从相机镜头的定位上看,2016年1月中国的镜头市场上,全画幅镜头依然是最受用户欢迎的镜头类型,其市场关注比例为75.55%;其次,APS画幅的市场关注比例为23.22%;4/3画幅、CX画幅以及中画幅镜头的市场关注度占比分别是0.57%、0.40%和0.26%。

4. 镜头定焦/变焦情况

超过六成用户关注变焦镜头

ChMkJlbKcNOIINDUAAFTotCgW1cAALDuAK1cbEAAVO6850
在镜头的定焦/变焦方面,2016年1月的镜头市场上,变焦镜头更受市场用户的欢迎,吸引了超过六成的市场关注比例;定焦镜头的市场关注比例为35.33%。

5. 相机镜头类型

单反镜头为市场的绝对主流

ChMkJlbKcNSII2v6AAFFc4lBXIcAALDuAK3sPEAAUWL470
在镜头类型方面,单反镜头为市场的绝对主流,市场关注比例高达95.47%;微单镜头的市场关注比例为4.53%。

6. 相机镜头价格区间

各价格区间镜头关注分布均匀

ChMkJ1bKcNWIdFioAAGsWlMvzE8AALDuAK6piAAAaxy951
从相机镜头的价格区间上看,2016年1月中国的镜头市场上,各价位镜头的市场关注比例分布均衡。其中,10000元以上的镜头市场关注比例为24.86%,6000元-9999元的镜头市场关注比例为22.44%,4000元-5999元镜头的市场关注比例为20.48%,2000元-3999元镜头的关注比例为17.28%;2000元以下的镜头市场关注比例为14.94%。

7. 镜头滤镜尺寸

三成用户关注77mm滤镜

ChMkJlbKcNWIHsvBAAGqaUNME48AALDuALEcjwAAaqB461
在滤镜尺寸方面,2016年1月中国的镜头市场上,77mm的滤镜最受用户的关注,其关注比例超过了三成;67mm的滤镜市场关注比例为15.39%,52mm及以下关注比例为14.78%,78mm及以上的关注比例为14.04%;53mm-66mm的滤镜市场关注比例为13.64%,72mm滤镜的市场关注比例为11.14%。

8. 镜头最大光圈范围

最大光圈范围F/2.1-F/2.8镜头关注度高

ChMkJlbKcNWITkjCAAGsEKfZi0sAALDuALYQ4IAAawo540
镜头的最大光圈方面,2016年1月中国的镜头市场上,最大光圈范围在F/2.1-F/2.8的镜头受到了最多用户的关注,其市场关注度占比为31.74%;最大光圈范围在F/2.9-F/4.0的镜头市场关注比例为28.64%;最大光圈F/4.1及以上镜头的市场关注比例为15.26,F/1.4及以下关注比例为12.06%;最大光圈范围为F/1.5-F/2.0镜头的市场关注度占比为12.30%。

9. 镜头的内部防抖功能

超过八成用户关注镜头防抖功能

ChMkJlbKcNaIFh53AAFGedsfUX4AALDuAL5GZQAAUaR449
镜头的防抖功能方面,2016年1月中国的相机镜头市场上,有防抖功能的镜头关注比例为85.62%,没有防抖功能的镜头市场关注度占比为14.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