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引擎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Thu, 16 Jan 2025 12:17:22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StatCounter:2024年10月谷歌搜索全球市场份额跌破90% 创9年来新低 //www.otias-ub.com/archives/1737211.html Thu, 16 Jan 2025 12:17:22 +0000 //www.otias-ub.com/?p=1737211 毫无疑问谷歌搜索是搜索引擎领域的主导力量,在过去多年里谷歌搜索在全球的市场份额都稳步在 90% 以上,也就是发生在全球的每 10 次搜索查询中就有 9 次通过谷歌搜索完成。对谷歌搜索来说继续维持自己的统治地位可能也不是简单的事情,例如 StatCounter 的最新统计数据就显示谷歌搜索在全球市场份额跌破了 90%。

毫无疑问谷歌搜索是搜索引擎领域的主导力量,在过去多年里谷歌搜索在全球的市场份额都稳步在 90% 以上,也就是发生在全球的每 10 次搜索查询中就有 9 次通过谷歌搜索完成。对谷歌搜索来说继续维持自己的统治地位可能也不是简单的事情,例如 StatCounter 的最新统计数据就显示谷歌搜索在全球市场份额跌破了 90%。

具体来说自 2024 年 10 月谷歌搜索市场份额首次跌破 90% 后就没有再回到 90%,目前最新的市场份额是 89.73%,这也是谷歌自 2015 年以来市场份额首次跌破 90%。

StatCounter 的统计方式是使用数百个网站的跟踪数据来进行分析,尽管这方面的数据准确性无法达到 100%,不过也可以供我们作为参考。

至于获得谷歌搜索市场份额的竞争对手,包括微软必应搜索、雅虎搜索和 Yandex 等传统搜索引擎的市场份额略微有增长但还在波动中,StatCounter 无法提供更详细的数据。

另一方面现在应该也已经有不少用户放弃传统搜索引擎转而采用其他平台进行搜索,例如有不少用户开始使用 Perplexity 和 ChatGPT 等基于 AI 技术的搜索引擎,还有更多用户使用诸如 TikTok 搜索感兴趣的内容。

同理在中国市场现在百度仍然维持着搜索引擎领域的通知地位,但也有相当多的用户转向微信搜索和小红书等平台进行搜索,所以传统搜索引擎虽然短时间内不会消失但重要性肯定会逐渐下降的。

]]>
CTR:2023年度中国搜索引擎行业研究 //www.otias-ub.com/archives/1616607.html Mon, 19 Jun 2023 06:11:12 +0000 //www.otias-ub.com/?p=1616607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用户规模的不断增长和应用场景的不断增多,搜索引擎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应用。

CTR移动用户指数事业部通过案头研究、数据分析、监测和网络调研等方法进行调研,研究的内容包括中国传统搜索引擎行业的市场概况、品牌市场格局,用户洞察,并对搜索引擎行业未来的市场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以下为CTR发布的《2023年中国搜索引擎行业研究报告》

01、搜索引擎行业市场概况

政策监管持续加码并深入行业,互联网治理监管的精准性不断增强

我国互联网用户规模不断增长,搜索引擎用户使用率近年持续回升

搜索引擎用户中收入占比过半,高收入用户占比PC端多于移动端

AI技术正在改变搜索行业,搜索内容反馈从“模糊”变为“精准”

02、搜索引擎品牌市场格局

全端:百度搜索,360搜索和搜狗搜索用户位于传统搜索引擎前三名

● 从传统搜索引擎行业的行业渗透率来看,百度,360,搜狗位列前三甲,其中百度搜索在全端位居行业第一且领先优势巨大,在国内稳坐一哥地位,360搜索和搜狗搜索分列二三位。

PC端:三强格局明确,百度稳居行业第一,360和搜狗分列二三位

● 从PC端行业渗透率来看,百度搜索行业渗透率达64.1%,稳居搜索行业第一,而360搜索和搜狗搜索的渗透率分列行业二三位,中国传统引擎PC端已呈现稳固的三强格局。

移动端:梯队化特征明显,百度搜索独居第一梯队,领先优势大

● 从移动端数据来看,搜索平台呈现明显的梯队化特征,其中百度搜索月活用户占搜索行业整体活跃用户的88.4%,稳居行业首位;

● 神马,360和夸克搜索平台行业渗透率均超10%,共同位居第二梯队;而悟空和搜狗搜索渗透率较低,位于第三梯队。

搜索使用体验的用户满意度最高,神马和夸克移动端用户评分领先

● 从移动端搜索整体来看,“搜索使用体验”“响应速度”和“内容资源丰富全面”是满意率TOP 3高的评价;

● 从品牌来看,神马和夸克搜索在“搜索使用体验”上评分领先,而360搜索则在“响应速度”和“内容资源丰富全面”满意度最高。

百度在搜索行业知名度被用户认可,360安全可靠的形象独具一格

● 从整体来看,“内容全面的”和“资源丰富的”是各传统搜索引擎平台共性认知的品牌形象;

● 从品牌形象差异性来看,用户对百度在搜索行业的“知名度”予以普遍认同,而360在“安全可靠的”用户心智认知上也独具一格。

03、搜索引擎用户洞察

Part1:搜索用户发现

PC端用户习惯浏览网站/网页等信息,移动端用户更热爱刷短视频

● 从搜索用户整体的触媒习惯来看,“刷短视频”“手机上看新闻”“听音乐”分列前三位;

● 区分不同端口来看,PC端最主要的习惯为“浏览电脑网站网页等信息”,而移动端用户则更习惯“刷短视频”。

工作学习搜集信息、材料需要是用户在全端搜索的首要共性目的

● 从用户搜索使用目的上来看,“工作学习搜集信息、材料需要”是两端首要的使用目的,而在“核实生活中的相关疑问”和“了解即时的新闻、资讯上”等即时性强的使用诉求,用户更倾向在移动端完成。

PC端用户使用场景集中度高,移动端使用场景多样且灵活性强

● 从PC端使用场景来看,“公司办公” 是最重要的使用场景,场景集中度较高,适用信息内容深度搜索和决策辅助需求;

● 从移动端使用场景来看,由于移动产品使用场景多且灵活性较强,更适用于即时性的搜索需求。

用户偏好搜索浏览“百科”“资讯”和“网站/网页”相关的内容

● 从用户搜索浏览的内容来看,在搜索引擎搜索百科资讯类信息仍是用户主要的搜索习惯, “百科(65.6%)”“资讯(54.3%)”和“网页(53.5%)”是用户搜索浏览前三的内容。

过半用户日搜索次数达到1-5次,PC端的高频搜索率要高于移动端

● 从用户使用频率来看,过半用户日搜索次数达到1-5次,但高频使用区间PC端的搜索率要高于移动端。

文字搜索依然是最主流的搜索方式,语音和图片搜索具有增长潜力

● 从搜索方式来看,文字录入是最主流的搜索方式,无论是PC端还是移动端均占据90%以上,语音搜索在移动端所占比例要明显高于PC端,而在PC端图片搜索是位列第二的搜索方式,而音乐搜索则在两个端口中表现相近。

全端:百度搜索,360搜索和搜狗搜索用户位于传统搜索引擎前三名

● 从传统搜索引擎行业的行业渗透率来看,百度,360,搜狗位列前三甲,其中百度搜索在全端位居行业第一且领先优势巨大,在国内稳坐一哥地位,360搜索和搜狗搜索分列二三位。

Part2:搜索广告主洞察

多数广告主倾向两端资源同时投放,移动端的广告投放前景被看好

● 从投放选择来看,65%的广告主选择同时在移动端和PC端同时进行广告投放,而从未来看重情况,71.4%的用户比往年更看重移动端资源,但值得一提的是,同样也有超4成的用户比往年更看重PC端投放资源。

广告主比往年更加注重自身营销的预算压力,平台扶持策略和ROI

● 从决策因素来看,“平台知名度”“目标受众契合度”和“投入产出性价比”是广告主选择广告投放影响决策最大的因素;
● 从因素变动来看,2023年广告主比往年更加看重“公司自身营销预算压力”“平台投放扶持策略”和“投入产出性价比”的影响。
广告主倾向与周围同行,朋友交流和关注行业媒体来进行投放决策

● 从投放决策来看,“与周围人交流”“行业媒体”和“浏览器/搜索引擎投放的广告/软文”是广告主认知信息的TOP渠道,而“与周围人交流”“行业媒体”和“行业机构或咨询公司的报告”则对广告主的决策影响更大。

04、搜索引擎行业市场发展趋势

一、生成式AI技术成为未来搜索引擎行业品牌竞争的关键

二、安全风险防范将成为搜索平台当下和未来发展不变的意识红线

三、搜索平台+垂直内容商合作共赢,搜索内容的供给方更丰富多元

四、IoT技术将提升搜索的精准和时效性,并拓宽搜索资源和场景

五、持续优化搜索广告的质量和呈现方式,提升用户搜索浏览体验

]]>
Semrush:2020年苹果在付费搜索广告上花费6480万美元 //www.otias-ub.com/archives/1332339.html Wed, 27 Oct 2021 13:48:37 +0000 //www.otias-ub.com/?p=1332339

根据Semrush的分析,苹果名列财富100强中为搜索广告支出资金最多的前15家公司。2020年,库比蒂诺科技巨头在搜索广告中投入了6480万美元,这些广告是当用户使用搜索引擎查找某些内容时出现在结果中的广告。搜索引擎优化和定位工具生产商Semrush使用自己的工具分析了每月的流量成本以获得这些数据。

在财富100强企业名单中,苹果总排名第12位,仅次于第11位的耐克和第10位的沃尔玛。

Google的母公司Alphabet则在2020年花在搜索广告上的钱最多,接近7.74亿美元。亚马逊以4.71亿美元位居第二,而微软以1.6亿美元位居第四。

排名前十的其他公司还包括Charter Communications、Progressive、AT&T、Verizon、StateFarm和The Home Depot。

广告商在付费搜索广告上的总体花费估计为592.2亿美元,其中财富100强公司负责了约30.5亿美元。付费搜索广告是基于按点击付费的模式,只有当用户点击广告时公司才会为其付费。

Semrush使用平均点击率和域名在其数据库中的关键词在Google广告上的前八个付费位置的定位来计算其数据。

自 cnbeta

]]>
BrightLocal:2021年本地搜索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289707.html Sun, 08 Aug 2021 22:00:28 +0000 //www.otias-ub.com/?p=1289707 根据BrightLocal最新的本地搜索行业调查报告,导航算法更新、平台更换和新技术似乎是本地营销人员今年最关注的问题。

在接受调查的550名从事本地搜索引擎优化的营销人员中有36%表示,对算法更新做出反应是他们的业务和客户的一个重要关注点,28%的受访者表示语音搜索是客户的一个关注点。

但是,今年最重要的趋势似乎是与“Google My Business”相关的趋势。随着谷歌推出对Google My Business的更新,60%的受访者同意该平台在过去一年中有所改进,只有11%的人不同意这一说法。

据接受调查的一半营销人员(49%)表示,Google My Business的页面体验更新将于今年夏天全面生效,预计将在本地SEO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对更新感到乐观。约36%的受访者表示,该平台在过去一年中出现了更多的bug。但是认为Google My Business没有改善的营销人员(42%)多于同意的受访者(25%)。

Google My Business优化是目前主要搜索引擎优化服务之一,90%的本地营销人员提供搜索引擎优化服务,甚至比以前的高价值策略更受欢迎。关键字研究和链接构​​建曾经被认为是最有效的SEO策略,但在2021年的调查中,只有48%的受访者提供链接构建。仍然流行的是内容创作(83%)。

其他发现

  • 最常见的服务:1、GMB优化,2、内容创建,3、SEO审计/分析,4、引文构建,5、现场优化。
  • 美国、加拿大和英国当地营销人员的工资中位数为75000美元。
  • 在英国工作的当地营销人员的平均薪酬明显低于美国和加拿大。
  • 企业最看重的指标是:1、本地排名,2、谷歌排名,3、电话。
  • 新冠大流行期间,43%的当地营销机构和自由职业者提高了收入。
  • 59%的当地营销人员计划在未来从事自由职业。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知识星球,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

]]>
HRI:调查显示高增长专业服务公司的利润水平是其他公司的两倍 //www.otias-ub.com/archives/1013575.html Sat, 13 Feb 2021 01:00:35 +0000 //www.otias-ub.com/?p=1013575 来自Hinger Research Institute的研究显示,在过去三年,高增长的专业服务公司的增长速度比平均水平快3倍以上,而且获得高利润的可能性其他公司的两倍。

在对1000多家专业服务机构的调查中,HRI将“高增长的公司”定义为那些在三年内经历了20%或更高复合年均收入增长的公司。其中一些公司的增长是由于合并和收购,但平均90%的增长是有机的。

尽管与其他公司相比,高增长的专业服务公司更有可能优先考虑搜索引擎优化(47%)和选择正确的营销组合(37.4%),但在营销技术和自动化的优先顺序方面也存在巨大差距。约34.8%的高增长公司优先考虑营销技术和自动化,只有15.1%的非高增长公司将其列为优先事项。

高增长的公司将买家足迹作为营销优先事项的可能性高出74%。

雇主品牌是另一个高增长专业服务公司(32.2% vs 20.8%)更可能优先考虑的领域。高增长公司更容易吸引擅长面对面网络、战略开发、研究和简化复杂概念等领域的员工。

高增长的公司频繁研究目标的可能性也比平均水平高出3倍。而且,随着专业服务公司继续采用数字和内容营销策略,如社交网络、电子邮件营销活动和网络研讨会,增长潜力甚至更大。那些采用这些数字策略并在网上产生超过2/3的潜在客户的公司的增长速度是其他公司的两倍多。

]]>
Edelman:2020年信任晴雨表 //www.otias-ub.com/archives/1008336.html Tue, 29 Dec 2020 22:00:24 +0000 //www.otias-ub.com/?p=1008336 Edelman发布了“2020年信任晴雨表”,对全球28个市场的3.4万名成年人进行的全球调查显示,尽管科技行业的信任度同比下降了4%,但仍是最受信任的行业,3/4的受访者(75%)现在信任该行业。就在一年前,科技行业经历了8年来最高的公众信任度(78%),此后信任度出现了下降。

娱乐业是另一个信任度下降4%的行业, 2019年69%的公众信任娱乐业,2020年下降至65%。虽然包装消费品的信任度下降了3%(2019年为66%,2020年为63%),但对零售企业做正确事情的信任度几乎没有受到打击(2019年为70%,2020年为69%)。在过去的8年里,金融服务业的公众信任度上升了12%。

搜索引擎和传统媒体赢得最大信任

传统媒体在2018年经历了信任激增(63%),在2019年再次增长(65%),与搜索引擎持平。但今年两种媒体的公众信任度,都下降到了61%。

社交媒体作为一般新闻和信息来源的信任度也有所下降,从2019年的43%降至40%。自媒体也经历了类似的下降,信任度从2019年的49%下降到46%。

其他亮点

  • 超过70%的全球受访者(72%)同意,公司应该停止在任何未能阻止假新闻和虚假信息传播的媒体平台上投放广告。约64%的美国受访者同意这种做法。
  • 与CEO(47%)或金融行业分析师(47%)相比,公众更有可能认为正式员工(54%)非常可信。
  • 对家族企业(67%)和私营企业(60%)的信任度高于公有企业(58%)或国有企业(52%)。
  • 全球44%的受访者信任目标驱动型企业。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知识星球,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

]]>
2020年9月美国搜索引擎TOP3市场占有率 //www.otias-ub.com/archives/1139985.html Fri, 23 Oct 2020 09:55:55 +0000 //www.otias-ub.com/?p=1139985

]]>
2019年6月-2020年6月中国搜索引擎市场份额(附原数据表) ​​​​ //www.otias-ub.com/archives/1092482.html Wed, 29 Jul 2020 07:33:29 +0000 //www.otias-ub.com/?p=1092482

]]>
Alphabet:疫情使得谷歌母公司用户增量广告不增收 //www.otias-ub.com/archives/1042782.html Thu, 30 Apr 2020 00:56:54 +0000 //www.otias-ub.com/?p=1042782

新冠疫情对产品使用的影响

  • 新冠疫情爆发后,Google play 3月份的下载量比2月份增长30%;
  • Youtube的使用时间也显著增加,尤其是直播内容;
  • 1亿的师生使用Google Classroom,比3月初翻倍;
  • Chromebooks的需求猛增,分析报告称3月21号当周年比年增长4倍。
  • 上周Meet每天新增300万用户,自1月份以来使用增长超过30倍,现在有超过1亿的Meet会议参与者

新冠疫情对广告营收的影响

整体上公司3月份广告收入受到疫情影响,非广告业务不受影响。

1Q广告业务前两个月增长很强劲,3月份有明显的回落。受疫情的影响,公司延迟了广告产品功能上线,优先支持客户和商家,上周宣布商家可以免费使用谷歌购物展示商品。

公司对收入恢复有信心:因为搜索是ROI最好的方式,暂停和启动容易;公司收入日益多元化了,如相对不受疫情影响的云计算。G suite客户超过600万。全球有25亿月度活跃Play设备。

财务业绩:

公司整体层面上,总营收为412亿美元,同比增长13%,去除汇率影响后同比增长15%,增长驱动为搜索,Youtube,云计算。广告营收受到了新冠疫情的负面影响。

含TAC在内的总成本为190亿美元,同比增长19%,其他成本为115亿美元,同比增长26%,主要受谷歌公司成本增长的影响,包括数据中心和其他运营支出以及内容费用摊销等。

运营费用为142亿美元,人员增长是研发和市场营销费用增长的最大驱动。

运营利润为80亿美元,同比下降4%,扣除欧盟罚款的影响,运营利润率为19%。

净利润为68亿美元,每股盈利为9.87美元。

资本支出为60亿美元,运营现金流为115亿美元,自由现金流为54亿美元,现金和可交易证券为1170亿美元。

Google业务方面,营收为410亿美元,同比增长14%。Google搜索和其他收入为245亿美元,同比增长9%,这反映了前面两个月增长强劲,3月份出现同比十几个百分点的下降。尽管用户搜索量增加,但商业搜索兴趣下降,进而影响了搜索广告收入。

YouTube的广告营收为40亿美元,同比增长33%。前两个月品牌和效果广告收入增长均强劲,3月中旬品牌广告开始受到压力,效果广告整个季度保持强劲。

联盟广告营收为52亿美元,同比增长4%,前两个月同比增长健康,3月份为低两位数的减少。

Google云营收为28亿美元,同比增长52%,GCP显著增长,G Suite保持强劲,坐席数和人均收入贡献保持增长。

谷歌其他营收为44亿美元,同比增长23%,主要来自Youtube非广告营收(会员增长)和Play。

TAC为75亿美元,占整体广告营收的22%,同比增长9%。TAC在广告营收的占比年比年略有下降,体现了谷歌站内广告的增长。

谷歌业务运营利润为93亿美元,同比增长1%,运营利润率为23%。

Other Bets 业务,营收为1.35亿美元,主要来自Fiber和verily,运营亏损为11亿美元。

]]>
CNNIC:2020年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搜索引擎 //www.otias-ub.com/archives/1042091.html Tue, 28 Apr 2020 14:40:05 +0000 //www.otias-ub.com/?p=1042091 添加199IT官方微信【i199it】,回复关键词【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即可

截至2020年3月,我国搜索引擎用户规模达7.50亿,较2018年底增长6883万,占网民整体的83.0%;手机搜索引擎用户规模达7.45亿,较2018年底增长9140万,占手机网民的83.1%。

2019年,搜索引擎行业竞争激烈,产品和服务持续丰富,行业发展更加健康有序。

搜索服务内容生态布局加快演进。信息流服务是基于兴趣的主动推送服务,能够对基于需求的主动搜索服务进行有效补充,帮助搜索引擎完善内容生态布局,缓解App间数据壁垒导致的流量获取难题,获得更多的用户和收益。百度依托搜索引擎入口,不断优化算法,提供文字、短视频等富媒体内容,持续改进信息流产品。字节跳动发布移动端搜索产品,涵盖旗下信息流 、短视频、问答等产品的内容,同时抓取全网资源,为用户提供综合搜索服务。

人工智能技术推动搜索产品创新和服务质量提升。一是人工智能技术推动产品创新,出现了将知识体系作为搜索结果的新产品。基于机器学习的人工智能知识搜索引擎Magi上线,通过机器学习将自然语言信息提取成结构化数据,可以为用户提供除网页链接以外的知识体系搜索结果,为行业构建和完善知识图谱。二是人工智能技术提升服务质量。搜索引擎开放人工智能技术接口,与搜索小程序融合,促进开发者为用户提供更智能的服务,覆盖视频、生活服务、购物、旅游等众多领域。百度智能小程序2019年11月活跃用户数超过3亿,在搜索流量中占比超过30% ,360搜索PC端小程序12月活跃用户数超过5000万 。

行业发展环境持续完善。一是监管部门加强对商业信息的监管。针对教育领域搜索广告扰乱正常网络秩序、伤害用户利益的情况,教育部会同公安部要求搜索引擎进行改进,完善推荐规则、突出广告提示,规范商业化推荐行为、防范安全风险。二是企业重视青少年搜索环境的建设维护。中国搜索推出专为青少年定制的搜索引擎App“花漾搜索”,利用人工智能技术阻断有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不良信息。

添加199IT官方微信【i199it】,回复关键词【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即可

]]>
Ascend2:2020年网络营销计划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016666.html Sun, 15 Mar 2020 20:59:19 +0000 //www.otias-ub.com/?p=1016666 Ascend2发布了新报告“2020年网络营销计划”。

主要目标

提高潜在客户数量(54%)和获取客户(49%)是网络营销计划在2020年要实现的首要目标。

战略成功

几乎所有的营销人员(96%)都认为网络营销计划在某种程度上成功地实现了总体战略的主要目标。大约4/10的营销人员(39%)会将他们的网络营销计划描述为非常成功,或者是与竞争对手相比更好。

严峻的挑战

在接受调查的营销专业人士中,近一半(48%)认为客户获取和提高销售线索将是2020年网络营销计划的最大挑战。

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对比

只有13%的受访营销人员认为传统媒体比网络媒体更有效。40%的受访者认为网络媒体(在线、网络和社交)在营销计划中明显更有效。

目标与挑战

2020年网络营销计划要实现的主要目标也是成功的最关键挑战。随着营销人员为未来一年制定战略,专注于网络与销售的结合将带来更成功的结果。

最有效的战术

分别有49%和47%的营销人员认为搜索引擎优化(SEO)、社交媒体和博客是最有效的网络营销策略。

营销技术投资

只有4%的营销人员不打算在2020年投资营销技术。超过1/4的受访者(27%)将继续在未来一年对营销技术进行大量投资。

用于衡量成功的指标

一半的营销人员(50%)报告说,获得每个客户的成本是衡量网络营销结果的最有效的指标。转换率(46%)和参与度(45%)也是最需要考虑的指标。

资源配置

82%的受访营销人员在2020年实施网络营销策略时将部分工作外包给专家。71%的营销人员认为结合使用外包专业人员和内部资源是最有效的策略。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交流群,支持我们发展可加入!

]]>
Parse.ly:外部推荐为网站贡献一半以上的访客 //www.otias-ub.com/archives/986526.html Sun, 05 Jan 2020 18:00:49 +0000 //www.otias-ub.com/?p=986526 受众越来越细分,对一个人管用的东西可能对另一个人不管用。理解这些受众,以及他们每个人的需求,意味着创建一种比各部分之和更重要的内容策略。

每个受众都是小众

网站的最终目标是让人们访问。因此,了解你的受众在哪里获得索引可以告诉你机会在哪里。

在我们分析的20个类别中有11个的受众中超过一半来自外部来源,如社交媒体、搜索引擎和其他聚合器。其余的大部分流量来自内部或直接推荐,

如何针对利基受众进行优化

技术与计算

搜索是技术与计算领域小众的最大推动力,但内部推荐也很重要。

健康与健身

“健康与健身”网站的大部分流量来自现场的访客。这也意味着在外部平台上有更多的机会。

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的流量来自四面八方,但搜索的贡献多一些。

科学

更广泛的“科学”类网站的流量主要来自搜索和内部。

科学类别中的多样性表明,每个横截面都是真正的利基受众。也许首先要考虑的是,那些报道科学的人需要细分他们的读者的兴趣水平:是为同行专业人士提供的内容,还是为更普通的受众提供的内容。

199IT.com原创编译自:Parse.ly 非授权请勿转载

]]>
ACSI:2018-2019年客户满意度指数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925024.html Wed, 27 Nov 2019 21:00:23 +0000 //www.otias-ub.com/?p=925024 根据美国客户满意度指数(ACSI)的最新报告,社交媒体用户连续第二年对他们使用的平台持较低的满意度。ACSI测量了46个行业的客户满意度,社交媒体目前在这项研究中排在倒数第6位,在100分量表上得分为72。

Pinterest今年再次获得了社交媒体平台中最高的客户满意度(80分),与前一年持平。Pinterest的用户规模相对较小,皮尤的报告称,仅有1/4的美国成年人(28%)使用该平台。相比之下,用户第二满意的社交媒体平台YouTube在美国的普及率达到73%。YouTube的满意度得分为78分,比2018年上升了3分(4%)。

Facebook在所有被测试的社交平台中拥有最低的用户满意度,得分63,比去年下降4分(6%)。

社交媒体用户体验基准

社交媒体用户对移动渠道最满意。移动应用质量(80分)、移动应用可靠性(78分),和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不同设备上的易用性(77)是社交媒体用户体验中评价最高的指标。

用户对网站性能(77)和导航易用性(76)的满意度很高。但是,对内容的相关性(72)、隐私(70)和网站上的广告量(68)等因素的满意度较低。

搜索用户满意度概略

用户对搜索引擎的满意度上升了3%。在2019年用户满意度下降了2分,降至77分。谷歌的用户满意度评分也下降了3分,降至79分,报告将此归因于其已经停止的Google+社交网络曾发生过两次数据泄露。

与社交媒体非常相似,移动应用质量(84)和移动应用的可靠性(82)在用户使用搜索引擎的体验中得分最高。但是,其他指标的满意度有所下降,例如:

容易导航(从83下降到81);

网站性能(从82下降到80);

服务和信息的多样性(从82下降到80);

速度和视频的可靠性(从80下降到79)。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交流群,支持我们发展可加入!

]]>
CNNIC:2019年中国网民搜索引擎使用情况研究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959774.html Fri, 01 Nov 2019 21:42:25 +0000 //www.otias-ub.com/?p=959774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最新发布《2019年中国网民搜索引擎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报告对中国网民的搜索引擎使用行为,搜索引擎用户属性、满意度和信任度,以及搜索广告接受程度等进行了全面展示,以反映国内搜索引擎业务的发展现状。

报告显示,我国搜索引擎用户规模呈稳定增长态势,但受到手机垂直应用分流的影响,用户使用率缓慢下降。截至2019年6月,我国搜索引擎用户规模达6.95亿,较2018年底增加1338万,半年增长率为2.0%,较同期网民规模增速(3.1%)低1.1个百分点;搜索引擎使用率为81.3%,较2018年底下降0.9个百分点。

对数据进一步分析发现,过去五年来新增搜索用户规模逐渐低于新增网民规模。数据显示,2014和2015年新增搜索用户与新增网民的比例均超过100%,2016和2017年则下降至80%与95%之间,并在2018年进一步下降至75%以下。手机作为当前网民的主要上网设备,其各类垂直应用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便捷的信息获取渠道,使得新用户对搜索引擎的需求有所降低。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交流群,支持我们发展可加入!

]]>
eMarketer:2019年美国搜索广告市场超过551亿美元 //www.otias-ub.com/archives/952499.html Fri, 25 Oct 2019 19:00:23 +0000 //www.otias-ub.com/?p=952499 不断增长的美国搜索广告市场仍由Google主导,但亚马逊和较小的搜索引擎正在蚕食Google的份额。根据eMarketer最新的美国广告支出预测,Google在搜索广告收入中的份额将会下降,而亚马逊的份额将在未来两年内保持增长趋势。

美国整体搜索广告市场今年将增长近18%,达到551.7亿美元。Google占73.1%的份额,相当于403.3亿美元。尽管Google在未来几年仍将占据主导地位,但其份额正在下降。到2021年,市场份额将降至70.5%。

民调显示,大多数产品搜索都是从亚马逊开始的,这推动了亚马逊搜索广告的快速增长,并从规模更大的竞争对手那里抢走了市场份额。2019年,亚马逊的搜索业务将比去年增长近30%,净搜索收入将增至70.9亿美元,市场份额今年将达到12.9%,到2021年增长到15.9%。

亚马逊在2018年超过微软,成为美国第二大搜索广告平台。

eMarketer首席分析师Nicole Perrin表示:“亚马逊的广告业务吸引了巨额支出,因为广告客户可以在产品查询期间就接触到消费者。亚马逊还推出了更好的测量和定位工具,使其对广告客户更具吸引力。”

eMarketer没有将沃尔玛、Target、eBay或Pinterest分开,它们都包括在“其他”类别中。他们在美国搜索市场的份额都在增加。

199IT.com原创编译自:eMarketer 非授权请勿转载

]]>
CNNIC:2019年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搜索引擎 //www.otias-ub.com/archives/930992.html Fri, 30 Aug 2019 13:00:55 +0000 //www.otias-ub.com/?p=930992 报告下载:添加199IT官方微信【i199it】,回复关键词【2019年44次互联网络发展报告】即可!

搜索引擎

截至2019年6月,我国搜索引擎用户规模达6.95亿,较2018年底增长1338万,占网民整体的81.3%;手机搜索引擎用户规模达6.62亿,较2018年底增长806万,占手机网民的78.2%。

图26  2016.6-2019.6搜索引擎用户规模及使用率
图27  2016.6-2019.6手机搜索引擎用户规模及使用率

2019年上半年,搜索引擎广告业务收入保持增长,但增速持续下降。企业财务报告显示,从2018年第二季度到2019年第一季度,百度网络营销的营收同比增速从25%持续下降到3%,搜狗的搜索和搜索相关营收同比增速从45%持续下降到6%。经过多年发展,搜索广告业务增长出现短期瓶颈,企业必须寻求更多流量变现 方式以打破营收增长的天花板。

面对发展瓶颈,搜索引擎企业持续丰富产品功能,拓展应用场景,加强原创内容建设,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一是搜索引擎企业不断丰富产品形式和服务功能。依托搜索引擎入口,企业通过优化推荐算法、丰富信息展示形式,推动信息流产品 进一步发展,迅速将业务延展至网络新闻、短视频等领域。2019年第一季度,百度App和短视频信息流用户总使用时长同比增长83%;二是搜索引擎企业依托App开发应用内小程序,为用户提供购买商品、生活服务等方面的便利应用,拓宽应用场景、增加用户黏性 。截至2019年6月,百度智能小程序数量超过15万个,月活跃用户为2.5亿;三是搜索引擎企业日益重视内容生态建设,通过内容开放平台吸引个人、媒体、机构、企业等内容账号入驻,着力进行原创内容建设。2019年3月,百度百家号内容创作者已达210万,搜狗搜索、神马搜索等也已开始发展内容公众号业务。以上举措,将帮助搜索引擎企业提升活跃用户数和使用时长,以降低流量获取成本、拓展营收渠道。

报告下载:添加199IT官方微信【i199it】,回复关键词【2019年44次互联网络发展报告】即可!

]]>
CNNIC:2019年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搜索引擎 //www.otias-ub.com/archives/839783.html Sat, 02 Mar 2019 16:12:26 +0000 //www.otias-ub.com/?p=839783 报告下载:添加199IT官方微信【i199it】,回复关键词【2019年43次互联网络发展报告】即可!

      搜索引擎

截至2018年12月,我国搜索引擎用户规模达6.81亿,使用率为82.2%,用户规模较2017年底增加4176万,增长率为6.5%。手机搜索用户规模达6.54亿,使用率为80.0%,用户规模较2017年底增加2998万,增长率为4.8%。

2018年,主流搜索引擎平台大力发展信息流产品 ,吸引用户流量、增加广告收入,以巩固市场地位。为应对垂直APP的分流竞争,主流搜索引擎利用平台入口优势,通过连接新闻、短视频等内容,推出信息流产品,以持续提升用户使用黏性。信息流广告为搜索引擎收入增长提供了新动力,正在成为业务收入的重要部分。根据企业财报数据,在信息流产品的推动下,搜索引擎日活跃用户数、每用户访问时长都呈现增长趋势:9月份百度APP日活跃用户数同比增长19%,信息流产品每用户访问时长同比增长68%;第三季度,百度信息流广告合并人工智能业务的营收占比已经超过20%。未来,搜索引擎有望在人工智能技术和信息流产品的支持下,为用户提供更丰富、更高效的产品使用体验。

报告下载:添加199IT官方微信【i199it】,回复关键词【2019年43次互联网络发展报告】即可!

]]>
CNNIC:2018年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搜索引擎 //www.otias-ub.com/archives/762923.html Tue, 21 Aug 2018 16:16:01 +0000 //www.otias-ub.com/?p=762923 报告下载:添加199IT官方微信【i199it】,回复关键词【CNNIC42】即可!

搜索引擎

截至2018年6月,我国搜索引擎用户规模达6.57亿,使用率为81.9%,用户规模较2017年末增加1731万,增长率为2.7%;手机搜索用户数达6.37亿,使用率为80.9%,用户规模较2017年末增加1342万,增长率为2.2%。

2018年,搜索引擎市场内外部流量争夺激烈,推动商业化能力提高。在市场内部,移动流量规模红利消减,推动搜索引擎加大与流量渠道、手机厂商的合作,从而导致流量获取成本提高。企业财报数据显示,2018年第一季度,搜狗百度的流量获取成本均出现同比增长,360的互联网广告及服务营业成本也出现同比增长;在市场外部,由于网民对垂直信息搜索的需求不断增长,电子商务类、生活服务类、新闻类、视频类APP的分流作用日益显著,从而对搜索引擎关键字广告市场产生冲击。在此背景下,搜索引擎企业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优化竞价产品、提高广告主的投放效率,通过增强商业化能力实现营收增长。财报数据显示,2018年第一季度,百度网络营销收入同比增长23%、搜狗搜索和搜索相关营收同比增长55%、360互联网广告及服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4%。未来,传统搜索引擎应通过向个人用户提供更加精细的垂直搜索服务来面对流量竞争,尤其要在移动端解决个人用户对信息、服务、产品的“一搜即达”需求,并妥善解决好医疗广告市场问题,才能实现持续稳定发展。

报告下载:添加199IT官方微信【i199it】,回复关键词【CNNIC42】即可!

]]>
6个技巧提高内容的点击率与搜索引擎推荐率 //www.otias-ub.com/archives/752548.html Mon, 23 Jul 2018 11:36:38 +0000 //www.otias-ub.com/?p=752548 为企业创建网站时,往往需要撰写文案,向访问者传达信息,并且想办法提高网站在Google等搜索引擎上的排名。6个技巧能帮助你写出更好的内容:1.了解您的受众,2.研究,3.简明扼要,4.说话要有腔调,5.不要使用过于专业的术语,6.优化。

来自:Looooker

]]>
Shareaholic:2017年Pinterest、Google和Instagram流量增长明显 //www.otias-ub.com/archives/694547.html Mon, 12 Mar 2018 16:46:20 +0000 //www.otias-ub.com/?p=694547         199IT原创编译

        根据Shareaholic的最新数据,一年前,网站访客更可能被社交媒体引荐而来的;现在他们更可能是搜索引擎带来的。2017年,搜索引擎东山再起。自2014年起搜索引擎在分享点击量方面落后于社交网络,2017年重新占据领先地位。

        2017年,搜索引擎引荐流量占34.8%,社交网络占25.6%。下图详细介绍了13个顶级社交网络和6个搜索引擎的月的引荐流量份额。

        搜索流量

        2017年搜索引擎流量增长得益于各大搜索引擎都在增长,尤其是必应。但是,谷歌才是应当投资的平台。

        社交网络流量

        Facebook仍然是2017年社交网络流量变化最大的平台,可惜是向糟糕的方向。2017年下半年Facebook流量份额同比下降12.7%。2016年美国大选之后,Facebook对新闻推送做了较大改革。此外,用户Facebook使用行为也在不断变化。人们访问Facebook普通内容的时间越来越少,但是花更多时间收看视频和直播,但是这些内容不太可能与其他网页链接,因此导致引荐流量大幅下降。

        199IT.com原创编译自:Shareaholic 非授权请勿转载

]]>
百度:4Q17营收同比增长29%,运营利润翻倍 //www.otias-ub.com/archives/693354.html Sun, 25 Feb 2018 07:17:44 +0000 //www.otias-ub.com/?p=693354 根据百度4Q17的财报,营收同比增长29%至235.6亿元,运营利润同比增长109%至47.74亿元。营收增速的主要动力来自于百度信息流广告业务的快速增长以及电商类客户对流量对强劲需求。

得益于营收增长恢复,以及O2O业务剥离后,成本费用的控制,公司的运营利润率提升至20.3%,达到47.74亿元,为近两年的最好水平。

成本中,内容成本增长仍然较快,4季度,公司的内容成本达到38亿元,占营收的比重为15.9%,去年同期则为14.1%。内容成本的攀升主要是爱奇艺内容摊销的影响,百度对信息流内容业务的投入虽然也增长较快,但相对爱奇艺的内容成本摊销则是小巫见大巫。

公司流量获取成本占比从去年的14.5%下降至今年的10.7%。随着公司加强对百度自有APP用户获取的投入,公司对外部流量的依赖程度在逐渐减缓。

公司的市场,销售和管理费用达到36亿元,同比去年增长9%,主要是公司对旗下业务如百度APP市场推广的投入。

研发费用达到37亿元,同比增长25%,公司对AI相关的人员投入仍然保持比较激进的节奏。

4季度公司净利润为42亿元,同比增长1%,环比下降是因为3季度因为剥离百度外卖而获得一次性的收益。

目前百度已经确立了自己的核心业务方向,那就是以AI为先的移动业务,以及投入新的AI业务。AI为先的移动业务包括搜索+信息流(FEEDS)双引擎的业务,以及爱奇艺;AI业务则主要包括自动汽车驾驶业务和对话式AI业务。2018年公司仍然在这些业务上面保持投入。

]]>
CNNIC:2018年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搜索引擎 //www.otias-ub.com/archives/685100.html Wed, 31 Jan 2018 08:28:18 +0000 //www.otias-ub.com/?p=685100 报告下载:添加199IT官方微信【i199it】,回复关键词【CNNIC第41次调查报告】即可!

截至2017年12月,我国搜索引擎用户规模达6.40亿,使用率为82.8%,用户规模较2016年底增加3718万,增长率为6.2%;手机搜索用户数达6.24亿,使用率为82.9%,用户规模较2016年底增加4887万,增长率为8.5%。作为互联网基础应用,搜索引擎用户规模增速继续与网民总体规模增速基本保持同步。

图32  2016.12-2017.12搜索/手机搜索用户规模及使用率

2017年,搜索引擎继续保持稳步移动化的趋势。尽管手机搜索用户增长速度趋缓,但增量仍超过整体用户增量,继续承担搜索应用用户规模增长主要推动力的角色。从市场营收表现看,搜索引擎企业移动营收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继续提高:百度Q3财报显示移动营收占比为73%,相比去年同期提高9个百分点;搜狗Q3移动搜索流量同比增长38%,移动搜索流量快速增长、移动端广告点击比率上升,推动移动搜索付费点击量实现同比增长64.8%、环比增长27.3%。

人工智能继续为搜索市场注入增长动力,在流量红利结束后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帮助搜索引擎应用继续保持互联网应用的根基地位,并为搜索引擎企业的平台化多元创新发展继续贮存宝贵的用户数据。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持续改进推荐算法,帮助搜索引擎更好理解用户的搜索内容和兴趣,提供具有更高价值的连接服务,从而促进付费点击量的提升、提高广告产品的营收转化率;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的产品化为多硬件、多平台、多输入方式搜索提供了更完善的解决方案,语音输入、图像识别为用户提供更加方便的搜索体验,基于自然语言处理的问答技术对用户的提问提供更自然的搜索体验。

报告下载:添加199IT官方微信【i199it】,回复关键词【CNNIC第41次调查报告】即可!

]]>
必应网络占美国搜索市场1/3的份额 //www.otias-ub.com/archives/628788.html Wed, 06 Sep 2017 16:12:11 +0000 //www.otias-ub.com/?p=628788         199IT原创编译

        在搜索引擎市场,谷歌搜索占有绝对优势,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其他搜索引擎可以忽略不计。事实上,有些搜索引擎比人们想象的要强大,例如必应。

        在美国,每3个搜索请求就有1个使用的是必应网络,每月搜索请求达到50亿次。必应网络包括必应、雅虎搜索和AOL搜索。

        上图是2017年3月必应网络的市场概况:

        全球9%的市场份额;每月搜索120亿次;

        拉丁美洲:5%的市场份额;每月搜索8.26亿;

        欧洲:9%的市场份额;每月搜索30亿;

        亚太地区:3%的市场份额;每月搜索20亿;

        按国家细分,必应市场地位最强的包括:

        美国:33%的市场份额;每月搜索50亿次;

        英国:26%的市场份额;每月搜索9.77亿次;

        中国台湾:24%的市场份额;每月搜索2.95亿次;

        中国香港:19%的市场份额;每月搜索8700万次;

        法国:19%的市场份额;每月搜索7.88亿次;

        加拿大:17%的市场份额;每月搜索4.51亿次。

        必应市场份额较小的国家有:

        巴西:3%的市场份额;每月搜索2.37亿次;

        菲律宾:5%的市场份额;每月搜索5900万次;

        新西兰:6%的市场份额;每月搜索1600万次;

        印度:7%的市场份额;每月搜索2.33亿次;

        印度尼西亚:7%的市场份额;每月搜索6700万次;

        芬兰:7%的市场份额;每月搜索1,700万次。

        199IT.com原创编译自:必应 非授权请勿转载

]]>
在合适的地方,机器学习带来的将是一场革命 //www.otias-ub.com/archives/605470.html Sat, 24 Jun 2017 15:30:32 +0000 //www.otias-ub.com/?p=605470

以机器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领域目前是科技领域最热门的方向之一,它被称为新时代的水电煤,会为所有产业带来基础性的革命。但对于一家公司、一个部门、一款产品和一位产品经理来说,他们需要一个简单而重要的答案:我真的需要机器学习吗?

你真的需要机器学习吗?

很多公司和科技博客都在一直鼓吹“人工智能”代表未来,并提出他们会如何运用“机器学习”来改进科技,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但是机器学习到底是什么,你应该怎么使用它?又或者它只是2017年的一个时髦热词而已?

长话短说,以上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在大多数情况下 – 但是在它可以提供帮助的地方,机器学习可以是革命性的。

所以机器学习到底是什么?以它最原始的形式来说,机器学习是一项实践函数逼近(function approximation)的艺术,或者说是要做出有根据的推测。它和专业人员的经验是相同的概念,比如管道工拥有根据房屋中漏水情况快速、准确地判断造成漏水原因的经验。在机器学习中,我们称这样的经验为“大数据”。在遇到和解决的每一个问题之后,管道工会得到一个新的数据点,她可以使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将来会遇到的、相似的问题。

上面提到的这些看起来都很棒,但是对于近期机器学习热度的跃升,我敢于称其为时髦术语也是有原因的。机器学习几乎从来都不是问题的终极答案。机器学习会很容易让简单的问题变的异常复杂 – 比如想要重新发明for循环的想法是完全站不住脚的。大多数所谓使用“机器学习”的公司或者是没有真的使用机器学习的技术,或者是把普通的算法开发称作机器学习来达到市场宣传的效果,又或者是在产出过度复杂、计算量巨大、价格昂贵并且根本不必要的解决方案,想要解决一些本来可以使用常规手段解决的问题。

这并不意味着机器学习永远都没有用处。事实上,当把它正确地运用在适合的问题上,机器学习可以是一件不可思议的工具。但什么是一个适合的问题哪?虽然不是一个机器学习问题盖棺定论的定义,这里有一个简便的清单,来确定一个问题是否值得使用机器学习的方式,还是说更适合用标准的解析办法。

作为一个机器学习问题:

  • 会有“大数据” – 许多许多数据点(一个大型的项目如果没有上百万个数据点的话,也许不会见到很好的效果)
  • 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 一般是一个以标准模式非常难以解决的问题,经常会需要一个领域中的专家
  • 是具备不确定性的 – 一样的输入不一定产生一样的输出
  • 是有多维度的 – 经验法则是数据点的采集是从最少9各方面来做的时候,这样的问题会更适合机器学习方式

一些符合这个清单的、流行的机器学习问题的例子包括:医疗图片处理,产品推荐,语音理解,文字分析,面部识别,搜索引擎,自动驾驶车辆,扩增现实,预测人类行为。

机器学习面临的其中一项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处理系统中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是指同样的输入不一定会产生一样的输出结果。针对这个问题,我们会在这篇文章中以例子的形式来解释,这个例子是预测多伦多的天气。在这个例子中,我们有大数据 – 包括上百年的多伦多的天气资料。 这个问题足够复杂,准确的天气预测需要具备气象科学训练和经验的专家。这个问题是具备不确定性的,2016年2月23日天气冷并不意味着2017年2月23日天气也会是一样的,尽管他们分享一样的历史数据。这个问题同时也是多维度的 – 风向模式,雨量模式和任何一个会影响天气的因素都可以成为解决问题的一个新的维度。因为这个问题是具备不确定性的,我们必须使用我们有的信息,尽量好的去预测系统的输出结果(预测天气)- 我们要做出最合理的猜测。

对于机器学习来讲,我们的最合理猜测或者函数逼近几乎总是关于对于数学的创造性运用 – 这可能包括统计学/概率论,向量学,优化或者其他数学的方法。存在着几种核心的机器学习问题,他们可以帮助我们确定什么样的解决方法可以最好的解决一个问题:分类学,回归分析和聚类。在例子中,我们见到的是一个回归分析的问题 – 从数据中预测持续性的趋势。存在着几种核心的方法去训练系统,或者说给系统提供经验去学习,这些方法包括:有监督学习,无监督学习和强化学习。在我们的例子中展示的是有监督学习,在这个例子中,所有用来训练的数据的输入和输入都是已知的。我们给出一个历史日期(输入)就可以知道当天多伦多的天气(输出)。定义问题和训练模型让决定使用什么样的方法去训练机器学习算法变的更加简单。

到了这里,你已经决定要预测天气(或者解决一个不同的机器学习问题)而且你已经使用上面的清单确定了这是一个真实有意义的问题。但是应该是从哪里入手哪?下面是一个关于解决机器学习问题步骤的简便指南:

  1. 定义有意义的数据
  2. 定义问题
  3. 定义解决问题的方法
  4. 产出训练和测试数据 – 从经验来讲,应该保持70%的训练数据量,30%的测试数据量
  5. 训练和测试算法

让我们用我们天气预测的问题来实践一下上面提到的步骤:

第一步是定义有意义的数据。什么样的属性是有意义的,怎么样去定义一个“好”的数据点和“坏”的数据点?我们可以拿几个我们例子中的属性来解释一下,比如让我们取温度,降雨量和风速这三个属性,把这三个属性放在一起,我们可以基本了解到特定的一天天气如何。如果同时有像特定一天多伦多人年龄中位数这样的属性,我们就应该把这样的属性排除在有效数据之外,因为这样的属性跟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并没有关系,而且有可能会影响最终的结果。

第二步,我们已经确定问题是一个回归分析的问题,并且应该使用有监督学习的方法。第三步需要选择一个真正的机器学习方法,在这我们不会讨论太多细节,简单来说让我们选择线性回归。第四步是取得训练数据(留下30%的数据做测试之用)。第五步就是 实际的训练和测试。

也许你已经从上面的步骤中发现了,实际去训练算法是最后也只是最不重要的一步。创造一个强大的机器学习的重要的一步是在编程之前,就确保你拥有有意义的数据,一个定义清晰、明确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即使你有了定义清晰、分类准确的解决方案,有意义的数据,正确的测试数据,在数据趋势中包括了异常值,仍然有很多地方可能出错。在很多机器方案背后,最常见也是最致命的错误是低度拟合/过度拟合。低度拟合,或者也叫过高偏差,意味着最终的近似函数太过简单,不能很好地代表数据的趋势。想象一下我们试图画一条直线穿过多伦多一年温度的图表,这条直线很难撞到任何一个数据点。在低度拟合和过度拟合两者中,更常见也更危险的是过度拟合,或者也叫过高方差。在这个情况中,最后的近似函数会太过复杂,也不能很好地表现数据趋势。过度拟合经常产生比低度拟合更差的结果,大家也很容易落入这样的陷阱。

这篇文章只是一个关于机器学习的基本介绍,更多的学习资料正变的更加普遍,在很多语言和GUIs中(目前一些最好的机器学习的资料是用Python写就的),已经出现非常多即用型的机器学习算法和测试数据可以被用来做实验,其中包括Theano, Tensorflow, Weka甚至包括Octave和Matlab。

]]>
vpnMentor:2017年美国及全球的互联网发展趋势、统计数据及事实概况 //www.otias-ub.com/archives/561292.html Tue, 07 Mar 2017 16:46:14 +0000 //www.otias-ub.com/?p=561292         199IT原创编译

        互联网流量统计数据

        全求互联网使用者中,近半数來自亚洲国家。

        2016年网站数量

        世界上已经有近十亿个网站,但是这还未到达顶点。在2014年,全球网站的数量就已经突破十亿大关。

        网络的发展统计数据

        互联网增长最快速的部分就是移动社交媒体用户的数量。从2015到2016年,全球利用移动设备来访问社交媒体的人数超过2.8亿人。

        移动互联网的渗透率

        美国及英国并不是智能手机渗透率最强的十大市场。阿联酋以91%的渗透率名列此统计数据之榜首。

        全球及美国电子商务发展趋势与购买前调查有关的统计数据

        年龄介于18到35岁之间的人最常使用移动设备来上网进行调查。

        有关产品评论的事实概况及统计数据

        “你觉得评论很重要?”没错!有55%的消费者表示客户的评论会左右他们的购买决策。

        此外,接近40%的人在购买产品或服务前会上网阅读评论。

        通过桌面电脑进行的电子商务消费

        说到网上购物,使用Mac电脑的人比使用任其他平台的人更多。

        全球电子商务统计数据

        商家对客户(B2C)的销售方式从2015年开始在全世界增长。预计2016年销售额达到70.7亿美元,亚太国家在领域中遥遥领先。

        是谁在使用互联网购物?

        美国人在电子商务上的花费排在最前位。

        互联网的发展趋势:设备的对比

        智能手机使用者数量

        虽然多个预测放眼2014年是“只使用移动设备”的人数会超越“只使用桌面电脑”人数的“革新之年”,但这个预言在2015年才在美国实现。

        使用模式:移动设备 vs. 桌面电脑

        人们花在移动设备上的时间是增长最快的。这就是说大多数的人花在手机上的时间比坐在桌面电脑前还要多。

        美国的发展趋势

        在美国,人们持有的设备数量增长得最快的是智能手机(从2011年的35%到2015年的68%)以及平板电脑(从2010年的3% 上涨到2015年的45%)。

        移动网络互联网流量占比

        在尼日利亚,移动设备贡献76%的网络流量。在美国,移动流量仅总流量的22%。

        平板电脑的互联网使用

        过去几年来平板电脑的渗透率慢慢上升。到了2020年,在所有的互联网使用者当中会有35%会使用平板电脑。

        移动设备vs笔记本电脑:活动种类

        年龄介于16-24岁的人使用手机聊天的比例几乎和使用笔记本电脑的一样多。然而,笔记本电脑仍然主导着内容活动。

        在英国桌面型电脑vs移动设备vs平板电脑的情况

        在英国,拥有多种设备的人的数量在2015年7月是53%,到12月已增长至57%。

        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性能表现

        加载时间影响人们浏览网页

        虽然网页上的插件、弹出视窗及视频串流等能有助于传递信息,但是,它们也会拖慢页面加载的速度。就如以下图表所示,网页加载时间超过3秒钟就会增加人们放弃浏览的风险。

        全球互联网连接速度的发展趋势

        好消息是:全球互联网连接速度正达到前所未有的最高峰。

        互联网发展趋势:搜索及社交媒体

        在美国最热门的网上活动

        去年在美国,通讯活动如电邮(几乎有91%)和即时聊天/文字信息(86%)是主要的上网活动。

        内容管理系统的发展趋势

        WordPress凭借接近60%的内容管理市场分额继续卫冕领先地位。第二号系统Joomla则占了5.9% 的市场分额。

        谷歌Chrome使用者的百分比

        在浏览器市场份额方面,谷歌Chrome继续蓬勃发。根据w3schools最新数据显示,它的使用量比最接近它的竞争对手(火狐)还要高出4倍。

        上网使用搜索引擎/社交媒体的时间百分比

        2015年桌面电脑使用花费最多时间在进的网上活动前3名是:使用门户网站(谷歌、雅虎等)、浏览商业/金融信息以及观看娱乐/新闻。而移动设备使用者最常进行的活动前3名就是:使用地图、分享照片及玩游戏。

        最多人浏览的网站百分比

        谷歌一直到想要成为互联网上的门户网站,而且一切进展顺利。这个互联网上的巨头领航网站在网站访问率这方面比起排名第二的网站(Facebook)高出接近3倍。

        2016年美国网购概况

        在美国的电子商务发展方面,Pinterest领先一步。

        对2017年及未来的预测及发展趋势

        目前,移动设备使用者访问应用的时长是移动网站的两倍,未来几年这个差距还将变得更大。

        移动应用vs移动网络

        Worldwide E-commerce Forecast对全球电子商务走势的预测

        到了2018年,全球的零售电子商务销售额预计会达到接近2.5万亿美元

        199IT.com原创编译自:vpnMentor 非授权请勿转载

]]>
Eurekalert:研究显示搜索引擎能够影响明年的美国总统大选 //www.otias-ub.com/archives/374527.html Mon, 10 Aug 2015 14:54:53 +0000 //www.otias-ub.com/?p=374527 mp26580427_1439172654302_1_th

不过知道了,你也做不了什么。

搜索引擎和社交网络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它们所能影响的可不只是日常的衣食住行。

根据 Eurekalert.org 本周发布的一份研究表示,在搜索引擎结果中,表达积极或消极观点的排名能影响到选民对投票的意向。甚至还能在双方不分伯仲时,产生深远的影响。

“基于全球各地大选的结果来看,我们估计 Google 能够影响 25%以上国家的选举。”研究参与者 Robert Epstein,一名美国行为研究与技术联合会成员表示。

在 2010 澳大利亚竞选的前两年,他们就对选民进行了一次针对搜索引擎的模拟试验。被试者被分为三组,其中两组分别只能看到某位候选人积极一面的文章,另外的对照组看到的则是随机类型的文章。结果表明只看到积极一面文章的小组选择该候选人的比例,要比参照组多出 48%。研究者则将这一参数称之为“选票操作力”(VMP,vote manipulation power)。

当然,这只是实验室中的一个模拟实验。而到了 2014 年印度人民院大选期间,研究团队又对当地 2150 名犹豫不决的选民进行同样的研究。最后得出的 VMP 值也达到了 24%。而且在特定类型的人群中,这一数值甚至高达 72%。

不过,Epstein 和他的同事还发现,在澳大利亚的实验中,综合三组的投票结果,其候选双方的最终差距也只有 1%。

“4%-8%的差距就能让任何竞选运动的负责人感到兴奋。”Brian Keegan,一名哈佛商学院的科学家说,“事实上,在竞选结束后,许多选票的最终结果也只有 3%到 4%的差距。如果搜索引擎能产生 1 到 2 个百分点,就已经表明了它的说服力。”

媒体能影响选民投票的意向,其实在互联网崛起之前就已被验证。2000 年,福克斯有线电台在大选中保守的观点就让观众在投票中也趋于保守,这一点也被研究者总结为福克斯新闻效应(The Fox News Effect)。

尽管 Google 自己要想在大选里掺一脚也并不难,但根据这家公司所声称的,他们不会用人工的方式进行干预,因为 Google 搜索的结果排名完全由其复杂的算法所得出,而这个算法还在不断的变化。

至于候选人的智囊团们是否会真的用 Google 的搜索排名来拉票,结论却未必如此。奥巴马竞选的数据科学家之一,David Shor 表示,由于许多选民并不信任竞选运动中的信息,却更相信他们尊重的机构。再加上,在竞选活动开始时,候选双方在 Google 上的搜索权重(PR,Page Rank)其实差的并不大。这也意味着,如果要用搜索引擎优化的办法来赢得胜利,其花费会十分高。

比起搜索引擎,对于政治人物,社交网络的使用或许容易些。奥巴马就在其前两届选举中就使用 Facebook 、Instagram、Twitter 之类,成就了其个人影响力。如今为了下一届美国大选,希拉里也早早地建立了社交账号争取选民。

这么做,不仅仅是因为社交网络的传播力,更是因为它的确能推动投票。

在 2010 年选举期间,加州大学圣迭戈的研究者就和 Facebook 合作做了一项研究。他们随机向 61 万用户推送了鼓励他们去投票的消息,加上转发,共计 6100 万人看到了这一内容。

然而,研究人员最后发现,这一尝试,最后竟让投票的总人数直接或间接地增长了近 34 万人。社交网络已成为强有力的政治宣传工具。

不过,即便像 Google 这样强调自己“不作恶”的原则,但是算法也毕竟是人创造出来的。牛津大学互联网研究所一名选举方向的研究员 Jonathan Bright 就说:“我不认为 Google 或 Facebook 等在试图影响大选。但算法是程序员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反映。他们如何努力才能确保(算法)公平地影响民主党和共和党?”

此外,并不是只存在选举这件事的地方,搜索引擎才会影响政治……

]]>
6月全球搜索引擎市场:百度被Bing取代 排名跌至第四 //www.otias-ub.com/archives/361882.html Sun, 05 Jul 2015 04:01:57 +0000 //www.otias-ub.com/?p=361882 199IT原创编译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Net Applications最新数据显示,在6月份,全球搜索引擎市场份额冠军依然是Google – Global,占据70.80%的市场份额,环比上月,增加2.26%。Bing与Yahoo – Global分获亚季军,排名各上升1位。相比上月,全球搜索引擎市场份额排名变化较为明显。下面,请看IDC评述网对数据进行详尽分析。

20150702041806841

(图1)6月全球搜索引擎市场份额分布图

如图1所示,6月全球搜索引擎市场份额前八强排名情况,环比上月,发生明显变化。其中,百度被Bing取代,排名下滑2位,跌至第4名,位居Yahoo – Globa之后。细究原因,IDC评述网得知,百度份额由10.18%降至7.52%,环比减少2.64%;而排名均上升1位的Bing与Yahoo – Globa,份额依次为9.83%、9.57%,环比增加0.03% 、0.31%。由此观之,百度名次下滑最主要原因是其自身降幅明显所致。

另外,Excite – Global与Lycos – Global排名互换,前者升至第7,后者跌至第8。其余四强排名保持不变。Google – Global仍居首位,环比增加2.26%,份额突破70%,达到70.80%。

20150702041820713

(图2)2015年1月至6月全球搜索引擎市场份额走势图

根据图2对比,可知在2015年上半年期间,全球搜索引擎市场份额五强较量中,Google-Global稳居第1,整体呈上升状态。而百度的市场份额则整体呈下降趋势,值得注意的是,在6月份,百度失去了长期以来的第2名席位,滑落至第4名。另外,Bing、Yahoo – Global与AOL – Global的市场份额相对稳定,整体起伏较小,排名依次为2、3、5名。

20150702041836504

(图3)6月全球搜索引擎版本市场份额TOP10

由图3可了解到,在6月全球搜索引擎版本市场份额中,最大的赢家依然是Google,共有6个版本进入前十强榜单。其中,Google France代替Google Brazil上榜,排在榜尾。其他5个版本名单不变,Google以23.24%的份额蝉联冠军。

其次,是Yahoo,共有2个版本入围:Yahoo! Web Sites排名第4,Yahoo! Web Sites Japan排名第9,排名均无变化。

此外,Bing与百度各自携带1个版本进入十强。环比上月,百度排名跌至第3,而Bing排名上升至第2,两者排名互换。

转自:idcps.com

]]>
Webcertain:2015年全球搜索引擎和社交网络报告-信息图 //www.otias-ub.com/archives/359423.html Sat, 27 Jun 2015 15:22:17 +0000 //www.otias-ub.com/?p=359423 Webcertain发布了全球搜索及社交媒体分析报告。据报告显示,在印度尼西亚Twitter和Facebook的渗透率全球居首;Pinterest、Tumblr、以及Instagram是全球发展最快的社交应用;谷歌搜索引擎在中国、韩国、以及俄罗斯这三个国家的搜索市场份额为全球最低。详情如下图:

143335b2940-15b4

]]>
Net Applications:2015年5月全球搜索引擎市场份额数据 //www.otias-ub.com/archives/352886.html Wed, 03 Jun 2015 15:39:09 +0000 //www.otias-ub.com/?p=352886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Net Applications最新数据显示,在5月份,全球搜索引擎市场份额前八强排名,与上月对比,发生轻微变动。Bing打败Yahoo–Global,排名回归至第3,份额环比上涨0.51%,升至9.86%。接下来,请与IDC评述网一起关注5月全球搜索引擎市场份额变化情况。

ym1
 

  (图1)5月全球搜索引擎市场份额分布图

  由图1可知,在5月全球搜索引擎市场份额大战中,Google-Global占了68.54%的份额,毫无悬念地拿下第一的头衔,在份额仅为10.18%的第2名百度面前,优势巨大。接着排名顺序依次为:Bing、Yahoo – Global、AOL – Global、Ask – Global、Lycos – Global、Excite – Global。

环比上月,排名发生以下变动:Bing取代Yahoo – Global,重新回到第3名,而Yahoo – Global则跌至第4名,排名互换。细究原因可知:在本月,Bing份额实现上涨,增加0.51%,升至9.86%;而Yahoo – Global份额遭到蚕食,减少0.10%,降至9.26%。Bing因此成功实现超越,名次上升。

ym2
 

  (图2)2014年12月至2015年5月全球搜索引擎市场份额走势图

  对比图2数据,可获悉在2014年12月至2015年5月期间,全球搜索引擎市场份额五强走势中,Google-Global与百度呈现出此起彼伏的势态,彼此竞争激烈。自2015年2月起,Google-Global的份额以强劲增势不断上涨,而百度的份额则以较大降幅不断缩小。其中在2015年5月份,Google-Global份额增加了2.81%,环比上月,涨幅缩小;百度份额减少了3.16%,环比上月,降幅缩小。若照此趋势,下个月Google-Global份额降突破70%,百度份额降跌破10%。

ym3
 

  (图3)5月全球搜索引擎版本市场份额TOP10

  观察图3,在5月份,全球搜索引擎版本市场份额十强榜单中,Google共占据6个席位,其中版本Google的份额为23.14%,获得榜首之位,且环比上月,上涨1.31%,涨幅明显。

另外,百度、Bing皆孤身一人闯进十强,分别以10.18%、9.86%的份额排在第2、3名。

此外,Yahoo携带两个版本上榜,分别是Yahoo! Web Sites、Yahoo! Web Sites Japan。其中,Yahoo! Web Sites Japan的名次相比上月下滑1位,跌至第9名,而取代其原本第8名位置的是Google Germany,两者排名互换。

]]>
CNNIC:中国移动搜索引擎用户占搜索用户的82% //www.otias-ub.com/archives/330453.html Tue, 03 Mar 2015 01:30:04 +0000 //www.otias-ub.com/?p=330453         199IT原创编译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调查,在中国搜索越来越趋向于移动平台。

1

        像其他国家一样,中国的搜索份额也越来越倾向于移动设备,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使用移动搜索。据CNNIC报道2014年在中国有近4.30亿人使用过移动搜索引擎,占移动网民的77.1%,移动搜索引擎用户占全国搜索引擎用户的82.2%。

        相比之下,2013年使用移动搜索引擎的用户占74.5%,即3.650亿人,相当于全国移动网民的73.0%。
eMarketer预测,今年美国移动搜索广告支出占数字搜索广告支出的50.1%,和2014年的38.1%比有所上升,同时清晰显示出搜索向移动转移的趋势。到2018年,美国搜索广告支出的3/4将流向移动平台。

        eMarketer预测2015年中国数字搜索广告支出将达到147.9亿美元,和2014年的111.4亿相比有所增长。虽然没有细分中国移动搜索广告支出和数字搜索广告支出,但是预计2015年中国移动网络广告支出将增长90.0%,数字广告支出将增长30.0%,这说明数字广告支出越来越流向移动平台。

        编译自:eMarketer 译者:孙莹

]]>
Edelman:全球最信赖搜索引擎信息的网民比例高达64% //www.otias-ub.com/archives/325974.html Fri, 27 Feb 2015 01:09:58 +0000 //www.otias-ub.com/?p=325974         199IT原创编译

        似乎对传统媒体来说是更坏的消息:2014年11月Edelman的调查发现在线搜索引擎超过传统媒体,成为全球最受信任的媒体资源。Edelman 2015年报告显示,全球64%的网民认为在线搜索引擎提供的是最值得信任的信息,去年这一比例是63%。同时,传统媒体信任度从去年的65%下降至62%。

184425-31

        包括传统形式和数字形式在内的混合媒体排在第三位,有53%的受访者认为其值得信赖。社交媒体和自媒体也杀进了前五强,都有客观的受众。近一半的受访者(48%)相信社交媒体提供的新闻和信息,去年这一比例是45%;信赖自媒体的受访者比例也从44%上升至47%。

184435-31

        搜索引擎仍然是网民关注商业信息的首选,从去年的29%增长至31%。只有约五分之一的人从报纸获得商业信息,下降4个百分点,电视也差不多,22%的网民选择首先从电视获得商业信息。

        eMarketer预计2015年美国搜索引擎广告支出将增长12.2%,达到256.6亿美元,未来几年的增长将保持稳定,主要是受到移动和本地搜索广告发展的推动。PC搜索引擎广告支出到2018年将一直保持下降趋势,移动搜索同期将增长至128.4亿美元。

        编译自:eMarketer 译者:孙莹

]]>
搜索技术预测可穿戴设备将成为15年科技头条 //www.otias-ub.com/archives/315357.html Fri, 19 Dec 2014 09:36:45 +0000 //www.otias-ub.com/?p=315357 在分析完2014年的头部搜索后,Bing给出了他们对2015年的预测

 

通过利用Bing的预测计算,Bing声称可穿戴设备将是来年最流行的科技产品,苹果手表,三星Gear,fitbit是其中最耀眼的三颗星星

除了给出科技行业的趋势外,Bing也给出了设计,时尚,食品,足球,旅游等行业的趋势。包括北美,欧洲,南美,亚太等地区,有兴趣的199IT小伙伴可以点击这里浏览: Bing Predicts 2015.

2015年Bing科技预测:

  1. Wearables
  2. Digital personal assistants
  3. Home Automation
  4. 3-D printing
  5. Virtual reality gaming

2015年Bing可穿戴设备预测:

  1. Apple Watch
  2. Samsung Gear devices
  3. FitBit devices
  4. Jawbone devices
  5. Microsoft band

via:199IT编译自searchengineland

 

]]>
TUNE:数据显示 47% 的 iOS 用户是通过App Store的搜索引擎发现应用 //www.otias-ub.com/archives/279646.html Tue, 07 Oct 2014 14:27:43 +0000 //www.otias-ub.com/?p=279646 目前主要移动应用商店,比如 iTunes 和 Google Play 的应用发现竞争已经从一款应用在排行中的排名转变为一款应用在搜索结果中的位 置。至少从广告归因和分析公司 TUNE 的最新研究中,他们的数据证明了上述说法。TUNE 的研究显示超过半数的移动用户的上一款应用都是通过应用商 店搜索下载的。

TUNE 的研究数据显示 47% 的 iOS 用户是通过App Store的搜索引擎发现应用的,而Android用户中则有 53% 是通过 Google Play 发现的。尼尔森在此前的研究中也表示,“虽然大部分开发者都意在让自己的应用进入 Top 25 排行之中,但是在海量移动应用中搜索已经变成日益重要的工具。”

目前因为应用商店的规模变得越来越大——iTunes 和 Google Play 目前的应用数量都超过 100 万,浏览查找应用已经不适用——因此搜索在这其中的重要性将会日益突出。

至于应用商店中的各种热榜和排行榜,其实他们在用户发现应用的过程中的作用并没有开发者想象的大。仅有10%的iOS用户表示他们是因为看过排行榜了才会下载应用的,另有 2% 的人表示因为苹果将应用放到了热榜之中他们才会下载某款应用。在Android这两个数据分别为9%和6%。

另外在 iOS 和 Android 中,用户获得应用其他两种主要方式并不是通过排行榜或者精选区。有 15% 的 iOS 的用户是通过家人或朋友处得知某款应用从而下载的,Android 的为 12%。在网页上阅读了某款应用的宣传资料从而下载的 iOS 用户为 11%,Android 的为 12%。不知道用户朋友们你们是通过哪种方式来获得应用的。

]]>
Net Applications:2014年7月Google仍是全球搜索引擎市场的霸主 //www.otias-ub.com/archives/271115.html Mon, 01 Sep 2014 12:52:26 +0000 //www.otias-ub.com/?p=271115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Net Applications最新数据显示,在7月全球搜索引擎市场份额大战中,百度的份额排名全球第2,正处于稳步上升的状态,已达19.11%,在下月极有可能突破20%。而冠军宝座依然被Google夺得,份额为68.11%,环比上月,有所减少。

20140829064148325

(图1)7月全球搜索引擎市场份额分布图

        根据图1,可知在7月全球搜索引擎市场份额的抢占大赛中,Google-Global以68.11%的份额蝉联冠军宝座。而百度排名第2,份额为19.11%。接下来是占6.65%的Yahoo-Global、5.08%的Bing、等等。

20140829064155902

(图2)2014年半年全球搜索引擎市场份额走势图

        通过图2,IDC评述网注意到,在2014年半年期间(2月至7月),Google-Global的份额有所波动,但从总体上看,呈下降趋势,而7月的降幅为0.64%;另外,细看百度的数据表现,可谓是一路走高,增势稳定,环比上月,7月的涨幅为1.08%。

20140829064203888

(图3)7月全球搜索引擎版本市场份额TOP10

        纵观图3,在7月全球搜索引擎版本的市场上,百度的份额力压群雄,以19.11%的份额排名第1,领先第2名Google约2.13%。虽然Google没有夺得第1名,但它共有6个版本进入十强榜单,并霸占五强3个席位。

        此外,Yahoo有2个版本挤进十强,分别为第7、9名。而Bing则单打独斗,排名第4。

转自:IDCps

]]>
搜索引擎到人工智能的终极演进 //www.otias-ub.com/archives/218279.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218279.html#comments Sat, 03 May 2014 15:08:05 +0000 //www.otias-ub.com/?p=218279 搜索引擎到人工智能的终极演进

K.K在纪录片《Google and the World Brain》中提到,他在谷歌创业初期问Larry Page,现在已经有了一个性能不错的搜索引擎,为什么还要做一个?Larry Page解释说,不是要开发新的搜索引擎,我们要做的是人工智能。搜索引擎是我们的主动意识与互联网世界之间最重要的连接方式,并且在长期数据积累、存储技术、云服务、超级计算和机器学习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或许它们将成为最接近人工智能的互联网应用。

从目前看来,谷歌创始人当初的愿望实现了——谷歌成为了全世界在人工智能方面最有建树的互联网公司。国内搜索巨头百度,也在上两周的技术开放日详细介绍了“大数据引擎”计划,里面提到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等技术、大数据的具体应用、以及对未来趋势的把握,同样令人兴奋。

一、脑机界面的雏形——搜索引擎

脑机界面(Brain-Computer Interface,也称脑机接口)主要研究我们如何通过思维与外部机器进行直接交互,通过建立一个将大脑与机器联系起来的统一准则,实现“用意念来控制机器”的终极梦想,是人工智能的重要技术支持。电影《黑客帝国》和《阿凡达》中用意识来控制虚拟世界中“化身”;俄罗斯“Global Future 2045”预测科学家将于2020年通过脑机接口来实现用意识控制机器人;Ray Kurzweil认为30年后人类能够将自己的意识上传到电脑实现“数字永生”;这些终极人工智能都是通过脑机接口来实现的。

那些梦幻版的目标还离我们太过遥远,对于广大互联网用户来说,离我们最近的脑机界面类应用就是搜索引擎,脑机界面在本质上是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主动意识与外部环境进行交互的方式,从意识的源头——大脑出发,与外界实现了最直接的联系和互动。搜索引擎与脑机界面的共同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意识向外界的主动连接

脑机界面将我们最初的意识动机——神经冲动传递给外界并获得反馈。而当我们使用搜索引擎时,同样是先产生意识,然后转化成关键词输入到搜索引擎,后者通过搜索将我们的意识与外界信息进行匹配,在多次反复调试后,为我们找到准确答案。所以,搜索引擎承载了我们主动联系外部世界的意愿,通过有价值的反馈解决了我们提出的问题,充分体现了我们的意识主动性。

这可能也是搜索工具与其他互联网服务的本质区别,我们在浏览网页、观看视频或者查看社交工具时,都是处在一种被动的信息接收者的地位,我们看到的内容其实全部取决于对方展示了什么。而使用搜索工具却是一种主动行为,我们需要大脑思考和手动输入,还需要根据得到的信息进行调整,直到最终的搜索结果符合我们的原始动机。我们可以在不动脑筋的情况下使用其他互联网服务,却无法在不懂脑筋的情况下进行网络搜索,当我们将关键词输入到搜索框这一行为发生时,就已经体现了我们的主动意识。也正因如此,比起其他互联网工具,搜索引擎需要我们更多的“动脑”和“动手”,而这些相对繁琐的操作其实就是我们的意识在行为中的转化。

2、信息传输和互动的过程

脑机界面以掌握大脑原理为基础,在大脑和外部对象之间建立了统一的交互规则,使得大脑与外界完美对接,其最终目的还是为信息传输提供一个最理想化的管道。我们的神经系统也可以看成是一个通过生物电交流信息的“计算机”结构。相互连接神经元通过电信号交流,通过神经递质传递信息,构成了多层的、不同功能的神经回路和电子回路。因此,电信号成为被大脑和外部智能机器所共同接受并进行交流的沟通介质。

对于搜索来说,关键词就充当了我们与搜索工具之间的这种沟通介质,借助关键词这个“编译器”,我们实现了自我意识与搜索引擎之间的交流,形成了一个意识产生、关键词转化、搜索、信息获取、动机满足的信息闭环。

总之,搜索工具体现了我们的意识主动性,也为我们创造了与外界进行信息交互的有效途径,在这方面与脑机界面并无二致。虽然它是在技术和效率上还与理想中的脑机界面存在巨大差距,但已经在为我们充当了智能助手的角色。所以,我们可以将目前广泛使用的搜索引擎看成是未来高级脑机界面的雏形或是初级状态,换句话说,目前的搜索引擎是目前最有希望进化成脑机界面、实现人工智能的互联网服务形态。

二、搜索引擎向人工智能演变的必要因素

与人机界面相似的搜索引擎具备天然优势,但如果想在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的道路上走的更远还需具备以下条件。

1、重视战略数据而非“大数据”

如果把将要实现的人工智能比作大脑的话,那互联网就是人体头部的血管,一个抵达各部位的网状系统,而数据和信息便是最重要的、能够为大脑活动提供能量的血液,它们也是进行机器学习所必需的的输入量和研究基础。百度“大数据引擎”结构中最底层的 “开放云”服务就是在实现这个功能。 

在数据获取方面,不能漫无目的追求大而全的数据,因为大数据追求的“N=所有”的全样本是无法实现的,同时大数据样本非但不能解决样本偏差问题,反而引发了大量的小数据问题。搜索引擎应该更加重视筛选过的、有价值的战略数据。例如,不久前的MIT大数据挑战就是以波士顿交通为主题;谷歌的大数据功能是从预测流感开始;而百度的“大数据引擎”也首先选择了医疗、交通和金融领域为大数据战略的具体应用方向。搜索引擎在PC端已经有了足够的积累,随着手机和其他可穿戴智能设备的爆发,搜索引擎将获得更多有战略意义的、细分化和情景化的数据。“百度迁徙”、“景点舒适度预测”和“城市旅游预测”就是百度以细分化的战略数据为切入点的成功案例。

2、搜索引擎的数据挖掘优势

当信息爆炸时代来临,是否拥有信息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能够快速的找到所需信息,而搜索引擎在这方面有着天然优势,也是解决信息数量和信息(有价值的)获取效率之间矛盾的唯一途径,而搜索引擎的数据挖掘将产生更加明显的效果。例如,在智力节目中击败人类的沃森就是因为“海量数据加搜索匹配”而产生了学习能力。

互联网搜索的惊人效率与传统的信息搜索方式形成了鲜明对比,因此每个理性的人在获取信息时都会优先使用互联网搜索工具,在享受搜索带来的高效率时贡献出个人信息,促使搜索工具对我们更加了解,从而在下次为我们提供更有效率、更准确、更个性化的搜索服务,随着信息获取速度和准确率的提高,我们也将更加频繁的使用搜索工具从而贡献出更多的个人数据……这便形成了Jeff Bezos提出的那个“飞轮模型”,一个封闭的良性循环过程。

这个良性循环为搜索工具带来了持续增长的用户习惯和数据量,更重要的是当数据积累到一定程度,搜索引擎将掌握足够多的用户个人标签和行业标签,在多维度的信息整合后对用户和行业形成准确定义,从而通过自身的数据积累和挖掘为用户和行业提供更加智能的信息服务。而这个过程应该就是李彦宏在“大数据引擎”会议上提到的“技术变革的临界点”,也是副总裁王劲口中那个“百度多年深厚技术积累的一次质变过程”。定义个人的各种标签是一个个标准的数据元,这个把所有用户都贴上标准化的标签进行统计分析的过程就是会上提到的“量化自我”。而百度“大数据引擎”的相关负责人也提到除了搜索工具在PC端的积累,手机、可穿戴智能设备的增长也加速了数据量的增长,这将贡献可以“量化自我”的更多数字标签。

因此,搜索引擎在数据挖掘方面的优势不仅体现在自身算法和计算能力,更是体现在对用户信息的量化分析和数据挖掘,并以此基础上提供的更加智能的信息服务。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有价值的标签只有经过长时间积累和长期用户沉淀才能取得,就像人与人只有在长期交流沟通后才能深入了解对方,机器对用户的了解也是建立在长期的、无数次交互的基础之上,而对用户的了解程度又决定了机器学习的核心算法。因此,已经在市场上占据领导地位的搜索引擎在这方面的优势会较为明显。

3、技术奇点的出现

在搜索引擎收集战略数据并进行数据挖掘之后,接下来将是实现人工智能的最后一个阶段——机器深度学习。搜索引擎实现从传统搜索到人工智能的过渡,不仅是因为自身积累的数据量达到了质变的水平,还因为硬件存储、云计算、超级计算、模拟神经网络等相关技术的成熟。

搜索引擎可以凭借自身的独特优势成为此次技术变革中的领导者,并且他们也已经开始了相关的准备工作。谷歌很早就通过自主研发和收购的方式来汇集实现人工智能的必要技术,包括利用1.6万个处理器构建的模拟人脑神经系统的且具备学习功能的Google Brain;将收购的Deepmind的机器学习技术应用于声音和文本搜索以更好的读懂人类自然语言;将机器深度学习领军人物Geoffrey Hinton招致麾下。而百度也是国内第一家提出机器学习(百度大脑)和组建相关研究机构(IDL,百度深度学习研究院)的互联网公司;提出“少帅计划”招揽青年科学家;拥有了超越天河二号的超级计算能力;组建起了世界上最大的拥有200亿个参数的深度神经网络。这些技术都将与搜索引擎自身积累的数据优势一起成为他们率先进入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推动力。 

4、正确的机器学习之路 

在此前的文章《潜伏的强大暗流:终极智能的群组进化路径》中曾提过通往终极人工智能有两条道路,一是从理论研究出发,在完全掌握人类的智力原理后再通过技术进行复制;二是从基础技术和具体应用出发,结合人脑各阶段的研究成果来得到相应水平的人工智能,再通过漫长的技术进化提高智能水平。

如果采取第一种途径,在没有完全弄清大脑原理之前,只对大脑结构进行模拟是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因此,这种方式不适合要向用户持续提供服务的搜索引擎公司。加利福尼亚斯坦福大学的Andrew Ng完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拥有110亿神经连接的人工大脑,但谷歌大脑工程的两位研究者指出这个神经网络计算机甚至都没达到老鼠的智力水平。

长达十年且耗资数十亿欧元的欧盟人脑计划也没有把目标定为完全掌握人脑原理并对其进行模拟,而是一直在强调每个阶段的研究成果都要付诸实践,通过模仿部分人脑原理来创造出一些类人脑功能(Human-like)的智能系统或应用。而对于一直面向用户的搜索引擎来说更是如此,它们应该选择第二种自下而上的、分布式的智力实现方式,每一次技术的智能化革新都是从用户的实际需求出发,每一次技术进步都代表着机器智能的进一步发展。谷歌在收购Deepmind之后明确表示不会首先将其应用在机器人部门,而是先从基础的语义识别开始。而百度也是将深度学习技术应用在了具体的用户服务方面,比如说降低语音技术的相对错误率,提高中文语音识别率、完善图像识别能力、全球首个全网人脸搜索引擎等。

上文提到,搜索引擎构建了人与信息的意识主动化的连接,而且用户与搜索引擎的每次交互都是一种相互了解、共同成长的过程。与其他互联网服务不同,用户在使用搜索引擎时也是在作为一个“开发者”参与其中,这也就是在百度“大数据引擎”开放日上北航校长讲到的,“一种超越众包的、融合计算机与人群”的软件开发新思路。

5、基于人脑神经网络的机器学习

人脑与计算机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是一种双向联系,可以不停地把新信息反馈回去,加固已有东西,这就是我们的学习功能。我们大脑的层级并非生而有之,与生俱来的是毫无关联的模块,相互之间没有形成任何模式,所有模块之间的连接和增强都是通过后天学习来实现的。

我们大脑的学习和推理能力符合贝叶斯数学原则,推理是基于由经验而来的概率,我们在遇到新情况时,总是要追溯自己的已有记忆和经验,然后再根据新情况进行调整,最后得出一个概率相对较高的应对策略,所以我们才学会了如何应对这个或然的世界。我们在执行“贝叶斯原则”进行学习时,首先将遇到的新情况在此前的记忆和经验库中进行搜索和匹配,找到成功概率较高的决策付诸实践,然后再根据现实反馈进行调整,再重复上述过程,直到找到最佳方案。经过这样一次次的贝叶斯行动,我们构成了特定的自我,也形成了那种重要的学习能力。

而目前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可以使贝叶斯计算方法能够更加有效地执行,《最有人性的“人”》作者克里斯蒂安认为计算机将一改非1即0、非真即假的科学逻辑,能够理解和使用贝叶斯概率推理。在认识到人脑的学习原理之后,借助数字化“神经网络”来模拟大脑并独立的收集和反馈信息已经成为深度学习领域的一个突破性进展,例如,机器人专家Hod Lipson研发出的机器人在观察和触摸钟摆一整天之后,通过学习推算出了F=ma,而人类花费了几千年才得出这个公式。

而搜索引擎的那种“关键词输入、数据库搜索、信息匹配、多次调整、返回结果”不恰恰也是完全符合贝叶斯学习原则吗?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搜索引擎通过构建模拟神经网络已经可以获得人类一定程度上的学习能力,例如,目前“百度大脑”已经达到2岁儿童的智力水平。美国儿科学会的《育儿百科》中将儿童称为“恐怖的2岁”,他的词汇量开始丰富;能够在心里想象出事物、行为和概念的图像;他开始理解物体之间的关系;他开始将不同的活动串联在一起形成一个逻辑关系;当他意识到社会希望他遵循某些规则后,他会开始培养起一定程度的自控能力。虽然“百度大脑”可能无法与这些智力表现形式一一匹配,但我们还是从中感觉出机器智能的巨大进步。

 
6、更加开放的搜索引擎平台

对于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这类研究周期长、学科跨度大的研究课题,必须保持开放的心态和积极合作的意愿。欧盟人脑计划就一直在强调开放式平台的建立、开发接口的开放和多学科的融合等等。对于搜索引擎来说,开放一直是其独特优势,其几乎可以覆盖所有的用户和行业。但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这个长期目标还需要搜索引擎保持持续开放,我们也可以从百度的“大数据引擎”战略中看出其对开放和合作的重视程度,它将大数据存储、分析和智能化处理等一整套核心能力通过平台化、接口化的方式对外开放,以吸引更多的合作方;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同进行科学研究;与交通、金融、医疗行业的深度合作等。平台的开放不仅可以使现有的机器学习功能发挥更加广泛的价值,还能通过更多的应用和外部资源的引入来对现有的机器学习模型进行验证和完善。

三、搜索引擎过渡到人工智能的忧虑

1、个人数据隐私

我们可以对实验室中的人工智能漠不关心,因为无论它的研究进展到何种程度,都不会与我们产生直接关系。但我们对每天都在使用的搜索引擎智能化的态度则完全不同,搜索引擎人工智能化的动因是我们与其之间进行的无数次交互,我们对其智能化的定义是它能更快、更准确的帮我们找到所需信息,它之所以如此智能是因为更加了解我们的需求,而它对我们的了解是基于我们给它提供的个人信息越来越多,这当然就意味着我们的隐私越来越少。

搜索引擎知道我们的出行路线、地理位置、工作信息、日常行为模式和交际圈子,它比任何保险公司或银行都了解我们的风险状况,随着可穿戴智能设备的兴起,它也可能比医生更了解我们自身的身体状况。或者说,搜索引擎将变得比我们自己更了解自己。

这是信息时代独特的背景,对于效率的追求使我们不可避免的享受互联网搜索引擎等服务带给我们的信息服务,同时也不可避免的享受个人信息外泄的苦恼。我们观察到越来越智能化和人性化的信息服务带来的世界的改变,带给我们效率的提升,却忽视了随着我们个人信息的越发公开,我们的一举一动正在被人察觉。搜索引擎的机器学习势必需要越来越多的用户信息,这与我们的隐私权存在本质上的冲突。或许,我们已经意识到这一点,但在效率面前对此无能为力。

2、我们把记忆交给了搜索引擎

《浅薄》里提到,互联网正在塑造着我们的大脑,无时无刻不在改变着我们,而搜索引擎则首当其冲抢占了我们的记忆。几千年来,人类都依赖彼此记忆日常生活的细枝末节。现在,我们依赖的是电子设备和“云”,它们正在改变我们感知和记忆周围世界的方式。互联网不仅可能取代了“他人”这种外援式的记忆资源,也取代了我们本身的认知官能。互联网不仅消除了我们与同伴分享信息的需要,也瓦解了将即时习得的重要信息,存储进生物式记忆系统的冲动。这就是所谓的“搜索引擎效应”。

如果把我们的记忆看做数据库,我们的每次记忆存储是为了将来在某个时刻得到所需要的信息,我们的每次回忆也是在这个数据库进行一次搜索。试想一下,如果更加智能的搜索引擎对我们了如指掌,当我们通过互联网搜索信息的速度比从大脑的记忆中搜索更快、更准确时,我们当然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前者,全然在乎这部分“记忆”是存在于外部的互联网,还是存在于自己的大脑中。

对于这种结果的优劣依然也存在争论,一种观点认为,我们将一部分记忆分摊给搜索引擎之后,他们开始认为比以往任何人都懂得多;但事实上,对搜索引擎的依赖恰恰说明他们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少之又少,我们完全将谷歌算法的产物当做了自己“知道”的东西。而另一种对立观点则认为,在我们成为“互联脑”(Inter-mind)一员的同时,会发展出一种不再依赖我们大脑中本地记忆的新型智力。当我们从记忆日常事实的需求中解放,就可以利用空余出来的这部分脑力资源,去实现个人的雄心。这种进化之中的“互联脑”,或许可以将人类个体的创造力与互联网上丰沛的知识结合在一起,使我们有能力突破一些自己制造的困境。 

3、终极智力的移交

虽然意识之谜仍然未解,但至少我们已经知道,我们的意识和思考源于我们的神经连接,在神经元之间进行传递的神经递质所携带的信息构成了我们自身,就像Sebastian Seung所说“我是我的连接体”。神经科学的出现正在抹杀“灵魂”,在任何一个人中并不存在一个所谓的真正自我,我们所拥有的只有自己的大脑,这意味着我们只是大脑在特定时间中所呈现的状态而已,而这种状态完全可以通过信息来体现。当然,我们也可以像Hinton一样把大脑的神经网络看作一个运行在多层面上的软件。或者说,我们的神经活动在本质上也是一种信息传输和计算。《黑客帝国》中有段台词对此做了最为精辟的概括:“什么是真实?该怎么定义?如果真实指的是触觉、嗅觉、味觉和视觉等,这些其实都是大脑接受的信号和信息。”

当体现我们意识的各种互联网行为被搜索引擎量化、统计和重新组合时,这是否就意味着他们可以从中掌握那些原本属于我们自身的智力?它们通过机器学习模拟出我们的智力,再结合它们生来就优于人类的强大功能,甚至可以解答出人类自身永远无法企及的难题。百度的“大数据引擎”除了提到大数据和机器学习在许多重点行业的应用,还提到可以“利用机器学习重新认识外部世界,发现我们没有发现过的自然规律”。如果这种情况出现,我们人类最伟大的职业哲学家、科学家和艺术家可能都要让位于搜索引擎了。

搜索引擎通过机器学习掌握人类智力虽然不是此消彼长的掠夺,但可能会是一次关于控制权的移交。我们从自然进化过渡到技术进化,科技带来超人类主义。搜索引擎等互联网服务让我们变为了Cyborg(电子人),而其进化的方向——人工智能则模糊了人脑与机器间的界限,我们可以借此超越人类自身的认知极限,但这种改变并不意味着我们从此陷入失去自我的危机,相反,我们是与逐步走向智能的搜索引擎建立起了强大的史无前例的联系——我们只是将自我融入了一个更伟大的事物之中。 

微信公众号:机器之心  

]]>
//www.otias-ub.com/archives/218279.html/feed 1
Globalwebindex:研究显示16-24岁的人最不可能使用搜索引擎 //www.otias-ub.com/archives/199638.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199638.html#comments Thu, 24 Apr 2014 01:46:56 +0000 //www.otias-ub.com/?p=199638 对消费者而言搜索引擎仍旧是一个重要的产品发现的来源。在全球范围内,54%的互联网用户表示当主动地寻找产品或品牌信息时,他们使用搜索引擎工具作为他们的首选。
但是当我们从年龄段分析搜索引擎的用户时,可以发现在全球所有地区的模式都是一致的(下图我们展示了三个地区的情况)。虽然所有年龄段都有超过40%的人使用这些工具,但是参与度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而16-24岁的人群最不可能使用这一资源来查找关于一个品牌更多的信息。
相反,16-24岁的用户最可能使用问答网站,例如Quora。虽然参与的总人数有点少,但是它仍旧反映出最年轻的互联网用户已经热情地接受了新的平台。
4th-March-2014-16-24s-least-likely-to-use-search-engines

]]>
//www.otias-ub.com/archives/199638.html/feed 1
CNNIC:2013年中国搜索引擎市场研究 //www.otias-ub.com/archives/192853.html Sat, 08 Feb 2014 10:57:28 +0000 //www.otias-ub.com/?p=192853 两年看似已经格局稳定的搜索引擎市场风云再起,同时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更让搜索市场的格局多了几分变数,不过2014搜索市场格局之争显然已是几个大玩家之间的游戏了。

CNNIC刚刚发布了《2013年中国搜索引擎市场研究报告》,结合他们早前发布的《2013年中国网民搜索行为研究报告》,我试着对国内搜索引擎的市场格局以及未来发展做个简单解读。

如果说2013是搜索市场纵横捭阖的一年,那么2014则是争夺移动搜索和下一代搜索高地的一年,语义搜索或将引发新战役。

  稳定的用户规模VS活跃的垂直搜索

从2000年算起,搜索引擎市场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步入了较为成熟的发展阶段,覆盖了绝大部分网民。据CNNIC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总数已达6.18亿,其中搜索引擎用户为4.90亿,渗透率高达79.29%。

不过用户规模的增长已经趋于平稳,从去年开始增速已经开始低于整体网民的增速,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目前的新增网民中绝大部分来自于移动端(2013年手机网民的增长率为25.3%,远高于整体网民9.5%的平均增速)。

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发展和网民成熟度的提高,人们从互联网上已经不再满足于简单的信息获取,而是将更多专业化的行为搬到了互联网上,因此我们看到虽然百度、谷歌等综合搜索引擎仍旧是网民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但是与此同时各个细分领域的垂直搜索引擎开始活跃,已经占有了越来越多的市场份额。

例如满足用户获取实时信息需求的微博搜索、以及视频和购物搜索分别都占到了17.3%、13.4%和9.9%的市场份额。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微博搜索,虽然本身渗透率并不高但却以超高的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二,这代表了用户对获取实时信息的需求,也对下一代搜索引擎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PC端一家独大 智能搜索成逐鹿焦点

在PC端,不管是从市场渗透率、首选率,还是前二位选择率,百度都居于绝对领先地位。其中,第二位选择率是指很多网民除了一个经常使用的搜索引擎外,也会使用另外一个搜索引擎作为辅助,前两位选择率可以代表搜索引擎覆盖的搜索引擎用户数目。从这个指标来看,百度的覆盖率达到96%。

2014年随着搜索市场的不断变革,预计市场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百度在搜索市场中仍将一家独大,老大地位难以撼动。同时随着腾讯搜狗资本合作,新搜狗整合力量或会出现,搜索领域将成为巨头之间的竞争。

在本人看来,PC端搜索引擎市场格局基本稳定,难以有较大的变局,未来也很难有新的竞争对手跻身前三,而谷歌等老牌搜索引擎如何在中国市场上没有大的动作则被边缘化的趋势会越来越明显,2013年谷歌的首选率仅为1.6%。

值得一提的是,人工智能和搜索技术的发展使得通过对内容索引的关键词进行简单的抓取已经难以满足网民对搜索引擎的期待。人们希望搜索引擎能针对特定的问题给出准确的答案,并且这是一个动态和灵活地过程,而并非提供一堆静态的内容。

针对这种需求,在2013年几家主要的搜索引擎公司纷纷针对下一代搜索引擎进行布局,希望通过对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和在搜索中对用户习惯、记录以及行为等信息或数据的融入,为用户提供具备深度个性化和丰富交互性的服务。

在这方面,百度很早就开始探索,2013年的相关产品逐渐浮出水面。

2013年初,百度CEO李彦宏从美国硅谷挖来了许多技术牛人,成立百度深度学习研究院(Institute of Deep Learning,IDL)。随后代表百度下一代搜索引擎雏形的“知心搜索”被推出,开始将知识图谱的技术应用到百度的大搜索里面去,并且融入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物和物之间的关系。

整体而言,2013年算是下一代搜索引擎的初始年,整体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渗透率不高,预计2014年围绕下一代搜索引擎的话题也将成为几家主流搜索引擎公司竞争的焦点。

  移动搜索集中度高 用户习惯延伸明显

报告显示,目前移动端搜索引擎的市场格局基本和PC端一致。不仅如此,而且移动端的市场集中度似乎更高。

从市场渗透率、首选率以及前二位选择率来看百度在移动端具有更大幅度的领先,前三名的市场集中度也比PC端更高。例如从首选率来看百度和第二名的360分别为88.7%和4.2%,而在PC端百度和排名第二的360搜索则分别为85.6%和10.1%,另外两个指标也大致类似。

这其中主要的原因是目前PC端的使用行为对移动端还有着较大的影响,在CNNIC的调查中,有74.3%的手机网民表示移动端搜索引擎的使用是 “电脑上的习惯延伸,懒得换”。

虽然目前移动端搜索引擎的市场格局并没有显示出与PC端很大的差异,但其实移动端搜索引擎的产品、技术都没有发展成型,市场格局更是难言已定。

一方面手机端网民正在快速增加,但是他们对搜索引擎的依赖和使用频率并不及PC端,用户的规模更是难与PC端相比,用户在移动端需要什么样的搜索引擎目前尚未定论;另一方面移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在目前市场并不明晰的情况下随时可能出现颠覆性的技术或商业模式,在这方面各家实际上都并不轻松。

并且我认为移动端是目前整个搜索引擎市场的最大变数,对各家公司的重要性异乎寻常。因为这不仅是移动端市场的问题,更有可能会影响到整个搜索引擎市场的格局。

2014年各家巨头之间不仅将在原有的模式下快马加鞭,以寻求更多的占有用户的手机屏幕,为用户在移动搜索中植入更多地使用场景,培养用户在手机上使用搜索的习惯,也将不断地寻求颠覆性的突破,一举确立江湖地位。

 

  待挖掘的微博搜索VS二维码和语音输入

两份报告中还有一些有意思的数字对未来搜索引擎的发展有很大的启示意义,主要有亮点。

第一是微博在未来搜索引擎中的扮演的角色。我们在上面提到相比购物搜索、视频搜索,微博搜索的市场渗透率并不高,但是在市场份额的排名上微博搜索却居于第二的位置,分别超出了视频搜索和购物搜索3.9%和7.4%。微博拥有着庞大的用户群,很多热点事件都是先从微博上开始传递的,这使得一些网民养成了微博搜索的习惯。

这背后反映的是用户对及时信息的需求,那么如何动态、及时地满足用户对实时信息的需求将是下一代搜索引擎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第二是搜索引擎输入方式的变化。相比之前依赖于传统的文字输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其他一些新型输入方式的出现也对搜索引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比2012 年,2013年网民在使用二维码扫描输入和语音输入的网民比例大幅度上升。针对二维码的另一项调研也表现,不管是从二维码的认知度还是使用率上都保持着较高的水准。

2013年中国搜索引擎市场研究报告_001 2013年中国搜索引擎市场研究报告_002 2013年中国搜索引擎市场研究报告_003 2013年中国搜索引擎市场研究报告_004 2013年中国搜索引擎市场研究报告_005 2013年中国搜索引擎市场研究报告_006 2013年中国搜索引擎市场研究报告_007 2013年中国搜索引擎市场研究报告_008 2013年中国搜索引擎市场研究报告_009 2013年中国搜索引擎市场研究报告_010 2013年中国搜索引擎市场研究报告_011 2013年中国搜索引擎市场研究报告_012 2013年中国搜索引擎市场研究报告_013 2013年中国搜索引擎市场研究报告_014 2013年中国搜索引擎市场研究报告_015 2013年中国搜索引擎市场研究报告_016 2013年中国搜索引擎市场研究报告_017 2013年中国搜索引擎市场研究报告_018 2013年中国搜索引擎市场研究报告_019 2013年中国搜索引擎市场研究报告_020 2013年中国搜索引擎市场研究报告_021 2013年中国搜索引擎市场研究报告_022 2013年中国搜索引擎市场研究报告_023 2013年中国搜索引擎市场研究报告_024 2013年中国搜索引擎市场研究报告_025 2013年中国搜索引擎市场研究报告_026 2013年中国搜索引擎市场研究报告_027 2013年中国搜索引擎市场研究报告_028 2013年中国搜索引擎市场研究报告_029 2013年中国搜索引擎市场研究报告_030 2013年中国搜索引擎市场研究报告_031 2013年中国搜索引擎市场研究报告_032 2013年中国搜索引擎市场研究报告_033 2013年中国搜索引擎市场研究报告_034 2013年中国搜索引擎市场研究报告_035 2013年中国搜索引擎市场研究报告_036 2013年中国搜索引擎市场研究报告_037 2013年中国搜索引擎市场研究报告_038 2013年中国搜索引擎市场研究报告_039 2013年中国搜索引擎市场研究报告_040

 

]]>
手机搜索真的不再重要了吗? //www.otias-ub.com/archives/177914.html Mon, 09 Dec 2013 03:18:38 +0000 //www.otias-ub.com/?p=177914 乔布斯曾经说过在手机上,搜索的地位不像PC那么重要,人们使用手机搜索的方法将完全不一样。从数据来看,似乎确实如此。

intuitive-object-recognition

下面这张图来自Consumer Intelligence Research Partners (CIRP)针对美国智能手机用户的调研,从数据中可以看到,美国用户最常使用的APPS中,以社交,娱乐类应用为主。而Google的使用频率排名并不高。

11

图表来自CIRP

尽管我们不知道这个调研结构的分布如何,比如Android系统跟iOS用户的差异等。但这个数据相信也是符合199IT的读者认知的。拿国内的情况来讲,业界纷纷将微信视作移动互联网的一张大船票,微信,Facebook这类社交型应用往往拥有强粘性和高的使用频率,因为人类多数时间是孤独的。

当然搜索的需求也仍然存在,而且也因为手机的随身性能高扩展一些诸如地图,导航等生活搜索,但总体来讲,搜索这种需要用户思索的比较重度的任务在手机上面并没有PC上那么具有优势。所以我们觉得手机搜索会更擅长于本地生活信息搜索,知识类搜索,传统大大宗物品的购买等研究型的搜索在手机上相较PC劣势。

当然搜索并不会坐以待毙,搜索也在随着移动互联网而演进,在输入方式上面,除了过去PC的键盘文本输入,也增强了语音,拍照,扫描,位置等输入方式,除了性能和精准的提升外,搜索的使用门槛也在不断降低,同时搜索信息的组织和展现形式也将在变得更加适应手机屏幕。

搜索仍然会是手机用户查询信息获取信息的重要入口,接下来的问题是谁有资格分食这块蛋糕。

via:199IT原创分析

 

]]>
CNZZ:2013年9月360占搜索引擎市场份额19.04% //www.otias-ub.com/archives/160434.html Mon, 14 Oct 2013 13:57:16 +0000 //www.otias-ub.com/?p=160434 2013年10月14日,据国内权威流量统计机构CNZZ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360搜索在9月的市场占有率方面依然有着不俗的表现,以19.04%的份额延续了其稳健的增长的态势。进入10月以来,360搜索占有率再创历史新高,10月13日当日的市场占有率达到历史最高点22.05%,大有向下一个发展目标进发之势。

360搜索市场份额超过22% “红番茄”成发展推进剂

1

2013年10月,360搜索在10月份的市场占有率走势

同时,据行业权威互联网分析机构艾瑞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360搜索的日均用户覆盖率自推出后便进入快速、良性发展轨道,截至2013年8月最新数据,360搜索的8月份的平均日覆盖率已达24.46%。多家数据均显示,360搜索的市场份额持连续上涨态势。

360搜索市场份额超过22% “红番茄”成发展推进剂

1
]]>
Google15周年:搜索统治互联网 //www.otias-ub.com/archives/156270.html Sat, 28 Sep 2013 07:37:28 +0000 //www.otias-ub.com/?p=156270 最近Google迎来了其15周年的生日,在这15年的时间里,Google从一家搜索公司开始发展到今天全球第一广告巨头,第一移动操作系统拥有者,Chrome浏览器全球份额第一等诸多光环。下图是Google这15年间搜索产品的重要路线图。

Google-Search-Timeline-15-jaar

 

为了庆祝Google的生日,谷歌也于当天宣布了号称是自2010年以来最大的搜索引擎算法改进,谷歌表示本次算法改进是基于页面排名与指数的重新思考。谷歌曾于2010年改善了自己的搜索算法,并为其起名为Caffeine(咖啡因),这一次谷歌将本次算法的升级称作Hummingbird(蜂鸟)。

该公司在路线图中着重强调了今后的发展步骤:智能功能,这些功能将超越Google Now目前所提供的各种服务,目前的设计在移动领域的作用大于桌面领域,有两项创新是专门返回答案,而不是结果的;新的对比引擎和更好的过滤器——后者可以帮助用户通过移动设备与谷歌实现更加自然的对话。

而除了搜索外,Google在其他互联网业务方面的布局同样效果显著,下面这张图就用数据反映Google在其他方面的突出成就。

chartoftheday_1502_15_years_of_Google_b

除了搜索以及在互联网领域的成功外,Google也正在将其触角伸至可穿戴设备,无人驾驶汽车,气球通信等全新的未来科技领域。不管你对Google怎么看,毫无疑问Google是一家有抱负的伟大公司!

via:199it整合分析

附:Google十大里程碑时刻-by 搜狐IT

9月27日外媒报道,今天是科技巨头Google的十五岁生日,在十五年间Google彻底改变了我们的搜索方式,下面让我们来看看这家公司的十大里程碑式时刻。

1.Google建立

每段传奇历程都有开始的时刻。1998年,拉里·佩奇(Larry Page)和谢尔盖·布林(Sergey Brin)在加州门洛帕克(Menlo Park)的一间车库中创办了这家公司,公司成立的几天之后他们注册了Google.com这个域名。Google的名字取自单词googol,意为“10的100次方,巨大的数字”,表达了两位创始人希望以建设性的方式组织互联网上的海量信息,为用户提供搜索答案的信念。

  2.登堂入室,谢谢雅虎

直到2000年左右,Google在搜索领域还不是一家主流公司。当时雅虎是市场上的最大搜索引擎,其在1994年就开始了自己的搜索业务。在合作伙伴的选择中,雅虎放弃了Inktomi而选择Google来提供有机搜索结果,这一选择改变了后来十五年的搜索领域格局。

之后这两家公司陷入了包括技术专利在内的各类纠纷中。2003年,雅虎收购搜索技术公司Overture,但不久Overture就起诉Google侵犯了其“竞价排名”专利。2004年,Google就此事向雅虎支付240万股A股股票(约合2.6亿~2.9亿美元)达成和解。不过这一事件也促成了Google AdWords的建立。

  3.自助式的竞价搜索

早期的搜索引擎,如Lycos、Ask Jeeves和Excite采用的都是横幅广告的盈利模式,这在上世纪90年代曾经很管用,但随后这种方式逐渐落伍。

Google在2012年与350家客户合作推出了竞价排名系统AdWords,这个系统让品牌可以自己管理广告事务,绕过了中间的广告代理商,节省了时间、精力和成本。

Google还为AdWords添加了各种个性化定制服务,使广告直接面向搜索结果,让其更具吸引力。另外,Google还引入了“竞价”的概念,为那些出更高价格的广告商提供更好的位置。

这个概念出现之后,雅虎和微软迅速跟进。2012年AdWords为Google带来的总收入已经达到了425亿美元。

  4.微软+雅虎>Google?

Google在搜索领域的垄断让微软和雅虎在2010年结成了搜索联盟,双方开始使用微软的搜索算法和付费搜索平台。作为合作的一部分,雅虎则成为了联盟的“独家广告代理商”,为两家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广告客户。

这项合作协议是如此重要,以至于需要美国和欧盟的监管机构批准才可通过。协议在2010年初获得批准。

但是结果如何呢?虽然雅虎2012年决定将双方的合作关系延长一年,不过随后继任的雅虎掌门人玛丽莎·梅耶尔(Marissa Mayer)表示该协议对双方市场份额扩大和收入提升都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今年早些时候雅虎和Google签署了一份“全球化、非排他的内容关联广告”协议,正式终止了和微软的合作关系。

  5.为什么我的网站排名不高?

这家搜索巨头的排名策略一直广受诟病。2006年3月,美国家长咨询网站KinderStart.com对Google提出起诉,指控Google操纵“网页排名”,降低了它的搜索结果排名。该站声称Google这种行为违反了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和谢尔曼反托拉斯法,对用户进行歧视并构成了垄断。

最终美国加利福尼亚北区联邦地方法院法官杰里米·福热尔(Jeremy Fogel)驳回了KinderStart的指控,他表示Google的行为并非是掠夺性的竞争性经营决策,而且这种行为合法。

批评的声音一直没有停止,还有公司抱怨Google没有为消费者考虑,只在搜索结果中推荐自家产品。Google执行董事长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曾为了这些问题在美国参议院反垄断委员会参与听证会进行辩护。

  6.“知识图谱”崛起

现在是平台和大数据的时代,那些优秀公司都拥有自己的数据工具,如Facebook有Social Graph,Eventbrite有Event Graph,LinkedIn有Economic Graph,Google拥有的是知识图谱(Knowledge Graph)。

举个例子,用户输入“梵高”,知识图谱就会显示出提供梵高的人物生平、作品列表等信息,信息来自维基百科、Freease和CIA World Factbook等知识网站。

目前知识图谱上已经拥有5.7亿个信息点,180亿条信息关系。Google Now等产品中也接入了来自知识图谱的数据。

  7.这是你要找的图片?

原来人们想要在网上找一张图片,需要在图片搜索中输入这张图片的关键字。假如你拿到了一张明星照片,想要知道他是谁的话,该怎么办呢?

为此,Google在2011年推出了“以图搜图”的图片搜索业务,直接在图片搜索中上传图片,就可以获得这张图片的所有信息,并能找到与之类似的相关图片。

  8.帮助人们在自己的网站上赚钱

显然,Google有着巨大的流量,它可以很方便地赚广告商的钱。但是该公司在2003年推出了一项名为AdSense的服务,让第三方网站的赚钱方式也变得更加多元。

原来这些网站主要依靠站点的横幅广告来盈利,假如点击量小的话,收益难以保证。一旦网站装上了AdSense,站点的广告就由Google全程负责管理和维护,广告商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在特定站点上进行广告投放,如在摄影论坛推荐佳能相机或是摄影培训班。此外,Google还为AdSense配备了各种功能。

2012年,AdSense为Google带来了28.8亿美元的收入。

  9.Google是垄断公司?

有关Google涉及垄断的争论一直不绝于耳,美国政府也差点就此事起诉Google,今年美国贸易委员会(FTC)刚刚结束了对Google为期两年的调查。

微软和Yelp这样的竞争对手都曾请求政府对Google提出诉讼。但是由于Google和FTC达成了和解协议,这让它避免了微软在上世纪90年代时的遭遇。根据协议,Google 自愿对搜索、在线广告等业务进行调整。

欧盟在2010年11月对Google开始进行反垄断调查,乔奎因·阿尔穆尼亚(Joaquin Almunia)在给施密特的信中就Google滥用市场领先地位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忧虑。Google在本月早些时候提出了新的让步方案,但是施密特表示目前问题还未解决。

据comScore数据显示,Google在美国搜索市场的份额为67%,环比增长0.3%。第二名是微软旗下的Bing,份额为17.9%。

  10.把搜索带在路上

无论是网页端还是移动端,Google都一直致力于让用户获得更好的搜索体验。Google是第一家为移动设备提供搜索应用的公司,目前支持iOS和Android系统。同时,用户也可以通过Android设备或Chrome浏览器来使用Google Now。Google高级副总裁阿米特·辛格尔(Amit Singhal)表示,人们最早只能在台式电脑上通过互联网搜索答案,但是对于电影放映时间、地图导航等信息缺少一个更快捷的搜索方式。

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将改变这一现状。据eMarketer数据显示,今年8月Google约占据了全美移动搜索广告收入的五分之一。移动互联网正在形成用户、广告商、Google三赢的局面。

Google搜索已经远离了简单的文本框,演变到了更多平台中。它与知识图谱相结合,整合到了Gmail、YouTube、Google+等多个产品中。(Dream)

]]>
comScore:2013年8月份Google美国搜索市场份额达67% //www.otias-ub.com/archives/151087.html Thu, 12 Sep 2013 11:44:08 +0000 //www.otias-ub.com/?p=151087 Google搜索继续以66.9%的有效搜索市场份额领先于其他搜索选手,微软,yahoo分别以17.9%和11.4%的份额排在第三、四位。ASK,AOL的市场份额则分别为2.6%和1.3%。

search-engine-optimisation

comScore Explicit Core Search Share Report*
 August 2013 vs. July 2013 
 Total U.S. – Home & Work Locations
 Source: comScore qSearch
Core Search Entity Explicit Core Search Share (%)
Jul-13 Aug-13 Point Change
Total Explicit Core Search 100.0% 100.0% N/A
Google Sites 67.0% 66.9% -0.1
Microsoft Sites 17.9% 17.9% 0.0
Yahoo! Sites 11.3% 11.4% 0.1
Ask Network 2.7% 2.6% -0.1
AOL, Inc. 1.2% 1.3% 0.1

*“Explicit Core Search” excludes contextually driven searches that do not reflect
specific user intent to interact with the search results.(有效搜索份额不包括哪些非用户意愿使用的搜索引擎)

2013年8月份,有效搜索查询量共计191亿次,其中Google有128亿次,微软,yahoo分别为34亿次和22亿次。

comScore Explicit Core Search Query Report
 August 2013 vs. July 2013 
 Total U.S. – Home & Work Locations
 Source: comScore qSearch
Core Search Entity Explicit Core Search Queries (MM)
Jul-13 Aug-13 Percent Change
Total Explicit Core Search 19,376 19,082 -2%
Google Sites 12,976 12,771 -2%
Microsoft Sites 3,460 3,407 -2%
Yahoo! Sites 2,187 2,175 -1%
Ask Network 516 489 -5%
AOL, Inc. 239 241 1%

“Powered By” 搜索技术提供市场

8月份,68.4%的搜索结果由Google产生,bing的市场份额为27.3%

这些年不管竞争对手多么努力,美国搜索市场份额几乎没有多少变化,Google仍然主导搜索市场。国内搜索市场份额却因为360这只鲶鱼而搞得风声水起。对比美国搜索市场的老大Google和中国的搜索市场老大百度,显然Google的用户痛点要比百度少很多,所以百度的痛点,如广告过多,广告信息欺诈等成为360进攻的方向;而微软试图通过社交搜索方面的突破努力似乎并没有成效。

via:199it分析,数据来自comScore

]]>
CNZZ:2013年8月中国搜索引擎市场份额排行 //www.otias-ub.com/archives/147762.html Tue, 03 Sep 2013 15:35:12 +0000 //www.otias-ub.com/?p=147762 据CNZZ最新数据显示,2013年8月份国内搜索引擎市场份额排行中,百度以63.16%居于首位,其次是18.23%的360搜索,接着是10.35%的搜狗。下面是由IDC评述网整理的具体情况:

20130902055653872.jpg

(图1)8月国内搜索引擎市场份额分布图

据图1,8月国内搜索引擎市场份额排名首位的是百度,然后是360搜索,排在第三位的是搜狗。紧接着依次是:市场份额为3.62%的搜搜,2.88的谷歌,0.57%的必应,0.48%的雅虎,0.16%的有道,还有占比0.09%的其他搜索引擎。

20130902055711315.jpg

(图2)7月与8月国内搜索引擎市场份额对比图

从图2可以清楚看到,百度的降幅最为明显,其份额从64.25%下降至63.16%,下降了1.09%。而涨幅最大的则是360搜索,从17.59%上涨至18.23%,上涨了0.64;其次是搜狗,上涨了0.64%。

20130902055712326.jpg

(图3)百度和360搜索占有率走势图(2013-01-01至2013-08-31)

如图3,尽管百度和360搜索的差距还是很大,但是从走势上看,360搜索的威胁力还是小的。据CNZZ的数据,从1月1日至8月31日,360搜索的市场份额从11.76%上涨至17.66%,涨幅为5.90%;而百度则是从63.15%下降至60.13%,降幅为3.02%。

综上,百度面对360搜索的攻势是否会有怎样的对策呢,它能否抑制自身份额的下降呢,请继续关注国内搜索引擎市场份额报告。

via:IDC评述网

]]>
econsultancy:52%的搜索引擎代理公司提供全方位的数字营销服务 //www.otias-ub.com/archives/137935.html Thu, 08 Aug 2013 01:44:26 +0000 //www.otias-ub.com/?p=137935 econsultancy的2013年英国搜索引擎营销市场基准报告发现52%的广告代理目前提供了全方位的数字营销服务,高于2012年的45%和2011年的42%。

相比之下只有12%的广告代理仍然专注于SEO,7%的广告代理公司专注于付费搜索,另外10%的广告代理同时提供SEO和付费搜索服务。

What area is your main focus as an agency?作为代理你们聚焦的主要领域是?

在搜索,展示广告和社会化媒体营销外包方面,69%的公司自己处理社会化营销项目,只有7%的公司只适用广告代理。

via:econsultancy

]]>
速途研究院:2013年Q2 PC端搜索引擎分析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38555.html Tue, 06 Aug 2013 13:35:27 +0000 //www.otias-ub.com/?p=138555 速途研究院分析师团队针对网民的搜索习惯进行了调查研究,并结合数据中心的相关数据对2013年Q2 PC端搜索引擎市场的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

用户使用搜索引擎的频率

速途研究院:2013Q2 PC端搜索引擎市场分析报告

(速途研究院制图)

用户使用搜索引擎的频率是怎么的频率呢?通过调查发现89.12%的用户每天多次使用搜索引擎,可以说搜索引擎已经成为人们日常上网必不可少的工具,9.67%的用户至少每周使用两次。

用户习惯使用哪种搜索方法

速途研究院:2013Q2 PC端搜索引擎市场分析报告

(速途研究院制图)

搜索方法有很多种,可以通过搜索栏,可以输入网址等,用户习惯那种搜索方式呢?通过调查,我们发现:68.63%的用户习惯使用浏览器中的搜索栏,50%的用户通过个人设置的浏览器主页搜索,46.08%的用户通过网址导航的搜索引擎进行搜索,37.35%的用户会输入搜索网址进行搜索,也有25.49%的用户使用工具栏搜索。

用户使用过的搜索引擎

速途研究院:2013Q2 PC端搜索引擎市场分析报告

(速途研究院制图)

目前市场上搜索引擎有很多款,用户使用过哪些搜索引擎呢?从上面表格中可以看到百度是用户使用最多的搜索引擎,89.72%的用户使用过百度搜索,谷歌排在第二位,55.34%的用户使用过,360搜索排在第三位,49.50%的用户使用过360进行搜索,搜狗以31.78%的用户使用排在第四位,其后是新浪爱问、腾讯搜搜、狗狗等。

用户经常搜索的内容

速途研究院:2013Q2 PC端搜索引擎市场分析报告

(速途研究院制图)

用户用搜索引擎的内容如上表格所示, 68.32%的用户使用搜索引擎搜索网站,使用搜索引擎搜索未知问题的答案也是用户经常搜索的内容,比例为63.37%,53.47%的用户使用搜索引擎搜索电影音乐,48.51%的用户搜索新闻,另有搜索商品、文学、学习资料、游戏软件等。

用户搜索的内容多种多样,最多的仍是网站搜索,有了搜索引擎用户能更方便的找到自己想去的网站。这也与用户的搜索方法的习惯有关,使用搜索框(无论是页面还是工具栏)的用户要远远高于输入网址搜索的用户。

用户搜索时关键词的使用习惯

速途研究院:2013Q2 PC端搜索引擎市场分析报告

(速途研究院制图)

用户使用搜索关键词的习惯是怎样的呢?36.44%的用户的习惯是几个关键词同时使用,24.58%的用户在搜索时主要使用一个关键词,也有11.58%的用户在搜索时会搜索整句话,也有部分用户搜索时以上方法都会使用,比例为27.12%。

了解了用户的搜索时关键词的使用习惯,便于企业更好的设置关键词,一般用户在搜索时能更方便的找到。

下面看一下市场占有率排在前四位的搜索引擎企业在第二季度的走势情况。

2013年Q2 PC端主要搜索引擎走势


(速途研究院制图)

从4月到6月份几个主要搜索引擎的占有率看,百度的市场占有率远远高于其他几家,且市场地位较稳定,第二季度占有率虽有些许变动,但是其他几家搜索引擎企业超越的可能绝无,360搜索引擎的的占有率在这三个月呈现上升趋势,从四月份的14.94%上升至6月份的16.58%,搜狗浏览器有波动但变化不大,市场占有率维持在9%上下,搜搜浏览器的市场占有率则维持在3.9%左右。

2013年Q2 PC端搜索引擎占有率排行


(速途研究院制图)

2013年第二季度,在中国PC端搜索引擎市场上,百度仍稳稳的占据市场老大地位,第二季度的市场占有率为66.83%,360搜索市场占有率排在第二位,其2013年第二季度PC端搜索引擎市场占有率为15.57%,搜狗市场占有率为8.97%,搜搜、谷歌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3.96%和3.22%。其后几家市场占有率甚微,分别为必应、雅虎、有道等。

速途研究院资深分析师沈跃徳认为,PC端搜索引擎的市场格局基本已成定局,百度稳居市场老大地位,360搜索迅速崛起以市场挑战者居于第二位,搜狗浏览器市场份额较稳定位居市场第三。

]]>
adSage :2013年教育行业搜索引擎投放分析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29590.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129590.html#comments Thu, 04 Jul 2013 15:17:31 +0000 //www.otias-ub.com/?p=129590

 

]]>
//www.otias-ub.com/archives/129590.html/feed 1
国双科技:数据解读百度搜狗360三大搜索引擎实力情况 //www.otias-ub.com/archives/117938.html Tue, 28 May 2013 07:54:45 +0000 //www.otias-ub.com/?p=117938 最近,整个中国互联网最热的话题,无疑是百度、360竞购搜狗了。业界风传:搜狐旗下搜狗寻求出售,百度、360、腾讯都有意收购,其中360竞购最为积极,但百度出价更高。百度的加入是因为不希望搜狗被360拿下。

作为搜索引擎前三甲之一的搜狗,无论最终被谁并购,中国搜索引擎市场都难免于一场震荡。然而,这些震荡具体在哪些方面,将会到什么程度,很多人只有模糊的感觉,却无实在的认识。倒是日前,由国内大数据服务分析公司国双科技主导的“国双数据中心”爆料了一张国双军情图,以三国时的魏蜀吴暗喻竞购三方,从海量数据中挖掘关键指标,给我们展现了一个基于各种数据分析、同时也十分形象的三国走势图,勾勒出了搜索引擎市场因为竞购而可能发生的变化。

最近,整个中国互联网最热的话题,无疑是百度、360竞购搜狗了。业界风传:搜狐旗下搜狗寻求出售,百度、360、腾讯都有意收购,其中360竞购最为积极,但百度出价更高。百度的加入是因为不希望搜狗被360拿下。

作为搜索引擎前三甲之一的搜狗,无论最终被谁并购,中国搜索引擎市场都难免于一场震荡。然而,这些震荡具体在哪些方面,将会到什么程度,很多人只有模糊的感觉,却无实在的认识。倒是日前,由国内大数据服务分析公司国双科技主导的“国双数据中心”爆料了一张国双军情图,以三国时的魏蜀吴暗喻竞购三方,从海量数据中挖掘关键指标,给我们展现了一个基于各种数据分析、同时也十分形象的三国走势图,勾勒出了搜索引擎市场因为竞购而可能发生的变化。

 

具体来看,国双军情图通过对百度、搜狗、360的疆域形势、人口结构、军事实力、经济实力等四个维度,进行了详细分析解读。

疆域形势上,百度、360、搜狗的市场份额分别位于前三甲,百度占据76%的市场份额,当仁不让为版图最大的魏国,而搜狗堪比蜀国,360如同吴国。如果魏蜀连横,将让360短期内冲击市场无望。反之,如果吴蜀合纵,则将成为百度心腹大患。

s1

 

并购发生之后,三国的人口结构即用户结构也将发生变化,这是影响发展后劲的关键因素之一。从并购前的数据看,搜狗的新老用户比是三国中最具发展潜力的。并购前后,百度的新老用户比分别为3.9/4.0;360的新老用户比则分别为3.9/4.4。显然,魏蜀连横,百度可以确保优势。而吴蜀合纵,360则有“力”可图。

而从军事实力上来看。如果魏蜀连横,百度可稳守优势,吴蜀合纵,360则可步步为营,逐步建立自己的优势。从搜索引擎带来的购买中访问5次就购买的比例来看,并购前,百度为79%,360搜索为75%,搜狗为55%。而并购之后,百度则维持79%不变。而360搜索并购搜狗后,则可提高到58%,增长3个百分点。

s2

 

经济实力这个角度来考量,魏蜀连横,百度可称得上是锦上添花。而吴蜀合纵,360则实力大增。

从并购前后对比来看,百度的有效源头、直接转换,可提升5%;有效桥梁则提升8%(有效源头次数是指在所有转换中,作为第一接触渠道带来的转化次数;有效桥梁次数是指在所有转化中,作为中间接触渠道带来的转化次数:直接转化次数是指在所有转化中,直接带来的转化次数)。百分比虽然不大,但考虑到百度本身的基础,这一变化提升不容小觑。

s3

 

而360并购搜狗后,360的各项指标均得到大幅提升,其中有效源头可提升49%,有效桥梁提升40%,直接转换可提升52%。

通过以上四个维度的分析,结论水到渠成:如果百度竞购成功,则如同魏蜀连横,强者更强,无懈可击;而如果360竞购成功,正如吴蜀合纵,360再添薪火,霸业可期!

s4

 

虽然竞购的谜底还没有最终揭开,但其带来的影响以及市场格局的变化,在上述分析后可以说是十分明朗的。究竟何去何从,让我们拭目以待!

 

]]>
谷歌接管人类生活:不再仅仅是搜索引擎 //www.otias-ub.com/archives/116215.html Mon, 20 May 2013 15:31:14 +0000 //www.otias-ub.com/?p=116215 谷歌智能助理Google Now
谷歌智能助理Google Now

导语:美国科技博客BusinessInsider上周六撰文称,谷歌在I/O开发者大会上推出的一系列产品表明,该公司早就不再是一家普通的搜索公司,而是在借助无所不在的产品挖掘各种数据,逐步接管人们的生活。

 

以下为文章全文:

谷歌本周在I/O开发者大会上的演讲令我筋疲力尽。

不只是因为演讲整整持续了3小时50分,还因为他们所发布的产品。他们每发布一个新的产品更新、新的功能和新的虚拟服务,都让我更加清醒地意识到,谷歌不只是一家通过卖广告赚钱的搜索公司,它已经以难以想象的速度渗透到我们数字生活、现实生活和私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仍在努力理清思绪,消化这些产品。

谷歌不只是互联网的支柱,它已经迅速成为你整个生活的支柱。这都要感谢你通过搜索、照片、Gmail等各种服务主动提交给这家私有公司的数据。

本周在I/O开发者大会上呆了三天后,我越来越发现,除非数以百万甚至数以亿计的用户突然之间改变想法,开始使用其他的科技工具,除非政府加大反垄断大旗的挥舞力度,否则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历史,我们的个人健康都将交由一家公司来管理。它就是谷歌。

这一点在Google Now语音助理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在今年的I/O开发者大会上,这一点更加明确。谷歌不再将搜索视为输入一个请求后返回一二十个相关链接的服务。Google Now的功能远远突破了这一范畴。它是科幻片《星际迷航》中的超级电脑在现实中的化身,是一台智能机器,能够理解你的自然语言和现实世界的背景,以便在你知道自己需要帮助前向你施以援手。

Google Now会扫描你的电子邮件,能知道亚马逊的包裹何时到达,还可以根据你对体育队的搜索向你展示相关比分。它还可以根据你的搜索历史展示股价。它会扫描你的日程表,然后提醒你何时启程赴约。你不用发问,它就能主动提供这些数据。

在I/O开发者大会之后,Google Now比以前更加流行。谷歌最近在iPhone和iPad上发布了这款应用。如果你使用的是Chrome浏览器,它还将很快兼容桌面平台。如果你买了谷歌眼镜,明年还可以把Google Now带在眼前。

照片可以说是人们在网上分享的最私人的信息。但谷歌却会扫描你上传到Google+的所有照片,了解你的家人长什么模样,然后自动将照片分门别类。它还可以告诉你照片中的人是否在微笑,如果有人没有笑,它就可以从其他照片上自动裁剪此人的笑脸拼接到这张照片中。它能自动判断你拍摄的照片中的山川、宠物、建筑物和著名地标,从而将它们分别存储到不同的相册中。

它的确充满魔力,但也令人毛骨悚然。

今年的I/O开发者大会并未专门提到谷歌眼镜,但这款产品仍是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你走到哪里——新闻中心、咖啡厅还是卫生间——总会有人带着这样一副智能眼镜盯着你。当你知道身边有数千人都只需要眨一眨眼就能拍摄照片或视频时,心中难免会涌上一丝不安。

等到谷歌眼镜面向公众发布时能否获得广泛青睐还很难说,但如果它的确受到追捧,那就将成为谷歌渗透现实世界,接管我们看到和做过的一切事情的又一个例子。

按照这个思路,我可以不停地讲下去。但本周,我发现谷歌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速度有增无减。

Android已经呈现燎原之势,迄今为止的激活量达到9亿部,明年,它还有可能成为数十亿人的第一个上网入口。谷歌地图也改版了,能以非常时髦的方式帮助你认路,为你推荐各种地点。Gmail也慢慢变成了转账服务。真是不敢想象谷歌联合创始人谢尔盖·布林(Sergey Brin)还在谷歌未来产品实验室Google X中开发什么产品。

现在的问题变成了:在这些产品的冲击下,我们还好吗?更快的搜索、更好的交通、自动的新闻更新所带来的种种便利,是否足以让我们将自己的生活拱手交给一家私有公司去挖掘数据?

这些问题都有待慢慢解答,但希望谷歌的进步永远不要超出我们的适应范围。

]]>
物联网将引起搜索的变革 //www.otias-ub.com/archives/110232.html Wed, 08 May 2013 14:48:04 +0000 //www.otias-ub.com/?p=110232

物联网会对搜索的未来产生巨大的影响,我们将会在一个更大的数据海洋中徜徉。

物联网的崛起意味着数十亿的物体将会接入我们的网络,产生不间断的实时的数据。这不仅将改变传统的搜索方式,而且将构造一个新的生态环境。我们将不再搜索信息,信息将会找到我们。

物联网的碰撞

谈到物联网,最好从过去云里雾里的炒作中跳出来,解释清楚物联网到底是什么:大量的自动化的物理设备接入互联网。常见的接入设备是路由器、交换机、手机等,但是更多的设备——摄像头、传感器等将会接入进来,而未来从冰箱到汽车等等都会接入到网络中。

搜索和设备的关系将改变传统网页内容搜索模式:新的方式是搜索,并获得设备的数据。

Shodan就是这一模式的践行者。输入关键字,Shodan 会呈现在网络上发现的各种设备:路由器、摄像头、市政控制系统……等。

CNN 以其一贯危言耸听的天性,认为 Shodan 是“有史以来最可怕的搜索引擎”。确实,Shodan 有些令人不安的因素。输入“cisco-ios last-modified”(Shodan 建议的流行关键词),可以搜到许多基于 Cisco 的很久没有升级的设备。这些设备非常容易受到攻击。

Shodan 暴露了一个安全专家们早已熟知的事实:许多几乎被遗忘的古董设备仍然在运行着各种任务,甚至是重要的任务。

虽然 Shodan 很有趣,但是它未必代表着物联网搜索的未来。将来,随着周围的世界“觉醒”并加入网络,世界将会主动与我们对话,而不是我们去发现他们。

何时世界将与你对话

下面是对于未来世界的一种设想:

想象,你是一位维修技术人员,正要开始一天的工作。在前一个白天和晚上,大楼的住户已经提交了维修单(甚至可能是设备自行提交的),给你排满了今天的日程。在你手机的 app 中,今天的任务已经按照优先级和效率最优排列好了。

百货商店的商品可以都通过 RFID 标签连接到互联网。顾客进入商店,输入商品名称,就可以在地图上看到商品的确切位置。甚至在 Google Glass 或其他可穿戴设备上看到增强现实的显示。

商店的管理者同样可以通过 Google Glass 的增强现实显示看到商品的销售情况,甚至直接显示销售热点图,预测商品在那个位置可能销售的更好。通过简单的语音命令,就可以让员工改变商品的位置,改变电子标签的价格。而降价的信息也会即时显示在消费者的设备上。

这并不遥远

智能手机和其他移动设备已经可以通过搜索引擎发现周边的世界。你可以看到增强现实的搜索结果。

随着越来越多的事物加入互联网,他们将创造信息,提高你可以获取的信息的级别。这有利有弊(更多的信息可以辅助决策,但过量的信息也会把你淹没)。

搜索,作为一种行为,会越来越少,变的不那么必要,因为我们周围的世界会自动向我们推送我们需要的信息。而我们需要问的问题将会更加简单,不需要费力去挑选关键词。

不需要搜索“2013 年最好的电视机”,然后查看大量的网页文章,你只需要站在商店里问,“那一款电视对我来说是最好的?”最好的答案(基于你的预算、喜好、居室空间)就呈现在你的眼前了。

甚至,或许你还没开口问,广告商们已经把答案推送到你的眼前了。

文章来自:36kr

]]>
BuzzFeed:研究表明搜索引擎对网络媒体的转介流量在过去八个月中下降20% //www.otias-ub.com/archives/109136.html Sat, 04 May 2013 14:50:37 +0000 //www.otias-ub.com/?p=109136

搜索流量都去了哪里?

2013年5月2日美国新闻聚合网站BuzzFeed的最新研究表明,搜索引擎对网络媒体的转介流量在过去八个月中下降了20%,其中谷歌搜索的转介流量下降超过30%。

BuzzFeed跟踪各大搜索引擎对全美超过200家网络报刊杂志的引荐流量,这些网站包括《赫芬顿邮报》、《每日邮报》、《时代周刊》、《体育画报》等著名网站。这200家网络媒体在全球拥有超过3亿的读者。

在三个最大的搜索引擎(谷歌、雅虎和必应)中,只有雅虎的转介流量在过去八个月中出现增长,虽然它目前的转介流量仍然不足谷歌搜索的一半。而必应搜索的转介流量则下降了12%。

与此同时,以Facebook为代表的社交网络对网站的转介流量持续增长,有时甚至超过了搜索引擎。在过去八个月中,社交网络的转介流量的增长率为25%,其中增长最快的是Facebook。其他社交平台——如Twitter和Pinterest——的转介流量也明显增长。此外,由于网络“暗社交(Dark social)的兴起,其转介流量也在加速增长,在过去八个月中增长了52%。

搜索引擎流量下降的原因之一是网络用户行为方式的变化。用户寻找阅读内容的方式已经发生变化,越来越多地通过社交网络或“暗社交”发现感兴趣内容。我们知道,暗社交主要是通过移动设备和应用程序进行的。也许可以这样说,通过社交应用程序(如Pulse 和Flipboard)聚合网站内容变得越来越重要。

搜索引擎流量下降的原因之二是网络媒体本身的行为变化。具体而言,网络媒体用在搜索引擎优化(SEO)上的时间减少了,而将更多的时间用在对社交网络的渗透上。在搜索引擎优化为王的时期,网站往往会将它们的内容编写得更容易被谷歌发现。现在,由于社交网络及“暗社交”的兴起,网站需要花许多时间去创作一些容易被发现和分享的内容。

无论造成搜索引擎转介流量下降的原因是什么,这一趋势看起来将长期持续下去。谷歌仍然是互联网上的王者,但其统治地位已经不复存在。

]]>
MarketingCharts:搜索引擎仍然是电子商务流量的最重要来源 //www.otias-ub.com/archives/95303.html Wed, 20 Feb 2013 04:56:13 +0000 //www.otias-ub.com/?p=95303 2013.02.12@MarketingCharts

Monetate-Ecommerce-Traffic-Share-by-Source-Q42011-Q42012-Feb2013

Monetate最新的电子商务报告指出:2012-Q4,搜索引擎仍然是最重要的电子商务流量来源,令社交媒体和电子邮件相形见绌。在Q4,32%的电子商务流量来源于搜索,而电子邮件仅占4.3%,社交媒体为1.9%。事实上,在2012-Q4,社交媒体流量份额已经连续第3个季度下滑(2012-Q1为2.7%)。因此在PWC最近的分析报告指出:社交媒体很难在短期内成为电子商务的销售渠道。

Monetate的数据与近期Adobe的研究数据很接近:Adobe的调研发现社交媒体在假日购物季中,仅贡献了电子商务访问流量的2%,而搜索引擎贡献了近1/3。

与此同时,搜索引擎流量的客单价也比较高。Monetate的数据指出,搜索引擎流量的客单价为97.54美元,比电子邮件流量的客单价(89.64美元)高9%,比社交媒体的客单价(69.46美元)高40%。

搜索引擎只是在转化率方面略逊于电子邮件。搜索引擎流量的转化率为3.48%,而电子邮件的转化率为4.71%。而社交媒体仅有0.96%。尽管Q4社交媒体0.96%的转化率落后于其他渠道,这已经比上一年提高了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