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E Research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Thu, 13 Feb 2025 11:52:48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SNE Research:2024年宁德时代动力电池装车量339.3GWh居全球首位 //www.otias-ub.com/archives/1741223.html Thu, 13 Feb 2025 11:52:48 +0000 //www.otias-ub.com/?p=1741223 近日消息,韩国电池和能源研究公司SNE Research近日发布了2024年全球动力电池使用数据。

其中,宁德时代再度脱颖而出,连续8年成功登顶全球榜首。

榜单显示,2024年全球动力电池总使用量达到894.4GWh,与上一年相比,实现了26.8%的显著增长。

在众多电池企业中,宁德时代的表现尤为抢眼。其全球装车量高达339.3GWh,同比增长率达到了31.7%,市占率进一步攀升至37.9%。

比亚迪装车量153.7GWh,增长率 37.5%,市占率为17.2%排名第二。第三名是LG新能源,装车量为96.3GWh,市占率为10.8%。

中创新航以39.4GWh的总装车量排名第四名,市占率为4.4%。SK on以39GWh的装车量排名第五,市占率为4.4%。

此外,前十名还包括松下、三星SDI、国轩高科、亿纬锂能和欣旺达。

自 快科技

]]>
SNE Research:2024年Q3全球电池装机量达258.5吉瓦时 宁德时代占比28.5%居首 //www.otias-ub.com/archives/1730446.html Tue, 03 Dec 2024 12:00:08 +0000 //www.otias-ub.com/?p=1730446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SNE Research的最新数据,2024年第三季度全球电动汽车电池装机总量达到258.5吉瓦时。其中,宁德时代以28.5%的市场份额稳居全球首位,比亚迪的FinDreams以12.3%的市场份额位列第三。韩国三大电池制造商的市场份额环比下降2.7个百分点,降至23.4%,LG新能源以14.1%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二,三星SDI和SK on分别以5.7%和3.6%的市场份额排在第四和第五位。

在装机量方面,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分别以35.2%和17%的市场份额占据前两位,中国企业的总市场份额为52.2%。

而韩国三大企业的总市场份额为17.2%,从第一季度的25.3%连续下降至第三季度的17.2%。

自 快科技

]]>
SNE Research:2024年上半年全球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用量达到364.6吉瓦时 同比增长22.3% //www.otias-ub.com/archives/1712277.html Wed, 07 Aug 2024 12:25:46 +0000 //www.otias-ub.com/?p=1712277

韩国市场调研机构 SNE Research 发布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球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用量达到 364.6 吉瓦时(3.646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22.3%。而在市占率榜单中,中国的宁德时代一骑绝尘,今年上半年动力电池装车量137.7GWh,以37.8%的市占率,蝉联全球第一,断崖式领先其它品牌。

比亚迪紧随其后,上半年装车量为57.5GWh,市占率为15.8%,排名榜单第二;不过,比亚迪旗下的动力电池自家品牌自供居多。

这也意味着,比亚迪车型的电池装车量,已经占据了全球动力电池第二的位置,比亚迪在新能源市场的领先地位可见一斑。

韩国的LG能源和SK On分别排名第三和第四,市占率为12.9%和4.8%。

第五名为中国的中创新航,上半年装车量为16.7GWh,全球市占率为4.6%,也是中国动力电池出货量第三大厂商。

第六名和第七名分别为三星SDI和日本松下,所供应的车企品牌主要为宝马、奥迪和特斯拉等车型。

至于第八至第十名,全部被中国电池厂商包揽,分别为国轩高科、亿纬锂能和欣旺达,市占率均在2.5%以下。

自 快科技

]]>
SNE Research:2023年上半年宁德时代电池出货141GWh 超所有韩国公司总和 //www.otias-ub.com/archives/1651991.html Tue, 03 Oct 2023 07:25:17 +0000 //www.otias-ub.com/?p=1651991

据能源市场研究公司 SNE Research 数据,今年上半年全球电池销量总计 431.8GWh,总销售金额705亿美元,其中宁德时代出货141GWh,占比32.7%,销售金额201亿美元,占比28.5%,二项数据都是遥遥领先。

排名第二的是LG 新能源,出货量占比16.5%,销售额占比16.2%。

比亚迪排在第三,出货量占比11.3%,销售额占比9.3%。

韩国另外2家公司SK Innovation和三星SDI分列第四和第五位。

如果仅从电池出货量来看,宁德时代的份额超过了韩国所有新能源公司的总和。

宁德时代的成功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首先,宁德时代拥有强大的研发能力和创新精神。该公司拥有超过5000名研发人员和超过3000项专利,并与多家知名汽车厂商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其产品覆盖了锂离子电池、钴酸锂、三元材料、磷酸铁锂、锰酸锂等多种电池类型,能够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其产品的安全性、稳定性、能量密度、循环寿命等方面都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小知识:1KWh=1度电,1GWh则是1百万度电,宁德时代上半年电池销售141GWh,足够装备213万辆特斯拉model 3(66KWh版本)。

自 快科技

]]>
SNE Research : 预计2023 年全球电动汽车市场规模增至 1210 亿美元 //www.otias-ub.com/archives/1585694.html Wed, 12 Apr 2023 12:35:27 +0000 //www.otias-ub.com/?p=1585694 据外媒报道,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充电设施的完善、购买意愿的提升,电动汽车需求在不断增加,销量在持续提升,全球电动汽车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研究机构 SNE Research 在报告中就预计,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规模,在今年将增至 1210 亿美元(备注:当前约 8336.9 亿元人民币),2035 年则会达到 6160 亿美元(当前约 4.24 万亿元人民币),将是今年的 5 倍。

而电动汽车市场规模的扩大,也就意味着对电池等关键零部件的需求将会增加,机构也提到,全球对电动汽车电池的需求,从 2015 年的 28GWh(吉瓦时)增加到去年的 492GWh。在今年将达到 687 GWh,2035 年则将增至 5.3 TWh

研究机构在报告中还特别提到,在电池方面,包括 LG 新能源、三星 SDI、SK On 等在内的六大厂商,在未来将占有相当的份额,预计 2035 年所需的 5.3 TWh 中,来自靠前的 6 大厂商就有望达到 5 TWh。

最新数据显示,2015 年至 2017 年的电动汽车普及率(电动汽车占汽车总销量的比例)仅为 1% 左右,而去年则达到 13%。预测 2035 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约为 8000 万辆,渗透率有望达到 90% 左右。

随着各国对电动汽车及电池生产重视程度的提升,生产的电池也会越来越多。美国产电池所占的比重,预计将由当前的 6% 提升至 2035 年的 31%;欧洲所占的比重预计由 12% 提升至 27%。

自 IT之家

]]>
SNE Research:2023年1-2月全球登记新能源汽车数量约为151.4万辆 同比增长25.6% //www.otias-ub.com/archives/1580634.html Tue, 04 Apr 2023 13:22:00 +0000 //www.otias-ub.com/?p=1580634 日前,市场研究公司SNE Research的调查数据显示,在2023年1-2月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排行中,中国比亚迪无论是在增长率还是占有率上,都力压特斯拉,领跑全球车企。

1-2月全球各国登记的新能源汽车数量约为151.4万辆,同比增长25.6%。市场份额第一至第三名分别是比亚迪(23.3%)、特斯拉(14.6%)和大众(6.7%),韩国现代起亚汽车以4.4%排在第7位。

该机构表示,尽管在此期间特斯拉也取得了很高的增长率,但由于特斯拉仅生产纯电动汽车,因此拥有纯电和插电式混动,两种不同类型且产品线也更加丰富的比亚迪,表现比特斯拉更强势。

排名第三的大众汽车尽管其增长率低于市场平均数,但还是保持住了第三的位置。

数据显示,若以新能源汽车的交付量为基准,在各地区的累计占有率中,中国以55%位居首位,同比下降2.6%。其次是欧洲(23.3%)、北美(15%)和亚洲(不包含中国地区)(5.5%)。

不过与占有率相反的是,同比增长率排名第一的是亚洲,增长率高达79%。

SNE Research表示,随着各国取消和减少电动汽车的补贴,车辆在价格和质量方面的竞争变得越来越重要。

自 快科技

]]>
SNE Research:2023年1月全球电动汽车电池装车量33GWh 同比增长18.1% //www.otias-ub.com/archives/1567190.html Tue, 07 Mar 2023 12:08:04 +0000 //www.otias-ub.com/?p=1567190 近日消息,根据韩国市场研究机构 SNE Research 数据,2023 年 1 月全球电动汽车电池装车量 33GWh,同比增长 18.1%,环比下降 54%。

从具体排名来看,宁德时代 1 月全球装车量为 11.2GWh,同比增长 6.5%,仍排在首位。比亚迪排名第二,1 月全球装车量为 5.8GWh,同比增长 78.8%;LG 新能源的装车量为 4.3GWh,排名第三。松下、三星 SDI、SK-On、中创新航、国轩高科、亿纬锂能、欣旺达分别位列四至十位。

比亚迪同比增长最大达 78.8%,其次是亿纬锂能同比增长超 30%,宁德时代和欣旺达均实现两位数增长。而中创新航和国轩高科同比出现两位数的下滑,尤其是中创新航同比下降超 40%。

值得一提的是,1 月,六家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全球整体市场份额为 59.7%,三家韩国企业 LG 新能源、SK-On、三星 SDI 整体市场份额为 23.2%。

该研究机构表示,自 2020 年三季度以来,全球电动车电池市场持续增长。预计今年全球电动汽车电池使用量将达 749 GWh,同比增长近 45%。

自 IT之家

]]>
SNE Research:2022年9月全球电动汽车电池装车总量为54.7GWh 宁德占比36.3%位居第一 //www.otias-ub.com/archives/1514432.html Wed, 02 Nov 2022 12:07:56 +0000 //www.otias-ub.com/?p=1514432 全球资讯机构 SNE Research 近日公布了 2022 年 1-9 月全球电动汽车(BEV、PHEV、HEV)电池装车数据。数据显示,2022 年 1-9 月,全球电动汽车电池装车总量达 341.3 GWh,同比增长 75.2%。

2022 年 1-9 月,宁德时代和 LG Energy Solution 保持了第一和第二的位置,比亚迪第三,松下第四,SK-On 第五。

就 9 月单月来看,全球电动汽车电池装车总量为 54.7 GWh,同比增长 61.2%。中国企业宁德时代以 19.9GWh 的装车量位居全球第一,占比 36.3%。

此前 8 月,比亚迪的电池装车量曾一度超过了韩国 LG 新能源,位居全球第二,但 9 月,LG 新能源的电池装车量为 8.8GWh,重新回归第二,比亚迪的动力电池装车量为 7.3 GWh,退居第三。

自 IT之家

]]>
SNE Research:2022年1-8月全球EV电池的使用量为287.6GWh 同比增长78.7% //www.otias-ub.com/archives/1502941.html Sat, 08 Oct 2022 12:38:54 +0000 //www.otias-ub.com/?p=1502941

市场研究公司SNE Research近日表示,今年1月至8月,全球EV电池的使用量为287.6GWh,这比一年前增长了78.7%。CATL EV电池的使用量同比增长114.7%,达到102.2GWh,该公司的市场份额从29.6%上升到35.5%。

相比之下,LG能源解决方案的市场份额从22.3%下降到13.7%,SK On、三星SDI和LG能源解决方案的合并市场份额则从33.5%下降到25%。而比亚迪电动车电池的使用量同比增长超192%。

眼下,中国公司正在快速扩展其海外业务。像CATL最近宣布,其圆柱形电池将从2025年开始供应给宝马。目前,圆柱形电池是LG能源解决方案、三星SDI和松下的主要产品。

CATL目前正在匈牙利建设一个年产量为100GWh的工厂,其投资额为73亿欧元。这是CATL在欧洲建造的第二家工厂,仅次于计划于今年投入运营的德国工厂。另外,它正在考虑在欧洲建设第三家工厂以使其产量翻倍。

中国正在主导电动车电池矿物,这对中国EV电池制造商来说是一个巨大的优势。当涉及到矿物加工和冶炼时,中国在不同领域的市场份额达到50%至70%。韩国EV电池制造商使用的原材料在大多数情况下则都是从中国进口的。

自 cnBeta.COM

]]>
SNE Research:2022年1-6月宁德时代海外动力电池装机量约占其总出货量的23.91% //www.otias-ub.com/archives/1478045.html Sun, 14 Aug 2022 11:29:44 +0000 //www.otias-ub.com/?p=1478045

出海正在成为拥挤产能的一个重要去处,帮助国内动力电池企业打开空间。自去年开始锂电池原材料的价格节节攀升,让动力电池企业叫苦不迭。今年以来,上游原材料的继续大幅上涨,无疑让锂电池厂商的压力进一步加大,“增收不增利”(仅指动力电池业务)越发成为普遍现象。

但与此同时,国内动力电池厂商们却在顶住业绩压力,开启疯狂扩产。

据电池网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以比亚迪、欣旺达、中创新航等为代表的锂电池企业相继公布了多个新投建项目,整体投建资金超4391亿元,建设年产能达1069GWh(部分项目未披露投资金额及产能),相比去年同期进一步加速。

一边是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对产业链“不赚钱”的哭诉,一边却是在疯狂扩产、加码投资,以此对抗同行的竞争。市场、舆论对于产能过剩的担忧,对于国内厂商盈利能力的质疑也之而来。

然而,有一个非常关键的进步和亮点,却被批评的舆论所忽视——凭借“内卷”铸就的竞争力,国内动力电池企业正在改写全球动力电池市场的竞争格局。

SNE Research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前20企业中,有15家是中国企业;在增速超过100%的12家动力电池商中,有11家为中国企业。

数据背后反映出,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已经由内卷走向“外卷”,正在开启更大的市场和未来。

1、出海抢订单

海外市场同样群雄竞逐,但竞争强度实际上相对和缓。

中国动力电池企业之所以可以霸榜全球排名,离不开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

截至2021年末,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连续7年世界第一。乘联会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在世界新能源车中的市场占比达59%。也就是说,得中国市场者可得天下。

不过国内动力电池企业并未满足于中国市场,在巩固国内市场份额的同时,也在加快走向海外。

最为突出的代表自然是有“宁王”之称的宁德时代。2018年特斯拉在中国建厂后,宁德时代成功挤掉了松下电池,打入了特斯拉的供应链,这大大加速了其登顶全球最大动力电池企业宝座的步伐,也使得其成为国内全球化程度最高的动力电池企业。

财报数据显示,宁德时代国际业务占整体营收的比例在近年来迅速上升。2018年,境外收入占宁德时代总营收3.53%,去年末该数据已经升至约21.4%。而SNE Research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宁德时代海外动力电池装机量约占其总出货量的23.91%。

相比之下,国内的其他动力电池企业虽然体量远不及宁德时代,但也在加速出海步伐,争抢国际车企的订单:

如国轩高科目前已经和博世、塔塔集团、大众汽车集团、VinFast等汽车厂商达成战略合作。根据规划,其将于2025年实现年产能为300GWh的目标,来自海外生产基地的产能为100GWh;

孚能科技则与戴姆勒深度合作,目前其为奔驰 EVA2 平台研发的电池已经量产下线,其首款纯电动车型 EQS 也已经在北美上市;

亿纬锂能获得了包括戴姆勒、宝马、现代起亚、捷豹路虎等多家国际一线主机厂客户的青睐。欣旺达也已成功进入雷诺的供应商体系,并计划与日产联合研发下一代电动汽车电池。

与此同时,近期欣旺达与国轩高科都在积极推进在瑞士等海外证券交易所上市,也是其迈向全球市场的重要体现,有望借此提升国际知名度,加速其海外业务拓展。

根据SNE Research数据,宁德时代以16.2GWh的装机量位居海外市场第三位,市占率为18%,远景动力、欣旺达、比亚迪分别位列第6、第8和第10位。尤其欣旺达,海外市场装机量从去年上半年的0.1GWh增至0.6GWh,增长十分迅猛。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海外市场同样群雄竞逐,但竞争强度实际上相对和缓,因此国内动力电池企业的海外毛利率也普遍高于国内。如宁德时代去年海外业务的毛利率就比国内业务高出5%。

2、从内卷到外卷

LG新能源和松下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已经被国产企业所分食。

一般而言,当一个行业的竞争格局趋于稳定时,大部分的玩家也会默认接受现有格局,追求稳健经营。

但在国内动力电池赛道,藏在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光芒下的二线电池厂却是“赌性更坚强”,扩产计划相比两大巨头丝毫不弱下风。这是赛道内卷的一个重要表现。

国轩高科股价表现(2015年1月至今)

浙商证券根据公开资料整理预测,欣旺达、亿纬锂能、国轩高科、孚能科技、中创新航2025年产能预计可达140GWh、200GWh、300GWh、100GWh、500GWh。作为对比,LG新能源和松下的2025年产能规划分别为430GWh和160GWh。

几家电池厂未来几年的增速相比一线电池厂更快,2021-2025年间产能复合增速最快可达56%。

由于凶猛的扩产计划,尽管当前国内动力电池仍然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但有不少声音担忧过度扩产容易导致产能过剩和价格战,引发行业的恶性竞争。尤其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接近30%,市场增速可能阶段性放缓。

出海正在成为拥挤产能的一个重要去处,帮助国内动力电池企业打开空间。

从自身条件来说,国内二线动力电池企业已经具备了相当的技术实力。虽然部分一线国际主机厂有将其作为二供、起到制衡和替补作用的意图,但这同时也证明了,部分国内二线电池厂的技术能力已经初步获得了下游客户认可。

另一个可以提供佐证的事实是,LG新能源和松下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已经被国产企业所分食,本土品牌获得绝对优势。根据最新数据,上半年国内装机量排名前十的动力电池厂商中,只有LG新能源一家外资企业,市占率为2.85%;而就在两年前,两家外资企业的市场份额还都在10%以上。

不过,能够把产品销售出去、抢占市场,并不意味着能够赚到钱,因为成本控制并非易事。泰达宏利的明星基金经理王鹏曾指出,去年锂电池原材料价格之高,导致国内只有一线电池厂宁德时代和比亚迪两家可以盈利。

这背后是产品的良品率和规模效应的问题,但最终还要归因到技术层面。长期来看,企业无法长久依赖融资输血,只有盈利才能持续性的投入研发,实现技术上的不断迭代和领先。

3、制衡与博弈

争取议价权的斗争。

如前文所言,车企为了保障电池的稳定供应以及相互制衡,往往会引入二供、三供。这个机制曾经为宁德时代的崛起提供了重要契机,也是如今国内电池企业,尤其是二线企业的关键机遇所在。

回顾历史,松下电池自2009年就开始与特斯拉合作18650型号电池,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都是特斯拉“独家”电池供应商,但因为松下不愿承担风险扩大产能和降低电池价格,特斯拉选择了先后牵手LG新能源和宁德时代,成就了新伙伴的成功,也造成了松下电池市场地位的下滑。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已连续7年世界第一,上半年新能源车渗透率达到21.6%;但如美国、日本等市场的渗透率仍然很低,仅为个位数,仍有广阔的需求有待开发。

在此背景下,无论是率先进行电动化转型的外资车企寻找二供、三供,还是姗姗来迟的传统燃油车企开发新电池供应商,对于国内电池企业来说都是一次巩固优势或者弯道超车的机会。

不过,遭受国内企业夹击的国外电池巨头LG新能源、松下电池们也在激烈追赶,它们是国内动力电池企业在全球市场中最大的劲敌之二。

今年3月,正当宁德时代积极筹备赴美建厂之时,LG新能源即宣布要在美国和加拿大分别建设两座电池厂,规划年产能分别为11GWh和45GWh。

暂居下风的松下电池为了抗衡中韩电池厂商,也开始再次向老朋友特斯拉靠近。松下控股近期发布消息称,将投资40亿美元在美国设立电池工厂,以向特斯拉等车企供货,这笔投资创下了其历史最高投资额。据松下控股一位高管称“此次投资关系到(松下)电池业务的生死存亡”。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实现动力电池的自主可控,如今车企对造动力电池的热情持续升温,不管是自己造,合资造,还是投资造。

据统计,目前包括特斯拉、大众、奔驰、宝马、通用、福特、丰田、本田、现代等主流车企都已经有了自己造电池的规划,且部分已经启动。这么做的的目的,最终还是要掌握成本控制的主动权——自己下场造电池,对于电池的技术发展和真实成本都有更深的了解,同时也可以争取到更高的议价权。

下游客户突然要成为竞争对手,此举无疑会让电池厂和整车厂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正如松下电池和特斯拉的分分合合一样,产业链上的竞合与博弈会更加频繁,没有绝对的敌人,也没有绝对的朋友。

自 华尔街见闻

]]>
SNE Research:2021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排行榜 宁德时代连续五年登顶 //www.otias-ub.com/archives/1387521.html Tue, 08 Feb 2022 14:12:29 +0000 //www.otias-ub.com/?p=1387521

韩国市场研究机构SNE Research发布2021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排行榜。2021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前十名分别为:宁德时代、LG新能源、松下、比亚迪、SK On、三星SDI、中创新航(中航锂电)、国轩高科、远景动力、蜂巢能源。

宁德时代排名第一,全球装机量达到96.7GWh,市场占有率为32.6%,位列全球第一,同时,这也已经是宁德时代,连续第五年登上全球最大动力电池企业的宝座。

随着电池销量暴增,其业绩也一同提升,宁德时代发布业绩预告显示,预计2021年净利润为140亿元-165亿元,同比增长150.75%-195.52%,打破了该公司2018年上市以来的最高利润记录。

不过,不同于其它厂商,宁德时代的动力电池供货量,主要满足于中国市场,其去年在国内的动力电池装车量80.51GWh,市场占比52.1%,中国业务量占据其近9成。

排名第二的为韩国动力电池巨头LG新能源,去年动力电池装机量为60.2GWh,市场占有率为20.3%。LG新能源由LG化学电池业务拆分而成,是宁德时代最大的竞争对手。

日本电池企业松下位列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第三名。该企业去年的装机量为36.1GWh,市场占有率为12.2%,随着特斯拉电池供应商的增多,松下的市场地位也一同随之下降。

此外,值得关注的还是,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最高的前十家企业大多来自中国和韩国,其中共有6家中企、3家韩企。

中国动力电池厂商的出色业绩表现,与中国新能源汽车爆发也有关,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354.5万辆和352.1万辆,同比增长均为1.6倍。目前,中国仍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自 快科技

]]>
SNE Research:2021年1-9月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为195.4GWh 环比大涨20.6% //www.otias-ub.com/archives/1344437.html Wed, 17 Nov 2021 12:23:06 +0000 //www.otias-ub.com/?p=1344437

韩国市场研究机构SNE Research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9月,全球电动车电池装机量约为32.9GWh,同比增长94%,环比上涨30.6%。1-9月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为195.4GWh,环比大涨20.6%。

在Top 10榜单中,中国有六家电池制造商榜上有名。其中,宁德时代仍居榜首,力神挤掉了蜂巢能源,位列第9。

具体来看,9月宁德时代装机量为10.6GWh,同比大增183.5%,市场占有率达到了32.1%。LG、松下依然分列亚军、季军,二者装机量分别为7.8GWh和4.3GWh。其中松下涨幅仅为1.1%。

比亚迪装机量大涨172%至2.9 GWh,位列第四。第五和第六名是SK Innovation和三星SDI,市场份额均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中航锂电、国轩高科、力神、远景AESC分列前十。

同比来看,宁德时代、LG、比亚迪、国轩高科、力神同比均实现三位数增长,SK、SDI、中航锂电实现二位数增长。仅有远景AESC同比出现负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电池制造商——力神电池首上榜并跻身榜单第九,以422.2%的涨幅挤掉了8月份首次上榜的蜂巢能源。

整体来看,今年1-9月,中国电池制造商占五席,占总市场份额的45.5%,而去年同期为35.8%,中国电池企业正不断扩大市场份额。韩国电池三巨头占总市场份额的33.8%,较去年同期(34.6%)略有所下降。

自 快科技

]]>
SNE Research:2021上半年特斯拉全球销量39万辆 市场占比22% //www.otias-ub.com/archives/1299982.html Mon, 23 Aug 2021 12:55:29 +0000 //www.otias-ub.com/?p=1299982

纯电动汽车领域,特斯拉仍旧是全球霸主。来自SNE Research的统计显示,上半年,特斯拉全球销量39万辆,市场占比22%。第二名是上汽通用五菱,销量达到19万辆,同比增加了13倍,市场份额也从去年的2%大增到10.7%。

第三名是比亚迪,销量9.63万辆,份额基本和去年持平、略有上涨,为5.4%。

韩国现代上半年卖出5.1万辆纯电汽车,尽管比去年翻番,但排在第六位。

插电混动市场中,宝马卖出10.6万辆,控制多达12.9%的份额,其次是梅赛德斯奔驰和沃尔沃,比亚迪排在第四位,销量同比增加了428%。

在纯电市场,虽然销量绝对差距上被拉大,但如果换算成份额,实际上差距在缩小。

随着电池技术的进步,未来今年新能源汽车行业或将迎来新洗牌,究竟鹿死谁手还未可知。

自 快科技

]]>
SNE Research:2021年1-5月宁德时代电池使用量占全球份额的31.2% //www.otias-ub.com/archives/1272566.html Thu, 01 Jul 2021 13:22:35 +0000 //www.otias-ub.com/?p=1272566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SNE Research的数据,中国动力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CATL)在今年1月至5月期间提供了全球最多数量的电动汽车电池。在此期间,宁德时代电池的使用量较2020年同期增长了272%,占据了全球31.2%的市场份额,稳居世界第一。

从销量来看,排在宁德时代之后的分别是:LG能源解决方案(23.1%)、松下(14.7%)、比亚迪(6.9%)、三星SDI(5.3%)和SK创新(5.1%)。

LG能源解决方案为特斯拉 Model Y、大众ID.3和 D.4、福特野马Mach-E 等车型提供电池。三星SDI为奥迪 e-tron、菲亚特 500e和福特Kuga供应电池。SK创新电池则被用于起亚Niro和现代 Kona EV。

数据显示,全球1-5月共使用电动汽车电池88.4GWh,是去年同期的2.6倍。SNE Research 指出,电动汽车的销售正在从 COVID-19 大流行中迅速恢复。

本周一,宁德时代宣布,该公司已延长与特斯拉的电池供应协议。根据新协议,宁德时代将在2022年1月至2025年12月期间向特斯拉供应锂离子动力电池产品。

截至今天收盘,宁德时代报收529.50元,总市值已达1.23万亿。

自 快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