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网站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Tue, 19 May 2020 09:25:28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Episerver:2020年第一季度B2C零售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005170.html Tue, 19 May 2020 21:00:12 +0000 //www.otias-ub.com/?p=1005170 根据Episerver的一份报告,在2018年和2019年,自然搜索一直是最大的流量来源,占每月流量的19%到27%,而付费搜索带来了14%到18%的访问者。

尽管搜索为零售网站带来了大量流量,但近两年,电子邮件似乎已经输给了社交网站。电子邮件推荐流量有所下降,但是,到去年10月社交网站在推荐流量份额已经是2018年1月的两倍。尤其是D2C品牌似乎从他们的社交媒体努力中产生了大量的客户。

设备:平板电脑步履蹒跚,移动设备继续崛起

Comcore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1月,移动设备占在线零售网站会话的59%,高于2017年1月的42%。

台式机仍然保持着自己的地位,占2019年11月总会话的1/3以上(37%)。2017年1月至2019年11月期间,平板电脑的会话份额下降了近3/4,从16%降至4.2%。

转化:台式机和平板电脑保持强劲

2019年,台式机和平板电脑分别以3.2%和3.1%的转化率领跑,移动设备的转化率为2.1%。

尽管如此,随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习惯于使用他们的移动设备购物,其转换率在过去几年里一直在增长,从2017年的1.7%增长到2018年的2.0%。

与此同时,平板电脑的年均转化率低于2017年(3.4%)和2018年(3.3%),而台式机的转化率也历了一些波动(2017年:3.5%,2018年:2.9%)。

推荐流量转化效果最佳

在按渠道划分的转换率方面,推荐流量2018年的2.4%上升到2019年的3%。付费和自然搜索的表现一直很强劲,尽管这两个渠道的转换率在2019年都下降到了2.6%。另一方面,电子邮件的转化率略有上升,达到2.5%。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知识星球,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

]]>
皮尤研究中心:社交网站对美国成人用户吸引力下降 //www.otias-ub.com/archives/377945.html Sat, 22 Aug 2015 14:49:01 +0000 //www.otias-ub.com/?p=377945 DOCU_GRUPO

美国多数极具人气的社交网站如今都在积极寻求海外市场的机遇,以此拉拢更多的新客户,从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的最新调查来看,这些网站之所以这样做,当然是有其合理的原因。

皮尤研究中心最新的一项调查发现,像Instagram、Facebook和Twitter之类的社交网络的用户增长速度都已经大幅放缓,特别是在增加美国用户方面。皮尤周三发布了成人用户使用各个互联网的占比数据相关的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尽管从2014年以来,Facebook、Instagram和Pinterest的用户数量都略有增长,但是,美国成人用户使用Twitter的占比与2014年相比并没有变化。而LinkedIn的数量则从28%下滑到25%。

此前一些增长速度较快的网站在2014年出现了增速下滑的现象,例如,自从2012年以来,Instagram的成人用户占比从13%增加到28%,但在2014年,这一占比只从26%增加到28%。当然,在此方面,Facebook要大大好于其它社交网站,有72%的美国成人用户在使用Facebook,尽管如此,自从去年以来,Facebook的这一数据只增长了1%。

对于那这些关注这些社交网络公司的人而言,这些数据不应当有什么奇怪之处。在最近几年中,Twitter和Facebook等社交网站的美国成人用户数量增速整体呈现下滑趋势。这也是这些公司为何将吸引海外用户作为公司优先事务的原因所以。例如,Facebook就在努力向南美和非洲等地的新兴市场提供免费的互联网连接服务,毕竟,没有这些互联网连接的话,用户使用Facebook又将从何谈起。与此同时,Twitter也在努力让自己的服务更多地拓展到那些没有无线互联网的地区。

皮尤的这项调查还包括了其它诸多统计数据,包括移动消息应用的增长数据等。据皮尤的调查,在美国,约有三分之一以上(36%)的成年智能手机用户使用Kik或WhatsApp之类的应用。这是皮尤首次收集这些数据,这一结果也是对单机版消息应用发展势头的肯定,也表明了这些应用的人气不断上升。

]]>
Piper Jaffray:调查显示Instagram成为美国青少年最看重的社交网站 //www.otias-ub.com/archives/367572.html Mon, 20 Jul 2015 17:28:43 +0000 //www.otias-ub.com/?p=367572 Instagram正在逐渐取代Facebook和Twitter在美国青少年心目中的地位。

在派杰(Piper Jaffray)每半年对美国青少年进行一次的调查中,32%的青少年认为Instagram是最重要的社交网站,而认为Twitter和Facebook是最重要社交网站的青少年比例分别只有24%和14%。

市场研究机构BI Intelligence在一份研究报告中统计分析了十多个来源的数据,研究结果表明社交媒体的用户统计信息和偏好数据仍在发生变化。

122303690

BII的研究报告还得出了下列重要结论:

·Pinterest在女性用户中的影响力最大。在美国女性网民中,42%的人在皮尤2014年底的调查中声称自己是Pinterest用户,而男性网民中只有13%的人是Pinterest用户。

·Instagram已经成为美国青少年心目中最重要和使用率最高的社交网站。在派杰(Piper Jaffray)每半年对美国青少年进行一次的调查中,32%的青少年认为Instagram是最重要的社交网站,而认为Twitter和Facebook是最重要社交网站的青少年比例分别只有24%和14%。

·Snapchat、Vine和Tumblr拥有所有社交网站中最年轻的用户群。据市场研究公司comScore称,Snapchat的成年人用户中有45%年龄在18岁到24岁之间,紧随其后的是Vine(28%)和Tumblr(28%)。

·LinkedIn在受过高等教育和高收入用户中的使用率最高。据皮尤称,在年收入超过7.5万美元的美国人中,有44%的人在使用LinkedIn。

·消息类应用也越来越流行,但是使用消息类应用的年轻人还不多。据Edison Research and Triton Digital调查显示,年龄在12岁以上的美国人中只有7%的人在使用WhatsApp。

·Facebook、Twitter、LinkedIn甚至Pinterest的用户老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了。据comScore称,Facebook成年人用户中只有不到五分之二的人年龄在18岁到34岁之间。

via:BI中文

]]>
BIA/Kelsey:55.1%中小企业在Facebook上做宣传 //www.otias-ub.com/archives/279632.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279632.html#comments Wed, 08 Oct 2014 00:17:24 +0000 //www.otias-ub.com/?p=279632         199IT原创编译

        中小型企业(SMBs)增加社交媒体营销支出和时间投入,根据2014年7月BIA/Kelsey的调查,Facebook从中收益。

179769-7

        虽然其他平台使用量也比较高,如 LinkedIn、Pinterest、Instagram和Twitter,但是Facebook仍然是社交网络领军人物,55.1%的中小企业表示在Facebook上做宣传。虽然这其中也包括不付费的,但是BIA/Kelsey发现20%的受访者使用付费宣传。五分之一看起来是个小数字,但是随着中小企业使用量增加和获得更大成功,明年这个份额将会增加。

178589-7

        中小企业增加社交媒体宣传的目的是什么呢?根据2014年7月Gallup和Wells Fargo的调查,美国小企业主使用社交媒体最主要的商业目的就是联系消费者。营销、推广企业和产品、建立在线声誉也是主要目的之一,有72%的人选择。紧随其后的是打广告,近70%的受访者表示这是使用社交媒体的目的。

        编译自:eMarketer 译者:孙莹

]]>
//www.otias-ub.com/archives/279632.html/feed 1
BabyCenter:79%的妈妈们每天用手机访问社交媒体 //www.otias-ub.com/archives/276373.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276373.html#comments Tue, 23 Sep 2014 00:52:52 +0000 //www.otias-ub.com/?p=276373         199IT原创编译

        当今,妈妈们都用智能手机干什么呢?根据2014年7月BabyCenter的调查,他们可能是在发短信或者登录社交媒体。

179536

        受访的美国妈妈智能手机用户中有九成人表示他们每天用手机发短信,79%的妈妈们表示每天用手机访问社交媒体。没有其他活动有这么高的使用率,排在第三位的是游戏,只有42%的女性或妈妈(孩子在9岁以下)用手机玩游戏。

        BabyCenter 注意到智能手机是妈妈们和世界保持联系的重要方法,平均每天发送26条短信、14条即时信息,登录社交媒体15次。

179537

        说到社交媒体和手机,智能手机是妈妈们登录Facebook 和 Twitter最常用的设备,甚至打败了传统手提电脑。这说明忙碌的妈妈们经常在路上访问社交网站和应用,或者是和孩子呆在没有电脑的房间里。平板,更大的移动设备,在访问社交媒体方面却是最不受欢迎的设备。

        eMarketer估计今年有2880万美国妈妈每个月登录社交网站,这个数字代表了85.0%美国妈妈网民,eMarketer还估计90.2%的妈妈社交网站用户每个月访问Facebook,25.7%每个月登录Twitter。

179586

        但是,只有32%的妈妈智能手机用户表示每天用手机通过YouTube这样的网站看视频,这部分人对视频的关注将持续提高。娱乐类视频(73%)、使用说明和教程类视频(62%)是妈妈们最喜欢在手机上看的视频,细分后者,妈妈们更喜欢烹饪和DIY视频,分别占78%和66%。

        编译自:eMarketer 译者:孙莹

]]>
//www.otias-ub.com/archives/276373.html/feed 3
台湾资讯工业策进会:调查显示逾96%台湾网友使用社交网站 最爱Facebook //www.otias-ub.com/archives/240294.html Fri, 13 Jun 2014 17:37:18 +0000 //www.otias-ub.com/?p=240294 “中央社”资料图

         台湾“中央社”报道,台湾“资讯工业策进会”(简称资策会)调查显示,超过96%台湾网友近期曾使用社交网站,其中最常使用的社交网站是脸书(Facebook)。

  调查显示,高达96.2%的台湾网友近期曾使用社交网站,其次为多媒体分享(54.7%)、论坛(39.6%)、博客(28.9%)、微网志(15.5%)及照片分享(13.8%)。

  统计称,网友在社交网站中最常接触的对象,前5名依序为现实生活圈的朋友(73%)、家人(60.3%)、工作同事(42.4%)、久未联络的朋友(35.4%)及网友(27.9%)。

  进一步调查发现,台湾网友最常利用社交网站与亲友联系(82.8%),其次是追踪喜欢的网友或博主(46.4%)、追踪特定的主题粉丝团(35.1%)、追踪喜欢的品牌(33.1%)、追踪有兴趣的名人(28.4%)。

  资策会调查显示,台湾网友最常使用的社交网站是脸书,最常使用多媒体分享平台是 YouTube,最常使用网络论坛是Mobile01和PTT。

]]>
人人都是昏析师:从“酒”一图了解各家社交网站的区别 //www.otias-ub.com/archives/225680.html Wed, 14 May 2014 14:28:19 +0000 //www.otias-ub.com/?p=225680 1

]]>
Econsultancy:社交网站上实时营销的挑战 //www.otias-ub.com/archives/204507.html Wed, 26 Mar 2014 01:22:00 +0000 //www.otias-ub.com/?p=204507 作者:Christopher Ratcliff

untitled51%品牌商发现从实时社交营销中提取意见和数据是一个挑战。

近三分之二品牌营销人员表示,要想在社交媒体上对实时社区进行良好的管理,密切留意潮流和头条必不可少。然而逾半数人认为获取实时数据和见解是最大的障碍。

该结果来自由immediate future开展的一项最新研究,提问B2C和B2B品牌商如何在社交媒体上管理实时交流。

不管你认为实时社交互动是营销的未来还是仅仅是一时的狂热,现在没有比通过社交渠道更好的方法来增加品牌影响力以及建立客户关系。

我们将在这里看看immediate future的调查,以及我们自己《实时营销报告》中的分析。

挑战

品牌商若能够快速回应消费者需求并建立一对一的密切关系,它们就会获得竞争优势。为了打造及时敏锐的营销,能够密切关注文化走向或新闻报道亦能拥有竞争优势。73%品牌计划是自发行动,包括每天预先计划好并公布。

当然,为了真正“及时”并从实时营销中取得最佳效果,品牌商必须改变营销团队的工作方式。也许采取“下班时间”策略,社交媒体经理可以一直“在线”并迅速回应。

其他挑战包括多元社交渠道的有效管理。在找到适合你品牌的渠道、调整好品牌的“声音”或产品来迎合使用该特定网络的受众之前,会经过很多的试验和差错。

你也需要内容来进行营销。快速但高质量地创作出精悍、有用和适当的内容更符合品牌本身。

untitled

某个沟通方法或策略在Facebook上获得成效,并不代表它在Twitter或Google+上也行得通。每个渠道都需要特有的培养,技术的开发要以各个渠道接收的数据为基础。

三分之二品牌内部管理社交媒体,但是只有50%全心投入这项工作。六分之一品牌把实时社交互动外包给一个代理机构,尽管更多品牌与创意、分析和广告支持的专业伙伴合作。

我向我们的社交营销负责人Matt Owen提及过这个趋势。

  • “明显两个做法都有优缺点。我个人支持内部管理的做法。一个品牌内部的社交经理会与这个品牌有更加密切的关系,会受到更好的任命来利用受众信息并及时处理。
  • “外包给社交工作再添加一层复杂性,意味着它会相当地降低沟通速度——如果该品牌使用社交媒体作为客户关系管理(CRM)渠道,这就格外重要。
  • “即便如此,代理机构是平台和创意的专家,因此它们在给一个品牌设计有效的战略方法和提供创意上做得远远更好,并且通常手头上的员工拥有更多的渠道特定的技术性专门知识,这让它们得以更深入地探索各个平台的发展潜力。”

根据75%调查的品牌所言,实时交流最重要的技能是创意。另一些重要的最佳工作是聆听、灵活性和速度。

然而就必要的技能组合而言,客户服务备受低估,只有42%品牌能道出它在实时营销的重要性。

在数据分析方面,只有27%品牌商认为使用监控工具最好。

untitled

免费工具用得最多。Google分析工具最受欢迎(62%),然后是社交渠道各自的分析功能(53%)。

社交营销是“实时”营销吗?

在文章《实时营销到底有多快?》里,David Moth探讨了我们理解的实时营销的实际构成。

  • “营销从来都不是一个完全自发的活动。正是出于它的本性,与目标受众的沟通需要一定程度上了解(这种了解来源于数据和观察)受众需求以及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满足他们的需求。
  • “选定如何与受众交流的过程离不开企划。”

在我们自己于2014年2月发布的《实时营销报告》里,我们向900名营销人员询问他们如何定义实时营销

untitled

12%企业受访者表示实时是在不到一秒时间内回应消费行为的能力。

这是一个非同寻常的做法,我想只会让消费者质疑他们是否真的想要与一家实行如此即时自动回复的公司打交道。这种回复时间也许并不最适合社交渠道的营销人员,那里的用户想要一个更自然、人性的接触。

这让问号悬在另一个问题上:品牌在社交媒体上的人工、非自动回复是否足够即时以配得上“实时”一词?

这就是我们的受访者对“你或你的客户现在采用下列哪些实时营销方法?”这一问题的回答。

untitled

“实时”与否,社交媒体营销是唯一在重要性和相关性上有所增长的营销方法。企业需要相应地制定策略,同时牢记上述的挑战。

虽然很明显实时营销对于营销人员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机遇,但是大部分人都集中把社交渠道当做他们努力的唯一输出管道。通常只是照抄其他品牌的成功策略而没有思考策略是否适合自己的品牌和主题思想。

实时不仅仅是社交,还是通过任何特定渠道进行营销的不同途径。

Via: 199it翻译自Econsultancy

 

]]>
饮食之旅:研究显示常使用社交网站会导致饮食紊乱 增加体重 //www.otias-ub.com/archives/202587.html Tue, 18 Mar 2014 17:02:19 +0000 //www.otias-ub.com/?p=202587 m_id_375280_facebook

美国学者认为,使用Facebook会诱发饮食紊乱。

经过对上千名女性的生活进行观察和研究后,其结果令美国科学家大吃一惊——经常使用社交网络,比如Facebook,会导致人饮食紊乱失调。这篇论文发表在广受关注的“饮食之旅”国际版上。

研究发现:如果女性每天使用Facebook超过两个小时,往往就会过度饮食导致体重上升。而且她们通常都是对着电脑吃的。而且,人们都喜欢在社交网站上分享各种美味的食物——从美味漂亮的蛋糕以及配方到最近大热的乌克兰局势,这也是很令人担忧的。这会使人紧张,带来压力。要不然就是分享和查看朋友们发布的各种照片。

那么该怎么办呢?完全拒绝社交网络?当然,心理医生说可以尝试一下。而我们则建议您尝试营养师推荐的最“无害”的健康饮食。

“吃东西,当然,是因人而异的,”营养师说,“但是我们要特别关注,吃什么可以帮助自己更好的工作和午餐与晚餐之间的饮食。以下列举的食物都是低热量的,不高于150卡路里。”

1、2个猕猴桃(95卡路里)

2、低脂酸奶(60卡路里),或干酪(每100克含110卡路里),一杯全脂牛奶(65卡路里)

3、21颗杏仁(147卡路里)

4、7块饼干(120卡路里)

5、3块燕麦饼干(120卡路里)

6、3根小胡萝卜(60卡路里)

7、一把葡萄干,约50克(130卡路里)

8、煮咖啡,100克糖,10克荷兰奶酪-37千卡

9、半个桔子或苹果,100克低脂酸奶-50千卡

10、10克白色的牛奶乳酪,100克番茄汁-45千卡

对于爱吃甜食的:

混合多种干果-杏干、梅干、葡萄干、苹果干、枣、香蕉干等等(请察看食品包装袋上标注的卡路里量);无花果、奶酪或素豆腐;不加糖的苹果酱;水果果冻块;果酱、西风……

对于爱吃咸的:

生蔬菜,撒上酒或醋;半块烤土豆,撒上低脂奶酪和盐;饼干或玉米面包,配低脂奶酪和盐;咸杏仁5-6枚;葵花籽或南瓜子20-30克;西红柿奶酪;蒜蓉黑面包。

]]>
BI Intelligence:美国社交网站数据:Facebook日赞27亿 //www.otias-ub.com/archives/191729.html Mon, 03 Feb 2014 14:59:29 +0000 //www.otias-ub.com/?p=191729 BI Intelligence近日发布了一份报告,对于每家社交网站获得的用户数据以及这些数据如何契合各家网站的战略进行了研究。社交网站由大量的用户“大数据”组成。全球网民每天花在社交网站上的平均时间是两个半小时,他们的活动可以反映出很多东西。

现在各家社交网站都投下重金,希望能有效利用这方面的数据。如果他们能紧紧地抓住用户的关系、兴趣和消费习惯,社交网站就可以向用户提供更好的个性化内容。广告商也可以投放更精确的定点广告。但是由于每家社交网站的侧重点不同,每个网站获得的数据类型也有很大的不同。

以下就是报告概要:

Facebook的API收集63种不同的数据,比其他社交网络都多。因为有很多内容在Facebook上分享,因此Facebook可以很好的了解人们的关注点。每天在互联网上,Facebook的“赞”按钮要被点击27亿次。

Google+帮助Google将搜索数据情景化,从中可以判断出人们为什么要搜索某类数据。Google+和Google的关系还朝着另一个方向发展:判断Google搜索结果中的网络页面排名,“+1”的数量和Google+数据现在已经是最重要的因素。

32%的LinkedIn用户的一等联系在500-999之间,19%的用户在301-499之间。这个数据可以让我们以一种新方式看待工作招聘和维系。

在2013年8月3日顶峰时期,Twitter每秒要处理143199条推文。这些推文提供了一个实时窗口,从中可以窥探出民众关心的新闻和信息。根据Pew研究的数据,52%的Twitter美国用户消费新闻信息,这个比例比Facebook用户高。

每天上传到Pinterest的图片数量接近百万。其中超过17%放在“家庭”条目下,约12%放在“风格/时尚”条目下。更重要的是,Pinterest上80%的照片是转帖的,因此在最初上传后,产品图片可以有更长的保质期。

]]>
Shareaholic:2013年Q4 八大社交网站推荐流量排名 //www.otias-ub.com/archives/190367.html Sat, 25 Jan 2014 12:24:37 +0000 //www.otias-ub.com/?p=190367 社交内容发现及分享平台 Shareaholic 针对自身平台下 2013 年 Q4 的数据分析显示,Facebook 以 48.85% 的增长占据了九月份到十二月份之间推介流量变化接受分析的八大社交平台之首,内容推荐网站 SumbleUpon 以 54.36% 的增长位列第二,第三名则是 Pinterest,在同一时期内获得了 30.06% 的推荐流量增长。

Shareaholic 对八大社交媒体平台在去年九月份到十二月份期间的推介流量情况进行了分析,除计算出每月推介流量占总流量的百分比之外,还总结了该百分比的涨跌情况:

Facebook,StumbleUpon 和 Pinterest 的进步最为明显。其中,Facebook 从九月份的 10.37% 增长到十二月份的 15.44%,涨幅达 48.85%,超过 5 个百分点,其成绩比剩余七个网站的数字相加的两倍还要多。StumbleUpon 从九月的 0.56% 到 0.86%,涨幅达 54.36%,0.3 个百分点。Pinterest 从 3.68% 到 4.79%,涨幅达到 30.06%,1.11 个百分点。

其它平台情况请查图表。

via:36KR

]]>
DODA:调查显示社交网站好友人数或暴露恋爱次数 //www.otias-ub.com/archives/177184.html Wed, 04 Dec 2013 11:17:18 +0000 //www.otias-ub.com/?p=177184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使用社交网站用户不断增多,其中很多人通过这种方式它与朋友保持联系,互通有无。日媒近日在对部分社交网站进行调查时还发现社交网站好友人数与恋爱次数关系重大。

据报道,日本知名猎头网站“DODA”此前以20-29岁青年男女为对象,进行了一项有关“社交网站好友人数”与“恋爱次数”关系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无恋爱经验男女的好友平均人数为61人,而有8次以上恋爱经验男女的好友平均人数高达165人。由此可知,好友人数与交往次数总体上成正比。但图表中,在横轴“9人”处却略有波动,引人深思。据分析,有过9次恋爱经验的男女可能因为不愿受到过去恋爱经历的束缚而对社交网站敬而远之。

DODA网站评论称,社交网站的好友人数居然能暴露恋爱次数,也许“现任”看了你的好友人数就能推断出你有几个“前任”哦!

此外,“DODA”进一步对人们使用社交网站频率进行了调查。此调查显示,没有恋爱经历的男女中,有64%的人根本不登陆社交网站;而有过7次恋爱经历的男女中,有44%的人基本上每天都登录社交网站。

由此可见,人气男女可以熟练应用各个社交网站来与人交流。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沟通交流能力强的人都大受欢迎!(

]]>
调查显示婴儿出生一小时长相就能传遍全世界 //www.otias-ub.com/archives/145870.html Thu, 29 Aug 2013 14:47:36 +0000 //www.otias-ub.com/?p=145870

英国一项调查显示,由于照相器材和社交网站带来的方便,英国多数新生儿到世上还不到一个小时,长相就会传遍全世界。

报道说,照相器材方便了,社交网站多了,父母宣告喜获麟儿的方式也多了。上述这项调查发现,社交网站普及以来这5年中,英国新生儿父母中只有6%从没在社交网站上跟大家分享过孩子的照片。其中有62%的父母,在孩子出生一个小时以内,就把照片贴了上去。调查也发现,即使父母不贴,他们的亲戚朋友也会帮他们放上网。

调查结果还显示,有了孩子后,即使要二十四小时照顾孩子,英国有61%的新生儿父母,还是会挤出时间,一个星期上传孩子照片3次。有22%的父母一个月则会上传3次。

]]>
密歇根大学:研究显示使用社交网站时间越长心情越糟 //www.otias-ub.com/archives/141173.html Fri, 16 Aug 2013 08:57:09 +0000 //www.otias-ub.com/?p=141173

社交网站是人们与家人和朋友保持联系的平台,但美国一项研究显示,使用社交网站的时间越长,人的心情会越差。研究报告发表于14日出版的《科学公共图书馆综合卷》杂志。

  经验取样

密歇根大学研究人员找来82名大学生志愿者进行这项研究。研究人员说,之所以选择大学生,是因为他们使用社交网站的频率较高。

研究人员监控这些大学生的社交网络使用状况,同时每天五次不定时给他们发去手机短信,要求他们回答一些问题,比如:当前感觉如何、是否焦虑、是否孤独、是否在使用社交网站“脸谱”,是否在与其他人面对面交流等。

这种调查方法被称为“经验取样法”,是一种获知调查对象日常生活中所思、所感和行动的可靠途径。

研究人员还在调查开始和结束时分别询问调查对象对生活的满意程度。

  影响心情

调查显示,使用社交网站越多的大学生,不快乐感觉越多,对生活的满意度下降越明显。与之相反,使用网络摄像头与朋友聊天或在现实生活中见面能让他们更开心,就连笑的频率也会增加50%。

研究负责人伊桑·克罗斯说,调查结果体现了互联网如何影响人们的生活。英国《每日邮报》14日引述他的话报道:“从表面上看,‘脸谱’为满足人们基本的社交需求提供了无价的资源。但我们发现,‘脸谱’并没有能增进人的幸福感,相反,还会削弱这种感觉。”

尚无证据证明人们在不开心时会更多使用社交网站。克罗斯说,孤独和社交网站是两个独立影响幸福感的因素,“人们并非因为孤独才去使用‘脸谱’”。

  有趣研究

各国研究人员先前针对社交网站做过不少有趣研究。有研究说,经常在社交网站发布照片会令朋友疏远;如果有一个人对某篇文章点“赞”,那么就会有更多朋友如此做。

今年四月,英国牛津大学一项研究显示,使用“脸谱”交流的夫妻相处时更容易出问题,另外,利用社交网站保持联络的夫妻对婚姻的不满程度更高。

牛津大学国际互联网研究所博士伯尼·霍根说,人们使用社交网站时,往往会同时和多人交流,有时会“顾此失彼”,不经意间冷落某些人。这或许是造成这些夫妇婚姻不和谐的原因之一。

]]>
L2:社交媒体在零售网站流量中占比仍然很小 //www.otias-ub.com/archives/134502.html Thu, 25 Jul 2013 00:00:01 +0000 //www.otias-ub.com/?p=134502 社会化媒体营销是前面几年到现在的一个热点话题,不少电商企业也积极投身于社会化媒体,希望获得社交流量和转化,但来自L2 Think Tank的研究发现零售商网站中来自社交网站的流量仍然非常之低。

在美国零售网站的流量来源构成中,搜索仍然仍然占主导地位,然后是直接访问流量,社交媒体带来的流量仅占到2.4%。

尽管如此,零售商仍然对社会化媒体投入甚多。L2发现使用Facebook,Twitter,YouTube, Pinterest and Instagram等平台的零售商呈现上升趋势。

不同的社交平台为不同类型的站点带去的流量不同,这取决于不同行业的资源投入程度,以及行业,用户本身的属性。Facebook对钟表首饰行业影响最大,在社交流量中的占比达到76%;YouTube则在美容护肤品类中效果最好,流量份额达到27%,可能是因为寻找这些产品的用户也会在看关于如何化妆打扮的视频;Pinterest则在家居和礼品类目中有较大的影响力,社交份额为31%。

via:eMarketer

]]>
HarrisInteractive:调查显示更多雇主利用社交网站筛选求职者 //www.otias-ub.com/archives/132241.html Mon, 15 Jul 2013 11:02:32 +0000 //www.otias-ub.com/?p=132241

虽然社交媒体信息对求职很有帮助,但CareerBuilder的一份最新研究显示,社交媒体也可能使你丧失工作机会。在借助社交媒体筛选求职者的招聘经理中,超过五分之二(43%)的人表示他们会因某些信息而婉拒求职者,这一数字比去年提高了9个百分点。

此次调查为全国性的在线调查,由哈里斯互动(HarrisInteractive)代表CareerBuilder进行,调查时间从2013年2月11日持续至3月6日,涉及2,100多名招聘经理和人力资源专员。调查发现,近五分之二(39%)的公司使用社交网站了解求职者,而去年为37%。

社交媒体对求职者而言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许多雇主在看过求职者的社交网站后将其从职位候选人中剔除,这是因为他们发现了不利于申请成功的信息,主要包括求职者的某些不当行为以及谎报任职资格:

·求职者贴出挑逗性或不恰当的照片/信息50%

·某些信息涉及求职者醉酒或服用毒品48%

·求职者恶意中伤前雇主33%

·求职者缺乏沟通能力30%

·求职者对种族、性别、宗教等发表歧视性言论28%

·求职者谎报相关任职资格24%

同时,一些雇主还注意到,社交网站上的一些信息会让求职者更具吸引力,或坚定了其给予求职者工作机会的决心。近五分之一(19%)的招聘经理称,他们发现了一些促使其雇佣求职者的信息主要包括:

·求职者展示出了专业形象57%

·喜欢求职者的个性50%

·求职者多才多艺,兴趣广泛50%

·求职者的背景信息印证了其专业资格49%

·求职者富有创造力46%

·沟通能力强43%

·其他人极力推荐求职者38%

雇主会利用一切可用工具来确保做出正确的决定,因此会有越来越多的雇主借助社交媒体来筛选求职者,”CareerBuilder人力资源副总裁RosemaryHaefner称,“求职者必须意识到什么信息对雇主有用,进而保护好其网络形象。同时,招聘经理和人力资源部门必须仔细考虑两个问题:如何利用从社交媒体获得的信息,这些信息是否与求职者的任职资格相关。”

招聘经理在社交媒体上寻找什么?

研究表明,招聘经理通过社交媒体了解求职者在面试之外的行为和个性,但其最感兴趣的是求职者的职业描述,以及求职者与公司文化的匹配性。

为使你的社交媒体资料传达出正确的信息,Haefner建议:

搜索你自己在谷歌或其他网站上搜索是雇主调查你在线性格最简单的方式。自己尝试下,便可知道雇主将看到哪些具体内容,删除你不想让未来老板看到的垃圾信息。某些浏览器可能会保存你的信息,所以请在公共电脑上进行搜索,确保你得到的结果正确无误。

检查你的隐私设置社交网站经常会更改隐私设置,有时甚至会改变你的个人设置。定期检查你所有账号的隐私设置就是一个不错的做法。

展示你的才能在社交网站上提供一些证据,证明你的简历很真实。你可以贴出你获得的奖项和荣誉、志愿者行为以及令你非常自豪的成就等。雇主经常会搜索社交媒体,以了解你的相关任职资格,或者看看你是否多才多艺,所以请确保此类信息容易被搜索到。

做好标记你对自己放到网上的东西非常小心并不代表你的朋友也同样小心。注意其他人贴出的有关你的信息,以及你标记的信息,以便保护你的网络形象。

]]>
B2BInternational:调查显示社交网站对儿童吸引力最大 色情网站次之 //www.otias-ub.com/archives/128505.html Mon, 08 Jul 2013 17:28:46 +0000 //www.otias-ub.com/?p=128505

暑假临近,网络安全专家提醒父母们,每年这个时候,孩子们不仅在室外玩耍的时间会变长,他们使用互联网的时间也相应延长。在上学期间,互联网是一个有用的数据和知识来源。但是如果不加限制,互联网对这些小网络冲浪者来说,其实是一个危险的地方。各种威胁,包括常见病毒以及网络诈骗,还有那些不适宜儿童观看的内容,都可能使您的孩子甚至整个家庭面临危险。

现在,很多家庭都有越来越多的设备可以访问互联网,这意味着儿童上网也变得更容易,同时控制他们的上网行为也变得更为困难。根据B2BInternational于2013年4月为卡巴斯基实验室进行的一项调查,平均每个家庭有2台或3台计算机或平板电脑(全球平均数为2.5台设备)、1部或2部智能手机(平均1.4部)以及1台平板电脑(平均0.7台)。儿童或多或少地会使用这些设备,而家长控制功能则远没有被广泛应用。

卡巴斯基实验室对其保护产品中整合的家长控制模块的反馈进行分析,发现2013年前五个月,以下潜在危险的资源对互联网上的儿童吸引力最大:

以绝对数量计算,仅仅在上个月(2013年5月),卡巴斯基的家长控制模块就检测到超过5200万次访问社交网络的企图,还有2500万次针对色情网站的访问企图。这反映出一个有趣的变化,即色情网站排名下降一位,位居社交网站之后。此外,2013年1月排名前三位的网站还包括在线购物网站。可以想像,孩子们会在这些购物网站浏览玩具之类的产品。在这种情况下,父母们需要特别注意。因为如果孩子知道父母的银行卡放在哪里,很可能会利用银行卡网上购物。不仅如此,孩子还可能会误入网络罪犯创建的假冒购物网站。

此外,不同国家儿童的喜好也不同。在美国,“色情”类别网站高居榜首,其访问比例高达22.02%;其次则为购物网站,访问比例为19.50%;位居第三位的则是社交网站,访问比例同购物网站相似,为18.88%。英国的情况同美国相似,位居前三位的网站类别同样是色情网站(23.27%)、在线购物网站(19.59%)和社交网站(16.14%)。值得注意的是,相比在线聊天和访问论坛(4.84%),英国儿童更喜欢休闲游戏(5.94%)。德国的儿童最喜欢浏览色情内容(25.66%)其次为在线购物网站(20.68%)和社交网站(18.29%)。

日本的情况和其它国家都不相同。年轻一代的日本人更喜欢访问“在线聊天和论坛”类别的网站(34.25%)。很显然,这些网站远比社交网络受欢迎,因为社交网络的访问比例仅位居第四(10.59%)。此外,很多日本流行的网站资源都采用了创建论坛和博客的工具创建。色情网站位居第二位,访问比例为23.28%,排名第三位的是在线购物网站(16.89%)。

在巴西,儿童访问最多的是社交网站(22.34%)。与其它很多国家一样,排名第二和第三位的分别为色情网站(18.91%)和在线购物网站(16.76%)。

“正如我们经常所说的,预防胜于治疗。这也是我们的家长控制技术一直所坚持的理念。在当今世界,对各类信息的访问比之前任何时候都便捷。同时,儿童也特别容易受伤害,毕竟他们都很天真。所以,有必要使用专门的工具,保护儿童无法接触到不良网络内容,”卡巴斯基实验室网页内容分析团队总监KonstantinIgnatyev解释说,“家长控制功能被整合于卡巴斯基实验室最新的保护技术,这些技术被应用于卡巴斯基实验室产品中。这种全面的安全解决方案能够确保儿童上网环境安全,同时避免系统遭受感染、攻击以及其它在线威胁的侵害。”

其实,软件产品中的家长控制功能使用方便,能够让家长保护儿童不访问不良内容,同时又不妨碍访问正常的网页内容。通过使用简单的工具,家长可以根据自身和儿童需求,设置保护功能。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家长控制功能还允许家长限制儿童访问某些特定网站和程序,或整个互联网。这样,家长就可以给孩子制定使用计算机的时间表。如果在非规定时间,计算机就无法开启,这样孩子就不会因为上网而耽误做作业或其它重要事情。

]]>
社交网站中的人际关系链是现实关系链的延伸 //www.otias-ub.com/archives/125006.html Sun, 16 Jun 2013 13:06:27 +0000 //www.otias-ub.com/?p=125006 在现实社会中,人们建立联系的原因和方法千差万别,人们之间的关系也有远近之分,有些人对于自己至关重要,有些人只是路人甲乙丙丁。在社交网站上,人们可以根据现实生活中的关系圈子建立人际关系,还可能依据兴趣、群组、游戏、应用等衍生功能与互不相识的陌生人建立联系。社交网站中的人际关系链又有哪些特征呢?

 

图1 网民使用社交网站拓展人际关系圈的方式[1]

 

一、现实社会关系圈是社交网站好友关系建立的首要选择

从拓展人际关系的方式来看,社交网站用户更倾向于把现实社会中认识的人添加为好友。一方面,相比较跨地域、跨国界的陌生人,现实社会人际关系向网络平台延伸的安全系数高,网民心理防线较低;另一方面,人们在社交网站可以借助于照片、日志、状态等自我表达形式宣泄情绪,多样化的表达方式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言语、表情、姿态等无法表达出来的一面呈现出来,周围人的故事似乎更能捕获人们的眼球。依笔者浅见,这种延伸在一定程度上也会促成随波逐流的群体由非社交网站用户转变为社交网站用户。在询问账号、用户名的过程中,产生一股潜移默化的口碑营销力量,当身边的人都在使用社交网站的时候,自己也随波逐流的跟着去了。

二、地缘、业缘关系是社交网站好友关系可能建立的搜索条件

社交网站用户对拓展人际关系的选择范围具有较为明确的目标,51.03%的被调查者搜索老乡、校友、同事添加为好友。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斯坦利·米尔格拉姆曾以连锁信实验尝试证明平均只需要6个人就可以联系任何两个互不相识的美国人。这一实验现象并不是说任何人之间必须通过6层、或者只需要通过6层关系就可以产生联系,而是肯定了人与人之间的普遍关系,素不相识的两个人之间通过一定的联系方式,总能够产生一定关系。基于地缘、业缘关系建立可能的好友关系,也奠定了与朋友的朋友建立好友关系的可能性。

三、“以貌取人”是与陌生人建立好友关系的抉择前提

即使是在互联网上,“以貌取人”似乎也是重要的择友条件。52.93%的被调查者会根据头像来决定如何处理其他人发来的添加好友请求。现实生活中面对面的交流,很容易受到容貌、声音、服饰风格等首印效应的影响。主动搜索地缘、业缘关系较强的人添加为自己的好友,根据头像选择相貌良好的陌生人建立好友关系,从这个角度来看,社交网站用户拓展人际关系并非是盲目的,人们追求亲近、美好事物的理想贯穿于线上线下。

]]>
CNNIC:社交网站中的功能关系链 //www.otias-ub.com/archives/124986.html Sat, 15 Jun 2013 16:12:54 +0000 //www.otias-ub.com/?p=124986 技术进步,推动互联网应用层出不穷成为一个大趋势;互联网接入门槛的降低及网龄增长带来的技能娴熟,在一定程度上会提升网民对互联网应用的要求,几乎每一个互联网应用都体现出多种功能穿插并行的特征。社交网站是人们在网络社会中建立及维系人际关系的平台,社会交往依赖于信息的产生、交换、流动;这一信息流运动促使其在社交功能的沃土中孕育出游戏、音乐、资讯、购物等带有社会化共享特性的延伸服务。

总体上看,社交网站的用户群体呈现出年轻化态势。网民年龄增长伴随着社会阅历、人际关系的沉积,相比较年轻气盛的一代,年长者对网络社交的需求自然没有那么多样化。从个体来看,不同的社交网站以其不同的产品特性及用户定位吸引着不同年龄阶段的用户。人人网、朋友网成为21~25岁年轻人最爱的网络社交应用;51.com用户多集中于26~30岁;开心网捕获了31~35岁网民群体的喜爱。用户年龄层次化分布特征与社交网站的差异化定位密切相关,网民选择社交网站的原因又体现出了社交网站的哪些关系链呢?

       图1 社交网站用户年龄分布对比[1]

 

一、人际关系是社交网站的中轴线

从产品属性来看,人际关系是社交网站的核心元素。被调查者中,通过社交网站拓展人际关系圈子的用户群体占比为36.42%。现实社会中,每个人的生活空间和时间有限,社交网站让人们的相遇变得相对容易。人们可以不受时空限制,通过不同的社交网站平台,认识不同地域的男男女女,让同时段、同场合和不同人的同步交往变得可能。依笔者浅见,社交网站的人际关系通常会以三种基本方式进行:一,现实社会人际关系向网络社会的延伸;二,网络社会产生全新的人际关系;三,网络社会人际关系向现实社会人际关系的转变。现实社会中,人们的姓名、相貌可以作为标识个体人的符号,与网络社会中的昵称(ID)、头像相对应。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的首印效应,通常会让人们产生以貌取人的交往选择。网络的匿名性在很大程度上赋予人们交往的自主性与自由性,在无法获知对方真实姓名与相貌的前提下,通常依赖于签名、文字等符号进行交友选择。

 

      图2 网民使用社交网站的原因[2]

 

二、关系是信息获取的工具性支持

社交网站的信息获取可以说是基于人际关系选择的过滤信息。人们看到的信息是由自己建立的人际关系圈子输送的,从这种意义上讲,社交网站用户对信息源是自主式选择,展现在自己眼前的也是人际关系中另一方发布的内容。假设信息接收量与好友数量成正比,并不意味着信息接受量也如此,越为冗繁的信息越易造成部分信息的隐藏。好友基数大,产生的内容多,信息更新速度快,想看见的反倒看不见了。

三、自我表达是情感交流的关系交换

网络上的自我表达与现实生活中的面对面表达有所不同。现实社会中面对面的沟通表达,可以借助情境、语气、表情、动作等更好地获得即时反馈,有人听到、有人看到,人们才可以去表达;网络社会中,人们可以过滤非言语交流的尴尬,人们有更多的时间思考信息的传递内容应该如何构成、如何形成网络人际关系印象,不管是否有人回应,日志、照片等内容的发布总会被人看到。

拓展人际关系、获取信息、自我表达在社交网站平台似乎形成一个层层递进的循环,关系作为基本元素穿梭于循环当中。用户使用社交网站的原因各不相同,可以推断用户在社交网站的关系选择也不尽相同;当用户加入活动小组,是否会对关系产生影响呢?

]]>
Media Behavior Institute:调查显示美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将15%的上网时间花在社交网站 //www.otias-ub.com/archives/108171.html Fri, 26 Apr 2013 14:58:39 +0000 //www.otias-ub.com/?p=108171 Media Behavior Institute针对美国人的调查显示,移动设备的发展使得桌面互联网使用率下降,手机和平板电脑导致互联网用户使用计算机的时间减少。调查涉及的时间 为于2012年7月结束的6个月,以及于2013年1月结束的6个月。调查显示,在特定的一周内,桌面互联网使用率下降了5个百分点。

2011-2013年美国用户通过哪些终端上网

2012年美国用户使用移动互联网的活动比例

2013年美国用户使用移动互联网的活动比例

随着桌面互联网使用率的下降,移动互联网的使用率上升。平均来看,43.5%的受访者在于2013年1月结束的6个月内每周通过手机访问互联网,较于2012年7月结束的6个月高8个百分点,17%的受访者通过平板电脑访问互联网,提升了4个百分点。

就互联网用户的上网活动而言,市场研究机构Experian Marketing Services发布的最新研究结果显示,美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将最多的时间花在收发邮件上,比重达到23%,而当他们使用桌面互联网时,仅有5%的时间在收发邮件。

报告还发现,美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将15%的上网时间花在社交网站,比重排在第二位。而就桌面互联网而言,美国用户将27%的时间花在社交网络上,娱乐占据的时间排在第二位,达到15%。

随着平板电脑的进一步普及,移动和桌面互联网的使用格局还将继续变化。去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在美国,67%的移动互联网用户称他们多数时间或仅仅使用手机上网,仅有三分之一的受访者称用半数或多数时间使用桌面互联网。

]]>
Piper Jaffray:调查显示在美国青少年33%认为Facebook仍是第一大社交网站 //www.otias-ub.com/archives/106739.html Fri, 19 Apr 2013 15:50:46 +0000 //www.otias-ub.com/?p=106739 美国投行Piper Jaffray最新调查显示,Facebook仍为美国青少年用户最受欢迎的社交网站,但不可忽视的是,Twitter的增长速度很快。Piper Jaffray的调查显示,在美国青少年用户中,33%的用户认为Facebook仍是第一大社交网站,但这一比例比去年秋季的42%下 降了9个百分点;Twitter位居其二,约有30%的用户认为是最重要的社交网站,这一比例比去年秋季的27%增加了3个百分点;另外,17%的用户认 为Instagram最重要,这也让Instagram成为美国青少年用户群体中的第三大社交网站,而去年秋季这一比例为12%。

 

//www.otias-ub.com/wp-content/uploads/2013/04/2057230177929106511.jpg

Piper Jaffray的资深分析师基恩·穆斯特(Gene Munster)表示:“这最终还将是Facebook面临的一个长期问题。”但要知道,Facebook目前已经掌控着Instagram,因此这两家网站可以结合起来考虑。去年4月,Facebook宣布以10亿美元收购了Instagram。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Facebook和Instagram今年春季的总市场份额只被Twitter抢走了4%。

穆斯特目前将Facebook股票评级定为“增持”级,并将其目标股价定为38美元。有意思的是,38美元正是Facebook去年5月首次公开募股(IPO)的初步价格,但自IP0以来,Facebook股价已经下跌了30%以上。但是,穆斯特认为,Facebook将能够通过一些渠道,来实现现有用户规模的货币化,例如并购等措施。

]]>
Bitly:2012年全球社交网站使用状况分布图 韩国青睐Tumblr //www.otias-ub.com/archives/102022.html Mon, 25 Mar 2013 15:09:37 +0000 //www.otias-ub.com/?p=102022
调查:全球社交网站受众各异 韩国青睐Tumblr

 

调查:全球社交网站受众各异 韩国青睐Tumblr

 

调查:全球社交网站受众各异 韩国青睐Tumblr

 

调查:全球社交网站受众各异 韩国青睐Tumblr

 

调查:全球社交网站受众各异 韩国青睐Tumblr

调查:全球社交网站受众各异 韩国青睐Tumblr

2013年3月24日域名缩略服务商Bitly近日发布了全球社交网站使用状况分布图,其中包括中国的微博和人人网、日本的Ameba、俄罗斯的Odnoklassniki等广受欢迎的社交网站。该分布图为观察全球互联网用户如何联络朋友和关注新闻提供了意想不到的视角。

伊朗网民喜欢浏览LinkedIn和Google+等美国社交网站,中国网民大多使用本地网站。韩国网民青睐Tumblr网站,使用率远远超过美国。

该研究结果公布在社交编程及代码托管网站GitHub上,追踪了全球通过Bitly服务缩略域名的网站的点击量状况。Bitly首席科学家希拉里•梅森(Hilary Mason)在博文中写道,2012年Bitly每月对数据进行两次抽样调查,之后对每个国家和社交网站的点击量进行统计。

这项调查中一个最大的意外是,中国大陆社交网站在其他华语地区的渗透不强,微博等一些在大陆地区广受欢迎的社交网站在香港和台湾的使用率较低;台湾用户大多不使用微博和Twitter,而是喜欢用Tumblr。

此外,Tumblr是韩国点击量最多的国际社交网站。在美国,图片社交网站Pinterest的点击量最高。当然,这项调查结果并不尽善尽美,只统计了由Bitly提供缩略域名服务的网站的点击量状况,而且像韩国最大社交网站赛我网(Cyworld)这样广受欢迎的本地社交网站也未统计在内。因此,这样统计出来的结果某些方面会令人惊讶。

在伊朗,互联网用户似乎将社交网站视为获取海外新闻和求职机会的一条途径,而并非日常休闲交流。截至目前,Google+是伊朗网民最喜欢的社交网络(而且Google+在伊朗的使用率在全球最高),LinkedIn和Reddit位列其次。伊朗社交媒体领域除了中国的豆瓣(受欢迎程度与Reddit相当)之外,似乎主要都是美国社交网站。

此外,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的互联网用户更喜欢Odnoklassniki 和Vk等俄罗斯社交网站,但也同样喜欢美国和日本的网站。哈萨克斯坦和立陶宛等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的互联网用户对LinkedIn等美国社交网站和俄罗斯社交媒体的喜欢程度似乎一样。

调查:全球社交网站受众各异 韩国青睐Tumblr

调查:全球社交网站受众各异 韩国青睐Tumblr

调查:全球社交网站受众各异 韩国青睐Tumblr

调查:全球社交网站受众各异 韩国青睐Tumblr

]]>
CNNIC:2012年中国网民社交网站应用研究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97505.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97505.html#comments Thu, 28 Feb 2013 16:40:01 +0000 //www.otias-ub.com/?p=97505  

“通过手机定位和附近的陌生人交友的用户比例仅为28.7%。”CNNIC日前发布的《2012年中国网民社交网站应用研究报告》给出了这一数据。

移动社交被业内普遍认为是社交网站的未来发展方向。与传统PC端相比,移动社交产品的布局显得非常重要,这种布局应该更加方便移动用户的操作习惯。

报告指出,社交网站移动终端的特性,决定用户只能实现一些相对简单的操作。约九成用户使用移动社交应用来浏览好友的新鲜事或动态;77.2%人用聊天工具和好友聊天;74.2%发布个人状态。拍照并上传照片在移动终端上更为便捷,52.7%的移动社交网站用户使用过该功能,玩游戏的用户占到54.8%。这说明社交网站的功能越简单、便捷,越能获得移动用户的青睐。

 

 

以社交网站开心网的移动端为例,其清晰版客户端首页设计就全面顾及到移动功能使用的便捷性,使用起来让用户更加方便和自在。在清新版移动客户端上,我们能看到这些便捷的功能都放置在首页的醒目位置,如“消息”、“照片”、“游戏”、“好友”。这些常用的功能,使移动用户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与在PC上社交网站无法实现的功能相比较,移动端的地理位置功能在开心网移动端首页也被安排在非常醒目的位置,点击首页的“附近”按钮,就能查看“附近的人”和“附近图片”,可以查看附近的人的相关信息,并可以问候和赠送礼物。

不过,该功能使用人群相对低些。报告也显示,目前尝试这一功能的用户,男性和女性的比例均较低,约三分之一移动社交网站用户会发布个人所在位置,不到三成用户通过手机定位进行陌生人交友。值得一提的是,总体上看,男性和女性移动社交网站用户使用的功能差别不大,但大约四成男性用户通过手机定位和附近的陌生人交友,这一比例是女性用户的两倍,显示出陌生人交友的功能更受男性欢迎。

 

 

而通过地理位置服务来寻找周边的优惠和团购信息的人则更少,比例仅为23.1%。这说明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尚不成熟,仍处在初级阶段。

报告还对不同年龄层次的移动用户在社交网站上的使用功能做了比较。其中,年轻的移动社交网站用户发布内容的意愿相对较高:年龄越小,在手机上发布个人状态或发表日志或者日记的比例越高,19岁及以下用户和20—29岁用户中超过八成利用手机发布个人状态,约六成发布日志或者日记;年轻用户也更愿意用手机拍照并上传。

 

 

值得注意的是,在位置类服务方面,年龄越大的移动社交网站用户使用意愿越高,包括发布个人所在位置、寻找周边的优惠和团购信息。而在陌生人交友方面,除19岁以下的低龄群体,其他年龄群体使用比例接近,其中以30—39岁为最高。

报告下载:http://e.weibo.com/1787567623/zlgYcgkxh

]]>
//www.otias-ub.com/archives/97505.html/feed 1
ComScore:2012年数字趋势报告:Facebook社交网站在线时长占比高达83% //www.otias-ub.com/archives/94797.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94797.html#comments Sun, 17 Feb 2013 12:30:34 +0000 //www.otias-ub.com/?p=94797

分析称Facebook社交网站在线时长占比高达83%

 

2012年12月各大社交网络网站美国在线时长份额图

2012年2月15日市场研究公司ComScore日前发布数字趋势报告指出,Facebook仍是最受关注的社交网站,其社交网站在线时长占比高达83%。

据ComScore的分析数据,2012年12月,Facebook仍是最受美国用户青睐的社交网站,当月的用户在线时长占比达10.8%。ComScore的调查发现,尽管去年12月份谷歌(微博)旗下网站的美国访客数量最多,达1.914亿,但Facebook的关注度仍最大。谷歌旗下所有网站的用户在线时长占比为10%,略低于Facebook。此外,Facebook的社交网站总在线时长的占比更是高达83%。

分析称Facebook社交网站在线时长占比高达83%

 

Facebook CEO 马克·扎克伯格

在关注度上,任何一家社交网站都无法与Facebook相比。去年12月,排名第二的Tumblr的社交网站在线时长占比仅为6%,而Pinterest和Twitter的这一比例均不足2%。需要指出的是,ComScore的统计数据仅包括桌面应用,并没有考虑移动应用的时长和流量。

Tumblr、Pinterest和Instagram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间,这三家社交网站的美国独立访客数量均出现迅猛增长,目前这三家社交网站的独立访客数量相当。ComScore称这种有趣的趋势为“视觉网站”的兴起,因为这些网站均提供以图像为中心的服务。

分析称Facebook社交网站在线时长占比高达83%

 

Tumblr 、Pinterest和Instagram独立用户增长趋势图

Tumblr是这些社交网站新秀的领先者,去年12月份,Tumblr的美国访客数量同比增长了64%达3080万。据ComScore的数据,去年12月份,-Pinterest和Facebook旗下的Instagram的美国访客数量同比均增长了284%,Pinterest的访客数量达2890万,略高于Instagram的2740万。

]]>
//www.otias-ub.com/archives/94797.html/feed 2779
调查显示:社交网站易引发嫉妒心理 度假照片为最大诱因 //www.otias-ub.com/archives/94560.html Fri, 15 Feb 2013 04:50:16 +0000 //www.otias-ub.com/?p=94560 社交网站引发嫉妒心理让人痛苦?
社交网站易引发嫉妒心理

德国最新调查显示,Facebook上好友发布的度假、爱情生活、工作成就等信息会引发嫉妒心理,并由此让人感到痛苦和寂寞。

德国两所大学合作开展的这项调查发现,Facebook引发嫉妒心理的情况十分普遍,并成为前所未有的社会比较平台。全球最大的社交网站Facebook用户数量已经超过10亿。

研究人员发现,三分之一的人们在浏览Facebook后感觉心情更糟,对生活更加不满;而那些只是浏览却没有上传任何信息的人受到的负面影响最深。

柏林洪堡大学信息系统研究所研究员汉娜告诉记者:“我们发现很多人浏览Facebook后会产生嫉妒心理,这让他们感到孤独、沮丧或者气愤,人数之多让我们感到很惊讶。”

汉娜说:“根据我们的观察,有些受到负面影响的人会停止使用Facebook,或者至少减少使用时间。”汉娜还预测说,Facebook在某些市场可能会达到饱和。

来自德国柏林洪堡大学以及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假期照片是引起愤恨的最大诱因,超过半数的嫉妒心理来源于Facebook上的假期掠影。

社交互动是引起嫉妒心理的第二大常见原因,用户会比较自己和好友收到生日祝福的数量,以及照片和帖子获得多少“赞”或评论。

研究人员在周二发布的名为《Facebook引发嫉妒心理:用户生活满意度的潜在威胁》报告中指出:“被动浏览会让人产生反感,用户主要是在嫉妒别人的幸福生活、度假方式和社交活动。”

“研究表明,社交网络引发的嫉妒心理的蔓延和无所不在会降低用户的生活满意度。”

30多的人大多会嫉妒他人的家庭幸福,而女性大多会嫉妒别人的外貌。

调查发现,这种嫉妒心理会让某些用户在Facebook上夸大自己的成就,以更好地表现自己。

调查显示,男性大多会在Facebook网站上自我宣传,从而让人们知道自己的成就,而女性则注重表现自己的娇好的样貌和丰富的社交生活。

研究人员根据两项调查得出了上述结论,共有600人参与调查。研究结果将在于今年二月在德国举行的信息系统会议上公布。

第一项研究专注于由Facebook引发的嫉妒心理事件的规模、范围和性质;第二项研究则注重于这些嫉妒心理对Facebook使用以及用户的生活满意度带来的负面影响。

研究人员表示,虽然两项调查中的参与者都是德国人,但其结果仍具有国际意义,因为嫉妒心理是人类普遍存在的情绪,而且它可能会影响Facebook的使用。

研究人员总结道:“从供应商的角度来看,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用户时常感觉Facebook氛围压抑,长期来看,这会危及这个社交平台的持续发展。”

]]>
Facebook:旅游业如何更好地利用社交网站进行营销? //www.otias-ub.com/archives/92846.html Tue, 29 Jan 2013 03:00:27 +0000 //www.otias-ub.com/?p=92846 每当Facebook针对其新动态发表声明时,旅游业中的很多人士都会非常关注,尽管有些时候他们并不乐意这样做,但毕竟Facebook现在已经不仅是针对年轻人的热门社交网站,它影响着全球约10亿名用户。

正因为其强大的影响力,Facebook的一位营销专家在上周于奥地利因斯布鲁克举行的Enter 2013会议上的主题演讲吸引了300位旅游电子商务专业人士的目光。

Facebook 负责旅游业的团队负责人Aoife Desmond表示,在如何有效地充分利用社交网站来传播市场营销信息方面,旅游业的表现已经落后于其它行业。

但Desmond表示,在企业成功地利用Facebook与用户进行互动方面,旅游行业中有“上百个优秀范例”。(Desmond任职于爱尔兰都柏林的Facebook分公司。)

国泰航空成功地利用Facebook进行营销

Desmond指出,国泰航空(总部位于香港)是旅游业中充分利用Facebook这一营销工具的最优秀范例。

“国泰航空规模化地通过口碑相传效应来进行营销,它在这方面做得相当好,它使用Facebook在小规模的消费者群当中传播营销信息,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Desmond在会议当场播放了一则短视频,介绍了国泰航空于2011年在Facebook举办的“环游世界80天”的比赛。正如旅游科技网站Tnooz在当时所报道的那样,该航空公司让Facebook用户有机会赢得前往12个国家的免费航空之旅。

为了赢得比赛,用户必须上传一段视频,以解释他们为什么能成为优秀的品牌宣传大使。一个名为Mike的男性用户成为了比赛的赢家,他在进行环球旅行的过程中在Facebook上传了有关旅程的视频和博文。

该航空公司在Facebook发布了广告,以向用户及其好友的好友宣传上述比赛,并在比赛结束后向这些受众展示赢家的旅程信息。国泰航空的广告可以根据用户的年龄、国籍或性别对其进行定位,使得其广告成本实现极高的回报率。

该航空公司利用其粉丝群的力量,推出此广告时其粉丝数量为124,000名,而这些粉丝的好友高达2900万名。

国泰航空的数字营销经理Ali Bullock表示:

“现在你可以向大量受众讲述一个内容丰富的故事,这是前所未有的。随着社交网站用户的年龄不断增长,我们在各种社交网站大规模推广品牌价值的做法将为我们带来长期的效益。”

国泰航空的最佳实践很好地阐释了Desmond的演讲主题(“社交媒体时代下的旅游营销”)。

有关Graph Search的话题

遗憾的是,Desmond并没有透露有关Graph Search的信息。Facebook近日推出了上述工具,它允许用户对其社交联系人网络中的活动进行挖掘,以获得深入的信息。目前该服务的测试版仅向一部分美国用户开放。

Graph Search的着重点在于它允许用户查找其它人的历史旅行信息。

精心设计的Graph Search用户界面将使用户轻松地浏览其好友“赞”过的地点、景点和酒店,并为他们提供相关的地图和照片内容。

Facebook最终可能会把上述功能与其移动APP的新功能Nearby(附近的兴趣点)进一步整合起来。当用户出现在其好友“赞”过的地理位置附近时,Nearby功能将为该用户推送提示信息。

TripAdvisor在利用社交渠道与消费者进行互动方面表现出色

Desmond认为,在众多旅游企业当中,TripAdvisor是另一个充分利用社交渠道与消费者进行互动的优秀范例。她高度赞赏该网站使用户能更轻松地将他们在Facebook的社交关系整合到旅游体验当中,在使用TripAdvisor时,用户首先看到的是与自己相关的地理位置信息,该网站根据用户的好友曾去过的地方来提供这些信息。

这与网站利用社交网络来影响用户的旅行预订决策有关,以前我们依赖于旅行代理以及旅游杂志Conde Nast Traveler等专业的渠道,然后我们转向使用基于程序算法的搜索引擎。

接着消费者寻求利用群众的智慧(如TripAdvisor等网站的内容),而现在我们希望能利用“好友的智慧”。

自TripAdvisor将Facebook整合到其网站体验后,前者的“用户粘性增长了20%”。

这对企业而言非常重要,因为“来自社交好友的意见比价格更具影响力”。Desmond引用了Travelocity的调查结果,其数据显示,当用户给出的酒店点评分数平均每增加1分,酒店就可以在维持同等的市场份额和入住率的基础上将其价格提升11.2%。同样,当酒店的声誉有所提升,其每间客房的平均收入也将随之而增加。

千禧世代的旅行者具备哪些特点?

Desmond还提到了其它数据,以进一步强调社交渠道的重要性。

18-34年龄段的用户又被称为“千禧世代”,他们是在Facebook上进行分享占比最高的用户群,也是Facebook共享内容的最大来源。但加拿大用户的情况例外:在加拿大的Facebook用户当中,50岁以上的加拿大用户是该网站的共享内容的最大来源。但从全球来看,加拿大用户的情况是个例外。

那么这些千禧世代希望获得什么?相比其它年龄段的用户,他们的独特之处在于:

• 他们想要看到更多共享内容,并让更多用户看到他们所分享的内容

• 他们希望尽可能地获得更多独特的体验

• 追求个性化

• 希望能通过移动设备来上网

• 热衷个性化的推荐信息,以塑造他们的在线形象

“Zuckerberg法则”

Desmond表示,适用于千禧世代的情况将很快适用于其它年龄阶段的用户。

而在社交分享的增长方面,数字营销市场调查机构eMarketer的《与新一代的美国旅行者同行》调查报告指出,63%的X世代(婴儿潮世代的下一世代)旅行者在度假旅行期间会每天在Facebook更新其状态,而1/3的婴儿潮世代(出生于1946年至1964年间)旅行者会这样做。

Desmond表示,这些数据与Facebook的内部数据相一致。她表示,上述信息还为“Zuckerberg法则”提供了数据支持:这一法则指的是每两年分享内容的数量都会翻倍。另外,旅行者在旅游生命周期中的每个阶段都可以使用Facebook,从获得旅游灵感到旅行的实际体验过程,这使得该网站为广告客户提供一个品牌营销的独特平台。

旅游企业在社交营销方面的启示

Desmond使用了一张晚宴照片,照片当中的人们围着烛光分享故事,这张照片反映了旅游品牌需要致力于打造的社交对话。假设你在晚宴中传播你的品牌信息,那其它人是否将充分接收这些信息呢?这些信息是否又会被赋予新的活力呢?

“为了吸引这些消费者的注意力,营销人员必须想清楚应如何融入到社交对话当中,而不是排斥这些对话。如果旅游品牌能注重于了解它们的粉丝,并持续与他们进行对话,那他们将获得最大的成功。”

我们已经看到,那些最为成功的企业正是那些善于讲故事的品牌——它们善于为其目标消费者带来更多价值,而不是竭其所能参与所有对话或者以过于商业化的方式来活跃地参与Facebook平台。

要实现上述目标,企业需要采取4个主要步骤:

• 与用户产生联系

• 与用户进行互动

• 对用户产生影响

• 将你的平台与Facebook进行整合

旅游营销人员应更注重其Facebook粉丝的质量和相关度,而不是仅关注粉丝的数量。

Desmond表示:

“我之前曾在苏格兰旅游局工作,我当时参与了一项广告营销计划,由于该计划以极具成本效益的方法来针对目标市场进行营销,因此它获得了奖项。”

“上述直接营销计划获得成功的关键在于我知道我所要寻找的是‘探索文化的人群’,这样一来我们才能实现我们的目标,并获得投资回报。如果我们没有专注于向那些出生于婴儿潮时代的受众宣传文化,那我们可能无法实现目标。这些受众会阅读《国家地理》杂志和打高尔夫球,他们可能也会喜欢爬山,而且不太需要在度假旅行时享受阳光。”

“当你观察Facebook就会发现,你可以根据受众的特征属性(包括可支配收入的估算)来制定针对性的市场定位策略,这种定位的精准度将高达90%,而很多在线渠道的平均精准度仅为35%。”

而在互动方面,旅游营销人员应注重于不断与粉丝群进行互动,即使是一些微不足道之处,这样他们才能与粉丝建立更紧密的关系。企业的确有机会能制定一个有效的宣传策略,相信企业都希望其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能为企业带来更好的发展势头,而不仅仅是短期内点击量的增加。

移动渠道确实值得关注,在用户花费在Facebook的时间当中,他们将40%左右的时间用于浏览动态消息更新(newsfeed)。与此同时,这些动态消息更新产生了65%的 “赞”以及39%的评论内容。因此你的品牌内容在动态消息更新版块中被浏览和转发的次数可能比它们在你的Facebook品牌页面上被浏览和转发的次数多出40-150倍。

因此精准地对消费者进行定位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神经营销调查研究公司Neurofocus指出,据统计,Facebook网站的用户粘性明显高于其它渠道的用户粘性。

该调查公司在多个平台(如电视和网站)对一个为时30秒的视频进行测试,它发现用户在Facebook平台上浏览视频后对情感的影响力指数为7.2%,相比其他渠道,消费者对品牌信息的印象更为深入。

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各种渠道的用户都在同时使用不同的媒介——例如在使用平板电脑上网的同时听广播,因此你会希望使用一个与你在情感上产生最多共鸣的渠道。

一位常旅客平均拥有309个Facebook好友,这是一个很大的影响范围。用户的好友圈能对其产生重要的影响,调查报告称,好友的意见所具备的影响力比广告信息的影响力大五倍。

如果你的内容很受欢迎,那你的Facebook页面将成为“有价值的媒体”。你的页面所触及的用户将比那些依赖于付费媒体的用户数量多5.4倍。

这是因为每个故事的关注度都会随着被“赞”次数的增加而提升,有价值的内容也可以通过病毒式营销的效果而得益,也就是说Facebook的算法将通过良性循环来更广泛地传播这些受欢迎的内容。

有趣的数据

Facebook在2012年上半年的业务增长当中,超过50%的增长来自移动渠道,该渠道的使用率同比增长了67%。

Desmond引用了PhoCusWright的美国在线旅游调查报告(第12版)的移动渠道旅游花费数据,其结果显示,在整体在线旅游花费当中,16%的花费来自于移动设备;而在整体旅游花费当中,7%的花费来自于移动设备。

Desmond表示,来自移动渠道的销售业务具有强大的潜力。从整个电子商务领域来看,使用移动APP进行预订的用户进行预订的速度比一般用户的预订速度快两倍,来自移动渠道的订单规模通常也比来自传统互联网的订单规模要大。

在Facebook所拥有的约10亿用户当中,约50%的用户曾使用移动版的Facebook网站和Facebook APP。该网站的内部调查报告称,Facebook APP的美国用户和德国用户每个月使用该服务的时间平均为8小时。也就是说,在他们用于移动APP的时间当中,他们将约32%的时间都用于Facebook。(想必他们将剩余的时间用来玩Zynga的游戏。)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情况是:Desmond在其幻灯片展示中提到了Hotel Tonight,并强调该企业很值得关注。Hotel Tonight是Desmond在展示的过程中提到的唯一一款旅游APP。

via :traveldaily

]]>
GlobalWebIndex:2012年全球社交网站活跃用户排名 //www.otias-ub.com/archives/92508.html Sun, 27 Jan 2013 09:34:34 +0000 //www.otias-ub.com/?p=92508

市场研究机构GlobalWebIndex近日公布了全球社交网站的活跃用户排名:Facebook仍然高居第一,Google+、Youtube、Twitter、Qzone(QQ空间)分居后四位。GlobalWebIndex总部位于英国,所统计的活跃用户为12月份使用那些社交网站的用户。简单介绍下这份报告:

全球社交网站

1、Facebook仍然是全球第一,活跃用户有7亿左右,全球互联网用户所占比例为51%;

2、Google+全球活跃用户数量已达到3.43亿,全球互联网用户所占比例为25%。去年Google+还被讽刺为”虚拟鬼镇”,但今非昔比。

3、约有21%的全球互联网用户每月都使用YouTube,略高于Twitter。

4、Twitter全球活跃用户数达到2.88亿。GlobalWebIndex预测,2013年,Twitter仍将增长最快。据悉,后者在GlobalWebIndex研究的31个市场上(约占全球互联网用户总数90%)的活跃用户数量已经增长了40%。

中国的社交网站

9家中国社交网站上榜了GlobalWebIndex的这份社交网站排名。其中,腾讯QQ空间(Qzone)、新浪微博在所有中国社交网站中排名第一、第二,在全球排名中分居第五、第六。报告统计腾讯公司的三个产品,QQ空间、腾讯微博和腾讯,后一个上榜具体指的是哪一产品,令人不解。而这份报告没有统计移动社交产品,也让其显得不那么专业。

“从去年第四季度收集的数据显示,用户越来越多地从本地化社交平台向全球化社交平台转变,这也拉动了Twitter、Google+和Facebook的快速增长。”GlobalWebIndex表示。其实,Google+的增长并不是建立在Facebook和Twitter下降基础上,而是侵吞更小的本地化的社交网络用户为基础。展望未来,Facebook、Google+、Twitter和YouTube的用户增长仍将以本地化社交化小型社交网络失去用户为基础。

 

]]>
Y Combinator:调查显示美国青少年使用最多社交网站为Tumblr //www.otias-ub.com/archives/89805.html Sat, 12 Jan 2013 01:00:46 +0000 //www.otias-ub.com/?p=89805
调查称青少年使用最多社交网站为Tumblr

青少年消费者对各大社交网站的使用情况

2012年1月11日硅谷创业公司孵化器 Y Combinator的合伙人盖瑞谭(Garry Tan)最近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青少年使用最多的社交网站并非Facebook,而是Tumblr。

在Y Combinator支持的Survata的帮助下,盖瑞谭对年龄在13岁到18岁和19岁到25岁两个年龄段的一共1038位消费者使用社交网站的情况进行了调查,他调查的结果如下:

1、Tumblr是青少年消费者使用最多的社交网站。59%的青少年表示他们经常使用Tumblr,相比之下,只有54%的青少年表示他们经常使用Facebook。

2、Facebook在低年龄段消费者中仍然最受欢迎。在13岁到18岁的消费者之中,55%的人表示他们经常使用Facebook。

3、Snapchat越来越受到低年龄段消费者的欢迎。在13岁到18岁的消费者之中,已有13%的人表示他们经常使用Snapchat。

4、在19岁到25岁的消费者之中,只有4%的人经常使用Snapchat。

]]>
BBC :各界对于未来150 年的预测–数据信息图 //www.otias-ub.com/archives/89703.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89703.html#comments Thu, 10 Jan 2013 16:21:02 +0000 //www.otias-ub.com/?p=89703 英国BBC 新闻从各方新闻、期刊、杂志、研究报告、部落格等,整理出了各界对于未来150 年的预测,列出图表,并标明发生的机率;以下帮各位整理出几个有趣的预测。
2013 年可能发生的事:

社交网站Pinterest 会被Google 收购,机率中高。

医生和病人只需透过手机App 看诊,便可完成就医,机率高。

中国大陆的防火墙会完全无法阻挡人民获取所有资讯,机率高。

中国大陆的科学研究水准会超越美国,机率低。

 2014~2022 年之间可能发生的事:

2014 年,你只要花不到100 英镑,便可以自由重组基因,机率高。

2015 年,「不死老鼠」将会出现,机率低。

2016 年,Facebook 将失去社交网站霸主的地位,机率高。

2016 年,农业将大幅由机器人取代人类进行劳力工作,机率高。

2016 年,极圈的冰层将完全融化,机率中高。

2017 年,人只需要透过智慧型手机,便可直接与对方碰触,机率低。

2017 年,电脑将具有嗅觉,机率高。

2020 年,除了核能以外,新型态的合成能源将诞生,机率中高。

2022~2062 年可能发生的事:

2024 年,人类可以将脑中的想法直接输入电脑,机率低。

2025 年,过半的美国人体内将植入定位系统,机率低。

2030 年,中国大陆将宣布占有月球主权,机率中低。

2030 年,将有一个统治世界的政府诞生,机率低。(这不是《海贼王》吗?)

2037 年,车辆将全自动驾驶,机率高。

2049 年,世界人口数量将达极限,往后人口将逐渐下降(机率高)

2050 年,出现超越10000公尺高(约3000层楼高)的建筑物(机率高)

2060 年,人类将在火星上建立基地,机率低。

 2062~2150 年可能发生的事:

2062年,复制人出现,机率低。

2099 年,冰河时期来临,机率低。

2105 年,美国税法将废除,不用再缴税,机率低。

2150 年,将有人可活超过150岁,机率低。

除了机率、时间以外,也整理出不同类别,以及归属于正面或是负面的看法。看完之后,有些事情只能用异想天开来形容,但有些事情确实让人非常兴奋,例如直接将想法输入电脑,那就再也不用打字啦!对于这些预测,你觉得有几件事情可能真实发生呢?

]]>
//www.otias-ub.com/archives/89703.html/feed 1661
CNNIC:2012年9月超过4成的用户会在社交网站上看到好友推荐的产品 //www.otias-ub.com/archives/77579.html Wed, 07 Nov 2012 16:58:41 +0000 //www.otias-ub.com/?p=77579

2012年11月7日据CNNIC数据平台的最新数据显示,9月社交网站的人均单日访问次数达2.2次,人均单日访问时长达11分钟,近八成的社交用户关注社交网站的商业信息。

数据显示,在社交网站用户中,超过4成的用户会在社交网站上看到好友推荐的产品,产生购买想法;接近4成的用户会参考社交网站上好友的评论,帮助自己进行消费和购物决策;近4成的用户会在社交网站上和好友分享好的品牌、产品和商家;此外,超过1/4的用户遇见不好的消费经历,在社交网站上评论和投诉。

而不参与上述任何行为的用户仅占22.1%,CNNIC分析师谭光柱认为,这一分析结果表明近八成的社交用户关注社交网站的商业信息或参与社交网站的商业活动。这也一定程度上解释了电商导购类的社交网站能够快速成长的原因。

尽管如此,社交媒体商用价值挖掘不充分的状况在全球都存在。据美国斯坦福大学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目前不到三分之一的公司将社交媒体用于商业目的。社交网站的商业价值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
QuantiaMD:面向执业医师的职业社交网站 //www.otias-ub.com/archives/76132.html Thu, 01 Nov 2012 15:45:40 +0000 //www.otias-ub.com/?p=76132 与覆盖各行各业的LinkedIn不同,QuantiaMD只面向职业医师提供服务
与覆盖各行各业的LinkedIn不同,QuantiaMD只面向执业医师提供服务

QuantiaMD试图成为医疗行业的LinkedIn。该公司本周宣布,从风投公司Fuse Capital获得了1200万美元投资。这是到目前为止该公司规模最大的一轮融资,总额达到2700万美元。

LinkedIn目前是职业社交网络市场的领先者。不过,尽管各个行业的专业人士都会使用LinkedIn去分享职场简历,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会在LinkedIn上从事大部分的职业社交活动。

对于当今的许多行业,职业社交活动越来越多地发生在垂直社交网站,这类网站与用户所处行业具有更紧密的联系。对工程师来说,这包括GitHub和StackOverflow;对设计师来说,则包括Behance和Dribbble。医疗行业从业者也有着类似需求。

许多医生和医疗行业专家都希望通过互联网服务分享职业履历,在治疗诊断中与其他专家合作,或认识更多同行。这样的需求推动了Sermo、Doximity和QuantiaMD等网站的发展。今年9月,Doximity获得了1700万美元投资。

QuantiaMD有着自己的竞争优势。该公司创立于2005年,目前拥有80多名员工。QuantiaMD今年8月聘请了新任CEO Mike Coyne。他此前供职于医疗分析公司Verisk Health,帮助该公司营收突破2亿美元。

Coyne表示,过去3个月,美国超过1/4的执业医师访问了该公司平台。这一数字也得到了市场研究公司Manhattan Research的确认。目前,QuantiaMD平台上有16万身份得到确认的医师,以及500多名专家团成员。Coyne估计,美国市场共有超过60万名执业医师。

Coyne认为,这一数字表明,医疗行业从业者已准备好通过在线平台开展社交活动,并将传统的线下活动转移至线上。目前,大部分医疗机构仍然依靠传真和邮件与医生保持联系。这些医疗机构平均每年发送1700万份传真。

QuantiaMD提供桌面和移动平台。通过建设规模庞大的执业医师网络,QuantiaMD将了解每名医生的擅长领域,他们正在从事的活动,从而可以帮助医疗机构向医生提供针对性的培训材料,改进医疗质量。

QuantiaMD希望成为一家软件提供商。Coyne表示,一些大型医疗机构已经与该公司签订了多年期软件授权协议,这将是该公司未来主要的盈利模式。通过更多的授权协议,以及进一步改进客户服务,Coyne预计该公司2013年营收将翻番。

如果QuantiaMD获得成功,那么将带来更好的医疗质量,使病人得到更好的治疗。当然,LinkedIn也将在医疗市场遭到不利影响。

本文编译自TechCrunch

]]>
Forrester:2012年人们每周平均上网时间是19.6小时 //www.otias-ub.com/archives/73932.html Fri, 19 Oct 2012 00:00:22 +0000 //www.otias-ub.com/?p=73932 下面这张统计图按照研究机构Forrester的说法,应当只是参与调查人员的错觉而已,这张图主要展示的内容是询问被调查者每周花多长时间上网。图中的调查结果显示,2012年人们每周平均上网时间是19.6小时,和去年21.9小时相比似乎有所下降,但别着急,这个数据另有隐情。

Forrester认为每周上网时间变少只不过是受访人员自己的感觉而已,实际上他们几乎一天到晚都挂在线上。“尽管实际情况是他们始终处于在线状态,但他们自己不觉得自己在线。”来自Forrester的分析师Gina Sverdlov表示,“人们会实时用到谷歌地图,还时不时地上Facebook查看好友的更新,但这些行为没有被人们列入在线时间的考虑中,因为他们甚至已经把这当做是生活中的一部分了。”

所以在Forrester对人们进行在线时间的调查时,最终的结果是不太准确的。这项调查研究在美国针对58000名网民进行,调查中还被问及了他们的上网习惯问题。这种说法其实很合理,当我们已经在网上的时候,还谈什么上不上网的问题呢?

Sverdlov说,人们对互联网的说法似与他们自己究竟在现实中怎么使用网络的,似乎也不太一样。例如,Forrester调查有多少人会经常访问社交网站,受访者中有70%表示他们经常登录社交网站,2010年时这个数值是58%。同时,其他类别的活动比如照片共享,以及人们花在论坛和讨论群中的比例有明显下降。

Sverdlov说,实际上人们还是会发照片,并且在线上与好友聊天,只不过这些事情都已经聚合到Facebook或者Twitter中了,受访者却并不自知。“我们会从调查结果中看到一些网络活动此消彼长的关系,因为实际上在现如今的社交网络中,以前可进行的网络活动都能放到社交网络中进行。”

由此不难总结,我们真正在网络上所做的事,或许与我们向他们描述的说辞有所出入,即便这并非我们本意。但这一点也正说明了互联网与人类的融合越来越紧密,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致于我们并不自知,我们的生活正因互联网发生改变。

]]>
PocketGamer:社交游戏发行商在社交网络上的粉丝数据 //www.otias-ub.com/archives/67620.html Fri, 07 Sep 2012 00:30:31 +0000 //www.otias-ub.com/?p=67620 我们都知道社交媒体的重要性,但是它究竟有多重要以及如何综合运用并不为太多人所了解,尤其是现阶段用户在Facebook之类的社交媒体花费了大量金钱。为了更深层次地了解目前的现状,PocketGamer.biz对一些大的社交游戏发行商进行了研究,看他们如何整合运用Twitter和Facebook社交网站。

Twitter

一些移动游戏公司在Twitter上的营销做的就很好。EA在Twitter上有大约100万的粉丝,Gameloft的Facebook粉丝大约有22万,而EAmobile大约只有5万的跟随者。

对大多数公司而言,社交媒体的营销是种复杂的、综合性强的营销方法,比如要了解你关注了哪些信息,除了要有公司的主账号,还要为游戏单独注册一个账号。

例如,AngryBirds的Twitter账号上有大约50万的粉丝,而RovioHQ的粉丝数量尚不足15000。GluMobile的Twitter粉丝数量大约为38万,Zynga大约有36万,这说明GluMobile在Twitter营销方面还是比较积极的。

Facebook

Facebook对全球玩家的吸引力要好于Twitter,由此也建议公司多关注这一块儿。AngryBirds的Facebook粉丝大约为2140万,而其在Twitter上的粉丝仅为50万。一般而言,在Twitter上排名靠前的公司,在Facebook上的排名也会靠前,两者的排名情况整体上没有太大差别。不过,从下边图表可以看出,尽管Zynga是Facebook游戏的主要发行商,但在Facebook平台上的粉丝数量仅为310万,而Gameloft在Facebook上的粉丝数量却为700万。

同样,Facebook的游戏发行商Crowdstar的粉丝数量也比较可观,GluMobile的Facebook粉丝数量约为150万。GREE也在Facebook上注册了账号,GREE_Corp的粉丝数量为2100,GREE_Games粉丝数量为8200,这对于一个拥有1.9亿用户的公司来说实在是微不足道。

以Twitter为营销中心

下图是游戏公司Twitter粉丝数量和Facebook粉丝数量的比值,比值越大说明其营销中心主要集中在Twitter上。PocketGems是典型的以Twitter为营销中心的公司,其Twitter粉丝数量是Facebook粉丝数量的70倍。

BackflipStudios和ChairGames分别在Twitter上推广他们的游戏Dragonvale和InfinityBlade,因此关注他们游戏账号的用户要远多于关注他们公司的粉丝数量。NimbleBit有两三个比较受欢迎的社交游戏,但是小的独立开发商似乎都不怎么关注Twitter和Facebook。TinyTower和PocketPlanes还没有Twitter账号。

虽然Twitter是一个以公司品牌推广为主的平台,但ZeptoLabs的Twitter粉丝数量是其游戏CutTheRope粉丝数量的三倍,CutTheRope的Facebook粉丝为110万。

Android平台游戏发行商Animoca排在最后,不过它在Twitter和Facebook上的粉丝数量都比较低。

以Facebook为营销中心

下图是游戏公司Facebook粉丝数量和Twitter粉丝数量的比值。Crowdstar的Twitter粉丝数量很少,但它Facebook的粉丝数量是与Twitter粉丝数量的比值却是最大的。GREE两种社交媒体的粉丝量比值也比较明显,其Facebook粉丝数量大约是Twitter粉丝数量的70倍。

综述

综上所述,Facebook和Twitter有着不同的功能,可以吸引不同种类的用户,特别是关注公司品牌和关注公司游戏品牌的粉丝受众是不同的。

规模比较小的公司更多注重自己的游戏品牌,尤其是还拥有一款比较受欢迎的游戏。

这样看来,在我们前两张信息图标中,GluMobile、Gameloft、Com2uS、GREE以及Zynga的不同表现证明了公司应该平衡好地Facebook和Twitter的用途和用法,这样才能与大量用户进行很好的互动。

很多公司用户都有Facebook账号,但很少有公司能把Facebook和Twitter都做的很好。获取用户成本已经成为开发者头疼的问题,而这些社交媒体推广方法可以有效降低营销成本。

 

来源:Pocket Gamer.biz

]]>
社交网站知道你上网都干了些什么?–数据信息图 //www.otias-ub.com/archives/67326.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67326.html#comments Wed, 05 Sep 2012 14:38:51 +0000 //www.otias-ub.com/?p=67326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社交网站如Facebook、Google+、Twitter、Linkedin、Pinterest、Pandora都对用户数据的价值愈发重视。
而事实上,除了Google+本身以DoubleClick及AdSense的优势在广告用户方面占有优势,使其社交用户方面的价值显得并不那么突出,用户数据对其它网站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在众多网站中的收入数据中,显示Pinterest并没有广告收入,而其它社交网站的广告收入之和也仅仅是Google的零头。姑且不论Google有着经营多年的优势,在社交网络模式中,用户到底为各个社交网站提供了什么价值,而这中间的价值又是如何产生的?

事实上,用户的价值体现恰恰就在用户本身在社交活动中所产生的个人信息数据。社交网站可以通过对各种数据的挖掘,并针对不同类型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知道你上网都干了些什么。

via:visual

]]>
//www.otias-ub.com/archives/67326.html/feed 1
eMarketer:预测2012年美国将有8200万用户通过手机访问社交网站 //www.otias-ub.com/archives/62359.html Fri, 10 Aug 2012 02:32:40 +0000 //www.otias-ub.com/?p=62359 eMarketer最近数据预测,今年美国将有8200万用户(占美国人口的26%)通过手机访问社交网站,预计2014年这一数据将增长至近1.17亿。

Facebook已占据85%的移动社交网络市场,其比例有增无减。预计到2014年Facebook移动社交网络市场份额将增至87.4%,覆盖近三分之二的智能手机用户。

us-mobile-social-network-users(from eMarketer)

us-mobile-facebook-users(from eMarketer)

us-mobile-facebook-users(from eMarketer)

但与此同时,移动平台的社交网络增长率则将从2011年的50%降至2014年的18%。

eMarketer指出今年将有1.16亿美国人将成为智能手机用户,其中Android用户占比43%。

预计到2014年通过手机访问社交网络的美国用户比例将达36.2%(游戏邦注:如果从移动用户的范围来看,这一比例将达46.3%);Facebook今年的移动月活跃用户将达7000万左右,不足其1.86亿北美月活跃用户的一半(Facebook全球月活跃用户为9.55亿)。

]]>
EyeTrackShop:热点图演示社交网站广告位置价值排名 //www.otias-ub.com/archives/59810.html Sun, 29 Jul 2012 14:17:35 +0000 //www.otias-ub.com/?p=59810 Facebook现在凭着广告大赚特赚,根据今年第二季度的财报,现在Facebook移动广告的位置已经到了50万美金一天, EyeTrackShop 这家市场调查公司特地制作了以下眼动热点图来演示社交的用户平时都把视线集中在什么位置,以此分析出不同广告位的实际价值如何,想通过社交平台投放广告的各位就不能错过这份分析了。

图及分析结果如下:

1.眼动热点图

在所有的平台上,用户的实现都集中在网页的上半部分,这也使广告在网页端上的表现效果更好,因为移动版的广告都是新鲜事列表的下方。

2.广告位排名

好排名基本都在顶端,实际上,移动端上,位置处于下方的广告被关注的可能性很低。

3.移动端和网页的效果对比

从左边的图可以看出,iPhone客户端的广告,无论是被看的次数,时长和反馈都比不上网页,而iPad客户端则在前两项比网页版要好一些,不过总的来说,Facebook还是要在手机版本多下功夫改进才可以。

4.最后,是本次测试数据来源介绍

从450个测试者中获得的数据,其中38%是男性,62%为女性,年龄层在18-34为主。

国内的社交网站现在也很多,有没有人肯献身为他们做一份同类的调查呢?

via BI

 via: 供雷锋网
]]>
五大社交网站用户横向对比–数据信息图 //www.otias-ub.com/archives/57097.html Mon, 16 Jul 2012 13:51:01 +0000 //www.otias-ub.com/?p=57097 在国外,最受欢迎的五大社交网站非Facebook、Twitter、Pinterest、LinkedIn和Google+莫属。如果拿这五家社交网站的用户来横向比较的话,会发现有很多不同。从用户数和访问量来看,Facebook以9.01亿个用户和每月70.129亿次的访问量击败其余四家对手。在用户性别比例方面,Google+和Pinterest的比例失调,前者男性用户居多,而后者女性用户为主流。

Facebook用户每月花费在该网站的时间跟Pinterest用户持平,而Google+的用户每月访问时间竟然不到3分钟!另外,用户年龄分布和网站价值都有很大的不同。如果你想知道更多的消息,请读下面的图。

文/雷锋网

]]>
Shop.org&Forrester:电子邮件成美国人重要沟通工具 //www.otias-ub.com/archives/55401.html Wed, 04 Jul 2012 15:00:01 +0000 //www.otias-ub.com/?p=55401 据全美零售商联合会Shop.org和Forrester研究机构新的市场营销研究发现,不少将经济低迷作为扩张机会的企业认为,电子邮件是与客户联系的最重要的方式之一,而且大多数企业都计划利用电子邮件,将新推出的产品、促销活动等信息发送给客户,并得到客户的反馈。

iResearch艾瑞咨询整理Maritz Research发布的数据发现,在其2012年4月进行的一项网民调查中,有52%接受调查的美国网民最倾向于选择电子邮件作为向企业进行反馈的工具,而表示曾经使用过电子邮件向企业进行反馈的网民比例则高达75%。

电子邮件成美国人重要沟通工具

艾瑞咨询同时发现,18-24岁的年轻网民较其他年龄段网民更倾向于通过Facebook、Twitter等社交网站进行反馈,其比例为33%。

艾瑞咨询分析认为,美国网民将电子邮件作为与企业沟通的首选渠道,其原因有三个方面:首先,电子邮件是美国网民中渗透率最高的互联网服务之一,根据PewInternet2011年5月进行一项互联网调查数据显示,92%的美国成年网民使用电子邮件(与搜索引擎并列第一),其中61%的网民每天都在使用。

其次,电子邮件允许网民有充分时间进行思考和语言组织,从而全面地、有逻辑地反馈信息,这样有助于网民与企业的深度沟通。

最后,电子邮件能够有效地记录反馈信息,便于沟通双方回顾。艾瑞咨询同时建议,以Facebook为代表的社交网站的具有快速广泛的传播性、高度的互动性等特点,其对于企业建立和传播口碑有着重要作用。

虽然目前选择社交网站作为与企业进行反馈沟通渠道的网民比例还比较低,但随着未来社交网站的渗透率不断提高,企业将社交网站作为重要的客户沟通渠道。

此外,在经济低迷的情况下,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电子商务手段是企业必须考虑的问题之一。企业邮箱无论是作为内部协同办公工具、外部商务沟通工具,还是作为邮件营销策略工具。

一个稳定、高效和方便的企业邮箱系统的选择就显得格外重要,正如业界有这样一句话,“一款优质的企业邮箱产品是企业进行商务来往的最佳‘伴侣’,它是企业从生存到实现发展壮大过程中的最大功臣”。

]]>
社交探索网站上升期–数据信息图 //www.otias-ub.com/archives/48460.html Tue, 05 Jun 2012 05:18:39 +0000 //www.otias-ub.com/?p=48460 本幅信息图介绍了国外最流行的几个社会化网站,Pinterest,Tagged,Svpply,Twitter等等。当然国人对于这些网站也不陌生。社交网站仍然处于发展的上升期,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这是一个互联的世界,我们脱离不了社会化的浪潮。

]]>
未被发掘的”社交网站“核心商业价值 //www.otias-ub.com/archives/42198.html Mon, 14 May 2012 17:12:52 +0000 //www.otias-ub.com/?p=42198 “社交网站”井喷式发展的同时,盈利模式的探索进展缓慢。粉丝数量就是“社交网站”的核心吗?本文希望通过对“社交网站”核心元素、核心 DNA 的分析解码,去发掘出被忽视的核心商业价值,并借此作为开启“社交网站”突破盈利困局的起点。

社交网站的急速发展与盈利困境

互联网 2.0 时代,以 Facebook 为代表的 社交网站掀起了网站社交化的风潮,之后的“社交化媒体”以及“社交化营销”都是时下最热门的话题。

然而,对比社交网站井喷式的用户增长,其盈利能力却是乏善可陈,举个例子来说,Facebook 在2011年上半年净利润是5亿美元;而 Google 占据了世界互联网广告市场的半壁江山,仅今年第三季度的净利润就是27.3亿美元。国内的许多社交网站也面临同样的局面,用户价值很高,但商业利益不易实现,以上这些现实情况都显示了社交网站在商业模式上的探索进展缓慢。

面对这样的情形,我们应该追本溯源,探寻社交网站的独特之处——社交网站的核心价值是什么?它是否有被忽视的商业价值存在呢?

社交网站的核心元素分析

社交网站(Social Networking Site)有两个核心元素,一是社交关系(也称社交图谱);一是兴趣图谱。以 Facebook 为例,社交关系是指好友(friends);而公共主页(fan page)和群组(group)就是兴趣图谱。社交网站与传统网站的差异在于,社交网站的核心是基于信任的社交关系与兴趣图谱的结合,而以往的传统网站只具有其中一个元素。

对社交网站的分析,往往将社交关系和兴趣图谱混杂在一起,混淆了关系与兴趣这两个不同的社会学概念,也就难以展开更为深入的探讨。举个例子,与朋友聊起各自喜欢的手机,即使各自的喜好不同、甚至截然相反,也不会特别在意,不会因为这个原因而解除好友关系。但当一个用户发现他关注的某个手机品牌并不符合他的需要时,他就会解除对这个手机公共主页的关注。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一个人好友的数量增减并不明显,而一个品牌机构,粉丝数量却会大涨大跌。

在社交网站的发展初期,好友是有着紧密联系的亲属、同学、朋友和同事,其特征属于强关系,好友间的新鲜事自然是用户关注的焦点。其后社交网站在发展过程中为了增加用户粘性,推出了许多吸引用户兴趣的内容,常见的是公共主页或是兴趣小组,这些也就形成了最为真实、同时具有非凡价值的兴趣图谱。正是这些社会化的内容,使得社交网站具有了公众媒体属性以及进行商业营销的可能性。

社交网站与搜索引擎的盈利模式之争

以 Google 为代表的搜索网站和垂直型的社区网站,以其精准、简单的商业模式,获得了互联网广告蛋糕的大部分。而作为新兴势力的社交网站,必然在盈利模式上展开竞争,去争取自己的利益。

但是,纵观从社交网站产生出来的购买需求,到最终实现购买行为,这期间的路径过长,越接近最后的购买行为,就越有可能流失到搜索网站或垂直社区网站。这样的问题,一直困扰着社交网站在盈利模式上的探索。

社交网站虽然极具用户价值,但最终能否在商业模式的竞争上超越 Google 的搜索模式,尚未可知。或许能为社交网站助力的是电子商务、移动互联。

社交关系与兴趣图谱的结合产生出“核心商业价值”

  • 粉丝是核心价值吗?

在社交网站上进行的商业推广,许多人会聚焦在粉丝数量上。诚然,粉丝数量是信息传播广度的重要工具。但社交网站的核心DNA是朋友间的信任关系,如果商业推广中传达出的信息不被信任,再多粉丝也无价值,甚至起到负面作用。

  • 已知的核心商业价值之一:多重互动

社交网站对商业机构和品牌提供了一个与用户直接沟通互动的舞台,用户之间、机构与用户之间,会产生多重的互动关系。社交网站中用户与机构之间的多重互动已有许多深入分析,这里不再多说。

  • 被忽视的核心价值:被信任的信息

既然社交网站核心 DNA 是朋友间的信任关系,而朋友间产生出的“被信任的信息”也就是核心价值所在。只有被信任的人,才能产生出“被信任的信息”。

近百年来商业社会的发展,营销广告已经无孔不入,其极致地表现是:即使是无聊时间也会被广告侵占。但这样武装到牙齿的广告,越来越不为人所信。或许我们可以看到,在社交网站两个核心元素的相互作用之下,结出一个非凡价值的果实——“被信任的信息”。

正如美国社会化媒体营销专家 Wilson Kerr 指出:“品牌不能再向消费者简单地宣传产品的好处。推送已经过时,拉动才是正道。消费者需要的是那些来自与他们一样的消费者所提供的被证实、可信任的信息,并且知道在哪里能找到这些信息。”(Brands can no longer pitch the merits of their product to consumers. Push is out, pull is in. Consumers want verified, trusted information from people like themselves and know where to find it.)

“被信任的信息”是社交网站突破盈利困局的起点

  • “被信任的信息”如何分类?

“被信任的信息”基本有两种:一种是由商业机构发出,被用户认可的信息,比如转发、评论、收藏都是信任的表示;另一种则是朋友间聊天时,所提及涉及的商品名称、类别、品牌或是机构的信息。

用户关系的差异自然会导致信任值的差异,比如同学、同事、商业伙伴的信任度就差异很大。

  • 如何挖掘、产生、利用“被信任的信息”?

对“被信任的信息”的挖掘,一方面是技术水平的提升,而另一方面,又与商业模式挂钩。有些很好的营销案例,比如汉堡王“卖友求堡”就是一个极致的典型例证。

  • “被信任的信息”还需深入发掘

“被信任的信息”,这个看起来有点玄虚的概念,如何能实现切实可行的商业运作,帮助社交网站突破盈利模式的困局呢?这才是真正的难题!

 

附注:

对社交网站、SNS有着不同的定义和分类方式。在本文中,社交网站(Social Networking Site)是社会网络服务(SNS– 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中的一种,主要指人人网、新浪微博、腾讯朋友、开心网。

来源:http://www.ifanr.com/57626

]]>
Sociable Labs:调查显示沉溺社交网站或令用户花钱如流水 //www.otias-ub.com/archives/33877.html Mon, 23 Apr 2012 10:48:09 +0000 //www.otias-ub.com/?p=33877

社交网络会掏空你的钱包?听起来似乎不可思议,但却是实实在在的事情。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近日最新一项调查称,沉溺于社交网络不但耗费时间,而且会不知不觉让用户花钱如流水。主要是用户多在网上“晒”新买的物品,无形中影响到好友关注并点击相关链接,最终兴盛了购买行为。

这项调查是由网络市场调查公司Sociable Labs发起的。该公司调查了1088名“脸谱网”(Face-book)用户后发现,至少有四分之三经常网购的人会点击社交网站好友分享的产品链接,而将近有一半的人会购买好友推荐的产品。

该公司把这种通过社交网站好友推荐而购买商品的行为称之为“社交认同”,即消费者会基于网络社交团体来挑选购买商品。而通过社交网站好友推荐而购买商品的消费者被称之为“社交购买者”。对商品生产商而言,“社交购买者”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他们中的81%也是“社交分享者”。

]]>
互联网周刊:女性成社交网站用户中坚力量 //www.otias-ub.com/archives/30140.html Mon, 09 Apr 2012 17:34:55 +0000 //www.otias-ub.com/?p=30140 来自皮尤研究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女性在美国社交网站中比重正在逐步加大。已经由2008年的53%上升到2010年的56%,而男性用户比例则相应在降低。与此同时,在 Facebook上有8%的女性用户每天不止一次进行更新,而具备这一行为习惯的男性用户占比仅为3%。来自尼尔森在线研究中心的报告也显示,社交媒体和博客的访问者主要是女性。18岁至34岁的女性是所有年龄段中最活跃的人群。

当社交媒体成为我们文化生活的一部分时,任何社会化的活动都不能忽略其影响,哪怕是商业、政府以及体育组织。社交媒体正在影响着人们的行为,而这种影响力往往能左右人们最终做出的决定。事实上,女性对社交网站的影响究正逐步凸显。

社交网站的中坚力量

“可以说没有女性,就没有好的社交网站。”开心网副总裁郭巍将女性对社交网站的影响用这样一句话来概括。开心网当前的注册用户是1亿3千万,5千万活跃用户,女性比例占52%。虽然女性用户比例相比男性用户并没有占据绝对优势,但是实际上,真正促成社交网站活跃的正是女性。郭巍举例说:“假设一个办公室白领在注册社交网站时填写了生日信息,那么届时社交网站必然会提醒她的好友或者同事,收到信息的同事甚至对其有好感的人,都很有可能会送上一份虚拟礼物而不会觉得尴尬,更何况,因为送礼物,用户难免要停留在该页面,可能还会看看是不是有别的熟人也为其送礼物,或者浏览一些与之相关的信息,如此一来,用户粘性和网站UGC就会进一步增加,这就是女性最大的功劳所在。”

关注于社交媒体对于人际关系、联络方式习惯改变的美国公司Rebtel,在对2361名美国18岁以上的民众进行联络形式的调查之后,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女性更偏向使用社交网络去和家人、朋友及同事联络,而男性则偏向使用语音电话来联络。透析调查背后的本质我们会发现,这样的结果很符合女性喜欢精打细算和感情更细腻的特点,毕竟,在社交网站与熟人联络,其成本相比电话要低廉很多。而且,网络互动不会像电话一样要求对方立刻做出反应,也就相应避免了因为电话联络有一方不便接听而带来的情感伤害问题。

女性对社交网站的影响力已经日渐深入,而且还在持续不断的渗透,据悉,女性在Facebook上张贴照片的数量为男性的5倍。从营销层面来讲,这样的目的除了吸引男性眼光之外,就是等待别人的评论。而事实上,也确实会有大量男性会对女性照片做出评价,从而再度提高社交网站活跃度。

而且伴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社交网站的用户群也正在大幅转移,而在智能手机的用户中,女性用户显然又开始占据重要的半壁江山。美国一家针对女性观众的电视网络频道Oxygen在针对1600名18至34岁的社交网络用户做出调查后发现,在美国,有37%睡觉时会拿着智能手机,19%会因为花太多时间在手机上面而与男友发生争吵。

“据我了解,当前web客户端的客户量正在逐步降低,而手机客户端的用户量正在逐步上升,开心未来也有不少举措在移动互联网领域,比如即将于月底推出的开心集品、还有类Path应用。” 郭巍说道。

通过踩住无线互联网狂潮而抢占用户和营销机会,是当前各大平台都在发力的重心。考虑到女性比男性更注重隐私的特点(调查显示大多数女性会手动修改隐私设置,而男性大多选择默认隐私设置),以及女性人际关系界限更清晰的特点(皮尤研究中心调查数据显示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删除好友)未来移动互联网角逐中,社交网站不可缺少的就是提高女性的安全感,以及及时推送更新鲜更符合个性化的信息给女性用户,一旦她们对其产生了兴趣,就会源源不断的展开分享,形成新一轮的社交活跃链。

女性SNS产业链

女性对社交网站的影响,可以从两方面来讲,一方面是电子商务的影响,一方面是网络营销的影响。

“社交网络不再像传统媒体一样是单一的渠道传播,而是让我们和回归到了大众传播之前的概念,是一种高技术的传播手段,社交网站让传播速度更简单便捷,也让传播渠道更加多元化”。郭巍对社交网站的特殊性这样解释。而这其中不能忽略的一点是,对于八卦,女性表现得兴趣显然要比男性高很多。表现在对服装、化妆品等日常用品的采购,作为家庭采购生力军的女性也更加喜欢从网络入手,利用便捷的渠道来分享甚至帮自己做出决策。

当然,对于承担信息传播任务的平台,最需要关注的还应该是降低无效分享的信息量。因为真正的分享是利他而非利己的。以当前在国内大热的蘑菇街美丽说来说,大部分的流量都导向了淘宝,那么这就不可避免的会有大量托或者马甲存在。所以其中真正有质量的分享到底占据了多大份额,完全影响其未来的发展之路,因为一旦无效分享占据了主流,那么对于喜新厌旧的网民来说,当前的繁茂兴盛很有可能只是昙花一现。

除此之外,女性在社交网站特殊的喜好,对于网络营销从业者也有相当的借鉴意义。

权威机构在对性别和最新分享的信息内容进行交叉列联分析后发现,男性和女性在实用知识类信息的分享上没有差异,而男性更愿意分享时事新闻类、语录笑话类、商品信息类和好友动态类信息,女性更愿意分享影音娱乐类和文学艺术类信息。对性别和最新分享的信息的价值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不同性别的人在分享功利主义价值信息时没有显著差异,而在享乐主义价值信息的分享中,女性比男性更倾向分享享乐主义价值信息。尤其表现在女性在分享视频、文章、日志、相但册的强度的均值都要高于男性。

但需要注意的是,营销者要竭力避免的是负面口碑传播,因为一旦负面信息出现,互联网这把双刃剑很有可能凭借自己强大的舆论效力和快速的分享方式让企业难以翻身。

社交媒体发展的初级阶段已经结束,女性对社交网站的高度活跃度正在促使社交网站更加快速的进入成熟期。当我们以更加独特的社交手段和方式来提升女性在社交网站中的参与度和领导力。那么女性撑起的,就不仅仅是社交网站的半边天。

]]>
北卡罗来纳大学:研究显示社交网站可用于预测并预防性病传播 //www.otias-ub.com/archives/29775.html Fri, 06 Apr 2012 07:32:26 +0000 //www.otias-ub.com/?p=29775 2012年4月5日电 据“中央社”4日报道,社交网站Facebook除了可以知道谁正在和谁交往之外,未来也能知道谁患有性病。美国一项研究指出,类似Facebook的社交网站可以用来预测并预防性病传播。

北卡罗来纳大学传染病中心医学教授利昂等人进行的研究指出,感染艾滋病的风险不只发生在性伴侣之间,而是已扩展到邻近的朋友圈。

利昂表示,在同一社交圈的人们常有类似冒险模式的行为,以及和相同对象发生性行为。他以北卡罗来纳州的梅毒传染为例,在询问梅毒病患厮混的对象后,他能归结出性病传染有80%是在同一社交圈中的例子。

此外,研究团体也要求最近接受艾滋病诊断的病患列出心中认为最可能有感染艾滋病风险的朋友名单。在获得病患同意的情形下,研究人员通过Facebook和其他方式告知那些名单上的“朋友”,让他们知道他们认识的人已接受艾滋病诊断,而且他们同样也有感染艾滋病的风险。

这种策略是思考性病传播的全新方式,不仅锁定传统的高风险人口,而是运用Facebook让研究人员可以对性病传播进行连结。

利昂的研究团队通过在社交网站上张贴性病检测的最新结果,将Facebook视为一种对抗性病污名的方式。

也有研究人员认为可以通过Facebook应用程序(App)的方式,让同一社交圈的人可以知道彼此性病检测结果的最新状态,藉此预防性病传播。

不过,若要推出这种假设性的性病应用程序恐怕会引发隐私风险,例如某人的性病诊断会成为其他人传送的新闻。性病的污名或许会让人们不敢使用这样的应用程序。

]]>
日本电通总研:日本人和美国人都在用平板电脑做什么? //www.otias-ub.com/archives/29762.html Fri, 06 Apr 2012 06:34:05 +0000 //www.otias-ub.com/?p=29762 日本电通总研通过网络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日美两国2164名20多岁的人群就如何使用平板电脑进行了调查。据调查结果显示,在日本,人们使用平板电脑的主要用途有“浏览社交网站”(26.1%)、“浏览网络媒体(新闻门户网站、专门网站等)”(22.9%)和“观赏视频”(21.2%)等。而美国人则多用在“浏览社交网站”(40.8%)、“看网络媒体”(38.3%)以及“阅读电子书籍”(35.2%)上。

另外,在美国人们除利用平板电脑看电子书外,阅览电子报纸、电子杂志等刊物的人也分别占到了27.3%和22.8%。而日本阅览电子书籍的人仅占5.9%,看电子报纸和电子杂志的人也仅分别占8.9%和4.9%,不到10%。

电通传播研究所表示,美国人中35.7%的平板电脑使用者会将电视节目的观后感在网络上分享。而日本人中仅有14.4%的人会这样做。由此可见,在美国,平板电脑已经开始成为和电视同等重要的工具。

至于使用平板电脑的原因,日美被调查者指出,平板电脑“方便携带,代替普通电脑在使用”、“操作简单方便”、“独具魅力的用途广泛”。而对于“平板电脑将会成为社会主流”这一观点,美国人中有37.5%表示认同,而日本仅有18.1%的人表示认同。

]]>
Fleishman-Hillard:社交网站影响女性购买决策的重要工具 //www.otias-ub.com/archives/28362.html Tue, 20 Mar 2012 02:29:24 +0000 //www.otias-ub.com/?p=28362 女性,家庭购物决策重要影响者

在日常生活中不难发现,女性在家庭中的消费决策权越来越大。生活消费品、婴幼儿用品的购买权自是不容质疑,对房子车子这样的大件消费品,女性的话语权也越来越多。根据安永会计师事务所的一项关于女性购买力的调研,在中国78%的已婚女性负责为家庭日常开销和购买衣物做出决定,在购买房子汽车等大额商品时,23%的已婚女性表示她们能独立做出购买决定,其余77%的女性会与配偶商量后作出决定,但她们的个人喜好仍然会对最终决定产生重大影响。

社交网络,女性购买决策的参考书

那么,对这群消费力旺盛、决策力强的消费者来说,什么渠道更容易影响她们?

Fleishman-Hillard、Hearst 、Ipsos Mendelsohn三家机构,对如影响女性消费意愿的因素做了一项联合研究,研究发现微博、SNS等社会化平台的出现,产生了很大的积极作用。过去的6个月中,46%的女性说她们在网上读过商品评论; 33%的人说她们向他人推荐过某种商品或服务; 30%的人在网上提交过商品评论。社交网络上的各种评论和推荐严重左右的了女性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成为其购物之前必须翻阅的参考书。

真实关系链更加影响女性的购买决策

绝大多数女性在购物之前都会上网做功课,查询购物相关评论和价格,而来自朋友或熟人的推荐则严重影响她们的购买决策。该调查显示,在看中某项商品时,63%的千禧一代会在Facebook上征求朋友们的意见。若是看到朋友对在网络上推荐某项商品,60%的千禧一代则会考虑购买该产品。这种基于关系链的传播,无形之中就被赋予了一种信任感,因此其效果也远比普通的商业广告行之有效。

同时,她们与社交网络的影响是交互的,她们不仅会网络上获得自己想要的资讯做出购买决策,同时也乐于在网上发表自己对商品的使用心得和服务,尤其是对于千禧一代而言。51%的人表示她们乐于在社交网络上分享产品和购物的相关经验。

了解女性购物行为,效果事半功倍

娇兰旗下幻彩流星粉球,上市期间便借助腾讯的泛关系链平台,实现了精准有效的传播。活动首先通过“寻找你的幻彩流星”和“幻彩涂鸦”的互动方式完成用户深度教育,培养了意见领袖;然后通过“发表活动日志”和“邀请好友”进行泛关系链的传播,将活动和产品信息传达给好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实现1.5亿次关注,活动网站曝光PV59万次, 独立访问用户数47万次,1.5万篇活动日志发布,达成了有效、快捷精准的活动效果。

via:tencentmind

]]>
ZoneAlarm:社交网站用户隐私问题–数据信息图 //www.otias-ub.com/archives/28185.html Sun, 18 Mar 2012 08:46:51 +0000 //www.otias-ub.com/?p=28185 ZoneAlarm根据这些数据制作了一份信息图表(详见下图),指出仅有11%社交网络用户经常忘了自己发布的内容是什么,男性用户遗忘发布内容的比例为15%,女性用户则是8%。

女性用户更喜欢自己设定隐私权限,男性用户则多使用公开隐私设置。将自己的隐私设置为“公开”状态的男性用户占比26%,女性仅占14%;设置为“部分公开”的男性占比23%,女性占比16%;设置为“仅好友可见”的男性占比48%,女性占比67%。

年轻用户更新隐私设置状态的频率更高,多数社交网站用户认为设置隐私状态并不困难。

]]>
CNBC:Pinterest成美第三大社交网站 刺激小企业销量 //www.otias-ub.com/archives/25971.html Mon, 05 Mar 2012 15:35:11 +0000 //www.otias-ub.com/?p=25971 卡尔·克里斯坦森(Carl Christensen)今年47岁,是一位美学摄影师,他常被妻子唠叨使用社交媒体来提升其作品销量。克里斯坦森极不情愿的注册了Facebook,很不自在的写着博客。

“我真的开始接触社交媒体,”克里斯坦森说,“但是一直在空洞的讨论着自己并没有什么内在价值。”克里斯坦森在巴拿马新希望(New Hope)镇运营着一家画廊,名字为Integrity Studio。

提升销量

不过最近,克里斯坦森发现了一家不但适合其工作属性,又能增加其营收的社交媒体网站,它就是Pinterest。在线作品销量目前已经占据了克里斯坦森总作品销量的50%,他认为这要归功于快速增长的Pinterest网站。在Pinterest网站上,克里斯坦森额可以让自己的作品说话。

Pinterest邀请访问者建立自己的“钉板”(pinboard),用户可以将自己喜欢的图片钉在自己创建的分类中,从老式摩托到肉糜卷配置,应有尽有。这家总部位于帕洛阿尔托的公司采取的方法非常简单,即便那些羞于网络上发照片的人都可以从网络杂志布局、零售商网站、博客或者是自己电脑文件中捕捉照片。每一幅添加在“钉板”中的图片被称之为“图钉”。在克里斯坦森去年开始将自己的作品上传到钉板中后,其他用户也可以将这些图片贴到自己在Pinterest上的“钉板”中。

Pinterest近期的急速增长让营销专家吃惊,各种规模的公司也希望借助Pinterest来获利。据市场研究公司Experian Hitwise(微博)的统计,Pinterest在2月份访问量超过了1.03亿次。截至上周,Pinterest是仅次于Facebook、Twitter的美国第三大流行社交网站,用户平均每次访问在该网站上花费16分钟。

早期浏览器网景联合创始人、风投公司安德森-霍洛维茨(Andreessen Horowitz)创始人马克·安德森(Andreessen Horowitz)表示:“Pinterest风头正劲,他们做的非常出色,20人创造的服务现在提供给数亿人使用。”

Pinterest允许用户对其他人选择的图片进行评论,关注好友的“钉板”。用户也可以在一个版面上收集家庭装修计划的想法,并在另一个版面上展示最喜爱的书籍或慈善,也可以将喜欢的图片从其他人的版面上“转钉”过来。这样就会起到口口相传的电子网络,为烤肉技术或制造商的产品等获得滚雪球式的关注度。

小型企业使用Pinterest秘诀

Chobani是一家位于纽约诺维奇(Norwich N.Y)的希腊酸奶酪制造商,他们在Pinterest发现,其他博主使用其产品制作菜肴,于是他们也在Pinterest建立了自己的钉板–Chobaniacs,加强与消费者的互动。Chobani数字通信经理艾米莉·斯其得特(Emily Schildt)表示:“从参考流量上来看,Pinterest的规模非常庞大。”

Pinterest向那些想要借助其网站中提升知名度的企业暗示称,打造粉丝网络最好的方法就是转发其他用户的收藏,而且要突显人们不会首先想到的品牌各个方面,比如与慈善基金的合作。Pinterest建议称,企业要充分利用Pinterest与其他社交媒体网站的互动。

Pinterest引用了旅游频道的战略:向其Facebook用户询问他们想要创建的“钉板”,波道夫·古德曼(Bergdorf Goodman)的策略同样在Pinterest身上奏效。该百货公司要求其Facebook粉丝完成这么一句话“早上起来,我从来不忘记……”,然后在其Pinterest“钉板”上显示出各样各样的答案。

对于克里斯坦森的Integrity Studio小型企业来说,Pinterest已经成为直接促进销量的电子显示窗口。消费者在这里还可以被引导至另一个在线商店Etsy.com,并在这里购买到摄影作品。Etsy是一个手工艺和视觉艺术家的销售平台,近期他们在每个销售产品旁增加了“钉一下”(Pin It)按钮,消费者点击该按钮后就可以将艺术品分享到Pinterest的“钉板”上。即便是用户不购买,艺术家也会因为其作品在Pinterest上获得极大曝光度而受益。

亚特兰大数字营销公司Everspark Interactive CEO杰森·亨尼斯(Jason Hennessey)表示,涉及电子商务的小型企业应该拓展Pinterest潜力,特别是在其产品拥有超强视觉吸引力的情况下。

但亨尼斯也表示,企业需要付出时间才能收到回报。小型营销者必须通过参与Pinterest社区对他们的产品产生兴趣,而不是简单的促销他们的产品。比如,企业主可以创建“钉板”来突出与其品味相同的人的想法,定制细木工家具制造商应该展示顶级木工杂志上的最好项目。

企业还必须确保,Pinterest用户在点击图片时能直接链接到原始网站,比如公司网站或在线公司。亨尼斯称,Pinterest可以添加这样的网络地址,如果不添加网站链接,Pinterest只会显示该图片转发来时的网络地址,但可能是博客网址。如果一个链接不能帮助访问者找到产品制造商,就被称作是“死链接”。比如,图片中菜肴的食谱。

克里斯坦森在他的作品相片中增加了标签,并追踪每个Pinterest回应。基于这些反馈,他决定哪幅图片应该在画廊前窗中放大,哪些图片应该放大到壁画大小,这些壁画大小的作品售价超过3000美元。克里斯坦森的妻子艾娜·克里斯坦森(Ina Christensen)用Esty和Pinterest经营珠宝生意。克里斯坦森称,在使用Pinterest经营生意后,其在线销售比重从此前的30%上升到50%。

对于克里斯坦森的小型企业来说,与Pinterest粉丝交换图片和想法是一个非常适合的方式,他经常与画廊访问者聊天谈及他们的作品以及其它体验。通过Pinterest,他可以与访问者、好友以及好友的朋友建立类似的关系。“就像和生活一样,人群的吸引力更大。”克里斯坦森称。

]]>
eMarketer:社交新秀崛起 为品牌提供更多营销机会 //www.otias-ub.com/archives/25358.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25358.html#comments Tue, 28 Feb 2012 02:32:36 +0000 //www.otias-ub.com/?p=25358 Facebook、Twitter和LinkedIn已经成为美国社会化媒体热门多时,而新退出的服务和旧网站的新版本也迅速得到用户和营销者的关注。

“很多互联网用户正在转向比Facebook能提供更注重体验的社交网站,尽管Facebook标榜自己为分享、管理和消费内容的社交港湾。”eMarketer的 Kimberly Maul, “Beyond Facebook and Twitter: Visually Focused Social Sites See Growing Interest.” 报告的作者指出;“在几个流行或新秀站点中,赋予了用户表达自我的权力-成为创造时髦风尚的人-使用照片或其他可视化的材料”

类似网站的代表比如Pinterest,用户和营销业者可以创建在线“图钉”以展示他们的口味和创意。用户可以,品牌也一样可以,用来展示品牌的视觉化形象,用一种清晰可视化的方式定向目标受众。根据comScore,美国Pinterest用户量从2011年5月的不到50万人增长到2012年1月的1200万人。

对博客平台Tumblr的使用同样也增长很快,1月,comScore报告称该站点的美国用户从2010年底的不到700万人增长了超过一倍。

当Pinterest的内容只限于图片时,Tumblr有更多的选择,用户可以利用该网站的简单,定制化和可视化的界面,有可视化信息的品牌也开始采用。这个平台对于媒体公司尤其适用,他们可以发表自有内容,包括照片和评论,这吸引了像Atlantic, Rolling Stone 和The Huffington Post这样的媒体品牌,以及时尚品牌如 Oscar de la Renta and J.Crew等。

]]>
//www.otias-ub.com/archives/25358.html/feed 2
福布斯:专业社交网站5大收入模式:细分用户群很值钱 //www.otias-ub.com/archives/24377.html Wed, 15 Feb 2012 17:11:13 +0000 //www.otias-ub.com/?p=24377 导语:《福布斯》2月13日发表评论文章指出,面向特定用户群的社交网站可以实现差异化竞争,深度利用网站的专业用户资源,运用多种收入模式,其中包括广告、增值内容、招聘信息、交叉销售以及交易收费等。

以下为文章全文:

社交网络不再只是用于个人人际间交往,商界已经希望借助社交网络的力量。社交网不断演化,为个人及企业创造新的商业机会。当Facebook、LinkedIn 和Google+等大型在线网站受到广泛欢迎之际,其他在线社区将发展方向定位在对商务人士更具价值的特定人群或专业上。然而,在最大限度地发挥这些私人社区的潜力方面,还需要时间和技巧。

私人在线社区包括行业及专业协会社区或非营利性组织,这些社区向读者提供详细内容和专业互动。在这些社区中,那些志趣相投的个体即是忠实用户,为商品及服务营销提供了最理想的场所,社区完全可以开辟除基本年费或会费以外的其他收入模式。让我们来探讨一下通过不同创收模式实现私人在线社区收入最大化的主要方法,其中包括以下5种途径:

广告

私人社区中聚集了对同一内容感兴趣的众多用户,开发受众针对性强的广告就能带来可观的销售。社交网络广告传播能够通过横幅广告、直接消息或基于用户在线活动的信息传递。

市场研究机构eMarketer表示,社交网络广告销售额今年有望达到55.4亿美元,到2013年有望增长至100亿美元。虽然,大部分广告销售额都将流向Facebook,但其他社交网站也有充分的广告发展机会。

增值内容/收费订阅

这些社交网站最初时向社区会员提供免费会员账户,这是建立社区的有效模式。当社区发展、会员继续互动并寻求更多信息及活动参与时,社交网站可向会员提供付费的优质内容,如最佳实践案例研究和白皮书,或播客(视频分享)和在线研讨会的独家接入权等,都能在使会员继续参与社区活动的同时,为社交网站带来赢得额外收入的机会。

如果增值内容能够拓展会员的行业知识或职业知识,促进会员职业发展,这将极具价值。这类信息使在线社区具有相关性,满足会员需求,就能防止他们转向其他社交网站寻求所需的信息。

招募/职位信息

如果在线社区将目标锁定在某个特定行业,而社区会员的职业技能正好符合猎头机构的人员招募要求,那么该在线社区可在其网站上转发相关的招聘信息,而这种形式下最合适的收入模式就是向猎头机构收取广告费或招聘成功费用。

《商业新闻日报》近期的一份报告显示,接受调查的人力资源经理中,80%的在招聘流程中使用了社交网站。而其中大部分人表示,LinkedIn是他们用于招聘的主要网站。该报告还指出,许多公司正开发自己的社交网站,用于发布职位、职业培训、效益及激励项目信息。

专注于特定行业或职业的在线社区较一般社交网站更具优势,因为这些网站的用户多是招聘经理正在寻找的专业人士。该策略可能有助于为社区创造流量,增加现有会员的参与力度,并吸引潜在人士考虑加入这些社交网站。

交叉销售/虚拟营销

如果社交网站拥有大量来自会员的宝贵信息(如案例研究和白皮书等),而类似的在线社区也可能对这些信息感兴趣。由此,这些社交网站可以将内容出售予其他同类网站,这有助于扩大营收来源,让收入摆脱单纯的会员收费模式。

通过将内容出售给其它在线社区,无论是买家及卖家都能从金钱及信息交换中互惠互利。再者,这可能催生新的商业关系。随着这些交叉销售关系的发展,在线社区能与其它类似社区之间开发营销网络,带来可持续的交叉销售及虚拟营销机会。

交易费

外部第三方提供的产品及服务可能正满足社区会员的需求。社交网站可以促进这些商品和服务在会员中的销售和推广,并在此基础上向销售方收取预付款或交易费。这些专业的社交网站拥有行业购买者资源,同时又可提供贴切的商品和服务信息,对行业买卖双方都具有吸引力。随着社区不断壮大,其在线声望将吸引希望通过该社区销售产品的外部商家。

遵循以上提及的步骤,在线社区将发掘可行的方式使创收机会达到最大化,创造新的收入流。

via :alibuybuy

]]>
千品网:2012年中国情人节用户调研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24094.html Tue, 14 Feb 2012 01:08:08 +0000 //www.otias-ub.com/?p=24094 2012年2月13日在2012年情人节前夕对30万用户,通过电话抽样访问了800名。对其在情人节当天的活动愿景及计划进行调研。本次调研采取多层不等概率抽样。其中男性472名,女性328名,调研用户分布于千品网所在的北上广深等13个城市。

调查中千品网发现,用户对于情人节的愿景仍然是希望和另一半度过,而没有情侣的单身用户则希望在这一天能够与“另一半”相遇。据千品网进一步对单身人群调研,多数用户认为,在情人节遇见“另一半”几率最大的竟是”上网”——社交类网站(40%)。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在情人节往往还单身“宅男”、“宅女”越来越多。互联网拉近了人们的距离却也疏远了人和人之间的来往,在情人节的夜晚选择守着微博发呆,泡在豆瓣组里聊天或者在论坛潜水竟然成为多数用户的选择项,而单身聚会、酒吧K歌却成了其次的选择。

另外,千品网还对用户单身人群职业分布做了调查。单身人群主要集中在从事互联网、广告、咨询等专业技术较强的行业。受调研用户表示,这些行业往往会不定期加班,工作压力相对较大,且高薪眼界开阔导致择偶标准高。最后,千品网在对单身用户情人节的消费倾向调研中还发现,在单身人群认为情人节当天最好的消费方式中,单身朋友聚餐、酒吧聚会和SPA、休闲类项目占了较大的百分比。

据千品网调研分析,相比去年,老套的一对一吃饭约会、看电影不再被用户喜爱,反而, “宅”、“聚餐”、“旅行”成为了千品网用户在情人节活动的关键词。千品网在下文为用户做了详尽的分析。

注:本报告抽取千品网在全国4个主要城市的用户数据,调研时间从2012年2月1日起始,截止至2012年2月10日。

2012年情人节单身场所TOP5

1、 社交网站40%

单身最易在情人节这天闭门不出,宅在家里会独自看一部电影打一个电话给朋友。而最多的就是上网看微博看别人秀恩爱,逛天涯或者MOP打发时间,也可以在豆瓣小组聊天。最不愿意的就是出门一抬头就看见情侣秀恩爱。而广大用户也表示,越来越不擅长于与陌生人沟通,利用社交网站,反而更利于交流。

2、餐厅 16%

耐不住寂寞的单身人士会呼朋唤友,一群人去四处觅食。最热闹的地方能够让单身童鞋们淡漠情人节的甜蜜气氛。在人声鼎沸的火锅店或者是烧烤店,最容易找到跟自己一样的单身。

3、电影院、酒吧、咖啡厅 20%

一个人去看一场电影、喝一杯酒、在咖啡厅坐一下午,已经不属罕见。往往男女只身一人出现在这些地方,更容易被搭讪。据悉,搭讪成功几率高达80%。

4、青年旅社 8%

想要邂逅一段激情澎湃的恋情,发生几率最高的场景就在青年旅舍。青年旅舍是世界各地背包客的乐园,有不少思想个性有趣的驴友下榻,可能会发生各种匪夷所思的事情,更何况,喜欢住青年旅舍的人都有不少共同点,比如喜欢旅游,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有了这些共同点,还怕没有话题吗?据说在青年旅舍,异国恋情的发生率也极高。

5、长途夜车 11%

下班或外出,难免会有机会搭乘长途夜车。无论是搭夜班火车还是长途巴士,在漫漫长夜里,人局促在狭小的车厢空间中,最易与身边人沟通。不少人在夜车上总是难以入睡,在这种情况下,陌生男女最容易找话题聊起来。有时候撞对了人,一谈倾心也说不定。当然了北京或者上海的地铁里,就算了吧。

6、加班的办公室 5%

单身在情人节的晚上纠结于回家和加班之间的时候,果断选择加班的人数竟大于前者。不管是电影还是实际生活,都在告诉你,加班跟同事聊天的乐趣大于自己在家嗑瓜子看电视。

2012年情人节单身人群职业分布

1、 互联网从业者

俗称IT民工。互联网已经不再是庄闲游戏在哪 ,但随着对互联网的需求越来越大,对互联网从业者的要求也越高。这个高强度高压力的行业,从业者往往需要加班、昼夜颠倒,更不要说谈恋爱了。且此行业从业人员普遍年轻,女性看上同龄男性几率较小,由此造成更多单身。但在苦逼声一片的时候,也不乏很多人在暮然回首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

2、公关、广告人

公关和广告人同样面临高频次的加班,而同时被客户和上司一起虐也不是很多人能承受的住的。从行业来说,他们认识很多人,但把工作关系转为情人关系的很少。而工作之外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

3、媒体从业者

不少媒体从业者在接受千品网调研时表示,24小时比警察还要紧张的待命,常常在外面跑新闻,接触的人和物千奇百怪,且眼界开阔,眼光较高。凑合了觉得对不起自己,太苛刻了又不好找到合适的另一半。而大部份时间面对稿子,等有空恋爱的时候,又错过了时机。

4、咨询师

面对数据,他们无所畏惧,把excel做的像化学元素一样精准有序。但面对人,咨询师往往略显死板。且咨询师常常出差,在飞机、火车上的日子比在家多,今天不知道明天在哪里。旅行箱永远处在备战状态。因此有人娶了空姐。

5、其他(律师,设计师,学生)

律师因职业所需的严谨向来浪漫指数被判很低,女律师就更让男人畏惧几分。而永远处在“求新”状态的设计师们,难以对旧关系保持长久的激情。女人成堆的地方,大把美女当着他们的面换衣服,久而久之没有感觉。女人又嫌这个行业的男人太女气,接触美女太多有危险。大学生在接受调研的时候,往往表示有暧昧对象,却不知道跟谁过情人节。

2012年情人节单身人群消费方式

1、 单身聚会 60%

大部分单身会成群结队的过完这一天,不管是K歌还是吃饭,或者赴牌局、打台球,都会邀上三五单身好友一起折腾。所谓的2月14无非是找一个温暖爱你的、你爱的人的借口,既然没有情人,那抱团温暖身边朋友就成了单身最爱做的事之一。5-8人以上聚餐、KTV、酒吧卡座成为最热的三大消费地。

2、 足疗、SPA 19%

休闲类场所往往成为“不知去向”时候最容易去的地方。在SPA、按摩、足疗保健逐渐盛行起来的时候,多数女性单身白领会在情人节的晚上选择让自己放松一下。

3、 超市购物 10%

情侣们都纷纷奔向各种餐厅和电影院的时候,单身们却在这天冷静的去超市买生活必需品。认真的挑选一个牌子的牙刷,认真的想明天的早餐,而填补情人节晚上全城热恋的甜蜜。

4、 独享电影 11%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文艺青年。”在情人节还单身的宅男宅女们不出门凑热闹,便在独享一部电影补充精神食粮好再战来年情人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