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tify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Wed, 27 Jul 2022 12:49:00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CMA:Spotify占据了英国约60%的音乐流媒体市场 亚马逊持有高达30%的市场份额 //www.otias-ub.com/archives/1470254.html Wed, 27 Jul 2022 12:49:00 +0000 //www.otias-ub.com/?p=1470254

来自英国政府的一份新报告称,Spotify占据了该国约60%的音乐流媒体市场,亚马逊持有高达30%的市场份额,Apple Music位居第三,刚刚超过20%,也就是1/5大关。一项独立的研究最近声称,经济上的困难意味着100万英国用户取消了他们的流媒体音乐账户,但研究没有提到这一点,而是试图研究该国的整体音乐市场。

作为竞争和市场管理局(CMA)对该行业的”研究和分析”,完整的报告是一个摘要,只有相当广泛的数字。

报告显示,英国的音乐流媒体市场主体包括:

Spotify 50%至60%

亚马逊 20%到30%

Apple Music 10%至20

SoundCloud 5%到10%

YouTube音乐、Deezer和Tidal各占0%至5%。

这些数据来自于CMA对音乐流媒体服务本身的数据的分析,选用的数据范围是2021年12月记录的英国月度活跃用户的百分比,尽管没有解释为什么它以如此大的范围呈现。

CMA也没有讨论音乐流媒体服务的具体价格。总体而言,”音乐流媒体服务的月度价格要么是免费的(广告资助的),要么是按实际价值计算正在下降”,因为价格没有随着通货膨胀而增加。

报告显示了它所描述的英国音乐家”平均收入和平均版税率的上升趋势”。2021年,”英国艺术家平均从大公司的流媒体中获得2000英镑的收入,平均版税率为26%左右”。

CMA正在就目前的调查结果和是否应该继续进行咨询,答复时间为2022年8月19日。

然而,鉴于收入的上升,服务成本的有效降低,加上市场的竞争,CMA建议可以对这一行业不做进一步调查。

自 cnBeta.COM

]]>
Netflix:调查称77%美国人更愿接纳数字资产 而不是基于订阅租赁的流媒体 //www.otias-ub.com/archives/1464828.html Fri, 15 Jul 2022 12:49:31 +0000 //www.otias-ub.com/?p=1464828

在 Netflix 表示将携手微软推出广告支持的服务的同一天,一项访问了 2000 名美国人的新调查指出 —— 77% 的受访者更倾向于“拥有”数字内容和资产、而不只是通过流媒体平台进行“租赁”。作为参考,目前约有 28% 的用户每月花费超过 49 美元去购置数字资产,流入数字艺术、音乐和游戏内物品。

虽然此时说以 Spotify 和 Netflix 为代表的流媒体时代“即将迎来转变”为时尚早,但受庄闲网络娱乐平台进入 元宇宙平台 Virtua 委托的这项新调查,还是揭示了消费者心理的一个有趣变化。

Virtua 希望通过“学术评估”了解人们对于拥有数字资产的态度:

● 可知大多数购买过数字商品的受访者(65%)认为其价值‘不亚于或高于’实际商品,另有 3/4(78%)的受访者表示有‘情感依附’。

● 此外 61% 的数字物品买家更愿意收到‘游戏皮肤或 NFT’之类的礼物(而不是实物)。

● 部分原因是(38% 的人们)认为数字资产对环境更有利 —— 而无论他们是否意识到铸造 NFT 的能源成本有多夸张。

Virtua 首席执行官 Jawad Ashraf 在一份声明中评论道,其有望迎来带入元宇宙的“财产”的演变。

随着 Web 3.0 的推出、数字收藏品的迅速崛起和元宇宙的出现,人们正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珍视数字物品。

70% 的受访者表示能够通过数字物品与他人更好地建立联系,且 89% 的人们觉得失去这些资产会让人感到沮丧。

在喜欢拥有数字商品的美国人中,87% 的受访者会因此想起生活中的重要时刻,另有 73% 的受访者认为有助于了解他们想成为怎样的人。

此外伯恩茅斯大学消费者文化与行为学教授 Janice Denegri-Knott 博士评论道,调查发现了较以往更多的喜欢其数字物品的人们。

有些人认为,与实物所有权相比,十字所有权的优势或可取性较低,但这项研究的结果表明并非如此。

人们越来越接受数字所有权,拥有数字或实物商品之间的界限正变得模糊 —— 尤其对于年轻群体来说。

研究还揭示了不同世代的受访者对数字资产和其它数字物品的不同看法:

90% 的千禧一代(24-42 岁)受访者对数字产品有情感依附,74% 的受访者认为这是种不错的投资,且 80% / 47% 的人们认为数字身份‘重要’或‘非常重要’。

与此同时,年轻 Z 世代(16-23 岁)在该领域最为活跃 —— 贡献了 30% 的数字商品销售额、以及 20% 的交易量,另有 52% 的 Z 世代美国人表示其购买、销售或交易过数字商品。

【背景资料】Terra Virtua 是一个由庄闲网络娱乐平台进入 驱动的 VR 娱乐平台,迄今已筹资 250 万美元,并计划推出由自家数字资产驱动的元宇宙。

cnBeta.COM 

]]>
Spotify:音乐流媒体王者转亏为盈之路还有多远? //www.otias-ub.com/archives/1416011.html Thu, 07 Apr 2022 15:39:34 +0000 //www.otias-ub.com/?p=1416011 引言

近期,巴萨官方宣布Spotify将成为俱乐部球衣赞助商,为期四年。据巴萨官网发布的消息,此前该俱乐部和Spotify公司谈妥的赞助协议,将通过4月3日举行的巴萨会员线上大会上确认。根据巴萨和Spotify公司的协议,Spotify将在未来12年内,为巴萨提供至少4.35亿欧元的赞助。此外,Spotify还冠名巴萨主场,球场将更名为Spotify坎诺普,这也是巴萨队首次。在Spotify构想的合作愿景里,音乐和足球将连接起一个巨大的、全球性的社区,创建艺术家和球迷互动的新平台。

图:巴塞罗那足球俱乐部与Spotify达成赞助协议

这个全球最大的音乐流媒体似乎正在通过不断扩张商业版图来彰显其巨大的野心,但它的成长经历并非一帆风顺,尤其是在今年。Spotify(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SPOT)的股票迄今为止经历了坎球队坷的一年,它今年以234美元的价格进入,此后一直在下降,自1月份以来下跌了40%。

由于缺乏娱乐,很多人在封锁期间花了几个小时在流媒体服务上,而作为音乐流媒体界王者的Spotify在大流行期间因此拥有了巨大的人气和众多用户。

随之而来的是高级订阅的增加、顶线增长,但随着大流行的影响消退,人们逐渐回到正常生活和工作节奏中去,SPOT股票开始跌跌撞撞。与其他几家公司一样,Spotify报告称每月活跃用户增长缓慢,这对该股的表现产生了影响。此外,其独家签约的播客主罗根也因为近期散播有关疫情消息的不实言论而将SPOT再次推向风暴中心。

在音乐流媒体领域雄霸一方的Spotify想靠大力发展播客来取得更多盈利,其野望可否实现?本文将回溯Spotify的成长故事,剖析其商业模式并试图分析其未来发展的利与弊。所以文章主要由四部分组成:

  1. Spotify的成长故事:一个技术男的逆袭
  2. Spotify的业务模式:广告和付费订阅构成的两大盈利支柱
  3. Spotify的管理文化:自驱灵活,小而精悍
  4. Spotify未来发展一探:激活新要素后,用户与监管能否平衡?

目录

Spotify的成长故事

博弈刚刚开始 被迫兼容付费模式 

Spotify的业务模式

付费订阅与广告 | 精准定位用户 | 进军播客

Spotify的管理文化

自驱灵活 小而精悍

Spotify未来发展一探

播客野望 | 新支付体系 | 成也播客 败也播客

01 成长故事:技术男的逆袭

  • 博弈刚刚开始

Spotify的创始人丹尼尔·埃克(Daniel Ek)出生于1983年2月,瑞典人。瑞典在欧洲可以算一个神奇的国度,其拥有浓厚的音乐氛围,也拥有很好企业创业土壤,例如传统企业宜家IKEA,爱立信等,汽车沃尔沃等,高科技新型领域则有视频社交平台Skype等。Daneil正是出生在这样一个国度,其从中学开始就接触电脑和编程,虽然他没有成为那个时代的最佳码农,但他总能基于电脑想出新主意,并拥有惊人的协作能力,激励他人一同完成项目。

Daniel是大学辍学生,起初他进入了在线营销行业,并成为一家叫Stardoll公司的CTO。2006年,Daneil将之前创业一家Advertigo公司以120万美元,卖给了Traderdoubler,获得第一桶金。而这家公司正是Spotify另外一位联合创始人Martin Lorentzon创立的公司,其通过此次IPO获得了1200万美元回报。2006年,Spotify的想法来源于当时瑞典知名的盗版文件分享平台 The Pirated Bay,其使用P2P技术实现文件实时传输。Daniel想把这项技术应用到音视频领域,打造一个广告支持的免费流媒体服务。

但与其他平台不同的是,Spotify一开始就以推行正版为己任,而这一策略毫无疑问在初始发展期给它带来很大的阻力,而这一阻力正是来源于音乐行业的几大唱片公司巨头(后文会提到SPOT和唱片公司的博弈之旅)。但也正是这种策略使得它能够可持续发展。2007年春天,Spotify拿到了试运行版权许可,并正式上线了beta版本。

2000-2010是音乐行业悲情10年,除了苹果的iTune实现部分正版单曲销售外,盗版音乐几乎将传统唱片公司以CD销售为核心商业模式瓦解。最初,Daniel觉得Spotify估计用6个月的时间能谈下版权,并将5%左右公司收入分成给唱片公司即可。结果证明,他实在是太天真了,关于版权的细节(比如线性和非线性版权),Daniel就学习了很久,而跟接近形成“联盟”的四大唱片公司(当时EMI还是独立的)谈判才是真正魔鬼阶段开始,谈判过程开始后,其便成为Daniel最核心的工作。

  • 被迫兼容付费模式

Spotify最初想法是做广告,用户免费使用所有功能,然后给唱片公司分成。然而,唱片公司想要的是按单次播放付费,以环球(UMG)为例,其要求每次播放0.5-1美分的播放费用。另外,唱片公司明确反对Spotify全免费的商业模式,为此Daniel不得不妥协增加了付费订阅模式。到2008年7月,与唱片公司谈判仍然处于艰难阶段,Daneil意识到统一拿下全球版权不现实,他选择退而求其次拿下了北欧以及几个欧洲国家的版权。随即,Spotify正式在瑞典、法国、英国和西班牙等欧洲国家上线,公司的业务正式起步。同年8月,Spotify赶在金融危机前完成了1200万美元融资,估值8600万美元。唱片公司得知此事后开始变卦,向Spotify要更苛刻的版权条款。

为啥唱片公司这么强势?因为三大巨头占了美国近70%市场份额。这就是Spotify一直被诟病的核心原因——上游太强势,发展空间受限。实际上,Spotify跟几大唱片公司的版权条款是非常不对等,虽然明面上看起来它有30%毛利(55%给唱片公司,15%给词曲发行公司),但实际上唱片公司有保底条款,版权金要提前支付,而且三大版权公司还分别要了当时17个点的股份。因此,成立最初几年,Spotify的毛利都是负的,后面随着规模效应增强才有所改善。

接下来,他们瞄准了另一个更大的市场—美国。美国市场是一个比欧洲难啃的多的市场,根基在欧洲的Spotify,完全不熟悉这一全新市场,两位创始人在欧洲以外籍籍无名,但幸好他们找来了打开美国市场的领路人—Sean Parker,他曾经创办了著名盗版音乐软件Napster,但他更有名的身份是Facebook的投资人。

Sean Parker进入了Spotify的董事会,帮助他们打开美国市场,包括与Facebook进行合作。与当时飞速发展的Facebook的合作,让Spotify具备了社交的属性,通过社交的力量,这一当时在美国还几乎没有存在感的公司,已经俘获了第一批忠实的美国用户。

2011年,Ek三分之一的时间在谈判的路上,他的旅行轨迹几乎在地球上画出一个三角形:欧洲,纽约和加利福尼亚。要彻底打入美国市场,意味着他要从一名程序员转变为布道者,扩大Spotify的知名度,获得更多的唱片公司合约、艺人合约以及更多的第三方合作者的参与。

好在此时的Spotify,已经获得了欧洲以外更多国际资金的支持,这些资金来自香港富豪李嘉诚、Facebook早期投资人Sean Parker、硅谷知名投资人Peter Thiel。此外,硅谷一线风投,包括DST、Accel和KPCB纷纷参与进来,他们总共投入了1亿美元,让Sptify的估值来到了10亿美元。

为了拉拢更多的唱片公司合作,Ek与最大的音乐厂牌华纳、环球、EMI和索尼进行版权合作时,还出让了部分股权,毕竟在合作最初,厂牌占有绝对的谈判话语权。不过,获得这些音乐版权的代价高昂,Spotify在2021年向音乐版权方(词曲版权方和录音版权方)支付了共计70亿美元,占行业总收入的近25%。相比2020年的超50亿美元增加了约20亿美元。

02 商业模式:不给钱就听广告

  • 多种多样的付费订阅模式覆盖各类用户

Spotify可以简单地定义为按需流式音频播放软件,即根据精细的算法为用户匹配更准确的音乐聆听选择,其业务的本质可以概括为流媒体音频点播。

Spotify的商业模式是典型的免费增值(freemium)业务模式,它的主要收入来源有两个:付费订阅和广告。不过与大多数免费增值服务以广告为重点不同,付费订阅是 Spotify更主要的收入来源,付费用户将享受到无广告,更高码率(320 kbps)的音乐和下载缓存等服务。

图:Spotify的收入细分

Spotify提供的三种不同订阅类型是:

Spotify免费版:这是三种订阅中最基础的,免费版用户还是可以享受到Spotify曲库的所有音乐内容,但是他们不能享受到更高的音质,也不能把自己喜欢的音乐下载保存,同时还要被大量的广告干扰。

Spotify Premium:Spotify Premium是它主流的付费订阅服务,售价为每月9.99美元。用户可以按需播放任何类型的歌曲,搜索新音乐,搜索和收藏播放列表,分享音乐和播放列表,收听Spotify的广播功能选择的曲目,以及创建和编辑播放列表。用户还能享受到高码率(320 kbps)的音乐并且把自己喜欢的音乐下载缓存。当然,这个版本没有广告。

Spotify Family:Spotify Family是Premium的家庭版本,售价为每月14.99美元,于2014年10月推出,最初它可以让5个家庭成员共享Premium订阅,2016年5月,分享成员限制提升到6个。尽管是共享版本,每个家庭成员却都有自己的账户,并且能够拥有个人化的音乐库,包括播放列表、专辑和单曲。

除了以上两种付费订阅方式外,Spotify还在2014年3月推出了针对学生的Premium订阅,只要在美国的任何一所大学注册的学生都能以一半的价格享受完整的Premium订阅功能。这种优惠后来也扩展到了其他国家。

此外,Spotify的订阅价格因地区而异。Spotify会调整其付费订阅价格,以确保无论在何处运营,用户都能负担得起,从而极大提高用户的粘性。

图:Spotify在美国提供的付费订阅模式

例如,在美国,SPOT推出了个人账户、双人账户、家庭账户和学生账户四种订阅方案。直到今年,Spotify提高了在美的订阅价格,这是其自2011年在美国推出以来,首次上调订阅价格(欧洲最近也出现了价格上涨)。而相较于在发达国家提价,在孟加拉国等新兴市场,智能手机和互联网普及率以及购买力远远落后于发达市场,Spotify甚至提出了每日(约12美分/天)或每周(约42美分/周)的付费方案。鉴于借记卡/信用卡在孟加拉国等市场的渗透率非常低(孟加拉国的百分比低于中个位数),Spotify已与当地电信运营商合作,允许其用户购买预付费Spotify premium订阅计划。

  • 抓住用户的需求与定位

不过说起来,Spotify的付费特权并不多,但其依然能保持超高的市占率和付费率。这与其定位相关。Spotify之前,iTunes占据了美国数字音乐69%的市场,用户要听歌需要支付99美分购买一首数字音乐歌曲并在iPod上收听。

Spotify创始人坚信免费音乐绝对比付费音乐更有吸引力。于是Spotify找唱片公司拿到授权,为用户提供免费的音乐库,只要用户可以接受收听广告,并支付每个月10美元成为付费用户,系统就会为用户推送他们喜欢的音乐,随意“畅听”。这对当时的许多用户来说非常划算。

而Spotify之所以能得到如此迅速的发展,除了其抓住免费听歌这一机会外,最重要的在于其歌曲推荐机制,让用户“欲罢不能”。从产品诞生之初,Spotify就有与用户连接的功能,用户可以通过网站工具与朋友分享自己最近听的歌曲。而Spotify则通过技术,大数据识别什么是用户喜欢的,什么是用户不喜欢的;利用网络爬虫抓取相关的音乐文章和讨论内容,通过提取关键词作为音乐的标签,然后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分析音乐音频信号,分析数据形成每周的个性化推荐榜单,从而推荐更契合用户品味的歌曲。

根据用户对歌曲的喜爱程度发现用户的喜好,通过复杂的运算,为用户推荐没听过的音乐,让产品为用户带来惊喜,让用户找不到理由拒绝付费。某种程度上,这与抖音的算法类似。

图:Spotify“每周发现”的生成轨迹

  • 广告商的需求尽覆盖

再说说其营收的另一壁江山——广告。Spotify的广告主要可分为三大类:音频广告、视频广告和网页广告。它们可以在不同的场景下满足广告商不同的需求。

Spotify会向用户播放音频广告,它一般出现在歌曲与歌曲的间隔,约15分钟播放一次,时长30秒。这类广告可以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和喜好进行个性化的推荐。

Spotify的视频广告分为两种,一种为“Sponsored Sessions”,它鼓励免费用户观看一段视频广告,之后他们能够享受30分钟的无广告播放时间(音频广告每隔15分钟播放一次)。另一种是“Video Takeover”,它类似于音频广告的形式,在用户播放歌曲的间隔进行播放和展示。

Spotify的网页广告有多种形式,像首页广告、播放器底部广告、音乐排行榜页面的广告、返回播放页时显示的广告都较为传统,也是其他音频、视频流媒体运营商常用的方法。

  • 大举进军播客领域

而经过十几年的发展,音乐软件的体验同质化严重,而音乐内容的制作和发行方式,又决定了 Spotify 很难从“独占内容”突围。2019 年 2 月,经历长达 13 年的亏损,Spotify 终于首次实现了盈利。在收获了超过 1 亿付费订阅用户之后,Spotify 终于要开始挖自己的护城河了,而它雄心壮志的第一步,就是播客。

Daniel Ek还表示:我们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超过20%的Spotify收听内容将是非音乐内容,我们也相信,这个机会将从播客开始。

相比音乐,播客内容产出效率要高出不止数十倍,听众的注意力也更集中。大部分艺术家可能两三年才会出一张时长一小时左右的专辑,但播客作者每年创作的内容可以轻松达到几十甚至数百小时,且更新频率稳定。大部分普通人每年可能会听来自几十个不同的艺术家的上百首歌,相对应的,大部分播客听众订阅并常听的播客节目不会超过 10 个。这给“独占”提供了土壤。

图:全世界播客用户增长趋势

03 自驱灵活的管理文化

敏捷性对于一个企业至关重要,而SPOT堪称大型敏捷公司的典范,它主要采取混合式管理法。它的管理一致仰赖“部落”(Tribe)、“小队”(Squad)、“分会”(Chapter)和“行会”(guild)等组织形式。

图:Spotify的管理模式

就像大部分成长型企业,Spotify 具备有力的愿景:“享受无处不在的音乐时光”,让个别部落和小队据此统合协调他们的活动。尤其是在科技驱动的企业,这么做可以在短时间里提升员工的卓越水准。

在 Spotify,员工以部落编制。一个部落有多达 100 名员工,负责共同的产品组合或顾客区隔,组织方式取决于相互依存性,并尽可能简单。所谓的小队在个别部落里形成,负责单一问题陈述。小队的行动自主,并自我组织。小队由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组成,各人执行不同的工作。每个小队都有清楚的使命;在 Spotify 所谓的使命,可能是改良支付方式或搜寻功能,或是像“电台”的功能。小队自己建构自己的故事,并负责产品的上市。

此外,个别分会则确保技术层面的交流。由此形成各有技能的社群,同时通常由一位线上主管监督。行会构成的基础则是共同利益。举例来说,利益群体以一项技术或市场议题为中心而形成后,接着展开横跨部落的行动。例如,行会要处理的问题或许是庄闲网络娱乐平台进入 技术,并讨论它在明日音乐世界的运用前景。

依靠这样层层有序的管理模式,SPOT便能尽可能通过激发员工自主性,从而提高运营效率,并且能避免形成容易走向僵化的等级制度,不断增强创新的活力。

04 播客红利下的监管平衡

  • 在播客领域一显身手

而如今拥有 1.3 亿付费用户,在流媒体音乐市场遥遥领先的Spotify,决定全力押注播客。它的商业扩张之路首先从其他提供播客的友商抢夺市场开始——挖走红人并购买独家内容。

2020年5 月 19 日,Spotify 与美国最火的播客主播 Joe Rogan 达成了一项合约,后者将在 Spotify 上独家发布自己的播客节目,主要包括一档在 YouTube 上有着近 850 万订阅量的热门播客——The Joe Regan Experience。据《华尔街日报》报道,Spotify 将为这份合约付出超过 1 亿美元。而这仅仅只是 Spotify 播客版图扩张计划的一小步。

图:JRE成为Spotify首档火爆独家原创播客节目

Spotify 在播客领域的勃勃雄心,不只体现在购买独家内容上。

2019年,它还收购了一家播客剪辑制作软件 Anchor,试图控制播客从制作到发布的整个流程。更重要的是,Spotify 还掌握着旗下 1.3 亿用户的偏好数据,利用这些数据,配合播客节目销售广告,或继续挖掘更多付费服务,这将是 Spotify 更大的野望。

图:Spotify曾经合作过的一些第三方制作软件

之后,Spotify又加大火力,宣布将把几位名人加入其播客阵容,包括前总统巴拉克·奥巴马、布鲁斯·斯普林斯汀、艾娃·杜威内和罗素兄弟。它还发布了奥巴马夫妇的Higher Ground Production公司的最新播客,并在大会上展示了其与DC漫画合作的首个播客。

苹果虽然早已进入播客领域多年,但它的做法非常保守,仅仅将播客当作一个软件产品而不是“业务”。Spotify 在这个领域的加速发展,可能会让苹果也开始对播客做更多思考。

由此,Spotify 正在成长为一个庞大的“声音内容平台”。随着曲目数量指数级地不断增长,Spotify有机会利用其平台上的数据,演算出其独有的用户画像和推荐内容。这对其播客领域的竞争对手来说,是一个巨大的优势点。但它的任务不再只是做大用户规模,更在于如何拓展业务,建立起产品壁垒,提供更丰富、完善的体验,挖掘更大的用户价值。与 Joe Rogan 合作的消息放出后,Spotify 股价持续走高,在一周内上涨了 17%,已接近历史最高点。

播客以其亲密性和真实感,在疫情下的流媒体产业里蓬勃发展。最重要的是,如今互联网时代,播客似乎在抢占用户的屏幕时间上更能独自美丽——用户不需要长时间盯着屏幕就能使用播客(同时还能兼顾其他事情),仿佛和过去打开收音机一样方便。随着传统广播电视电影的陆续回归,播客要做的就是找准市场定位,抓住目标观众和客户,才能继续保有其独特的竞争力。

  1. 不再单一的支付体系

当地时间周三(3月23日),谷歌宣布,将允许Spotify在安卓平台使用第三方支付系统。因为谷歌启动了一项试点计划,将允许少数开发商在应用程序中提供除谷歌支付系统以外的其他支付方式,该计划首先从Spotify开始实施。

此次更新后,Spotify的App上将同时有两个支付选项,即谷歌应用内支付和Spotify自有支付。Spotify在公告中表示,“两个支付选项在App内同时存在,这将是第一次。”

对此谷歌表示:“这一试点项目将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对于不同国家的用户以及不同规模和类别的开发者而言,用户选择何种支付方式适用于他们,并以何种方式发挥作用。”

谷歌称,在Spotify自行处理的支付费用中,谷歌仍将抽取一定比例的佣金,但并未说明具体抽成比例,仅仅透露它将以韩国推出的一项政策为基础。

韩国去年出台了一项竞争法,要谷歌和苹果在应用商店内开发第三方支付系统。作为回应,谷歌承诺,若用户选择其他支付系统,佣金费率将为11%。此前,谷歌通常向开发者抽取30%或15%的佣金费用。Spotify表示,该试点将推广到提供SpotifyPremium的所有市场,即全球184个市场。

第三方支付系统开启后,谷歌在支付体系中的抽成减少,SPOT的盈利有望增加,竞争优势大大增强。

  • 成也播客,败也播客

然而,买下独家内容也并未使SPOT一帆风顺,罗根给Spotify带来的不仅是流量和受众,还有巨大的争议和混乱。罗根那种无所不谈的播客风格,在美国社会日益对立和割裂的情况下,在虚假信息肆虐传播的大背景下,也给他惹来了麻烦。

但在新冠疫情期间,各种虚假信息在网上横行无忌,这种“观点自由市场”的立场就显得尤其不合时宜,尤其是罗根这样具有巨大影响力的头部网红。疫情爆发之后,罗根多次在节目上讨论新冠疫情,介绍过诸多他自己从网上获取的各种真假难辨的信息。

他说过年轻和健康人不需要接种疫苗,说过“疫苗护照”是在走向独裁;他自己感染新冠之后,用了网上的“民间偏方”驱虫药来治疗,还在节目中不断介绍。虽然他本人多次道歉收回言论,强调自己不是医疗专业人员,只是想讨论一些关心的话题,但造成的影响却是难以弥补的。

图:罗根在IG上澄清不当言论

回望过去几年时间,Facebook和Twitter等社交媒体因为虚假信息与阴谋论而承受着巨大压力,互联网公司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也成为了政府立法的焦点话题。但在罗根事件爆发之前,播客平台上的各种争议言论并不是政府与舆论关注的焦点。

看起来,Spotify和2020年的Facebook一样,不愿意自己的平台成为“事实评判者”,不愿背负起审查内容的义务与代价,不愿意对平台上的争议言论采取措施,不愿自己背上“删帖封号”的标签。

但这样的一厢情愿能否贯彻到底,又会造成多少用户的损失?若SPOT不能直面这一问题,无限制地扩张版图带来的可能往往是事与愿违的结局。毕竟“罗根风波”已经招致社交媒体上一波反SPOT的呼声,甚至SPOT上一些知名音乐人以下架全部作品为条件威胁SPOT封掉罗根的账号。如果Spotify为了收入,只是象征性地制定一些审查和监管规则,一味地袒护传播错误信息的创作者。长此以往,势必会遭到平台用户和创作者的背离。

归根结底,从一成不变的流媒体音乐网站,转型成为内容创作的播客平台,同样是音频产品,Spotify却不一定有这样的基因。一方面,流媒体音乐平台的核心是音乐,而播客平台的核心是主播,管好产品不一定能管理好人;另一方面,各自为战的管理风格固然很诱人,但面对需要规范的播客平台,有强力创新的团队,不如有井然有序的制度;最后的最后,虽然选择用类短视频feed流来管理播客,但播客比短视频具有更高的专一度和专业性,短视频Feed流是否水土不服,也是个巨大的问题。

如何协调好各方的利益,维持好其系统内部良好生态,将会是SPOT接下来要面对的巨大考验之一。

 

结语

自上市以来,Spotify大部分时间都处于亏损状态(数年亏损后,据starvisionai.cn通过机器学习算法预测,Spotify将于2022年一季度起走出亏损坑,开始实现盈利),无论是此前专注于音乐流媒体还是如今转型到音频流媒体,其营收几乎都只靠付费订阅和广告。这样的营收模式未免有些过于简单,且过于依赖内容版权,难以控制成本支出。

但从Spotify最近这一系列动作来看,无论是向播客领域的大举进军还是app内竖屏短视频的测试,都是在营收模式方面做出的新尝试,只不过这些在增收上的探索与音乐本身的关系已经不再密切,而是更广义上的音频行业。在音频数字化的时代背景下,Spotify一开始就把握住了时代脉搏,但展望未来,流媒体音乐市场并未一统江山(还有诸多竞争对手),且Tiktok为代表短视频异军突起同样为这个行业带来变数(字节旗下流媒体音乐平台Resso主打更重社交)。

不过,Evercore ISI分析师Mark Mahaney发表研报,重申Spotify(SPOT.US)“跑赢大盘”评级,目标价为300美元。该分析师表示,自Spotify IPO以来,该公司股价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是对其商业模式的担忧,以及该公司是否有能力通过实现实质性的毛利率扩张。但该分析师预计,到2024年,预计Spotify毛利率将达到30%以上,这将比目前市场预期提前一年。如何要在竞争愈发激烈的流媒体领域拔得头筹,实现用户增长的同时获得盈利,Spotify未来的行动值得拭目以待。

本文作者:MBI Deep Dives

本文编译:自由星人&执行星人

来自: RockFlow Universe

]]>
Spotify:2021年130位艺人通过Spotify收入超500万美元 //www.otias-ub.com/archives/1409787.html Fri, 25 Mar 2022 12:42:52 +0000 //www.otias-ub.com/?p=1409787

Spotify去年向音乐版权持有者支付70亿美元,占了整个音乐产业总营收的25%。按照Spotify的说法,2021年有52600亿艺人通过Spotify赚得超过1万美元收入。其中有130位去年赚得的收入超过500万美元。

Screenshot-2022-03-23-at-19.16.48.webpScreenshot-2022-03-23-at-19.14.13.webpScreenshot-2022-03-23-at-19.20.38.webpScreenshot-2022-03-23-at-19.20.20.webp

Spotify没有透露艺人的名字,不过去年最热的应该是Bad Bunny、泰勒·斯威夫特、防弹少年团、Drake和贾斯汀·比伯;最热歌曲应该是Olivia Rodrigo带来的《Drivers License》。

但Spotify可能只告诉我们部分事实,并非全部。例如,艺人如果从Spotify赚得版税1万美元,他真正拿到的可能只有2000美元,其余被唱片公司和出版商瓜分。如果是防弹少年团,2000美元还要分给7个人。词曲作家和临时音乐人的收入可能更少。

让我们再看看具体数据可能会有更深了解:收入介于10000-49999美元,共36100位;收入介于50000-99999,共7000位;收入介于100000-499999,共7330位;收入介于500000-999999,共1130位;收入介于1000000-1999999,共590位;收入介于2000000-4999999,共320位;500万美元及以上,共130位。

page-1-6.webppage-2-6.webp

当然,艺人们的收入不只来自Spotify,还有竞争流音乐网站和CD销售。

向Spotify平台上传歌曲的艺人约有800万,每天上传新歌约6万首。99.3%的艺人年收入不到1万美元。在800万艺人中,约有一半上传歌曲不到10首。2021年整个音乐产业的营收增长18.5%,达到259亿美元。

]]>
Spotify:2021年将服务扩展到80多个新市场 //www.otias-ub.com/archives/1210094.html Sat, 12 Jun 2021 18:00:03 +0000 //www.otias-ub.com/?p=1210094 作为构建真正无边界音频生态系统的持续承诺的一部分,Spotify正在进行全面扩张,将向全球80多个新市场的10多亿人推出全球最流行的音频流订阅服务,在平台上增加36种语言。这些举措代表了Spotify迄今为止最广泛的市场扩张。

这一扩展将有助于确保曾经保留在本地的声音和故事能够接触到全球观众。

对国际艺术家和听众的奉献是坚定不移的。与本地创作者和合作伙伴密切合作将提供满足每个市场独特需求的收听体验,提供扩展的语言翻译和专业的支付方式。这80多个市场代表了超过10亿潜在用户。

在每个新市场,Spotify将与本地创作者和合作伙伴合作,以扩大音乐产品,并提供满足每个市场独特需求的音频体验。随着时间的推移,公司的目标是在每个地区推出以下产品:

订阅计划:所有市场都将提供免费和高级计划。

用户体验:听众在使用Spotify产品时,可以从Spotify的全球目录中进行选择和搜索,从第一天起就可以获得个性化的体验。

音乐目录:在发布时,Spotify将在这些新市场提供其完整的全球目录。

播客:在大多数市场,Spotify将推出完整的播客目录。

平台:Spotify将在移动和桌面Web播放器上提供完整体验。

]]>
文化:定义东南亚Z世代和千禧一代的趋势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130103.html Tue, 24 Nov 2020 04:27:04 +0000 //www.otias-ub.com/?p=1130103 根据Spotify的一份新报告,东南亚的Z世代和千禧一代正在寻找新的方式来展示自己,联合起来,塑造文化。

新加坡主要见解:

  • 55%的受访者表示视觉刺激太多,音频则提供了一种很好的逃避。
  • 61%的受访者认为品牌应该传达与消费者产生共鸣的道德支持的信息。
  • 75%的受访者表示品牌有能力基于共同的兴趣和感情创建社区。

马来西亚的主要见解:

  • 86%的马来西亚人希望品牌成为辩论的一部分,宣传更进步的价值观,在社会发挥更有意义的作用。
  • 71%的受访者表示,品牌有能力基于共同的兴趣和感情创建社区。
  • 59%的人表示,网络美学改变了他们这一代人在现实世界中期望看到的东西。

菲律宾的主要见解:

  • 73%的受访者希望品牌成为辩论的一部分,宣传更进步的价值观。
  • 61%的菲律宾人认为视觉刺激太多,而音频则是一种很好的逃避。
  • 64%的受访者表示品牌应该传达道德支持的信息,并理解消费者的挣扎。

泰国的主要见解:

  • 82%的泰国人希望品牌在社会中发挥更有意义的作用。
  • 77%的受访者表示,品牌有能力基于共同的兴趣和感情创建社区。
  • 70%的受访者表示,“本地人”已经变得更关注他们周围的数字环境,而不是物理环境。

印度尼西亚的主要见解:

  • 94%的印度尼西亚人希望品牌宣传更进步的价值观。
  • 77%的受访者认为音乐可以让人们相互联系,也可以感受其他文化。
  • 61%的受访者表示,品牌有能力基于共同的兴趣和感情创建社区。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知识星球,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

]]>
eMarketer:预计2018年Spotify美国用户数量达到5840万人 //www.otias-ub.com/archives/797182.html Thu, 06 Dec 2018 16:32:53 +0000 //www.otias-ub.com/?p=797182         据eMarketer估计,今年美国将有5840万人使用Spotify,占其网民总数的20.8%。

        相比之下,Pandora在美国的用户数量将达到7590万人。但是,eMarketer预计未来几年Pandora在美国的用户数量将略有下降,而Spotify则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速。

        虽然有多个因素推动了这一趋势,但定价激励是最重要的。Spotify是市场上第一家提供定价激励措施的公司,如2014年推出的看广告免费收听和学生订阅选项,以及2016年推出的家庭计划等。

        此外,Spotify一直与其合作伙伴保持战略性关系。如,2016年Spotify与Hulu合作推出流媒体娱乐套装。

        eMarketer预测副总裁Martín Utreras表示:“Pandora的合作伙伴T-Mobile主要专注于留住用户,而Spotify的策略则更有效,其合作伙伴专注于增加受众数量,如Hulu。”

        Spotify面临的一个挑战是,与苹果谷、歌和亚马逊的应用程序不同,它的应用不会预安装在任何硬件上。Pandora也面临同样的劣势,但其与SiriusXM合作在某些汽车中预知其应用。

        eMarketer的预测分析师Andrea Szasz表示:“Spotify凭借其策划的播放列表和个性化设备成功的吸引了千禧一代,使其成为当今顶级数字音频流媒体平台之一。但是,苹果、亚马逊、谷歌和Pandora等竞争对手仍然处于市场领先地位。

        总体而言,eMarketer估计今年将有2.015亿美国网络音频听众,占网民总数的76.6%。

        199IT.com原创编译自:eMarketer 非授权请勿转载

]]>
comScore:79%的Spotify英国用户使用移动设备收听音乐 //www.otias-ub.com/archives/764855.html Sun, 09 Sep 2018 16:50:11 +0000 //www.otias-ub.com/?p=764855 谷歌在英国推出了全新的YouTube音乐服务,这是一款经过改进的移动应用,可与竞争对手音乐流媒体服务Spotify和Apple Music竞争。 YouTube音乐提供广告赞助免费账户和付费账户,前者允许用户浏览和在线收听视频,后者可以在后台收听音乐以及下载。

这类似于Spotify,但谷歌计划利用其拥有的大量数据来创建一种新型的个性化音乐服务,从而为其提供竞争优势。

数据显示Spotify已成为英国最大的音乐订阅服务,2018年5月成人访问量达到1660万,相当于英国网民的40%。其中绝大多数人(79%)通过移动设备传输音乐,71%只使用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显然是最主要的平台,为所有使用量的90%。 Spotify移动用户平均每月花18小时在智能手机上访问流音乐服务,而平板电脑贡献了10小时。

虽然Spotify的Android平板电脑和iPad用户的平均访问量差别不大,但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存在更大的差异。iPhone用户平均每月花21小时访问Spotify,而Android智能手机用户仅花14个小时。

Spotify的在线受众虽然庞大,但与谷歌的视频流媒体服务YouTube相比却相形见绌。每月有3960万成人在YouTube上播放视频,其中89%在移动设备上观看。

与Spotify不同, YouTube在Android智能手机用户中的覆盖量更大(1740万人vs. iPhone:1320万)。但是,从每位访客花费的平均时间来看,iPhone用户更有优势。

199IT.com原创编译自:comScore 非授权请勿转载

]]>
eMarketer:2022年Spotify美国用户数量将超过Pandora //www.otias-ub.com/archives/763009.html Fri, 31 Aug 2018 16:36:49 +0000 //www.otias-ub.com/?p=763009        Pandora是美国最受欢迎的音乐流媒体服务。但根据eMarketer对网络音频听众的最新预测,这将在未来几年内发生改变。

        今年,Pandora在美国拥有7590万用户,而Spotify拥有5840万用户。eMarketer预计,Pandora在美国的用户群将在整个预测期内略有下降,而Spotify将在今年和明年实现两位数的增长。

        eMarketer预测副总裁Martín Utreras表示:“Pandora专注于将自由听众转变为用户,再加上激烈的竞争,将使他们的整体影响力不断增长。与此同时,Spotify通过家庭计划、离线收听、与Hulu等服务的集成,以及有效的社交分享工具,将保持更快的增长速度。”

        数字音频领域的复杂变化主要是由于智能音箱的普及。三星推出了首款Galaxy Home时,智能音箱市场变得更加丰富。三星宣布与Spotify建立新的合作伙伴关系,Spotify将成为所有三星设备的“首选音乐提供商”,并与三星的语音助手Bixby完全整合。

        实际上,这意味着Spotify将成为所有三星设备初始设置的一部分,当用户要求Bixby播放音乐时,Spotify将被急活。

        这种伙伴关系对Spotify和三星来说都很有意义。这两家公司都是苹果在各自市场的直接竞争对手,此举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挑战iOS制造商。

        199IT.com原创编译自:eMarketer 非授权请勿转载

]]>
透过Spotify看看腾讯音乐的未来 //www.otias-ub.com/archives/747040.html Tue, 10 Jul 2018 12:59:02 +0000 //www.otias-ub.com/?p=747040

最近几天,除了小米(HK:01810)港股正式挂牌,另一则重磅事件,就要属腾讯音乐拟分拆赴美上市了。

截至目前,腾讯音乐尚未披露招股书。但已有为数不少的海内外机构频频“吹风”:腾讯音乐估值将会超过300亿美元。

不同于小米这个“新物种”,腾讯音乐很容易在市场中寻找到对标的上市公司:全球第一大音乐平台、美国音乐流媒体公司Spotify(NYSE:SPOT)。

据称,300亿美元估值的由来,正是参照Spotify 产生。

亦有投资人认为,腾讯音乐之所以选择在美国市场上市,正是因为可以对标Spotify而容易定价;而且,有Spotify这个指标公司在前开路,美股投资者更容易理解并接纳腾讯音乐的商业模式。

故而,在腾讯音乐的招股说明书亮相之前,我们不妨先来审视下Spotify这家公司,以对前者的IPO前景有相应的预判性认知。

 01、商业模式为免费增值+付费收听,迄今仍未盈利

Spotify于2008年10月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正式上线,并于创立后的第10年即2018年4月在纽交所完成IPO。

截至7月9日,其市值达到315亿美元,是全球最大的流媒体音乐服务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12月,腾讯音乐与Spotify双方达成换股战略合作,Spotify持有腾讯音乐娱乐约9%的股权

如同绝大多数的流媒体运营商,Spotify上的服务分为免费和付费版本两种。

使用 Spotify免费版,用户即可享受到流媒体音乐的基本服务。如果每月支付9.99美元使用付费版本,用户即能够离线收听音乐,以及享受无广告体验。

采用“免费增值”策略,Spotify的变现有两个途径:通过免费版本上的广告收入从而把免费用户群变现,同时通过订阅模式将他们逐渐渗透转化为付费用户。

迄今为止,Spotify在用户群的变现上做得很好,涉及整个用户群,包括免费和高级用户。反映在收入上,其营收从2015年的19亿欧元增加到2017年的40多亿欧元,增长了一倍以上。

而且,该两部分的营收,在2017年均有着40%左右的增长速度。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2008年创立以来的很长一个时期,该公司在广告业务上始终处于收不抵支状态。直到2017年,方发生了变化,最终实现了小幅盈利。

这很重要,因为广告支持的细分市场将不再拖累利润,使得整体毛利率不断增长。而这也表明,Spotify的资源效率越来越高,无论是通过规模经济还是其他方式。

话虽这么说,但需要明确指出的是,截至2018年一季度,Spotify迄今仍是一家整体亏损的公司。

2018年一季度,公司总营收为11.39亿欧元。但由于汇率的负面影响,同比37%的增长,在调整完汇率后降了11个点至同比增长26%。

由于Spotify公司总部位于瑞典斯德哥尔摩,并以欧元报告,因此美元的走势影响了其应收。 在2017年下半年,欧元兑美元大幅走强,因此与去年第一季度的比较有所偏差。

公司在欧洲有40%的订阅者来自欧洲,因此汇率的影响不能忽视。

 

 

但是汇率并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对于Spotify这种商业模式,投资者最关注的是其订阅用户的增长,而非利润的增长。

截至18年一季度,Spotify订阅用户达到了7500万。根据预期,这一数字将在二季度将增加到7900万至8300万。 公司预计,今年年底收获约9400万的订阅用户数量。

Spotify最强劲的竞争对周苹果音乐(NASDAQ:AAPL),但后者只拥有约Spotify一半的订阅用户数量。

虽然仍处于亏损状态,但Spotify运营利润率一直在改善,2018年一季度为 -3.6%,高于去年同期的 -15.4%。如是改善运营利润率的能力,也为Spotify的投资者提供了乐观预期。

Spotify运营费用主要来集中在销售和营销两项上,合计占比运营费用的 42.6%。随着Spotify继续扩展到其他国家,这个数字无疑会很高。

庆幸的是,这种增长不会永远持续下去:实践证明,一旦公司在某个国家取得了稳固的立足点,就可以开始削减这一领域的支出。

如是,再加上已经改善的运营利润率,似乎这些迹象都表明,Spotify最终将能够盈利。

02、身为流媒体音乐领域头羊,却没有坚固的护城河可言

虽然在流媒体音乐领域,Spotify是无可争议的领头羊;但迄今尚无具有说服力的证据可以证明,该公司拥有可以保护它免受严重的竞争的护城河。

这样的事实,是那些预期可持续性高回报的股东们最大的烦恼所在。

如我们所知,苹果(NASDAQ:AAPL)和亚马逊(NASDAQ:AMZN)的音乐流媒体业务,都正在努力扩大其用户群;而谷歌(NASDAQ:GOOG),亦已推出新的音乐订阅服务,并将通过YouTube的大规模广告进行宣传推广。

谷歌这项名为“YouTube音乐”的服务模仿了Spotify模式:将有两个版本,带有广告并且功能有限的免费版本,以及每月10美元的订阅版本,没有广告且独家额外的功能。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虽然Spotify的营收由广告和订阅两部分组成,但其中91%以上的收入来自订阅用户。

尽管2018年一季度的月活增长了44%,但订阅用户30%的速度还是低于月活的增速的。这使得每位用户平均营收(ARPU)在一季度同比下降14%。

营收方面的数据已经昭示的明白:如今的终端音乐消费者,仍然不愿意花大价钱购买音乐流——这不仅是Spotify所面临的严酷现实,想必腾讯音乐更加心有戚戚焉。

03、音乐授权成本难以压缩,毛利率不如沃尔玛

在成本方面,Spotify也遇到了不少困难。Spotify最主要的成本,是特许权使用费的支出。

当今的欧美音乐市场,呈现四家唱片公司的寡头垄断局面。四大公司分别是环球,索尼和华纳音乐,以及代表小品牌的代理商梅林。

这四家唱片公司控制着Spotify可用歌曲的90%。

音乐业务的寡头垄断性质,使得唱片公司在与Spotify的谈判中具有相当大的议价权。

所有主要品牌在合同中都有“最惠国”条款,这意味着potify无法与其中单独一个品牌签署更优惠的条款。

故而,从本质上讲,Spotify必须把主要唱片公司当成一个统体来同时进行谈判。

如此,Spotify在价值链中的地位使其受到多方挤压,包括供应商唱片公司、专业音乐人以及最终的消费者。

这样的行业价值链,显然制约着Spotify毛利率的提升。2018年第一季,该公司的毛利率仅为25%,虽然远高于2016年的16%,但仍不足以产生盈利。

而且如我们所知,对于一家明星科技公司来说,如此低的毛利率实在有些让人提不起胃口——基本与传统零售实体的毛利率持平了,比如沃尔玛(NYSE:WMT)的毛利率为25%;而Facebook(NASDAQ:FB)的毛利率为79%,而谷歌母公司Alphabe的毛利率则为56%。

对此,我们只能寄望于Spotify与它的同行们,可以在和唱片商的谈判中得到更好的条款,否则我们难以对其毛利率的提升抱有过高期望。

你可能会说,这也并不是没有先例嘛:Spotify在2017年曾设法与唱片公司协商更好的分成条款,并使得其毛利率从14%提高到了21%。

但要知道,那些主要唱片公司都在Spotify持有重要的股权,当时正处于Spotify上市的隘口,这些股东们有动力帮助公司更快地上市,以避免触发可转换债券的条款,从而稀释其股权。

故而,在2019年重新谈判条款时,唱片公司基本不再会有相同的激励措施来授予Spotify更优惠的条款。

 04、拥有用户越多、使用内容越多,内容成本就越高

一些投资者会把Spotify与奈飞Netflix(NASDAQ:NFLX)进行比较。

Netflix多年来一直亏损,但已成为近期历史上最成功的股票之一,在过去3年中股价飙升7倍。 Netflix继续以惊人的速度增长用户,并在过去几年中实现运营和净收入,尽管利润仍然受到抑制。

虽说两家公司有明显的相似之处,两家公司每月销售订阅费均约为10美元,而内容占其支出的大部分。

但是,像Netflix这样的视频流媒体公司可以为一段内容只付一次费,然后可以根据需要多次播放;而Spotify这样的音乐流媒体公司,每次播放一首歌,都必须向唱片公司和其他音乐所有者支付一次版权费用。

因此,Spotify拥有的用户越多,使用的内容越多,其内容成本就越高,也就减少了其形成规模经济的可能性。

那么,如果Spotify无法让唱片公司与之合作,下一步要考虑的是提高其订阅价格。

Netflix已经能够在不失去许多客户的情况下提高订阅价格,这是Spotify尚未尝试的策略。如果Spotify想复制Netflix的成功,它需要制作或拥有原创内容。

这对于Spotify是一个挑战。不幸的是,Spotify并没有与Netflix相同的定价能力。

如果它将其费率提高到15美元,那么苹果,谷歌和亚马逊的竞争就会立即使其处于不利地位,并且抑制Spotify订阅率的提升。

事实上,这三家大公司可以降低价格以应对Spotify的增长,并对Spotify施加进一步的压力。

还有一种应对方式是直接绕开唱片公司,直接从音乐制作人手中获得版权。Spotify也确实开始直接从拥有自己音乐许可权的专业音乐人那里获得音乐许可。

直接许可交易是削减唱片公司中间人和增加利润的一种方式。这个过程仍处于起步阶段。如果要提高Spotify的毛利率,就需要对这种自我许可模式进行大规模扩张。

但这一过程,可能会增加Spotify与四家寡头唱片公司之间的紧张关系,并且唱片公司可能会威胁撤出自己的音乐,从而削弱Spotify在对手面前的竞争力。

05、Spotify最大的优势在于身处一个足够大的市场

好在,Spotify倒也有着竞争对手不具备的优势。

比如相比苹果音乐来说,Spotify没有附着于一个科技巨头,给人专业音乐人印象也让其获得了更多年轻人和大V的青睐。

独立的缺点是Spotify不能获得母公司的大笔投资。二级市场上投资者对于Spotify的支持是有条件的,如果它不能产生可持续的盈利,这些投资者就会离开。

这就使得Spotify不但做好流媒体音乐,同时也要在加强社交属性上下足力气。

社交功能可以让用户访问他人的播放列表,并通过列表展现用户的音乐品味,同时还可以娱乐和加强与朋友的联系。

现在,每次使用Spotify,将歌曲分组添加到播放列表中,这些音乐会在朋友的信息提示中弹出,互相交流彼此喜欢的音乐。

这样的模式创新,为流媒体音乐公司未来提供的服务范围提供了想象空间以及扩展性。

对于Spotify这家年轻的科技公司来说,最大的利好是,其所处的市场足够大并始终处于不断增长之中。

美国唱片业协会的数据显示,在美国,录制音乐销售额去年增长17%至85亿美元,其中流媒体音乐销售额占据了近三分之二。这使得唱片业销售额创下了自23年前以来的最快增速。

Spotify是否也有能力将其用户群增加一倍,扩大毛利率,并产生物质自由现金流呢?对于这样的问题,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自可见仁见智。

回归到现实,Spotify当前面临最大的挑战,仍是如何改变其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并让自己对供应商更有价值。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也许会有机会成为“FAANG股”的新成员。

从估值上来讲,Spotify的企业价值约为2019年预期收入的4倍,而Netflix则为7倍,这说明Spotify还未被过于低高估。

另外,音乐行业的大背景正处于从交易模式向需求模式的转变,而Spotify恰好是这一转变中的中流砥柱。这样的行业大势亦表明,年轻的Spotify还有广阔的成长空间。

以上,看完了对于Spotify的深度解析,你是否对腾讯音乐的IPO前景有了比较清楚的预期?如果你也有不讲不快的观点需要表达,欢迎文后留言探讨。

如果你发现自己要去了解基本面很困难,不妨关注我们提供给你的火箭研报小程序,帮助你提高对上市公司的精选和甄别。

来自: 阿尔法工场

]]>
Apple Music在美订阅用户数量已超Spotify //www.otias-ub.com/archives/745912.html Sat, 07 Jul 2018 06:01:57 +0000 //www.otias-ub.com/?p=745912

据Engadget报道,早在二月的时候,华尔街日报就有报导指 Apple Music 成长速度快,并预测他们在美国的订阅用户数量会在今年夏季就超过主要对手 Spotify。这预测果然成真了,据 Digital Music News 的消息来源指出,虽然 Apple Music 和 Spotify 在美国的付费订阅用户数量都超过 2,000 万户,但 Apple Music 再在此之上多出一点点,可惜这据指是来自美国主要音乐发行商的消息人士,并不愿透露实际数字。

据 5 月的报告来看,Spotify 在全球付款订阅用户数量的部分仍然是以 7,500 万领先。不过毕竟他们是在美国上市的公司,所以在美国的表现才更是当地投资者关注的。而且 Spotify 的危机可不只是 Apple Music 在订阅用户数量的增长,据 Music Business Worldwide 的数据显示,光是计算 Drake 最新推出的专辑《Scorpion》,Spotify 的全球串流播放次数虽有 1.324 亿,但 Apple Music 更是达 1.7 亿次。

当然,因为 Apple Music 在子夜时分就把新专辑推出,而 Spotify 要在稍迟数小时后才上架,所以 Apple Music 因此受惠也不意外。

只是对于刚刚成为上市公司的 Spotify 来说,他们需要利好消息才可以给予投资者信心,但面对 Apple Music 的步步进逼,Spotify 必须要证明他自己在这串流音乐市场上有着足够实力才可以啊。

]]>
MBA视角:Spotify是否值得投资? //www.otias-ub.com/archives/721302.html Tue, 08 May 2018 01:04:26 +0000 //www.otias-ub.com/?p=721302

4月初,Spotify的股票开始在纽交所(NYSE)交易:这家音乐流媒体公司采用了一条不同寻常的上市之路。它选择了直接上市,这意味着其股票不经过通常的首次公开发行(IPO)就开始在纽交所交易。

Spotify的上市开局确实平稳,但它会不会成为一笔精明的长期投资?

我们向一些全球顶尖商学院的MBA学员提出了这个问题。

  杰伊•凯维(Jay Kiew),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University of Western Ontario)毅伟商学院(Ivey Business School)

Spotify的最大优势在于它提供音乐获取和音乐发现。至于它是否值得投资,将取决于它能否把这些优势与盈利能力结合起来。

从音乐获取的角度来讲,苹果(Apple) iPod在2001年夸耀“口袋里的1000首歌”的时代早已过去。Spotify的3000万首歌曲的巨大目录(归因于该公司与索尼(Sony)、华纳(Warner)和环球(Universal)达成的许可协议)让用户基本上可以获取他们想听的任何歌曲。但就版税而言,这是一把双刃剑,这块巨大的可变成本比YouTube支付的费用高出75%左右。这让我对该公司未来的盈利能力感到悲观。

Spotify利用算法,根据音乐偏好来提供“每周发现”歌单,此举效果不错。然而,如果苹果谷歌(Google)或Tidal的歌单追赶上来,可能没什么办法阻止客户移情别恋。

动量可能会在短期内支撑Spotify股票,但谁知道未来可能会怎样。

  勒克•索戴普(Leke Sodipe),美国耶鲁大学管理学院(Yale School of Management)

Spotify让数字音乐流媒体合法化,由此永远改变了这个行业。在可预见的未来,音乐流媒体将是个人消费音乐的主要方式。

然而,Spotify的生死将取决于它在两件事上做得有多么成功。首先,把免费会员转化为付费用户,迄今他们做到了:预计2018年付费用户将增至46%。该公司的第二个且更具挑战的任务是找到一种方法,降低其向歌手和唱片公司支付的版税占其收入的比例,同时让这些内容制作者满意。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而Spotify需要解决这个问题,否则,其业务模式将面临颠覆风险。

随着该公司发展壮大,或许它将能够利用它的实力谈判达成更有利的版税安排,降低销售成本,最终成为一项盈利业务。

  乌迪特•巴西哈尔(Udit Parihar),荷兰鹿特丹管理学院(Rotterdam School of Management)

传统的估值方法可能不适用于视频和流媒体公司的估值。对于Spotify,需要根据预期订户基础和盈利能力进行估值。与业内同行相比,该公司的内容成本要低得多,并且预计仍将保持为该领域的市场领头羊。我们还需要对其估值添加一个溢价,因为与Netflix等公司(要么生产内容要么购买内容)相比,Spotify需要的营运资本投资显著更少。

尽管Spotify过去报告了重大亏损,而且预计今年仍将报告亏损,但该公司收入正以大约40%的速度增长,考虑到规模经济,这应该会在未来带来利润。尽管总体前景看上去不错,但它需要在降低内容成本和保留流行歌手之间找到平衡。

收入的持续增长、内容成本下降以及客户基础扩大,使Spotify成为一个价值主张,即便以目前的股价衡量也是如此。

  马修•卡帕索(Matthew Capasso),意大利SDA博科尼管理学院(SDA Bocconi School of Management)

即便对于像Spotify这样一家敢于创新的公司而言,直接上市也是一条进入公开市场的大胆途径。一方面,直接上市是管理层对企业投出的信任票,公开表明不需要进行具有稀释作用的筹资。另一方面,这种方法或许表明,私募估值已达到峰值,该公司感受到压力,要求其为原有股东提供一条避开常规安排的退出途径。在没有锁定期的情况下,原有股东在上市首日即可卖出所持股份。

有鉴于此,在上市初期投资Spotify不会有什么好结果。短期来看,我们可以预期不同的算法在股市上过招。波动性无疑将定义这只股票的行情,但基本面因素最终将占上风。届时,投资者将面对一家在竞争日益激烈的音乐流媒体市场录得巨额亏损的公司。

按照目前的股价水平,Spotify的股票给人带来的烦恼很可能超过资本利得。

  蒂亚戈•斯塔姆弗利(Tiago Stampfli),西班牙ESADE商学院(Esade)

Spotify的上市不同寻常,因为该公司选择了直接上市而非IPO。尽管这种方法存在流动性以及随之而来的波动性风险,但其股价已超过每股132美元的建议价。再加上股东没有锁定期、可自由套现股份,这表明投资者确实相信音乐产业的这种新的业务模式。

该公司的财务表现持续好转,但净利润仍为负值,而且由于许可业务的性质,收入增长总会带来成本的相应增加。

总之,Spotify目前的估值基于一种信念:即流媒体业务模式代表着未来,而不是基于基本面因素。这种信念在近期不会改变,它会使该公司成为不错的短期(两年左右)投资。

  施尔曼•里奥(Sherman Leow),新加坡管理大学(Singapore Management University)

Spotify是否值得投资取决于其增长速度以及长期利润率。

首先,增速。保守来讲,一家成熟公司的市值与息税前利润的合理倍数大约为16倍,这意味着Spotify应将目前的销售额增加一倍多,才能证明其股价合理。由于市场饱和与竞争,这是不太可能的。这一点从Spotify的增长水平来看也很明显,有迹象显示,该公司的增速已从2016年的50%降至2017年的40%。

第二个是长期利润率。可以认为,Spotify的长期利润率将会更低,因为它需要继续投入更多资金吸引客户,以实现增长。如今,该公司向供应商支付的费用占其收入的79%。

扩大业务的机会不多,以及利润率较低,让Spotify成为一笔不那么吸引人的投资。

  爱德华多•皮肖塔(Edoardo Pisciotta),西班牙ESADE商学院

没有简单的答案,目前该公司并不值得投资,但未来可能会。

这是一个成功的增长故事,Spotify拥有7000万付费订户。苹果远远落在第二位,拥有3000万付费订户,尽管在美国的增速较高。

然而,尽管收入增长,但Spotify迄今无法盈利,而且除了用户基础外,缺乏任何实体资产。要实现可持续的盈利增长,Spotify需要想方设法创收,在这个竞争非常激烈的音乐产业,这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

我会采取“等待和观望”的策略。

  瓦伦•马里亚达(Varun Maryada),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毅伟商学院(Ivey Business School)

面对来自苹果的竞争,乐观的前景对于Spotify预示着好兆头。然而,该公司报告2017年营运亏损3.5亿美元,这可能让投资者担忧,并让一些投资者却步。

根据财务前景,随着Spotify继续增长并增加其高端付费用户,该公司将有望实现增长,其股票值得买入。

艾瑞克•鲍勒(Eric Bowler),意大利SDA博科尼管理学院(SDA Bocconi School of Management)

我认为围绕Spotify的乐观情绪潜藏着危险。

尽管Spotify已将其毛利润率从2014年的16%提高到2017年的21%,但很难看出该公司怎么实现其所说的35%的毛利润率目标。有3个互相关联的原因。

音乐产业极其集中。在Spotify的流媒体内容中,预计有87%主要来自三大制作公司。Spotify面临着来自苹果、亚马逊(Amazon)和谷歌的更激烈竞争,后三家公司的业务更多元化,可能愿意接受流媒体服务较低的利润率。此外,Spotify尚未对开发自有内容做出强有力承诺。该公司似乎将未来的内容所有权押注于与其签约的名气较小的歌手,这些歌手希望通过Spotify的大规模听众网络被发掘。不消说,这是一项长期战略,而且非常不确定。

除非Spotify能够采取措施增强市场实力并提高毛利润率,否则盈利前景和估值都显得有问题。

来自:FT中文网

]]>
Verto:2017年音乐流媒体服务排行榜 //www.otias-ub.com/archives/703361.html Tue, 10 Apr 2018 16:50:31 +0000 //www.otias-ub.com/?p=703361 199IT原创编译

Verto发布了最新的流媒体音乐数据。过去一年对流媒体音乐服务来说尤为重要,SoundCloud在2017年夏季几乎崩溃,裁员40%,并在最新一轮融资前更换了CEO。Spotify备受期待的首次公开募股(IPO)一直拖到2018年,最后改为直接上市。本月,iHeartRadio的母公司iHeartMedia宣布破产。

和其他类型的数字内容相比,音乐流媒体应用和网站引发了不同的消费行为。这是因为这类应用和网站通常在后台运行,消费者互动式被动的。换句话,典型的消费者互动是指创建或选择播放列表和歌曲,随后听循环播放,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都是以后台模式运行的。

Apple Music和Spotify争霸

虽然Apple Music起步晚,但是它已经是顶级音乐流媒体,每月用户数量为4950万人,其中大多数是付费用户。而Spotify则紧随其后,每月用户数量4770万人。但是,Spotify在听众范围方面略逊于Apple Music。Pandora排在第三位,每月用户数量为3680万,排名前五位的流音乐网站和应用都提供按需选项,这突显了提供点播流媒体的重要性。

Verto通过粘性,即比较每日用户和每月用户,来衡量用户参与度。高度的粘性表示忠实用户。Spotify在这方面领先(28%)于Pandora(22%)和Apple Music(19%)。

令人惊讶的是TuneIn Radio,这是一个网络电台,包括直播体育收音机、播客、音乐和新闻台。虽然TuneIn Radio的每月用户数量仅为670万,但在粘性方面(20%)却胜于Apple Music。

另外,虽然顶级音乐流媒体服务都倾向于吸引相对年轻的受众,但每个服务都表现出在不同人群中的特殊优势。例如,Spotify在男性中广受欢迎(占其听众的56%),尤其是年龄在18-24岁之间的人群,他们占用户总数的26%。这可能归功于Spotify提供的免费服务层次、广告计划和专门面向年轻受众的折扣计划。而Apple Music在女性中受到普遍欢迎,女性占用户总数的56%。

199IT.com原创编译自:Verto 非授权请勿转载

]]>
Spotify广告系统架构演进 //www.otias-ub.com/archives/531718.html Mon, 31 Oct 2016 14:42:21 +0000 //www.otias-ub.com/?p=531718 报告下载:添加199IT官方微信【i199it】,回复关键词【Spotify广告系统架构演进】即可

spotify-%e5%b9%bf%e5%91%8a%e7%b3%bb%e7%bb%9f%e6%9e%b6%e6%9e%84%e6%bc%94%e8%bf%9b_000001 spotify-%e5%b9%bf%e5%91%8a%e7%b3%bb%e7%bb%9f%e6%9e%b6%e6%9e%84%e6%bc%94%e8%bf%9b_000002 spotify-%e5%b9%bf%e5%91%8a%e7%b3%bb%e7%bb%9f%e6%9e%b6%e6%9e%84%e6%bc%94%e8%bf%9b_000003 spotify-%e5%b9%bf%e5%91%8a%e7%b3%bb%e7%bb%9f%e6%9e%b6%e6%9e%84%e6%bc%94%e8%bf%9b_000004 spotify-%e5%b9%bf%e5%91%8a%e7%b3%bb%e7%bb%9f%e6%9e%b6%e6%9e%84%e6%bc%94%e8%bf%9b_000005 spotify-%e5%b9%bf%e5%91%8a%e7%b3%bb%e7%bb%9f%e6%9e%b6%e6%9e%84%e6%bc%94%e8%bf%9b_000006 spotify-%e5%b9%bf%e5%91%8a%e7%b3%bb%e7%bb%9f%e6%9e%b6%e6%9e%84%e6%bc%94%e8%bf%9b_000007 spotify-%e5%b9%bf%e5%91%8a%e7%b3%bb%e7%bb%9f%e6%9e%b6%e6%9e%84%e6%bc%94%e8%bf%9b_000008 spotify-%e5%b9%bf%e5%91%8a%e7%b3%bb%e7%bb%9f%e6%9e%b6%e6%9e%84%e6%bc%94%e8%bf%9b_000009 spotify-%e5%b9%bf%e5%91%8a%e7%b3%bb%e7%bb%9f%e6%9e%b6%e6%9e%84%e6%bc%94%e8%bf%9b_000010 spotify-%e5%b9%bf%e5%91%8a%e7%b3%bb%e7%bb%9f%e6%9e%b6%e6%9e%84%e6%bc%94%e8%bf%9b_000011 spotify-%e5%b9%bf%e5%91%8a%e7%b3%bb%e7%bb%9f%e6%9e%b6%e6%9e%84%e6%bc%94%e8%bf%9b_000012 spotify-%e5%b9%bf%e5%91%8a%e7%b3%bb%e7%bb%9f%e6%9e%b6%e6%9e%84%e6%bc%94%e8%bf%9b_000013 spotify-%e5%b9%bf%e5%91%8a%e7%b3%bb%e7%bb%9f%e6%9e%b6%e6%9e%84%e6%bc%94%e8%bf%9b_000014 spotify-%e5%b9%bf%e5%91%8a%e7%b3%bb%e7%bb%9f%e6%9e%b6%e6%9e%84%e6%bc%94%e8%bf%9b_000015 spotify-%e5%b9%bf%e5%91%8a%e7%b3%bb%e7%bb%9f%e6%9e%b6%e6%9e%84%e6%bc%94%e8%bf%9b_000016 spotify-%e5%b9%bf%e5%91%8a%e7%b3%bb%e7%bb%9f%e6%9e%b6%e6%9e%84%e6%bc%94%e8%bf%9b_000017 spotify-%e5%b9%bf%e5%91%8a%e7%b3%bb%e7%bb%9f%e6%9e%b6%e6%9e%84%e6%bc%94%e8%bf%9b_000018 spotify-%e5%b9%bf%e5%91%8a%e7%b3%bb%e7%bb%9f%e6%9e%b6%e6%9e%84%e6%bc%94%e8%bf%9b_000019 spotify-%e5%b9%bf%e5%91%8a%e7%b3%bb%e7%bb%9f%e6%9e%b6%e6%9e%84%e6%bc%94%e8%bf%9b_000020 spotify-%e5%b9%bf%e5%91%8a%e7%b3%bb%e7%bb%9f%e6%9e%b6%e6%9e%84%e6%bc%94%e8%bf%9b_000021 spotify-%e5%b9%bf%e5%91%8a%e7%b3%bb%e7%bb%9f%e6%9e%b6%e6%9e%84%e6%bc%94%e8%bf%9b_000022 spotify-%e5%b9%bf%e5%91%8a%e7%b3%bb%e7%bb%9f%e6%9e%b6%e6%9e%84%e6%bc%94%e8%bf%9b_000023 spotify-%e5%b9%bf%e5%91%8a%e7%b3%bb%e7%bb%9f%e6%9e%b6%e6%9e%84%e6%bc%94%e8%bf%9b_000024 spotify-%e5%b9%bf%e5%91%8a%e7%b3%bb%e7%bb%9f%e6%9e%b6%e6%9e%84%e6%bc%94%e8%bf%9b_000025 spotify-%e5%b9%bf%e5%91%8a%e7%b3%bb%e7%bb%9f%e6%9e%b6%e6%9e%84%e6%bc%94%e8%bf%9b_000026 spotify-%e5%b9%bf%e5%91%8a%e7%b3%bb%e7%bb%9f%e6%9e%b6%e6%9e%84%e6%bc%94%e8%bf%9b_000027 spotify-%e5%b9%bf%e5%91%8a%e7%b3%bb%e7%bb%9f%e6%9e%b6%e6%9e%84%e6%bc%94%e8%bf%9b_000028 spotify-%e5%b9%bf%e5%91%8a%e7%b3%bb%e7%bb%9f%e6%9e%b6%e6%9e%84%e6%bc%94%e8%bf%9b_000029 spotify-%e5%b9%bf%e5%91%8a%e7%b3%bb%e7%bb%9f%e6%9e%b6%e6%9e%84%e6%bc%94%e8%bf%9b_000030 spotify-%e5%b9%bf%e5%91%8a%e7%b3%bb%e7%bb%9f%e6%9e%b6%e6%9e%84%e6%bc%94%e8%bf%9b_000031 spotify-%e5%b9%bf%e5%91%8a%e7%b3%bb%e7%bb%9f%e6%9e%b6%e6%9e%84%e6%bc%94%e8%bf%9b_000032 spotify-%e5%b9%bf%e5%91%8a%e7%b3%bb%e7%bb%9f%e6%9e%b6%e6%9e%84%e6%bc%94%e8%bf%9b_000033 spotify-%e5%b9%bf%e5%91%8a%e7%b3%bb%e7%bb%9f%e6%9e%b6%e6%9e%84%e6%bc%94%e8%bf%9b_000034 spotify-%e5%b9%bf%e5%91%8a%e7%b3%bb%e7%bb%9f%e6%9e%b6%e6%9e%84%e6%bc%94%e8%bf%9b_000035 spotify-%e5%b9%bf%e5%91%8a%e7%b3%bb%e7%bb%9f%e6%9e%b6%e6%9e%84%e6%bc%94%e8%bf%9b_000036 spotify-%e5%b9%bf%e5%91%8a%e7%b3%bb%e7%bb%9f%e6%9e%b6%e6%9e%84%e6%bc%94%e8%bf%9b_000037 spotify-%e5%b9%bf%e5%91%8a%e7%b3%bb%e7%bb%9f%e6%9e%b6%e6%9e%84%e6%bc%94%e8%bf%9b_000038

来自:infoQ

报告下载:添加199IT官方微信【i199it】,回复关键词【Spotify广告系统架构演进】即可

]]>
Spotify付费用户平均收入减少5%,但付费转化率提升6.5% //www.otias-ub.com/archives/483586.html Mon, 13 Jun 2016 15:10:45 +0000 //www.otias-ub.com/?p=483586 根据Spotify的最新财报,2015年的Spotify付费用户带来的平均收入是69.30美元一年,也就是5.78美元每月。

这个数据是根据Spotify的付费用户数和付费收入来粗略计算的,在其2015的财报中,我们可以看到截止到15年末,Spotify的付费用户数为2800万,而付费收入是19.4亿美元。
从表面来看,5.78美元每月的付费用户平均收入对版权拥有方来说,可能是一个令人失望的消息,尤其是Spotify的订阅费用可是9.99美元每月。但如果考虑到其它的因素,这个数字可能比你一开始看到的更有积极意义。
在2014年,Spotify付费用户带来的平均收入是72.71美元一年,即6.06美元每月。也就是说,15年的单位付费用户价值下降了4.5%,或者说,每人每月减少了0.28美元。
1465830353-4176-jSvFl3fol48rkKqT
似乎还是坏消息,但先别急,在Spotify使用了电话捆绑销售、大降价促销等推广手段来吸引更多的付费用户后,很多人包括唱片公司都担心数据会大幅度下降。尤其是相较于14年,付费用户数整整增加了87%,从1500万增加到2800万。付费用户平均收入没有大幅下降着实不容易。
1465830353-1033-IowpkxKExqMk6fzn
再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Spotify在2015年共有8900万活跃用户,其中2800万成为付费用户,即31.5%的用户转化成为了付费用户。而在14年,Spotify有6000万的活跃用户和1500万的付费用户,转化率是25%,也就是说,15年的用户转化率比14年提升6.5%
总结来说的话,Spotify15年虽然在付费用户平均收入上有小幅下降,但在用户转化率上有大幅增长。
不过也有一个有意思的问题,Spotify有打算在未来把付费用户平均收入提升上去吗?
目前看来是没有的,按照Spotify的推广政策,新订阅用户头三个月合共只需付0.99美元,三个月后才恢复9.99美元每月的续订费用。
1465830353-4175-UCSX5PuflXcwhLYs
看来Spotif的确没有把付费用户平均收入看得太重要,目前依然是吸引用户转化为付费用户至关重要
即使收入创纪录的达到20亿美元,15年的Spotify依然净亏1.94亿。如果它们能把付费用户平均收入哪怕仅仅提高10%,或者提高0.58美元每月达到6.36美元每月,15年的Spotify都能实现盈利了。
不过,就全球音乐服务商的付费用户平均收入来看,去年的数据是2.45美元,这个值远低于Spotify。嗯,引人深思。
来源:MBW 
编译:乌木
]]>
Spotify收购Seed Scientific数据分析公司 提高音乐推荐准度 //www.otias-ub.com/archives/358347.html Thu, 25 Jun 2015 16:32:16 +0000 //www.otias-ub.com/?p=358347 继Apple收购音乐数据公司Semetric后,Spotify也宣布收购另一家音乐数据分析公司——Seed Scientific,分析用户最爱音乐,为艺术家、听众和品牌商提供更好的流媒体音乐服务。

Seed Scientific创立于2013年,曾经服务过的知名客户包括奥迪、联合利华、联合国,甚至还有苹果的Beats Music。不过这次收购后,Spotify将独享Seed Scientific的服务,不再给苹果提供音乐数据服务了。

该公司的20人团队将会加入Spotify在纽约办事处,通过数据发现、收集、分析和可视化服务,捕捉分析与某个公司有关的数据,以此更好地了解用户。

8156612795140345273

该公司还在网站上写道:“Seed Scientific的团队和技术将整合到Spotify的高级分析部,结合尖端数学、科学、设计、工程等学科,构建模型和工具,对音乐数据进行分析。”

以Seed Scientific为中心的高级分析部还将帮助Spotify公司改进其在产品和业务上的决策。它可以分析出该给用户推荐什么音乐,关注什么人,什么样的乐队广告能与用户产生共鸣等,此外,还可以知道乐迷的所在地,以此计划巡演。

Seed Scientific公司创始人兼CEO Adam Bly 将主导这个单元的设计和运营,他还将与Spotify一年前收购的The Echo Nest合作。这家公司主要为音乐流媒体网站和应用提供平台数据支持,在被收购前也曾服务过Beats Music。

18437872180963077486

随着 Apple Music、Google Music 甚至 Jay Z 旗下 Tidal 的加入,流媒体音乐俨然变成了一块激烈的战场。Spotify 目前最大的竞争对手是 Apple Music,后者最大的优势是资源和钱。这让他们有能力去争取一些独播版权,Pharrell 将在 6 月 30 日发布的最新单曲 Freedom 就只能在 Apple Music 上播放。Spotify 在资源上、对内容方的控制上不及苹果,但胜在有先发优势,并且有免费+广告模式。而数据可以帮助 Spotify 向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从而提供更加多的附加价值,吸引免费用户转化为付费用户。

]]>
流媒体音乐巨头Spotify改版:将整合视频功能 //www.otias-ub.com/archives/349025.html Thu, 21 May 2015 08:56:42 +0000 //www.otias-ub.com/?p=349025 kQak-cczmvup2062184

导语:彭博社今天撰文称,流媒体音乐巨头Spotify周三宣布改版,不再仅仅局限于流媒体音乐服务,还将引入视频和播客,希望因此扩大收入来源、加强用户粘性。但这能否帮助其实现盈利?

以下为文章全文:

Spotify刚刚表示,该公司计划突破现有的流媒体音乐业务框架,增加视频、播客等新服务,并将在美国、英国、德国和瑞典推出这项新服务。这些调整将令Spotify与YouTube展开正面竞争,而苹果则计划重新推出自己的流媒体服务。以下就是Spotify周三发布会的五大要点:

1、Spotify将整合视频功能

在Spotify正式宣布之前,外界的多数怀疑也都集中在视频方面,而该公司当天宣布的内容合作伙伴包括喜剧中心(Comedy Central)、Vice News、NBC、ABC、ESPN和MTV。Spotify并非首家包含视频的流媒体订阅服务,Tidal、Xbox Music都拥有与音乐相关的视频内容,不过该公司的服务却进一步向喜剧、新闻和其他非音乐内容领域延伸。然而,Spotfify的内容集中于视频片段,该公司并不认为他们提供的订阅服务将为用户取消有线电视套餐提供便利。

数字视频的规模远大于流媒体音乐。据市场研究公司Generator Research测算,音频订阅行业营收将在2020年超过50亿美元,届时将有1亿付费用户。但据市场研究公司eMarketer预计,广告主今年已经 就将在数字音乐上投入78亿美元。尽管有利可图的广告是Spotify增加视频业务的重要原因,但该公司并未明确透露如何在新服务中投放广告。该公司CEO丹尼尔·艾克(Daniel Ek)周三在纽约举行的发布会上承诺,新内容将吸引营销人员,该服务中的一些视频已经开始投放广告。问题在于,多数包含订阅费的数字视频服务通常都向用户承诺基本不投放广告。

2、Spotify希望成为播客领域的Spotify

增加视频后,Spotify希望用户通过新的方式与该公司的服务展开互动:盯着您手机上 的Spotify应用,而不仅仅是按下播放键后,就把手机塞进口袋里。播客可以成为一种更加便利的联系方式。尽管播客行业很难在财务表现上与网络视频媲美,但的确可以形成一定的吸引力。Spotify将在播客和广播领域引入一系列优质合作伙伴。Slate、Radiolab和American Public Media都将参与该项目。Spotify还将在视频和音频领域提供一些原创内容,包括说唱乐队Odd Future的广播节目(他们会在通过视频节目每天教给用户一段新的舞蹈动作)以及一个关于新音乐的播客。

3、全新的Spotify音乐收听方式

Spotify借鉴了去年6月被谷歌收购的在线广播创业公司Songza的模式,并将提供与特定情绪或 活动有关的播放列表(例如“心灰意冷”或“旅行”)。该公司还宣布了一项新功能,利用用户手机的传感器探测他们何时在慢跑,然后播放节奏与之匹配的音乐。 该公司正在与耐克合作,配合该公司的跑步应用使用。运动应用Runkeeper也将整合Spotify。

4、流媒体音乐坚定分子的使命扩大

艾克表示,Spotify已经创造了整个流媒体音乐行业的半数营收。不过,该公司还远未实现盈利。以现状来 看,还没有一种成型的商业模式能保证独立流媒体音乐企业的生存。因此,突破既有的音乐框架便在所难免。艾克认为,通过增加其他内容,用户便可与 Spotify展开更长时间的互动,他甚至预计用户最终将会收听更多音乐。

但对Spotify而言,似乎很难通过增加播放量来改善财务业绩,尤其是考虑到该公司需要按照播放量来支付费用。除此之外,由于该公司提供的很 多视频和播客已经可以在其他地方免费获得,所以此举能否吸引更多人购买每月10美元的服务还尚未可知。“我不认为这可以大幅增加他们的订 户。”eMarketer分析师保罗·沃纳(Paul Verna)说。然而,这却有助于保留现有用户,使之在更换服务前三思后行。

然而,Spotify的竞争对手还将包括更多不止提供音乐服务的企业。亚马逊就将音乐服务绑定在Prime项目中,该项目还提供免费送货和大量的流媒体音乐和电视服务。YouTube的Music Key也将成为Spotify的竞争对手,而且该公司也在开发一款订阅服务,在视频中展示前置广告。不过,其中一家公司对其构成的威胁尤其值得重视。

5、备战新一轮流媒体大战

Spotify选择此时发布服务并非巧合,苹果有可能在下月发布自己的流媒体服务,并将以之前斥资30亿美元收购的 Beats为基础。诚然,Spotify已经面临很多竞争对手,但自从几年前进军流媒体音乐市场以来,始终没有遇到真正的竞争威胁。

苹果也未必能成功。该公司之前曾经推出过基于音乐的流媒体服务Ping,但却以失败告终。该公司随后还推出了与Pandora竞争的iTunes Radio,但同样没有取得太大进展。目前还不清楚苹果将如何改善音乐订阅服务。“音乐订阅是项好业务,这并不是一个等待苹果来解决的问题。”Generator Research分析师安德鲁·希伊(Andrew SHeehy)说,“苹果在该领域的唯一优势就是用户基础和市场地位。”

不过,这些优势似乎已经足够。艾克曾经在去年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他很担心苹果可能滥用市场地位,而监管者最近也一直在关注苹果是否在音乐市场 采取了不正当竞争行为。由于苹果从下载音乐收入中抽取30%的分成,所以当该公司以类似于竞争对手的价格提供流媒体音乐服务时,将获得更高的利润率。

更何况,苹果还可以在App Store中力推自家应用,同时打击竞争对手。Spotify是当今App Store中最热门的应用,但苹果却并不介意经常在iTunes首页上介绍Spotify的更新。

]]>
Spotify宣布活跃用户总数已经达到6000万人 付费用户为1500万人 //www.otias-ub.com/archives/321447.html Tue, 13 Jan 2015 13:53:34 +0000 //www.otias-ub.com/?p=321447 Spotify easter eggs

著名音乐流服务Spotify今日公布了最新用户数据,它说自己的活跃用户总数已经达到6000万人,其中付费用户为1500万人。

两个月前,Spotify宣布其活跃用户数量为5000万人,其中付费用户为1250万人。自该平台发布以来,Spotify用户中的付费用户数量和免费用户数量占比一直稳定在25%和75%。

Spotify近期一直在努力扩大其用户群的规模,它在一年多以前推出了免费移动版服务。它的想法是,只要人们愿意来使用免费的服务,它就有机会将他们转变成付费用户。Spotify的包月费用为9.99美元。

但是这是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领域,包括苹果和谷歌在内的很多巨头都推出了各自的音乐流服务。因此对于Spotify而言,要想提高营收以及令投资者满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去年市场传出消息称,Spotify或许会被谷歌收购,虽然这项交易从很多方面来说都很有意义,但是目前没有迹象表明这种收购交易正在进行当中。相反,Spotify很可能正在为今年晚些时候的IPO上市做准备,因此它才迫切想要提高各项业绩指标,那样它上市后才能一飞冲天。

泰勒斯威夫特(Taylor Swift)将其音乐内容从Spotify平台上撤下来之后,Spotify便开始思考对策,以免其他艺人跟风撤离Spotify平台。

著名音乐流服务Spotify今日公布了最新用户数据,它说自己的活跃用户总数已经达到6000万人,其中付费用户为1500万人。

两个月前,Spotify宣布其活跃用户数量为5000万人,其中付费用户为1250万人。自该平台发布以来,Spotify用户中的付费用户数量和免费用户数量占比一直稳定在25%和75%。

Spotify近期一直在努力扩大其用户群的规模,它在一年多以前推出了免费移动版服务。它的想法是,只要人们愿意来使用免费的服务,它就有机会将他们转变成付费用户。Spotify的包月费用为9.99美元。

但是这是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领域,包括苹果和谷歌在内的很多巨头都推出了各自的音乐流服务。因此对于Spotify而言,要想提高营收以及令投资者满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去年市场传出消息称,Spotify或许会被谷歌收购,虽然这项交易从很多方面来说都很有意义,但是目前没有迹象表明这种收购交易正在进行当中。相反,Spotify很可能正在为今年晚些时候的IPO上市做准备,因此它才迫切想要提高各项业绩指标,那样它上市后才能一飞冲天。

泰勒斯威夫特(Taylor Swift)将其音乐内容从Spotify平台上撤下来之后,Spotify便开始思考对策,以免其他艺人跟风撤离Spotify平台。

]]>
Spotify:数据显示48.6%的人都不会完整听完一首歌 //www.otias-ub.com/archives/221901.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221901.html#comments Wed, 07 May 2014 14:45:12 +0000 //www.otias-ub.com/?p=221901

音乐人们,你们的音乐真的够抓耳吗?Spotify近日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有48.6%的人都会在一首歌还没结束之前就跳到下一首歌去,有25%的受访者在歌曲开始5秒之内就会跳到下一首歌。

这一发现来自于Spotify近日收购的音乐智能公司The Echo Nest。Paul Lamere为此收集了大量有关于人们“跳过歌曲”的统计数据,“平均来说,我们在听每首歌时都会按一下‘跳过’键,”Lamere发现年轻用户尤其如此,而使用移动设备的用户的跳过率也比使用电脑或平板设备的用户要高。“当我们更沉浸于音乐中时,跳过率会提升;而当我们在工作,音乐只是作为背景时,跳过率就会降低。也就是说,当我们有更多闲暇时间,能把更多精力投入到音乐中去时,跳过率就会高一些。”

也就是说,好歌会有更大的机会被保留下来。“大多数歌曲会在20秒内被跳过,之后跳过率就会相对较低而稳定了。”Lamere补充道。

来源:Digital Music News

 

]]>
//www.otias-ub.com/archives/221901.html/feed 1
Spotify称赶超苹果只是时间早晚的事 //www.otias-ub.com/archives/215204.html Sun, 27 Apr 2014 17:08:23 +0000 //www.otias-ub.com/?p=215204
Spotify称赶超苹果只是时间早晚的事

2014年4月26日在过去四个月中,流媒体音乐服务Spotify在英国又新增了逾100万个活跃用户。它正致力于赶超苹果iTunes,立志做欧洲最大的数字音乐服务。

迅猛的发展态势

“我们的一些合作伙伴称,在整个欧洲大陆,Spotify每个月产生的营收现已超过了iTunes。” Spotify欧洲唱片公司关系主管凯文-布朗(Kevin Brown)说。

“在下载销量下跌的背景下,Spotify的发展速度算得上是非常快的,尤其是在英国。在整个欧洲,Spotify超过iTunes只是时间早晚的事。”

布朗补充说,在这100万个新增英国Spotify用户中,“大多数”用户均是付费订阅,而不仅仅是聆听含有广告的免费版音乐。Spotify与沃达丰和《周日时报》(Sunday Times)的合作有效地促进了这一增长。

“由于这些合作导致曝光率增加,一些新的用户成批成批地涌了过来。我们在英国的发展速度非常迅猛。”布朗说。

在2013年3月,Spotify声称,它的全球用户用户数量已达到了2400万,其中包括600万个付费用户。从那以后,该公司就再也没有更新过它的统计数字。但是,据业内知情人士透露,该公司希望等到付费用户达到1000万的时候再公布新的统计数字;它可能会在接下来几个月中达到这个新的里程碑。

英国是Spotify最大的市场之一。去年11月,该公司的英国分公司已公布了2012年的财报结果。它在英国创造了9260万英镑的营收,其中包括6480万英镑订阅服务营收和910万英镑广告营收。在2012年,Spotify在英国创造的营收占其全球营收的四分之一。

而据行业监测机构BPI的统计数字,在2013年,该流媒体音乐服务在英国创造了1.03亿英镑营收。该机构表示,在2013年,英国音乐爱好者在线收听歌曲的频次达到了74亿人次,约为2012年的两倍。

在2013年,流媒体音乐仅占英国全部唱片音乐营收的10%,略超过10亿英镑。但是,布朗表示,Spotify公司预计这个比例在2014年有望达到33%左右。但是,尽管Spotify扬言要超过苹果iTunes,但是它面临的更大威胁似乎来自另一家科技巨头。

努力消除艺人的误解

“我认为iTunes并不是我们的主要竞争对手。我们的主要竞争对手是YouTube。”布朗说,他批评唱片公司宁可与iTunes签署独家唱片经营协议,也不愿将其唱片交给Spotify。“很多唱片公司仍然把我们与iTunes归为一类,然后,他们把唱片交给了YouTube。这让我很抓狂。”

Spotify即将超越iTunes的势头,让很多音乐人和词曲作者感到忧心忡忡。他们担心流媒体服务的崛起会威胁到他们的音乐事业。用户从iTunes每下载一首歌须支付99美分,苹果会将其中的69美分给版权所有者。而Spotify给版权所有者支付的版权费平均为0.35到0.5美分。在这两种情况下,版权所有者再从版权费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费用给音乐创作人。

Atoms for Peace乐队的主唱汤姆-约克(Thom Yorke)曾有一句很出名的话,他形容Spotify是“一个垂死之人放出来的最后一个响屁。”他还建议“作为音乐人,我们应该抵制Spotify这类的东西。”音乐人大卫-拜恩(David Byrne)也在《卫报》上撰文称,“在未来,如果艺人只能依靠这些流媒体服务来获得收入,那么他们不出一年就会甩手不干了。”

Spotify则声称,流媒体音乐服务向音乐人支付的是长期费用,即用户每播放一次歌曲,艺人就会获得一次版权费。这不同于iTunes下载模式中的一次性支付版权费的做法。

在2013年12月,Spotify建立了一个专门针对艺人的网站,解释了它向艺人支付版权费的计算方法,并列出了当前每个月给一系列唱片支付版权费的情况——从独立小唱片的3300美元到全球热门唱片的42.5万美元不等。它还预计了如果该公司达到4000万个付费用户艺人们将会获得多少收入。

该公司还试图说服艺人们不要将其唱片的独家经营权给苹果,而将Spotify和其他流媒体音乐服务拒之门外。

像碧昂斯等艺人从授权iTunes独家经营其唱片中获得了不菲的收入。但是,Spotify现在则拿加拿大新晋辣妹Kiesza说事。她的单曲《Hideaway》在该流媒体服务上放了三周时间,才开始销售。它很快就跃居iTunes排行榜和英国官方单曲排行榜。

现在,Spotify和iTunes之间的竞争明显已成为了流媒体音乐服务和iTunes之间的较量。但是,苹果已在少数几个国家推出了其流媒体广播服务iTunes Radio,而且还准备今年晚些时候推出完全类似Spotify的“点播式”流媒体服务。在未来几年内,这两家公司很可能会展开更为直接的竞争。

]]>
RIAA:2013年流媒体占美国唱片收入的五分之一 //www.otias-ub.com/archives/208975.html Tue, 15 Apr 2014 01:43:45 +0000 //www.otias-ub.com/?p=208975 整体收入持平,但是流媒体出现上升,Spotify 和Pandora的特许权使用费弥补了其他的下滑。
riaa_2013_digital_share_l
根据美国唱片业协会(RIAA)公布数据,2013年美国流媒体音乐收入上升了39%,产生14亿美元收入,占整体唱片行业收入的五分之一还要多,2012年其占比仅为15%。
根据RIAA年度报告,总体来说,美国唱片行业2013年收入为69.96亿美元,相比2012年70.16亿美元下降了0.3%,虽然像Spotify 和Pandora这样的音乐服务的特许权使用费弥补了其他的下降。
2013年CD、乙烯基塑料唱片和其他形式的录制材料的销售下降了12.3%,为22.7亿美元,与此同时,数字格式的上升了7.6%,达43.6亿美元。去年,数字音乐占据了整体唱片收入的64%。
但是在数字音乐内,2013年下载收入为28亿美元,下降了1%,这表明消费者可能从拥有音乐向流媒体服务转移,流媒体服务向消费者提供访问大量音乐目录的权利,像Spotify、Beats Music,、Slacker 和 Rdio。RIAA估计2013年有610万人付费点播流媒体,几乎是2012年的两倍,2012年付费音乐订阅的人数为340万。付费订阅在2013年创造了6.281亿美元收入,相比2012年上升了57%。
广告支持的流媒体,例如YouTube 和 Spotify的免费服务,2013年创造收入达2.2亿美元,相比2012年上升了28.7%。此外,2013年,SoundExchange支付给艺术家和版权所有者的互联网广播版税达到5.904亿美元,上升了27.8%。SoundExchange付款占美国整体音乐收入的8%,相比2012年的6.7%出现上升。SoundExchange的大多数付款收集来自于美国最大的互联网广播服务商Pandora。
“所有的这些显示出今天的音乐行业已经发展至与以往不同的数字化商业,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创新服务来迎合所有类型的音乐爱好者。”RIAA战略数字分析副总裁 Joshua Friedlander指出。

]]>
在线音乐分成 Spotify是这样给的 //www.otias-ub.com/archives/185028.html Mon, 06 Jan 2014 08:19:24 +0000 //www.otias-ub.com/?p=185028 流媒体音乐服务Spotify日前推出了面向音乐艺人的Spotify Artists网站,在该网站上声称Spotify在2013年已经支付了超过5亿美元的版权费,并详细解释了Spotify的商业模式和版权分成方式,旨在赢得更多音乐艺人的理解和支持。

  总有一些艺人抱怨Spotify分成太少、不按播放次数付费,Spotify针对这一问题做出了解释:Spotify把将近70%的广告和订阅收入都支付给了音乐版权所有者,从2009年到2013年一共支付了超过10亿美元版权费,其中单是在2013年就已经支付了超过5亿美元;在计算具体分成金额时,Spotify主要以音乐艺人在Spotify上的流行程度为依据——具体公式为“Spotify在某国的每月收入*音乐艺人的播放次数在Spotify当月总播放次数中所占比例*支付给版权所有方的70%*音乐艺人的版权费率”。

Spotify认为单纯按播放次数付费的方式存在严重缺陷,但是也公开了Spotify上乐曲每次播放给版权所有者带来的收入——0.006美元到0.0084美元。虽然这个数字不算多,但是Spotify表示随着用户总数和付费用户人数的不断增加,音乐艺人的总收入会大幅提升。

  除了澄清分成计算方式之外,Spotify还在Spotify Artists网站上介绍了两项即将推出的新服务:免费的音乐播放数据分析,以及免费的音乐会和商品信息。数据分析与Next Big Sound合作,能帮助音乐公司和音乐艺人掌握音乐在全球各地的收听情况。音乐会和商品信息分别与Songkick和Topspin合作,能让用户直接在Spotify上购买音乐会门票和艺人推出的商品,从而有助于增加音乐艺人的收入。

via:搜狐科技

]]>
《卫报》:科技推动客厅文化卷土重来 //www.otias-ub.com/archives/137786.html Sat, 03 Aug 2013 15:04:36 +0000 //www.otias-ub.com/?p=137786 //www.otias-ub.com/wp-content/uploads/2013/08/013754840621.jpg

 

几十年前,几乎所有的家庭都会围坐在一起观看诸如Daleks、Dallas oil barons或者Del Boy或者这类家庭类电视节目,但随着越来越多卧室节目的兴起以及电脑游戏和互联网接入的普及,一家围坐在一起观看节目的日子已经渐渐离我们远去。

但现在,传统的家庭客厅文化似乎即将卷土重来。根据英国通信监管机构Ofcom的调查研究显示,现在已经开始有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又一次围坐在客厅电视前一同观看电视节目,只是现在的他们往往会在观看电视的时候带上自己的平板电脑或者智能手机。

可以肯定的是,现代人们观看电视的时长正在不断上升。我们平均每天都会花费4个小时的时间观看电视,这一数据相比2004年增加了18分钟。与此同时,拥有第二套电视设备的家庭数量却在不断下降,大约有41%的家庭仅仅拥有一台电视,而十年前的这一比例仅为35%。

对此,Ofcom媒体研究中心主管简-郎波(Jane Rumble)表示:“1950年代的客厅文化正在卷土重来,并将再次成为家庭娱乐生活的中心。我们目前正使用的是相比此前设计更复杂、出色,同时也更大的电视设备,但我们在进入客厅观看电视节目的同时却依然会带上自己的移动设备。”

因此,一家人再次围坐在客厅观看电视节目并不意味着我们就真正回到了1950年代。由于现代家庭平均拥有超过三台可以连接互联网的移动设备,所以一起围坐在客厅沙发上的家人有时并不拥有完全相同的观看体验。举例来说,女王的加冕仪式或许能够在1953年获得超过2000万观众的关注,但在60年后的女王执政周年庆典上,越来越多的观看者会在观看这一庆典的同时对BBC的直播质量进行评论。

Ofcom研究总监詹姆士-科特(James Thickett)认为:“仅仅在几年前,我们可能还会在学校或者公司讨论昨晚的电视节目。但现在,我们已经可以在观看电视的同时利用社交网络、短信或者即时通讯工具对其进行评论。”

“媒体契合”

媒体研究人士将这一现象称为“媒体契合”(media meshing),而这一现象的影响力在今年温布尔顿网球男子决赛的比赛中体现的尤为明显。当时,随着本土名将安迪-穆雷(Andy Murray)一步步接近胜利,正在观看比赛的全球110万观众平均每人发送了两条同比赛相关的微博。

而且,这些“媒体契合”提倡者希望能够利用互联网来进一步增强这一电视观看体验。比如,用户可以在主屏幕观看比赛直播的的同时在球迷论坛中与其他球迷展开实时交流。而对于那些更加年轻的观看者来说,第二屏幕移动设备则为他们提供了在观看电视同时做一些其他事情的机会。比如,他们可以一边看电视一边在线购物、登陆社交站点、听音乐甚至是观看另一部影片。

Ofcom的调查显示,16至24岁的受访者中有70%承认他们一周中至少有一次这种所谓的“媒体堆砌”(media stacking)行为。对于电视观众来说,在看电视的同时浏览互联网是最受欢迎的活动。当然,同朋友打电话或者发送短信也同样颇受欢迎。令人颇为惊讶的是,有12%的受访者表示自己会在看电视的同时收听广播,另有6%的受访者则会在同时观看另一个节目。

影响深远

现在,几乎有一半的英国成年人都属于“媒体多任务工作者”(media multi-taskers),女性用户则更是如此。据悉,大约有56%的英国女性表示自己每周都会有这种“媒体堆砌”行为。

从以上这些数据中我们不难看出,观众对于媒体内容的需求程度已经越来越高。单单在过去一年,拥有一部平板电脑家庭的比例就成功实现翻番,达到了25%,而拥有平板电脑的观影者相比智能手机用户更有可能在观看电视节目时一心二用。

在另一方面,平板电脑则正在逐渐成为人们家庭生活中的“电子婴儿看护器”,因为有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利用平板电脑中的婴幼儿应用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据悉,大约有41%的家长表示自己的孩子每天都会使用平板电脑。尽管游戏仍然是平板电脑的最主要用途之一,但许多年长的用户已经开始将这一设备当作自己的另一个节目获取渠道。

Ofcom在公布的“通讯市场年度报告”(Annual communications market report)中指出,用户年龄的不同对于媒体消化率有着十分显著的影响,其中年轻人观看电视的时间最短。在去年的电视黄金时段,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年轻人收看电视,但同时却有三分之二65岁以上的人选择观看电视。

除了传统电视以外,传统电台也开始由于诸多流媒体电台服务的兴起而大受打击。比如,包括Spotify、Deezer和Last.fm在内这些电台服务以及诸如iPlayer这些音乐下载服务就开始从传统电台的地盘中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听众。有调查显示,15-24岁听众收听电台的时长在过去五年时间内下降了13%。

值得一提的是,日益膨胀的数字媒体胃口同时也开始影响到了我们自身的家庭预算。尽管近年来的经济寒冬对全球经济都造成了重大影响,但人们的通讯支出依然在过去两年不断上升,并占到了全部家庭开支的5.3%。其中,智能手机是家庭通讯支出费用上升的最大祸首,去年平均每个家庭的每月智能手机开支就达到了惊人的114英镑。

 

]]>
Emarketer: 数字音乐在英国找到广阔市场 //www.otias-ub.com/archives/104717.html Wed, 10 Apr 2013 01:55:24 +0000 //www.otias-ub.com/?p=104717 合法获取音乐仍旧比非法获取更普遍

流式传输或下载数字音乐在英国非常流行,合法获取音乐比非法文件共享要多得多。Kantar Worldpanel在2012年8月对英国居民的调查中发现27.7%的受访者合法下载或流式传输音乐内容,只有14.5%的受访者通过P2P点对点文件共享服务获取音乐。

P2P点对点文件共享方式在年轻消费者中尤其流行:在13-19岁的受访者中有28%的人使用文件共享服务,在25-34岁的受访者中这一比例下降到22%。只有10%的45-54年龄段的受访者使用这项服务。

不出意外的是,很大一部分数字音乐销售来自于那些只通过合法途径获取音乐的用户;截至2012年9月,42%的所有数字音乐销售来自这一用户群。与之相比,只有16%销售量来自于文件共享服务用户。

13-24岁之间的受访者在数字音乐上花费最多的钱,55岁以上的受访者在实体音乐销售上花费最多。

流式传输服务对英国居民对于数字音乐的认识和获取有着重大的影响。在2012年8月的调查中,每五个英国网络用户中就有四个大致知道流式音乐传输服务。

从2009年开始就在英国被广泛使用的Spotify在流式传输服务中拥有最高的知晓度,每十个英国网络用户中大约有七个知道。Last.fm也正开始被更多听众使用,现在有刚刚超过三分之一的用户知道。

流式音乐传输服务是数字音乐产业的最新干扰物。这项技术提供不同的盈利模式,从订阅收费到免费广告。这一技术对数字音乐产业盈利的总体影响尚不清晰,但流式传输服务提供了合法收听音乐的更多选择。

译者:Yimeng Zhang 199it编译自eMarketer

]]>
音乐流媒体Spotify全球付费用户数500万 //www.otias-ub.com/archives/84136.html Sat, 08 Dec 2012 15:33:30 +0000 //www.otias-ub.com/?p=84136

2012年12月7日消息,据AllThingsD报道,音乐流媒体服务Spotify的首席执行官丹尼尔·艾克(Daniel Ek)周四在纽约市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称,该公司全球有2000万活跃用户,其中付费用户超过500万。

艾克指出,Spotify一直在“疯狂增长”。截至目前,该公司向版权持有人支付了超过5亿美元版税,其中最近9个月就支付了2.5亿美元。2011年夏天该公司登陆美国市场,仅1年时间美国付费用户就达100万。今年7月该公司上次公布的数字为活跃用户1500万,付费用户为400万。

Spotify当日还推出了新的“Follow”标签,为用户提供来自可信任来源的音乐推荐,显示Facebook朋友和推荐朋友、艺术家和其他人选择的音乐。使用Twitter追随功能,用户可看到他们追随的是谁以及谁在追随他们。新的Discover推送功能可寻找最相关的音乐,如新发布的音乐和用户追随的来源提供的播放目录以及根据用户听歌历史推荐的歌曲。

不管怎样,这些数据对该公司都是至关重要的业绩,在音乐订金业务领域,Spotify遇到比其他任何人都困难的局面,但该公司还需要做更多事情,以证明其配得上30亿美元的估值。

]]>
Gartner:2012年社交媒体收入规模将达到169亿美元 //www.otias-ub.com/archives/59181.html Wed, 25 Jul 2012 17:13:45 +0000 //www.otias-ub.com/?p=59181 2012年7月25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市场调查公司Gartner近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012年社交媒体的收入规模将达到169亿美元,其中超过半数将来自广告。

169亿美元的收入水平较去年相比上涨了43%,Facebook、Spotify、Twitter等服务或网站在2011年获得了超过118亿美元的收入。虽然目前看来行业收入增长很快,但Gartner强调,考虑到基数已攀升至10亿以上,社交网站的用户增长会渐渐趋缓。

Gartner的高级分析师尼娅·古普塔(Neha Gupta)表示,用户增长趋缓是因为社交媒体已经处在一个更为成熟的阶段,但这不影响社交站点盈利的途径。“尽管用户数量庞大,行为也日趋成熟,但从收入角度看整个行业仍处于早期阶段。”古普塔称。

除广告外,游戏亦是社交媒体创收的一大主要手段。

Zynga、Wooga等社交游戏游戏公司今年将贡献62亿美元收入。另一方面,付费订阅业务——如Spotify上的音乐服务、Facebook的付费视频产品——只能占到行业收入中很小的一部分,约2.78亿美元。

这也说明,虽然家家网站都在推广基于订阅模式的服务,但用户仍在寻找免费或是由广告支撑的内容。而对游戏来说,更为成功表现或因为公司从一开始就把这一过程融进收入模式中。

除此之外,更多像“大数据”类新型服务或广告也会带来一些收入。Facebook正在开发更新颖的广告模式,如内容植入与手机广告,该公司今年发布的广告数量要比去年多出53%。这或许表明用户不再对广告无动于衷,而且广告主也对深入消费者的日常生活更加感兴趣。

游戏创收成功会让社交网站更加游戏化。同样,虚拟物品的销售业绩也会让诸多社交媒体采用此种模式,Gartner称。相反,在社交媒体在支付领域的表现则不会那么抢眼。

Gartner表示,社交游戏的成功会吸引更多开发者参与到这一领域。近期索尼对云游戏公司Gaikai的收购即是证明。

除去广告与游戏,其他的创收方式非常鲜见。虽然LinkedIn或Xing上提供的增值业务帐号略见起色,但考虑到Facebook这样的免费模式依然是主流,其他网站也会在广告上发力。

“社交媒体存在新的创收机会,但是想要看到能够带来收入的全新服务预计要等到2016年。”古普塔称,“能对社交媒体发展产生最大影响的是广告主。在中短期内,社交网站应当部署数据分析技术,从而将社交网络打造成更能反映消费者行为趋势的工具。同时,社交媒体应当继续开发如手机广告等其他收入来源。”

]]>
预计2012年Spotify营收将达8.9亿美元 //www.otias-ub.com/archives/30482.html Fri, 13 Apr 2012 17:05:37 +0000 //www.otias-ub.com/?p=30482 2012年4月13日流媒体音乐服务提供商Spotify CEO尼尔·埃克(Daniel Ek)周五称,公司今年营收预计将超过60亿瑞典克朗(约合8.89亿美元)。

埃克在接受瑞典商业日报《Dagens Industri》采访时称, 由于公司在大西洋两岸的快速扩张,今年的营收有望达到8.89亿美元。2011年,Spotify亏损6000万美元。尽管今年的营收将大幅增长,但预计仍将继续亏损。

至于何时盈利,埃克称:“当前,何时能够盈利的问题并不重要。我们关注的增长,这才是头等要事。当然,从长期角度讲,我们希望实现盈利。”

埃克称:“我们知道,对于现在我们赢得的每一位新用户,将来都会给我们带来利润,无论是免费用户还是付费用户。因此,只要是用户增长就对我们有利。”

对此,有业内人士称,Spotify当前确实不用担心盈利问题,因为他们手中拥有足够的资金,直至找出可行的商业模式。但问题是,Spotify必须要想唱片公司支付大量资金,而这又不会给公司带来太多利润。

Spotify当前拥有1000多万活跃用户,以及300多万付费用户。

]]>
免费模式与免费音乐服务 Spotify //www.otias-ub.com/archives/185064.html Fri, 06 Jan 2012 14:18:13 +0000 //www.otias-ub.com/?p=185064 在互联网中,提供免费服务并从中盈利,是个非常重要的模式。在今年四月,Businiess Insider 总结这个模式的特点与利弊:

  • 免费意味着为数众多的用户免费使用你的产品,而且只有极少数付费使用。比如 Dropbox,96% 的用户免费使用,意味着付费用户仅占 4%。
  • 免费模式的优势:
    • 对营销有利。所有人喜欢不劳而获。而在网络这个如此方便获取的环境,一个免费的产品更加容易传播。
    • 增加产品的价值。网络效应是指,当一个产品或服务越多人使用,那么它的价值就越高。免费的产品和服务容易赢得用户。
  • 免费模式的要点:
    • 拥有大量的用户。同样以 Dropbox 为例,只有 4% 的用户付费使用,若 Dropbox 的用户数量不够大,很难盈利。
    • 粘住用户。
    • 拥有一个用户使用时间越长,价值越高的产品或服务。比如一个随着时间增加,容量也会增加的网盘,这样能提高用户付费使用的可能性。所以相当重要。
    • 保持较低的支出。面对大量的用户,公司需要做的是保证每增加一名用户的成本能够降低,这样才能压缩运营支出,保证利润。

Spotify 是一个典型采用免费模式运作的音乐服务。

拥有大量用户

根据 IDG 的统计,Spotify 拥 1000 万注册用户,数量不少。

与 Facebook 合作,有利于 Spotify 用户数量的增长。就在 f8 大会结束不久,Spotify 的用户数量在几天内增加了 100 万。

高比例付费用户

前文提到一个原则,拥有一个用户使用时间越长,价值就越高的产品,那么用户就越有可能付费。Spotify 付费用户的比例高达 15%,其他免费产品或服务比如 Evernote 付费用户比例低于 5%,Skype 也仅仅稍高于 5%。

Spotify 拥有如此之多的付费用户,秘诀在于“感情连接(emotional connection)”。当用户他的朋友相连,他便可以探索朋友的播放列表,然后 Spotify 成为好友之间分享音乐的音乐库。而用户在移动设备使用 Spotify 连接这个音乐库时,他就需要付费升级到高级用户。

较低的运营成本

Spotify 采用 P2P 的方式传输音乐,它把音乐文件缓存在用户的电脑上,因此它的服务器的带宽并不如想象那般高。然而另外一个问题则是版权,Spotify 需要支付音乐厂商高额的版权费用才能允许播放相应的歌曲。

因此,Spotify 的盈利取决于付费用户所带来的收益能否抵消那些免费用户所带来的支出(服务器费用、版权费用)。

结语

根据 Music Ally 的消息,2010 年 Spotify 的营收比 2009 年增加 458%,为 6320 万英镑。虽然营业支出亏损 2650 万英镑,但这部分支出主要购买音乐版权,并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免费模式在 Spotify 上,运转得相当良好。

]]>
Javelin Strategy:调查显示36%使用手机购买流媒体应用 //www.otias-ub.com/archives/20355.html Thu, 15 Dec 2011 17:16:14 +0000 //www.otias-ub.com/?p=20355 Javelin Strategy and Research最新报告表明,每五名用户中就有四人认为,假如在线支付的信用卡交易选项更为安全可靠,并且能够提供其他支付选项,那么他们就会更愿意在线消费(注:该调查由支付服务公司PlaymentOne委托执行,在2011年秋季调查了2000多名美国成人用户所选择的支付方式)。

more secure and convenient payment options(from Javelin)

more secure and convenient payment options(from Javelin)

95%的受访者是手机用户,但仅有36%使用手机购买应用、游戏、音乐或Netflix或Spotify等流媒体服务,多数用户担心在网购时使用信用卡会导致个人信息流向广告商、营销人员或黑客手中。

调查还发现,交易或付款流程繁琐,会影响用户的网购体验,苹果和亚马逊正是因为流畅的付费体验而赢得了广大用户。

via:gamerboom

]]>
eMarketer:2012年趋势 云音乐的曙光 //www.otias-ub.com/archives/19264.html Fri, 02 Dec 2011 03:19:08 +0000 //www.otias-ub.com/?p=19264 2011年上半年,尽管好于预期,唱片业仍然被不断下滑的CD销量所困扰,CD仍然是他们的核心商业模式,而数字音乐产业收入尚不足以补足差额。

下载和手机彩铃曾一度被视作潜力不错的商业模式,两者都基本告吹。即使是推出合法下载模式的领先者苹果公司,也在推出云端的替代品,iCloud加以应对。亚马逊也在其的Cloud Drive上推出了类似的业务。

这些服务取得长久生存的关键在于他们能否为他们自己、版权拥有者、音乐发行公司和其他唱片产业产业链上版权拥有人创造足够的收入。

下图是推出云端音乐服务的互联网企业概括


该模式商业能否成功暂且不管,2012年无疑则是这些服务的检阅年。eMusic的研究显示,2011年9月,几乎同样比例的美国用户购买在线音乐,购买实体CD或免费在线收听。


这项调查显示在线收听音乐和购买CD或音乐下载几乎同等主流,但只有一小部分的人愿意为此付费。就拿Spotify和Pandora的经验来说的话,云端在线音乐的商业模式和社交游戏中虚拟商品的定价模式类似:只有少数用户会为高级服务付费,而大部分用户将享受免费模式。

这些现有服务成功的一个关键在于延伸其在音乐推广方面的价值。如果足够的人在使用Spotify, Pandora, Apple, Amazon以及其他买前先试的服务,这些服务就能够发挥类似的重要性,驱动产业的成长。

]]>
Spotify:2010年Spotify营收9900万美元 同比增长5倍 //www.otias-ub.com/archives/16855.html Wed, 12 Oct 2011 17:31:01 +0000 //www.otias-ub.com/?p=16855 2011年10月12日流媒体音乐服务Spotify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该公司2010年营收同比增长5倍,至6320万英镑(约合9900万美元)。而税前亏损则达到2650万英镑(约合4150万美元),高于上年同期的1610万英镑。

Spotify的服务正越来越流行,而该公司近期也在进军美国市场,这带来了极高的成本。Spotify的“销售成本”去年达到6480万英镑,比营收更高。这其中主要是向版权所有者支付的版权费。而2009年Spotify的销售成本仅为1880万英镑。

目前尚不清楚Spotify今年的业绩情况如何。然而业内人士认为,随着用户数越来越多,Spotify的销售成本还将越来越高。在该公司获得期望中的规模之后,最大的挑战将是如何实现盈亏平衡。目前Spotify的投资者包括李嘉诚、DST的尤里·米尔纳(Yuri Milner)、希恩·帕克(Sean Parker),以及投资公司Accel Partners和Wellington Partners等。

对于这一业绩,Spotify表示:“自2008年底启动服务以来,在全球范围内Spotify比其他任何订购音乐服务的增长都更快,并且更受欢迎。单独一个市场的业绩并不代表Spotify的整体运营状况。”

Spotify同时表示:“2010年,我们继续推动欧洲用户数的增长,付费用户数增长了数十万。目前付费用户数已达到活跃免费用户数的15%,这对于任何‘免费’业务来说都是值得关注的。产品开发是2010年的优先任务,我们继续投资于创新,向用户提供最好的音乐服务,并对Spotify进行了大规模升级,加入了社交媒体功能,以及将本地音乐合并至在线音乐库的功能。我们继续投资于国际业务,为开拓新市场打下基础,我们于7月份开始在美国提供服务。”

]]>
数字音乐论坛:数字音乐产业25%的人群贡献75%的销售额 //www.otias-ub.com/archives/16847.html Wed, 12 Oct 2011 16:40:07 +0000 //www.otias-ub.com/?p=16847 在上个星期结束的“数字音乐论坛”上,MOG 的移动产品主管 Anu Kirk 表现得十分忧虑:

很糟糕,现在音乐家只能从(音乐)订阅服务中拿到一点点钱,然而更糟的是,每个客户就只肯掏出这么多钱。订阅服务已经尽最大努力给音乐家付款了。

最近,音乐订阅服务相当流行,Spotify、MOG、Rhapsody、Rdio 是这个市场里面的佼佼者。然而,音乐家并不能从这些热门的音乐服务中受益。据传,2009 年,欧美最红的歌手 Lady Gaga 仅从 Spotify 获得 167 美元的收益,然而听众却达 1 百万名。当然这条消息遭到了 Spotify 强烈的反对:“我们付出了比那多得多的钱”。

Krik 指出,音乐订阅服务支付给音乐家的报酬相当的低廉,Spotify 是 0.04 美元每张专辑,Pandora 是 0.001 美元每次播放,而 Sirius XM Radio 则是 0.002。

乐队 Uniform Motion 比较了音乐家在不同的音乐产品服务上获得的收入,发现音乐支付服务的报酬是最低的。具体比较,可看下图:

数字音乐产业:25%的人群贡献75%的销售额

 

而未来的情况也未必对音乐家有利,Fast Company 指出,当越来越多的服务挤进市场,他们就越优先考虑扩大用户群。为了吸引用户,他们订阅费用将变得越来越低,而音乐家得到的报酬也越低。尽管这能令用户得到利益,但要让音乐家也能受益,则还有很长一段路。

Rdio 的 CEO Drew Larner 音乐产业依然正在尝试复苏,在恢复到以前的高峰之前,需要时间。但需要多少时间?也许在这个时机到来之前,音乐家们都饿死了,谁为我们唱歌?

自从 Mp3 发明后,音乐出版业的收入连年下降,即使 iTunes 出现了也无法阻止颓势。GigaOm 的 David Card 找到几个原因:

尽管数字音乐的销售额占据音乐产业的 40%,但是由于数字音乐下,单曲的平均单价被拉低,无法把好歌与坏歌打包一起出售,造成利润率下降。

虽然每个人都听音乐,但不是每个人都买音乐,在这个产业里,25% 的人群贡献 75% 的销售额。

谁能打破音乐产业魔咒,让音乐家回到过去的好日子?

转自:ifanr.com/567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