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Crunch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Sun, 20 Aug 2023 12:53:08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Techcrunch:2023年1月科技公司的裁员人数达到了惊人的84714人 //www.otias-ub.com/archives/1641859.html Sun, 20 Aug 2023 12:53:08 +0000 //www.otias-ub.com/?p=1641859

今年的科技行业的大裁员仍在持续!2023年,裁员再次导致数以万计的科技行业打工人失去工作。始于今年初这一次科技行业的大裁员,是由Google、亚马逊、微软、雅虎、Meta和Zoom等科技巨头推动的。

初创公司也紧随其后,从加密货币到企业SaaS等科技行业的各个领域的初创公司都进行了裁员。

企业裁员背后的原因也差不多,主要是受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各个企业都需要在动荡的经济环境中找到稳定的营收来源,而消减成本是在收入下降时企业的本能反应。

Techcrunch和Layoffs.fyi通过各种渠道统计了今年各个科技公司的裁员情况,制作了一个详实的数据库,还提供了可视化的表格供查阅。

TechCrunch的统计包括了一个每月更新的可视化图标,统计汇总了世界范围内(不包括中国)科技行业已经公开的所有裁员的报道和信息。

裁员数目触目惊心

可以看到,2023年1月科技公司的裁员人数达到了惊人的84714人,之后基本上是逐月下降。

进入2023年以来,公开已知的裁员规模最大的公司是亚马逊,两次裁员总数达到了2万7千人。埃森哲3月一次性裁员1万9千人,是2023年单次裁员最多的公司。

微软Google两家科技巨头的裁员人数也都超过1万人。

根据Layoffs.fyi网站的统计,2023年全球科技行业目前为止的裁员总数为224,503人,已经超过了2022年的总数164744人。

这个表非常全面的囊括了世界范围内科技公司裁员的基本信息,包括公司的所在地,融资记录,裁员时间,人数,比例等。

还可以根据你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检索和排序。简直是一个“失业数据库”。

可以看到,大部分裁员的科技公司都来自美国,所以受裁员影响最大的科技公司雇员也基本是来自美国。

自2022年以来,裁员公司数和裁员人数每个月的变化趋势在这张图上看得非常清楚。这波裁员潮在2022年底和2023年初达到了最高潮,在2023年1月更是双双达到了峰值。

每个月的裁员人数和公司数,鼠标悬停之后都能看到具体的数字。

科技行业自从2020年COVID-19以来的整体裁员趋势,同样是在2023年一季度达到了峰值,甚至比新冠全球大流行的时候还要高出不少。

全行业收到波及

而根据行业来看,最近两年中科技行业分支中针对消费类和零售行业的科技公司是裁员最多的,加起来超过5万人,其次是硬件行业,接近22000人。

面向消费者的公司中,Google和Meta是裁员大户,字节也榜上有名,X(前Twitter)一下裁掉了一半的员工。

零售行业裁员公司,亚马逊是“一家独大”。

而“其他”中,主要是微软和Saas类的公司是裁员的主力军。

硬件行业中,IBM,戴尔,美光,希捷4家公司裁员加起来就接近2万人。

从大公司裁员的角度,也有一张统计表比较详尽地介绍了每次裁员的情况,不过和之前TechCrunch的统计数据稍微有一点出入。

裁员数量最多的一次是Google的12000人的裁员。

而且大部分的被裁员工都在旧金山湾区工作,其次是亚马逊和微软的总部所在地西雅图。

马老板刚刚接手的X(twitter)和Flink以50%左右的裁员比例在裁员公司中显得特别惹眼。

为了方便猎头挖人,网站还提供了一张表格,里面汇总了每次裁员员工的详细名单,职位和具体工作地点和裁员时间。

点进每个名单之后,都有被裁员工的具体职位和工作地点,LinkedIn主页链接等详细的个人信息。

这是由被裁员工自愿提供的个人信息,方便猎头或者其他公司能联系到自己,找到新工作。

虽然裁员还在继续,但是从整体趋势上来看,裁员人数已经慢慢在下降。

不过之后的裁员情况还是要看整体的经济情况能否好转,如果经济大环境能好起来,那么导致裁员的最大因素就会消除,就业市场就会慢慢转暖。

自 新智元

]]>
TechCrunch:2022年Q2 Cruise支出达到约5.5亿美元 去年同期为3.32亿美元 //www.otias-ub.com/archives/1470232.html Wed, 27 Jul 2022 12:47:18 +0000 //www.otias-ub.com/?p=1470232

据TechCrunch报道,Cruise是通用汽车旗下致力于将自动驾驶汽车商业化的子公司,该公司最近在旧金山推出了其首个商用机器人出租车服务,其第二季度的开支出现了大幅增长。

20210408_BaxTowner_Cruise_CamA_NEIGHBORHOOD_700848.webp

Cruise第二季度的支出达到约5.5亿美元,而去年同季度为3.32亿美元。第二季度的运营损失高达6.05亿美元,高于去年的3.63亿美元。Cruise首席执行官Kyle Vogt说,成本的增加可归因于振兴Cruise的机器人出租车服务所带来的人员增加,以及补偿费用的变化。

Cruise有一个自称 “积极 ”的增长战略,Vogt在周二的通用汽车第二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将其描述为“指数级”。过去,该公司曾表示,其特制的Origin AVs的生产和快速扩展将是该增长的关键部分。但是,随着通用汽车公司的利润下降了40%,该公司主要将此归咎于半导体短缺和供应链问题,目前还不清楚Cruise如何能够避开这些同样的问题,并在明年将“数十万辆”Origins投入生产,正如Cruise前首席执行官Dan Ammann去年10月承诺的那样。

撇开零部件和半导体的可用性不谈,可以理解的是,Cruise在努力扩张的过程中正在花费大量资金。本周早些时候,Cruise开始绘制迪拜街道的地图,计划于2023年推出,该公司最近在亚利桑那州扩大了与沃尔玛的自动送货试点。虽然该公司尚未宣布新的目标城市,但人们只能假设积极的增长战略意味着明年会有更多的车辆进入更多的城市。

目前,Cruise拥有18亿美元的现金,这在现在看来是很多的。但仅在2022年上半年,Cruise的运营费用就达8.68亿美元,而这笔资金主要用于在一个城市用改装的雪佛兰Bolts推出机器人出租车服务。

通用汽车和Cruise的高管们对提供Cruise 2023年的支出指导意见持谨慎态度,而是将投资者和分析师的意见推迟到9月份高盛会议上公布。

通用汽车首席执行官玛丽·巴拉在周二的财报电话会议上说:“我想说的是,我们将确保为Cruise提供资金,而且支出是以这样一种方式进行的,即我们可以获得份额并拥有领导地位,而且我们有计划,随着技术的成熟,我们将把成本剔除。显然,Origin也将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如果没有最新的指导意见,投资者会认为,随着旧金山增加汽车和新城市的启动,明年的损失可能会加速。但Vogt说,Cruise已经做了 “降低技术方法风险”的工作,并将在旧金山行之有效的方法应用于其他类似的共享汽车市场。

Vogt说:“当你有机会进入一个1万亿美元的市场,你可以拥有一个高度差异化的技术和产品时,你不会随意地去考虑这个问题。你要积极地攻击它。鉴于我们在Cruise的强大现金状况,我们能够做到这一点,并积极地提出市场,我认为,这是一个竞争优势。鉴于我们现在的地位,我认为结果不言自明。但你现在看到的是早期商业化。”

Cruise公司本季度的初始净收入为2500万美元,因此扩大的损失有可能因未来收入的增加而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巴拉说:“随着他们在旧金山地区30%的地区展示了对乘车收费的能力,以及我们今年和明年的计划,我们将确保我们有所有的资源来迅速扩大这一业务,因为我们确实认为有一个先发优势。因此,Cruise和通用汽车一起做的优势和工作之一是确保我们有一个计划,我们有可用的资金来支持快速增长战略。”

自 cnBeta.COM

]]>
TechCrunch:2021年气候投资金额超400亿美元 //www.otias-ub.com/archives/1393616.html Thu, 24 Feb 2022 03:35:55 +0000 //www.otias-ub.com/?p=1393616

2021年对于在气候领域运营的初创企业来说是一个地狱般的年份。在全球范围内,约1400名投资者正在关注应对气候变化的下一代公司。他们在600多笔交易中部署了400多亿美元–这比前一年部署的资本多了一倍多。

根据气候技术风险投资公司的一份新报告,移动性和能源初创企业一直在筹集最多的资金,食品和水技术则排在第三位。

对此,techcrunch的记者最近采访了14位专注于气候领域的投资者以了解他们在其投资组合和整个行业中观察到的情况。他们对额外的资本涌入表示欢迎,并认为这是对这一细分市场的合理调整而非一个泡沫。

“在我们投资气候和循环经济领域的时候,我们继续证明我们的论点并且很高兴看到新的投资者加入这个领域,”Closed Loop Partners的战略倡议和伙伴关系高级主管Georgia Sherwin告诉记者,“我们一直考虑在循环经济和气候技术方面催化更多的投资,我们欢迎今年加入这一领域的新投资者。”

增长的一个原因是,上游资本对他们的投资资金的部署变得更加有意识。有限合伙人(即投资于风险投资基金的人)越来越意识到他们对环境、社会和治理(ESG)的影响并在此过程中使天平向地球倾斜。在今年上半年,出现了一些真正巨大的移动投资,Rivian和Northvolt获得了大笔投资,而在去年年底,能源这块蛋糕因Helion和Commonwealth等聚变能源公司获得了数十亿美元的投资而得到了巨大的推动。今年,则可能会看到核聚变领域的更多活动。

尤其是,早期阶段的交易在过去一年猛增,占所有交易活动的60%以上。种子阶段的交易占现金部署的不到2%,但占交易数量的30%左右。这意味着几件事:在2022年,将有许多公司筹集大量的后期资本。根据定义,这些交易对投资者来说将是低风险的,其将吸引更大的金额并进一步刺激对这些类型公司的胃口。最重要的是,这意味着对气候变化解决方案的关注程度也将得到急剧增加。

看到今年气候技术的发展无疑将会令人激动,即使在今年的头几周就已经看到投资者从大门出来并筹集了大量的新基金、部署了一些巨大的投资以及大量的小公司从各个角度来共同面对的气候挑战。

自 cnBeta.COM

]]>
TechCrunch:研究指出约半数用户通过应用商店搜索找到应用 //www.otias-ub.com/archives/282616.html Fri, 24 Oct 2014 02:15:23 +0000 //www.otias-ub.com/?p=282616 移动搜索在主要的移动应用商店iTunes和Google Play之间的战场,比起它在榜单上的排名,与搜索结果里的应用排名更相关。至少广告归因与分析公司TUNE的一项新研究是这样说的,引用的数据显示约半数移动用户如何找到他们上一个从应用商店搜索下载的应用。iOS平台上,47%用户表示他们通过应用商店的搜索引擎找到应用,而53%安卓用户在Google Play上的做法一样。

TUNE比较了解这一领域,近来收取了移动营销平台MobileDevHQ,后者帮助应用发行人优化他们的应用搜索排名。鉴于它在ASO(应用商店优化,就像应用商店的SEO)上的兴趣,你可能会明显有所保留地接受那项研究。然而,它针对通过应用商店搜索的iOS应用发现的相关数据实际上略低于Forrester和尼尔森这些公司先前的研究数据,这比一些独立公司的研究主张独立公司也没有看见的东西更易于消化。

比如,尼尔森表示“虽然大多数开发商集中精力打进前25名,但是搜索在移动应用的‘长龙’里成为日益重要的工具。”

随着应用商店的继续扩大,上述情况变得更为真实——现在两大商店各自均聚集了超过一百万个应用,这让浏览发现应用成为过时的方法——相当于使用一个目录来查找网站而不是直接搜谷歌。

screen-shot-2014-10-03-at-12-01-23-pm

screen-shot-2014-10-03-at-12-01-40-pm

可以说,在iOS和安卓上,接下来应用发现的两大来源不是榜单和精选部分,而是有机发现。 从家人朋友处听说的一个应用会推动15%iOS用户去下载,12%安卓用户如此去做。与此同时,在网页上看到一个应用会再促进11%iOS用户以及12%安卓用户下载。

至于自身拥有排名的商店,目前还不需要担心。在两大平台上,热门排行榜的位置是应用发行商梦寐以求的东西——甚至企图不时通过付费或机器人驱动下载操控应用商店的算法。不过实际上,仅10%用户表示他们下载一个iOS应用是因为他们在榜单里看到,而只有2%用户表示他们下载是因为苹果在商店里特别展出。在安卓上,类似数字分别为9%与6%。

同时,安卓用户更可能通过网页搜索发现一个新应用,这占了3%的下载,相对于iOS下载中仅占2%。

其他因素,包括Facebook和Twitter广告或社交分享贡献了1%或2%的下载。

这并非指这些应用发现渠道不能推动下载——我们知道开发商得到重点推介或位居前列时可以取得突飞猛进的成绩,而Facebook应用安装生意是一大摇钱树。但是它确实表明搜索是不应受到忽视的领域。

所有这些数字要说明的几点是——TUNE仅调查了875名美国用户而得出这些数字,它们并不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表明趋势——而仅仅问了用户在哪里找到上一个他们下载的应用。这更像一个瞬时抓拍,而非一些较大的分析。

另一个可能的麻烦是调查发现大部分应用用户最近下载了一些东西——在前两周为64%,上一周为84%。这表明选择这些用户做调查的方法可能出现了问题——毕竟,comScore最近发现大多数智能手机用户每月下载0个应用。

 

Via: 199it翻译自TechCrunch

]]>
Shopify:2013年Facebook社交ROI达1.85% Reddit飞速增长 //www.otias-ub.com/archives/201607.html Thu, 13 Mar 2014 11:55:23 +0000 //www.otias-ub.com/?p=201607 作者:Darrell Etherington

Shopify(一个电子商务网店平台)从它的平台商家处收集到数据,来确定商务网站从社交媒体的互动中获得多少价值,并把结果记入大信息图。如你也象我一样觉得信息图太冗长乏味,对有效分析用处不大,那你会很欣喜地看到我把这大图表中最有趣的花絮给抽了出来,细究一番。

值得注意的是Shopify分析了其客户网店的3700万次社交访问,并发现这些访问给2013年带来的电子商务总销售额为529,000美元。鉴于Shopify在2013年售出了价值17亿美元商品,以及该调查覆盖了从9万网店收集来的数据,衍生自社交渠道的钱并不多。不过有一些关键点需要考虑,最大的一点是实际上很多商家并没有投资很多在社交媒体上,或者根本没有把它用作一个销售渠道。

images在把社交份额转化成电子商务销售额方面,Facebook在社交媒体商务上起的作用依然最大。2013年在Shopify所有的社交媒体访问中FB占63%,产生的销售额为2330万美元,并且社交访问后产生的所有订单中约85%也来自于FB。令人意外的是,Polyvore产生的订单均价在各大社交网站中是最高的,Instagram也很高。Pinterest和推特产生的订单均价都比Facebook的高。尽管只能通过账户档案点击链接进入,Instagram的“成绩”还是很好。然而Facebook的转化率最高,1.85%访问转化成销售。

另一个有趣的小花絮:Reddit是社交网站中增长最快的订单来源,订单量在2012年至2013年间增加了152%。FB的增长也很快,以129%的增长率排在第二位。

这些数据似乎大多显示的是社交媒体,以及表明如何运用它来获取电子商务仍然是有待大量探索的领域。Facebook在大部分计算的评测中独占鳌头,但是这与它的营销工具比其他网络公司的更成熟、发展更好有较大关系。

Via: 199it翻译自TechCrunch

]]>
TechCrunch:艰难的2013年过后 个人电脑市场期望稳定 //www.otias-ub.com/archives/186700.html Tue, 14 Jan 2014 01:27:12 +0000 //www.otias-ub.com/?p=186700 作者:Alex Wilhelm

pc-logo-softwarepuzz1edpc-services-puzzledworld-mca1f9ke今天高德纳公司(Gartner)发布了一套2013年第四季度全球个人电脑市场初步调查结果,显示电脑销量下降6.9%至8260万台。

2013年对个人电脑和制造并销售它们的行业来说,必定是历史上最艰难的一年。高德纳公司的第四季度预测现在大部分已就绪,估计电脑市场在这一年里缩小了10%。总销量为3亿1590万台,The Next Web指出,这相当于2009年的出货量。

我想我们可以用一些说法概括2013年的电脑市场。现在开始:

1. 电脑市场度过了非常艰难的一年,收缩了约10%。

2. 这10%的数字正好与预测一致。

3. 这一年里有3亿1590万台电脑发货,电脑市场仍然巨大。

4. 这个事实会一直与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相关,尽管它通过自己的新Windows8.x平台解决了剩下的难题——开发商的兴趣欠缺、应用不足、培养全世界使用新的用户界面等。

5. 准确预测到2013年电脑销量下降的人们预期这个市场在2014年收缩放缓,此后保持稳定。

最后一点并非新闻。该预报(来自IDC,并非高德纳,如果你想知道)预测2014年收缩3.8%,然后从长远来看销售速度轻微上涨。总之在可预见的未来,电脑市场应当设法保持每年销量在3亿台以上。

哦不,个人电脑世界正在终结。

我和大多数使用夸张语言描述电脑市场的人一样感到内疚。直线下跌、大量减少、下降、暴跌和类似的词语是报告这一年销售结果的通用语。但是如果我们粗心大意,一不小心就会把历史性的下降与存在的威胁混为一谈。

我认为回顾过去,2013年将毫无疑问地成为个人电脑市场历史上重大的挫折。但是倘若计算数量的人没错,骤跌(我又说了一遍)几乎就成定局。

为什么2013对个人电脑来说是如此糟糕的一年?你可以指向疲软的经济、Windows 8和它的市场反应问题、原始设备制造商缺乏想象力的新电脑、平板电脑需求的上涨、大众普遍转用手机以及很多其他问题。没有单一原因。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制造出这一堆混乱导致电脑销量滞缓的因由很可能就融合在衰退本身。经济好转、电脑设计改良了、Windows 8.1更好用了等等。

今年电脑销量下降3.8%当然不算成功,但是我认为只要下跌低于5%就能支撑住电脑销量下跌放缓且可能完全停止的预测。

我不太知道怎么表达这个,但是一旦电脑市场停止萎缩(又来了,我们根据趋势和预测),后电脑世界的说法就不攻自破。实际上,我们需要一个新时期,把它叫做联合电脑世界,在这里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与电脑的地位和价值都一样。

象我之前写到的那样,所有这一切有些混乱。操作系统正打破自己的墙壁,并把触须伸到了设备领域。这意味着如果我们比较传统电脑市场和平板电脑,比如,我们把一组Windows设备和另一组展开竞争,明显这样比较是行不通的。

而且,由于其他的操作系统——这里说的是安卓——提升了设备的尺码表(从手机到平板电脑到个人电脑),大体上我们会拥有一个更多元的个人电脑市场,进一步削弱了WinTel的地位,正如我们这么长时间的认定。

因此,从个人电脑市场的视角上,我说去你的2013年。这一年很糟糕。但是从巨大的市场缩减了10%仍能留下巨大的市场。

我们要密切关注电脑销售的持续下降,但是在未来8个季度里我们可能会看到一个积极的同比电脑销量。这个是可以考虑的。

Via: 199it翻译自TechCrunch

]]>
TechCrunch:谷歌本质上是一家系统公司 //www.otias-ub.com/archives/57140.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57140.html#comments Mon, 16 Jul 2012 16:06:54 +0000 //www.otias-ub.com/?p=57140 TechCrunch:谷歌本质上是一家系统公司

TechCrunch:谷歌本质上是一家系统公司

以下为文章全文:

问个严肃的问题,谷歌是什么?由于谷歌已经涉足了太多领域,因此可以从很多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

TechCrunch在最近的一篇文章中一针见血地写道:“还记得那个专做搜索引擎的谷歌吗?”对用户而言,谷歌是一家搜索公司,至少曾经如此。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对投资者而言,谷歌却是一家广告公司,毕竟,它的收入大都来源于此。

然而,作为一名谷歌前员工以及该公司的拥趸,我却有不同观点。在我看来,谷歌是一家系统公司,而且一直都是。

 系统为先

多数创业公司最初都着眼于产品,包括用户体验、设计、功能、营销等。这些企业主要依靠现成的基础设施,转而将主要的技术资源投入到前端元素,从而凸显出自身的独特性。

但有些创业公司却经历了飞速增长,导致原先的通用系统无法适应流量的增长。对于一家公司而言,这将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要么聘请工程师开发定制系统,要么出售公司,把问题甩给别人。

然而,谷歌却走上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先开发系统。这其实并不令人意外:搜索引擎的前端用户体验都极其简单,只需要利用简单的HTML格式编写一个输入框和一个“搜索”按钮即可,至少1998年如此。

搜索引擎的关键在于遍历网络、索引内容,并尽快返回相关结果。这三点都需要借助大量的电脑来运行复杂的算法,而且必须随时应对其中某台电脑的崩溃。换句话说,搜索引擎从本质上讲是一个分布式系统问题,或者说,是一个信息检索问题。

因此,谷歌从第一天开始就十分看重系统开发。他们聘请了最优秀的工程师,包括如今功成名就的杰夫·迪恩(Jeff Dean)和桑杰·格玛沃特(Sanjay Ghemawat),以及贝尔实验室的先锋人物罗布·派克(Rob Pike)和肯·汤普森(Ken Thompson)。当然,还包括其他著名和无名天才。

于是,分布式系统成了谷歌基因的核心部分,甚至比搜索更加重要。

  冰山一角

在构建了强大的系统后,很多应用便应运而生。而且,其中某些应用只有谷歌才能打造。从Gmail到广告,从Docs到图书扫描,甚至YouTube,用户看到的谷歌只是冰山一角,最多只占十分之一。

真正将这些看似独立的产品联系起来的,是另外十分之九,也就是谷歌庞大的分布式系统。即使是无人驾驶汽车这种看似与主业毫不相关的项目,同样受益于谷歌无与伦比的数据挖掘能力。

亚马逊、雅虎、微软等企业同样拥有世界级的系统技术,但谷歌对整个硅谷的影响却格外深远。从分布式文件系统到MapReduce,再到NoSQL数据库,无数帮助创业公司脱颖而出的技术都出自谷歌的手笔。不仅如此,谷歌还充当了创业公司的人才源泉,从而扩大了它的技术影响力。

  削减中间项目

当然,谷歌并非所有项目都秉承技术第一的态度。例如,Android和Google+就是为了应对核心业务受到的威胁。不过,即使是那些不太成功的项目,也同样使用了一流的技术。

尽管谷歌的产品通常是“不成功,则成仁”,但强大的系统能力,使得该公司的管理层和员工都有信心解决别人无法解决的问题,例如增强现实眼镜和无人驾驶汽车。谷歌是否应该解决这些问题见仁见智,但这的确反映了该公司的固有特点。

在这两个极端之间,则是一些中间项目——既不出于战略考虑,也非源于远大抱负。而这恰恰是谷歌CEO拉里·佩奇(Larry Page)正在极力压缩的项目。如果谷歌既不需要这些项目,也没有独特优势,又何必去做呢?

将这些不同的项目联系起来的,并非包罗万象的计划,而是隐藏在底层的技术平台。这或许无法形成前后连贯的愿景,但伟大的项目仍将层出不穷。当然,小挫折总是难免的。

]]>
//www.otias-ub.com/archives/57140.html/feed 1
TC:从Facebook最新S-1表格看Facebook的网络帝国和业务发展 //www.otias-ub.com/archives/34146.html Tue, 24 Apr 2012 01:43:04 +0000 //www.otias-ub.com/?p=34146

Facebook刚刚提交了IPO(首次公开募股)S-1表格第四次修正。其中提到,目前Facebook拥有5亿移动用户,9.01亿月活跃用户。同时,为了收购Instagram,Facebook总共为其提供了2千3百万每股30.89美元的股票,外加3亿美元的现金,合计1,010,470,000.美元(10亿多)。同时,在2012年第一季度,Facebook的总收入10.58亿美元,同比增长44.7%,但是跟2011年第四季度相比下降了6.5%。

所以,假如Facebook保持当前的收益率,那么每年它都可以从每个9.01亿的用户中赚取4.69美元。

在2012年第一季度,Facebook净收入2.05亿美元。在10.58亿美元的总收入中,广告收入占了8.72亿美元,而支付业务和其他业务收入在1.86亿美元。

广告业务在2011年第一季度末还占到整个收入的87%,而在2012年第一季度末只占到82%。可以看出,为了IPO,Facebook正在努力拓宽自己的盈利模式,而支付业务似乎是一个突破口。

 

via TC 文章来自36氪

]]>
TechCrunch:Facebook用户主页消息平均推送率仅16% //www.otias-ub.com/archives/25702.html Thu, 01 Mar 2012 16:42:36 +0000 //www.otias-ub.com/?p=25702 2012年3月1日据科技博客TechCrunch报道,Facebook今天在纽约举行的营销活动中透露,用户主页上的消息平均只能推送给16%的“好友”。

用户活跃分享的链接、图片、状态更新等方面的消息的覆盖率可能高于16%,而那些关于新增朋友、Facebook墙的帖子、阅读过的文章等自动生成的消息,也许只有用户最好的朋友才会看到。

整体而言,这实际上可能是件好事,因为降低不相关内容的可见度会为用户想看到的内容腾出空间。如果用户所有的朋友对他拍的很棒的演唱会图片都没有表现出兴趣,也不需要惊讶,因为他们可能只是不在线上。

被问到16%的用户覆盖率会否会妨碍用户之间的交流时,Facebook产品营销主管布莱恩·波兰德(Brian Boland)维护Facebook消息推送服务称,“不会,因为有些生成的内容很有趣,有些则不是。”

16%的覆盖率不仅适用于普通用户,商业页面也具有同样的覆盖率,这也是Facebook将推出其新的Reach Generator的原因,该服务旨在使得广告商在广告侧边栏、网站、移动消息推送、甚至退出页面上购买更多的广告位,从而加大广告商的主页消息的曝光率。

通过降低相关度低的消息的覆盖率,Facebook可为消息推送页面腾出空间,从而显示具有吸引力的内容,如结婚图片、新工作的公告、有趣视频以及迫切的问题。

]]>
TechCrunch:2011年医疗应用大约有4400万的下载量 //www.otias-ub.com/archives/23962.html Fri, 10 Feb 2012 16:35:15 +0000 //www.otias-ub.com/?p=23962 随着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的不断普及,移动互联网的覆盖人群越来越庞大,健康医疗作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因素也随着移动互联的热潮蓬勃发展,一个很直观的现象就是与医疗相关的移动应用越来越多,在2011年,医疗应用大约有4400万的下载量。

人们不用再为一些小病去专门排队挂号就医,在家里用自己的手机就可以完成,这些应用提供了医疗常识、利用传感器对自己身体进行检查,然后对数据进行汇总,这些数据也可以保存到云端,便于以后的病历查询,也有供病人和医生两种身份使用的移动应用,这样医生可以在线就医。

不得不说这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也节省了医疗方面的开支。移动医疗这个产业也是在今年实现了高利润的收入,在2011年总收入达到7.18亿。

话又说回来,既然有这么好的市场,那么肯定会有更多的创业者加入这个浪潮中,结果就是又有大量移动医疗应用诞生,面对应用商店中如此之多的应用,用户该如何选择就成为一个难题。

用户不能保证下载的应用是安全可靠的,也不知道哪个应用是体验最好的,所以就依靠政府部门来监管,开发商如果想开发这类应用,就必须通过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审核,否则应用将无法登陆应用商店。

这一措施将过滤掉很多垃圾应用,为用户的健康做了最基本的保障,同时为了方便用户对医疗应用分类及汇总,医疗应用商店就诞生了,其还有一个更酷的名字叫在线医院,这类商店专注于健康医疗应用的汇总及相关服务。

2011年是健康医疗应用爆发增长的一年, 移动健康产业的收入也实现了指数级增长,前面也提到过,面对有前景的市场,创业者们的眼光是犀利的,所以竞争也非常激烈,市场也在经历巅峰后进入发展平缓甚至饱和。

相关领域的权威机构做了预测,到2016年,移动健康产业的收入会是4亿美元,相比7.18亿确实下降不少。即便如此,我们依然看好这个产业的前景,相信在2012年会带来更多的惊喜。

via:雷锋网

]]>
TechCrunch:2011年Crunchies Awards榜单:Pinterest获最佳新创 //www.otias-ub.com/archives/23306.html Wed, 01 Feb 2012 17:53:54 +0000 //www.otias-ub.com/?p=23306 2012年2月1日由科技博客TechCrunch举办的第五届Crunchies Awards获奖名单公布,其中Twitter联合创始人杰克·多西(Jack Dorsey)被评为“年度创始人”,Twitter也成为“最佳社交影响力”产品。

另外,Dropbox荣获“最佳创业公司”,该公司两位年轻创始人Drew Houston和Arash Ferdowsi证明了免费增至模式的力量,并有勇气拒绝9位数的收购开价。

以下为榜单详情:

1.最佳技术成就奖:

Lytro (亚军)

NFC

OnLive

Siri (冠军)

Tesla Flat Pack Battery

2.最佳社交应用:

Facebook Timeline

Instagram (亚军)

Google+ (冠军)

The New New Twitter

Path 2.0

3.最佳购物应用:

Birchbox

Fab (冠军)

Gilt Groupe

Lot18

Warby Parker (亚军)

4.最佳移动应用:

Evernote (冠军)

Flipboard (亚军)

Pandora

Spotify

Square

TaskRabbit

5.最佳位置服务应用:

Airbnb

Foursquare

Grindr (冠军)

RunKeeper (亚军)

Uber

6.最佳平板电脑应用:

djay

Eventbrite At the Door

Fotopedia (冠军)

GarageBand

Netflix (亚军)

StumbleUpon

7.最佳设计:

Gojee

Orchestra

Path 2.0 (冠军)

Pinterest (亚军)

Quora

8.最佳独立创业公司:

Github (亚军)

Imgur (冠军)

Instapaper

Onesheet

Tap Tap Tap (Camera+)

9.最佳云服务:

Asana

Box (亚军)

CloudFlare

Dropbox (冠军)

Okta

Twilio

10.最佳海外创业公司:

Badoo

Klarna (亚军)

Peixe Urbano (冠军)

Rovio

SoundCloud

Wonga

11.最佳清洁技术创业公司:

Alta Energy

Array Power (亚军)

EcoATM (冠军)

EcoMotors

Hara

12.最佳新设备:

Galaxy Nexus

iPad 2

iPhone 4S

Kindle Fire (亚军)

Nest (冠军)

13.最令人沉迷产品:

Modern Warfare 3

Quora

Skyrim (亚军)

Turntable.fm

Words With Friends (冠军)

14.最佳社交影响力:

Charity: Water (亚军)

Khan Academy

Kickstarter

Practice Fusion

Twitter (冠军)

15.年度天使投资人:

Ron Conway

Paul Graham

Reid Hoffman (冠军)

Keith Rabois

Naval Ravikant and Babak Nivi (亚军)

Kevin Rose

16.年度VC:

Marc Andreessen &Ben Horowitz (冠军)

Matt Cohler (亚军)

Vinod Khosla

Aileen Lee

Yuri Milner

David Sze

17.年度创始人:

Leah Busque (Task Rabbit)

Brian Chesky (Airbnb)

Jack Dorsey (Square, Twitter) (冠军)

Susan Feldman &Ali Pincus (One Kings Lane)

Drew Houston (Dropbox) (亚军)

]]>
TechCrunch:社交媒体让离婚变得更糟糕 //www.otias-ub.com/archives/18989.html Sun, 27 Nov 2011 18:03:56 +0000 //www.otias-ub.com/?p=18989 互联网正在改变人类社会的文化和人际关系。在iPhone、Twitter、Instagram和Facebook出现之前,人际关系相对简单,公共生活和私人生活之间有着明显的界线。公众无法知道某人的恋爱状态,人们也不必在意自己的“公众形象”。此前,与Facebook和Twitter最类似的媒体是报纸的社会版,但报纸只会报道精英阶层的生活。然而,目前所有人都可以公开报告自己的生活状态。

毫无疑问,公众对名人的恋爱状态感兴趣。名人婚姻的成功和失败能够反映出普通人的生活,普通人也可以从中获得经验和教训。库切和摩尔是Twitter早期用户,他们对Twitter的使用很成功,而他们最近的离婚也与Twitter相关。

根据对名人和普通人的调查,在社交媒体时代,离婚事件会以极快的速度被公开。不过所有人都认为,如果没有为随之而来的后果做好准备,那么不应当将私人生活公之于众。

 以下是在社交媒体时代处理恋爱和离婚等事件的须知:

  “五要”

– 当正式化,并且所有细节都处理好之后再公开恋爱状态。无论你是否愿意,所有细节都会被公之于众。

– 在你的Facebook“动态汇总”中隐藏前女友/前男友,并将他们移入“Limited Profile”一栏中。

– 在公开场合对前女友/前男友保持礼貌。在合适的情况下可以在照片中标记出他们,或回复他们的消息。

– 在离婚事件发生后,继续发布Twitter和Facebook消息。保持继续前进的信心。

– 继续向前走,以娱乐的态度与好友和关注者分享自己的经历。

 “六不要”

– 不要通过Twitter或Facebook向其他人发送自己的不雅照。

– 不要在Twitter中提到另一半的姓名。

– 不要在Craiglist网站上出售结婚戒指。

– 不要在Facebook和Twitter上发布攻击前女友/前男友的内容。

– 在向重要的人公布消息之前,不要在Twitter和Facebook上公布,避免引起惊讶。

– 不要在Facebook和Twitter上对前女友/前男友进行删除好友或取消关注的操作。

总而言之,底线是在Twitter上发布消息之前,先冷静思考。

]]>
BrightEdge:报告显示61%全球顶级品牌商已创建Google+页面 //www.otias-ub.com/archives/18532.html Thu, 17 Nov 2011 15:43:10 +0000 //www.otias-ub.com/?p=18532 2011年11月17日美国科技博客网站TechCrunch报道,搜索引擎优化(SEO)技术服务商BrightEdge周三发布统计报告称,在全球100家顶级品牌厂商中,61%已在谷歌Google+社交网络服务中创建了各自页面。谷歌今年6月推出了Google+服务,但当时仅针对普通用户开放,而不允许商业用户擅自在Google+网站上创建页面。谷歌上周宣布,已面向全球所有企业用户开放Google+,从而使各类品牌、产品、企业及其他机构能够在Google+创建相应页面。

受Facebook用户页面服务启发,Google+页面也向企业用户提供了与普通用户相类似的体验:企业用户可通过Google+的“好友圈”(Circles)功能,而同特定群体分享内容,并能够与客户展开视频交流等活动。Google+企业用户页面还支持各类移动应用程序。

作为比较,在全球100家顶级品牌厂商中,94%已在Facebook创建了各自页面。BrightEdge称,在这些已创建Google+页面的顶级品牌厂商中,仅12%在公司网站主页上投放了可访问自己Google+页面的链接,而53%顶级品牌厂商已在公司网站主页上投放了可访问自己Facebook页面的链接。

BrightEdge还表示,就目前而言,各大品牌厂商在Google+的表现情况可谓参差不齐。在Google+网站中,表现最好的当属谷歌本身,该公司在Google+中拥有的“粉丝”数量最多,为6.5万名。另一方面,可口可乐、麦当劳以及Verizon等消费品牌在Google+上仅拥有十多名“粉丝”,而这些品牌在Facebook网站上的“粉丝”数量高达数百万。

如果将全球100家顶级品牌厂商在Facebook和Google+的“粉丝”数量相加,则总量将达3亿名,而Google+网站上关注这些相同品牌的“粉丝”数量仅为14.8万名。

BrightEdge报告指出,在谷歌搜索业务当中,Google+的品牌页面获得的“待遇”更高。用户在谷歌搜索服务键入相关品牌名称的关键词后,Google+品牌厂商页面平均会出现在前12条搜索结果当中,而对于Facebook品牌厂商页面而言,它们平均会出现在前13或14条搜索结果当中。

BrightEdge称,在全球100家顶级品牌厂商中,仅万宝路(Marlboro)既未在Facebook创建页面,也没有在Google+中这样做。微软和通用电气(GE)仅创建了Facebook页面,而尚未创建Google+页面。

TechCrunch指出,考虑到Google+正式向企业用户开放的时间并不长,因此目前尚难断定企业用户在Google+的互动交流将有何表现。谷歌本周早些时候宣布,将向Google+企业用户提供新的工具,以方便他们通过大量第三方应用程序来实现对各自Google+帐号的管理,所支持应用程序包括Buddy Media、Context Optional及HootSuite等。

]]>
TechCrunch:2011年Q3谷歌游说费为238万美元 Q1-Q3共花达580万美元 //www.otias-ub.com/archives/17356.html Sat, 22 Oct 2011 17:29:31 +0000 //www.otias-ub.com/?p=17356 2011年10月22日据美国科技博客网站TechCrunch周五报道,谷歌和Facebook两家公司花在游说华盛顿政客上的费用再创新高。

谷歌今年第三季度的游说费为238万美元,而这一数字是去年同期的两倍。今年第二季度,谷歌的游说费为208万美元。去年,谷歌用来游说政客的费用总计520万美元,而今年前三个季度的花销已达580万美元。

在过去的一个季度中,谷歌游说的主要内容是专利权改革、数据隐私、美国就业法案、在线广告业管理以及再生能源等。

目前,谷歌董事长埃里克o施密特(Eric Schmidt)更多时间是呆在华盛顿,协调公司与美国政府的关系以及处理针对谷歌的反垄断调查。谷歌斥资125亿美元收购摩托罗拉移动(Motorola Mobility)的计划尚未获美国监管机构的审批。

据美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Consumer Watchdog称,谷歌还将加大在游说方面的投入。谷歌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游说行动将有助于立法者理解谷歌的所做所为乃出于保持互联网的开放性,鼓励创新和为经济发展提供机遇。

与谷歌相比,Facebook的游说费虽然不多,但是在第三季度也花去36万美元,比该公司2010年整年的游说费还多。预计今年Facebook的游说费将超过100万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