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领英平台的数据中,全球VR人才市场展现出了以下特征:
图:当前全球VR人才分布图
图:当前美、英、加拿大VR人才雇主对比图
图:当前美、英、德、中四个国家VR人才所属行业对比
观察一:中国VR产业仍在摸索阶段,亟缺复合型专业人才
正在起步期的中国VR产业,单以绝对人数来看,并不缺乏VR从业者。但高质量、专业的VR人才的储备不完善,当前很多VR人才都是为了业务发展需求而从企业其他部门抽调而来的,同时,产业生态建设和产业链部分环节的缺失,成了限制产业发展的一大重要因素。
VR的核心技术主要涉足图形图像、输入算法、交互、光学等尖端领域,对于人才的要求近乎严苛。在这个复合度极高的领域里,能专攻某一领域的专业人才本身就很少,能综合性地扎根VR就更加凤毛麟角。然而,当前VR开发人员大多是从游戏、动漫、3D仿真、模型等行业转型而来,因此,由于行业技术间的差异性,人才很难快速融入VR领域。
观察二:中国VR产业生态系统缺失,导致销售人员占比高
中国的VR产业迅速爆发,在短期内资本大量注入,商业展示、线下体验店等多种形式的商业化进程遍地开花,但一方面又缺乏足够成熟的产业生态体系支持长期发展。众多的VR 线下体验店基本主打单一内容体验,盈利来源于消费者对于VR的好奇心。但单一化的内容体验能够持续多久,或许是商家最难预判的难题。因此,商家更需要的是内容提供商在内容差异化上的做出更多创新,才能让其商业模式得到可持续发展。
从工作职能上分析,销售高居中国VR工作职能第二位,在全球VR人才职能分布中独具特色。从中也可以看出,由于中国市场在VR商业类展示及情景体验等方面初步展现商机,使得一些企业在VR应用软件和内容缺乏,甚至硬件功能尚不完善的情况下,依靠销售来迅速拓展眼前的商业机会,但这或许并不利于VR产业的长期发展。
图:当前美、英、德、中VR人才工作职能对比
观察三:中国VR人才需求量全球第二,爆发式发展的同时泡沫激增
从当前在领英平台上发布的VR职位需求量来看,美国独占近半,中国则约占18%紧随其后。国内很多大型IT企业向VR人才抛出了高薪的橄榄枝,但由于与国外先进技术的差距等核心因素,企业依然难觅专业的、复合型VR人才,取而代之的是从其他软硬件开发部门借调人员,临时跟风拼凑起VR业务部门。
另一方面,更多具备VR相关资源的人士,选择自己登上VR舞台。通过与国外院校的华裔教授或校友合作,他们将某一先进技术引进,单枪匹马地撬动国内产业。但产业链的割裂局面让一些厂商只专注于做硬件,另一些只聚焦于内容,缺乏协同的产业生态环境。
高质量VR人才的匮乏成为中国VR产业发展的核心症结,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的竞争中,得人才者得天下,VR人才的培养和争夺将是VR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在培养本土优质人才的同时,中国企业能不能“走出去”,把海外尖端人才和技术请进来,将是决定中国VR产业能否异军突起的关键因素之一。
图:当前领英平台上的全球VR相关职位需求比例